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学校管理公文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析(精选7篇)

发布时间:2023-09-05 16:25:45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7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析》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析》相关的范文。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析(精选7篇)

篇1: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古诗词是文学创作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小学生学习古诗的目的是对我国的古汉语有浅显的认识,对于学生的个人文化修养来说,则是丰富语言、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的最佳选择。儿童时代,人有着一生中最好的记忆能力,此阶段的学习,如果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强化,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身修养的一部分,并因此受益终生。熟读背诵古诗词,可以开阔视野,有利于培养儿童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的具体要求。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古诗词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词,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词学素养。应当说古诗词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中外诗文160篇(段)。而且在其附录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中就有70首。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都是古诗中的精品。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这些古诗词呢?

首先,重视资源整合,把握古诗词的基本点。一是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材中,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学时可以改变传统的“逐首教学”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例如,在教学边塞诗《出塞》、《从军行》时,我就以“悲”和“壮”为主题,采用“合�D分�D合”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先整体入手:读《出塞》、《从军行》,找能反映边塞特点的词,奠定内容基础;继而分步教学:让学生从《出塞》的“人未还”中感受征人之“悲苦”,从《从军行》中的“终不还”中感受征人之“豪壮”;再整合质疑:在沙场上,征人们的“愁苦”、“悲凉”怎么不见了?通过整合朗读,体会征人们把“悲”埋在心里,把“壮”挥洒战场的豪迈气概,从而感悟边塞诗“悲壮”的特点和情感基调。二是整合同一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领学生对比体会,加深理解。例如,我在引领学生学习《望湖楼醉书》后,出示另两首写西湖的古诗《饮湖上初晴雨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提出自学要求:这两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三首诗的地点、时节、诗人的心情相同,但描写的西湖景色不同,描写手法多样。让学生比较阅读,调动了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并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三是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我指导学生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补充学习了《鹿寨》、《送元二使安西》;学习杜甫的《绝句》,补充学习《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在此基础上,我还利用班队课、晨会课开展古诗综合实践活动�D�D“了解诗佛王维”、“探访诗圣杜甫”等,丰富学生的古诗词知识,激发他们不断积累的兴趣。

其次,重视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领悟诗情。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朗读教学,可以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为学生今后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指导朗读应该注意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读正确,念准确每个字的字音,把握好诗的正确节奏,把诗的节奏感读出来。古诗是非常讲究押韵的,节奏非常强,《春晓》的正确节奏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绝句》的正确节奏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导朗读时,就必须要学生按照诗的正确节奏读。二是强调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学生把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读出来。由缓到急,由低到高,从“无情”到“有情”再到情感的喷发,把阅读推向高潮,从而领悟古诗词。在教古诗词时要注意做到“四读”:一是范读,老师有表情地先读一遍,引发兴趣。比如:我在读《小儿垂钓》一诗时,我读到“蓬头稚子”就边读边拉几下头发,“学垂纶”就有模有样地学钓鱼的情形。侧坐莓苔草映身,我也做一个夸张的坐的姿势。路人借问遥招手,我就摆摆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我就用声调的高低来区分。孩子一听,就乐了。迫不及待地想读,而且是有模有样地模仿老师。二是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体会节奏。如《春晓》一、二、四句中的“晓”、“鸟”、“少”押韵,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在读中,可以通过停顿、韵脚感受古诗的美。三是讲读,老师逐句讲明诗句节奏、停顿、轻重缓急等,并让学生做出标记。四是指名学生读,检查学生领会程度,纠正不正确读法。从读的程度上可分为粗读和细读。粗读,就是认识古诗词中的字词,理清古诗的文字,对古诗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细读,则是通过读来感悟古诗词的意思,理解古诗词中字词的含义。

