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免费论文 > 德育论文 >

论荀子的教育思想 明分使群;起伪化性

发布时间:2013-09-19 22:24:16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论荀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荀子是一位非常重视教育问题的思想家,他一生游历讲学,曾在稷上宫——当时百家争鸣的场所和学术中心,广览各家学说,还被尊为“最为老师”,并三次任学宫祭酒。荀子涉取诸家学说,成为百家争鸣中的集大成者。在他的著作中,有《劝学》、《修身》、《性恶》、《礼论》、《儒效》、《解蔽》等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教育和学习问题,内容十分丰富。
关键词  明分使群;起伪化性;谨顺其身;虚一而静;隆师亲友

荀子(公元前313—238年),名况,尊为卿,战国末期赵人(今山西安泽人),是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荀子一生虽命运多舛,然其思想博大精深、穿越时空,三十二篇鸿文巨制尽显中华民族智慧之灵光,不愧为诸子百家之集大成者。其教育思想更是他学说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教育的社会意义
“群”是荀子提出的一个范畴,他从群体和社会的角度对人类的学习和教育作了探究。他在《王制》篇中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声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既如此,维护人类群体就是人类的首要问题,此其一;其二,为了维护群,必须“制礼义以分之”。“明分使群”,这二者都离不开教育。
首先,人通过群而生存,学习又是生存的重要形式或特征之一,而人的长处是“善假于物”,学习教育正是人类“善假于物”的表现。这里学习的意义已不限于人们道德和知识方面的增长,而是与整个人类的生存特征——以群体的形式善于利用、制造外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了联系。学习受教育成了人类的本质内涵之一。其次,学习保证了人之群的实现。按照荀子的逻辑,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结合成群,但由于“人生而有欲”,就“不能不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荀子礼论》)这种纷危害人类群体的存在,为了使群体免遭破坏,就要有“分”,“为之制礼义以分之”,而礼义要外加于人,就必须通过学习、受教育。可见学习教育对于人类的存在具有根本意义。正如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同时也应提出建设“和谐教育”,使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促进。
荀子不仅从群体、社会的角度对学习、教育进行了关照,而且他认为教育对“性本恶”的个人改造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育的作用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他说:“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礼论》);“天职既立,开功既成,形具而神生” (《天论》),即人同万物一样是天地自然的产物,基于这一事实荀子认为人的本性首先是自然性。自然生就的本能便是性,而性的外延是情、欲,荀子又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可免也。”(《正名》)荀子认为,人的性、性、欲有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感官欲望
《性恶》篇说:“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息,此人之情性也”。也就是说耳、目、口、舌等感官所好,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这些都是人的性情的本性。
2、好利
好利无疑是以感官满足为基础的一种主观欲望,具体表现为对财富的追求与占有,《荣辱》篇说:“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了也,然而穷年累月不知足,是人之情也。”《性恶》篇中也说:“夫性恶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在感官满足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更多物质财富的享用,而且这种追求生生世世都不会因满足而停止,这就是人之常情。
3、嫉妒心
嫉妒心可谓是好利的外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性恶》篇说:“生而有疾恶焉”。荀子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嫉妒憎恨的心理。
4、好荣恶辱
《荣辱》篇说:“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王霸》篇说:“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名声若日月,功绩如天地,天下之人应之如景向,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这是说王者都有制人而不被人制的共同心理,有功高盖世与日月争辉的追求,有天下百姓都如影随形的愿望,这是一种权利欲。     
感官欲、望好利、嫉妒心、好荣恶辱四个方面的表现,荀子一并都视为人的本性,于是进一步论述说:“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性恶》)
荀子认为人的天性中有导致恶的因素,而善则是后天形成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果听任人的天性自由发展而不加节制,则会带来不可收拾的恶果。因此,对人性必须进行改造,即实施教育。其最根本的办法是起伪以化性,实现“性伪之合”。所谓的“伪”,是与先天的“性”相对的,指后天的人为作用,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性恶》篇中说:“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为人者,谓之伪。”即:学了就能收到成效,经过人为造成的,叫做“伪”。那么,性与伪何以可合? 荀子认为:“无性则伪之无所知,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全,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
性伪合而天下治。”  
