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调查报告 >

社会现状的调查报告多篇

发布时间:2023-06-13 08:17:39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概述】社会现状的调查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社会现状的调查报告多篇

【第1篇】关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我市xx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xx乡基本情况

我市乡镇撤并前共有16个xx乡(其中13个瑶族乡、2个苗族乡、1个瑶族苗族乡),占全市乡镇总数的8.74%。辖154 个村民委,1666个村民小组,50135户,总人口223550人(其中汉族24137人,占总人口的10.8%;壮族131680人,占总人口的58.9%;瑶族55269人,占总人口的24.72%;苗族11651人,占总人口的5.21%;彝族124人,占总人口的0.06%;仡佬族135人,占总人口的0.06%;其他xx2人,占总人口的0.001%)。xx乡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7%。行政区划面积4560.4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2.58%。耕地面积330273.5亩(其中水田89839亩,旱地199746.5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8.56%。

(二)xx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

1984年建乡以来,我市xx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克服困难,努力奋斗,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调查统计,xx年,全市xx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8080.15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70670万元,粮食产量达78206吨,财政收入达865.6423万元,人均产粮达349.8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13.06元。

1、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特色产业逐步形成规模。近几年来,我市xx乡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使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许多新的亮点。如右江区汪甸瑶族乡充分利用国家对xx乡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xx发展资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甘蔗、香蕉、八角、西瓜、芒果、大肉姜为主导产业的高效农业。xx年全乡甘蔗种植面积2.6万亩、香蕉0.25万亩、西瓜0.8万亩、水果1.55万亩,“三田”建设达1.53万亩。良种良法得到较快推广,全乡推广优质谷0.715万亩,推广良种玉米0.81万亩;全乡甘蔗基本实现良种化,良种推广率达到95%。

2、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来,我市xx乡通过开展人畜饮水、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茅草房改造和沼气池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极大地改善了我市xx乡的生产、生活条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调查统计,xx年,在全市xx乡154 个村民委中,有134个村957个村民小组29789户132581人通公路,28个村208个村民小组7175户35520人通油路,127个村1354个村民小组41921户188947人通生产生活用电,115个村593个村民小组13064户59300人通闭路电视,106个村608个村民小组10883户通固定电话,101个村873个村民小组通移动电话,52个村337个村民小组通联通电话。在1666个村民小组中,有555村民小组17568户75192人通自来水。全市xx乡有家庭水柜1162座,地头水柜2949座,沼气池6870个,家庭厕所5397个,公共厕所90个,摩托车4579辆,吉普车14辆,轿车3辆,货车142辆,拖拉机318台,农用车560辆。在全市xx乡50135户中,有14090户30027人住砖瓦结构房,11544户22966人住砖混结构房。

3、教科文卫事业长足发展,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一是xx教育有了新发展,“两基”攻坚取得新成果,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人的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全市xx乡有初级中学16所,教职工531人,在校学生7209人(其中瑶族808人、苗族209人),初中毛入学率为97.16%,中学校舍面积66001.8平方米,校舍生均5.51平方米,图书生均9.96册;有中心小学16所,村完小107所,教学点201个,小学教职员工2147人,在校学生xx8人(其中瑶族4633人、苗族122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28%,小学校舍面积127391平方米,校舍生均5.16平方米,图书生均6.87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除西林县的3个xx乡外,其余的xx乡已先后通过了“普九”验收,人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观念与建立xx乡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完善,村级卫生组织得到加强。全市xx乡有乡卫生院16个,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38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0人),病床126张,医疗卫生用房总面积11850.9平方米;有村卫生室438个,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49人,病床76张,医疗卫生用房总面积3628平方米。xx乡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卫生计划免疫率达到98%以上,部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通过自治区验收。三是农村文化事业有所发展,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全市xx乡有文化站16个,工作人员24人,文化站总面积3870平方米,藏书51850册;有图书室18个,管理人员19人,图书室总面积1357.8平方米,藏书76250册;有农村艺术团队16个。我市xx乡坚持以科技、文化、法律、卫生“四下乡”活动为载体,以农业服务中心及宣传文化站为依托,挖掘乡土科技创造力,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与指导,使农民的科技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xx年,我市xx乡科技对经济贡献率达30%以上。

