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我的嫂嫂十九岁(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10-29 14:40:26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前言】我的嫂嫂十九岁(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我的嫂嫂十九岁(精品多篇)

我的嫂嫂十九岁 篇一

一、感恩之情,无以为报

韩愈三岁即父母双亡,全仗兄嫂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成人。“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唯兄嫂是依。”然而几十年养育之恩尚未报答,兄嫂却相继辞世,感恩之情无以为报,如今相濡以沫的亲侄十二郎又突然去世,这如何不让常怀感恩之心的韩愈倍加心酸?兄嫂亡故之后,作为叔叔的我本对侄儿负有不可推卸的照顾责任,更何况自己从小由兄嫂抚养长大,于情于理我都应该照看好我的侄儿。可是仔细想一想,我这些年到底为他做了些什么呢?二十年来彼此见面只有三次,而且都是聚亦匆匆散亦匆匆,我还一直安慰自己说,等到有一天我事业有成了,就会把他接过来与我住在一起的,可是结果呢?就连侄儿是因何而死、何日而亡的情况都不能明了,如此即便回肠九结、泣泪成血,此心此意也不能使侄儿知晓,人天两隔,此憾终生矣。而且这种愧疚又是无从补偿的,料理后事、代抚遗孤也只能让自己负疚的心得到些许安慰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手足亲情,阴阳相隔

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却都很早离开了人世。这时,继承祖先后代的,只有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孤苦伶仃。在兄嫂的照顾下,韩愈自小与十二郎相依为命,名为叔侄,实际上情同手足,“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唯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两人可谓相依为命。韩愈十九岁时自宜城前往京城,以后十年的时间中,只和十二郎见过三次面。当他正打算西归和十二郎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不幸十二郎就在这时死去了。侄儿猝死,岂不让常怀慈爱之情的老叔痛彻心扉,倍感孤独?

三、家族不旺,希望渺茫

韩愈作为一个封建文儒大家,家族观念在他的脑海中必然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道不旺,香火不盛”对封建士大夫而言无疑是最值得悲痛的事,号称“郡望昌黎”的韩家一直人丁不旺,“韩氏两世,唯此而已”。“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唯兄嫂是依。”中年时又“兄殁南方”,“两世一身,形单影只”。无怪他对嫂嫂所说的那句“韩氏两世,唯此而已”所内含的沉痛与悲伤能感受得那么深,记忆得那么切。因此,韩愈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以求显达、光耀门楣,于是“年十九始来京城”,然功无大成却惊闻噩耗,两世一身,侄儿先去,韩家的将来还会有什么希望呢?岂不是要“香火不继”?由此,作者大恸而说出“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这样的糊涂话也就不足为怪了。父母、兄长都先后早逝,如今正年轻力壮的侄儿又早夭,而自己和侄儿的儿女都还幼小,眼看韩氏门庭兴盛的希望几成泡影,如何不让以振兴家族为己任的韩愈灰心丧气?

四、聚少离多,悔愧终生

韩愈自19岁赴京城应试以来,“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与十二郎离多聚少,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不以暂别为念,本打算“将成家而致汝”,“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这铸成的终身遗憾,如何不让做叔叔的愧疚终生?

五、人生无常,死出意外

此种情感在文章的第五自然段表现得最为充分。初闻噩耗时疑其非真、望其非实而终被确证,回忆往事历历在目,笔迹犹存而人天杳然。生命如此脆弱,所谓的人生目标、人生理想到哪里去找?一切终归虚幻,一切终归无常,一切都是无知。想我韩愈半世劳苦、碌碌奔波又到底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呢?侄儿弃我先去,于他也许并不痛苦,可是生者呀,却要时时刻刻将亲人亡故的沉痛在有生之年细细咀嚼,真是生不如死啊!老天哪,到底要我怎么做你才会比较满意呢?到底要我怎么做你才肯放过我呢?莫非真的是“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十二郎在来信中说:“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而韩愈因以为此病是江南人常见病而“未始以为忧也”,谁知“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这如何不让人倍感人生命运的无常?

六、远处两地,丧事难周

韩愈对十二郎的愧疚还在于“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既不能与侄儿相养共居,又不能亲手置办丧事,这如何不令韩愈肝肠寸断?

