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免费论文 >

管理心理学论文(新版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14 11:59:4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概述】管理心理学论文(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管理心理学论文(新版多篇)

管理心理学论文 篇一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空巢家庭的增多,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孤独感成了影响我国空巢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提出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继续弘扬“孝”文化传统、发挥空巢老人主体优势并构建完善的空巢老人身心健康服务体系等对策来帮助空巢老人克服孤独感。

关键词:空巢老人;孤独感;对策研究;精神慰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空巢老人的增加,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人身安全、精神慰藉、经济供养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有研究发现,当前我国老年人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其中孤独感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影响老年人心理孤独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空巢家庭的增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笔者试着对我国空巢老人孤独感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危害并提出合理建议,为解决空巢老人的孤独感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安度晚年。

一、我国空巢老人孤独感现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孤独是指一种被对自己和他人、群体有意义地融合的系统排斥在外时所产生的感觉;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孤独的形成不仅与个人的心理、生理因素相关,而且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因素相关。由于空巢老人缺少来自家庭的精神慰藉,精神文化生活得不到满足,其心理孤独感尤为严重。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60—70岁的老年人群中,有孤独心理症状的占到1/3左右;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达到60%。由此可见,老年人的心理孤独感现状不容乐观。

现在将“空巢”和“孤独”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有很多,王玲凤(2009)的研究认为城市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情感问题,其中最主要是孤独感。访谈结果显示,城市老人普遍遭受孤独,且部分老人常年承受孤独,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也有类似研究发现与非空巢老年人相比,空巢老年人有着较低的社会支持和经济收入,更易产生孤独感。孤独感不仅严重降低了老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损害或严重损害其社会功能。

高级心理咨询师张沛超指出,孤独感对于空巢老年人来说,是常见的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寂寞、苦闷、心烦、少与人交谈,如果不加以及时防治,久而久之强烈的孤独感有衍生出精神疾病的可能。有的丧偶独居老人,由于性格孤僻内向,加上子女亲友平时疏于关怀,孤独抑郁心理日益严重,进而产生悲观厌世的想法。目前由于孤独感引发老人自杀率不断升高的现象,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对孤独感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不了解孤独感的表现和危害,尤其是男性老人。这很可能与社会文化、社会角色期待有关,男性普遍被认为是不拘小节、心胸宽阔且能承受压力的,这种角色期望可能导致男性较少关注自己心理状态。同时当意识到自己遭受孤独时,也很少有老人主动采取措施减轻或消除孤独。老人普遍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对孤独感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特别是空巢老人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消除孤独感的调节技巧。因此如何排遣老人的孤独感,提高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二、空巢老人孤独感的原因及危害

(一)空巢老人孤独感的成因

一般认为,子女不在身边是老人产生孤独感的直接原因,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有可能是造成空巢老人内心失落的根本原因。而林明鲜等人的研究则表明,分住并不一定会导致老人孤独感的产生,它不能成为老人晚年生活感到孤独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最重要的是代际之间有没有亲密的交往关系。“空巢”背后真正影响老人内心孤独感的是其晚年婚姻状况和子女的孝顺程度。

随着社会发展和老人认识的提高,传统的居家养老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与儿女分住,成为当下一部分老人的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来看,“空巢”其实并不是老人被动接受的现实,而是很多老人自主自愿的选择。然而如果空巢老人没有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情绪宣泄途径和社会支持系统,无处不在的孤独感就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二)孤独感对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危害

1、损害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

众所周知,酗酒、吸烟等是损害健康的不良习惯,却少有人意识到孤独感也是影响健康的一大因素。有研究发现,社会孤独感的危害等同于酗酒或每天吸烟15支,甚至比不运动所带来的危害还要严重。而且孤独可以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血压上升、压力增大,还有造成抑郁症的危险。孤独感可以增加人体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分泌增多可以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使人更容易生病7。总之,孤独感会损害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孤独感和躯体疾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孤独感可能增加躯体疾病的患病;另一方面,患躯体疾病的老年人由于躯体活动受限,可能体验到更高水平的孤独感。

2、影响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

孤独感容易削弱空巢老人的意志,降低老人晚年生活质量。有研究发现,孤独感能削弱空巢老人的意志力和决心,降低老人的自控力,不利于他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子女离家或子女去世后,老人最易产生无依无靠的孤独寂寞感。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社会支持度低的空巢老人有可能因孤独寂寞产生抑郁心理,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求生意志降低,严重的将可能导致自杀行为出现。

