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科技服务报告多篇

发布时间:2023-06-13 08:04:05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前言】科技服务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科技服务报告多篇

【第1篇】县科技局开展行政审批等领域中介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自查自纠报告

县科技局开展行政审批等领域中介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自查自纠报告

根据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行政审批等领域中介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要求,我局认真组织开展了“中介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自查自纠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局对开展行政审批等领域中介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同时落实分管领导、相关业务科室人员对照整治重点内容进行认真自查,明确了责任要求,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经过自查,我局没有行政审批事项和政府投资项目,不存在行政审批等领域中介服务专项整治相关问题情况,也没有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违规在中介机构兼职取酬或私自从事经营性活动,以及入股中介机构等情况。

【第2篇】开展科技攻关活动 服务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调查报告

开展科技攻关活动 服务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调查报告 成立青年科技攻关小组,组织青年科研骨干开展科技创新,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促进企业经营和发展,是团组织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如何在引导青年开展科技攻关中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服务。

如何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中拓宽团的工作领域,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是当前各级团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就目前我市企业开展青年科技攻关活动的总体情况深入到华盛公司、制药集团、金港科技等企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

一、近年来我市企业青年科技攻关小组在推动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国企改革的步伐,企业团组织在企业中的职能、性质、地位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各级团组织积极适应新的变化,通过成立科技攻关小组,开展科技创新,在服务企业发展、服务青工成长成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极大地拓宽了团的工作领域,为团组织赢得了一席之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青年科技攻关小组在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如华盛公司团委组建的电厂科技攻关小组三年来共开展了重油改造、锅炉三次风管改造、输灰机改造、循环水泵ups电源改造、射水抽气器改造、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改造、主蒸汽保温改造等30多个较大的科学技术改造项目,近100项小改革,处理大小缺陷1万多项,共为电厂节约生产成本400多万元;铝厂科技攻关小组开展了调整阳极换极模式、阳极钢爪保护环等27项技术革新,共为企业创造效益1000多万元。制药集团滴眼剂车间qc小组“降低f57—a灌封机灌封穿漏率”为企业创造效益400多万元,金港科技攻关小组钻研并发明了适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防爆水封缸,为企业创造效益200多万元;二是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岗位能手。

近五年来,我市涌现出了市级青年岗位能手200多名,伍雄等30余名青工被评为省级青年岗位能手,刘训生今年还被评为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三是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今年以来,市制药集团滴眼剂车间qc小组科研成果“降低f57—a灌封机灌封穿漏率”在二oo三年全国医药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中荣获一等奖及最佳制片奖,该小组还被命名为国优qc小组,此外,该公司小容量注射车间qc小组“控制装量,提高利巴韦林注射液灯检合格率”获三等奖。

华盛公司《60ka自焙槽预焙改造综合技术》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金港科技公司科技攻关小组发明的防爆水封缸获得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两项专利证书,该公司“十佳青年” 朱维斌和朱自清以《催化裂化装置低压瓦斯全回收系统研究》获得了市政府颁发的科技二等奖;四是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青年科技攻关活动运行机制。

各级团组织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不断完善科技攻关活动的组织机构和科研程序,已建立起较为完善,操作性较强的科技攻关活动运行机制,促进了青年科技攻关活动的稳步发展,也有效地促进了企业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深入开展。如潜江制药集团团委八年来,每年都组织开展qc成果发布会,展示科技攻关小组的科研成果,华盛公司团委的每个科技攻关项目从立项到最后的验收,都要经过严格的把关,各攻关小分队在进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实行层层监督,严格分项目的*验收制度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当前,我市企业青年科技攻关活动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但是,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部分企业青年科技攻关活动明显滞后,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年科技攻关技攻关活动,尝试推行《青年岗位建功成才手册》,把创新战略和青工的成才、企业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实施青年“创新项目制”,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广泛开展项目征集与申报,公开招标与投标,审定与实施的做法;实施青年科技攻关活动“项目化运作”,切实完善创新过程,通过发放“青年创新项目书”等方式引导青工结合岗位、企业实际,以市场为导向,分析查找技术、管理等日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申报创新课题,再根据青年申报的创新课题,确定企业所需,青年所能的攻关项目,签定攻关合同;三是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与长期以来团组织已形成的品牌项目,如“五小竞赛”和“导师带徒”、“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全体青工参与科技攻关。

