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50篇)2023年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教育)素材

发布时间:2023-10-30 09:15:16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前言](50篇)2023年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教育)素材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50篇)2023年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教育)素材

2023年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教育)素材汇编(50篇)

目 录

唐依琳:

“六个必须坚持”视域中的A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1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四级主任科员张俊帆:

刍议A生态文明思想在佛山建设的三个实践路径 12

中国电力报记者于琳娜:发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 中国节能

深学细悟A生态文明思想成果综述 16 4.哈尔滨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宋阔:

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要做到“三个坚持”… 19

5.辽宁省省长李乐成:坚持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美丽辽宁 23 6.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尚杰:

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筑牢龙江生态安全屏障 30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汪信砚:

论A生态文明思想 33

周向军:

论A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其逻辑 61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彭雅惠:

铺展新画卷 谱写新篇章 湖南深入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 75

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益莹:

浅析A生态文明思想及时代价值 78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耿步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A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与特色 82

农工党青海省委会主委王昆:

深刻理解A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96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深入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加快中央企

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99

甘肃省省长任振鹤:

深入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坚决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106

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局长刘玉年:深入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奋力

谱写沂沭泗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华章 114 16.阿拉善盟副盟长刘德:深入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 努力建设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内蒙古 120

郎文荣:

深入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推进浙江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124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建设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129 19.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黄一兵: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

思想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32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努力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35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建春:

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39

章建华:

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142

青海省委书记陈刚:

深学笃行A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扛牢青海担当……147 24.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委书记贺伟华:

深学笃行A生态文明思想全力建设美丽巴彦淖尔 153

贵州省省长李炳军:

深学笃用A生态文明思想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157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

深学笃用A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163 27.海关总署许大纯:A生态文明建设逻辑和体系的思考 A生态

文明思想学习体会 170

樊良树:

A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和重大意义 207

大连理工大学赵雪阳:

A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215

安徽师范大学郭超:

A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诠释 222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海霞:

A生态文明思想的显著时代特征 233

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鹏伟:

A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 243

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启和:

A生态文明思想对“四个之问”的深刻回答 251

宋鸽:

A生态文明思想时代价值探析 260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袁凤香:

A生态文明思想探析 267

天津理工大学徐梦馨:

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 279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海波:

A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286

中共大田县委党校王志斌:

A生态文明思想在大田矿山治理中的实践探索 298

昆明理工大学许勇:

A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孕育的三重逻辑及当代价值 304

梁雅丽:

宣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保护好广西山山水水 314

联合日报特约评论员:

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 317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谭鑫:

学习A生态文明思想 走好新时代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319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崔伯颖:

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推动北京市公园高质量运营管理 323

吴忠日报评论员: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绘就黄河明珠新画卷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 328

青海大学和东红:

以A生态文明思想 引领青海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330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卫军:

以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37

新华日报评论员:以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一论贯彻落实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344

宁夏日报评论员:以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征程美丽宁夏建设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346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

忠实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奋力谱写建设美丽新疆新篇章 348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吴楠:

准确把握A生态文明思想创新逻辑 355

“六个必须坚持”视域中的A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唐依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对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刻总结,体现了其理论构建与实践创新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根本遵循。A生态文明思想作为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六个必须坚持”的视域中研究A生态文明思想,对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增进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品格,也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遵循。生态文明关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才能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实践创新的价值导向和发展路径。

(一)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也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指向。解决生态问题,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回应,充分彰显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准确把握人民愿望后的真诚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为此,必须了解人民群众的期待并切实满足其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人民群众期盼有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扎实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人民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创造性提出“两山论”,着力推进经济与生态的双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富裕的生活条件与适宜的生态空间,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保证人民群众普遍享受生态环境这份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最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与受益的非竞争性,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导致温室效应剧增、酸雨频繁、各类资源短缺等,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影响了民众的生存安全,为全球敲响了生态警钟。面对生态问题导致的民

心之痛、民生之患,A总书记指出,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①。在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向全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类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由此,蓝天保卫战、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多领域的规划逐步落实并取得重要成效,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获得的普惠福祉越来越多。

(二)依靠人民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是人民奋斗的实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需要凝聚人民群众的共同力量来成就,必须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党的十八大前,一方面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另一方面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数逐年增加,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量逐渐降低。同时, 2012—2021年,中国累计造林9.6亿亩,新增和修复湿地1200多万亩,美丽中国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由此,我国的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归根结底源于人民群众凝聚生态治理共识进行的伟大实践、伟大创造。

生态文明思想依靠人民的实践来发展和检验。A生态文明思想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实践创造,也是自觉向人民群众拜师、求教、问策基础上的理论创造。生态文明思想得以形成、深化,根本上是人民深入实践推动理论不断发展的结果。在新时代,A生态文明思想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落地生根,美丽中国建设的成就证明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人民实践取得的新经验又使其不断丰富发展。

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持中国生态文明道路

自信自立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中坚强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 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发展壮大的宝贵精神的弘扬。A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坚持自信自立的品格,是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能站稳脚跟的正确思想。

(一)从自身国情出发,中国的生态问题由中国人民自己解答

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正确的办法。面对现阶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困境,必须根据基本国情,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自主

地解决中国的生态问题。

结合中国实际制定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只有正确把握国情,制定的路线、政策、方针才能在中国大地上顺利落实。在新时代,我国基于自身资源约束趋紧、人民对于良好生态环境有越来越强的期盼的国情进行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要成绩, 但部分生态难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现阶段,既要保证生态逐渐向好,又要注意我国实际,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其一,要重视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保护。农村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区,经过长期运转,农村地区形成了其独特的生态循环规律,具有较强的环境容纳能力,但一旦生态循环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其生态修复也最困难。必须守住农村地区,不能因其具有较强的容纳能力而忽视其保护与修复。A总书记指出,“要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的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①。其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找准当前的发展现状与目标,既不能以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又不能只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而抑制自然资源的开发。

以独立自主的精神解决中国的生态问题。坚持中国的事情中国人民自己办, 始终依靠自身力量解答时代难题,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奋斗目标融入了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这是中国人民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现代化而提出的最新的生态问题解决方案。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大和振兴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来实现。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自信自立”精神品格的重要基点。②解决中国的生态问题,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压,将希望寄托于中国人民自身,将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二)突破西方话语打压,形成独立自主的生态文明理论

在资本的支撑下,西方国家拥有着较强的话语权。但对于西方的生态观念, 中国不仅没有照搬照抄,反而在实践中形成了独有的生态治理模式,由于中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存在差异,部分西方政客认为中国对西方的话语权造成了威胁。在国际舆论中,西方经常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质疑。中国必须要突破西方的话语打压,形成独立自主的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站稳脚跟。

不畏惧外部势力的打压与污蔑。攫取生态环境资源以获得经济效益是西方国家的发展路径,中国强调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跳出了西方的发展逻辑,但也打破了西方所谓的“权威”。1994年,莱斯特·布朗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报告中提及中国的大量人口必然消耗大量粮食,进而会造成土地、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将危及邻国,这样的中国“生态威胁论”层出不穷。同时,西方无视甚至恶意诋毁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的成绩,丑化中国的生态形象。面对带着有色政治眼光的质疑与打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不信邪的态度,坚定走生态文明中国道路的信心,矢志不渝吸收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凝聚磅薄力量取得生态文明建设新的成功,以美丽中国的成就回应一切质疑、攻击与污蔑。

推进中国式生态现代化理论发展,强化生态话语的中国特色。A生态文明思想扎根中国大地,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借鉴西方先进经验,讲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理,既符合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生态的特殊性。立足发展实际与要求,A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调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两山论” 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进行深刻绿色革命,这是在生态层面对实现现代化的科学路径的拓展,超越了西方“浅绿色”的生态治理模式。这一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为本的伟大创造,强化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话语,传播了中国生态文明的好声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拓展了话语空间并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守生态文明建设真理闯新路

在“守正”中“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时代难题的一贯态度,二者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守正创新,要坚持党对生态文明事业的领导,恪守马克思主义正道,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时代脉搏,创造新理论、走出新道路。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的“守正”,根本上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之正。同时,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部分,也必须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理,扎根中国大地展开生动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其生态思想具有

深刻的洞见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科学发展。针对资本主义将生态自然资源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耗材的现实,他们提出“两个和解”的命题, 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两个和解”的命题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生态文明、解决人与自然矛盾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将人与自然看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存整体,对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命题做出了新时代的回答。“A生态文明思想有着十分宽厚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来源或基础,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哲学甚或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层面。”①坚持守正创新,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挖掘精髓,并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生态文明思想。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文化基因与理论借鉴。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要善于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生态的论述颇丰,“天人合一”强调了“天地和气”,是中国古人所追求天人关系的

最高境界;“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的观点指出万物均来源于“天地”,强调了自然是人类社会的孕育者;“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则强调生态资源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对于人类长

期生存的重要性。A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进行传承与创新,用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表达方式,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等观点,在更深层次上阐释了人与自然二者的关系及相处之道,强调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紧跟时代步伐,破立并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改革

A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跟上时代步伐,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 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看问题、作决策、推工作还是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

②创新是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一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一刻也离不开紧跟“时代步伐”的破旧立新。

破除西式生态治理旧模式,发展中国式生态文明建设新道路。“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③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曾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但以资本为中心,放任资本追逐无限增殖也必然导致对自然生态资源的扩张式掠夺,进而产生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对资本进行合理

管控,将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生态资源的恶性开发。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资本主义先发展后治理不归路的批判,跳出了发展经济必然破坏生态环境的怪圈。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决不能盲目追随西方而框定自己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创新发展中国的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路径。

破除只顾经济增长的老思维,建立绿色发展新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健康发展,以生态环境资源换取经济发展速度的思想必须破除。面对盲目追求G DP增长而造成生态问题频出的情况,A总书记强调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 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论英雄,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生态环境投入不是无谓投入、无效投入,而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①抓生态治理与抓经济建设并非“虚”“实”对立的两方面,要破除抓经济为实而抓生态为虚的观念,实现以生态投入带来绿色经济产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去除环境代价、没有水分的绿色高质量发展逐渐实现。

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并解决生态问题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A总书记强调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破解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深层次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化解矛盾,推进事业发展。

(一)以大历史观认识生态问题,牢牢把握解决问题的主动

以大历史观看待生态问题,就是要从历史和文明发展的角度思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生态资源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重要物质财富。在新时代正视、解决生态问题,是对过去发展造成的生态破坏的弥补、修复,也是对中华民族的未来负责任的行为。

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承担解决生态问题的责任。尽管我国对生态问题高度重视,但是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生态环境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如何将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转化为和谐共生, 成为摆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问题。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责任感挑起生态治理的重担,明确“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秉持生态

环境污染不完全是某一代人的责任,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均应担当的责任,是党必须要打的大仗、硬仗、苦仗的观点,以高度的使命感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干好当下的生态治理任务,同时又兼顾谋划长远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要着眼于民族未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③将生态兴衰与文明兴衰相结合,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长期发展的重要性,深刻地体现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法。生态资源充足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当代人的发展绝不能牺牲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重要抓手,并将其作为民族发展的千年大计来抓,这对于民族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子孙后代享受到“绿色福利”。

(二)聚焦难题,解答何以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之问

坚持问题导向不仅要有把握问题的主动性,更要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解答何以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时代之问,需要聚焦难题,不断提出新理念、新思路和新办法。

着力解决发展方式粗放的难题,促进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须依赖生态资源,而生态资源具有稀缺性,无法满足无底线的开发,这决定了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环境与资源可承受的限度内规范人类的生产生活。其一,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水平,助推产业集约化、绿色化发展。各地区各具生态优势,必须善于因地制宜地发展能够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的产业,实现对生态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要注重生态产业链建设,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其二,注重能源结构的转换升级。不可再生能源持续利用不是长久之计,依托科技创新开拓绿色低碳循环的能源方式是不断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其三,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需求决定供给,市场上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助长着浪费现象,实施环境付费和环境税收等政策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

聚焦生态责任意识不足的难题,以制度与法治守好生态利用底线。当前,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①加快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体制、强化制度建设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重中之重。其一,以《宪法》为依据,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规

章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党章、宪法,与其相关的制度正逐渐完善。未来,也必须坚持以宪法为依据完善生态法律法规,增强公民生态责任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导向与保障。其二,增强法律的威慑力、执行力,压实生态责任。要强化法律的执行力度,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受到相应的惩罚,将生态红线变成带电的高压线。其三,培养敢于担责的领导干部。“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背后,都有领导干部不负责任不作为的问题”②,这就要求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生态责任制,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带头的体系。

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事业

系统观念就是要从全局、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对事物进行总体、长远谋划。党的十八大以来,系统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得到广泛运用并获得巨大成就。

(一)全局谋划,以生态文明为着力点推进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A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了生态文明在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国家总体发展布局,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现代化建设全时域考量的结果。

统筹兼顾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系统观念,要求在推进工作时既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保证长远、整体目标方向正确;又注意矛盾的其他方面,保证单个行动的准确无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必须协调发展、同向而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任务相互依存, 生态文明建设还必须融入其他四个方面的建设之中,如在经济建设中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在政治建设中注入生态思想以树立清正廉洁的作风,在文化建设中塑造“美丽中国”的国家形象,在社会建设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全面实现小康,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因素,A总书记郑重地将生态质量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了考量小康目标是否实现的范围。党的二十大在擘画二○三五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时,强调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①,充分强调了美丽中国对于国家总体目标实现的至关重要性;在谈及中国梦的实现时,A总书记也明确

了“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②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完善对于历史任务的完成和阶段目标的实现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协同治理,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性、系统性

我国既有生态建设地区均衡性不足的问题,也有生态治理中的碎片化现象。为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系统和全局的思维出发,在协同治理、综合治理上下功夫。

协调东西部生态资源以解决生态差异问题,提升生态平衡性。我国环境容量有限,并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人口分布界线,也是生态环境界线。在“胡焕庸线”的两侧,其东南方和西北方各拥有我国43%、57%的土地,分别养育着我国94%、6%的人口。我国东南部虽有较好的生态条件,但人口规模大导致其生态压力巨大,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保护生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形成良好的生态秩序;而西北人口虽少,但是总体而言不宜居,以草原、高原为主,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在生态资源差异巨大的现状下,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等工程,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全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自然系统经过漫长的演化,受自然规则的支配,系统之中的要素配比具有强烈的结构性。“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③。山水林田湖草沙通过“命脉”互相联系,人的生存条件也同大自然联系,构成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系统整体。如果在生态治理上缺乏系统性思维, 很容易导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最终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在新时代,中国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进行了试点工作,充分总结经验并继续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治理、保护我国的各大生态系统,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等,形成了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统一保护、统一修复。

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以美丽中国建设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也对世界向好发展有着诚挚的情怀。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一方面要处理好自信自立与吸收借鉴人类生态治理优秀成果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将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世界舞台, 为解决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吸收人类生态治理优秀文明成果,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理论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①。在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要善于从不同的文明中寻求智慧,进而将其有机融入生态文明建设, 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

正确看待不同国家、民族的生态文明成果以促进文化交流融合。一方面, 生态文明思想是根据国家和民族自身的现实基础、文化沿革而形成的文明成果, 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另一方面,生态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普遍问题,各生态建设文明成果包含着普遍规律。当前,世界有东西之别,社会制度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分,但是不应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一切文明成果, 而是要拓宽世界视野,洞悉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规律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特殊表现。A总书记强调“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②。在新时代寻求新的生态问题解决办法,需要跳出“文明冲突论”,尊重文明的差异,以目标为导向,从不同文明中汲取历史智慧。

既借鉴国内外生态治理经验,又汲取教训。一方面,国际上有诸多关于生态治理的可行方案、有效政策。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规定了生态文明权、代际正义,开创了生态立法的先河,多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关于生态的法律条款并取得实际成效;欧盟作为联合体发布了系列方案,生态治理区域一体化成为其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与对策。另一方面,生态治理上失败的教训也同样令人深思。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各地居民在破坏森林时未曾想到这些地方会变成不毛之地,毁掉生存生活的空间,这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产生的生态危机的深度警示;上个世纪发生在西方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也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在新时代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要看到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自身的环保策略;又要聆听失败的教训带来的历史回响,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二)谋求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为解决人类共同的环境问题做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寻求全球合作是获得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①。

开展多边生态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具有所有权、使用权全球共建共享的特点,当然,其遭到破坏后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全球性的。全球

生态问题是由人类共同行为累积形成,必须由全世界形成合力才能解决。携手全球各国人民走出生态困境,开展各国执政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交流对话以加强国际合作是其重要前提。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指引,鼓励各国人民共同行动,保护全人类唯一的家园,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树立生态文明大国形象并切实发挥作用,推动构建新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大国之大,不仅在于领土和国家体量之大,更在于处理国际事务时所贡献的力量之大。A总书记强调:“大国更应该有大的样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②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拓展,A总书记多次在“一带一路”等国际场合宣传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提议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绿色基建、绿色投资、绿色金融等,中国的生态形象逐渐丰满并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认同。在未来,中国还要继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动承担同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环境治理义务,发挥大国作用, 带头承担起全球生态保护的重任,加快构建新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综上,A生态文明思想是富含“六个必须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为解答时代的生态之问给出的最新方案,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没有止境,生态文明思想也将不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要继续做到“六个必须坚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成果,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世界创造条件。

刍议A生态文明思想在佛山建设的三个实践路径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四级主任科员 张俊帆

A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根本遵循和持续指引。佛山市全面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并在事业中深耕细蕴,经济、社会、生态盛花硕果,于2020年成功摘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金字招牌,打造出制造业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佛山样板”。本文刍议A生态文明思想在佛山市建设中的土地、产业、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实践路径,希望为地区贯彻落实A生态文明思想提供借鉴。

一、A生态文明思想对建设的重大指引意义

A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主线和纲领,是筑牢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发展的旋律和基调。从定位、原则、方向、内容和方式五个方面来看,其思想原则一是以人民诉求为要旨和以强调惠普、共建共享体现出的真切性;二是以融汇现有经验、熟练运用生态规律,将制度建设和路径设计系统化体现出的真理性[1];三是以辨识自然生产力[2],辐合世界发展历史需求锚定方式方法的真实性。A生态文明思想以涵盖最广大民生福祉的以人为本方向,立足于现实的持续发展方向,突破和丰富生产力三要素理论的绿色发展驱动力方向[3],立足实现全民、共治、共享的大同方向。A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体现在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等理念引领国内外发展理论,以谋求民生福祉为目的解决发展瓶颈,以制度强化、规划引领、科技支撑、融合协同为路径设定。A生态文明思想工作方式体现在以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来加强规划引领[4],以国家强盛之基、民族进步之魂来部署科技创新支撑,以保护和利用同时、开发与修复并举、治污并改革共进来建设美丽中国,以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产业升级转型等为抓手落实生态文明思想。

二、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佛山发展瓶颈的研判

A生态文明思想体现在佛山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生态建设各方面。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原则,对佛山发展瓶颈进行研判。

土地资源用量瓶颈

2019年佛山建设开发强度达37.15%,超过30%国际警戒线;工业用地面积约占城市现状建设用地面积的33%,属于开发强度极高地区。人均耕地0.077亩,

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0.795亩警戒线。生态用地120774.14公顷中未利用地25809.54公顷,为河流水面、湖泊水面、内陆滩涂、沼泽地等,使用现实条件苛刻。多年来“点状扩散、轴向蔓延”式扩展造成建设用地对生态用地、农用地不断侵蚀,2005—2018年间城乡建设用地每年新增1953.77公顷,2019年比2015年森林减少7791公顷。

佛山城镇土地低效利用和闲置问题凸显。“三旧”改造图斑的低效用地36737.04公顷,占建设用地26.54%。2019年,佛山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336.49万元/公顷,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为750.81万元/公顷,每万元GDP地耗为13.12平方米,工业用地地均增加值为12.60亿元/平方公里。用地效益仍远低于广州,与发达国家城市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产业先发劣势

佛山市制造业占56.2%。庞大体量的制造业由改革开放后传统工业构成,高污染高耗能、体量偏小、工艺水平低端等是产业先发劣势的典型体现。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有待优化,工业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比重达到72%,碳达峰面临较大压力。

生态环境提升压力

佛山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在各方面都面临压力。二氧化氮、挥发性有机物防治存在困难,流域水污染防治不均衡、不系统的问题依然突出,机动车保有量超270万(广东省排名第3)且持续较快增长。2018年底佛山市人均生态承载力需求是生态供给的3.3倍,总赤字达53981.5公顷,生态赤字严重;2019年佛山生态环境指数显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达20%左右;市域林地景观较为破碎, 破碎度为0.32,污染负荷指数2.4,生态环境受污染影响明显;水网密度呈下降趋势,水体连通性变弱。高生态连接度区域、中生态连接度区域(占18.0%)及低生态连接度区域(占60.5%)间物质和能量流动障碍影响效应极大。同时还存在着生态用地受侵蚀且连通性较差、森林质量低破碎度高、水系连通不畅、局部水生态系统退化及自然保护地内存在不合理建设用地、未有序迁出等问题。

三、A生态文明思想在佛山发展中的实践

保护和挖掘两手抓,破解土地制约瓶颈

挖增量优存量。通过旧城改造、村级工业园整治、河心岛生态提升等多种措施,深入开展国土、城乡、产业、生活、生态五空间再造。确保公共用地、政府战略性用地、集体土地三部分的平衡,处理好增量与存量关系。按照“保

大保优、集中连片、提高效益”原则,划定450平方千米以上工业用地保护红线。以用地指标激励制度改革、鼓励闲置土地优先使用等措施促进集聚连片,鼓励改建、扩建和利用地下空间、建筑密度、零散边角存量等,提高土地利用率, 使土地、生态、产业、城市功能格局和效用更加清晰,初步构建了以土地置换和混合开发机制为核心的推动城乡空间集聚政策体系,带动了产业集群、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创新工作模式。全国率先实施移动源污染防治“环保取证、公安处罚”模式及“岛长制”落实环境保护监管责任。全省率先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 构建环保“大监管”体系。设置市级危废试点综合收集单位、专业收集试点单位,实施“区域环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环评改革试点等一系列全国全省开拓性的创举。

引导治污模式。推广环境服务超市、环境服务队等第三方治理;结合制造业优势和市场需求,推动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顺德环保产业园、佛山环保科技小镇、南海固废产业园等环保产业集聚区。

系统性治水。深化工业企业污水输送和排放规范化,推进重点领域污水的有效收集、处理和回用。预计2025年全面完成68个镇级工业“污水零直排区” 建设。逐步推进主河道和支涌岸线联通系统整治打造示范效应和水生态建设“碧道”,深化大气污染防治。研究铺排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措施,开展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提升,推进清洁能源改造。依法划定国Ⅲ柴油货车限行区、禁燃区,率先淘汰政府国Ⅲ柴油车,重点镇街推进公共服务车辆新能源化。

探索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

2022年生态环境部“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 已落户佛山,为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提升提供了高标平台。

促进产业升级

A生态文明思想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升级、特色经济、产业链供需等多方面提供了指引[6,7,8]。2007年佛山市300多家污染较大的企业关停转移,同时传统行业也开始调整能源结构。“十三五”期间全市超一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工业技改投资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首位,有力扭转了传统产业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局面。以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

革试点为契机,聚焦发展新一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打造绿色供应链。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建立节约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开展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升级。推进粤港澳清洁生产伙伴计划,加快南海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南海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

构建绿色发展格局,筑牢生态屏障

佛山市通过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制定了“四大行动、25个生态建设项目”,严守城市发展底线。以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54.34平方千米,筑牢“三屏、六楔、两脉、两环、两网”多层次自然生态安全格局。特别是将独特的河心岛生态系统列入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并入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饮用水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林业一级保护线、科学评估区等生态保护红线重点区域,实施严格的生态优先保护区总体管控制度。划定“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从区域布局管控、能源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防控四个维度,建立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充分考虑佛山市生态环境的特点构建富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森林景观,优选绿化树种形成季季有景的景观效果;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使河流水系连通成网,加强城市河流水系生态修复力度实现水质自然净化;通过工程措施恢复内河涌连通性,构建城市水上绿色交通网络;通过河涌活水深化、水系岸线生态化改造、河心岛生态修复工程等实施河流生态修复基塘水系的重建工程。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建设是佛山经济转型、生态蜕变的过程,是对标A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的历史进程。下一步佛山市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打造生态防护屏障、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部署,研究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绿色产业格局,重点解决生态环境质量与国际一流湾区存在较大差距、面向区域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全力推进对标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美丽大湾区建设。

发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 中国节能深学细悟A生态文明思想成果综述

中国电力报记者 于琳娜

(2023年9月18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A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央企业,第一时间召开党委会,专题学习A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在会上向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要求,要学深悟透A生态文明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部署要求,扎实推进生态修复、污染防治、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工作,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一、一张“扩绿”蓝图绘到底

中国节能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在全国多地打造一个又一个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形成了具有中国节能特色的湖北咸宁嘉鱼模式、贵州武陵山模式、新疆塔里木河模式、贵州毕节循环经济模式、湖南郴州模式、安徽合肥庐南模式等一批治理有效、系统完备、可推广复制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初步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节能智慧。

两年前,为彻底改善新疆阿克苏河流域生态环境,推动当地区域绿色发展, 中国节能充分发挥在生态治理领域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成立专业团队,长期驻扎阿克苏地区,从项目立项、组织实施、绩效评估等方面深度参与,协助地方政府建立实施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要素基础数据库,为其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实施方案前期论证及协助申报纳入国家项目储备库等“一揽子”服务,该项目也是最具典型示范意义的一体化项目。

在贵州武陵山区,中国节能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实施打造山水林田

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了流域水体生态修复、林草地保护修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高标准农田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六大类工程共计24个子项目,全面提升武陵山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改善了多种生物的生存繁衍环境。该项目在2021年成功入围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财政部三部委联合评选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十大示范工程。

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国节能始终高度注重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建设, 积极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探索形成了山东临沂模式、湖北咸宁模式、两园一链、空天地一体化等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节能环保综合解决方案、商业模式。

以“两园一链”为例,它是集约式综合固废治理产业园、分布式有机固废治理生态园和环境物流链一体化建设的固废综合处理模式。该模式突破地域, 以干湿垃圾分类为基础、以智慧环境物流链为驱动,将长距离运输的垃圾最大程度集约、协同处理,实现固废处理最优效率。通过城乡协同,各类固废在“两园一链”系统内部循环利用,做到无废物流出。“两园一链”模式在毕节、咸宁等地开展试点后,已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复制出多个运营成功的项目, 其中,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就拥有28个固废处理项目,投资规模超百亿元,运营情况良好。

在与各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的座谈交流中,宋鑫介绍中国节能在固废处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取得成果时表示:“我们针对地方政府或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和需求,打通全业务链,推出菜单式定制服务,探索出一条以‘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为导向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产业经济发展共同实现的一体化治理路径,衍生出‘生态环境治理+清洁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以实际行动充分融入重点区域发展经济圈和生态文明建设圈。”

三、厚植绿色低碳鲜明底色

作为“双碳”大考的答卷人,中国节能坚决担负起引领“双碳”行动的历史使命,于2021年成立了中节能“双碳”研究院、编制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针对地方政府、产业园和企业推出定制化服务,在服务“双碳”中争当引领者、推动者和先行者。

近年来,中国节能不断深化与国家节能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合作,共同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路径,积极加强绿色低碳、节能

环保、环境监测等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推动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节能所属大数据公司,以绿色账户为核心,提出“零碳云”的建设思路,打造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双碳”目标实现的智慧平台,为不同主体提供环境风险预警、生态资源盘点、减污减碳排放监测、碳交易撮合等服务。“零碳云”作为环保领域唯一入选项目,成功进入国务院国资委第一批公有云建设清单,将在未来更好服务国家、区域落实碳中和战略部署,促进千行百业绿色低碳转型。

同时,作为中国节能清洁能源板块的龙头企业,中国节能所属风电公司和太阳能公司,丰富综合解决方案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新区域开发、大项目申报上形成合力,着力解决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共同推动优质项目落实落地,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作出新的贡献。

近日,太阳能公司、风电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申报的中节能洪湖曹市镇100兆瓦/200兆瓦时全钒液流储能电站项目凭借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性、带动性、成熟度以及全方面为项目考虑的创新性、可操作性成功入选湖北省2023年新型储能电站试点示范项目,为后续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下一步,中国节能将深入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A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己任,为推动我国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积极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节能环保新篇章。

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要做到“三个坚持”

哈尔滨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宋阔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引领和行动指南,着力推动生态保护和修复,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

A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创性理论成果,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根本遵循。A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开放包容,其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等重要论断,对我们理解为什么和怎么样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A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重要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明确人类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的基础上,强调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符合生态系统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人类必须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从整体上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必须自觉约束超过生态承载力的行为和欲望,自觉将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

近年来,黑龙江省着眼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如《黑龙江省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意见》《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省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

单》等;制定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等,通过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更好地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更好地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就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注重依法治理,着力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和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打好生物多样性保卫战和生态经济、生态系统、生态产品、生态文化攻坚战。

二、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A生态文明思想最具有代表性、最具原创性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A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这一重要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改变了关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认知,厘清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实践已经证明, 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必须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坚定不移保护生态环境,才能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双赢。

黑龙江省大力实施生态振兴计划,着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正是在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黑龙江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部署推进了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保护举措,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生态治理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坚持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跋山涉水”三篇生态文章,省内河湖山林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大。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既讲效益又讲投入,既讲发展又讲保护, 既讲利用又讲修复,不断促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有机融合,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优化,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提升社会发展水平。

三、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要求。

A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重要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阐明了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民生的关系。良好生态环境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应当得到全社会的保护和建设。生态产品既具有强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能有效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它既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体现。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以及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芳草如茵、绿树成林的优美环境,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绿色财富”,人民群众理应享有。

黑龙江省的大森林、大湿地、大湖泊、大界江、大冰雪体现了全省生态环境的突出特点,是黑龙江自然生态的本色和特色,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基础,更是大自然馈赠给3100万龙江儿女的“绿色财富”。这些优质生态资源中, 蕴藏着丰富的可开发、可利用的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享有“绿色财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强烈呼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关键路径。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一步凸显生态产品的优质价值。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地方的综合发展优势,发展如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特色旅游等“绿水青山”的内生性产业。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选择、积极运营,立足地方特色优势资源和发展条件,持续增强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加快布局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产业等绿色低碳经济,构建“兴安岭生态银行”运行机制,绿色生态资本不断增值、积累、变现,良好生态环境正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狠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

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在A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和指导下,黑龙江省“坚定不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抓改革、强生态、促转型,也必将走出一条改革创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辽宁

辽宁省省长 李乐成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A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A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自觉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振兴之路,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努力把辽宁这道祖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

一、坚持用A生态文明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坚决扛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辽宁的政治责任

A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结晶。我们坚持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不断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提高站位强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 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这些重大决策部署,深刻体现了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深远考量,充分彰显了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我们始终牢记“国之大者”, 深入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加快建设美丽辽宁的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牢记嘱托讲担当。A总书记对辽宁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来辽宁考察都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特别是2022年8月来辽宁考察时再次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求我们“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我们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推动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在辽宁落地见效,努力把A总书记为辽宁擘画的生态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扛起责任抓落实。辽宁既沿海又沿边,拥有两大山脉、八大水系,岸线绵长、岛屿众多,是一块天然宝地。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立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12—2021年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575 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完善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一证式监管制度,建立环境监管、监测、监控联动工作机制,从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从严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今天的辽宁,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生态环境更加秀美宜居,我们用A生态文明思想的辽宁实践,向世人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二、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决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振兴之路

A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辽宁作为新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比较早,重化工业比重高,能源资源消耗大。当前,同全国一样,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们坚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倒逼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产业形态、能源结构进行全

方位、革命性变革,真正把思想观念扭转过来,把产业结构调整过来,把污染指标控制下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我们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成立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完成《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对200家重点排放单位开展年度碳排放核查,组织66家发电企业有序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逐年发布全省强制清洁生产审核计划,推动重点排放单位节能降碳;出台《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助推辽宁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意见》,发行全国铁矿行业首单绿色债券和东北地方国企首单碳中和债,引导资本向绿色领域聚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我们将正确处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等政策体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到2025年,预计全省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4.5%,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18%。

建设清洁能源强省。A总书记强调,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关键。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实施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全国目前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全面投产,徐大堡核电、辽河储气群和清原、桓仁、兴城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新能源项目加快建设。“十三五”期间,风电、太阳能电力装机容量年均增长9%和90.4%,占全省电力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7.6%和7.7%。我们将在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满足电力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统筹“风光水核氢储”一体化协同开发,加快实施48个总投资超过8000 亿元的清洁能源项目,重点支持辽西北等地区建设国家级风电光伏基地,构建东北区域能源交易中心。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装机总容量达到3700万千瓦,占比超过50%。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我们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把绿色低碳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科研选题、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中,努力使产业结构变“轻”、经济形态变“绿”、发展质量变“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

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不要污染的GDP,2022年能耗总量下降12.22万吨标煤。突出数字赋能、强化科技引领,积极推进钢铁、有色、石化等重点行业节能改造,建设一批数字车间、绿色工厂、绿色园区, 加大低碳技术应用和绿色低碳产业替代,全面提升发展的“科技含量”“绿色含量”,2022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6%,高出全国9.2个百分点。以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为抓手调整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设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连续6年突破百万标箱,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重达11.87%。我们将持续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绿色服务等产业,开辟绿色经济新业态,扩大绿色产品消费,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三、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A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我们时刻牢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动污染防治提档升级、环境保护提质增效,坚决守护好辽宁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

紧盯整改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辽宁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强大助力。我们把抓好督察整改作为检验各级干部政绩观和作风的“经验交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增强交卷意识、报账意识,不折不扣推动整改落地见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我们组建15个省级层面督导工作组实地督导,实现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80项到期整改任务完成率96%,4660件群众环境信访问题上报销号4653件,真正解决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将持续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紧盯入海河流总氮消减、菱镁行业整治、污水直排等重点难点问题,逐项对账销号,全面完成整改任务,确保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不打折扣、不留“尾巴”。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巩固整改成果,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切实把“管当下”的整治成果转化为“管长久”的制度成果。

聚力攻坚突破。A总书记指出,现在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值更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更低,要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我们锚定美丽辽宁建设,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力有序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深度治理,累计淘汰2.1万台燃煤小锅炉,完成3.3万兆瓦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2022年全省优良天数比例达90%,PM2.5平均浓度降为31微克/立方米。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工业、城市生活、农业“三源齐控”,工业集聚区基本完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省70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2022年150 个国考地表水断面优良水质占比提高到88.7%,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1%。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我们将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 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仗接着一仗打,加快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擦亮乡村底色。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我们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着力补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稳步推进农村户厕整改,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水平,累计创建美丽宜居村3486个,占全省行政村30%左右。特别是2022年以来,我们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大清理、大扫除、大整治,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清理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891个,治理农村黑臭水体77条,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8%以上。盘山县、新宾县等10 个县获评全国村庄整洁行动先进县。我们将持续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人民战争”,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促进农村生活电气化、用能清洁化, 让农民真正感受到环境变化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我们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在统筹、贵在长效。我们高度重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坚持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4.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压实1.9万余名河湖长职责,实施辽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

护和修复工程65个,完成生态修复面积13.35万亩。辽东绿色经济区加快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产业集聚区,加强天然林保护,加快储备林建设,强化饮用水源地和水源涵养地建设与保护,呵护好全省人民的“绿肺”“水塔”。我们将统筹推进辽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不断增加森林、草原、湖泊等资源总量,牢牢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全力维护生态安全。

大力实施绿满辽宁、水润辽宁工程。聚焦“增绿护绿”开展“绿满辽宁” 工程,围绕实施水土保持和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绿色矿山建设等重点工作,谋划建设总投资155.6亿元的六大类19个项目,2022 年完成营造林157.9万亩,草原修复治理83.4万亩,新增省级绿色矿山106家,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2%,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7.5%。聚焦“治水兴水”开展“水润辽宁”工程,以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为抓手,围绕辽河干流防洪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谋划建设总投资677亿元的八大类16个项目,辽河、浑河、太子河等重点河流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升,水环境得到改善,辽宁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 特别是重点河段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升,有效应对2022年多次强降雨过程,实现“不死人、少伤人、低损失”的防汛目标。

全力推进辽河口国家公园建设。辽河口湿地作为我国最北的河口湿地,保存有我国暖温带典型完整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鸟类迁徙路线上的关键区域和西太平洋斑海豹的重要繁殖地。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整合双台河口国际重要湿地、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8处自然保护地, 全面启动“退养还湿”工程,推动滨海湿地所有养殖设施全部拆除、598户养殖户全部退出,恢复湿地8.59万亩,恢复自然岸线17.6公里。2022年,辽河口17.05 万公顷湿地被纳入国家公园候选区,正在全力打造国家公园。如今,辽河口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基本功能不断恢复,正向世人展现绿苇红滩、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画卷。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制度建设是长远之策。我们综合考虑水与水土保持、碳与碳汇贡献、人与人均财力等评价指标,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将碳排放权、用水权、用能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支持出让、转让、抵押、入股等市场交易行为,注重正向激励,体现绿色导向, 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我们把生

态文化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精神和灵魂,成功举办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带动全民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进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行列,沈阳棋盘山地区入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将深入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辽宁篇章,为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辽宁力量。

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筑牢龙江生态安全屏障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尚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态安全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脉相承。维护生态安全不仅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更是我们必须牢牢守住的基本底线。

黑龙江省作为生态大省,肩负着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当前,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国之大者”,构建起完善的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强战略支撑。

一、黑龙江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优势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基础。只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黑龙江省拥有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湖泊、大界江、大冰雪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禀赋。全省森林面积21万平方公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稳定在70%以上,居全国第2位;湿地面积3.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5%,并有10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居全国第一; 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个,居全国第一。同时,黑龙江省野生动植物物种多样, 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2种、二级保护动物84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2种、二级保护植物41种,省内还分布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黑龙江省内丰富的林草自然资源、湿地和多样性的野生动植物物种不仅为全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也是维护祖国北方生态安全的底气所在。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支撑。A总书记强调“: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同时也科学地指出只有坚定不移保护生态环境,才能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黑龙江省大力实施生态振兴计划,着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力推动重点国有林区深化改革、大小兴安岭生态经济转型发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等,这一系列部署和行动为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以森林康养、森林药

材、生态旅游等产业为代表的林业生态经济,以及依靠寒温带气候和丰富的冰雪资源发展起来的冷凉经济,都加速了黑龙江省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不仅推动生态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更为守住生态安全底线提供了重要支撑。

布局绿色生态产业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助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黑龙江省优质的生态资源蕴藏着丰富的可开发、可利用的生态产品,通过实施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等系统性政策,不断加快绿色技术成果转化,有效推动省内传统产业向绿色发展型产业转向;通过统筹推进多种类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包含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服务产品、生态文化服务产品的生态产业发展新格局。在生态物质产品方面,黑龙江省绿色有机农产品、森林食品等产业已初具规模,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被《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录》收录; 在生态调节服务产品方面,黑龙江省依托中央财政支持,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对境内天然林资源和湿地资源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生态文化服务产品方面,黑龙江省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推进以生态服务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服务产品研发,形成近300处包括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类型的自然环境保护地,这些都为黑龙江省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装了新引擎。

二、黑龙江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实践路径

构建生态安全良性循环体系。2018年5月,A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构建黑龙江省生态安全良性循环体系,要在促进省内土地资源要素合理流转及市场化配置上,给予碳汇经济、绿色金融、土地债券等绿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政策扶持,探索建立将自然资源优势转换为资本优势的新发展路径;要放大省内“绿色龙江黑土优品”等生态资源品牌效应,对部分自然资源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引导其与金融市场有效衔接;要促使多主体共同建造绿色金融发展平台,通过出租、抵押、入股等形式,使绿色生态价值得到有效凸显;要加强全省自然资源财富累积,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打造保障生态安全制度体系。在厘清黑龙江省内自然资源底数的基础上, 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平台与云计算等一系列新技术手段,构建自然资源信息大数据共享平台,推动自然资源行业治理能力与服务体系迈入现代

化。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展示自然资源使用价值、资源稀缺程度及市场供求关系的数据使用平台及使用制度。通过相关部门间的紧密配合、协同推动,落实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制度及负债表编制制度,推动构建自然资源所有者承担生态安全职责制度,增强其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为自觉,为生态安全建设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发展绿色产业赋能生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黑龙江省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力推进全省自然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国家发布的自然资源管理政策,大力推广节能减排等绿色发展新技术。通过筹集专项管理基金、构建市场交易机制、推进市场营销等多种手段,促进省内自然资源循环再利用。精准核定省内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全要素自然资源储存量,严格执行国家自然资源开采利用准则,促进省内自然资源高效利用、节约利用、循环利用,进而实现自然资源潜能的充分释放。推动省内土地资源要素合理流转及市场化配置,探索将自然资源优势转换为资本优势的新发展路径。

论A生态文明思想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汪信砚

A生态文明思想是A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它构成了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然观基础。A生态文明思想是A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为适应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与和谐、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实现的重大理论创造,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生态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是人与自然和诣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南。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A生态文明思想有其特定的本体论基础,有人称之为“生态本体论” [1],它集中地体现为A所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这一理念是A依据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创造性阐释,内在地含蕴着中国传统哲学的生态智慧,也体现了对现代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超越。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从本体论层面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问题。

(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唯物辩证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人是通过劳动实践而从自然界分化独立出来的,但人从自然界分化独立出来以后须臾也不能脱离自然界。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的存在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有机统一。虽然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但人是一种有肉体的生命存在物,必然具有一定的肉体组织,而“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2],因此,“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3]209。另一方面,人类产生以后,又必须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特

别是必须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以便满足吃穿住行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否则,人类根本无法生存下去。正是基于这两个方面,马克思指出,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161。A依据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是人类生存的最为基础的条件,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料;如果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会对人进行报复[4]331。他还引用恩格斯的论述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A得出结论说,“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生态智慧的承继和弘扬。事实上,A也正是援引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来阐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他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他还用荀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来说明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和人类生存的根基,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来说明人们应该珍惜自然资源,等等。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也是对现代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超越。现代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大体上可区分为“深绿”和“浅绿”两大思潮。其中,“深绿”思潮的生态文明理论把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归结为历史上由来已久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及其主导下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主张以建立在尊重自然事物“内在价值”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生态中心主义取代人类中心主义,同时也主张弃绝科学技术的应用。而作为对“深绿”思潮的理论回应,“浅绿”思潮的生态文明理论既批判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只强调自然事物的工具价值、把自然视为人类可以基于自身的需要而随意宰制的对象的“人类沙文主义”或“人类专制主义”性质,认为其在实践上必然导致生态危机,同时也批判“深绿”思潮编造

的自然事物“内在价值”说的理论虚妄性及其对人类的尊严和价值的贬抑,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是不可能真正超越的,并由此主张一种强调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义务和只满足人的理性需要的“弱”人类中心主义或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但是,由于“浅绿”思潮的生态文明理论并未认清和区分人类中心主义的两种形式,即类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相对待的、以人类整体的和长远的利益为价值取向的人类中心主义)与个体本位和群体本位的人类中主义(以个体或群体的利益为价值取向的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 相对于生态中心主义来说它们也被归于人类中心主义),它对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并未揭示其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的实质,它所谓的“人的理性需要”与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理性人”假设异曲同工,它所秉持的“弱” 人类中心主义或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仍然不过穿着某种绿色伪装的、为资本逐利行为服务的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因而它对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的强调也必然流于空谈。现代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深绿”和“浅绿” 思潮看似根本对立,实则在思维方式上是同一的,即都把人与自然视为根本对立的,只不过“深绿”思潮主张通过使人服从自然来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浅绿”思潮则主张通过使自然服从于作为个体或群体的“人的理性需要”来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此不同,按照A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从本原的意义上说,人与自然并不是矛盾和对立的,它们实际上是共生共荣的。正如A所说,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对自然的破坏和伤害最终会反过来伤及人类自身[5]11。因此,如果说现代西方“深绿”思潮的生态文明理论主张的是生态中心主义,而现代西方“浅绿”思潮的生态文明理论秉持的实质上是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那么,A“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则既反对生态中心主义也反对各种形式的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它强调人类必须为了自己整体的和长远的利益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

(二)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既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那么,人与自然关系的应然状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这正是生态文明的本质规定。A说:“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5]6这一论断,既是从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演变中得出的

必然结论,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A指出,在人类历史上,世界各地都曾有过因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而酿成的慘痛教训。这种情况也曾引起马克思、恩格斯的注意和高度重视,他们曾