七、宦海浮沉,命途多舛

家道不振成为韩愈一生难以释怀的伤痛,于是复兴家族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他所有立身行事的最初冲动,他魂牵梦萦的是出人头地,光大门庭。为此,他一方面反对豪门右族的居尊自傲,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人才选拔标准。另一方面一生汲汲于功名,“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历经宦海沉浮,饱尝流离之苦,希望功成名就后能够同十二郎实现团聚,“久与相处”。自19岁以来,已接近40岁的韩愈一直奔走仕途,历尽坎坷,文章用很长的篇幅历数了自己东奔西跑、颠簸挣扎的人世奋斗旅程。但是他郁郁不得志,深味宦海沉浮之苦,再放眼前途茫茫,回眸身后冷落,侄儿夭折的噩耗是情感的导火索,万般感慨一齐涌上心头,如何不令他恸哭失声?

八、未老先衰,难以久存

因种种原因,韩愈“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再想到父兄“皆康强而早世”,而未老先衰的自己又怎能持久呢?这叫韩愈如何不悲从中来?

我的嫂嫂十九岁 篇二

韩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白,如“我的人生”、“自己的人生”、“父亲有父亲的人生,我有我的人生”等等。“自己的人生”强调的是个体对自我的所有权,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由自己负责,为自己负责,由自己来选择要走的路。这便是1种主体意识。这种思想意识才是韩剧在极力肯定的。《看了又看》中银珠这个人物便表现出了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她自己选择自己的爱人,当爱情受阻的时候她也是经过自己的考虑做出选择,她甚至从不向家人求助,不管生活中有多少艰辛与困难,她都能够不放弃,不抱怨,永远相信自己可以,而对比较为明显的就是跟她同龄的李圣美了,虽然家境比她好,工作比她好,却生活得比她痛苦,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除了盲目的骄傲以外再无别的,失去了1种坚定的人生信念,当挫折出现时,她才表现得毫无招架之力。后来,当她经过痛苦的反思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时,才开始乐观、坚强起来。当她的爱情遭到父母的反对时,她才表现得无比坚定,当她为了母亲而打算放弃自己的爱情时才显得那般伟大和美丽。

2、自强精神

这是韩剧中表现的非常明显的1种价值取向。自从《大长今》开始风靡以后便出现了1个新的名词“励志剧”。励志精神的1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去抱怨客观条件的恶劣和社会环境的不公,而是认定自己的方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大长今》就不必说,在韩剧中具有长今精神的又岂止这1个。《屋塔房小猫》中的智恩,《嫂嫂十九岁》中的郁美,《加油,金顺!》中的金顺,《我的女孩》中的周裕玲,《巴黎恋人》中泰英,每1个都是在逆境中坚持,在困境中努力。有谁能说,她们的美丽,她们的幸运跟她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无关呢。或许吸引我们的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并执着不懈地为了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这种精神几乎贯穿了韩国的每1部电视剧。《看了又看》里的银珠、《人鱼小姐》里的雅丽莹、《汉城奇缘》里的汉妮、《黄手帕》里的紫英、英俊……无不为了自己的爱情、婚姻、事业、家庭进行着执着而认真的努力。“fighting!”、“加油!”成为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台词和主人公鼓舞自己的口号。这1点,不论生活多么艰难,总是能让我们看到希望,领会到1种积极的、振奋人心的力量,这是韩国电视剧吸引众多大学生的魅力之1。转三、乐观态度

乐观的态度来自于积极向上的精神,来自于对自我的信心,对前途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又来自于对生活的理性认识。所以这种乐观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轻松快乐的感受,更是1种蓬勃的生命力,1种积极进取的现代精神。就像《我的女孩》中的周裕玲,她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笑得出来,不管有多困难首先会去做的也是想办法解决问题。正是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她的人生多姿多彩,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嫂嫂十九岁 篇三

关键词:韩流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启示

韩流,是指韩国音乐、电视剧大举登陆中国后人们的1种形象说法。由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打扮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席卷我国。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使得“韩流”1词应运而生,并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中频频出现。正如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说的:“凡是社会制度出现了新的东西,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概念、新工具、新动作。总之,这新的东西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而语言中的新词语是新事物、新现象和新概念最直接的反映和记录。“韩”是指韩国,“流”是水,是韩国特色的水,韩国的服饰,文化,饮食,就是通过韩流来流入中国,流入我们的大学生之间。事实上韩国国土面积只有9.93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4700万。其文化传统不如中国深厚,经济也没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发达。但是在近10年来,就是这样1个国家的影视产业异军突起,其电影数次赢得世界关注,电视剧渗透到了亚洲每1个国家,韩流的出现不只在中国大陆,在日本、菲律宾甚至俄罗斯及中东国家也受到广泛拥趸。

曾经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大多都是通过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介接触韩国影视剧、韩国流行音乐的。可见,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介,对于韩国文化的流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韩流的出现究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那些启示意义呢?