再次,重视背诵和吟唱,体会古诗词的音乐美。一是背诵古诗词。这是教学古诗词必须完成的一环。通过之前的朗读,对于这个环节完成就轻而易举了。背诵古诗词,都是要求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之上完成的,死记硬背是没有效益的。小学生对古诗词的日积月累,对以后古诗词的学习起着很好的铺垫作用,为以后更深层次地学习古诗词有了很好的基础。当然,对古诗词的掌握也从中会受到一定的启发。由于古诗词押韵合辙,有容易易背诵的特点,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二是吟唱古诗词。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深刻地理解诗文的意思,主要是积累古诗词,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运用唱歌的形式记忆古诗词、展现古诗词,学生就感到更有兴趣了。用唱的方式既合符古诗词本身的特性,也融合了课堂气氛。古诗词本身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枯燥无味的古诗词加上快乐活泼的儿童乐曲,就显得与学生距离接近了,很容易让学生接受。在教学《咏柳》一课时,我就加进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旋律,学生跟着已会的旋律歌唱,很快掌握了古诗,并且又唱又跳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对这首古诗词增添了浓厚的兴趣。

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丰厚他们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篇2:小学语文古诗词有哪些教学方法

(一)探明诗意

要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朗读等多种方式初步感知诗意。一方面,理解字词和诗意。古诗语言精当确切,凝练含蓄,要让学生进入古诗,就要帮助学生先读懂诗局。如“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回”字,“独钓寒江雪”的“钓”字,“遥望洞庭山水翠”的“翠”字,这些都需要在教学中引用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探讨,把它们的意思讲清楚了,学生在弄懂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畅顺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另一方面,品词析句悟诗意:古诗用词非常精练。如《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作者为何不用“照”、“映”、“射”?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点睛”之笔,引导学生进行推敲体会,领会作品的含义。

(二)寻求诗味

古诗中暗含深刻的诗味,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创诗境、探诗意的基础上去寻求诗味。第一,探求内蕴寻诗味。在很多诗中,作者并非有意讲一个道理。却在无形中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哲理,如《题西林壁》、《游园不值》等,这些古诗,除了描写景物,叙述事件外,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

第二,启发想象求诗味。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不光从文字到形象的转化需要发挥想象,从形象的感受情感的体验同样需要有想象的参与,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一个“孤”字,因为这个“孤”字是作者实写在茫茫大江之上,友人的一只船显得孤单寂寞。

(三)创设诗境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吟诵品诗味,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境”,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领悟诗的意境美。一方面动态演示创诗境。选入小学教材的好多古诗,大多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教学这些古诗时不防让学生自己来表演诗中的人物动作,使学生开开心心的演示和展现过程,体会诗中所描写的内容,增加对诗境的理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以利于学生进入诗境去感受美,提高古诗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诗画结合造意境。以画配诗,为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丰富鲜明的表象,如教古诗《锄禾》,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彩笔,去画炎炎的烈日,挥汗如雨锄禾的农民,餐桌上热气腾腾的米饭,有滋有味用餐的小朋友等,画完后,再让学生叙述自己所画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不知不觉地感受道了古诗的意境美。

篇3:小学语文古诗词有哪些教学方法

一、从诗文入手,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诗人都善于观察,他们把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用优美精练的语言刻画出来,如《鹅》《游园不值》《春晓》等诗。这些诗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自然就会领会诗中意味:碧空万里,江水浩荡,江面一叶孤舟,扬帆东去。站在黄鹤楼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逝去,而他敬爱的孟浩然就在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这片帆上,望呀,望呀,帆远去了;望呀,望呀,帆只剩影儿了,眼一迷糊,帆影不见了。可见,诗人瞩望之久,思念之切。于是,长叹一声“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感情多么真挚啊!

二、注重诵读,展开想象

在诵读时可以不拘泥于形式,既可朗朗出声地诵读,也可低唱慢吟地诵读,还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逐步积累,养成整体感悟的能力。

同时,我们知道古诗词语言精警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处。因此,教师需要独具匠心,发掘古诗词艺术上的空白,启发学生调动记忆,发挥想象去进行体验和艺术的再创(如诗画结合),将古诗词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

三、有分寸地把握诗词背景介绍

学诗词仅靠朗读是不够的,还要注意结合诗词的时代背景或作者的经历遭遇。诗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而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遭遇关系密切,可以说,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遭遇决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进行小学高年级诗歌教学时,要能让学生对诗词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例如,诗中人物的活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四、注重诗词的品评赏析