经研究和列举过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的人们为了获得耕地而毁灭森林最终又导致土地荒芜的事例。当然,从总体上看,在近代以前, 这类生态环境问题还带有某种局域性特点,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还是和谐、协调的。而自近代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传统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它在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创造空前未有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打乱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惯常循环,破坏了地球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许多西方工业国家都出现了环境公害事件,如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和多诺拉镇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和米糠油事件等。这些震惊世界的环境公害事件曾使成千上万的人致病致死, 造成巨大的社会危害,而其根源就是传统工业化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传统工业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有各种突出表现。经过改革开放以后几十年的高速工业化,我国同样也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已经进入高强度频发阶段,能源资源日益紧张,大气、土壤、水体污染相当严重,许多地区经常出现雾霾天气,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显著退化,它们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因此,“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中国现代化是绝无仅有、史无前例、空前伟大的。现在全世界发达国家人口总额不到十三亿,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就会把这个人口数量提升一倍以上。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5]3-4正是由于深刻认识到这一点,A强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必须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概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7]。这样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A指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存续和中华民族的未来。一方面,生态的兴衰决定着文明的兴衰。A说: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

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8]2在世界文明史上,这方面的正反事例比比皆是。古代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和恒河、长江和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水量充沛、土地肥沃、植被茂盛,这种优良的生态环境曾经孕育和滋养了古代世界灿烂的四大文明。而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衰退,尤其是由于土地荒漠化,其中的一些文明又逐渐衰落了。在拉丁美洲, 新石器时代的印第安玛雅人依托热带丛林的自然环境建立了城邦式国家,在天文学、数学、艺术、建筑、农业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成就,独立创造了玛雅文明。但玛雅人粗放的原始游耕方式导致了日益严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庞大的人口数量更是成为脆弱的雨林生态难以承受之重,气候干旱、自然灾害、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水源污染、人口爆炸、粮食不足、瘟疫蔓延等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引起的社会冲突,最终摧毁了玛雅文明。在中华文明史上,楼兰文明的兴衰也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古代塔里木河盆地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 曾经使那里崛起了繁华的古楼兰王国,造就了独特的楼兰文明,而自然环境的退化特别是干旱少雨、冰川萎缩、河流干涸、生态恶化,又使楼兰文明谜一般地突然湮灭于茫茫沙漠之中。如果再从整体上看,包括楼兰文明所在区域在内的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太行山脉等中国西部大片地区都曾水丰草茂、森林葱郁、山清水秀,它们由此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但后来这些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使得唐中叶以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向东南方向转移,这是生态变迁影响中华文明发展的最为突出的例证。

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和永续发展的基础。A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着人民的长远福祉和中华民族的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A强调说,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不仅提出要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而且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7]。他说,他之所以盯住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不放,就是因为如果不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是对中华民族

的未来和子孙后代不负责任。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常被人们称为“两山论”,它是2005 年A主政浙江时最初明确提出的。其中,“绿水青山”是指良好的生态环境,而“金山银山”则是指经济发展的成果,亦即社会物质财富。党的十八以来,这一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并被写入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宪法,成为党的重要执政理念以及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从发展观上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问题。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实现社会进步和发展,必须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亦即必须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当代广大发展中国家都普遍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难题。一方面,要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和实现工业化,而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等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工业化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同时走上现代化和工业化道路,它们共同面临的本来就是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而早已变得脆弱不堪的全球生态环境,同时它们也不再可能像早先工业化国家那样向落后国家转移生态危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这一难题也日益凸显。能否应对和开解这一难题,直接关系到能否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A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辩证思考,并由此形成和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深刻地指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际上也就是绿色发展理念。A在阐释绿色发展理念时说:“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这一新发展理念把“绿色”与“发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亦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内在地统一起来,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21这是A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最完整的阐述,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法。这一论

述包含着三个内在相关的命题。

(一)“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命题,克服和超越了将“绿水青山” 与“金山银山”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片面性,深刻揭示和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及其实现路径。

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上,现实中存在着这样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要发展经济就必然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只能把发展的步子放慢一些,否则将得不偿失;另一种看法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必然会影响经济增长,因此,为了发展经济,必须付出一些生态环境代价。显然,这两种看法都看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 但它们都把这种矛盾绝对化了。A指出:“这两种观点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对立起来了,都是不全面的。”[5]22一方面,强调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是正确的,但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舍弃经济发展则是根本错误的。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欺辱,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刻骨铭心的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态到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即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点并没有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即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点也没有变,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的排名还很落后。同时,我国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还面临着不少风险和挑战,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 并构成了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社会各种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例如,发展是破解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基本要求, 甚至也是我们巩固党的领导、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坚定全体人民的共产主义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前提。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不能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只是空谈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是不可能真正做好的[5]5。因此,我们必须牢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并在经济发展的

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决反对一切无视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言行。

另一方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是正确的,但认为发展必须付出生态环境代价则是错误的。我们确实需要大力推进经济发展,但我们所需要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守住绿水青山前提下的高质量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其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它们从根本上讲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关键是要改变惯性思维、创新发展思路。实践证明,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或发展模式问题,而不同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体现着不同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并导致不同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我国今天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就源于以往那种粗放型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的特点是高度依赖资源消耗、规模扩张和高能耗高排放产业。这种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所体现的是一种只要经济增长而不计生态环境代价的思路,它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要转变这种思路和摒弃这种发展方式,就必须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就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同时并举和相得益彰的发展, 就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并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又在保护生态环境过程中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和相协调的发展。A指出,推动绿色发展是发展观上的一场深刻革命,它要求我们坚持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拒斥那种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眼前取经济增长的短视行为,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而健康发展的支撑点,让中华大地天蓝山绿水清景美。

(二)“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命题,强调了环境保护相对于一时经济增长的优先性,是人们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关系的重要方法论原则。

一般来说,人们都会理解和接受“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道理。但是,当生态环境保护与特定时期的经济增长相矛盾和冲突即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有些人就会为保眼前的经济增长而置保护生态环境于不顾,这也就是A所说的那种因为经济发展稍微遇到问题就开始动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念头甚至不惜突破生态保护红线的情况[8]227。A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和批评了这种做法:

首先,这种做法完全背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A指出,我们

必须牢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和造福人民,把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际利益、生活是否得到了改善、是否真正满意作为衡量发展成效的标准。“以人民为中心”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中,而必须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环境被破坏了,人们整天被雾霾笼罩,食品和饮水安全得不到保证,连新鲜的空气也呼吸不到,根本没有宜居的环境,这样的发展不是人民所希望的。

其次,这种做法属于典型的竭泽而渔,也不利经济的长远发展。如果放任对资源和环境的竭泽而渔,也许能够得到眼前的经济利益和一时的经济增长, 但从长远来看,必然会付出比这种收益远为巨大的经济代价。在这方面,以往是有深刻教训的。“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搞起一堆东西,最后一看都是一些破坏性的东西。再补回去,成本比当初创造的财富还要多。”这样做的结果与发展经济的初衷本身是南辕北辙的, 它实际上陷入了先把最基本的生存环境破坏掉再用更大的成本修复最基本的生存环境的怪圈,完全是得不偿失的。因此,A强调,必须把经济活动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决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眼前的经济增长,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环境保护问题上要有整体观念和长远眼光,必须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和综合账,不能急功近利、寅吃卯粮、因小失大、顾此失彼。

再次,这种做法是那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的结果。A指出,一些地方的领导之所以会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想方设法地突破生态红线,是那种唯GDP的片面政绩观作祟的结果;现在我们必须彻底革除这种观念,决不能再以GDP论英雄,一定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地位。他在谈到对地方领导干部的评价时曾说,即使生产总值下滑了,但如果推动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在环境保护方面成绩突出,那就应该充分肯定和表扬;反过来, 如果不重视绿色发展,在环境保护方面毫无作为,甚至使生态环境越来越槽糕, 即使把生产总值搞上去了,那也不可能得到好的评价。

由上可见,“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与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并不矛盾,恰恰相反,它更深刻地体现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要求。“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所强调的是环境保护相对于一时经济增长的优先性,而坚持生态优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并不是否定发展是第一要务,而是要形成一种遏制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实现可持续的

绿色发展的倒逼机制。关于这一点,A曾举了一个典型例子:长江石首段有一家产能居世界前三的大型化工企业,其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多年难以解决, 群众反映很大,后来环保部门对其开出了“史上最大环保罚单”,倒逼企业投入巨资进行污染治理,不仅解决了多年的污染问题,而且推动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从而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一事例说明,只有坚持“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方可真正做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命题,揭示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 之间的深层次本质关系,阐明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A指出,以往人们对“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它大体上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去换取金山银山,即只顾开发自然、向自然索取资源,基本不考虑或极少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第二阶段是意识到既要金山银山也须保住绿水青山,即随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渐显露出来,人们开始觉悟到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阶段是终于明白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即认识到生态优势能够转化为经济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能创造出经济效益[9]。由此可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人们经过长期实践并付出巨大代价后才获得的认识。

A从以下三个方面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命题。

首先,绿水青山藏蕴着金山银山。马克思认为,虽然物质财富是由劳动创造的,但劳动对象是由自然界提供的,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创造也离不开自然界,因此,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物质财富的源泉。现代经济学进一步提出了“自然资本”的概念,认为自然资本由自然资源、生命系统和生态构成, 自然资本存量对经济安全系数和经济发展前景有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A承继了马克思关于自然界是物质财富来源的思想并非常重视“自然资本”概念。他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生态财富又是社会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使绿水青山能够持续不断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这也就是说,绿水青山作为自然资本是藏蕴着着巨大的金山银山的。

其次,绿水青山能够带来金山银山。A说,金山银山买不到绿水青山,

但绿水青山却可以带来金山银山。“‘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5]23只要有正确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绿水青山不仅可以吸引投资和人才,而且可以促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我国的旅游风景名胜区大部分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大部分景区周边又都是贫困村, 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种养就可以带动这些地方走出一条生态脱贫的路子。

再次,绿水青山可以变成金山银山。A指出:“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8]141-142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必须借助于市场手段。在承认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就可以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使绿水青山由自然财富向经济财富转化。特别是在我国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已成为产业变革的主要方向,“林票”“碳票”和碳金融等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不断涌现,绿水青山更是可以直接变成真金白银。例如,人们种植树林,一棵树也不用砍,仅凭“林票”或“碳票”就能源源不断地获得经济收入。

正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A反复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他说,绿水青山本身就是最大财富、优势和品牌,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好治理环境、显山露水的文章, 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把增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诉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的创造性运用,从历史观上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要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并因此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A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执政党使命所在。人心是最大

的政治。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8]8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如何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而展开的,其根本理论主题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A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主题则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就是这一理论主题的具体化。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深刻地揭示了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关系,阐述了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生态民生观,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一)环境就是民生

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民生的内容和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在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民生主要是指生存、生计, 民生问题主要表现为生存权或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所以,民主革命时期的孙中山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10]802。他还根据当时中国的现实情况指出,我们要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并不是安适和奢侈问题,而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问题,即国人的丰衣足食问题[10]865。而在社会发展的较高阶段上,在基本的生存需要有了保障以后,人的发展就日益成为民生的重要内容,生活品质的提高、精神需要的满足等也随之凸显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生态环境既是人的生存的基本条件, 也密切关涉到人的发展需要的满足,在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都是极为重要的民生保障。因此,A作出了“环境就是民生”的论断。他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

A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环境就是民生”的论断进行了阐释。

首先,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进入新时代以来,A多次阐述生态环境问题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影响,强调“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5]90。2016年1月,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也出现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们已成为制约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人民群众

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下力气加以解决。2016年8月,A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中说特别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他说,以往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突出,同时也使我国积累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让人民群众长期吃被污染的农产品、喝不干净的水、呼吸污浊的空气,就会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健康。A说,正因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群众的生命健康,所以它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因此,我们要坚决遏制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坚定推进绿色发展,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食品,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真正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蓝地绿水清,让生活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其次,良好生态环境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A指出,虽然金山银山对于人的生存来说也很重要,但绿水青山构成了人的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它是金钱不能代替的;即使你有钱,但如果没有合格的空气和饮用水,也不会有什么幸福可言。他指出,社会越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越高,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所占的地位就越重要,人民群众对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环境的需要必然会越迫切,安全食品、干净饮水、清新空气、宜居环境等越来越珍贵;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来看,以往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为了更多地生产粮食、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我们不得已毁林毁草开荒、填湖造地,而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我们现在也有条件和能力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因此,他强调, 良好生态环境本身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小康全面不全面, 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5]8,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边又存在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这样的小康不会得到人民的认可,也经不起历史的检验;良好生态环境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也只有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才是能够得到人民认可的现代化。

(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A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所谓公共产品,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向社会提供的物品、劳务或服务。以往说到公共产品,人们一般想到的是国防、科技、文化、体育、教育、交通、医疗卫生、养老等等方面的事务。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也就是要求各级政府自觉承担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责任,把生态产品纳入政府提供的基本

公共服务体系,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衡量领导干部个人能力和业绩的标准。作为一种公共产品,良好生态环境可以使人人受益、人人共享,任何人都不得垄断或独占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宜居环境等优质生态资源。也正因如此,A才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要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关键是要使生态权益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得到公平分配。所谓生态权益,是指人们享有和利用生态资源的权利以及行使这种权利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包括对于生态资源的使用权和知情权、生态环境治理的参与权和生态环境受到侵害的诉讼权等,它们属于基本人权即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内容。政府是生态资源的管理者,有责任和义务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公平地分配生态权益。只有使生态权益在不同群体之间得到公平分配,亦即实现包括代内正义和代际正义在内的生态正义,良好生态环境才能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在代内生态正义方面,A着重论述了城乡之间生态权益的公平分配问题,要求把城乡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美丽家园。一方面,A强调城市建设要以宜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他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城市工作指导思想不太重视人居环境建设,重建设、轻治理,重速度、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重发展、轻保护,重地上、轻地下,重新城、轻老城。现在,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的期待很高,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为此, 他要求人们让城市融入大自然的怀抱,特别是那些山城和水城不要去劈山填海, 而应该保持现有特色和独有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另一方面,A也强调,新农村建设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要体现乡土味道和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不能盲目复制城镇建设的做法,否则,就会搞得既不像城市也不像农村。他指出,我国许多乡村地区都拥有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自然风光秀丽,这些是花钱都买不到的财富,我们要特别珍惜和精心呵护;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决不能使这些富有特色的乡情美景消失不见了,要使它们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在代际生态正义方面,A指出,“资源开发利用既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5]78,我们不能用那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破坏性方式搞发展,而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他反复强调良好生态环境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特殊重要性,所关注的

实际上也是代际生态正义问题。他在谈到青藏高原生态保护问题时说,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中华水塔”“地球第三极”,其生态十分脆弱,在开发与保护的问题上一定要算大账和长远账,呵护好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就是对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长远利益的最大贡献。他在谈到长江和黄河的生态保护问题时说,长江和黄河都是千百年来养育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和黄河流域都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切实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让母亲河永远健康,永远造福子孙后代。

(三)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

A特别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他认为,整治生态环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集中力量攻克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8]16。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民生问题很多,而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集中体现了A生态民生观的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价值追求。

A指出,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这是重中之重。全国各地雾霾天气频发, 重度污染天气的天数不断增加,使人民群众的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社会舆论反映相当激烈。这既是引人注目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典型、突出的民生问题,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变成重大政治问题。有关地区和部门必须立下军令状, 力行污染物减排尤其是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是要加强源头治理,从根本上扭转大气质量恶化趋势。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推进达标排放、治理“散乱污”企业和其他污染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等系列措施,尽快消除重度污染天气,把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二是打好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我国水安全已经全面亮起红灯,水已然成为严重短缺的产品,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水危机。水危机是生存危机,是民族存续危机。而水危机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生态破坏和过度开发所致。例如,黄河水资源利用率已高达70%,远超40%这一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并且污染黄河的事件时有发生,使得现在的黄河已经不堪重负。有人说“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的眼泪”,我们绝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破解水危机问题,要从涵养水源入手,从修复破损的生态入手。要坚决遏止破坏水源地生态环境和污染水质的行为,不仅要确保饮用水的清洁安全,而且还要消灭城市黑臭水体,把清水绿岸、

鱼翔浅底的景象还给老百姓。

三是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我国有些地区,由重金属、农药、化肥、畜禽养殖废弃物、生活垃圾等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包括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非常严重。农药和化肥的过量施用和各种污染物的倾倒,造成水质恶化、土壤退化和肥力下降,这种情况反过来又促使人们加大农药和化肥的用量,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而在一些重金属污染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甚至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在这类被严重污染的土壤里和水体中种养的各种农作物或水产品,会直接或间接地被人食用,严重地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特别要着力解决水体和土壤污染农产品安全问题,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四是打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农村环境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六亿多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且也与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农村环境直接影响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城镇后花园”。要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支持专业化企业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和秸秆产生沼气、生物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重点解决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厕所问题,改变农村许多地方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的脏乱差状况,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

(四)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上述生态民生观的实践,必然要求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这是因为,既然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能使每个人都受益,能使人人共享优质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那么,每个人也都应该是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建设者。在这里,共建是共享的前提,而共享是共建的目的。A指出,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使每个人都成为优美生态环境的积极建设者和受益者,谁也不能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局外人或只说不做的批评家。

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首先必须使全体人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自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特别是要在全社会强化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在这一问题上,各级领导干部担负着重要责任。A指出,以往的实践证明,能否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落到实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全国各地出现的重大生态环境事件的背后,都有相关领导干部不

作为、没有尽到责任的问题,都有相关职能部门环保意识弱、履职不到位、没有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的问题,都有环保部门没有充分发挥执法监督作用的问题。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先行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带头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要大力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得到全体人民的自觉认同,使全民牢固确立起珍惜资源和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保护环境和爱绿植绿护绿的环保意识以及热爱自然和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由此在全社会营造出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对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为此,要把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重在动员全民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其中,特别是要动员全民弘扬塞罕坝精神,一代一代坚持不懈地播种绿色、植树造林。A指出,植树造林“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就要坚持全员动员、全民参与植树造林。因此,各级领导不仅要带头参加义务植树,而且要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少年儿童自觉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来,把义务植树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让山川大地绿起来。同时,也要大力动员全民珍爱我们的生活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坚决杜绝浪费。例如,要推动全民自觉洁水和节水,在全社会营造亲水、惜水、节水的良好氛围,消除水龙头上的浪费,使保护水源、节约用水成为全体人民的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

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还必须引导全民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在以往的几十年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但社会上也兴起了奢侈浪费之风,一些地方热衷于兴建大广场、大马路、大草坪、大剧院、大灯光、高档饭店、豪华会馆、洗浴中心, 一些人崇尚“土豪”式的生活方式,住大别墅,开豪华车,整天大吃大喝,一掷千金,简直是醉生梦死。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坚决遏制这种奢侈浪费、挥霍无度的炫耀式消费,倡导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勤俭节约的消费模式和良好风尚。

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A指出:“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

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8]12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强调以系统工程的思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体现了A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智慧注重整体的战略思维的创造性转化和对于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从方法论上回答了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

(一)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A强调,必须克服以往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九龙治水”即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各个方面相互掣肘、各项措施互不衔接的弊端,从以下三个层面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在战略层面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把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八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力推进这项工作并取得重大进展。所谓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就是要通过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变革发展方式,努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得益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就是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内含着或者本身就是重大政治问题,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和相关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使其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就是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特别是在全社会倡导和践行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的生态价值观,强化全民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形成人人珍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努力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生态文化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则是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来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和化解各种生态环境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努力实现生态正义,使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视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的价值追求落到实处。

二是在政策层面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8]20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治理的决策及其落实过程中的行政监督和行政执法等活动是不可或缺的。合理运用行政手段,关键是要落实各级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考核问责。为此,必须首先明确和压实各级政府作为环境治理主体的职责,同时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作为考核干部能力和成绩的核心指标,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除行政监管外,市场化手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手段。A强调,必须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进程,撬动和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同时,要注意完善资源环境的价格机制,将生态环境成本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运行成本[8]20。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引入市场化手段,也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让生态环境治理成为企业成本的一部分,由此促使企业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法治手段也不可缺位。生态环境治理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由此大幅提高环境违法成本,让破坏和损害生态环境的人望而却步。生态文明建设还必须大力借助于科技手段,充分发挥科技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突出重要作用,特别是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运用科技手段变革那种高度依赖资源消耗、高能耗高排放的不合理产业结构,构建资源消耗少、环保节能的产业结构,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还要大力研发和应用各种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如环境监测技术、污水处理技术、雾霾治理技术、二氧化碳吸收技术等等,并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对各种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追踪、预警和分析,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科技化水平。

三是在生态治理实践中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亦即要实现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8]12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构成这一生命共同体中环环相扣的有机

链条,甚至沙、冰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如此,那么,正如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我们必须坚持“五个统筹”一样,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我们也必须统筹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如果无视生态系统这一生命共同体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和整体性要求综合施策,如植树、治水、护田等活动各行其道、互不关联,就很可能顾此失彼和相互冲突, 从而不仅达不到生态修复的目的,甚至还会导致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统筹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不仅要求我们整体谋划和同步推进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湖、治草、治沙、治冰,而且还要求我们在进行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生态环境治理时都统筹兼顾其他方面。例如,当我们治水时,就必须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把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统筹起来,因为我国绝大部分水资源都涵养在山区的丘陵和高原地带,如果破坏了山和林,必然也破坏了水, 山就变成了光秃秃的山,水就变成了泥沙俱下的洪水,地就变成了不毛之地, 就会到处因水土流失而沟壑纵横。

(二)全地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有其空间上的规定性,它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地域中展开的。A强调,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全地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统筹推进“三生空间”建设。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可依其功能的不同而相对地区分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三生空间”。其中,生产空间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场所或生产活动所占用的自然空间,生活空间是人的生命活动场所亦即人的生存、发展以及人本身的生产所占用的自然空间,而生态空间则是能够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自然空间。在“三生空间”中,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边界、范围的确定必须以生态空间的优化为前提和基础,如果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盲目扩张以至挤占和侵害了生态空间,就会引发生态风险、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首先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并明确提出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三生空间” 建设目标。A指出,国土空间的开发,要从整体上加以谋划,要遵循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科学布局“三生空间”, 使大自然有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更美的家园。

二是协同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文明城市创建和

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协同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城市和美丽乡村。为此, 必须均衡配置城乡公共资源,统一规划、布局和管理城乡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形成由城市向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以城带乡提高环境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城乡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一体化,建立起城乡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体系,特别是要在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水源安全的基础上,加快补齐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短板,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系统协调、安全高效、节能低碳的城乡污水和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新格局;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步伐,以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绿化,以城市带动农村绿化,加强城乡结合部绿化,统筹推进山区、农区、城区绿化,并将绿色通道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与工程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努力形成符合生态要求的城乡一体化绿化格局。

三是协同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协同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遵循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规划和要求,根据不同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情况确定其主体功能,并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这四类主体功能定位制定和完善不同区域的发展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秩序和结构,通过增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特别是在一些生态脆弱地区,要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坚决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通过科学谋划有效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难题,不断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确保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资源型地区是协同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环节, 也是推进绿色发展的主战场。由于历史上长期高强度的资源开发,资源型地区大多属于生态环境受损严重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尤其要注意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大力建设生态宜居环境。

四是协同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有星罗棋布的大江大河,其流域占据着广大的国土空间,承载着众多的人口和重要经济地区。协同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流域的整体性、协调性出发,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统筹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要素,在综合考虑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全流域生态经济发展新格式,打造富有特色的流域生态经济带。协同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突破了按行政区划办事、只顾自己“一亩三分地”

的惯性思维,要求对全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谋划、整体施策。“比如,治理好水污染、保护好水环境,就需要全面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8]12协同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立足各流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例如,长江经济带应该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明确导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其中,“共抓大保护”和“生态优先”是前提,强调的是必须着力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搞大开发”和“绿色发展”是结果,说的是应该如何发展经济;“共抓大保护”和“不搞大开发” 针对的是当前,谈的是策略方法,而“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则是面向未来,着眼于方向路径,它们都是辩证统一的[8]215。只有坚持协同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统一。

(三)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其时间上的规定性,它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中展开的并由此表现为一个过程。A强调,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坚持源头严防。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坚持源头严防,就是要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的原则,以预防为主,尽可能把生态环境问题消灭在未萌状态。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因此,坚持源头严防,首先必须变革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绿色化水平。坚持源头严防,也必须引导人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自觉节约能源和资源,杜绝各种浪费现象,减少垃圾排放。同时,还必须基于主体功能区定位对不同地区实行差异化绩效考核,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从而通过国土空间整体规划从源头上严防重大生态风险的发生。

二是坚持过程严管。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治理的行政监管作用, 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 做到发现及时、制止有力、整改见效。在推动发展方式、产业结构根本转变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过程中,必须实行全过程监管,使旨在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环境监管体系,同时加快完善对监管者本身的监管,廓清和明晰环境监管部门与其他相关政府部门以及不同层级环境监管机构的职能边界,大力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不断提升环境监管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三是坚持后果严惩。后果严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末端控制机制,也是一种面向未来的预防机制。坚持后果严惩,就是严肃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追究, 对那些越过生态红线、这样那样地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严惩不贷,依法要求其根据损害程度等因素进行损害赔偿,对造成严重生态环境事故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由此大幅度提高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成本;对生态文明建设部署不力、决策失误、监管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履职不尽力、整改敷衍了事等各种失职失责行为依法依纪进行终身追责。通过严肃追责问责,惩戒一批、警示一批、教育一批,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压态势,使人们面对生态红线时知难而退、望而却步。

五、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A指出,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建章立制,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规可循。他说:“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5]99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体现了对当代生态危机根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以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牛鼻子”, 从保障机制方面回答了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

(一)对当代生态危机根源的深刻反思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体现了对当代生态危机根源的深刻反思。在讨论当代生态危机问题时,人们往往笼统地将其归责于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就是当代生态危机的观念根源。其实, 人类中心主义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即广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与狭义的人类中心主义。狭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人类”一词是相对于“非人类”即自然事物而言的,它是指以人类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价值尺度的价值取向,因而是一种类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而广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则既包括类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也包括个体本位和群体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后者即以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价值尺度的各种形式的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在以往的人类历史上,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在利益分化特别是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条件下,类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即把人类的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奉为根本价值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从来都未曾成为人们现实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在人们的现实实践活动中起作用的

向来是各种形式的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后者如种族中心主义、阶级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地域中心主义等等。从历史上看,正是在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的支配下,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最大限度地追逐自己特殊的、眼前直接的利益,向大自然展开了残酷的掠夺和暴虐的征战,而丝毫不去考虑这种行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长远影响,其结果便是造成了当代的生态危机。断言人类中心主义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实际上是把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混同于整个人类中心主义,并把历史上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主义所酿成的恶果记到了整个人类中心主义的头上,它必然由否定一切形式的人类中心主义而走向各种形式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进而会得出各种反人道主义、甚至反人类的荒谬结论。

在关于当代生态危机根源问题的讨论中,也有一些人认为,与关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抽象争论相比较,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揭示更为深刻。在他们看来,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没有像其他西方生态哲学思潮那样拘泥于抽象的价值观来谈论生态危机及其解决途径、把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简单地归结为“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而是把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的存在, 认为解决生态问题的首要前提是必须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而这正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其他西方生态哲学思潮的地方,也是其理论的独特魅力。实际上,作为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一种形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虽然包含着不少深刻的理论思考,但其诉诸废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危机解决方案并非完全有效的应对之道,因为事情很明显:生态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诞生以前已初露端倪,而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也依然存在。尽管资本主义制度是受资本逻辑即资本必然追求无限度的增殖和利润最大化所控制的,或者说,资本主义主义制度本身就是按照资本逻辑设计的,而资本逻辑则是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对资本的必然要求,因而受资本逻辑控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为集中地体现了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但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并不就能根除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产生的土壤是比包括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内的一切私有制更为始原的现实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关系,即不同个人和群体有不同的特殊利益,生产资料私有制不过是对现实社会中的利益分化关系的确认,因而是个体本位和群体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天然同谋。相较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私有制是造成生态危机更为一般、更深层

次的社会因素;而与私有制相比,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关系是导致生态危机更为始原的因素。与其说私有制或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态危机的一般根源,不如说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关系是生态危机的一般根源。不过,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关系要实际地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要造成生态危机,必须通过人们对自身特殊利益的追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个体本位和群体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所以,即使是在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条件下,只要现实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关系仍然存在,各种形式的个体本位和群体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必然还会这样那样的起作用,并因此仍然会带来或加剧生态危机。由此可见,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只能为化解生态危机创造一般社会条件,而要真正有效地防范和克服生态危机,关键还在于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使形形色色的个体本位和群体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在生态红线面前“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其实,尽管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严厉批评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扩张逻辑及其支配下的无限度的扩大生产和无限度的扩大消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建立了一整套限制资本逻辑、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和法律,因而它们也具有当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生态文明。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也是对以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当代中国同样也面临着极其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这种生态环境问题显然不能归因于资本主义制度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为当代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祸根,同样也是各种形式的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本身就是对不同利益主体客观存在的制度确认。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利益诉求也日益多元化。这些都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关系。而只要存在着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关系,就必然会存在着个体本位和群体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前30年间,生态环境问题就已日益凸现,特别是全国性的毁林开荒、毁草种粮、围湖造田导致了大面积的生态破坏,而支配和诱使这些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正是追逐特殊的、眼前直接的利益的各种形式的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对生态

环境的危害又被资本逻辑空前放大了。本来,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

《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有关论著中曾经多次阐述了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既要发展和利用资本又要节制资本的重要思想。然而,从新中国70多年的建设实践看,前30年中我们基本上没有发展和利用资本,那时中国日益凸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与资本逻辑无关; 后40年中我们积极利用和发展资本但又未能有效节制资本,致使资本逻辑不仅侵入社会政治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腐败问题,而且使原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空前升级,造成了当代中国的生态危机。由此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看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只要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就能走出资本逻辑、从而克服生态危机,显然是把问题简单化了。事实上,虽然资本主义制度最集中地展现了资本逻辑, 但它并不是资本逻辑能够起作用的唯一社会条件。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通过自己的增殖来表明自己是资本。”因此,无论是在何种社会,只要存在着资本,资本逻辑就必然会表现出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和私人资本、国际资本大量存在的条件下,资本逻辑同样也会发生作用。资本逻辑也就是资本条件下个体本位和群体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它必然会为个体本位和群体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张目。既然如此,我们在发展和利用资本的同时就必须特别重视节制资本。所谓“节制资本”,并不是完全消解资本逻辑,因为不按资本逻辑行事的资本根本就不是资本,而是要对资本逻辑加以限制,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要把它限制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12]或“有益于国计民生”[13]的范围内。显然,保护生态环境、克服生态危机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节制资本自当包括不让资本的逐利活动破坏生态环境。而要有效地节制资本,建设生态文明,仅有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一套能够切实有效地“节制资本”、防止各种形式的个体本位和群体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侵害生态环境的体制和机制。从现实中的情况看,近年来我国各地生态环境保护中凸显出来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的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频发,如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陕西延安削山造城、云南昆明滇池环线过度开发、浙江杭州千岛湖临湖地带违规搞建设、新疆卡山自然保护区违规“瘦身”、陕西秦岭北麓西安段毁林圈地私建别墅、内蒙古腾格里沙漠污染、青海木里矿区破坏性开采等等,也主要与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不健全、法治不严密、政策规定执行不到位、惩处力度不够有关。因此,完善生态文明体制和机制,真正用最严格制

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三)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着力点

A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着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制度创新。A指出,必须加强和深化对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首先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尽快建立起来,使生态文明建设走上制度化和法治化轨道[5]109。为此,必须加强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 完善制度配套。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到空前重要的高度加以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方向,并站在战略高度提出要构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覆盖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的完整而严密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包括源头保护制度体系、过程严管制度体系和后果严惩制度体系,其中, 源头保护制度体系聚焦于明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及其用途管制,过程严管制度体系着眼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而后果严惩制度体系则以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生追究和损害赔偿为主要内容。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即通过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与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形成产权明确、多元参与、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内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14]。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明确后,各项配套的制度和法律的制定便紧锣密鼓地展开。现在,我国不仅在宪法中明确和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而且初步构建起了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和法律体系。

二是强化制度执行。所谓强化制度执行,就是决不能让制度停留在文件上, 类似于那种没有牙齿的老虎,而要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在谈到这一问题时,A尤其强调要发挥制度管权治吏的作用。他强调说,发挥制度管权治吏的作用,关键是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简单以GDP的增长率论英雄,而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如能源资源的消耗、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治理、生态效益的变化等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并置于突出重要的位置,由

此强化干部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建设一支富有政治责任感、能力强、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还必须把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生态文明制度和法律能否切实得到遵循, 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在于他们的环保责任意识是否强、履职是否到位、执行是否严格。因此,必须按照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论A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其逻辑

周向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①依此,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生态文明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A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释清、领悟透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原理维度上讲,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即哲学作为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运用这个根本观点去体认、剖析、改造世界, 就是方法论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深入地阐释A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有助于深化对其思想精髓与真谛要义的学理认知,进而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社会实践。

一、生命共同体论:A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立论基石

A“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逻辑生成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和文化底蕴, 它承续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本体论思想的内核精要,汲取了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的文化智慧,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立论基石。

(一)生命共同体论的理论渊源

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生态本体论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本体论是关于人与自然本质、本性、本源关系论述的思想体系,它强调的是有机界和无机界共生共存、紧密联结又相互区分的存在性状态。从本质内涵来说,包括: 一是,自然界是彼此存在着内外联动的各要素组成的物质统一体,存在着外化形态上的联动性和内生价值上的耦合性;二是,人与自然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有机生命集合,二者应协同进化、共谋长存;三是,在自在世界演化过程中, 以劳动为逻辑前提,以科技为逻辑中介,人与自然逐步衍生出一种共生、共存、共荣的价值基因,进而促使其成为一个须臾不可分离的生命有机躯体,即“生存共同体”。A在承续上述精神的基础上,以开放的价值视野和博大的人文情怀系统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联属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①的哲学论断。总的来看,A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逻辑是通过“生命共同体”概念来表达其生态本体论的哲学意旨。

“生命共同体”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概念,这一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本体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切

中肯綮地谈道:“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②其深刻阐释了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身体”价值属性的哲理意涵。1873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刻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作为自然客观存在物,人是“主观能动”和“客观受动”的辩证统一体。对此,马克思进一步强调:“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④。因此,作为类存在物的人必须把握好自为实践活动的价值标尺,要依托自身的价值属性同自然界构创“生命共同体”的生存范式,以此来维系千秋万代的和谐共生、欣欣向荣。

A提出的生命共同体思想,承续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本体论内核精要, 即赋予了生态系统以“生命”的有机属性,诠释了自然界与人类发展的共生同在关系,概括了二者在生存道义上所具有的耦合性与涌现性特质,是对生态系统本体开放性的确证。

文化滋养: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的文化智慧。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蕴含着丰厚而精湛的生态哲学思想,为“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成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源脉与精神涵育。

“天人合一”论是儒家学说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其中蕴含深刻的生态哲学智慧,即天人关系就是自然本体与人类主体的关系。儒学认为,“天”就是万物之源,即自然界。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同时,《序卦传》强调:“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质言之,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 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维要素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共同构成生生不息、无限循环的有机整体,此乃“天人合一”的真谛。道家提倡的“道法自然”思想实际上与儒学的“天人合一”理论有着高度契合性,即认为人和万物本是天地生成的自然产物,天、地、人和万物彼此联结、相互促进,倡导人与自然协同共生、天人和谐。道家哲学以老子、庄子哲学为典型代表,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根,它有机创生了天、地、人,继而天、地、人都必须效法“道”,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强调人与万物在生存道义上具有逻辑规统性。同时,“道”也是万物运行的基

本规律,正所谓“道者,万物之奥”(《道德经·第六十二章》)。这要求我们在具象实践中必须尊重自然意志、遵循自然规律,即“道法自然”。综上,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人的自我潜修为价值体认,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鱼水交融的实践状态。A提出的“生命共同体”论断,承续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哲理思想的精神意旨,即强调人应主动顺从和适应生态环境,要在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 着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可以说,“生命共同体” 理念是对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理念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想成果。

(二)生命共同体论的内涵探释

“生命共同体”理念意涵深邃、思想精湛,内在蕴含“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生态资本”与“经济资本”、“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精神意旨与价值意涵。

1“.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马克思生态本体论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生成与发展的逻辑过程,就是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历史过程。一方面,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自然,在把握自然属性前提下赋予自然以社会历史性;另一方面,自然界为人提供的“广域活动”的“空间条件” 是在人之外的自然存在,并且在人的“活动行迹”中转化为“人化自然”。A提出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内蕴“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辩证统一的思维机理,强调自然环境在被人类重塑时,人类亦逐渐趋于自然化。在这种交互活动中,人与自然逐步实现了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转化的逻辑功效,确证了自在体与本位体之间的海量线性关系,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价值对立的思想桎梏,促成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构创。

2“.生态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同生共长。“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的价值论断内蕴着“生态资本”与“经济资本”同生共长的哲学智慧。这种哲学智慧旨在阐明:“自然资源”是一种物质化的社会生产力,能促成“经济资本”的升值转型;而“经济资本”叠加所发明的科学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生态系统”异己增生的黑化病症。A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①生命共同体理念注重“生态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同生共长, 强调决不为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损耗有限的生态资本,倡导构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内核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着力推进“生态+经济”资本的可持续性延展。

3“.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共存共荣。绿水青山意指环境本体自然演化形成的生命系统;金山银山意指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从字面语义来说,“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二者看似相互对立,实则兼容统一,绿水青山是人类从事生产生活并创造金山银山的物质源脉,金山银山则是人类汲取绿水青山的自然能量进行财富创造的实践表征,二者合铸形成的物质生产力犹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鸟之双翼、车之双轮。A指出:“我多次说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②可以说,对绿水青山的维护就是对自然资本的捍卫,就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原动力的一种维系;而金山银山的财富缔造亦能促成绿色高新科技的发展,进而使绿水青山换上新的装扮,催生新一轮的“生态蝶变”。

二、哲学方法论:A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理论依循

在论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哲学理念基础上,A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予以了强调,他指出:“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 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③。纵观A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及完善历程, 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主要有:(一)生态辩证法。马克思生态辩证法立足自然环境的本体属性及人与自然的本源关系,深刻揭示了自然、人类及社会之间辩证运动的一般规律,为我们科学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思维向导。其真谛要义旨在阐明:一是重视自然的先天地位。马克思认为在现实境遇中,“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④,人隶属于自然的肢体范畴, 人类应该对其给予关爱和保护,将自然环境视为我们的毛发与体肤。二是坚持主客体相统一的思维范式。作为内在具有能动创造性的实践主体,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合理把握主体能力与自然阈值之间的价值尺度,坚持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相统一、主观目的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着力促进有机体与无机界的协同发展。三是坚持人与自然联袂“祛异”的道义原则。从生存论维度上讲,人与自然的逻辑关联就本质上来说是纯粹的物质变换关系,即人既有主动索取自然物化资源的根本权益,又身肩自然“返魅”和“祛异”的基本义务。

A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继承了马克思生态辩证法的真谛要义, 即绿色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对具体发展方式的规定,‘发展’则是践行绿

色理念时必须要达到的目标”①,二者不可割裂,离开发展谈绿色就会变成无源之水,而离开绿色谈发展就会陷入社会混乱的泥沼。同时,A提出的“两山”理论,亦承续了马克思生态辩证法关于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的理论精髓。A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②质言之,“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③。这告诉我们,在生态文明具体实践中,既要为谋求经济发展探索新的增长点,又要为自然“返魅” 留有一定伸展空间,由此延展社会永续发展的基本阈值。在此需说明的是,倘若一旦发现二者出现失衡趋向,我们务必要借助“生态辩证法”这一思辨工具, 认真反思自己的实践行迹和价值动机,以“经济资本少一点、环境资本多一点” 的发展心态去扭转资本逻辑统摄下生态环境恶化的异端趋向。

(二)生存矛盾分析法。所谓生存矛盾分析法,意指通过分析自在事物与自为事物的矛盾本性,掌握其特殊本质及发展规律,以便有效地认知和改造事物的哲学方法。A立足于此类方法,深入探究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矛盾增生的根源,并提出了矛盾消解的“价值良方”。

人与自然矛盾消融的“蝶变之魅”。辩证唯物论认为,自人类社会缔始以来,自然界就历史地、逻辑地演化为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作为具有生命属性的大自然,以其特有的规律性自在地更替其物化表象与生存模样,其运转轨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由于科技与生产方式的革新,人类对大自然的价值体认也由最初的敬仰、盲从逐步衍变为谋利、损害;部分个人或团体会因各自既得的物质利益弃自然的基本法则于不顾,对自然存在物进行主观改造。针对此等行径,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④。这告诉我们,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其内部运行的基本法则,要主动祛除人与自然异化关系之魅。

回溯本源,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将人与自然视为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在本体维度消融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在实践层面真正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有机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A依据时代环境新变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决断力,提出了“山

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⑤的价值理念,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⑥,如若不然,必将遭到大自然的反噬。A强调,从国家发展层面来说,务必要“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科学布局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从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出发,统筹兼顾、整体实施,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①,以此缓解人与自然的隔阂,促成生存矛盾的化解。

人与人矛盾消解的“价值良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全球生态危机频发的罪恶元凶,追求剩余价值是催生自然黑化病症的罪魁祸首。在资本主义利己机制下,资本家为获取剩余价值对工人阶级进行了疯狂的压榨与剥夺, 并在金钱的鼓诱下,只关心“他们的行为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②。对此,马克思指出:“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③,即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和谐文明的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复归,促成人类自身矛盾的“真正和解”。

新时代以来,面对西方国家的利益博弈及由此带来的生态危机、自然破坏等资本逻辑问题,A辩证运用矛盾分析法对怎样去消解“人与人、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矛盾进行多维深入的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他思索和探索人与人矛盾消解路径的结果。人类命运共同体侧重于人的“类” 属性之间的关系表述,是人类自身矛盾消解的价值良方。理解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意涵,就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人类自身之间须臾不可分离的共生关系,世界和平与发展、文明交流与互鉴、环境和谐与稳定的实现,靠的是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协作的道义逻辑而不是零和博弈的斗争逻辑。事实上,纵观世界发展史可以明晰,随着生态前途与价值命运的日益联结,各国逐渐从零和的生存竞争关系迈入正和的共生性关系,客观上已然成为某种“自在”的生存共同体。

(三)哲学思维剖析法。所谓哲学思维方式,是指认识主体运用哲理要素体认剖析客体对象时思维活动所呈现出的逻辑程式和思维模式。任何一种体系化、学理化的思想理论,都会呈现出一定特色的哲学思维方式。具体来说,A生态文明思想鲜明蕴含如下几种哲学思维:

系统思维。系统思维以创设最佳规划、要素优化排组和整体统筹为要旨,强调战略性谋划聚力推进整体工作高质量发展。A生态文明思想显

示出强烈的系统思维特质。首先,A将生态系统视为有机体与无机体相统一的价值范畴。他指出:“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应该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等。”

④再者,A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⑤。基于经济之维,要着力革新经济建设的固有生产方式,健全绿色循环的经济发展体系,推动建立资源统筹和多级利用的经济产业链条;基于政治之维,要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中,以此构筑生态和谐的绿色政绩观、生态文明建设行稳有序的制度屏障;基于文化之维,要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力图做到“以文化人、以文培元”,以此共筑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思想共识与价值规范。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意指事物主体敢于突破原有思维模式的界限, 以新的理念、视角和方法去体认剖析问题,继而提出新颖独到且符合实际的思维成果的逻辑方法。A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如在理论创新上,从本体论维度来看,在深刻把握人与自然共生关系基础上创新提出“生命共同体论”理念;从历史观维度来看,在科学把握“人类史”和“自然史”统一关系基础上创新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思想;从方法论维度来看,在全面把握唯物辩证法原理要旨基础上创新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观念。在制度创新方面,新时代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放在重要地位,通过顶层设计和全面深化改革,“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了四十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①,从制度框架、属性效能、发展理念、思想原则、实践要旨等维度对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

底线思维。所谓底线思维,就是立足事物发展最低基点,在实际工作中做好相应战略规划和思想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和最优态势的逻辑思维和方法。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线思维,A首先强调了“空间底线守护” 的重要问题。地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家园,其承载力、涵容量都具有一定阈值。面对我国日益减少的耕地面积,A强调,要“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②。A还从经济层面阐明了“维护发展底线”的本质意涵。他指出:“经济发展不单纯是速度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代表着全面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

生态环境为代价。”③应该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科学路径,不断培育资源消耗低、生态污染少、品质含量高的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三、“两山”理论:A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的重要内核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逻辑指导,A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价值原则、实践理路、目标要旨等方面作出了系列重要论断,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两山”理论。如果说生命共同体论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立论支柱,那么“两山”理论的理念原则则构成其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内核,而哲学方法论则为其提供了思辨理论层面的逻辑指导。