韩剧中的很多故事在向我们大学生传达1种强烈的现代意识,即强调的是个体的最大程度的自由发展,是对个体的充分的尊重,是1种独立乐观向上的精神。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意识

韩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白,如“我的人生”、“自己的人生”、“父亲有父亲的人生,我有我的人生”等等。“自己的人生”强调的是个体对自我的所有权,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由自己负责,为自己负责,由自己来选择要走的路。这便是1种主体意识。这种思想意识才是韩剧在极力肯定的。《看了又看》中银珠这个人物便表现出了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她自己选择自己的爱人,当爱情受阻的时候她也是经过自己的考虑做出选择,她甚至从不向家人求助,不管生活中有多少艰辛与困难,她都能够不放弃,不抱怨,永远相信自己可以,而对比较为明显的就是跟她同龄的李圣美了,虽然家境比她好,工作比她好,却生活得比她痛苦,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除了盲目的骄傲以外再无别的,失去了1种坚定的人生信念,当挫折出现时,她才表现得毫无招架之力。后来,当她经过痛苦的反思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时,才开始乐观、坚强起来。当她的爱情遭到父母的反对时,她才表现得无比坚定,当她为了母亲而打算放弃自己的爱情时才显得那般伟大和美丽。

2、自强精神

这是韩剧中表现的非常明显的1种价值取向。自从《大长今》开始风靡以后便出现了1个新的名词“励志剧”。励志精神的1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去抱怨客观条件的恶劣和社会环境的不公,而是认定自己的方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大长今》就不必说,在韩剧中具有长今精神的又岂止这1个。《屋塔房小猫》中的智恩,《嫂嫂十九岁》中的郁美,《加油,金顺!》中的金顺,《我的女孩》中的周裕玲,《巴黎恋人》中泰英,每1个都是在逆境中坚持,在困境中努力。有谁能说,她们的美丽,她们的幸运跟她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无关呢。或许吸引我们的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并执着不懈地为了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这种精神几乎贯穿了韩国的每1部电视剧。《看了又看》里的银珠、《人鱼小姐》里的雅丽莹、《汉城奇缘》里的汉妮、《黄手帕》里的紫英、英俊……无不为了自己的爱情、婚姻、事业、家庭进行着执着而认真的努力。“fighting!”、“加油!”成为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台词和主人公鼓舞自己的口号。这1点,不论生活多么艰难,总是能让我们看到希望,领会到1种积极的、振奋人心的力量,这是韩国电视剧吸引众多大学生的魅力之1。

三、乐观态度

乐观的态度来自于积极向上的精神,来自于对自我的信心,对前途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又来自于对生活的理性认识。所以这种乐观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轻松快乐的感受,更是1种蓬勃的生命力,1种积极进取的现代精神。就像《我的女孩》中的周裕玲,她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笑得出来,不管有多困难首先会去做的也是想办法解决问题。正是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她的人生多姿多彩,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嫂嫂十九岁 篇四

关键词:《爱玛》;《心之死》;女性人物对比;女性意识;身份追寻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是十九世纪英国最早发表现实主义小说的女作家,是英国文学女性意识的先驱,也是公认的经典作家之一。在《爱玛》中,主人公爱玛是位美丽聪明的千金小姐,喜欢为他人做媒。一次,她在无聊之中把邻近的一个孤女哈丽埃特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主观臆想地安排她的恋爱,哈丽埃特很随和地一次次“爱”上了爱玛给她选择的“求婚者”。在种种麻烦与误会中,爱玛开始总结经验教训,并逐渐改变了自身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而哈丽埃特因过去由无主见引起的在情感上的挫败经历,学会审视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心中所爱,最后两位年轻女性都找到了与自己相匹配的伴侣。