4、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部分乡工业化、城镇化初步迈开步伐。近几年来,我市xx乡紧紧抓住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培植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部分xx乡的工业化、城镇化初步迈开步伐。比如西林县普合苗族乡,依托本乡林业、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和交通便利等条件,以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培育xx经济的新增长点,大力吸引外资到普合投资办企业。xx年,引进东送公司到驮娘江流域进行梯级电站开发4个,投资45000万元;引进普合博峰木材加工厂1个,投资100万元;引进大河农产品加工厂1个,投资700万元;xx年又引进广西澳西木业有限公司到普合建厂,投资5000万元。此外,还将驮娘江流域威后电站库区移民147户674人搬迁到乡政府所在地,以增加小城镇人口,扩大小城镇建设面积,不仅培植和发展了非公有制经济,而且还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凌云县伶站乡几年来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县里正在把工业园区建在该乡,目前有坡贴、那力、浩坤三家电站和永和冶炼厂、天龙锰业有限责任公司、凌云石材有限责任公司、弄凤沙石场等共7家企业。作登瑶族乡辖区内目前已建有登高集团的2个电站、1个登高泉饮用纯净水厂和石灰厂等一批企业。工业已经成为乡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xx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不足。据调查统计,xx年,在全市xx乡1666个村民小组50135户223550人中,尚有490个村民小组12153户60288人不通公路,人口占26.97%;149个村民小组1901户12089人未通生产生活用电,人口占5.41%;46个村759个村民小组23525户未通固定电话,户数占46.92%;883个村民小组22869户109494人未通自来水,人口占48.98%;617个村民小组12651户56063人饮水困难,人口占25.08%;974个村民小组32466户145560人收看不到闭路电视,占总人口65.11%。已通公路的村、组,大多数公路路面窄、弯道多、等级低、晴通雨堵、行车难,一些山区群众只能依靠马匹为交通和运输工具。全市16个xx乡,除国道s324线通过汪甸、潞城2个乡和省道通过作登、伶站、玉洪、福达、普合5个乡外,其他xx乡道路大都为等外公路,标准低,路况差,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xx乡的村、组绝大部分在高寒山区,水利设施差,严重制约着这些村、组的经济发展。如凌云县沙里瑶族乡有3座小型水库、2口山塘、1处电灌站、1个固定坝及7条自流灌溉渠道维系全乡农业生产,这些水利设施由于年久失修,设施老化,带病运行,塘库淤塞严重,库容萎缩,灌溉效益逐年降低。特别是位于沙里瑶族乡政府所在地上方5公里的板里水库灌溉数千亩良田,但现在属于险库,每到讯期,乡干部和水库下游的群众都提心吊胆。遇到旱灾之年,全乡有52个村民小组1503户人畜饮水困难。xx乡乡直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滞后。据调查统计,xx年,全市xx乡226个乡直单位中,尚有8个未通自来水,55个无办公用房,48个无干部职工住房。这些问题给xx乡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此外,xx乡的村部办公用房也十分简陋。如凌云县5个瑶族乡的45个村部办公业务用房,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木瓦结构房,因年久失修和风雨侵蚀,均已成为危房,亟待推倒重建。

2、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群众缺乏市场经济意识。我市xx乡大多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而且第一产业也还只是传统的、粗放的耕作方式,集约化经营程度低,科技含量低,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一些xx乡群众毁林开荒较严重,以牺牲生态效益换取眼前利益,资源的良性开发和经济效益、长远效益无从谈起。一些瑶族乡的部分瑶族同胞还保留着落后的传统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的模式仍在一些边远的村、组存在。加之群众观念落后,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宁愿苦守苦熬,也不愿异地安置或外出务工。

3、乡级财政困难,债务包袱沉重。据调查统计,xx年,全市16个xx乡年财政收入超过200万元的仅有作登乡1个,不足30万元的有普合、那佐、足别、弄瓦、朝里、力洪6个乡;全市16个xx乡历年财政负债累计数达893.12万元。调研组调查的8个乡中,有八渡瑶族乡、那佐苗族乡、作登瑶族乡负债累计各达130万元以上。田林县6个瑶族乡的财政负债累计达361.25万元,而6 个瑶族乡xx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加起来只有296.142万元,一年的财政收入总和仍还不了所欠的债务。

