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方案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12 09:39:00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说明]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多篇)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一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并能读能背能写能用。在这样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交流能力,我打算引导学生用迁移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并采用“先学后教”小组合作交流学会编6的乘法口诀并能很好地掌握和学会运用口诀!现代认知迁移理论以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等人为代表。把迁移定义为: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的原有观念,通过思维对新课题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在揭示新旧课题共同本质基础上发生学习转迁。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编出6的乘法口诀。2、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迁移的方法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并会写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3、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6的乘法口诀。难点: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四、教学方法教法:教师讲解提问指导。学法:学生自主探究,同桌交流,小组合作。教具准备:60张课时作业纸,口诀卡片,多媒体课件等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3分钟)

核心问题:你会背口诀了吗,会用口诀快速并正确求积吗?活动1:回顾1~5乘法口诀活动(1):背1~5的乘法口诀活动描述:指名四位学生分别背出2、3、4、5的乘法口诀,然后全班齐背一次。活动(2):对口诀活动描述:教师口诉1~5的乘法口诀的前半部分学生对口诀,目的检查学生对口诀的背诵情况。(为接下来学生能够迁移这些旧知来学习6的乘法口诀奠定基础)活动2:用口诀正确求积活动描述:ppt出示1~5的乘法口诀的乘法算式,请全班学生快速用口诀求积。目的检查学生对口诀的运用的情况。

(二)教学新知(25分钟)

⑴会编口诀活动3:我是小小发明家活动描述:ppt示6棵苹果树,每棵树上有6个苹果,让学生看图填表、根据表写乘法算式,最后根据乘法算式编口诀,在课时作业纸上小组合作完成。(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完成6的乘法口诀的编写,教师引导)。核心问题:你们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迁移我们学习的1~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规律来编写6的乘法口诀吗?T: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啊,请听清老师的要求,先完成看图填表、根据乘法算式这两项任务,再思考一下迁移我们学习的1~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来编写6的乘法口诀,听明白了吗?老师只给10分钟的时间给你们讨论学习,能做到吗?T:(请一个小组代表汇报结果时)你可以像老师这样说那就更好了!一棵树有六个苹果,它代表了1个6,列乘法算式是1×6=6或6×1=6(汇报结束后,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起回顾刚刚编写的口诀并板书,同时强调通过学习1~5的乘法口诀我们知道书写口诀时注意的两个问题是什么:1、不能用阿拉伯数字书写;2、口诀怎么读你就怎么写)T:观察6的乘法口诀(板书内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生:规律1,根据乘法算式写口诀,乘法算式的得数小于10时,我们在编写口诀时就要写“得”字,大于10时,结果是多少我们就写多少,把“得”字去掉。规律2,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得数都比第一个乘法口诀得数大相同的数!T:你们能通过学习1~5的乘法口诀来学习6的乘法口诀,真棒!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已经运用了我们数学学习中非常棒的方法,叫做迁移的方法,你们是在迁移了1~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来编写6的乘法口诀,迁移法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运用,老师希望你们以后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数学和生活中的问题!⑵会写口诀T:谁能利用前面所学的1~5的口诀来说一说,在书写6的乘法口诀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师问生答)⑶读口诀活动描述:全班一起齐读板书,男女生分角色读。T:现在6的乘法口诀已经学完了,那么大家来读一读。首先全班齐读一遍。。。。。现在男女生分别读口诀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看谁读得声音洪亮有自信!⑷会背口诀活动4:乘法口诀我最会背活动描述:给一分钟的时间同桌互背,请两个同学背,看谁背的又快又准确,最后全班齐背一次。核心问题:你能根据编写口诀的规律来快速地记下口诀吗?T:根据6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看看谁记得快!

(三)巩固新知(10分钟)

⑴会用口诀活动5:闯关大行动(三关)活动描述:ppt示(小猴摘桃、建房子、看图计算)核心问题:1~6的乘法口诀你们会读也会背了,会用吗?T:到目前为止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字的乘法口诀呢?预设生1:1~6的乘法口诀T:你们会读也会背了,会用吗?预设生2:会T:下面老师要对你们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考核吗?预设生3:有信心!第一关:小猴摘桃规则:一列6个人为一个小组(请学生站起来),如果在过程中有一个同学错了就不能帮小猴摘到桃子了!第二关:建房子规则;全班一起来闯关,速度要快!错了一块砖房子就建不起来了!第三关:看图计算规则:全班一起在课时作业纸背面列乘法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5分钟)

T:你们真了不起!既会编口诀又会用口诀!你们就是一个个小小发明家哦,给自己来点掌声好不好?T;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预设生1:我学会了6的乘法口诀预设生2:我学会了合作学习六、作业布置课本61页做一做七、板书设计(在教学新知环节的生编口诀时边板书)6的乘法口诀1×6=6一六得六6×1=62×6=12二六十二6×2=123×6=28三六十八6×3=184×6=24四六二十四6×4=245×6=30五六三十6×5=306×6=36六六三十六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能力目标: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

