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调研报告 >

致富调研报告多篇

发布时间:2023-06-14 08:26:0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概述】致富调研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致富调研报告多篇

【第1篇】推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调研报告

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将有利于化解矛盾,巩固和维护农村的稳定局面。同时也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变提供重要契机。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入到_____镇_____村就农民增收致富特别是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情况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_____村位于_____市_____区_____镇东北部,_____河以南,总人口1458人,其中妇女602人,村民居住面积1500亩,现有耕地1188亩,河滩面积586亩。大部分农村妇女在家务农,少数妇女出外打工,主要以作粉刷工人为主。

二、存在的问题

从_____村村民收入情况来看,近几年呈持续增长趋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就目前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同实现富裕型小康目标相比,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较低,农民增收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随着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耕地逐年减少,而现有乡镇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使得就业岗位有限,这必将会使部分原来从事农业耕种的农民成为闲置劳动力,而妇女由于受行业需求和自身素质的限制,就业机会相对男性而言则更为困难。二是收入渠道狭窄。农民收入基本依赖于耕种、集体企业安置、临时工及从事个体经营所取得的收入。

三、措施及建议

通过对_____村现状的调查,综合分析了农村经济形势,认为今后促使农民收入保持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是: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发展空间,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增收渠道。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教育农村妇女树立市场意识,积极投身农村经济建设大潮。

(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农业特色基地,实现从粮食作物的种植向经济作物种植的战略性调整,促使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

(三)、拓宽发展空间,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农民增收和解决农民就业的最佳途径。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热情为民营企业服务,积极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多措并举扶优扶强民营企业,促进民营企业的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请进来或走出去、定向委培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针对农村妇女文化素质低、就业困难的实际,组织开展适合女性特点的技能培训,如钩、编、手工艺制作等,教会她们从业技能,鼓励她们自主创业。

【第2篇】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报告

当前,我县扶贫开发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农村脱贫奔小康无疑是这项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事关全县扶贫开发的整体进程。近期,我们对全县农村脱贫奔小康工作进行了全面调查,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提出新的意见、建议,以期对全县脱贫奔小康决策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现状及特点

我县自年初被确定为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以后,着眼“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率先建成脱贫奔小康示范县,率先建成山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的“两发展、两率先”目标,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农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景象。

㈠支柱产业初具雏形,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试点建设一年多来,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建设为重点,立足山区实际,按照行政推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进展,各类特色产业基地面积增加10万多亩,达到近50万亩,特色产业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的贡献份额达到70%以上。同时,继续抓好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积极发展农村运输、加工和餐饮等二三产业,全面落实各项惠农补贴、补助、救助等政策,也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5元,同比增加362元,增长11.8%,今年可望实现更高的增幅。

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面貌逐步改观。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与整村推进扶贫和省市挂点、县直挂钩扶贫有机结合,实行规划衔接一致、项目安排一致、扶持投向一致的办法,千方百计匹配、整合建设资源,年以来,先后投入2亿多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解决行路难上,新修通村水泥路380公里,通组砂石路140公里,城关、店垭、过渡湾镇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全县有213个村通水泥路,占行政村总数的81.6%;在解决饮水难上,根据各村实际,采取修渠道、打水井、建水窖等办法,新建水池、水塔2108处,解决了7.66万人的安全饮水难题;在解决特困户住房难上,本着“建得起、住得下、有安全感”的原则,对特困户的危房进行改造,已完成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4286户;在解决农村用电难上,启动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改造完善了50个村55个台区的农村电网。同时,大力开展生态家园建设,农村面貌快速改观,一大批新农村示范典型不断涌现。

㈢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民生问题逐步改善。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着力发展各项农村社会事业,多措并举改善民生,和谐保康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年以来,新建3个乡镇文化站,70个农家书屋;大力开展贫困学生救助,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建成比较规范的寄宿制学校55所。大力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建、改扩建县、乡卫生院10家,增加医疗业务用房1.9万平方米,规范整建村级卫生室402个;将城镇居民纳入医保范畴,设立了惠民医院,对城镇低保对象就医实行费用优惠或减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以上。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低保、特困救助、大病救助、“五保”供养、灾后救济等社会救助体系,农村低保范围逐步扩大,全县纳入低保范围对象达到1.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1%。

