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08 11:44:28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前言】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精品多篇)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一

平等对待学生

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看到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的内容,眉毛便拧在了一起,大声地问道:“今天谁值日?为什么不擦黑板?”班上鸦雀无声。我见没人答应,火上来了,生气地又问了一遍。这时,坐在最后的一位同学跑上来,迅速擦了起来。这是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老师们都不喜欢他。他认真而大力地在擦着黑板的每一个角落,弄得课室内尘土飞扬。这时我说:“同学们,都瞧见了吧,这就是由于一个人的不负责任造成的。”不知是谁小声嘟囔了一声:“今天不是他值日。”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慢腾腾地站了起来,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今天是„„是我„„值日。”我愕然了,干咳一声,说:“你先坐下,下回注意。”这时,这位同学擦完黑板,默默的回去了。课后,我无意中听到两位学生的对话:“×××同学不做值日,老师不责罚他;上次,我忘了擦黑板,就被罚了。”“谁叫你的成绩不好?老师就是偏心”„„我呆住了,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案例分析

由此可见,优生和差生即使犯同样的错误,由于教师平时对优等生的袒护,对差生的偏见,就出现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同的阴影。自然,学生们对老师的认识也是不同的。这是可悲的现象,是老师的偏见给造成的。要让学生还老师一个公正的认同,教师必须做到:

一、平等对待优生和差生。不少教师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人才,对他们总是高看一眼,平时的态度和评价也是较为积极的,而对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则打心眼里看不上,认为他们根本不是念书的材料,将来也不会有大出息,因此对他们的评价也是消极的。这是认识上的偏见。当前,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家长,一提到差生,似乎叫人担忧。社会上的人听说是差生,就摇头;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差生,心里面就有说不出的难过;班主任听说是差生,就不愿接受。对于我自己在这件事中,也因带了有色眼镜对待优生和差生,才导致引起学生的私语的;也影响了自己的教师形象。作为教育者既要培养尖端人才,更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才是正确的教育。

二、应尽量发掘差生的闪光点。和中等生或优生一样,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如果经常深入班级,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每个后进生的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较大的可塑性和矫正的可能性,班主任要努力寻找并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案例中的这位差生,他的闪光点很明显:热爱老师,关心集体,爱护同学,有责任感。如果今后我能充分利用他的闪光点,给以重任,深信这位同学定能发挥所长,为班集体作出贡献,也定能转差为优的;也达到了我们要红花盛开,也要绿叶郁葱的教育效果。

三、应尊重爱护差生。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因此,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在学习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尊重,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尤其是对差生的尊重更是对他们的一种最大的激励,也是给了他们一种向上的动力。教师的尊重和爱护会使学生感到温暖。只要我们教育者多给他们一份爱,每个人都来关心差生,爱护差生,促差生向积极方向转化,是完全做得到的。案例中,我的疏忽大意是没有做到尊重这位同学,没有及时给以表扬;让其他学生误认为差生无论做什么有益于

集体的事,都是不会得到老师的赞赏的。从而自暴自弃。这是我需要补救的工作。

四、应加强老师的自身修养。韩愈先生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班主任,要依靠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智慧,依靠自己的感召力、吸引力,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陶冶、感染、示范,以达到教育之目的。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

1、为人师表。首先必须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坚定的信念。要像蜡烛一样,把自己的全部光和热献给社会;要像粉笔一样,为播种文明献出自己洁白朴素的一生。

2、热爱学生。这是班主任教育必须具备的教育素养之一,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原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教师所专门接触的是人才,而且是最年轻和最富于敏感的人才。他们是未来的建设者、创造者。”因此,我们不仅要爱那些思品天赋较好的学生,也要对那些缺少天赋而自卑的学生以理解和尊重,对那些“有毛病”的学生以爱护和严格要求,热情地对待。总之,教师要为人师表、处事公道、奖惩得当,学生才信任,教师才有威信。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二

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到好好说话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愉快心情。了解说话时要面带微笑,说话之前要先想好,说话时不能急躁,而且要为别人着想。学会一些说话的技巧。

适应年级:小学中年级

活动准备:

1.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2.准备闯关的课件。

3.教师准备:镜子 礼物 两种纸牌 题板

4.学生准备:一面小镜子

5.教师事前对班长进行心理调查。

6.邀请一位神秘嘉宾。

活动过程:

今天很有幸将要和大家一起度过这一节课的快乐时光,大家肯定没想到,我还邀请了一位神秘嘉宾,你们一定想知道他是谁吧?掌声有请!

