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论文 >

作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10-28 08:02:35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目录

正文

第一篇:作文教学论文修改版

武汉市语文学科“三优”比赛

优秀论文评比

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金手指

——谈作文批改与评讲方式的尝试

区属武昌区

学校武汉市东湖中学

年级高三年级

姓名戴娟

联系方式

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金手指

——谈作文批改与评讲方式的尝试

武汉市东湖中学戴娟(62879517)

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受教育的人“明中探讨”,如果暗中摸索就可以,也就无需什么教育了。(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作文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密切合作的过程, 是一个教——学——做的统一过程。一般包括命题、写作、批改、评讲四个前后相连的不同阶段。其中讲评是对该次作文的客观总结评价,又是对本次作文训练的提高和升华,同时为下一次作文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由此,我的作文教学便在改与评上花足了气力。

学生作文的批改是一次作文训练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了解学生作文得失的基础,更是有针对性指导作文的前提,其意义有二:

第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批改是以学生个人作文为对象进行的,它更直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学生能从教师的批改中认识到作文应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应该怎样写,不能怎样写。每次训练都有所领悟,有所提高。

第二,作文批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学生作文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自然表露,面对文章中偶尔流露出的不正确的、消极的认识和观点时,我们便义不容辞地成为他们的生活导师、心灵顾问和知心朋友。

怎样让学生喜欢作文讲评呢?

一、充分准备

制订作文教学计划能增强作文训练的科学性,提高作文训练的效率,使作文训练有序运行。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及时记录如优缺点、典型例子等,这样,就能了解学生作文的真实情况,使作文讲评能有的放矢。

二、面向全体

作文讲评要把多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概括进去,触及学生写作的得失,引起学生的共鸣。讲评中,要把学生作文主流或倾向性问题,同有关的写作知识联系起来,或褒或贬,或是或非,都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

三、突出重点

作文讲评必须突出重点,让学生就此次作文中一至两个主要问题,在教师的“重锤”敲打中震惊起来,取得更大的收获。当然,在突出重点问题讲评的同时,以重点带一般,详评与略评相结合。

四、人人参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目前绝大部分学校学生作文的互批互改只是偶尔的课堂调节方式或只是流于形式,依然以教师一手办的批改方式为主,这种方式既给老师造成极大负担,又易形成“作文为教师而写”的局面,造成学生思维僵化,作文千篇一律、形式单一且模式化的恶果。

而学生的自批互改能有效避免这一现象,鲁迅先生说:“文章是改出来的。”鼓励学生多写多改,为准确恰当的表情达意揣摩推敲字句,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洪镇涛说:“语言学习包括学习伙伴的语言。”由于年龄相仿,人生体验、人生感悟自然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互批互改中容易产生共鸣,在思想的碰撞中时常迸出创造性的火花,更利于写出个性化的优秀文章。

基于以上理念,本人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改观,其中一次尝试过程记录如下。

一、课前准备,明确训练目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中的名句,原只是用来说明“读书穷理”的重要性。今天有人说可理解为人读书后心灵纯美,胸怀博大;有人说可理解为作者的创造力来自于对现实营养的汲取;还有人说可理解为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来自于不断吸收新知……

大家都读过许许多多的名句,也记得许许多多的名句,不同的名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人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请另选名句,自选角度,以《从名句中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本次作文题是一则供料式命题作文,出得很灵活,充分体现了作文命题的公平性公正性适应性等原则。从命题角度看,这是一则非常好的作文题。 首先,根据高中语文新课标精神,新教材的“写作”部分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本则作文题让每个考生有话可说,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感悟”中又较好的地考查了学生的个性与创意。其次,体现了一定的选拔性功能。作文题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不至于轻易地偏题离题,但要想写好写出水平也不容易。如对“名句”的选择中,侧重考查了考生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最后,体现了一定的人本意识。高考作文的命题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社会与人生,侧重于“人生”方面。对考生“内在世界、内心想法、自我感悟”等方面的考查最能看出一个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与自我修养。关注考生内心世界,留给考生创造性展示自我的空间,也是进行“以人为本”教育的体现。文题要求考生从名句中感悟,那么写出的作文实际上就是考生自我意识的展现。

二、作文评价面向全体

本次阅卷,从整体看,高分作文不多,较少有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考场佳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命题形式明辩不清。文题是则命题作文,命题者还特地用了一个书名号(从标点符号用法的角度讲,此处当用引号为佳)以警示,但考生却将其当作了半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为数相当多。这应该是审题上的一个失误。

