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调研报告 >

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5-03-07 09:32:2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一般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由于文化产业明显地涵盖文化产品生产、流通和服务三大领域,该产业的统计预测工作也就具有复杂性和高难度。清晰定义文化产业所涉及的行业内容有利于研究分析和政府决策。文化产业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个(推荐打开范文网:www.haowORD.cOm)巨大的“产业群”,包括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产品流通业和文化服务业。其中文化产品制造业根据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书报刊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工艺美术制造业等。文化产品批发零售业主要包括文具用品批发业、工艺美术品批发业、图书报刊批发业、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批发、文化体育用品零售业、图书报刊零售业等。文化服务业指专门从事文化工作的服务部门,主要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广告业、旅行社、旅游酒店、游览景区管理、摄影扩印服务、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动漫业、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等。

湖南的文化与旅游产业在全国处于第一军团的地位。与排在前5位的广东、北京、山东、上海、浙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但发展趋势良好,潜力巨大。在中部6省中综合发展水平排第1,旅游收入排第2。2014年,文化与旅游产业总产值可望达到1239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325亿元),比2014年约增长20。在宏观经济环境向好的情况下,预计2014年,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增长在15—20左右,文化产业增加值可望达到375亿元,旅游总收入将达到664亿元。文化与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需解决目前存在的4个问题:即政企不分、激励政策不完善,竞争激烈、利润下降,民族地方特色淡薄、地区发展失衡,以及国际竞争力低下等问题。

一、湖南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湖南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产值与规模

2014年,湖南文化与旅游产业(以下简称大文化)总产值为1037.8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271.08亿元,旅游总收入453.57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9亿美元。2014年末全省拥有艺术表演团体93个、文化馆125个、博物馆和纪念馆72个、公共图书馆120个,省内广播电台11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2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82.47,省内电视台15座;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2.42;2014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82.81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2.2。2014年上半年累计旅游总收入260.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156.8亿元。产业发展突出特点是:①多数企业产值规模偏小。2014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文化企业基本集中在长沙,而长沙市产值过5000万元的28家,过亿元的12家,过10亿元的2家。②集团化快速扩张的要求明显。目前,湖南已初步形成了出版、广播影视、报业等八大文化产业集团。其中,省级出版、报业、广电、电影四家集团的总资产超过150亿元,占法人单位资产总数的32.1。

2、结构与速度

2014年,大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7.71,预计2014年底,这一比重将在10以上。大文化产业2014年的内部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支柱行业中,旅游产值占产业的比重43.7,新闻出版产业12.92,广播影视集团1.93,文化娱乐29.3,动漫画1.90;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4.56。

“十五”期间,湖南文化产业加大了投资力度,累计投资额约300亿元人民币;2014年大文化产业增加值163.86亿元(其中旅游约75.23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速度为22.9(剔除旅游后为17.3),与“九五”期间年均增速12相比,2014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呈显加速度增长态势。

3、优势行业特点

进入21世纪,大文化产业成为湖南的第1大优势产业,到“十一五”末,其产值比重将占湖南gdp的15。文化产业中,优势突出的行业有五: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业、报业、文化娱乐业、动漫画。

新闻出版总量指标全国排前8位,效益指标全国排第5位,湖南出版集团连续4年入围中国最大企业500强,并成为全国重要的出版基地;广播电视电影业在国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金鹰节、《快乐中国》、《超级女声》等品牌等在国内具有极强的辐射力;《体坛周报》的发行和广告均占据了全国体育类报刊5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文化娱乐业则在歌厅、ktv、酒吧、演艺吧、温泉沐浴等有超速的发展,仅省会长沙就拥有大小歌厅、酒吧、演艺吧等演艺场所4000多家,每天吸引40万人,每年经济收入达20多亿元。动漫画更是领先中国,拥有国内第一个卡通原创驰名商标"蓝猫",以及"虹猫"、"山猫"等一系列原创卡通形象,拥有动画研发、制作、出版、发行、教育和传媒机构共18

第二篇: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一般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由于文化产业明显地涵盖文化产品生产、流通和服务三大领域,该产业的统计预测也就具有复杂性和高难度。清晰定义文化产业所涉及的行业内容有利于研究分析和政府决策。文化产业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包括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产品流通业和文化服务业。其中文化产品制造业根据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书报刊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工艺美术制造业等。文化产品批发零售业主要包括文具用品批发业、工艺美术品批发业、图书报刊批发业、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批发、文化体育用品零售业、图书报刊零售业等。文化服务业指专门从事文化的服务部门,主要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广告业、旅行社、旅游酒店、游览景区管理、摄影扩印服务、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动漫业、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等。

湖南的文化与旅游产业在全国处于第一军团的地位。与排在前5位的广东、北京、山东、上海、浙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但发展趋势良好,潜力巨大。在中部6省中综合发展水平排第1,旅游收入排第2。2014年,文化与旅游产业总产值可望达到1239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325亿元),比2014年约增长20。在宏观经济环境向好的情况下,预计2014年,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增长在15—20左右,文化产业增加值可望达到375亿元,旅游总收入将达到664亿元。文化与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需解决目前存在的4个问题:即政企不分、激励政策不完善,竞争激烈、利润下降,民族地方特色淡薄、地区发展失衡,以及国际竞争力低下等问题。

