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汇报材料 >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建设的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9-08-10 19:31:46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安排,我代表市人民政府,报告《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议案》(以下简称《议案》)办理情况。

一、工作进展情况

市政府高度重视《议案》办理工作,坚持把办理好《议案》作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调度协调,完善对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促进《议案》办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顶层设计

1.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提高站位,明确方向。姜有为市长先后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议案》办理工作,审议相关文件,逐条研究落实意见,提出具体要求。市政府有关领导持续跟踪调度,多次召开《议案》办理工作协调会和立法工作推进会,确保《议案》办理工作在政府统一领导下高位推进。二是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围绕我市老年人口情况、实际需求情况、居家养老服务和设施现状等方面,组织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分析短板、理清思路,选准工作切入点。三是树立标杆,对标先进。以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城市为标杆和样板,注重学习、借鉴兄弟城市在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成功经验。先后3次到北京、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实地了解当地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情况、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做法。

2.完善规划体系。市政府将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丰富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等目标任务纳入《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沈阳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0年)》等文件中,加强对养老服务业的顶层设计。特别是按照《议案》的要求,专门研究制定了《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在此基础上,陆续制定了《关于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工作的通知》等配套文件,为确保《实施方案》落到实处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保障。新制定的《实施方案》,首次对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进行刚性约束,要求新建居住区按照每百户建筑面积不低于35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居住区,按照每百户建筑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达不到标准的要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予以解决。同时,提升社区公共用房为老服务功能,明确已建成小区的社区公共用房40%以上面积用于社会力量承接运营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使用。

2.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功能。在街道层面,大力推进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主要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短期托养、助医、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关怀访视、生活陪伴、心理咨询和应急救援等服务。积极探索新型养老模式,浑南区浦江苑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嵌入式护理型养老床位模式、和平区惠万民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以助餐为主延伸社区服务模式、大东区仁爱畅晚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机构+社区+居家服务模式、大东区望花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于洪区五彩阳光城的地产+居家+社区+机构+医疗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模式纷纷涌现,有效的满足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目前全市已建成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8个,年底前将达到60个。在社区层面,努力改善原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利用率不高的状况,从今年开始将其改建为社区养老服务站,通过社会化运作方式,主要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体育、娱乐、休闲、养生、老年教育、心理慰藉等服务。年底前全市要改造完成3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

3.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设施改造。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沈阳市2018年老旧小区改造提质试点工作方案》,在服务设施改造项目中增加了适老设施改造内容。在尊重居民意愿的前提下,具备条件的老旧小区可因地制宜做好适老化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和平区南五经街36号、大东区永兴小区、沈北新区新兴小区、工农小区等9个老旧小区已进行了适老化无障碍设施改造。

(三)引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1.出台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的扶持力度。一方面,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补贴标准。从2019开始,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补贴由每个50万元,调整到60万-100万元;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补贴由每个10万元,调整到每个10-30万元。另一方面,增加运营补贴和连锁运营补贴。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星级评定,根据星级评定结果给予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13万元、社区养老服务站2-4万元的运营补贴。同时,鼓励连锁化、品牌化运营,对连锁运营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给予一次性补贴。

2.优化发展环境。今年7月,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通过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土地供给力度、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健全完善养老机构规划和消防审验规定、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扶持力度等措施,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积极鼓励、扶持社会力量进入我市养老服务领域,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3.对接养老服务资源。今年以来,在继续培育、支持本地养老服务机构万佳宜康、尼特福家、四圣心源等品牌化、连锁化运营基础上,积极对接、引进外地优质为老服务资源参与我市居家养老服务。目前,万科怡园、华润置地、泰康之家等养老项目已经落地。另外,与北京儆堂集、苏州协同创新以及日本日医学馆等养老服务机构对接,在运营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机构、开发老年用品、开展养老护理人才培训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四)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1.积极引导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全市202家养老机构中,有197家养老机构以开办护理院、内设医务室或与医疗机构签约等不同形式为老年人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占比97%。