㈣基层组织不断加强,村务管理逐步规范。按照“三三”制原则和“五基本”要求,大力实施“双引双培”工程,全面巩固“三级联创”成果,村级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有效增强了基层组织引领发展、为民办事的能力,全县涌现出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时,对全县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探索建立了村干部绩效工资、养老保险等制度,建立“大学生村官”等干部学习培训制度,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帮助村级组织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村务管理明显规范,其中全县村务公开率达100%,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村达100%,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的村达100%,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得到了较好保障。

㈤农民素质快速提高,乡村文明逐步形成。按照“六进家”(政策、道德、法律、文化、科技、卫生)为载体,大力实施“三入户”(科技入户、政策入户、信息入户)工程,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政策法律素质和发家致富能力,广大农民素质能力明显提高,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深入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小组”创建,全面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广泛开展“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大大提高了农村文明程度,涌现出一批文明镇、文明村、文明户。其中马桥镇进入全省乡村文明建设的先进行列,尧治河、中坪、堰垭等一大批试点村乡村文明建设全省闻名,黄堡镇黄堡村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已初具雏形。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在脱贫奔小康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但是,对照同类先进地区,特别是与仙洪试验区、夷陵区、兴山县等先进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主要表现为“四缺”:

㈠缺资金。农民脱贫奔小康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民生问题,即建房、饮水、修路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很大的投入。但农民在短期内全部解决这些资金尚不现实,而且各类政策性补贴、扶持也显得杯水车薪,成为制约农民脱贫奔小康的首要因素。如当前我县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是推掉土坯房,建新楼房,以每栋楼房12—15万元计算,一个劳力至少需要积累xx年以上才能实现这一愿望,但是依现行的扶持政策,最高也就是五、六千元。而且,农村信用社贷款额度小、期限短、利息高,致使农民人居环境长期难以根本改善。同时,需要集体负责建设的道路、桥梁、水库、渠道等基础设施,也因缺少资金、扶持偏少而进展较慢;农村丰富的资源,优势产业也因缺少资金投入难以快速开发,制约了全县农村脱贫奔小康的进程。

㈡缺技术。目前,我县农村缺技术问题十分突出,农民劳动强度大,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活依然是“苦、脏、累”的代名词。在种植业上,目前仍停留在牛耕人种的古老水平上,仅在收割脱粒方面基本实现小型机械化作业;而且,测土配方技术、生物防治、化学除草等技术利用率很低。在养殖业上,养猪、养牛、养羊、养鸡这四个传统产业无论是在繁育上,还是饲养管理上,都还停留在初级水平,饲养效益很低,养殖风险较高,经济效益一般。在茶叶、蔬菜、烟叶、袋料香菇等产业上,虽然在生产上技术较高,但受加工技术制约,加工增值不多,产业链条过短,粘合相关产业不够。同时,由于技术匮乏,农副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都呈现规模不大、效益不高的状况。

㈢缺品牌。当前,经济发展早已步入了买方市场,一个地方的品牌往往决定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而决定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而品牌的确立,需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用优质产品“打出”。我县农业产业的农、林、牧、渔门类齐全,特色产业众多,共达10个左右。但是,龙头企业过小,品牌要么过多过杂,知名度不高,带头作用微弱,如茶叶产业,仅仅10万亩面积,注册商标就达4个;要么没有品牌,如香菇、生猪等产业,仍停留卖原产品上。作为传统产业众多的山区,客观上需要在一种品牌“旗舰”下,各种产业嫁接融合,形成如同“八宝粥”、“十三香”那样的态势,联合做大,整体对外。但目前,各个产业分散经营,缺少联合,十多个农业产业,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都长不大、做不强。

