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论文 >

教育学论文(多篇)

发布时间:2023-11-29 09:20:13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前言]教育论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育学论文(多篇)

教育学类论文 篇一

关键词:人文学科;科学素质;培养模式

人文学科,在大学主要指社会科学,经济及管理类学科。在我国的大学教育构成中,人文学科的学生大约占30%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有几百万在校文学科类大学生。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类的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大力加强科学素质的提升。

一、人文学科学生科学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关系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从一般的学科和课程构成在教育目的的反映上看,人文教育主要进行的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在这个基础上,科学教育既要传承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知识与理论,使之拓宽知识领域,更好进行科学素质教育,重点在拓宽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以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求得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重点解决“方法论”问题。对人文学科学生进行科学教育,解决的是学生科学素质问题,为整体提高学生素质奠定基础,这实际上是现代教育所要面临和解决的课题。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展开了这方面的探索完成,如广泛地开设了自然科学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基础与专业课,进行通才与专才的教育,加大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力度。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工作则更早,其教育方式,体系也更完备,如美国的通识教育、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报告”、STS教育等。

但应当明确的是,我们现在探索的科学教育,已经不能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般的数现代知识的再度灌输和教育,不能只是一般自然科学的系统性教育,而是要更强调科学精神的培育,及“求真”能力的培养,以此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才是在文科大学生中加强科学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人文学科学生科学素质教育重要性

大学生作为同年龄段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其科学素质应当较高。但是,目前对人文学科大学生群体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的这一群体并不比其他社会群体的高多少。

一般来说,科学素质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科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理解程度;对科学研究方法与过程的基本理解程度,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正确理解。同时满足上面几个方面的条件,才可以说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养。

由于我们教育方法,课程设置乃至教育制度上的缺陷,当代大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缺失是较为严重的,这点已不容怀疑,这也是多年来我们的科研成果众多,创造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不高,我们的科研论文众多,但有独创性的不多。我们的高学历、高学位人才众多,但真正成长为大家的人物即寥寥无几的重要原因。

中国教育史上,有两个时期是值得回味和反思的,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高等教育的一些缺陷,也就是科学素质培养中的一些问题。

上世纪40年代,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国内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学内迁至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由于战争,当时的办学条件异常艰苦,甚至连基本的时间实验设备设施及教材都相当缺失,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坚持对学生进行贯通的科学素质教育,不局限于某一学科的专门教育,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提升了学生科学素养,尤其学生掌握与研究方法。因此,培养的学生既有深厚扎实的理论专业功底,同时,又使学生具备了学习与科研能力。这种科学教育的成果在未来展现出来。30年后,到70年代就很快涌现出了杨振宁、李政道和在国内学术界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家,如“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彭恒武、朱光亚、钱伟长,还有成长为两院院士的王伏雄、陆宝麟、涂光织、陶大镛等大家,西南联大的学术水平在世界都是有具有一定地位的,它培养了几十位两院士,如果从大学毕业算起,西南联大的毕业生20多年后就成了世界公认的大家。

1977年,我国恢复高等教育的招生考试,每年招生人数从20多万,至今也是30多年,但全国的恢复招生考试以后的毕业生公认为学术大家的寥寥无几,要成为能问鼎诺贝尔奖的人到目前还几乎没有,同样也是30年,办学条件优于30年前的西南联大,而毕业生质量即不能相比,究其原因,科学教育的缺失是其中重要一条,现在的学生,没有相当严格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更缺少科学教育中方法的培养,对人文科学的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尤其具有不可缺少的地位与重要性。

首先,科学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最重要基础之一。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我国现行的高考选拔制度上的缺陷,中学阶段文理过早分科教育,文科大学生对自然科学教育的理解是极不完整的,更谈不上深入和全面。而从理论上看,人的素质是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方面组成的,这几方面相互渗透、联系和影响,共同构成其整体素质。而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最高层次,是其他形式发展与构成的基础。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不足,就此而言,对人文大学生的科学教育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这类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其次,社会对人的整体认识偏差使人才的评价系统不完善。我们的大学教育在这种不完善的评价系统的引导下,将大学教育定位于一种单纯的职业教育,这种教育理念导致大学教育多年来过于功利化,过分的专业化,具有强烈的行业性与较窄专业性,而目前经济发展,结构变化相当迅速,原有的重专业、轻复合;重知识积累、轻全面素质提升;重平均发展,轻个性教育的教育模式弊端在市场变化面前变得束手无策,学生技能单一,考试技能较强,工作技能却较弱,尤其缺乏灵活性与创造性,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须提高人文学科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

再次,从现代科技的发展状况看,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日益渗透坚密联系,实现高度综合化,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相互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现代社会问题,科技与经济问题都具有相互联系与综合性,人类必须站在全新的高度,从整体上去认识与把握客观世界,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当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知识,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

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要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必须加强科学知识教育。教育本身的功能在于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既然要求的是全面提升,当然也就包括了科学素质的内容,否则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提升素质。自然科学本身重视探求真理的“客观性”,即实践性,将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研究活动,就应当有贯穿于人科技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审核能力,通过科技知识与素质的提高,使之具备良好的科学论理与道德,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因此,人文科学而的大学生进行科学教育,重要的在于养成好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论理道德,这对人文学科的大学生尤其是应当的。

三、人文学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模式

(一)改革目前的课程设置结构

当前在教育方面我们非常习惯于满堂灌,因此总感到教学时数不多,许多专业学习的标准往往以教学的时数为重要依据,很少考虑当前科技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学生接受科技教育的个体差异。

因此,必须大力改革目前的课程结构模式,减少一些强调共性的统开课,尽可能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开设科技教育课程,强化科技教育对人的巨大的培养和塑造功能。

(二)改革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将科学素质培养纳入评价体系之中

当前,我同时对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评估中,一般都着重于教师教案的完整性,近年来甚至以统一性作为模式,由此而来的是,教师的教育个性无法发挥,培养学生就势必成为一种共性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估,过于在考试过程,论文数量,考试分数,甚至将试卷及各类题量都作为一种统一标准。对于人文学科类的大学生,更把作业的规范性和次数作为标准,使学生陷于新一轮的文山题海之中。

因此,要体现科技素质的培养,就要改革这种评价模式,体现“科学素质”培养的特色,要将科学教育课程提升到人文学科学生总课程的的20%以上,加大科技知识普及、科技写作知识的传授力度,并结合学科特性,发挥其逻辑思维的特性,在开设一些具体的科技课程同时,侧重于学习《创造学》、《科技概论》、《科技论文写作》、《科技发明与创造》作基础选修课,加入《科技实践》课作为具体的一门科技活动过程的实践课,并要规定一定的训练量。

(三)建立有特色的科技实践活动基地

可以考虑在大学的研究机构和社会上的科研开发机构中,有针对性的建立科技实践基地,并注重人文学科学生特色。

人文学科学生不可能直接参加科技研究,但建立这种基地,可以让人文学科学生有实践基地作保证,让人文学科学生知晓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全过程,尤其是科技开发的组织工作乃至投入生产、创造效益的过程,让人文学科的学生知晓这一过程,参加组织工作的过程,可以培养科技意识,懂得科研开发的全过程,潜移默化中增长科技活动的知识,提升其科技素质。

(四)改革课堂科学教育方式

当前,相当多的高校已开始逐渐认识到人文学科大学生中开展科技教育的重要性,陆续在人文学科中加入了一些科技教育的课程,这种变革当然是非常好的。遗憾的是,从实践上看,效果似乎还难以显现出来,近年来毕业生的人文学科的大学生普通缺少创新精神和科技工作应有的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正是这种教育还收效甚微的反映。

