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方案 >

九年级化学教案

发布时间:2014-11-11 08:58:33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目录

正文

第一篇:九年级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化学备课组:黄福兵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3、能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及当地空气质量周(日)报或相关信息,能初步分析这一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

4、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3、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家里做饭时用的是什么燃料?我们烧水时为什么要开窗或开换气扇? 走在路上,一辆汽车从你身边经过你有什么感觉?

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能量、带来方便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三大化石燃料是什么?煤中含有哪些元素?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呢?(观察图7-28)

那么,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酸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破坏植被、腐蚀建筑物、影响人体身体健康。(观察图7-29和图7-30)

[活动与探究]: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比较在“水”和“so2加水”中的“植物叶子或果皮”、“镁条或锌粒”、“大理石或石灰石”有什么不同。

1、分别产生的现象。

2、产生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为了防止酸雨带来的危害,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组织学讨论)

(二)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汽车使用的燃料有哪些?主要是汽油和柴油。

汽油和柴油燃烧时产生的尾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严重危胁着我们的健康。

如何才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指导学生读书p141。

简单介绍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

化石燃料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有害气体和烟尘。

解决空气污染的根本方法就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三)、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你所知道的清洁燃料有哪些?

1、乙醇(俗称酒精):可再生能源。

是由高梁、玉米和薯类经过发酵、蒸馏等过程得到的。

c2h5oh+3o2=2co2+3h2o

乙醇作为燃料有哪些优势?放热量大,无污染,可再生。

简单介绍乙醇汽油的优点: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2.氢气:

你对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的认识有哪些?

(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放热量大、燃烧产物是水)

氢气虽然是最清洁的燃料,但上于氢气的制取成本主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目前,对氢能源的开发已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终将会成为主要能源之一。

[组织讨论]

(课本第143页讨论内容)

[组织阅读]

其实,我国在许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努力寻找新的办法同时开发新的能源来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了。比如著名的“西气东输”。

[组织讨论]

3.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我国各地区及世界各国也都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你知道有哪些能源是可被人类利用的吗? (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

[出示能源图片]

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希望同学们将来长大了,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开发和利用更理想更实用的清洁能源方面,为人类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作出自己的贡献。

[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第二篇:九年级化学教案

[新授课]第1周授课人: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情境导入:1、课前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酚酞写上“化学”两字,将纸张贴在黑板中央。让学生将碱溶液喷向白纸,出现红色的“化学”两字。 (创设趣味性化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
 
2、要求学生看教材中插图、图1-9及图 l-10看图片思考
 
教师小结:这些精美的图片都与化学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特殊材料产生的神奇效果。这节课,我将与大家一起走进化学世界,领略化学魅力。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l)什么是化学?
 
(2)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阅读教材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对化学的认识。
 
归纳总结:普通铜制品和纳米铜的性质与用途,提高学生对“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的认识。
 
从人类衣、食、住、行的角度,列举大量的事实,说明化学与人类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
 
变式训练:让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
 
[假设]: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用好化学,能造福人类,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拓展提高:
 
1、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2、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3、家庭小实验:(请每位同学回家都动手做一做)
 
将一个鸡蛋洗净后,放入装有食醋的杯子中,观察到的现象原因是因
 
为明鸡蛋壳中有物质。
 
活动与作业
 
(1)阅读“绿色化学”。
 
(2)预习课题2。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情境导入: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师小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合作探究: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归纳小结: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实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板书](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10页1、2。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板书]二、 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讲解]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
 
(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1—5]
 
[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变式训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 拓展提高:
 
习题1、2、3、4、5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情境导入:
 
1、引导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
 
2、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教师小结:
 
导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板书: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合作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讲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提示学生用水作为参照物来研究蜡烛的密度)
 
[(1)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2)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谋比水小。]现在请大家熄灭蜡烛,会发现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立即用点燃的火柴去点白烟,看看有什么现象会发生。[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点燃]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探究以下问题,提醒学生作好实验记录。(1)分别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两个瓶子中分别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滴入澄清石灰水后,两只瓶子中的石灰水都会变浑浊,但是呼出气体瓶中的石灰水更浑浊一些;说明了在空气与人呼出气体中都含有二氧化碳,但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更高。]
 
(2)将燃烧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插入空气集气瓶中的小木条比插入人呼出气体集气瓶中的小木条燃烧更旺,且燃烧时间要长;说明了空气中氧气含量大于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或者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小于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个玻璃片呼气,有什么现象产生?说明书了什么?[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后,玻璃片上会产生极小的水珠;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归纳总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拓展提高
 
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中一定含、元素。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B、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D灰烬
 
3.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A、水蒸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D、氧气
 
4.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石蜡
 
5.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6.在本课题的实验探究中,我们使用了排水收集二氧化碳,这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7.在人工呼吸的时候是吸气还是呼气?请说明理由。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情境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物理或生理实验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合作探究: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
 
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 、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
 
集气瓶(气体)
 
用 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
 
仪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
 
器滴管(少量液体)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1.
 