任何理论提出和实践的探索都不能脱离一定的发展阶段,“两山”理论的思想缔造亦是如此。首先,从理论缔造的实践主体分析。A“两山”理论源自如下几个阶段的生态实践。其一,陕北时期:基于恶劣自然生态,反思乡村发展路向。在这一时期,A深刻体悟到,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顽瘴痼疾”,是降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罪魁祸首”。如何在此等空间内提高社会民众的生活质量,是A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此,A主动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学习相关应用技术,带领梁家河大队乡民修建了沼气池。沼气池的修建,既解决了人民生活(煮饭、废物循环)等基本问题,又使自然环境得到了整治,催生了乡村环境蝶变。其二,河北时期:依傍绿水青山, 激发经济活力。在这一时期,A在理性分析当地自然环境实况后,主张利用正定县的历史文化底蕴,依托当地现有的名胜古迹遗址,开启“中国正定旅游模式”,力求在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实施旅游兴县,以此实现绿色减贫、绿色兴县的发展图景。可见,A当时已经认识到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即对自然资源不能只讲索取不讲建设,要懂

得合理筹建、共促共赢。其三,福建时期: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绘好福建“山水图”。在厦门工作期间(1985—1988),针对当地筼筜湖污染严重问题,A充分发挥特区立法优势,率先在全国制定《厦门市筼筜湖区管理办法》的

生态法规,打响了厦门污染防控的第一枪。1988年,A调任福建宁德工作。为改变当时闽东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A提出了“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的“山海经”发展理念。1990年4月,A主政省会福州。针对当时福州经济滞后、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A主持编订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④(简称“3820”工程)。值得一提的是,A不仅

在该文稿中首次提出了“生态环境”这一概念,而且还依此提出了“城市生态建设”理论。其四,浙江时期:因地制宜,努力探赜“生态经济省”建设的发展路径。在此期间,A提出了“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2003 年,A担任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下发了指导浙江生态省建设的政治文件——《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A明确提出:建设生态省,“在考核中,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①。此时,A已经认识到经济资本与生态资本的内在联动性,可谓是初步展露出“两山”理论的思想触角。

其次,从理论成形的时空渊源分析。其一,理念论断提出。2005年8月,A在浙江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论断。此后,他在浙江日报专栏“之江新语”发表文章谈道:“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②。其二,辩证关系澄明。2006年3 月,A提出了辩证认识“两山”理论关系的三个阶段。他说:“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③新时代以来, A多次在不同场合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并从学理高度与实践向度深刻回答了绿水青山何以成为金山银山、“两山”理论何以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科学命题。2015年3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原则正式写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④。2017 年10月,A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⑤;同时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2022年10月,A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新时代条件下,“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⑥。“两山”理论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旗帜”,将引领和指导我们更加笃定建设美丽中国的意志和决心,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两山”理论内蕴着对“生态资本与经济资本”共增的目标设定、矛盾主次分明的价值权衡、绿色发展模式升级的实践智慧以及克服为己私欲的辩证把握,是A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付诸实践的价值彰显,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遵循和科学指南,基于哲学层面我们需重点把握如下思想内涵:1. 本体论维度:绿水青山的物化存在是构筑金山银山的根本物质前提。唯物

本体论认为,自然界是标志客观实在的物质范畴,对人具有天然母体性和客观先在性。人的物质存在根源于自然母体的孕育滋养,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基础,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⑦这告诉我们,绿水青山的本质属性自然地囊括了金山银山的物质产出,是金山银山“资本缔造”的母体,是人实现“感性解放”的重要前提,即实现人道主义的基本条件。同样,金山银山的物质产出亦是绿水青山“人化”后的物质表象。

认识论维度:绿水青山的自然形态可以转化成物质的金山银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自然界始终处在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之中,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会随着人的实践拓展呈现历时性变化。具体说,绿水青山本是天然存在物,但由于人的实践活动会使天然自然打上人的烙印,成为创造金山银山的物质生产力。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交互发展中,人取之于自然,又创造着自然,自然界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本源空间与内容主题。另一方面,人通过具象能动实践,将绿水青山中的物质元素提炼为经济建设所必备的原材料,譬如煤炭加工、地貌勘探、绿化科技、“山水林”观光产业等都是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从绿水青山的“资源库”中就地取材,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表征。

辩证法维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发展的引擎动力就是事物体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发展的结果标识就是一事物变为另一事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①,这是基于唯物辩证法所揭示出的关于“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 对立统一的价值定理,强调我们既要追求推动经济增长的金山银山,也要维护好作为资源母体的绿水青山,要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前提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A指出:“我说过,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②这要求在具象实践中,对于“开发资源一定要注意惠及当地、保护生态,决

不能一挖了之,决不能为一时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些,坚持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严格执行节能减排考核‘三管齐下’,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保护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本钱”③。

价值论维度:绿水青山的内蕴价值跃居于金山银山之上。通俗来讲, 金银只是作为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喻指经济收益;而绿水青山则兼具多重价值内涵。譬如,有现实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源脉、生态效益;有潜在价值—科技革新价值、历史勘探价值、生物考古价值、未来预判价值等等。同时,绿水青山是人们最朴质的幸福发源地,是物质的金钱所不能替代的。当前,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们除了对于基本生活有物质需求外, 还内生地对优美环境、自然风光产生了精神期待。因此,只有科学维护好绿水青山的物质形态,才能为实现人的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提供必要的价值源脉。

四、环境民生论:A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的价值旨归

在系统阐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主旨及理念原则后,A对其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旨归予以了思考,经由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具象实践,依据生态文明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提出了环境民生论的价值论断。

(一)环境民生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民生观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对于民生建设的意义。诚然,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环境和民生术语难寻其踪,但并不意味着理念意涵的缺失。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指出:“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④在此,马克思阐明了“自然界是民生发展的前提、自然产品是民生建设的根基”的价值意涵。恩格斯也具有隐含式的生态民生思想,他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理路中表露了自己对环境恶化致使民生疾苦的同情与体认。1839年3 月,恩格斯在《伍珀河谷来信》一文中描述了家乡伍珀河被严重污染的情况: “这条狭窄的河流泛着红色波浪,时而急速时而缓慢地流过烟雾弥漫的工厂厂房和堆满棉纱的漂白工厂”①,并明确剑指“是工厂劳动大大助长了这种现象”

②。在该篇信中,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和民众生活的负面影响,强调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有底层民众不仅饱受普遍且恒定的贫困状态,并始终“在低矮的房子里劳动,吸进的煤烟和灰尘多于氧气,而且大

部分人从6岁起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这就剥夺了他们的全部精力和生活乐趣”③。要想真正解决此等顽瘴痼疾,“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④和生活方式实行根本变革,即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此将沉沦的生态世界进行“返魅”,继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幸福复归。

A科学承续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民生观的内核精要,并依据国际发展大势和国内发展实际,富有创见性地提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⑤的价值论断,深刻回答了何为环境民生、为何说环境就是民生、如何推进环境民生等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理路。

(二)环境民生论是在科学洞悉生态文明时代发展大势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生活水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内生地对优美生态环境产生了新需求、新期待。为此,A指出:“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⑦。同时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⑧,必须深入转变发展方式,摒弃传统的以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建立以绿色低能、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态文明型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回溯历史,虽然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实质上是一种“单向度”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即增强了经济脉搏,同时付出了环境恶化的代价。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生存空间和人居环境逐步显露出系列突出病症:能源资源日趋枯竭、森林覆盖面锐减、土地荒漠化加剧、湿地面积逐步消失、空气质量日渐恶化、水源水质受污严重等,全社会范围内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多维度、深层次、复杂化的典型特征,旧疾未拔、新疾又起,不断扰乱着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在对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和“解构”过程中,A对于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用他的话来说:“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⑨。对此,A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

和使命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现实场域中重点解决损害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适时转变现有不太适宜的发展观念,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并驾齐驱、交互共赢。

环境问题和民生建设不可分割,在生态文明建设具象实践中我们既要防治环境恶化问题,又要重视民生发展需求。A环境民生论既是一种彰显时代大势的整体判断,又内在蕴含多重理论意涵,是对“自然环境与民生福祉”共联属性的多元分解与逻辑阐释,这一判断呈现出了其理论的哲理性、政治性及价值性特质。

环境民生的哲理维度。A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①民生需求的初级保障来源于大自然的供给,民生建设的质量升级倚赖于大自然的馈赠。“环境就是民生”的科学论断将生态问题人格化,将人类问题自然化,把环境与民生问题从思辨哲学云端拉入具体实际,彰显了二者之间彼此联动的内生性与耦合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民生观的时代阐释,同时亦延拓了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价值范畴。再者,“就是”一词既毋庸赘言地表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心志、斗志与决心,强调解决民生桎梏必须建立在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之上。

环境民生的政治维度。A“环境民生论”不仅强调环境就是民生、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而且高度重视人与人之间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协调统一的公平正义问题。人置身于生态环境中既均等地享有生态产品使用的基本权利,又兼具承担相应环境保护的责任义务,任何企图扩大侵占或肆意毁坏生态资源的行为都是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挑衅与侵犯。事实上,当下因物化资源争夺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时有发生。要真正解决此类恶性冲突与矛盾,就必须借助于政治手段,运用法律机制来予以管制。A指出,各级政府“要加大环境督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着力解决生态环境方面突出问题, 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

环境民生的价值维度。人民是执政的底气,人心是最大的政治。A深刻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

环境需要。”③环境民生论的价值理念,不仅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规定了评价标准的价值元素,即是否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是否做到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④,是否真正增强了人民群众现实境遇中的生态获得感与幸福感,凸显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旨趣与价值属性。

A提出的环境民生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的新视域,适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新路径,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丰富了A生态文明思想哲学基础的内容范畴,成为其哲学基础逻辑体系建构的重要元素。

铺展新画卷 谱写新篇章 湖南深入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2023年10月18日)

秋天的芙蓉国,山水如画。洞庭湖畔一望无边的湿地由青转黄,庇护着国

内最大规模的麋鹿自然野化种群;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野生绒毛皂荚生发开去;海拔2000多米的壶瓶山,用纯净溪水呵护壶瓶山鮡穿越时光, 补全世界鮡科鮡属鱼类演化长链作为长江中游生态安全屏障,湖南承担着维护

区域、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和重大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全省上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A总书记要求湖南“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化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美丽湖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推动A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生态“开花”,厚植发展新优势

秋风徐来,南洞庭区域的碟子湖、柴山、华阁围子区域内,青头潜鸭在水洲之间轻快穿梭。从夏到秋,它们没有离开,意味着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将洞庭湖作为了繁殖地。

近年来,“一江一湖四水”沿线治污治岸治渔和生态保护修复被摆到压倒性位置,通过系统治理,湖南全域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均提升到97%以上,洞庭湖总磷浓度由2015年的0.112毫克/升下降至2022年的0.06毫克

/升,其中南洞庭湖水质提升到Ⅲ类。

青头潜鸭的选择,是洞庭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证明。

地处长江腹部的湖南,在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发展的大棋局中,地位极为重要。

总书记对湖南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关注。2013年来湖南考察时,总书记就要求“把生态系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护好”。

2018年4月,A总书记调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亲临岳阳察看非法砂石码头取缔及整治复绿、湿地修复情况,嘱咐湖南“守护好一江碧水”。

2020年9月,总书记来湘考察,又勉励湖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

牢记嘱托、不负期望。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地将建设生态强省、美丽湖南作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现代化新湖南重要内容。《中共湖南

省委关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决议》应运而生,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负面清单实施细则等相继出台。

守护好一江碧水、保护好一草一木,湖南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超常规举措。

系统治污统筹实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污染治理“4+1”工程、湘江保护和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等标志性战役和专项行动紧密结合, 向城镇污水、化工污染、船舶污染、尾矿库污染全面“开战”。“十年禁渔” 全面铺开。2021年1月1日起,省内建档立卡渔船、渔民全部退出,禁捕水域基本实现“四清”。其中,符合参保条件的退捕渔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退捕渔民实现转产就业。

截至目前,长江干流湖南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水质,洞庭湖总磷平均浓度下降至0.056毫克/升。全省水生态明显好转,种群数量一度告急的长江生态“活化石”江豚数量回升,活动范围拓展至湘江水域;消失20余年、被列为极度濒

危物种的珍稀鱼类“鳤”,重现南洞庭流域。

二、绿色“结果”,激活发展新动能

“层林尽染”的山、“万千景象在其中”的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田园,给湖南带来什么?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它们带来了2174.93万人次生态旅游游客,实现综合收入124.36亿元。

以“壮士断腕”决心治污,湖南人得到了什么?

益阳大通湖的农民会说:“不止鸟多、鱼多、草多、花多,还实现了腰包里的钱多。”

过去6年,从治理大通湖水质出发,一个“无中生有”的水草产业在湖区迅速崛起。从满足自身治理使用到逐步外销,再到向景观发展,大通湖区的农户们培育出20多个水草新品种,畅销全国多地,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不仅形成水草产业链条,还不断延伸出“水草+大闸蟹”“水草+小龙虾”多种生态种养模式,打开了一条条新的致富路径。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湖南不再用“环境”换“票子”。一旦破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二元对立,绿色动能便逐步注入发展路径,政企联动探索构建起低碳、绿色、高效的产业结构和空间格局。

“一湖四水”沿线,大批低碳环保的高科技产业项目加速登场——株洲清水塘整体搬迁治理后,三一能源装备、绿地滨江科创园等重大项目入驻,一座生态科技新城在崛起;

湘潭竹埠港持续进行生态修复,一派田园风光,新兴服务业产业取代原有化工产业;

“世界锑都”锡矿山去污还绿,攻克砷碱渣无害化处置难题,涉锑产业形成采冶、深加工与研发一体的产业结构,走上绿色循环经济之路放眼三湘,绿色制造体系正在不断健全——

光伏发电、智能电网、农业循环经济、资源再生利用与再制造,垃圾资源化利用 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化日益顺畅而多元。

从2016年到2020年,我省以能源消费年均2.3%的增长支撑了GDP年均7%的增长,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1%。“‘十四五’期间,全省还将进一步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群介绍,“碳达峰十大行动” 已经全面铺开,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将推动湖南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浅析A生态文明思想及时代价值

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益莹

一、A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条件

(一)国内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

改革开放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形成把经济发展摆在首位的重要指导思想。由于过于注重国民经济建设, 加之相关制度的不成熟不健全,加速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阻碍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损害了公民享有美好生活环境的权利。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A总书记坚持用辩证法来看待问题,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大决策。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又正式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鲜明地强调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号召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质量的需求和愿望。

(二)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全球逐渐呈现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态势,促进各个国家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传播,各国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起来。世界各国家逐渐成为一个整体,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由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日益尖锐,生态环境危机亟待解决,各个国家在联合国支持和倡议下,开始致力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二、A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理论内涵

(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归根结底是没有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辩证的关系。A总书记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的讲话曾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基础。”自然界是一个包含万事万物的庞大统一体,人类是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提供新鲜的空气、茂盛的森林、纯净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优美的生活环境等,人类和自然界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人类社会在改造物质世界过程中,尊重自然界生存发展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将会收获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构建绿色优美的生态环境,

促进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同时向构建“美丽中国”迈出更进一步。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A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全新发展的阶段,人们不仅满足于物质层面的需要,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优美的生活环境逐渐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标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打造幸福美好的家园,创造更大更多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真切实意体会生态环境的价值,享受生态文明的实践成果。

(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理念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代指自然界的生态系统,金山银山则代指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资源枯竭,气候变化加剧, 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过去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唯GDP 论”不可取,不能一味地以过度损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领域的畸形增长和恶性发展,必须准确理解环境保护的生态价值,把握生态建设带来的长久效益。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强调生态优先是前提, 绿色发展是结果。绿水青山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基本条件,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可靠保障,是社会安居乐业的重要来源。

(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论

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自然界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各个部分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重视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五)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生态文明法治体系

A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努力的系统性工程,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果,必须通过制度和法治相结合的手段,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保护制度,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牢固的制度基础,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

A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由于支撑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中国传

统的不均衡、不和谐、不能持久的粗放型经济运行模式已经步入了瓶颈。为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生态问题,我国积极建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严密科学的法治体系。目前,虽然我国生态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法治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形成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合力不够、动力不足、执行不力,严重影响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为此,必须健全配套的政策、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生态文明法治体系,扎实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六)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A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A总书记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阐述生态文明思想,既为国内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理论方案,也为参与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全球各个国家携手共同参与生态治理, 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新路径。

在历史关键时刻和时代重要节点,A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更加彰显了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造福人类,胸怀天下的本质特征。面对当今世界复杂的经济局势和全球严重的生态危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全球各个国家义不容辞。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自觉承担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义务,努力解决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的困境,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同体,不断完善全球生态文明体系,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全人类打造绿色低碳、气候宜人的生活环境。

三、A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

(一)将绿色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准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认识和现实实践不断拓展深化,在A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导下,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指导方针,要求将绿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对绿色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向往和需求,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以绿色发展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坚持可持

续发展战略目标,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指引了前进方向。逐步解决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问题,走绿色发展道路,创新经济发展途径,补齐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短板问题,提倡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 让绿色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二)为构建“美丽中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美丽”作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内容之一。这是立足我国当代的生态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要战略安排。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将“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远景目标,为全国各族人民勾勒了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画卷。“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前提是美丽社会,美丽社会的实现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健康平稳运行,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坚持A生态文明思想,贯彻绿色生产发展道路,构建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良性循环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产业结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朝着“美丽中国”的远景目标努力奋斗。

(三)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积极履行联合国宪章精神,作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引领者和贡献者,在国际环境建设方面的责任也会越来越重。2017年,A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上,鲜明提出将“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同体的价值内涵,“清洁美丽” 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要提出者和积极倡导者,深切意识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世界,我国既要加强和巩固本国的生态文明发展取得的成果,也需要同世界保持更加紧密地交流合作,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投身解决世界存在的环境难题和挑战。立足当前国内外严峻的局势,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健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完善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维护全人类的生态权益,为全球环境事业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引领下,积极呼吁全世界各国人民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面对生态危机和挑战,努力达成共识,携手前进,实现生态治理效果的最大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A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与特色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耿步健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紧密相连。“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1],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2]10 的必然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独立自主,以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基础,借鉴和吸收人类工业文明的先进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克服人类工业文明不利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消极因素,从而保证我国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充分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致力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保障性、普惠性作用”[3],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起着基础性、支撑性、保障性的作用,同时也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A生态文明思想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对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的出场逻辑、核心要义与鲜明特征,从而为进一步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更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和以生态文明为硬核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发展提供学理性支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出场逻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是A基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认识和对未来现代化的深刻思考而逐步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4]246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短板。A认识到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在审思西方工业文明反生态性的过程中不断结合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并继而为世界诸多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带来深刻启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是在审思西方工业文明反生态性中提出的

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5]662的“一化三改”、新时代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经历20多年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践,尽管我国整体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民生活总体上没有摆脱贫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工业化的有益经验, 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世所罕见的重大成就,但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6],不仅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后续发展、影响了当代人的幸福感,而且威胁到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幸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A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开始反思西方式现代化模式的弊端:“从工业文明开始到现在仅三百多年,人类社会巨大的生产力创造了少数发达国家的西方式现代化,但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生物的延续。西方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的基础上的;当大多数人都要像少数富裕人那样生活,人类文明就将崩溃。当今世界都在追求的西方式现代化是不能实现的,它是人类的一个陷阱。”[7]118A在剖析西方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式现代化是反生态的现代化、是为少数资本家谋利益的现代化、是充满悖论和不可持续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4]23。如果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老路,通过高消耗资源和高污染环境的方式谋求经济发展,那就“难以为继”,必须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全面解决生态赤字。生态兴衰关乎文明兴衰,不跳出西方式现代化的“陷阱”,就不可能使人类文明延续,而欲跳出西方式现代化的“陷阱”就必须审思西方工业文明,走出能够满足人类永续发展并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道路。因此,我们要想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就必须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由此,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就成为走出西方式现代化老路的必然选择。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是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提炼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物质变换关系,而物质变

换关系又集中体现为经济社会发展追求的“金山银山”和生态环境保护追求的“绿水青山”之间的关系。在地方工作实践和治国理政实践中,A始终以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正确认识生态环境的客观优先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审慎处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优美的双赢。在正定工作期间A站在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上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环境”。在宁德工作期间A强调经济发展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效益的协调”。在浙江工作期间,A提出“环境保护要靠自觉自为”,发展经济必须既要考虑生态环境也要考虑长远未来,要认识到“生态问题无边界”,保护属于我们共同家园的地球环境是全人类共同责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但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在实践中大力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循环”转型,并通过这一带有社会革命特点的转型, 解决“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这一对永恒的矛盾。

A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针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状况,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国之大者”,牢牢坚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A在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发展大势基础上,提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核的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绿色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走上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富裕和生态环境优美有机统一的文明发展道路,从而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问题。在总结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及对自然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上,A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

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怎样走,A在浙江工作时指出:“如果走传统的经济发展的道路,环境的承载将不堪重负,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会适得其反”,“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7]118。A反复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和“在全社会确立起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并将能否解决工业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作为“检验一个国家最终能否实现现代化的

重要标志”[7]193。在上海工作时A提出要“切实做到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继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13]631后,A进一步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思考我国的现代化目标,指出“促进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国际社会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14],中国将着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进入新时代,A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高度擘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蓝图。在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上,A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探寻新的发展道路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把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即“两座山关系”作为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A强调要尽快补上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突出短板,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道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A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1]39。由此可以看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保持现代化特征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实践,是新型现代化的“中国版”,既充分彰显了A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与核心地位”,也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理念”,能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样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核心要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生产、生活、生态真正实现良性互动的现代化。作为A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战略引领。

2. 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

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发轫于开启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西方式现代

化存在严重的“贫富极性”和“反生态性”,是通过野蛮征服自然、疯狂掠夺自然、挥霍浪费自然、大肆污染自然、牺牲绝大多数民众幸福实现的,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生态难民。故而“建设什么样的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成为A长期思考和要解决的重要时代课题。无论是在地方工作,还是到中央工作,A一直都在探索和思考这个问题,提出我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现代化、符合可持续发展和满足人民幸福生活需要的现代化,还是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建设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短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有了更加明确而又深刻的认识,而且使得旨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

继2021年4月A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之后,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并要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科学谋划我国经济社会的当下发展和长远发展。这表明A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建设规律在认识上更加明确和清晰,进一步引领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境界。“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理念的生态文明”决定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指向”[19]。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通过劳动建立起来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人类对客观上属于自身生命之母的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从认识论层面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要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和底线,也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更好地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好地避免西方式现代化的生态陷阱。这也意味着我国

经济社会建设“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关键是提高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要有相应的生态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现代化本身意味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解决过去一切不利于社会发展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行为方式,达到一种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现代化包括一个国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现代化,最主要的是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还有渗透其中的治理现代化(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种类型,又是其他方面现代化的实现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A强调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2]366。在浙江工作时,A就关注生态治理水平和能力问题,强调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充分认识到“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部门是不称职的部门,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公民是没有社会公德的公民”[20];二要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7]62,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走以“资源节约、生态平衡、集约发展”[7]76为方针的“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7]93 的经济发展之路;三要建立完善科学的领导干部生态政绩考评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机制,将“环境指标”作为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考评内容,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7]108 的政绩观。进入中央工作后,A紧紧抓住生态治理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谋划,要求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地球家园高度把美丽中国小环境建设与人类地球美好家园的大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加强“两型”社会建设,加快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全面转型,全面加强应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和能力建设

[15]。

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A更是从生命共同体高度科学谋划我国生

态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一是明确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努力方向。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在依法治国的总体框架下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4]33- 34。其中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在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能够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这一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并能“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4]34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以及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度、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污染防治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二是努力建立健全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领导体制。A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4]168,要通过“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认真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4]177,加强党对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生态治理能力和水平。三是通过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治理现代化“不仅直接关涉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效”

[21],更关涉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为此,A指出要不断提高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到2035年时“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本世纪中叶时“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4]15。提高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2]362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生态赋能实现生态治理技术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人民幸福

人民幸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价值目标,深刻体现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价值取向,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发展和时代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时代内涵,“关系到人类整体的可持续性生存和永续性发展的基础性和普遍性的问题”[22]2,“是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总体性把握,是人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与保护、修复和完善的统一”[22]3,必须着眼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人民幸福,正确认识和

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辩证关系。A在浙江工作时就从人民幸福的高度谋划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内核的生态文明建设,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的民心工程、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 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20]。进入中央工作后A一如既往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指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15],强调“中国以实际行动为节约能源资源、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保护人类生态环境作出了有益贡献”。这说明,我国所进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不仅努力实现中国人民的幸福,而且致力于世界人民的幸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A从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4]29的高度深入思考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内在联系和运行特点,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人民幸福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强调良好生态环境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有生命的个人是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基本的自然资源保障,人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也谈不上幸福生活。A通过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理念,阐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4]87的深刻道理,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各类环境污染“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4]135的现实状况,A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4]225。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内在需要。

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是科学贯彻“两山论” “两山论”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在浙江工作期间A对

“两山论”的核心要义进行了多次阐述,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7]153。在A看来,尽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会产生矛盾,但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达到辩证统一,这其中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进入中央工作后,

A强调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用科学的理念、开放的战略、统筹的方法、共赢的途径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15]。这其中就有以“两山论”为内核的绿色发展理念。“两山论”的完整含义是“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40。“两山论”科学阐明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深刻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把看似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通过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变换的科学理论进行有效化解,从而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因此,“两山论”既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4]10, 科学贯彻“两山论”也就成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经济高质量增长和自然生态安全相统一的现代化,要努力使绿色发展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和普遍形态。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相关阐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1]。这就是说,人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主体,既要努力发展人自身生存发展所需要的“金山银山”,也要竭力保护好我们每个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绿水青山”,做到“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用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生态环境”[24]。按照“两山论” 要求,必须加快绿色低碳等前沿技术研发创新和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生物循环绿色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化、低碳化,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将“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与“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有机结合,通过构建“1+N” 政策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双碳”这一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和底线的同时,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和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使经济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得到充分显现,在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鲜明特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党将满足人民

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目的的生成逻辑, 有着其鲜明而又独特的理论特色。

1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问题导向与战略目标引领相统一

强烈的问题导向与清晰的目标引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问题是时代的声音”[1],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分析问题、明确原因、制定目标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的,“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 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7]235。A之所以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正是基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退化一度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这一现实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过去我们受西方式现代化的影响比较大, 把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对于现代化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加上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生态环境治理“宽、松、软”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了我国“驶入改革开放的快车道后,简单粗放式的黑色发展路径依赖和以单纯追求GDP 数值增长的功利化政绩观协同打破了人与自然命运与共的和谐局面”[25], 造成了损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对西方式现代化的反思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审视, 努力探索一条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为了更好地引领全社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解决长期累积的“生态治理赤字”,A提出全社会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高度、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从而使生态文明理念更好地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全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将“美丽”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引领和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的同时,正式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1]39。由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目标。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像对待生命和保护眼睛一样对待和保护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发展道路,引

导全社会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和地球家园。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

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创新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双创”有机结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及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一大特色。首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继承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首要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始终以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为逻辑前提,科学阐释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论断新思想新要求,从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基础上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则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A依据这些观点创新性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必须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构成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需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 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26]550,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永恒过程”,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A基于这些观点创新性地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强调自然是生命之母,“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会因善待自然而得到自然的馈赠,但人类伤害自然也会最终伤及人类自身。

其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A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1],这里面就包含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高度契合性。A指出,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灿烂的“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的生态文化,彰显了中国古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取用有节”的可持续利用观,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文化基因,并通

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分别形成了作为时代精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生态哲学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及“取之以时,耗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绿色消费观。

生态底线思维与历史主动精神相辉映

A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主动精神同样体现在他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中。A一直强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国际经济形势,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做好工作”。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包含了自然资源紧缩和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解决的重大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和谐的发展,单一的发展,最终将遭到各方面的报复,如自然界的报复等”,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绝不能“断送了子孙的后路”。A还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针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的问题,提出“要以极其认真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对待环境与发展问题”,“要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15]。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实践中,A之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甚至视为“国之大者”,就是因为他有强烈的生态底线思维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定力,充分认识到如果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走西方式现代化的老路,去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就会难以为继,因此必须“要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

生态底线思维是“有守”与“有为”的辩证统一,是我们党历史主动精神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体现。“有守”就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4]141,要通过构建和严守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以及生态功能保障基线,把经济社会活动和人的消费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能“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4]10-11,以促进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安全稳定发展。“有为”就是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同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推动生产、生活、生态高质量协调发展,以更好地“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绿色发展和促进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方向纵深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29]396,从而更好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结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色与使命追求,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创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双创”发展,是对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总结提炼;另一方面体现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样贯穿着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为解决人类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问题和人与自然之间矛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论遵循。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有效贯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需要深刻理解A生态文明思想,明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所取得的历史性成果与仍然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矛盾和挑战,切实解决好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压力;需要认真学习和把握A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进一步学懂弄通A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的核心要义,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作用。概言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关乎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关乎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幸福生活,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A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10。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起着基础性、保障性的作用,没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式现代化的真正实现。这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同样是建立在人与自然这一生命共同体

基础上的,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能动性主体力量,自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外在依赖性客体力量,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进行。而要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样必须努力推进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当中最为重要的是努力通过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可以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同样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西方一些国家未能处理好生产与生态关系(或称发展与绿色关系)带来的严重后果和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制约因素,告诫我们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人类文明新形态中起着引领性、促进性的作用,没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产生和发展。这是因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同样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相对于农业文明而言,工业文明是一种新形态的文明,但由于传统工业文明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逻辑导致传统工业文明在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和恶化,各种生态环境灾难事件的频繁发生说明了传统工业文明不可取,必须寻求能够既保证传统工业文明积极成果得到保留延续又保证人生存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环境安全的新型文明道路,而这一新型文明道路正是旨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与努力克服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新型工业文明的优势叠加型文明形态。这正是我们致力于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因。尽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不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部,但能够引领我们促进以生态文明为底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同时为世界生态治理和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深刻理解A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农工党青海省委会主委 王昆

以A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治国理政中,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A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继承和发展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理思想, 蕴含着对生态治理需求的深刻观照,传递出对人类文明走向的深邃思考,彰显出中华民族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旨趣。A生态文明思想是从实践中萌发并不断发展丰富的思想,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A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文明历史演进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社会实践经验的意识产物,承载着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总结凝练的奋斗成果。

A总书记用“历久弥新”一词来描述传统文化的特质。所谓“历久”, 即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弥新”,则突出传统文化自身具有返本开新的永恒魅力。其中的“新”是对传统的继承,是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批判和继承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应在新与旧的辩证关系中走好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之路。同样,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道法自然的辩证法则、厚德载物的道义伦理。一方面,文化的延续性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源头活水。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的哲理思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处世情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智慧,平等相宜、厚德载物的伦理德行等,承载着中华民族追求“人

—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生态基因,是A生态文明思想生成的文化根脉和价值依托。另一方面,文化的时代性决定了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诠释和改造并非简单复归和机械倒退,传承千年的圣贤哲语和文本素材具有超越时空局限的历史穿透力,与现代生态文化有着价值理念的共通性。基于此,A生态文明思想把弘扬中华传统生态智慧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顺应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方向,赋予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

二、A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延续着中华民族崇尚生态文明的文化基因,更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态治理中行稳致远的文化根脉, 既坚持薪火相传,同时又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度挖掘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实现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历史性飞跃和现代化转型, 使其在新时代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中重焕生机与活力。

A生态文明思想在对传统生态文化的解构和重构中坚持“守”与“变” 相结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对接移植。A生态文明思想弘扬了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思想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使传统与现代之间成长为一个双向合流的文化生命体。A生态文明思想体现出“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 的原则,在生态文化构建中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在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弘扬中,A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注重理论的客观性与合理性,更强调理论向现实转化时的适用性与可行性。从生态文化建设的视角出发,A生态文明思想将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对接移植,构建起新时代生态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从生态文化发展的视角出发,A生态文明思想弥合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时空间距,不断拓宽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检验的传统生态智慧的适用范围。它基于当前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立足于话语语境的时空演变,将传统生态文化中晦涩难懂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以新的意义,使之成为更具时代气息、更接地气的大众语言,以及更具中国特色、更能代表中国生态文明态度与价值追求的全球性生态话语。可以说,A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与传统文化的历史性飞跃的契合与汇合中,以一种与西方迥异、具有中华民族底蕴的独特生态文化唤起世界认同,为人类提供正确价值指引。

三、A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拓创新

A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积淀丰厚、博大精深,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理论滋养,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

要特征。

A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自然观,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并遵循共同的法则,因而能够构成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北宋张载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以及“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强调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的内在统一性。这些思想观点,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A生态文明思想合理借鉴“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发展观,强调:“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观。《论语》中说: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孟子》中讲:“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

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等,都是强调要遵循“天时”来进行生产生活,体现着顺应规律、适度节用的发展思想。A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吸收“顺天应时、建章立制”的制度观,A总书记曾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我国古代很早就把关于自然生态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专门设立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这就是虞衡制度。《周礼》中就有虞衡制度的相关记载,这种重视生态制度建设的观念, 对于今天仍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A总书记指出: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在A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一系列法规和制度相继出台实施,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具有约束力和刚性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深入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加快中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 张玉卓

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形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作为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A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单列专章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A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力量。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作为重要使命责任,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企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助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贡献。

一、坚持思想引领切实强化绿色发展理念

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持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强化政治自觉,把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强化“第一议题”制度,健全“看齐对标” 机制,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政治自觉。强化组织领导,将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绿色转型一体推进,成立生态环保和绿色低碳发展相关领导小组,国务院国资委专门设立社会责任局,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十四五”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纲要,将节能降碳指标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企业绿色转型的组织管理体系、统计监测体系、考核奖惩体系。强化制度保障,修订完善中央企业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中央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工作,强化制

度执行和刚性约束,有力推动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新征程上,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全面深入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更加牢固地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大局,谋划推进国资央企工作,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决把中央企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一是推动绿色发展理念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坚持党对国资央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国资监管机构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优势,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政策制度、监督考核、基础管理等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开展企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树立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二是以市场化方式为绿色发展赋能。深入落实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要求,积极参与水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市场建设,更好促进完善碳定价机制,以市场化方式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三是大力培育和践行绿色文化。树立正确政绩观,倡导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编制发布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报告,举办中央企业绿色发展论坛和成果展,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增强国资央企干部员工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快产业升级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把绿色低碳转型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产业绿色改造升级,发展壮大绿色低碳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成色更足、成果更实。2012—2022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约35.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约77.7%、77.6%、57.0%、

56.2%。落后产能加快退出,2016—2022年,中央企业累计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644万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19亿吨,整合优化煤炭资源2.8亿吨,煤电企业完成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化工企业建设废水“零排放”项目,建材企业强化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循环利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石油石化、建筑、钢铁、交通、有色、建材等行业中央企业加快绿色升级,鞍钢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绿色智能地下铁矿,中国石油所属吉林石化建设国内首个全绿电化工

项目,中国铁塔成立后新建基站共享率从14%提升至80%以上,节约土地5.5万亩、减少碳排放2500多万吨。

绿色产业加快布局,2017年以来,中央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和5G应用“扬帆”行动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融合,中国建筑牵头制定绿色建筑、零碳社区等国家标准,中国远洋海运2022年新造船订单中新能源动力船舶占比超过9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中央企业产业结构整体“较重”,煤炭、石油石化、冶金、建材、电力等高碳行业资产占比达到70%,在产业转型中应当切实发挥好表率引领作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扭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个关键,全方位、全产业、全过程推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绿色化程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一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两高”项目能耗准入标准,全面排查在建、拟建项目,实施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 巩固钢铁、煤炭去产能成果,加强产能过剩分析预警,严格压减产能。二是进一步推动绿色转型。推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交通、建筑、建材等行业绿色升级,实行非高炉炼铁技术示范,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积极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加快发展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三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产业绿色升级。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绿色工厂和工业园区,加快推动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

三、突出重点领域全面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相关领域碳排放量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持高效统筹保障能源安全和推进能源结构绿色调整升级,立足多元化能源供给, 加快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有效提升能效水平、保障供应安全。煤炭消费加快减量替代,加快现役机组节能降碳、灵活性和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发电行业中央企业单位供电煤耗降至298克标准煤/千瓦时以

下,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550克/千瓦时。清洁能源产业深入发展,发电行业中央企业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过45%,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布局氢能产业,电网行业中央企业新能源利用率超过97%,国家电网在张北建成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保障冬奥场馆绿电供应,南方电网广东梅州、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多元化能源体系保障供应,聚焦打好能源电力保供攻坚战,统筹好煤电和新能源供给,发挥大电网余缺互济优势,多渠道保障能源电力稳定供应,2022年煤炭行业中央企业日均产量达到295万吨、同比增长7%, 执行中长期合同让利超过1900亿元,电力行业中央企业发电量达到5.1万亿千瓦时,以54.7%的机组容量保障了全国63.1%的电力供应。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立足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强化系统观念,统筹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严格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要求,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落地,加快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是深入推进化石能源高效利用。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科学有序发展先进煤电,大力淘汰落后低效设备,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分级梯次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二是加快建设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体系。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陆海并重,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统筹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推进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三是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消纳水平。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提升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多元直接利用和就地就近消纳,加快新型储能示范推广应用,建设稳定安全可靠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四、强化科技赋能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科技决定企业的未来,科技决定未来的企业。新时代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坚持应给尽给、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和政策保障,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持力度,绿色低碳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果。一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建成运行,中央企业牵头建设新能源汽车、氢能源等

一批绿色创新平台,成立海上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中国石化建成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一批绿色低碳硬科技取得突破,中国宝武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工艺路径实现减碳20%目标,东方电气集团超超临界煤电机组达到全球领先技术水平。一批绿色科研成果示范应用,中国华能全球首堆四代核能高温气冷堆并网发电,国家能源集团全球唯一的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制油示范工程不断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专门强调要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中央企业作为绿色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主力军,将聚焦传统工艺替代难、现有技术挖潜难、新技术投资应用成本高等重点难点问题,坚持攻关和应用两手抓,加快绿色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和创新应用,为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进一步加大绿色前沿科技攻关力度。大力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在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可控核聚变、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重点领域加大攻坚力度, 力争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二是搭建更多高水平绿色创新平台。以国家绿色低碳科技和产业重大需求为导向,主动承担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积极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力量和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建设更多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 促进绿色低碳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三是加快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用好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首台(套)等政策,发挥国资央企创新基金作用,支持重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绿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促进绿色低碳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打通从绿色技术到绿色产业的“最后一公里”。

五、服务国家战略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广袤国土上的蓝天白云重新展现,绿色版图不断扩展,绿色经济加快发展,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在这一历史性进程中,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中央企业发展的硬约束,强化制度保障和激励引导,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降碳减污和生态环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开展绿色帮扶助力扶贫脱贫,充分考虑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禀

赋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循环农业等绿色低碳产业,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光伏+储能”等综合能源利用和“柴改电”等示范项目。发挥专业优势推进污染防治,积极参与长江大保护等重大战略实施,中国三峡集团在长江沿线落地投资超过1300亿元、每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000万吨、惠及人口2300万人,中国节能沿江建设固体废物处理项目35个、日处理能力2.4万吨; 积极参与生态修复治理,国家能源集团打造国家级矿山公园,中国宝武建成亚洲规模最大的硬岩复垦基地。强化标本兼治化解生态风险,严格实施考核奖惩制度,用好监督检查、约谈通报、考核问责等组合拳,全面开展中央企业环境污染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导检查,压实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坚决守住生态保护和风险防控的底线红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履行生态环保和污染防治责任, 以中央企业环境友好的集约式、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一是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布局。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中,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导向,积极参与共抓长江大保护,深化绿色产业合作,促进重要江河湖库保护治理,加强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生态保护,主动承担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共同守护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二是打造乡村振兴“绿色样板”。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支持乡村产业振兴, 推进绿色农业技术帮扶,推广“光伏+设施农业”“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低碳农业模式,支持发展休闲农业、绿色种养、乡村旅游、林业碳汇、农村光伏等新业态,推进“水电路讯”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补短板,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三是高质量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加快中央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绿色转型, 积极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贸易,深化与各国企业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等方面合作,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新能源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走出去。

新时代新征程,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A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入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坚决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甘肃省省长 任振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就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A总书记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甘肃生态地位重要,是黄河、长江重要水源涵养地, 是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我们将深入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胸怀“国之大者”,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努力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彰显甘肃作为、作出甘肃贡献。

一、A总书记指引陇原生态发生历史巨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两次亲临甘肃考察,在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总要求中,都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山川秀美”的新甘肃建设内涵,为我们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指方向、明路径、教方法。全省上下牢记A总书记殷切嘱托,敬畏自然生态, 呵护绿水青山,致力打造美丽甘肃。

A总书记对甘肃生态地位的精辟论述,使我们更加深刻体悟到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意义。A总书记2013年对甘肃“八个着力”重要指示中指出,“甘肃处于西部地区的中心地带,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一定要努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019年视察时再次强调,“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处,是黄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嘱托我们“努力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甘肃广大干部群众牢记A总书记亲切关怀和嘱托要求,把“千秋大计”作为“千钧之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全力以赴抓保护、动真碰硬抓治理、久久为功抓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支撑不断强化,

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如今的甘肃,追青逐绿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山川秀美、生态优良的优美画卷正徐徐展开。甘肃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国的一个缩影,也是A生态文明思想在陇原大地的生动实践。

A总书记对祁连山生态保护的牵挂关心,使我们更加深刻体悟到“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的来之不易。A总书记指出,“纵贯河西走廊的祁连山,是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的发源地,同时阻挡了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三大沙漠的汇合和南侵,千百年来维系着沙漠绿洲的生态平衡”。曾几何时,美丽富饶的祁连山由于过度开发变得“伤痕累累”,祁连山局部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A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揭示问题、拨正方向。全省上下深刻汲取教训,知耻后勇、知难而进,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大力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保护区内144宗矿业权全部分类退出,核心区农牧民全部搬迁,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管网络持续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理顺优化,建立健全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制度,祁连山生态保护由集中整改向常态化机制化转变。对祁连山生态安全,A总书记亲自“出题”、亲自“验收”,给予了“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的肯定评价。如今的祁连山,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循环能力全面提升,旗舰物种及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上升。祁连山生态蝶变和发展蜕变,充分彰显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启示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A总书记对担好上游责任的嘱托要求,使我们更加深刻体悟到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使命重任。2019年8月A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亲临黄河岸边提出“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称赞“黄河之滨也很美”,并提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黄河流经甘肃913 公里,60%的水来自兰州以上河段,是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我们牢记A总书记殷切嘱托,增强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做实上游文章,构建完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N+X”规划体系,实施黄河首曲湿地保护修复、祁连山北麓水源涵养、秦岭西段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综合治理、陇中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项目,启动实施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甘肃片区生态建设行动,积极推动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开展省级层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地方立法与污染现状调查,实施“黄河清废”

行动,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治理,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7年达到Ⅱ类。A总书记对正确处理开发保护关系的重要论断,使我们更加深刻体悟

到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的战略考量。A总书记强调,“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甘肃90%的国土面积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不少地方极度干旱,植被覆盖稀疏,土地沙化荒漠化严重。全国划定的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有7个涉及甘肃,总面积14.0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94%,全省共有233 个自然保护地。同时,受资源禀赋影响,长期以来甘肃经济发展过度倚重重化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比较单一、产业结构亟待优化,绿色转型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基于这样的现实条件,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有序推动钢铁、建材、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生态环境高品质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我们谋划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五年计划搬迁26.43万户、103.95万人,2022年完成搬迁4.58万户、17.05万人,2023 年4万户、15.23万人的搬迁任务加速推进,确保群众“搬出安全、搬出绿色、搬出幸福”。

二、久久为功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系统部署, 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甘肃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明确了抓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路方向、重点任务和路径举措。我们将在A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重要内容,深入贯彻A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始终把“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为底线任务,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五大关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夯实美丽甘肃建设的底盘根基。

聚焦美丽甘肃建设成色,以生命线意识擦亮“一柄如意”。A总书记

曾赞誉“甘肃地域辽阔,自然风光优美,黄土高原、广袤草原、茫茫戈壁、洁白冰川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宛若一柄玉如意”。让这柄玉如意更加璀璨夺目、光彩照人,是我们重大、神圣而光荣的责任。我们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打造更加靓丽多彩的美丽甘肃。在工作中,遵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推进全省域生态建设,实行“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谋划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项目,加快实施“四屏一廊”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国家储备林建设,切实做好“水的涵养、土的保持、沙的治理”三篇文章,全面提升冰川、雪山、森林、草原、湿地、水流、荒漠等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循环能力。特别是积极响应A总书记发出的“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号召,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探索推广有效治理模式,与周边省区联合实施一批重大防沙治沙工程,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黄河“几字湾”攻坚战,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切实让绿色成为陇原大地最鲜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

