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汇报材料 >

提高德育课有效性的实施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5-10-23 05:25:0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提高德育课有效性的实施汇报

(一)开展有效教研达成共识 形成了我们德育课教学新的指导思想

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推进有效教研。有效教研实质上是有效学习,组织学习是个人在组织中共同分享和创造新知识的一个过程,是一种合作式学习。我们德育课教师在教研组这个组织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将个体的知识融合到一起,形成组织的知识,并在群体和非个人的层次上,发展、储存及积累知识,改进教学、开展教学创新活动。开学以来我们保证了兼周一次尽量做到一周一次教研。通过教研我们结合我校实际深刻认识到 1有效性问题是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核心问题

构建有效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主要阵地,。德育课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预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其教育内容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的素质影响的深刻性、持久性,以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意识的判别、选择、理解力等诸方面所产生的强化作用。

2探讨了提高德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应以课堂纪律为基础,以学习积极性为重点,以解决课堂睡觉现象为突破口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1以职业为导向,构建德育目标2树立全新的德育教学观念。3以实现目标为中心,构建德育教学内容。4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德育课堂教学模式。5构建德育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体系。6优化德育教学环境。

(二)以校本教材的理念制作德育课集体课件

上学期末学校为各个班级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为了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德育组老师在本学期开学初第一次教研就进行了组织部署由李岩老师负责搜集视频资料王景兰老师负责审查筛选李庆霞老师从事教材内容的组织,我和李岩进行编辑。针对本学期的重点教学内容法律基础知识我们已完成了近三分之一的制作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得到了落实。在设计、制作课件时遵循了以下原则1.目标设计的一致性原则,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规划课件结构,充分体现设计思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把教学目标作为脚本设计的中心,又当做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归宿。2.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原则 "美能益智",艺术性原则在设计时,遵循美学原则,充分发挥自身创意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课件的背景颜色与布局,文字的字体、位置和色彩、图像、动画和视频,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感官体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艺术美感的熏陶。3教学过程的辅助性原则,辅助性原则是德育课课件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准确把握其定位。我们始终坚持计算机只能起辅助教学作用的设计思想,不顾此失彼,喧宾夺主。正确运用课件载体反馈效果。课件的应用及其效果是教师设计制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学生为标准,及时反馈意见,及时解决问题,并给予激励性评价。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生动活泼的学习。

(三)开展了高二学生实习前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指导教育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做到这几点才能使课堂教学富有成效。我们通过教研结合我校实际自编教学内容,设计教案,着重进行了《爱岗敬业》、《劳动法规》、《求职面试》的教学,在这项活动中与学生成长经验、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开发课程资源,“用教材教”,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注重学法指导,将课改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内化为教学品质。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引入研究性学习方法,激励学生创新;注重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立学与做的教学中心,模块教学的构建做了初步尝试。

(四)初步形成了德育课学生学习效率的评价体系

当前职业学校德育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很难准确地反映教学实际状况与水平。使得学校的评价结果与社会企业的评价结果之间有较大的差异。

1重视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的评价和激励,期中我们采用了开卷的形式,期末我们采用了闭卷的形式重点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和能力,题目的重点放在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上从学生的答卷状况来看成绩不是太理想

2结合学分制改革我们以课堂纪律表现、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班主任评语、同学间的相互测评形成学生德育成绩的基础分。

(五)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讨

贯彻以上思路和行动在学校进行公开课展示。首先确定人选李庆霞老师和李岩老师是我们组德育课教学模式改革展示的初步人选;其次确定题目《量变质变》、《刑法基本知识》是这次展示的教学内容;第三,组内进行说课研讨确立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是这次展示的主要教学方法,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是这次展示的主要学法,在教学中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巩固性原则是这次研讨的重点。

(六)在课堂改革中坚持重点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课题研究重点有四个:

1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案例教学法体现了德育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贯彻德育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中富有成效。我们德育组教师尽力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关注社会,了解和记录社会上新出现的重要人和事。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可以说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实现案例教学法方面我们德育课教师做到了精心准备.克服困难自编案例。科学组织案例教学。将案例内容引导给学生,让学生识别案例情境中的关键问题,形成个人的初步认识;以分析案情、讨论案例为主,即以学生为主角,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所会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自己的看法,集思广益,发挥群体功能,小组内形成共识;课堂发言、全班交流,相互检验和修正,进一步完善解决方案;归纳点评、消化提升或者学生归纳,教师补充。

