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师德师风建设 >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论文(新版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10 09:28:2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说明】浅谈师德师风建设论文(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论文(新版多篇)

关键词: 篇一

中小学教师;教师职业道德;综述

民族复兴、国家强盛,教育是根本、是基础,教育代表的是社会的良心、民族的希望。而国民教育的实质性进步或层次提升,从根本上说是依赖于教师,是教师在塑造人的灵魂、民族的灵魂,是教师在传承、培植社会的文明,是教师在推动国民素质的改造提升,是教师为创新创造、技术革命造就人才。教师要担当重任,必须要学高身正、敬业乐道,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品质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小学教师既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又承载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关注和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有利于中小学生在良好教学氛围下健康成长,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有利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因此,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备受社会和学界的关注,研究的成果丰硕,本文对既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存在的不足有较为系统的把握,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师德师风的论文 篇二

摘要:师德师风建设是建校之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内涵;意义;对策

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积极主动地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新机制新方法,对于解决当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教师素质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直接肩负着培育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形象是每一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在教育岗位上取得成功的力量之所在。

一、师德师风的内涵

师德师风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并在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具体地体现出来。那究竟什么是师德师风呢?师德师风,应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行为、道德观念、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操及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并逐步将其内化成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其内涵至少蕴含以下几个方面:

1、师德师风的根本——正确的政治观念

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与教师的政治观念、理想信念、敬业态度、为人处世、道德情操、文化知识等有着重大的关联,所有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教师的政治观念,因为只有教师的政治观念正确,才能确保教育的方向正确,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师德师风的核心——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每一个教师必须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坚定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师始终要把责任扛在肩上,记在心里,不但要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更要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

3、师德师风的灵魂——严格的言行自律

对一个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作为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具备高尚的品德。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是由一个个单一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个体的道德习惯、道德品质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起决定性的作用还是教师。所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人才成长的引路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所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局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加速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必然要求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各级学校的追求和目标。师德师风优良的队伍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办出更高更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让人民满意了,我们的教育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的教育形象才能赢得社会的公认。因此,师德师风既是一所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学校一定要站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认认真真地、实实在在地、持之以恒地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适应新环境推动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有执著向上的追求和高尚的人格。但随着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受物质利益的驱动,教师的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直接冲击着教师的思想信念。

三、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

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1、无私奉献“师爱”

鲁迅先生曾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师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一个对教育事业充满深厚感情,对学生充满爱的教师,就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就会随时随地关心学生的成长,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精心哺育一代新人。因此,热爱学生,应该成为教师的天职。

2、“平等”面对每一位学生

良好的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清除支配观念。要(www.haoword.com)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少一点教育者的说教,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少一点公共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像朋友间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要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综上所述,师德师风建设是建校之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个人民教师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让每一位人民教师怀着对学生高度负责,对社会高度负责、对科学高度负责的态度,“明师道、铸师德、扬师风、强师能”,使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使自己能够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3檀传宝著,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杨贤金、石风研,师德新论――以德治教与师德建设[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研究 篇三

任何一种道德只要存在,对道德的相应评价就会应运而生。在我国,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普遍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标杆,教师的师德水平依靠规范来体现。实践表明,规范在发挥对师德的评价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建立全面科学的师德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宁静在解释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含义、说明了评价的标准之后,重点阐述了当代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出现的问题。第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已经滞后,不适应目前素质教育的发展。第二,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角度来说,教师职业道德的动机与效果不一致,学校的管理注重对师德动机的评价,导致教师为学生成才的出发点是好的,却由于采用的教学手段不当,反而带来了不好的效果。第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价值取向偏颇,重视奖惩性,忽略发展性评价。最后,整个师德评价体系不完善,不利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马琰琰、徐媛媛分析了当前师德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科学的师德评价应具备的特征,重点阐述了如何构建科学评价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在本土化研究的同时,吸收国外优秀教育理念,并且随着时代发展改革不断进行调整。其次,做好思想宣传,让评价工作得到理解支持,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功效。然后建立专门的由学校领导人负责统一安排的评价机构,防止评价工作流于形式。第四,利用观察、谈话、教师互评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重点关注信息反馈,将反馈结果变为教师具体的行为。

