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调研报告 >

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2-04-22 15:24:2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调查报告

二 级 院 系:

专 业 班 级:

学号:

姓名:

指 导 老 师:

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报告

组员:

班级:

摘要:伴随21世纪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被称为网络的"原住民",网络素养将是贯穿他们一生并帮助其融入社会的工具,如何有效融入并应对日渐丰富、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本文通过对大学城部分学者有关"网民素质"的不同界定的理解,结合"大学生网络网络素质"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利用、处理、评价等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素养 文明 法律法规 自我管理 建议

一、引言

据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2020),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

(一)研究背景

作为网民群体中数量和发声量的主力军, 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尤其值得关注并加以研究, 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群体 的网络素养是提升国民整体网络素养的关键一环。

(二)研究内容

1、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网络调查的形式 。

2、本研究随机对大学城高校部分学生进行了网络素养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问卷占比100%。男女比例基本均衡。

二、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的概述

运用网络信息为自身生存和发展服务的素质能力, 主要包括网络媒介认知素养,网络媒介甄别素养、网络道德法律素养、网络安全素养、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进行调查。

1、调查显示:学习、娱乐、购物、交友是大学生上网的四大主要动机

2、调查显示:在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依据的多项选择上近半数的大学生都不会人云亦云地立即轻信网络信息的传播,而是比较理性地选择了查阅之后再进行判断。

3、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途径广泛,对信息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4、当代大学生具备基本道德素质,但信息道德法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5、当代大学生虽掌握了基本的道德意识和网络知识,但对于网络信息法规知识储备不足,媒介行为责任感有待加强,其价值观仍需正确的引导。

三、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网络媒介认知素养

1、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成长伴 随着智能手机、网络电视的发展。调查结果反映,而在日上网时间调查选项中,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较长。26%的大学生日上网时间在8小时以上,38%选在6-8小时之间,13%选择在4-6小时之间,23%选择4小时以内。据此可知当代大学生用于上网的时间 相对较多,网络生活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

2、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传统媒体报纸、广播、 杂志在作为信息来源方面远远落后于网络。调查结果反映,62.8%的大学生活中主要享受网络带来的娱乐功能,50%的大学生使用其社交功能,67.4%的大学生运用网络进行学习和查阅资料,29.1的大学生应用以其他用途。

(二)网络媒介甄别素养

据调查显示12%经常参与微博、论坛、贴吧、社区等公共网络平台上发布的信息, 只要是热点问题都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69%偶尔参与,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才会参与讨论,26%很少参与,只是围观,23% 从不参与,也不关注。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首先对信息有一个基本思考判断的过程,这体现了大学生群体较高的言论道德意识。

(三)网络道德法律素养

1、42%大学生认为网民不可以参与网上各种新闻事件讨论,不可以随意发表各种信息,言论受到限制。58%大学生认为可以,网民有言论自由。但一味认可言论自由,而看不见言论自由背后本身的不合理性,并对不良信息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知,这对于网络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负面作用。

2、11. 29.1的大学生看待网络上对某事情的讨论大部分是理性,有自己的判断,48%盲目跟风,40.7%倾向情绪化,甚至出现恶意攻击谩骂的行为。12.8%不关注。

3、14%的大学生非常同意网络能通过干预来帮助解决社会现实问题,36%比较同意,40%不太同意,10%不同意。

4、据调查了解,2%的大学生非常了解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33%的人比较了解,45%的人不太了解,20%的人不了解。

5、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虽掌握了基本的道德意识和网络知识,但对于网络信息法规知识储备不足,媒介行为责任感有待加强,其价值观仍需正确的引导。

(四)网络安全素养

1、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认识较为模糊,网络维权的勇气有所欠缺。网络具有匿名性、隐蔽性的特点,因此在网络上的发言相对也缺少了约束,降低了现实社会中道德和法律的力量。

2、44.20%大学生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情绪发泄的行为,60.5%认为是盲目的无意识跟从,62.8%认为是部分人的自我炒作,36%的人认为是正义感的突然爆发以至于失控。

3、遇到有人恶意在网络上散布不良信息,5%大学生选择接受,20%不予理睬,31%跟朋友道清其不良信息,37%选择举报。

4、将自己或他人受害视频发布到网络上是否具有合理性?14%大学生认为合理,利用公众舆论打压施暴者;27.9%认为合理,自己就是受害者要求得到社会帮助;50%认为不合理,视频真假有待怀疑;17.4%认为不合理,家丑不可外扬;43%认为具有双面性,发布视频原本是为了为受害者发生,也可能有心人借此虚假炒作。