4、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全市xx乡的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相对落后,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较差。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群众缺医少药现象严重。一是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办学条件还需继续改善。(1)16个xx乡有中学专任教师427人(其中代课教师4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只有2人,占0.46%;具有一级职称的有97人,占22.77%;具有二级职称的有198人,占46.37%;具有三级职称的有40人,占9.37%。16个xx乡有小学专任教师1531人(其中代课教师39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有269人,占17.57%;具有一级职称的有547人,占35.72%;具有二级职称的有195人,占12.74%;具有三级职称的有30人,占1.96%。(2)16个xx乡的中学校危房面积达7442平方米,小学校危房面积达17366平方米,虽然有作登、汪甸、潞城、八桂、福达、弄瓦、利周、八渡、伶站、力洪、玉洪、沙里、朝里等13个瑶族乡经过了“普九”验收,但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设施仍然很差,有的学校设备简陋,没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试验室,学校基础设施跟不上,给xx乡的教育发展带来了困难。(3)xx乡教学点布局不太合理,导致偏远山村的适龄儿童入学难。如西林县那佐苗族乡有10个村83个村民小组,只有21所小学,其中:中心小学1所,村完小3所,教学点17个。由于教学点布局不太合理,使没有村完小的6个村学生,读完四年级后,不得不走几十公里的路到乡中心小学或其他村完小读五、六年级。(4)初中学生中途辍学率高,且特少xx男女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如田林县利周瑶族乡初中,xx年上学期辍学学生人数为59人,辍学率达10.35%。全市xx乡初中xx年上学期有瑶族在校学生808人,其中女学生有276人,占31.16%;苗族在校学生209人,其中女学生有53人,占25.36%。西林县那佐苗族乡初中,xx年上学期有在校苗族学生64人,仅有5名女生,占7.81%。二是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仍十分突出。据调查统计,16个xx乡有16所乡卫生院,危房面积达3475平方米,仅有病床126张,每所卫生院平均不到8张病床。医务人员共238名,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22人,占9.24%,初级职称138人,占57.98%,具有高级职称的仅有2人。医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医疗技术较差。普合、那佐、利周、力洪等5个xx乡卫生院没有一个大专毕业生。乡卫生院缺少必要的医疗技术和设备,绝大多数医院还是靠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老三件开展工作。如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卫生院,虽然自治区民委帮助建起了两层医疗卫生业务用房,但无资金购买医疗设备,至今楼里仍是空荡荡的。三是基层文化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专业技术网站丧失服务功能。全市16个xx乡中,尚有足别乡没有文化站,足别、那佐、八桂和玉洪4个乡没有图书室,汪甸等12个乡没有农村艺术团队,少数xx群众缺乏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应有场所。乡农技站、畜牧站、农机站、文化站等服务部门绝大多数的服务功能发挥不好。

5、群众生活条件差,贫困程度较深。据调查统计,xx年,在全市xx乡50135户223550人中,尚有5196户19284人住茅草房,13251户35812人住木瓦结构房,21034户62962人住墙瓦结构房。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群众生活条件差,贫困程度较深。如田林县6个瑶族乡现有717户住茅草房,农民人均纯收入偏低,农业贫困人口14181人,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80%。各xx乡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据调查统计,xx年全市16个xx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少206.94元,低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5.76个百分点。在16个xx乡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只有汪甸乡1个,占6.25%;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有朝里、伶站、沙里、玉洪、作登5个乡,占31.25%。

6、xx干部队伍后备力量不足,青黄不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xx乡的建乡少数xx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一部分人还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因此,许多建乡少数xx的子女很难读完初中、高中。有少数学生虽然读完高中考上大学,但由于高校收费过高,一般农村家庭很难承受得起各种高额费用。他们辍学或无法上学,造成了建乡少数xx人才资源枯竭,青黄不接,出现断层。比如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从1990年10月至xx年4月的xx年间,由于找不到合格的乡长人选,因此,原乡长吴兴才同志曾出现任两届乡长-一届人大主席-一届乡长-一届人大主席的循环反复现象。据调查统计,xx年,在我市16个xx乡的740名乡干部中,瑶族科级干部有39人(其中大专以上32人),占5.27%;瑶族一般干部有48人(其中大专以上24人),占6.48%;苗族科级干部有5人(其中大专以上4人),占0.68%;苗族一般干部有20人(其中大专以上9人),占2.7%。

二、对加快我市xx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我市xx乡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要在较短的时间里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除xx乡自身不断努力外,需要全市上下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为此,调研组向市委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年召开的中央xx工作会议精神和第四次全国xx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把xx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第435号令的精神贯彻落实到xx乡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加快xx乡发展,是实现xx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进步的需要。一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建议就我市xx乡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召开一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科学制定全市xx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措施和中长期规划,加强对政策措施和中长期规划的监管。二要落实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xx乡行政工作条例》各项规定,特别是要把财政、税收、开发利用资源,帮助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优惠照顾切实落到实处,尽可能避免过去逢十乡庆才有机会获得xx专项资金搞建设的现象。同时,采取积极有效办法解决xx乡教育、卫生、乡政府机关建设的历年债务问题。三要把13个xx乡纳入全市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二)要突出地方特色,创新发展思路