除根本办法之外,荀子认为在环境的选择、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修身养性等方面下功夫也是改造性恶的有效途径。
环境和习俗的熏陶是一个人成长的土壤,在《劝学》篇中荀子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与作用做了精辟的论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所以说有什么样的风俗,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性。东西南北的各族孩童,生而啼声无异,及其长,习性各异,原因就在于此。而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教师的教育是依一定的规矩对人加以改变的过程,也就类似于木工用墨线、微火使木变直、为轮的过程。而个体的努力荀子称之为“积”,即不断地注意积累知识和提高道德水平,就这样不断地变化本性,使之“长迁于善”,就能“长迁而不返其初”了。(《不苟》)《儒效》篇又说:“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意即:人没有师法,本性就会任意发展;有了师法,就会增加知识的积累。师法来自于学习教育。在现实生活中,莎利文老师在海伦凯勒的成长与成功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充分说明了教师的重要性。
修身对改造性恶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修身》篇中,荀子论述了以学习礼义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他在《正名》中也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先天本性的表达要由“心”去加以节制。所以我们应通过礼义的学习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可以改造性恶的过程形象地比喻成一棵树的成长过程,本性犹如一粒种子,环境犹如土壤,教育好比培植环节,修身乃是开花结果。再优良的种子种在再优良的土壤中如果没有精心的培植,也会大大减小成长为为人所用的可造之“材”(贤能之士)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教育是使人的本性由恶变善的重要手段。
三、教育的目的
荀子在《劝学》中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于为圣人。”这反映出荀子教育目的的主张。
首先,出于走向统一的时代需要,也出于荀子礼法兼治的政治理想,他要求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是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
在《儒效》篇中,荀子将当时的儒者划分为三类,即大儒、雅儒、俗儒。他认为俗儒只是徒然学得儒者的外表,峨冠博带,道貌岸然,但对先王之道,对《诗》、《书》、《礼》、《义》只会做教条背诵而已,全然不知其用,“以欺愚都而求衣食焉”。雅儒的言行已基本符合儒者风范,不自欺欺人,但智慧却不能补足法制教令没有涉及到的地方,他们只能使“千乘之国安”。而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对从未见闻过的新事物。任用这样的人“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显然教育应当以大儒为最佳目标。
其次,教育还以传授知识,传承文明为目的。
在《劝学》中,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形象地说明通过教育、学习,不仅能接受前人的文化知识,还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以超越前人。这表明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还在于传授前人的知识,传承中化文明。确实,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人类在代代相承,逐步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如果离开教育,后果简直无法想象。
四、教育的方法、原则
荀子的教育理论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其中关于教育方法和原则亦在《劝学》、《性恶》、《修身》、《儒效》等篇章中都有涉及。
1、荀子关于学习的过程和思想方法的分析相当的完整而系统。
在《儒效》篇中,有:“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其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己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人,其道百举而百陷也。”
这一段话表明了学习的不同阶段与过程的统一的思想。荀子认为见闻、知、行每个阶段都有充分的意义,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其一,见闻。荀子认为见、闻是学习的起点和获取基础知识的来源,即人的学习来源于口、目、耳、鼻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从而形成不同的感觉,这就使学习活动成为可能。在见闻的基础上,学习必然向更高一阶段发展,这就是“知之”。其二,知。荀子在《懦效》篇中说:“举统类而应之,……,是大儒者也。”换言之,学习且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能应对前所未遇的事件。这就是知——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意义。由此可见,荀子十分重视思维这一环节。从外界获取的知识通过大脑思维处理后,最后付诸于“行”——学习的最高阶段。其三,行。荀子认为:“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这也应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荀子将“行”作为学习的目的和最终归宿,来检验由见闻、知而得来的东西是否切实可靠,只有到此时,“知”才能算是真正“明”了。荀子的“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在这里他注意到学习是见闻、思考、行动三者相环相扣的过程,将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及“吾到一以贯之”所道出的学与思、一以贯之的关系论述得非常精微,至今仍值得我们反复玩味。
