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学工作总结 >

体育课题小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5-01-24 10:55:0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体育课题小结

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拥有健康体魄与心灵的人才,而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正是秉承着这一宗旨和理念,我们着眼于开辟一条发展体育的特色之路,确立了课题研究。

本学期,我们将研究内容定位在:利用民间材料进行一物多玩,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根据各年龄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我们给小班、中班、大班投放了不同的活动材料:沙包、牛皮筋、绳子;由于,一物多玩是多功能活动的表现,它来自孩子们直接的情感体验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因此,孩子们每次选用一种体育活动器械,老师都有目的地精心组织、指导,孩子们自由地独自或结伴地去玩,去发现去创造,从而展现一物多玩的特色。

一、教研促成长

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碰到具体的、实在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就以动态研讨的形式,即在不断的从问题到实践,再从实践发现问题的滚动研讨中,以案例为引导,化虚为实。做到研讨时间有保证、研讨有重点、研讨有记录、研讨有实效。教师在观念上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目标的细化到泛化,从花架子到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和材料都体现了教师的成长。

二、实践促发展

在活动开展初期,由于材料给孩子还是新鲜、好奇的,因此各年龄段的幼儿兴趣较高,创造性、自主性及运动技能得到了发展。例如:大班在利用绳子开展一物多玩活动中,教师鼓励孩子尝试自我学习和发现,教师则在一旁仔细观察、倾听孩子的学习与发现,最后让孩子在玩中相互交流经验,相互模仿。整个过程,教师的作用似乎不明显,但的确非常重要,教师少了一点灌输,多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自主的环境,允许失败,这种积极、主动、有效的互动,形成了一种平等、良好的氛围。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敢于尝试,乐于合作的情感态度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活动中,孩子们没有任何压力,他们的跳绳方法从双脚并跳发展到各种花式跳、从单人跳到结伴跳到集体跳长绳。中班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初步了解了牛皮筋的玩法,开始集体练习跳皮筋,很多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开展过小河、钻地道等游戏,孩子的游戏热情得到了提升。小班幼儿由于经验不够丰富,教师及时调整策略,主要是教师传授沙包的玩法,幼儿以模仿为主。虽然幼儿自发生成的玩法较少,但幼儿却在教师指导下积累的一定的经验。

三、实践促转变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探索,教师们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但是,当课题研究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孩子们的活动方法开始难以有所突破,停滞不前。

例如:大班幼儿喜欢玩不安全的游戏,用绳子把人绑起来;或很多人用好几根绳子把脚绑起来,一起走。这就让我们开始困惑:孩子的这种玩法可行吗?有必要支持吗?老师们展开讨论,并进行反思。而中班幼儿由于经验缺乏,也走入死胡同,孩子的玩法有了局限。教师们集中进行:“在体育活动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如何观察幼儿的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讨论。通过讨论和反思,老师们逐步树立起这样的观念:儿童是独立的人,要重视他们;儿童是发展中的人,要相信他们;儿童是主观能动的人,要了解他们。随后,我们的课题研究进入了第二阶段。在一物多玩的基础上,各年龄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我们将材料进行了互换:小班→大班→中班→小班;当然这里还有一定灵活、变通性,各年龄段的教师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互换材料或添加材料。中班幼儿在玩绳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一物多玩的研究活动;孩子的积极性很高,使教师也受到了鼓舞。在体育活动中,注重以游戏形式开展活动,抓住重点、难点,主动观察,积极地为幼儿提供建设性的帮助和指导,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并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小班幼儿在原来的基础上,教师又改动了活动的形式,留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进行自主活动,从而发展幼儿的创新意识。大班孩子们再原有基础上开始了在技能、技巧上的创造。同样是跳,幼儿却想出了不下十种跳法:单腿跳、双腿跳、向上跳、跑跳、左右脚交替跳、立定跳、向后跳、横着跳、分合腿跳、单双腿交替跳…不断地寻求创新内容,不断地探索创新玩法,在这些活动中,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围绕幼儿的兴趣展开活动,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间的相互学习与大胆创造,发展着自己的潜能。

