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调研报告 >

发展妇女手工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02-03 10:34:42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这里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浓郁的民族文化底蕴。这里居住有裕固、藏、汉、蒙、回等17个民族,3.68万人口。传统的游牧文化影响着一代代妇女对民族文化的挚爱和真情,因此,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妇女都擅长手工技艺,经她们一双双巧手精工细作的民族民间民俗手工艺品,更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气息。取材广泛,有的写实,有的浪漫,有的夸张,率真、纯朴、热烈、犷野等草原民族气质尽显其中。各族姐妹制作的产品也是其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有枕顶、肚兜、针扎、绣片、荷包、烟袋、服装服饰等。其制作形式新颖独特,色泽柔和、浑然天成、立体感强,既展示了西北游牧民族的博大与雄沉,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堪称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无不显露着草原文化的韵律和内涵。

一、 基本情况

近年来,为了引领和带动更多妇女助力宜居宜游金张掖首位产业的发展和有力推进旅游文化特色县建设,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总体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宜居宜游金张掖建设和县委县政府旅游文化特色县建设有关要求和省市妇联“创业创新巾帼行动”战略部署,从填补旅游文化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购”的薄弱环节着力,充分发挥妇联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优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资金优势以及妇女在手工艺制作中的传统优势,以“创意文化、培育特色、打造品牌、带动产业”为目标,以打造“三个系统”(“金字塔”式的组织网络系统、“链条式”的生产加工模式、点网结合的销售推介架构)为重点,通过外出考察、本地调研、建立合作社、举办展示大赛、展销会等形式,引领、带动、扶持广大城乡妇女大力发展以民族民间民俗服装服饰、刺绣编织、传统手工地(挂)毯、丝带绣娟花、祁连玉加工等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民俗手工艺产品,积极培育出了一批能带领更多妇女发展民族民间民俗手工产业的女能人,她们中有绣艺精湛的农家女韩雪琴,带领农村妇女用巧手绣出致富路;有心灵手巧的传承人杨海燕,用她的执着将裕固族文化传承之路引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还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柯璀玲用她毕生的心血收集整理裕固族传统文化素材,研究开发新的产品。还有妥丽娜、兰丽梅等一批批手工技能新秀也悄然兴起。全县先后注册成立民族民间民俗手工企业、合作组织15家,培训“陇原巧手”2600 名,骨干60 名,带动80多名妇女实现创业就业,创建省级“陇原巧手创业创新培训基地”4个 ,培养省级“陇原巧手”3名、省级“陇原巧手经纪人”1名,注册红缨帽和飞天刺绣、尧乎尔、萨尔玛、萨茹娜等多个品牌商标。手工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妇女创业增收新渠道,推动全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快速稳步发展,有效服务了宜居宜游首位产业。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肃南县作为“一山之首”和“一水之源”,是最具魅力的旅游区,再加独特的民族风情,全县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县妇联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积极探索解决全县旅游文化产品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立足肃南实际,以发展特色文化为重点,为妇女创业群体搭建平台。

(一)深入宣传发动---引上路

全县各级妇联组织把发展妇女手工产业做为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带动妇女创业就业、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提升妇女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通过媒体、网络、信息、阵地、微信微博和走访入户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民族民间民俗妇女手工产业市场需求大、投入成本少、就业门槛低、工作方式活增收前景广等优势,营造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良好氛围,引领带动城乡妇女积极投身民族民间民俗产业发展。不断加强对手工产业扶持政策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妇女学习技能、创业增收的热情和潜能,起到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效果。协助省委宣传部和市委组织部制作完成微电影《草原上的格桑花》和远程实体教材《小手工带动大产业》,对马蹄寺飞天刺绣合作社带动留守妇女居家创业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利用义博会、厦洽会、海丝博览会、文博会、张交会、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展览会和各乡镇艺术节等节庆日共举办民族民间民俗手工艺作品、服饰展示展销活动60余场次。策划制作了肃南县民族民间是妇女手工艺品画册,展示肃南民族民俗民间手工艺精品,全方位多侧面对妇女手工产业进行宣传和推介。

(二)强化技能培训---扶上马

全县各级妇联组织以“提素工程”为依托,提升妇女手工产业发展水平。采取举办培训班、聘请专家讲座、女能手以师带徒、外出考察学习、专业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城乡妇女手工艺制作的设计创意和制作技能,着力培养集研发、生产、经销为一体的人才队伍。根据我县妇女手工产业发展实际,结合传统优势、市场需求和妇女就业特点,坚持分级培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规模培训和订单培训相结合,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多次组织妇女手工产业女企业家、女能人赴四川、贵州、青海、庆阳、苏州、义务等地考察学习。多渠道整合培训资源,多途径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将妇女手工技能培训纳入“陇原巧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统筹安排,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依托“陇原巧手”培训项目,先后举办刺绣培训班80多期,培训绣女2600余名。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绣女们的绣制水平和商品意识,激发了她们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