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模式上,太习惯于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应对崭新的科技发展现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育,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特性,使相当多的人文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忙于高考的应试学习,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自然科学知识缺乏。因此,课堂教育要从这一实际出发,不能在描绘一些具体学科的基础知识,甚至公式的推理与推导,而要着重科技的发展历程、现状,着重培养对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养成,着重科学素质的提高。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发挥科技教育手段的作用,利用网络、多媒体,科技作品的制作等教育过程,培养学生对科研开发过程的理解,甚至就从多媒体设备、电脑教育设备设施的构成与使用讲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抛弃一支粉笔讲公式,一块黑板演示现代化科技的陈旧模式。

再次,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我们太习惯于一套试卷,一个标准答案的考核方式,当前要全面改革这种方式,引入如科技开发活动的组织方案制定,科技现象的描述一些带有自主创新性的科技课程考核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创新意识。

三、结语

科学教育对人文学科类大学生的科学教育,不单是一种基础教育的补课过程和弥补过程,而是培养人文学科类大学生对科学素质的理解,对科技活动认识的一门重要素质提升课程,这对这类大学生全面科学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益处,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在课程结构、教学考试、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才会收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钱贵晴。综合实践活动及师资建设研究成果[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常初芳。国际科技教育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教育学论文 篇二

摘 要:本文以科学学的分析框架对比较教育学进行了分析,回应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危机。认为比较教育学的学科身份不容置疑,且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蓬勃的生机。比较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尽管其知识结构存在一些缺陷,但是不能动摇其学科身份。而且,其研究方法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趋势。作者分析比较教育学的未来发展时指出,比较教育学会产生一场科学**,迎来当采学科时代,并占领教育学的学科高地。

关键词:比较教育;科学学;知识结构;科学**

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比较教育学一直存在学科危机。即使是比较教育迅速发展的二战后第一个10年,也有很多对比较教育感兴趣的人不相信比较教育学会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而繁荣起来[1]。

我国学者把**外研究者否定比较教育学学科身份的理由主要归纳为三点:一是比较教育的研究领域过于宽泛,教育方方面面的问题几乎无不在比较教育的视野之下,其边界过于模糊;二是比较教育缺乏自己特殊的理论、概念和方法,要向其他更成熟的学科借用;三是教育各分支学科现在都从事比较研究,从而挤压了比较教育生存的空间,甚至产生了对比较教育存在的必要性的质疑。[2]

**来,研究比较教育的队伍越来越庞大,队伍结构越来越复杂,致使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庞杂,甚至趋向于零散,难以推动比较教育学形成更加系统的学科体系。加之,比较教育学作为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在很多高等师范院校里被消解了,要么直接被取消,要么被一些**教育概况、当代世界教育**、**教育专题之类的课程取代。[3]于是,再次引起了质疑比较教育学学科身份的`**,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否定比较教育学的学科身份。

从科学学的角度来说,比较教育学的学科身份是不容置疑的,而且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蓬勃的发展生机。

一、比较教育学科学地位的科学学分析

科学体系可以分为原级结构、门类结构、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等四级结构。原级结构主要“包括人类世代经验和科学知识的总和”[4],具体而言,包括哲学、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哲学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一般规律;数学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共同具有的量的关系。门类结构是科学的一级结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每个科学领域的门类结构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从实践的角度而言,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分别对应实验技术、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每一类科学又由科学理论和物化技术两大部分组成。学科结构是科学的二级结构。把科学体系中的各个门类加以分解就出现了各种学科、分支学科,以及它们的学科结构。或者说,学科是科学知识进一步分化和综合的结果。科学门类分化与综合的动力源自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的第三级结构是知识结构。每一门学科都具备各自的知识结构。因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许多彼此相互**的定理、定律(即“知识纤维”)构成,这些定理、定律又由一定数量的知识单元组合而成。[5]

教育学是原级结构中“社会科学”下的一个门类。基于社会科学的综合特性,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既兼具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特性,也具备理论科学和物化技术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分化出的各种分支学科也同样如此。

(一)比较教育学分化是教育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教育学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一直沿着“个人**”的线路发展,以至于赫尔巴特19世纪初建立的教育学理论体系被称为“个人**教育学”。[6]尽管这种个人**教育学对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毕竟只是基于个体范围内认识教育的本质,教育目标仅仅指向个体完善。之后,教育对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及人的社会属性在教育中的作用很快被重新认识。教育学关于教育与社会的一大片空白领域被发现。但是,教育学在新的领域中的发展无法仅仅依靠以本国/本土的教育作为样本的研究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新高度,并获得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一般规律。教育研究趋于“老调重弹”,而对教育实践并没有多大的促进。[7]于是,以别国和本国/本土教育实践为样本,通过比较别国教育与本国/本土教育来获得教育理论的突破成为不二之选。

(二)比较教育学分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由于教育的社会作用被发现,有些国家试图涉足教育,以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他们试图“以完善教育的方法,抓紧儿童的早年以期更好地指导他们,务求以成功的方式发展他们的才能、渗透他们的灵魂,为他们自身的幸福和祖国的利益,最大限度地使他们习得体、德、智的各种力量”[8]。但是,哪些教育**将有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呢? 参观访问并借鉴裴斯泰洛齐和裴伦堡(Fellenberg)的两所学校的经验告诉人们,通过各国教育实践的比较,然后把别国先进的教育经验借鉴到本国/本土来实施,是最有可能实现公共教育的再生和改善,有力促进本国/本土教育发展的。另外,由于比较教育起源国法国与德国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和竞争,使得他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自然地把对方的教育**作为参照系,试图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优秀经验,避免遭遇对方的困境。这种国际形势给当时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打了一支“强心针”。

另外,在全球化的时代里,教育国际化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教育理解和交流又是教育国际化的前提。因此,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比较教育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就在这样的教育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下,比较教育学应运而生。因此,可以说比较教育是教育学这样一门分支学科:以国际比较的视角,一方面在多国/地区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中探讨“教育-社会”关系[9],完善教育学的理论;另一方面在解释别国/地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为本国/地区的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促进教育国际化。

因此,从科学结构自上而下的梳理和分析,依据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判定比较教育学从教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并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比较教育学具备足够的资格成为教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 二、比较教育学知识结构的科学学分析

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比较教育学的知识结构来确定其学科身份。

学科的知识结构犹如地球结构一样,由知识内核(自然观/哲学观)、知识外核(知识硬结构,即包括科学概念、定理、定律、理论)、知识幔层(未被社会公认的假设、理论)、知识大气圈(游离态的知识单元和弥散的科学概念,包括零散的思想、火花、概念、判断、推理、猜测、灵感、直觉等)组成。

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的形成都是在某种特定的自然观/哲学观影响和支配下完成的,过程大致如下:知识大气圈中一些相对于处于游离状态的知识单元和弥散的科学概念①逐渐围绕某些问题凝聚成某些假设和理论,成为知识幔层中的知识;知识幔层的这些假设和理论经过检验,成为本学科的科学概念、定理、定律以及合理的理论,成为知识外核中的知识;形成稳定的学科知识结构之后,在科学螺旋式发展历程中,各个层次的知识之间可能出现相互转化,从而促进学科及其知识结构的发展。

比较教育学的出现比较晚,其他学科和早期数百年的教育比较工作为比较教育学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一)比较教育学的知识内核

比较教育学的知识内核包括两种自然观/哲学观。一种是教育哲学观,另一种是比较哲学观。教育哲学观的发展使人们清楚地认识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推动了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因此,“教育-社会”的教育哲学观自然就成为比较教育学学科知识的知识内核的主要成分之一。