聚焦祁连山常态化保护,以八步沙精神呵护“一片绿色”。A总书记2019年在祁连山实地考察时指出,要让祁连山绿水青山常在,永远造福草原各族群众。我们将大力弘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八步沙”精神, 一以贯之、持续用劲,以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为抓手,加快研究谋划祁连山中长期发展规划,针对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特点,统筹抓好巩固和拓展、保护和修复、监测和整治等工作,积极推进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不断增强祁连山生态整体功能,推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由“大治”转向“长治”。优化调整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着力破解区域交叉、空间重叠等问题,建立健全国家公园社区共管和社会参与机制,持续开展“绿盾”行动,抓好祁连山地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试点,科学评估全省生物多样性状况,守好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以首倡地责任守好“一河清水”。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甘肃担负着上游段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将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方略,紧紧围绕甘肃省黄河生态战略定位,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为重点,开展黄河干流及马莲河、葫芦河、祖厉河、散渡河等主要支流综合治理,加快实施

一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治山增绿等工程,大力推进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甘肃片区生态建设行动,高标准建设黄河生态廊道。坚持“四水四定”,加强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提升配置效率。完善大中型水库、河道堤防、山洪防治等工程体系,健全水沙调控机制,保障黄河径流稳定与河流健康,构筑黄河安澜的稳固防线。聚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整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河湖长制落实等,举一反三、深入排查、系统梳理,推动生态环境问题即知即改、应改尽改。同时,与兄弟省份唱好“黄河大合唱”,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确保“一河清水向东流”。

聚焦环境质量整体向好,以长效化机制打好“一场战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我们将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多管齐下守护蓝天、综合施策守护碧水、强化管控守护净土、城乡协同守护家园。全力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紧盯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健全区域联防联控,让陇原的天更蓝。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抓实黄河流域污水、农业面源污染、黑臭水体等的系统治理,让陇原的水更清。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同时,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和重金属污染防控,提升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风险管控处置水平。

三、争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高地

A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甘肃传统产业占比大,推动绿色转型迫在眉睫。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不断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持续打好绿色转型整体战, 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更多“绿水青山”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山银山”,让陇原人民在“绿色之变”中逐步实现“富足之变”。

全面落实“双碳”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甘肃拥有森林、草原、湿地、冻土、冰川等多种资源,生态固碳增汇潜力巨大。我们将充分利用“双碳”政策红利,积极开展碳汇造林,有序开展森林经营等林业碳汇交易,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着力挖掘湿地、草原、土壤、冻土等本地区优势碳汇,加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巩固提升生态

系统碳汇能力。同时,健全完善绿色发展导向的规划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大力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严格落实重点行业企业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发放、清缴等国家碳排放总量控制相关制度要求,指导条件成熟的地方依托可再生能源和林业、草原、湿地等碳汇资源,策划、开发和储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 R,ChineseCertifiedEmissionReduction)项目,积极推动CCER项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培育绿色发展动能。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就是注重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促升级,着力培育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甘肃将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深挖产业“含绿量”,厚植经济“含新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一方面,突出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将资源节约、低碳减排和生态环保要求纳入产品价值链管理全过程,大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深入推进产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提升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特别是甘肃风能、光伏技术开发量分别位居全国第4位、第5位,发展新能源产业条件得天独厚,目前全省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突破4000万千瓦,装机规模占比达到55.3%,创历史新高,预计到“十四五”末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到2027年达到1.2亿千瓦。我们正在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跨省外送通道建设,推动“风光水火核”多能互补、“发输储用造”一体发展,加快“风光大省”向“风光强省”迈进。

做足做实“两化”文章。坚持把“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作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着眼长远发展而不破坏生态平衡,着手价值转化而非单纯保护生态,让生态环境蕴含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加充分彰显出来。统筹推进产业生态化,严格控制“两高” 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清洁生产,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引导倒逼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探索推进生态产业化, 加快完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体系,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制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让“绿水青山”可量化。特别是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生态旅游、生态文化服务业,拓展延伸生态农业产品产业链和价值链,构建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现代服务

业为支撑的生态经济体系,让“美丽经济”成为陇原大地动人风景线。

四、大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水平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着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坚持治理主体、治理手段、治理能力多方发力,充分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当好守护祖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生态卫士”。

以责任过硬当好“生态卫士”。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作用,梳理细化生态环境保护事项,把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落到具体责任牵头部门,切实做到事情有人管、责任有人担、能力有保障。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全省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和地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切实督促指导各级各有关职能部门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中敢担当、能负责。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科普及普法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

以本领提升当好“生态卫士”。结合开展学习贯彻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加深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自觉以对规律的认识指导行动,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特别是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把“双碳”工作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以治理完善当好“生态卫士”。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支撑。我们将落实好《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若干措施》,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增强社会监督和科普教育,提升市场资源配置调节能力。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健全地方环境法规标准和环境经济政策,加快补齐环境治理体制机制短板。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生态环境执法正面清单,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模式。优化科技赋能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技术转化、交易和应用体系,开展“绿色智慧数字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数字化治理体系。

以共建共享当好“生态卫士”。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祁连山及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等重大任务落实,加强与内蒙古、四川、陕西、青海、宁夏等省区跨界、跨流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会

商交流,建立健全涉及长江、黄河及内陆河上下游相邻省份接壤市州间应急协作框架机制,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消除交界区域监管治理“空白”, 全力守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共同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

深入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奋力谱写沂沭泗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华章

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局长 刘玉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相继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创造的“绿色奇迹”让世界刮目相看。沂沭泗局在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因地制宜,统筹谋划,落实责任,完善制度,持续规范绿化管理,积极总结经验做法,提升管理水平,稳步高效推进沂沭泗绿色发展。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推动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

A生态文明思想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指引和强大思想武器,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绿色发展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站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新起点上,我们要一以贯之深刻认识推进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

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厚植“绿色本底”。“绿色”是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A总书记指出,“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春天,A总书记都会同首都各界一同植树,他强调“要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 让大家都树立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责任意识,形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我们要响应号召,积极动员,造林绿化,不断为直管工程环境面貌改善注入绿色新动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沂沭泗力量。

幸福河湖建设需要书写“绿色答卷”。2019年,A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幸福河湖的建设具体体现在河湖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河湖管理、群众满意度等各个方面。开展绿化在改善水环境、水生态,提升群众满意度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响应A总书记关于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大力推进绿化工作,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改善流域人民群众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水生态环境需要,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沂沭泗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提供“绿色支持”。A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我们坚持不懈推进实施的护堤护岸林工程等绿化事业,也是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持。通过对工程的绿化改善了沿岸乡村环境,助力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水利力量。我们要立足于这一生态优势,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绿色支持”。

沂沭泗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激活“绿色引擎”。李国英部长指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协调为内生特点、以绿色为普遍形态、以开放为必由之路、以共享为根本目的、以安全为底线要求,全面实施“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等“六条实施路径”。我们要锚定“六条实施路径”,以绿色为普遍形态, 大力开展直管河湖范围绿化工作,推动复苏沂沭泗直管河湖生态环境,强化流域治理管理,不断巩固拓展生态效益、工程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助力沂沭泗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奋楫前行,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在沂沭泗落地见效

推动绿色发展是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多年来,沂沭泗局各单位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面增绿量、提绿质,科学高效推动沂沭泗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绿色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底,沂沭泗局直管范围内绿化面积共计7421.6公顷,约占宜绿化总面积的95%,其中庭院绿化面积101公顷,流域直管工程周边绿化面积7320.6公顷,较2012年绿化面积共计增长近2200公顷, 绿化覆盖率大大提升,绿色资源总量持续增长。

二是直管工程面貌持续改善。大力开展闸区和河湖堤防绿化,进一步美化了直管工程环境,推动实现“闸是风景区、堤是风景线”的目标,助力中运河宿迁枢纽等3家水利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沂沭泗直管刘家道口节制闸、新沂河沭阳县段等5项工程荣膺水利部首批标准化管理工程。

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新沂河堤防沭阳县段等8项水利部标准化管理工程,

以及江风口局、蔺家坝局等13家淮委标准化管理单位,美丽沂沭泗建设稳步向前。

三是绿化工作水平持续提升。建立了护堤护岸林管理相关制度,完善了护堤护岸林管理制度体系,持续加强栽植、养护、采伐、销售、更新等全过程管理,精心培育苗圃,科学栽植林木,开展日常巡查,注重日常管护,组织开展林木精细化测评,护堤护岸林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标准化规范化深入推进,绿化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四是绿色综合效益日益显现。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截至2022年底,沂沭泗局直管范围内绿化林木共计170万棵,近三年年均更新栽植林木约15.9万棵,持续改善了河湖生态,美化了流域环境,推动了绿色低碳生活;为沂沭泗局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积极助力了流域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提升了流域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等领域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增强了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工程、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显著呈现。

五是绿化工作氛围积极浓厚。沂沭泗局各部门、单位响应A总书记发出的“大家都行动起来,既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也在广大人民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共同迎接希望的春天,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通过开展支部联学共建主题党日活动、联合地方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结合青年理论联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造林绿化和义务植树活动。同时,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绿化专题宣传活动, 制作了《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助力沂沭泗水利事业谱写高质量华篇》系列绿化工作成果展,撰写绿化宣传文章,促进植绿爱绿护绿蔚然成风,形成了人人参与生态绿化、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

六是绿化工作荣誉硕果累累。近年来,沂沭泗局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400佳单位”;

沭阳局、嶂山局、韩庄运河局3家单位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沭阳局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刘家道口局被评为“省级花园式单位”,河东局被评为“省级园林绿化示范单位”,韩庄运河局被评为“台儿庄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先进集体”;沂沭泗局发展中心刘西苓同志、骆马湖局王迎涛同志获得“全国绿化奖章”,沂沭河局房保刚同志荣获“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称号等。

三、守正创新,厚植沂沭泗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明确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沂沭泗局各级管理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总结经验,坚持问题导向, 清醒认识当前沂沭泗局绿色发展工作中还存在对绿色发展重要意义理解认识不充分、水土资源利用规划不够科学合理、绿化潜力挖掘不充分、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们要主动适应、顺势而为,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沂沭泗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坚持提高站位,进一步提升对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沂沭泗局各单位、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领会A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认识推动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将思想统一到绿色发展工作大局上来,紧抓机遇,直面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做好沂沭泗局绿色发展各项工作,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让沂沭泗地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推动A生态文明思想真正在沂沭泗落地、生根,绽放绚丽之花,结出璀璨硕果。

二是坚持统一规划,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谋划工作。坚持规划先行, 围绕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沂沭泗目标,组织推动编制《美丽沂沭泗建设总体规划》《沂沭泗局直管河湖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分批次打造沂沭泗美丽堤防、美丽水闸、美丽河湖等美丽沂沭泗工程,推动沂沭泗直管河湖水利风景区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研究编制《沂沭泗局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沂沭泗水利绿化工作规划》等,从沂沭泗流域层面统筹考虑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护堤护岸林木采伐更新等具体工作,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助力沂沭泗绿色发展稳步向前。

三是坚持系统治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全局一盘棋”思想。增强大局意识,坚持“全局一盘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进一步挖掘潜力,充分发挥沂沭泗直管水土资源优势,统筹推进沂沭泗绿色发展工作,组织修订《沂沭泗局护堤护岸林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林木绩效评价体系,持续加强护堤护岸林栽植、养护、采伐、销售、更新等全过程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资料,根据栽植批次建立护堤护岸林管理档案,协调推动直管范围林木林权证办理,推进标准化管理,充分发挥绿化林木防灾减灾、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固碳释氧、

经济效益等各项功能。

四是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提升沂沭泗绿色发展工作水平。认真总结沂沭泗多年来绿化工作经验,组织制定《沂沭泗局绿化工作导则》,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引领沂沭泗绿化工作,探索沂沭泗特色绿化模式;组织开展“践行‘两山’理念 谱写生态华章”绿化征文,鼓励全局绿化工作者勤于思考,开拓创新,凝练可推广可借鉴的绿色发展经验;组织现场调研考察,学习先进经验, 不断提高绿化人员业务能力,强化绿化队伍能力;结合数字孪生沂沭泗建设, 探索构建沂沭泗绿色发展信息化平台,提升沂沭泗绿化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智慧化水平;加大造林绿化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力度,不断提高造林成效;深研政策,探索开展沂沭泗护堤护岸林碳汇研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提升沂沭泗绿化工作水平,筑牢绿色发展基石。

五是坚持团结协作,切实加强沂沭泗绿色发展组织保障。绿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各单位、部门应相互支持,积极配合,充分凝聚力量,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局发展中心要做好绿化工作指导。相关单位、部门要落实职责分工,细化分解绿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配齐配强队伍,形成层层抓落实格局。要积极主动协调有关地方部门,推动妥善解决基层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勇挑重担、亲自上手,扎实做好庭院、闸区、河道湖库、水利风景区等绿化工作,共同推动沂沭泗绿色发展。

六是坚持宣传引导,营造人人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念好“山水经”、种好“绿化树”、打好“生态牌”,充分运用多种媒介,强化宣传发动,利用植树节等节庆活动,大力宣传党的绿化政策,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广泛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增绿植绿护绿行动, 为保护好沂沭泗河湖生态多作贡献,切实营造人人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绿色发展是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A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沂沭泗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沂沭泗局将深入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提高政治站位,敢于担当负责,戮力同心、攻坚克难,大力提升绿色资源质量,持续推进沂沭泗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奋力谱写沂

沭泗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华章。

深入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内蒙古

阿拉善盟副盟长 刘德

生态兴则文明兴。A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横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既是资源能源富集区,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如何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内蒙古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从历史进程来看,伴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除去人类早期的原始狩猎文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在历史上依次呈现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在上述三种文明样态中,“农业文明”由于生产力发展的局限, 它实际上是以人类的整体缓慢发展而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特征;“工业文明” 则在人与自然分割的情况下,以征服和破坏自然生态为代价换来了人类总体上的损伤性的巨大发展;生态文明旨在以合理性发展的方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进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可以说,生态文明既是人类传统文明形态发展的必然归宿,也是人类反思和超越现代工业文明模式的内在要求。

从现实状况来看,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既有空前强大的建设和创造能力,也有巨大的破坏和毁灭力量。一方面,人类活动增大了向自然索取资源的速度和规模, 加剧了自然生态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灾害。另一方面,人类本身也因自然生态失衡而遭到“报复”。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有民意调查显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都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刻不容缓。

从治理效果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推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相继出台。制定

修订30多部生态环境领域法律和行政法规,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排污许可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逐步建立健全, 构建生态文明“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深入开展,有力解决了一系列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和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一是创建高颜值环境。良好生态环境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新征程上,要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二是打造高标准生态。优美的自然生态事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新征程上,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等行动,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三是助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化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征程上,要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更加突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以碳达峰倒逼总量减排、源头减排、结构减排,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四是创造高品质生活。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是高品质生活的内涵之一。新征程上,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要求最迫切的突出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要正确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

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持续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五是实施高效能治理。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支撑和有力保障。新征程上,要坚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增强环境污染防治的科学性、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切实将问题发现在平时、解决在当下。

三、扎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党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是贯彻落实A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目标任务的根本路径,我们要不折不扣落实好。

一是坚持立足实际,形成共同保护的大格局。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A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是我们必须始终铭记于心的“国之大者”。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自然条件极为严酷,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占全国的23.3%和23.7%,治理难度极大,这就需要构建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形成握指成拳、聚沙成塔、共同保护的大格局,真正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二是坚持系统思维,形成统筹治理的大环境。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系统工作,我们必须统筹推进“稳”与“进”、“破”与“立”、“发展”与“保护”相统一,在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方面下真功夫,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要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整体推进,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作用,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三是坚持聚焦重点,形成狠抓落实的大担当。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林(草)长制为抓手,稳步推进草原修复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和荒漠化防治能力现代化建设,大力开展飞播

造林、封沙育林、重点区域绿化等国土绿化行动。全力抓好黄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与产业发展生态化协同发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生态旅游文化等产业,着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积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快碳汇经济发展,切实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抓实抓细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在良好生态助力高质量发展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入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推进浙江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郎文荣

浙江省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在全国率先推进全省域“无废城市”建设。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召开全省动员视频会和现场推进会进行部署推进,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美丽办”)印发《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浙江省“无废城市”建设形成全方位、高规格、深层次的新格局。

两年多来,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创新驱动、联治共建,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标志性成果,在全国率先发布“无废指数”和开展“无废城市” 建设评估,成为全国“无废城市”数字化改革试点省,是全国唯一的所有设区市入列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省。“‘无废城市’浙江探索”获2021年浙江省改革突破奖,“浙里无废”数字化应用获浙江省2021年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称号。首批4个设区市、16个县(市、区)通过评估,被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无废城市”清源杯。

锚定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让“协同”成为浙江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最强劲的“引擎”

抓好纵向协同贯通

浙江省、市、县三级全部组建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的“无废”工作专班, 一体化、整体性、全方位推进固体废物治理。省级专班出台建设管理规程、指标体系、评估细则,落实会商、调度、督导、帮扶、宣贯和评估六项机制,实行“三四五星”分级评定。11个市、90个县(市、区)都印发了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项目、责任四张清单。

抓好横向协同推进充分发挥美丽办等平台作用,实现美丽浙江建设大框架下的“一盘棋”协调联动、高效运转。浙江省财政厅落实专项奖补资金5.6亿元;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推进生活垃圾总量控制、源头分类,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原生垃圾“零填埋”;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交通运输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构建医疗废物、工业危险废物全程闭环监管体系,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

98%以上;省农业农村厅强化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率达90% 以上。

抓好社会协同共建

发布浙江省“无废城市”Logo,持续开展“无废之窗”宣传,制作“无废浙江”宣传片,公布首批“无废城市”十佳典型案例,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满意度调查。以“无废城市细胞”为载体,传播“无废”理念。浙江省累计建成“无废城市细胞”4300多个,“无废城市”逐渐成为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新窗口。杭州春晖小学开展“无废学校”建设,通过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减少校园废物产生量,充分利用资源,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在校园中形成废弃物“可见、可减、可用、可消”的良好风尚;永康市端岩村以“无废乡村”为载体,推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外运处理的垃圾量从每天100kg降至15kg;杭州市举办“无废亚运”推进会,打造全球首个大型“无废”赛事。

聚焦数字赋能变革重塑,让“智治”成为浙江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最鲜明的特征

开发“浙里无废”综合应用

在生态环境部的支持指导下,浙江省积极开展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数字化改革试点,以实战实效、管用好用为导向,构建“1+7+N”的“无废”智治四梁八柱,聚焦五大类固体废物协同治理、全程监管,打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生活垃圾分类监管”、交通运输部门“浙运安”、卫生健康部门“医疗废物在线”等系统,实现多跨协同,纳网监管固体废物企业24万余家,实时监控危险废物转移91万批次,线上预警15万多次。2022年5月上线的“涉疫废物监管” 应用场景,实时覆盖全省集中隔离点,累计监控转运处置涉疫废物3.1万批、1.5 万t,平战转换时间缩短到6小时,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上线“小微收运”, 着力解决小微产废单位危险废物收运出路不畅、效率不高的问题,使得小微产废单位危险废物处置成本下降20%、处置周期缩短50%。目前,最新上线的“危废交易监管”应用场景,提供处置价格指引,从类别、距离、需求量等不同维度,智能匹配危险废物生产企业和处置企业,推动实现危险废物交易全流程网上办理。

首次发布“无废指数”

开展定量化、动态化的“无废城市”评价体系研究,将其作为部、省共建

的首个核心成果。2021年11月,“无废指数”首次发布。“无废指数”贯穿产生、收运、利用和处置四个环节,通过覆盖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农业废弃物五大类固体废物的12项分指标的测算,实时动态反映各地“无废城市”建设水平,实现“无废城市”建设精准画像,指引各地“无废城市”建设强优势、补短板。

有效带动制度重塑

以数字化思维、理念、方法、手段推动“无废城市”全领域改革创新,出台危险废物监管、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治理、再生资源回收等创新制度,修订

《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将“数字赋能”作为重要的立法理念, 增设固体废物全过程数字化监管规定,将改革举措固化为法律规定。

突出防控风险工作导向,让“安全”成为浙江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最坚实的基础

管控涉疫废物处置风险

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建立涉疫废物“小箱进大箱”分级转运体系。组织全省13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开足马力,协调32座工业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协同处置, 日处置能力达到2184t。2022年以来,浙江省累计处置涉疫废物14.39万t,始终保持“日产日清”,确保涉疫废物100%安全处置。

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源头控制固体废物产量增长。发布省级绿色工厂、园区评价导则,推动1202家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新增国家绿色园区3个、绿色工厂50家。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浙江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0854万m2。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湖州市长兴县发布全国首个《城镇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四定”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东阳市推动形成村镇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智能化管理闭环。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99%以上,垃圾增长率连续5年下降,原生生活垃圾总量实现“零增长”。深入推进“肥药两制”改革,化肥减量约1.75万t,农药减量约760t,连续8年实现化肥、农药双降。

健全固体废物收运体系

建成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统一收运平台103个,在全国率先建立全覆盖的收运体系。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运中心(点)建设。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建成

收运中心(点)202个,覆盖企业13.2万家。农药、农膜“旧瓶换钱”“旧膜换新”回收模式实现全覆盖。杭州市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打造的数字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服务新模式,资源回收率达97%,获评生态环境部“无废城市” 建设先进适用技术;金华创新工业固体废物“三个五”治理新模式,率先建立工业固体废物数字智治闭环;宁波市推进“垃圾分类+再生资源”两网融合, 建成智能回收站点2000多个;嘉兴市从“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三个维度打造危险废物收运模式。

补齐利用处置能力缺口

2021年,浙江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达1215万t/a,是2015年的3倍,设区市主要种类危险废物实现“产处平衡”。在此基础上,浙江省聚焦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全面启动“趋零填埋”行动,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137座,日处理能力达9.79万t,基本满足处理需求。绍兴市率先建立工业园区危险废物“点对点”循环利用模式;宁波市探索炼钢炉协同处置电镀污泥; 台州市推进燃煤电厂协同处置油泥;嘉兴市建成国内首套“飞灰水洗+高温熔融”处理设施,打通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通道。

强化违法行为联合惩戒

持续深化问题发现机制,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积极开展《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处罚违法违规企业12876家次, 形成有效震慑。2021年,生态环境、公安、经济和信息化、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开展危险废物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2万多人次,立案查处案件3678 件,刑事拘留182人。在“剑锋5号”行动期间,公安部门共侦破重特大案件13 起,对196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查获废机油等危险废物270余t。税务部门对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追征环境保护税,追缴税款134万元。杭州市查办了“4·26”非法处置废矿物油污染环境系列案件,打掉了废矿物油非法处置利益链;舟山市、绍兴市、丽水市将3起危险废物非法跨省、跨市转移案件遏制在萌芽状态。

高站位谋划下一步工作,推动浙江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

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标定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光荣使命和历史方位。站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浙江

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体系更健全,提升“无废”统筹力

充分发挥浙江省“无废”专班统筹抓总职能,运用美丽浙江考核和“无废城市”评估激励机制,强化督导帮扶,切实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视度和执行力。将“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纳入美丽浙江考核,有力激发各地“无废城市”建设动力。各有关部门整体谋划、一体推进五大类固体废物治理、利用和监管。

管理更智能,提升“无废”智治力

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全力开发生态环境“大脑”精准治废智能模块, 紧扣核心业务,聚焦重大需求,突破改革难点,输出“大脑”智慧治废能力。迭代开发“浙里无废”,全面应用“浙固码”,打造“浙固链”,深化“无废指数”研究,推动其升级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评价标准,提升智慧治废能级。

基础更完备,提升“无废”执行力

围绕源头减量化、收运集约化、利用最大化、处置无害化、监管精细化, 加紧推动危险废物“趋零填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再生资源收运“三网融合”,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肥药两制”改革等重大工程落地实施,有力提升固体废物治理能力和水平。强化技术、标准、市场、资金保障对“无废城市”建设的支撑。严格执法、依法监管,强化“无废城市”建设的法治保障。

共建更广泛,提升“无废”影响力

积极传播“无废”理念。深入推进“无废亚运”,将“无废”理念融入亚运会全过程。将“无废城市细胞”建设融入绿色低碳示范创建体系和生产生活, 打造万个细胞,塑造“无废城市”社会共建的浙江品牌。

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重大成就、重大变革,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并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为我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1. 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邃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承和发展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实践成果,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十年,在A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从战略部署来看,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的谋篇布局更加完善、更加系统、更加成熟。

从改革举措来看,改革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实施中央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河湖长制、生态保护红线、排污许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一系列制度。这十年间,我们制修订30 余部相关的法律法规,越织越密的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从生态环境质量来看,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达到了84.9%。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我们实施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了固体废物“零进口”的目标。另外,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达到18%,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得到很好的恢复。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生动展现。

从绿色低碳来看,这十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68.5%下降到56%。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稳居世界第一。2021年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绿色越来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从国际影响来看,我国为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作出历史性贡献。我们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引领推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成功举办,通过兼具雄心又务实平衡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里程碑。我们还积极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回顾新时代十年奋斗历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之所以得到全国人民普遍认可、国际社会广泛肯定,根本在于A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彰显了A生态文明思想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保障。

2 自觉担负起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历史责任

党的二十大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就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大

战略部署,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新要求。

从新理念新论断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从新目标新任务看,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并将“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作为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从新举措新要求看,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部署,力度更大、措施更严、要求更高。

这些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深谋远虑,充分展示了党中央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研究提出务实有效的工作思路、办法举措,推动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工作任务,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方面,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方面,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时值岁末年初,生态环境部以线上方式召开2022年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深化对A生态文明思想的研讨交流,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大家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聚焦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围绕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广泛交流,积极建言,继续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 黄一兵

进入新时代,A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伟大实践催生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事业。新征程上,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深入学习、长期坚持、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思想。

A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为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保证。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是贯穿A生态文明思想的一条红线。A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根本就在于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在于A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A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新征程上,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根本点就在于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保持战略定力,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巨大政治优势,不断提高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带有统领性的根本优势贯穿于其他方面显著优势之中。

A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A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阐发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A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要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A总书记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并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全面部署。新征程上,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立足点就在于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A生态文明思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核心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绝不是矛盾对立的, 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键在发展理念和思路。A生态文明思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原创性理念,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明确了我国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A总书记明确指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A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征程上,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关键点就在于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增长点,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A生态文明思想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为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方法。坚持系统观念,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A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和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项系统工程。A总书记强调,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 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系统观

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新征程上,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着力点就在于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牢牢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A生态文明思想提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全球视野。坚持胸怀天下,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理论特色,也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理论特色。A总书记以宏阔的世界眼光、全球视野,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交汇中谋划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强调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并就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提出一系列中国倡议、中国方案,体现了负责任大党大国的世界担当和天下情怀。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力量。新征程上,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统筹点就在于坚持胸怀天下,在不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深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是一个大课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将立足职能定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继续编辑好出版好A总书记有关重要著作,研究好阐释好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好维护好A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扎扎实实做好党史和文献的各项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 孙金龙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将“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作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之一,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部署,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奋力谱写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 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生态文明思想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彰显了A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文化情怀、生态情怀、民族情怀和天下情怀,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

深刻领悟A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人民情怀。A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环境作为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强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刻领悟A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文化情怀。A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继承和发展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理思想,深刻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赋予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深刻领悟A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生态情怀。A总书记历来对生态环境保护看得很重,历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早在梁家河插队时他就认识到,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建设生态文明的观念讲到哪里,强调对生态环境问题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彻底解决绝不松手。要牢记A总书记的谆谆教诲,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决当好生态卫士,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深刻领悟A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民族情怀。A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绿色根基提供了方向引领。要真正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深刻领悟A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天下情怀。A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呼吁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A生态文明思想凝结着对发展人类文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睿智思考和深刻洞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成果,开辟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挑战,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准确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新征程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

从新的战略机遇来看。新时代十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坚实物质基础。同时,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入推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

从新的战略任务来看。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未来五年,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

从新的战略阶段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从新的战略要求来看。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从新的战略环境来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发展任重道远,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的国际博弈十分激烈。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要坚持以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扛在肩上,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更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打造绿色发展高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含绿量”、降低“含碳量”。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切实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

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坚持多边主义,认真履行国际公约,深化环境领域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和国际规则制定。继续发挥主席国作用,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实施。大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讲好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让生态文明理念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张建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A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成为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要体现和显著标志。党的二十大在全面总结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鲜明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A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体现着A总书记对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等一系列重大关系的深邃思考,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下面,围绕学习领会A生态文明思想, 我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谈几点认识,同大家一起交流。

第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生态观的丰富发展。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 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存和发展。A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继承和发展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实践成果,以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贯穿其中的鲜明主题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思想从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到强调“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既讲是什么、为什么, 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发展新境界。

第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热爱自然、敬畏自然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生生不息、繁衍不绝的重要因素,中华传统文化很早就形成了质朴睿智的自然观。比如,“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等。这些观念都强调把天地人联系起来、统一起来,为我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重要思想启迪。A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传承发展“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取之有度”等生态智慧和文化传统,提出“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等重要思想观点,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规律和实践要求,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第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 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的需求日益增长。A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强调“对人的生存来说, 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替代的”。这深刻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内在关系,鲜明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充分彰显着A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

第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基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A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强调“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鲜明昭示了决不走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现代化老路,而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掠夺自然、奴役自然、破坏自然,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以上四个方面,仅是一些初步认识,还需要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加深对A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和把握。近些年,中央宣传部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指导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化学习研讨,深入开展研究阐释工作,推动成立A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编写出版《A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等学习读物。特别是A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提出的重要思想观点和重大决策部署开展深入研究,推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在学习研究、宣传阐释A生态文明思想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紧密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A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研究宣传工作。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把A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学好用好《A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加快《A生态文明思想学习问答》《A生态文明思想概论》等编写出版进度。

二是深化研究阐释。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高端智库等平台载体,充分发挥A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的带动作用, 设立一批专项课题,推动联合攻关,推出更多有价值、有深度、有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

三是加大宣传普及。组织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和新媒体加大对A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报道,通过设置专题专栏、权威访谈等形式进行阐发解读,更好推动A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最后,希望大家在这次研讨会上充分交流思想、相互启发碰撞,共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章建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能源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入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奋力谱写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深刻把握能源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

A总书记指出:“绿色低碳发展,这是潮流趋势,顺之者昌。”建设美丽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加快能源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能源资源清洁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基础之上。能源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A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我国二产能耗偏高,能源结构偏煤,能耗强度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发达国家高耗能、高排放的老路行不通,延续过去主要靠化石能源的路子也很难持久。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着力破解现代化国家建设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约束。要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加强能源节约集约利用,以能源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能源绿色发展是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选择。A总书记指出,要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能源技术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每次技术创新都极大改善了人类社会用能方式, 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绿色低碳技术是关键领域。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巩固提升新能源等优势产业竞争力,加强低碳零碳负碳前沿技术研发,推进能源转型变革,增强我国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能源绿色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A总书记指出,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工业文明逐步迈向生态文明,必须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能源生产方式和利用方式,开启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能源绿色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A总书记指出,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一直以来,化石能源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动力,有力保障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但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实现强国目标、民族复兴,推动中华文明绵延赓续,需要走可持续的能源发展道路。必须顺应全球发展大势,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非化石能源成为主体能源,实现能源本质安全,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不竭动能。

二、新时代10年能源绿色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大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积极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不断释放创新发展动能,积极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作出了重要贡献。

清洁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不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生产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过13亿千瓦, 10年增长了3倍,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0%以上,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风电光伏连续3年新增装机超过1亿千瓦、年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清洁能源跨省区配置水平显著提升,西电东送规模超过3亿千瓦,比10年前增长1.6倍以上。清洁能源消纳持续向好,2022 年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分别约97%和98%,较“十二五”末分别提升了12 个和9个百分点。到2022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10年提高近8个百分点,有力带动煤炭消费比重年均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

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进。坚持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推动用能方式转型升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深入推进,80%以上的煤电机组实施了节能改造,平均供电煤耗10年累积下降23克标准煤;90%以上的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 污染物排放水平与气电相当,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下降近90%。能源利用

效率显著提高,2012年以来,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3%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超过6%的增长,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26%左右,相当于少用14亿吨标准煤。终端用能清洁化水平大幅提升,加快推进重点用能领域电能替代,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27%左右,10年提升了8个百分点;建成全球数量最多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截至2023年5月已建成充电基础设施636万个;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规划目标顺利完成,清洁取暖率超过73%,对降低PM2.5平均浓度、改善空气质量的贡献率超过1/3。

能源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总方向, 不断激发能源绿色发展动能和潜力。形成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新能源先进发电技术国际领先,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华龙一号”“国合一号”自主三代核电、百万千瓦水电、“蓝鲸1 号”钻井平台、“深海一号”深水大气田等一批重大工程技术取得重大成果, 大规模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研发应用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油气体制改革和能源“放管服”改革,油气“全国一张网”基本形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超过60%,“获得电力”指标上升至世界

第12位。

中国对全球能源转型的贡献日益突出。我国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引领者和推动者,发挥新能源全产业链集成制造规模优势,有力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过去10年,我国对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长贡献度超过40%, 同时积极支持全球范围内能源转型,核电、特高压输电、水电、新能源等一大批标志性能源项目接连建成落地,2022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接近6亿吨。稳步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力量。

三、新时代新征程纵深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能源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 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减排,坚持先立后破,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创新驱动,着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支撑。

持续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给。要继续推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进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分布式新能源,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确保2030年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着力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增强清洁能源跨省区配置和就地消纳能力,推动2030年前新增能源消费的70%以上由非化石能源保障。

推动传统能源产业绿色发展。要加大能源生产开发过程生态环境保护和碳减排力度。推广煤炭绿色开采技术,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发展矿山循环经济, 探索利用采煤沉陷区、露天矿排土场、废弃露天矿坑等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强油气开发、转化、储运等环节资源回收利用,推动油气田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持续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逐步有序淘汰落后产能。

加快消费侧绿色低碳转型。要坚持节能优先战略,持续提高重点行业和产品能效水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电能替代,稳步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推动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到2025 年提高到30%,电气化水平保持世界前列。加快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到2025年满足200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潜力,促进绿色能源消费。

着力增强绿色创新发展动能。要加快能源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加强前沿性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聚焦大容量风电、高效光伏、大容量储能、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新型电力系统、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开发利用等重点领域和方向,开展集中攻关、技术突破和成果应用。加强“大云物移智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积极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源网荷储多能互补、协调运行。

健全完善能源转型政策机制。要建立健全有利于能源转型的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统筹推进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健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价格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推进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等制修订,推动完善重点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标准体系。完善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推动绿证市场、碳市场、电力市场有效衔接。加快完善促进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发展的政策机制。持续完善能源领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系列政策。

高质量推进能源绿色国际合作。要深化绿色“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 在核电、风电、光伏、智能电网等方面,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发挥我国新能源产业优势,巩固和拓展与相关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对接, 建成一批绿色能源合作项目。充分利用多双边合作机制,加强与有关国家在高效新能源发电、先进核电、氢能、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的技术合作。积极参与能源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修订,在优势领域推动形成一批国际标准。

深学笃行A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扛牢青海担当

青海省委书记 陈刚

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充分彰显了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A总书记高度重视青海生态保护工作,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 是‘国之大者’”。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不移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决履行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为美丽中国建设扛牢青海担当、作出青海贡献。

一、A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以生态文明建设造福中国、影响世界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结晶

A生态文明思想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学习贯彻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 青海结合省情实际,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将“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实践载体,更加自觉地深学笃行A生态文明思想,认真把握蕴含其中的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等辩证统一关系,深刻领会“十个坚持”的核心要义,持续深化对A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品格和时代价值的认识。

A生态文明思想源于在基层和地方工作的实践探索。追寻A总书记在基层和地方对生态保护的早期实践足迹,愈发真切地感受到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一以贯之的情怀和担当:早在陕北梁家河插队时就深刻认识到,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曾强调,“宁肯不要钱, 也不要污染”;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五下长汀,亲自关心、指导和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在浙江工作期间,以深远的战略眼光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重要论断;在上海工作期间曾指出,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下大力气解决一些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A总书记的这些实践探索,为A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源头活水、奠定了实践根基。

A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发展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A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

中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深入领会A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一思想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要义,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A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学习A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致辞和重要讲话,在讲到生态环境保护时,总书记多次引用《荀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易经》的“财成天地之道, 辅相天地之宜”、《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等观点,并赋予崭新价值和时代内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反复研读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A生态文明思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根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A生态文明思想集中形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美丽中国”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一“,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写进党章和宪法。十年再回眸,一个最大的感受:正是在A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才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长卷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A生态文明思想为全世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深入学习A生态文明思想,一个最突出的感受:A总书记不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引方向,也为全球环境治理提出积极倡议。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倡导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A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并进一步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不懈努力,彰显了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

二、A总书记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把脉定向是事关国家安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两次亲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明确了“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省情定位,明确了“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指出“‘中华水塔’是国家的生命之源,保护好三江源,对中华民族发展至关重要”,用“国之大者”“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嘱托青海要保护好生态环境。A总书记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把脉定向,青海必须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领悟、坚决贯彻。

青海的生态资源,是青海的、更是全国的,要在为国家守护生态资源中体现青海担当。青海生态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高山峰顶冰雪覆盖。青海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盐湖资源得天独厚,钾、镁等10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储备地,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青海生态地位重要,地处地球第三极,是全球冷源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维系着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祁连山被誉为河西走廊的“天然水库”;青海湖是阻止西部荒漠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为国家守护这些生态资源,青海责任重大,只有坚定不移做大自然的守护者,才能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履行好青海责任、扛牢青海担当。

青海的生态价值,是青海的、更是全国的,要在为全国创造生态价值中作出青海贡献。青海是巨大的碳汇盈余地,植被碳库占比排在全国前列,湿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全国第一。三江源每年为下游提供600亿—700亿立方米淡水资源。清洁能源综合开发条件居全国首位,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187万千瓦,风能可开发量超过7500万千瓦,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30亿千瓦。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建成投运,实现华东、华北等地区10余个省市用电减排。青海具有独特的冷凉气候条件、洁净生产环境、多样农牧资源,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优势明显。为全国创造更大的生态价值,青海使命光荣,只有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才能在挖掘生态潜力、释放生态红利中发挥青海作用、作出青海贡献。

青海的生态保护成效,是青海的、更是全国的,要在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彰显青海作为。A总书记要求青海“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经过五年多的试点探索和一

年多的建设实践,三江源国家公园顺利完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制度积累经验” “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示范”的重大任务。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 祁连山国家公园全面完成试点任务,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正式启动,青海成为全国唯一的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A总书记要求青海“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 扎实开展地球第三极和“中华水塔”保护行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狠抓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十年来,三江源区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缩减”,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提高1%、30%以上,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为国家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任务艰巨,只有坚定不移做到生态保护优先,才能在生态报国中体现青海地位、彰显青海作为。

三、沿着A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是青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扛牢扛实的重大政治责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青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沿着A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坚决扛起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

今年4月19日,在青海省委举办学习贯彻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的前一天,我专程前往天峻县调研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看着木里矿区破坏性开采在草原上留下的巨大天坑,望着聚乎更5号矿坑岩壁上那个鲜红硕大的“警”字,让我深感青海生态保护的责任重大。“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A总书记的警言振聋发聩。深入学习和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干部为政一方,必须为一方生态负责,对待生态问题必须算大账、算长远账、算综合账,只有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绷紧生态保护这根弦,扎实推进绿色发展,才能让青海的绿水青山成为造福中华民族的金山银山。

奋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按照A总书记“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指示,以打造A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奋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绿色发展、国家公园示范省、人与自然生命共

同体、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七个新高地”,全方位推动更有力度、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好国家公园示范省。按照A总书记“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的重要指示,把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最好样板,协同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全面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 加快推进昆仑山国家公园创建申报工作,高标准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着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和国家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按照A总书记“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要指示,着力构建以产业“四地”为主体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建设现代化盐湖产业体系;紧抓当前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持续扩大基地规模、补齐电网短板、突破调储瓶颈、加快电能替代、提升消纳能力;推进旅游产业从传统观光型向生态体验型转变,大力发展高原极地旅游;做优做强绿色有机农牧产业,让绿色有机成为“青字号”农畜产品的金字招牌。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决防止产业“四地”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采”“过牧”“过游” 等问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在实现“双碳”目标上先行先试。按照A总书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指示,围绕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不断提升清洁能源供给,稳步提高省内绿电消纳比例,有序扩大绿电外送规模。从供给、消费、固碳“三端”发力,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努力率先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率先走出生态友好、绿色低碳、具有高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依法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对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具有重要意义。青海将把这部法律的贯彻落实作为检验履行“国之大者”政治责任的重要标尺,认真学习宣传、深入贯彻实施, 不断完善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体系,聚焦草地退化、冰川退化、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贯彻落实好保护法条款,全力推进好生态保护。

在生态保护中勇于斗争。牢记A总书记“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

指示,坚决与错误的发展观、扭曲的政绩观作斗争,保障新发展理念在青海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充分认识“生态保护红线”要靠斗争精神来落实,坚决与一切为了经济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充分认识“两个生态”要靠斗争精神来建设,坚决与监督不力、执法不严,甚至背后搞权钱交易的行为作斗争,坚决杜绝权力任性、监管失灵,坚决杜绝层层监督、层层失灵,坚决杜绝漠视“国之大者”的不担当、不作为,做到有责必究、追责必严,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打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

A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青海将以学习贯彻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深学笃行A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国之大者”政治责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A生态文明思想在高原大地闪耀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辉。

深学笃行A生态文明思想全力建设美丽巴彦淖尔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委书记 贺伟华

2023年6月5日,A总书记考察巴彦淖尔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嘱咐我们要守护好这颗“塞外明珠”,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这是A总书记对巴彦淖尔各族干部群众长远福祉的深情牵挂,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自觉把A总书记的关怀厚爱转化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实际行动进一步筑牢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

一、坚持思想领航

深刻把握A总书记关于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的重要要求,坚持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恪守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的理念,不断创建更多美丽中国建设的巴彦淖尔范例。完整准确全面领悟思想内涵。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举办读书班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A生态文明思想“十个坚持”的核心要义,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等道理哲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A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理论内涵、坚实哲学基础、深厚人民情怀、深远实践价值,矢志不渝肩负起、履行好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坚决贯彻落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多次对巴彦淖尔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今年考察时又赋予巴彦淖尔久久为功治理乌梁素海、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节水产业、守护好河套灌区千年基业、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等使命任务。我们要以学习贯彻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学细悟A生态文明思想、A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内蒙古、巴彦淖尔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到一体学习领会、整体理解把握、系统谋划推进。全面把牢政治要求、方向要求、实践要求,推动A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巴彦淖尔落地生根、见行见效,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三北”工程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彰显巴彦淖尔担当。全面深化细化转化。立足巴彦淖尔生态要素齐全、生态地位重要的实际,始终把生态治理与保护挺在最前,用好用活A生态文明思想的立场观点、思维方法、路径措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确保境内黄河岁岁安澜、乌兰布和沙漠披绿生金、河套平原五谷丰登、乌拉特草原植被盖度持续增加、乌梁素海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以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际成效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二、突出治理重点

深刻把握A总书记关于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的重要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系统治理的同时突出重点、靶向发力、精准聚焦,以点带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决守护好母亲河。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统筹做好护水、治水、兴水文章,采取“禁、限、调、减、迁、管”综合措施加强河道和滩区治理,守护好河套灌区这个千年基业,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现代化区域水网,确保黄河巴彦淖尔段长久安澜,黄河水Ⅱ类进Ⅱ类出,让黄河成为造福沿岸人民的幸福河。久久为功治理好乌梁素海。深化以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和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四控两化”行动,加快推进渔民上岸、湿地净化、生态补水等工作,点源、面源、内源齐发力,湖里、岸上、流域统筹治,生态、生产、生活一起抓,确保“十四五”末乌梁素海湖区水质达到Ⅳ类,永葆“塞外明珠”大泽风采。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排头兵。扛牢攻坚战核心区和前沿阵地使命任务,创新推行新时代防沙治沙“磴口模式”,加大沙枣、梭梭、柠条等节水耐旱树种、草种研发培育力度,推广荒漠原生树种造林、网格压沙造林、高压水打孔造林、冷藏苗避风造林等技术,加强防沙治沙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构建林草网格锁沙、河套平原防风、湖泊湿地涵水的防护网络,力争2年时间打赢套内零星沙地歼灭战,5年时间使沙区林草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进一步夯实“绿进沙退”态势,努力建设新时代防沙治沙模范区。深入开展农业节水增效行动。大力推广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和高效节水技术,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多管齐下,水权、水价、水组织改革一体推进,锚定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秋浇压减、数字孪生、精准计量等核心目标展开攻坚, 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拓宽转化路径

