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24 11:06:54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摘要]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多篇)

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赏析 篇一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诗,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赏析: 篇二

《咏初日》诗是赵匡胤在灵山寺门前咏的。此诗一气呵成,诗意质朴而又粗犷,境界开阔而又壮观。首二句写一轮红日喷薄欲出,赫赫炎炎,势盛光艳。“光赫赫”,“如火发”,形如口语,把太阳初升时的壮丽景象描绘得活龙活现。后二句,诗人以红日初升自况,以群星、残月比喻当时的各个割据势力,并以红日逐退星月,普照大地,象征自己铲平割据、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气势磅礴,寓意深刻,形象生动,是一篇比较成功的述志之作。所以陈岩肖赞叹说:“混一之志,先形于言,规模宏远矣。”

赵匡胤咏初日古诗原文及赏析 篇三

原文:

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望庐山瀑布》古诗 篇四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瀑布好似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赏析

这是作者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景色,反映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似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似一条巨大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瀑布。

诗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高峻。

这样写作者觉得还没把瀑布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与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确是状物写景与抒情范例。

《望庐山瀑布》古诗 篇五

《望庐山瀑布》

作者【唐】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篇六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⒀,遥看瀑布挂前川⒁。

飞流直下三千尺⒂,疑是银河落九天⒃。

【注 www.shancaoxiang.com 释】

⒀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⒁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⒂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⒃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白话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赏析】

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北临长江,东南傍鄱阳湖,古称南障山,相传秦末有匡俗兄弟七人庐居此山,因而得名,瀑布,指香炉峰附近的开先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峰在庐山西北部,因其峰尖圆,状如博山香炉,加上峰顶终年云雾如香烟缭绕,颇具香炉之神。这句诗是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色,为瀑布勾勒一幅壮美隽逸的背景图画。香炉峰上之山石多为紫褐色,兼有云母页岩,山头常年云雾升腾,·949·《唐诗鉴赏大典》

在阳光的照耀下,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因此远远望去会有“紫烟”缭绕之感。这里的“香炉”、“紫烟”无疑是景物名称的偶然巧合,但是经过诗人似乎漫不经心的一笔巧借、点化,却增添了动感。这里的勾勒环境,其实并不单纯为了描绘美景,而是借此来寄情托意,将自己的性格、理想寓于追求香烟缥缈的仙境的志趣之中。唯其如此,才更能显示出“谪仙人”李白那飘逸、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遥看瀑布挂前川”,把遥望中开先瀑布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里的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突现了远望中瀑布的静态感、其灿若珠帘、洁如白练的壮美感。这样,在雄阔的背景中勾出珠帘垂空、直泻润底的一泓瀑布,就增添了诗歌景中有声、以静显动的气韵。

“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诗人扣紧瀑布的`喷涌, 通过“飞流”、“直下”两个极有气势的动词和“三千尺”这个富于夸张的数量词,把瀑流之湍急、冲力之猛烈、声势之宏大,展现于读者眼前。在这突如其来的气势面前,第四句妙笔的生发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中,诗人巧借银河自天而降的比喻,渲染瀑布飞动的气势。此处的“疑”字分外传神,它既真切地传达了诗人仰观飞瀑时一刹那间的心灵感受,又符合开先瀑布高接云天的实际。它在青玉峡之上游约二华里处,位于香炉峰之左前侧,其正后方没有峰峦遮挡,瀑流自开先峰脊直泻而下,游人在瀑布前仰望,大有瀑布之水“天上来”的感觉。

李白是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大师,这首诗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精神、激奋的爱国热情和横空飘逸的才气。诗人积极浪漫地调动想象、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来突现庐山开先瀑布的变幻多姿和雄奇壮观,把瀑布描绘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形象。

全诗融情于景。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洋溢着诗人昂扬激进的思想,蕴含着他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切感情。诗人丰富独特的想象,使全诗的字里行间飘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诗人又调动衬托、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段,更使全诗神采飞扬,浑然天成。苏东坡对李白这首《望庐山瀑布》诗推崇备至,评赞曰:

帝谴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南宋·葛立方:《韵语阳秋》)。

作者简介 篇七

李白(701—762),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横溢,感情恣肆,他的诗被杜甫称赞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被称作“诗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属吉尔吉斯斯坦),五岁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青莲乡。少年时博览群书,研习剑术,26岁时出蜀,开始了一个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后任翰林供奉,报国志向得不到施展,加上他蔑视权贵,放荡不羁的性格,遭到权贵的谗毁。李白对仕途失望后,离开了长安。再次南北漫游10余年,这期间结识了杜甫,成为莫逆之交。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柏蒙冤入狱,后遇赦返回。晚年漂泊异乡,762年,病逝于当涂(今安徽省境内)。