伊莉莎白・鲍恩(Elizabeth Bowen,1899-1973)是二十世纪一位著作颇丰的英国爱尔兰女作家,《心之死》被公认为她的一部最优秀的小说,并于1998年被选为美国兰登书屋的“二十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一,后又被美国《时代》列入1923年至今的“百部最佳英文小说”名单中。在《心之死》中,16岁少女鲍西亚在同父异母的兄长家寄居的过程中,嫂嫂安娜充当了鲍西亚最主要的监护人,让她在物质方面有保障,却在亲情与内心交流方面冷落与疏远她。通过安娜,鲍西亚认识了花花公子埃迪,退役老兵梅杰・布鲁特,小说家圣・昆丁,并与这三位男士有了故事交集,最后遭遇了情感上的背叛。作为监护人的安娜以鲍西亚为镜,自己的往昔历历在目。在小说精彩处,鲍恩没有像奥斯汀那样给读者一个明确的喜剧结局,《心之死》最后是开放式的结局,其中主人公们会有一个怎样的全新未来,这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有关鲍恩的传记与鲍恩自己写的文章中,读者可以发现,鲍恩对奥斯汀的人物塑造能力和其对人性切实精准的刻画等方面甚是肯定与赞扬,比如在她撰写的“Jane Austen:Artist On Ivory”一文中,鲍恩对奥斯汀的评价是:“Jane Austen …brought the English novel to a point nearer perfection than it has reached since…her novels are novels in the most classic sense.”很多评论家将鲍恩与奥斯汀作比较,特别是在女性主体性意识方面。通过细读可知,这两部小说虽相隔一个多世纪,故事结局安排不同,但是两位作者对各自小说中两位女性人物的刻画手法,决定了两部小说之间的可比较因素。

一。爱玛和安娜

1.爱玛和安娜的相似之处

成长环境:《爱玛》中的爱玛和《心之死》中的安娜都在很小的时候失去了母亲,并由各自的女家庭教师陪伴长大。在某种程度上,女家庭教师在她们的生活中充当了母亲的角色,但却是以敬畏兼溺爱之心待她们。后来,在两位少主人成年时(爱玛二十一岁,安娜十九岁),这两位不惑之年的女家庭教师都嫁给了中年鳏夫。爱玛和安娜在性格上都比较任性,习惯按照她们自己的方式行事,这不仅是因为两位女家庭教师没有对她们进行真正的管束,而且她们的父亲也给了她们完全的自由,或者是放任式的教育。爱玛的父亲伍德豪斯先生固守在自己的小社交圈子里,处处表现出对于变化和新事物的恐惧,并太过关注与担心自己的健康;对于爱玛,他只有一味溺爱和习惯性依赖,完全起不到训导和指引的作用;同样,安娜的父亲也觉得不要过于担心女儿的行为而倍感放松。爱玛和安娜在结婚之前,都是家中的女主人,负责管理家中日常事务,她们可以做任何她们想要做的事情。因此,《爱玛》中的爱玛和《心之死》中的安娜在成长的过程中,既没有来自父权的压迫,也没有来自女性的谆谆教导,她们成长于自由自在的环境之中,女性的自由意识从小就在她们心中萌芽。

“监护人”角色:在两部小说中,爱玛和安娜各自担当着一位少女的“监护人”,而这两位少女的身世都不怎么光彩。爱玛和安娜都想着要改变她们身边的那位年轻女孩,爱玛说“她要关怀她,使她变得更好;她要把她从那些坏朋友那里拉过来,把她带进上层社会;她要重塑她的见解和她的仪态。”[1]而安娜藐视鲍西亚与其下层阶级母亲和行为不光彩的父亲一起度过的流浪生活,因此当鲍西亚来到她家的时候,安娜马上就带鲍西亚去购物,替她换装扮,然后送鲍西亚去波林女校接受教育。爱玛对自己判断力的过度自信使得她去干涉哈丽埃特的爱情历程,而且她没有将这种对他人的干涉当作独断专行的行为,而是相信自己在帮助他人。在鲍西亚寄居的一年中,安娜观察着鲍西亚的言行,甚至偷看鲍西亚的日记,然后和自己的朋友讨论日记中的内容。她并未把偷看日记当作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而是觉得她作为保护人,有权了解住在自己屋檐下的被保护人的一言一行。爱玛和安娜的成长环境促成了她们随心所欲、独断专行的性格,她们的这种任性的性格也为后来审视自我,不得不做出相应改变进行了铺垫。