深刻把握A总书记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战略定位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重要要求,坚持生态产业化、产

业生态化,进一步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路径,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共赢。把河套平原作为阻止三大沙漠“牵手”的坚固屏障。结合整灌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国家试点工程,整体提升盐碱地改造和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构建渠林路田配套的生态防护网格。高标准建设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沙区有机奶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等特色沙产业,让“沙害”变“沙金”、“沙窝”变“金窝”。把新能源产业作为绿色转型的强劲引擎。利用好丰富的风光热资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推动乌兰布和沙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成投产,开辟“板上产‘绿电’制‘绿氢’、板间长绿草养畜禽、板下变绿洲生‘绿金’”的融合发展新赛道, 构建集能源开发、新材料生产、装备制造、运维服务、场景应用、外送消纳于一体的风光氢储全链条产业集群,为点亮万家灯火源源不断输送“绿电”。把优美的生态画卷作为永续发展的根本。培育壮大观光农业、穿沙越野、阴山探险、黄河揽胜等沉浸式文旅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绿水青山美景常驻、泽被子孙,让“金山银山”成色更足、富裕百姓。

四、强化统筹联动

深刻把握A总书记关于坚持系统观念的重要要求,坚持治标治本相贯通、当前长远相结合,因时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质效。坚持要素联动。持续巩固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护山、节水、造林、改田、保湖、增草、治沙协同推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生态系统。坚持部门联动。统筹整合各领域资源力量,优化资金投入和项目实施,形成既各司其职又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加快推进“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休养生息、湖泊湿地保护、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等重点生态工程。坚持政策联动。打好立法执法司法、国土空间管控、产业项目招商、生态产品交易、科技平台搭建、专业人才培养等政策组合拳,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全面充分的要素保障,不断巩固提升生态治理成效。坚持城乡区域联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加强大气治理、垃圾回收、污水处理、村屯绿化美化等工作,实现山水、城镇、乡村、田园美美与共。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以山脉、河流、湖泊等完整的生态圈为单元, 逐步推行生态环境保护跨地域联建联防联治,推进机制、规则、标准、核算相统一,形成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生动局面。

五、加强党的领导

深刻把握A总书记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要求,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压实主体责任。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列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动深度节水、乌梁素海治理等重点领域立法工作,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以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创新党建方式。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推行市直部门公开述职、旗县区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比评、苏木乡镇乡村振兴擂台大比武、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民小组五人工作法等抓党建特色载体,持续开展“干事创业好班子、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活动,通过考核结果运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当好绿水青山的守护者、绿色发展的践行者、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建设过硬队伍。大力传承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深化拓展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为主题的干部能力提升、纪律作风整治、工作机制优化、发展合力集聚、营商环境攻坚“五大行动”,锲而不舍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以广大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凝聚起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全员攻坚生态难题的磅礴力量,努力把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牢不可破、坚不可摧。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巴彦淖尔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A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吹响新时代向沙漠进军的冲锋号,奋力谱写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新时代篇章,建设好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巴彦淖尔,以实际行动为祖国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贡献力量。

深学笃用A生态文明思想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贵州省省长 李炳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历史担当,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博大胸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行系统部署,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A生态文明思想。贵州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A总书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 2021年视察贵州时赋予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重大使命,《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又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重大使命。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贵州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同时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破坏了就很难修复。加之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难度较大。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和A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优良生态环境成为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深学笃用A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治责任

A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开展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不懈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奋力建设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

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这几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必须始终牢记生态文明建设“国之大者”, 坚持以“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原则,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理念,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宗旨要求,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 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转化为各族人民自觉行动,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深刻领会A总书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殷殷嘱托。A总书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格外关心、寄予厚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1年,A同志到贵州考察,强调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绝不能掉以轻心。2013年、2018年,A总书记两次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发来贺信,其中2013年首次提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大命题。2014年,A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深刻指出贵州在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方面难度更大,更是大意不得, 更需谨慎小心。2015年,A总书记到贵州视察,明确要求我们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点大意不得。2017年,A总书记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叮嘱我们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2021年,A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要求我们“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这些重要讲话指示,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A总书记对贵州生态环保千叮咛万嘱咐,从“绝不能掉以轻心”到“更是大意不得”,再到“一点大意不得”;从“守住”到“守好”,再到“出新绩”,可以说是既鲜明又深刻,既深切关怀又寄予厚望。我们要牢记A总书记嘱托,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二、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着力增进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

A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

福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的需求更为迫切。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全力打好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组合拳”,加快建设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家园,不断满足贵州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1%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在100%,每年向长江、珠江输送优质水源超过1000亿立方米,绿色成为多彩贵州最鲜明的底色。

大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全力打好蓝天保卫、碧水保卫、净土保卫、固废治理、乡村环境整治“五场战役”,持续推进“双十工程”,深入实施长江十年禁渔,采取最严措施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治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

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进乌蒙山、武陵山等重点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加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等生态安全核心区域和矿山生态修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持续深化绿色贵州建设,创新机制大力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深入开展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累计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0.82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1.98万平方公里,石漠化减少面积和幅度居全国岩溶地区首位。大力推进梵净山国家公园建设,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着力建设绿色家园。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推进新型城镇化,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科学划定并严守“三区三线”,推动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良性互动。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地下管网改造,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绿色施工方式,提高磷石膏等新型建材使用比例。加快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创新设立生态环保基金推进项目建设,全省城市(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24%,生活垃圾

无害化处理率达99.31%,2025年将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县域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纵深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持续加强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三、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篇大文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A总书记要求贵州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我们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绿色经济占比达到45%。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方向,深入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和绿色制造专项行动,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 不断提高发展“含绿量”、降低“含碳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倒逼重点行业绿色化、清洁化改造,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立足“以煤为主”省情,坚持先立后破,大力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规模化、智能化发展,组建贵州能源集团,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新能源与煤炭优化组合,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大力推动磷煤化工、铝和锰加工等向精深加工发展, 推进磷石膏、锰渣、赤泥等重点工业固废治理技术攻关,提高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建设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出台实施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产区保护规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和产业规范发展意见,推进酱香白酒产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加快交通运输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水运体系和普速铁路网建设,提高水运、铁路货运量, 推动运输能耗和物流成本“双降”。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紧盯“数据”和“算力”两大核心,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大力推动“东数西算”,加快建设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过去3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2%,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支点。依托“三线”建设重点企业,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等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发展国防科工,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

发展生态环境优势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实施粮油生产、储备、加工能力提升三大行动,大力发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绿色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依托良好生态、凉爽气候、多彩文化等独特优势,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业态升级行动、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项目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坚持市场化方式举办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和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多措并举推动旅游业全面复苏。推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避暑康养、医药康养、温泉康养、运动康养、旅居康养、森林康养产业,打造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

四、加快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A总书记深刻指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 要求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我们坚持以制度创新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切实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施10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率先发布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推进林业碳汇(碳票)保险试点,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连续6年对所有市州党委、政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率先建立跨云贵川三省的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为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强化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法规体系,率先出台《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配套出台30余部地方法规。率先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试点,建立完善担责追责体制机制。扎实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设置环境保护法庭、成立生态环境保护检察机构,公检法环境资源专门机构实现全覆盖。

加强生态文化培育。创新方式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传播习近平

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国际性平台。连续七年举办贵州生态日活动,常态化推动五级干部植树增绿、五级河长巡河护绿,营造生态文明建设浓厚氛围。深入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 加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让绿色出行、节水节电、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成为习惯,推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风尚在贵州大地蔚然成风。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和A总书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聚焦“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更高要求,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以高水平生态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多彩贵州篇章。

深学笃用A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山东省委书记 林武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并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山东将坚定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努力打造全面创新实验区、统筹协调引领区、生态保护样板区、共同富裕新范例、对外开放新高地、安全和谐示范区,加快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一、践行“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的理念,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面创新实验区

A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近5年来,山东突出绿色低碳转型,滚动推进“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实施500万以上技改项目6.7万个,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必须积蓄更加强大的创新动能, 山东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强化生态科技引领、生态技术推广和生态能源开发,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面创新实验区。

一是强化生态科技引领,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聚力构建高能级区域创新平台力量。提升云计算装备、高速列车、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等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能级,完善“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高标准建设崂山实验室,加强省实验室建设,加速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聚力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发展壮大等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更多“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聚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制定实施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发布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全面提升绿色低碳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纵深

推进国家科技改革试点,深化科技奖励改革和人才评价改革,扩大科技合作交流、畅通成果转化通道,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环境。

二是加强生态技术推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钢铁、化工、建材、有色等产业结构调整、工艺绿色革新,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推动数字赋能, 打造先进计算、虚拟现实等产业集聚区,实施“云行齐鲁·工赋山东”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服务数字化”, 为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推动“两高”行业改造提升,全面对标国家确定的能效水平标杆值,“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倒逼企业加大改造力度,提速绿色转型步伐。

三是重视生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加快新能源扩容倍增行动, 以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为引领,聚力推进海上风电、海上光伏、胶东半岛核电、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安全有序开发利用核能,推动能源消费增量主要由清洁能源供给。加快传统能源转型升级,切实发挥煤电兜底保供作用,推动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煤炭绿色开采技术。推进天然气骨干管网建设,构建形成“一网双环”供气格局。因地制宜建设重型燃气机组、分布式燃气机组、“风光燃储一体化”项目,为能源供应保障和清洁低碳转型提供支撑。加快能源跨区域合作,扩大“绿电入鲁”规模,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加快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建设,提高输电通道中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建设智能、绿色的新型能源体系。

二、践行“共同抓好大保护,协调推进大治理”的理念,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引领区

A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山东作为黄河流域唯一沿海省份,坚持区域城乡协调共进,按照“城乡一体、区域协调、陆海统筹”空间布局,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引领区。

一是坚持城乡一体,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新范式。不断完善城乡环境设施, 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向周边农村延伸,持续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造, 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加快推进焚烧处理设施建设。

全面建设绿色低碳交通体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等低能耗交通方式,统筹推进公交车更新换代,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高标准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深入推进节水型城市、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建设“无废城市”,推广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村镇和绿色出行等绿色生活创建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二是坚持区域协调,探索省域合作新机制。建立省会经济圈生态环境协同监管模式。建立联合监测、执法等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信息共享, 深化开展行政边界地区生态环境联合执法行动,合力推进边界地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健全胶东经济圈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签订跨市界地表水断面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并完成资金清算任务,强化主干河道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加强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协同应对跨市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建设鲁南经济圈区域绿色新廊道。认真抓好南四湖水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统筹推进沿运河、沿微山湖流域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联合开展京杭运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系统修复保护。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深入实施“四减四增”行动,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是坚持陆海统筹,开辟生态文明建设全域合作新空间。聚焦深远海设施渔业、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港口和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科技示范项目,加快构建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海洋创新生态体系。着眼打造一流海港,建设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加快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海河陆空“四港”联动,积极培育现代航运综合服务体系。强化港口资源综合利用,打造集风能开发、氢能利用、海水淡化及海洋牧场建设等为一体的海上“能源岛”。

三、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样板区A总书记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 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山东作为山河湖海生态资源丰富的东部生态大省,将聚焦黄河三角洲、泰山、海洋三大生态禀赋,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样板区。

一是高标准推进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是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必须倍加珍惜。山东将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作为重中之重,坚决扛起维护黄河下游和黄渤海生态

安全的重大责任,突出强化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 实现生物多样性观测常态化。

二是高质量推进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协调泰山生态区、大汶河—东平湖生态区和小清河生态区三个片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大力提升泰山区域对华北平原的生态屏障功能,切实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国家重要交通干线运行安全,努力将泰山大生态带打造成“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湖美”的生命共同体,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示范和贡献。

三是高水平开展海洋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积极推进长岛国家公园建设, 聚力打造长岛国际零碳岛等一批标志性零碳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加强海洋生物种类保护,建设海洋资源基础信息平台。统筹实施沿海防护林、河口、岸滩、海湾、湿地、海岛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强海湾污染防治,推进渤海湾(山东部分)、莱州湾、丁字湾、胶州湾等重点海湾整治,扎实开展入海排污口整治和质控核查,强化陆源污染排放监管。

四、践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新范例

A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东是人口大省,户籍和常住人口“双过亿”,将聚力推动“绿色消费”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惠民”三大行动,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新范例。

一是引导居民绿色消费。全面落实国家促进绿色消费要求,推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促进食品绿色消费,推广粮食高质高效标准化技术和绿色优质农产品,实施“粮芯计划”,开展“绿色饭店”创建,引导餐饮行业绿色集约发展。推行衣着绿色消费,加强绿色印染攻关,应用好绿色纤维制备、废旧纤维循环等技术,规范旧衣物捐赠。推广居住绿色消费,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发展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开展零碳社区建设试点,深化“百乡千村”绿色能源发展行动,推进乡村用能清洁化。发展交通绿色消费,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购用, 扩容充电基础设施,实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有序引导用品绿色消费,推进公共机构消费绿色转型,促进先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广使用,努力使厉行节约、环保选购、重复使用、适度消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是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完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

径模式和政策体系,探索建立保护者收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引导机制。启动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健全配套支持政策,制定全省统一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完善全省生态产品经营开发项目库管理机制,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优质项目,为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提供稳定融资支持。

三是构建生态惠民机制。着力提升生态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价值含量高的产品,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有机融合。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生态文明建设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加大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力度,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走向共同富裕。

五、践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理念,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新高地

A总书记指出,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大背景下,山东开放型经济呈现逆势增长,近5年来,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增长近一倍,良好的开放型商贸业态为山东更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渠道。在新起点上,山东将重点抓好“绿色贸易、绿色外资、绿色平台”,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新高地。

一是推进绿色贸易发展。将生态理念纳入进出口工作要求,扩大绿色产品和服务出口,逐步优化贸易结构,加快外贸绿色低碳转型。开展出口质量提升行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扩大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化工、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品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出口。开展进口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健全完善进口贸易促进体系,培育壮大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国际市场碳关税影响分析,用好贸易救济规则,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二是加快绿色外资招引。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引导更多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发展等领域,推动山东制造业降碳提质增效。用好“选择山东”云平台,聚焦绿色低碳、现代海洋、数字产业、高端装备等领域,吸引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和境外高端人才入驻山东,高水平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港澳山东周等重大活动。举办“山东绿色产业发展合作交流会”,推介产业政策与合作项目。支持外企参与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鼓励外资企业做能效、税效等方面的“引领者”。

三是建强绿色开放平台。实施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升级版,对标《全

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 AI)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绿色低碳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全面提升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水平,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在能源等领域贸易投资合作,推进上合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突出对外合作园区载体作用,重点建好青岛中德生态园、济南中欧绿色制造产业园,精准对接欧美国家商协会和重点企业,深化在绿色低碳等领域的贸易投资合作。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绿色清洁能源项目与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带动技术、产品“走出去”。

六、践行“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理念,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安全和谐示范区

A总书记指出,要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山东将深入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牢固树立风险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黄河安澜、粮食安全、民生稳定”,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安全和谐示范区。

一是确保黄河下游安澜。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牛鼻子”,持续实施“二级悬河”治理工程,推进下游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完成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骨干河道防洪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持续提升黄河干流防洪能力,稳定黄河入海流路,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持续开展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加强安置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多功能特色农业,提高后续增收致富能力。

二是确保粮食安全。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开展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创建示范,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坚决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加强耕地执法,实施占补平衡项目全程监管,确保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双到位”。稳定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对耕地保护工作突出的县予以奖励。加强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粮食存储安全水平和流通效率。

三是确保社会稳定。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打击和防范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风险,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人类未来。踏上新征程,山东将深入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和A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牢记“国

之大者”,保持战略定力,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多山东贡献。

A生态文明建设逻辑和体系的思考 A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体会

海关总署 许大纯

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实现科学发展,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还有很大的政治。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深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当年的“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这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更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全党同志都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想一想,在现有基础上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总量增加一倍,产能继续过剩,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态环境?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反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中华文明。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 拥有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 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生福祉

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环境就是民生,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

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老百姓长期呼吸污浊的空气、吃带有污染的农产品、喝不干净的水, 怎么会有健康的体魄?我们要利用倒逼机制,顺势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民意所在。我们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和老百姓想法也是一致的,所以,有关方面有必要采取一次有重点、有力度、有成效的环境整治行动。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国土空间布局得到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大批高污染企业有序退出。能源消费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我国成为世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

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形成全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3%。森林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16.6%提高到2017年的22%左右。

我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4 — 2020 年) 》, 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

(TheParisAgreement)批准文书。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量占发展中国家总量的50%以上,成为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2017年,同联合国环境署(UNEP)等国际机构一道发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

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70年来,淮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洪体系越来越完善,防洪抗洪、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积极参与和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并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

生态环境问题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执政党使命所在。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生态文明建设做好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加分项,反之就会成为别有用心的势力攻击我们的借口。在我们这个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

我国雾霾天气、一些地区饮水安全和土壤重金属含量过高等严重污染问题集中暴露,社会反映强烈。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进入了高强度频发阶段。这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还有很大的政治。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在

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生态环境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 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

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十三五” 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黄河宁,天下平。”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黄河流域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后续动力不足,水沙调控体系的整体合力无法充分发挥。下游防洪短板突出,洪水预见期短、威胁大; 河南、山东居民迁建规划实施后,仍有近百万人生活在洪水威胁中。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黄河上游局部地区生态系统退化、水源涵养功能降低;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汾河等支流污染问题突出;下游生态流量偏低、一些地方河口湿地萎缩。

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高度关注

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可以说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必然会不断凸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往往最容易引起群众不满,弄得不好也往往最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泊能不能清一点、垃圾焚烧能不能不有损健康、养老服务顺不顺心、能不能租得起或买得起住房,等等。相对于增长速度高一点还是低一点, 这些问题更受人民群众关注,如果只实现了增长目标,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没有进展,即使到时候我们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

众也不会认同。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在三十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中,我国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但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却在减弱,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还在恶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就一些严重损害生态环境的事情要求严肃查处。比如, 分别就陕西延安削山造城、浙江杭州千岛湖临湖地带违规搞建设、秦岭北麓西安段圈地建别墅、新疆卡山自然保护区违规“瘦身”、腾格里沙漠污染、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和木里矿区破坏性开采、甘肃祁连山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事件作出多次批示。要盯住生态环境问题不放,是因为如果不抓紧、不紧抓,任凭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不断产生,就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是对中华民族和子孙后代不负责任。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流域生态功能退化依然严重,长江“双肾”洞庭湖、鄱阳湖频频干旱见底,接近30%的重要湖库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沿江产业发展惯性较大,污染物排放基数大。长江岸线、港口乱占滥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粗放利用的问题仍然突出。同时,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固体危废品跨区域违法倾倒呈多发态势,污染产业向中上游转移风险隐患加剧,等等。

生态环境问题是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我国能源利用方式粗放,能源效率偏低,能源消

费总量过多。我国单位能源产出效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敞开口子消费能源,不仅我国资源、环境不可承受,全球资源、环境也难以承受。

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问题如此严重,导致河北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没有扭转。不坚决把这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产量降下来,资源环境就不能承受,不仅河北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周围地区甚至全国生态环境也难以支撑。

北方一些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冬季大量采用分散燃煤取暖,污染物排放量巨大,造成北方地区冬季雾霾加重。

过去城市工作指导思想不太重视人居环境建设,重建设、轻治理,重速度、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重发展、轻保护,重地上、轻地下,重新城、轻老城。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背后,都有领导干部不负责任、不作为的问题;都有一些地方环保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的问题;都有环保有关部

门执法监督作用发挥不到位、强制力不够的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浪费造成的。资源开发利用既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 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还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决定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单纯依靠财政刺激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增长不可持续,建立在过度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得不偿失。我们既要创新发展思路,也要创新发展手段。要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条条框框,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

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反过来,如果就是简单为了生产总值,但生态环境问题越演越烈,或者说面貌依旧,即便搞上去了,那也是另一种评价了。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可以放开手脚大开发、快发展。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难以承载高消耗、粗放型的发展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

实现跨越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也就是我说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对立起来了,都是不全面的。强调发展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是对的,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敢迈出发展步伐就有点绝对化了。实际上,只要指导思想搞对了,只要把两者关系把握好、处理好了,既可以加快发展,又能够守护好生态。

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提出的行动计划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要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跨越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投入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念,也是今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遵循。要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这里既包括有形的边界,也包括无形的边界。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要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自觉以对规律的认识指导行动。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

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

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全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住绿水青山要抓源头,形成内生动力机制。要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引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 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也就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的一项战略任务,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要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地更好。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我们强调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不是不要发展了,而是要扭转只要经济增长不顾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思路,扭转为了经济增长数字不顾一切、不计后果,最后得不偿失的做法。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找到一条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相得益彰的脱贫致富路子, 正所谓思路一变天地宽。如果把青藏高原生态破坏了,生产总值再多也没有什么意义。青藏高原生态十分脆弱,开发和保护、建设和吃饭的两难问题始终存在。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可以放开手脚大开发、快发展;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难以承载高消耗粗放性的发展了。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

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水已经成为了我国严重短缺的产品,成了制约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安全问题。

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

山水林田湖沙是生命共同体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形象地讲,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金木水火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循环不已。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上下同心、齐抓共管,把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杜绝滥采乱挖,推动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持续优化、整体功能持续提升。

要顺应自然,坚持自然修复为主,减少人为扰动,把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起来,恢复河流生态环境。因势利导改造渠化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营造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为生物提供多样性生境。

要统筹山水林田湖治理水。治水也要统筹自然生态的各要素,不能做水论水。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应该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等。

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统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地球是人类共同的、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关系人类前途和未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人类对未来的美好寄语。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要坚持环境友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中国既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又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呵护好全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作出艰苦卓绝努力,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

中国将要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着眼绿色发展,打造面向未来的合作动能。坚持“绿色共识”,坚定不移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建美丽家园。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则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我国古代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那里当年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唐代中叶以来,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向东、向南转移, 很大程度上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迁有关。

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要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 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我们已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和相关制度, 要像抓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一样抓好落实。制度的刚性和权威必须牢固树立起来, 不得作选择、搞变通、打折扣。要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考核问责。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 而且应该终身追责。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笔 苑 公 众 号整 理, 不能下不为例。要下大气力抓住破坏生态环境的反面典型,释放出严加惩处的强烈信号。对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人,凡是需要追责的,必须一追到底, 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

生态文明建设内容

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落实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

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

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 立足国情,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可持续性、宜居性。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城市发展要把握好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积极推

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我们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 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 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要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制造业绿色改造,引导实体经济向更加绿色清洁方向发展,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调整产业结构,一手要坚定不移抓化解过剩产能,一手要大力发展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这两手都要坚定不移,下决心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

“双碳”工作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要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 要立足国情,以煤为主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实现碳达峰必须立足这个实际。要

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建设一批新型绿色低碳能源基地。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我们要走绿色发展道路,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正在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优化能源结构,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推动重点领域节能。

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要更加重视资源利用的系统效率,更加重视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更加重视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就是要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

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思路,实现治水思路的转变。治水要良治,良治的内涵之一是要善用系统思维统筹水的全过程治理,分清主次、因果关系,找出症结所在。当前的关键环节是节水,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要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 使节约用水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要大力宣传节水和洁水观念。树立节约用水就是保护生态、保护水源就是保护家园的意识,营造亲水、惜水、节水的良好氛围,消除水龙头上的浪费,倡导节约每一滴水,使爱护水、节约水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和自觉行动。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倡导推广绿色消费。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推广节

能、节水用品和绿色环保家具、建材等,推广绿色低碳出行,鼓励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再生产品,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要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这项工作关系十三亿多人的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关系,垃圾处理中的邻避困局能不能从根本上破局。

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这项工作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 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变农村许多地方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的脏乱差状况,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形成完善的生态文明管理制度体系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 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要完善法律体系,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要坚持标本兼治、常抓不懈,从影响群众生活最突出的事情做起,既下大气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探索建立长久管用、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让城乡环境更宜居、人民生活更美好。

7 生态文明建设思路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

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构建生态安全观、生态大局观

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面和全过程,融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要同步进行, 不能搞成后再改造。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原则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代替。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全党同志一定要提高统一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坚持系统思维的原则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应该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等。比如治水要良治,良治的内涵之一是要善用系统思维统筹水的全过程治理,分清主次、因果关系,找出症结所在。解决水供给问题,要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

要增强系统思维,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比如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必须全面把握、统筹谋划,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

坚持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 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要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些工作应该融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要同步进行,不能搞成后再改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城市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

坚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

坚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

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既要促进地区间经济和人口均衡,缩小地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距,也要促进地区间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缩小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间的差距。要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着力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坚持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的原则

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大力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要从实际出发,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全面得到加强。

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

要顺应自然,坚持自然修复为主,减少人为扰动,把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起来,恢复河流生态环境。因势利导改造渠化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营造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为生物提供多样性生境。

坚持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原则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制度, 强化能源和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更加重视资源利用的系统效率,更加重视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更加重视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治水必须要有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思路,实现治水思路的转变。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 当前的关键环节是节水,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

要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我国能源利用方式粗放,能源效率偏低,能源消费总量过多。我国单位能源产出效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每年就可以少用一半能源。节能即减排, 少用一半能源,就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PM2.5排放。

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原则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出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排污许可、河(湖)长制、禁止洋垃圾入境等环境治理制度加快推进,绿色金融改革、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环境保护税开征、生态保护补偿等环境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进展顺利。我们还制定和修改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以及大气、水污染防治法和核安全法等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界定入罪标准,加大惩治力度,形成高压态势。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一项重大

改革,也是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 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要求。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

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 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要完善法律体系,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作用。

坚持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严格执行节能减排考核“三管齐下”,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保护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本钱。

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要有立竿见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续的制度安排。

统一行使用途管制制度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由一个部门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国家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行使所有权并进行管理和国家对国土范围内自然资源行使监管权是不同的,前者是所有权人意义上的权利,后者是管理者意义上的权力。这就需要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

要落实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继续严格实行耕地用途管制,并把这一制度扩大到林地、草地、河流、湖泊、湿地等所有生态空间。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去年已经启动了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还要在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完善合作机制。从生态系统整体性着眼,可考虑加大河北特别是京津保中心区过渡带地区退耕还湖力度,成片建设森林,恢复湿地,提高这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深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逐步减少并消除重污染天气,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要先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优先地位,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思路要明确,建立硬约束,长江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要促进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增强发展统筹度和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要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产业发展要体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要求。

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是一个整体,必须全面把握、统筹谋划,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

建立入海污染总量控制制度

要建立入海污染总量控制制度,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要完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把好环评关口,杜绝严重损害海洋环境的项目上马。要尽快制定海岸线保护利用规划,从严控制围填海项目,保护滨海湿地,严肃查处边申请、边审批、边施工的“三边工程”以及化整为零、越权审批的做法。要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修复工程,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

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作用。

许多民族地区地处大江大河上游,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开发资源一定

要惠及当地、保护生态,决不能一挖了之,决不能为一时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些,坚持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严格执行节能减排考核“三管齐下”,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保护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本钱。

要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修复工程,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

全面推行河长制

要加强水污染防治,严格控制七大重点流域干流沿岸的重化工等项目,大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要建立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确定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红线,当接近这一红线时便及时提出警告警示。要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 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要抓紧对全国各县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抓紧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超载区域要实行限制性措施,调整发展规划,控制发展速度和人口规模,调整产业结构,避免犯历史性错误。

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

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要科学考核,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得好、用得好,敢于动真格,不怕得罪人,咬住问题不放松,成为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责任, 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领导干部要加强碳排放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把节水纳入严重缺水地区的政绩考核。在我们这种体制下,政绩考核还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关键是考核内容要科学。要像节能那样把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非此不足以扼制拿水不当回事的观念和行为。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 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认真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重视、加强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和政府有关监管部门要各尽其责、形成合力。

建立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制度

政府要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要抓紧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相关标准,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严惩重罚。要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认真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重视、加强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和政府有关监管部门要各尽其责、形成合力。一旦发现需要追责的情形,必须追责到底, 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对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格外警惕,对这类问题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发现问题就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彻底解决绝不松手;同时,要举一反三,从根上解决问题,避免同样的问题在其他地方重复发生。

要加大环境督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着力解决生态环境方面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举措

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 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有效保护居民饮用水安全,坚决治理城市黑臭水体。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要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重视新污染物治理。要推动污染治理向乡镇、农村延伸,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要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

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要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要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全社会都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切实增强生态意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大自然充满乐趣、无比美丽,热爱自然是一种好习惯,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少年儿童要在这方面发挥小主人作用。

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要完善法律体系,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要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依法严格保护森林,增强义务植树效果,把义务植树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

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生态文明领域改革,三中全会明确了改革目标和方向,但基础性制度建设比较薄弱,形成总体方案需要做些功课。要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提出的行动计划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

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调整产业结构,一手要坚定不移抓化解产能过剩,一手要大力发展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两手都要坚定不移,下决心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水是公共产品,政府既不能缺位,更不能手软,该管的要管,还要管严、管好。水治理是政府的主要职责,首先要做好的是通过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有关部门在做好日常性建设投资和管理工作的同时,要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制度建设。

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

生态文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国防安全等风险压力不断增加,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所以说,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要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自觉以对规律的认识指导行动。不仅要研究生态恢复治理防护的措施,而且要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等科学规律的认识;不仅要从政策上加强管理和保护,而且要从全球变化碳循环机理等方面加深认识,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生态环境急需修复治理,但环保技术产品和服务很不到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但差距也是潜力。总之,这些潜在的需求如果能激发出来并拉动供给,就会成为新的增长点,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

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一些地方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宽裕的时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构建“四大体系”、划定“三大红线”

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 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 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生态红线的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要精心研究和论证,究竟哪些要列入生态红线,如何从制度上保障生态红线,把良好生态系统尽可能保护起来。列入后全党全国就要一体遵行,决不能逾越。

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主体功能区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基础制度,是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举措,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必须坚定不移加快实施。要严格实施环境功能区划,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镇化总体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这是全局、大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各地区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和推进城镇化。承载能力减弱的区域要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区域要集约高效开发,限制开发区域要做好点状开发、面上保护,禁止开发区域要令行禁止、停止一切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开发活动。

定位错了,之后的一切都不可能正确。要加快完善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政策和差异化绩效考核,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全面得到加强。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

设,加强三江源和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加强沙漠化防治、高寒草原建设, 加强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决守住生态底线,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科学设置开发强度

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结合化解产能过剩、环境整治、存量土地再开发,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城市规划和建设要坚决纠正“重地上、轻地下”“重高楼、轻绿色”的做法,既要注重地下管网建设,也要自觉降低开发强度,保留和恢复恰当比例的生态空间,建设“海绵家园”“海绵城市”。

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如果一个城市过度集中产业、过分拓展功能,人口就会过度集聚,就会占用更多农田和生态用地。一旦人口和经济规模超出水资源承载力,就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或者从其他地区调水。当生态空间和建设空间比例失调时,环境容量就不可避免减少,污染就必然加重。

要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要停止那些盲目改造自然的行为,不填埋河湖、湿地、水田,不用水泥裹死原生态河流,避免使城市变成一块密不透气的“水泥板”。

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中国现代化是绝无仅有、史无前例、空前伟大的。现在全世界发达国家人口总额不到十三亿,而十四亿人口的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就会把这个人口数量提升一倍以上。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

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尤其要确立这个观点。大部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是来自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型利用。如果竭泽而

渔,最后是什么鱼也没有了。因此,必须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

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

要坚持节约优先。“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 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领域节约行动。在生产领域,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加快制造业技术改造,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在消费领域,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深入开展“光盘”等粮食节约行动,广泛开展创建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行动。

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 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就是要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形成提高能效、集约高效利用能源的倒逼机制。我国能源利用方式粗放,能源效率偏低,能源消费总量过多。我国单位能源产出效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每年就可以少用一半能源。单位产出用能下降了,原来的能源消耗总量可以支撑更大经济规模,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也可以提高。所以,必须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住,这是首要任务。

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要下决心采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让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改观,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

实行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必须采取一些硬措施,真抓实干才能见效。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就是一项硬措施。这就是说,既要控制总量, 也要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的强度。这项工作做好了,既能节约能源和水土资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也能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

要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我国能源利用方式粗放,能源效率偏低,能源消费总量过多。我国单位能源产出效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每年就可以少用一半能源。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鼓励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党和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就是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剂,促进南北方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业,节约用水。

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环境污染防治

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着力推进颗粒物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颗粒物(PM2.5)、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态度要坚决、步子要稳妥。对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消耗资源、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企业,要坚决关闭淘汰。如果破坏生态环境,即使是有需

求的产能也要关停,特别是群众意见很大的污染产能更要“一锅端”。对一些偷排“红汤黄水”、搞得大量鱼翻白肚皮的企业,决不能心慈手软,要坚决叫停。

要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加强污染物减排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把已经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要加强源头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制度创新,努力从根本上扭转环境质量恶化趋势。

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就要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有的材料说, 全国有约19.4%的耕地受到污染,其中中度和重度污染占2.9%;有70%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重金属污染也很严重,长三角、珠三角重金属污染区很多,水污染也很严重。土地是农产品生长的载体和母体,只有土地干净,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

对受污染严重的耕地、水等,要划定食用农产品生产禁止区域,进行集中修复。

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整治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作相互促进原则,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聚焦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四大重点领域,集中实施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措施。

遏制住全国地下水污染加剧状况。地下水污染状况不像雾霾,人人看得见, 还没有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但如果不着手加紧治理,到污染得大家没水喝的程度,就会变成一个严重社会问题。要有预见性、早点动手,是否能像“大气10 条”那样,拿出几条硬措施。

黄河水资源利用率已高达百分之七十,远超百分之四十的国际公认的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警戒线,污染黄河事件时有发生,黄河不堪重负!沿岸各省区都要自觉承担起保护黄河的重要责任,坚决杜绝污染黄河行为,让母亲河永远健康。

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北京正在全力以赴治理大气污染,制定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重大举措,现在的关键是下大气力抓好落实,不断取得成效。有分析显示,京津冀地区PM2.5的来源,有1/3是因为燃煤。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调整能源消费

结构,大幅度增加低碳清洁能源使用量。这不仅要减少北京用煤量,更要减少河北用煤量。河北要切实抓好压减六千万吨钢、六千万吨水泥、四千万吨燃煤、三千万箱玻璃工作。可考虑采取多项措施,增加京津冀地区清洁能源供应,替代京津冀特别是河北用煤。

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深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逐步减少并消除重污染天气,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要加强水污染防治, 严格控制七大重点流域干流沿岸的重化工项目,大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 着力解决土壤污染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两大突出问题。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提高农膜回收率,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量资源化利用。要发展绿色清洁生产,有效控制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要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设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实施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区域的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好重大生态工程。要重点实施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秦巴山脉、祁连山脉、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南岭山地地区、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河流域、滇桂黔喀斯特地区等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区域的生态修复工程,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实施湖泊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实施湖泊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湖泊湿地是“地球之肾”,针对我国湖泊湿地大量减少的状况,我们是不是到了必须“补肾”的阶段呢?再不“补肾”我国还能撑多少年呢?要采取硬措施,制止继续围垦占用湖泊湿地的行为,对有

条件恢复的湖泊湿地要退耕还湖还湿。

华北地面沉降综合治理专项

要把华北地面沉降问题作为一个重大专项,提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中,提出开展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扩大京津平原的森林湿地面积,提高燕山、太行山绿化水平、增强水涵养能力,统筹永定河、潮白河上下游用水,进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等对策,要考虑把白洋淀再恢复起来。

开展海洋修复工程

要尽快制定海岸线保护利用规划,从严控制围填海项目,保护滨海湿地, 严肃查处边申请、边审批、边施工的“三边工程”以及化整为零、越权审批的做法。要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修复工程,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

实施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要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一定要从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逐步解决长江生态环境透支问题,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长江生态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加强化工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污染和尾矿库治理。要推进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形成系列配套保障措施,为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提供借鉴,为全国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作出示范。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技术、手段,绿化只搞“奇花异草”不可持续,盲目引进也不一定适应,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

之路。

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强城市绿化,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久久为功、善做善成, 不断扩大森林面积,不断提高森林质量,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之以恒开展国土绿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不刻意追求奇花异草、名贵树木,真正做到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态环境要有保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的有效途径,是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

义务植树,既是以实际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又是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之以恒开展义务植树,踏踏实实抓好绿化工程,丰富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人人出力, 日积月累,让我们美丽的祖国更加美丽。

要深入开展好全民义务植树,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 加强组织发动,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义务植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为推动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植绿护绿、关爱自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要坚持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质量优先,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并举。要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搞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搞好城市周边绿化,充分利用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开展绿化造林;搞好城市群绿化,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要着力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自然遗产。要整合设立国家公园,更好保

护珍稀濒危动物。

加强绿色屏障建设

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要加强绿色屏障建设,加强六盘山、贺兰山、罗山等自然保护区建设,继续推进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要强化源头保护,下功夫推进水污染防治, 保护重点湖泊湿地生态环境。

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开展治沙治水和森林草原保护工作,让大美新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要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改善城乡环境。要强化源头治理,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加大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力度,发展清洁生产,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布局,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坚决整治生态领域突出问题,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

在生存条件差,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复的地区,可以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探索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子。要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 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要加大贫困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对贫困地区25度以上的基本农田,可以考虑纳入退耕还林范围,并合理调整基本农田保有指标。中央财政用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资金使用不够精准,有些被省里截留平均分配了,有一些拨付到县里后被

挪作其他用途了。要做些改革,比如结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可以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从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中拿出一点,作为他们保护生态的劳动报酬。

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我国现有1392个5A和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60%以上分布在中西部地区,70%以上的景区周边集中分布着大量贫困村,不少地方通过发展旅游扶贫,搞绿色养殖,找到一条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相得益彰的脱贫致富路子,正所谓思路一变天地宽。

A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和重大意义

樊良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从黄土高原到河北正定,从福建、浙江到上海、北京,A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续续用力、一以贯之。党的十八大以来,A站在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系统回答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崭新的思想内容和时代内涵。植根和升华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行进和拓展于波澜壮阔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A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一、科学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因自然而生,与自然共生。从开辟草莽到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一组至关重要的双边关系。然则,揆诸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因为资源粗放开发、过度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衰退,继而引发文明危机的教训比比皆是。无论旷日持久的荒漠化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两大文明陨灭,还是一度辉煌的楼兰古国淹没在西域万顷流沙之下,抑或是非洲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催生大量流离失所的环境移民,无不说明生态环境安危攸关人类福祉。

A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 失之难存。”[2]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支撑,一切创造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获益于最新讲话系列的技术进步,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能力突飞猛进,气势磅礴的“超级工程”深刻改变地球样貌,但人类不能与自然对立, 妄图统治、征服自然。从根本而言,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破坏生态环境这一人类生存最为基本的条件,可持续发展

就是基础不牢的“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只有秉持尊重自然的态度,采取顺应自然的行动,才能获得保护自然的实效。

作为世界上人口众多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环境容量和人均资源量极为有限。“胡焕庸线”东南方的国土,居住着全国大约九成以上的人口,人口密度高,生态环境压力巨大。“胡焕庸线”线西北方的国土,以草原、戈壁沙漠、绿洲和雪域高原为主,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立足之地,必须基业长青。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坚实根基和前提约束。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子孙后代留下更为宽裕的发展空间。

二、绿色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实质上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历史的长期维度看,囿于种种原因,人对事物的认识不会一蹴而就, 总要经历一段曲折往复的认知过程。在实践中,对二者关系的认识经过“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个阶段,这是一个理论和实践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天不语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 某种意义而言,生态本身就是经济,是一切衣食住行的基础承载。良好生态蕴含无穷的经济社会价值,能够持之以恒提供生产“工具箱”、创造全民健康覆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等综合效益。

A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3]在土地、资本、技术、教育、社会治理、基础设施、知识产权等生产力诸要素中,人通过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日用而不觉的生态环境是影响生产力要素结合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变量。

环顾全球,荟萃大量知识密度、投资强度、人力资本的高科技企业,往往

在有着坚实“环境基座”和稳定环境预期的地方安营扎寨。如果其他条件旗鼓相当,人们更愿意到环境优美之地安居乐业、投资兴业。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财富,又是生发诸多可能且可以将各种生产力要素“更上一层楼”的“环境容器”。计利当计千秋利。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非矛盾对立,而是辩证统一、水乳交融。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社会发展而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得益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这就需要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生态能够承载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把“绿水青山” 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源源不断带来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健康财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三、基本民生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工业革命以来,风驰电掣的科学技术有力塑造人类社会面貌。如今,叩开人工智能大门的人类仰仗一些高科技产品代替部分生态系统服务。部分财力雄厚、位于沿海的发达国家将海水淡化,作为民生用水以降低对陆地淡水供应的依赖。但是,这种对生态产品的人工替代,有其较小的适用空间且成本不菲。大部分浑然天成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供给功能,如提供食物、空气、阳光、水、药材、生物多样性;调节功能,如控制洪水、抑制土地退化、防御森林火灾、降低人类疾病发生几率;支持功能,如形成土壤、促进土地养分循环、推动植物光合作用;文化功能,如凝聚人心、丰富精神生活、促进族群认同。上述种种,一日千里的科学技术不可能面面俱到,仍有许多力有未逮之处。

A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4]这一理念源自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源自广大人民对改善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但也积累大量生态环境问题, 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和保障。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无从保证,国家生态安全也会受到威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增进民生

福祉的优先领域,是建设“美丽中国”、保障“美好生活”的基础承载。

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安全的食品、宜居的环境,关系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我们党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坏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支撑点,让老百姓切实感受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环境效益。家在青山绿水间,我们获取优质生态产品简便易得,就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守护绿水青山,维护好生态系统提供各种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中华儿女从中受益。作为良好生态环境的受益者,我们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历史贡献。

四、整体系统观: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观澜溯源,“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体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揭示各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深刻阐述人与自然命脉相连的深厚联系。在“山水林田湖草沙”这一经过亿万年逐渐演化形成的链条中,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相互影响,形成相对独立又彼此依存的关系,共同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逐级传递的生态能量绿色、天然、健康,整个生态系统勃勃生机,人民获得的物质惠益、生态系统服务轻松易得。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要素的缺失、破坏,常常引起其他要素的连锁反应,导致原有的生态过程失衡或中断。自然乃生命之母。“山水林田湖草沙”具有旺盛的活力、稳定的组织结构、强大的恢复力和完善的服务功能,既有提供物质产品的经济价值,也有维持生态系统再生平衡的生态价值,还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和深厚的文化价值,可谓包罗万象的“自然富源”。古今中外,稳定的生态系统为人民生计和福祉保驾护航。如果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为支撑的生态系统运转捉襟见肘,必然影响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A强调:“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5]自然生态系统,千丝万缕、唇齿相依、环环相扣。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可以具体而微到一个村落、一个乡镇,也可以扩而充之到一个地级市、一个省。无数个“一方水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共同汇

聚成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局部组成整体, 又隶属于整体、服从于整体。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全局出发, 既要看到一时一地的局部,也要关照四面八方的全局。绝不能把某一部分、某一要素孤立隔离出来单独保护或治理,导致顾此失彼、左支右绌,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十指连心的生命共同体。要从系统工程角度寻求治理修复之道,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局限于脚下的“一亩三分地”,必须高屋建瓴、有的放矢,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表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左右岸, 进行整体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和自我修复功能, 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只有打通彼此之间的“关节”和“经脉”,整体谋划,通盘考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做到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要以提高生态效益和提供更多生态产品为目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既不能一味放任、屈从生态系统的变化,也不能仅仅按照主观意志对生态系统进行人为干预,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宜沙则沙”的原则, 助力绘就山清水秀、林茂田丰、湖净草绿、沙稳冰洁的“美丽中国”新画卷。

五、严密法治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工业革命以前,受惠于恢弘宽厚的环境容量,“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 人们轻松享受自然带来的种种益处。工业革命以降,伴随生产力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大量生态用地转化为承载GDP产出的建设用地、城镇用地。人们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影响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带来两种利益损失:一是民法上物权主体的财产损失;二是普罗大众因生态服务功能弱化遭受物质利益、精神利益损失。不同于浸透体力、脑力、心力、智力等因素的一般劳动产品,诸如阳光、空气、水源之类的生态产品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其产权边界并非在任何时候清晰可辨。职是之故,一些生态价值颇高的优美之地不时被一些人“捷足先登”“跑马圈地”,化身为普罗大众不得随意入内的“私家花园”。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

