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论文 >

国家安全教育论文(通用多篇)

发布时间:2024-01-27 12:00:10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概述]国家安全教育论文(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国家安全教育论文(通用多篇)

大学安全教育论文 篇一

意识形态安全与教育关系密切。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就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用本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理论和观点教育启发人们,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从而保障本阶级或社会集团意识形态和统治地位不受威胁而相对稳定的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重建与规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文件,对高等教育战线进行拨乱反正,使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得以重建和规范。第二阶段:加强和改进。1989年6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三届四中全会,重申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作为中心议题,从战略高度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发展进步确立了主旋律。第三阶段:践行和升华。党的十六大召开,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任务,使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召开,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不断向前发展。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育理念落后,教育创新乏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内容上和方法上缺乏创新,导致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法,缺少个性化教育,导致不同学生群体难以用自己的方式和思维接收到有针对性的、能够解决思想实际问题的教育内容;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质不了解,以职业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代替理想信念教育,出现少讲或不讲的现象;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准确地把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只会讲空话、套话甚至假话,使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课堂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社会实践教育重视不够,落实不到位目前许多高校在实践教学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外活动实践的重要性,没有具体的实施大纲,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配套制度,考评和监控机制更是处于空白阶段。一些地方、部门和高校领导存在着片面的政绩观,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属于“虚功”,没有完善合理的活动机制和科学管理方式,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的实践教育越来越边缘化,使教育者产生了一种应付的心态,导致实践教育陷入了一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可以不要”的尴尬境地。

3.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运行不协调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的建设上,有些高校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建设不够重视,缺乏具体的措施和明确的规划,一些高校有意压缩队伍编制,给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待遇过低,教育队伍工作条件改善、职业培训深造、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制度不到位、不落实,使从事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人员积极性不高,教育资源严重流失和浪费。

三、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

1.西方“西化”阴谋不断渗透,威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搞“人权”外交,无非是想以虚构和捏造等伎俩在国际上给中国制造舆论压力,以此来混淆国内不明真相的人的视听,达到动摇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险恶目的。宗教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方敌对势力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千方百计地用宗教渗透的方式,在我国新疆和等地是备受敌对势力“关注”的地方,煽动教徒和部分群众寻滋闹事,破坏社会安定,极大地冲击了人民的思想武装,更给众多无辜百姓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2.信息网络化对意识形态传统功能的弱化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从网上获取和信息,网上信息的这种共享性,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落差越来越小,教师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难度却越来越大。网络时代的“文化反哺”现象使年轻一代垄断了网络的话语主动权,他们不再简单地按照教育者制定的目标去获取知识,而是“运用自己的判断力,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再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网络上那些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不良信息就有可能被大学生认同接受,进而达到侵蚀国家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成果的目的。

3.社会转型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挑战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社会转型期出现了新问题和新矛盾,对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巩固和提升带来了重大影响。例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的社会现状导致了贫富阶层之间的价值观冲突;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公共资源分配不均,失业与就业的矛盾冲突,导致人们的社会心理失衡等,这些突出问题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人民对社会失去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丧失了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根基。

4.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是必然选择,也必将面临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深入,包含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技术和知识,已经在我国大面积扩散和加速流动。当前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备受冷落,国富民强、八荣八耻的传统观念渐隐渐退,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日益匮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立世精神已成空谈。因此,我们必须竭力捍卫民族文化的个性和根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以国为重的文化传统,充实及适应文化全球化,又保持鲜明民族个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不断增强其吸引力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强化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是课堂上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切入点,是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应注重把历史与逻辑统一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和阐述,善于将教材中的理论观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用社会热点问题导入课程内容,以激发学生听理论课的兴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讲授、理论灌输是必要的,课堂讲授必须随着学生情况的变化不断创新。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思想感情、心理特征的综合反映,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理应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排除干扰、抵御风险、坚守社会主义阵地;只有进一步发扬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才能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使命。积极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因此,“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建设,使教育得到切实保障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第一关,就是要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功能充分发挥的优秀教师队伍。高校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实践操作,选拔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优秀的人才,通过在职培训、脱产进修培训等手段加以落实。不断提高教育队伍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专业和文化素质、教育技能,以及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通过运用目标激励、政策等多种激励方法,使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者对从事的工作产生认同感和成就感,始终保持工作的积极性,保证队伍的相对稳定性。还要建立健全流动机制,拓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者的发展空间,适度地转岗分流,以保持队伍的活力,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真正使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者保持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态势,从而保证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顺利实施。