比较哲学观是人类对认识方法总结和提炼的结果。“比较是人类认识未知事物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比和鉴别去认识事物。无论是在个人意识和思维发生的初级阶段,还是在人类科学知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比较方法都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0]随着各个学科的纵深发展,人们意识到比较的重要性,并且把比较视作重要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和哲学观念。于是,19世纪前后,出现了大量的以比较哲学观为知识内核的学科,比如比较文学、比较解剖学、比较语言学等。这些学科很快就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以致于“这种命名方式在当时的学术界成为一种风尚”[11]。比较教育学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比较哲学观的成熟和发展,不仅仅为其他学科的“比较”分支学科提供了**,也为比较教育学提供了知识内核。

(二)比较教育学的知识外核

比较教育学出现之时,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相对成熟,为国家/地区之间的教育比较提供了大量前提性的知识,包括概念、定理等。例如,“教育**的制定以经济和文化为基础”,“教育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的发展”,“学校是一种正式的社会**”,等等。比较教育学采借和移植这些概念、定理、定律,直接把它们定位在知识内核,并运用它们进行自己的教育研究。由于这些知识是其他学科的核心知识,因此具有良好的科学性。比较教育学在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因为这些知识源于其他学科而遇到太多的问题;反而,这种采借和移植有力地推动了比较教育学初期的发展,甚至成为比较教育学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三)比较教育学的知识幔层和大气圈

比较教育学知识幔层和大气圈的知识来源非常丰富。我们可以把这些来源简单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学科史前的教育比较。不管比较教育史研究者公认的比较教育起源是什么,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每个研究领域的历史中存在一个前科学时期”。比较教育的史前时期,已经有人尝试进行教育的比较。[12]这数百年的教育比较的尝试工作,此时也早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相关知识。这也为比较教育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游离态知识。

第二种是学科产生之后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经验及游记见闻材料。随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入开展,人口国际迁徙的机会越来越多,参与者也越来越多。他们为比较教育学提供知识幔层和大气圈知识的材料也就越来越多。

(四)比较教育学知识结构存在的问题

比较教育学大量采借和移植其他学科知识的行为,给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带来了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带了陷阱和困惑。

首先,比较教育学容易陷于盲目采借和移植陷阱。由于比较教育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而且其研究对象往往都是其他学科没有研究过的,只是采取了全新的研究视角而已,所以其他学科的概念、定理、定律很容易为比较教育学建构知识结构所采借和移植。同时,学科史前数百年的教育比较工作积累下来的知识也是建立在其他学科的概念、定理、定律基础上的。因此,比较教育学掉进了这样的陷阱:不管其他学科的概念、定理、定律的视角、学理基础和问题背景,盲目地把它们直接应用到比较教育学的知识结构建构中。比较教育学掉进这个陷阱的主要后果是淡化了自身的国际视角,整个知识结构被其他学科“**”;同时,也导致了比较教育学成为各个学科的大杂烩。

其次,比较教育学知识结构缺乏稳定性。一门学科知识结构的稳定性关键是取决于知识内核和外核知识的稳定程度。比较教育学有着丰富和多彩的知识,尽管其很多概念都采借和移植于其他学科,受到其他学科的“**”,毕竟它还是拥有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比较教育学的知识结构中知识内核的一些关键概念、定理、定律是直接定位的,缺少了知识从知识大气圈向知识幔层和知识内核的进化过程。这个进化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这是知识凝聚、提炼的过程。这个过程使知识变得任何一般的经验事实都不能动摇、证伪和否定[13],从而确定它在整个学科知识结构中的合理地位;另一方面,这是学术共同体对某个概念形成共识和形成共同学术观念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乏这个过程,知识在学科知识结构中就难以获得稳固的地位,不利于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学术共同体形成和发展出现阻碍也直接导致了知识结构的不稳定,使得整个知识结构缺乏基础和稳定性。

再次,知识内核的知识缺乏凝聚力。知识内核知识的凝聚力是指知识内核知识在加强学科知识之间的紧密性、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以及增加学科知识的总量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这种凝聚力体现在:知识内核知识被研究者普遍认同,并且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开展科学研究,使得新的研究成果与知识内核知识有着直接因果关系、相互促进关系等密切的学理关系。从知识结构来看,这种凝聚力体现为发展学科知识结构的推动力。它推动学科知识去伪存真形成稳定形态,推动各种知识在知识大气圈、知识幔层和知识内核之间交换、流动。 比较教育学学科结构不稳定,从而缺乏凝聚力,无法形成被多数研究者共同认可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框架,导致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相互之间缺乏密切学理关系,无法直接、有效地夯实比较教育学学科知识结构,进而造成比较教育学学科知识结构处于松散状态。知识结构的松散状态与知识大气圈和知识幔层的知识的庞杂凌乱构成恶性循环:松散状态的知识结构失去凝聚力造成了比较教育学知识大气圈中的知识越来越庞杂凌乱,缺乏科学性;这些越来越庞杂凌乱和缺乏科学性的知识,反过来又给以稳定知识结构为目的、使之科学化的研究工作带来越来越多的困难。

因此,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说,比较教育学具备了作为一门学科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尽管这个知识结构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但是,这些缺陷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比较教育学发展速度放缓,并不能从根本上动摇比较教育学的学科身份。

三、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学分析

目的和对象决定方法。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的采用也取决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比较教育学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促进教育学的发展,比较和借鉴,国际理解和交流。不管是哪个目的都要求比较教育学研究应该遵循三部曲:认识/描述教育事实,理解/解释教育事实,比较/借鉴教育事实。由此看来,比较教育学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是非常丰富的,研究方法的体系也是相当庞大的。尽管比较是比较教育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但是明显的是,它不是唯一的研究方法,而且其他研究方法也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比较教育学建立之初,以比较/借鉴作为主要研究目的的时代,比较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比较教育学也因此而得名。但是,时至今日,“比较教育学”中“比较”两个字已经既非唯一目的,又非唯一方法,更多的是指一种视野和范式。[14]

在研究对象方面,比较教育学在初始阶段主要是以教育**的比较为主[15]。20世纪以来,研究范围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有了极大的拓展[16],但是,受教育的社会属性影响,比较教育学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教育-社会”关系。因为研究者需要先理解别国的教育经验才可能进一步借鉴,而要理解别国的教育经验,就必须把教育经验放到别国的社会大背景中,探究、分析和解释它们与**、经济、文化以及其他教育经验之间的关系。教育经验借鉴过来之后,人们还必须在本国/本土社会背景下,对比本国/本土与他国/地区之间的教育经验的异同,考虑如何落实教育**,以获得最大的效果。当代**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就足以证明“教育-社会”关系在比较教育学中核心而不可替代的地位。[17]因此,比较教育学的研究过程必然地会以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为主。

但是,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极具复杂性。正如人们所认识的那样,任何一个教育现象都与当地的**、文化、经济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教育现象之间也存在非常复杂的关系。因此,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体系必须是开放的,只要有助于实现研究目的而又符合研究对象客观情况的研究方法都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应该是在比较的视野和范式下,以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为主,对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它是一个开放的研究方法体系。

随着人们对事物复杂性的认识和尊重,跨学科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于是开放的研究方法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已经成为所有学科研究方法体系发展的趋势。比较教育学的开放研究方法体系,不仅不能说明比较教育学没有自己的方法体系,反而证实了比较教育学是站在学科发展潮流前排的学科。