第二篇:小体育课题阶段小结

《体育课堂应用大问题教学的探索》

阶段性总结

【课题确立的背景】

我国很多数学教师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大问题教学,并得到很大收获,获得较多经验,但在体育学科,尚未形成相关的理论与经验,因此有着很广阔的研究空间。针对我区中小学体育课堂上灌输式教学、被动式学习等情况,致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致不高、课外进行体育活动时间严重缺乏,体育爱好的形成困难,终身体育意识淡薄情况,确立本课题的研究。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探索大问题教学的运行机制,开拓学校课程,构建大问题教学的教学策略,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促使教师形成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态度,各自建立具有针对性、自主性、拓展性的“教”与“学”方法。

【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一、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本学期开学初,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区体育学科教学的需要,确定了要研究“大问题教学”。同时,在李校长的多次培训中对大问题教学有了浅显了解,在全校各学科教研员过讨论交流之后,我最后确定自己的小课题课题名称为《体育课堂应用大问题教学的探索》。在黄毅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对小课题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使本课题方案更加完善。 并根据本学科教研活动特点安排研究活动。

二、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我们体育学科与数学相比较来看差异很大,数学能用到的很多策略与方法无法直接借鉴到我们这个学科当中,这样就需要我必须用大量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确保从根本上认识“大问题”的特征,并且虚心向身边同事请教,开展多途径学习,如通过网络搜集、参加集体学习、与本学科老师集体交流评析等。

(一)理论储备,充实自我。

在课题研究中,认真学习了“大问题教学网”上的多篇文章。仔细阅读了张文质先生“让学习发生——谈什么是“大问题”教学”一文,细心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小课题研究有所帮助。积极参加5月17日,在风华中学召开的“2014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香坊区研讨会”上,“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张文质老师、“大问题教学”倡导者和实践者黄爱华老师、哈尔滨市教研员王宏老师、杨瑞松老师及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领导所作的精彩讲话、现场课、微格研修等让我受益匪浅,充实了很多理论空白,开拓了教育视野。

(二)找准根源,把握方向。

通过学习与常规教学视导,我了解到目前我们的体育课堂尝试“大问题”教学时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

1、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技能本质。如这个运动技能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技术动作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我们该从哪儿切入,只有准确把握运动的知识技能本质,才能正确设置问题。

2、提问的个人主观性强,太随意。在教师的随堂课上,这类问

题非常严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合理,不能由大到小,由浅入深逐层递进,以至于很多老师对“大问题”教学的认识与实施停留在“问题导入教学内容”上,对更深层次的“导”“引”没能有足够理解。

3、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课堂上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经常是以一种被动练习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学生个性表达的时间、机会少,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抑。机械式集体回答多,个性化思考之后形成的表达凤毛麟角。

由此可见,目前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课堂教学中利用提问进行反馈的作用不大,学生的深层思考、表达、共学的场面不足,制约了体育课堂“大问题”教学的有效推进。

(三)搭建平台,从小做起

体育学科实施“大问题”教学有很大的难度,缺乏参考,缺乏专业指导,我只能和本学科的老师们边学边试,从点滴做起。教研活动中,我播放黄爱华老师的录像课组织大家探讨,集体备课时我要求老师们大胆尝试,群策群力,共同提高。在本学期的送教下乡和教学比赛中,我都要求老师们的公开课要以“大问题”教学为依托,尝试我们学习研究的经验,探索小课题的可实施性。

【课题研究阶段成果】

通过本学期的摸索和实践研究,并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尝试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从体育学科各位老师教学效果看取得一定的

成效。

一、大问题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与规律。“大问题”教学本身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框架,但我们在尝试运用“大问题”教学时却要先给自己架设一个框架来构建,有所成就然后再跳出自己的框架,探求更深的“大问题”教学真谛。按照黄爱华老师在“微格研修”中的描述,我给体育课搭建的框架是:导课、体验(在思考前有所感受)、设置问题布置任务、学习与表达、生成与延伸。这个框架仅是我们研究初期的一种方法,当我更深理解生命化教育的时候还要根据具体的教材、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谋略,教无定法,学无定式。

