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免费论文 >

创新论文多篇

发布时间:2023-11-16 21:20:30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摘要】创新论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创新论文多篇

创新论文范文 篇一

[关键词]群文;创新;思想;内容;形式

群文工作是群众文化工作的简称,它是整个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专业文化工作的基础。

创新是一切工作的生命与灵魂,也是群文工作的生命与灵魂。因此,探讨群文工作的创新理论,对于群文工作的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此略陈几点浅见,以作引玉之砖。

一、指导思想的创新

思想又称“观念”,它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范畴。它既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正确的思想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虽然“政治挂帅,思想先行”的提法因其不够科学精准,已被历史所淘汰,但是如同倒脏水不能连同婴儿一起倒掉一样,谁也无法否认思想对于人的行为的重要指导作用乃至决定作用。

因此,群文工作的创新,首先应当是指导思想的创新,也就是说,首先应当充分认识到创新思想对于整个群文工作的指导作用。

创新已成为21世纪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大主题。政治的创新、经济的创新、文化的创新,都使创新成为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生命与灵魂。同样,在群文工作的指导思想上,也必须创新。

群文工作指导思想的创新,又集中体现在“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文化主人与文化主体的地位,一切群文活动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上面。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二、活动内容的创新

群文工作以群文活动为载体,而群文活动内容本身又是丰富多彩的。所谓“活动内容的创新”。指的是在已有的丰富多彩的群文活动内容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不断补充、不断完善、不断创造、不断出新。

就目前已有的群文活动内容上看,有广场文化活动、艺术创作活动、体育健身活动、休闲娱乐活动、科技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农村文化活动、企业文化活动、农村文化活动、军营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家庭文化活动、旅游文化活动、餐饮文化活动、商贸文化活动等等内容。

群文活动内容不应满足于上述种种,而必须勇于开拓、锐意进取、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例如网络文化活动(博客、聊天室等)、电信文化活动(短信等)、电子文化活动(电子信箱、电子出版物阅览等)……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三、活动形式的创新

形式与内容是相对的。二者组成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为内容服务。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

同样,群文活动的形式,既受群文活动内容的决定与制约,反转过来又密切为群文活动内容服务。

群文活动形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组织形式的创新

以前群文活动的组织形式,基本上以省群众艺术馆、县(市)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村(屯)文化室的有关人员组成的“四级网络”来具体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现在,要在充分发挥“四级网络”组织形式重要作用的前提下,注意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经营者的积极作用,因为他们是日常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例如网吧老板与网管、歌厅老板与服务生等。只有注重培养发挥他们的组织能力,才能确保群文活动的健康发展,并做到防微杜渐,消灭隐患与死角。

(二)辅导形式的创新

以前的群文活动的辅导形式。大多以艺术馆、文化馆的专业文化干部为主。现在,也要在充分发挥这些专业文化干部重要作用的同时,注重充分发挥群众中“文化能人”的带动作用、示范作用、辅导作用,特别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要使他们真正起到传授、培养、辅导的重要作用。

创新论文 篇二

关键词:社会变革;政府改革;成就与挑战

17世纪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曾经讲过,一个缺乏能保证秩序的、有效的政府的社会,人的生活将是孤独、贪婪、残忍和短寿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曾从政治和经济互动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对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马克思在分析亚洲的经济发展时指出:“我们在一些亚洲帝国经常可以看到,农业在一个政府统治下衰败下去,而在另一个政府统治下又复兴起来。在那里收成取决于政府的好坏,正像在欧洲随时令的好坏而变化一样”。[1](P763)在他们看来,如果政府及其权力能按照合乎规律和经济发展的方向起作用,它和经济发展之间便没有冲突,经济发展便加速。反之,政府权力也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引起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从政府现实主义的观点来看,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区别,并不在于政府形式的不同,而是在于政府治理程度,特别是政府能力大小或高低的不同。“有些国家的政府拥有一致性、一体性、合法性、组织性、高效和稳定的特点,而另一些国家的政府则缺乏这些特点”。[2](P1)的确,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发展过程的经验表明,政府治理的能力及其有效性同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学者齐斯曼(J1Zysman)比较英、法、德、日、美诸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后认为,政府能力越强的国家,应付经济震荡的能力就越强,宏观调控的能力就越强,故而经济表现就越佳。[3]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G1Myrdal)也指出:“尽管程度不同,所有不发达国家都属于软政权”。[4]他同时认为,软政权的表现主要是缺乏立法和具体法律的遵守与实施,各级公务员普遍不遵从交给他的规章与指令,以及普遍存在腐败。许多研究发展行政的学者更是认为,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行政的因素而非经济的因素。

的确,对于所有社会而言,始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与挑战是如何创建一个有效的政府体系,以支持、促进社会的发展、繁荣和进步。有效的政府治理体系是一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政府不再是传统的保守主义眼里的所谓的“必要的恶”,而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同意这样一个命题:政府的性质、能力和绩效,是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正因为如此,全世界都在重新考虑政府以及政府自身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建立一个与变化着的时代相适应的新政府体系,并使之更具能力、更具有效性,成为发展的推动力量,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的任务和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处于历史性的转型过程之中,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次转型可谓是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这场革命,波及了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经过这场革命的洗礼,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没有哪一个国家尝试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尽管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如同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巨大变化一样,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政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种成就,不仅体现在政府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方面,更体现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等方面。改革与创新政府,建立一个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有效治理体系,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始终是中国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篇章之一。政府改革与创新既是中国整体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改革与变化的动力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的主旨在于研究和探讨以下问题:(1)中国政府改革与创新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是什么?(2)30年中国政府改革的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3)中国政府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是什么?(4)未来中国政府改革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什么?

一、中国政府改革的契机和动因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5](P257)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6](P617-618)中国政府改革与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经济体制变革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由经济体制变革引起的社会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治国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突出表现在发展生产力代替“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总结20多年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科学发展观。二是经济体制的变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转型,这种转型对整个社会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是社会形态的变化。整个中国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四是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从封闭走向开放。五是政治体制的变化。政治体制朝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上述方面的变革与发展,为政府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中国政府在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转型中,面临和承受着全方位的、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经济领域,政府始终面临着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稳定、充分就业、收入公正分配等艰巨任务。与此同时,政府还肩负着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艰巨任务。这就是说,政府既要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也要成为新经济体制的设计者、改革的推动者。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经济体制的改革,都要求政府扮演发展与改革推动者的角色。在政治领域,政府始终面临着维护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增强政治合法性,聚合和分配各种利益等艰巨任务。

在社会领域,政府也承担着创建新的社会管理体制,确保13亿民众生活保障的艰巨任务,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压力。与此同时,民众对政府的期望值不断增大。凡此种种,均表明中国需要一个有能力、有效率的政府。

政府体制是连接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的关键。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的,中国的问题多多少少与政治和政府体制有关。中国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体制障碍,根本在于政府体制的不完善。1978年以来,中国虽然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但始终存在着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投资盲目扩张与经济过热、重复建设严重、收入差距扩大与分配不公、就业压力大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且得不到有效解决,关键在于相关的体制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政府所处的特殊地位和特殊角色,决定了政府改革在中国全面改革过程中的特殊制约作用,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体制改革在多大程度上取得进展和成效。如果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割断政府与企业的行政关系,切实解决政企不分和政资不分的问题;要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就必须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就要把资源配置权交给市场,减少政府的干预,减少政府对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价格的管制;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有促进技术进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要强化公共服务,就必须改革财政体制;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就必须实行政社分开,还权或者放权于民;要实现法治国家,就必须实现法治政府和依法行政。

中国的政府改革,就其基本任务而言,就是要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建立确保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要破除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障碍,建立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体制;要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因素,建立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要破除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不相适应的东西,建立适应民主政治发展的政府体制。总之,政府改革就是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政府体制,这是政府改革的直接动因所在。

二、中国政府改革与创新30年的基本成就

1978年以来,适应经济体制和社会的变化,中国政府在价值理念、职能调整、理顺关系、机构优化、完善机制、活化人力、依法行政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改革与创新,实现了向现代化的政府治理体系的初步转变。