四、比较教育学发展的科学学分析

上个世纪,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定位尽管被很多研究者否定,但是,毕竟比较教育学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进入21世纪以后,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动力不仅没有减弱,甚至还明显有所增强。全球化在信息交流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已经成为国际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不但国家之间需要在教育领域上相互交流和理解,每个国家的教育也需要国际化。因此,社会发展对比较教育学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比较教育学发展的动力也得到了空前的增强。因此,比较教育学在未来的发展中,至少呈现以下三个趋势。

(一)比较教育学将发生科学**

自朱利安始,比较教育学被看做一门常规科学而取得了发展。但是,比较教育学目前却遇到了学科危机。为数不少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否定比较教育学的学科身份,这是一种反常现象。根据托马斯库恩的科学**理论,比较教育学正处于科学**的边缘。

比较教育学的学科身份又与它的知识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比较教育学知识的生产速度正在加快,在量越来越多的同时,其所生产知识的质却难以提升。新产生的知识因为比较教育学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问题,遭遇到与已有知识的同样的命运,难以为本国/地区的教育实践提供高效的借鉴,从而有效解决本国/地区的教育问题,也难以对教育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学科**。

因此,可以说,比较教育学知识越来越丰富之余,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比较教育学未能酝酿和发动一场学科**,比较教育学知识结构将无法应对丰富的知识所带来的压力,也无法进一步提升比较教育学知识的效用,以更有效地满足社会和教育学发展的需求。

事实上,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已经在酝酿之中。大量的比较教育学研究者针对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种种困境,正在元研究的高度对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进行反思。从比较教育学的研究目的,到研究方法,再到研究对象和学科建设,大量的、高质量的研究正在涌现。当这些元研究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一定的积累之后,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必然会爆发。

比较教育学学科**之后将会建立一个比较稳定的知识结构,显著提高比较教育学知识的科学性和效用性。

(二)比较教育学将迎来“当采学科”时代

当采学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成果最多的学科。“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总有一门或几门学科成为当采学科。”[18]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在未来应该会在数量上有极大的突破,迎来其当采学科时代。

首先,任何学科的任何研究都受到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实践的影响。全球化越来越深入地球每一个角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已经不再像此前的那样被当做纯粹的*而保护起来。因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引起人口迁徙,而人口迁徙必然涉及到教育的国际化。而封闭式的教育由于无法从全球化那里吸收到更多的发展资源也将失去生命力,失去培养全球化人才的能力。因此,教育国际化以及教育**都会向比较教育学提出比过去更多的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例如,我国加入WTO就向比较教育学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课题。[19]

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这一方面极大地扩充了比较教育学研究者队伍的数量,因为几乎绝大部分教育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都被“卷入”比较教育学领域中;另一方面为比较教育学研究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实践问题、更丰满的问题情境、更丰富的研究资源以及更多的研究机会。因此,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必然会有力推动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并且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从而使得比较教育学研究成果更加丰富。

还有,比较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极大的拓展也为比较教育学研究成果数量增长提供了基础。比较教育学研究领域向宏观方向拓展使得研究者发现了大面积的空白研究领域;比较教育学研究领域向微观方向拓展,形成了大量的分支领域,例如比较课程论、比较德育论、比较教师教育学等。

(三)比较教育学将占领教育学的学科高地

伴随着比较教育学学科**和研究成果的增长,比较教育学将占领教育学的学科高地。比较教育学之所以能占领教育学的高地,主要是因为比较教育学具有学科综合化的特点,比较教育学具有综合教育学其他分支学科的能力。因为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整体,而教育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是以教育整体的某部分为研究对象。因此,每个分支学科都能被有效综合进比较教育学这个领域里来。比较教育学在国际视野的教育研究中,一方面运用教育学已有的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来认识教育整体,从而融通各个分支学科,使各个分支学科的知识更有效地在教育学发展中发挥作用,同时又为不同的教育学分支学科相互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提供了*台;另一方面,又以新的研究成果滋养和修正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促进各个学科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可见,比较教育学的综合化特点必将有助于其占领教育学的学科高地,为教育学的发展以及教育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注释:

①这里的游离状态的知识单元和弥散的科学概念是相对于比较教育学而言的。这些知识单元和科学概念可能是其他学科中的知识硬结构,也有可能是一些完全游离于所有学科的知识单元和弥散于所有学科的概念。

参考文献:

[1]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Z].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242.

[2]王英杰。再谈比较教育学的危机[J].比较教育研究,2007(3):14-16.

[3][14][16]陈时见。比较教育学的现实境遇与发展前景[J].外国教育研究,2010(2):15-19.

[4][5][13][18]田夫,王兴成。科学学教程[M].**:科学出版社,1983:31.

[6]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2.

[7][法]朱利安。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A].赵中建,顾建民,选编。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比较教育文选[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95.

[8][法]朱利安。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A].赵中建,顾建民,选编。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比较教育文选[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95.

[9][法]黎成魁。比较教育[A].赵中建,顾建民,选编。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比较教育文选[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

[10]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与学科体系[J].比较教育研究,2008(6):1-7.

[11]曹顺庆。比较文学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3.

[12][美]布里克曼。比较教育的史前时期至18世纪末[A].赵中建,顾建民,选编。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比较教育文选[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2.

[15]顾明远。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5(3):1-4.

[17]程晋宽。论当代**比较教育知识谱系的范式转换[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4):66-73.

[19]冯增俊。WTO框架下*比较教育的历史使命[J].教育科学,2003(3):37-39.

教育学毕业论文 篇三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方法;教育族志学

一、教育学科研究方法是多元并存而非不存在的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致上可分为两类: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对于教育学科来说,可以发现各研究论著中所列研究方法大同小异。其中,明确宣告的“教育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统计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法”、“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等,大抵统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用于考察事实、揭示规律,而结合中国现有教育学的实际内容而论,其中主要是有关教育价值取向的辩护性的论述。于是当我们在争论教育学学科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的时候,西方学者已经开始重视教育研究方法的问题。例如克拉克()运用多学科的方法研究教育,他认为,“各门社会科学及其主要的专业所展开的广泛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教育的基本工具,不管这个学科是历史学、经济学或政治学,还是其他社会科学,都给我们提供了考察世界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到教育部门。”①学科发展史业已证明:一个学科从兴起到确立其独立地位以及其后的发展史,集中表征为“一部形成各种理论流派与研究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并存”的历史,而不是一部“各种学派消亡与研究方法从多元归于一元”的历史。②在教育学科方法研究中,用惯了某套研究体系就将其他方法拒之门外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有学者将教育学科研究方法比喻成表演的舞台,因为专注于一种研究方法,无异于在同一舞台上跳舞,足够的时间也许会让舞跳得更好,但同时也失去了在其它更大更好的舞台上跳舞的机会。

运用多元学科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教育领域,可以帮助教育学科建立科学的概念体系、成熟的学术规范和研究传统,并最终形成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有学者认为,教育学科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可能就是多学科研究方法。③从多元学科的角度研究教育学科,其实质是利用其它学科的观点、方法、原理来思考和分析教育问题,从中探索规律,而不是将其它学科的概念、方法、原理生搬到教育学领域中。因为某种特殊、专门学科的理论是无法准确、科学地解释其它学科领域的特殊现象的,从特殊到特殊,显然违反了应有的逻辑。教育多元学科研究的意义在于拓展和更新教育者的研究视野、观点和方法,并力图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寻求各种观点的共同合理之处,获得更具严密科学意义的原理、规律、概念,等等。