A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写入党章、宪法,体现党的意志、国家意志有机统一。覆盖大气、水、土壤、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

物以及长江、黄河、湿地保护等领域的多部生态环境相关法律得到制定和完善。“举一纲而万目张。”我们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

法律的尊严和生命力在于实施。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处。这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划出一条清晰明确的底线。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网开一面、大而化之,不能搞特殊对待、下不为例。再健全再完善的法律,如果不严格执行也只是墙上画虎,成为摆设。贯彻执行法规制度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身处基层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令在必信, 法在必行。秦岭上千栋违建别墅彻底整治、一度饱受生态破坏之苦的甘肃祁连山掀起“史上最严”问责风暴、为切实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制定法规、新增破坏自然保护地罪等新的罪名……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我们赖以为生的家园,向全社会交出一份成绩斐然的绿色答卷。

六、全球共赢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与自然血脉相连的人类在地球生息繁衍,抒写扣人心弦的文明华章。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承载,是人类社会绵延不断、代代相传的必要条件。自然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各种物质资料,给人提供在智力、道德、社会、创意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的机缘。作为自然界演化到一定阶段出现的自然之子, 人能制造工具、使用工具,编织复杂精巧的社会结构,不断进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和其它生物一样,人类必须以一定的生态环境作为其生存繁衍的基础承载。在地球生物圈这个生态系统“底本”中,拥有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进化的人类扮演重要角色,无时无刻、无处不在不对生态环境“改造”“改良”。另一方面,人类又无时无刻、无处不在不依赖于其它生物和生态环境。

A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7]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全球性挑战,人类必须同舟共济、命运与共。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亟须加强国际合作和集体行动。大国有大国的地理体量,大国也有大国的历史担当。以A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与此同时,我国积极主动承担环境治理的国际责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彰显负责任大国的道义担当。

从历史的长期发展看,在我们这样一个14亿人口多的东方大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是我们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难题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中国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

七、思想之光照亮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之路

“环境对于提高和永久保持人类的福祉是至关重要的。”[8]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总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A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在A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美丽中国”建设,蹄疾步稳、硕果累累,不仅福泽中华儿女,也嘉惠世界。

A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美丽中国”的积极外溢效应,为世界生态环境可持续注入更多稳定性与可预见性。生态环境问题跨越泾渭分明的国家边界,任何国家都无法自成一体。环顾世界,世纪疫情、百年变局交织激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日益突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变”,既包括生产力层面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供应链重塑,也包括生态安全层面的国土空间布局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在全球新发传染病、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流失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的背景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共护地球生命共同体,需要念兹在兹的行动力量和见解深邃的思想之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无论是开启碳达峰、碳中和系统性变革,使地球转向减少碳排放;还是推进绿色“一带一路” 建设,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抑或是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守护弥足珍贵的生物多样性宝库,中国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笃定前行,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形成积极磅礴的外溢效应。中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生态环境改善最快的发展中大国,不仅全

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借鉴,也凝聚起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力, 为全球环境治理注入更多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A生态文明思想有力提升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的感召力,让世人看见为人类作更大贡献的“美丽中国”。作为承载广袤国土空间和超大人口规模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破解“大规模发展”世界性难题,应对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老龄化“并联式压缩”的时代难题。生态,是中国必须凝神应对的一道必答题。把时间尺度拉长,生态是为历史、为未来去做的好事,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可持续管理必须放眼于未来。” [9]中国拥有天然的广袤疆域和深远的国土纵深,如果世界缺少勇毅前行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共建清洁美丽地球之路,注定步履蹒跚。志在千秋伟业的百年大党,如何权衡管理众人之事的轻重缓急,考验智慧、见证担当,彰显的是胸怀天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恢弘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昭告世人,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亦步亦趋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不同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跑马圈地” 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A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根本遵循, 为中华文化软实力积蓄丰厚滋养。A生态文明思想凝结着发展人类文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睿智思考和深刻洞见,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理念支撑。透过这扇思想之窗,人们既能思接千载,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华生态文明底蕴,又能视通万里,看见为人类作更大贡献的中国风范。

A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大连理工大学 赵雪阳

在党的十八大上,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过不断的发展,党中央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提出一系列新理论,形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A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系统阐释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国内与国际等关系,集中表现为“十个坚持”[1]。A生态文明思想,是在不断学习吸收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传承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智慧中形成的,因此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初步进行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思想,对于当时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指导意义。A生态文明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新的阐发,是一种新的飞跃。而马克思主义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有着很强的预见性,对我们处理当今时代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仍然具有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的生态思想

首先,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经济快速发展, 但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剧,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批判的中心也聚焦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马克思将自然划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自在自然就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自然,人化自然虽然强调自然对人是有用的,但也并不赞成资本对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在恩格斯看来,整个人类社会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因此,恩格斯认为“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2]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中,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但是一旦破坏自然,这种破坏又会给人类带来影响。所以,人可以影响自然,自然也可以影响人类生活。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着重强调了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对人类给予深刻警示, 认为人类并不能完全随心所欲改造自然,人类要在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改造自然。

其次,是列宁的生态观。列宁是在继承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认识基础上,在著作中强调人要“承认自然界”,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列宁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严重不合理的,会造成自然资源极大浪费,社会主义国家要合理分配以及使用自然资源。针对这一观点,列宁进行了一系列措施。列宁提出“尽可能节约,我们在各方面都实行节约”[3],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资源循环利用来达到可持续发展。最后,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面,列宁认为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来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科技对于农业的改造,并通过科技把废物进行处理,来保护生态环境。总之,列宁的生态环境理论是在总结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基础上进行阐发,并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运用到实践中去,启发了生态建设的思路。

(二)对A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影响

A在马克思诞辰两百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方面的思想,我们要进行深入理解,并结合中国的国情来深入到实践中去。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方面的理论中,虽然没有正面论述生态文明,但是他们对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认识,对于A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有重大意义。A生态文明思想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新的阐发。而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双向互动的观点,A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要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一致。在创造性地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之后, A与当今时代背景相结合,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在不断的发展中,进一步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断,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对生态环境任务进行部署。

总之,A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延展。其中,“生态兴则文明兴”,论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了自然与社会之间的融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共同寻求整个人类社会的接续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一种创造性延展。生态也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将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内生变量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个创新。并且,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有利于民生的,能够惠及广大人民。

二、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

A认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4]在新时代,要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对中国古代先贤的优秀生态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升华。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正在创造性吸收传统生态文化的内容,并对其不断创新,赋予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新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一)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内容

首先,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宋代张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天人合一”将人、地、天看成是一体的,而这里的天和地就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力求的是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统一。既然人与自然是和谐的,那么人类就应该以仁爱之心来对待自然,主张“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二十五章)“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周易• 文言》)。中国传统自然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是一种整体的和谐。反对人类无休止地破坏自然;自然创造了人,而人在尊重自然规

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地改造自然,才能实现动态的平衡。

其次,是“知止节用”的发展观。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资源的态度是利用和保护协同,“知止”(老子《道德经》四十四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这些传统的思想观念虽然产生于早期, 但体现着一种初步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给当时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反思。中国古代先贤认为人和天是一体的,人要保护天,破坏天就是破坏人类自己,所以要“敬天、畏天”,这些思想其实也是一种早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虽然是一种朴素的发展观,但是在保护、利用的管理资源方面提供了借鉴意义。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在开发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否则,自然资源也会枯竭,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最后,是“以时禁发”“虞衡制度”的生态观。中国历史悠久,曾长期处于农耕时代,因此先贤们在不断的实践中,结合生活和生产现实,形成“以时

禁发”(《荀子• 王制》)的思想,指出要根据时令季节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也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即“虞衡”,就是专门掌管山川林泽的机构,保护这些自然资源,“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

其守”(《周礼• 地官• 林衡》)。对捕捉动物的季节有所规定,提倡捕捉动

物要适度,按照季节的变化来开发和利用资源,采林伐树也要按照树木生长的规律,“树木以时伐焉”(《礼记• 祭义》)。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实

现可持续发展,还制定了各种保护法规和制度。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是结合人民现实生活需要,利用自然资源采取适度的原则,并且结合时令和自然规律颁发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对当今各地生态环境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对A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影响

第一,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也日渐加重,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给予了中国在处理生态问题方面很多借鉴之处。A同志非常重视中国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也曾在国内外的多种场合阐述这些思想。如引用《荀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思想来阐述中华民族尊重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把生态环境的变化与人类的文明发展历程相结合,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重要的生态思想,正是A总书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相互依存的。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与此同时,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对于A生态文明思想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具有全方位的借鉴之处。

第二,从“知止节用”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一直是党中央关注的问题,而中国传统发展观对于当今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A总书记在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后,提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意在说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也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且指明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而生态环境对生产力的意义也是重要的, 要保证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就要保护生态。A指出,“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5],这是根据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经验来进行总结,为今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

第三,从“以时禁发”“虞衡制度”到“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制保护生态环境”。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需要制度的顶层设计和科学引导,通过制度来为生态建设保驾护航。A总书记曾在讲述我国古代先贤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显现的智慧时,提到了“虞衡制度”。党中央立足国情,深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也看到了我国因生态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而导致的一些生态方面的重大问题。因此,A生态文明思想借鉴了中国古代虞衡制度的思想,提出了要以制度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并对一些典型的破坏生

态的案例进行查处,并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构成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治理生态环境,针对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政策,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成效显著。

三、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建国之后,党中央结合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进行探索,认识到了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立足于中国实际,在不断探索中寻找适合本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道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结合实际提出各项具有建设性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也是A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一个坚实理论基础。对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治理生态的经验,A生态文明思想也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

(一)十八大以前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开始注重生态方面的探索。党中央深刻解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结合中国国情和具体实践,开展生态方面的探索。此时,虽然在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并没有直接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但是这一时期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一时期党中央关于生态建设的着重点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水利、林业建设等方面。在林业建设方面,毛泽东号召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并颁布《关于明确林权、保护山林的众多政策规定(试行草案)》等法规;在治理水利方面,提出了“预防水患,兴修水利”的思想,我国多地区的水患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毛泽东曾提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6]建国初期的生态建设的理论,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忽视了生态环境方面的保护。在这一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关注环境污染的问题,意识到不能不顾生态环境,单方面发展经济。党中央开始制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认为制度和法律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在这一时期,环境保护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各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也开始付诸实施。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1982年,我国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纳入《宪法》。与此同时,党中央成立环境保护的部门,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效率。发展林业也是这一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1978年,党中央明确指出在我国西北、华北

和东北这三个区域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并且邓小平身体力行参加植树活动, 形成了历届领导人在植树节参加植树劳动的传统。除了林业,邓小平也开始兴修农田水利,能够改善农业耕作的条件,也能够对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这一时期党中央的生态思想注重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保护生态,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上世纪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我国生态环境方面也呈现出新的问题,党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并结合当时的发展现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时期的生态环境理论,首先就是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江泽民借鉴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次,江泽民指出环境对于生产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要保护生态环境。A总书记对这一理念进行进一步升华,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再次,针对我国出现的由于随意开垦土地,导致水土流失,产生各种自然灾害的情况,党中央实施退耕还林的政策,使我国的经济和生态效应都得到发展。最后,江泽民认为,要多与其他国家合作,促进全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时期,中国的生态环境不仅得到发展,也为全球的环境问题做出贡献,也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深化了对发展的认识,创新发展理念。这一时期更加注重协调发展,论述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从党的十六大起,党中央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在党的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并在党的十八大被列为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将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全面小康水平的衡量标准。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和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之间,总书记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思考,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等。A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绿色发

展理念也贯彻其中,是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在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之间,A对于我国生态方面的问题提出许多新的理论。十九大报告中针对我国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国情,对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进行整体谋划。2018年5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正式提出A生态文明思想。A在本次大会发表讲话,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阐明了新时代中国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要求等。在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首先就是进一步解读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中所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措施和系列讲话;其次就是针对各个地区生态实际进行战略规划和部署,因地制宜对所出现的生态文明问题进行具体要求;最后就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以及新理念做出阐释。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进行总结,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 水更清。”[9]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过程中,也要促进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A生态文明思想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效,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坚持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顶层指引,始终坚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A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诠释

安徽师范大学 郭超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深含伟大的情怀。作为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A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问题的科学回答,是指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思想。A生态文明思想立意高远、视野宽广、思想深邃,既立足中国又胸怀天下,蕴含着系念人类前途命运、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天下情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把握好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细品A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从学理层面探究其“为何能形成”“体现在何处”“有何种价值”等问题,对于把握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质,深刻领悟A生态文明思想的主旨要义,引领构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新秩序,聚力谱写人类生态文明发展新华章,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A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的生发逻辑

A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是在历史启迪和现实关照交融互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A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生发的历史逻辑

A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405正是基于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A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才逐渐生成并显现出来。

一方面,得益于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历史经验的启迪。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丰裕的物质文化产品,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2〕360。当原先地域性的生态问题逐渐恶化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开始反思工业文明的疯癫与痼疾,形形色色的生态主义思潮和运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兴起。1962年,《寂静的春天》这本科普读物的出版,大大唤醒了人类的环保意识。

1972年,《增长的极限》这份研究报告的发表,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可持续发

展问题的深思。随后在联合国的牵头组织下,《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重要文件相继出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认同,共同保护好生态环境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心愿。顺应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潮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规律, 在世界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将生态文明建设谋定为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且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审视生态文明建设,切实维护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另一方面,来源于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教训的警示。在生态危机加剧人类生存与发展危机的形势倒逼下,资本主义社会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取得一定的历史成就。然而,西方国家主导的人类生态文明运动并没有实现各国人民对生态文明的美好期待。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重要根源在于资本逻辑的宰制和价值立场的偏颇。资本逐利、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必然会把经济利益凌驾于生态利益之上,不可能消解经济增长和生态治理之间的矛盾。无论是“深绿”生态思潮还是“浅绿”生态理论指导下的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让本国少数人的利益最大化,绝不是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谋幸福。在严峻的国内外生态形势下,狭隘的阶级立场和民族情怀决定了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本国的生态危机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不可能顾全人类共同利益,美国拒签《京都议定书》、退出《巴黎协定》等事件就是典例。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局限性、片面性、狭隘性的洞察和思索,A提出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西方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相比,A生态文明思想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生态文明建设要合作共赢而不搞零和博弈,要公平正义而不能损人利己,着眼并着力于为全人类建设美好地球家园,体现了既对中国人民负责也对世界人民负责的深厚情感。

(二)A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生发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A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的理论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3〕209,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孕育和延续的根本前提。因而,“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4〕560,而要学会敬畏自然、关爱自然、顺应自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人与自然必须也完全可能和谐共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生产都是个

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用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用”〔5〕11,人的劳动走向异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趋向紧张。随着民族的、区域的历史越来越成为全球的世界的历史,资本的全球扩张和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大,使得“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6〕35,局地性的生态危机也随之变成全球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让每个人既成为生态文明的获益者、受惠者、享用者,又成为生态文明的创造者、参与者、维护者,才能根除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华文明积淀的生态智慧是A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的文化滋养。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强调“天”与“人”是相依相生、相通相和的有机整体,“人”要善待大自然,关爱世间万物,在“听天命”的前提下“尽人事”,追求“万物与我为一”。“贵和持中”的生态智慧强调人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对待天地万物要不偏不倚,开发自然资源要适之有度,同时暗含在生态价值观上要追求“和而不同”。“仁民爱物”的生态智慧强调“民胞物与”,要视“天地万物为一体”,将“仁爱”之情扩展到宇宙万物中去,把人间大爱传递到一切生命体中去。“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强调人道要顺从天道,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坚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超越自然界的承载力和修复力。“众生平等”的生态智慧强调万物皆有“佛性”,在生存权利和生命价值上是平等的,力劝人要有大慈大悲、普济苍生之心,懂得敬畏自然、敬重万物、敬爱生命。此外,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视天下如一家”的整体视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愿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也为A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的生成提供了养料。

(三)A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生发的实践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历史主动,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7〕11。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视为绿色发展的重要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综合治理和系统修复,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法规制度,等等。这些实践方略既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迈向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引

领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中,A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孕育而生并不断升华。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唇齿相依、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的优劣都会影响全球生态环境的好坏。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建设美丽中国直接关乎全球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类生态文明进程。A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2〕19。因而,A强调要将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梦与建设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梦贯通起来,既要不断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又要把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变成现实。随着美丽中国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更加积极地倡导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加有力地促进生态环境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自觉地履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更加有创造性地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中国贡献。正是在深度参与、积极推动清洁美丽世界建设的过程中,A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得以进一步彰显和强化。

二、A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的主要体现

深入学习A生态文明思想,不难发现每个方面的思想内容无不显露出放眼世界的宏阔视野和心系天下的浓厚情怀。A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集中体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对生态环境正义的坚决维护、对生态治理合作的科学引领、对生态责任的自觉担当等方面。

(一)生态自然观彰显的天下情怀

A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及“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两个新的理论命题,而且提出了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地球家园的时代课题,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展现出了天下情怀。

其一,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回溯人类生态文明演进史,无论是风靡一时的“人类中心论”还是影响深远的“自然中心论”,都把人与自然看成是截然对立的关系。与这些论调迥然不同的是,A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7〕23这样的理论认识,“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概括,又是关于生态文明的新理念”〔8〕。人因自然而生,自然因人而美,两者不是“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的劲敌,而是“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相

依相存的关系,决定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一度狂妄征服、盲目开发、粗暴掠夺、肆意破坏自然的行为是极其错误的,人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9〕。面对人与自然相处的老问题和新矛盾,A倡导“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10〕。

只有世界各国坚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上共商共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上同向同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光才能普照世界各个角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利才能普惠世界各国人民。

其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深度思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个重要命题的基础上,A又提出了另一个新概念,即“地球生命共同体”, 进一步深化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认识。A指出:“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各国共处一个家园,是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的生命共同体。无论是修复地球的历史创伤,还是应对地球的现实危机,开创地球的美好未来,“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A勾勒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即将其建设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美好地球家园。除此之外,他还指明了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共走绿色发展道路、共享绿色发展成果等实践进路。

(二)生态正义观彰显的天下情怀

A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从自然之维探究全球生态平衡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而且从伦理之维思虑全球生态平衡的价值论和方法论问题,具有深刻的生态正义意蕴。这种生态正义观散发出心系万物苍生的伟大情怀,我们可以从“物”和“人”两个层面来把握。

其一,在“物”的层面,提出要“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9〕。随着工业文明的高歌猛进,地球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程度加深,严重影响了全球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背离了生态正义的本质要求。因此,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尊重各种生物的生存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成为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和生态正义的核心要义。A提出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

〔9〕,人类要平等对待世界上的每一个生物,顺应天道,成全万物。A尤其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是耦合联动的生命共同体,对其中任何要素的有效治理不能牺牲抑或破坏其他要素,必须坚持统筹治理,实施一体化生态修复和保护,

让每一个自然生命得到呵护,让每一环的生态要素得到关爱,最终实现世间万物和谐共生。

其二,在“人”的层面,强调要“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12〕436。建设绿色家园,共享生态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心愿。然而,各国人民享有的生态文明成果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国家享受的生态权利和履行的生态义务并不对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生态平衡的维护和生态正义的伸张。A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3〕4尽管每个“现实的人”归于不同的国家、民族、阶级、阶层,身处的地位、拥有的财富、具备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但在生态福利享受和生态义务履行方面是对等的。为此,A强调“生态环境关系各国人民的福祉,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良环境的期待”〔10〕, 关照各国人民合理的生态利益诉求,站在更加公平的生态价值立场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平衡,竭力向各国人民提供更加优良的生态产品、更加优质的生态服务、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最终“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

(三)生态保护合作观彰显的天下情怀

A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合作观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天下情怀。这种情怀主要体现在谋合作、促合作、享合作等方面。

其一,谋生态保护合作共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大,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性难题,“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2〕360。在生态环境挑战和生态治理困难面前,一些国家孤芳自赏的姿态、独善其身的态度、零和博弈的思维、单打独斗的举动、以邻为壑的做法都会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的加重。国际社会正确的价值抉择和应对之策,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共同画好生态文明的“同心圆”,共同唱好生态保护的“大合唱”,共同打好生态治理的“组合拳”。正如A强调的那样,“面对全球环境风险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单边主义不得人心,携手合作方为正道”〔9〕。

其二,促生态保护合作行动。同心同力共建人类美好家园重在行动,贵在落实,各个国家应该“强化自身行动,深化伙伴关系,提升合作水平”。一方面,各国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升级,做好各自应该做好的事情。另一方面, 各国要寻求有关生态保护理念层面的最大公约数,从各方生态利益的交汇点出

发,深化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绿色科技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和海域水污染治理、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等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为了达此目标,我国不遗余力地用实际行动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比如,“加强南南合作以及同周边国家的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技术支持,帮助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其三,享生态保护合作成果。虽然各国生态文化别具一格,但是各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理论成果和成功实践经验都值得学习。因此,各国要加强对话交流,拓宽合作平台,多相互取经,“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1〕212。发展中国家要尽心竭力补短板、强弱项,善借他山生态建设之石,巧琢己身生态文明之玉,而“发达国家不仅自己要做得更多,还要为发展中国家做得更好提供支持”〔14〕。在合作成果分享方面,还要注重让优质的生态环境产品和服务更加广泛、更加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让生态文明之花在整个地球家园绚丽绽放。

(四)生态治理责任观彰显的天下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A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承担起大国责任,展现出大国担当。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打造绿色“一带一路”是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时代课题。我国为解答这些课题作出的重大贡献,突出地反映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

其一,体现在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责任担当中。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也是维系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极其重视生物多样性治理,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全球率先提出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濒危物种拯救等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体系, 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和执法力度。经过共同奋斗和持续发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治理水平大幅跃升,治理成效斐然。我国的这些重大举措、重大行动、重大成就,为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增进了思想共识,提供了有益经验,指明了发力方向。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危机,我国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我国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

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12〕437,同俄罗斯、老挝、越南等国联合共建跨境自然保护区。我国深入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用行动诠释了负责任大国的天下情怀。

其二,体现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责任担当中。我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国际公约的重要促成者、坚定维护者、积极践行者。我国认真落实减排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力图在世界历史上用最短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必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历史性贡献。我国既主动承担自身职责,又“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7〕52,协调敦促发达国家承担历史性责任,同时“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其三,体现在共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的责任担当中。我国倡议共建的“一带一路”,是和平共处之路、共同繁荣之路、开放合作之路、文明互鉴之路,也是绿色发展之路。A强调,要“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 的底色”〔12〕494。为了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我国发起了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了系列绿色合作举措。在中国的推动下,截至2021年底, 40多个国家加入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100多个国家使用了“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120多个国家的2000余人次参加了绿色丝路使者计划〔15〕。我国建造绿色“一带一路”的雄心和行动,巩固了“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增强了“一带一路”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映射出我国助力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天下情怀。

三、A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的时代价值

A生态文明思想内蕴的天下情怀兼具中国价值与世界价值,不仅有助于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提升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且有助于开创地球美好家园建设的新格局,增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整体性和实效性,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

(一)为中国生态文明话语权带来新提升

生态文明话语权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思想、模式在全球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塑造力。

2018年5月,A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一个国家在全球生态文明体系中的话语权,从根本

上是由这个国家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及其对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贡献决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性、长远性战略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精准性实践工作。促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因素是多元的,其中就离不开A生态文明思想对人类生态文明演进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人与自然前途命运和地球家园前途命运的深情关切。在促进本国生态文明提质升级的同时,我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美丽中国建设与美丽世界建设协同推进,认真履行生态治理的国际义务,竭力促成生态保护的国际合作,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珍稀生物保护、废弃物处置等问题上展现了中国担当,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为世界生态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肯定和认同,也让中国在生态文明领域拥有越来越强大的话语权。

(二)为全球的生态环境治理开拓新格局

生态是内在统一、相生相克的自然系统,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一定要算大帐、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2〕363,强化系统观念,走系统治理之路。A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地球万物、人与自然都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治理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急功近利,而要全要素、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开展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当这样的理念和情怀深入人心,人类历史上和现实中那些片面高扬人类地位的错误生态主义思潮、“一物降一物”的错误生态治理主张、“只谋一面、只谋一域、只谋一时”的错误生态治理模式,就会逐渐站不住脚,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就会呈现由片面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的新局面。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跨国家、跨民族、跨区域的复杂属性,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共同挑战,奉单边主义为圭臬、以孤军作战为特征的传统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之路注定是死路一条,坚持和践行多边主义, 各个国家和衷共济、共同治理才是唯一出路。A生态文明思想强调要以实现全球生态利益最大化为价值追求,高举多边主义旗帜,抛弃偏见、敌视、傲慢、霸道、单赢,共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之策,深入推动

“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广泛开展多边治理行动,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之路。随着多边主义的理论主张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实际行动中得以落实,就会加快形成全球生态环境多边治理的新局面。

(三)为共建美好的地球家园提供新方案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是建设美

好地球家园的目的旨趣。为此,A从人类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出发,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39的建设方案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6〕153的发展方案。A生态文明思想强调要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推崇绿色、低碳、健康、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此外,A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各国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去破坏生态环境,也不能一味地重视生态保护而舍弃经济发展,应该促进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互动互补,让绿水青山不断产出金山银山,让金山银山有力支撑绿水青山,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世界各国增强责任心、提升行动力,是共建美好地球家园的根本保障。为此,A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10〕的履责方案。A生态文明思想强调所有国家共处同一个地球家园,有着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好、建设好地球家园。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环境问题上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存在差异”〔9〕,因此不同国家建设地球家园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有所区别,发达国家要多发力、多担责,想方设法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好家园, 齐心协力建设好共同家园。

(四)为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凝聚新共识

西方工业文明发展的惨痛教训表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发展方式不可取,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社会欣欣向荣的“人间正道”。引导越来越多的国家走稳走好这条“人间正道”,A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有其重要的凝聚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凝聚“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9〕的共识。A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倡导世界各国秉持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统筹兼顾当代人需求与后代子孙福祉,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促进, 善于从保护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中维持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凝聚“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2〕374 的共识。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实现绿色发展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同行。A生态文明思想发出了构建清洁美丽世界的时代强音,是在全球范围凝心聚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宣言书。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有益于引导国际社会在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模式等方面形成最大共识,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方面深化合作,同心合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

总而言之,A生态文明思想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共同

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高度,将建设美丽中国与建设美丽世界紧密结合起来, 将造福中国人民与造福各国人民有机统一起来,具有博大深厚、浓烈真实的人类情怀和天下情怀,具有浓厚强烈、鲜明突出的人民情怀和民族情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11〕340在A生态文明思想体系中,人民情怀与人类情怀是相得益彰的,民族情怀与天下情怀是交相辉映的,人民情怀和民族情怀是人类情怀和天下情怀的基础,人类情怀和天下情怀是人民情怀和民族情怀的升华。在兼有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实践厚度、情感温度的A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美丽中国的新画卷、美丽世界的新图景必将呈现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

A生态文明思想的显著时代特征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海霞

A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完整,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有显著时代特征。A生态文明思想的显著时代特征反映的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状态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表现的特质。A生态文明思想汲取历史智慧,具有鲜明的传承性;超越传统观念,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坚守人民至上,具有坚定的人民性;强调全局思维, 具有严密的系统性;立足中国实践,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眷注人类命运,具有高远的战略性。全面深刻把握其显著时代特征,对深刻理解A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一、相关研究综述

自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总结并阐述了A生态文明思想以来,学者们主要从A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核心要义、现实价值、重大意义、时代意蕴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热烈探讨,其中也不乏对A生态文明思想时代特征的探究。

就A生态文明思想特征的探究,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两个视角展开:一是从某一单一视角探讨A生态文明思想的特征。如刘斌[1]认为A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征;刘希刚[2]认为A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特征;张红太[3]认为A生态文明思想始终贯穿“系统”主线,具有系统性特征。二是从多维视角探讨A生态文明思想的特征。如周建超[4] 认为A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继承性、实践性、人民性、系统性和世界性等鲜明特质;陈俊[5]认为A生态文明思想凸显了人民性、整体性、法治性和合作性的鲜明时代特征;赵美玲等[6]认为A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全球性、整体性、系统性和人民性特征;黎明辉等认为A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真善美特质; 张云飞[8]认为A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公正性、实践性与创新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整体性与系统性等鲜明特征;张瑞才等[9]认为,A生态文明思想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现实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人民性与价值型的统一、系统性与原则性的统一、本

土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方世南等[10]分别从理论来源维度、思维方法视角维度、规律论维度以及涉及内容研究等四个方面归纳分析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特征;邵发军等[11]从“生命共同体”视域研究A生态文明思想,指出其展现系统论、辩证论、全球论特质,彰显继承性、创新性、主体性底色;周鑫[12]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A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深刻的历史性、思辨性、系统性、人民性以及世界性的理论特质。

不难看出,学界对A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特征进行了较多也较为详尽的分析和阐述,但缺乏对A生态文明思想特征的全面而又系统的探讨。笔者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A生态文明思想及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试图全面系统、立体深入地分析A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时代特征。

二、A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鲜明的传承性

A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根基深厚、视野宽广,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吸收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经验。

首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地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生成、发展演化等,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人、自然、社会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人是自然之子,正如恩格斯所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13]。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界,“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14]。人与自然是一种合理的物质变换关系,人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生态文明思想基于这一理论特质,结合中国国情的时代场域,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5]。人不能主导自然,人与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作用的生命共同体。A总书记明确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趋向和目标,传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其次,发展了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在一定意义上讲,党的百年奋斗史,毋庸置疑是一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发展生产的同时十分重视抗灾救灾及保护利用自然资源,提出要积极调动苏区群众植树造林、保护山林, 我们党还设立了山林水利局。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林,也不成其为世界” [16]。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面临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困局,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仍兼顾生态建设,毛泽东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17]

的科学论断。毛泽东积极倡导“绿化祖国”,通过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针对淮河流域发生的重大洪涝灾害,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此外,我们党还开启了一系列系统性水利工程治理,修建了多座水利工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将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将环境保护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倡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进入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被确立为治国理政的重大方略,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并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强国目标,A生态文明思想在吸收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思想的同时,也对其内涵及发展做了进一步的阐释。

再次,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中华民族历来尊重自然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理,如古人崇尚的“天人合一”,“天”即自然,意味着人与自然本就是一个共同体,这是古代先贤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诠释。老子主张道法自然、万物平等、善解能容的生态价值观。《中庸》坚持中庸之道与“致中和”,“中”即“度”,反对人类对自然进行盲目开发与掠夺,否则会带来沉重的生态代价,威胁人类的生存。不难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饱含“尊重自然规律,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生态理念,深刻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些传统生态智慧迄今为止仍然是深厚而具体的,并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A生态文明思想吸收了这些朴素的生态智慧。

最后,理性反思和借鉴了西方生态理论的有益成果。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 生态危机是社会问题和制度问题,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主张人类的消费需求必须控制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良性循环过程中保持一种和谐状态。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是建立一个能够使人类自由存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社会。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全球生态环境形势愈加严峻,“可持续发展”成为应对、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全新理念,同期西方各种生态理论方兴未艾。A理性反思和借鉴了西方生态理论的有益成果,充实和拓展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三、A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A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和传统发展观, 针对新时代特质提出一些新论断,充分体现了A生态文明思想突出的创新

性特征。

首先,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过度夸大了现实人的主体地位, 认为人主宰着一切,人可以统治自然、主导自然,把生态与人类文明发展割裂开来。与此同时,人类中心主义助长了人类过度掠夺自然资源的欲望,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与沉重灾难,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类中心主义虽然肯定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服务于资本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由于这种内在矛盾性,不仅限制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反而会加重生态危机。应现实需要,A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整体,将生态环境建设与人类文明发展紧密结合,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8]的科学论断。立足人类文明发展史,不难看出,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确实可以带动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反之则不然。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都曾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发展、兴盛,而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经济中心的转移,部分文明走向衰落,由此不难看出人类文明的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劣有着紧密联系。在我国历史上,黄土高原、渭河流域、河西走廊地区曾是自然资源丰富、森林密布、水土丰茂、环境优美的地区,但随着盲目开垦、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同时中华文明中心的不断迁移,深刻体现出生态环境对文明的影响。实践证明,我们务必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因为生态环境不仅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且也关乎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存续问题。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资源富足,人类可以毫无顾忌地利用和改造大自然,这种观念必然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当前全球生态危机凸显且严峻,如何应对生态困境已成为全球共同的挑战。而且实践已经证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行不通的。A生态文明思想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将生态文明贯穿到文明结构中,并融入文明演化中,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

其次,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反对一味向生态索取的行为, 颇有“德治主义”的特点,强调“地球优先论”,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处于对立地位,排斥一切对生态环境进行改造的活动。生态中心主义认为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放弃对生态进行科学技术的改造,同时排斥经济增长,这实际上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价值立场,从理论上混淆了存在论与价值论的区别,从实践上脱离人的利益谈论生态问题,难以为当代生态运动提供内在的动力和基

础,以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论才能有效指导、解决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A生态文明思想立足实践,从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多维度出发,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可行途径,从而使其真正落到实处,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A指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马克思认为,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对此进行了“人类史”与“自然史”的划分,“两山论”在此基础上深刻诠释了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辩证统一的生态价值论。立足于新时代场域,“两山论” 以其重大引领性,用新发展理念来破解生态难题,首先,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发展经济;其次,经济不是靠牺牲环境来单向度发展;最后,需统筹新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是“一体两翼”,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促使绿水青山得以持续转化为金山银山。“两山论”深刻回答了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了两者之间的价值选择,是遵循生态价值基本规律的理论向度,是具有新时代引领性的理论基础。

最后,超越了传统经济发展观。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忽视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导致人与自然矛盾突出。A生态文明思想突破了传统陈规,超越传统经济发展观,力求寻找到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特色化道路。A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9]的科学论断,深刻体现出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的理念,是对传统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观点的超越。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类过分强调“征服自然”,主张人类对自然的主导地位。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近乎疯狂地掠夺自然资源,大自然自身的修复能力跟不上人类的破坏力度,因此导致了巨大的生态环境灾难。当今,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潮流,追求和发展生产力,一定是追求和发展包含绿色底蕴的生产力。A总书记提出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是适应时代需要的科学论断,是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遵循,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彻底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其中,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不以经济增长率论英雄,追求绿色GDP。

四、A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坚定的人民性

A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人民中心”,注重民生福祉,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践行生态为民理念,坚守人民至上,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

和坚定的人民性。

首先,坚持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就是要坚持“人民中心”的发展观,即追求公平正义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以人民福祉为目的的发展。A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因此,重视和保障人民的生态需求就是重视和保障人民的民生需求。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坚持生态为民的民生观,A指出: “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21]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A倡导调动民意、民力,广泛集中人民智慧,与人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与美丽环境。A始终将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关注群众对生态的所需所求,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坚定的人民性。

其次,坚持生态为民理念。A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 蓝天也是幸福。”[22]进入新时代,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民生建设,既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也突破了物质中心民生论,将生态建设融入民生之中,加快民生建设多元化,高度重视人民对新鲜空气、干净水源、整洁环境的需求,竭力满足人民对生态环境的新期待。从生态视角把握民生,将两者结合起来,推进新时代民生建设发展。为此,党和政府对生态建设中乱作为、不作为等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倡导树立生态民生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均等普惠的优美自然环境,统筹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为主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方略,为生态民生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最后,坚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基于新时代特质,我国人民生活从追求生存到追求生态、从追求温饱到追求环保的转变,折射出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变化。进入新时代,就要将生态发展与民生建设结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当前,人民群众对新鲜空气、干净水源、整洁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日益成为人民的新需求。“民之所好好之, 民之所恶恶之。”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全体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必须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从源头出发,寻找环境问题根源才能标本兼治,坚持回应群众期盼,了解百姓呼声,满足人民良好生态需求。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环境质量的衡量标准。

五、A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严密的系统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唯

物辩证的方法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把自然要素、自然过程、自然系统联系起来,坚持系统、全面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全局思维和严密的系统性特征。

首先,坚持人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近代以来,将自然要素、自然系统、自然过程孤立看待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以全面、系统、联系、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整体,这既是客观存在也是现实指向。从这种整体性视角出发分析,人对自然肆意破坏,最终会危及人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不能独立于自然,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应该保持一种合理的物质变换关系。山水林田湖草沙命脉相依、命运与共,因此,必须用系统思维和方法来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如A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们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4],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24]。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保护中各自为政现象突出,存在“九龙治水”的沉疴旧疾,为生态环境保护埋下了沉重的隐患。如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自为政、互不联系,就很容易顾此失彼,不利于生态系统的修复。因此,要从整体视野出发,把握生命共同体,统筹兼顾、多措并举,统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次,坚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深刻彰显出要在社会发展中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坚持总体性和全局性建设。

A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贯穿于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对建设美丽中国至关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对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五位一体”的关键就在于“一体”,其深刻体现了“五位”各要素之间的整体性特质。值得注意的是,“五位”之间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如果不能系统优化其要素,可能会出现顾此失彼现象。因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可以从全局上、整体上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思路、大格局。“共同推进、一体建设”,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谋划顶层设计,抓关键领域, 突破重点难点问题,系统部署,坚持协调推进标本关系、应急与常态关系等, 致力于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这是A生态文明思想系统性特征的充分表现,对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系统性思路。

最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两山”论是在我

国资源趋紧、生态环境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生态环境问题频发,严重威胁到人民身心健康,成为民生之患、民生之痛。“两山”论对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有助于应对当前生态环境困境,对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两山”论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共赢,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实现既“富”又“绿”,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新局面。

六、A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由方略、制度、路径等各个环节构成的系统工程。A生态文明思想立足这一系统工程,不仅对新时代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和必然性进行了深刻分析,而且对新时代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系统回答、提出了明确要求,牢牢立足中国实践,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特征。

首先,转变发展方式,突出生态优先。A指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8]近代以来,资本主义掠夺自然资源的单向度发展模式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种错误的发展方式造成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过大,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基于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当前仍存在一些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关系之间的认知误区。经济发展仍是当前与今后我们将长期面临的一个任务,唯有将两者协同发展才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方式。辩证唯物主义生态发展观认为,当生态与经济发展两者间发生矛盾以至难以取舍时,也要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是前提,坚决摒弃饮鸩止渴式非持续性的发展模式。A反复强调要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竭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者协同共进。因此,“我们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基础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5],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相得益彰。基于深刻的历史启示,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行动纲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方略,强化环境保护力度,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历史责任。这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方略就现实而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与法律体系,做好顶层设计。A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21]建立健全生态法制,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科学规划,强化生态保护刚性约束,才能真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和法治是关乎国家发展之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与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分不开关系,只有用最严格制度最严

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进入新时代,法制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仍需完善管控监控体系,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力度,提高自然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水平;建立健全生态环保制度,落实各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党委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实行领导干部责任制,注重运用多种手段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企业应发挥主体作用,改革生产方式及管理制度,推进科技创新及绿色发展;社会组织要开展生态环保活动,向公众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必须把制度和法治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尤其以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不同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才能使生态环境治理真正落到实处。

最后,坚持绿色发展,提高绿色技术。A指出:“依靠科技创新突破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15]推进绿色技术发展,使之助力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化、生态化作为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赢的基点和助力点。将绿色技术贯穿到传统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生产全过程绿色化,把绿色化作为产业核心竞争的基点,加快低碳发展。随着全球环境资源约束趋紧,我国能源资源面临难题,如能源资源比例不均衡, 缺乏先进能源开发技术,能源利用率低下,只有变革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开发低碳技术,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发展低碳经济,才能有效应对当前困境。通过把握当今科技革命方向,实现资源高效率循环利用,以缓解生态压力,转变经济结构,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寻找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七、A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高远的战略性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A生态文明思想为谋划中国和世界未来美好愿景提供了中国智慧,深刻眷注人类命运,具有高远的战略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既是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彰显,也是对世界各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总结。A站在历史与现实的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当前新形势、新问题相结合,为生态治理注入了活力和动力,他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6]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随之产生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身心健康,阻碍了我国现代社会发展。鉴往知来,中国要致力顶层规划、久久为功,深入推进生

态文明建设,在政治、经济等全方位、全过程开展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实现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全球更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A以一种国际视野去审视当今时代的生态发展趋向, 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的新蓝图。现今生态自然与人类发展联系愈加紧密, 如果还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人与自然就无法和谐共处。A生态文明思想创新了“共同体”理论,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只有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有效应对生态问题。正如A所言:“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20]几百年来,工业化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给生态带来了巨大灾难,为此人类承受着沉重的生态压力并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事实证明,对待生态环境不能采取杀鸡取卵这种片面性、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面对全球生态问题,世界各国唯有同舟共济、协同应对,才能有效缓解当今面临的严峻局势。在新时代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24]。面对当前严重的全球生态问题,中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深刻彰显“国之大者”,主动参与、开展国际合作、国际交流,为现代性文明进步与全球生态环境良好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如中国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通过南南合作计划、“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了重要动力, 有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国之大者”在于其承担大国责任,在于胸怀天下,中国坚守全球生态卫士责任,也突出体现了对“共同体”理论的创新性发展。这些深刻眷注人类命运的理念,体现了高远的战略性特征。

A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

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鹏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推进到生态文明新时代,而且在推动美丽世界建设的过程中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伟大实践产生了伟大理论——A生态文明思想。

一、时代意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现代化的行动指南

A生态文明思想促使人们深刻反思传统现代化的弊端,坚定人们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的自觉,是建设新型现代化即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指南。

现代化由西方国家率先开启,它以工业化为核心,在开辟世界市场、扫荡封建势力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不过,这种现代化是以社会全面异化为代价的,由此带来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和人道灾难。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利用科技革命推行绿色殖民主义,保持了自己国家的“好环境”而加深了国际范围内物质交换的断裂,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宿命。我们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走欧美传统现代化的老路是行不通的。这是因为, 自然资源即便是可以再生的也是有限的。欧美传统的现代化将经济活动成本外部化,严重损害了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我国人口众多的现实国情,走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现代化老路必然得不偿失。另外,传统现代化是建立在血腥原始积累和野蛮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的,我国就深受其害,因而我们也不能走“国强必霸”,即把实现自身现代化建立在他人的苦难和侵略掠夺之上的现代化老路,况且这也与我们的民族基因和我们党的本质格格不入。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不过,为了使人民生活尽快好起来,我们一度也被迫走了一段传统现代化的老路,累积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新时代以来,我们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走新型现代化道路,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我们高扬生态文明旗帜[1]249,以壮士断腕的自我革命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并取得显著成效,推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开创了生产发展、生活幸福和生态良好的新局面,满足了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这一伟大实践产生了伟大理论——A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实现新型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理论意义:原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A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2]363,“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是命运共同体”[2]360。以这三大理念为基础,A生态文明思想原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熟完善的重要标志。

(一)A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首先,A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大自然的唯物辩证性质及其为人而存在的意义。现代西方环境理论“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3]。譬如,西方环境理论的“深绿”论者泰勒认为:“从生物中心主义自然观的观点看,我们把自己看成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4]“浅绿”论者虽然认为大自然对人类具有工具价值,但又事实上认为大自然不会对人类做出反馈。因而,现代西方环境理论实际上认为大自然是与人无关的,这样的环境理论是不彻底的。“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表明,大自然及其要素构成了物质的、进化的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它不是与人无关的自在之物,而是被纳入人类社会的自然界,是通过工业“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5]86。A生态文明思想的这些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其次,A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人类的共同体存在方式及其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是劳动实践基础上的关系存在,它只有在社会中通过与自然、他人打交道才能生存和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劳动造就了社会性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人直接是具有受动性和能动性的对象性自然存在物,其在利用大自然的同时也会遭受大自然的报复;人的本质是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生存发展。A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整个“人类是命运共同体”[2]360。A提出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分别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以及国际关系的维度揭示了人的关系性存在,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而且使A生态文明思想有了科学的人学支撑。

最后,现代西方环境理论把自然界看作原子式的孤立存在,自然界构成要素之间即使有联系也是机械的、没有分化的同质联系。其中,“浅绿”论者把大自然当作外在于人的征服对象,“深绿”论者把人当作生物共同体中的生物