(1)用途: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c、收集少量气体
 
(2)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预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2. 试管夹
 
(1)用途:夹持试管
 
(2)注意事项: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防止杂质落入试管)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3. 玻璃棒
 
(1)用途: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
 
(2)注意事项: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②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4. 酒精灯、胶头滴管、滴瓶、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
 
(1) 5、烧杯、量筒、集气瓶、蒸发皿
 
(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 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③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采用招气入鼻法)。
 
2. 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 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①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 ②也不能随意丢弃 ③更不能拿出实验室 ④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三)固体试剂的称量
 
(四)连接仪器装置
 
1. 玻璃导管插入塞子
 
2. 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
 
3. 塞子塞进容器口
 
二、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2、液体药品的取用
 
三、物质的溶解
 
四、物质的加热
 
五、仪器的洗涤
 
拓展提高:
 
1. 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
 
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D、直接倒入
 
2.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
 
5.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③正确D、全部错误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序言教案

1.钢铁是我们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金属,有关钢铁的问题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的是()

a.如何把铁矿石炼成铁b.钢铁为什么会生锈

c.如何将钢铁制成零件d.钢铁是由什么组成的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研制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过程中,化学将起到重要作用

b.利用化学研制火箭发射所需的高能燃料

c.利用化学,人类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

3.根据化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②绿色化学的提出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④火的利用和发现⑤利用先进仪器进行微观探测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④①③⑤②d.④①⑤③②

4.下列各项研究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内容的是()

a.培育新的花卉品种,增加观赏价值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d.设计新程序,开发信息技术

5.世界每年产生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对环境造成危害,威胁着人类生存,所以科学家提出绿色化学的概念,下列哪项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

a.研究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b.研究可降解塑料的开发

c.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d.研究形状记忆合金的开发与应用

6.用制成的用品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质,如纳米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在高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从衣、食、住、行、医、用等方面谈一下你周围的变化。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3.2教案

第三章第2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学习目标】

1、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 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

3、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 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5、 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

6、 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知识结构】

1、 开门见山,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和分子,并出示彩图,分别介绍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和它们的结构。

2、 由实验现象的微观图示,物质结构的示意图,真实的分子、原子图像、化学发展史料等,让学生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的特殊性质和它们的区别、联系以及原子的结构等。

3、 由原子的质量描述极不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为有关化学式计算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1、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2、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3、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基本设想】

第1课时分子、原子

分子、原子内容比较抽象,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行为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或者用球棍模型展示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金刚石、氯化钠的结构等,让学生感受分子、原子、离子的真实存在。

第2课时原子的构成、离子

由汤姆生发现电子和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联想与启示。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原子的构成。

第3课时原子的质量

建议将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过程由学生一步一步演算出来,这更利于学生理解,如m(碳)=1.993x10-26kg,m(氧)=2.657x10-26kg,m(碳)/12=1.993x10-26kg/12= 1.66x10-27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1.993x10-26kg/1.66x10-27kg=16。再求一下钠、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巩固概念,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分子、原子

〖引入〗

投影展示干冰、金属铜、氯化钠、金刚石等物质的微粒构成示意图。

〖教师小结〗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分子、原子、离子体积质量都很小,但的确是真实存在的。

〖讨论〗

在“水的电解”和“水的沸腾”中,水分子分别发生的怎样的变化?

〖播放动画〗

播放“水的电解”和“水的沸腾”微观过程的动画。

〖引导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板书〗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先分开,分成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合,组成新的分子(生成物的分子);

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间间隙变了。

〖设问〗

分子和原子的有何区别和联系?

〖小结〗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题〗

1、 判断:分子大,原子小。

2、 判断: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3、 简答: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描述氢气燃烧的化学过程?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作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 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药品的取用。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第1课时)

1、 知识与技能

1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课题1 空气(第2课时)

教学目标

⒈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⒉通过观察图片表格、讨论交流,归纳空气的主要用途,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各成分的用途及培养环保意识。

课题2 氧气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二、教学重点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三、教学难点: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课题3 制取氧气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方法。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探讨。 二、教学难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仪器、装置的探讨。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本单元的主要知识:

1、 从社会学角度认识水,包括水在自然界的作用 、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等;

2、 化学基本概念3几项化学实验操作

教学重点:1、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能动能够作用;2、原子、分子的概念;

3、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纯净物、混合物的主要区别;单质、化合物的主要区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

课题1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复习元素、单质、化合物、分子、原子等概念和氧气的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组成。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教学难点(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形成

课题2分子和原子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二、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 物质变了,其中的微粒怎么变?

课题3水的净化

1、 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了解硬水、软水的区别, 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方法

三、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3)初步学会写调查报告,围绕课题制作学生作品。

二、教学难点:

1、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学重点:原子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与化学式。

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化合价。

课题1原子的构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二、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三、教学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题2 元素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二、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

1.元素概念的形成。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课题四 化学式与化合价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化合价的本质

2、让学生掌握化合价中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熟记一些常见的化合价,并学会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的方法。

二 、教学重点: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三 、教学难点

1、化合价概念的建立和形成2、使用化合价规则确定物质的化学社会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

教学难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解题方法、书写格式、计算步骤。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二、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重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难点: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二、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教学重点: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形成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形成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2)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知道c60的分子结构及其部分用途;4)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了解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的性质和用途;

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知识与技能

① 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② 初步懂得所选药品、装置的原因。

③ 提高和锻炼学生收集加工简单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药品选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设计选择、 操作步骤顺序2、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

3、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三、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并制取co2。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二、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2.一氧化碳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

1.co2与水的反应。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②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③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教学重点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三、教学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课题2燃料和热量

⒈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实验探究讨论归纳联系实际拓展视野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3.能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及当地空气质量周(日)报或相关信息,能初步分析这一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4.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请继续阅读其他相关范文:

九年级化学《分子》教案模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绪论教案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3.2制取氧气3

校本教案九年级化学备课组

word该篇DOC格式九年级化学教案范文,共有1518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九年级化学教案下载
九年级化学教案.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