二、教育学科研究方法需要正视实践研究

三、运用于教育学科的实践研究方法——族志学

族志学研究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领域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英国,人类学家对二战独立的前英国殖民地国家的教育进行了人种志研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人类学家贝克(Becker)等人率先采用民族志方法研究医学院的学生。接着,史密斯和杰弗里(Geoffrey)以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方法对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研究,并把他们所采用的方法叫做微观人种志(Micro Ethnography)。20世纪60、70年代,斯平德勒()及其学生撰写了大量关于教育族志学的文献。可以说,作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族志学是伴随着教育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教育族志学的广泛运用与成熟反过来又促进了教育人类学的进展。

教育族志学(Educational Ethnography)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方法呢?教育族志学是教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它集中体现了教育人类学的学科特点,尤其深刻地表现了跨文化比较研究和实地考察的特征,也是进行释义学研究的前提条件。族志学(Ethnography)不同于人种学(Ethnology),前者是对事件的了解和描述,后者是对多种人种志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概括、阐释,前者是在后者的指导下进行的。②因此,教育族志学必须以教育人类学的原则为指导,为教育人类学研究服务。教育族志学的核心概念是:①观察、实地调查研究;②与调研对象保持密切接触;③对调查做出客观公正的描述。沃尔科特()在1975年提出,教育族志学是一种文化描述学的新概念,认为它实际上是在力图对教育中人们之间的社会沟通性质做出准确描述和解释的一种描述性工作。吉尔林补充指出,描述应包括意义和行为两个方面,既要看到场合中的行为,又要能从被观察者身上引申出形成和构造行为的意义结构。斯平德勒认为族志学能揭示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用于社会互动的方式上。威尔科克丝()指出,学校和课堂是教育族志学研究最合适的场所。国内学者则认为教育族志学是指“为特定情境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和科学的描述”。③笔者认为,教育族志学研究就是应用人种志研究的基本范式于教育情境中的一种教育研究类型和方法,它与教育实验与教育调查等实证性的研究方法有着重大的区别,它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客观性的、描述性的、背景性的、开放性的和深层性的研究法。

教育学论文 篇四

高校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摘要]如今国际关系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而人才竞争就成为了最主要的竞争。素质教育决定着人才的发展,那么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舞蹈艺术修养是舞蹈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舞蹈教育接受者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会受到舞蹈艺术修养的影响。我将对舞蹈教育对高校素质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高校大学生舞蹈教育事业的未来提出了策略和建议,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素质教育;作用

培养多元化高素质的人才是高等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完整的教育离不开素质教育。舞蹈在艺术教育中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就包括舞蹈,人们的内心情感可以通过肢体动作得以表达、升华,它使人的情感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因此,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能使学生学到优美的舞蹈动作,还可以让学生的肌肉线条变美,使得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爱,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一、舞蹈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舞蹈教育对大学生“内外兼修”方面的作用

“内外兼修”就是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生活中的美是片段的,不完整的,不连贯的,只有通过艺术的渲染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完美,****。舞蹈教育就是来培养大学生的这种美的,通过这种美来提高素质修养。大学生通过舞蹈教育,使其气质、情感、形貌、言谈举止等方面都更加高雅,内心真实的情感也可以在舞蹈中得到充分发挥,这才是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

(二)舞蹈教育在人格魅力中的作用

在大学的舞蹈课堂里,教师用特有的教学方式讲解着舞蹈基础知识,以及优美的舞蹈动作,完整的舞剧排练,能使学生们有着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而且在排练团体舞蹈的时候,还可以培养出学生们的团体协作和集体荣誉精神。同时也可以通过舞蹈肢体语言来宣传惩恶扬善的思想,使其心胸变得豁达开朗,心地善良。可以说高校开展舞蹈教学是想让大学生达到自己亲自参加、亲自体验、亲自感受的教育意义,它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舞蹈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更应该注重的是全面发展自身的潜能,很多人认为舞蹈教育只是简单的肢体运动,而不需要掌握知识,不需要脑力思考,其实并不然。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表情以及音乐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但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是大脑的思考、想象,才能完成特定的肢体动作,进而来表达情感。所以舞蹈本身就是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下而产生的。在长期的舞蹈熏陶下,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好的发展,从而使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且对学生实行的教育方针是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潜能,保证学生可以进行自我个性发展。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发掘学生潜在的智慧。

(四)舞蹈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一是通过舞蹈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最大的**,从而达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通常音乐伴随着舞蹈动作,不同风格的音乐,产生着不同的肢体动作,从而抒发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情感,来消除因生活、学习带来的压力。二是舞蹈可以帮助学生表达自我情感。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有它的特定心理活动,开心了就活蹦乱跳;痛苦了就垂头丧气;感情激动就用跳跃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当遇到不开心、不高兴的事情时还可以通过愉悦欢快的动作来调节自己的内心,从而赶走那些坏的情绪。三是舞蹈可以建立自信心,因为学习舞蹈变美,使自身的自信心变强,从而消除在大庭广众之下的自卑感。

二、当下高校舞蹈教育的状况分析

素质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而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进入大学课堂,这让许多热爱舞蹈的人们感到振奋。同时,怎样上好高校舞蹈课程,怎样发挥好舞蹈教育的素质教育,也是我们大学舞蹈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不单纯的是为了培养舞蹈演员,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多元化人才。由此,高校舞蹈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舞蹈教育普及面不大,多以实践为主

长期以来,**教育受封建社会“八股取士”的影响,进入大学就应该坐定读书,与教室和图书馆打交道,广大的非舞蹈专业的大学生基本与舞蹈绝缘,这不能不说是*艺术教育的一种缺陷。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的舞蹈教育教学内容是以学习成品的舞蹈为主,学生的接触面窄,没有创新能力。所以在学校里相比较其他的学科而不受重视。它也不是一个普遍的学科,更有很多的高校没有舞蹈这门课程,只是为了参加活动而编排舞蹈,或者只是学生们自发成立的舞蹈团,进行练习。

教育学毕业论文 篇五

一、选题的价值、意义及可行性论证

任何研究都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问题意识作为研究生创新的起点和前提条件,对科研问题意识的培养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科学研究是否充满生命力,就看他是否有问题意识,是否能够发现并提出大量的问题。没有问题意识的研究则预示着研究者发展的衰亡或终止。作为一名教育科学研究生也是如此,有了问题意识,教育研究才会有自己的并且不能为其他学科所还原、替代的问题领域。对研究生而言,仅仅有了问题意识还不够,这个问题意识还必须是科学的。

但是,现实反映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平不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又都是受到了科研问题意识淡薄的影响,所以目前极需对教育学研究生的科研问题意识做深入的研究。

(一)理论意义

对已有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进一步加强了问题意识的理论研究,更丰富了问题意识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成果,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实践价值

(三)研究的可行性:

1.已搜集了大量有关问题意识的文献,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和整理,已学习和掌握了问卷法、访谈法等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

2.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教育学研究生,问卷发放对象为在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访谈对象为河北省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导师及硕士研究生。

3.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前期调查已经准备就绪,并编制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已有研究概况

经过文献查阅发现,关于提高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呼吁比较多,如段丽(2003)在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中就提到科学发现往往从问题开始,问题解决则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落脚点,因而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能力理应是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科研能力。但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关于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及其培养的专门研究还比较欠缺。不过,关于问题意识的一般性研究较多,几乎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个领域,都有关于问题意识的专门文献。已有研究涉及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l.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

近年来,问题意识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学者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不同途径。

袁来德认为应该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问、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勤于问、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问;

尹启泉认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有七个,包括提升教师的创造性人格、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积累、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精心设计提问、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等;

王真东认为应从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方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创设形成问题意识的适宜条件这四个方面着手;