一、湖南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湖南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产值与规模

2014年,湖南文化与旅游产业(以下简称大文化)总产值为1037.8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271.08亿元,旅游总收入453.57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9亿美元。2014年末全省拥有艺术表演团体93个、文化馆125个、博物馆和纪念馆72个、公共图书馆120个,省内广播电台11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2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82.47,省内电视台15座;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2.42;2014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82.81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2.2。2014年上半年累计旅游总收入260.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156.8亿元。产业发展突出特点是:①多数企业产值规模偏小。2014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文化企业基本集中在长沙,而长沙市产值过5000万元的28家,过亿元的12家,过10亿元的2家。②集团化快速扩张的要求明显。目前,湖南已初步形成了出版、广播影视、报业等八大文化产业集团。其中,省级出版、报业、广电、电影四家集团的总资产超过150亿元,占法人单位资产总数的32.1。

2、结构与速度

2014年,大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7.71,预计2014年底,这一比重将在10以上。大文化产业2014年的内部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支柱行业中,旅游产值占产业的比重43.7,新闻出版产业12.92,广播影视集团1.93,文化娱乐29.3,动漫画1.90;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4.56。

“十五”期间,湖南文化产业加大了投资力度,累计投资额约300亿元人民币;2014年大文化产业增加值163.86亿元(其中旅游约75.23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速度为22.9(剔除旅游后为17.3),与“九五”期间年均增速12相比,2014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呈显加速度增长态势。

3、优势行业特点

进入21世纪,大文化产业成为湖南的第1大优势产业,到“十一五”末,其产值比重将占湖南gdp的15。文化产业中,优势突出的行业有五: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业、报业、文化娱乐业、动漫画。

新闻出版总量指标全国排前8位,效益指标全国排第5位,湖南出版集团连续4年入围中国最大企业500强,并成为全国重要的出版基地;广播电视电影业在国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金鹰节、《快乐中国》、《超级女声》等品牌等在国内具有极强的辐射力;《体坛周报》的发行和广告均占据了全国体育类报刊5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文化娱乐业则在歌厅、ktv、酒吧、演艺吧、温泉沐浴等有超速的发展,仅省会长沙就拥有大小歌厅、酒吧、演艺吧等演艺场所4000多家,每天吸引40万人,每年经济收入达20多亿元。动漫画更是领先中国,拥有国内第一个卡通原创驰名商标"蓝猫",以及"虹猫"、"山猫"等一系列原创卡通形象,拥有动画研发、制作、出版、发行、教育和传媒机构共18

家,2014年产动画片2.5万分钟,年产值20多亿元,占中国动漫画产值的60。

4、体制、环境与地位

体制:产业与事业并重并存、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初级阶段。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事业发展变化的产物。湖南的文化体制改革起步早,行动快,收效大。局部看,少数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已彻底离开事业母体并成功的发展为国内知名品牌;全局看,文化经营性企业从事业单位剥离的不够彻底,2014年湖南文化事业财政支出与文化产业投资大体相等,约20亿元。处于一种文化产业和事业体制并重并存状态,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尚未走出初级阶段。

环境:面临国际同业的急剧竞争态势,产业制度和发展政策处于探索期。“十五”期间,国家先后出台《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湖南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4)》等一系列文件,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政策推动力。面对wto后国际同业进入湖南,一些探索性的制度、政策的推动力正在减弱,虽然出现个别企业和品牌竞争力增强,但湖南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尚未形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国际国内激烈竞争环境的大考验。

地位:文化产业综合实力仍处于第一军团的地位,但有下滑的趋势。2014年,湖南文化产业以增加值(不含旅游)排位,居国内第9位,前8:广东、北京、山东、浙江、上海、江苏、福建、河南(339亿),2014年的增加值排序是江苏、山东、广东、浙江、北京、湖南、上海,增加值后退3位;以占gdp的比重排国内7位,前6为: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天津、福建。2014年湖南旅游收入达到421.2亿元,旅游收入全国第12位,中部6省第3位。

 (二)文化与旅游发展问题及深层原因

1、竞争激烈,利润率下降问题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激烈竞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朝阳产业”,被日本经济学家和国内部分人士戏称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自2014年底,文化部出台向非公有制经济敞开文化经营大门的政策意见后,湖南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国内众多的竞争对手的全面夹击下,快速增长的同时利润率明显下降。例如,2014年,湖南新闻出版行业总收入134.02亿元,实现利润10.2亿元,收入比2014年增长67.13%,利润只增长26.24%;湖南电广传媒集团主营收入18.14亿元,实现利润4.39亿元,收入比2014年增长了87.4,利润只增长60,利润率下降明显。文化产业利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双向的,即多元竞争引发的产品(服务)价格明显下跌和经营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的大幅提高。