三、消除空巢老人孤独感的对策

(一)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提高空巢老人对孤独感的认识

随着我国老龄化、多元化的发展,空巢老人问题已不仅是家庭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将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到政府与社会层面来研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因此,我们应该在政府的主导下,家庭、社区、养老院等积极采取措施,以老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对孤独感的认识。一旦遭遇孤独侵扰,应积极调整心态,以科学方法应对。面对应激事件,鼓励老人采用倾诉、宣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等积极应对方式,避免或消除孤独感的侵害。

(二)继续弘扬“孝”文化,给空巢老人精神慰藉

在我国尊老、敬老的思想源远流长,孔子的“夫孝,德之本也”、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都体现了我国重“孝”,重精神赡养的传统。心理学家罗尔认为,空巢老人问题之所以是问题,主要责任应该在子女方面,他们在社会压力的多重因素干扰下不知道怎样才能与父母融洽相处,加强“孝”文化的弘扬应该说是缓解和解决空巢老人心理关爱的一个重要路径。因此我们应继续弘扬“孝”文化,鼓励孝心孝行,积极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以亲情抚慰他们的孤独寂寞。毕竟亲情关爱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求,子女的精神慰藉可缓解或消除空巢老人的孤独感。

(三)发挥空巢老人的主体优势,构建完善的空巢老人身心健康服务体系

一些空巢老人在离退休之前是各自行业的优秀人才或社会有用之人,即使是那些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能量的人都有可能隐藏着天赋。那些生活经验、与困难斗争的品质,正好可以转化为帮助空巢老人克服心理孤独感的来源,并转化为优势,因此要积极挖掘并发挥空巢老人的这些优势。通过政府领导、财政支持、社会援助等多方配合,建立完善的空巢老人身心健康服务体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养老护理人员、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理护理能力,给予空巢老人更多关爱与帮助,是解决空巢老人孤独感的有效途径。

空巢老人孤独感的消除不仅是空巢老人个人和空巢家庭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各环节都需要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问题。因此,为切实解决好空巢老人的孤独感问题,促进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个人、家庭、社区、社会以及政府部门都要关注空巢老人,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发挥养老护理人员、医护人员的作用,这对于解决空巢老人的孤独感问题,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管理心理学课程论文 篇二

“生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本课程的总学时为40学时,理论课程32学时,实验课程8学时,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很多学生反映“生理心理学”课程理论性强,枯燥难懂,尤其是对生物知识缺乏的文科生来说更加难懂。由于实验设备缺乏和实验学时少的原因,学生在具体实验的实际操作上能力较弱,不易掌握实验设计方法。同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弱,原因是他们觉得本课程内容离现实生活很远,内容过于抽象,很难找到学习的意义,学习模式变成了机械背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存在着不足。

(一)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生理心理学”的教材为沈政主编的《生理心理学》[3],内容翔实,但缺乏先进性和系统性,原来的课程大纲为如下内容:神经系统的形态学、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产生机制、生物信号的传递机制、感觉的生理心理学、知觉的生理心理学、注意的生理心理学、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物学、语言和思维的脑机制、情绪的生理心理学、睡眠与生物钟、性生理心理学、人格的生理心理学问题。教材内容很多、缺乏系统性,而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近一半是文科生,他们的生物基础相对较差,要求在32学时内理解和消化本课程的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同时,实验内容也存在着问题:实验课为8学时,时间较短,加上实验受设备的限制(大脑最新的结构模型、生物实验条件的缺乏等),有些实验无法演示和进行,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技能上训练不够,很难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深度,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二)教学模式有“三轻”

目前“生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有“三轻”:第一,重讲授、轻研讨,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参与性的思考和讨论;第二,重知识、轻思考,教师授课侧重于各种心理过程的生理和脑机制的介绍,缺乏系统性、前沿性和逻辑性的思考,也缺乏与其他心理学课程的联结;第三,重机制、轻应用,教师侧重介绍心理活动的生理和脑机制,而缺乏用应用机制解释生活中的心理现象。