(一)政府管理价值的再确认与公共性的回归

政府治理的过程,既是社会目的的执行过程,也是社会目的和价值的创新过程。中国政府改革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趋于理性化的过程,是形式的合理性与价值的合理性的有机结合。政府价值的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是指形式的合理性具有优先性。因为政府管理的价值不仅影响着政府的合法性,也影响着政府行为的合理性。中国政府改革30年,最重要的是政府对其自身价值的重新思考和确认。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到科学发展观,从物化的思考和选择到以人为本观点的确立,从强调政府是一个权力中心到强调政府是一个公共服务中心,从强调强势国家的治理到强调社会的参与与协同治理,从政府行为的秘密性到公开性,从依靠人治到重视法治,等等,都体现出对政府管理价值的重新思考和确认。在我看来,最大的变化在于中国政府的“公共性”的回归和立国价值(regimvalue)的捍卫和落实。概括起来,对立国价值的捍卫和“公共性”的回归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到人的基本权利和人性尊严的重要性,并致力于不断提升和改善公民的权益。(2)认识到政府管理不仅是追求秩序、经济和效率,更重要的是促进和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3)认识到政府不仅是一个管理的中心,更是一个服务的中心,政府的核心职能和职责在于提供公共的产品和服务。(4)认识到公共事务的管理需要建立在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治理的基础之上。(5)认识到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委托人,理应承担更大的公共责任。诚然,公共价值的实现可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重要的是公共性的价值得到了重新的确认、选择,并在具体的公共行动和公共政策中得到体现。

(二)政府职能渐趋理性化

政府职能涉及一个国家的政府在整个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政府职能问题是政府体系的核心问题,也是政府机构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政府职能一直都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之中,影响政府职能变化与调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政治意识形态、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历史文化的传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战争、突发事件以及许多不确定因素。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超越时代、超越国情、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理想的政府职能典范。

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职能的最明显特征不仅在于泛政治化的政治统治职能占主导地位,还在于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充当“慈父”的角色,包揽一切。政府既担负着经济和社会的管理职能,又承担着国有资产所有者的重任;既掌握着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的权力,又直接从事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这种政府职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它不仅导致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经济的恶性循环,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浪费,普遍的“搭便车”行为和效率低下,寻租和政治腐败,也导致政府机构的膨胀。30年来,中国政府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使政府职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1)政府职能的重心从泛政治化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初步确立,政府职能朝着亲市场化的途径转变。(3)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的重点在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务,政府日益重视并不断强化其职能的社会性,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4)政府职能实现的方式发生了转变,对经济活动的调节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对社会经济事务的管理由微观事务的直接干预者逐步转变为宏观的调控者,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直接生产者向提供者的角色转变。

(三)调整和理顺治理关系,初步形成有效的协同治理网络

(四)政府组织结构日趋优化

政府组织结构是政府职能的载体,政府组织结构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政府运转的效率,而且关系到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政府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机构的设置不合理,未能充分体现机能一致的原则,未能真正实现性质相同的工作或活动交由一个机关来办理,系统不够分明、工作不够确定,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十分严重;二是政府机构类型多,机构庞杂;三是政府组织体系内部的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有些政府部门职能定位不清,集决策、执行、监督于一身;四是权责脱节,监督缺位的现象仍然严重,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履行职能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五是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不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责权限不清;六是政府机构编制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预算约束。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许多不良行政的出现,也制约和影响了政府职能和施政目标的实现。针对上述问题,1982年以来,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总体原则,我国相继进行了六次力度不同的机构改革和调整。总的看来,成绩还是很大的,主要体现在:(1)政府机构膨胀、人员膨胀的趋势得到遏制,政府机构和人员的数量趋于精简。(2)政府负责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的职能部门得到了强化。(3)调整了政府工作的性质和类型,正在形成以政府职能部门、执行机构、监督机构为雏形的政府机构序列。(4)针对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交叉问题,从地方到中央均在探索大部门体制。(5)强化了对机构编制的法律和制度约束,推进了机构编制法定化。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机构改革问题并非简单的机构的分分合合、裁减合并,在深层次上涉及政府权力关系的调整以及利益关系的调整。这也是机构改革与调整陷入困境的原因。

(五)政府运行机制建立并逐渐完善

如果说政府职能是政府的核心,政府组织机构是履行职能的载体的话,那么,政府的运行机制则是政府履行职能,实现对社会事务有效管理的一套程序和方法。30年政府改革,不仅重视职能的调整和机构的优化,更为显著的一个变化在于不断完善政府内部的运行机制。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在于:(1)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政府及其部门的决策权限的划分趋于合理、清晰;重大事项的调查研究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民主协商制度得到初步确立;重大决策的评估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也达成共识并逐步发展。(2)政府绩效管理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行绩效管理、提高政府效能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并在各级政府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3)行政问责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推行行政问责、强化政府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责任政府,已成为近几年中国行政改革的核心,政府正在实现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的转变,初步形成了党的监督、政府内部监督、专门机构监督(如审计等)、新闻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的行政监督体系。随着政府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得到强化和提升。

(六)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新的服务典范显现

政府的最终目的是为国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中国政府改革30年,最大的一个变化在于政府服务方式的改变。最近十余年,各地区和各部门在创新政府的服务方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政府服务方式以及政府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1)公民本位、服务本位而非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观念得到认同和体现。(2)公共服务从封闭走向开放和透明,政务公开,行政权力的运作更加公开和透明。政府信息公开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开放政府时代的到来。(3)跨机关的整合的服务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服务大厅的普遍建立,政府对民众提供的服务朝着跨机关、整合化、便民、高效的方向发展。(4)从政府提供服务到公私合作提供公共服务。许多地方政府积极探索透过市场机制,通过政府与民间的合作,生产和提供公共服务,这可以从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环境污染的治理、城市的管理和开发、森林资源的保护等诸多具体的公共事务管理中体现出来。(5)各种柔性管理和服务方式出现。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的强权高压行政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一些新的行政方式,如行政规划与计划、行政指导、行政契约、信息引导等,在各级政府和部门受到普遍重视并得到应用。总的来看,中国政府的行为和服务方式向着一种以民众为中心的、公开透明的、富于弹性的、整合的、便民的方向发展。(七)以功绩为导向的干部人事制度初步确立

无论是制定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还是提供具体的公共服务,有效政府和负责任政府的生命力在于公职人员的精明强干。可以说,国家公职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政府的能力和施政水平。干部人事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公务员素质及能力的提升,良好的人事制度可以选拔优秀人才,激励潜能,活化人力,从而成为国家发展的推动力。30年中国政府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始终是核心内容之一。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固然归功于全体国民的努力,其中优秀的公务人员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贡献也是功不可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发挥了积极的功效。经过30年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个以普遍主义为基本特征,以功绩为导向的干部人事制度得到确立。具体而言,干部人事制度最基本的变化在于:(1)普遍主义为基本价值取向的选人用人标准的确立,打破了传统的以特殊主义为取向的选用标准。(2)以功绩为导向的基本制度层面的构建,如基本分类制度,公开平等竞争考试制度,领导干部的公推公选,以功绩为基础的晋升制度、考评制度,正常的退出机制等。(3)建立了规范的教育、学习和培训制度,开发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各级干部和公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总的看来,人事制度走上了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道路。

(八)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以及法治政府基石的奠定

限制政府的权力使其用于公共的目的而非私人的目的,与此同时又能保障政府权力的有效使用,始终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挑战。30年来,随着整个社会的改革与转型,中国政府改革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在于法治政府的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为进一步建设法治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主要表现为:(1)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已经成为基本的国家方略和政治共识。(2)明确了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和权责一致。(3)确立了法治政府的基本法律体系的框架,涉及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和行政救济法等方面。(4)随着“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诸多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政府的行为日趋规范化。(5)建立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和国家赔偿制度,在监督行政权的有效行使、保障公民权利和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中国政府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30年的政府改革,毋庸置疑,成绩是巨大的。在改革的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在我看来,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经验与启示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马克思早就讲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7](P207)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在于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重大的突破和重大的成就,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在于打破教条主义、本位主义、个人崇拜的约束和禁锢。思想的自由促进了社会行动的自由,并通过自由促进发展。中国政府改革30年,展现了政府历史的和现实的自觉,这种自觉恰恰是以思想的解放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为基础的。正是通过不断的思考和行动的实践,我们逐步明确了政府改革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逐步认识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政府的职能定位,逐步认识到政府自身体系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内容。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改革努力,都是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的结果。

(二)政府改革与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政府改革与发展是政府自觉推动政府功能、结构、过程、政策变革的过程。政府改革与发展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不可能超越社会整体的发展进程。中国政府改革的经验表明,政府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是与整个社会相适应的过程,既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阶段,也不能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这种适应性表现在:首先,政府改革的终极原因是经济条件的变化,经济发展促进着政府的发展;政府改革与发展是以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其次,政府改革与发展应积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进行,其主要任务在于使政府的权力及其行使“按照合乎规律的经济发展的精神和方向去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和经济发展之间没有任何冲突,经济发展加快速度”[8](P526),否则就会导致经济发展的衰退。最后,经济发展为政府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并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国政府改革始终围绕着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与机制这一中心进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下一步政府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政府改革与发展应是一个理性和现实的过程