2、民族地方特色淡薄(结构失调),地区发展失衡问题

文化的竞争是思想创造力的竞争,也是民族特质的竞争。在动慢画行业中,世界3大品牌“米老鼠”、“阿童木”、“蓝猫”的巨大成功,既充分证明“创意”就是竞争力,又深刻印证“民族文化”为底料的文化产品才具备国际竞争力。湖南的文化支柱产业中,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产品比例偏低,兜售外国西方文化的比重居高不下。特别是旅游景点和休闲产品中,文化含量低,自然资源成分高。因此,文化的民族价值和旅游的文化价值,在结构上普遍失调,大文化内部产值结构偏重与旅游、娱乐和新闻出版,文化产业的供给与市场的需求在城乡之间出现巨大反差。文化和旅游产业在省内地区间发展不平衡。2014年,长沙市文化和旅游增加值达到242.85亿元,占当地gdp的16,全省文化增加值48.78;张家界市文化和旅游增加值41.57亿,占当地gdp的37.6,全省文化增加值8.35;郴州市文化和旅游增加值38.75亿,占当地gdp的8.1,全省文化增加值7.18。以上3市的文化和旅游增加值合计占湖南总量的64.31。其他11个地州市共享余下的35.69。

3、机制改革,政策完善问题

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仍没有完全改革到位的突出表现在:公益性文化单位和准公益性文化单位两大块。公益性文化单位,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科技馆等,因获得政府的全额投入和工资福利保障,内部机制改革动力缺失;准公益性文化单位,如表演团体、艺术院校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产业化经营效益苦乐不一,终因部分获得政府财政投入和补贴支持,缺少市场危机感,体制创新进展缓慢;总的原因是改革有3怕,“想改不敢改”。一怕政治风险,文化是意识形态,触及党的喉舌阵地;二怕经济风险,文化单位是国有资产,担心资产流失;三怕社会风险,人员安置不好易触犯众怒。不过,“十五”期间的系列文化产业政策不够完善的问题正在引起部分省市的重视。201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了10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南京市迅速作出反映,8月10日召开的全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会议,推出“1 4”一揽子文化产业发展新政策文件。湖南急需出台有关保持领先地位的一系列新政策文件。

4、速度快,国际竞争力低的问题

“十五”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普遍超过gdp的增长速度。2014年湖南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比gdp快了近1倍,形成文化产业在gdp中的“蛋糕”不断扩大的良好趋势。我们对这种趋势不宜过分乐观,因为无论国家和各省市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普遍低下。从大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看,2014湖南才7.71,2014中国平均2.13;同等口径美国和英国在2014年前就分别达到12和10,意大利高达25,日本18。从业人员占全部人员的比重看,2014年美国4.8,英国7.7,中国1.7;提高湖南大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5、深层原因

目前,中国与文化相关的服务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发达国家明显偏低,一段时期内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已经形成的巨大消费需求,这就在客观上为外国文化产业提供了觊觎的市场空间。据保守估计,目前这个我国文化产业无法填补的空间至少在5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在中国正在经历着由传统模式向市场经济下的商业模式转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3大深层矛盾:

一是文化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与过大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资源分散和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重点表现在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单位。用于文化建设的财政资源分散在成千上万的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的单位,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性要求与文化原创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学的垄断竞争理论中,保持产品差异被认为是维持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力量的关键。文化产品的差异首先是来自价值观及表达手段的独特性;文化差异也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可以依赖的比较优势。一方面由于战争和人为的破坏,不仅使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贻误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政策方针,人才相对缺乏,造成了旅游和文化产品的相对滞后。

三是文化产业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尖锐矛盾。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成功地组建广电、报刊、出版等8个集团公司,实现了“强强联合”和“资产重组”。但是,如何将结构调整与体制转型结合起来,解决资源配置机制混乱,仍然在摸索之中。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

二、湖南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一)发展指数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文化和旅游的发展既是人类文明和生活方式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产业发展的标准不是经济指标的增长,而是全面满足人们群众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依此,产业发展指数可由多方面的综合指数的构成。文化产业和其他经济产业不同,具有更强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其发展指数应兼顾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指标。

文化产业的发展综合指数计算方法有二:时间序列法和目标参照法。时间序列法一般是将各项指标的当年数值除以上一年数值得到该单项指数xi;目标参照法,首先要根据国民全面小康计划的要求,设定各项指标的目标值。然后将各项指标的当年数值除以目标值得到该单项指数xi。在计算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综合指数时,我们筛选了如下7个指标:人均文化产业增加值指数(x1)、人均旅游收入指数(x2)、电视人口覆盖率指数(x3)、城镇人均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额指数(x4)、农村人均文化娱乐和教育服务消费指数(x5)、农村恩格尔系数(x6)、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指数(x7)。本文的发展综合指数就是上述7项指标的加权值。即: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指数=0.15x1 0.15x2 0.2x3 0.16x4 0.14x5 0.1x6 0.1x7

按照以上的两种计算方法,得出了湖南2014年的文化及旅游发展综合指数分别是1.0818和0.615。也就是说,从时间序列看,2014年湖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总体上比2014年改善8.18,从全面小康目标的差距看,2014年湖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综合结果距小康目标有(1-0.615)的距离,即相差38.5。