2、名句展示得多,主旨却不集中。一部分考生在文中提到了多句名句,如果感悟其共同的某一点,还能成就佳作。但考生在处理时,多写成了多句多悟,主旨过于分散。

3、名句与感悟的关系没处理好。一种情况是有名句无感悟,绝大部分文字是对名句的解读、赏析,对名句作者的介绍,没有让“我”的思想入文;另一种情况是有名句亦有感悟,但感悟不是从名句中来,如名句是“天健行;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感悟却是“责任”,着实牵强。

4、名句识记有误。一是误记作者,如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成是李白的或杜甫的,把“天才是 99%的汗水加上 1%的机遇。”误作是爱因斯坦的等;二是名句中的个别字识记有误,如 “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误写作“才”等等。

5、感悟的切入点过大。有的考生写感悟,一落笔就是感悟“生活”、感悟“人生”,孰不知“生活”“人生”的范围过于宽泛,虽不易跑题,但易使文章显得大而空洞。

6、思考不够深入。绝大数考生只限于在对名句文本解读基础上的一种感悟,而且感悟也是点到为止,挖掘不深,少有富有新意而又言之成理的作文。

7、文体特征不鲜明。如在议论文中,却花大量的篇幅叙述“我”的父母如何教导“我”以此作为论据,有“四不象”之嫌。

除以上几点之外,也较普遍地存在结构混乱想到哪写到哪的问题,本次作文四平八稳的文章多,有出彩点的作文少。

三、人人参与

印发例文(节选)如下

例文一从名句中感悟……

爱因斯坦说:天才是 99%的汗水加上 1%的机遇。

人生需要生工就必须努力。或许在离成功最近的那步跌倒而失败,但要相信,不努力的人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

意大利男高音帕瓦罗蒂在一家旅馆里为一场音乐会做着准备。他苦想着发出高音的秘诀。突然,他注意到了隔壁的房间里传来了阵阵婴儿的哭声。那哭声总似乎在最高音处戛然而止。这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发现,那声音发出的玄妙之处。最后,他在第二天的音乐会上取得了成功。

成功需要努力,同时也要学会抓住机遇。但机遇(一篇好范文带来更多轻松WwW.haOwOrD.coM)并不是随时都在你面前,它还需要一双发现机遇的眼睛。只有努力才能发现机遇,取得最后的成功。

成功不是能轻易得来的,它需要99%的努力加上1%的机遇 。爱因斯坦的话警示着我,也告诉着所有的人。

例文二从名句中感悟……

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充分体现了李白不与世俗,不愿为别人而做自己不愿做的事。

面对这句话,想想自己从小到现在,似乎没有一件事是自己愿意做的。我不觉感到茫然,是李白错了,还是这世道错了?我无语……

……

面对官场,你可以扬袖而去,出走于山水之中,自由自在,谁能束缚?可是我,一个现代的我,面对考场,却头也不能回,心里的滋味,有谁能品尝?当我再次坐在课桌前,面对着试卷,看着这句话,我突然明白了。李白啊,你面对官场拂袖而去,那是因为官场的黑暗,容不得你那清高的性格与他格格不入,你出于山水之中,是因为你的“诗才”。噢,你是有资格的,而我呢?什么都不会,正是学知识的时间却如此叛逆。我把这一切却都推在了别人身上,看来我真的很无知。

一句名言,改变了我的一生,我要以此为警戒,把从前的无知变为以后的求知。我终于找到了迷失了很久的自我,面对考场我用激情投入;面对家人,我要用感激接受;面对老师,我要用努力来回报。

现在的努力,为的是以后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挥洒自如,来去无阻。感谢这句名言,它让我找会自我,更要感激李白,他让我知道如何才能感叹“爱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例文三从名句中感悟责任

易经乾卦有云:“天健行;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原来君子要不断努力,要用自己宽大的胸怀包容他人,更重要的,我看到了君子的责任,正所谓天下之兴亡,匹夫有责。

离高考越来越近了,感觉三年一下子就过去了,甚至高一买的参考书现在还在我书包里。我们像被招募的新兵一样,训练了几天射击就被拖去战场,在那里,我们面对的是同样一群新兵,手中拿着一杆比他们还高的枪,颤颤惊惊地向那目的地——独木桥走去。

其实我可以放弃的,看着那些新兵们眼神迷茫地向那座桥爬去,却又掉下来,接着又爬上去,又掉下来……有的新兵早已放弃,坐在自己的阵地上吃着烤全羊。

要放弃吗?我问我自己,后面的羊肉确实很诱人,也不断有后退者高声吟唱:“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我回头,却看见茫茫一片,我已经走了很长的路,岁月已将来时的痕迹掩盖,真的要放弃吗?