政府改革虽然取决于政府自觉的推动,是自觉的活动,但正如人们创造历史都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在历史因素所预先规定的条件下创造的一样,政府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也会受到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受到历史文化传统、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的影响和制约。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决定着国家。国家并不是神秘叵测的宇宙精神或理念在现实世界的体现,而是由社会的性质来决定的。政府改革与发展,并不是构建一个超越社会之外的理想政府,而是一个适应经济、政治、社会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有效的治理形态。30年来中国政府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改革始终遵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进程相适应,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相适应,与社会发展变化相适应的基本原则,有重点、分步骤,从点到面逐步推进。实践证明,这样的改革方式选择是正确的和理性的。

(四)政府改革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政府改革本身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讲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在于改革内容很广泛,它绝不是政府机构和人员的精简,而是涉及许多政治社会关系的调整,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之间的关系等等。其次,即便是任何一个单项的改革,也会涉及改革的性质与范围、改革的推动者和各种利害关系人、改革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第三,任何一项改革,都会涉及许多利害关系人,虽然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与支持对改革是重要的,但若要推进,也要获得其他关系人的支持。只凭少数雄心勃勃的改革者,即便获取政治支持,在短时期内也不会完成改革。第四,任何一项改革,无论其规模大小,均有一个新旧观念的转换过程,有一个与其他存在的职能相互衔接和调适的时间。也就是说,改革在时间上需要获得在其先后各种改革的支持,在空间上则需要获得其他同时进行的改革的支持。

;事实上,任何全面性的改革都是相对的,只是涉及政府事实(governmentreality)的少数层面而已,必须获得其他改革的支持。有人认为只要颁布一项计划或者法律,改革就会完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改革不是产出,而是一个过程。

(五)政府改革与发展既有普遍性,更具特殊性

政府改革与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行政改革的情况来看,改革的目标、措施等既有共通的一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在改革的过程中也表现出很明显的特殊性,正如马克思所讲的那样:“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的情况,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彩色差异,这些变异和差异只有通过对这些经验上已存在的情况进行分析才可以理解”。[9](P894-895)从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中归纳出的理论,不能予以普遍化,或被应用到另一个不同环境的行政上去。中国政府改革30年的一个基本经验在于,既重视学习国际的经验,又重视本土化的思考和行动,重要的是从基本国情出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四、中国政府改革未来面临的挑战

中国政府改革在本质上是一场社会再造运动,改革的内容、范围和边界,涉及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中国整体改革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意义,已经大大超出了传统意义上、西方意义上政府改革的范畴。国人对政府改革寄予了无限的期待和希望,国人期望一个更加透明开放、更具能力、更负责任、更加廉洁高效的政府。强有力的政治领导、经济的发展与政府财政能力的增强、广泛的社会支持,过去30年政府改革所奠定的良好的基础等诸多因素,都使我们对未来政府的改革与发展充满了信心。同样,过去30年的政府改革,只是致力于建立善治努力的开始,未来的政府改革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何形塑与发展新的行政文化

任何社会和政治的发展,都需要先进的文化,这种文化会以自身所展现的新价值、新理想、新观念,对社会发展起引导作用。行政文化是政府的灵魂,也是驱动政府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基石。行政文化涉及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理念、价值观、行为、心态以及思考问题的模式。对于政府文化,人们可能有不同的了解和概括。在我看来,核心在于维护、执行与捍卫立国的基本价值,这些基本的价值在于人性尊严、公共利益、社会正义、民主法治。在某种意义上,政府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便是弘扬这些基本价值,并努力促进这些基本价值实现的过程。政府改革不仅是一个追求技术理性的过程,更是实现价值理性的过程。如果不思考基本的价值选择问题,政府管理可能会成为一种缺乏灵魂的盲动,甚至可能成为不良行政的工具。

(二)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作用,合理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

中国政府改革最大的成就在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承认和确立,建立亲市场的政府是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离开这一点,政府改革本身便失去了基本目标。历史的经验证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同样存在,而且有时候政府失灵比市场失灵更为严重。经济发展固然有赖于政府与市场的相互作用,但前提条件是政府要尊重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在推动市场化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同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体制的要求相比,任重而道远。例如,尚没有形成各种经济主体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比较慢;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机制尚未形成;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仍然过多,而宏观协调机制没有有效建立,宏观调控职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理论和实践经验证明,将政府的经济职能界定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合理的:建立保障市场经济运作的法律基础和维护产权;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和保持宽松的政策环境;投资于基础设施和人民需要的领域;促进收入公平分配;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因此,政府要切实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改进和完善宏观调控,强化和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透过促进经济方式的转变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调整与改革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形成完善的协同治理结构

如前所述,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必须建立在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基础之上。一个好的政府并不是人民要求什么,就提供什么,而是让人民学会并积极管理自己的事务。在价值多元化、利益多元化与分化、社会结构多样化、高度社会流动的开放社会如何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其挑战性并不亚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首先,就政府自身而言,如何真正成为社会秩序和安全的维护者,社会利益的协调者,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调节者,社会组织发展的引导者、规范者等;其次,如何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并使之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最后,如何形成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整合民间资源,形成国家建设的合作网络和发展的伙伴关系。

(四)如何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体系,搭建有效管理的平台

经过几次大的机构调整,各级政府的组织架构逐步趋于合理,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水平政府组织偏多。由于过度强调结构功能的组织设计观,整体而言,水平组织还是太多,这会超过有效控制幅度,增加协调的成本。二是政策整合机制薄弱。由于水平组织多,加之职能交叉,整合机制不足,政府领导机关往往难以有效扮演政策整合的角色,政府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功能性的短视和追求部门不同利益的倾向。三是组织未能适时地应对核心职能的转变,许多政府部门仍然热衷于具体事务的管理。四是政府组织的性质类型不清楚,部门功能不清,政策制定与执行不分离,独立机构设计原理不合理等。针对上述问题,组织的再造仍是未来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实现政府规模的精简化,组织建制的合理化,强化政策的领导与整合协调,落实职能与组织的合理划分等,仍然是长期的改革任务。

(五)如何改革与调整府际关系,建立有效的府际管理体系

无论是在联邦制国家,还是在单一制国家,都存在着府际关系问题,即各层级政府间的垂直互动关系。从各国的情况看,府际关系从来都是依据社会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和不断调整与重构的,并不存在一个理想的府际关系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府际关系不断调整和变化,取得的成效不小,但问题也很突出,主要表现为权责划分不清晰,权责划分依据不规范,权责划分方式不科学、随意性大,权责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府际关系调整涉及很多问题,主要是:(1)调整和改变行政层级问题。现行的事实上的五级行政层级,弊病很多,因此,减少行政层级,促使组织结构走向扁平化实属必然。(2)在调整和改革行政层级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管理权限和责任。(3)在合理划分权责的基础上,调整和改革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以期实现责任与财力相匹配。(4)在调整和改革府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府际之间协力合作关系,通过信息交流,共同规划,联合行动,相互援助,共同生产等多种方式促进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的解决。

(六)如何透过制度创新不断提升政府能力

政府能力是指政府能够合理地制定、贯彻行之有效的决策,推动集体行动,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能力。只有政府的能力与政府的作用相一致,才能实现发展的目的。政府能力的提升涉及许多方面:一是合法化的能力,即通过公民可期待的行为和绩效获取公民更大的认同、合作和支持。二是适应能力,即应对环境的变化,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能力。三是合理性的能力,即合理制定明智而周密的政策,并加以有效执行的能力。四是资源吸收的能力,即吸引以及有效运用各种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达成政府目标的能力。五是经济调节能力,即保证经济调节的前瞻性、可预测性、有效性以及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六是社会规划以及一体化的能力,即对个人和集体的越轨行为实施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以保证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能力。政府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政府管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即一套有效的机制保证,如信息机制、决策机制、诱因机制、绩效评价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监督控制机制等。