3、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加强对青年科技攻关活动的指导与管理。要把建立科学有序的活动机制摆在重要的工作位置,加强对青年科技攻关活动的规范管理。

一是要建立起活动的组织机制。要在各企业中成立起以党政领导牵头、团组织具体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活动组织领导小组,在青年职工中积极成立创新协会、攻关协会、攻关小组、qc小组等创新组织;二是要建立起活动的评价机制。

通过各级科技部门评估机构和企业中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营销、服务等部门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制订以效益为评判标准的青年科技创新成果评价办法,对青年科技攻关组织和群众性的青年创新成果进行评估确认,促进创新成果考评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三是要建立起活动的激励机制。各级团组织要加大活动表彰力度,并出台有关奖励政策,企业团组织要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制定实施有关推进青年创新活动的政策,并把活动纳入企业奖励体系之中,在学习深造、收入分配等方面向优秀青年人才倾斜,激发广大青工参与科技攻关活动的积极性;四是要建立起活动的保障机制,通过积极争取党政组织和各方面支持,在科技攻关活动的政策、经费、阵地、宣传、成果转换等方面创造条件。

要力争建立起青年科技攻关活动的专项基金,为活动的开展优化环境、提供保障。

4、切实加强企业团干队伍和青工队伍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要以开发青年人才资源为着力点,切实加强企业团干和青工队伍的建设。

一是要切实加强企业团干部队伍建设。各企业要通过“联推竞选”、“公开招考”等方式将那些思维活跃、学历层次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青年选拨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同时,积极为团干部的学习、培训创造条件。

各级团组织要切实加大企业团干部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方式组织企业团干学习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团干部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要努力提高青工综合素质,要建立和完善青年职工培训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动他们参加电大、函授和专业技术培训,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由岗位基本技能培训向新科技、新知识培训转变。

要立足青工本职岗位,开展导师带徒、技术比武等活动,帮助青工提高创新本领、劳动技能,要将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与青年科技攻关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青年职工由适应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为青年科技攻关活动打牢人才基础。

【第3篇】科技局服务民生工作报告

,县科技局服务民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县农办的具体指导下,以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开展“践行科学发展,服务小县大城,争当时代先锋”活动和“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民生科技工作为抓手,在强化科技创新和项目工作的同时,扎实开展服务民生工作,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构建和谐的城乡共同发展的局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将我局服务民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确保服务民生活动扎实深入地开展,明确责任分工,务求落到实处,局党组成立了科技局服务民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及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延续制订的《关于认真开展“三服务”活动的工作方案》,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二、精心组织、落实措施

我局把服务民生工作的开展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与全县科技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服务工作中,我局重申工作要求、纪律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或答复联系乡镇、村和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合理要求,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三、扎实开展、务求实效

我局今年服务民生工作主要开展了如下四项工作:

二是指导联系村抓发展。我局联系村是镇村,今年我局主要领导几次到该村,帮助指导该村完善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指导帮助该村实施“朗德鹅肥鹅肝的养殖技术与推广”项目,并给予2万元补助经费,同时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服务。

三是做好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乡村是我局结对村,今年局领导带队几次来到该村,指导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村民发展西瓜、大枣等经济作物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帮助该村实施“清水龙虾养殖推广”项目,并给予1万元补助经费。春节前,我局领导干部和职工将走访慰问结对低收入农户,每户给予100—300元不等的慰问金。

四是紧密配合华埠镇抓好“三民工程”建设。我局作为联系华埠镇的牵头单位,着力抓好6个联系村的“三民工程”专项行动指导服务工作。在三个月的时间,深入走访各联系村,当好“四个员”(指导员、监督员、宣传员、服务员);定期参加“民情沟通日”,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我局还剂出1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华埠镇科技体系服务建设。