在我迷茫之际,一个陌生人从我身边走过,在他脸上,我看到的是坚定的信念。但却不断地被地上的石头绊倒。我不禁问道:“你屡战屡败,但却又屡败屡战,这是为何?”他回答说:“因为这是我的责任!”声音坚定有力,响彻天地。

是的,我是一名战士,我必须通过那座桥,这是我的责任,我不能退缩。这时,只见他跨过刚刚绊倒他的石头,高声吟唱着:“天健行,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那座桥我一定要过去,就算失败,大不了重头再来。”

失败又怎样,大不了从头再来,那座桥我过定了,因为这是我的责任,就算在困难,我也需要面对。

于是我重新收拾好自己的行囊,向着那座桥艰难的爬去。天健行,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会不断努力,自强不息,向着那座桥爬去,只到我爬到了桥上,直到我爬过了那座独木桥。

学生们拿到例文后,按照老师事前的安排展开讨论,很快就有了结论,每篇例文的优劣被大家一一陈述,转述如下:

例文一,使用论据新颖,但缺乏论证,论点与论据只见完全脱离,应该围绕论点分析帕瓦罗蒂获得了灵感抓住机遇,勤奋练习才获得了演唱会的成功,更成就了他世界男高音歌唱家的美名,还有名言的话语权被更改,内容不丰富等不足;

例文二,亮点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但文章主题不突出,文章先用了很大的篇幅写作者生活学习中的苦闷茫然,仅用二百多字就揭示名句对自己的警示,是自己感悟人生,如能再列举出两三个名人(海伦·凯勒、曾因失恋而痛不欲生的居里夫人、史铁生、金晶)的事迹,他们遭遇生活的戏弄或沉迷于痛苦之中或消极处世,但终因热爱生命不屈服于命运而走出人生的低谷、扬起生命的风帆,都是激励我们乐观积极地追求美好人生的好示例;

例文三,作者记叙了自己的思想由迷惘走向坚定的过程,采用比喻的手法,将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比作将冲上战场的士兵,有的士兵临“桥”脱逃,躲在阵地后享受美味的烤全羊,而茫然不知所措的“我”为一个屡败屡战的士兵所感染“重新收拾好自己的行囊,向着那座桥艰难的爬去”,一个比喻贯穿全文,浑然一体,极富感染力,形象生动,新颖独到,表达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且思想取向积极进取乐观向上,非常好!文章最大的硬伤就是名句“天健行;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传达的是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用最崇高的品德来对待一切事物)的精神品质,由这句名言感悟出“君子的责任”,无法立足, 立意不能立足,一切耀眼的光芒顿时失色,实在遗憾!

众人拾柴火焰高, 学生们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坦诚中肯,有深度,有广度。在讨论与争鸣中使大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在下一次的作文训练中,同学们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取例文之精华,补自己作文之不足。可见,集思广益远比教师一人一笔一口的批阅、评价和建议的方法实用许多。

四、解决问题突出重点

1、强化审题意识,勤练写作基本功。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审题的过程,不仅是理解题目含义的过程,还是确定文章体裁、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很多学生在作文时对此关注不够,往往草率行事,考虑不周。在作文中暴露出来的主题零散、结构混乱、语言啰嗦、文体特征不明等问题,都说明了学生的写作基本功还很差。立足于写作基础,反复训练,不能急于求成。

2、强化本我意识,彰显个性色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学

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一点正突出了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写作导向。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都注重引导考生关注社会、表达性灵。这种导向的变化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学生应该把写作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深入地关注内心,体悟身边的一切事物,写真情,抒真性,表真意,塑真我。在高考阅卷场上,老师们更希望读到那些有真情实感的文字,不愿意读到东施效颦、故弄玄虚、无病呻吟、东拉西扯的文章。所以,加强本我意识,努力写出真实的生活和心得,我们在遇到一些所谓的“偏怪难”的考场作文题的时候,也能够应付自如,不至于乱了阵脚。