姚本先提出三个途径:加强双基训练,创造优良的教学气氛和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还有一些学者涉及到学生问题意识欠缺的原因。

陈海燕认为有心理障碍、环境障碍、教师权威障碍、认知障碍和思维定式障碍这五个原因;

刘春梅认为教师观念陈旧,普遍进行“去问题教学”,现实的课堂教学重传授轻探索、重结论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学校课程、学校活动的内容及范围的局限等造成学生问题意识的欠缺。

2.关于文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在我所查的文献里,问题意识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文科的,由于理工科的问题都比较明显和外在,所以理工科主要欠缺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由于受哲学思想的限制和方法论的影响等,文科的问题意识相对来说比较欠缺。

王永斌认为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一些尚待解决的有科学价值的命题或矛盾的认以及积极解决这些问题的自觉。哲学意义上的问题意识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时期,经过近代哲学家和现代哲学家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哲学问题意识的基本特征是沉思和分析,它是一种面向本体的思和面向前提的思,也是一种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思。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就在于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人们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就是要从人文社会科学中找到被社会发展问题困扰而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

刘大椿认为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问题意识淡漠,脱离时代与社会现实,无异于切断了它们发展的源头,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命力将随之枯竭。还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呈现出一派虚假繁荣的景象,令学者们自己也感到不满意呢?其原因就在于,学术研究离开了真正的问题,缺乏问题意识。这样的结果是,学术向两个不好的方向发展,一是生吞活剥西方的各派理论,进行空洞的所谓“纯学术”研究;另一个方向是干脆退化成肤浅的“对策学”,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并不高明的论证。所以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真正问题是:我们有问题吗?或者,我们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如果问题都不明白,要侈谈什么“研究”就是多余,学习就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古代语言中的“学问”一词,比“学术”更有价值。学问即是为了问题而“学”,而学术的目的则不得而知,不过从字面可以看出,反正“学”仅仅是一个手段。这就必然导致“学”为其他不相干的目的服务的问题。事实正是如此,对多数“学者”来说,不过是获取名利的手段而已,与一般人理解的“学问”并没有什么关系

3.关于教育学问题意识的研究

(二)已有研究述评

总的说来,当前国内对问题意识的研究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专门针对教育学研究生的很少,虽然现在学术界对问题意识也很关注,但是对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国外目前却缺乏对问题意识的研究,原因在于国外教育对于学生自主性和问题意识的高度重视,学生历来具有强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才使问题意识不称其为“问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从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着手,光从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谈提高研究生的素质,是抽象和空洞的,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因为创新是基于问题的提出,没有问题意识是不能创新的。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将借鉴已有研究的经验和理论,从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教育学研究生的特点,通过了解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存在的原因,为提高我们教育学研究生的科研问题意识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主要概念界定

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教育问题的类型,一般有常识问题与未决问题、表象问题与实质问题、“大”问题和“小”问题。

教育学研究生,是指获得学士学位、第一专业学位、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或具有同等学力获准进入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机构各教育类专业进行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攻读更高级别教育学学位的学生。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主要指研究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人们通常将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倾向称为问题意识。

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是研究者在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以专门的教育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认识教育问题的实质和类型、发现并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问题的意向和能力。

2.本研究以处在科研初级阶段的在校教育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运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教育学研究生在科研问题意识上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策略。

第二:在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选取在校教育学研究生两名,研究生导师两名进行访谈,从中归纳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现状及相应的应对策略,完善整体研究。

(二)研究思路

1.搜集有关科研问题意识的文献,对科研问题意识形成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作为编制问卷的参考依据。

2.根据已有研究,编制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开放性问卷,并选取在校研一到研三的教育学研究生,人数100人,进行问卷调查。

3.对调查结果进行编码处理,归纳出教育学研究生在科研问题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的应对策略。

4.编制访谈提纲,选取研究生导师两名,在校教育学研究生两名,根据访谈提纲,对4名调查对象进行访谈。

6.对方谈结果进行编码处理,从中归纳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

7.对访谈数据作分析和探讨,总结研究结果,并撰写论文。

(三)研究方法

文献反,问卷法,访谈法

四、论文总体计划和进度安排:

理论研究阶段 科学研究的理论研究;

实际调研阶段 对河北省拥有教育学专业的四所高校的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进行调研;

资料分析阶段 根据调研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

论文撰写阶段 在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撰写论文;

论文定稿阶段 对论文进行修改、定稿;

论文审查阶段 将论文提交送审;

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著作类

[1]韩民青著。意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4]刘大椿著。科学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冯光廉主编。文科研究生治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6]何怀宏著。问题意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

2.期刊杂志类

[1]龚放,岳晓东。强化问题意识,造就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研究,2000/01.

[2]赵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着重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江苏高教,2000/05.

[3]黄宇辉。从文科研究生的特殊性看创新能力的培养。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06.

[4]杨针。永远保持清醒的问题意识—访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孙学伟、范文斌教授。科学时报,2001/3/15.

[5]王真东。关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1/06.

[6]张志文,张巳瑛。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02/0l.

[7]夏月。教育学研究生如何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教育改革与管理:研究生教育研究,2003/02.

[8]幻俞国良,侯瑞鹤。问题意识、人格特征与教育创新中的创造里培养。复旦教育论坛,2003/04.

[9]黄甫全。关于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10]周文杰,郑保章。教育交往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辽宁教育研究,2003/05.

[11]李永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四川教育,2003/02.

[12]黄飞跃。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03.

[13]刘大椿。教育学研究应突出问题意识。xxx,2004/3/1.

[14]尚国营。高师教育学应着力培养师范生的教育问题意识。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5.

[15]尚国营。高师教育学应着力培养师范生的教育问题意识。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5.

[16]王源源。试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6.

[17]崔唯航。问题意识、体系精神与学科特性。学术研究,2004/09.

[18]冯光廉主编。教育学研究生治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19]陈海燕。问题意识—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教书育人,2005/01.

[20]陈翠荣。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及培养措施。江西教育,2005/01.

[21]朱珊。没有问题意识,强做研究不灵。中国教育报,2005/l.

[22]范远波。论探究学习的问题意识。当代教育科学,2005/10.

[23]蔡拔平。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意义、障碍及路径。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05/11.

[24]朱晓瑜。关注问题意识,激发主体参与。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5/12.

[25]邓战军;叶小华。学生问题意识的保护策略。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26]李荣。教师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国科学教育,2005/16.

[27]房寿高,吴星。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上海教育科研,2006/01.

[28]吴江林,陈西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06/01.

[29]朱新秤。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意义与策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30]王朝阳,崔华华。创新视野中的文科研究生能力培养。中国高教研究,2006/08.

[31]康静。对高校教育学中“问题意识”的思考。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3.

[32]阎亚军;周谷平。问题意识与教育研究。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04.

[33]郝明君;王光明;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09.

[34]宋宁娜。教育研究要增强问题意识。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35]劳凯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36]徐福利;李淑珍。高等教育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2.

[37]祁琛云。问题意识是学术创新的源泉。中国出版。2010/06.

[38]吴原。论教育研究中的方法情结与问题意识。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3.

[39]刘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与方法。中国教育学刊。2010/03.

[40]姚则会。张部昌。问题意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及其实现路径。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7.

[41]张晓东。学校文化建设中问题意识缺失的反思与建构。当代教育科学。2010/12.

[42]刘铁芳。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与学科意识——评《在权力与权利之间:教育政治学导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06.

[43]周江林。我国民办高校存在问题的统计分析:实证的方法——兼谈教育研究者的问题意识。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06.

