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论文 >

浅谈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作业设计

发布时间:2022-06-12 11:56:38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智慧”作业,助力课堂教学

——浅谈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作业设计

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的痕迹依然很深,学生面临着各科的繁重作业,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成为教师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尤其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有效的作业布置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成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真正落地。

关键词:繁重作业 作业设计 语文实践活动 因材施教 课外阅读

一、问题与困惑

长期以来,应试的身影还随处可见,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是困扰学生、老师、家长的主要社会问题。但作业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方式,更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晴雨表以及沟通学生与教师的桥梁。如何协调教学与作业之间的关系,做到作业精准设计,助力课堂教学,成为每位教师思考并渴求得到解决的事。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也应在语文实践中进行,在围绕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生活中去落实。如何布置作业呢?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二、作业设计要与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当今多元开放的社会,加上信息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致使知识激增,社会生活的迅速变化,让当今学生在认知方面,已与以往学生存在很大不同。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观察思考自己或自己周围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而是开始以极大的兴趣观察、思考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思想更开放、活跃,不再拘泥于陈规,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而我们平时的作业布置中,多以重复、单调机械的抄写为多见,思维含量成分少,学生很难接受,让作业成为了负担,成了学习的累赘。品尝不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作业设计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长期坚持下来必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成绩不理想,学生厌学。

怎样摆脱这种高耗低能的局面,教师在对语文作业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从惯有的书面形式中走出来,将目光放在学生的生活中,放在语文学习的大环境中,让作业设计形式朝着多样化、趣味化、广度化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比如,在学完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藏戏》一节课后,常规的作业可能是这样设计的: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背诵本课的优美段落。2、听写本课的生字词。现在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布置作业:1、收集资料。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多种方式再搜集关于“藏戏”的有关资料(可能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前已收集过);2、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怎样整理资料,围绕资料做书评、剪贴、手抄报、做思维导图,使学生对藏戏的发展历程、特点、文化等方面就有了比先前更充分的认识和了解。3、最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资料的分享交流,人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方式在班里交流。学生很积极,兴趣很高,几乎人人乐意去做。这样的作业设计就结合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生活实践,不但开阔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培养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探索能力,对课文的学习走向了更深的层次。

三、作业设计要符合“因材施教”,体现层次性

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可遗憾的是由于

现代教育教学环境的复杂、多元性,让我们在教学时,常带有功利和浮躁之心,往往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我们的教学和作业往往表现为整齐划一:一样的授课方式,一样的作业内容,一样的作业要求。好处,这样来得方便、快捷、省事;坏处,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忽视了学生各自存在学习的能力不同。导致的后果是人为地拉开了学生之间的更大差距,给自己的教学设置了障碍。不合适的作业,让优等生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学困生不能通过作业将自己不会的弄懂学会,这样的作业不能满足学生各自的需求,不能达到巩固知识锻炼能力的作用。而采用分层次地去设计布置作业,就能较好地克服这个弊端,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如我在设计作业时,是这样做的:作业分为必做作业和自选作业两种类型。必做作业,是班里人人都要完成的作业,它是最基本的。包括习惯养成和知识内容两部分。1、习惯养成:学习新课前必须先预习;每天读书半小时以上;每日背诵一句好词佳句,一周背诵一首古诗,每周一篇日记读书笔记。2、知识内容:每课的生字词、不熟悉的近、反义词、多音字必会。自选作业显示出分层次设计,教师根据所授课知识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作业,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如学了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一文后,我设计如下作业供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①查找有关课文内容的相关资料;②将《金色的鱼钩》这个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③根据文中的内容,自己选择一个情景画下来,写上自己的感受;④模仿本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习作。四项作业中每人必选一项以上完成,多选的给予表扬。这样布置作业,就可以保证每个学生能达到基本要求,做到学习上的保底。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不至于掉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自己的提升空间。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分层次设计作业能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做到人人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在设计作业的层次性上,还可以去关注作业设计的多样性。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报刊、电影、电视、网络,演讲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等,以及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因此,作业设计上也要多留心这些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设计出内容上新鲜、充满时代气息,形式上,多样化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布置多样化的作业,我是这样做的:每逢节假日,学生和家人去旅游、和父母一起做一些社会调查,做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并拍照留念;或去做志愿者,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每到特殊纪念日,父母的生日,为他们庆贺,设计出仪式感;还可以让学生在周末,选择观看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百家讲坛》等;表现儿童生活的节目等。丰富多彩的多样化作业,改变了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单一模式,更加贴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分层次设计作业,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通晓教材的知识内容,还要知道相关的能力思维训练点,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才能设计出符合学情的、有效的作业。

四、让课外阅读成为最重要的作业

人们常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要“得”语文,必先“得”阅读,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助力语文学习,才能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怎样在教学中落实好这一作业要求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处理好作业与阅读的时间关系

有人说,学生大量的作业已经挤占了学生休息的时间了,哪里还有时间读书呢?是的,时间从何而来,便成了课外阅读向纵深处推进的一个重要难题。如何“挤”出时间让学生阅读,如何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呢?我是这样做的:

1、讲读课中挤出时间。课堂教学中,抓好预习,精心设计好预习单,课堂上,围绕预习单,简化目标,精课,摒弃多余的分析讲解,实现一课一得。事实证明,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是靠老师上课讲出来的。腾出时间让学生课内阅读。

2、作业改革省出时间。精心设计作业,减掉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枯燥乏味的大量试卷练习。多去设计一些与阅读有关的作业。如摘抄积累好词佳句、书中精彩人物的片断描写、有感而发的书评、读后感等,都要比布置重复抄写课文中的词语好处要好很多,收获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二)巧妙激趣,养成阅读良好习惯

1、校内阅读课,做好指导。校内阅读课上规范,保证质量,为学生课外阅读做指导,做引领。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方向。同时做好阅读材料的选择,书要读对,才会更有效。应按国家推荐的书目及教材配套读物中去选择,再去认真落实,把每个学期应读书数量分解到每月、每周、每一天中去完成。切实保证读书的“量”的要求。

2、开展读书竞赛,奖励激趣。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应做好阅读评价,激励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如定期开展读书知识竞赛活动。还可以开展“读书小博士”活动:①集卡活动。每一段时间读书的“量”能达到规定,并积极参加读书活动的,均可获得一张“读书之星”荣誉卡。②换卡活动。集够几张卡(老师自己定)可以获得一张“读书博士”卡,班级有奖励,有证书。这样可以鼓励学生积极阅读,热爱阅读,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去读书,并逐渐形成阅读习惯。

总之,精心作业设计,优化课堂结构,用作业设计倒逼教师的教学,摒弃多余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在扎扎实实的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成绩,提升语文素养。

word该篇DOC格式浅谈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作业设计范文,共有373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浅谈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作业设计下载
浅谈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作业设计.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