2.建立健全医疗资源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机制。鼓励医疗机构利用闲置资源开展养老服务,沈阳市安宁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大东医院、沈阳市德济医院、沈河区新北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开设了医养结合床位,既满足了养员医疗需求,又提高了社区医疗资源使用效能。

3.积极引导医疗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惠万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盛京华侨医院合作,打造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的“伴随模式”,已经进入21个社区,直接服务老人3万多人次。蓝卡集团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为载体,深入社区日间照料站,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2万余名老年人受益。

(五)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加大养老护理员培训力度。在政策层面上,实施了养老护理人员普惠制培训,对参加养老护理培训的人员给予培训补贴和鉴定补贴,并且取消了养老服务人员普惠制培训的户籍限制,把参加培训的农村女性年龄限制放宽至55岁。仅2017年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的就有4098人(其中,初级证书647人,中级证书3392人,高级证书59人)。

2.加强医养结合人才培养。通过在辽宁中置盛京老年病医院、沈阳市德济医院等7个医院进行试点,培育医养结合养老护理骨干人才队伍。市卫计委与沈阳医学院签署协议,成立了医养结合人才培训中心,今年以来,已经培训2批,共200余名医养结合养老护理人员。

3.支持社会组织和社会人才发展。一是引进专业社工队伍,如青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铁西区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工组织为老年人提供有偿或无偿服务。二是开展公益创投项目,2018年安排福彩公益金300万元用于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公益创投,重点支持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三是大力发展为老服务志愿者,全市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已接近10万人。

(六)推动老年精神关爱服务发展

1.建立健全老年教育网络。今年8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沈阳市老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老年教育的发展目标,拓展壮大老年教育空间和力量,不断丰富老年教育供给。

2.繁荣老年文化。把老年文化活动作为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围绕“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目标,以“关爱老人、构建和谐”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活动。

3.推动老年体育健身运动。在城乡社区建立老年人健身活动站点和健身团队,全市各类老年人健身站点和团队突破1000个。今年以来,已安装适合老年人开展体育锻炼的健身器材3000余件,建设和修缮健身跑道100余条。

(七)推动养老产业快速发展

1.支持沈阳养老产业集团做大做强。养老产业集团组建以来,充分整合现有资产,稳步推进老年康复、居家医养、养老人才培训等重点领域工作。与日本日医学馆签署意向协议,即将启动运营东北最大的认知症障碍专业照护机构。

2.组建健康养老产业基金。按照《沈阳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的要求,今年以来积极筹备组建沈阳健康养老产业基金,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首期基金总规模为5亿元,由新天域资本通过沈阳德报安澜基金公司负责管理,基金方案已通过市长办公会和专家论证会。

3.继续发挥展会的带动作用。在我市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中国(沈阳)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基础上,今年11月3-5日举办第九届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与往年相比,本届老博会展出面积2万平方米,创历届规模之最,汇集国内外养老产业领域知名企业200余家。

(八)建立居家养老服务长效机制

为确保居家养老服务扎实、有效开展,突出工作实效,我们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启动地方立法,在保障上下功夫。在学习借鉴北京、苏州、合肥、宁波等城市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启动了居家养老服务立法工作,起草了《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于9月19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提高服务标准,在规范上下功夫。结合我市实际,今年启动了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陆续出台了《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管理规范》《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规范》《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生活照料操作规范》等八个标准,提高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居家养老服务走上规范化轨道。

3.构建智慧养老平台,在监管上下功夫。着手搭建全市统一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构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服务高效、监管有力的养老服务管理体系。目前,我们已与辽宁省建设银行、南京援通、北京的“北京通”就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工作进行了对接,确保2019年投入运营。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广大老年人的需求和期望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

1.顶层设计还需加强。目前,我市的养老服务工作在目标设定、发展规划、制度设计、政策保障、队伍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缺乏全局性、长远性、高水平、深层次的科学分析和研究策划。

2.基础设施明显不足。目前建成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刚性需求,已成为影响我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最大短板,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3.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很多企业和社会组织看好了沈阳养老的巨大市场,但由于前期投入大、回报率低、回报周期长,社会力量进入养老领域仍有顾虑,整个养老服务市场的活力没有充分激活。