情感经历:爱玛和安娜在各自的女家庭教师离开之后,与一位年轻的男子有了情感上的牵连。爱玛认识了弗兰克・丘吉尔,安娜认识了罗伯特・碧瑾。弗兰克・丘吉尔在男女关系问题上轻浮而不严肃,为了掩饰他与简・费尔法克斯的秘密婚约,他经常给爱玛暧昧性的暗示,但却并非真正喜欢爱玛;出游博克斯山时,他和爱玛当众调情,扰乱爱玛的心绪,同时也给简・费尔法克斯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经历了种种事件后,爱玛开始了对自己的反思,检讨了自己为了满足虚荣心而接受弗兰克的殷勤,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人是奈特利先生,爱玛最后与奈特利先生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心之死》中,尽管小说一开始,安娜已为人妻八年,但在此之前,安娜经历过一段不愉快的恋情。通过安娜本人,其前恋人的朋友梅杰・布鲁特,以及安娜的女家庭教师之口,读者可以对其前恋人罗伯特・碧瑾有所了解:他是一位八面玲珑的人,能和任何人相处得很好,但却不会深信他人也无法让他人信任。他很享受与安娜之间的调情,却并不爱安娜。最终安娜与罗伯特因拒绝信任彼此,未能走到一起。安娜经过几年的空等与情感上的挫折,最后选择嫁给了来自上层社会的托马斯。《爱玛》中的爱玛和《心之死》中的安娜,都是在认识过一个不靠谱的人、经历了一段挫败的恋情之后,迅速成长,懂得了反省自我并选择了符合自己心意与要求的人生伴侣。

2.爱玛和安娜的不同之处

对待过往经历的态度:奥斯汀在爱玛每一个犯了错误的段落之后,都安排了一个描写她内心自责的段落。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不仅看到爱玛的主观臆断、自作聪明,也看到了她的自我反省,看到她觉得愧疚、自责,并检讨自己的过失和加以改正,这些表现了爱玛强烈的认知自我的能力,也让她在以后的生活中过得越来越顺心顺意。而在《心之死》中,安娜经历了前段恋情的失败,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上的半途而废,以及在婚后的两次流产,这种种的累积事件都让安娜觉得生活很苦涩,她同样有过反省与总结过往经验,但她不容许自己流露出失望之情,选择了封闭自己的内心,对生活越来越麻木,不对他人甚至自己的丈夫交付真心与信任。正如《心之死》这部小说的标题暗含的,在安娜所生活的世界里,精神荒芜,情感匮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心“死了”或休眠了。

对婚姻的态度:爱玛从一开始表示不愿意结婚,因为自己有财产、社会地位和在家里当家作主的自由,她不希望这些在婚后都会随之改变。她也非常看重身份和地位,觉得贫穷是件可怕的事情。她不仅多次公开阻止哈丽埃特与下层阶级的人认识交往,还引导她回绝了农夫马丁的求婚。经历了种种麻烦与误会,爱玛开始总结经验教训,并发现自己心中所爱,最终与自己门当户对且是自己深爱的奈特利先生喜结良缘。而安娜因经历了第一次恋爱的欺骗与空等之后,再也不相信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她选择与托马斯结婚,并非出于爱情的缘故,而是因为托马斯的社会地位与优裕的物质基础能给她一个有保障与体面的未来,托马斯也因为想要不需要付出情感的婚姻而娶安娜为妻。由此可以看出,爱玛对婚姻的态度是以爱情为基础的门当户对,而安娜对婚姻的态度是只要有经济基础与社会地位,能让她过上骄傲而体面的生活,爱情对她而言已不重要。

二。哈丽埃特和鲍西亚

1.哈丽埃特和鲍西亚的相似之处

出身背景:《爱玛》中的哈丽埃特・史密斯与《心之死》中的鲍西亚・奎恩在小说中出场时,不仅年龄相仿(哈丽埃特十七岁,鲍西亚十六岁),而且两人的出身也非常相似。哈丽埃特・史密斯是某位商人与一名女子未婚先育的私生女