二、大问题教学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技巧。不同于文化课程,体育课的学习必须要有一种身体感受,也就是身体记忆。它不同于我们平时理解的大脑记忆,比如你手边的一本书刚要掉下,你没经过大脑思考就一把抓住,这种身体记忆是我们体育学科要重点体现的。另外就是学法的运用,我认为“大问题”教学实际上就是把原来的“教学生会”变为“教会学生学”,让老师们在课堂上少些解说,让学生在课堂上多些表现。

三、大问题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在体育学科的“大问题”教学得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受到锻炼身体的乐趣,产生学、练的动力,在表达与表现中收获快乐。很多老师在学生犯错误时或小比赛失败时,用罚跑、跳、蹲、搬东西、劳动等小惩学生,这不仅仅是对体育学科的歧视,也是抹杀学生未来身体强壮健康的凶手。那些身体运动能力较差的老师们,想想你们当年是为什么不爱参加运动的?你想把孩子

们都弄成身心俱脆的弱雏吗?

四、研究教师取得的成绩。

1、xx两位教师在体育学科“送教下乡”活动中现场做了2节“大问题”教学实验课,得到与会领导、老师一致好评。

2、xx四位教师在市“烛光杯”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市领导和全区教师面前展示“大问题”教学,获得较好评价

3、xx等11位教师在2014年6月30日,“市第二届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素养大赛”中,在模拟课堂比赛环节,巧妙运用“大问题”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荣获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一百三十多名参赛选手中,来自xx中学的xx老师获得中学组个人第四名,xx校xx老师获得小学组个人第五名好成绩。

【存在问题】

1、自身的理论功底不够扎实。

2、我和教师们课堂教学时提问还不能每个都是“精问”,问题的提炼上内力不足。

3、提问时引导语言的运用不熟,学生语言、思维发散不齐,教师对学生表达的引导与梳理不够流畅。

4、学生虽然有了一些“自主、探究、合作”,但离“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尚有一段距离。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实现的,没能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5、无法在大多数教材中实施“大问题”教学,只能选择一部分

内容进行尝试。

【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开拓教学视野。在这学期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走进我区体育课堂,学习课堂提问的更多高效的策略。努力做到提问目的明确,直指难点、引发学生思考兴趣等等方面进行研究,尽可能地设计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提问,使问题的运用恰到好处,为学生主动学习穿针引线。

2、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定期进行课题研究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注意教学资源的生成。

3、逐步扩大“大问题”教学实施的广度,让更多的一线教师走进“大问题”教学,挖掘教师教学潜力,改善一些教学习惯。

以上是我课题研究完成的一部分工作,以后我会本着“为教师服务,带领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目的,稳扎稳打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实实在在地深入课堂,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们日常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体育学科开展“大问题”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我不确定在计划时间内能否达到理想研究效果,但我会集跬步而至千里,在教学研究之路上不断前进。

第三篇:“利用乡土材料进行体育游戏”子课题活动情况小结20141209

“利用乡土材料进行体育游戏”子课题活动情况小结

灌村中心幼儿园

在2014年12月3-5日,我园进行“利用乡土材料进行体育游戏”子课题研讨活动。一共有七个活动,分别是小一班杨燕怡“好玩的稻草垫”,小二班肖杏宜“好玩的竹圈”,小三班刘秀丹“小狮子摘苹果”,中一班林结梅“好玩的竹筒”,中二班黄燕媚“稻草乐”,大一班欧阳碧霞“纸球乐”,大二班易广仪“勇敢的小兵”。现把情况小结如下:

一、材料方面

这七节活动,使用的材料都是利用乡土材料而制作成,如有稻草,有竹、有旧报纸,有草藤,老师的心思很巧,手工很好,如小一的“稻草垫”、大一班的“纸球”、大二的“稻草手榴弹”,小二的“竹圈”等,制作得较好,较实用。建议中一的“竹圈”再进行装饰,中二的“稻草辫”进行再加固,特别是魔术贴的地方,要用针线缝紧点。二、音乐方面