3、加强思维训练,注重作文技巧。在备考中加强思维训练,对考生审题立意帮助很大。作文思维实际上就是考生对事物的理解方式,怎样对事物进行辩证的思维、全面的思维、主流思维、系统的思维、宏观与微观的思维分析,都显得十分必要,其中前三者尤为重要。本次作文中,有很多考生用名句“感悟”却很牵强或很肤浅,究其原因,是对名句没有进行辩证、全面的思维分析。此外,运用一定的作文技巧也是必要的,它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传情达意。作文技巧包括形式和内容两大方面,形式上的技巧可以让文章的语言和结构别具一格,内容上的技巧可以让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入木三分。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以往的高考优秀作文中学习、借鉴。

4、加强课内外阅读,拓展写作视野。阅读和写作是不分家的,多读才能增加写作素材,拓宽写作视野,提升自己的识见水平。课内阅读可多注重典型篇目,让课文作为写作的素材,感悟作者的情感态度,分析文章的行文脉络,学习借鉴写作技法。课外阅读最好做摘抄,辅之以精当点评,不求量多,力求读有所获,读有所启。考生通过广泛的阅读,一方面可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典型人物,写作时可运用到作文中充实文章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一定的社会动态、文化焦点、时评热议、人民心态等等,可以直接提升自身作文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高考紧张的复习备考过程中,抽点时间加强课内外阅读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作文的评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导向性。评改作文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习作内容三者之间的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参与活动认识中的主体,只有学生的这种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淋漓的发挥,才会真正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水平,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才会出现新的生机与勃勃活力。学生也会喜欢上作文讲评的。

第二篇:作文教学论文

生活与语文共舞,阅读与写作齐飞

————浅谈写作教学

无棣县海丰街道中心小学于金妹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甚至可称作是半壁江山,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健康情感、高雅情趣、张扬个性的重要阵地。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他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许多学生认为“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于是作文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内容上东拼西凑,思维上移花接木,经验上修残补缺。究其原因是题材狭窄陈旧,内容空洞无物,缺少个性展示,而其实质是生活经验的匮乏。对此我采取的对策是:

一、教给学生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地方法,这是学生作文的“源”,也是学生作文外的工夫。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一景、一物、一画面,如果用独特的目光去审视,就能读出全新的意境,就会有超常的发现,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写作的素材,而是他们往往忽视了生活中的金矿石。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设计、升华生活,叙写、演绎生活,教师要目中有人,把学生当成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生命实体,鼓励他们自由地观察、思考、表达,即使幼稚、肤浅,相信它也是真诚的、美好的,如同带露的鲜花。

从源头抓起,教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丰富学生的“内存”,

正如叶圣陶所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

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慧于内秀于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把阅读延伸到课外,要指导阅读方法,略读、精读、选读、研读,可针对阅读内容的特点及阅读要求,进行选择,并指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营养,比如,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的刻画等的方法,领会语言魅力等。学生只有不断增加阅读量,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才能形成更丰富的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作为教师的我们都必须指导学生将读与写结合,将读写与自己的生活结合,只读不写难以将读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营养,只写不读难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与写作水平;让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生活。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让学生畅游书海,与经典为友,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写作水平。

三、自由写作,培养兴趣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一般是在两节作文课内,学生按习作题目的要求,在课堂上冥思苦想,凭脑子里原有的素材加工组合,实在没有素材就借用平时见过的范文改头换面。在整个作文过程中,学生处于“要我作文”的被动状态,再加上命题作文的条条框框,将学生的思维空间层层束缚,往往使得学生作文出现一个共同毛病:酸文矫情,

为文造情。作文中不见了人,不见了人的真实感情,不见了人性的真实存在。所以教师应拆除作文的条条框框,使其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为学生写作创设一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天地,放飞他们的思想,让他们随意、轻松,快乐地写作。另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的这种需要同样特别强烈,他们多么想做一个发现者,把自己的发现记下来,告诉别人,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因此,班内可设置“小小展示台”,学生完成的习作都可以展示出来。当自己的文章“上墙”后,小作者就是全班的焦点,他的心里充满了自豪和期待,渴望听到大家的赞美。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展示自己的作文,也可以当当“小老师”,为展示的作文写评语。这时的写作就不再是老师“要我作文”,而是“我要作文”了。兴趣有了,学生对作文那种抵触心理以及畏难情绪自然土崩瓦解。

四、仿写必不可少

学生生活阅历与生活体验较少,很难写出情节动人,说理深刻的文章,仿写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学生视野开阔,思路流畅,既继承了别人,又丰富了自我,由此,仿写就成为提高作文水平极有利的途径之一。仿写的样板范文是学生仿写的样板。范文的选择,教师要独具慧眼。要选择有亮点、特别出彩而又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文章。它可以是教材内的课文,也可以是班级学生或者同龄人的优秀习作,也可以是课外的名家名作,还可以是教师的下水文。仿写可以从多角度入手,既可以对整篇文章的全面仿写,即对范文的立意、情节、技