06年湖南的旅游收入中文化价值比重偏低,多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含量不足、品位不高,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不多,影响了湖南旅游发展后劲和文化旅游前景。

中部地区的河南和江西,旅游发展就明显带有文化互动的特性,特别是2014年河南的旅游总收入和增长速度分别达到800.2亿元和26.4,总收入是湖南的1倍。同期江西旅游旅游收入增长速度32.9,比湖南多10.8。江西“十一五”旅游规划把整合井冈山“革命摇篮”的历史文化资源为重点,提出红色旅游强省战略,使2014年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0亿,占旅游总收入的40。湖南能与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抗衡的只有张家界生态旅游。“十一五”期间,整合湘西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与一体,促进张家界旅游品牌国际名牌化,将是湖南旅游与文化互动融合发展的重大工程,建议加快湖南本土文化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的综合研究开发,加快建设湘江生态经济带文化旅游项目和省内其他高品位的文化旅游链。用文化旅游带动湖南休闲产业、休闲经济的生动化。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勇,《实现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跨越若干问题的思考》,湖南统计网,2014年6月3日

2、刘鸣泰,《湖南出版产业发展状况与发展思路》,中国出版网,2014年5月12日

3、孙安民,《北京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北京日报,2014年2月8日a4版

4、佚名,《云南民族文化和娱乐产业发展对策》,云南网www.yunnan.cn,2014年5月21日

5、刘新荣,《湘西土家族,苗族服务文化的生态属性》,船山学刊,2014/2期,第147-148页

6、刘新荣,《论少数民族文化创新与湘西旅游核心竞争力》,企业技术开发,2014/11期,第87-89页

《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第3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第3页)。hzq

家,2014年产动画片2.5万分钟,年产值20多亿元,占中国动漫画产值的60。

4、体制、环境与地位

体制:产业与事业并重并存、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初级阶段。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事业发展变化的产物。湖南的文化体制改革起步早,行动快,收效大。局部看,少数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已彻底离开事业母体并成功的发展为国内知名品牌;全局看,文化经营性企业从事业单位剥离的不够彻底,2014年湖南文化事业财政支出与文化产业投资大体相等,约20亿元。处于一种文化产业和事业体制并重并存状态,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尚未走出初级阶段。

环境:面临国际同业的急剧竞争态势,产业制度和发展政策处于探索期。“十五”期间,国家先后出台《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湖南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4)》等一系列文件,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政策推动力。面对wto后国际同业进入湖南,一些探索性的制度、政策的推动力正在减弱,虽然出现个别企业和品牌竞争力增强,但湖南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尚未形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国际国内激烈竞争环境的大考验。

地位:文化产业综合实力仍处于第一军团的地位,但有下滑的趋势。2014年,湖南文化产业以增加值(不含旅游)排位,居国内第9位,前8:广东、北京、山东、浙江、上海、江苏、福建、河南(339亿),2014年的增加值排序是江苏、山东、广东、浙江、北京、湖南、上海,增加值后退3位;以占gdp的比重排国内7位,前6为: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天津、福建。2014年湖南旅游收入达到421.2亿元,旅游收入全国第12位,中部6省第3位。

 (二)文化与旅游发展问题及深层原因

1、竞争激烈,利润率下降问题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激烈竞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朝阳产业”,被日本经济学家和国内部分人士戏称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自2014年底,文化部出台向非公有制经济敞开文化经营大门的政策意见后,湖南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国内众多的竞争对手的全面夹击下,快速增长的同时利润率明显下降。例如,2014年,湖南新闻出版行业总收入134.02亿元,实现利润10.2亿元,收入比2014年增长67.13%,利润只增长26.24%;湖南电广传媒集团主营收入18.14亿元,实现利润4.39亿元,收入比2014年增长了87.4,利润只增长60,利润率下降明显。文化产业利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双向的,即多元竞争引发的产品(服务)价格明显下跌和经营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的大幅提高。

2、民族地方特色淡薄(结构失调),地区发展失衡问题

文化的竞争是思想创造力的竞争,也是民族特质的竞争。在动慢画行业中,世界3大品牌“米老鼠”、“阿童木”、“蓝猫”的巨大成功,既充分证明“创意”就是竞争力,又深刻印证“民族文化”为底料的文化产品才具备国际竞争力。湖南的文化支柱产业中,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产品比例偏低,兜售外国西方文化的比重居高不下。特别是旅游景点和休闲产品中,文化含量低,自然资源成分高。因此,文化的民族价值和旅游的文化价值,在结构上普遍失调,大文化内部产值结构偏重与旅游、娱乐和新闻出版,文化产业的供给与市场的需求在城乡之间出现巨大反差。文化和旅游产业在省内地区间发展不平衡。2014年,长沙市文化和旅游增加值达到242.85亿元,占当地gdp的16,全省文化增加值48.78;张家界市文化和旅游增加值41.57亿,占当地gdp的37.6,全省文化增加值8.35;郴州市文化和旅游增加值38.75亿,占当地gdp的8.1,全省文化增加值7.18。以上3市的文化和旅游增加值合计占湖南总量的64.31。其他11个地州市共享余下的35.69。