4.养老服务人才短缺。无论是养老管理人员,还是一线护理人员都严重缺乏,而且专业素质不高,服务质量较差。

5.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低。目前我市养老服务业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评估体系、评价体系、统计体系等规范化、标准化体系还没搭建起来,信息化服务和管理水平较低。

6.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合力尚未形成。市、区两级政府上下联动、政府各职能部门协调合作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紧紧围绕人大《议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的《实施方案》要求,陆续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文件。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明确指标任务,2019年要新建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0个、改造完成社区养老服务站300个。

2.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通过无偿提供房产、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培育更多的养老服务专业品牌。

3.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以国家医养结合试点为契机,积极争取相关政策,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引导医疗资源进入社区和家庭。

4.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化发展。对现有的养老服务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和升级,2019年年底前建成全市统一、区县联动、覆盖基层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5.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路径。2019年在康平县、法库县启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试点。

6.推动老年精神关爱服务发展。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完善老年文化活动财政保障机制,培育老年文化活动品牌。

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培训和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行养老管理服务人员持证上岗,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人才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

8.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继续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投资环境,落实和完善土地、金融等扶持政策,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培育更多的养老产业项目在沈阳落地生根。


第二篇:《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加快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议案》办理情况,请予审议。

今年年初,市人大立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议案》形式就养老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措施和方案。市政府高度关注该议案的办理,专门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杨国志为组长的“议案办理和养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协调会,及时解决我市养老事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今年5月份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制定出台了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市委书记马正跃,市委副书记、市长曹存正先后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市人大雷建民主任和邵成山副主任、田爱华副主任、陈平副主任等领导多次督促、视察我市养老工作。市四大班子领导的高度重视,促使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局面迅速展开,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和以“事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事业”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我市扎实超前的工作受到上级的高度重视,7月底被正式列入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

一、《议案》办理情况

按照市人大《议案》和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市政府制定了《议案》办理工作方案,围绕《议案》提出的“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政策保障、强力推进,示范引导、完善功能,健全网络、强化服务,加强监管、提高质量”等意见,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确定我市养老服务业改革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我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发展工作主要从“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完善养老服务发展政策、强化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培养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养老服务市场监管”8个方面着手。具体思路是:围绕中部地区人均收入较低、政府财力有限、居民养老购买力不足而社会养老需求较高的实际,以满足各类老年人实际养老需求为目标,实施分类养老战略,针对不同居住地、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身体状况、不同民族、不同需求的老年群体,提供差异化的社会养老服务,进而促进老龄产业快速发展,探索符合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养老服务业发展路子。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3%以上的老人在机构养老、7%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90%的老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床位总数达到2.5万张(2015年达到1.3万张),养老机构运营步入可持续的良性轨道;60%的行政村(700个以上)、100%的城市社区(100个左右)建成农村幸福院和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并能有效发挥作用、健康运行;农村敬老院能满足70%的“五保”老人入住,并向农村高龄、失能老人提供2000张左右的护理床位;力争建成老龄产业集聚区,老龄产业发展达到较大规模;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网络化、规范化,社区养老服务实现专业化、多样化,机构养老服务实现标准化;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权益保障和优待水平逐步提高,老年人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全社会浓厚的养老氛围进一步形成。

二是编制《漯河市养老服务设施2013—2030年专项规划》。市政府把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纳入全市总体规划,由民政部门负责编制城区养老设施专项规划,目前已经进入专家评审、补充完善阶段,年底可以基本形成。

三是出台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系列文件。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意见》、《关于加强五保供养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印发漯河市农村幸福院建设方案的通知》。新出台的政策对养老机构规划、用地、税费减免等政策进行了明确和完善;对新建一张社会养老床位市财政一次性给予3000元的建设补贴,按照入住社会养老机构老人的护理状况分别给予每月60、80、100元的护理补贴;对养老护理员实行免费培训;对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进行岗位补贴。9月份市政府办下发《关于印发漯河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四是加快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市民政局与市房管局就运用公租房建设资金建设我市福利中心进行了深入探索,计划建设养老床位700张以上,待土地征用到位后开工建设。市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园项目规划已经市规划联席会审批,目前仍在进行土地征用工作。全市今年新增养医结合型社会办养老机构3所,新增社会养老床位560张。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个、床位32张;新建农村幸福院158个、床位1188张。加强了养老服务机构的安全管理,按照民政部制定的养老机构准入条件和标准对养老院的日常管理进行监督,认真组织开展了农村敬老院评星定级工作。开展了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县区、示范单位的争创工作,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郾城区进入全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争创范围。“12349”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的范围逐步扩大。