“生理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生理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着重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与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生物化学、精神药物学、神经病学及行为遗传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随着心理科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和新技术的发展,本学科已超越了传统生理心理学方法,突显出其自身与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和趋势[4]。目前,生理心理学的目的在于整合临近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揭示心理现象和行为而产生的大脑结构和大脑运作机制,随着研究技术的突破即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大脑功能的变换能够被直观地“看到”,这项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新学科“认知神经科学”的产生,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已渗透应用到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如认知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与临床心理学等。本课程教学目标有3点。①理论知识的讲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及最新的发展方向;通过生理心理学实验课的操作和观摩学习,使得学生理解生理心理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通过科研实践学习进一步巩固生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学思维。②科学思维的培养:课程教授过程中,通过制作文献卡,讨论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批判和创新的精神。③科学素质的培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肃的科研态度、严谨的科研思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还要提倡有共同兴趣和目标的学生组成科研小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一起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建设的步骤

第一,应建立课程教学的内容模块。教师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材,整合性地建构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第二,重新建立考试模式,更新现有的试题库,使得新的。试题库既能满足本科教学,同时又能满足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需要。第三,要增加期中考核环节,因为理论知识的内容很多,分阶段考核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知识的稳固性有所帮助。第四,可以运用网络教学的交流平台,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细化与理解。第五,应增加文献卡制作和报告环节,要求学生查阅最新的生理心理学研究论文(尤其是脑成像技术的应用),按不同研究领域分成小组,做报告,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改革

生理心理学理论知识模块的建构,应以系统性、应用性和前沿性为原则,逐步确定教学内容体系。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更新教学内容。笔者在对比和参阅国内外优秀教材时,发现Neil R.Car-son教授主编的《生理心理学》第六版被美国众多高校采用,近几年也逐渐为国内高校所采用,是世界上最经典的生理心理学教材之一[5]。笔者参考该教材将课程内容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分为5个模块: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模块(神经系统和细胞的基础及功能、精神药理学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输入模块(感觉和知觉系统);第三部分为“动机或本能”的生理机制(睡眠、生殖、情绪和摄食行为);第四部分为学习和言语交流模块;第五部分为神经学和心理障碍模块。首先,模块间的逻辑关系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描述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机制,这保证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其次,课程内容将整合神经科学和生理心理学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样才能跟进国际最新的研究进展,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再次,课程内容应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每章内容都以案例形式导入,结束时给出相关障碍的生物学病因和研究成果,而且第五部分的模块涉及各类神经系统失调和心理障碍的生理因素,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实用性的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征求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再对内容体系进行修正和补充,将讲授者的教育方式与学习者的需要更好地进行整合。综上所述,重新建构后的教学内容在理论系统性、学科发展前沿性及实践应用性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林文娟曾对国内外生理心理学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反复提到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正密切关注21世纪最令人关注的心理卫生课题———各类心理疾病的基础研究[4],其中涉及的心理应激、精神疾病、抑郁症、成瘾问题研究成果可以与第五部分教学模块相结合。认知、情绪、学习记忆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则可以与高级心理过程的模块相结合。而林文娟在概述中提出中国生理心理学发展方向应集中在行为与脑的关系和心身关系的研究上,关注心理行为因素影响健康的生理状态的机制,这将使得生理心理学与心身健康、与生活拉近了距离,使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变得更为人性化,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论知识,也会对生理心理学更有兴趣。目前有许多生理心理学研究成果正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周芸将生理心理学研究成果运用在人才选拔工作中[6],以激素水平学说为依据,阐述了性激素对性格与能力的影响及激素知识在人才选拔中的具体应用。此类研究能激发学生对激素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且了解自身激素水平对于认识自己的个性、规划今后的职业生涯更具有指导意义。此外,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如心理测试技术和脑电波心理测试技术在测谎技术中的应用,有学者将这两种技术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概述[7]。这部分的研究对于学生来说是理论知识在实验与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能加深学生对于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与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在条件允许时便可开展研究活动。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以往的“生理心理学”的授课手段只局限于黑板画或挂画等形式,对学生来说动态的生理机制显得抽象、枯燥而不容易理解,教师也是使尽浑身解数却仍讲述不透彻。随着教学硬件的〖www.haoword.com〗改善,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课堂上的动画、声音等效果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心理学实验室也加强了建设,增添了如生物反馈仪、脑模型等仪器和模型,这些都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基础,也是直观教学的重要基础。王立新、李新旺两位学者的教学改革研究都十分重视直观教学,他们的做法有两种:①通过计算机powerpoint、大量图片演示使得大脑及工作原理图文并茂[2],并在实验课中辅以教学录像;②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图片和归纳的表格呈现出来[1]。其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在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上变得容易些,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参考这个思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是将直观教学的材料搜集起来(主要以Discovery和BBC系列节目的记录片为主),按照课程的5个模块进行归类,一一与教案对应。如:①基础模块有《裂脑人的行为实验》《爱因斯坦大脑结构解析》;②感知觉模块有《BBC人类感官系列:听觉、味觉、视觉、触觉》;③学习与语言模块有《BBC记忆的实现》《BBC语言机制》;④动机与本能的生理机制模块有BBC的《梦研究的最新发现》《犯罪与大脑结构关系》《神经递质与爱》;⑤心理障碍模块有《Discovery大脑迷思》《BBC多动症living with ADHD》《BBC纪录片:恐惧症》。其次,重新整理知识讲授的思路,改变之前“重知识、轻思考”的模式,将各个知识点用图示的方式呈现其逻辑关系,并将生理心理学的知识点与其他心理学领域相联系。如教材内容呈现的思路是:以案例引出问题→生理基础→研究方法→经典实验→生理机制→现实应用,这样就使得内容上直观而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对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大脑神经通路、大脑运作机制有很大帮助,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直观教学的方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时不足和教学内容更新的问题,因为该方式能呈现更大的信息量。再次,教师在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还需要关注教与学两个主体。以往的教学模式是重讲授、轻研讨,意味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需要加强研讨的环节,尤其在重点和难点的环节让学生也参与到心理活动的大脑运作机制系统直观图示的绘制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接收与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理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