,由于哈丽埃特私生女的身份,她父亲无法把她引进当时的主流社会,但还是希望让哈丽埃特接受良好的教育并提升自我,他提前为哈丽埃特支付了一切需要的费用,让她衣食无忧,使她成为海伯利高达德太太学校里的一名寄宿学生。在《心之死》中,鲍西亚则是托马斯同父异母的妹妹。托马斯的父亲奎恩先生在57岁时因婚外恋,而不得不与托马斯的母亲离婚,最后净身出户,带着鲍西亚母女去往国外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同样的情况,鲍西亚也由于自己的出身,她父亲无法光明正大地把她引进上流社会,但是他的遗言是让托马斯和安娜先收留鲍西亚一年,他希望鲍西亚能够在兄嫂的家中“体验一种正常快乐的家庭生活”[2]。哈丽埃特和鲍西亚从出身开始,就缺乏一种正常家庭的归属感与身份上的认同感,而在当时的英国社会,阶级意识和门第观念依旧特别强烈,私生女饱受歧视,处于主流社会之外,是当时主流社会的边缘人,这为哈丽埃特和鲍西亚后来迫切地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同,寻求与他人建立情感上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情感经历:哈丽埃特和鲍西亚通过她们各自的“监护人”爱玛和安娜认识了品德不正的年轻男子。爱玛长篇大论使哈丽埃特相信,那位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牧师埃尔顿想要娶她为妻。而在《心之死》中,因为安娜的缘故,鲍西亚认识了同样是花言巧语并自私自利的埃迪。埃尔顿傲慢、自负、只关心自己的得失,而不顾他人的感受;埃迪同样如此,他只关心自己,一心想要往上层社会攀爬,到哪儿都不忘推销自己,却很少在乎他人的感受。这两位男子在情感上给哈丽埃特和鲍西亚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埃尔顿对“媒人”爱玛表示他根本没有想过要娶哈丽埃特,“我可不是没有希望攀门当户对的亲事而只好去向史密斯小姐求爱!”[3],不久后,他便娶了一位继承了一万英镑财产的女人为妻。鲍西亚在安娜以前的家庭教师家度假的时候,邀请埃迪去看望她,结果在一次电影观看中,鲍西亚发现埃迪偷偷地牵了另外一位姑娘的手,这位姑娘正是安娜前家庭教师的继女达芙妮。在这两种情况中,哈丽埃特和鲍西亚因自己的年少天真,不暗世事,无法看清这两名男子的本性,也因她们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与接纳,迫切寻找心灵的归属,而盲目的幻想能与身边的那位男子喜结连理,最后却遭到了背叛,受到了伤害。

2.哈丽埃特和鲍西亚的不同之处

叙述与视角:在《心之死》中,有“他者”对鲍西亚的叙述,不仅是有叙述者、主要人物讲述鲍西亚的情况,还有鲍西亚自己通过写日记来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记录周围的情况。安娜在偷看鲍西亚的日记时,发现这个她嘲笑或轻视的小女孩居然会对她进行评价,曾经被她凝视的人现在反过来成为了凝视她的人,安娜发现自己成了这个小女孩的凝视对象,感到非常的不自在。鲍恩在小说中安排了鲍西亚的叙述与视角,是想要安娜意识到,鲍西亚在逐渐成长为一位有自我意识,有思想的人。《爱玛》这部小说是站在爱玛的角度进行讲述,里面没有细致地描写哈丽埃特的内心世界,而是运用间接的表现形式让读者通过哈丽埃特本身率真的性格与行为,并通过主要人物的交流和叙述,来分析哈丽埃特内心的想法并对其为人有所了解。假若哈丽埃特在小说中能自己叙述,故事情节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她对爱玛或奈特利先生又有什么样的评价?这些问题都是鲍恩小说中的基本思想,也是《心之死》与《爱玛》的又一个不同点。

结局安排:在《爱玛》这部小说结尾,哈丽埃特即将要与马丁结婚,爱玛怀着自责与愧疚的心情去探望她,哈丽埃特既没有闭门不见,也没有因为爱玛对自己的误导而记恨爱玛,没有表现出对爱玛的丝毫反感。透过爱玛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哈丽埃特豁达宽容的心胸与率真善良的性情,她一如既往视爱玛为值得信任的朋友。作者简・奥斯汀为哈丽埃特安排了这样一个美好的结局,让她友情与爱情兼得,在社会中寻求身份认同的愿望得以实现,让她从此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在《心之死》中,鲍西亚的结局截然不同,其嫂嫂安娜侵犯她的隐私,偷看了她的日记,并且还把鲍西亚写的日记当作“话柄”或者是“笑柄”,与朋友们去分享,这令鲍西亚无法忍受,她觉得隐私被侵犯,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一种背叛感和羞辱感油然而生,她选择了离家出走。在她最脆弱和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其恋人埃迪选择的是背弃并与她翻脸;朋友梅杰・布鲁特却因担心要担负责任以及名声受损,也给了她冰冷的回复。这使得鲍西亚在亲情、爱情和友情上没有得到她所期望的认同与回应。作者鲍恩一反常态,拒绝给小说一个具体的结局,她认为没有统一而完美的传统婚姻,生活中充满了现实与残酷,她为小说设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结语