工作中,我局还与县农办开展工作联系,并按县农办的要求,及时上报相关材料。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局因财力、物力、技术有限,工作上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看到村主职干部有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雄心和豪情,一些农户有发家致富的点子,低收入农户流露出摆脱贫困和对我们感激的眼神,我局领导干部和干部职工真是爱莫难助,又力不从心。这也激励着我局领导、干部更好地开展工作,为我县企业争取更多地项目经费,在自身条件改善的前提下,挤出更多的资金、积累更多的农村适用技术和新的工作思维方式,给联系村和低收入农户结对村更多的实实在在的支持。

【第4篇】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市委批转的《市政协工作要点》,按照发展现代服务业专题调研方案,我们组织部分委员和有关部门同志,围绕发展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信息办、科技局等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外包基地、信息传输服务业等建设情况,邀请有关职能部门、2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座谈研讨,并赴成都等地学习考察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工作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更是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提升产业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在推动我市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销售收入122.8亿元,其中电信传输和信息内容服务业78.8亿元,软件业44亿元。信息传输服务业方面,固定电话用户(含公用电话和小灵通)发展到113万户(城市电话户数73万户,农村电话户数40万户),移动电话户数为357万户,农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为35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软件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市聚集了我省近90%的软件企业,合肥市软件企业实现的软件销售收入占全省软件收入的85%;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我市共有1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实现产值近10亿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三个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其中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经省政府批准,是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园区、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

围绕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目前,我市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到1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其中国家级5个,在孵企业600家,转化科技成果900余项;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促成产学研交易项目47个,交易额4900万元;“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展览规模28000平米,参展项目5000多个,219个自主创新合作项目签约,总投资988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一带”(高新技术产业带)、“三区”(高新区、经开区、蜀山区)、“多园”的空间布局。

(二)政府牵头,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引领行业发展

由于信息资源、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的配置上存在多头管理、部门分割、重复建设、资源分散等问题,为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往往需要政府出面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立共享平台。

1、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整合信息服务业资源

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电子政务建设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政务是我市信息化的切入点,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龙头。目前,我市已基本建成满足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框架。统一电子政务专网、统一政务处理平台、统一机房、统一管理机构“四统一”的合肥建设模式成效明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政务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大进展。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专网,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互联”目标,纵向实现了市、县(区)、乡镇(街道)的互连互通,横向实现同级单位之间的受控互访。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入,以“中国·合肥”门户网站为龙头,以县区、市直部门101个子网站群为支撑,重点突出政务公开、在线办事,“12345市长热线”、“114阳光政务”、“数字电视”等信息资源都得到了有效整合,通过税务、社保、公安、土地、文化、教育等近百个各类政务应用系统,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联系办理税务、社保、医保、土地、教育等公共事务,鼠标一点就能实现咨询、求助,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得到了有效共享,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建设,降低了建设成本。

2、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切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初步建成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并投入运行,“中心”具有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文献信息、科技创新合作、专业技术、投融资等七大服务功能。“中心”坚持政府主导、省市共建、资源共享、创新服务的原则及公益性运作模式,在集聚各类科技资源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辐射能力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为国家专利技术(合肥)展示交易中心。

“中心”汇集了科技成果1485项,仪器设备1176台(套),技术需求1503项,备案专利1610项,重点企业571家,知名专家2053人以及与合肥支柱产业相关的国内外文

献等科技资源,实现了“找文献、找仪器、找项目、找资金、找政策、找专家、解难题”的“一站式”科技服务功能。

至底,“中心”为企业提供的成果和专利推介、交易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科技合作服务、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科技文献查新和检索、推介服务以及科技咨询、培训、辅导等服务累计近10万人次,其中70%以上为企业用户。