五是开展政府购买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今年市财政预算和福彩公益金列支400万元用于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其中涉老项目5个,购买资金380万元,分别是社会养老需求调查、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运营、养老机构护理员岗位补贴。

六是制定新的老年优待政策。根据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国家24部委文件,我市以《议案》办理为契机,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新的老年人优待政策,凡是我市及外地在我市长期居住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凭身份证到县级以上老龄工作部门免费办理《老年人优待证》。老年人持《老年人优待证》,在全市范围内可享受36项优待政策。

二、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养老产业发展面临财力不足、投入乏力、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社会资本投资欲望不强、老年人养老消费能力低等诸多矛盾。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等水平,而老龄化程度却处于较高水平,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地区,发展养老服务业将是我市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具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市城乡养老床位严重不足,农村除敬老院外,其它养老服务组织刚刚发展起步。城镇社区托老站、康复护理中心等比较匮乏。收住农村五保老人的公办敬老院和收住社会老人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大部分基础设施较差,与国家制定的养老机构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入住社会办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大多年高失能、收入较低,社会办养老机构经营困难。

二是养老服务行业管理有待加强。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专门的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和鉴定机构。护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低、待遇低,普遍存在难招、难留的问题。志愿者服务欠缺,对现有养老服务志愿者和社工的管理服务机制不完善,服务的专业性、持续性低。

三是老龄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市除养老服务业处于较快发展阶段外,其他涉及老年人的产业缺乏整体发展规划,还仅处于起步阶段。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一是不断完善政策体系,鼓励创新经营方式,放宽市场准入,在养老机构保险、信贷、护工培训、责任风险、纠纷调解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安排财政性专项资金支持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建设和运营补贴标准,增加养老机构改造资金支持。在社区和村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建设补助。探索实施政府为低收入老年人、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购买养老服务。三是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各项养老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四是把养老服务业作为市委、市政府督促检查的重点,纳入对各县区政府及市民政局等市直有关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体系。

(二)建立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一是建立完善“三级”养老组织,县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乡镇(街道)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成立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为居家养老服务搭建立体服务平台。二是发挥社区养老服务主力军作用。引导各类服务实体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学习教育、健身娱乐、心理疏导、参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三是进一步完善“12349”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网络,扩大服务热线宣传力度,提高热线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作用。四是引导社区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作用的同时,逐步发挥社区老年文体组织的作用。2015年,全市计划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140个以上。

(三)大力发展养老机构。2015年,全市各类机构养老床位争取达到1.3万张,2020年总数要达到2.5万张。市、县区政府都要建设一个以解决城区“三无”、低收入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的集医疗、康复、护理、老年活动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养老福利服务机构。2015年,市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园要在土地及时征用到位的情况下全面开工建设,并在建设、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使之逐步成为全市机构养老的示范基地。

(四)强化养老队伍建设。一是专业化发展,依托高等院校、职业培训学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二是分层次培训,初级护理员由市本级培训,中、高级护理员委托省、部培训。对养老护理员实行政府免费培训。三是职业化认证,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制度,2015年实现持证上岗率80%。

(五)努力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大力宣传《老年权益保障法》,让老年人得到社会尊重,享受社会优待,进一步浓厚全社会形成敬老意识。二是加大老龄工作宣传力度,弘扬“孝慈仁善”理念。三是倡导新型孝老敬亲方式,积极向老年人及其子女灌输现代养老理念。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是构建和谐漯河的重要内容,也是市政府及其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切实履行职责,持续、认真地办好《议案》,大力促进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全市老年人安度晚年、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而不懈努力。

word该篇DOC格式《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建设的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范文,共有940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建设的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下载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建设的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