1、抓住“诗眼”,品析名句

古典诗词讲究锻字炼句,作者往往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凝于作品中的一字、一词或一句之中。古人云:“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诗词教学中,如果我们抓住解读诗词的关键所在——往往是诗词之“眼”,加以启发、点拨,那么就能促使学生沿着这个方向做更深、更广的思考、联想,从而快速地把握诗词大意,体会诗词营造的意境之美。

2、巧妙利用诗词中的意象鉴赏诗词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连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阅读时应首先抓住意象即物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做整体理解,体会意境。

五、比较阅读,激活思维

有比较才有鉴别,利用比较阅读法设计古诗词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易于学生举一反三,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可将学过的诗词与课内所学诗词做比较,也可将课内学习和课外自由阅读联系起来,让学生尝试用课内学到的审美方法去鉴赏新的作品。

篇4:小学语文古诗词有哪些教学方法

一、轻唱法

词本身就是古代的一种唱词,如在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我让同学们在初读这首诗后,请他们为这首诗谱曲,用现成的曲调也行。稍作准备后,学生们就一个接着一个地唱起来了。曲调真是五花八门,有流行歌曲《不要说走就走》,有小提琴曲《梁祝》,连黄梅戏的曲调也用上了。我还组织小评委进行评分,主要标准是看能否表现诗人的离愁别绪。

二、表演法

有的古诗词简洁地描写了人物之间的交往,教学这类古诗词时,可启发学生想象其中的情节并扮演角色,演出课本剧。如上《赠汪伦》时,我让学生扮演诗人和汪伦,让学生想象两人送别时的对话、动作、神态,然后进行表演,学生兴趣高涨,演起来惟妙惟肖。有的古诗可进行个体的手语表演,如在教学《鹅》时,我让学生伸出手臂做成鹅脖子,五指捏拢做成鹅头,然后弯曲手臂,手指斜指上方张合表示歌唱。学生通过自己的手语表演,很快理解了“曲项向天歌”,然后继续让学生表演“浮”“拨”,学生边演边背,很快就背熟了这首诗。

三、比较法

对于有相似点得古诗词,可以将两首诗词中所写的意境、感情进行对比教学,即使学生温故知新,记忆深刻,又能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欣赏的能力。如学习《泊船瓜洲》这样一首以“思念家乡”为主题的古诗词时,我不是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这一首诗里,而是以拓展学生思维为目的,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同类主题的古诗词。学生马上想到了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杂诗》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想到了王勃的《思归》、李觏的《乡思》。

至此,我欣慰地看到,学生思维的火花正在迸射,只要稍加点拨,会向更高层次发展。于是,我因势利导说:“同学们从众多古诗词中找出一组相同主题的诗,这只是对它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再仔细分析、比较,看看每首诗词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顿时像脱缰的野马奔腾起来……

经过一番研读,学生从王维的《杂诗》中领会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远不止“寒梅着花未”,透过梅花,可以看出诗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亲朋好友、父母妻儿等地一切思念。从表达方式上看,《杂诗》是通过叙事来表达思乡之情,《静夜思》、《思归》、《乡思》则是通过写景来表达思乡之情。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衬托出了淡淡地恬静而安详的美景,而李觏的“已恨碧山相阴隔,碧山还被暮云遮”却道出了那种魂牵梦绕、牵肠挂肚的强烈的思乡之情。

就这样,通过一首诗词的学习,复习巩固了一组诗词,并将这一组诗词的意境理解得淋漓尽致。

四、品读法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音韵美,通过朗读能显示这种音韵美,使之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教师应在学生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从感情色彩、轻重音、语气顿挫等方面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时可辅以一定的动作或者音乐伴奏,通过抑扬顿挫地反复诵读,使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品赏出诗的意境,诗的感情。

诗人臧克家在谈到儿童读诗时曾说:“孩子对其中某些诗,听了能懂,读了顺口,一定会感到有趣味,立即就能成诵的,如李白的《静夜思》……我觉得不懂也没关系,把绝句当歌唱,先把它成诵,首先被诗歌的音乐性所打动,由音渐渐到义。音,动听,也动心,一时不懂,早晚会懂的。”诗人的这番话,对我们不无启发。

五、绘画法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在教学《小池》时,引导学生边理解诗意边用简笔画画出涓涓细流和清澈见底的小池,小池里那含苞欲放的荷花上面有一两只蜻蜓在栖息……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