加强实验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应用脑机制解释现实中的心理现象,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将生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如运用听觉与平衡觉的知识解释晕车现象、运用长时记忆的生理机制进行学习时间管理、运用性激素知识理解个性特征和竞技潜能等等。在每章内容结束时,增加总结和讨论环节,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总结应用知识的心得和查阅科研材料的收获。此举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能力,学会了观察和分析问题,加深了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同时通过查阅科研资料,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五、“生理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成果经过课程建设,在实验环节中学生能够通过研读实验相关的科研论文来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提升;考核环节中大部分学生已能够比较到位地运用生理的机制来分析心理现象。从教学效果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良好评价逐年提高,学院理论课程的教学评价名次排序从117名提升到45名。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材与课件、实验课程与实践教学、考试形式和试题库等方面的建设,努力提高“生理心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管理心理学论文 篇三

论文摘要:通过管理心理学的学习,发现个体在组织中的积极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根本的是个人的需要、动机、价值观与态度等等。本文立足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对“参与式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笔者在学生组织中的工作经验,探讨如何将参与式管理与学生组织的建设结合起来,为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提出一个新的思路,更好地实现学生组织的“以学生为本”的目标。

论文关键词:参与式管理学生组织管理影响因素

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国际化、信息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思想具有更强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他们不再盲从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而是自主地选择道德价值和规范。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人格、地位、权利得到尊重,作为成熟的个体,他们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主体意识的增强,向传统的学生组织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成为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在管理学中参与式管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这种管理方法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个体心理这个微观层面来深入的剖析“参与式管理”在学生组织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一、“参与式管理”的概念界定

参与或参与式管理意味着个体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强调每个人对自己工作任务的责任义务和主人翁意识。激励、提倡并奖励员工时刻想到以客户满意和提高企业运作水平为目标。但是在任何一种条件下,参与的管理模式并不排斥最初的外部管理和指导,去塑造和引导个人,包括教导个体如何学习自我控制。

参与式管理就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成员参加组织的决策过程及管理工作,让组织的下级成员和管理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共同讨论组织中的重大问题。这样使得成员能够感到来自管理者的信任,从而体验出自己的选择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继而激发强烈的责任感;同时,参与式管理也唤起每一位成员作为“组织的主人翁意识”,从而给人一种成就感。组织成员因为能够参与讨论组织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而受到激励。这种参与式管理既能对组织成员个人产生激励,又可以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二、学生组织实施参与式管理的基础