(七)如何推进公共预算改革

财政乃行政之母。建立现代化的政府,必须建立现代化的公共预算和支出制度。欲实现国家治理之民主化,必先实现民主化的财政;欲建立服务型政府,必先实行公共财政。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财政的改革是未来政府改革的头等大事之一。目前的财政预算体制,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其本质上并没有实现向公共财政的根本转变,问题主要在于:公共支出中生产建设和养人所占的缺,许多收入和支出不在国家预算之内;中央与地方收入和支出关系不清;财政支出缺乏必要的透明度等。所以,实现传统的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变,使公共财政成为实现宏观调控最有力的方式,合理划分和确定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建立公开、透明、公正的政府财政预算和支出制度等,都将成为未来改革面临的挑战。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政府改革要取得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成就。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不知道如何有效管理一个国家的钱,就不知道如何去管理一国其他的公共事务。

(八)如何加强法治政府的建设

从历史上看,政府权力是那种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的力量。权力所具有的侵略性和扩张性特点,使得一个被授予权力的人总是面临着滥用权力的诱惑,面临着逾越正义和道德边界的诱惑。不受制约和限制的公共权力,是一个社会中最有力的、最肆无忌惮的力量,而且权力被滥用的可能性永远都是存在的。建设法治政府,既是政府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中国其他改革顺利进行、成果得以续存的强有力的保障。法治政府的精义在于:“治国者先受制于法”,即政府及其官员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过去30年我们虽然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这仅仅是在法治政府建设长河中迈出的一小步。考虑到中国的政治传统,传统政治文化和公民社会的不发达等诸多因素,法治政府建设的确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和改革面临的最大挑战。

(九)如何实现政府改革自身管理

政府改革既然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再造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改革本身也需要科学的管理。成功的政府改革应有明确的目标,不可含糊不清;要有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要考虑到改革所处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改革项目之间的关联性;要让改革的对象参与到改革的进程中去,以增进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必须从外界引进新的思想和观念以帮助改革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改革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改革最大的阻力和敌人就是政府自己。政府部门,特别是掌握实际权力和利益的部门,往往会更多地考虑自己功能性的、地域性的需要,自己特殊利益的需要,而忽视整体的、全局的利益,甚至于争权夺利。权力利益化,利益部门化、地区化,利益法定化是中国政府改革可能遇到的最大障碍。历史的经验证明,如果掌权者出于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的目的而坚持过时的制度和政策,改革的机会就可能被丧失,改革的进程就可能被延缓,这样有可能产生更多的问题,甚至引发更大的危机。政府改革,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是一场革命,是政府自己革自己的命,为此,各级政府需要革命的精神和勇气。

创新论文 篇三

摘要:直销作为一种先进的营销手段,是一个国家市场机制成熟的产物。直销最早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在中国迅速蔓延。由于非法传销的传播,直销在我国的发展可谓是一路坎坷。为了适应中国特殊的国情,直销业逐渐开始了中国本土化的进程,并且开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直销业。笔者在介绍直销相关理论及概念的基础上主要对直销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直销,发展,前景

1直销的含义

世界直销协会(WFDSA,成立于1978年)对直销(directselling)的定义为:直销是一种将产品和服务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充满活力的、充满生气及迅速扩张的营销分配渠道;它强调直销通常是在顾客本人或是他人家中发生,也可以在诸如顾客的工作场所等其他非商业场所的地点展开。

2005年8月10日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的《直销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3号)及《禁止传销条例》,对直销的概念以及直销的概念以及传销行为分别作出了权威性的表述: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

2直销的特征

有一位营销专家说过:“直销是一种传播与销售相结合的销售形式。就方式而言,没有是非问题,只是选择如何做好工作的问题。直销是一种文化,培训是一种文化,组织管理也是一种文化,很值得研究。”如果从文化角度来看,直销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特征方面:

2.1直销推广的是新的经营理念

直销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所推广的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更是一种新的经营理念,包括健康理念、财富理念、合作理念、成功理念以及自由理念。

2.2销售者、消费者、经营者三位一体

突出表现在让消费者参与销售,让经营者与消费者沟通,消费者、销售者和经营者合三为一。

2.3直销是一项合乎人性的事业

直销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以人际关心为纽带,让你有种团体归属感。

2.4直销是以商会友,以友促商

直销所销售出去产品只是其中的一项目的,而直销员最终的目的是和顾客成为朋友,以便使其永续地消费产品,甚至最终加入直销的行列,直销通过这种人际关系的不断扩展来发展自己的事业。

2.5直销给每一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

多层次直销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它只选择直销员作为中间商,给他们同一条起跑线,让他们只需微不足道的资金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经商梦。

2.6在直销中可以享受天伦之乐

直销事业的经营者最重视人际关系,前提是保证家庭和睦,因为直销事业需要家人的支持和鼓励。

3直销比传统的商品分销模式更有优势

结合直销的特征,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直销比传统的商品分销模式具有优势;

(1)直销的优势在于省去了传统销售中的中间环节,商品价格相对便宜,满足了人们对于物廉价美商品的消费追求。

(2)直销既为消费者节约了时间,又提供了方便,使人能在短时间内简单明了地获取商品信息,而且足不出户便得到了称心如意的商品;

(3)直销改变了传统销售方式,发展为高层次的营销关系,可形成基本而稳定的最终消费者和用户;

(4)直销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变坐店等客为广泛寻客,由被动销售变为主动销售,既弥补了市场发育方面存在的某些不足,又实现了商品从企业到用户的最快流通;

(5)可以快速得到市场需求的信息:直销网络就是公司庞大的市场调研网,它深入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自动地把市场中任何有关地新信息及时反馈到公司。

4直销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4.1机遇

4.1.1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直销公司从事的健康补充食品的销售。因此,目标客户是他们的第一考虑因素。在中国,人口结构越来越多趋向老龄化,近15%的人口在60岁以上。这些老年人更加注意他们的健康状况。他们将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以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他们还将大部分的收入投入在他们的健康方面。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别是企业家在他们健康上的投入也很大。中国巨大的人口数量为发展直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4.1.2满足人们创业的需要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创立自己的企业,但许多限制条件使得他们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决定的影响因素有:启动资金、风险、经验、背景、性别和教育等。最近几年,毕业生的数量稳步增长,但社会可以提供职位有限。因此,他们希望创立自己的企业,我国政府还鼓励他们创立自己的企业,以缓解严重的就业压力。直销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创办自己的企业机会。直销为这些缺钱的大学毕业生和失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为它只需要最低限度的启动资金。中国人民富有创业精神。在直销模式下,人们可以创建自己的企业,还能帮助政府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4.1.3增加就业

人们以往的就业观念就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而今天,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观念也逐渐改变,许多人在择业时要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而从事直销,既能发挥人的潜能,又能培养积极的心态,实现完美人生。一位直销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的说,在直销业里能把人锻炼成四个家:一是演讲家,因为直销业是不断的说不断的讲,时间越长,演讲能力越高,这就是演讲家。二是心理学家,从事直销是和人打交道,这就要揣摩每个人的心理,寻找需求点,时间一长自然就成了心理学家。三是企业家,从事直销实际上就是网络营销,随着人员的倍增,要管理自己的队伍,这就要求直销商必须提高自身能力,全面细致的安排工作,这是企业家该做的事。四是社会活动家,因为直销是没有地域限制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可以开展工作,所以直销商会在各地建立网络,这就要求走动式管理,随着业绩的倍增,金钱、荣誉也会倍增,走到哪里都有鲜花和掌声,这是社会活动家的写照。显然,直销全方位地让人们创造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基于此,许多人在择业时也会选择直销。

4.1.4经济稳定增长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吸引大量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和生产。与此同时,中国人们的需求方式在发生着变化,从满足基本需求到追求品质和个性化的服务,而直销所使用的一对一的销售方式正好满足了这种趋势。

由于一些直销产品的价格相对高于目前的市场价格,所以生活水平是进行直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而且中国富有群体逐渐出现,他们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拥有信用卡、移动电话和数码相机;经常国际旅行;关注自己的健康和容貌;更易于把握学习和赚钱机会。所有这些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70年代出生的人们将会促进第三个消费高峰的到来,因为这些人追求质量和个性化服务的消费态度,他们也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

4.2面临的挑战

4.2.1适应直销管理条例

2005年9月2日,国务院的两个直销管理条例。有两点是直销公司必须注意的:一是较高的注册资本和存款;二是单层次传销。只有获得直销牌照的公司才可以开展直销业务。现在大约有6000家公司在做直销业务,第一个条件将使得其中大部分企业离开这一行业,而它们大多数是国内企业,许多外商投资企业并不害怕这种限制。因为将近90%的企业使用的都是多层次直销,多层次直销也是直销业的主流,所以第二个条件对于大多数直销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包括国内外的直销公司,如安利,天狮等等。所以如何调整补偿计划对他们来说是一项挑战,补偿计划是直销最吸引人的地方,一旦补偿计划改变,一些直销人员将离开该行业,这将严重影响直销在中国发展。