教育安全论文 篇二

任何问题的产生总是客观条件与主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育人模式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在校学生数迅猛增长,学校后勤和毕业生就业面向市场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的复杂化,是高校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尝试化解不利因素,高校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相对滞后,其主观能动性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实效性差

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大部分高校没有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没有专业的授课教师,更谈不上有好的教学方法。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或者重大事件前后,由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管理人员凭着自己的经验来开展此项工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抓手,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基本上是以说教灌输为主,体验感受较少,针对性不强,手段比较单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收效甚微,教育起不到实际效果。

1.2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重事后处理而轻预防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危机管理体系和整体的危机应急预案。事件在未造成不良后果之前,相关部门往往不能予以足够的重视,致使事故扩大化或导致学校整体工作遭受严重影响。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理措施,情急之下,只好“亡羊补牢”,临时邀请公检法等部门的专业人员来校举办几场讲座,以期达到加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目的,体现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严格事故后的安全检查。其实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3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机构设置混乱,职责不明确

大学生安全教育机构设置混乱,领导机制不健全,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高校机构设置混乱,职责不明,往往导致相关职能部门的不作为,使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出现小的安全事件时,各部门不能把事情及时处理,不能全面履行自己的职责,而是把问题往相关部门推,推来推去只能由学生所在的系部自行解决,最终推到辅导员或班主任身上。

2高校安全教育应对策略

要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取得成效,就必须针对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从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1加强领导,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体系

从目前现状来看,高校的安全教育,要加强校领导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完善和健全安全教育机制,设置合理的安全教育管理体系。高校安全教育管理体系的设立应该由校领导、学生管理部门、教务部门、宣传部门、后勤部门、保卫部门、校医务部门、心理健康咨询部门、系部学生工作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教育管理体系。否则,安全教育管理体系的设立就不够完善,安全教育的内容也就不全面,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就不能形成合力,安全教育的最终效果就得不到保证。

2.2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经费的投入

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连续的工作,而课程的开设是安全教育知识传播的载体,师资力量是学生掌握安全知识的桥梁,经费的投入是安全教育工作的有力保证。首先,高校应该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让安全教育真正走入课题。其次,高校要通过培训、进修等手段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安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再次,高校还要保证经费的投入。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课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说教层面,要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尤其要重视课内和户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救和救人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

2.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实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高校安全教育要以人为本。安全教育课程的开设要采取模块教学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系统学习,重在实践。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针对大学生这个教育主体的特质,既要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又要注重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理论学习要重视模块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守国家秘密,懂得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与义务;传授维护信息与网络安全,让他们了解信息与网络安全事故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维护信息与网络安全的对策、计算机网络安全法规;学会消防安全,让他们了解火灾概述、火灾的预防、火灾的扑救、发生火灾时的应对措施;懂得心理安全,让他们了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心理健康的维护、珍爱生命,防止自杀;遵守交通安全,让他们了解常见交通事故及其特点、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对交通事故的预防及现场处置、交通安全常识;保护财产安全,让他们了解防盗常识、防诈骗常识、防扒窃,防抢夺、抢劫常识等,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安全教育模块教学的内容。实践教学要分层模拟情景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触电的处理方法、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烧烫伤的急救方法、抢救溺水者的方法、运动型昏厥的处理方法、被狗猫咬伤后的处理方法、酒精中毒的处理方法、中暑的处理方法等,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

2.4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与学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模拟训练法,可请消防官兵和专业人员来校模拟训练,演示灭火器材的使用,让学生了解火灾的扑救方法,熟悉防火、灭火和逃离现场自救的全过程;案例教学法,把真实的典型事件作为案例,利用多媒体来展示,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自觉养成按规办事的好习惯;专题互动教学法,适时开展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并结合不同的主题来开展安全知识征文、竞赛和辩论等活动,调动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全面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5利用现代化手段,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根据现代大学生的特质和现代网络特点,开发多元、多循环的第二课堂教学系统,是安全教育个性化的延伸。学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和时效性,依托校园网来开辟安全知识教育的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交流和答疑的平台,便捷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积极开辟网络情景模拟实训,最大程度提高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效,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2.6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安全教育论文 篇三