巧、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模仿,也可以对范文的局部仿写,即对文章的某种写作技巧、表达方式、描写方法等某个方面进行模仿。笔者认为,在作文打着“自由、创新、个性”的旗帜的今天,遵循传统教法——“仿写”仍不失为一个好点子:用阅读中的收益来指导写作,并在写作实践中巩固阅读的收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来自于生活的积累。叶圣陶在《答章熊的信》中说:“话与文都是不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说几分话,写几分文,不会打折扣,不会超过增多。所以,说和写似技能而又非技能。”作文就是在生活中教会学生做人。只有多观察,多阅读,多思考,才能信手拈来,皆成文章,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住歙张”的境界。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示真实的自我,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

第三篇:初中作文教学论文

暮然回首见端倪

————写作之路

自己在当学生时亦如现在的学生,每单元结束时最怕的就是作文训练,每每老师把作文要求强调之后就是一句“现在开始动笔吧!”而此时自己总是攥着笔头、皱着眉头、揪着心头却写不下第一个字。现在自己站在讲台上看见自己的学生也是如此这般的情景,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要想成为“作家”确实不易!

学生写作却是语文能力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而写作最能体现这种能力的强弱。在学生的学习中,还是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具备一定的语言写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写作时没有话可写,没有素材可拓展,而且就算勉强为了交差,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遣词造句都平淡无味毫无悬念。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没有过多地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以及好词佳句,哪来的素材和写作对象?对于中学生来说,要想提高写作水平,积累语言文字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语言积累是前奏

写作其实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用语言文字记录下来,所以写还是要以说为先。然而说话却不能等同于写文章,就像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一样,但说话对于活跃思维、恰当选用句式和词语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语言积累贫乏,见人见事时就无话可说,等到写作时搜肠刮肚也写不出一句话,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词汇,学生才能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出口成章。

那么,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有意识的积累,建立自己的语言词库。

善于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在学习过的文章中富有表现力和启示性的字词句段都要注意分门别类的积累。一篇篇语文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范文,他也是学生的最亲近的“百科全书”,书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轶事、凡人琐事,记人的、写景、状物的等等都有涉足。写人记事的好词好句可以为记叙文所用;写景状物的优美句段可以为散文所用。真可谓“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他却在灯火阑珊处”。手中的课本就是最好的宝典!

善于发现身边的资源。在教学中我还要求学生善于发现,记住并且做到“读书有三到——眼到、心到、口到”。生活中亦是如此,要时刻养成“眼口耳手心”几管齐下的习惯。把身边那些能感受到的、能听见的、能看见的、能嗅见的声音、动作、色彩、言语和表情等一并的记录下来,这样语言的素材还怕积累不到吗?

举例来说:在校园中,看到众多的学生和老师,他们的年龄、面容、服饰、声音、走路的姿态、表情等确是截然不同的。这对于学生描写人物形象确是很好的材料,也是身边的时时接触的人物,在写的时候不会陌生,也会有话可说。

总之,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夜增进,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感悟,之后再把自己积累的素材加以融会贯通用于自己的写作中,那么再次写出来的文章不会再是千篇一律而且无话可说了吧!在写作方面作为教师首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写作兴趣,这样才可以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从而在一步步的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和技能。

在写作教学之路上还有很多未开垦的地方,作为一名教师我会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努力,发掘出更好的习作之路让学生轻松的前行!

第四篇:个性化作文教学论文

弘扬个性,放飞思想

---新课改下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思考

文章摘要:个性化的时代需要个性化的人,同样也需要个性化的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以我之笔抒我之心”,提倡个性化作文的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

在新课标理念的碰撞下,大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堂的写作指导一直处于薄弱地位,很多时候,普遍存在淡化过程,注重结果的问题,尤其在农村学校,部分语文教师往往会根据教材所规定的写作要求,就要求学生写出规范的作文来,或者讲一些空泛抽象的类似“明确主题,突出中心,语言流畅,条理清楚??”等的条文,就要求学生进行作文。结果下来,多数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好似“雾里看花”,面对写作要求和题目,只能是模糊点头,最终敷衍了事,甚至东抄西凑,马虎应付。学生由此缺少写作的积极性和原动力,对作文“望而生畏”,出现讨厌写作文或头痛上作文课的现象。个性化的时代需要个性化的人,同样也需要个性化的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提倡个性化作文的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所谓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指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写作行为。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种新模式的教学实践,其核心在于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与写作相遇时的原始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个性化作文教学提倡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思维去表达。其实,语文教师如果能在作文教学方面仔细探讨存在的问题,立足生活,多角度、多方位加强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利用无限广阔的生活与教学资源,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作文课堂,就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亲近作文,喜欢作文。下面是我在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实践中得出的一点浅薄之见,仅与同行商榷。