3、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近几年,我市陆续出台了《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实施细则》、《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了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并在服务外包、科技企业孵化器、中介服务等领域给予税收、租金、土地、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上国家和省发布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以及即将出台的《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在我市已初步形成促进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对发达地区城市而言,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的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机构不佳,效益不高,速度不快,人才匮乏的问题仍较为突出,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不快,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们调研了国内几个城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和同比增长,成都市为427亿元、同比增长38%,大连市为306亿元、同比增长42.3%,厦门市为145亿元、同比增长31.8%,而我市为122.8元,同比增长24.6%。与成都、大连和厦门市相比,无论是总量和增速,我市均明显偏低,且增速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人均信息资源占有率方面,我市与其它城市也相距甚远,信息服务业产值低、行业资金投入小、人员投入和经营规模不大,虽然涌现出科大讯飞、科大恒星等一批优秀软件企业,但与东软、浪潮、联想等企业相比,产值相差很大,缺乏竞争力,缺少技术较为先进、管理水平较高、生存能力较强,具有行业领先作用的龙头软件企业。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存在规模小、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管理公司、科技人才公司、产权交易公司等要素类专业服务机构比重偏低。很多企业每年要申请数十件甚至更多专利,而全市专利代理机构只有十余家,专利申请时间过长,给企业权益保护带来不便,也影响了专利代理机构的信誉。由于科技风险的投资和退出机制没有形成,以及发展环境、自身管理水平等因素,合肥地区风险投资公司发展缓慢,全市共有8家风投公司,可八年后,数量不增反降,目前仅有7家尚在运营,7家的注册资金总额还抵不上发达地区1家风投公司的规模,这显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旺盛的市场需求,也严重制约了我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二)资源共享存在障碍,有待进一步整合

由于缺乏长远的统筹规划,信息产品和服务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以及行政条块分割和行业利益的存在,造成信息语言和技术不兼容,信息多口采集、重复输入以及多头使用和维护,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部门与部门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信息难以交流与共享的现象仍然存在,从而阻碍了信息服务业发展。

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刚处于起步阶段。“中心”资源体系还不够完善,与科技资源丰富的高校院所、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尚未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资源分类不够清晰,科技服务机构入驻较少,缺乏个性化专项服务,社会各界对中心的作用和功能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宣传推广力度还有待大力提高。

(三)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涉及教育、劳动、财政、税收等广泛领域。目前,各级政府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但还没形成有效的政策体系,关于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扶持措施有待进一步细化,已有的政策有些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设资金总量不足,吸引投资不够,投入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市信息化工作以电子政务为突破口,市级信息化专项资金主要投入到市直机关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效益局限性较大,低水平重复建设未能杜绝,对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少,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科技服务业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市部分科技中介机构隶属于政府职能部门,属财政差额或全额拨款单位,其行为往往带有浓厚的部门行政色彩,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行为,他们凭借先天优势掌握着大量科技资源,挤占了民营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空间。同时,我市大多数科技中介机构经营行为单一、孵化类较多、条块分割严重、业务交流合作积极性不高,渠道不畅。经济资源、人才资源和知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先进技术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限制了科技中介机构的业务扩展和组织发展,使之难以完成高质量的多功能服务。这些充分说明我市科技服务行业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和有效的调控手段,制度建设缺少总体框架设计和有效执行环节的安排。

(四)人才资源短缺,素质有待提高

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信息服务业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it行业软件应用人才严重短缺。科技服务业缺乏既熟悉科技、又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中高级人才的培训机构较少,社会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不足,产业部门与教育培训部门人才供需互动机制尚未形成,在职教育、职业资格认定制度不完善,也未建立有效的引进机制,致使企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三、几点建议

(一)关于发展信息服务业的建议

1、制定信息服务业的专项规划,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计划,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实验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扎实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健全完善信息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2、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政府牵头,鼓励电信运营商积极参与本地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并做好对企业的宣传工作;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现有信息化手段基础上,推进移动信息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促进高新企业及电子制造等企业与电信运营商进行对接,政府牵头制定高新、电子制造、系统集成等企业名录,为电信运营商在信息化服务项目中进行软硬件选型提供参考,有利于扶植本地高新技术企业。

3、通过政策扶持和重点投入,进一步加快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努力在示范园区内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能对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起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企业。

根据《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尽快出台合肥市服务外包专项政策和实施细则,重点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办公用房租赁、市场拓展活动等方面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尽快落实《关于共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协议》中有关合肥市1:1配套资金。