人,因而不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需要环境理论。A生态文明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是A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生态观和系统治理观的理论基础,它主要从生态学角度揭示了自然界要素之间的系统性和规律性,为搞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了思路和科学方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提醒人类要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大自然、人类社会与人的有机系统性以及大自然的物质前提性。这就是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具有强大实践能力的主体,人不仅能在自然界打上自己的活动印记, 而且懂得“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因而人类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A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深化了对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A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2]362新时代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追求,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表现。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也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动力。因而,A生态文明思想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服务主体和建设主体方面,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深化了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五位一体”的全面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而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A生态文明思想强调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特征,以及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深化了对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139,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绿色发展之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价值观和财富观。首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是包括绿色发展理念在内的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哲学基础,它要求人类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超越传统现代化理论秉持的以GDP增长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发展观。新发展理念认为,发展并非指单一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不等于经济增长,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现代化是推动人的发展的重要条件,其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7],而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其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的自然价值观和自然财富观。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8]因此, 一切对人类有用的事物都是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凸显了自然界在财富创造中的基础性和不可替代性地位。恩格斯指出: “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9]这就是说,大自然本身就是财富,劳动创造财富时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然而,资本主义社会却把商品和资本当作财富,大自然被认为是创造财富的媒介,是没有价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表明,良好生态环境本身就具有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非实体价值, 是自然财富和生态财富。正如A总书记指出的,大自然“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最后,生命共同体思想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提供了系统思维和方法。

A生态文明思想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命共同体思想集中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绿色发展的问题,深化了对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三)A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生态文明时代、资本主义向共产(社会)主义过渡时代人类的存在方式及其本质作出科学判断,指明追求人的理想存在方式和理想本质的途径就是推动构建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前者有助于合乎人性的人向自然主义的复归,后者有助于合乎人性的人向人道主义

的复归,从而实现了通过人并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生命共同体思想主要从自然生态环境方面,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揭示了人的共同体存在方式及其本质,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彻底和解的途径。具体而言即,“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思想主要强调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系统性及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因此,人类要尊重自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以系统思维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在揭示大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人与自然的一致性的同时,着重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了人类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的主体地位和责任。在A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同时,我国积极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美丽世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要从国际关系方面揭示了人的共同体存在方式及其本质以及实现国际人际关系和解的途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表明,虽然人类以民族国家的形式存在,但是所有国家都有共同的利益需求、面临全球问题的共同挑战。因此,世界各国要彼此尊重、平等合作,聚焦共同利益,求同存异, 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要经过虚假的国家共同体才能进入自由人的联合体。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在竞争中共存并发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A总书记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的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A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回答了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问题,以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人与自然关系和解、人与人关系和解、国际关系和解方面揭示了人类的现实共同体存在方式及其本质, 指出了实现人类理想的共同体存在方式及其本质的科学途径,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三、实践意义: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A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强大的实践伟力,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并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新型现代化是绿色现代化。A生态文明思想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人们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消费方式、树立绿色文明观念,从而为新型现代化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和坚实实践基础。新时代,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向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动力和目标的高质量发展转变,保护、修复和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消费方式,树立绿色文明观念,使绿色生活成为个体的自觉行为,推动实现人的现代化。通过深入学习宣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 推动绿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生态人”队伍正在壮大起来。现阶段,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使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发展要素活起来,使资源变为资产、资金变为股金、农民变为股东,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二)推动社会全面深刻变革

生态文明观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1]168,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革命。具体而言就是:建立健全环境法规,用严明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完善自然资源监管;建立健全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改变以往生态环境监管执法软弱无力的现象;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破除唯GDP政绩观,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政绩考核;建立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政一方的一把手们真正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三)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

A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个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也就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特征”[10]。换言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特征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A生态文明思想胸怀天下,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正是逐步地走出个人原子主义而走向集体主义的过程”[10]。在此过程中,回归的人与自然是作为类的生态社会人

与社会自然,它推动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81, 由此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四、世界意义:实现人类新型现代化的强大理论武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和平共处是新型现代化的重要特征。A生态文明思想以“和”为根基,以维和、促和、共同发展繁荣为目标,为人类新型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人类新型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11]。具体而言就是,生命共同体思想要求以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推动建设美丽世界,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推进全球范围内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提供了新的发展观念,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绿色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世界各国在差异矛盾中和睦相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助于推动人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一)提供美丽世界建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类必须保护好共同的地球家园。A生态文明思想为国际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生态文明建设要进行顶层设计,要以系统思维一体化进行生态环境防治,要坚持绿色发展,倡导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开展全球共同行动,要践行绿色发展的“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的思路方法。A生态文明思想强调传统现代化道路走不通,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绿色低碳可循环的发展道路。新时代,我们抓住绿色转型机遇,以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支撑并“努力引领世界发展潮流”[1]273,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树立了绿色发展的标杆。我国通过“一带一路”等平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基建、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等引领和参与世界绿色发展,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夯实了全人类发展的经济基础,体现了大国责任和担当。

(二)提供国际社会良善治理的中国经验

现代西方环境理论坚持狭隘的自然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其中,“深绿”论者坚持狭隘的自然主义,见物不见人,要求牺牲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以保护大自然;“浅绿”论者所谓的人类是西方社会有钱有闲的阶层,而非广大劳动人民,更非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因而其坚持的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A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实现国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生命共同体思想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要求以系统思维开展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在内的

国际事务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价值,要求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秉持共商共建共享观念,相互尊重、互学互鉴、互利合作,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公平公正合理化,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繁荣进步,实现了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辩证统一,充分体现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全人类视野。

(三)为开辟人类现代化新路径提供指引

长期以来,传统现代化被认为是实现人类现代化的唯一路径。然而,遵循传统现代化路径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非但没有成功实现现代化,反而累积了贫困、疾病、污染等人道灾难和自然灾难。新时代以来,A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人与人、人与自然真正和解的现代化新道路,证明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必然性与路径的可选择性。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道路为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近代以来,中国与其他后发展国家一样尝试过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现代化道路,不过,经历了从模仿西方到主动探索的转变,我国初步形成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发展新局面,走出了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新道路。A生态文明思想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譬如, A生态文明思想强调要以系统思维处理大自然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要辩证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保护大自然,又要发展经济,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既要坚持改革开放又要坚持独立自主,既要利用市场、资本又要限制市场、资本。这些重要思想,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追求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A生态文明思想对发达国家同样具有启示作用。要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协同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非常重要。市场的作用不可或缺,政府的作用也必须同时发挥,不能让市场这只“手”伸得过长。否则,非但“绿水青山”保不住,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也不能保持。总之,A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形成新型现代化,对解决世界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正义等问题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A生态文明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实现新型现代化的强大理论武器。

A生态文明思想对“四个之问”的深刻回答

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华启和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大考验,我国正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1]新时代以来,A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创立了A生态文明思想,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境界。

一、科学回答中国之问,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所谓“中国之问”,指的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在经历伟大的社会变革, 承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任务之重、社会风险挑战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中国课题。在众多的课题中,实现现代化、走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中国之问。党的七大就提出了“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而斗争”的奋斗目标,由此开启了党和国家现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从1953年提出“一化三改造”的工业化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从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 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初心和自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道路的新判读,深刻回答了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追求现代化的“中国之问”。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普遍目标,也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走向。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逐步走向现代化的道路,由此带来科学技术的极大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这些都是过去无法比拟的。然而, 西方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已经从匍匐于大自然面前的奴婢,变为大自然的主人和主宰者。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

再到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异化为征服与被征服、控制与被控制、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从而导致人与自然不断地走向了分离状态, 由此造成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难题。可见,西方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种无止境地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的行为方式,必将遭受自然的惩罚。从20世纪30 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发生了大气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等环境公害事件,导致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震惊世界,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反思。西方国家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不是人类发展的模板,也不具有普世价值。很显然,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 不能走欧美的老路,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现代化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把中国式现代化界定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于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从而科学地判断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异于西方,而且具有中国特色。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既解决温饱问题,又解决环保问题;既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需要, 又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现代化的科学表述,消解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摆正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指认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提出了新时代现代化的新要求,凸显了新时代现代化的新特征,从而开启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时代,也开启了现代化的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终结了西方社会所固有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创建了人与自然一体化的世界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西方传统“单纯经济增长”理论的超越,是对西方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现代化的扬弃,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走的是绿色发展之路。所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实现了社会的伟大变革,它不是简单延用我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母版,而是实现了传统生态文化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时代融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理论的模板,而是实现了马克思、恩

格斯生态理论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具体实际的深度结合;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环境保护的再版,而是充分总结并借鉴了世界社会主义生态运动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是国外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翻版,而是在汲取人类文明精华和西方现代化建设经验基础上实现的新飞跃,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二、科学回答世界之问,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所谓“世界之问”,指的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前所未有,提出了许多需要回答的世界性课题。当今世界面临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峻的挑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4]这是A总书记面对全球性问题所发出的“世界之问”。在全球生态危机面前,世界各国是担当尽责还是退群甩锅?是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这是全人类都必须回答的“世界之问”。中华民族是富有正义感的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追求进步事业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5]。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自觉地把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1956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6]。1985年,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7]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全球眼光关注世界变化, 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坚持胸怀天下” 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世界大党的天下情怀和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里所讲的“人民”,不仅包括中国人民,还包括世界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正如A总书记所言:“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推动全球发展迈向新时代,造福各国人民。”[8]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先锋队,也是全心全意为世界人民服务的先锋队。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也是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的重要力量。A总书记站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国际国内舞台上多次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一个清洁美丽世界,及时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世界之问”。A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9]94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

处于同一个家园。从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国目标,延伸到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全球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共谋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天下情怀。建设一个清洁美丽世界,植根于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国际情怀[10]。“清洁美丽世界”的科学论断是在全球生态问题不断显现、全球生态治理遭遇赤字的背景下提出的, 是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以道义、规范、负责任的国际交往新方式为核心内涵的政治愿景和未来发展规划[10]。“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世界景象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自我救赎,其倡导的是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旨在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清洁美丽世界,符合人类普遍的美好愿景,代表人类未来发展方向,彰显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类向度。

“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是解决世界生态乱象、全球生态危机的中国方案。世界好,中国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世界的问题,就是中国的问题, 全球生态治理需要中国的参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尽管有的西方国家特别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不断地退群、甩锅,拒绝承担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中国却始终如一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展现出了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彰显了一个大党应有的担当。一直以来,中国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生态美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逐步构建了“四梁八柱”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不仅积极落实《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气候协议,统筹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双碳”目标,积极落实碳减排任务。“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为构建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国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只要是对解决全球性问题有帮助的事情、能给全人类带来福祉的事情,中国就会下定决心去做,并且把它做好。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于这种全球责任的认知自觉和担当自觉。当然,生态环境问题无国界,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人类命运与共,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没有出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保护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家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清洁美丽世界。只有开展全

球合作,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才能推进“清洁美丽的世界”建设行稳致远。

三、科学回答人民之问,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

所谓“人民之问”,指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断产生新的期盼,提出了新的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为了谁、依靠谁、造福谁,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区分唯物史观之群众史观和唯心史观之英雄史观的根本标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11]。“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12]19从建党初期“让天下的劳苦大众得解放”,到今天“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建党初期“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到今天“看真贫、真脱贫”;从建党初期“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到今天“人民是真正的英雄”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心中永远装着人民,永远为了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没有自己的任何特殊利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是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回答“人民之问”的关键,就是要聆听人民心声,回应人民的重大关切、解决人民的现实问题。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老百姓渴望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生态产品。老百姓的渴望和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目标。“坚持人民至上” 的理念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也是贯穿于A生态文明思想的一条鲜明主线,集中体现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特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A生态文明思想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价值追求,解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谁、依靠谁、造福谁的“人民之问”。

A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9]29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实现人民的生态福祉,这是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满足人民的需要和期盼始终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任何时候都始终把人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大的追求[13]。人心就是最大的政治。“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执政党使命所在”[14]。中国

共产党执政,就是要全心全意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①,这同样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过去我们发展经济,解决温饱问题,是为了民生;今天我们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环保问题,也是为了民生。改善生态环境“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15]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民心之所向,也是民生之所需。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9]26-27可见,美好生活不仅体现在人民对物质生活的满足,还体现在对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满足;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凸显,改善生态环境也就没有休止符。过去,经济建设是解决民生问题;今天,改善生态环境也是解决民生问题。因此,要始终坚持生态为民的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当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既要以人民为中心, 也要以人民为主体。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生态文明建设造福人民;生态文明建设也要依靠人民,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16]。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人民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因此, 必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是人民群众共同的期待。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没有旁观者, 人人都是建设者。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每年都与首都人民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为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表率,号召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②。

四、科学回答时代之问,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所谓“时代之问”,指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加之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及其风险的严峻复杂,提出了诸多重大的时代课题。曾经引以为豪的工业文明渐次陷入困境,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其表征。西方社会寄希望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国际社会矛盾依然突出。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方面,当今世界

正站在人类文明向何处去、是生存还是毁灭的十字路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时代,无疑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走向。就此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的战略地位和战略目标不断提升。A总书记以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任的态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都是前所未有,并明确指出:“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9]35。“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论断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不仅勇于理论创新,而且善于理论创新。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作指导。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课题,都需要不同的科学理论作指导。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也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面对人类文明走向何方的时代之问,A总书记站在全人类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政治愿景。一方面,深化了对“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强”起来,也要“美”起来。“生态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亮的底色,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标配。如果缺乏“生态美”,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缺乏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的战略高度,鲜明地界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属性。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一定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那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到底“新”在哪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如何回答了时代之问?所有的问题都要归结到一点,就是新时代人类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这对关系状况直接关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工业文明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挥舞起征服自然之剑,自然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靠自然界生活。”人需要自然,人对自然的伤害,必然伤害到人类自身。人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推进人与自然的关系回归本真的状态,这就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而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是人类对待自然最基本的态度。没有对自然的尊重,

就谈不上对自然的顺应和保护。事实上,尊重自然,也是尊重人类自身;没有对自然的尊重,就没有对人类自身的尊重。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回馈人类; 人类粗暴地对待自然,自然也会粗暴地对待人类。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是处于同等的地位。人因自然而生,尊重自然,才会顺应自然。顺应自然,并不是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无所作为,而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顺应自然,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不遵循自然规律,必然遭受自然规律的惩罚。顺应自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是从爱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更多地是过度开发自然, 对自然缺乏应有的保护,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准则,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 让自然休养生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其目的就是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公平正义。这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重塑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用和谐、共生来标注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超越了西方伦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西方伦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偏狭且极端, 要么以人类为中心,要么以非人类为中心,究其原因在于其理论存在缺陷。A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科学论断,阐明了在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不能以人类为中心,也不能以非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二者之间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不存在以何者为中心的问题。通过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 可以从思想根源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破解人与自然紧张关系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之问”各有侧重:“中国之问”强调的是本土化要求,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才具有生命力;“世界之问”强调的是全球视野,马克思主义生

态文明理论必须与世界的命运相结合,必须解决全人类面临的问题,才能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人民之问”强调的是人民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必须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必须关照人民群众的期盼,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时代之问”强调的是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必须与时俱进,必须解决时代课题,才会充满生机。A生态文明思想对“四个之问”的深刻回答, 为人类社会主体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性提供了理论遵循,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共同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A生态文明思想时代价值探析

宋鸽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书中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到“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他进一步指出“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 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生存、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文明的延续都离不开自然界。但是进入工业文明以后,随着人类不断追求物质文明,人与自然的边界不断被打破。人类通过探索征服自然迅速累积资本,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这些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地损害到了人类的发展,甚至已经引发了全球危机。A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回答了全球生态治理及我国社会文明发展实践需求中的重大时代课题,以一系列重大创新理念和思想成为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A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原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也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3]。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直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4]。A总书记曾强调过:“我们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 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

所谓“和谐共处”,就是指我们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唇亡齿寒。马克思曾指明自然界是人的无机体,人类通过劳动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社会体系联系到了一起,自此人与自然二者之间的关系便成了人们探讨的基本课题。我们经历了依附自然的农耕文明时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秋收,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自然界占据主导地位,人类完

全顺应自然的规律进行生产生活。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将自然视为生产的工具,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人类占据主导地位,人类认为自然界的存在是理所应当的“为我所有”,对生态环境开始肆意开采、破坏、污染,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当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的时候,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A总书记提出的“生命共同体”恰好回答了这一问题,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要基础,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生产生活资料,自然界又和人类社会形成有机整体,二者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自然是一切物质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只有承认自然第一性,人们才能够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而不是将生态自然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工具进行毫无节制的开采与使用。强调自然的首要性与重要性,不仅仅是因为物质生命的存在离不开自然,而且还因为人类的文明诞生和发展也离不开自然。我们所了解的比较发达的古文明,其诞生地都是生态环境比较优越的地方,就像恩格斯描写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 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6]。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在历史上都有过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土地肥沃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样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华夏古文明在此地诞生发展壮大,成为中华文明重要历史源头。但由于后来人口过快增长,森林、草地被开辟为田地,加之历史上的几次重大战乱,导致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成为文明重心从西北地区向中原转移的重要因素。A总书记就曾说过“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亡之危”。人类社会面临的所有困境追踪溯源都是生态危机所带来的,比如说人类当下所面临的能源危机、气候危机,包括现在国际上日益紧张复杂的局势都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生态资源匮乏所造成的。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思辨的方法对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最终分析得出,资本主义所面临的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是无法避免的。生态问题就是人、自然、社会三者所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想要达成人的全面解放就离不开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共生。A总书记提出了“生

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重大论断,强调生态优劣与文明兴衰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7]这些关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论断构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最为基础也是最为核心的理论篇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A总书记通过“两山论”具体而形象地向大家揭示了在不同历史时期, 人类社会发展所处的不同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人类用绿水青山来换金山银山,人类对生态资源毫无节制地获取,以此来获取巨大的利润。第二阶段就是人类既想要金山银山,又想保留绿水青山。因为第一阶段的毫无节制地获取, 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生态自身的修复能力已经被打破,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生态环境恶劣,生态资源匮乏,消极的负面问题已经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社会生活,人类开始反思生态环境与生存之间的关系。第三个阶段,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利用金山银山保护好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再为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将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通过绿色环保的方式结合起来,以这种经济生产方式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逐渐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推向和谐。

如何能够将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首先就是要转变现有的经济发展结构,优化资源结构配置。增强各地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互补,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利用好地区现有的资源,形成资源节约型经济模式,推动产业优化,地区经济发展能力不能超过本地生态系统的界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强调要摒弃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多地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尽早地实现诸如低碳、循环经济,从而能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想要真正实现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密不可分, A总书记也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了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性。A总书记曾经用涸泽而渔和缘木求鱼来比喻两种经济发展模式,既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过度透支生态资源,也不能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固步自封舍弃经济发展。A生态文明思想所提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开展经济活动,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所谓的绿色发展理念,就是在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动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之间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A总书记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林和草, 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如果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最终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长期性破坏。”[8]2021年两会期间,A总书记又将“沙”纳入到论述当中, 强调了治沙问题的重要性。A总书记的这段论述揭示了人与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本质,在这个整体当中,山水林田湖草沙是协调共生、彼此之间紧密相连的。也就是指整个生态环境的治理不能是割裂的,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要有一个统一协调的思想,将其看作一个整体。要有一个整体的全局意识, 不能只进行局部的表面的治理,要从整体的战略布局出发。

“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就是要让我们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时候坚持标本兼治、统筹协调、区域合作、多措并举等原则,能够系统地、全面地看待生态文明保护问题,从整体上把握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这种整体协调的观念也要求我们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同时兼顾与其他社会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只有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态问题,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生态附属产品。

二、A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当中没有明确地提出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理论,但是他们二人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研究的时候,深刻地认识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极为重要的。A生态文明思想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面对当下新问题、新形势进行的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人通过实践改造自然,反过来又受到自然的约束。A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主旨,并且A总书记也针对这一主旨发表了许多论述。其中“生命共同体”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一次升华,将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深刻地表达了

出来。

关于自然环境和生产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环境是一切物质生命存在的前提,人类通过自然环境获取物质资料,一切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生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环境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但生产力的进步反过来会改变自然环境。A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两山理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等重要论断正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重要创新发展。

关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A生态文明思想大胆地预测了人类社会必将由工业文明时代进入生态文明时代,A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6],并且有“曾经的文明之地变成了贫瘠的土壤”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二人生活的时代正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高速发展的早期工业文明时代, 其恶劣影响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已经预料到了人类将要面对的生态问题。A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思想,生态文明是扬弃和超越工业文明的更为高级的文明,也符合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A生态文明思想是深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时代精华。

关于人的主体性。马克思、恩格斯十分注重人的主体性,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并且通过人的异化、劳动的异化等概念来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共产主义、真正的共同体应该是消灭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对于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论述。A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回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认为只有人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达成与自身的和解、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的解放。A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了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回答了我国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问题。A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总结凝炼前人的思想精华,进一步升华得出切合当下的生态文明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的内容,同时也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为充实。

首先,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A生态文明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长期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的基础之上最终形成的理论体系。从保护环境的观念到成为基本国策,从相关规定到国家法律法规,党和国家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基于此,A生态文明思想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其次,关于建设社会主义。A生态文明思想涵盖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而且进一步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体系。比如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提出了绿色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理念等一系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理念、新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将“生态文明” 纳入到“五位一体”总布局当中,就是要统筹发展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的文明发展道路,达成人类社会和生态自然和谐共处的双赢局面。

三、A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价值

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诉求

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新阶段,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经历了新冠疫情之后,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标准变得越来越高。A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核心理念,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诉求, 并得到不断丰富发展。A总书记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个环节设定中也都体现了满足人民需求是我们前进方向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达成人们对美好生态的向往。

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发展理念。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以人民的环境需求、百姓的生态权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安全,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发展空间。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让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从而能积极带动经济的发展与个人的进步。A生态文明思想旨在构建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存安全的科学有效屏障,同时为社会经济转型寻找到了切入点和途径,为人民群众个人发展空间提供了重要方法与保障。其次,要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生态问题。面对严重的污染问题,党和国家提出了蓝天战略;面对植被恶化问题,党和国家提出了绿地战略;面对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党和国家提出了净水战略;为防止土地资源不合理开发,党和国家提出了优化国土开发战略布局。A生态文明思想一直聚焦人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回应并解决生态问题对于人民群众生活产生

的困扰,甚至在问题发生前进行预判并给出解决方案。

为全球生态治理作出了中国贡献

中国在全球生态危机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平等相待的伙伴关系。因为每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发展程度都不尽相同,在全球生态危机治理的过程中诉求也不尽相同,所以世界各国在生态危机治理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矛盾与分歧。A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在尊重各国差异的基础上,追求维护各国利益最大化的平衡点,既能符合全球生态治理的趋势,又能满足人类社会对美好生态的追求。

中国在全球生态危机治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公道正义的安全格局。全球化的进程下,生态危机已经不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单独面对的问题,它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危机。割裂的处理已经不能应对这一挑战, A总书记明确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安全相互联系,彼此影响。我们要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点”[9]。

中国在全球生态危机治理的过程中,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作为全人类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环境治理已经是维护人类安全的共同事业。因此,只有全球各国、各地区联合起来,才能消除这个给全人类带来安全威胁的全球危机。为了促进各国合作,A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10]。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大国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倡议的提出者、“南南合作”的支持者,中国正不遗余力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A生态文明思想探析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袁凤香

人类文明形态演进遵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范畴所揭示规律的支配和运行。生态文明是人类更高级别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新阶段新的社会特征、文明特征。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从自然先在性、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自然资源循环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多个角度论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A生态文明思想既是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依据,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完善。进入新时代以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丽环境的追求使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功纳入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维度、新论断、新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 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A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所做的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文献、相关批示、科学论断,其数量之多、信息量之大、内涵之丰富、思想之深邃、体系之系统,前所未有。A同志以强烈的哲学思辨、炽热深沉的民生情怀、坚定的历史担当和博大开放的全球视野,全面系统提出了一系列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演变规律、发展动力和历史使命等的崭新科学论断,形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成为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A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中国实际,顺应时代大势,把握时代脉搏,抓住人与自然和谐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中国历史智慧,吸收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教训,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着力解决生态问题怎么看、怎么办,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态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解

决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困境提供了答案,为开创我国绿色发展的新局面、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A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向标”,也是世界各国治理本国生态问题的“导航器”,同时也为治理全球生态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A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行。

一、A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最新成果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如何认识、把握、处理这一关系,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生态文明的核心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A生态文明思想,既源于传统的东方文化,又吸收了西方文化,是两者融合再创新的产物;既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新发展、新体现。

(一)A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传承和弘扬

A生态文明思想植根和升华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集众家之大成、取思想之精髓、汲历史之营养,让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源远流长,发扬光大。文明是人类社会理性的体现和社会进步的状态,渗透于美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发源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都是山林繁茂、植被丰厚、风景宜人、水草丰美、生态良好、适宜人居的丰饶之地,而人类文明的延续则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也是文明能够延续的基本条件。人类最初的文明是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四大文明古国,作为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之一,且成为唯一延续不断的文明, 中华文明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成功维护了自己的家园,积淀着丰厚的生态智慧。在生存理念方面,人要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论,坚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寻求人类永续发展的道路。在生态行为规范方面有:“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诗句,以幼鸟盼望母鸟的动人情景来感动人们,劝诫人类要善待动物;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

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格言,教育人要惜物、要节俭。在注重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孔子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曾子的“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

《吕氏春秋》中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要我们在取用自然资源时常怀有珍惜爱护之心及有节制地取用自然资源。这些绵延数千年的“顺时”“以时”“不违时”“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的质朴睿智的自然观、生态理念, 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启了尊重自然、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A生态文明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文化土壤和丰富的生态智慧。譬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A同志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秉承了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体现了中华文明生命有机体的思想,要形成“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传统节用思想,等等。

(二)A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

A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和理论品格,创造性地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一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和理论品格。A同志多次提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创造性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精辟总结。二是创新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人类社会的产生伴随着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马克思在初见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端倪时,就认识到要实现人的解放,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着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及人同本身的和解。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关键在于社会矛盾冲突的解决。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剖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源在于劳动实践,提出了站在自然看自然、正确认识和运用

自然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行完全的变革等人与自然和解思想。A同志强调,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A同志旨在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需要,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要义,又在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体现出保护环境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立足国内与观照国际相统一的三重意蕴。三是丰富和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不仅自然界是劳动者的生命力、劳动力和创造力的最终源泉, 而且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A同志强调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绿色GDP”概念及“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论断,并且强调“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 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这从基本理论层面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把自然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力范畴,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赋予了生产力新的时代内涵。

(三)A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再认识和科学把握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的两大基本关系之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发展史,也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好会带来社会崩溃、文明衰退,甚至消亡,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很多。回顾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古希腊文化、古印度文化、玛雅文化的兴衰,就可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是自然生态环境在影响着人类文明,特别是古文明兴衰,这些文明的兴衰都同它们所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消长、兴衰有关系。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有不少值得总结的经验尤其是汲取的教训。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但由于长期以来毁林开

荒、乱砍滥伐,这些地方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沙漠的扩展,毁坏了敦煌古城; 科尔沁、毛乌素沙地和乌兰布和沙漠的蚕食,侵占了富饶美丽的蒙古草原;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楼兰古城突然消失了。河北北部的围场,早年树海茫茫、水草丰美,但从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出现了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人类背叛绿色、毁灭绿色, 就是背叛自己、毁灭自己。失去了绿色植物的保护,土地将彻底失去生机,人类文明终将难以持久为继。对此,A同志谆谆告诫道:“这些深刻教训, 一定要认真吸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因自然而生, 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因此,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人与自然的关系史。A同志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世界上各种文明都需要在交流中互学互鉴,既促进各自发展,又取得共同进步。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内在要求。这既是一种文明保持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也是整个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繁荣的秘诀所在,这些重要论述完善和践行了对马克思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规律的再认识和科学把握。

(四)A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国问题的现实解答和正确导引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经济腾飞,我们在取得这一伟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非常惨痛的代价,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生态环境问题。毋庸讳言,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两百年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集中显现,呈现出了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过去的生态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接踵而至。针对如此严重的状况,A同志谆谆告诫:“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例如,前些年,北京乃至华北地区持续的雾霾,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对于老百姓来说,每天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卫生的水,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过得既幸福又健康,这就是百姓心中的“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从过去的

“盼温饱”到现在的“盼环保”,从过去的“求生存”到现在的“求生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内容,但目前我国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还存在明显不足,无法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顺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我们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此,“要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自觉地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协调推进人民富裕,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A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要求

A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一般规律,为开创我国绿色发展的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是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大力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一是要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体系的精神灵魂和内核, 是行动的引领和精神的动力,其核心是生态价值观念。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之中,逐渐把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刚性要求变为公民的行为自觉。要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提倡先进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绿色消费模式,广泛开展绿色行动。引导企业提高环境遵法守法意识, 推进绿色生产。充分发挥媒体和社会监督作用,营造良好生态文化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保护生态环境。二是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经济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载体和物质基础。要让生态环境价值化,以资源环境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使用价值为尺度,使用要付费,损害要补偿;要使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体系进入国民经济统计的核算体系中,真正让“绿水青山”转变为可计量、可考核;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抓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通过经济价值的实现,

有效反哺生态价值的永续发展,形成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统一。三是构建目标责任体系。让目标责任体系成为落实的组织保证,进一步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加快建立健全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认真对照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办法,建立起符合实际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实行差异化考评方式,对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县区,适当加大生态环境方面的考核权重;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从市级到村级层层精准细化责任;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坚决做到严追责,终身追责。四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落实的动力和制度保证。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要加快制度创新,补齐制度短板,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保障。要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试点,健全有效运转的生态环保市县乡村四级领导工作体制。要完善监管制度,完善实测、航测、在线监测等监管手段,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监管效率。强化环境执法,建立排污者责任制度,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等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五是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生态安全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红线”。生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久稳定,是国家安全体系重要基石。建立生态安全体系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有之义,是必须守住的基本底线。要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构建起全过程、多层级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加快实施“多规合一”,构建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通过政策导向激励、建立长效机制等, 切实保护好生态功能区;加强城乡统筹,严格执行城市绿地率等标准,完善中心村网点布局,逐步消灭农村垃圾房。要不断增强处置突发环境事件问题的能力。

(二)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是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发展阶段就是要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状况,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而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落实新发展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就是要将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将“生态良好”转化成“生活美好”。通过推动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要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把生态环境质量作为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的生产能力,使其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新动能”,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二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其精神实质就是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导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实践证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并非不可兼得。只要遵循生态规律,依靠绿色科技,壮大生态经济,着力造林绿化,就能既收获金山银山又拥有绿水青山,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而且, 绿色生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品牌效应,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不仅能让当地群众享有生态福祉,而且会吸引游客、人才和投资者,成为引来“金凤凰” 的“梧桐树”,加快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步伐。我们要牢固树立并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善待和保护自然中实现绿色发展,在顺应和尊重自然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承载着新使命,也面临一系列新挑战,需要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一大攻坚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是一个重要目标。对此,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有效地发挥统筹协调机制作用,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现代化。实践表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性及内在规律,着力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必须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必须要从整体上把握全局,坚持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向生态文明范式的转型,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是进一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之一。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传统产业的绿色低碳改造,加速行业对落后产能的调整,限制过剩产能行业生产,提高排污费标准,实施更为严格的排污、能源总量和强度控制;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 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加快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节能环保、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从设计、生产到营销全链条共生共融,实现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集聚化、低碳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转型;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推进能源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开发利用;加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工程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切实提升生态系统综合治理能力。要深入开展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创建活动,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三)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要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双赢。一是促进产业绿色发展。以生态促发展、推动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是必由之路。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把绿色发展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打造生态经济模式,促进产业绿色发展。要通过系统化、规模化的生态修复,使修复后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土地实现增值收益,导入洁能环保、生态文旅、生态康养、生态农牧业体验等绿色生态产业,让生态修复与绿色产业完美链接;要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让生态修复和绿色产业高度融合,打通生态修复与绿色产业的“任督二脉”,精准地设计短期生态收益、中期土地收益和长期绿

色产业收益的回报机制,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联动,让政府、企业、投资者、市场和社会利益共享,发展共赢;要创新打造“生态+”环保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模式,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解决生态业态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得、如何可持续这三个关键问题,使生态环保产业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二是狠抓绿色示范引领。要以“生态与产业并重,增绿与增收双赢”为原则,立足自然条件,把准群众期盼,聚合发展活力,坚持在创新中发展,做强集聚示范,引领绿色发展。要坚持将林业产业作为生态致富、走出小康绿色路子的重要支撑来培育,采取政府推动、宣传发动、企业带动、政策撬动的“四轮驱动”策略, 狠抓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引领林业经济发展;要结合退耕还林工程,打造示范基地,形成特色经济林成规模、上水平、出效益,真正让生态绿变成亮丽的发展底色,使特色经济林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让一块块土地、一片片经济林成为“绿色银行”,使群众尽享生态红利;要把特色经济林发展纳入乡村振兴、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补贴农户造林等项目规划,加强与农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部门的协作,充分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拓宽投资渠道。三是打造绿色品牌。要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条,打造绿色品牌, 提升产品附加值。要围绕“转方式、创品牌、健体系、促增收”的产业发展思路,着力构建“绿色品牌+”的产业体系,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打造绿色品牌;要坚持走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路子,依托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持续释放绿色生产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以发展山地绿色产业为目标,大力发展山地精品绿色产业,便其成为当地的“摇钱树”、特色牌;要紧盯市场和消费群体,围绕健康绿色便捷的理念,与时俱进地推出快销品、休闲品、调味品、配送品等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积极推行“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的产销模式,做好品牌创建,打造从生产到餐桌的产业链,健全产销对接;要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以绿色、优质农产品之势走向市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使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四是培育林下经济。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路子。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围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森林景观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等,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促进资源、技术、资本有机结合,形成产业规模;充分利用林下独特空间和优势资源,有效探索“林药、林菌、林油、林茶、林畜(禽)、林蜂”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深挖

“绿水青山”价值;围绕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引进林下经济市场主体,提升带动能力,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实行土地流转有“租金”、入股经营有“红金”、基地就业有“薪金”、订单农业有“定金”、代养托管有“酬金”,确保农民稳定增收;成立一批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培育林下经济专业农民技术员,拓宽“县内+县外” “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广订单产业,扩大林下产业效益和农民增收渠道。

(四)提倡绿色消费促进健康持续安全发展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积极倡导和推广绿色消费,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以绿色消费倒逼绿色生产,从而实现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重要路径。一是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绿色消费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消费理念,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而要实现对绿色消费理念的有效践行,就需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我们要摒弃消费主义倾向,强化资源稀缺意识和节约意识,以不对生态环境构成危害的消费理念指导消费行为,实现从过度消费向适度消费转变,从环境损害型消费向环境友好型消费转变,把消费限制在环境的承受能力之内。二是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是指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在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的同时尽最大可能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要倡导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将节约资源的意识渗透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浪费一度电、一块煤、一张纸、一滴水、一粒米、一滴油……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讲节约,处处讲节约”的良好风尚;要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完善信息发布的渠道和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的导向作用,大力进行绿色消费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开展环保、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低碳、低排为主题的宣传,引导人们转变旧的生活习惯,鼓励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自觉抵制消费陋习。三是增加绿色产品供给。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基点,充分发挥标准与认证的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增加绿色产品有效供给,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增加社会公众的获得感。一方面,政府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原则,通过完善产品环境标准,提高其市场准入门槛,在强制对环境影响大的产品退市的同时,运用税收减免、补贴、绿色金融等经济手段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完成落后产能淘汰,推

动产业绿色化;另一方面,作为绿色产品生产者的企业,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加快实施传统行业技术设备更新升级和绿色化改造,实施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绿色化循环化升级改造,倒逼产业体系向高端智能发展, 产业链向后端延伸。四是建立必要约束机制。A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相关部门要建立起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和完善促进环境友好和资源保护、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反对奢侈和浪费的法律法规,完善税收制度,抑制过度消费、奢侈消费、无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节约消费”“文明消费”,实现由高消费生活向绿色生活的转型。要建立绿色消费数据库,构建生态信用体系,通过信用评级与信息共享促进绿色消费激励机制的形成,让绿色消费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消费选择。

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

天津理工大学 徐梦馨

A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是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对于建设人民需要的美好生态环境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时代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1]党的十八大以来,在A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是,当前乡村振兴仍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困境, 实现乡村生态振兴任重而道远,亟须探索生态振兴的实践路径,从而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一、A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A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期所需要的思想理论之一, 是展望未来、不断发展的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3]。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人类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二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A的“两山论”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3]的道理,为实现发展和环保共赢提供了路径。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4]这实际上是强调要从民生改善和人民福祉的角度去改善生态环境。可以说,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民生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民生。四是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4]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法治不完善、制度不严格等原因造成的。因此,要加快体制改革、

健全配套机制,使之成为一种刚性约束。五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一个有机统一的自然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世界各国应当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

二、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的困境

我国能否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重点与难点都在农村地区。虽然近年来我国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依旧面临乡村生态保护意识欠缺、生态破坏问题凸显、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环境治理资金不足等生态困境,亟待破解,以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一)乡村生态保护意识欠缺

农民作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其生态保护意识的强弱直接关乎乡村振兴生态治理的成效。我国历来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为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但乡村生态保护意识整体上仍比较薄弱。

一是村民环保理念淡薄。由于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村民很少甚至完全意识不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而村民对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参与度较低。虽然近年来乡政府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越来越重视乡村环境治理工作,但是,我国乡村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主要是通过广播和入户宣传等传统的形式,村民往往对此比较漠视,认为这些举措与自己无关或损害了自身的利益。同时,由于受到传统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一些乡村居民的生活陋习也比较多,他们的社会道德观念薄弱,对乱丢乱扔垃圾、乱排乱放等现象视若无睹, 错误地认为不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二是部分基层村干部生态环保意识仍比较薄弱。在一些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村干部官本位和形式主义的思想依旧严重,他们一味地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支持污染严重的企业到当地投资,加剧了乡村生态污染。同时,部分基层干部对政府下拨的环保资金安排不合理,甚至据为己有,导致乡村生态治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这也是乡村生态困境的重要缘由。

三是乡镇企业缺乏环保责任意识。乡镇企业大多注重经营收益,缺乏环保意识,忽视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有甚者把偏远乡村当作生产的“垃圾堆”, 因工业污水排放、化学物质污染造成的生态问题时有报道、不容小觑。

(二)乡村生态破坏问题凸显

近几年来,我国加快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一些乡村居民为了满足自身利益的需要,仍坚持着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消耗,而且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导致生态破坏的问题异常突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地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产业类型多,农业收益是乡村经济的重要来源,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仍比较落后。乡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造成我国农业生产规模下降、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短期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乡村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围湖造田等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现象。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逐渐转向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由此产生的新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断涌现。

为了粮食高产稳收,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地自我修复功能逐步丧失, 加剧了土壤污染和农作物污染,也给乡村居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威胁。虽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为乡村地区提供了许多发展机遇,但部分地区乡村发展为了获得更大程度的“反哺”,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往往把城市中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乡村,让本就生态环保意识薄弱的乡村面临更多生态危机的影响。此外,当前相当一部分乡村地区缺少垃圾处理厂,也没有科学的处理方法,生活垃圾因在水塘沟渠、道旁地头随意乱倒、堆积而成为新的污染源。

(三)乡村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我国乡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体系还不完善,导致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进程相对滞后。

一是乡村环境治理法治体系不健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仅作出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对乡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缺乏相应的政策。随着乡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各种问题的不断突出以及新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现行政策很难满足当前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现实需要。对于乡村环境治理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并没有提及,只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这样一个下位法中有所阐述,显示了对乡村规划的保护不力。当前我国乡村环境治理法治体系的发展滞后于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乡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

二是乡村环境治理监管体系不健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范围涵盖经济、政治、生态等多个领域,各个乡村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又各有特点,因

此,各地政府很容易对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发生遗漏监管的情况[5]。此外,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乡村青壮年纷纷涌向城市[6],村子里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同时缺少专业人士的科学指导,仅仅依靠清洁工人定期清理垃圾、基层干部肉眼监督,很难做到乡村环境整治的常态化。

(四)乡村环境治理资金不足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近年来,国家正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投入的资金不断增多,特别是在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农业绿色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上。但是,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机制还不健全。乡村地区环境污染相对分散,加之缺少必要的环境保护设施,国家投入的有限资金难以填补乡村环境整治的缺口。乡村环境治理底子薄、覆盖面广、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 所以很难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乡村环保领域,导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不能快速推进乡村环境改造提升。同时,受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防疫支出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财政支持很难得到保证。科学技术在乡村环境污染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因环保资金不足造成研发经费紧张,导致相关技术、设备无法更新和产出良好的科技治污效果,严重限制和影响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及实施效果。

三、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实践路径

A生态文明思想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指引,是进行乡村生态治理的行动指南。它直接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和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并将环境问题解决作为民生重点领域加以部署。新时代,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必须坚持A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

(一)提高乡村生态环保意识

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其生态意识的提高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因素。要通过创新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手段,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比如,将A生态文明思想等内容的宣传和当地乡村特色文化相结合,把生态文明知识融入到当地戏曲等特色活动中,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现出来,调动村民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成为绿色生态的建设者、维护者[7]。同时, 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比如,环保部门可以通过人们使用频率较高的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推送乡村生态建设的视频,引导农民摒弃以

往乱丢垃圾、乱排污水的习惯。

基层工作人员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要带头学习A生态文明思想,提高自身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带领村民建设绿色乡村生态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8]。要坚持A总书记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念,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必须结合当地乡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产业布局,针对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要求限期整改;企业也要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乡村生态环境为代价,坚决拒绝把乡村当作自身生产的垃圾堆。

(二)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针对我国乡村生态破坏问题严重这一现状,必须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这不仅为乡村生态建设奠定了基础,而且对提高乡村生态治理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针对我国乡村突出的农业污染问题发力。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从根源上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强化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使命和任务,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要加强国际联系和国际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生态治理技术和经验,更好地服务于乡村生态治理工作。此外,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社会事业,农民作为乡村生态治理主体,必须认识到生态治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思想,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要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设立专门的垃圾处理站和污水处理厂,提高对污染源的治理效率,降低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对乡村的传统旱厕或者是露天厕所,要积极进行“厕所革命”,以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人们生活品质。乡村生态治理体现在方方面面,要认识到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切合当地实际的治理路径,并将之落实到实践中,以强化生态治理、夯实乡村生态振兴。

(三)健全环境治理体系

完善的环境治理体系是进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必须充分发挥环境治理体系的作用。

一方面,完善乡村环境治理法治体系。一是完善乡村生态保护的立法工作。现阶段的环保立法大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无法精准应对乡村环境污染点多、面广、隐蔽、分散的特点。为此,必须结合乡村生态环境各种污染问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乡村环境治理的立法工作。二是强化乡村环保的执法力度。要着力解决乡村环境执法中的“踢皮球”“零执法”等问题,明确环境执法中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提升执法效率。三是要充分发挥村民守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村民的环保法律意识,让生态法治文化深入人心,以保障乡村生态治理的有序推进。

另一方面,健全乡村环境治理监管体系。一是创造条件实现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监管工作常态化。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制定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和制度,并真正落到实处;成立专业队伍定期对乡村生态环境进行督查,以便及时、高效地解决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二是健全村民参与机制。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利用乡村宣传栏、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乡村人口接触较多的宣传载体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让村民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生态恶化的危害, 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类污染事件进行监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工作“阳光化”建设,使村民能通过信件、电话热线、官网等渠道更便捷地参与到督查与举报工作中。

(四)加大环保资金投入

乡村生态环境破坏大、难治理,这就决定了生态治理工作的成效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一方面,国家要继续加大对乡村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增加对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重点项目的投资规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科学合理规划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尤其是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研发资金的投入,以便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污染治理效率。

另一方面,在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投入十分有限的情况下, 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调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政府可以采取降低税收等方式来提高乡镇企业融入乡村生态建设的参与度。A的“两山论”思想强调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有益于新时代的乡村生态治理。要教育引导社会企业深入学习和理解乡村

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正确认识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而促进社会企业加大对乡村生态建设的投资。

三、结束语

A生态文明思想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做出的系统科学的生态战略布局指南,为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提供了重要思想武器。以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将为我国乡村地区的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提供新思路,同时有利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高人们参与乡村振兴的获得感、参与度。

A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海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18-19A生态文明思想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建设美丽中国、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指导。自“A生态文明思想”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以后,学者们主要就A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渊源、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基本特征、理论价值和实践路径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上述成果大多是从现象层面进行阐释,在中国知网以“A生态文明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关键词进行“篇名”检索的期刊数量仍较为匮乏。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视域,将A生态文明思想置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以深刻把握A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蕴。

一、A生态文明思想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紧紧依靠人民、为人民造福,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也是贯穿A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灵魂。“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2]137,“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2]144。把握A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领会A生态文明思想的真谛,必须深刻理解A生态文明思想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立场。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出发点

历史上,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专门就生态文明建设展开论述,但究其一生一直都在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不懈奋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追求人与自然和解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批判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历史。

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导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也是逐利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物为本”的社会,在这种体制下,工人的健康受到漠视。马克思第一次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人类追求幸福代言,认为人类的幸福应该在现实中去寻找,而不能在社会生活之外。正如其曾经指出的,“人

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505。要实现现实中的幸福,就必须消除同自身对立的异己力量,从而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解。