一、 教师指导应具有个性化

恩格斯曾把人的个性比喻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宇宙万物之灵的“灵”之所在。学生作文的个性生成很大程度上以老师的个性教学为前提,没有个性的教学根本谈不上是地道的语文教学。所谓教学个性是指教师在长

期的教学探索中将教学规律和个性特点熔铸一炉,体现出独特的和相对稳定的一种教学风格。倡导教学个性,目的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健康主动地发展自我个性,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创造型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只有个性化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新课标在写作上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由此,教师在作文指导时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大胆创新改革,摒弃那种传统的以教师的授意、出题、订框结构、输送素材到学生的“语言组装”写成一篇作文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其次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独立和创新个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新动机,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努力培养和维护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性。第三,要鼓励学生说真话,以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为题材写成的文章,新颖独特,富有个性,才是最有价值的文章。

教师个性化的指导就像一把钥匙,它能开启学生个性发展的大门。为确保学生写出思想健康、个性鲜明的作文来,教师个性化作文指导应做好以下两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广泛阅读是语文创新能力的基础,更是个性化作文的必由之路。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新课标规定的中学生必读书,扩大学生知识面,夯实人文底蕴,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保证个性化作文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具体做法可以:1、利用每周的阅读课以及校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有计划地推荐书目,组织学生阅读,做笔记、扎记、评论,以求每阅必有得。2、每天布置背诵、理解一首古典诗词,看电视新闻,阅读一篇报刊杂志的美文,写一篇练笔的回家作业3、不定期地开展读书读报和作文竞赛,检查阅读效果。二是要加强作文章法的训练指导。文无定法,但有章法,传统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应用性等,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规矩”,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写作,你就得遵循这种体制。一篇文章如何开头,如何展开,如何收尾,所谓“起、承、转、合”,虽无统一标准,但是,要准确地明白地叙说,状写客观事物,表述情感,只有教师将这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教给学生,才可以提倡学生作文个性化的自由表达。

一、 学生表达富有个性化

初中作文教学要遵循写作的一般规律,注意作文起承转合的行文格式、通顺规范的语言以及必要的表现方法外,应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个体成长的实际,以我之笔抒我之心,写出真正具有个性的文章。除了教

师个性化指导外,关键还在于激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从拟题、选材、文体、立意构思到语言的运用,都可闪现学生个性化的亮点。

1、拟题力求新颖独特

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起着概括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俗话说“题好文一半”,有一个灵活的题目,有利于扩展写作的思路,写出新颖有个性的文章。在实施个性化作文的训练中,可以给命题立下两条原则:一要立足现实世界,放眼未来世界,力求新颖、独特。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多角度思维。

学生自拟题目时,不要千篇一律,如以“贫困”为话题的作文,不是《贫困》就是《说贫困》。而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有针对性地去拟题。譬如《穷且益坚》、《我贫困,我美丽》、《贫困是首歌》、《感谢清贫》、《青山在,何以贫》、《最贫是无志》等富有个性的题目多好。拟题确切、精炼、生动、新颖、有意蕴,有文采,有个性,可巧借一些方法。如引用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修辞法《搬“文山”会“填海”》,符号法《拼搏+谋略=成功》,标点法《减负!减负?》,反常法《以胖为荣》等。其实文题的个性化已经为作文的个性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我要与别人不一样”的思想自始至终要贯穿在作文过程中。

2、选材要独辟蹊径

个性化的选材使文章充实而有生命力。个性化的选材就要独辟蹊径,力求新颖,变换思维角度,拓展思维空间,要善于选择新的切入点,围绕话题引发新的议论,展开新的联想,讲述新的故事,抒发新的感情。首先要放弃题目字面上的本意,挖掘其新意。如妈妈生日到了,以《特殊的生日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很多同学会想到一般的蛋糕、鲜花、巧克力等礼物,不能突出“特殊”,有的同学写“打扫整理房间”,“陪妈妈看电影、聊天”等写得生动就不落俗套。又如写《桥》或《考试》之类,最好跟人生联系起来,可以写友谊之桥,心灵之桥,行为的考试,品德的考试。