王菊在对现阶段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构建师德评价体系提出了设想。首先,要制定具体可行的量化评价内容,可将内容设置为政治坚定。精心施教、潜心治学、用心育人、热爱集体,最好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评价指标侧重点要有所不同。其次,确定参与师德评价的主体,用较科学的评价理论,以学生60%、领导30%、同事10%的比例进行公正评价。最后,通过树立典型,在校园内营造宽松健康的评价氛围,让广大师生自然而然受到感染并认同。

摘要: 篇四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因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出现的日益严重的失范现象成为社会各界和学者研究的热点。就国内对有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在对教师职业道德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出现的问题与原因、加强建设的思路等作了初步归纳、描述,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深化这一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师德师风的论文 篇五

做新时期“四有”好教师;所谓“四有”教师就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识,而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对学生长远;一、有理想信念;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二、有道德情操;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三、有扎实学识;教师要做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对自己的工作效果永不满;四、有火热的师心;这里所说的师心是说教

做新时期“四有”好教师

所谓“四有”教师就是: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四有”的要求都是具体的,是体现在教师日常的具体工作中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师的职业价值就不单单体现在传授知

识,而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关切。

一、有理想信念。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二、有道德情操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三、有扎实学识

教师要做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对自己的工作效果永不满足,潜心钻研,教师要不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地投身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做到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加强合作交流,注意反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常言道:“给人一碗水,自己应备一桶水。”现在进一步要求是一眼活水,这就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对事物有一定的自己的判断,对问题有较细致的了解;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为了加强自己这方面的知识,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的学习,从中获益匪浅,是啊,只有我们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才能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当学生犯错时,我们要宽容他们;当学生生病时,我们要关心他们;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帮助他们。作为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四、有火热的师心

这里所说的师心是说教师必须有一颗爱心,一颗责任心,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教师,面对的直接对象是学生,更是祖国、人类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家长把子女送学校,是对我们教师的信任,学校把学生交给我们教师,更是对我们教师的高标准要求。学生离开父母,来到学校,他们所需要的除了书

本知识以外,更渴求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爱心。因此,教师在交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应把自己的爱交给学生,时时刻刻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身体,了解他们的思想,排解他们的疾苦,研究他们的心理,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学生的一片真诚;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学生,去感化学生,去让学生们感到,虽身在学校,却就像在家里一样,充满着爱,充满着和谐,充满着温馨,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

五、有责任感

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责任感是卓越的原动力。

对于教师来说,有了责任,然后才有可能付出爱;有责任才会有自爱;才会学习,丰富理论、更新理念、增长知识、强化技能,才会珍爱身体、珍爱名誉、珍爱当下;有责任才会有仁爱。 教育事业是良心事业,作为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吃苦耐劳的精神去做好本职工作。当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时,就意味着要甘守清贫,因为教师的付出和报酬是永远都不可能画上等号的。教师除了完成八小时工作之外,课外还会付出了许多无形的劳动,这些都是不可能用金钱衡量的,与其总抱怨这些,还不如换种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学生的成长、家长的信任、自己的进步,这何尝不是一种回报,一种心灵的慰藉。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c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师德师风的论文 篇六

摘要: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应该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本文阐述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充分认识师风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院的师德师风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师德师风;服务;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3-10842-01

1、引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播人生道理,讲授专业知识,解除心中困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教师所要做的事。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是老师把知识一代又一代地传播下去。所以,我认为,教师更像一个接力赛的运动员,这个接力赛的总长度是人类的整个时间长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悠悠无尽头。历史赋予我们特定的一程,我们从上一代手中接过知识接力棒,然后跟时间赛跑,直到跑完我们这一段,把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人。跨入21世纪,进入知识爆炸的年代,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教师,又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呢?