在体育游戏中,大部分班级全程都使用音乐,如小三班、大一班。其他班在准备运动及放松运动中都能使用上音乐。所挑选的音乐比较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如大一的准备运动选用“健康歌”,放松用“智慧树—我爱你”,中一、中二、小一、小三等的音乐也较好。建议小二班的准备运动音乐另选,不选节奏稍快的音乐“百鸟朝凤”,因为小班幼儿较难跟上音乐做准备动作。放松运动的音乐都较缓慢、抒情,适合幼儿。建议在基本活动时各班也要配上节奏较快的音乐,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参与的热情。

三、保育方面

在第一天的体育活动中,有个别教师因为通知较快,准备不足,幼儿在活动时还没垫上毛巾,如小一杨老师。有个别教师在活动中只顾组织活动,忽略较大汗的幼儿,没及时提醒他们脱衣服。在第二、三天的活动中,老师在保育方面有所改善,能注意到在活动中提醒幼儿脱衣、擦汗,如黄燕媚、刘秀丹、做得较好。杨、欧阳要注意做好保育工作。

四、安全方面

各班的体育活动都做好安全工作,做得较好的是小三、小一,在活动前老师都有交待,提要求。在活动中出现不安全隐患的是中一的“竹条”,因为它较长,用它来穿过“竹圈”再进行推,要小心别让“竹条”弄到眼。中二的“稻草辫”在扔向“老鹰”时也要注意别扔向头的部分,要提醒幼儿要向下扔,用向脚的位置。大一班的游戏“小猴

打妖怪”时,幼儿拿纸球打人时,也要注意别碰撞、纸球打向人的脚的位置,不能打向人的头的位置。

五、活动效果方面

这七个体育游戏,幼儿都很乐于参与,兴趣很浓,“有笑声,有汗水”,达到教学目标。较好的活动是杨老师组织的“好玩的稻草垫”,大一的“纸球乐”、中一的“好玩的竹圈”、中二的“稻草乐”、小三的“小狮子摘苹果。”刘秀丹、黄燕媚老师通过一个故事情节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幼儿的活动效果也较好:小三班的是以小狮子的爸爸生日了,小狮子要走过小河、钻过山洞、爬过草地,才能摘到苹果,送给爸爸。中二班是老鹰要来捉小鸡了,小鸡要用大虫扔向老鹰,保护自己。幼儿在情境中,积极性、参与性都很好。小二的活动流程不够顺畅,不紧凑。大二的活动目标较多,如有投的练习,也有匍匐爬的练习,建议在一个活动中,只突出一个中心点,不能每种动作都有顾及。

六、教师素质方面

在这七个教师中,比较有激情带动的是林结梅、杨燕怡、欧阳碧霞。老师通过激情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引导幼儿活动兴趣,参与的热情。

七、配合方面

通过这次的体育教研活动,两教师在配合上有了更进一步的默契,特别是杨燕怡和潘杏花、刘秀丹和黎彩英,配合得较好。通过本次教研活动,配班都学会了如何播放音乐,如何用眼神、微动作提醒主班,如何收、摆活动材料,使活动更顺畅、组织更有效。

2014年12月9日

第四篇:课题小结

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搜集与处

理信息能力的研究”第三阶段小结

陈毅希望希望学校王金玉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成员对“使用与创造信息的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如下:

获取信息资料、掌握引用信息资料并不是学习的最根本目的。信息能力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对信息的进一步创造。这种创造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综合实践,是最难的,但也是这一能力的最高层次,只有这样,信息才会从获取到的别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进一步扩充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

策略一:写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学生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获取了大量有关的信息之后,把产生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的文章。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获取信息,“感”是整合后的创造信息;“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是结果。读后感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读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正如大家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一篇读后感,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小学生,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来写读后感。

以大家熟知的《将相和》为例,当上完课文后,叶老师让学生根据对秦朝历史及对这几个历史人物的了解写一篇读后感。

生一:……蔺相如足智多谋、英勇无畏,为了赵国的安危高风亮节,是历史上一个英雄人物,我们要以他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人格的榜样……