(一)组织内部成员的认同感

认同是通过组织成员间的相互影响来发挥作用的,即组织成员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人,同时成员的思想和感受也受他人影响。所以,认同是一种双向互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每一位刚刚进入高校的同学,选择加入的学生组织或学生团体时,都要经过一番思量,加入这个组织能否得到锻炼,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同学们选择加入某个学生组织并且在其中发挥作用,首先都是必须建立在对这个学生组织认同的基础上。个体只有对自己所在的组织加以认同,对组织负责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予以认同,才能产生融入这个学生组织的归属感和促进学生组织进一步发展的使命感。所以,个体参与组织的管理是基于对组织的认同,同时,参与式管理也会增强个体对组织的归属感与使命感,进一步加深已有的认同感。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要使成员形成参与行为,首先必须要让成员个体对学生组织以及组织的负责人产生认同感。作为学生组织负责人要获取认同,就需要展现出自己工作能力突出、富有感召的一面,使得同学们被负责人的能力所吸引,促动他们加入组织当中;通过日常工作的交流进一步突出该学生组织的理念,“工作理念”反映了该学生组织的价值观以及使命感,可以将理念以口号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种口号让成员对该组织以及组织所坚持的理念产生认同和价值归属感,使成员进一步团结起来,极力发挥自己的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在组织建设中,学生组织的负责人应当充当本组织精神理念的传呈者,一个具有一定权威、值得成员信赖的管理者会使得价值观念人格化,形成开放、平易近人的管理风格。

(二)平等

马斯洛认为,组织中的平等满足人们对自尊、和安全的需要并产生一定的归属感,这都源于个体在组织中得到的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同时,这种平等的感觉也直接影响和作用着个体的心理因素,决定参与动机和积极性。

一个平等的学生组织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掘成员的参与积极性,缓解新成员的紧张感,营造一种轻松民主的氛围,使成员易于融入其中。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个人特质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才华,在学生组织中有些人是天生的管理者,有些人是天生的辅助者,天生的管理者似乎更有领导的能力,有号召力感染力,但在执行力方面可能会有所欠缺;然而组织中的辅助者似乎更加沉默,但是却有着缜密的思维,遇事可以冷静地思考,执行能力强,所以二者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学生组织中所需要的人才。如果“管理型”与“辅助型”能很好的结合,就利于组织的发展。在日常的管理中无论是中层管理者还是高层管理者,都应该努力树立一种“组织是一个大家庭,所有成员都是家庭中的一分子”的观念,爱护每一个干事和下属。营造一种平等而温馨的组织氛围,使学生组织逐渐发展为一个大家团结一心,互相关爱的组织,发展一种“家文化”的概念,这将会极大地促进干事们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且有助于参与式管理的进行。

(三)组织与个体发展的机会

对一个学生组织而言,如何获得长足的发展,可持续的进步?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干事进行技能培训,使他们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便于更好地服务于组织。另一方面,对干事进行经验的传授,并多提供锻炼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灵活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这两个方面共同进步及符合个人成长的需要也能够便于组织工作的更好开展。伴随着参与式管理的实施,干事能力的提高就变得更加重要。但需要明确的是,对于刚刚接触学生活动的一年级同学而言,经验的不足使得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疏忽,这时,组织的管理者应当将错误和问题当做促使下属进步和发展的机会来对待,耐心进行指导、传授经验,给予适当的鼓励,这有利于提高组织成员参与活动的能力和积极性。此外应当明确,只有组织成员的进步,才能实现组织的发展。

三、参与式管理的心理因素分析

作为一种行为,参与也必定受行为主体的心理特征所决定和影响。参与行为主要是受个体的需要,动机,价值观以及激励等因素的直接作用和影响。下面笔者就运用这些管理心理学中基本的概念来解析参与式管理的作用。

(一)需要与动机

依据心理学界的定义,“需要是指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体现在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所以,需要产生于个体对某种事物或目标渴望或要求,如果一个人的需要能够得到适当的满足,那么其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但是需要并非如此的简单,不同个体有着不同的要求,学生加入各种学生组织是一种对于“自我实现”的要求。在学生组织中实施“参与式管理”就是由于干事们有着主动参与组织管理,提高自身能力以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满足下属的这些需要能够有效地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满足了干事“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行为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推动力”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高校中同学们的目光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开始追求社会性的需要和精神上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加入各色的学生组织,他们迫切的希望通过在组织中的锻炼提升个人能力,增长才干、挖掘自身的潜力,如果学生组织的管理者对干事们这种强烈的需要不予重视、支持和鼓励的话,那么这种参与的愿望就很难实现,会挫伤成员参与的积极性。相反,如果管理者队成员这种参与愿望做出积极的回应,并予以支持,那么这种参与的愿望就会被转化为参与的动机,和一种行动力。