㈣缺人才。一方面,组织领导型人才匮乏。像尧治河、堰垭那样的组织领导型人才少,大部分村级干部都缺乏带领群众干一番事业的领导能力,往往停留在简单地按上级要求,发展产业,抓好管理上,以致于多数村不能实现自我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各类专业型人才匮乏。农村发展需要一批法律、经管、文化专业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但是由于农村多数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特别是大部分学生一毕业就外出务工,学习掌握的是城镇工商业技能,在农村多无用武之地,以致于农村大量缺少专业性、技能型人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据调查,我县各类专业性、技能型人才与正常需求相比,约差5000—10000人。另外,当前农村技工日工价超过城区10—15元/人仍很难雇到,特别是用工量大的月份,这一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三、对策与建议

当前,我县正处在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进入脱贫奔小康的关键时期。在新一轮的竞争发展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生态经济强县”战略,找准脱贫奔小康的定位,解放思想、优化思路,创新措施,扎实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力争提前实现五年脱贫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㈠农民是主体,脱贫奔小康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在脱贫奔小康工作中,农民是主体,只有坚持广泛发动群众,正确引导群众,多方帮助群众,才能充分激发农民的热情,运用群众力量打好这场攻坚战。一是运用优惠政策激励农民。当前,各项惠农政策格外青睐山区,“脱贫奔小康试点县”招牌政策含金量高,省直单位帮扶措施安排也都在向山区县倾斜,要多种方式宣传对保康发展有利的优惠政策,让农民自觉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焕发大干快上的热情,把开展各项建设内化为精神的意念,转化成自觉的行动。二是运用返乡人员带动农民。充分利用进城务工农民较多的优势,多种方法引导农民将城市先进技术、加工技能向农村普及,把城市先进经营管理尤其是先进的合伙、合作发展经济实体的经验向农村推广,让城市居民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向乡村传播,使农民快速提高素质,成为脱贫奔小康的能手。三是运用先进典型引导农民。要因时、因地、因情制宜,运用组织农民外出参观、选派村组干部考察、聘请模范专家宣讲等方法,用典型说服群众、启迪群众、提高群众,使群众与党委政府的号召相一致,达到引导群众端正方向、科学谋划、创新实干的目标。

㈡思路是前提,脱贫奔小康要科学进行发展定位。思路决定出路。科学确定发展思路是脱贫奔小康工作的前提。当前,我县脱贫奔小康的蓝图已经绘就,工作重点也已经明确,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创新思路,改进措施,使各项工作更好的得到落实。一要科学谋划。要科学拟定开发总规,明确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开发重点、区域布局;制定开发详规,遴选一批项目,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的组织落实。二要创新机制。着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各项制度,形成群策群力、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要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基础,强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股份合作和租赁、承包等有效形式,壮大—批龙头企业,引导企业调整经营方向和发展策略,开发精深农产品加工项目。三要突出特色。脱贫奔小康关键在于发展特色经济,而山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以特色方可立于不败之地。要依托独特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发展生态农业,利用并以此为依托,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利用丰富、独特的山水资源,珍稀植物和人文资源,以及原生态农副产品,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业。