生二:……廉颇英勇善战,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使秦王不敢对赵国轻举妄动,又能够勇于认错并改错,是赵国的大幸啊……

生三:……说真的,在情感上我也是和老师总结的一样是站在赵国这边的,可是,我们还应该知道,秦国统一了六国,为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赵国却站在自己国家的利益上垂死挣扎,成为历史的绊脚石,这样的国家不值得同情。蔺相如和廉颇更不应该去帮助软弱无能的赵王,而应该帮助秦始皇早日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我的想法不一定对,请老师和同学多多指教。

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读写结合,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开阔了视野,增进了积累,但这还仅仅停留在阅读的初级阶段,要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使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能力,教师就应重视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使已有信息得以整合,并有所创造。

策略二:仿写课文

这一学期,我们课题组朱姝老师上了一节体现“阅读教学中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阅读课,课题是《黄山奇石》。她把文本的内容分为学生已知的信息和未知的信息来处理。对于学生已知的信息,则有目的地讲解,朗读感悟,不影响语文教学,让“信息能力”为语文服务,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得更好!接下来将重点放在学生未知的信息上。比如黄山的“四绝”,文本只写了一绝奇石,还有三绝:奇松、云海、温泉,学生很感兴趣,但课文却没有介绍,那就是学生未知的信息。于是,朱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查找有关的资料,学生从网上、从课外书上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搜集了一沓资料,文字的、图片的都有。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是学生自己把搜集到的材料与同学进行交流,然后仿照课文的样子,来自编课文,选题可以从《黄山奇松》、《黄山云海》、《黄山温泉》中任选一个。叶老师的切入点是“黄山奇松”,这部分的内容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图片和文字的相互映衬,让学生一下子就对黄山奇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处理,先从材料中选出要用的,然后定下来哪些是详细写的,哪些是简单写的,接着定下文章一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每段主要写些什么内容等。然后,在课上利用十分钟的时间,作者自己来介绍一棵奇松,实实在在地写下来。最后,众人集思广益,添首加尾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了。也就是说,最后创造出了新的信息——一篇介绍黄山奇松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把获取到的信息内化成了自己的东西,进一步扩充了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信息能力得到了强化。最后设计让学生从“黄山奇松”、“黄山云海”、“黄山温泉”中任取一个题目来自己编写一篇课文,把范围放得更广! 策略三:改写课文

随着学生大量地占有资料,必然会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一些思考。通过分析、比较,再加以合理组合,形成了富有个性特色的结论。在课堂教学中,一篇文章学习完之后,学生会产生一些与原文不同思路、不同表达的文章来。改写是改变原文表现形式的一种写法。相对于其他表现形式(扩写、缩写、续写)来说,在写法和表现形式上是比较自由的。可以对作品的体裁、结构、人称、描述方法、

语言等方面进行改写。这是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占有信息所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成果。

新编《小马过河》

……

他刚走了一半的路,就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这可把小马急坏了,正当小马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他看见老牛在草地上吃草,就急忙跑到老牛身旁问:“牛伯伯,这水很浅吗?”老牛说:“水很浅,才没小腿。”小马听了,正要下河,一只松鼠从树上跳下来大叫:“小马,不要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昨天,我的伙伴就是在这条河里淹死的。”老牛跟松鼠争论起来了,老牛说:“你凭什么说水很深?我刚才从那边过来才没小腿。”你有什么理由说水浅?”小松鼠也说了自己的理由,就这样,他们俩你一句,我一句,吵得不可开交。小马说:“你们别吵了,我自己下水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说着,小马就小心翼翼地下了河,开始小马还有些担心被河水淹没,走着,走着,水已经碰到小马的肚子了。可小马仍旧继续往前走,见没什么问题,就一口气趟过河。老牛说:“小马真勇敢!”松鼠松了一口气,说:“唉!小马可真了不起,看起来它很小,可它早已长大了。” ……

〖教师点评〗 改写后的文章要给读者带来乐趣,写出新意尤为重要。本文的小作者能够在读熟、读透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较成功地改写了《小马过河》,写得很有意思。