3、机制改革,政策完善问题

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仍没有完全改革到位的突出表现在:公益性文化单位和准公益性文化单位两大块。公益性文化单位,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科技馆等,因获得政府的全额投入和工资福利保障,内部机制改革动力缺失;准公益性文化单位,如表演团体、艺术院校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产业化经营效益苦乐不一,终因部分获得政府财政投入和补贴支持,缺少市场危机感,体制创新进展缓慢;总的原因是改革有3怕,“想改不敢改”。一怕政治风险,文化是意识形态,触及党的喉舌阵地;二怕经济风险,文化单位是国有资产,担心资产流失;三怕社会风险,人员安置不好易触犯众怒。不过,“十五”期间的系列文化产业政策不够完善的问题正在引起部分省市的重视。201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了10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南京市迅速作出反映,8月10日召开的全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会议,推出“1 4”一揽子文化产业发展新政策文件。湖南急需出台有关保持领先地位的一系列新政策文件。

4、速度快,国际竞争力低的问题

“十五”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普遍超过gdp的增长速度。2014年湖南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比gdp快了近1倍,形成文化产业在gdp中的“蛋糕”不断扩大的良好趋势。我们对这种趋势不宜过分乐观,因为无论国家和各省市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普遍低下。从大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看,2014湖南才7.71,2014中国平均2.13;同等口径美国和英国在2014年前就分别达到12和10,意大利高达25,日本18。从业人员占全部人员的比重看,2014年美国4.8,英国7.7,中国1.7;提高湖南大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5、深层原因

目前,中国与文化相关的服务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发达国家明显偏低,一段时期内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已经形成的巨大消费需求,这就在客观上为外国文化产业提供了觊觎的市场空间。据保守估计,目前这个我国文化产业无法填补的空间至少在5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在中国正在经历着由传统模式向市场经济下的商业模式转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3大深层矛盾:

一是文化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与过大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资源分散和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重点表现在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单位。用于文化建设的财政资源分散在成千上万的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的单位,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性要求与文化原创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学的垄断竞争理论中,保持产品差异被认为是维持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力量的关键。文化产品的差异首先是来自价值观及表达手段的独特性;文化差异也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可以依赖的比较优势。一方面由于战争和人为的破坏,不仅使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贻误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政策方针,人才相对缺乏,造成了旅游和文化产品的相对滞后。

三是文化产业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尖锐矛盾。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成功地组建广电、报刊、出版等8个集团公司,实现了“强强联合”和“资产重组”。但是,如何将结构调整与体制转型结合起来,解决资源配置机制混乱,仍然在摸索之中。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

二、湖南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一)发展指数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文化和旅游的发展既是人类文明和生活方式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产业发展的标准不是经济指标的增长,而是全面满足人们群众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依此,产业发展指数可由多方面的综合指数的构成。文化产业和其他经济产业不同,具有更强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其发展指数应兼顾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指标。

文化产业的发展综合指数计算方法有二:时间序列法和目标参照法。时间序列法一般是将各项指标的当年数值除以上一年数值得到该单项指数xi;目标参照法,首先要根据国民全面小康计划的要求,设定各项指标的目标值。然后将各项指标的当年数值除以目标值得到该单项指数xi。在计算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综合指数时,我们筛选了如下7个指标:人均文化产业增加值指数(x1)、人均旅游收入指数(x2)、电视人口覆盖率指数(x3)、城镇人均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额指数(x4)、农村人均文化娱乐和教育服务消费指数(x5)、农村恩格尔系数(x6)、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指数(x7)。本文的发展综合指数就是上述7项指标的加权值。即: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指数=0.15x1 0.15x2 0.2x3 0.16x4 0.14x5 0.1x6 0.1x7

按照以上的两种计算方法,得出了湖南2014年的文化及旅游发展综合指数分别是1.0818和0.615。也就是说,从时间序列看,2014年湖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总体上比2014年改善8.18,从全面小康目标的差距看,2014年湖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综合结果距小康目标有(1-0.615)的距离,即相差38.5。

表15-12014、2014年湖南文化及旅游发展综合指数

指标项 时间序列目标参照

2014年2014年2014年

x11.2341.19390.671

x21.1841.18380.674

x31.003910.924

x41.0751.0420.526

x51.11091.120.35

x61.03851.01960.769

x70.99050.99690.968

发展综合指数1.094041.081830.615

数据来源:依湖南省统计局2014—2014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文化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比2014年略有放慢,根据预测,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增加值速度比上年减慢4,城镇人均文化消费增长放慢3.5。同时农村人均文化娱乐教育消费水平目标差距很远,达到65。

(二)发展趋势

1、2014发展趋势判断

2014年第三季度,湖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主力集团企业比上年同同期增产约19以上,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约20以上,因此,初步判断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25亿元。2014年将会持续这一良好的趋势。理由如下:

一是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将继续倾向与扩大内需,构建和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国内和湖南居民的有效文化消费需求将得到明显释放,加上文化产业的利润仍然可观,将会刺激文化产业新一轮增长。