2、荀子对于教与学的方法也有所研究。我们分别从教授方法和学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授方法。 荀子关于教学方法的论述主要可以归为两条,即“问而后告“和”谨顺其身“。关于”问而后告“,可谓是孔子”不愤不启,不排不发“的继承。荀子在《劝学》中说:”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三,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单从表面上看,荀子此观点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教师为何要到学生问时才告呢?但从深层次思考,我认为荀子的”问而后告贵在启发学生独立、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提出质疑,这种出发点不正与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创造性学习、启发式学习如出一辙吗?可见荀子教学思想的超前性和进步性。而关于“谨顺其身”,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到:“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 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面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礼;色从,而后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 ,谨其身。”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教育者要时刻注意受教育者的求学状态,来把握适当的教学时机,还要根据他们提问的内容决定是否要回答或怎样回答。对于提出那些粗野恶劣、不和礼法的事不应回答;对于为了“争气”者,不应与之辩。而教育者应“不傲、不隐、不瞽 ,谨顺其身”。
(2)学习方法。  关于学习的方法荀子认为学习者自身不但要有“专一积学”的吃苦精神,还要有“虚一而静”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要注重“善假于物”的手段,做到“隆师亲友”,并始终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首先,荀子认为学习者学习要专一、精进不已。作为《荀子》一书首篇的《劝学》就说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用形象的话语告诉我们学习要专一的道理。当然,在选择人生目标和道路时也应如此。在选定专一的目标后更要注意艰苦学习、不断积累的过程,所以荀子对“积累”的论述也有很多精到之语。如《劝学》所云:“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就是最有名的例证。他认为才性高的人如果心志不专,没有毅力,也将一无所成;反之,才性低的人  只要矢志不渝、持之以恒,也可达到理想的彼岸。故在《修身》篇中说:“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相悬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耳。”这段论述皆对比鲜明地告诉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锲而不舍、持之心恒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其次,荀子还注意到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因而他主张学习时应当“虚一而静”。“虚”,是指虚心不抱成见,“不以所己臧害所将受”。 (《解蔽》)即不因已学知识而影响对新知识的接受。“静”,是指心态要平各宁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再次,荀子把学习的过程看作是获取并使用工具的手段,他认为人的优点在于能够利用已有知识。他在《劝学》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的“假于物”即是把学习看作是工具的意思。
然后,在外界条件方面,荀子还提倡学习者应“隆师亲友”。从而将教师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并称,把教师作为治国之本。当然,教师参政必须有其中介,那就是施教,即礼义的传授。所以,归根结底荀子是在推崇教师地位的同时,无形中让礼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尊严。《修身》中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无安之礼之为是也。”教师俨然成了礼的化身。
荀子既然如此重视教师,那么对于为师之道也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他认为;“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这里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博习不与”即学习广博并不包括在内。这体现了荀子对儒学重道轻艺的传统的维护,也与他所提倡的专一,重礼相联系,故“博习”不可以为师。二是他列举的四种可以为师的人,即是说教师要有尊严与威望,有丰富的阅历和坚定的信仰;要能有条不紊地讲述;要精通细微深奥之理并善于阐发,如是可以为师矣。显然荀子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较高,但决非不可企及。着与我们今天所要求的提高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有相通之处,足见荀子思想的穿越时空性。
最后,荀子还认为学习应是学无止境的。在《劝学》中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学不可以已”。荀子在这里就提出了只要真诚持久地努力积累和身体力行,就能深入,学到老死然后方可停止。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终身学习不谋而合。

现在我们提倡构建学习型社会,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呢?如今国际上认为好的学习是改变人的行为的学习,这就颠覆了过去那种认为一种理论、一种思想只要入乎耳、发乎口,讲给别人就是学习的理念。今天只有导致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变的更便捷、更有效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这种观念性的转变也许正是受荀子的学习思想的影响。





word该篇DOC格式论荀子的教育思想 明分使群;起伪化性范文,共有667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论荀子的教育思想 明分使群;起伪化性下载
论荀子的教育思想 明分使群;起伪化性.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