(二)态度与价值观

态度决定着个体的参与行为和参与程度。由于个体所处的立场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每个人对某一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也不同。在学生组织中,有的成员对于参与管理的态度是积极的,有时成员则可能是被动的,服从他人制定的规范。组织内的不同态度主要是由成员对组织的认识和主观评价决定的。对于学生组织的管理,需要通过塑造学生组织的良好形象,来来获得同学们的认可,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加入组织;营造开放、平易近人的组织氛围,有助于增强成员对该组织的认同感,一般而言,多是大学三年级的同学在学生组织中担任管理者的职位,他们可以用自身丰富的经验来帮助干事们解决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到不仅是工作中的上下属的关系,更是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学生组织中干事的态度以及价值观对其参与行为都有这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作为组织的管理者,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着两个重要的因素呢?笔者认为要改变干事对于组织的态度,就必须要使干事的价值观与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念实现统一。对于高校中的学生组织而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宗旨,是贯穿着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性的组织。任何一个学生组织的正常运转都要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基本前提。作为学生组织的管理者,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本组织的基本立足点,强调组织中每个学生的价值和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地体现,形成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以生为本”的价值观实质是以组织中每位成员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站在干事的立场考虑问题,这样能够强化干事们对组织的认同并且鼓励参与行为,激发干事们参与组织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双赢。

四、结语

通过对学生组织中实施参与式管理的分析,我们发现这种适当地参与可以确保成员个体在组织中能够体现自我的价值,通过赋予干事们一定的自主权利来激发他们不断地进取,以达到学生组织存在的真正目的即“以学生的利益为本”,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调动成员进行管理的学生组织会更加具有活力,能够实现组织与干事的双赢。

管理心理学论文 篇四

人才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激励方式是人才管理极其重要的方式。如何通过激励优化管理方式、提升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猎人管理猎狗的故事出发,从管理心理学的理论视角,详细探讨了激励因素的理论基础以及带给企业管理者的启示,最后结合实际应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互联网上有一则广为人知的猎人管理猎狗的案例。在案例中,猎人主要运用了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猎人根据管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断调整目标,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激发猎狗产生持续的工作动力。

总的来看,案例中的激励又细分为几个不同层次和阶段:基本生存需要;工作绩效差别奖励;养老退休保障;股份制;人才培养计划。这则案例给管理者一个很重要的启示:企业要充分了解员工不同阶段的需求,科学制订和实施激励方案,从而充分激发其个人潜能及工作动机,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集体目标的统一。

一、激励理论简介

激励即激发鼓励,是人才管理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核心内容。具体指企业管理者采取积极的手段,引导和激发员工产生内在驱动力,从而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朝着组织的共同目标努力。高效的激励手段首先是奖励的内容必须是员工所最需要的东西,同时奖励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价值,呈排他性,最后激励要把握“度”,合理运用,“过多过滥”和“不痛不痒”都起不到作用。

二、管理心理学中激励的理论基础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是激励问题的重要理论之一,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文章中首次提出。马斯洛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阶段分为五类,分别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逐步在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该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激励要差别对待、因人而异,管理者要动态掌握员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二)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三种需要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该理论详细阐述了实现激励的三种需要:分别是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理论指出每个个体都存在这三种需要,但不同的人对此产生的重要性明显不同。高级管理者更偏好权力需要,人际亲和者更喜欢亲和氛围需要,而成就者更追求获得成功的需要。具体来说,事业心强、有一定成就的人,偏好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需要;而对年轻人来说,成就需要与亲和需要所占比重更大一些。这个理论给我们的启发是,要认真分析员工的需要并进行细分,从个体差异出发,针对成就、权力需要的员工,侧重于授予荣誉和提升等级;而对于合群和友谊的需求,则侧重于营造和谐氛围等措施。

(三)双因素理论

“激励保健理论”(又称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激励因素,另一个是保健因素。激励因素能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而不会带来满意感。双因素理论对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影响深远,管理者为了保持员工的工作热情,就要注意发挥保健因素;同时要多考虑发挥激励因素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两种因素同时起作用,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期望效价理论

