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免费论文 > 教学论文 >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的策略3篇

发布时间:2021-01-06 11:30:44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的策略1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五大素养之一,其内容具体包括: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演示实验,教学中有时候并不能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我们很多时候会很随意地归结为某些不当操作导致的,随口带过,殊不知这正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培养的好机会。结合我的教学经历,我认为在这一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中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善于发现契机

在胶体聚沉性质教学中,简单的讲解既生硬又难以记忆、理解和应用,做演示实验效果也不明显。我提前一周给学生分组布置了两项作业:制作豆腐和制作凉粉;展示成果并解释制作原理。这堂课效果出其的好,并且班级的学生后来都能独立做豆腐和凉粉,这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2、合理引导,正确指导

在“Na2O2与水反应”教学时,有个小组的学生在验证反应生成了碱的时候发现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后又褪色了,学生对红色褪去很疑惑。抓住这个契机我提了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是实验试剂出了问题,还是课本内容出错了,亦或者是操作有问题,请做出合理的猜想并验证。课后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了两种可能:(1)反应生成的碱被消耗了;(2)酚酞被生成的其它物质消耗了。通过再滴加酚酞还是先变红后褪色,学生一致认为是第二种猜想正确。在此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是那种物质消耗了酚酞,请做出合理的猜想并验证。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了两种可能:(1)反应生成的氧气将酚酞氧化了;(2)反应中生成的别的物质将酚酞氧化了。后经过“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氧气”实验和“向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加MnO2”实验证实了Na2O2与水反应机理为:Na2O2与水反应先生成NaOH和H2O2,H2O2再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总之,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实现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转变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才能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为重”,达到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的策略2


杨学军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核心素养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适应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能力,它的养成是一个动态化过程。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让学生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应用能力。在当今教育环境下,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122-02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高中教育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来促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一门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自然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某项能力或素质,既是学生整体素质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因此,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也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方法,以提高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由于高考的现实压力,高中课堂教学仍然难以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部分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中化學课堂教学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的课程改革步伐较快,课本知识的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化学注重实践性,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就无从谈起。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过于注重化学原理及基本理论的教学,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关注不够,导致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能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不愿意或者没有兴趣进行主动思考,由此也制约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同时,部分教师由于长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养成一定的教学习惯,在面对新的教学模式时,难免会感觉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教。这种现象导致新的课堂模式只是虚有其表,而没真正将创新教学落到实处。传统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能满足新时期高中生的学习要求。为了高中生长远的发展,改革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

1.完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影响下,很多教师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导致学生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减弱,还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关注理论知识而忽略自身素质的培养。教师应该改变这一状况,完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首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综合素质培养,树立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其次,引导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发现所学知识的价值,让学生明白化学学习对生活、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最后,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充分把握化学学科的知识教学,不断建构完善的化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立足于教材,把握教材内容与学生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融合课程理念,把握化学学科知识体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例如: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以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化学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化学探究的范围是无限的,课本给教学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的引导者,应该帮助学生理清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性地投身于学习实践中。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把学生的能力发展放在首位。化学变化思想与化学平衡思想就是高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化学思想,在进行这方面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搭建平台,给学生们一个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譬如《化学平衡的移动》这节课可以引入小组比赛的模式,三到四人一组,大家集思广益来设计课件、说课稿,然后通过竟演方式走上讲台为同学讲解知识。我们不需要把知识抛给学生,而是要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方式,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规律,升华认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泛、竞争、碰撞的平台,让学生们学在其中,参与其中。

3.重视实验教学,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化学实验开展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同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首先,引导学生记录化学实验现象,以此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其次,引导学生总结化学实验,以此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物质形态、颜色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本质,以此强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化学已经渗透进生活的方方而而,化学学习的过程更不应该局限于课本,而是要从深层次引导学生发现与探究,关注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能力、品格品性的实际变化。让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同时,反思生活中的种种化学现象;联系生活来体验知识产生、发展、变化与应用的过程,强调知识的应用,把知识融入情境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设置合适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创新解决方案,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高中教育是学生一生中的关键时期,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这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高中化学教育应该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创新高中化学课程教与学的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对自身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素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143+145.