看来神秘嘉宾不肯轻易露面,大家看,原来他藏在那里呢!(大屏幕上出现一个人物剪影)

要想见到他必须穿过一座迷宫,而且路上还有七口大箱子挡住了去路,只有闯过这七关拿到箱子里的法宝才能见到他。大家有信心吗?

【分析】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和探索的情景,让学生兴趣浓厚、信心十足地学习。所以,教师设计“走迷宫”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

第一关:跟我学

——沟通你和我,有话好好说

【分析】这一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借闯关的形式揭示课题。

第二关:笑着说话

实验:请你用以下几种表情对着镜子说“请你让一下”比较一下那种表情让你的心情最好?

平淡地说 微笑着说 烦躁地说

咱们平时说话要尽量面带微笑,让自己和听的人都有个好心情。

【分析】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需要学生自己去认知,、感悟和建构。这个过程不是单纯靠外力,由外部刺激向内部意识的“传授”“教导”和“训练”,而是由内部意识向外部动作的转化过程,是一种感悟。所以,教师安排学生对着镜子来表达,客观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以达到自我教育的教学效果。

评出“微笑天使”,让大家向他们学习。

对着镜子微笑着说——沟通你和我,有话好好说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三

(主持甲、主持乙):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

(主持甲、主持乙):今天由我们为大家广播,希望大家能喜欢。

(主持甲):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家长的百般呵护,因此也使我们的身心存在了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来谈谈有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请听《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并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我们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6个方面,即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的客观化程度、社会适应性、行为习惯。

(1)智力发展水平:虽然智力发展优秀者并不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发展水平低下,那将毫无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其智力发展应属于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情绪稳定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所谓合理的情绪变化是反应,当有了喜事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时产生悲哀的情绪。此外,还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3)学习适应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喜欢上学,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轻松;对于学习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高。

(4)自我认知的客观化程度: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顺利地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阶段转变;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主要从周围环境中寻找评价自己的参照点,对自己的认识开始表现出客观性。

(5)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往往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务能由自己来料理,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中,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孤立起来,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

(6)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外部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迟钝;他们不会因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大发脾气,也很少出现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举动,其行为表现同他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

(主持乙):对照刚才的标准同学们可以自我检测一下,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心理小测验,请看题:

(主持甲):《当别人得第一》

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小博考了全班第一名,而小齐只得了第七。老师多次表扬小博。如果你是小齐,你会怎么做?

(1) 很生气,不再理小博。

(2) 逢人就说小博的坏话。

(3) 大方地走过去,握住小博的手,真诚地祝贺他。

(4) 虚心向他学习。

(5) 如果他有困难,真诚地帮助他。

(1)(2),这两种做法不可龋不理他,说明你心胸狭窄。 说他坏话就更不应该,这样做损害了他人的利益。

选(3)(4)(5),这三种做法都很好,说明你有博大的胸襟。你会进步更快,人缘更好。

(主持乙):有了好心情生活才会快乐,学习才会有进步,那《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 》呢?今天我们交大家几招:

(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有些人把自己的抱负定得过高,根本无能力达到,却在别人面前天高海阔地谈论起来,受到别人嘲讽后,终日郁郁不欢;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如果把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然就会心情舒畅了。

(2)对他人期望不要太高。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若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何必要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

(3)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当你勃然大怒时,很多蠢事都会干出来,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自制,把愤怒平息下去。

(4)偶尔也要忍让。要心胸开阔,做事从大处看,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小事则不必斤斤计较,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5)暂时回避。在遇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些喜欢做的事,如运动、看电影等。

(6)找人倾吐烦恼。如果把心里的烦恼告诉你的挚友、师长,心情就会顿感舒畅。

(7)为别人做些事。帮助别人不单是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还可以确定自己的价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

(主持甲):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条心理调适的妙招:如何拥有快乐的心情呢?试试下面的方法吧:

1、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告诉自己:“今天我很快乐。”然后,对着镜子笑一笑。

2、经常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光,比如,过生日的快乐情景,和同学们郊游时的嬉戏。