4.2.2人民对直销的偏见

由于直销在中国刚开始10多年的发展,人们认识不清直销和金字塔销售计划,而金字塔销售计划给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损害,所以当人们听到直销就认为那是传销,他们也避免与人谈论谁做直销。这给直销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许多障碍。虽然直销管理条例已经出台,但是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人们对直销的看法。人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完全接受直销。

4.2.3竞争激烈

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使得许多外国公司进入,并与国内企业争夺国内市场。与此同时,国内其他行业的一些企业也将加入这一行业。因此,国内现有的直销企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如何生存和成为直销企业的领跑者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所有这些挑战不只来自国内外的直销企业也来自其他准备进入直销行业的企业。

4.3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的注意力从基本需要到优质的产品的不断变化,这将给直销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

首先,顾客希望个性化的服务和多样化的服务。直销公司使用一对一的方法来运作他们的企业,直销人员通过和客户面对面的沟通可以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这种一对一的销售方式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的需求。传统的商业模式是,大部分卖家是在商店里等待客户来购买他们的产品,结果是卖方很被动。卖方从客户那里获得的信息滞后,所以卖方很难长期生存。而直销人员却可以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并满足他们需求,这样他们可以保持其客户的忠诚度。现在很多人喜欢自己设计自己衣服的款式,许多客户希望独一无二。卖方只有通过一对一的服务才可以知道客户的真正需求。比如戴尔,它就是通过这种直销的方式在中国赢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二,直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和客户的关系。直销重视和目标客户情感沟通,这正适合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的文化。直销是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出售他们的产品。首先,他们将与他们的目标客户成为朋友,这正符合中国人民广交朋友的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客户可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和什么样的服务。尤其是在中国,人们作购买决定的时候喜欢听朋友的意见。直销公司正在发生从4Ps营销到4Cs营销转变,4Cs营销更加重视客户问题的解决、成本、便利和沟通。只有满足客户经济的和方便的需求并且有效与客户沟通的公司才能获得成功。只有和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直销人员才可以开展他们的业务。

第三,因为越来越繁忙,人们正在寻找日常生活中节省时间的方法,如日常所需的购买时间。每周工作40个小时,甚至更多,所以人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比如与家人一起分享时光、看电视、做运动、去健身中心、野餐等。但购物占去他们大部分的闲暇时间。周末,沃尔玛总是那么拥挤,这将浪费人们的很多时间。直销很好的满足了这种需求,因为只需一个电话直销人员就会把产品送到你的门口。事实上,购物消耗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精力。

第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通过互联网购买物品,这为直销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例如,安利在美国利用捷星来经营其企业,第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5亿美元。在中国,大约八千万人使用互联网购物。许多传统企业没有互联网服务;而许多直销公司开设自己的在线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了很多方便,如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人干预你的购买决定。

5结论

正如上文所述,直销满足营销创新的需要。因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只采用传统渠道分销产品是不够的,是不能在竞争中取胜的。人们希望找到一些新的方法来分销他们的产品,直销是能满足这种要求的一种方法。因此,直销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的美好的。

6参考文献:

[1]何楠。浅析直销在中国的远景。商场现代化,2007年2月(上旬刊)

[2]魏欣欣。论直销对就业创业的影响。现代商贸工业,2008.10

[3]林珊珊。试论直销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2

[4]刘伟。我国直销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5]王万军。中国直销前景。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创新论文 篇四

思维的第一支柱:大脑;第二支柱:社会生活;第三支柱:知识;第四支柱:个性。(《思维的拓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加强巩固社会生活和知识这两大支柱,拓宽创新的空间。首先,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各种社会活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仅立足于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课外延伸。美国教育学家华特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科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创新的源泉。因此,语文教师务必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社会。如可以开展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参与交通管理、到社区劳动、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和参加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拓宽学生创新的空间。其次,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行课外阅读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与书本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可将由国内外的名著改编成的电影播放给学生看,推荐他们利用课外时间观看由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来激发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当学生有了阅读的愿望后,老师指导阅读内容,推荐中学生课外阅读名著。一般每册教材中都会有一部名著推荐,教师可指导学生按照一定进度阅读,让丰富的知识做基石,使得创新的支柱更加牢固。

二、课堂训练,提高创新能力

1.发散创新训练

每个事物都会有不同的层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无论哪一种事物或现象都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可以挖掘出新意。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事物和现象,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笔者曾经在课上出示了这样一则材料,让学生自由讨论,讲讲自己的看法:材料:一株牵牛花缠绕在一棵大树上生长着,它上面开满了娇艳欲滴的花,一直延伸到大树的最顶端。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讨论的结果有:角度一:因为不能自立,所以只好依附在他人身上。角度二:无论多艰难,只要有一点可能,就不停地攀登。角度三:善于借助外物,所以总高出外物一截。角度四:过强的依赖性使它总是按照别人指导的方向前进。角度五:无论攀登到什么高度,根还扎在土里,因此能开出美丽的花。角度六:太善良、太包容别人,最终被别人夺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天空。角度七:互相帮助,一方得到了装扮,一方得以站得更高。……这样就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思维发散能力是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方面来衡量的(《思维的拓展》)。从流畅性的要求入手,有助于培养思维发散的速度和质量。有了数量上的表现,就可以向多向思考方面过渡,培养变通性。有了善于变通作为基础,才会有奇思妙想涌现,才能提出新颖、独特的观点、方法、构思等。在发散思维训练的过程中,训练步骤应由易到难,先求流畅性,再求变通性,然后求创新,最终提高创新能力。

2.求异创新训练

所谓“求异”即打破常规,就是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暴露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的一种构思方法。在写作上,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中提出“反弹琵琶”就属于这种求异范畴。“求异”的特征,一是对人们认为是完美无缺定论持怀疑态度;二是打破思维程序,其具体表现为“富有创造性———思路不落套,善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富有多向性———思路宽阔辐射,善于多方面求索,别具一格;富于灵活性———思路活泼多变,善于联想推导,随机应变。”通过“求异”可以达到创新的目的。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给出一系列众所周知的古代的故事、俗语、警句、谚语等,对这些经过长期实践已经形成固定观点倾向的材料,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从相反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这些传统的观点,给出自己的看法还可以经常举出一些当今社会上大家都比较认同的观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时往往学生会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对大家都认同的看法提出质疑,在质疑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还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充分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以达到创新的目的。有目的地进行这样的发散和求异训练,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别人灌输给他的东西,当遇到无论是书本上的问题还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都会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解决方法。

三、总结

创新论文 篇五

1、缺乏贴近学生的创新、创业成功案例。以往在课堂上讲的都是一些大型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案例,学生虽然喜欢听,但是感觉距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更像是在听故事,在仰望那些电商界的巨人。很少有真正促动他们的案例。

2、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单项输出,案例分析思路程式化,缺乏多角度思维,缺乏设置问题的灵活性,缺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型。

3、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娴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是现阶段的很多电子商务课程,都是在讲大把大把的理论,没有把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课程比如网页制作课、平面设计与制作,flas等课程等学到的东西与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有效结合在一起。

二、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的电子商务课程改革思路

以创业创业为目标的电子商务类课程改革应遵循“培养能力与传授培养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增加学生实践时间,增加社会实践学分,让学生能够真正“走出“校园区锻炼,能够真正意义上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创意”三创能力的具有娴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

(1)改革课程内容,对已有的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现在已有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课程,主要是以电子商务理论为主,穿插案例进行讲解。为了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在已有的课程中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特别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已经有设计静态网页和实现动态网页的基础,比如在电子商务中涉及相关网页设计的课程模块里,可以让学生从创业者角度思考,以具体的某一家企业为背景来设计并制作相关的电商网站;在网络营销课程模块中,可以让学生分组模拟来完成建立一家即将在天猫店开设的企业所需的准备工作及后期相关运营的策划。从网站筹划与建设、具体工作任务在整个小组中的的分配及相关资料搜,宝贝图片的收集整理加工、flash广告动画制作、淘宝店铺的装修,微博微信推广等。通过这些课程的设计,不仅可以培养他们把具体的计算机能力运用到实际的电商运营中去,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此同时,也让他们把创新创业的精神贯彻到整个课程中去。