要进一步加快xx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建议辖有xx乡的县(区)委、政府要把xx乡的发展作为全县(区)工作的重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出发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发展县(区)域经济,依托全市“工业立市”的强劲发展势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因地制宜地发展xx乡的地方工业,通过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xx乡经济的发展和贫困状况的改变。xx乡自身也要积极寻找新的发展途径,立足资源优势,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因时、因地制宜,发展本土化和xx化的特色经济,积极推进xx乡经济的发展。

(三)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快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增强xx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要以人为本,优先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通过缩小社会发展差距,进而加快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一要继续加大对xx乡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投入,改善学校、卫生院、文化站的条件。要稳定教师、医疗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和医疗水平。辖有xx乡的县(区),尚未在县(区)城中、小学设置xx班的,要尽快设置xx班,专门招收少数xx学生,使少数xx学生集中就读,改善学生的就读条件;已设置xx班的,要增加经费投入,增加xx班的数量,提高寄宿制xx学生的补助标准,要提高少数xx学生初升高的入学率。二要切实加大xx乡干部队伍建设。要制定xx干部的长期培养规划,大力培养少数xx干部,不断提高xx乡少数xx干部的素质。比如在招收公务员时,对xx乡的建乡少数xx实行指标单列,定向招考,择优录用,优化年龄结构,以保证少数xx干部有稳定的来源。三要注重劳务人员的培训。要加大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力度,帮助xx乡切实办好乡级农民夜校和农科教中心,分期分批对现有劳动力进行就业、职业技术培训,加速贫困少数xx农民素质的提高。

(四)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一要进一步加大对xx乡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对水、路、电、教育、卫生、科技、通讯、村部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速xx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二要围绕部分xx乡现有的优势产业,如旅游业、农林牧副产品和食品药材加工业、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开发等,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制定规划、明确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三要抓好xx乡政府所在地小城镇建设规划,努力推进xx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五)要进一步加大xx乡的扶贫攻坚力度

第一、大力开展对口帮扶。要在领导力量、扶贫队伍、资金安排、项目建设上向xx乡倾斜。要安排有经济实力的市直、县直单位对乡镇撤并后保留的13个xx乡进行对口扶贫,规定时间、目标、任务,帮助他们改善基础设施,开发利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使xx乡的贫困农民切实增加收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第二、以帮助xx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要指导和帮助xx乡群众利用山区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养业和农林牧产品加工业,开辟长远致富门路。第三、大力组织移民扶贫。要对那些受自然条件限制难以脱贫,或者脱贫成本太高的少数xx群众集中的村寨,实施移民扶贫。第四、帮助xx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以抓好招商引资为突破口,通过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管理人员,使民营经济尽快发展壮大起来,成为逐步走向富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第五、创新扶贫机制,巩固和发展xx乡的生态建设,对处在生态核心区的林农实行“反哺”。如凌云县的伶站、朝里、沙里3个xx乡均位于澄碧湖库区和风景旅游区上游的积雨区范围内,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下游几十万市民的饮用水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为补偿他们的损失,同时使澄碧湖库区上游的生态长期得到保护,建议建立生态林和水土保持补偿奖励机制。

【第2篇】某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0*年工作要点安排,我们调研组于6月6日至10日,对我市辖有_____乡的_______________5个县(区)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调研中,听取了5个县(区)人民政府关于_____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汇报,并与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会后,调研组深入到潞城、八桂、汪甸、作登、伶站、沙里、普合、那佐等8个_____乡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广泛倾听基层干部和群众意见,并查看了解近几年来各级各部门扶持_____乡发展经济社会的部分项目,以及这些项目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情况等。调研组还收到了未去调研的_____乡提供的情况汇报材料8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_____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_____乡基本情况

(二)_____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

(三)_____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群众缺乏市场经济意识。我市_____乡大多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而且第一产业也还只是传统的、粗放的耕作方式,集约化经营程度低,科技含量低,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一些_____乡群众毁林开荒较严重,以牺牲生态效益换取眼前利益,资源的良性开发和经济效益、长远效益无从谈起。一些瑶族乡的部分瑶族同胞还保留着落后的传统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的模式仍在一些边远的村、组存在。加之群众观念落后,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宁愿苦守苦熬,也不愿异地安置或外出务工。

二、对加快我市_____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我市_____乡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要在较短的时间里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除_____乡自身不断努力外,需要全市上下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为此,调研组向市委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年召开的中央_____工作会议精神和第四次全国_____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第435号令的精神贯彻落实到_____乡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加快_____乡发展,是实现_____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进步的需要。一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建议就我市_____乡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召开一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科学制定全市_____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措施和中长期规划,加强对政策措施和中长期规划的监管。二要落实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_____乡行政工作条例》各项规定,特别是要把财政、税收、开发利用资源,帮助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优惠照顾切实落到实处,尽可能避免过去逢十乡庆才有机会获得_____专项资金搞建设的现象。同时,采取积极有效办法解决_____乡教育、卫生、乡政府机关建设的历年债务问题。三要把13个_____乡纳入全市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二)要突出地方特色,创新发展思路