3、经常默念自己的优点。

4、看一些有趣的笑话。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

1、听一首优美的曲子,或者唱歌。

2、去跑步、爬山,或者打球。

3、打扫自己的房间或书桌。

4、找一个信任的人,把心中的烦恼告诉他(她)。

5、将一个笑话给别人听。

6、把不快乐的事写出来。

想一想,你还有什么方法?把它们记在你的小本子上。

(主持甲、主持乙):今天的红领巾广播到此结束,谢谢收听!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案例 篇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小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焦虑、急躁、任性、固执、自卑等倾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从孩子自身来看,由于知识的匮乏、视野的狭窄等外部条件的制约,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往往滞后于生理的发育,从而导致学生个性心理结构发育的不完整。

从家庭方面来看,小学生的家长正处于生活的奋斗期,抚养孩子的起步期。生活的忙碌,经验的不足,家长缺乏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对于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处理简单,尤其是孩子的心理问题更是缺乏关注。另一方面,家长们越来越意识到社会竞争的强烈,他们把更多地期望都转移到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于是,无形中给孩子增添了巨大的压力。

从学校方面来看,激烈的升学竞争、部分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好多孩子往往顾此失彼,再加上个别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都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等不平衡状态中。

从社会方面来看,不健康的网络游戏、暴力、不良的的消费观等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都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刺激,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发展。

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控,从而以健康的心理去认知自我,快乐而和谐地融入社会尤显迫切和重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心理辅导特点,我以活动为主线,以班级为组织单位对学生进行了题为《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的团体心理辅导。

活动设计

一、游戏导入

根据老师的动作猜猜我要表达的情感。看喜剧小品(做动作:鼓掌)见到朋友(做动作:握手)与朋友再见(做动作:挥手)还有哪些情感可以用手表达出来呢?(学生做动作,老师来猜表达的情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老师可以装作不知以求得学生的帮助)

二、整理出生活中自己记忆犹深的几种情绪

(一)画手掌的轮廓(学生在预先备好的白纸上描画出自己左手的手掌轮廓)

(二)我们接着做个淘宝的游戏!

(游戏简介:有4个盒子,其中两个是装有礼物的。请四位同学生到前面任选一个盒子,并当众打开盒子。其余同学仔细观察四位同学的表情,并用一个词语表达出自己以及淘宝人此刻的情绪,写在手掌图中任意的一个指尖上,并把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写在对应的手指上。)

(三)生活中你还有哪些不同的情绪经历,也写在手掌图上。

本环节通过学生的交流和展示,老师可以有代表性地利用多媒体完成一个手掌图,写出5种不同的情绪以及所对应情绪产生的原因。

三、学习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一)了解不良的情绪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性,让学生认识到调节自己情绪的重要性。

(二)案例引导,从集体讨论中学习和感悟调节情绪的方法

案例1:王东刚从外地转来。他平日不大说话,几乎没有朋友。别人在一起玩,他只能在远处望。(课件)

师: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呢?怎样能让王东走出孤单,变得快乐呢?谁有好的方法? 生:与人交流。

师:科学表明,心情不经常梳理的话,很容易患各种心理疾病。而梳理心情最好的方法就是与人交流。与人交流的方式都有哪些呢?

生1:打电话。

生2:、

案例2:张华和小川是一对好朋友,可这两天,小川却莫名其妙地不理张华了。因为有了心事,张华回家经常发火耍脾气。你来判断张华此时的情绪。小组马上探讨,为他找出解决烦恼的办法。

1组:我们认为应该主动地找小川谈一谈,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不理自己了。如果不能当面谈的话,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的方法。

3组:可以用音乐疗法。

师:音乐真的有这么神奇的疗效吗?我们暂时不下什么结论,先听几段音乐。

(三)利用所学的知识试着解决自己的烦恼

师:有了刚才这些方法的启示,你能不能解决自己手掌图中的烦恼呢?想想看,也许你还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我们把它写在图中的掌心部分。

学生写后进行交流,教师总结出调节情绪的方法:与人交流、听音乐、写日记、想想高兴的事、做游戏、做运动等,并进行板书。

四、欣赏歌曲《歌声与微笑》,在音乐声中结束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1、活动法: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最贴近于小学生的生活,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更容易唤起他们思维的灵感。因此,以游戏来导入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这个

小游戏的设计还意在暗示学生:手可以表达情感,同样,我们的情绪也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是可以进行调节的。