2、加强师德建设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所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十六大精神,推进以德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教师向社会和个人提供教育服务,教师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性工作。学生是教师教育对象,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又是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因此,教师的专业道德中特别强调为学生服务的精神。教育服务的公共性,还要求教师对服务对象一视同仁,不容许教师出于个人的好恶不公平地对待任何学生。学生们是在成长中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成长,我们不但要接受学生的优点更要接纳学生的缺点。我们班有一个有名的差生,经常打架斗殴。我没有整天对他板着面孔或者不闻不问,反而我觉得这学生内心是孤独的,作为教师应该让他明白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这个学生有一个特点,对于老师讲的话言听计从。针对这一点我首先动员全班同学不要孤立他并和他做朋友,与其家庭联合共同给他以温暖,并采用不同渠道、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地帮助他,最终使他改变了“破罐子破摔”的观念。

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在推动素质教育中,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在必要时常常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向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尚的道德修养,在必要时无条件的牺牲个人利益,服从或服务于集体或服务对象。教师中存在的对教学不负责任,应付了事;对学生漠不关心,教书不育人;自我要求不严,不能为人师表等等,必然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为人师表的形象。有些教师想不明白为什么如此简单的事学生都会做不好,由此我想到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那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也就是我们通常俗语中所说的“狼不怕人,恩怕人”(即谴责不一定比宽容更能引起犯错误的人在道德情感上的自省)。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如果我们老师能对孩子的一些“毛病”采取宽容的态度,将比死抓住他们的“小辫子”不放,更能引起学生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这更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3、敬业精神

教育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一样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它为教育专业团体和个人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工作不仅是一种生活手段,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敬业精神”意味着教师必须竭尽全力提高专业标准,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上,我要求自己不断创新,在专业方面我要求自己不断提高。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意味着是塑造人类的思想,建设人类的精神世界,是精神文明的设计者和创造者。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教给学生知识,使他们聪明;传授道理,使学生学会做人。这就是教师职业的特殊之处。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献身教育、殚精竭虑、无私奉献,为发展教育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也为维护和发扬高尚师德传统做出了不懈努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其中许多优秀分子堪称楷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突出了,对师德素质的要求更加广泛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标准更高了。然而,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少数人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质、人格特性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等问题。特别是一些人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败坏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保障。

4、以身作则

教育服务有其独特性。教师运用自己全部的素养特别是道德素养,向学生提供专业服务。如果说大部分专业服务属于技术性服务的话,那么教育服务归根结底是道德服务,自然会向教师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不断的加强道德修养意识,提高道德水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为人师表”。今天我们倡导的是师生人格上的平等,教师要尊重学生,要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学生也不需要对教师言听计从,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对等的关系。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不做表率,相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教师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在以往的观念中,教师永远是高高在上,学生必须仰着头,只能倾听。然而新的课程改革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更主张的是把学生看作独立的个体。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提到了更高的层面,不仅仅要把学生当作是受教育的对象,还要从心灵上接近他们,并允许甚至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发掘他们的个性,为学生的发展个性留下空间。

千千万万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兢兢业业,为学生服务,向学生奉献人类最美好的精神财富,以自己的表率教育学生为人处事。社会舆论经常把“敬业精神”、“服务精神”、“奉献精神”、“以身作则”,看成教师个人高尚的道德境界。其实不然。这些都是教师的专业美德,而不是教师的个人美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这样一种道德水平,是教师的工作特点所致。师德不但是约束、鞭策和指导教师的道德手段,也是鼓励和教育学生的道德手段。因此,师德在学校生活中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师德对教师的专业行为具有激励、指导和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师德对学生具有教育作用。师德通过影响教师的专业行为,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教师的身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身教,对学生的品德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一般情况下之所以能够自然而然地实施身教,并不是因为教师天生就是道德教育家,而是教育活动的特殊性使然。教育情境也确实使人更加大方展现自己的美德。另一方面,处在教育情境中的学生,一般都认为自己的老师确实应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因此正常情况下不会对教师的道德示范产生抵触情绪。其实,学校德育的成功,最终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和行为表现。没有教师的“身教”,就没有真正的德育,学校教育就不可能实现它的道德目的。