㈢产业是重点,脱贫奔小康要建立完整产业体系。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奔小康的重点内容,立足区域实际,科学确定项目,构建良性机制,配套政策措施,把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经济支柱。一要发展特色产业。按照突破性发展核桃和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烟叶和蔬菜产业,提升发展茶叶和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思路,加快全省核桃大县、烟叶大县、茶叶大县、食用菌大县建设,力争经过3到5年发展,核桃面积达到50万亩,茶叶面积达到15万亩,烟叶面积达到8万亩,食用菌达到1亿袋,生猪出栏达到60万头。二是抓好农产品加工。重点扶持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改造升级、重组整合,开发核桃、茶叶、食用菌、生猪、桑蚕等系列产品,力争通过3到5年努力,农特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三是抓好标准化生产。要结合国家、省市标准,细化生产标准,抓好核桃、烟叶、茶叶、食用菌、生猪、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探索推广农产品生产档案登记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机制。通过抓好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保康农产品质量,以质量占领市场,逐步培育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㈣政策是杠杆,脱贫奔小康要用足用活农村政策。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运用政策促进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脱贫奔小康进程。一要捆绑使用政策。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大各类政策资金整合力度,将政策资金优化配置,用于农村脱贫奔小康建设。当前,要重点抓好招商引资政策与扶贫开发政策、企业扶持政策与新农村建设政策等政策的整合,使之产生集聚效应,促进和加快农村脱贫奔小康进程。二要完善各项政策。要完善资源流转政策,突破地域界限、行业限制,允许区域内外各类经营主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有偿、自愿原则,通过买断、租赁、转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耕地、山林、河流等资源开发。同时,要按照先发展、后扶持的办法,对开发、建设符合规定的项目,按质量高低、贡献大小,进行奖励性扶持;对开发高科技产品、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名牌产品、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潜力产品的,通过科技贡献奖励、政府特殊津贴等渠道予以适度奖励,帮助把优势产品做大做精。三要全面落实政策。围绕烟叶、茶叶、蔬菜、核桃、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在认真落实上级惠农政策的同时,制定茶园建设补助、烟叶保险、生猪免费防疫、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补贴以及核桃种苗补助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并对产业“空白村”实行部门帮扶、领导包保,落实产业致富项目,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㈤组织是堡垒,脱贫奔小康要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基层组织是脱贫奔小康的“火车头”,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脱贫奔小康的重要内容,建设好村支部、村委会班子,使之成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不断为农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一要全面加强班子建设,形成战斗堡垒。要按照“五基本”要求,全面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增强村级组织引领农村发展的能力,使之在发展中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要有针对性地抓好农村干部的教育,使村干部懂理论、知政策、会科技、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培养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级班子带头人,把更多的能人、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选拔成村组干部。二要大力开展结对帮扶,密切干群关系。把挂点扶贫、结对帮户作为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的纽带,组织干部深入基层,体验农村生活,察民情、解民难,既让党员干部受教育,又使广大群众得实惠。当前,要实现省、市、县三级工作队村级全覆盖。要创新帮扶方式,改变传统的给钱送物帮扶模式,将送政策、送项目、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作为帮扶的重点,工作队员要实行驻村帮扶,住下来、沉下去,为村级发展、农民致富多想办法、多下功夫,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三要倡导时代新风,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先进事迹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使农民树立健康的道德风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产生加快发展的热情,形成崇尚创业、敬佩富裕、热爱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3篇】长江三峡农村移民安稳致富调研报告

本网原创文章为你提供以下的内容

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后,就地后靠移民安稳致富的问题日益显现,已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这一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三峡工程的成败,关系到三峡库区的长久治安。本文以分析奉节县就地后靠移民当前的生产生活情况为基础,浅析这一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一些针对性措施。

一、奉节县就地后靠移民的基本情况

(一)土地量少质差。奉节县已累计完成农村移民生产安置人,其中就地后靠安置人,人均耕园地.亩,比安置前人均减少.亩。而且,安置移民的土地大多数是新开垦的荒地,海拔高,坡度大,熟化程度低,质量差,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条件不好。

(二)收入大幅度下降。据县农调队测算,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后,农村就地后靠移民农业收入人均下降了—元。同时,城镇移民收入减少引致农村移民务工机会减少,移民务工收入也急剧下降。

(三)致富难度较大。除土地质量差、基础设施落后、就业渠道少等客观因素外,就地后靠移民往往还存在思想保守、生存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短期内难以致富。这部分农村移民过去大多数居住在长江干支流两岸河谷地带,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占尽了发展农业的天时、地利和人和,收入来源主要靠农业,生活质量在全县农村相对较高。面对搬迁后的艰苦条件,他们短时间还难以适应,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二、原因分析

(一)农业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奉节县的淹没区是长江及四大支流(草堂河、梅溪河、朱衣河、九盘河)的河谷台地,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日照时间长,交通便利,水源方便。大部分土地用于种植脐橙、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亩脐橙收入一般在—元之间,一亩蔬菜收入一般在—元之间。搬迁后虽然也栽种了果树和蔬菜,但土质较差对品质、产量影响较大,收入自然也就减少。