要进一步加快_____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建议辖有_____乡的县(区)委、政府要把_____乡的发展作为全县(区)工作的重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出发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发展县(区)域经济,依托全市工业立市的强劲发展势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因地制宜地发展_____乡的地方工业,通过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_____乡经济的发展和贫困状况的改变。_____乡自身也要积极寻找新的发展途径,立足资源优势,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因时、因地制宜,发展本土化和_____化的特色经济,积极推进_____乡经济的发展。

(三)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快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增强_____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要以人为本,优先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通过缩小社会发展差距,进而加快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一要继续加大对_____乡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投入,改善学校、卫生院、文化站的条件。要稳定教师、医疗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和医疗水平。辖有_____乡的县(区),尚未在县(区)城中、小学设置_____班的,要尽快设置_____班,专门招收少数_____学生,使少数_____学生集中就读,改善学生的就读条件;已设置_____班的,要增加经费投入,增加_____班的数量,提高寄宿制_____学生的补助标准,要提高少数_____学生初升高的入学率。二要切实加大_____乡干部队伍建设。要制定_____干部的长期培养规划,大力培养少数_____干部,不断提高_____乡少数_____干部的素质。比如在招收公务员时,对_____乡的建乡少数_____实行指标单列,定向招考,择优录用,优化年龄结构,以保证少数_____干部有稳定的来源。三要注重劳务人员的培训。要加大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力度,帮助_____乡切实办好乡级农民夜校和农科教中心,分期分批对现有劳动力进行就业、职业技术培训,加速贫困少数_____农民素质的提高。

(四)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一要进一步加大对_____乡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对水、路、电、教育、卫生、科技、通讯、村部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速_____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二要围绕部分_____乡现有的优势产业,如旅游业、农林牧副产品和食品药材加工业、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开发等,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制定规划、明确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三要抓好_____乡政府所在地小城镇建设规划,努力推进_____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五)要进一步加大_____乡的扶贫攻坚力度

第一、大力开展对口帮扶。要在领导力量、扶贫队伍、资金安排、项目建设上向_____乡倾斜。要安排有经济实力的市直、县直单位对乡镇撤并后保留的13个_____乡进行对口扶贫,规定时间、目标、任务,帮助他们改善基础设施,开发利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使_____乡的贫困农民切实增加收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第二、以帮助_____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要指导和帮助_____乡群众利用山区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养业和农林牧产品加工业,开辟长远致富门路。第三、大力组织移民扶贫。要对那些受自然条件限制难以脱贫,或者脱贫成本太高的少数_____群众集中的村寨,实施移民扶贫。第四、帮助_____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以抓好招商引资为突破口,通过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管理人员,使民营经济尽快发展壮大起来,成为逐步走向富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第五、创新扶贫机制,巩固和发展_____乡的生态建设,对处在生态核心区的林农实行反哺。如凌云县的伶站、朝里、沙里3个_____乡均位于澄碧湖库区和风景旅游区上游的积雨区范围内,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下游几十万市民的饮用水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为补偿他们的损失,同时使澄碧湖库区上游的生态长期得到保护,建议建立生态林和水土保持补偿奖励机制。

【第3篇】女性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当前,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转型加快,妇女群体的流动性加大,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需求都越来越多元化,如何加强工作方式手段创新,更好地发挥女性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实践中的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市通过“社会化推进、专业化发展、项目化运作”,大力探索建设妇女儿童和家庭社会服务的支持体系,取得了初步的实践成果。

一、**市推进女性社会组织发展的做法和成效

1.着力探索“妇女工作社会化推进”工作格局

改变“妇女工作妇联做”的工作格局,在用好妇联自身资源以外,充分发挥“联”字效应,链接、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妇女工作力量的社会化。密切关注市政府关于政社互动和购买服务的政策动向和趋势,2022年年初,在**市首届公益创投活动正式启动之时,实施了女性社会组织“倍增计划”,加快孵化培育具有妇女儿童和家庭服务经验的女性公益组织。按照“将自身条件成熟的工作实体规范提升一批、根据工作需要注册一批、将有需求的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一批”的思路,培育孵化女性社会组织14家,其中行业协会类、兴趣类组织4家,公益服务类10家。其中,包括和深圳社会组织合作组建全市第一家面向家庭提供综合服务的专业社工机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培育以“一助一”为主要形式的纯公益服务机构——“**爱心帮困服务中心”、孵化以绘本阅读、亲子教育、儿童成长服务为特色的专业机构——“**社区儿童事务中心”。2022年,实施“女性社会组织成长计划”,按照“谁为妇女儿童服务,我们就服务谁”的理念,率先成立运作县级女性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通过在妇联机关增加业务科室职能、配备专人负责以及和专业的社会组织孵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大力建设集孵化培育、资源链接、协调指导、能力建设和项目合作开发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女性社会组织支持平台。中心设立以来,较好履行了对女性社会组织的代管模式,健全完善了工作沟通、项目督导、培训交流和服务监管等工作机制,促进了女性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强化了妇联的枢纽服务功能,推动妇联组织从“妇女群众的娘家”向“女性组织的娘家”拓展。