2、体验法:本节课,我多次运用这种方法。

①在画手掌轮廓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右手描画自己的左手,这除了是让学生体验了亲自实践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教师早已从此时将学生的全身心慢慢牵引到活动中来,引着他们身临其境。

②通过淘宝游戏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

③最初,我是通过“名人名言”以及资料展示的形式向学生描绘音乐在调节情绪中的重要性的,后来我发现苍白的说教远不如学生亲身体验来得更直接更深刻,所以就改用了在课堂上听音乐的形式。音乐的选择主要采用对比式,如:欢快与悲伤的,兴奋与宁静的,舒缓与激昂的。学生听完音乐,马上就能产生情绪体验,从而感悟到音乐在调节情绪中的重要作用。

④利用课件将生活场景再现,假设的角色转换,再加上教师入情入境的讲述,这样间接式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学生切入主题。

3、案例引导法: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首先得让学生知道自己平日生活中有哪些情绪。这一环节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例子,一个引子,打开他们尘封的记忆,让他们整理出自己在生活中表现出的各种情绪。

4、及时肯定,积极引导法:我利用投影让学生将自己写的内容真实地展现出来,通过交流让学生将自己真实地感受表达出来,并且不失时机地表扬“大家能把自己的情绪真切地表达出来,说明大家都很坦诚。”阳光性的评价让孩子们有了表达的信心和勇气,这样下面的教学环节就可以如鱼得水了。

5、讨论法:在让学生总结和寻求自己解决烦恼的办法时,我主要运用了这种方法。本环节要把时间充分放给学生,不要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要让学生放开思想的包袱,尽情地交流。在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从而获得资源的共享。

6、暗示法:在本课结束时,我和学生共同歌唱《歌声与微笑》。无论是作词还是旋律,歌曲本身就能给学生一种很好的情绪调节,并且这首歌的出现还在于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那就是让他们永远欢乐——将欢乐留给自己,留给他人。

教学后记

在本次的心理辅导上,我意在通过各种活动,如:游戏、案例、听音乐、绘图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明理。当然,这期间,我运用讨论、体验、案例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活动贯穿始终。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交流的作用有四:其一,能够再次梳理学生的思维;其二,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反馈信息;其三,能够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其四,来自于同学之间的答案会产生一种榜样性的力量,给他们的学习带来激励;其五,让学生拥有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参与课堂,以达到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通过“个人班上交流”,“组内个人交流”,“小组代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在交流中探讨,在探讨中明知悟理。

总之,学生的心理健康始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自己的使命,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还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导向和行为引导,使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至高境界。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案例 篇五

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以来,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从原来的只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到现在既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又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而进行教学,从学生普遍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一、案例介绍: 梁某,男, 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打从他进小学起就不断有家长来学校找我要求不挨着他坐,原因就是他从学前班起行为习惯太差,打人、偷摸别人的东西等。父母离异、孩子长期跟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觉得孩子可怜对孩子百般溺爱。爷爷有心脏病、奶奶整天忙于社区老年工作,对孩子不做作业行为时管时不管,方法也存在问题,对待孩子的态度只说不导,经常埋怨孩子不用功,但是又不知道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

二、案例分析:

该生缺少父母的爱,渴望引起别人重视,乏自信心、意志薄弱,长期用偷小摸行为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1、自卑心理

大部分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但有的学生由于长期的失败经历,经常遭到批评的待遇,所以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便产生自卑心理,可是他们又非常害怕别人对 自己冷嘲热讽,就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经过观察,我发现梁某头脑灵活,但上课经常在下面偷偷玩玩具,下课也和成绩差的同学一起玩。他学习习惯很差,作业乱做乱画,早晨经常迟到。

2、偷拿成性

学生道德意识缺乏,法制观念淡薄。认为偷东西不是偷,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用时方便一些而已;有同学是因为偷东西成功很有成就感,为了刺激而偷,有的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偷东西小的时候是不晓得,长大了家长也没有注意他偷别人的东西,又不给钱给他买东西,以致他去偷别人的东西自己用。到后来有时就是为了报复成绩好的同学。父母未加注意,孩子总是倾向于满足自己的需要,偶尔的不当行为受到默认,得到强化,以后就会明知故犯,形成盗窃行为。