(二)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农村移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性收入和务工收入。其中,农业生产性收入一般占农民收入的%。二期蓄水后,原来的脐橙果园被淹,新的果园又没有投产,收入主要押在粮食和生猪上,而这显然是相当有限的。而务工收入中相当一部分在本地移民建设工地上挣来,二期蓄水使移民投资锐减,本地劳务市场有所萎缩,劳务收入也呈递减之势。

(三)生态环境有所恶化。就地后靠移民的土地大多是新开垦的,坡度大,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加上随处可见的地质灾害隐患,对移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

(四)移民政策不够完善。移民补偿政策中对土地等生产资料变化的影响考虑不够,补偿标准不统一,后期扶持启动不及时等,也是造成移民生产生活出现问题的原因。

三、对策措施建议

(一)努力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善水、电、路、电视、电话等配套基础设施,加速新开垦土地熟化,改善土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移民增收创造基本生产条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广泛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切实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和长江防护林建设,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农村地质灾害治理力度,提高移民抗灾救灾能力,确保移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4篇】关于多项措施发展生产与带动农民致富的调研报告

自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毛宝力格村紧紧围绕“建设和谐毛宝力格”这一主题,结合毛宝力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成立领导小组,对村里各项农业生产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和研讨交流。调研小组深入到各村组及各生产地区对有关调研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次调研对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种殖户,采取了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先后开展村两委班子、党员、村民代表、服务对象及种植户座谈会3次,累计参加人数达76人,深入到村民家中走访种植户及外地返乡人员和学生50家,以不同形式和方法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查找制约本村发展的突出问题,问计于民。按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从实际出发,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综合各种因素提出解决办法,充分认识已具备的优势,就如何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毛宝力格位于隆昌镇政府所在地西南端,距镇政府十八公里,总面积31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小组,1319口人。耕地总面积10953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200亩,共有党员36名,能参加学习活动的党员有24人

二、发展现状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此次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毛宝力格村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始终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始终高度重视民计民生问题,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此次活动开展的准则,以促进毛宝力格和谐为目标,以保障、改善人民生活为重点,不断加强对人民生活问题的解决力度,努力提高监督实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毛宝力格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扩大优势农作物种植面积,提高收益

在今年这个特殊之年,毛宝力格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引导群众努力克服困难利用本村多年来积累的经验解决百年不遇的旱灾之年带来的困难。毛宝力格村有总耕地面积10953亩,其中水浇地面积原有1200亩,较少的水浇地面积加之近几年连年干旱,使毛宝力格村在农业耕作方面不足以解决全村1319口人的温饱问题。但在今年这个特殊之年,在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积极引导下,村里结合本村多为山坡农耕地,且一直以来主要种植耐旱并相对高产的农作物的特点,又因为近几年连续干旱,积极大胆扩大耐旱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确保全村在大旱之年保增长,促效益。2022年,毛宝力格村绿豆种植面积突破9000亩,总产值达到270万元,仅绿豆种植一项人均收入达到2047元。

(二)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农民专业技能

在2022年,毛宝力格村通过与外地用工地区及各部门联系共组织劳务输出437人,加强对外出打工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外出打工农民素质。随着外出打工农民的增多和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之外出农民素质普遍不高,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在外出打工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因此,毛宝力格村对一般农民开展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培训,其中包括建筑工地专业技术工人培训142人,各大型生产车间一线技术工人271人,以提高他们在外出打工时的就业几率;对于有一定文化功底的农民和刚毕业的学生24人,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加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把他们从低素质、简单型的打工人员培养成高素质、复合型的打工人才,为外出打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积极应对甲型流感,加强前期的预防与监督检查工作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毛宝力格村两委班子积极把控制和预防甲型流感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确保全村不漏一人,做到全面,具体,负责到人。为此,两委班子领导积极配合镇政府及时成立六个领导小组,分别到各个村民小组调查、走访,排查是否有疑似重症患者,以做到全面预防和控制。在调查走访过程中,重点对从外地返乡的农民、学生及严重发烧患者进行细致的询问,测查体温,确保安全无事故。并以张贴标语、开会通知,发放卫生安全手册等形式做好关于甲型流感的宣传工作,使群众都及时了解关于怎样预防和控制甲型流感的方法,安定群众情绪,确保全村在特殊时期能够稳定、有序,和谐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结构调整滞后