5、当有人受网络暴力后产生轻生的想法,14.1%表示没参与,不关我的事;22.4% 认为这个人承受能力太弱,加以嘲讽;,25.9%参与网暴,觉得自己错了不应该这样;36.5%认为网络可怕;20%觉得这个人太傻,网络不能当真;40%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以后谨慎发言。

6、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认识较为模糊,网络维权的勇气有所欠缺。网络具有匿名性、隐蔽性的特点,因此在网络上的发言相对也缺少了约束,降低了现实社会中道德和法律的力量。

(五)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

1、大学生如何分析评价搜索得到的信息?24.7%的大学生表示简单浏览;44.7%仔细阅读,做出判断;43.5%查找出处,从发布者权威性角度来判断;41.20% 与他人探讨后做出判断。

2、大学生认为公民应该具备网络道德,40%认为通过加强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度途径可以加强网络素养教育,62.4%认为推行网络实名制;69.4%认为完善网络法律法规;68.2% 加强社会监督力度;48.2% 开展公民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3、大部分学生认为公民应该具有诚实,守信,文明用语,遵纪守法的网络道德。

4、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加强校园网络素质教育,政府加强网络信息监管,提高自身网络意识。

四、相关成因的讨论或措施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制度建设,构建良好网络秩序。

自由表达脱离了法律和伦理的约束和把控,就容易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是法律的制裁,网络的传播秩序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公民的言论自由即便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也要遵守法律底线。因此,政府层面应当不断完善网络媒介相关法律法规,制裁网络犯罪,维护传播秩序。同时,各个高校应主动建立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管理体制,大力宣传、组织学习国家出台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丰富法律知识储备,能够将敬畏网络法则、守住文明底线作为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积极、正面、健康的心态参与公共生活,文明“网上冲浪”。

(二)明确培育目标,强化师资课程建设,搭建高校网络素养培育体系。

高校作为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主要教育场所,要主动建立大学生网络素养管理机制,重中之重是要明确大生网络素养培育的目标和标准。凝练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基本组成内容,一是首先应当熟练地运用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对于信息的传播方式和过程具备一定的了解,清醒地意识到网络平台在当今时代背景和公共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明晰哪些网络行为会违反道德原则、触犯法律;二是对于网络海量信息具备一定的获取能力和甄别能力,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保持质疑的精神和不会盲从的态度;三是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应用、选择、上网时间都应具有清晰明确的计划、目的和强烈的自控能力,具备一定的消化负面网络信息产生的消极影响的能力;四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能够主动利用网络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主流声音,坚决抵制外来低俗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在明确上述培育目标的前提下,高校应该集中力量培育专门的师资队伍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网络素养教育。客观来讲,目前我国国民整体都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专门的网络素养教育。因此,即使在高等教育场所,教师相对于学生群体的网络素养也并无特殊应付之法。因此,要对大学生加强网络素养教育,首先要构建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团队,由政治素质过硬、熟悉教育规律、熟悉网络传播规律、具备网络敏感度和强大应变力的教育工作者组成。只有深刻意识到网络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保障过硬师资队伍的建立,才能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及时跟进推动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使得网络成为高等教育的新场域和新载体。因此,教师应该首先强化责任意识,接受系统、完善的相关培训,自觉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水平,言传身教;其次要组建团队,结合本校、本专业学生特点,研发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网络素养提升相关课程,利用第一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充实网络素养理论基础,并围绕相关领域展开纵深化研究,进一步探索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困境、提升路径,明晰规律,挖掘经验;同时,高校教师应当主动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日常管理,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把关者”和“领路人”。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责任意识。

提升网络素养主动作为提升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更是一项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共同努力的社会化系统工程,而大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更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教育的主体。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主动成为营造良好网络氛围的“净化器”。发挥朋辈教育在网络素养教育中的作用。一是注重加强网络素养理论相关知识学习,牢固树立相关法律法规意识,提高网络道德内化意识,使网络成为现实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二是提高熟练应用网络进行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能力等,使网络成为学习的“助推器”,这也是践行网络规范的过程;三是不断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具备揭露和打击网络诈骗等不法行为的勇气和能力,使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百花园”;四是大学生应培养质疑精神,不断提高鉴别能力,注重理性思考,对于低俗和庸俗的不良风气,有悖于网络和社会道德、损害网络和社会文明、有损网络和社会和谐的事情坚决抵制,使网络成为互相交流的“朋友圈”;五是善于利用网络创作格调高雅、健康、积极向上、优秀的网络文化传播作品,弘扬社会主旋律和正能量,使网络成为涵养情操的“百宝屋”。

参考文献:

[1]郭琳.自媒体视野下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和提升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21(31):73-76

[2]欧阳九根.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271):133-134

[3]王大刚.当代高职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职大学报,2021(5):91-94

word该篇DOC格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调研报告范文,共有450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调研报告下载
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调研报告.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