2分层次教学在教学中坚持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天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教师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寻求逃避问题的理由,我们德育课教师努力做到善于捕捉学生思想的闪光点,给每一位同学提供展现自身才华的机会。让职业学校学生在德育课上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可从学生上课学会回答问题入手,并且尽量做到每一位同学一周至少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善于策划课堂活动,运用体验式教学法。例如,采用模拟公司现场招聘面试会的形式,让每一位同学试着过求职面试关,让他们意识到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心素质在求职就业中的重要作用,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他们感到自己价值的存在和老师对他们的认可。

3实现分组教学的可操作性

4完善课堂评价体系

这两个重点正在研究探讨和实施

总之,德育课是一门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它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需要有生动活泼的实践方法,大有学问可做。我们将进一步提高素质,不断进行教学探讨和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第二篇:提高德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析

提高德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析

【摘要】:据调查显示,当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效果普遍较低,课堂教学实效可以说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的经验是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钻研教材、深入浅出:教师要对教材深入进行钻研,明确教材结构和地位,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上起课来就能够深入浅出、游刃有余。(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德育课堂教学通过创设物具、影视、角色模拟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3)精心预设、促进生成:构建德育课有效课堂必须精心预设、促进生成。德育课教学不能也不再“我”讲你“听”;“我”讲你“通”的过程,而应该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相互促进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4)多元评价、激励成长:为构建德育课有效课堂,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师生共评等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形成 “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学生反馈”的评价流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升华。(5)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构建德育课有效课堂要把实践性教学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围绕教学内容和目的,选择恰当的形式来组织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体验生活、融入社会,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发展。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46.

[2]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 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8

[4] 余文森,林高明,陈世滨 编著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1

[5] 陈国平,魏为焱.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国教师报2014-6-7

[6]、苍南职业中专学校陈治巧 林甲针《职业高中德育课教学现状调查及思考》

[7]、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中学黄剑华 《关于德育课学生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

发表:在《温州教育》发表

提高德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析

一、中职德育课构建有效教学的迫切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极大的增强德育课教学的效果。但据调查表明,目前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气氛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近85%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一般甚至是枯燥乏味。我们发现,现在中职德育课课堂现状是教师认真备课,辛苦上课,讲课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课堂教学“死水一潭”, 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这样上课的结果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可以说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德育课堂教学迫切需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实效可以说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的经验是要把握教学的切入点,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二、中职德育课构建有效教学的几个切入点

(一)钻研教材、深入浅出

省编教材是符合中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实效性。中职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普九教育后基础也有所提高,那德育课低效的现状问题在哪?主要是部分教师对教材钻研不透,讲起课干巴巴,不善举例和比喻,不善联系和联想,不能把知识扩展和深化,也难怪学生不买这种教师的帐。德育课教师要对教材深入进行钻研,钻研教材时先从整体入手,浏览整册教材,明确教材结构和地位,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然后进行模块钻研,先是单元看,再以课时为单位看。课时钻研时,要一篇一篇地看,一个字一个字的想。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时的主要内容;对于课后练习,要像学生一样认真地做课后练习。遇到无从下笔做答的问题,看不明白的问题用笔记下来。教师备课时经历这样的过程所得到的收获,是任何参考书都无法提供的。

教师这样做后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上起课就能够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就能够讲在点子上。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显然,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如笔者在执教《法律、生活、职业》第十三单元“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时就播放了有关少年犯的视频:一群花季的孩子在迷惘、在沉沦、在犯罪,这段视频是少年犯血泪的结晶,惊心动魄的真实故事的播放,极大的震撼了学生,使学生很快就进入到教学中来。但这只是情境的一个维度:“境”,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情境的另一个维度是“情”。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前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上课冷漠,学生听课也必然冷漠;教师无激情讲课,学生必然无激情听课,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只有激情才会在师生间产生一种互相感染的效应,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进入教材的欲望。情感激发的目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

(三)精心预设、促进生成

当前德育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表现之一,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有些教师教学就是依据教案来上课,如有位老师在教《企业与经营》时设计的教学难点是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可当他在ppt打出这个问题后,学生立即就说,老师我们知道它们的区别,我们在经济法的课上已经学过。可这位老师说,说过,再学一次也不多。表现之二则是生成过多,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多彩的消费》时,一堂课设计了两个调查,四个合作探究活动,有两个探究都仅用时一分钟。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可以说是为探究而探究。