毛宝力格村的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种植品种单一,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且多以零散种植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

【第5篇】增收致富工程调研报告

永安镇敖牛村增收致富工程调研报告 为了加快发展永安镇敖牛村的经济,全面推进敖牛村的小康社会进程,根据《突泉县xx--xx年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纲要》和《突泉县xx--xx年农民增收致富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xx年4月28日至5月2日,由县直各局包村屯联络员和永安镇包村工作人员组成的调查小组,历时5天对全村基本情况进行了逐户调查走访,认真填写了入户调查表,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敖牛村位于永安镇政府东3公里的闹牛山脚下,东临吉林省洮南市煤窑乡红山村,北与永德村隔河相望。全村现有4个自然屯,304户,人口1123人,其中农户265户,农村人口1043人;党员38人;xx年劳务输出270人,务工地主要集中在京、津、辽一带。

全村共有耕地6454亩,其中水浇地2646亩,退耕地1870亩。全村共有机电井166眼,农机151台,耕畜87头匹。

全屯共有奶牛存栏312头,羊存栏2500只,猪365口。初步调查全村负债金额170余万元,主要是养殖贷款,部分农户因子女上学欠贷较多。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解放思想,紧密团结,认真执行“三会两课”制度,在全村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理清了一条全新的发展思路,把舍饲养畜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坚持把好地种好,走为牧而农,为养而种的路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xx年开始,全村协调资金,大力发展舍饲养殖。

3年来,共有养殖户259户,占总户数的97.7%,其中奶牛养殖户193户,奶牛存栏350头,户均1.32头,规模养牛户达32户。全村黑头肥尾羊、小尾寒羊、绒山羊存栏2500只。

到xx年末,全村总收入中,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60.2%。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715元,比xx年增加2300元。

为解决卖奶难的问题,敖牛村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建日收鲜奶3吨奶站一处,挤奶点2个。目前,奶站日收鲜奶2.5吨。

xx年在盟委组织部、盟供销社和县委组织部的指导扶持下,奶牛养殖户成立奶牛专业合作社,制定了《章程》和《奶牛意外死亡补偿办法》,现在正建立疫病防治、饲料供应、奶牛改良等服务体系,为敖牛村养殖业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奠定基础。

二、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 虽然从xx年以来,敖牛村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有了较大的变化,但相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全村的经济总量变化不大,人均gdp相对发展缓慢,面临的问题还很多,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也很多,四个自然屯发展程度也不一样,综合分析,滞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归纳起来是“一高、二重、三弱、四低、五缺”。 “一高”抵消农民增收。

以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造成农业生产成本高,导致增产不增收或者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农民增收的效果。在农业生产成本构成中,农业生产资料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偏高,就会加大农民的生产成本,减少农民的收入。

虽然取消了农业税,增加了粮食直补资金,但对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中央一号文件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二重”影响农民增收。

一是小农意识重。由于历史的自然的等多种原因,农民身上的小农意识烙印仍比较深。

常常表现为满足于自给自足,安于现状,更看重眼前利益而难有长远打算。粗放经营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弱。

二是农民负担重。表现为就医、子女入学的负担已普遍超过多数农民的负担能力。

“三弱”制约农民增收。一是投入的能力弱。

由于敖牛村农业基础薄弱,财力极为有限,导致投入长期不足,从而制约农民增收。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

农田设施大多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的,有的已失去了功能,后来虽陆续建设和治理了一些农田水利设施,但全村靠天吃饭的成份还比较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三是农业现代化条件薄弱。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受限,农机推广难,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慢,种地靠锄、收割靠刀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效率低,大量农民还不能从有限的土地上解放出来。 “四低”限制农民增收。