(2)开展校企合作,引入相关企业入驻创新工厂,使校内创业平台和校外创业平台想结合。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如能进对真实企业项目开展演练,会引起他们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创新创业的效果也会更好。同时可以鼓励有能力有想法的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如可以利用淘宝平台、拍拍平台来进行免费开店,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在校内建设创新工厂,即引入有需求的电子商务企业,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运营环境。选拔有想法的学生到真实环境中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开展校企合作,使校内模拟创业与校外真实创业的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企业的运营过程,提高他们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引入相关企业入驻学校创新工厂,让学生能够真正在实战中收获技能的成长和团队合作意识。

(3)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业类的竞赛,以赛促学。目前,全国和地方性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也越来越多,学校也越来越重视一些比赛。在浙江省,每年举办的与学生创新创业有关系的比赛比如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设计竞赛和浙江省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已具有一定规模与影响力。并且这些比赛大多是以团队的方式参赛,但与此同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还是有限,主要少部分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的比赛中来。而这些比赛又能更够很好的锻炼人,不光是在文档书写,创新创意方面能够提升自己,还能够锻炼自我的团队合作能力。所以要鼓励更多的学生能够广泛参与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来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可以适当鼓励要求学生来参与这类比赛来获得相应的能力素质学分。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的目标。

(4)改革课程教学方式,以互动型案例教学为手段来设计教学。在传统的电子商务案例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单项输出,案例分析思路程式化,缺乏多角度思维,缺乏设置问题的灵活性,缺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型,而互动型案例教学,不仅解决了传统案例教学所带来的问题,同时引导和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和对于案例中所蕴含知识的应用能力。真正意义上强调了实践中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运用。在互动性案例教学中,采取团队协作式上课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来组织上课。讨论问题,回答问题都以小组为单位。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沟通技巧与决策能力。

三、结论

创新论文 篇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秘方。课堂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导语激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语,把课堂教学变成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导语激趣的方式有谜语引趣、悬念激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歌曲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的趣味性。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听音乐,想象动物形象。低沉的管弦合奏使学生一下联想到狼凶狠、残暴的特征及形象,为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热爱之情,教师的眼神,一个微笑和一个手势都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密之情。

二、挖掘潜力,鼓励质疑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识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智力潜能。在《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爸爸选择,你只要一车白菜,为什么?”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他们立即展开热烈的讨论,最终得出“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会有吃不完的菜”这一结论。精心设计提问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深入地因势利导。学习《狼和小羊》一课时,在学习通读课文后,教师鼓励学生针对狼和小羊的言行提出问题。经过思考后,学生提出“狼为什么不直接吃小羊,而要找那么多借口”这一尖锐问题。经过讨论和教师点拨,他们认识到狼不仅凶残,还有虚伪的特征。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正是在这种质疑问难中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鼓励想象,放飞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童心未泯、善于想象的特殊生理时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落花生》这一课时,在学生明白了文中父亲是要“我”做落花生这样的人后,我提出:“落花生和苹果、石榴两者只能择其一,你想做哪一个呢?”这时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积极举手发言。一个同学说:“我想做落花生的理由是因为要是太夸耀自己,有人会嫉妒你。而花生埋在地里很阴凉,苹果、石榴挂在高高的枝头遭受风吹雨打,而且一摘下容易腐烂,花生保存时间长。”有的说:“花生虽然谦虚,也同样有用,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就像是落花生,从农民当中走出来,默默工作,做了我们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我就要像主席那样做个落花生一样的人。”这时我说:“好!有的同学选做落花生,还选了伟人的例子,很好!要有做苹果、石榴的吗?”这时一个同学反驳说:“落花生代表旧时期的观念,苹果、石榴代表着21世纪的观念。现在社会需要知识和能力。如果像落花生那样默默奉献,不能将果实像苹果、石榴那样挂起来,让别人看到,不能引起别人注意,也是没用的。只有让大家都看得见你的优点,你才能得到重用,所以应该像苹果、石榴那样,充分展示自己,让别人关注你。”根据学生踊跃的发言,我进行小结:“对!看来我们现在生活中做的广告,还有各种包装,宣传自己都是有道理。同学们通过这次讨论,你们觉得在现今时代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呢?”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诱导学生不局限于课本展开多元想四、打破传统,鼓励求新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通过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扮演文中人物的角色,演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课文《这儿真好》,讲的是一只小熊住在荒岛上,它几次做梦和朋友一起玩,它感到很孤独。后来小熊种树,荒岛上绿树成荫,它找到了很多朋友。课前我先让学生做小熊胸卡,来扮演小熊。课上让学生模仿小熊种树,同时播放种树的音乐,学生完全融入了角色。当种完树,小熊找到了很多朋友时,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动作来表演小熊的开心。唱起了歌、跳起了舞,一片欢腾的景象,荒岛不再寂静,小熊不再孤独。通过有效的情境设置,既拓宽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多动脑、多思考。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比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教学时让学生懂得像乌鸦那样的爱听奉承话的人是要吃亏的上当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从狐狸怎样吃到肉这一角度来理解,学生明白了狐狸虽狡猾,但也很聪明,当它遇到困难时,能想办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师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课堂研究,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象,使学生在多角的讨论发言中价值观得到升华。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创设情境、诱发热情,挖掘潜力、鼓励质疑,鼓励想象、放飞思维,打破传统、鼓励求新等方面入手。

创新论文 篇七

世界经济正在步入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将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利剑,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对知识和智力的占有,因而企业的活动应该从知识开始,到知识增长结束,具体包括知识和财富的获取和分配。在知识流转的过程中,企业也需要资金,但不是主要的。资金的筹集和投放应当围绕知识投资来进行。由此导致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面临着很严峻的挑战。

(一)利益协调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

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要求企业在配置财务资源时,必须考虑其全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有不同的财务利益要求,投资者期望其资本有效增值最大化,员工期望其薪金收入最大化,政府期望企业的社会贡献最大化,公众期望企业的社会经济责任与绩效最大化,等等。

与此同时,虚拟资本的地位显著上升,这一变化,日益着企业各要素所有者的地位。不同的所有者对企业的要求不相同。而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应满足各个相关者的利益需要,才能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企业的理财,必需要兼顾和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要求。这样定位财务目标,既考虑了出资人的利益,又兼顾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社会责任;既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又体现可持续发展财务的特征。

(二)风险风险管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通常遇到的风险有五种:经营风险、金融风险、灾害风险、环境和法律风险。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将面临的风险种类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出现了决策风险、存货风险、开发风险、货币风险、投资风险等等新的风险种类。

如此之外,随着互联网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经济资源中智能因素的认定将比无形资产更加困难,其随着技术环境和信息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价值波动;由于网络经济的非线性、突变性和爆炸性等特点。企业将增加诸如:资讯保护风险、内部和外部侵入风险、破坏与舞弊风险、交易完整风险,以及无形资产投入速度快、知识积累更新加快、产品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等风险。

美国伊利洛斯大学E·贝尔考教授所著的《会计未来趋势》一书中,指出风险管理的极其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会计发展的六大趋势,其中之一就是财务风险预测及其模型的建立。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是知识经济时代风险管理模式的重要部分。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风险管理往往局限在某几个高层管理人员之间,而且多是“亡羊补牢”的措施,并有很大的随意性,即所谓的“救火队操作”。而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技术的进步,风险管理将变为主动的风险管理,其要求有预见性,有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风险。

所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追求创新与发展已是财务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财务社会责任化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网络经济下,知识资本占主导地位,知识具有可享性和可转移性,使得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而深入。企业的成败更加取决于社会对知识形成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而要求企业更加重视其社会责任。通过通过支持社会福利同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比如说热心事业、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支持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方式,这不仅有助于实现经营目标,也有助于在社会大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化和口碑。

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全球化运作中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和众多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在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度,企业完全可以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2002年美国depaul大学的curtisc.verschoor教授和elizabethmurphy副教授也进行了一项专门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的研究。该研究将《商业伦理》杂志(businessethics)评出的100家“最佳企业公民”(基于企业对股东、员工、客户、社区、环境、海外投资者、女性与少数民族这七大利益相关者群体提供服务的定量评估)与“标准普尔(s%26p)500强”中其他企业的财务业绩进行比较。基于1年和3年的整体回报率、销售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以及净利润率和股东权益报酬率这8项统计指标,得出结论:“最佳企业公民”的整体财务状况要远远优于标准普尔500强的其他企业,前者的平均得分要比后者的平均值高出10个百分点。

