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荷花的经典古诗词【通用多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23:20:53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引言】荷花的经典古诗词【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荷花的经典古诗词【通用多篇】

荷花的古诗词 篇一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赠荷花

【作者】李商隐【朝代】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4、狂夫

【作者】杜甫【朝代】唐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5、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荷花》教案 篇二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二、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一、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二、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交流资料,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对荷花的了解。

2、播放荷花录象,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形象感知。

3、谈谈感受:看完录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白态的荷花……)

4、教师引入:荷花真美啊,美得同学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也特别喜欢荷花,他还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让我们随着作者到文中细细欣赏吧。

二、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把你喜欢的段落绘声绘色地读给同桌听,让他和你一同分享作者优美的语言。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体会,也可以是自己的疑问。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发言小结一下:瞧,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大家说得多好啊,老师把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总结以下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自己的疑难。现在,我们先来欣赏美丽的荷花。刚才好多同学都夸荷花很美,你们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5、小组学习、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个句子写出了荷叶的多、大、绿。(出示课件,体会荷叶的挨挨挤挤)

生:我觉得“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个句子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出示课件,体会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

生: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冒”字用得特别好,它把白荷花写活了。

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还有别的什么不同的姿势?你们可以比一比,也可以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比划)

师:多么千姿百态的白荷花啊,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把二、三自然段读一读。

三、再创想象,拓展语感

师:同学们,这么美丽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现在,你们就是这满池荷花中的一朵了,哪一朵最美你就是哪一朵。你们穿着雪白的衣裳,在微风中摇摆。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教师配乐朗读,学生用心倾听)

师:啊,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刚才还有哪些小动物告诉你什么悄悄话呢?

生自由表达:小鸟告诉我……蜜蜂告诉我……蝴蝶告诉我……青蛙告诉我……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多么美丽的荷花啊,连蜻蜓、小鱼、小鸟都被吸引过来了。请同学们再美美地读读这一自然段,先在小组里读,等一下各小组推选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来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四、拓展延伸,抒情表达

教师引入: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

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可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

师总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它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依然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吧。

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画一幅荷花图

2、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3、办一期有关荷花的手抄报

4、深情地颂读课文

荷花的古诗词 篇三

《山有扶苏》

【先秦】诗经·郑风

山有扶苏,隰(xí)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泽陂》

【宋】诗经·陈风

彼泽之陂(bēi),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

有美一人,硕大且卷。

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栏通:阑)(何限恨一作:无限恨)

荷花的经典古诗词 篇四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

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

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

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

愿托华池边。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莲 花

唐 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

轧轧兰桡入白草。

应为洛神波上袜,

至今莲蕊有香尘。

莲 唐

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

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

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

玉露洗残红。

看著余芳少,

无人问的中。

咏双开莲花

唐·刘商

菡萏新花晓并开,

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

早晚双飞池上来。

芙 蓉

唐 温庭筠

刺茎澹荡碧,

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

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

美人清镜中。

南楼未归容,

一夕练塘东。

独芙蓉

唐 王贞白

方塘清晓镜,

独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

敛苹空自愁。

日斜还顾影,

风起强垂头。

芳意羡何物,

双双鸂鸟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蓉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采莲曲 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

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

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

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

莲叶捧成杯。

荷花的古诗词 篇五

一、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佚名《西洲曲》

四、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五、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六、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李商隐《赠荷花》

七、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八、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秦观《纳凉》

九、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十、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十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十二、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十三、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十四、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

荷花的知识 篇六

荷花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全身是宝, 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效益。 花开于酷暑高温的夏日, 姿雅色丽, 清香远溢。 古时为官庭园圃或私宅庭园的珍贵花卉之一,近代园林中被广泛选作水景园的主题植物。 其地下茎(藕)和果实(莲子)营养丰富, 是传统的菜蔬和滋补品。 荷叶、荷梗、藕节、莲蓬、花蕊、花瓣都可入药, 叶、梗又可作包装和工业原料。

荷花中通外直, 出于污泥而不染, 古往今来诗人墨客都用以赞美人之高尚品德。 花叶多姿, 婷婷玉立于水中, 给人以清净高雅之感。 荷花在佛教中被视为净洁圣物, 倍受尊敬。

荷花又名芙蓉, 三国时代的文学家曹植作《芙蓉赋》, 赞赏荷花是“览百卉之英茂, 无斯花之独灵”!相传农历6月24日是荷花的生日, 古人特地在这一天约会赏荷, 定为“观荷节”, 共享荷花的“独灵”!