策略四:课堂讨论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就是一个信息习得的过程。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收集、处理信息,获得体验和感悟。学生要从传统教学中服从、被动的地位提升到自主、自动的地位。课堂争论更是信息多方位、多层次的、高频率交流的最佳时机,各种思路的汇合,不同观点的撞击,或在争鸣中各抒已见,或在商榷中求同存异,或在辩论中针锋相对。通过讨论,摆脱习惯、权威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发现一些独特的见解。通过讨论,学生也对自己所收集的信息进行了再次创造。

在教《景阳冈》一课时,教师不再唱独角戏,而是结合学校正在进行的“环保教育”,提出“现在提倡保护野生动物,还要鼓励我们学武松打虎吗?”一石激起千重浪,同学们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师生达成了共识:过去人类不能主宰自然,作为自卫,武松只能打虎。今天,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必须保

护老虎,我们学习《景阳冈》,不是学武松去打虎,而是学他勇敢无畏的精神,学习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等。整堂课,老师说的话不多,但是孩子们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并在课堂唇枪舌剑的辩论中,不仅学会了知识和技能,掌握了过程与方法,而且还促进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关于引发课堂争论的“点”的寻找,只要我们真正深入细致的钻研教材及相关内容,体察学生的心态与心理,无论是课文的思想内容或文字表达、层次结构等都可以找到。课堂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学生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去思考。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本的理解也会更深、更透,对信息就会进行再创造,形成个性化的见解。由于电脑的普及及网络的运用, 本阶段的研究进行得顺利、成功, 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将取长补短,再接再厉,将课题进行到底。

第五篇:课题小结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本学年,我校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和研究,目前我校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遵循“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形成了“教育—管理—反馈—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充分发掘学校的德育资源,适时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入挖掘学校的德育资源,使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我校是一所老校,长期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工程让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成为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和约束力的教科书。校园内各种宣传警示标语、名人名言、“我能行”学生书画成果展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每个楼层均设有“每周一星”评选展示栏,让每周表现突出的学生成为文明之星,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教育中促成长。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出浓厚的、健康向上的德育氛围,使全体师生无不受到感染和教育,自觉地与学校融为一体,产生一种校兴我荣的认同感、爱校如家的亲切感。

学校充分发挥雏鹰视点栏目、雏鹰广播室的宣传教育作用。雏鹰视点及时宣传、报道校园内的好人好事,树立榜样。如表彰“每周一星”先进事迹及各项活动的优胜班级,对突出贡献的同学加以宣传、报道。雏鹰视点时时反映着学生的在校动态,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在可视荧屏上被宣传,一些不良的现象也会在屏幕上被暴光,直观的教育手段,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学校提倡“见到纸屑随手捡”,但有的同学看到纸屑还是无动于衷,我们雏鹰视点的小记者,就组织暗拍并把现场录像及时播放,附上记者评论,教育效果立竿见影。学校雏鹰广播室,设立爱国爱校、安全教育、卫生教育、尊敬师长等专

题广播栏目,定期播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小记者都是从班级中选出来的优秀学生,他们的足迹遍布学校每一角落,积极发掘好的素材,及时跟踪、报道同学一日在校的表现情况,在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中学生会感到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从而规范自已行为。

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开展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本学年,学校网站设立了许多教育栏目,如“安全篇”、“家长学校篇”、“你说我说”、“法则法规宣传”、“道德故事”、“学生心理辅导”、“校园之星”等板块,网上还拥有多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供学生下载进行观看,这些都成为了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班级网页为师生沟通提供了互动平台,学生或家长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都可上网沟通联系,拓宽了家校沟通的渠道。学校培训了一批网站管理成员,这些管理人员有学校的老师,也有从班级发掘出来的优秀同学。通过师生的精心管理,学校网站成为我校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舞台。网站各项活动在不断深入地开展,网站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校园网建立以来,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得到了约束,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学校“双文明”建设取得显著的成效。