一是城镇化率低。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空间就小,转移的难度就大,增加收入的机会就受到很大限制。

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目前农村合作经济不发达,农民组织尚处在初级阶段,组织化程度低,农户通向市场的中介或桥梁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大多数农民的产销活动处于无组织状态,势单力薄,产业链条还比较短,生产处于盲目状态,交易处于被动状态。

三是农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农畜产口商品化程度低就意味着农民自身消费后的剩余少,从而影响农民增收。

四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在小敖牛屯留守在家从事耕种的大多为老弱妇孺,这些人文化素质偏低,大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差,使得新技术推广的难度增大,降低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的收入。

在外打工的青壮年劳力总体上虽比留守在农村的文化素质要高一些,但懂技术懂管理的人少,大多是靠卖苦力从事简单劳动获得收入,因而收入低。 “五缺”困扰农民增收。

一是缺资金。大多数农户存在生产资金困难问题,特别是要扩大再生产和搞畜牧养殖,资金远远不够,贷款难长期困扰农民。

二是缺技术。多数农民掌握的还是传统技术,对新的实用技术掌握不够,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使用持观望态度;农牧业科技人才匮乏,服务力度不够,服务意识淡化。

三是缺信息。农民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仍然狭窄,农业生产和养殖缺方向,农畜产品缺去向。

发展初期愁规模,规模上来后愁销路。四是缺加工。

村内缺少大的能引领农民生产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卖初级产品的多,零零碎碎卖的多,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五是缺保障。

无论种植还是养殖翥缺保障,天灾对农民造成的损失只有靠农民自身来承担,政府救济往往是毛毛细雨杯水车薪。没有保障,农民享受不到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保、医保等基本保障,一遇天灾人祸往往倾家荡产。

三、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 一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收入来源单一,是农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针对当前农村退耕还林和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现实,提高农民的收入,就要千方百计引导农民不再集中于种植业,而是向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养殖业转变;大力发

展农村个体经济、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把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二是提高农民的素质。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差,缺乏技术、不懂经营,不具备从事复杂劳动的条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引导农民进入二三产业,并获得效益,将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农民的文化素质,一方面落实好小学教育的普及,抓好后备劳动力的教育,另一方面从各屯实际出发对现有劳动力进行适用技术培训,使之能掌握一技之长。

三是控制人口增长。人口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四是加大扶持力度。由于生态条件恶劣,中低收入农户普遍面临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效益低下的困境,要突破这个困境,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新技术的运用、新项目的带动,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和产出效率,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

因此应加大扶持力度,实施各项富民工程、科技项目应确保资金到位、技术到位。

【第6篇】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带头致富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基础,是保持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先进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受思想观念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带头致富上的作用发挥仍不够理想。为此,我们组织人员到6个乡镇采取放发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的形式,就目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带头致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相对群众来说,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头致富情况总体较好,但在致富项目的质量及发展的外部环境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2、从项目质量上看产业层次较低。从已有致富项目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所从事的产业上看,在种养业方面,种类虽多,户数也不少,但经营面积小,分布零星,不能集中连片,形不成规模。在利用资源进行加工方面,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的工厂,加工的产品档次低。其他方面的致富类型主要是从事简单的运输营销,也就是说仍属于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产业的质量不高,层次较低,这也影响了他们今后的发展壮大。

3、从发展前景上看抗险能力较差。在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中,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越来越大。而我县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从事的产业依赖型的比较多。如我县虽属竹资源大县,但不少从事竹业加工的基层党员干部仍然在依靠江浙市场发展,生产产品的数量、规格和销售价格任由他们摆布,不仅生产效益较低,而且在发展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柏垫、杨滩两乡镇的部分村,从事竹编的较多,但大都依靠在浙江安吉拿订单,靠的是个人的感情,拿的是低档次的竹筐、竹簸箕等制作。而且生产时断时续,原材料不能充分利用,增加了生产成本。由于产品本身价格低,成本

一高,利润就更低。同时,由于缺乏把产业做大做强,发展规模经济的意识,不注重资本的积累,不注重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一但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很难抵御市场风险。