经常参与到社会责任事业中的企业,相比而言更具知名度,更易获得人们的好感,当然也更易招聘到并留住优秀人才。由此带来的好处是节省管理费用,以及相关的招聘和培训费用。即使在人才相对过剩,好工作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找到之今日,相当一部分人仍会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衡量企业是否合适的一把尺子。

三、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创新方向

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财务管理必须要与时俱进,在多方面推进创新。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

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推进财务管理观念的创新。

以人为本观念。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人力资源也是新经济时代最重要、最活泼的组成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凡是经济迅猛增长的国家或者地区,无一不是依赖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在各理财活动中充分体现“人性化”和“人格化”,强化对人的激励和刺激,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财务风险观念。经济时代财务风险的管理应以现代手段创新管理方法,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善于捕捉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充分考虑到到市场经济下各种风险可能性,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强化风险管理。

要对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预见和有效识别,确定合理的风险管理目标;又要建立系统的风险计量、报告和控系统,以便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从而尽可能使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信息价值观念。知识经济是以信息为基础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成为最受重视、发展最快的产业。随着信息产业化的高速发展,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小了,这就要求理财人员注重信息的及时搜集和整理,注重对信息价值的分析。信息价值和受益成正比,与信息成本及质量风险成反比。企业在信息和知识工向上抢前一步,就会在竞争上获得更大的优势。

(二)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其次是身份确认和文件的管理方式问题。网络经济下参与商业交易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双方互不见面,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相互认证,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一般采用口令来确认身份,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口令。如果继续沿用这种口令身份验证方式,那么随着互联网用户和应用的增加,口令维护工作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显然这种身份验证技术已不适合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另外,传统的财务管理一直使用手写签名来证明文件的原作者或同意文件的内容。而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报表、电子合同等无纸介质的使用,无法沿用传统的签字方式,从而在辨别真伪上存在新的风险。无形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使得无形经济资源成为人类分享财富的新途径。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在财务管理中应重视无形资产投资决策及其评价,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状况及其结果的决策指标体系。

财务预算作为财务管理中的基础性环节应得以强化。网络经济时代,虚拟企业普遍存在,各公司有时甚至竞争对手之间,通过采用信息技术提供各自的核心优势而进行合作,即由最好的制造商生产产品,最好的市场销售商来销售产品等以达到共同的目标;同时,“负债经营”“风险经营”在企业中更为突出,企业需把握适度的负债与风险。在这种环境下,就要求企业须以战略的眼光从事企业的综合协调管理。加强预算管理与业务管理的有机结合,丰富成本管理的内容,将项目成本同经营成本相结合;创新融资方式,开拓融资渠道;进行资金集约化管理;充分把握电价、税收政策,争取政策空间;优化资本结构;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与监控机制等等。

(三)财务工作方式的创新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全球的经济模式,相应地必须改变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传统的固定办公室要转变为互联网上的虚拟办公室,使财务工作方式实现网上办公、移动办公。这样,财务管理者可以在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办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实时查询到全集团的资金信息和分支机构财务状况,在线监督客户及供应商的资金往来情况,实时监督往来款余额。企业集团内外以及与银行、税务、保险、海关等社会资源之间的业务往来,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将会大大加快各种报表的处理速度,这也是工作方式创新的根本目的。运用Web数据库开发技术,研制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及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可实现远程报表、远程查账、网上支付、网上信息查询等,支持网上银行提供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等多种服务。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将在Web的层次上协同运作,统筹资金与存货的力度将会空前加大;业务数据一体化的正确传递,保证了财务部门和供应链的相关部门都能迅速得到所需信息并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开发与网络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网络财务系统。

四、结束语

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无形资产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我们应该创新财务管理理论、改进和调整财务管理中被忽视的无形资产投资及其决策评价的内容,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状况及其结果的决策指标体系。

传统的投资方案决策主要以有形资产的财务效益为主,评价的重点放在物耗与人工的节约上,而在以智力资本投入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投资决策的重点应以无形资产为主,效益评价的标准应从企业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出发,以是否给企业带来人力资源积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及持续发展的动力为杠杆,制定具体反映无形资产投资效益的指标。

参考文献

[1]李新合:“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会计研究》,2000年第10期。

[2]尹海平:“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上海会计》,2001年第4期。

[3]杨汉明:“谈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财会月刊》,2001年第8期。

[4]马静:“新形势下企业理财观念的创新”,《财会月刊》,2001年第10期。

创新论文 篇八

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不仅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力图通过自己的呐喊,唤醒民众,“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鲁迅的作品,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种文化创新,促使无数青年毅然投身革命运动,它对那个时代的实践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代科学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是一场空前的反封建思想革命,文艺复兴是文化的新生,是新的精神力量的形成。这场革命用人性反对神性,崇尚金钱和知识而不再重视血统和出身,以主义对抗禁欲主义,重视现世生活而不是为来世超度,相信自然秩序的存在,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给神学写了绝交书”,“科学从此便大踏步前进了”。17世纪,世界科学的中心由意大利转向英国,出现了牛顿这样的科学巨星,技术上有了蒸汽机这样伟大的发明。英国之所以能在科学技术上作出那样众多的发现、发明与创造,用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默顿的话说,是因为“17世纪英格兰的文化土壤对科学的成长与传播是特别肥沃的”。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科学中心转移到法国,是因为法国大革命破坏了路易十四以来的制度,启蒙哲学和理性精神打破了旧的世界观的桎梏,理工学院的创立“为人民中被埋没的各种人才敞开了大门,铺下了自由发展的道路”。19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其中心从法国转向德国,这要归功于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20世纪科学中心又转移到美国,文化创新在其中同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硅谷与128公路地区的发展为例,两个地区相近的技术在同一市场上活动,结果是硅谷蒸蒸日上,128公路地区则逐渐衰落。出现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两者的制度环境与文化背景不同。在硅谷的优势中,文化创新的作用不可小视。萨克森宁所著的《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和李钟文等主编的《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如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与唐代另一位书法家颜真卿并称为“颜柳”。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雄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的著名“柳体”。“柳体”的出现,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的书法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它是一种文化创新,进一步繁荣了我国的书法文化。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文化创新呢?

首先,要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文化创新,正确处理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关系。在当代中国,文化存在和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建设中,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这样才能牢牢把握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使其在多样性统一中健康发展。

其次,要坚持文化创新的“三个面向”原则。在新时期,文化创新必须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正确处理坚持与发展的关系。在坚持“三个面向”原则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才能连续地进行,不断地发展。文化创新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再在新质基础上进行新的量变的过程,表征着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阶段性,表明文化创新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的创造成果,具有相对稳定性;连续性,表明这种创造成果不能被凝固化和绝对化,具有动态发展性。文化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再次,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文化创新不可能离开本民族的精神根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的精神。面对全球化的进程的影响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创新论文 篇九

改革开放以来,党不断从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认识到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思想的提出,是对国家治理方式的新思考、新发展。正如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作为党在新时期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了新的价值定位,即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是以经济—市场经济的方式实现文化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性转换,进而改变和重塑国家治理模式。”国家文化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的提高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同样适用于文化产业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由于文化产业同时兼有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使得文化产业既受制于政治因素,又受制于市场经济规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和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完善,这些问题会以一定的方式制约和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会以一定的方式倒逼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因此,通过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与解决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发展困境,可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突出了文化产业的重要经济地位

党的十报告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文化领域的要求之一就是“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报告提出的这一奋斗目标,使得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得到了正式确立。文化产业是否是一个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关键是看它在国家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值。按照国际上的惯例,一个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那么该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要达到5%以上。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本国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普遍在10%以上,甚至更高。而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也正在增加其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分量,朝着支柱性产业的方向发展。按照党的十部署,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要占GDP的5%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这一新的统计口径之下,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551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28%。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8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6.8个百分点。同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达到3.48%,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为5.5%。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光明,是朝阳产业和国家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产值规模较小,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贡献还不够大,还没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三、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生产力决定文化生产关系,文化生产关系反作用于文化生产力。文化体制机制属于文化生产关系范畴,当其不适应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必须对其进行变革,使之与文化生产力相适应。“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性的变革,所以,党的十着重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总纲,对文化领域的改革工作从文化管理体制、文化市场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开放等方面进行全面部署,要求“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14年2月28日,同志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更是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由此可见,十以来,党已经自觉地从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来认识文化体制改革,并且明确地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作为新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这一新提法是党对文化体制改革思想的重大创新,实现了党对文化体制改革重心的转变,即从党的十之前以国有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为重点向现在的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重点的转变,目的是解决我国当前文化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活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如果说党的十之前国有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是从外在层面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那么现在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则是从内在层面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对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认识的质的飞跃,必然在实践上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强调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原则