构建德育课有效教学要转变课程观。要精心预设、促进生成,德育课教学不能也不再“我”讲你“听”;“我”讲你“通”的过程,而应该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相互促进、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四)多元评价、激励成长

为构建德育课有效课堂,实现激励学生学习和推进教师教学的教学评价目标夯实基础,我们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师生共评等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客观评价。总体而论,在教学中形成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

评——学生反馈”的评价流程,使全员评价有机、有序地结合起来,可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接纳、尊重、理解、赏识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笔者执教 “开启职场之门”中的制作简历的内容时,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一份简历,完成后由我们同学来评比,并选出其中优秀的在学校的宣传栏予以公布。

在接下来简历这一主题教学时笔者发现学生上课是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提出了许多针对自身的问题。在制作他们自己的个人简历时,学生是象着了“魔”似的。他们自己修改,组内讨论,大部分学生的简历都修改了四五次,有的学生修改了七八次。让学生学会自己评价,学生的自我肯定,学生与学生之间无距离的认同、老师欣赏的目光、赞赏的话语,让学生的成就感得到充分的提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实现自我升华。

(五)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构建德育课有效课堂要把实践性教学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围绕教学内容和目的,选择恰当的形式来组织实践性教学,务必使之针对性和有效性。既要启发、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还要适当的进行讲评、归纳、提高,以巩固教学效果。例如《法律、生活、职业》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以宪法、民法和刑法为基础,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我们可以邀请一些法官和律师给学生做报告,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热点和疑难的法律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去参加法庭旁听,熟悉案件的审理程序;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律专题录像片,或举办模拟法庭,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监狱、劳改农场等地参观调查,提高知法、守法的自觉性等等。

构建有效教学的途径很多,我们中等职业教育的德育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静态、凝固、共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动态、流动、个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构建德育课有效课堂,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发展。

第三篇:着力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着力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选稿:上官贤来源:东方网作者:杨德广2014年12月29日 10:0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新时期的时代特点出发,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高瞻远瞩地提出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标、任务和途径,非常必要和及时。我想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德育的有效性问题谈几点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国外文化思潮的传播,对当代大学生的冲击很大,影响很深。青年学生们的思想空前活跃,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即从一元道德、一元价值观向多元道德、多元价值观变化,从封闭性道德向开放性道德变化,从依赖性道德向自主性道德变化。以前是学校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现在的学生已不再简单地听命于学校和老师的,而有了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意识。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从现实出发,要顺应社会的变化、青少年学生的变化,既要从理性的高度开展德育,又要区别对待,按不同层次开展德育,这样才能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1、德育的理性化。

德育、智育、体育,是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任务,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德育主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智育主要教学生认知,体育主要教学生健身。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都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人。在德育中应让他们明礼、知礼。“不学礼,无以立”,当今的孔即理。德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真理性的道德知识,让学生懂得大道理,让“大道理管小道理”。《意见》指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使大学生正确国家前途面临的挑战。让他们站在世界的高度、国家的高度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自觉地肩负起国家重任,“舍小我为大我”。三四十年代的青年学生看到在三座大山的统治下中国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时,激起巨大的爱国热情,投笔从戎,冒着生命危险奔向前方。五六十年代的青年看到国家一穷二白的状况,而国外敌对势力又对我国搞经济封锁、军事侵略时,激起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激情,纷纷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几年来,全国有数万名大学生为了开发祖国大西北,立志到西部地区工作。他们是有觉悟的、有理性的优秀青年。学生有了思想觉悟、理论修养,就会有正确的选择、明确的方向、坚实而持久的行动。一个人的行为如果不是建立在理性的思维上,则不可能持久,因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各级学校应开设系统的政治理论课,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当前尤其要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学校德育不能就事论事地灌输现成的理论,而要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的鉴别力、判断力、选择力,使他们在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中能理性地判断和处置各种道德问题,从而能正确地面临人生。有人一味地排斥理性教

育,鼓吹什么“远离理想、回避崇高”,显然这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理想是精神支柱,崇高是前进的目标,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的人必然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迷失前进的方向。