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策略:

合作探究前置作业根据主题图说出体育馆、商场、医院和邮局分别位于学校的什么方向。

教学内容:

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

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教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填在书上,并让学生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

二、总结

教师让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教师让学生讨论后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烦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小组讨论后,将所取名字写在书中的建筑物的旁边。教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师总结。在教学中应该纠正学生北西、北东、南西、南东等错误说法。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方向。

1、试一试(小组活动)

(1)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2)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小组活动后,指名说一说。使用方向板时,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应与现实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三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单元教学重点: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单元教学难点:

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1)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 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3、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在动物学校的旁边开了一家超市,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去那儿购物。今天,小熊哥俩正在商店里购物呢!你想看看吗?

2、教师出示情境图,教师板书课题:小熊购物

二、自主探究新知

1、解决第

(1)个问题胖胖应付多少钱?

1)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教师总结重要数学信息。

2) 大家看小熊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出小熊应付多少钱?这个问题。

3)教师巡视搜集学生出现的不同做法

4)展示学生作业,并引导其他学生质疑第二个算式是什么意思?若学生中不出现第二个算式,教师引导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5)脱式计算: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教师结合算式指导学生进行脱式计算,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6)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总结

2、解决第

(2)个问题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1)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2)集体反馈时,(重点让学生结合情境,理解为什么用上20减34)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四

一、教学内容:P74

二、教学目标:

1、探索连加的方法,并正确计算,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2、发展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

口算卡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计算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P74表格,引导学生观察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你能从表格中获取什么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2)列出算式,引导估算。

2、尝试计算解决问题。

3、集体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4、独立练习(完成“试一试”练习题)

(三)巩固练习

125+483+20736+257+175

全班齐练,二人板演,发现问题即时解决。

(四)全课

(五)作业:

选用随堂练习作业

连加(二)

一、教学内容:P75~76

二、教学目标:

1、巩固连及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计算,提高正确率和速度。

2、引导学生运用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灵活性。

3、引导学生运用连加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完成连加练习

(二)指导练习

1、完成P75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2、指导学生完成P75练习题2

(1)第1小题可能用下面两种估算方法,尽管得数有所差别,但都应视为正确做法。

(2)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计出结果说明。

(3)先估算再口答。

3、完成练习题3

4、完成练习题4

5、完成练习题5

(三)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在计算过程中明白估算的重要性

(四)作业:

课本P76中的小调查(以小组为单位)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42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12根小棒、8个圆片、学案、课件等。

教学重点: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动物王国里可热闹啦!让我们跟着乐乐一家去郊游吧!

午餐时间,懂事的乐乐主动帮妈妈洗桃。他洗了6个桃,打算放在2个盘子里。你们猜乐乐会怎么放呢?

师:不着急,先请你们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谁想的分法多?

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两份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2个,另一份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我猜测,喜欢平均分的最多)

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

(这样公平、两盘同样多、都是3个、不多也不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上着重号。

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那刚才6个桃子我们是怎么平均分的?(每份分3个)

教学案例《认识平均分》 教学案例《认识平均分》我们把这3个桃作为一份,圈起来,放在一个盘子里。(师每三个磁铁外面加一个圈 ○○○ ○○○ )

师:乐乐的爷爷想给他出了个问题,6个桃子既然能平均分放到2个盘子里,还可以平均分放到几个盘子里呢?(课件出示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悉2、3、4乘法口诀,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对口令

2、背一背

二三()五五()四五()二四()三三()二二()三四()三五()二五()四四()一一()一四()

[设计意图]巩固2~3的乘法口诀,达到熟练运用。

3、填一填

5×3=×5=10●×5=25■×2=104×◎=20

1×5=□△×5=15☆×5=20◇×=255×=30

[设计意图]用新颖的复习手段,来帮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4、算一算

1)两个因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多少?

2)摆一个◇需要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要多少呢?

5、想一想。

如果表示5,那么表示(),

[设计意图]用文字或直观图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列式计算

a2乘3得几?

b3个4是多少?

C5个3的积是多少?

D两个因数都是4,积是多少?

e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此练习是为巩固乘法名称及表示的意义。

三、课堂随练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七

教学内容:

花园

教学目标:

1、结合全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除法运算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倍的逆向思考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老师带大家一块去花园走走,呼吸新鲜的空气好吗?这几天天气真好,空气清新,我们一起到美丽的花园去看看吧!

二、问题探究

1、理解图意(出示挂图课件)

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花园,大家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汇报

2、提出问题

3、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呀,根据收集到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问题。

4、解决问题

⑴师:如何解答这些这些问题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独立解答问题。你们先画一画再算一算

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谁来解答第一个问题呢?

师:这二个问题谁来解答?