2.着力推动妇女工作专业化发展

学习借鉴社工服务之长,以嵌入式专业服务补充妇女工作、激活妇女工作,带动妇女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一是加强社工知识学习培训,引导妇联干部转变工作理念。先后邀请深圳市妇女社会工作专家来**为全体镇、村基层妇联干部开展社会工作实务培训;邀请**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老师指导进行项目策划专题培训;发动基层妇联干部参加社工专业进修和职业水平考试;鼓励吸纳专业社工人才成为基层妇联组织的兼职人员,要求每个区、镇妇联要和一个以上专业社工团队开展紧密型合作。二是探索开展“微创投”项目。组织举办了全市妇女儿童家庭公益服务项目创意大赛,以“微创投”的形式鼓励全市女性社会组织围绕新形势下的妇女儿童、家庭需求开展调研和项目创意,成功征集项目48个,最后有12个项目成为优胜项目并获得了实施的资金支持。

3.着力规范妇女工作项目化运作

依托社区、立足家庭,重点围绕外来人口社区融入、女性素质提升、情绪疏导、亲子关系、青少年成才服务等相对集中的需求,借鉴社工服务模式先后策划开展了“晒晒我家的幸福生活”、“新**女性幸福礼包”、“和谐心灵企业行”、“七彩夏日”、“关爱小候鸟”、“单亲母子增能计划”、“鹿城亲子阅读计划”等一批重点工作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连续三年策划开展 “关爱小候鸟”项目,在全社会激起很大反响。此外,还把项目化运作的工作思路延伸到区镇、街道社区妇女工作,将“基层妇联每年培育实施不少于4个由女性社会组织实施的妇女儿童公益服务项目”的要求列为妇女工作考核内容,鼓励基层妇联创造条件培育发展女性社会组织,并帮助她们提升工作能力,更好地发挥服务妇女儿童发展的作用,基层女性社会组织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可喜局面,活力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基层妇联和女性社会组织普遍感觉到工作的价值感得到增强。

二、当前女性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市妇联于2022年6月对全市女性社会组织建设情况开展的调研显示,目前**市女性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女性公众参与意识相对不强。我国长期实行的“大政府、小社会”行政管理体制,使得妇女群众对社会组织的地位、作用等问题理解上存在偏差,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对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发展的意义、发展趋势以及功能作用认识不到位,妇女群众的公众参与意识虽然在逐渐强化,但相对而言仍旧不强,其自发成立的社会组织大多停留在兴趣爱好层面,真正有意识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很少。

2.女性社会组织自主性不足。**市的各级各类女性社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基于妇联、街道、社区等主管单位的推动,82.2%的被调研妇女组织是由主管单位牵头成立;57.7%的被调研妇女组织主要负责人是主管单位工作人员;73.2%的被调研妇女组织开展活动的场所,是由主管单位无偿提供;60.1%被调研妇女组织的活动经费,由主管单位提供,并且有47.1%被调研组织的表示,主管单位提供的经费占组织全年工作经费比例80%以上。

3.女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能力不足。一方面,面对社会和组织转型给妇联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各级妇联干部、尤其是基层妇联干部知识和能力储备滞后,工作方式方法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对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无法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女性社会组织大量的都是以兴趣爱好为结合点的社区组织,真正能承接政府让渡职能的女性社会组织数量极少,而且有77%的被调研组织认为,自己的组织目前还没有承担政府让渡职能的能力。

三、推动女性社会组织建设发展的建议对策

为进一步促进形成女性社会组织建设在全市蓬勃发展的态势,结合调研情况,提出建议如下:

1.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积极争取民政部门对女性社团组织放开业务主管单位登记条件,争取建立合作孵化、共同培育女性社会组织的工作机制,在全市上下争取实现女性社会组织登记后抄送妇联备案,公益创投项目中涉及妇女儿童服务的项目抄送妇儿办备案的信息互动机制。积极争取民政部门在政策支持、人才建设、项目运作等方面向女性社会组织倾斜,为女性社会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建立新型服务机构。鼓励市、区镇成立女性组织指导服务中心,依托民政部门对社会组织建设的扶持政策,调动各方资源,为创办初期的妇女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提供各类资源支持;充分发挥培育、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的作用,加强对女性社团的管理和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公益慈善类女性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让渡公共服务的竞争。