2、德育的人本化。

德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全面素质。《意见》明确提出,思想道德建设,“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健康的培育。德育工作的人本化就是“以人为本”,主要应体现在关注人、爱护人、帮助人、教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育要给学生理论知识,怎样做人的道理;要帮助学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思想障碍、心理障碍;既敢于表扬和发扬先进,也敢于和善于批评错误和落后,而不是放任自流,以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德育工作的人本化还要体现在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人的生活基础即道德的基础。德育应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德育工作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生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课余生活、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做到德育工作生活化,就能贴近学生,得到学生的拥护和欢迎。德育工作要高度关注受教育者个体心理状况和热点问题、遇到的现实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包括矫正他们的缺点和弱点。只有当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德育工作是在关爱他的时候,德育工作才能受到学生的拥护和欢迎,才能产生对教育者的亲近感,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德育的人本化还要体现(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haowoRD.cOm)在人的个性化上。人的个性、兴趣爱好、专特长以及学习基础、智力、素质等是各不相同的,在德育中必须因人而宜,因材施教,不能指望每次教育、每次活动对每个学生都有效果。德育有正效应、负效应、零效应。同样的教育,在有些学生身上反映出正效应,而在另一些学生身上则反映出零效应甚至负效应,因为各人的基础和接受度是不同的。因此,德育的人本化就是要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要关注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德育的开放化。

德育工作不能封闭在校园内、课堂上,而要走出校园,走出课堂。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思想道德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尤其在改革开放、市场化的进程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在过去的计划体制和封闭式教育下,学生接受的是一元化的主流教育,很少接触西方的、外来的文化,也没有遇到因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而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和价值观的冲击。因而当时一元化的主流教育是适应封闭环境下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而在当今开放化的社会里,学生除了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外,还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思想文化影响,实际上受到了多元化的教育。因此学校德育不能再搞封闭式的教育,而必须开放化。《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德育的新途径,如“探索和建立社会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和课堂,让开放化的学生到开放化的社会中去经受锻炼、接受教育。一是要鼓励学生走向开放的社会。德育不是为了禁锢学生的思想,而要打开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好

处,寻找和发现先进模范人物和社会主义的闪光点。学校和教师要引导他们汲取社会上主流的、光明的、积极的因素,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活的教材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价值观念多元化、道德观念多元化中寻找到主旋律,增强抵制各种错误观念和腐朽思想的能力。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包括军政训练、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参观访问、勤工助学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真实的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的真正面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提高有赖于社会实践,德育的本质是实践。古人云:“行为德之基也,基,始也。德自行而进也,不行则德何由积?”(《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巩固德育的理论,感受到道德的重要性,从而更加严以律己。要学会游泳光靠讲理论不行,必须到水中去实践,不跳下水,永远不会游泳。三是德育工作的多样化。“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德育不能仅停留在课堂教育上,一味地单向灌输,硬性要求,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要开放化、多样化。要把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社会实践、开展志愿者活动、文明修身活动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开放化包括汲取和借鉴外国的德育成果和经验运用到我们的德育中来。

4、德育的层次化。

人是分层次的,任何一个群体乃至社会都是由不同层次的人组成的。道德标准也是有层次的,对不同层次的人应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因此德育工作要对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对道德标准盲目拔高,德育目标也是盲目拔高,要求人人成为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人,这是不现实的。在德育中搞一统的教育,忽视了层次性。青少年学生由于受到的家庭影响、社会影响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各人的内在需求与价值追求不同,对道德判断标准不同,所能接受的道德教育、道德活动也不同,因此德育工作必须有层次性。德育的效果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接受度,接受度又取决于受教育者的需求度。受教育者内在需求越强烈,则对德育的接受度越高,但各层次的学生需求的目标和内容是不同的,德育工作必须从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果德育与受教育者需求相一致,接受度就高,效果就好;如果德育与受教育者需求相差很大,接受度就低,效果就不好。比如有些学生积极要求入党,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而德育工作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上,则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相反,有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志向,平时松松垮垮,不求上进,而德育工作则对他们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他们很难听进,因此应从“文明礼貌”、“爱护公物”谈起。总之,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和价值追求是有层次的,因而也就产生对不同层次德育的欢迎度和接受度。德育工作越贴近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就越能产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协调和共振。相反,如果德育工作不从受教育者需求出发,则会受到冷淡或排斥。德育的层次化是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但决不是说德育工作只是牵就后进层次的学生,一味地去适应后进学生的需求,也不是让每个人停留在原有层次上不求进取;相反,德育的层次化,是为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层次上不断提高。我们平时讲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就是三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学生首先要有爱国主义思想品德,再发展到具有集体主义思想品德,最后达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各类学校应认真贯彻《意见》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首先“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然后进一步引导他们“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