期望效价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佛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首先提出。与前三种理论不同的是,佛鲁姆认为,针对不同的员工,激励的效果不同,即效用的大小决定于目标的感知效价和期望值。也就是一个人对目标的把握程度越高,所达到的目标的概率越高,激励的力量就越大。管理者在进行激励时一定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努力与成绩的关系、成绩与奖励的关系、奖励与满足需要的关系。期望效价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管理者要将每个员工内心深处的目标挖掘出来,协助他们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实施步骤,并逐步引导、帮助他们实现目标。员工的目标越强烈,实现愿望越迫切,责任感就越强,目标效果就越好。

(五)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由美国教授亚当斯于1967年提出。该理论重点研究工作酬劳与分配的公平合理性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亚当斯认为,激励制度首先要保持公平感,员工感到公平与否会直接影响其工作动机和工作热情。具体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对外具有竞争力;二是内部公平性;三是个人公平性。外部公平性和内部公平性指应参照同类外部单位或企业内部不同员工的奖励和薪酬标准,并结合自身实际,保障其所得与所付出的劳动相一致。个人公平性是指企业内部类似的员工之间,薪酬决定于其对企业的贡献程度。

(六)目标—动机理论

该理论指出,目标和动机本身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目标能把员工需要转化为工作动力,对员工行为产生内在驱动力,同时在工作中不断与既定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高效完成预定目标。心理学理论把目标称为诱因(自变量),由诱因激发动机(应变量),最后达成目标的过程便是激励全过程。该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合理科学的目标,可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三、激励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薪酬和评价方案要科学合理

薪酬方案和绩效考评非常重要,可起到杠杆作用,有效激励员工投身于工作。因此,管理者制定目标合理与否尤为关键,应当考虑以下几点:①薪酬设计要突出绩效和技能,强调多劳多得、多才多得,按对企业贡献程度的大小制定不同的薪酬;②注重公开公平公正,避免制造矛盾,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能保持员工的心理平衡,利于团结士气、凝心聚力、融洽关系;③绩效考评体系要综合全面,要注重发挥激励与约束作用,表彰鼓励先进,鞭策警醒后进,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晋职晋级。

(二)激励要因人而异、动态管理

这就需要首先对员工进行分层分类,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员工的需求,并针对性地制定奖励方案。根据相关理论,不同类别的人希望得到的奖励是不同的。对于企业来说,在分类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员工需求进行细分,以采取合理的激励手段。在持续激励过程中,管理者要广泛调研,深入思考员工的真正需求,才能够使激励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实现组织和个人和谐双赢的目的。

(三)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

双因素理论启发我们,在确保物质激励效果的基础上,必须注重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把二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制定出一套合理先进的奖励方案。在精神激励中,情感关怀是精神激励的重要方式。管理者应重视员工“尊重与自我实现”的较高层次需要,实现员工的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发挥,从而给予员工荣誉感和责任感、归属感,员工才会感觉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和职业发展倾向,科学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并与组织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员工有信心、有干劲,让员工能清楚地看到个人发展的前途,从而与企业形成互相推动、荣辱与共的关系。

(四)制定合理科学的目标

根据期望效价理论,合理的目标对员工可以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反之会打消员工积极性。因此,在设定激励目标和实施措施时应注意:首先,设置的目标要考虑到员工现有的能力,让他经过一定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其次,要考虑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综合研究制订方案;第三,要动态调整并因人而异,要及时掌握员工需求和能力的变化;第四,目标实现后要予以强化,对应有的奖励及时给予,使其保持较高的效价。

(五)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独特的文化,它具有凝聚人心、提升士气、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培育优秀的、有激励作用的企业文化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必须掌握并尊重员工的合理诉求,以人为本,企业与员工之间应建立共荣共赢的伙伴关系;

2、企业要建立并畅通与员工的信息交流渠道,采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群策群力,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改进公司的管理;

3、企业要高度关注员工的个人成长,帮助其科学规划职业发展生涯,促进企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协调一致,共同成长与进步。企业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其核心是对于人才的管理。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高级管理者来说,让员工持续保持热情和工作态度特别重要。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目标,并合理地运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团体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感到企业在真正地关心自己、培养自己,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把企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而努力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率。