4、统筹规划我市网络建设,稳步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3g)。将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纳入合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环保部门出台支持3g网络基站建设相关政策,政府出面做好基站选址、建设协调等工作;对3g网络终端、业务和服务实行政府采购,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科研院所、商业机构、办公场所等率先推广使用3g手机、3g上网卡、3g上网本等业务和信息化服务;新闻媒体加强对3g网络建设和应用宣传,加强基站建设的正面宣传,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基站辐射,消除误区,为3g网络基站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5、整合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出台我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规范和促进市县(区)各级行政机关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政务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提高信息共享效率,支持业务协同,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6、打破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发展的壁垒,加快建立依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电子商务示范平台,探索符合我市市情的电子商务组织模式和运作模式。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已经覆盖到税务、工商、公安、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众多领域,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人数据、详细信息分布在这些系统中,这为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有效的支撑能力,也为电子商务发展中产品规范、推广渠道、安全、监管、信用等突出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路径。

7、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研究完善软件人才培训的鼓励政策,建立软件人才培训费用政府补贴制度。加快建设以安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为基础的“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合肥)”,建立健全服务外包人才知识体系,支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课程开发工作,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进行专题调研和课程开发,对所需资源和资金给予一定协调和财政支持;同时,切实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学分互换”合作计划,组织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培训机构对接,建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联盟,重点支持ibme.t.p和cmu-hp等国际合作培训项目实施;为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在原有人才培训支持资金基础上,对与hp、ibm等跨国公司合作的高端人才培训项目给予专项支持。

为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鼓励服务外包企业主动接纳大学生实习并给予资金支持;参照北京、上海等地的有效做法,研究完善个人所得税、经济住房、创新创业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二)关于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建议

1、尽快制定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在摸清全市科技服务业情况的基础上,从新的战略高度,制定发展我市科技服务业的总体规划,指导和规范全市科技服务业发展。

2、在孵化器建设方面,政府对投资发展孵化器的企业给予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孵化器建设及运维补贴、种子资金或孵化资金等方面支持;为创业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社保办理等“一站式”注册服务;加强各孵化器与各高校、各级人才中心的联系,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咨询,让更多的大学生、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海外人才等创业主体深入了解、参与创业;通过孵化器协会等组织,加强各孵化器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全市整个孵化器行业的发展;为孵化器引入咨询公司、投资公司、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并为中介机构提供相关扶持。

3、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应与高校院所、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整合科技成果、仪器设备、实验室、专家等资源,充实“中心”各类数据库资源,并整理成详细的名录向社会公布,为高校院所和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政府对提供设备服务的单位应予以补贴并制定相关收费政策。

4、转换机制,引进和培育科技服务机构。制定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指导意见,将挂靠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各类中介机构剥离出来,保持科技中介机构的“独立”地位,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充分利用科研设备和人才优势,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重点引进国内外具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秀科技服务机构。

5、营造环境,形成科技服务网络体系。成立科技服务行业协会,协调各中介机构的业务,沟通信息,加强行业自律,推进科技中介机构的资信认证和绩效评估工作;发挥科技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吸引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向科技创业产业园区集聚,向品牌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

借鉴北京等地的经验,建立政府投入奖励机制,每年从市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建立咨询服务专项资金(北京市每年每个专项资金不低于100万元);设立合肥市服务业专用税收发票,在所得税上,允许智力劳动的劳务支出打入成本,减少咨询服务业的税收成本。

6、大力培育专业性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加快中小科技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设立市级风险投资引导资金,以政府示范性引导资金拉动全社会各类资金投资设立风险投资机构,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增强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实力,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

配合我市高科技发展规划,政府出资、银行参与,成立专业性信用担保机构并设立信用担保基金,不以盈利为目的,担保的风险项目限定本地区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项目,对银行向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一定比例的担保,鼓励银行向风险性大的高技术项目提供先期贷款。