李白现存诗篇900多首,内容丰富,有的批判黑暗现实,有的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报国之志,有的表达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懑,有的。吟咏自然景物。追求身心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的诗歌中的主旋律。

在艺术上,李白继承和发扬了浪漫主义精神与创作手法,运用神话传说,驰骋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出神入化,挥洒自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自己的这两句诗是他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

《望庐山瀑布》诗意 篇八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译文及赏析 篇九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层。

名家点评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然余谓太白前篇古诗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磊落清壮,语简而意尽,优于绝句多矣。

宋代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二:徐凝《瀑布》诗云:“千古犹疑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或谓乐天有赛不得之语,独未见李白诗耳。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故东坡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以余观之,银河一派,犹涉比类,未若白前篇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凿空道出,为可喜也。

元代韦居安《梅磵诗话》:李太白《庐山瀑布》诗有“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二句“语简意足,优于绝句,真古今绝唱”,“非历览此景,不足以见诗之妙”。……有“疑是银河落九天”句,东坡尝称美之。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刘云:奇夐不复可道。又云:以为银河,犹未免俗耳。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苏轼曰:仆初入庐山,有陈令举《庐山记》见示者,且行且读,见其中有徐凝和李白诗,不觉失笑。开元寺主求诗,为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为徐凝洗恶诗。”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非身历其境者不能道。

《望庐山瀑布》意境解读

全诗四句,诗意发展分两层。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高高的香炉峰,弥漫着淡淡的云烟,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真像一座顶天的大香炉,焚烧着,冒着冉冉上升的紫烟;远远看去,气势壮阔的瀑布好像一条大河竖挂在香炉峰的绝壁上。〕

第一层,紧扣题目,交代瀑布的位置,正面点出瀑布。

香炉峰,为庐山七峰之一,高耸入云,孤峰独秀,状似香炉。诗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取“香炉峰”前二字入诗,格外精妙:一方面暗点了题目,交代了瀑布的所在处;一方面给香炉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一座顶天立地的大香炉,冒着袅袅“紫烟”,简直要烧到天宫仙界里去了,令人遐想。“香炉”唤出“紫烟”,“香炉”的高大,“紫烟”的升腾,使香炉峰愈加神奇了。句中的“生”字,使“紫烟”源源不断地上升,而整个的香炉峰也在时隐时现飘飘忽忽的“紫烟”中动起来。“生”承“日照”,“日照”为“紫”之源,全句尽是动态的描写。作者是把香炉峰放进天地间的大景观中“望”的,可见诗人胸怀的博大。诗的开篇就写出了香炉峰峭拔雄奇直入云端的高大形象,具有非凡的气势,这为后文写瀑布提供了自然条件。

“遥看”扣题中的“望”字,把题目明点了出来。“遥看”,远远地看,但“遥”不仅含远的意思,从“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诗句中,可以想见瀑布汹涌澎湃的气势,和撼山岳吞谷壑的气概,可知“遥”既写远景,又衬托出瀑布的壮阔气势。“瀑布”承“香炉”,“香炉”为“瀑布”提供了一个高远阔大的背景。“香炉”高耸云天,可见瀑布来势之大,远远看去宛若挂在香炉峰巅依壁而下的大河。“挂”字的意味更耐人咀嚼,“挂”即“竖”,让大河竖挂起来流,而且是竖挂在香炉峰的绝壁上。试想,其状态其气势满可惊天动地的。“挂”字,使全句呈现出一种宏伟的景象。“挂”为静态。但“挂”中藏动,而且动得很有气魄,使“瀑布挂前川”的视觉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首句“香炉”“紫烟”是静景,一个“生”字,成了动态景观;次句的“瀑布”本是动景,一个“挂”字,则成了静态景观,可见诗人艺术技法的精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香炉峰上的瀑布,从三千多尺的高处直泻而下,简直令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落到人间来了。〕

第二层,写瀑布悬挂之高,水流之长。

形容“流”用“飞”,极言水流凌空而泻的壮观气势。形容“下”用“直”,极言山势的陡峭挺拔。“飞流直下”,是对上句“挂”的具体化形象化的描绘。“挂”是远看,“飞流直下”是近观。“飞”“直”,极言“流”“下”的湍急迅猛。“飞”和“直”字把香炉峰瀑布的形象写活,气势写绝。“三千尺”,极言“飞流”的高长。“三千尺”又紧扣上联的“挂”,加之“三千尺”和“前川”相映合,可见诗人在构思上,无不紧紧地围绕着“瀑布”这个主体展开。