(三)项目资金支持--送一程

充分发挥“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等手工技艺骨干的引领作用,满足手工产业专业化、产业化发展需求。同时抓住市场和订单这两个关键环节,坚持市场化、品牌化、产业化目标,通过技术指导、专业培训、信息服务、资金帮扶、商标注册等方面的支持,重点扶持民族民间民俗妇女手工艺编织公司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展销推介基地规模不断壮大。采取“公司+协会(合作社)+农牧户”的运作模式组建刺绣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把分散刺绣户集中起来,共同应对市场、打造品牌。目前,全县已成立肃南县民族民间民俗妇女手工产业协会1个,共成立刺绣专业合作社4个,社员200余名,民族民间民俗手工艺品制作龙头企业7家,全县参与刺绣生产、经营、加工队伍人数达1500多人,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马蹄飞天刺绣专业合作社,实行分散制作--流水加工--订单销售一体化,被我们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加工厂,目前已带动全乡乃至周边乡镇妇女500多人从事手工产业;富达民族服饰工艺公司和尧敖尔原生态文化公司重点以传统民族服饰、服装加工和传统皮雕技艺制作;华鑫地毯厂主要加工生产传统手工地毯和挂毯。同时,我们引导女能人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在继承传统手工艺品文化精髓、非遗保护的基础上,坚持高端与实用相结合、产品与商品相结合、生产与销售相结合,大力开发具有自身特色、工艺独特、经济实用、生产周期短、便于市场流通的手工产品。至目前已培育“家庭作坊式”生产基地20多家,已初步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格局。于此同时,县妇联积极协调各部门、单位,对县内各个妇女手工产业企业、合作社给予资金、技术、销售信息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县内各妇女手工产业企业和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富达公司、华鑫地毯厂选址重建,尧熬尔公司建成集裕固族原生态民族文化传承、展示、体验基地。

(四)加大销售推介---见效益

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探索适应市场发展的工作模式,引导城乡妇女牢固树立市场化经营、品牌化发展理念,通过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文化交流和经贸洽谈活动,为巧姐们搭建手工产业交流展销平台。利用各种契机加大对外宣传,加强产销对接,大力发展网上展示、交流、洽谈和销售手工制品的电子商务,紧紧抓住网络销售的优势,开通了“萨茹娜艺坊”电商旗舰店和微店,并将我县特色手工产品入驻淘宝特色中国甘肃馆和金张掖电商平台,通过新型媒体宣传,电视报纸广告、促销活动等多种方式,构建较为健全的营销网络,拓展了销售市场。县妇联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积极探索解决全县旅游文化产品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立足肃南实际,以发展特色文化为重点,为妇女创业群体搭建服务平台为根本,在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在张掖滨河新区肃南玉水苑文化产业园建成了张掖市肃南玉水苑妇女创新创业示范园。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由肃南县萨茹娜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化运营管理,通过资金政策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为每一个创业妇女、团队进行专业、周到、贴心的服务。基地按照“孵化带动、拎包创业”的总体目标要求,对入驻创业企业、妇女实行“三给”,即给场地、给信息、给资源,通过集中培训、实操指导、推荐项目、自主创业等四个流程,孵化推动妇女手工编织小微企业发展。同时,创业园在一楼设立300多平方米的“陇原巧手”产品展销区,集中展示全市“陇原巧手”特色产品;在二楼设置DIV手工制作体验区和高端产品制作区和创客奶茶吧,为微小企业主搭建创业交流平台,为创业者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至目前,已有16家妇女手工编织企业的产品入驻创业创新示范园,辐射带动张掖市6县区600名妇女创业就业,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采用点网结合的形式设立特色专柜,在线上线下同步营销我县民族民间民俗纯手工产品, 各个店内产品特色鲜明、种类繁多、色泽鲜艳、做工精致,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女能人的销售点相结合,加大与青海、西藏、嘉峪关等有关企业合作外销等点网结合的销售推介模式,为妇女手工产品营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妇女民族民间民俗产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离发展妇女手工产业促进妇女就业增收助力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一)部门监管和协同配合不够规范然多个部门和社会团体都参与了支持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发展和保护工作,但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协调管理主体,也缺乏系统的资金整合、政策扶持措施和科学的产业规划,在资金支持和项目扶持方面,项目资金过度集中,“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难以形成发展合力。由此导致一些企业过度依赖政府,自主创新发展的意识不强,并且造成一些企业主的优越感,有耍大牌和“偷梁换柱”挂商标撑门面套资金的现象。