【第5篇】新农村科技服务调研报告

提供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市xx年在市率先成立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开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到xx年,全市22个镇(办事处),982个行政村(居委会),已全部建立了关工委,市直部门和重点企业,也相继建立了关工委组织,现有8000多名“五老”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近几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关工委的指导下,在全面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老农业专家的作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帮助农村青年走上富裕道路提供科技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

一、把科技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各级关工委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市全面展开后,我们就如何为建设新农村尽关工委之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并形成了共识。我们认为,关工委不仅要向农村送教育、送法制、送文化、送关爱,更要向农村送科技,为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创业致富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科技服务。这样做原因有三:一是符合各级党委、政府的明确要求,体现了关工委所遵循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原则。二是顺应农民的心愿。从总体上看,农民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比较弱。他们急切盼望科技服务。xx年市关工委科普教育工作团去农村调研时,所到之处,农民兄弟纷纷反映自己创业、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镇一位农民,承包了80亩苹果,连续六年只见开花不见结果,辛勤汗水付东流,因交不上承包费被村里收回了40亩,守着剩下的40亩整天发愁。黄山经济区多个芋头种植专业村,由于治不了突然遇到的腐烂病,严重减产减收。六汪镇一个村,村民们栽了3万多棵大枣,树龄在三至十年不等,大小枣树开花很多结枣少,类似的情况不少。面对农民的损失,令人十分痛心,农民急盼有明白人给予技术指导的呼声,犹如重锤击鼓,激荡着我们这些“伏枥老骥”的不已壮心,促使我们出征上阵,尽最大努力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和帮助。三是关工委具备开展科技服务的条件。市关工委于xx年成立的科普工作团,团长宋成谦同志退休前任市农业局局长,从事农业工作30多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先后聘请了19位老农业专家为工作团成员,这些老专家理论造诣较深,实践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涨。据此,我们确定把为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提供科技服务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作为关工委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每年都列入工作要点,及时进行阶段性检查总结,确保措施落实,工作到位,取得实效。

二、四措并举,增强科技服务实效

1、抓科技培训。我们本着量力而行、拾遗补缺、多办实事的原则,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农村青年的科技培训上,让他们在家门口即可学到农业科技知识。近几年来,已举办农、林、果、菜、茶和畜牧兽医、毛皮动物养殖等培训班108期,听课人数达6200多人次。在培训形式上灵活多样,坚持农闲季节集中培训,农忙季节分散培训。在培训内容上,系统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按照农民需求设置培训内容。农民反映,专家讲课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针对六汪镇夏家庄有3万多棵枣树多年很少结枣的问题,我们组织科普教育工作团成员研究员等老专家于去年三月和七月两次到该村讲课,围绕枣树的管理要求和不结果的原因进行讲解,让果农采用环剥、巧用肥、药等技术进行管理。凡是按照孙研究员传授的技术进行管理的,枣树都比往年挂果多。村民刘长锡有枣树近800课,前几年基本不结果,他采用了孙研究员巧用肥、药的技术,加强了管理,xx年收获3000多斤,收入1.5万余元。今年,孙研究员又先后四次到该村进行现场指导,全村3万多棵枣树硕果累累、丰收在望,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对该村枣树夏季管理进行了专题报道。还积极参加了西瓜、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并编写出版了8本100多万字的农业科技书,深受农民欢迎,被称为“良师益友”、“科技扶贫之花”。

【第6篇】科技兴农宣传服务团实习报告

大学生假期期间参加社会实习,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在不断的前进中,大学生通过实习可以提高自己自己能力,这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方法。我早就意识到其中的关窍了,所以今年暑假我就留在学校,我将会和同学参加社会实习之后,再回家休息,这才是我的计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此次活动我们团队以“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农村促发展”为主题,将活动与科技兴农战略相结合,与大学生团队合作教育相结合,与理论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的培养计划相结合,组建大学生科技兴农实践团,深入开展此次活动。

实践内容

时间:7月5日至15日

地点:前期地点为组员各自的家乡,后期为金华市磐安县双溪乡史姆村

内容:调查组员各自所在家乡的农业特产,将关于各种农产品的信息收集起来,并汇总,最后以博客的形式为我们的宣传工作画上句号。第二步是集体前往金华市磐安县双溪乡史姆村,对当地的板栗和茶叶做更加细致的调查,通过我们的调查,希望可以发现当地农业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尽力为他们解决。