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德育工作要通过理论教育、形势教育、实践教育、先进模范人物教育等,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需求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层次,使他们认识到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把建设小康、实现四化作为自己的需求,克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需求观。

第四篇:如何提高德育活动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德育活动的有效性

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杨健

[摘要及作者简介]:

本文从如何提升德育德育活动的有效性出发,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研析,提出了提高德育活动效率的五个方面举措。

作者杨健,1994年毕业于江西师大,现任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校长助理,中学高级教师,江西省骨干教师。有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

[正文]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德育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很多德育工作的开展都是利用德育活动作为平台、载体进行的。德育活动由于其直观性、实践性等特征,在德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德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变抽象、枯燥的理论为具体的实践行动,可以提升学生的组织、动手能力。德育活动是学生通过道德实践的方式领悟特定价值要求,体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信念,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成功的德育活动,往往学生积极参与,收效显著。失败的、无效的德育活动不但浪费大量的人财物,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德育工作者必须非常重视提升德育活动效率。 为了落实好新的年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规划》,在方案的起草过程中我们组织部分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答题主要采取开

放式答题,没有abcd供选择,这样可以更大维度的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其中关于德育活动的问卷设计为:“过去的一年里学校组织的哪些集体活动你最喜欢参与,哪些活动你觉着很无趣?”,经过对问卷的统计,我们发现:

1、最受学生欢迎的德育活动是:艺术节、运动会、合唱、篮球赛、户外活动等

2、最不受欢迎,很无趣的德育活动是:入学教育、演讲比赛、课间操、眼保健操、义务劳动、法制教育

3、学生所接受或者认可的德育活动和老师的界定不一样。他们认为只有学生普遍参与的活动才是集体活动。所以一方面:校方认为德育活动太多,几乎月月有,周周有;但另外一方面学生认为活动开展的很少,为数不少的学生发出疑问:“学校有学生的集体活动吗?我怎么不知道?反正我没有参加什么活动”

4、在一些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非常满意的活动中,比如:游园、艺术节,也有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如:“艺术汇演节目不够吸引人,节目太没有技术含量,游园活动兑奖不够份量,希望下次能振奋人心令人激动。”,“游园:不要有重复的活动,奖品不要本子。 文艺汇演:话筒不要有问题,现场秩序乱,希望明年还有游园。”,“难度加深点,玩一些容易的,我都觉得是读小学了···”等

根据问卷的结果,提醒我们今后在德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注意精心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1、德育活动的数量要精心安排。通过梳理每年的德育活动安排,

我们发现学校的德育活动基本做到了周周有小活动,月月有大活动。除了自己开发组织的活动外,还有上级部门布置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数量很多,为什么学生并不知觉、领情呢?

学校的德育活动要围绕着德育的中心工作,要贯穿一根主线,即通过活动我们想达到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收获。活动安排应该有轻重缓急、主次之分,数量在精不在多,要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向纵身发展,不断强化活动预设的目标。不应该单纯为完成任务或追求数量,导致活动开展浅尝辄止,效果不明显。造成数量不少,喜欢不多,效果不好的局面。平均用力不如集中用力。

2、德育活动的内容要精心选择。通过问卷分析我们认为学生喜欢参与程度高、形式活泼多样的德育活动,不喜欢简单说教,不喜欢整齐划一、尤其不喜欢大会形式的活动,所以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要善于换位思考,所有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接受能力。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问题,而应该是用成人的缜密思维去落实活动内容。所以应该有畅通的沟通渠道获得第一手资料,多做调研摸底。例如:我校在元旦游园后马上组织了“你最喜爱的游园项目;你认为组织最好的班级;你认为环境布置最好的班级;你对游园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的网上问卷活动,摸清了学生的想法,为将来开展活动提供了依据。

3、德育活动的组织要精心设计。每一项活动都要经历酝酿、策划、准备、实施等几个阶段。项目确定后策划阶段非常重要,我们的策划方案一定要追求创新、体现与时俱进。虽然有些活动年年举行,

但要力求常活常新。方案的策划阶段还要参考以往的学生意见,如果学生能参与策划就更加理想了。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活动,比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要突出庄重、神圣的氛围,造成学生身心的震撼,这种震撼带来的幸福感、荣誉感将会伴随学生整个校园生活,会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还有些学校改变单一的课间操模式,采取多样形式,甚至跳《江南style》,结果学生很喜欢,效果很好。