二是湖南的新农村建设将取得初步成效,农民增收能力有所增强,人均文化娱乐和教育支出比例在明显增加。同时,自2014年底,中央发布《进一步发展农村文化的意见》以来,湖南整个农村文化发展的体制环境应该有了一定的改善,长沙、株洲、湘潭等文化中心地区在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稳步增加,将带动农村文化市场的升温。

三是随着国家文化局、广电总局对国产动画片保护政策的细化,国产动画片全面进入黄金时段,湖南动慢业的国内领先优势将进一步发挥,加之金鹰卡通产业科技园等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的相继建成,将带动来年相关文化产业链的良性快速增长。

2、2014年文化与旅游产业增长预测

时间序列预测结果:“十五”期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年递增速度达到17.3,“十一五”计划递增速度为15,2014年的实际增长达到19。我们用时间序列预测2014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为17.6,即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82.46亿元人民币。而过去6年里,旅游总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于文化产业增加值的速度,达到21.5。随着休闲理念普及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副提高,大众旅游将进入高峰期。我们用时间序列预测2014年湖南旅游总收入的增长速度为20,即旅游总收入将达到664.03亿元人民币以上。

比重法预测结果:根据湖南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十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gdp的比重平均增速15。依据“

第三篇: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以周陵为例 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安置空间大,资源消耗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扩大消费对于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旅游消费比重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旅游产业来兴办富民,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属于周陵的旅游名片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助力。

一、 周陵办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周陵办历史文化积淀丰富,“文王演八卦,武王平天下”的历史故事在民间广为传颂,周文化“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者”的风尚,在周陵甚为盛行。辖区内文物旅游资源丰富,周、秦、汉、唐等8个朝代文物遗迹遍布全镇,有古墓葬、古遗址120余处,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和“东方金字塔群”的美称。

周陵办旅游产业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缺乏统一的整体发展规划,发展战略模糊;

2、景区孤立分散、集聚性差;

3、景区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发展相对滞后;

4、发展观念落后、宣传不到位、知名度不足;

5、经营粗放、管理落后;

6、景区缺乏竞争力;

7、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景区的建设打造和管理方面,缺少专业性人才,旅游系统的管理执法队伍还需进一步壮大。

8、旅游开发起步晚,差距大;周陵办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与全市先进县区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对全办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不明显。

9、景区建设速度相对缓慢;由于旅游开发建设及经营管理工作在周陵尚属新生事物,在景区的建设推进速度上还不够快。

10、旅游宣传经费不足。与其他兄弟县区相比,政府纳入预算的旅游宣传和管理经费还有差距;重点景区还没能融合到全市乃至全省的大旅游市场中,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宣传营销机制。

二、对加快周陵办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统一规划、形成规模。旅游产业的规划立足于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将旅游资源开发定位,强化旅游大产业观念,

将旅游业作为周陵办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要科学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周陵的历史文化背景,依托辖区内的帝陵和遗址等资源,大力发展现代旅游观光业和历史文化产业,科学定位、整体打造主题特色鲜明的发展战略。

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大西安现代化新区的核心地,西咸国际化大都市“三城共建”(秦汉新城、空港新城和北塬新城)主战场的周陵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文化优势,继续着力打造以大石头关中民俗旅游度假第一村以及陶园居、田园居、丫丫花卉都市农业示范园区为主的现代旅游观光业;充分利用周陵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利用已有两千多年的“追文悼武”周陵公祭活动的影响扩大周文化及周陵的影响,发展历史文化产业。

2、加大投资、立体发展。要加大投资力度,修建高质量的旅游公路和完善景区交通提示设施,提高景区的通达性和集聚性;要开发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打造一批星级农家乐等,不断增强食宿等方面的接待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通讯、停车场、环保公厕、旅游标识、购物市场等景区配套服务建设,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继续深入推进旅游强乡镇、旅游特色村和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依托农村的自然山水、特色产业、古村古居等资源,形成一批新农村旅游小村镇,全面提升旅游服

务接待水平。

要发展旅游工艺品和文化产品深度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开发农家乐旅游和自然原生态体验项目,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餐饮、休闲、健身、娱乐等方面的多元服务,有效发挥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以旅游业的壮大带动配套设施建设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周陵特色的旅游产业链,力争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

3、打造品牌、注重宣传。要充分利用网络、平面、电视等媒体加强宣传和发布旅游信息,采用时尚并能体现地区旅游特色的宣传口号,与区上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思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依托“周陵”这个特有的文化遗产,秉承历史文明遗风,进一步提升周陵的软实力和知名度,打造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名片,整体策划包装旅游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特色,丰富品味内涵。通过参加国内外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精心策划营销方案,组织几个大型宣传促销活动,运用大手笔,形成大手笔,吸引大客源,产生大效益。加强与省内外知名景区、旅行社合作推介力度,广而告之,逐步增加周陵旅游吸引力,不断提升周陵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4、倾斜政策、优化环境。要制定落实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各相关部门加大扶持力度,高起点、大手笔

策划一批文物旅游项目,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建设精品旅游路线,同时配合区文物旅游局、秦汉新城加快帝陵探秘公园项目运作,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开通绿色通道,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高水平的旅游管理公司入驻我办打,造精品旅游景区。