六、体验法

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来理解教学内容,不仅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扩大儿童的感性认识范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画》时,我先挂出课文的挂图,然后让学生从远处看,体验“远看山有色”;又来到挂图前聆听,体验“近听水无声”,并结合此时此景体验“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一年级的小朋友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就很容易地理解了诗意。

篇5: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同的特点即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奇心强,语文教师可以紧抓学生心理特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创设语言情境渲染古诗美的意境。古诗中的语言简短且优美,教师在朗读故事时可带有感情地描绘其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情绪,使其全身心投入古诗情境中。

例如,某小学教师在讲解《春晓》一课时,就邀请一名学生上台朗读,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视频,一下子就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那个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

此时学生再读出“天渐渐地黑了,你趴在桌上不知不觉睡着了(让其他学生趴在课桌上做睡觉状),朦朦胧胧地听到外面刮着呼呼的风,一会儿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你又睡着了,突然被耳边的鸟叫声惊醒了,你睁眼一看说:“我怎么睡着了?”看着窗外兴奋的小鸟不知不觉地读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再看到楼下花园中树木上的花被刚才的风雨吹得满地都是,又想起“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学生在语言情境中既明白了古诗要表达的含义,也体会了诗的意境,提高了古诗教学效率。

二、讲解古诗背景,加深学生的理解

理解古诗要与诗人在创作时的当时生活背景和社会经历进行紧密的联系,这些诗作大部分是诗人在遭遇不平、仕途不顺、喜出望外时有感而发,所以大部分诗词都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时要结合诗人的生平、写作背景,当学生对作者的人生阅历和思想感情有所理解和掌握后就能体会到诗词中作者的性格特点和写作风格。

由此一来,学生也能更准确、具体、全面地把握诗词中所涵盖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底蕴,在后续的鉴赏和学习中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课时,这首诗主要讲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字里行间也透漏着想推行新政、重返政治舞台的迫切愿望。

如果教师在授课中不花费大篇幅讲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人生经历,那么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深刻意义学生是无法准确理解的。该语文教师在讲解中就为学生介绍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在推行新法中因和其他人意见不一而遭到弹劾,最终被迫辞去官职。

当王安石又一次因被皇上重用而离开风景秀丽的江南时,不禁想起当初在变法中的苦苦挣扎,从而产生一种思乡且迷茫的情感。当学生了解了王安石的生活背景、从政经历后才能更准确地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三、引入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被感兴趣的事情所吸引,发展学生创造力对其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谓创造力即学生自身拥有被激发的潜质,相关研究也指出,表演活动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和独立自主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存在很多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

学生在表演活动中遇到阻碍时就会产生全新的要求,进而激发创造力。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精力旺盛,喜欢通过表现自己获得教师的赞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就应为学生创造宽松且开放的表演平台,促使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

例如,某语文教师在讲解《宿新市徐公店》一课时,有句话为“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句诗是动态的活动。教师就借助学生天真活泼的特点让其扮演村童扑蝶的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诗人作这首诗时的思想感情,也能在学生中找到快乐。

此外,教师也可让扮演诗中角色的学生大声朗读这首诗,仿佛进入这个情境中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课堂活动可发现,这种表演活动能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强调的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即寓教于乐的目的,也能提高古诗教学效率。

总之,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也能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体验把握古诗的朦胧美、神秘美、含蓄美,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成长十分重要,因为学生思维处于发展初期,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解古诗背景,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必要时可引入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古诗教学质量,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篇6: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一、以读为本 欣赏背诵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记忆力也最为活跃。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加强诵读、品读从而达到对古诗词的识记。教学中让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对加强理解,并真正了解古诗词的文化。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重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积累,而背诵往往就是学生对于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多数是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头联、颈联、尾联应怎样读,需要教师给予很好的指导。我们所做的示范朗诵对学生理解诗词具有很大的帮助,重视朗诵是诗词教学的根本。

古诗词都有严格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熟读不仅达到理解,还可以促进背诵。

二、多体教学 创设意境

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它需要老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例如我在执教《小儿垂钓》一诗时,如果仅仅让学生停留在对诗意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不到位的,所以我引导学生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体会这首别有情趣的七绝。