2014年8月份的五起女大学生失联事件的发生,对于她们自身、所在的家庭和学校都是一个惨痛的结果。这些意外之殇挑拨公众的神经,让整个社会人人自危、不得安宁。每一个失联的背后都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原因,将这些个案拼凑分析后得出以下三方面是主要原因:女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父母对子女安全教育的缺失,高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

1.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薄弱

女大学生失联,这个敏感的话题被一度讨论,在这么多起的失联案中,一个最明显的标志是女大学生疏于防范,因为涉世不深,思想单纯,严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具体体现在:一是所有的失联女大学生都轻信他人,即单纯无知、怜悯他人的心理。她们认为世上都是好人,例如在深夜轻易上了黑车,或者是在返乡途中坐上了陌生人的车,或者是毫无防备就去见所谓的网友等。二是在和陌生人搭讪一两句后,立马消除了警惕心理,例如高渝在上黑车后发现有异常情况想要逃离时,被司机的几句话就打消了念头。三是在遇到伤害时不懂巧妙化解,即情绪管理失控。以高渝女生为例,她在司机对其进行不法侵害后抛出一句:“我会记住你的。”这一句话成了歹徒心生杀机的直接导火线。另一个明显标志是法律意识的淡薄。法律意识的淡薄会使伤害蔓延开来。如果不拿起法律这把利剑惩处不法行为,加重犯罪成本,那么失联案就没有终止之日。

2.父母对子女安全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和思想都影响着孩子三观的形成,也左右着孩子对社会的看法。父母忽视了他们对生活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学习,同时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舍得让孩子做,使他们接触不到一些安全问题,也就失去了在日常生活中从父母那得到安全知识、接受安全教育的机会。因为缺乏父母对安全和性方面的教育,导致女大学生远离家乡父母时,分辨不清真伪善恶;导致女大学生在危险来临前无法紧急避险只能任性为之;导致女大学生在危险发生时无法采取有效的保护行为,只能让伤害继续甚至连保护自己的生命都不懂。这样贫瘠的安全教育实在让人扼腕叹息,也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敲响警钟!

高校一方面旨在提供一些专业所需的知识理论学习,以识记、通过考试、增加就业率为目标。把安全教育划分给学校保卫处,而学校的保卫处大部分只负责校园内部的安全,并未对学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如果说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有下功夫的一个例证就是新生开学的军训,这段时间里学校会进行多场的安全教育讲座,但由于持续性、系统性不足,时间一长学生便麻痹大意甚至是将当初的安全教育抛在脑后。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所面对的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变化发展,新的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而多数高校的安全教育教材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也不能很好地用来防范和应对现代的安全事故,从而导致大学生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的不足。这些因素共同体现了高校方面对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亟待解决。

二、减少失联案的对策

保护学生,减少失联事件的发生固然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违法犯罪的震慑和打击力度,但更需要的是加强学生们的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教育。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家庭方面,父母应改变大包大揽的育子方法并加强对子女安全方面的教育。高校方面也应从根本上重视安全教育,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提供应有资源。

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父母、学校等的多方帮助。如何从源头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成为重要课题。一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最关键的就是自身,学生可以通过身边的安全防范案例学习一些经验,根据别人的处境换位思考。二是通过多种途径积极获取自我保护的方法技巧。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在线途径获得自我保护的方法技巧,也可以通过非在线途径,例如:报纸、宣传栏、周围的同学等。三是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警惕心理。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律成为每个人的必需品。弱势群体的大学生更不例外。增强法律意识,一是积极主动学习宪法、民法、刑法等部门法的知识体系,了解最基本的法律常识;二是将所习得的法律知识与现实结合形成法律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就应该拿出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2.倡导家长进行理性的安全教育

首先,家长对于安全教育应适时讲解、以身作则。作为家庭的带领者,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从小就要教给孩子相关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的知识和技巧,不能因为觉得为时过早而避开。此外,要在平时的生活中起到榜样作用,不贪图小恩小惠,明辨是非。其次,有效的安全教育不只是口头上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应结合当下的社会现状和社会风气。照本宣科的安全教育只能是暂时的警醒,不具有持续性,而结合当下的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或法制节目等可以更有效地让安全教育深入孩子的心灵。