诗的前三句,无论是从立意上看,还是从结构上推敲,都是句句相联,字字相通,层层相扣,步步深入的。首句虽未直写瀑布,也是准备写瀑布,否则“瀑布”便无处着落;二、三句:“遥看——挂——。飞——直——三千尺”,对瀑布的描写可谓气势贯通,一气呵成。诗人挥毫驰骋,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的'语言,浓彩重抹,发挥了丰富的想象,使瀑布的形象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疑”是诗眼,是对诗的意境深化的关键一字。“三千尺”,自然是诗人的想象,夸张的描写。由于香炉峰的高峻秀美,瀑布的磅礴壮观,诗人在惊叹“壮哉造化功”之际,自然想到宇宙中的茫茫银河了。“银河”,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系,由于星群密集而白光闪烁,宛若河流。诗人将香炉峰上的瀑布与天上的银河联系起来,实在是奇特而又大胆的想象,使人倍感亲切。“落”字,极言流势急骤迅猛,似闪电横空,使境界更高远。“九天”,极言天之高,与首句照应。“紫烟”升天外,而瀑布却从天外来,收到了逆向反衬的艺术效果。这样,首尾呼应自然。通过以上分析,可从中概括出诗的思路脉络:自然景观——浪漫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典型化的再现,达到了如此高超的艺术境界,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成为千古之绝唱。

【望庐山瀑布综述】

诗人热情赞美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观,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诗人以“香炉生紫烟”的奇特想象,以“直下三千尺”的夸张,以“银河落九天”的兼有夸张的比喻,描绘出了瀑布从香炉峰巅倾泻而下的雄伟气势,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

首句不直写瀑布而先写香炉峰,采用映衬手法,借这形如香炉、经日光照射而云蒸霞蔚、紫烟缭绕的高大山峰,为壮美的瀑布制造阔大而神奇的背景。次句“遥看”,既关合诗题之“望”,又补足首句文意,引出以下两句,使得诗句简洁凝炼,有力地突出了瀑布这一主要景观。瀑布自“前川”奔泻而下,近看自然极有动感;然而诗人却在“遥看”,着一“挂”字,便化动为静,使得整个瀑流如玉帘垂空,又如白练高悬。这种景象,正是“遥看”的结果,如果近在咫尺,翘首仰视,便断难获得这种感觉。

第三句由静转动,极写瀑布悬空飞注、势不可当的气势。“流”而谓之“飞”,“飞流”而曰“直下”,“直下”竟达“三千尺”,则山之高、瀑之急、流之长、力之大,皆不须费词而已跃然纸上。然而,此句虽奇,尚属写实范围;到了末句,则纯属心理感受。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揉合在一起,使得景物描写带上了浓郁的神奇色彩,达到了更高的境界:“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何等雄奇壮美的景象!以天上的银河比拟飞悬的瀑布,以银河从九天的猛然泻落比拟瀑流从高山之巅的直下,真是想落天外!这样一来,不仅所写景象及其气势都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而且贴切的比喻使得夸大之景在更高的程度上传达了原景的神韵,从而既给人以力的震撼,又给人以美的感染;既给人留下了独特、逼真的深刻印象,又给人造成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同时,一个“疑”字,更令人于景物欣赏之中见出诗人惊奇而又赞叹的神态,获得实、虚交融,景、情合一的艺术感受。无怪乎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对此诗击节称赏,作出了“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戏徐凝瀑布诗》)的高度评价

《望庐山瀑布》古诗提要及诗中地名

古诗提要: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宋苏轼以此为古今咏瀑布之最佳诗篇,有诗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戏徐凝瀑布诗》)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句,空中落笔,直撮瀑布之神,兼传“望”字之理,惊心动魄,为传诵人口之名句。

诗中地名: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山、南障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李白《庐山谣寄卢竺御虚舟》有“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好为庐山谣,兴与庐山发”。《别东林寺僧》有“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望庐山五老峰》有“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为宋中丞自荐表》云:“避地庐山”。另有《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广陵立马赠别》、《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望庐山瀑布》、《庐山东林寺夜怀》、《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

香炉:指香炉烽,庐山山峰名,因其形状象香炉,峰顶常烟雾缭绕,故名。庐山有四香炉峰:一在东林寺南,曰北香炉峰。一在秀峰寺后,曰南香炉峰。一在吴障岭东,曰小香炉峰。另还有在凌霄峰西南原太平寺后的一座山峰,也曰香炉峰。李白诗写香炉峰为秀峰寺后的南香炉峰。李白《望庐山瀑布》(其一)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其二)有“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有“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有“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有“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留别金陵诸公》有“香炉紫烟灭,瀑布落太清”。

赏析 篇十

《望庐山瀑布水》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多篇)范文,共有924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多篇)下载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