荷花属睡莲科, 莲属。 本属世界上约2种, 另一种为黄莲花, 产于美洲, 花黄色, 谈香, 单瓣, 叶圆形, 深绿色, 酷似荷花, 茎(藕)亦可食, 但植株较荷草矮小。 现中国、日本均有引种。 还有所谓“里海莲”, 产里海附近, 花白而瓣钝, 毫无特色, 只不过是亚洲莲中的一个白花品种, 世界上多数植物学家都不承认它是一个种。

荷花又称莲花, 在我国栽培极普遍, 因其历史长远, 故流传的别名很多, 诸如芙蕖(《诗经》)、芙蓉、菡萏(《尔雅》)、水芝(《本草》)、泽芝(《古今注》)、草芙蓉(《石林燕语》)、水华(《木草纲目》)、水芙蓉(《群芳谱》)等等, 这在栽培植物中实为罕见。

荷花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和大洋洲, 除中国外, 日本、前苏联、印度、伊朗、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均有分布, 从出土文物看, 我国在人工栽培荷花之前早就有野生的荷花。 本世纪四十年代, 古植物学家徐仁教授曾在柴达木盆地采集到荷叶化石。 1973年, 浙江余姚县从距今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中发现有荷花的花粉化石。 同年在河南郑州市距今5000余年前“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有两粒碳化莲子。

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 古人食用的蔬菜约40余种, 藕就是其中的一种。 《诗经》中有“湿有荷华”之句, 意指祖国大地几有沼泽水域的地方都生长荷花。

日本曾报道从古代的地层中挖出了莲的化石, 星川清亲在《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一书中指出, 日本的荷花是在雄略天皇时期(公元5世纪)从中国经朝鲜传入, 以后又多次从中国引种。 中外文实证明, 荷花应是同种异源植物, 中国南方是荷花的原产地之一。

可是,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许多中外植物学家和园艺学家, 在他们的专著中往往把荷花说成原产印度, 这可能源于荷花的英名。 其实, 欧洲原无荷花, 据说数百年前荷花从印度传至印度支那, 然后传至欧洲。 1787年始见欧洲人介绍东方莲的文字记载, 当时的欧洲对荷花一无所知, 以其引种的地名来命名不足为怪, 若因而认定荷花的原产地只限于印度, 则缺乏科学依据。

美洲、非洲引进荷花更晚, 现欧美各国栽培荷花仍少, 主要供观赏, 只有印第安人和非洲各国偶作食用栽培。

荷花在我国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的寓锦, 东临上海、西至天山北麓, 除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外,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垂直分布可达2000米。 四川眉山县有“三苏祠”, 祠内砌有荷花塘, 祠中有亭曰:“端莲亭”。 亭柱上有一幅楹联, 题曰:“多情明月邀君共, 无主荷花到处开”。 的确, 荷花在中国各地以它特有的风韵到处盛开!

荷花具有古老植物的某些特性, 在植物学上属双子叶植物, 但某些特征又与单子叶植物相同:两枚子叶互生排列, 且茎部合生;茎内的维管束系分散排列, 叶脉除一条通到叶尖者外, 其余都是二歧式分枝叶脉。 实生苗具有直立的茎轴和末发育的主根;同时, 还保存着陆生高等植物空中传粉的要求。

由此可见, 荷花的祖先曾在陆地上生活过, 后来为了适应水中生境的需要, 躯体的某些器官趋向于简化或退化(如根部的退化), 这一点又与单子叶植物主根不发达由不定根组成根系的特征一致。 所以荷花成为植物学家研究植物进化的材料, 在植物分类学上具有一定价值。

藕是横生于淤泥中的荷花地下茎, 是贮藏养分和供繁殖的器官。 藕的横断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孔道, 这是荷花为适应水中生活形成的气腔, 此种气腔在叶柄、花梗里同样可以见到。 在茎上还有许多细小的运水导管, 在导管壁上附有增厚的粘液状的本质纤维素, 起着充实藕肉和维护导管的作用, 具有一定的弹性。 因此, 当折断时便形成许多白色相连的藕丝。