[2]冯秀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7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的策略3


化学概念与原理是化学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揭示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是将化学事实材料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得出的共同的关键特征或本质属性。能够直接促进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活动,在认识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活动中也具有重要作用[1]。水的电离平衡是中学化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理解水的电离平衡的本质及影响因素、酸碱盐溶液的pH及酸、碱和盐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等,对于学生很重要。对该块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不仅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新知,学生会感到恐慌。因此,教师要贯彻生本教育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实现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探究。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才会积极、进取、乐观地去学习,去探究,去归纳,去总结水的电离平衡的知识及其应用。下面是我经过教学实验证明可行的一些做法:

一、生本理念下,精心设计导学案

在学习《水的电离平衡及应用》前,笔者精心设计不同学生层次的导学案。在《水的电离平衡》的导学案设计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需求,结合水的电离平衡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作业。知识回顾:1.化学平衡的定义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哪些外界因素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2.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怎么写(以合成氨为例),哪些因素影响化学平衡常数?3.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相关知识的回顾(以醋酸和氨水的电离为例分析)。教材新知:1.水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2.水的离子积的表达式。3.探讨哪些因素影响水的电离?4.水的离子积与温度、酸、碱的关系。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作业的空间,打破传统作业统一模式的弊端,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合理性地选择作业。针对水的电离平衡的综合应用,笔者设计以下问题(由简到难),1.0.1mol/L HCl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多少?0.1mol/L 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又是多少?2.pH=2的HCl和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分别是多少?pH=12的NH3•H2O和NaOH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分别是多少?3. pH=2的NH4Cl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多少?pH=12的Na2CO3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又是多少?通过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较简单的问题(知识回顾这块),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进行自主深入地探究(以已有的知识去探究未知)。导学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明确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进步,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以生为本,实现课堂教学多样化,激发学生对水的电离平衡及应用的求知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生本理念下的“水的电离平衡及应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笔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已掌握的醋酸的电离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全班学生不同程度的参与教学过程之中,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让其很轻松的掌握了这一块知识。在理解水的离子积定义及水的电离的影响因素时(学生已掌握弱酸弱碱的电离知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对于简单的教学内容,笔者采用单独提问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于水的电离程度的计算及应用的这一重点和难点,笔者选择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分组时,笔者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在不同的小组,将全班同学共分为6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笔者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并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积极引导,让小组中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主动探究。例1常温下, 0.01mol/L的 NaOH溶液中,存在哪些物质的电离?溶液的pH为多少?水电离的H+浓度与水电离的OH-浓度有什么关系?溶液中H+浓度与OH-浓度的乘积有又是多少?在该溶液中我们还能得出什么结论?笔者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小组的每位成员积极参与思考,突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并对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参与性、积极度以及创新性思维进行积极而中肯的评价。在学生对水的电离程度的计算有一定的理解后,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水的电离平衡的各种题型的习题,增大课堂容量,将水的电离平衡的实质,水的离子积,影响因素等逐一罗列。同时展示不同浓度的酸碱盐溶液对水的电离程度的影响的习题,让学生将学习中的难点逐一突破。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得出水的电离实质,理解和掌握酸、碱及水解盐溶液的水的电离程度。

 三、精心设计课后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技能。

水的电离平衡的应用比较多,涉及的习题千变万化,很多学生都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师要精心选取相关的习题,紧扣当前所学的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重视示范性教学,加强解题思路的引导。

2(2011四川高考题25在等体积的 pH=0H2SO4溶液 0.05 mol/LBa(OH)2溶液pH=10Na2S溶液 pH=5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01010109     B.155×1095×108 
C.1201010109      D.110104109

解析:加酸加碱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酸溶液中OH-来源于水的电离或碱溶液中H+来源于水的电离,水解盐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通过理解和掌握酸、碱及水解盐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学生能轻而易举得出正确答案:A。

同时,在教学中重视习题的多样性、综合性和灵活性也很重要。要解好这些题,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分析、思维、归纳、总结等解题能力。

例3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 c(OH-)=10-24,下列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2+、Mg2+、ClO-、SO32-        B.K+、Al3+、Cl-、CO32-

C.Na+、Ca2+、Fe3+、ClO-       D.K、Ba2+、NO3Cl-

     解析学生不由自主由地得出水的离子积为10-24从而将这题解错实质上是水电离出的c(H+)c(OH-)=10-24再由水电离的H+浓度与水电离的OH-浓度相等这一规律c(H+)= c(OH-)=10-12 mol/L,推出该溶液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因此该溶液可以是酸溶液,也可以是碱溶液,故D正确。同时学生遇到“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c(OH-)=10-10”这一条件时,也会很轻松的分析出是水解盐溶液,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通过精选习题,让学生放弃题海战术,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课后的及时反思、布置恰到好处的作业,是了解学生、检测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很乐意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积极乐观地去理解抽象的水的电离平衡的概念和原理,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去分析和解决有关水溶液中的酸碱盐溶液知识的问题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word该篇DOC格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的策略3篇范文,共有687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的策略3篇下载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的策略3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