实践过程:

7月5日至10日,组员各自在家乡调查项目,从10日开始,将他们收集到得信息以及所写的新闻稿上交,由宣传员做组后的整理并上交。在此期间,完成与后期实践地点的联系工作。11日至12日,完成前期工作。7月12日12点,队员在金华市磐安县集合,下午安排好住宿,熟悉当地环境。晚上开会分配13日工作任务。

13日上午前往双溪乡,9点到达,由于前期工作我们做得比较出色,所以到达当地的时候,双溪乡乡镇府已经为我们安排好了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9点至11点,在乡镇府的会议室里听取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研究院:权启爱教授关于茶叶现状的报告。从中我们了解到中国是世界上茶园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产量最高的国家,约占世界的33%,茶叶出口量世界排名第三。而浙江省又是全国茶园面积第二、产量和产值第三的省份。可以说,中国是一个茶叶大国,而浙江又是中国的一个茶叶大省。磐安作为浙江的一个茶叶基地,其在茶叶这一产业上所占的嗲为不言而喻。XX年,磐安的茶园面积只有1000亩,而且分布很散,只是零星地分布在各地,总产值也不过200万元。但到我们到达磐安时,当地的茶园面积已经达到4500亩,产值已达300万元,现如今,茶叶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最大的收入来源。中午我们在乡镇府开心的享用他们为我们准备的地道的农家菜。下午,我们在当地农业科技站科技员陈晓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的茶叶基地。切身实地地融入了茶叶中,虽然天气炎热,不过同学们的热情依旧不减。晚上我们回到住处,简单地吃了晚饭后,我们开会讨论了我们一天的工作,将我们的收获一一整理了一下。并分配明天的工作任务。

7月14日7点起床,按照计划9点到达了目的地,早上照旧是在乡镇府的会议室中学习。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是双溪乡乡委书记陈中新书记,以及农业科技站的站长羊昌友站长。首先陈书记为我们介绍了双溪乡的农业现状,从双溪乡农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告诉了我们目前双溪乡的农业前景,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具体发展道路。陈书记的介绍给了我们整体上的认识。而接下来羊站长则从总体讲到局部,他为我们细致地分析了双溪乡的板栗现状:

板栗是双溪乡的传统名产,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明朝《隆庆续志》“栗产安文者佳”的记载,双溪乡板栗其果大、色艳、味佳,为栗中之珍品而扬名中外。但是板栗的生产总效益并不是很高,据调查:每亩利润最高位210元。一般的为几十元至一百元,经过改造,产量每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平均每亩在40公斤左右。但在XX年以后,市场出现了价格低迷,效益下滑,这“板贱惊农”的状况,挫伤了栗农的积极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板栗本身对土壤的适应力很强,耐粗放,成林后,即使一时管理跟不上,仍有一定的产量。

因此双溪乡的板栗现在正面临着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板栗面积大,但没有可观的收益;板栗根系发达,大面积又加大了改造的难度。我们采访的时候,之前为我们授课的农业科技站站长羊昌友先生,也表示了他的担心,如果任其这样发展下去,双溪乡的板栗发展前景并不是相当乐观。不过羊站长告诉我们,目前他们正在引导农民们,将分散的板栗林联合起来,组成具规模的示范园,实现科技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最终达到高产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他们试着将相关的科研人员、企业、种植专业户和贩销大户等组合起来,组成专业协会,从各方面下够功夫,提高板栗的效益。现如今板栗在加工产业也发展的相当不错,双溪乡的人民也是想着在乡里办起自己的加工厂,将村民的板栗统一收购,这样相当于给当地的板栗农吃一颗“定心玩”,势必也会促进板栗的发展。现在农民们已经根据乡里的建议在板栗林中套种另一种农作物,两种农作物同时种植,最后选择一种经济效益较好的留下,像这样逐渐对板栗林的改造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在采访中我们看到了双溪乡板栗产业所存在的问题,正因为这个问题的发现,激励我们我们想要为之解决这个难题的决心,我们积极地联系了杭州的报社,希望可以为双溪乡做宣传,有朝一日,能够有一个板栗加工厂能进驻双溪乡,或者得到社会的帮助,最后得出一个真正切实有效地解决方案。