藕的这种特殊组织结构被人们识别后, 认为寓意深长。 唐代孟郊诗云:“妾心藕中丝, 虽断犹连牵”。 于是, “藕断丝连”便成为比喻表面断了关系, 实际仍有瓜葛的成语。

荷花叶分三种:由种藕顶芽最初产生的叶, 浮于水面, 称为“钱叶”;从藕带上最早长出来的大于“钱叶”的叶, 也浮在水上, 叫“浮叶”;后来从藕带上长出高而粗的叶柄, 挺出水面的叶, 叫“立叶”。 无论“钱叶”、“浮叶”或“立叶”, 均呈盾状圆形、全缘、表面粗糙。 在放大镜下观察, 叶面满布短小钝刺、刺与刺之间有稀薄的一层蜡质白粉, 这是荷叶的自我保护装置。 当雨水落在叶面上, 立即凝成大小水珠, 可随风滚动, 而不致湿透叶片, 遭受损害。

花原基着生于藕带节处芽内、幼叶基部的背面。 新生的花芽外有鳞片, 与立叶并生。 花单生、两性, 有单辨、半重瓣、重台、千瓣之分。 花色有白、淡绿、粉红、玫红、深红、白底红边或洒红点、红条、红斑等变化。 花期6~9月, 单朵花期只3~4天, 而且多晨开午闭, 千瓣类可开10天以上。

荷花栽培品种甚多, 千瓣莲是菏中珍品, 花瓣可达2000枚以上, 单朵花重0.4~0.75公斤, 雌雄蕊完全瓣化。 外瓣合抱, 变态的花托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轴心, 花开放时外瓣层层谢落、内层碎瓣(即小花瓣)不断增生, 并旋转成两个花心或多花心。

外观双花心者, 常谓“并蒂莲”, 三花心者称“品字莲”, 四花心者称“四面莲”, 多花心者称“五子莲”或“绣球莲”等等, 均不结莲蓬。 其实, 这都是千辨莲的花态变异结果。

另有一种并蒂现象, 即荷花的花芽在分化过程中, 受到某种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而分成两个分生中心, 进而发育成两个象是双胞胎的花蕾, 于是在一支花柄上并开两朵花, 结一对莲蓬。 此种偶然现象, 并非品种特征, 不能遗传, 各地虽时有出现, 确实稀奇。 故中国民间视并蒂莲为吉祥信物, 称为“瑞莲”、“嘉莲”, 旧籍记叙极多。

荷花的果实俗称莲子, 莲子的果皮表面有气孔和保卫细胞, 表皮下面有坚固而致密的栅栏组织, 气孔下面有一条气孔道。 成熟莲子果皮的气孔道缩得很小, 不让空气和水分自由出入, 甚至能阻止微生物侵害。 这种组织结构保证了莲子长寿, 埋在地层中几百、上千年的莲子(古称“石莲子”), 也可以播种发芽。

五十年代, 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辽宁普兰店的泥炭土地层中发现了千年古莲子, 当时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以及苏联、日本等国的科学家, 都曾使用这种莲子进行发芽和栽培试验, 均获得成功, 称之为“古代莲”。 与此同时, 日人大贺一郎在日本千叶县析见川的地层中掘得2000年前的古莲(指莲子), 种植后也能发芽成活, 这就是轰动一时而被誉为“和平之花”的“大贺莲”。

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 在年生长周期内是先叶后花, 花叶同出, 而且单朵依次而出。 一面开花, 一面结实、蕾、花、莲并存, 花后生新藕, 表现生长—发育—生长的节奏。

荷花性喜湿, 喜相对稳定的静水, 不爱涨落悬殊的流水。 池塘植荷以水深0.3~1米为宜, 在水深1.5米处只见少数浮叶, 不见立叶, 无立叶便不能开花。 当立叶被淹没, 持续10天以上便有遭覆灭的危险。 荷花在生长季节失水, 若泥土尚湿润, 灌水后可以恢复。 如果泥土干裂持续, 叶便枯焦, 生长停滞而死亡。

荷花喜温, 栽植季节的气温至少在15℃以上。 整个生长期内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30℃。 荷花喜光, 不耐荫, 在强光下生长发育快, 开花早, 凋萎亦早;在弱光下生长发育虽慢, 开花迟, 但凋萎亦迟。 荷花对土壤要求不严, 以富含有机质的肥沃粘土为宜。 病虫害少, 抗氟性强, 对二氧化硫毒气有一定抗性。