3.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安全教育

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合理有效地安排安全教育活动或课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根本上重视大学中的安全教育活动应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安全教育来体现。首先是对安全教育课程进行必要的安排。安全教育缺乏是导致女大学生独自在社会中面对形形的人无法分清安危、正恶的推手。因此,将安全教育列入必修课程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学到、用到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保护自己的安全。其次是建立辅导员学生安全动态跟踪机制,大学辅导员的作用约等于家里的父母,对学生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多数辅导员年纪与大学生相仿,较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因此,由辅导员跟踪学生的安全动态显得必要且合适。辅导员对自己所带的学生应及时了解其动态,与学生谈话多些安全方面的涉及。这样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与失联“说再见”。最后是联合社会团体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迥异的安全教育活动。例如: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一些漫画案例并加上分析和正确的做法,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接受安全教育。这样不仅能够摆脱平时教学的呆板,更能让学生记得一清二楚。女大学生的失联不是偶然,但笔者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女大学生的失联将逐渐呈现减少的趋势,社会必将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国家安全教育论文 篇四

关键词:新形势下;国家安全;教育途径;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251-02

一、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1.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社会长期保持稳定。在这样的和平环境下,大学生往往认识不到国家安全面临的严重威胁,思想上麻痹模糊,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有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国防意识淡漠、国家安全意识不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一些大学生把国家安全看成是国家军队与安全部门的事,不能自觉地把维护国家安全与自身的责任联系起来。有些大学生在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的态势下,推崇急功近利及实用享乐主义。这无疑会削减主流价值的原则性,最终导致社会价值的散乱,使国家精神意识方面的安全问题面临消解的危险。同时,随着中国国际竞争力、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空前加强,一些发达国家别有用心地提出了“中国”。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以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近来美国与我周边国家频繁举行联合军演,使中国国家安全存在不少隐患。南沙群岛被东南亚小国强占,尚未解决,中日东海问题和争端也日益升级。最近有媒体报道日本有20余人把户籍迁往,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岛民,并表示日本对拥有 [1]。但当代大学生对此严峻的国际环境,大多缺乏清醒的意识。面对国家安全现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更无法应对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2.为培养合格接班人,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从近几年的相关报道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大学毕业生由于国家安全意识的薄弱,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缺乏警惕,往往在不经意间泄露国家机密,甚至经不起金钱、美色等种种诱惑,不惜丧失国格人格,出卖情报,给国家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有的大学生在得到国外有些公司及机构资助自己出国进修,或推荐国外科研机构做学术研究时,就只看到友谊的一面而忽视国家安全。把一些认为无关紧要的资料或文件随便对外泄露。更有一些毕业生由于受金钱侵蚀,主动把国家重要文件出卖给境外机构而受到法律的制裁。有些留学海归无视国家法律,回国后不惜余力拉拢、腐蚀在国家军事、经济、科技等重要岗位的同学或老乡。为境外机构收集情报资料,使中国经济、军事、科技领域等遭受泄密重大损失。有些大学生对老同学、老乡需要一些资料、数据,明知违法但认为情面难却而所为。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如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2]为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使其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自觉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二、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实施国家安全教育责任心

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历来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互联网虽然缩小了世界各国间的空间距离,但国家与国家安全仍然是国家的根本所在。信息的沟通、经济的融合并不代表政治、文化的完全融合。和平发展的世界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战争和恐怖主义活动依然存在。高校要切实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之中。要教育大学生明确维护国家安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党和国家对每个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随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的国家安全和国家意识教育。早在1994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进行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要根据新时期的特点,重视现代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 [3] 两年后的199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要把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宏伟目标,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国防和国家安全,作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4]在以后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4年8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的要求。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与教育部牵头,分别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课程改革与完善。对其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增加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的内容章节,目的就是着力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的学习与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可见,党和国家关于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的一系列要求,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及现实的需要而不断变化、补充和完善的。这也正是当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有力理论依据。高校在实施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工作中,首先要增强学校党政干部与教师员工的政治敏锐性,以此提高责任意识。把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看成自己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来实行,使各部门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真正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责任。

(二)齐抓共管分工合作,不断提高国家安全教育实效性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下,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工作由来已久,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要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注意三个结合。