3.培育专业工作队伍。一方面,对组织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开展培训,提升社会组织成员的社会化工作专业素养,使组织成员掌握基本的组织技能,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通过组织人员的专业化,提升组织服务和活动的专业化水平,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妇女群体需求的提高;另一方面鼓励妇联干部、社区干部报考社工师,学习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提升基层妇联干部联系、指导各类社会组织,并积极投身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能力。

4.规范组织运作机制。一方面要使女性社会组织克服依赖性,增强自主、自立和自治的能力,建立规范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另一方面要使女性社会组织加强和规范内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及诚信制度的建设,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公信度。

5.打造组织工作品牌。一方面,积极鼓励女性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服务社会、服务妇女儿童工作,参与公益服务项目创投活动,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申报承接的方式,确保社会组织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鼓励更多热心公益的“草根”妇女社团在参与中学习、成长,从而逐渐发展成为正式的女性社会组织。

6.搭建交流展示平台。通过网络专栏、qq群等平台加强女性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各级妇联整理汇总各类女性社会组织信息,建立女性社会组织信息库;组织开展各类妇女文体、才艺团队展示比赛活动、评选表彰优秀组织和项目等活动,展示女性社会组织风采和项目运作成果,培育典型,塑造品牌,强化示范。

【第4篇】女性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当前,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转型加快,妇女群体的流动性加大,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需求都越来越多元化,如何加强工作方式手段创新,更好地发挥女性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实践中的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市通过“社会化推进、专业化发展、项目化运作”,大力探索建设妇女儿童和家庭社会服务的支持体系,取得了初步的实践成果。

一、**市推进女性社会组织发展的做法和成效

1.着力探索“妇女工作社会化推进”工作格局

改变“妇女工作妇联做”的工作格局,在用好妇联自身资源以外,充分发挥“联”字效应,链接、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妇女工作力量的社会化。密切关注市政府关于政社互动和购买服务的政策动向和趋势,2022年年初,在**市首届公益创投活动正式启动之时,实施了女性社会组织“倍增计划”,加快孵化培育具有妇女儿童和家庭服务经验的女性公益组织。按照“将自身条件成熟的工作实体规范提升一批、根据工作需要注册一批、将有需求的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一批”的思路,培育孵化女性社会组织14家,其中行业协会类、兴趣类组织4家,公益服务类10家。其中,包括和深圳社会组织合作组建全市第一家面向家庭提供综合服务的专业社工机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培育以“一助一”为主要形式的纯公益服务机构——“**爱心帮困服务中心”、孵化以绘本阅读、亲子教育、儿童成长服务为特色的专业机构——“**社区儿童事务中心”。2022年,实施“女性社会组织成长计划”,按照“谁为妇女儿童服务,我们就服务谁”的理念,率先成立运作县级女性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通过在妇联机关增加业务科室职能、配备专人负责以及和专业的社会组织孵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大力建设集孵化培育、资源链接、协调指导、能力建设和项目合作开发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女性社会组织支持平台。中心设立以来,较好履行了对女性社会组织的代管模式,健全完善了工作沟通、项目督导、培训交流和服务监管等工作机制,促进了女性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强化了妇联的枢纽服务功能,推动妇联组织从“妇女群众的娘家”向“女性组织的娘家”拓展。

2.着力推动妇女工作专业化发展

学习借鉴社工服务之长,以嵌入式专业服务补充妇女工作、激活妇女工作,带动妇女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一是加强社工知识学习培训,引导妇联干部转变工作理念。先后邀请深圳市妇女社会工作专家来**为全体镇、村基层妇联干部开展社会工作实务培训;邀请**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老师指导进行项目策划专题培训;发动基层妇联干部参加社工专业进修和职业水平考试;鼓励吸纳专业社工人才成为基层妇联组织的兼职人员,要求每个区、镇妇联要和一个以上专业社工团队开展紧密型合作。二是探索开展“微创投”项目。组织举办了全市妇女儿童家庭公益服务项目创意大赛,以“微创投”的形式鼓励全市女性社会组织围绕新形势下的妇女儿童、家庭需求开展调研和项目创意,成功征集项目48个,最后有12个项目成为优胜项目并获得了实施的资金支持。