3、构思力求推陈出新

“文成于思”,构思是学生把习作素材在头脑中进行条理化的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写出有新意的东西,就得让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超越思维定势,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思维,大胆求异,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个性化的构思使文章具有感染读者的巨大力量。可以体现在设置悬念,巧置误会。先抑后扬,情节陡转。细节凸现,线索交替。物观世界,借物喻理。起句不凡,结句出韵。题记导入,尾声拓展。标题串线,镜头组合等,

这些粗看起来较难,实际并不难,只要认真学好课本里的范文,再加上自己作文时有意尝试和琢磨,一定能行。“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文章再给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则更令读者拍案叫绝。如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他的小说有很大的特点,就是文章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构思可谓新颖别致,有个性。

4、语言力求体现独特

所谓个性化语言,是指与每一个鲜活的写作个体相对应的,浸透着写作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活泼的生命色素的语言,是书写纯真心灵、抒发真挚情感的语言,语言要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要使语言出采、作文生色的方法有许多,写作语言个性化常见的策略有:如巧用修辞、渗透哲理、运用叠音词、骈散结合、适当使用文言词语、引用名言警句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体现独特性。如有些学生个性幽默,那么他的文章可以幽默风趣些,有的学生喜欢用优美的词句,那么就可以生动形象些,有的学生喜欢用平实的语言,也无妨,可以朴实见长。我们要让学生明确,他喜欢哪一类语言,在写作上多学习那一类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技巧,尽量朝自己喜欢的方面发展,充分施展自己的语言个性。

三、作文评价体现个性化

作文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将对学生的写作热情产生影响,个性化的作文评价,能发现甚至挖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进而予以充分的肯定、表扬,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对作文更有信心。新课标关于作文个性评价上提到:“不仅要注意考察学习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保持传统的“面批、互评、针对评改、师生共评、个别评改、综合评改”外,作文批改应改变教师一改到底,一切包办代替的老方法,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张志公先生说“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学生的修改需老师的指导。可以进行如下修改尝试:一是指导自改。每次作文草稿完成后,指导学生反复自改,从文章的立意、选材、布局、语言等方面反复琢磨,字斟句酌,精心修改。二是教师作示范性修改。教师浏览全班作文,选择一篇最有代表性的文章,精心批改,点评,作为修改的范例印发给学生。再作批改的方法指导。然后四人一组互批互改,改后全班推荐两至三篇在班上交流,由学生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写好作文后记。还可设计一些有特色的评改方式。譬如制订好评分标准。材料真实(15分),有创新(15分),条理清楚(20分),有重点(20分),语句通顺(20分),书写工整(10

分)。 让学生把评分标准工整地抄在作文的后面。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根据

学生的作文情况逐个进行打分。学生拿到老师批改的作文后,可以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样作文得失一目了然,便于修改。

个性是一种创造,是一种自由,是对个体心灵空间的释放,让学生的个性在写作中得到积极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是心灵的放飞,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字里行间表述真情,弘扬个性。冰心曾说过:“人的心灵世界是个性化、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情趣的,是心灵的笑语和眼泪。”让我们带着心灵的笑语和眼泪追求个性化的教学和写作吧,让学生在作文中张扬自己的个性,放飞火热的激情。“清水出芙蓉,一枝独秀耳。”让学生作文真正注入活水源头,使学生作文成为展示个性、发展特长的舞台。

第五篇:作文教学论文

寻觅春天的踪迹

——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能反映学生意识的特殊教学形式。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让作文教学沐浴着人文的灿烂阳光,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切实完善学生的人格,使作文真正成为提高人的素质的教学活动,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关键词:高中作文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里一反传统作文教学重技能技巧训练、重文本表达方式和效果的观念,将作文教学的重心转移到作文主体的内在修养与健全人格品质的建构上来。我们的写作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更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让学生在生命本色的、生活化的学习活动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一、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作文的源头活水,提高人文素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作文的源头活水,从而写出各具个性的作文,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叶圣陶、朱自清《国文教学》) 在写作之前,引导学生阅读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平时积累阅读。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指导学生阅 1

读某一类作品,如学习王朔的幽默语言、鲁迅的思想深邃、海明威的感情激越、金庸大侠的崇尚正义、张爱玲的多愁善感、罗曼?罗兰的志存高远。只有阅读有个性的作品才能保证写出有个性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是现场搜索阅读。在作文前一节课,将学生领进阅览室,让他们搜索能派得上用场的作文材料和作文形式,加以借鉴、仿效。学生在阅读中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文化底蕴,提高了文学素养。