5、保护资源、修编规划。切实保护有限的旅游资源,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旅游稀缺资源的保护力度,坚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保护中开发,在保护中发展,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确保周陵办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高起点修编旅游规划。精心编制周陵办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和特色景区控制性详规,严格规划管理,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研究和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完善相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努力形成文化促动、效益拉动、营销推动的区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多渠道,全方位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保障重点旅游项目顺利实施;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景区景点的建设,用市场手段整合旅游资源;继续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走出去,请进来,使招商引资工作在景点打造、星级酒店建设和旅游商品开发中实现更大的突破。

第四篇: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促进我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xx月xx日,县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山水休闲胜地”的目标定位,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全县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

1、旅游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目前,我县已建成了aa级景区皖东烈士陵园和aaaa级景区白鹭岛生态旅游区等2个旅游景点,打造了林桥苗木花卉生态园、景华农业生态园、金斗农业生态园等3个农业生态园。通往各主要景区、景点的路网基本建成,景区内的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齐全,功能配套,能够基本满足游客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要求,促进了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转化。

2、旅游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目前,我县已入驻了旅行社4家;发展了星级旅游饭店1家、星级农家乐8家、星级旅游餐馆3家、旅游定点餐馆3家;培育了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6家;兴建了一批旅游娱乐和购物场所,形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的旅游服务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

3、旅游拉动作用逐渐增强。据统计,我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9.6万人次,同比增长32%;实现旅游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33%。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县餐饮、住宿、商贸、交通、娱乐、通信、种植和养殖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城乡的统筹发展。

二、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我县旅游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主要得益于县委、政府采取的多项措施,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组建了来安县旅游业攻坚指挥部,加强对全县旅游业的宏观管理、指导和协调,为培育和发展来安旅游产业提供了组织保障。对投资万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实行“五个一”的工作机制;坚持每周一调度、每月一督查的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旅游项目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旅游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结合我县实际,重金聘请专家高标准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出了十大旅游精品项目,为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科学指导,为“五色两核三带四区”旅游发展布局的实施,提供了科学的建设依据。

三是坚持项目推动。通过加大旅游项目的招商和帮办力度,推动和促进了一批重大旅游项目的成功落地和顺利实施,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统计,,我县规划实施的旅游项目多达35个,其中续建项目12个,新建项目23个。目前,黄大圩湿地公园、龙窝寺森林公园、莲花湖旅游开发等5个项目正在筹建当中。

四是坚持品牌带动。根据xx独特的资源优势,坚持打造“xx”旅游品牌。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题,常年在《xx日报》、《xx晚报》和xx电视台对我县xxxx生态旅游度假村进行宣传,使xxxx的游客每年都保持递增16%以上。多次在xx、xx、xx、xx、xx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有效地推动和激活了客源市场,使来安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今年x月成功举办的中国“第x届xxxx生态文化旅游节”,充分展现了“xxxx,xx”的新形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五是坚持资金投入。近年来,县政府投资xxx万元实施了xx烈士陵园改造工程,对陵园广场、纪念馆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建,丰富了景点内涵,提高了服务档次。县交通、民宗、文体、水利等部门政府性投资xxxx万元,用于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x亿元开发了一批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城市快捷酒店等多元化旅游新产业。今年以来,县财政还先后拨付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总计xxx万元,用于奖励和开展旅游景区创建和农家乐创建、第x届xxxx生态文化旅游节。

三、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县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目前,通往部分景区、景点的道路大多等级低,尚处于路窄弯多不平坦的状况,车辆进出不便,存在潜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旅游产业要素制约依然存在。在项目引进和推进中,因土地指标紧缺,导致一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艰难;因资金和相关手续办理等原因,致使部分项目进展缓慢,严重制约着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3、旅游资源与文化融合有待挖掘。部分旅游景区项目内容过于单调,停留在观光层次,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文化含量明显不足;以历史人物、历史古迹、历史遗迹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特色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对人文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

4、旅游产业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游客需求的接待能力较差;旅游商品研发深度不够,旅游商品市场不成规模。

5、旅游行政执法开展困难。我县还没有成立旅游执法和监管机构,旅游行政执法、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旅游投诉案件处理等工作无法开展。

四、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快速增长的经济总量,为我县旅游业发展积蓄了后劲;省政府去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更为我县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1、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县政府要把旅游产业提升到支柱产业的重要位置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各项措施,确保旅游产业实现科学发展;要强化旅游部门的职责,使旅游管理部门在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发和管理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要建立健全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兑现,实行重奖重罚,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真正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建、合力发展的良好局面。

2、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优化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环境。认真研究制定税收、土地、产业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越的条件,吸引有实力的客商到我县投资开发旅游产业。强化主体意识,用产业化的思维和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大胆引进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3、进一步加强规划,统筹谋划好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根据《来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旅游项目专项规划,对各类景点、服务设施进行科学布局;积极探索旅游项目与农业项目捆绑,缓解土地指标压力的新形式,切实加强对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的深层次管理。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对各景区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开发、分级保护,避免生态资源遭到破坏。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实行旅游资源分段分批开发,避免一哄而上、低效开发、浪费资源,确保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利用。