4、德育活动的氛围要精心宣传。活动开展的始终要加大宣传力度,要确保绝大多数学生知晓活动的主题、目的、时间、安排,要力争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宣传的场所不应该局限于学校,可以通过张贴海报、媒体报道的形式将消息发布到学生的家庭及周边的社区,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5、德育活动的效果要精心总结。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要秉着精益求精的态度,策划时要考虑到活动结束后的后续工作,要通过访谈、问卷的形式验证活动效果。对于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经验和缺陷进行总结,对系列活动进行打包形成体系,最终形成特色。通过特色的提炼,进而上升为校园文化,从而做到薪火相传。

2014、1、16

第五篇:浅谈中职德育课的有效性教学

浅谈中职德育课的有效性教学

摘要:中职德育课不仅承载着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它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纠偏的重任。但现实情况是:对好多中职学校而言,德育课是用来填空的;对教师而言,德育课就是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对学生而言,德育课枯燥乏味,就是睡眠补充课或业余网络课。笔者结合多年的中职德育课教学工作实践,深深地感觉到必须加强中职德育课的有效性教学。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实践有效性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充分了解到:中职学生在以前的德育课学习活动中,更多的是为考试被动的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至于它的趣味性,对成长和未来生活的有用性,几乎不曾涉及。这些中考失利的学生,带着这样的学习体验,进入中职学校后,不再面对考试的巨大压力,对德育课就基本是彻底放弃了,加上学校及教师的因素,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就自然很不理想。学生对德育课普遍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对待德育课的学习敷衍了事。教师没有因教而获得有效的发展与提升,学生没有因学而获得有效的成长和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德育课的教学实效性呢?笔者认为,要切实加强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有效性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理性面对教材

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基本选用的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统编教材:一年级是《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与法律》;二年级是《经济政治与社会》和《生活与哲学》。这些教材的科学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它们都是通式教材,适用于所有的专业,而各专业将来所面对的职业对学生的要求有一些特殊性,自然使得教材的针对性受到冲击。作为德育课教师,不必机械的按照教材顺序一课不拉的进行教学,而应该在全面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面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增、删、变、调,以保证学生学有趣味,学有快乐,学有实用。

二、全力提升教师

德育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与方法、人格魅力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德育课的有效性教学,就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这是进行有效性教学的基础和保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提升教师。

1. 吸收和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的指导思想,也可以说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了教学的总体规划布局,决定了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内容的取舍,决定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因此,教学理念是引领和指导教学改革的方向标。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首要的就是要学习和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实质就是要转变教师的角色,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和引领者。如教师要形成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让学生会学、乐学、体验成功的理念;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时发展的理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教、学、做

统一的理念;教育生活化的理念;注重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理念等。

2. 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

教学设计是对一节课从总体上做出的安排、布局,涉及到理清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和重难点,涉及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运用,涉及到教学方法、手段的采用,涉及到教学环节或步骤的设置,涉及到先进教学理念的贯彻,是教师教学准备充分与否的保证,是组织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其重要性不容置疑。因此,要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就成为了很重要的一环。

3. 提高收集、分析、处理教辅资料的能力。

开展教学单纯依靠教材的内容是不足够的,还需要补充必要的课外资料或经典案例,以提高教学内容的时代性、趣味性和典型性,让教学内容更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就要有意识地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资料,多关注社会时政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功能,多阅读报纸杂志和课外资料。教师除了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外,也要主动地丰富课外知识,教师要是一条川流不息的知识河流。一个各方面知识都比较丰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能让学生信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很有必要提高收集、分析、处理教辅资料的能力。

4. 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运用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是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结果,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它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教辅资料的呈现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丰富了教学的手段。教师如能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必将会大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多角度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的不足,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教师应主动掌握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自觉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运用的能力。

三、客观分析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有效性的归宿也在于学生的学习成效。而学生自身对学习的看法及理念直接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极大地影响其学习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德育课的有效性教学,必须改变学生对德育课及德育课学习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改变学生对德育课及课堂学习的认识。