[44]于洪卿。教育科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特征。教育探索。2010/10.

[45]李士更。创新性学习重在问题意识的形成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

[46]张琼。“问题意识”小议——以《批判理论和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为范本。2011/02.

[47]石玉欣。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2011/19.

[48]李长华。浅谈有效激发问题意识的策略。科学教育。2011/08.

[49]王豪。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周刊。2011/13.

[50]王树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学周刊。2011/13.

[51]张永利。增强问题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学周刊。2011/17.

[52]刘献君。国际论坛增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国际意识和地方意识。中国高教研究。2011/07.

[53]赵万祥。论教育哲学研究问题意识的确定。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54]王美娟。增强问题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江苏教育研究。2011/32

[55]李曙光。乔姆斯基语言心理学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论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56]肖林根;王卫华。问题意识与毕业论文题目选择。科技信息。2011/32.

[57]孙刚成;陈希;乔刚。研究生科研意识养成因素分析。中国高校科技。2012/21.

[58]任艳丽。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012/07.

[59]王虎学;调查研究要有“问题意识”。学习月刊。2012/01.

3.硕博论文类

[1]段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唐成亮。探究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方海宁。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王元元。研究生问题意识欠缺的现象、归因及对策。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周倩。高校研究生学术批判思维的训练策略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文章大纲:

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研究

一、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应然分析

(一)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涵义

1.问题意识

2.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

(二)科研问题意识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特殊性和培养的必要性

二、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实然分析

(一)对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调查

1.基本思路

2.研究方法

3.样本描述

(二)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现状

1.问卷调查

(1)研究设计

(2)研究过程

(3)研究结论

2.访谈

(1)研究设计

(2)访谈整理

(3)访谈结论

(三)调查结论

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欠缺的归因分析

(一)研究生自身内在素养的原因

1.自身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的障碍

2.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不明确

3.学习方法不科学

4.存在学而不思的`情况

5.缺乏实践经验

(二)社会、学校和家庭外在影响的原因

1.传统文化与社会

2.学校与导师

3.家庭与父母

四、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优化

(一)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优化的理论依据

(二)借鉴发达国家加强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经验

(三)加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具体对策

以上是《教育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问题、意识、研究生、研究,教育学、科研、培养,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教育学类论文 篇六

(一)情绪波动易受环境影响,师生关系紧张艺术类学生虽然性格开朗外向,但社会对艺术类学生带有的偏见,使这一部分学生对外界的刺激比较敏感,情绪波动大,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遇事不冷静,情绪易急躁,思想偏激;再者大学之前的学校生活中,由于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加之自律性不强,任课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带有偏见,学生和教师之间抵触情绪较强,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结果两者之间的矛盾较大,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对教师的印象不好,甚至反感。

(二)人际交往障碍和心理问题严重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现阶段艺术类学生的成长历程较为平坦,没有独自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勇气,所以抗挫折能力较差。进入大学阶段后面对的基本都是带有优越感的同学,父母的精心呵护、相对较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挫折和失败,因此,遇到点小事就会情绪激动,抗挫折能力明显不足,心理素质差,易产生焦虑、自卑、不合群、性格孤僻等问题,严重的会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更有甚者会产生轻生的念头进而发生悲剧。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管理中遇到的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管理者的课题,笔者和同仁们在探讨原因和解决这些难题的方法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在管理这类学生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都多多少少涉及到赏识教育的方面,并且都十分看重赏识教育在管理学生中所具有的显著作用。

二、赏识教育概述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赏识教育的含义是指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和学生管理者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展现的优点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及时地予以表扬和赞许,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教育行为。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先驱,美国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詹姆斯认为,得到别人的认可、渴望以及被别人赏识是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洛扎诺夫、弗洛伊德及巴甫洛夫等人通过对人的可暗示心理的研究,皮格马利翁、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也从不同角度向我们揭示了“赞扬”“赏识”“暗示”所潜藏的教育魅力及其成功的依据。赏识教育在我国的应用也比较早。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其实质也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充实完善丰富了赏识教育的理论;周弘老师成功地将其聋哑女儿教育成才,成为推广和实施赏识教育的“第一人”,同时也最早将赏识教育理论系统化并全面倡导。这些年来,赏识教育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中央教科所的支持和重视下,在著名教育活动家欧阳维健及当代教育家杨瑞清等人的参与和帮助下,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成功兴起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二)赏识教育的作用1.使学生树立自信,感觉到自我存在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注重人的主体性意识的觉醒,赏识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很多艺术类的学生从小生活在亲人的包围里,家长为孩子代劳了本应该自己完成的事情。加之较好的家庭条件,父母尽可能满足孩子在金钱上的要求,导致艺术类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节度。进入大学生活自理能力差,厌烦学校的伙食,不会自己洗衣服,不能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过度依赖他人。一方面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他们那里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另一方面过度重视专业技能导致对学习有一种恐惧心理,自信不足。赏识教育是把这一部分学生看成具有发展潜力和处在发展中的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愿。不能看到艺术类学生在文化课领域弱,就片面地否定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更不能把艺术类学生当做材料来加工,当做工具来驯服。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艺术类学生,通过表扬的方式让这部分学生感觉到满足,使他们有成就感,在失败时能找到新的希望,克服自卑心理,重拾自信。2.使师生关系融洽,建设和谐的校园氛围。艺术类学生在课堂上相对于其他普通文理的学生有两个极端,一是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个极端的形成主要是教师把艺术类学生积极踊跃的这种行为看成是扰乱课堂秩序,在课堂上冷嘲热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对教师产生反感情绪,进而对学校有抱怨和抵触心理,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很好地执行。赏识教育鼓励教师在课堂上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在各个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和鼓励,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发自内心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做学生也会更加亲近教师。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育人的过程,把学校的价值观和规章制度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学校是真心为学生考虑未来,这样就缓和了两者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赏识教育在艺术类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在当代学生的特点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于艺术类学生的管理不能再沿用以前的老方法,要减少人治的成分和单纯惩罚性的措施。赏识教育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方法。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赏识教育在艺术类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一)用平等的心态去赏识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存在有一样想法的学生,学生的素质不可能如管理者所愿处于同样的水平,艺术类学生由于其各自的特长所形成的性格更是千差万别,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且无法避免的。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艺术类的学生。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与欣赏学生的每一个亮点。“人人有才,人人成才”出自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的一句话,作为学生来讲,艺术类的学生同样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他们内心里也渴望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受到老师的关心,不在老师和同学异样的眼光中生活学习。所以,作为学生工作管理者,更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因为他们是艺术类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差,自控力低,个性张扬就羞辱他们,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关心他们,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二)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在实际的学生管理中,艺术类学生违纪,犯错误时有发生,作为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育人者,不能武断地对学生的行为定性,更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思维,急于对学生进行主观评价。任何行为的发生都有深层次的原因。在多年的学生管理中我们发现,艺术类的学生其实更懂得感恩。在他们看似大逆不道行为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作为学生管理者都应该拥有良好的心态认真倾听他们的看法。在学生看来,耐心的倾听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赏识与鼓励。而管理者在倾听中既能走进艺术类学生的内心世界,又能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消除师生间的误会,达到真诚沟通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孤芳自赏”的能力赏识教育是引导,是感染,不是去控制。赏识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管理者对艺术类学生赏识的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在自己的身上捕捉闪光点,认识自我优秀的一面便能够学会赏识自我,即自我认可与肯定,具体做法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在学习中的重要位置,从而将自己在学习上的潜能彻底激发出来。