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发展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产业发展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这是重大的原则性问题。党的十以前,我们一直强调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一重大原则,因为文化事业是公益性的,主要在于满足人们基本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们在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基本文化权益,而文化产业是经营性的,主要在于满足人们基本精神文化需求之外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也具有产业属性。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如何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2013年8月19日,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则进一步指出,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这说明正确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而在文化产业发展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上,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是对文化产业发展原则的新表述,而且还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放在总原则的前面,突出了“人民”的中心地位,这既是对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的强调,也是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体现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新要求。2014年10月,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这再次表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五、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指明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规模不大、发展粗放、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较低、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对此,党的十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再次强调“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了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文化产业发展状态和发展模式的高度认识,也为如何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明确了思路:

(一)要着力于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深刻地改变了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也赋予文化产业新的内涵、新的功能和新的形态。文化产业在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和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天然的敏感和优势,如电影行业出现的数字电影、3D和4D电影等,都是内容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结果。还有像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这些具有广阔前景和高参与度的休闲娱乐方式,都是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文化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

(二)要着力于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这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强做大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目前国有文化单位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封闭式改革、分业分领域的改革。特别是传媒领域,只局限于内部自身的兼并重组,如在报业与报业之间、广电业与广电业之间、出版业与出版业之间进行兼并重组,这是远远不够的。现阶段,报业不能做广电、广电不能做报业、电视网和电信网不能互相进入,虽然我们正在推进三网融合,但目前也只是有限制的部分融合。这种封闭式、分业分领域改革的格局不打破,我们就无法做到文化产品最大化和实现资源互补的效果,也无法适应当前和未来激烈的全球化竞争。

六、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奠定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法制保障

文化产业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法治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应也是一种法治效应。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立法起步较晚,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其中蕴含了文化产业立法的思想。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部署,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法治框架也作了清晰的设计,提出“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的新思路,这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今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法制保障。这次全会不仅首次在党的重要文献中提出文化产业领域立法的具体名称,而且还强调了立法的质量和有效性,要求所立之法是从“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而来。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之所以必要,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一)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是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起步和初级阶段,国家通过制定各种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主要推动作用。而在文化产业步入快速发展和走向成熟阶段,则需要制度性力量尤其是法制力量予以规范,以确保市场行为的有序和健康。“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延续了多年的高速增长态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文化产业法制建设滞后、有关政策与市场经济原则相悖等突出问题,这就必须通过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在法律的框架内予以解决。

(二)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是切实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行为的现实需要

现有的文化管理和文化产业政策主要由不同的政府行政部门制定,运行中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职能交叉和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导致行政力量干预太多和市场作用不明显,这种政府越位和市场缺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重大精神,必须要做好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立法设计。

创新论文 篇十

一、重中西思维优势兼容,给语文“才情”以时代生命。

语言文学,总是最典型地沉淀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心理习性、人伦习性和社会习性,于是传统习性印记着民族渊源的“语文才情”。改革开放并加入WTO的当今中国,经济、科技日益全球化,中西文化和思想正在比照中剧烈磨合与交融。中国传统思维重人伦纲常,诗礼传家,温良谦恭,但轻自然法则,乐道安分守己;西方思维则重视揭示事物“为什么”的奥秘,“为求知而从事学术”。中国传统思维经验多于逻辑推理;西方人则抽象思维发达,假设推理大胆,乐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中国传统多一元化思维,有利于政令一统,却常常异己难容;西方则允许多种思想并存,能多角度解剖事物与现象。我们当知:真正的创新要以全人类为范围,真正的艺术没有国界,语言文学作为崇尚创新的艺术,当然应该有许多全人类共同认可的艺术水准和审美水准。直面时代,聆听风雨,将全人类的思想和文化精华优化起来为我所用,在弘扬本民族思想文化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学习西方理性的、抽象的、多维的创新思维方式,在中西合璧中谋求超越和新生。这当是今日中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既然希望语文教育伴随着我们的文化思想超前而超前,就要切实把中西思维的优势运用到我们解析语文现象——包括阅读鉴赏、审美判断、语言表达、写作方法之中去,用它来增加民族智慧的时代能量,焕发民族语言文学的潜在生机。

二、重人文修养情商化,为语文“才情”优化奠精神之基。

作为人类自身制造的反映人类思想、价值、生存意义的思想文化、审美意识之人文精神,从来就是深刻烙印于各民族语言文学之中的,汉语文学尤其如此。语文教育本应就是关注社会、荡涤灵魂、洗礼人生的人学教育。中学生正处于情商发展的关键年龄,突出情商优化就是要培养他们信仰与道德的自律能力、自我情绪的处理能力、感物表情的准确力、为人的亲和力,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力。笔者作了如下一些努力:

1.教学生用健康的人生观对待生活,思考文学。爱祖国,爱人类未来,爱生活,爱他人也爱自己。在文学熏陶中伟岸理想,坚强意志,充沛激情,净化道德。品泰戈尔诗则懂得“艺术即建造真与美的人格”,读东坡词则贵贱贫富不改豁达乐观,学鲁迅则刚正不阿负起社会责任。

2.教学生在心态、情态的健康调控中舒展才志。给心灵以自由,多些舒畅愉悦感;给方法以利发现、研究,多些新奇创造感;给成绩以彰扬,多些成功自勉感;让教与学心理互换,多些师生忧乐共鸣感。阅读中,文之心,师之心,生之心,心心相印;写作中,人之情,景之情,事之情,情情相通。

3.教学生多情感万物,慧眼看世界,诗意度春秋。懂得花木有情,虫鸟能歌,像德国海德格尔梦想的那样“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让内心世界与外部生活和谐灵动。在通达事理、明辨是非中提高人际关系理解力,用思想支配眼睛去观察事物,去发展好奇天性。用多情兼激情去收获人生感慨,收获人间真爱。

三、重悟性创新个性化,让语文智商出类拔萃。

社会越文明,越需要独立思考,越需要个性,因为个性既繁荣物质又丰富精神。于是市场选择和热爱个性,教育越来越强调面向市场,深入个性。高于一般吸收和认识意义上的“悟性”,是一种包括灵感又大于灵感的心灵升华的“内化”境界,是人的认识在某些作用力下产生的新的有序思维结构,或深化有序思维结构而产生的飞跃。它最能激励人们“自我求成”的高层需要,它是个性优越化的突出表现。多“悟性”的学生最善于学好语文,其境界往往胜人一筹。“悟性”包括透悟、醒悟、顿悟、再悟、悔悟等多种多样。“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宋·张载),“诗道亦在妙悟”(宋·严羽)。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悟性”,就是要通过文学获得语感,能解微言,辨疑似,察隐境,识讽喻,从而准确析文论事。写作教学更需要“悟性”,悟性越多创新越多,个性越鲜明生动。近几年中高考“话题作文”,倡导的就是独立思考意义上的悟性创新,包括立意、文体、取材、结构、语言表达的全面自悟自得,目的是希望唤起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要崇尚理性的透悟,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在悟彻人间百态、世间万物中“赞美崇高,鞭笞丑恶”,从而用七彩的个性繁荣七彩的语言文学。

四、重语言素质优化和表达艺术,让表情达意展示“才情”锋芒。

语文“才情”最终要通过表达展示给人看,爱因斯坦说得好:“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取决于语言。”从个性发展看,语言素质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多向性、深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对学生创造力发展,对学生人格、道德的完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把思维品质与语言表达熔为一炉来训练。语文教师要做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艺术示范,教学语言能思绪激扬,语汇形象,文采荡漾,解人观象既抵达深心又追逼苍穹。要尽量设计多种语文活动让学生主动说写,如课内的,感一句名言,评一首歌曲,释一首诗词等,课外的如“模拟记者招待会”“话题辩论赛”,让思维与表达碰撞出智慧之光。句型表达要知难而进,学会长句、短句交糅,整句、散句齐驱。改写、仿写、缩写、扩写、续写要新意不穷。重视炼字炼句的深刻简约。对表达中直陈、婉曲、幽默等多方式及比喻、夸张、象征、反复等修辞要巧妙运用,多训练那些寻常语言艺术化和力破常规的思维转换表达方略,如一话多说、一情多表、一果多究,在多尝试、多储备中娴熟表达的精当与策略。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创新论文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创新论文多篇范文,共有3911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创新论文多篇下载
创新论文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