4、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增加旅游产业政策性投入。通过加强旅游项目编制上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更多的旅游项目资金;紧紧围绕重点景区、田园风光线路,加紧编制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确保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县财政每年都要列支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增加,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产业建设的积极作用。林业、农业、交通、发改、水利、建设等部门要把天然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乡村公路、农村能源、水利建设等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建设资金,切实推进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

5、进一步突出重点,切实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层次。完善xxxx生态旅游区和xx烈士陵园接待设施和游乐功能,整合旅游资源,实现绿色旅游与红色旅游有机紧密结合。督促指导白鹭岛大酒店、金太阳大酒店和来城新区大酒店等高星级旅游饭店加快建设和申报评星工作,提升我县旅游接待档次。加快舞彩国际生态旅游项目推进步伐,打造“休闲度假的高端产品”。要注重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区域合作,形成旅游精品线路。此外,还应采取集中培训、委托培养、外出参观等多种形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技能和水平。

6、进一步挖掘潜力,拓展丰富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内涵。坚持举办xxxx生态文化旅游节、旅游项目推介会,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展示来安的发展魅力、城市品味,文化底蕴。加强旅游商品的开发,着力培育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专业市场,开发一批具有来安特色、市场前景广阔的旅游商品。推进参与式文化旅游项目,鼓励开展民风民俗民乐展示,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

7、进一步规范秩序,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的行政执法。成立专门机构,配齐、配强旅游行政执法人员,落实执法经费、配备交通工具,为旅游行政执法提供人员、资金上的保障。健全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定期会同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对旅游市场进行专项治理整顿。加强对景区(点)的监管力度,完善旅游安全应急预案,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净化旅游市场。

第五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

赵重建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为进一步理清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难题、采取发展措施,以大景区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推进扁都口景区和圣天寺景区建设,促进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根据本职工作,结合实际,紧扣调研内容开展了文化旅游调研活动。

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

由于我县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业起步晚,目前正处于开发建设阶段,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还不明显。主要表现为:

一是景区规划完善,实施缺乏恒性。扁都口和圣天寺景区虽然制定了发展规划,但是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发展定位没有很好地与实际结合,没有与全局的发展有效对接,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特色不突出,发展措施空泛,建设资金难于筹措,导致规划难于实施。

二是投入不足,发展乏力。由于长期以来文化旅游投资主体单一,多依赖各级财政投入,招商引资力度不大,缺乏政策保障机制,在具体运作中土地、税收、项目审批、融资 1

等方面难以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

三是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还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挖掘、整理、研究、开发的专门机构,形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三张皮”现象。景点开发除靠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外,自身缺乏能力进行景点改造和服务功能的完善,缺乏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四是文化旅游主导产品不突出。虽然我县在文化旅游产品的打造上,主要打造万亩油菜花田原风光品牌,但文化资源的研究、挖掘和包装与文化旅游业的结合度不够,文化旅游产业缺乏主导产品,整体形象不鲜明,市场影响力不大,产业效能未能发挥。

五是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我县文化产业从创意、策划,文化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营销各个环节都缺乏相应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

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

一是产业优势。南丰乡以万亩油菜花为主的田园风光独具特色,为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区位优势。国道227线贯穿南北,交通和区位优势

十分突出,容易进入过往游客的视线;

三是干部优势。有两支好的干部队伍,一支是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的乡村干部队伍,一支是作风硬、吃得苦、能力强的文化旅游干部队伍,为宣传民乐、服务游客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四是群众优势。广大纯朴、勤劳、善良的民乐人民,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

根据民乐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历史文化发展特点,认为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可定位于:

一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主要发展种植业观光旅游。结合227线公路沿线引导群众发展油菜种植,根据节令适时开展春季赏美景、体验农家风情活动,推动农村旅游经济,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是发展地方民俗风情体验旅游。民乐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常迎合城市人到农村的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在圣天寺景区一年一度的新观音庙会,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都会自发聚集到这个地方。老的烧

香拜佛,年轻的唱歌嬉戏、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在扁都口景区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风俗,以观赏油菜花田原风光为载体,不断丰富群众文艺生活,体现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品牌。

3、农村饮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土”和“特”,民乐南丰乡炒面庄村的青稞面搓鱼子、辣油菜、酸奶子、牦牛肉干等地方风味特色远近闻名,对过往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南丰乡和山丹马场为主的油菜花,打造“生态田原休闲”风姿,使之与绿油油的稻田和金黄黄的油菜相依为伴,真正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美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建议:

一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县直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道路通

讯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帮助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的旅游文化资源。

二要加大对农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强化文化旅游功能。

三要注重抓好农村文化旅游品的开发。要筛选出能显示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旅游品。要在保留其古色古装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品的要求对一些民间艺术品或古建筑物要进行重新设计、包装。要加强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包装宣传和市场开发工作,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四要注重文化旅游队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心的职能作用,千方百计吸引旅游管理人才,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的农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和智力支持。

word该篇DOC格式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精选多篇)范文,共有2163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精选多篇)下载
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