通过上文对《爱玛》和《心之死》中的女性人物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部作品虽然写于不同的时代,但是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同时又各具特色。两部作品的作者都表达了对女性意识与女性身份问题的关注,通过对女性人物的塑造,体现出了她们自身的女性价值观与女性意识。爱玛和安娜无论是在家庭、经济还是爱情、婚姻方面都具备自由意识,独立自主意识;哈丽埃特和鲍西亚在追寻身份认同和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话语权与抉择权,这种女性人物的刻画与女性意识的表达在当时的社会女性意识觉醒方面发挥了推动作用以及在当前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是非常宝贵的。(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3]简・奥斯汀。爱玛[M],祝庆英、祝文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第22页,第134页。

[2]Bowen,Elizabeth.The Death of the Heart[M].London:Vintage Random House,2012,译自第75页。

我的嫂嫂十九岁 篇五

说起我的嫂嫂,远近十里都知道她是个能干的人。你别看她长得土里土气,不爱说话,可是她有一件事还真令人佩服呢!

一天放学,我路过解放村,只见那里烟火缭绕,鼓声沉沉,罄声悠悠,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村去。

呀!我差点儿叫起来,原来这里有人在搞迷信活动呢!只见香客挺多,但十分肃静。我看着那千奇百怪,栩栩如生的菩萨,不禁心里十分纳闷,想:解放村,解放村,早就解放了,然而人们的思想为什么老是解放不出来,还有这么多人,时常在搞迷信活动呢?

我不由猛地发现我嫂嫂也正对着菩萨闭目合掌,作揖磕头,表现得十分虔诚,口中还喃喃自语。我愣住了,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嫂嫂平时不爱说话,可是她孝敬老人,体贴别人,精打细算,很会过日子。自从她过门之后,我哥哥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那彩电、冰箱……都全了。难道她也相信“佛祖在我心头坐”这一套吗?我妈妈还时常夸她呢!怎么她……当我还没来得及再往下想时,只见嫂嫂站起来,走到“如意箱”前,麻利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崭新的“大团结”塞了进去,我真想喊出来。可我还是耐心地往下看,只见她来到一个装神弄鬼的老太婆旁边说:“婆婆请给我丈夫算一下命吧!他最近一段时间,心胸发闷,吃不下饭,我有点担心……”我哥不是好好的吗?她为什么要说谎呢?我心里十分纳闷。这时只见老太婆用眼睛打量了嫂嫂一下,双眼紧闭装模作样,老声老气地说:“你丈夫几岁,说说什么时候生的吧!”只见嫂嫂回答:“我丈夫今年二十七岁,七月初三是生日……”老太婆一边用食指对着大拇指不断地移动,嘴里一边叽哩咕噜地唠叨着什么,不一会儿便对嫂嫂说:“你丈夫是好人,可就是这人要度二十九岁这个难关,否则可能……”嫂嫂还没等老太婆把话说完就用手指着她的鼻子说:“你简直在胡说八道!老实告诉你吧,他长得结结实实的,根本没生一点病!今天,我是有意来揭穿你那专门骗取钱财的鬼把戏的。你天天造摇撞骗,装神弄鬼,愚弄群众,在八十年代的农村依然还搞迷信活动,我村吴阿三由于听了你的鬼话而送命的事难道你忘了吗?”嫂嫂边说边一脚踢倒“如意箱”,一张张“大团结”顿时涌出箱来。嫂嫂弯腰捡起一张,振振有词地说:“你骗取了多少人的钱财,害了多少人的命?今天……”嫂嫂一番话,说得老太婆的脸不由一阵红,一阵白。在场的人也都目瞪口呆,有的也乖乖地溜走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一向文静的嫂嫂会有那么大的魄力,用她那果断而又大胆的行动教育了群众,使科学占领了农村阵地。她真不愧是我的好嫂嫂。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我的嫂嫂十九岁(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我的嫂嫂十九岁(精品多篇)范文,共有1169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我的嫂嫂十九岁(精品多篇)下载
我的嫂嫂十九岁(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