中国栽培荷花历史悠久, 2500年前吴王夫差曾在太湖之滨的离宫(今江苏吴县灵岩山)为宠妃西施欣赏荷花, 修筑“玩花池”, 这是最早的人工池塘栽荷。 隋唐时期, 长安(今西安市)慈恩寺附近有“芙蓉苑”, 出现荷花专类园。

盆栽荷花起于东晋以前, 王羲之《柬书堂帖》记有:“敞宇今岁植得千叶者数盆, 亦便发花, 相继不绝, 今已开20余枝矣”。 明清时代, 江南一带盆荷兴盛, “开花如钱大”的小种荷花在私宅庭院, 与盆景一并陈列观赏, 深受人们喜爱。

清嘉庆(1796~1820)年间, 我国第一部荷花专著《砙荷谱》问世, 记叙33个荷花品种, 提出了荷花品种分类标准, 总结了民间盆栽技术经验。

在播种繁殖技术上,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显示出惊人的创造力。 公元6世纪, 农业科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载:“八月九月中, 收莲子坚黑者, 于瓦上磨莲子头, 令皮薄。 皮薄易生, 少时即出。 其不磨时, 皮既坚实, 仓卒不能生也”。 这种用机械损伤处理莲子果皮然后播种的方法, 沿用至今。 由于人工播种莲子成功, 为后来实生选育新种创造了条件。

日本从我国引入荷花后, 最初作食用栽培兼观赏, 16世纪后才出现专供观赏的荷花。 据日本《花坛地锦抄》(1695)记载, 当时仅45个品种。 二十世纪初, 增至60个品种。近几十年来日本观赏荷花发展较比盆裁、塘植已很普遍, 并不断从亚、美各地引进荷花种质资源, 进行杂交育种。 据北村文勇《花莲》(1978)载, 日本花莲品种接近百种。 其中存亚洲莲和美洲莲的杂种, 即开黄红花的“王子莲”、“午妃莲”等, 十分美丽, 有的品种已传至欧美。

美国栽培水生花卉偏重睡莲者多, 在一些花园中常能见到中国荷花。 而花卉业者从商品经营出发, 对培育荷花新种最感兴趣。 例如, 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家私人水生花园, 斯诺柯父子于1965年曾用美洲黄莲花与中国荷花“红千叶”杂交, 获得一个半重瓣新品种, 头一天开玫红色花, 次日开橙黄色花, 第三天开浅黄色花, 真可谓“娇容三变”。

印度人认为荷花能表现吉祥如意、清凉自在和纯净无染, 故举荷花为国花。 印度又是佛教的发祥地, 荷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佛教中的荷花却与不同属的目莲不分。

据佛经记载, 印度荷花主要有七种, 称为“七宝莲花”, 而真正的荷花才两种, 即开白色花的芬陀利花, 和开红色花的波头摩花, 其他五种都是睡莲:优钵罗花(即兰睡莲)、拘物头花(黄睡莲)、泥卢钵罗花(杂色睡蓬), 还有两种为白睡莲。

埃及有一种著名的“埃及荷花”, 花白色, 其实并非荷花, 还是睡莲的一种, 是2500年前从亚洲传去的, 虽非当地原产, 由于栽培历史悠久, 生长良好, 人们喜爱, 已被定为埃及国花。

荷花的古诗词 篇七

1、京北秋来风景异,天高云淡雁迷离;踏破铁岭无觅处,寻遍荷塘空水遗;无可奈何秋睡去,仙衣胜雪倾心起;何故幽叹无缘见,夏风十里一潭碧。——《梦莲》

2、笑艳秋莲生绿浦。——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3、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薛昭蕴《浣溪沙》

4、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5、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

6、荷露坠,翠烟轻,拨剌游鱼几处惊。——欧阳炯《渔父风浩寒溪照胆明》

7、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陈霆《踏莎行晚景》

8、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9、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10、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煞江南。——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荷花的经典古诗词【通用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荷花的经典古诗词【通用多篇】范文,共有862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荷花的经典古诗词【通用多篇】下载
荷花的经典古诗词【通用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86956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