1.国家安全教育必须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 [5] 所以教师必须以三个基本方面为教学目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及新形势的需要,在讲授爱国主义章节内容时可结合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来展开。通过爱国主义这条主线,把增强国防观念与国家安全意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上可以达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效果。因为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国家安全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大学生来说是否爱国不仅仅是道德要求,同时还是政治要求和法律要求。使大学生认识到没有国家安全意识就不会形成真正的国家意识,因而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就很难在理性层面和整体意义上确立科学的国家安全意识。在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同时,更要激发起他们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2.国家安全教育必须与国防知识教育相结合。目前高校的国防教育仍然是以单纯军事技能和军事常识的传授为主要内容,而没有将国家安全涉及的有关内容融入到国防教育课程中去。在课程设置上两门课分别有武装部的军事理论教研室和社会科学部的思政教研室承担,基本上是以各自为政的教学模式展开。这就要求高校在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军事理论》课中,加强联系与沟通,使两门课的教学内容既达到有机融合又克服无谓重复。在《军事理论》课中,教师除了系统论述世界军事、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军事高技术和高技术战争这五大领域的前沿问题外,更要让大学生了解和体会人民的光荣传统,激发起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与爱军情感。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则侧重于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对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和保证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等。在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与国防意识的同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来报效祖国。国家安全教育只有紧扣中国的国防建设与发展的实际及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来展开,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求得教育的实效性。

3.国家安全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与多渠道相结合。高校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的主渠道应该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通过授课要求大学生“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6]。但是,以国家、国家利益、国家尊严和国家安全意识为主的国家安全教育并不是一时一事的突击性活动,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情况通报,而是一种政治性、战略性和现实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 [7]。因此,必须坚持主渠道的国家安全教育与多渠道的潜移默化教育相结合。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团组织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学校可利用社团活动、学术报告、外出参观等形式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导大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逐步增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能源安全、文化安全和网络安全等新国家安全观念。使每个大学生都清楚的认识到国家安全不仅关系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也事关每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日本已有20余人将户籍迁至[N].环球时报,2011-02-28.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2007:4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Z],1994:20.

[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六中全会学习材料[Z],1996:10.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6-193.

大学安全教育论文 篇五

大一新生,对大学环境及各项规章制度不了解,没有独立生活经验,对突发疾病等情况不知怎样处理,对欺诈行为更不易辨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新生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充满期待和探索,是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并使其入心入脑的有利时间。因此,学院在安全教育中侧重夯实一年级新生的基本安全常识和管理规定的教育工作。每年的开学初,学院都会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容易遇到的问题,对新生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常识的教育,提高大一新生的防范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2013年秋季新学期的某夜12点,大一新生小明(化名)突然一声惊叫,便人事不省。学生报告辅导员后,辅导员立即拨打999急救电话,即刻赶到出事学生宿舍,同时向有关领导汇报情况,并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小明被送往就近医院,后由于心跳过快,及时将小明转到一家大医院,立即进行了手术治疗。后经过半个月的住院治疗,小明康复出院,返校园正常学习。此案例证明: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助和互助的意识和能力,是高校开展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而且基础的内容。对于大一新生的安全教育学院采取了学习、实践和管理相结合的形式。一是抓住入学教育机会,通过主题年级会、主题班会,加强学生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结合以往校内外真实案例,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安全教育,从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树立安全意识。二是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新生中绝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远离家人,因此对于一些适应能力较弱的学生,从心理到生活势必有些不适应,此时需要辅导员和班主任通过深度辅导充分了解学生,及时发现特殊心理和身体状况的学生,因人制宜地开展相应的安全监控工作。

2.按年级建立纵向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

一年级,如上所述,学院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加强深度辅导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助与助人能力。二、三年级,则侧重在学业、职业规划指导过程中,加强社会实践的科学指导和安全教育。此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具有了一定的法律常识。对于这阶段的学生,学院在定期开展排查性和实践性的安全教育工作基础上,重点解决其专业与职业认知迷茫的问题,不断帮助学生重新规划其职业生涯。该阶段,社会实践的科学指导和安全教育及监控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要通过深度辅导、科学指导和有效监督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四年级,学院侧重于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加强毕业班纪律管理。一是毕业班学生面临就业,更多的困惑在于如何找到与自身匹配的工作,学院对其加强就业指导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二是毕业班学生经常会组织毕业旅行等活动,为了让大家安全愉悦地进行毕业留念,辅导员在严格请假制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出行安全教育。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纵向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学习到不同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3.按共性问题建立横向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