5、结束语

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生良好的学风的形成,从而激发为奉献祖国、服务人民而发愤学习。

参考文献:

[1]余晓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我院师德师风建设。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2(3)。

[2]刘圣权。师德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06,12.

[3]许红峰。抓好师德教育提高育人水平[J]。政法论丛,1998,(03)。

[4]金台政。新时期师德教育浅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04)。

[5]刘英贤。把师德作为师资队伍建设常抓不懈的核心工作[J]。黑龙江教育,1999,(11)。

[6]石凤妍。以师德教育为重点促进全员道德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1,(22)。

[7]杨志成。师德建设常抓不懈[J]。天津教育,1997,(Z1)。

师德师爱论文 篇七

【摘要】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时刻注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关键词】师德 师爱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传身教,现身说法,不是其他教育形式所能取代的。因此,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时时刻刻注重自身思想品质、师德修养等方面的榜样作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注重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基于“德”与“爱”。只有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才能在学生心中永驻其崇高的人师形象。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师爱是一个广泛的范畴,不仅包括爱学生,还包括爱岗位、爱学习,甚至包括爱自己,无数个“爱”便汇成了高尚的师德。

一、爱岗敬业,对工作充满热情

高尚的师德来自于坚定的教育信念,这种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具体体现在对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中能够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乐于奉献、为人师表。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决不会做到爱岗敬业;一个仅仅将教书看成是一种谋生手段的教师,决不会成为一名好教师,更谈不上有高尚的师德。爱岗位,不仅要有满腔的工作热情、对教育工作的执着追求,还要对困难抱有必胜的信心与乐观的态度。无阻碍的路程是不具挑战、不促成长的。要做到真正爱岗,就要抱着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工作,去不断发掘三尺讲台路上的绊脚石,并将其完美克服。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高超的师识本领和师艺技能,是教师高素质的集中体现。有句话说得好:要学生得到一碗水,自己必须是一条长流长新的小溪。为了成为奔流不息的小溪,教师要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只有坚持不懈地增长自己的才学,不断探索教育技巧的奥秘,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教师只有具备宽厚广博的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广积薄发,挥洒自如,左右逢源。

二、润物无声,对学生充满爱心

教师只有在宽容、尊重、赏识、接纳、平等的基础上,唤醒、激发起学生的自主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学生才能抛弃胆怯和害羞而自信、自尊、自强地健康成长。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你的冷眼下有瓦特,你的教鞭下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 成就一个学生要付出很多,毁掉一个学生也许仅仅是一句话而已。所以教育者要时时处处谨慎从事,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只有爱学生,才能体现出教师的职业道德,心中有爱,教师才能够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才能有利于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自觉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弥补业务水平的不足,充实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信任和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建立起平等和协调的师生关系;只有爱学生,才能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教;只有爱学生,才知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而“教”与“学”的关系只是一种制度性的授受关系,同时也是一种人格上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从而在教学中才会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力、观点和想法。

三、率先垂范,做到以身作则

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要以自身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往往就是道德的标准。一个好的教师,在学生眼中就是智慧的象征、人格的象征,可以说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的可信性。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有一种人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幅画最为震撼,那就是师爱!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德”字来诠释我们教书育人的真谛,用“爱”来谱写教育的篇章。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浅谈师德师风建设论文(新版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浅谈师德师风建设论文(新版多篇)范文,共有11490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论文(新版多篇)下载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论文(新版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