下午我们照旧跟随羊站长去看看板栗,站在双溪乡的山上,看着漫山遍野的板栗,心旷神怡,但又为板栗所面临的难题而苦恼。在此真心希望我们的活动能有作用。

此次活动将通过实践方式,推广农产品业的新成果,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意识,也让消费者熟悉了解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以及销售模式,提供给周边省市可以借鉴的经验,共同发展进步,促进社会和谐。

实践体会

此次社会实践使我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 躬行”道理。人的一生中,学校并不是真正永远的学校,而真正的学校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学校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而社会才是真正磨练我们的地方。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工农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而我却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从书本上无法学到而终生受用的道理。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10天的实践使我认识到了“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当中的重要性。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看法不会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处理事情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随着大家相互的逐渐了解,分歧会慢慢减少,工作开展也会越来越顺利。只有大家的思想统一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能顺利出色的完成。我们队需要团结和合作,一个和谐的社会更需要。

我觉得做一件事情只要你努力了,用心去做了,不管结果怎样都是成功的!这次的社会实践我的收获很大,感受也很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的需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不过这次来到农村中实习,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我想说的是,自己还需要更大的努力才会做好自己的工作,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可以做的更好的,只是现在的我,没有很好的工作经验,只能够和同学参加调查,等明年我一定要参加实习工作,锻炼自己!

【第7篇】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批转的《市政协工作要点》,按照发展现代服务业专题调研方案,我们组织部分委员和有关部门同志,围绕发展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信息办、科技局等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外包基地、信息传输服务业等建设情况,邀请有关职能部门、2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座谈研讨,并赴成都等地学习考察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工作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更是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提升产业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在推动我市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

,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销售收入122.8亿元,其中电信传输和信息内容服务业78.8亿元,软件业44亿元。信息传输服务业方面,固定电话用户(含公用电话和小灵通)发展到113万户(城市电话户数73万户,农村电话户数40万户),移动电话户数为357万户,农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为35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软件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市聚集了我省近90%的软件企业,合肥市软件企业实现的软件销售收入占全省软件收入的85%;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我市共有1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实现产值近10亿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三个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其中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经省政府批准,是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园区、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

围绕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目前,我市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到1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其中国家级5个,在孵企业600家,转化科技成果900余项;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促成产学研交易项目47个,交易额4900万元;“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展览规模28000平米,参展项目5000多个,219个自主创新合作项目签约,总投资988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一带”(高新技术产业带)、“三区”(高新区、经开区、蜀山区)、“多园”的空间布局。

(二)政府牵头,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引领行业发展

由于信息资源、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的配置上存在多头管理、部门分割、重复建设、资源分散等问题,为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往往需要政府出面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立共享平台。

1、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整合信息服务业资源

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电子政务建设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政务是我市信息化的切入点,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龙头。目前,我市已基本建成满足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框架。统一电子政务专网、统一政务处理平台、统一机房、统一管理机构“四统一”的合肥建设模式成效明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政务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大进展。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专网,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互联”目标,纵向实现了市、县(区)、乡镇(街道)的互连互通,横向实现同级单位之间的受控互访。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入,以“中国·合肥”门户网站为龙头,以县区、市直部门101个子网站群为支撑,重点突出政务公开、在线办事,“12345市长热线”、“114阳光政务”、“数字电视”等信息资源都得到了有效整合,通过税务、社保、公安、土地、文化、教育等近百个各类政务应用系统,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联系办理税务、社保、医保、土地、教育等公共事务,鼠标一点就能实现咨询、求助,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得到了有效共享,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建设,降低了建设成本。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科技服务报告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科技服务报告多篇范文,共有1769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科技服务报告多篇下载
科技服务报告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