二、加强常规管理,强化行为规范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行为训练要强调持之以恒,有耐心。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行为训练工作:一是行为训练有侧重点,如组织新生入学的行为训练,期初各年级队列训练,学习《守则和规范》,举办“查查找找”讨论会,让学生从思想上认知《守则和规范》内涵,行为上用《守则和规范》要求言行。二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管理。学校建立了 “维权岗”、“小校长”、“值日生”、“督导员”等督查队伍,开展“四评比”以及学生仪表仪容的检查督导工作,做到校园处处有“巡警”, 实地监督,随时随地纠正学生行为偏常的现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同时对学生和班级的违规行为逐人登记,逐班评分(采用奖扣分),逐日公布,做到每天一反馈,每周一评比,并把班级四评比成绩与教师的业绩考核相挂钩,做为年终评优选模的依据。这种“一荣俱荣、一损

俱损”的师生“二合一”评比,有效地促进了“为生者自律、为师者勤管”。三是榜样激励,严爱结合。我校对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训练中要求老师要注重“趣味”二字,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上个学期,低年级老师们为了能及时纠正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他们在年级中开展了“请你像我这样做”的活动,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并把做得好的学生树为榜样,相互交流,师生同步,养成教育相得益彰,如此反反复复,让学生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三、以少先队主题队会为抓手,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如何把握养成教育的特点,较好地处理养成教育过程持续性和内容灵活性的关系,实现养成教育的不断创新和深化。我们的体会是坚持不懈地开展系列的、有所侧重的、丰富多彩的月主题教育。本学年,我校围绕五项少先队主题活动展开。一是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逐渐养成热爱劳动习惯。如组织一年级新生开展“我能行”穿鞋、系鞋带比好,让学生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消除依赖思想,中高年级学生组织军训,学会吃苦,懂得什么是付出,什么是收获,举办才艺表演大赛、插花比赛、烹饪表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收获的喜悦。二是举行献爱心、助人为乐活动,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不比吃穿比学习,不比花钱比节俭,助人为乐、献爱心的教育活动定期举行。学校在“情系灾区”献爱心活动中,学生们纷纷献出了他们平时积蓄,踊跃进行捐款。三是深入开展“讲文明语,写规范字”活动,养成学生良好的言语和书写习惯。通过“早上讲,下午练”(早读班级开展即兴演讲,下午写字课坚持练(请您继续关注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字),现今我校师生讲普通话蔚然成风,学生的书写基本规范整齐。四是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通过家庭设立图书箱,班级设立图书角,学校建立电子阅览室和图书室,形成图书资源网络。通过建全学校图书室开放制度,举办图书摘录展评、心得体会评选、优美片断朗诵比好等活动,促进此项活动的开展,目前,已初见成效。五是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言行一致的良好行为。让学生从小养成说话算话,言出必行的行为,我们通过班队会,早上行政视频讲话等形式,以讲故事和具

体事例教育学生,以“明理诚信”要求学生,让学生明白诚信做人的道理,不诚信做人的危害,有力地促进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加强家校联系,让养成教育得以延续。

我校十分重视调动校外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以提高校内教育的“巩固率”。首先是沟通家校协作教育渠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校内校外一个样,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我们坚持经常性的家访制度,每学期家访面均达100%以上(含电话访),同时注重对后进生、富裕家庭子女、下岗职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和其他特殊家庭子女的家访工作,及时与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对策,以教师的“真情”和“爱心”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好评和积极配合。学校通过分发告家长书、分发对学生在家行为习惯的调查问卷,举行家长会就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进行研讨,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讲究教育方法,纠正一些家长对子女过于娇纵、或教之过严、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较好地使家校教育同步,巩固和提高了教育效果,从而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行为,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了一个最优化的家庭教育环境。此外,我们还和共建单位为学生上交通安全教育课、法制教育课、卫生保健教育课、环境保护教育课和讲革命故事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良好行为习惯能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细致的塑造灵魂、培养人的社会工程,贯穿于教育、训练、养成的全过程。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将这项工作抓好,以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word该篇DOC格式体育课题小结(精选多篇)范文,共有1287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体育课题小结(精选多篇)下载
体育课题小结(精选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