中职生对德育课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以前的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上,认为只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或空洞的说教,没有认识到德育课其实是一门促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是生动活泼地主动参与探究从而获得人生经验或指导思想的课程,是一门真实关注个人全面发展的学科。有部分中职生还停留在“老师讲,学生被动听和记”、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究的低层次学习阶段,这也使得厌恶学习德育课的情绪加重。所以,要加强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就在于扭转学生对德育课的认识和观念,培养课堂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2. 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中职生大多都是中考的失利者,以往的学习经历留给他们更多地是挫折和耻辱,自卑感特别强。作为中职的德育课教师,首先要然学生有良好的自我认知意识,适度降低学习难度,让他们感受以前很少有过的成功快乐,笔者认为成功才真正是成功之母。另一方面,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帮助学生分析发展的前景,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有学习的榜样;教师还可以积极与学生开展谈心对话,进行心理的疏导交流,使学生重拾信心。这样既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又可以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投身到学习中来。笔者就有这样实践的成功感受:只要是笔者带过课的学生,不管自己记不记得,时隔多年,学生见面都会特别真诚的感激老师让他们在当年的学习中获得自信和快乐。

3.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中职生一般在学习上都表现不如意,欠缺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这增加了中职生的学习挫败感,使学生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笔者在教学指导中发现,学习方法的指导更多地体现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如预习的习惯、主动探究的习惯、上课主动积极参与并作笔记的习惯、独立自觉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方面的设计,所以备课不仅要备“教”,还要备“学”。

4. 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中职生在小学到初中的学习生活中,大多因为是学困生,或者是所谓的“双差生”,被打入另册或被边缘化。他们因为无奈而选择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逐渐形成自律自控能力差,敌视教师和课堂,上课习惯旁若无人的说话、睡觉、吃东西、玩手机、发呆,有的甚至几人一起玩扑克牌,这些问题不协调解决,课堂根本无法保证。更不要说什么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采取科学有效果断的手段及时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切忌体罚、谩骂、侮辱),让学生专心上课,这是提升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四、灵活掌控课堂

中职德育课教学,不像初中或高中的政治课教学,有严格的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要求,有严密的知识逻辑思维要求,必须围着考试大纲转,不得稍有差池。中职德育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书本知识,更多的是进行思想行为的引导,更多是为企业或事业单位培养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合格劳动者做准备。教学要求的不同,自然的,课堂情景也各异。中职学生的德育课堂,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心理体验,关注的是学生的情绪变化。面对一个问题,可能学生会激烈讨论,各抒己见,不是容易收放自如的。那么就放开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师及时引导就好。笔者在一次德育课上,就遇到过这种情形:课堂讲解的是《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礼仪部分的内容,为更好地让学生明白文明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笔者谈到一起发生在杭州的刑事案件:一位女大学生因说话过于尖刻难听被出租车司机掐死并抛尸。案件讲完后,学生热烈讨论,教室闹成一团,大家争得面红耳赤。这时候如果武断叫停,大家一定会意犹未尽,后面的教学根本不能正常进行。索性放开了,让他们去喊,去争,只是适时地给予引导。虽然表面上教学的所谓任务没有完成,但学生却真正获得了很多。因此,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运用智慧,及时观察学生的课堂动态,灵活掌控课堂,才能真正收获实效。

五、积极链接社会

中职教育不是培养研究人员,而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实用的技能型人才。他们一毕业立即就要走上工作岗位,这就要求他们和社会随时保持零距离接触。中职德育课教学,当然要时刻把握社会脉搏,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了解社会对职业者的素质要求。实践性教学就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笔者在教学中,主动运用学生的见习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等实践机会,让学生谈感想,说体会,教师结合课本知识客观的给予分析和指导,使教学收到实效。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以宪法、民法和刑法为基础,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我们可以邀

请一些法官和律师给学生做报告,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热点和疑难的法律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律专题录像片,或举办模拟法庭,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可以结合学生的短期工作实践,了解法律尤其是《合同法》、《劳动法》对保护他们权益的重要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监狱、劳改农场等地参观调查,提高知法、守法的自觉性等等。

中职文化课的身份确实尴尬,但又不可或缺。德育课的教学更是任重而道远,因为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往往是说易做难。因此,中职德育教师必然要不断进行研究探索,不断提升德育课的教学有效性,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让德育课成为最有价值的课程之一。

参考文献:

[1)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46.

[2]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 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8

[4]余文森,林高明,陈世滨 编著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1

[5]钱可铭.论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优化[j].教育学术月刊,2014,(7).

[6]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14]6号).

word该篇DOC格式提高德育课有效性的实施汇报(精选多篇)范文,共有1753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提高德育课有效性的实施汇报(精选多篇)下载
提高德育课有效性的实施汇报(精选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