4、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观察一幅图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题意,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三、体验感悟

师: 刚才在大家的问题提得真好,解答的同学也回答得十分准确。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老师再考考你们。

师:请同学翻开课本第73页。

师:一起解决。谁先来说说题意。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1,2,3,4题

第1、2题:画一画,算一算。

完成在书上,集体订正。

第3题:让学生收集正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生汇报

师:同才大家讨论得十分激烈,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小组有哪些获?

第4题:让学生自己估计,测量,让后填写

师:老师这儿有两条绳子。一条是红绳,一条是黑绳。请你们先估计它们大约有多长?

师:再量一量实际有多长,然后解答问题,并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做完,再反馈)

师:除了用除法解决这个问题外,还有其它的办法吗?

(以黑绳的长度为单位,量一量红绳的长,量的次数就是所求的答案。)

生读题

五、小结

师:这节课,大家都学得不错,谁来说说你在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合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观察与操作中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学生在观察、比较、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每个面得长、宽的联系。

教学具准备:

教师:课件、长方体模型、实物、土豆、小棒、橡皮泥x

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大家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机器人)

它是由什么形状的物体组成的?(长方体)

以前咱初步了解了长方体,这节课,咱们一起学习认识长方体。(板书:长方体)(意图:机器人取材于学生手工课上的作品,既贴近生活激趣,有很好的导入新课。)

二、动手操作感知面、棱、顶点

(一)找生活中的长方体物品(学生说教师评价)(意图从生活实物入手,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长方体,积累长方体的表象。)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操作实验,感知面、棱、顶点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物品。

(2)师:老师没有忘记找长方体物品了,所以就带来了一个土豆,现在要把它变成长方体。

①(切一刀)出现了面,请学生上来摸一摸,感觉平平的。(板书:面)

②(平面朝下,垂直向下再切一刀)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两个面相交于一条边)

师:这条边叫做长方体的棱。(板书:棱)

③(将某一平面朝下,垂直两平面在切一刀)三条棱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板书:顶点)(意图:让学生在动手中感知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经历动手、观察、思考这一过程,让学生觉得数学知识也可以这样快乐学会。)

师:咱们感知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赶快拿起手中的长方体找找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

2、探究面的特征

(1)学生拿出准备的长方体,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个面,数一数一共有几个,看一看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2)指名说发现。

(3)学生演示。

(4)观看课件,再次体会长方体面的特征。

3、探究棱的特征

(1)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了长方体“面”的特征,想不想知道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征?

学生小组探究,教师参与活动。

(2)班内交流。教师从学生的交流中提取出“棱”的特征。

学生说自己的发现,补充。

(3)学生上台演示。

(4)观看课件,再次体验棱的特征。

(5)再次体验棱的特征。(意图:突破棱的认识这一重点,促使学生有有针对性的研究,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有序观察、怎样操作、怎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4、探究顶点的特征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实物,摸一摸长方体的顶点,数一数共有几个顶点?

(2)学生操作交流。

(3)观看课件,验证自己的发现。

5、认识长、宽、高

学生看视频,感知长方体的长、宽、高。(意图:在独立思考中,落实数学需要静的发现,在小组合作中,锻炼学生交流汇报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力,竞争意识,在观看课件视频中,区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长方体上每个面的长、宽,它也与后面长方体的学习、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

6、认识立体图形

(1)请同学们观察讲台上的长方体,你能看到几个面?

(2)教师向位置不同的同学提问,得到最多能看到长方体三个面的答案。

(3)课件展示用虚线画出的其他面。

7、利用小棒、橡皮泥等材料动手做长方体。(意图:学生在制作中将所学知识加以实践消化,体验合作的快乐与成功)

(三)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课件演示长方体渐渐变成正方体。

师:(出示课件)看长方体现在在变,变成什么了?(正方体)

探讨: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点呢?请你用探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同桌合作,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然后再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汇报交流,多指定几个学生说。教师评价鼓励。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

①让学生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归纳,再同桌交流观察结果。

②汇报交流。学生间相互补充。教师相机板书

③:引导小结出长方体与正方体间的关系

在以前我们学过的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师指着板书,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④学生看课件,用两个椭圆表示的长方体与正方体间的关系。(意图:学生在学会了长方体后,教师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认识正方体,让学生能够学会知识的迁移,体验数学的魅力)

三、巩固反馈,深化新知

完成第1填空题:

(1)长方体有x个面,x条棱x个顶点x棱长相等。

(2)正方体有x个面,x条棱,x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x,每条棱长都x。

(3)长方体中相交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x,x,x。

(4)在墨水瓶盒,魔方玩具,排球中,x的形状是长方体,x的形状是正方体。

完成2题: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让学生互相指一指每个几何体中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说说它们分别是多少厘米。

四、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老师也参与谈收获,总体评价学生的表现,以此激励学生。

五、作业: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框架,这根铁丝长多少分米?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九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

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4、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家的信心。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6、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看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有的内容,都不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不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思考过程。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6、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多篇)范文,共有1092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多篇)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