(二)大品牌意识不强,规范化运作不到位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还没有真正把民族民间民俗妇女手工艺品做为一个产业来定位和发展,市场组织化程度较低,从品牌设计到加工生产,均处于过度自由化的状况,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和合作组织之间没有抱团发展的意愿,各自打着保护品牌商标的旗号将过去传承和仅有的民族特色图样私有化,极不利于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多数属于家庭作坊式分散生产的手工产品,则呈现小、散、乱的局面,缺少必要的宣传窗口、展示平台。同时受资金、政策、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局限,产品种类少,特色不明显,市场认可度不高,导致手工作坊出路难寻

三)从业妇女收入偏低,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不高。手工制品的成品进入市场之后价格普遍较高,但作为制作这些产品的最底层的妇女巧手们得到的收入却不高,这些工艺的制成费时费工费力,仅靠手工制品维持生活明显是不现实的,只能作为她们闲暇时补贴家用的一种增收手段,这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妇女以手工制品创业就业的积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工企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四、对促进妇女手工艺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民族民间民俗手工产业是以妇女为从业主体,依托手工技艺进行设计和加工制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绿色环保以及生产场所、生产方式、生产时间和生产规模灵活的特点。目前愿意从事弥足民间民俗手工行业的妇女众多,组织引导好这一产业的发展,将会带动更多的城乡贫困妇女多渠道实现就业增收。

    (一)统一思想,立足实际创品牌。我县是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也是一个多民族文化聚居地,除了独特的裕固文化,还有藏族、蒙古族、东乡族和土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每一个乡镇都有其独有的文化底蕴。文化的多样性带给我们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商机,要想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历史契机和全域旅游发展机遇,做大做强手工产业,我们必须在“唯一性”、“独特性”和“多样性”上做文章,提升手工产品的文化内涵,建议与高等院校和专业机构合作,在产品打造上充分与市场需求接轨,将传统手工与现代时尚结合起来,地域文化特色与经济实用结合起来,着力打造彰显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使手工产品既有现代时尚元素又蕴含一个地方的文化内涵,让游客购买一件旅游产品的同时,真切感受到肃南独特的民族文化气息同时,要推动建立规模连锁经验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将全零散的妇女手工艺品制作企业进行整合,实现大企业、小企业、小作坊联动发展,为其提供产品、信息、技术、培训等多方面服务,形成肃南的特色品牌和规模效应。

    (二)借势借力,抱团发展找出路。在销售渠道上,借助甘肃省“陇原巧手”文化公司和甘肃裕固文化传媒公司的平台,继续拓展深化“广泛宣传推介+实体店铺销售+创办网店销售+主题活动展销+订单定向推介”五位一体的营销模式,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进行全方位立体化销售,真正让小手工走入大市场;要培育一批头脑灵活、有一定业务渠道、高素质的女经纪人队伍,为发展手工艺品产业牵线搭桥,与市场对接在全县乃至全市各大旅游景点、旅游商品营销单位设立我县旅游手工产品代销点,为妇女手工艺品搭建市场对接的服务平台,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宣传地域文化特色。积极探索“互联网+妇女创业”新模式,引导妇女把创业就业的平台搭建在互联网上,建立完善的手工特色产品信息平台,把肃南特色产业、特色手工产品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实现特色手工与市场的信息对接和互动交流。

    (三)整合资源,规范管理出实招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主导全民参与”的原则,以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作为发展方向和目标,积极培育创建产业基地、协会、合作社等产业发展平台,承担组织、协调、宣传、培训、推荐等任务,将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类资源整合起来,建立规章,提升规范,形成规模。充分发挥省级“陇原巧手”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作用,根据市场需求,积极研发工艺品制作新品种,专门聘请设计管理精英人才,从产品设计理念、工艺引进、技能培训、材料供应、包装销售等系列服务着手,将手工产品设计包装成旅游纪念品、精美的工艺品和商务礼品,在提高传统产品原创性、新颖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单个产品的附加值,打造特色品牌,形成规模效应。

   (四) 因地制宜、带动产业增效益积极协调关部门将民族民间民俗妇女手工技能培训纳入全县劳动力技能培训总体规划,整合部门资金,聘请专业老师,以各乡镇、(社区)“妇女之家”为主阵地,利用农闲时节集中举办妇女手工技能培训,培训效果以学精为标准,以实现收入为目标。坚持统筹推进、分类指导,并根据各镇实际引导手工艺制作妇女突出区域特点、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宜绣则绣、宜串则串,宜编则编,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培训实效性,真正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切实利用好各类惠农贷款项目,利用项目贷款和再就业循环资金扶持妇女创业带头人,政府明文扶持,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手工制作的城乡妇女提供小额信贷担保支持,对创业妇女创办的小型手工艺品企业进行可行性分析指导,并以贴息小额信贷等形式提供启动资金,全力助推全县民族民间民俗妇女手工艺品制作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word该篇DOC格式发展妇女手工产业的实践与思考范文,共有634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发展妇女手工产业的实践与思考下载
发展妇女手工产业的实践与思考.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