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的那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此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

我在教学时不失时机地出示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无疑于“推波助澜”,能带动学生的心灵的律动。这种清新闲逸的感情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是有所体会的。

在教学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句时,我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瀑布飞泻而下的画面,再引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从而更好的理解诗句的意境。

三、走出教材 群组学习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所谓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这无异于告诉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尤其是小学高年段的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例如在学校群文阅读本专题研讨课中,本人针对六年级制作了一节复习的形式的群组诗教学,引导学生对已学的古诗进行题材分类的课例——咏物诗、送别诗、思乡诗、爱国诗。

然后整合对比学习,同中求异,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发现各类故事的情趣。这样的整合对比学习,节省了教学中无效的环节,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次较深入的探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7: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一、用“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1.范读诗歌,用优美的语音感染学生。我用优美的语音把诗意表达出来,尽量在语言上给学生以美感。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把诗中“孤”、“独”二字读的深远幽邃,既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又跟“绝”、“灭”的情景形成强烈对比,把学生带入了雪野空旷、寒冷和凄清的环境中,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创设情景,感受诗美。欣赏是诗歌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声调、停顿、强弱、长短的错综变化与节拍音乐的美感;要读出字词句与诗人的情怀。如朗读《初春》,要满怀喜悦,读出诗人对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植物生长、动物活动、人的活动来展现春天的美丽,读时要把握这些情景变化和欣喜情怀的不变。朗读要形式多样,如范读、齐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要灵活运用录音、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乐于读,善于读。

读,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每一次读都应该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要通过教师的点拨、启发达到由读通顺到读懂、读出感情的目的。)多媒体的感性刺激以及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感受、并体验诗歌的内涵。

3.古诗很讲究语言文字的推敲。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对诗的语言文字的探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启发学生对“绿”字进行探讨。因为探讨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寻求最佳最美境界的过程,即用最美的语言文字表达最美好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在品析字词中,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美,这样在教学中,不仅帮助学生发掘了诗句中的语言美,引起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在写作时遣词造句的能力,在语言表达上仔细推敲,选用最恰当的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二、用“美”的画面,帮助学生想象

教学古诗,还应该图文结合,驰骋想象,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本身就是书画结合的艺术品。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短短两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了一幅瑰丽的图景。

教学时,我经常运用画简笔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有画的形象美,想象诗的画面。小学生是凭借形象而引发想象的,让学生通过视觉去感受图画中的美,与诗相互印证,以此获得美感的愉悦,进而欣赏画面美。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课外,我让学生根据诗的意境,通过想象绘成彩色图画,只有对审美客体进行联想和想象,才能产生强烈的美感。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增浓,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他们对色彩的喜爱。

有时也会根据诗歌的需要做成动画、或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图画美,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三、用优美的“意境”,唤起学生的美感

意境,是指诗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揣摩意境,就是既要把握诗人抒发的感情,又要理解这种感情是通过什么事物来表现的。诗歌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感情。形象是诗的本质。

而诗歌的形象不同于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中的形象,直接作用于欣赏者(学生们)的感官,而只能借助于语言作媒介,由学生自己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和再现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同时由于它具有间接造型的特点,能从更多的侧面来揭示形象的丰富内涵,给学生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天地。

如教学王之涣的《凉州词》,就要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在悠悠黄河、万仞孤城的广阔背景下戍关将士吹奏思念家乡笛子的画面,领会诗人抒发对朝廷不关心戍关将士生活的无限感慨之情。又如教学《独坐敬亭山》,要通过学生探讨明白:“众鸟高飞尽”说明只留下李白孤独一人;“孤云独去闲”说明云也飘走了,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说明诗人孤寂到只有把山当朋友来倾诉心中的孤独。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教师盲目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有的诗歌学生可能不能完全懂,只能领略大意,教师也不要过于苛求。因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只要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就行。

古诗中的“美”随处可见,俯拾即是。教学中从语言美到情感美,从悦目到悦耳再到悦心,从而达到了情感共鸣的意境。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美的感受和熏陶。

word该篇DOC格式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析(精选7篇)范文,共有1141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析(精选7篇)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析(精选7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