在大学生群体当中,无论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学生,都有一些共同的安全性问题。比如,学生身心健康、宿舍防火、交通安全、实验室安全、节假日安全、实践和实习安全、运动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饮食及饮酒安全、地震安全等,是不分年级、不分时间的各个年级共同面对的问题。为此,学院在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共性问题建立了横向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机制。横向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具有定期性和规律性的特点,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密度,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当中的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学院一线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尤其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定期或者在特定的时候,都会对学生及时开展横向的共性问题的安全教育。比如,在每次放假前都要通过年级会等形式,开展人生、财产、交通安全等教育;定期进行宿舍卫生安全检查,对学生的卫生、用电等安全进行管理和教育,等等。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安全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学生离校请假制度是监管到位、不留死角的基础。同时,辅导员和班主任一定要保持和家长及时的沟通,尤其要加强开学初、放假时以及小长假期间的联系,避免学生教育与管理出现盲区。总之,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要在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上,使广大学生充分了解安全知识,广泛树立安全意识,熟练掌握安全技能。完善有效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机制,不仅能保障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使其在良好的环境下获得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且也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一种有效途径,应贯穿于高校教育工作的全方位和全过程。

学校安全教育论文 篇六

论文关键词:小学寄宿制

广西北流市环城小学去年秋季期开始招收寄宿生,现有住校生173人,学校和管理教师既要承担学校教育义务,又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他们努力探索生活保育规律,积极进行生活教育管理,始终把对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及自主体验活动等作为日常生活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兄弟学校的帮助下和学校全体领导教师的团结协作下,取得了一定成绩,深受学生、家长好评。

一、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该校住校学生均来自农村,绝大部分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年龄小,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差。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寄宿制管理领导小组,专门安排了专职寝室管理人员、值班教师和值周领导,学校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培训,明确各自的工作责任,使寄宿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制度 加强管理

学校为了加强住校生管理,丰富住校生课余文化生活,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学校制定了《值班教师职责》、《守班教师职责》、《晚间活动安排》、《住校生检查情况记录》、《住校生管理考核细则》、《文明宿舍评分细则》、《寄宿生日常生活要求》、《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坚持寝室室长培训,充分调动寝室管理人员、值班教师、值周领导和室长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住校生内务管理,提高住校生生活自理能力。

三、丰富生活 提高能力

学校根据上级关于《寄宿制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为了丰富住校生课余文化生活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提高住校生生活自理能力,学校注重对住校生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的培养怎么写论文论文下载。学校严格按有关规定制定住校生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学校专门制定了《住校生晚间活动安排》,给住校生安排了看电视、做游戏、讲故事、写字比赛、书画比赛、语数知识竞赛、诗文朗读比赛、乒乓球比赛、定点投篮比赛、“我洽校长一封信”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校过得快乐,并从活动中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注重安全 严格督查

学校千方百计把住校生安全放在首位,把保证师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站、住校生会、教师会等场合教育师生增强安全意识。学校管理人员切实负起责任,完善制度,制定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控预案,进行安全应急演练,加强对校舍、师生伙食、小卖部等场所的督查,确保活动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上下楼道安全。

五、后勤保障 优化环境

为了让住校生有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学校认真规划,抓紧安排,专门为住校生安装了电风扇,并定期对厨房、饮具、餐具、寝室进行消毒,每天菜谱不同,做到饭热菜香,确保住校生在校吃得好、住得舒心,过得安心。此外还安排了老师、领导值班,定期对宿舍进行消毒和安全设施检查,每天早上生活教师对学生的床铺及物品摆放进行检查,学生在洗浴时,生活老师进行守护,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值班人同认真填写宿舍日志。

该校领导表示今后他们将更加踏实地抓好寄宿制工作,使学生在校生活开心、家长放心。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国家安全教育论文(通用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国家安全教育论文(通用多篇)范文,共有1525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国家安全教育论文(通用多篇)下载
国家安全教育论文(通用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86956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