3.着力规范妇女工作项目化运作

依托社区、立足家庭,重点围绕外来人口社区融入、女性素质提升、情绪疏导、亲子关系、青少年成才服务等相对集中的需求,借鉴社工服务模式先后策划开展了“晒晒我家的幸福生活”、“新**女性幸福礼包”、“和谐心灵企业行”、“七彩夏日”、“关爱小候鸟”、“单亲母子增能计划”、“鹿城亲子阅读计划”等一批重点工作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连续三年策划开展 “关爱小候鸟”项目,在全社会激起很大反响。此外,还把项目化运作的工作思路延伸到区镇、街道社区妇女工作,将“基层妇联每年培育实施不少于4个由女性社会组织实施的妇女儿童公益服务项目”的要求列为妇女工作考核内容,鼓励基层妇联创造条件培育发展女性社会组织,并帮助她们提升工作能力,更好地发挥服务妇女儿童发展的作用,基层女性社会组织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可喜局面,活力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基层妇联和女性社会组织普遍感觉到工作的价值感得到增强。

二、当前女性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市妇联于2022年6月对全市女性社会组织建设情况开展的调研显示,目前**市女性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女性公众参与意识相对不强。我国长期实行的“大政府、小社会”行政管理体制,使得妇女群众对社会组织的地位、作用等问题理解上存在偏差,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对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发展的意义、发展趋势以及功能作用认识不到位,妇女群众的公众参与意识虽然在逐渐强化,但相对而言仍旧不强,其自发成立的社会组织大多停留在兴趣爱好层面,真正有意识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很少。

2.女性社会组织自主性不足。**市的各级各类女性社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基于妇联、街道、社区等主管单位的推动,82.2%的被调研妇女组织是由主管单位牵头成立;57.7%的被调研妇女组织主要负责人是主管单位工作人员;73.2%的被调研妇女组织开展活动的场所,是由主管单位无偿提供;60.1%被调研妇女组织的活动经费,由主管单位提供,并且有47.1%被调研组织的表示,主管单位提供的经费占组织全年工作经费比例80%以上。

3.女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能力不足。一方面,面对社会和组织转型给妇联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各级妇联干部、尤其是基层妇联干部知识和能力储备滞后,工作方式方法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对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无法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女性社会组织大量的都是以兴趣爱好为结合点的社区组织,真正能承接政府让渡职能的女性社会组织数量极少,而且有77%的被调研组织认为,自己的组织目前还没有承担政府让渡职能的能力。

三、推动女性社会组织建设发展的建议对策

为进一步促进形成女性社会组织建设在全市蓬勃发展的态势,结合调研情况,提出建议如下:

1.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积极争取民政部门对女性社团组织放开业务主管单位登记条件,争取建立合作孵化、共同培育女性社会组织的工作机制,在全市上下争取实现女性社会组织登记后抄送妇联备案,公益创投项目中涉及妇女儿童服务的项目抄送妇儿办备案的信息互动机制。积极争取民政部门在政策支持、人才建设、项目运作等方面向女性社会组织倾斜,为女性社会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建立新型服务机构。鼓励市、区镇成立女性组织指导服务中心,依托民政部门对社会组织建设的扶持政策,调动各方资源,为创办初期的妇女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提供各类资源支持;充分发挥培育、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的作用,加强对女性社团的管理和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公益慈善类女性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让渡公共服务的竞争。

3.培育专业工作队伍。一方面,对组织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开展培训,提升社会组织成员的社会化工作专业素养,使组织成员掌握基本的组织技能,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通过组织人员的专业化,提升组织服务和活动的专业化水平,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妇女群体需求的提高;另一方面鼓励妇联干部、社区干部报考社工师,学习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提升基层妇联干部联系、指导各类社会组织,并积极投身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能力。

4.规范组织运作机制。一方面要使女性社会组织克服依赖性,增强自主、自立和自治的能力,建立规范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另一方面要使女性社会组织加强和规范内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及诚信制度的建设,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公信度。

5.打造组织工作品牌。一方面,积极鼓励女性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服务社会、服务妇女儿童工作,参与公益服务项目创投活动,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申报承接的方式,确保社会组织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鼓励更多热心公益的“草根”妇女社团在参与中学习、成长,从而逐渐发展成为正式的女性社会组织。

6.搭建交流展示平台。通过网络专栏、qq群等平台加强女性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各级妇联整理汇总各类女性社会组织信息,建立女性社会组织信息库;组织开展各类妇女文体、才艺团队展示比赛活动、评选表彰优秀组织和项目等活动,展示女性社会组织风采和项目运作成果,培育典型,塑造品牌,强化示范。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社会现状的调查报告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社会现状的调查报告多篇范文,共有1783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社会现状的调查报告多篇下载
社会现状的调查报告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86956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