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可以结合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出一些小题目,如“我们的班集体”、“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同学”、“我最喜欢的一堂课”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题目去观察、去思考。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要使他们学会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掘事物的深刻含义,进而写出客观、辩证的优秀作文。

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开掘作文的源头活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犹如一个万花筒,一个对生活有着真切关注和思考的灵魂,其文章一定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许多学生的作文过多地把视线锁定在学校家庭的趣事风波。一个真正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学生,应该和时代的心跳连在一起:为农村解决不了温饱的农民而忧心忡忡,为山区失学儿童潸然泪下,为社会道德沦落而焦虑不安,为信仰危机而振臂呼号。在平时的作文中让学生把“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融入自己的作文中,

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潜移默化中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含量。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学宝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这些名著名篇中融入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积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培养他们的读书爱好, 就等于帮助他们找到了源远流长的知识的泉眼。创造条件阅读,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荐作品,启发阅读的兴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组织开展练口活动,在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中介绍名著篇和新作,达到互相推荐、彼此学习的目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每一次活动就是一次生活的投入,一次视野的扩展,一种情感的体验,一段思想的磨砺,一次道德的自我完善。

二、在写中体现学生的人文素养

课新标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学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一过程最能体现一个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通过写作这个平台,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只注重技巧,而忽视对写作基本功的训练,或是教条地强调基本知识厄杀学生的兴趣,都是不可取的做法。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写作仍要从培养写人、记事、说理这些基本功开始,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前高考作文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的文章四不像。既不是记叙文,也不是议论文,往往文体不分,不伦不类。针对这种情况,作文教学首先要重视文体的训练,指导学生学会写复杂记叙文,既包含六要素,又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要训练学生规规矩矩地写议论文,即明确地表达论点、论据、论证,思维缜密,逻辑清晰。要引导学生写灵活自由的散文随笔,心得体会,可以表现欢乐,赞颂美好,褒扬奉献,也可以抒写伤感,抨击丑恶,揭露渺小,倡导个性化写作。其次,在训练学生基本文体的写作过程中,适当穿插带有高考趋势方面的文题,指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开放性命题作文,引领学生写作立意深刻、构思新颖、文体复杂、难度较高的文章。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到记叙生动、罗辑缜密、说理透彻、抒情真挚充沛,使学生的作文既深刻丰富,又有文采有创意,充分展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

三、人文情怀是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人文情怀是指作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追求与精神状况,是人思想情感的流露与体现,是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内化于人内心而形成的一种精神品种、一种修养、一种心理和一种态度。新形势下作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为目标。这也正是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要求的。也许有人说,站在人文精神、人文素养这一高度谈论作文教学是高谈阔论,没有一定的内容依托,根本无法在教学中实施,其实教师始终应站在一个高度,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通过写作这个平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要从写作生活化入手,丰富文章的写作内容。无论是高尚的还是庸俗的精神品质都是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的,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让文章内容回归到生活中去已成

为当前作文的主流,写作生活化是丰富文章内容的用效途径。由于学生的生活单调,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感到没内容可写,要引导学生关注和珍惜学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利用好文本教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平凡而又有意义的小事、琐事,如高中教材中《我不是个好儿子》《丑石》等,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点,让学生写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写自己的欢乐和苦恼,从写作内容上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热点,充分利用网络传媒,对社会各种现象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关注多元的、真实的、繁杂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喜欢的生活内容如:音乐、绘画、体育等,让学生作文取材生活化,注重生活细节,从点滴生活中感受其细微变化和差异,并由此上升到理性的人生感悟和人生哲理。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捕捉情感支点,挖掘学生内心的真情,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抒发真挚情感,让学生在情感历程中学会化平淡为真切,化漠视为珍爱,在师生共处与人交往中培养合作精神,在文章写作中体验生活的真善美,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真正做到文以载道、文道融合。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远的课题,它要求作文教学必须从应试的舞台中切实解放出来,多角度,多渠道地开拓作文教学的局面,引导学生去走近“人文”,真正撑起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大旗。注重人

文关怀、注重以生为本。让我们以爱心造就爱心,以宽容培养宽容,以成功呼唤成功,使作文教学闪耀着人文之光。

好范文网推荐访问其他精彩范文:

作文教学论文

浅谈作文教学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word该篇DOC格式作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论文)范文,共有1748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作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论文)下载
作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论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