4、从外部条件上看制约因素较多。这一方面表现在外部发展的软环境不优、服务不到位。虽然,我县今年是招商引资和整治优化投资环境年,但仍有一些部门或个人从局部利益出发,作风霸道,无视发展规律,设关设卡,吃、拿、卡、要等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道路等基础设施较差,扶持措施也不到位,贷款难、信息不灵、技术缺乏的问题仍然存在。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虽有致富的主观愿望,但较差的外部环境制约了他们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队伍结构不优。尤其是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严重。在全县9759名农村党员中,55岁以上的有3606名,占40%。这些老党员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子女成家立业,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已感到非常满足,无心再冒市场风险去闯。从调研情况看,55岁以上的3606名老党员中,自己从事有发展项目的仅占7.6%。

3、扶持措施不实。县直部门尤其是农、林、水、科技等部门,直接担负着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责任。但对他们扶持的具体措施及效果缺乏硬性的考核指标,导致一些部门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在具体工作中走过场,扶持措施缺乏针对性,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如对农村致富中最缺乏的资金和技术问题,农林部门虽也下派了一些科技指导员,但指导效果如何,没有与下派人员的待遇、考评等挂钩,活动结束时也没有进行实效的检查。信用部门虽从

4、部门配合不力。目前,对农村发展的支持上,各部门都是立足本单位角度去干,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缺乏一个具体的牵头抓总部门,在指导和扶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没有整体规划,一些部门在提供服务和给予扶持时不能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导致在具体支持措施上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如技术支持不能做到有的放失,今天科技部门下乡宣传培育经果林前景好,效益高,而明天林业部门下去进行的技术指导却是如何种植竹类,这不仅让基层党员干部感到无所适从,也使他们难以得到最急需的技术指导。花鼓乡王冲村人均山场达7亩,近年来,该村根据上面的宣传,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力发展板栗种植,按当前市场行情,每亩收入可达400元左右,农民得到了实惠,也迫切需要板栗修枝、治虫和控篷等技术。但在退耕还林中,县、乡林业部门从全县整体林业布局考虑,板栗丰产技术指导的重点在凤桥乡,竹林培育技术指导的重点在花鼓乡,这样相对王冲村而言,技术指导就缺乏了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头致富本领,必须用足用活“双培双带”这个载体,制定科学全面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突出重点,抓实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和发展储备工作。加强党员教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但在发展已成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今天,党员教育必须突出重点。在教育的内容上,政治理论教育虽必不可少,但发展意识、发展观念的教育必须加强,尤其是发展规模经济意识的教育,使他们把经营产业当作扶育孩子一样,不断发展壮大,增强市场竞争力。在这次调研中,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与江浙相邻的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发展意识非常强烈,观念非常新,有致富项目的也比较多。在教育的形

式上,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不仅要有政治理论的灌输、法制观念的强调和工作方法的传授,更要选择一些带头致富的村干部典型现身说法。对普通党员的教育,一方面传统的集中读报纸、学文件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应紧紧围绕如何加快发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外出参观、观看农村实用科技电教片或请农技专家上课等形式,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致富的本领。另一方面,可采取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将从事同类产业或相关产业链上的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专门的党支部或党小组的方式,使他们在活动时能交流信息、经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发展储备上,老党员较多已是客观存在。为此,为提高队伍整体的素质,只有在新发展党员的重点上,突出农村致富能人,积极把他们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逐步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为党组织补充鲜活的血液,体现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致富能人可采取乡村领导定点联系,定期沟通交流,适当分配任务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建立一支年纪轻、有文化、会发展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农村的发展储备人才。

2、典型引路,加强农村致富示范点和示范基地建设。中国的农民最讲求实效,身边的发展致富典型对他们也最有影响力和说服力。为此,应着力加强基层的致富示范点和示范基地建设。省、市、县、乡都要有相关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负责此项工作。在示范点的设置上,要根据各地产业结构、自然资源、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致富调研报告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致富调研报告多篇范文,共有1604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致富调研报告多篇下载
致富调研报告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