管理心理学论文 篇五

前言

管理心理学源于心理学,依托于管理学而发展起来,是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现代的企业管理已经不单纯是对一些制度的简单制定和对工作目标的考核,更多的是从人本位角度出发去挖掘员工潜在的工作能力,将企业发展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互相的价值体现,这才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更高层次追求。管理心理学就是在这样的管理目标要求下应运而生的,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机关、学校、医院等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马斯洛理论在管理心理学中的应用,是激励理论在管理心理学中的一种体现,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自然需求,因此,研究马斯洛理论在管理心理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即通常所说的普通心理学,是关于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过程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一般本质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管理心理学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运用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去解决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问题,并使之在管理领域具体化。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更为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此可见,普通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管理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规律在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二者是一般与特殊、主干与分支的关系。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内容

(一)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性需求中的最根本需求,也是需求层次的最底层需求,是人本性的自然流露和体现。人作为一个生命体最原始需要和维持生命体机能的最根本需求是一个人不可替代的需求底线,如果这种需求不能够得到满足,那么其他的活动就难以开展。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就是给人生存的基本保障。

(二)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第二层,是高于生理需求的,在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对安全的需求就上升到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安全需求是对人身安全的要求,在能够保证生存的条件下,如何不受外部侵害,生活在相对和谐的环境中,是人类生存中高于生理需求的较高要求,但归根结缔这也是一种生存本质的体现,因此,安全需求也是属于相对低级的需求范围的。

(三)社交需求

人都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社交需求是人社会本质的直接体现,任何人的成长都不是孤立的、封闭的,都需要在相互的交往、交流过程中实现。社交需求是人在进行社会活动过程中的根本需求,是与其他人交往的一种本能需求,同时也是生活在和谐、安定环境中的一种开放式需求。如果安全需求无法满足,那么人人都将生活在自我封闭、处处担心的惊恐状态下,是无法敞开心扉与他人进行交流的,社交需求也就无从谈起。

三、需求层次理论与管理心理学的结合

(一)满足员工各层次需求,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以马斯洛需求为出发点,对员工的各层次需求进行理性的分析,首先,作为管理者应当给予员工基本的生活保障,以薪资和福利的形式来保证员工根本生活需求,也就是从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上给予最大的满足。建立健全职业保障制度,提高员工的职业安全感,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这些都是作为管理者所需要提供的。此外,当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被满足后,企业也应当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尊重需求,建立完善的人事考核制度和合理的选拔、晋升制度,这样可以满足员工不断得到认可,地位获得提升的需求,并为员工规划职业成长路线,使之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诱发和激励员工需求层次不断提升,从而带动工作积极性的攀升,创造个人潜能价值。在工作上,一旦员工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认可,企业可以赋予员工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一方面能够激励员工向更高的工作要求挑战,获得更高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员工自身都没能发现的潜能,帮助员工完善自我。

(二)随着员工需求结构的变化,来制定激励政策

企业管理终究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是要关注员工心理变化与起伏的,也就是要以员工需求变化为关注点。通常工作的初始阶段员工的低级需求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保证员工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一定的社会需求是企业较为容易做到的,通常可以以物质奖励作为满足方式,同时也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然而,随着员工在企业中不断成长,需求层次也会不断上升,当高层次需求占据主导时,单一的物质奖励是无法满足员工高层次需求的,因此,精神奖励自然成为了另一种激励手段。精神奖励是针对员工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设计的,这种需求具有长期性,因此,必须考虑到如何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这种长期的精神激励。将员工的梦想与企业的理念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员工在实在自身价值的同时企业的价值也得到同步的体现,这才是成功的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策略。不难看出,在高层次的需求下,企业与员工的统一将是满足高层次需求最有保障的手段,从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的角度入手,可以使企业管理者从纵向的角度,更加清晰的了解员工需求,更加明了的对企业员工的心理进行剖析,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管理决策,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力的管理依据。

四、结语

现代的企业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因此,從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对人性的需求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马斯洛需求理论简单、明了的给出了需求层次的纵向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的掌握员工需求,同时针对需求来制定出适宜的激励制度,将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统一起来。将马斯洛需求层次引入管理心理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不但能够对员工心理进行较好的解析,更重要的是可以将一些外部理论引入管理心理学,更好的支撑了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克难,现代管理心理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20xx.

[2]张天昊,现代管理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xx.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管理心理学论文(新版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管理心理学论文(新版多篇)范文,共有1747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管理心理学论文(新版多篇)下载
管理心理学论文(新版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