教育学论文 篇七

【摘要】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人类学又称民族音乐学,其主旨是将音乐融入到文化中来看待。

梅里亚姆的著作《音乐人类学》是该领域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他主要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音乐和他赖以生存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包含了音乐哲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等学科,此后又将目光投向了音乐人类学。

从最基本的“人”的角度出发,研究音乐、人、文化的三重特征。

本文拟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当今音乐教育学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音乐人类学;“人”;文化

21世纪的音乐教育学,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理应成为一门涵盖多种门类的学科。

随着音乐学将研究的目光转向了人和文化,音乐教育学作为音乐学的分支,也逐步意识到文化、社会在研究中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的机械化教学。

音乐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或很有可能是音乐,是人类文化中的音乐、个人与社会的**体。

音乐人类学不仅包含了对音乐本身的研究,还包括音乐与之相联系的文化之间的研究,人类学的视野可以为我们挖掘更多的音乐内涵,从而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灌输到整个音乐教育活动中。

一、“田野工作”中的音乐教育学

“田野工作”(fieldwork),是指人类学家或民族学家在特定区域或社区中进行的**工作。

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田野工作也是民族音乐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我们*常所说的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是一种以达到人和人之间交流为目的的现场工作,研究者是构成这一交流的媒介,在考察的同时也把自身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部分,从而在互动中认识和阐释音乐文化现象。

当然,这里的“田野”并非指的是“乡村山野”,而是指一种音乐实践方法,即对音乐对象文化背景相关的研究。

巴西人类学家佩雷诺对“田野”的解释为:“只要存在差异,存在于自己的不同,那里就是人类学的田野。

”音乐教育中的“田野”,一方面是课堂,即教师的田野。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课堂行为中去,进入学生的世界,和学生形成一定的互动,以期寻找到更好的现场教学效果,而不是高高在上、照本宣科式的教学。

其次,“田野”的另一方面则是课外。

通过走出教室,走进社区,探究周围的音乐世界,实践性地接触民间音乐文化,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活动。

“田野工作”的意义还在于,在音乐教育中贯彻*音乐本土化的思想,融入民族的概念,体现了音乐教育的民族性。

柯达伊说过:“民族文化是表明民族本性、民族尊严、民族意志的标志,民族音乐具有民间意义,而且更具有民族意义的一项财富,它是属于全体人民的。

”民族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第二课堂,同时也是我国音乐文化的宝贵财富。

通过对民族音乐体验式的教学,不仅对音乐教学有着直接的帮助,还能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我国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情感。

把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带进课堂,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

“要面对现存的传统音乐中的社会以及生存问题,就不能仅仅是一种闭门造车的态度,而必须走进‘田野’。

”“田野工作”不仅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音乐教育学的基本方法。

他给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也提出了一种对音乐事项本质探究的要求。

二、人性化角度中的音乐教育学

人类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始终是人,因此要把研究“人”的音乐、“人”的文化放在首位。

音乐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生活,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几乎没有哪一种文化不包括人类。

在基础教育的艺术课程**中,《艺术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内容“艺术与文化”中也提到了艺术与多元文化的内容。

“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

通过艺术与文化的连接,可以增进对多元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了解,加强文化认同感和多元文化意识。

郭乃安先生也说:“人是音乐的出发点和归宿。

把目光投向人,不仅意味着在音乐学的研究中关注人的音乐行为的动机、目的和方式等,还意味着在各种音乐事实中去发现人的内涵,或者说人的投影。

因为,人的音乐行为,不仅表现为有意识的活动,也可以表现为潜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活动。

”由此可见,对人的研究是音乐教育学研究的根本。

最早由德国哲学家亨德提出的“人类学”观点,是指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

音乐教育的研究也是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研究,而不仅仅依靠对书本、对课堂的教学。

其目的是通过音乐来培养性格品质,陶冶情操,使人的身心得到益处。

众所周知,经常参加合唱、合奏排练的人不容易得孤僻症。

正如周杰伦在《放牛班的春天》中所说:喜欢音乐的孩子是不会变坏的。

在音乐教育中,广大的教育者应秉承着“人文关怀”的宗旨,将“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现在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无非是人的教育,在教育中应注重人的心理和情感。

一个教师的教学价值追求必将最后落实在学生身上。

在这个的舞台上,音乐教育是非常公*的,没有行业的偏见,没有性别的偏见,没有年龄的偏见,也没有种族肤色的偏见。

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来表演,人人都会得到一份尊重。

人类学主张注重个体,*等地对待一切文化。

音乐是人类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了人的创造,音乐也将不复存在。

三、对话视域下的音乐教育学

x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在精心培育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等待人更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品质。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切磋、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对话视域下的音乐教育学,讲究的是*等和包容。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本位,虽一直提倡以学生为主,但总改不了教师居高临下的局面。

在大多数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完全是依据教材照本宣科式地教学,很少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计划。

从而使原本活泼生动的音乐课堂,变成了学生枯燥无聊的硬性任务。

音乐教学,本是一种美育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同时他也融合了乐理知识、民族文化背景等内容,是一门工具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的学科。

音乐课堂除了让学生学习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启发学生,形成一种互动、*等的课堂情境效果。

对话视域下的音乐教育学,小的方面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中,往大了说也能体现在*音乐和**音乐的话语权上。

“欧洲文化中心论”一直传播至今,被冠以*用的文化标准。

在此标准理论下,许多音乐工作者往往持有**的价值观和方法去研究*音乐。

**来,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欧洲文化中心论”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质疑和反驳。

音乐人类学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即从音乐的文化背景和生成环境入手,进一步观察它的特征,探索它的规律及其独特的审美标准。

受音乐人类学影响,“**文化中心论”的局限性已经被当代音乐家们所关注,许多音乐学家开始走向世界各地,发掘、搜集了大量的世界民族音乐,将其制成录音、电影、录像,并写出了大量的论文、专著,在不少国家“世界民族音乐”已被纳入音乐教育体系中。

在音乐教育学理论中,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已普遍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的传统音乐理论体系中,大量地学习和模仿**音乐理论,造成了我国传统音乐的日益衰微。

正如管建华教授在前几日的古琴研讨会中提出:*音乐及文艺诗学注重语义、语境、意义的表达。

而**音乐分析则注重语态、语法形式的分析,这是中**音乐最大的不同。

在人类学讲究“话语权”的当代,音乐教育学也应倡导*音乐与**音乐的*等对话,而不是文化**。

四、结语

音乐教育学是研究音乐教育过程中教育现象的一门学科,他兼具音乐学和教育学的性质。

音乐人类学,则是把音乐置于文化和社会的语境中来研究。

教育的目的本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人,人类学的观念和方法更好地为音乐教育打开了人的视角。

面对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唯有守护好自己的文化传统,才能和**文化*等对话。

参考文献:

[1][奥]沃尔夫冈马斯特纳特,余丹红,张礼引译。音乐教育学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萧梅,齐坤。音乐人类学的实地考察[A].洛秦“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C].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3]梁丽。从音乐人类学角度谈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J].艺海,2014(1).

[4]杨曦帆。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文化人类学视野[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3).

[5]管建华。21世纪初: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音乐人类学在*[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

[6]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J].*音乐学,1991(2).

[7]王玉玺。音乐教育学中的人类学观念和方法[J].北方音乐,2013(12).

[8]张樵。走出**重建基础—析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J].艺术教育,2008(8).

[9]管建华。溪山琴况与“品味论”的文化哲学美学解读[J].文化研究,2015(1).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教育学论文(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教育学论文(多篇)范文,共有3096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教育学论文(多篇)下载
教育学论文(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