3、意志薄弱,易受不良习惯影响

有一定上进心,但不能持久,意志薄弱,易受干忧。梁某还喜欢和低年级的一个家庭情况复杂的学生粘在一起偷拿别人的东西,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教育后,有时有悔改之意,但是由于他自制能力差,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有可能知难而退,坚持不了几天时间便又故态复萌了。

4、占有欲望强烈,自我意识浓重

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特地去做不好的事情引起老师的注意,看到别人的成绩好,东西多而眼红,于是,突然偷别人新玩具或学习用品等就成了他感兴趣的事情。

三、辅导策略

教师在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和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自身条件确立有利于个体发展的“可触摸目标”,使其能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作出明智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1、寻找根源,改善行为,增强自信

聆听是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首要基本技术。教师必须多方面调查,找学生细心谈话。对于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学生,教师必须客观的对待他,而不能主观的将学生圈定为“小偷”,教师应单独与学生进行交谈,让学生知道偷窃是耻辱,然后了解他偷窃的动机,消除诱因,并告诉他小偷小摸行为被别人知道了会难以得到他人的信任,要求同学们自律。例如:梁某有一次趁大家都不在教室偷拿了同学二十元钱,我找到他后与他单独进行交谈,刚开始时他怎么也不承认,后来经过反复做工作,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把拿走的钱还了回来。我在班上说这钱是老师捡到的。让同学们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锻炼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小学生往往缺乏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因此在矫正过错行为的过程中容易受外界诱因的干扰,错误行为出现反复。有偷窃习惯的孩子,在新的行为尚未巩固时,当他看见有偷窃机会,又会“不由自主”地行窃。梁某在一次我校外出社会实践活动时,出发前我就先告诉他“出去别去摸别人的东西”可到了目的地他却去偷拿超市的东西,被超市逮了个正着,最后我校的俩个老师去超市购物把他带了回来。不放弃平时的细微观察,准确诊断出 根源所在,谈心、家访、讨论,对小偷小摸行为的同学说一句话。让小偷小摸行为的学生能知道自己的错误,并愿意去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在平时,坚持对他进行正面教育,捕捉他的“闪光点”,为他树立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注意正确对待他,鼓励他积极进取,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分析原因,给予帮助和指导,把受挫的自信心及早地树立起来。在课堂上他回答对了问题我会说“梁某回答得真好啊!上课积极开动脑筋,大家为他鼓掌吧!”。班会课上,在会上,我对同学们说:“梁某这段时间进步很大,请大家为他鼓掌?”平日里一向受批评的他,居然也享受到老师的肯定,对自已的行为有了更深的思考,有了较大的改善。对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学生进行矫治,必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开始。让他们认识到偷窃是不正确的、不道德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2、激励学生,激起动力,懂得自爱。

学生都需要进步,《学习的革命》一书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对梁某进行激励。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梁某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梁某同学?”渐渐的,梁某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班上也有近一年太平了,可有一天课间操大家都去做操了,有几个孩子打扫卫生做操十分钟结束后回到班上又有两个孩子笔袋不见了,笔袋从梁某的书包里翻了出来,这让我感到奇怪“当时梁某去外面做操去了,不在教室里”,通过分析我发现是

有孩子在搞恶作剧,有意栽赃梁某,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我在班上对恶作剧的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梁某:“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小时不懂事爱搞恶作剧,现在懂事了,是个好孩子”。因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找到生活的乐趣,又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丰富学生的生活,同时让他们能多为别人考虑,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学生有了荣誉感,慢慢就会懂得自爱。

3、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当学生出现小偷小摸行为时,教师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一种压力。认识到这种行为是为家庭所不容,为学校所不许,为社会所不齿的。同时提醒家长注意教育方法,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发现孩子拥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一定要追查清楚。梁某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需要,例如孩子们随着季节更换而买的各类玩具。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马上夸奖他的闪光点,家长会上大肆对梁某进行表扬让他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满足,增强自信。

四、结论

偷窃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需要我们全面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所有手段、办法,完善措施、制度,形成校内外齐抓共管,建立学校、家庭、社 会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切实解决小学生小偷小摸的行为,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接帮人。通过五年的教育梁某改正了这一行为习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孩子是我们教师任重道远的任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她们成为合格的健康的人!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精品多篇)范文,共有1040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精品多篇)下载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