人要实现幸福,就必须找到体现人本真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劳动实践。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劳动已经发生异化,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劳动给工人带去了劳累、疾病、痛苦、贫困、不自由、不民主,即“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4]53。这样的劳动不仅只能作为工人谋生的手段,还阻塞了工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通道。因此,要想回归人的本性,就要找到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幸福之道,让人们能够在幸福的美好社会中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A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放在了突出位置上,提出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目标,其本质正是要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让人民群众从被污染的环境和被破坏的生态中解放出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让人民群众享受生态幸福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立场。A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忠实践行者,他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理念,将生态环境与政治问题和民生问题放在一起论述,提出了“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2]359。在这里,A首次将“生态环境” “政治”和“社会”三者并列起来进行分析,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落实到为人民谋福祉的逻辑上,事实上就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凸显出来, 把生态文明提高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让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深入人心。

建设生态文明是民之所向,政之所为。A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既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又着眼于子孙后代的生态权益,进而实现人们对绿色生活的向往、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生态生活的向往越来越迫切,这就亟需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生态难题,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享受生态幸福。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现实生活中,我们所享有的一切成果,都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基

本特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征程中, 不能仅仅靠政府来推进,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合力。正如A所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当前,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梦依旧任重而道远,仅仅依靠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整治生态环境问题,并不能解决现实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必须明确,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引导人们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要在全社会开展绿色行动, 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在推动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的工作中植入更多生态元素。建设生态文明是14亿多人民的共同事业,每个人、每个社会团体都应承担起建设者和参与者的责任,进而汇聚起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力量。

二、A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一)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坚持了唯物辩证的普遍联系观

马克思曾经指出,“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3] 516。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整个地球史是自然界的长期发展史,自从有了人类, 自然界就不断成为“人化的自然”。随着人类不断进行生产生活,“自在自然” 的边界越来越小,“人化自然”日益占据上风,自然界逐渐被打上了人类社会的“烙印”。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事物都可以通过联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论断,坚持了唯物辩证的普遍联系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本质上是指人在自然中孕育,自然在实践中人化。因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内在统一的,是彼此依存的“生命共同体”,这要求我们对待自然要像对待我们的生命一样珍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体现了A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

A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49-50 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双向互动、相互依存。要实现人与

自然和谐,从整体上将人与自然融通起来,就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深刻把握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融共生的内在关系。一方面,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能源、栖息地,这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前提,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6]。另一方面,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影响和改造着自然环境。对自然友好,自然就会馈赠给人类福利,破坏自然,自然也会疯狂报复人类。正如A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提到的,“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7]。因此,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命运与共、利益交互的联合体”。

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在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的能动性体现在人可以对自然进行认识和改造,但是改造的效果如何,体现在人能否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即在改造中实现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其中,尊重自然,就是要明确自然对于人类的价值,不能为所欲为改造自然;顺应自然,就是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保护自然,就是要把自然看成是人身体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是生态现代化的一种新模式,它打破了西方现代化所谓的要想追求利润最大化就要打破人与自然和谐状态的思维定式,将人与自然的对立转化为二者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解”。

(二)提出“生态生产力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而自然界本身也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就是自然生产力。众所周知,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有三个: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者缺一不可。现实中,人类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前提是获得生活资料,而满足生活资料必须通过生产力创造出来。其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有相当一部分源于自然界。因此,从自然界获得的生产资料是一种自然生产力。传统发展模式下的提高生产力,人们主要把精力聚焦在提高人的知识才能、改进生产工具方面,而往往忽视了自然生产力(生态生产力)。马克思一语道破这个真谛,提出了在整个生产力体系中, “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8]。

基于此,A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9]的“生态生产力”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生产力观。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的资源只有为人类所用才能发挥生产力的作用。换

句话说,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是一个复合系统,自然生产力绝不仅仅是单独“个性化”的生产力,而是作为整体发挥作用的,不只是手段和工具。因此,就把对自然的保护和改造提高到对生产力的发展和对人的提升上来,即生态环境越好,社会发展越好;社会发展越好,才更吸引人; 人的知识技能和生态的完美结合,就会召唤出强大的生产力。

在现实世界中,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则是无限的。只有将开发和利用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给自然界修复的时间和空间,自然界才能给人类提供相对持续的资源支持。因此,要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统一起来,不仅要看到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更要看到自然环境的经济价值,不仅要看到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还要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双赢性。

(三)提出“绿色科技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是“最明显的字面意义而言的革命力量”。马克思在分析科技与自然的关系时,并不是单单研究科技对自然的改造,而是将其置于社会现实层面,通过社会实践将科学技术、人与自然联结起来,认为科学技术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变革,通过人类对技术的运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生产效率。

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引起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变革,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前景。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性生态问题。因此,要对科学技术进行生态转型。

绿色技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绿色技术以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为指导,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根本,改变了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人类要通过加强绿色技术研发,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通过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动绿色转型。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发展新兴生态产业,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从源头上解决环境污染,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推动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当前,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日益短缺,不发展绿色技术,人类发展没有出路。绿色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新能源替代技术、环境检测技术)作为新兴产业,集“科技化+生态化”复合发展模式于一体,

可以跳出资源稀缺的发展“瓶颈”。粗放型发展模式,主要靠要素驱动,发展后劲不足。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弯道超车”,就必须发展绿色技术。绿色技术是健康技术的代表、环保技术的体现、低碳技术的象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关键就在于绿色技术创新。因此, 依靠绿色技术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也将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

(四)提出“环境民生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1],A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心系百姓。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号召全党不光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需要起初是极少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进入新时代,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单纯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对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环境质量优不优、生态环境美不美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A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政治结合起来,将“环境”纳入美好生活中,提出了“环境就是民生”[2]362、“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362的重要论断。生态文明建设好不好,直接关乎民心向背。中国共产党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A生态文明思想还体现在共同富裕领域。一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好,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生产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我们“做大蛋糕”;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也体现在生态领域,即让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这有利于我们“分好蛋糕”,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五)提出“严密制度保障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改革观

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的弊端,进而不断完善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上日程,对生态文明体制进行改革就是为了消除不适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旧体制。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当前,我国资源危机、环境恶化形势日益严峻,尽管党和国家提出了多项环境保护具体措施,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局势仍未从根本上得以扭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因此,必须加快生

态文明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A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国家治理问题,深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并强调要完善治理机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在生态体制方面的鲜明体现就是“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目的是要用制度和法治把生态环境治理好。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也是绝大多数人反映的强烈问题。因此,必须健全生态环境制度,通过完善生态环境制度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必须从源头整治、到过程补偿、再到末端修复, 要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当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不能仅仅由政府管理, 还要强化市场的调节能力,完善社会的治理能力。总的来说,就是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公众配合”的环境治理体系,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集聚合力。同时,还“要加大环境督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12]109-110,保证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和环境守法护法的各个环节畅通无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A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运用

(一)运用实事求是分析方法建设美丽中国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透过复杂现象把握

事物本质的根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认清国情、把握规律的强大思想武器。实事求是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主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从而根据新的形势和条件制定不同方案。自然界并不是一开始就威胁人类的,对人类的真正报复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更加凸显。特别是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让人类意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A立足中国和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2]7的重要论断。事实上,生态环境恶化不是一天造成的,是在发展中不断累积的结果。中国的生态问题是在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进程中、在短期的时空压缩中产生的,由此导致了生态环境新旧问题的叠加,治理难度极大。因此,保护好生态环境、治理好环境污染,就必须立足中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重现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此外,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立足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国的实际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能否如期建成,生态环境质量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中国未来的发展绝不能走西方以生态环境换取工业化发展的道路,而应该走现代化与生态化相互融合的现代化之路。换言之,未来中国的现代化必定是“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13]的现代化。

(二)运用战略思维方法谋求人类永续发展

战略思维,就是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长远谋划、放眼未来。“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14]。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类发展的长远大计,必须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谋求人类永续发展。

第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12]7。过去,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把发展经济作为重要工作政绩,对生态环境治理重视不够,而生态环境建设虽然较早提出来了,但对于生态政绩的考核并没有真正付诸实践。A多次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12]7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未来性,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乎民族未来。因此,既需要明确方向,规划好蓝图;又要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

第二,从战略高度认识“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哪个国家的个别现象,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A强调:“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15]。世界各国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携手共建地球美丽家园,寻找解决全球性环境治理难题的共同点。但是, 在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上,要坚持共同而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生态环保技术先进、资金充足,在历史上曾经给生态环境造成过严重破坏,应该在治理环境问题上承担更多责任。

中国在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上,发挥了“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2]364的角色。为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同世界好多国家在联合国宪章规定的框架内,制定了治理生态环境的条约,例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面对全球环境问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

政策体系”[7],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方向。

(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破解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难题

长期以来,对于如何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一直处于无解状态, 因此“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也成为争论的焦点。“生态中心论”过分强调生态环境的中心地位,把发展经济置于次要地位;“人类中心论”则恰恰相反,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一切发展都要为了人,因而把对自然的保护置于次要位置。总的来看,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在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A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对矛盾分析法的巧妙运用,把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看成一个整体,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难题指明了方向。“金山银山”代表的是物质上的富裕,“绿水青山”代表的是环境的优美,二者都给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贴上了“标签”。因此, 一方面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正如A所言:“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 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2]362。另一方面还要坚决摒弃“唯GDP论英雄”的做法,坚决反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短期功利性, 做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将不复存在,更不能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因此,人类追求幸福生活并不仅仅只是“金山银山”,更重要的是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的“绿水青山”。因此,发展经济“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

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这一发展理念的最大创新性亮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说“绿水青山”可以变成“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也可以变成“绿水青山”。A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2]361。“绿水青山”的价值是多维度的,有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使用价值、生态价值,等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质上就是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绿水青山”是一种自然生产力,可以为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提供优美的自然环境、提供优质的自然资源,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劳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涌入,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金山银山”是经济财力,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就能把各方面

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聚集起来,形成最大的“合力”,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创收和生态创收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四)运用系统思维方法找到解决生态难题的最佳方案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按照一定排列组合构成的统一整体。坚持系统思维要求考察事物要注意事物部分和部分、部分和整体、系统和环境间的联系, 从而进一步认清事物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解。“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12]8,必须立足现实,以系统思维方式整体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分而治之的问题。如果“治水的只管治水”、“治沙的只管治沙”,环境治理的成效就不显著,甚至白费力气。因此,治理生态环境问题,防治生态污染, 不能由单独部门负责,而应树立系统性思维,由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全盘考虑、协同治理。

A提出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对系统思维方法的科学运用。在自然界中,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都不是作为单独的生态要素存在的,而是各生态要素之间彼此相连、命脉相依的有机体。因此,对自然界的认识必须要树立系统性思维,把自然界看成一个有机整体,按照“统一保护、修复、治理”的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A还提出要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也是对系统思维方法的科学运用。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安排、谋求长远发展,不能“单打独斗”,要构建起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协同推进的环境治理体系。同时,还要构建起从“保护—修复—治理” 的联动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闭环系统”,集聚各方面环境保护的合力。

此外,A还提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也是对系统思维方法的科学运用。生态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守护地球、保护家园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地球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正是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地球才生机勃勃;而只有生态系统稳定,人类才能永续发展。

(五)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思考人类生态文明发展规律

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之基。纵观全球文明史,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都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比如,四大文明古国早期都兴起于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当然,生态环境好,人类文明就越发达;而人类文明越发达,也意味着对自然的开发越早;对自然开发得越早,相应的生态环境也更易遭到破坏。历史上某

些文明衰落,比如玛雅文明、楼兰文明等,就是生态环境退化的结果。

从人类文明进程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新形态。之所以说生态文明标注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是因为生态文明时代人类能够克服原始时代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态,扬弃农业文明时期特别是工业文明时期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激化人与自然矛盾的资本逻辑,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历史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欧洲最先起步,西方工业文明也较东方文明发达,但是粗放型工业化发展模式,造成了诸如环境污染、耕地减少、森林毁坏等一系列“生态病”。历史上曾经环境优美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地区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变成了不毛之地,这正反映出文明的衰落与环境的破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建设生态文明问题上,A极具历史视野和大历史观,他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深刻揭示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全球生态发展史,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2]6的论断。这一论断站位高远、思想深邃,瞄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深刻阐释了生态环境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新的部署,进一步明晰了未来绿色发展的前进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对未来五年绿色发展规划作出了统筹安排,使我们离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党的二十大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形态指明了方向。

(六)运用底线思维方法维护生态安全

底线思维是A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思维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A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底线思维,给保护生态环境划了条“红线”,不仅补齐了短板,还加固了底板。

划定生态红线体现了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底线思维。划定生态红线并不是放缓经济发展脚步,而是为了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安全性。如果等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再去治理,就会超出资源环境承载

能力,加大修复成本和治理难度。因此,划定生态红线为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找到了一把“公开讲话”。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地区划定生态红线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而且要根据全球及国内生态问题的复杂程度,对生态红线界限适时进行调整,特别是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更要加强环境执法监管, 坚守生态红线。

划定生态红线体现的底线思维方法是一种前瞻性思维。忧患意识通常表现为对某事物的紧迫意识、危机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在民族大义上往往表现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只有做到时时刻刻保持清醒,充满忧患意识, 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才能将责任和担当转化为内心深处的实践力量, 从而担当起历史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划定生态红线体现的底线思维是一种积极主动性思维。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能就此认为人类在客观事物面前无能为力。底线思维就是要做到“遇事不慌、有备无患”,通过科学研判形势,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积极主动地寻找方法来应对风险挑战。

A生态文明思想在大田矿山治理中的实践探索

中共大田县委党校 王志斌

“A生态文明思想是来自实践、面向实践和服务于实践的,这个实践概言之就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就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就是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道路。”[1]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的矿产资源丰富,但在长期粗放开采的过程中造成了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大田县委、大田县政府用A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推进矿山治理工作,采取了有效措施,使A生态文明思想在大田矿山治理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具体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启示。

一、大田矿山资源开发后需要进行治理

大田开矿的历史悠久,矿业是大田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长期粗放开采, 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因而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理和修复。

(一)矿产资源丰富,开矿历史悠久

大田素有“闽中宝库”之称,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矿产种类丰富,有煤、铁、石灰石、铜、铅、锌、钨、锰、硫和瓷土等多种品类矿种,其中煤炭、铁矿、石灰石、铅锌矿为优势矿产,是全国首批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福建省五大铁矿区之一、全省建材水泥原料基地县,矿产种类、藏量和价值居福建省前列、三明市之首位。大田矿产开发历史悠久,自1332年起就有采矿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据大田县志记载:“宋代,境内已采矿炼铁。元朝,仕坑采石烧灰名扬四邻。明朝,‘徽人’徙入冶炼,采炼大增。清朝至民国,县内矿业曾几度兴盛,‘铁银课税,系省之众’”。

(二)矿业经济繁荣,支撑转型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由于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大矿大开, 小矿放开,有水快流,加强管理”的政策,大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1987年,大田被原煤炭工业部列为“全国一百个重点产煤县之一”,被福建省定为三明钢铁厂主要原料基地之一。矿产资源开发对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11-2013年大田连续三年荣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大田近年来经济转型发展,矿业经济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据统计,2019年大田矿业总产值仍然达到13.53亿元,利税2.35亿元,约占大田税

收收入三分之一,仍然是大田经济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支撑着大田经济的转型发展。

(三)长期粗放开采,需要治理修复

大田矿区面积大,开采历史悠久,但由于开采方式多为露天开采,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之一。至2008年底,大田已开发利用的矿区面积达720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1/3,仅银顶格—川石、上京—太华、建设—广平三个铁矿区环境重点治理区域面积就达215平方公里。根据2011年遥感普查,大田矿山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8.52万亩,占大田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6.50%。又由于大田地处闽江中上游,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河道矿渣淤积,河流水体酸化,严重影响了闽江尤溪流域行洪安全和闽江水质,进行矿山生态治理修复势在必行。

二、大田矿山治理实践的主要举措

针对因为矿山长期粗放开采造成长期水土流失需要治理修复的情况,大田自2012年以来,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采取以下措施对大田矿山进行了综合治理。

(一)严管审批流程,减少矿山开采

大田通过关停并整的管理方式对矿产资源管理进行调整,严格控制矿山开采数量,极力减少因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一是借势政策,进行严格审核。通过采取煤炭去产能政策性关闭、不符合生态要求强制关闭及过期采矿权清理等方式,逐步淘汰、关闭矿山,大田在册矿山从2012年的175个减少至目前的86个(其中有效证矿山60个),面积减至24.49万亩。二是借势环保,加强整改限制。按照国家和省、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部署要求,将生态红线与各类保护区内矿业权进行比对分析,对4个涉及森林公园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采矿权,采取整体注销退出、扣减重叠范围等措施,彻底消除保护区范围的矿山开采活动。三是借势转型,促进集中整合。推进矿产资源整合重组,对没有深加工产业的矿种(除普通建筑用砂石外)不新设矿权,对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三废”排放达不到要求、不能落实“边开采、边治理”的矿山不批准或申报延续登记。

(二)科学监测数据,精准治理矿山

坚持规划先行、创新引领、智慧管控,建立健全矿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体系。首先,全面摸清家底,做到有的放矢。2018年,大田54个废弃矿山存在水土流失的31个,流失面积3793.51亩。大田据此编制了《矿产资源总体规

划(2016-2020年)》,2020年底前完成23个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2025年底前完成31个废弃矿山自然复绿或生态修复,形成“新帐不欠,旧账快还”的治理格局。其次,加强院校合作,做到科研先行。大田县委与福建省委党校共建“生态文明建设教学科研基地”,并主动对接福建农林大、福建林科院、福建地质工程勘察院、福建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院所的新技术、新理论, 福建农林大的巨菌草种植治理矿山水土流失技术在大田得到了广泛运用。最后, 实行智能监测,做到精准防治。在福建全省率先开展“天地一体化”水土信息数据中心试点,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与现场水土流失实地情况比对与分析,动态监测企业水土流失,实现一矿一策、一地一策。

(三)科学转型发展,引进绿色产业

大田治理矿山模式按照A生态文明思想要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将矿山水土流失治理与土地综合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积极探索资源型县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是坚持高效利用,探索“五园”模式。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农则农、宜建则建”的原则,根据矿山地质条件、产权性质等不同类型,实行分类治理,探索实践矿山治理“五园模式”, 逐步将废弃矿山建设成为工业园、现代农业园、光伏园、公园、家园。二是坚持示范引路,建设绿色矿山。在福建省率先开展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试点, 坚持“三严三减两推进”,积极推动大田所有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活动, 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新模式、新机制、新制度。三是坚持转型升级,发展接续产业。大田牢牢把握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改变矿产资源开发“家家点火,户户冒烟”以及矿业经济“一支独大”的格局,大力发展“两茶一硒”特色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新材料、文旅康养等生态产业。

三、大田矿山治理实践的成效

大田将A生态文明思想在矿山治理工作中实践,通过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多措并举,矿山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为“一减一增、一转一变”。

(一)矿山水土流失减少

废弃矿山是国家资源,也是国家重点维护生态环境重点关注的资源。经过矿山治理,大田的废弃矿山水土流失现象已经大幅度减少,生态发展趋于稳定

状态。大田矿山裸露面积从2011年的3.45万亩下降至0.76万亩,矿山恢复治理率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列。大田银顶格—川石矿区作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水土流失现象大幅减少,甚至不再发生。大田通过科技助力矿山生态水土流失治理,实行绿色转型,全力打好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 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为大田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矿山绿植面积增加

大田痛下决心整治经年沉疴,通过对三个矿区的废弃矿山生态治理修复, 将恢复林地绿化面积2800余亩,耕地面积300余亩,增加工业用地面积44.3亩。大田还逐步恢复矿区生态系统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和净化大气的功能,对大田主要废弃矿山恢复生态功能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人工生态化治理, 漕渠撒草籽的治理方式治理后,大田川石矿区现阶段绿意盎然。2012年以来, 大田共完成造林绿化13.72万亩,林木蓄积量增加到1309.5万立方米,获评“省级森林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三)矿山产业实现转优

大田在对矿山生态治理与修复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治理,通过引进重点项目,实施废弃矿山的复垦,把废弃矿山打造成农业园、田园、公园、家园和工业园,创新了“五园”模式。同时,把治理好的矿山与产业转化结合起来。目前实施了蛋鸡养殖、大棚蔬菜种殖、光伏发电等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如引进总投资6亿元的蛋鸡产业化项目,可日产鸡蛋15吨以上,使原来荒芜的废弃地变成了绿色的“聚宝盆”。在废弃矿山生态治理中,大田还采取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耕地开发与植被恢复相结合、景观建设与荒坡治理相结合、工程建设与项目引进相结合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大田矿山总数比2012年减少56个,催生了清航无人机、科华石墨等一批绿色环保企业,被授予“中国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县”,福能集团仙亭煤矿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绿色矿山创建试点。

(四)矿山环境变得更美

大田是闽江、九龙江、晋江三大水系支流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福建全省12 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近年来,大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矿山开发导向,加强矿区综合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经济与环境并行,不断改善矿山环境治理的现状,让矿区美

丽“蝶变”,环境空气综合指数进入全省前十,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达到100%,获评“省级生态县”,有7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10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实现“矿区增绿、乡里增地、农民增收”的多重效益。

四、在大田矿山治理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启示

A生态文明思想在大田矿山治理实践给大田带来的成效和变化,使当地群众发出“开矿历史六百八,治理始于十八大”的感叹,所获得的经验启示主要有:

(一)转变思想观念是治理的前提

A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田在面对因为矿山长期粗放开采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时,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的思想观念,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大田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来抓,在矿山治理过程中引进绿色产业,实现了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收获了“金山银山”。

(二)加强党的领导是治理的关键

党的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也是搞好大田矿山治理的关键。大田县委县政府把矿山水土流失治理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坚持党政同责, 成立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工作领导小组,连续15年在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建立县、乡、村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分片包干负责制,推动矿山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三)履行企业职责是治理的保证

大田在矿山治理过程中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补偿”的原则,明确在建矿山企业是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和责任人,落实矿山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治理改造同步的策略,使“矿开到哪里,生态就恢复到哪里”成为矿山企业的自觉行为。大田还规定矿山企业如果治理工作外包给第三方企业,签订矿山开发合同时需要明确企业的主体职责。

(四)矿山绿色转型是治理的根本

大田在矿山治理的过程中,面对当年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统筹大田的矿产资源,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按照高质量发展

要求,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动资源型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升级,逐步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矿山水土流失治理新路子,让广大群众在治理矿山水土流失中得到了实惠。

(五)谋求综合效益是治理的目的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田在矿山治理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探索“开发式”治理、“五园”治理模式,引导社会资金、资源、资产要素投入,使矿山生态治理和修复不仅给大田带来了生态效益,而且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结语

A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应该携手努力,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3]大田矿山治理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结合大田矿山状况,具体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A生态文明思想,取得了矿山治理的明显成效,为探索生态文明的治理经验,坚持矿山绿色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具体实践A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启示。

A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孕育的三重逻辑及当代价值

昆明理工大学 许勇

A同志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运用,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福建的具体实践相结合。2018年5月18日A同志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说:“我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任职于正定、厦门、宁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期间,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a任职于福建期间,A同志开始在更广阔的区域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率先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生态思想,并大胆地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A同志关于生态文明的实践和思考,为其主政全国之后的A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和思想素材。

一、历史逻辑:A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孕育的历程

想要深刻理解A生态文明思想,就必须追根溯源,梳理其理论生成发展的历史轨迹,特别是其在福建孕育的历程。

(一)首次在经济特区的建设中提出创造良好生态(1985—1988年)

随着厦门经济特区在发展范围、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上的提升,针对厦门的工业化发展与环境冲突问题,A同志开始关注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首次提出创造厦门市的良好生态环境的概念。A同志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 与今天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五位一体”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当时厦门15年的社会发展战略中,强调环境优美是厦门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把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厦门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为厦门经济特区的长远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对此给予了“厦门

是第一个提到生态问题的”a高度评价。由于围海造田、人口和工厂数量的增加、城市污水排放,厦门市的筼筜湖变成了民众嗤之以鼻的“臭水湖”。1988年3月, A同志主持召开的以整治筼筜湖为主题的会议,针对筼筜湖的污染,开创

性地提出了“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湖泊治理20字方针,把握治理的着力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推进筼筜湖大规模的治理。A同志到贫穷落后的军营村调研,针对山区农村对林业

不太重视,农村基本上是荒山的实际情况,提出要做好森林绿化“山上戴帽, 山下开发”,明确军营村的生态定位,大力植树造林,提出走绿色发展的路子, 成就了今天的绿水青山。总的来说,A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从制定厦门

未来15年的经济发展规划到筼筜湖的综合治理,再到军营村将生态保护与生态致富相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的生态文明实践,给厦门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二)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于林业发展中(1988—1990 年)

在林业方面,由于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恶化,森林覆盖率低,进而导致森林资源匮乏,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生态问题,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A同志开始逐步探索林业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生态效益,并更加重视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强调林业作为地区经济的突破口,以生态资源拉动地区的经济增长。A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结合闽东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生态实践。针对宁德山多靠海的地理位置,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致力于依托山海资源,念好山海经,林业资源不仅能够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还是实现闽东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A同志深入思考山地林业资源与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联系,意在通过提高林业资源的生态价值,把握林业资源转换为生产力效益的重要作用,体现了A同志对生态资源价值的独特认识,最终把林业资源提升到脱贫致富的战略地位。把林地像农田一样承包到户,“由民所管,为民所用,为民谋利”,最终这场从福建起源的改革,逐步开创了全国林权改革的新局面,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b。“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一直被A同志沿用至今。

(三)在省会中心城市提出“城市生态建设”(1990—1996年)

从特区城市到地方区域再到省会中心城市,A同志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实践由浅入深的层层推进,其生态文明思想从经验总结不断上升到认识论的高度。1992年,A同志敏锐洞察到邓小平同志发表的南方谈话的重大政策信号,以超前的眼光、宏大的格局主导编订了关于福州未来20年的发展规划,即“3820”工程,将“城市生态建设”提升到了新的高度。A同志对“城市生态建设”提出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了福州生态立市的战略目标。二是重视中心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不以追求经济发展为单一目标,不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加强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对生态环境的整治。1993年,A同志到永泰县调研指出,永泰是福州的后花园,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永泰的发展方向就是绿水青山,永泰县在清晰的生态定位下,抓住自然环境优美,农业和

林业资源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检验,福州人民贯彻A同志的“马真精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在一张20年发展规划的蓝图指引下,全面实现了“3820”工程的规划目标。实践证明,“城市生态建设”的设想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不仅体现了A同志对福州自身情况的精准定位和准确把握,还体现了A同志战略布局的高瞻远瞩和战略思维的世界眼光,为21世纪福州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四)主持编写“生态省”建设规划(1996—2002年)

A同志持续关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实践的范围扩大到省域范围内。1996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A同志为了进一步推进“生态福建”建设,率先在福建启动了“生态省”的规划建设。随后,A同志提出了福建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规划的概念。aA同志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组织编制《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明确了福建未来发展的生态定位。以福建省的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的发展状况为基本特征,以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城乡生态环境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为聚焦点,以打造协调发展的城乡环境、人与自然动态平衡为目的。A提出建设“生态省”的发展规划后,首次在生态实践中提出了创建生态文化的理念, 强调大力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强化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以生态文化推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在具体的实践层面,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塑造层面都进行了新的倡导,围绕“整治餐桌污染”,绿色消费、绿色文化等方面提出创建文明进步的生态文化。《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为福建“生态省” 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分阶段为福建“生态省”建设的稳步推进提供了目标导向。这一系统性、科学性的决策,充分体现了A同志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地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工作作风和优良品格。

二、理论逻辑:A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孕育的理论内涵

(一)生态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开始初具雏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观点,A同志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运用辩证思维系统论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到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坚守的重要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表述虽然是A同志任职于浙江正式提出的,但这一生态理念早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已经体现出来,虽

然在表述方式上不同,但其内涵实质却是相通的。

1985年,A同志上任厦门市副市长,厦门市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城市, 城市建设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在这工作期间A同志非常重视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在探索厦门自由港政策中,把握经济特区发展的科学规律,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生产。a这与A“两山论”生态理念的理论内涵同频共振。1997年,A同志到三明调研时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 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b对生态资源的生态价值做出重要论断, “两山论”的思想在这个时候已经初具雏形,充分体现了A同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和未来生态价值的预判。2000年时,福建经济的发展因人均耕地全国最少和自然灾害交替频发受到阻碍,针对“经济发展付出一些生态环境代价在所难免”的观点,A同志提出“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在福建“生态省”的建设目标和实践中,A同志非常关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A同志主政浙江后,逐渐形成的以绿色为基调的生态发展观以及“绿色GDP” 概念。d在福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生态建设理念与今天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是一以贯之的,可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生态发展观在福建期间已经初具雏形,是对福建过去的生态实践和生态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和创新发展。

(二)生态系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创新思想开始应用于实践

A总书记指出,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e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认识和治理生态环境中坚持系统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A生态文明思想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兼顾整体与局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则,坚持自然系统内部各要素综合治理的整体观, 推进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综合协调发展。站在新时代看A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性,体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之中。在福建工作期间,利用整体性思维开展自然系统中的和谐自然观实践,A同志提出“修了一道堤,人行车通问题解决了,但水的回流没有了,生态平衡破坏了,这类傻事千万干不得!”f集中体现了A同志运用整体性、系统性思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而不是机械式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跨越多年,与今天A同志提出的“人与自然是

命运共同体”的生态理念不谋而合。在早期福建的环境治理中,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针对长汀的水土流失、筼筜湖水体恶臭、垃圾成堆,木兰溪

的洪涝灾害,开始逐步关注环境污染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逐步探索出从污染源头的控制到环境污染整治的双管齐下,特别是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中提出“把农业综合开发、山水林田路综合开发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结合起来”g。福建早期的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折射出A同志“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强调运用系统论的思维方法来管理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遵循的生态原则,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生态民生观: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开始呼之欲出

A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b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一切”的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生态发展观问题,更要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问题,也就是要强调生态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生态民生观问题。

在早期福建的生态实践中,生态民生观主要表现在:首先,从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入手,1988年3月,厦门筼筜湖污染严重、水体恶臭、垃圾成堆,对老百姓的居住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筼筜湖变成了厦门民众嗤之以鼻的“臭水湖”, A同志从厦门民众的居住环境入手,推进筼筜湖大规模的治理。其次,利

用生态资源帮助老百姓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1988年9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A同志关于贫困地区是“弱鸟”的判断不仅非常形象,而且非常准确。c针对宁德地区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区的特殊情况,A同志深入思考山地林业资源与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联系,考虑到林业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生态效益,以生态促发展,最终林业资源成为闽东人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体现了“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绿色发展理念。最后,从“绿色产业”的提出到以整治餐桌污染为契机,在《福建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构建生态农业模式和生态农业系统,推动绿色产业强省建设。”d从强调“绿色产业强省”到“推进食品放心工程”,特别是以整治餐桌污染为契机,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守护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成为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A同志在生态治理

中,注重社会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平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有机统一,坚持把生态治理作为民生工程来抓。

三、价值逻辑:A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新发展

(一)文化传承: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继承和创

A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A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的时代化和大众化。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指出:“动物对环境的这些改变又反过来作用于改变环境的动物,使它们发生变化。因为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发生的。”e揭示了动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人带有目的性去改造自然的同时,自然界也在改造人类,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a要实现人与自然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和谐画面,就要认识到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因为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自然规律的支配,人盲目地强行地去改造自然,必然会遭到自然界的反噬。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b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视角强调了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深刻影响着A生态文明思想的孕育与形成,并在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

A同志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cA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中首次在生态省的建设中提出创建生态文化的理念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中华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这些古代生态智慧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强调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所追求的目标是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生态智慧,为A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孕育所提出的“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等生态理念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思想借鉴,同时,A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二)实践探索:聚焦生态发展问题,引领福建生态建设

A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华优秀生态智慧为指导,以A同志本人在基层的工作经历为实践基础,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并最终指导于实践。主要表现在: 首次在厦门的经济特区的建设中提出创造良好生态,将生态问题摆在厦门中长期发展的重要位置;在实践探索中提出了农业与林业发展的生态思想,把林业资源发展为闽东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在省会中心城市提出“城市生态建设”;

主持编写“生态省”建设规划等生态建设。从厦门筼筜湖的治理、宁德念好山

海经、福州的城市生态建设、福建“生态省”建设规划,A同志在福建的生态建设实践中,注重持之以恒地推进和生态治理的延续。A生态文明思想从“城市生态建设”到“生态省”,再到今天的建设美丽中国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关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价值追求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加深,生态视野更加广阔。A同志以一以贯之的生态定力,由浅入深地层层推进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开启了福建“生态省”的建设规划,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迈向纵深,为21世纪福建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发展根基。

(三)理论丰富:推动A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A生态文明思想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深刻地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辩证统一的哲学视角来看,福建的生态文明实践与A生态文明思想最终的形成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离不开其生态理论的指导,A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升华离不开福建的生态文明实践。A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奠定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基础和思想素材,推动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A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兴衰论、生态生产力论、生态民生论、生态系统工程论、生态法治论等重要论断。ab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开始初具雏形,充分彰显出生态价值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系统观开始应用于生态治理实践,开创性地解决了自然系统内部诸要素的

不协调关系问题,大力发展了生态生产力,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开始呼之欲出,充分体现了环境就是民生的生态理念。cA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推动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和人民性的鲜明特征。

四、A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孕育的当代价值

在A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目前福建的生态治理经验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福建方案”,成为国际社会借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国际范本。

(一)为21世纪福建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发展基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观在福建得到了很好的前期实践,其核心在于将生态文明思想内化到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从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构建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到开发林业资源的生态价值,“念好山海经”,再到提出推动生态效益型工业发展,都体现出A同志在工作中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思想。A在福建工作了17年半,在厦门、宁德、福州等多个地方任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用脚丈量了福建的八闽大地。A同志统筹协调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探索创新林权制度改革,提出生态产品市场化的新型体制机制创新方案,奠定了福建省生态保护战略的多元化实施,意在把握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认识到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因地制宜地提出生态建设规划,妥善处置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协调性,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制定了福建“生态省” 的建设规划目标。福建坚持A同志在闽工作期间对福建的生态定位,持之以恒推进福建的“生态省”建设,积累了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经验,为福建省后续利用生态优势,创新机制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营造了有利的环境基础。直到今天,福建省还受益于当年的发展战略,A同志提出的“生态省”、“海上福州”、“城市生态建设”等一系列生态理念到今天仍然深入人心。21世纪的福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资源丰富、自然旅游景点优越,推动福建朝着绿色高质量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为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提供了“福建方案”

研究和借鉴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关于生态建设的全局性部署,对新时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对未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

和”,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基础。其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健全生态治理现代化体系,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注重空间规划与治理,谋划城市空间布局、倡导绿色产业发展,都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在生态文明建设加紧进行的大背景下,A同志在福建期间提出的“绿色转型”战略。a从强调“绿色产业强省”到“倡导绿色消费”“推进食品放心工程”,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标准认证体系,积极探索生态城市、生态(绿色)社区和生态村镇建设,形成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绿色城市体系,坚决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去发展经济,产业的发展朝着绿色生态方向转变。特别是为守护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全面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b生态文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在城市建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针对城市建设,A同志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c。A同志首次提出城市生态建设的理念,并强调按照经济、自然、社会的系统整体性,依照自然先天禀赋规划城市空间。特别是在厦门早期的城市定位中,指出城市建设应该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来做好总体规划,并提出扩大城市绿色空间,突出抓好城市中心区绿地、大型公园绿地建设、城市森林带建设,这为城市空间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三)为全球的生态文明治理提供了国际范本

A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过程中,立足于福建的生态文明实践, 着眼于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全局,坚持系统观、注重整体性。从全球生态现状来看,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严峻。A同志在“领导人气候峰会”的讲话中指出:“生态环境关系各国人民的福祉,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良环境的期待,对子孙后代的责任。”d今天,A生态文明思想上升到国际高度,生态问题成为全球共识,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引来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学习和借鉴。特别是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成为许多国家实地参观和学习借鉴的“生态模范”,其取得的生态实践和生态成效得到国外政党人士的积极评价, 福建成为各国政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借鉴学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国际“网红”打卡地。经济全球化时代,A生态文明思想视野更加广阔,为应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其生态治理成果为全球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国际范本,提升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话语权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A生态文明思想一以贯之地继承创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倡导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全球的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e在新征程中,生态环境建设更要起好步开好局,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我国面向全世界的生态名片。

宣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保护好广西山山水水

梁雅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如何在全社会宣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是当代生态环境人的时代“必答题”。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宣教中心”)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A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扎实做好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展示广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实践与成效,为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贡献宣教力量。

立足中心任务,做好新时代生态环保宣教工作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工作在哪里, 宣教中心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既做好全厅的宣教工作,也带动全系统做好宣教工作。

开拓宣传渠道,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022年,宣教中心在主流媒体策划组织刊播原创新闻报道600多篇,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16场,制作专题片30多部、动画宣传片8部。广西生态环境厅政务微博发布微博6000多条,阅读量达800万次。

丰富宣传形式,拓展生态文明宣传新阵地

持续开展基地创建活动,新增55个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不断拓展生态文明宣传新阵地。组织带动全区开展多项以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安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线下活动280多场、线上活动30场,参与人数达4万人次。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史学习教育馆、广西生态环境教育馆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中心接待参观学习100多场、2000多人次。完成《广西环境年鉴》《广西生态环境与发展报告》的编纂。举办生态环境业务培训班14期,培训学员1400多人,持续打造生态环保铁军广西队伍。

抓住“五个强化”,营造绿色发展浓厚氛围

强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政治站位从提高政治站位的高度,自觉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制订宣教中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迅速形成全员参与的生动局面。联动全区14个市和部分县、区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传活动,向群众面对面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累计开展宣传活动20多场,发放相关宣传资料7500多份、环保科普宣传品5000多份,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动优势,做好生态环境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报道,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宣传解读。依托“两微”矩阵平台,组织全区联动宣传,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生态环境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强化政策宣传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出台以来,宣教中心迅速组织全系统学习宣传贯彻文件精神,联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印发宣传报道方案,指导全区深入开展《决定》宣传报道。组织召开学习贯彻A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一周年暨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决定精神座谈会。2022年9月,宣教中心联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A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座谈会,掀起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的热潮;联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召开贯彻落实《决定》座谈会,有力、有效推动《决定》落地见效。

强化主题宣传,引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

连续四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月活动,整合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世界海洋日、全国低碳日等主题,联合各市政府举办主场宣传活动14场。组织新闻发布会、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环保“五进”等系列活动300多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100万人次,积极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2022 年六五环境日广西分会场活动在桂林市成功举办,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许永锞出席活动并致辞。六五环境日和生态环境宣传月活动已成为广西最有影响力、最深入人心的生态环境宣传品牌。

强化基地创建,打造生态文明宣传新阵地

为宣传好A生态文明思想,从2020年起,宣教中心连续三年在全区开

展广西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创建活动,推动将生态优、环境美、人气旺的自然保护区、景区、环保企业、美丽乡村和新农村旅游示范点创建为基地, 将A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到基层、到农村、到老百姓的身边。目前,广西已成功创建基地127个,进一步提升了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得到生态环境部的肯定,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十三五”时期优秀案例。

强化典型宣传,传递绿色发展榜样力量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表率示范作用,连续五年开展“广西最美环保人” 评选宣传活动,联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评选表彰20名“最美环保人”,展示铁军风采,树立学习标杆,持续打造生态环保铁军广西队伍。连续两年开展“广西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推选宣传活动,联合自治区文明办评选表彰10名“2022 广西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有效激发志愿者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热情, 促进各行各业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巩固“四个抓手”,开启下一阶段生态环保宣教工作

下一步,针对宣教力量和舆情应对能力薄弱等问题,广西将继续加大创建力度,深入挖掘、打造涵盖不同特色和教育功能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 并指导现有基地充分发挥作用,以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凝聚社会力量。

以新闻宣传为抓手,营造绿色发展浓厚氛围

大力宣传广西厚植生态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实践与成效。加强舆情监测和分析研判,确保全区舆情平稳。拍摄生态环境警示片,推进问题整改。每月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以基地创建为抓手,宣传好A生态文明思想

在创建命名127个基地的基础上,继续创建一批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宣传A生态文明思想的浓厚氛围。

以评选表彰为抓手,推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开展第一届“广西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继续开展“广西最美环保人”评选宣传活动、“广西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推选宣传活动,鼓励公众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以公众参与为抓手,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体系

巩固深化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加强对生态环境领域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队伍的培育扶持,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以多种形式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发展壮大生态环境领域志愿服务力量。

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

联合日报特约评论员

(2023年9月14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为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一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从提出“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再到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等,这些重要论述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清晰指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和方法,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既坚持“老祖宗”,又说了很多新话,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与时俱进,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

这一重要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比如,基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生态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基于“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原则;基于“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发展观,倡导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所蕴含哲学思想和智慧新的时代表达。

这一重要思想是对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理论的拓展与丰富。包括“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共建万物和谐的美

丽家园”“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等,其关注点不只是缘于中国发展模式面临的特殊问题,背后更是工业革命后人类传统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普遍问题,是站在人类发展命运的立场上作出的战略判断和总体部署,凝结着对发展人类文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睿智思考和深刻洞见,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了A总书记作为大党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和天下情怀。

A总书记强调,各级政协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力度,这为人民政协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着力重点。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位置超脱,具有不可替代的团结、协调、参谋、宣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用好协商优势,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把握重要时点、节点机遇,围绕推进美丽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课题开展协商议政活动,确保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关键处。要用好监督优势,紧紧围绕A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情况、省委省政府有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选准角度、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开展调研式、视察性的协商式监督,助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要用好聚识优势, 引导委员增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是专题学习、沟通协商,还是自主调研、视察考察,都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使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过程成为思想引领、宣传政策、释疑增信的过程,成为沟通情况、换位思考、交换看法的过程,更好凝聚起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广泛共识,形成同心同向贯彻落实党政决策部署的强大合力。

学习A生态文明思想 走好新时代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谭鑫

A生态文明思想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A总书记在2023年7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对A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阐释和最新发展,我们必须牢记A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刻领悟和践行绿色发展观,认清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树立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遵循,明确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指向,走好新时代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认清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认清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3年7月18日,A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总结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这也是对新时代走好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作出的有力宣示。A总书记强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二)认清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仍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是本身我们国家人口压力大,地理环境特殊,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比较脆弱。二是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的“并联式”过程特征,客观上资源能源需求旺盛,排放量增加趋势强劲。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三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呈现出时空压缩、任务复合、压力叠加的特征。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是一个超快速的进程,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进程当中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们国家被压缩到几十年就集中体现。当前我们既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又要促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还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四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本上仍然没有发生转变。新时代要走好绿色高质量发展道

路就需要我们在破除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制约的同时,实现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共进。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走好新时代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

二、悟透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绿色高质量发展中的绿色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面、全过程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取向,以资源集约高效循环利用为主要原则。一是生态资源不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外生因素, 而要把其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系统的重要内生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三者的协调发展作为发展目标;三是要以经济社会活动“绿色化”“生态化”作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正确导向。绿色高质量发展中的高质量强调发展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 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生特点、绿色为普遍形态、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根本目的。

(一)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以绿色深植全过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绿色深植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涵盖了能源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污染减排优化、资源集约循环利用、生态保护和修复等多个方面,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生态环境可承载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改变传统工业文明以环境污染、化石能源大量消耗为代价的经济低效率黑色发展模式。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全面、全过程绿色化有助于累积绿色财富、提高绿色增长效率、改善绿色民生福祉。绿色深植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强调社会整体要推动绿色发展,目标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有机整体全面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创造更好的条件,积蓄高质量发展势能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以实现高质量为目标的高效发展方式

绿色高质量发展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全面绿色化转变,强调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本质是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低效益、低品质的以生态换发展的低效发展方式的摒弃,同时向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能源循环利用、高品质的方向转型发展,强调不能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力求在相对较低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提前进入生态赤字缩小或生态盈余阶段,尽快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损害的脱钩。这其中的关键是要

以产业绿色化、增长绿色化等实现发展的动力变革、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就是要从依靠廉价要素粗放型投入、规模扩张驱动下的速度增长型发展模式,向依靠生产要素升级、创新要素集聚、制度技术变革、经营管理优化等驱动的质量型、效率型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要通过经济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新动力挖掘、质量提升和效率提高来促进环境与发展的协调。

(三)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以生态、经济、社会相统一的协同发展方式

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是指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成的复合系统,生态系统为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良性发展运行都是建立在健康的生态系统之上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脱离生态系统且要充分考虑环境容量、自然承载力。绿色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三者的协同发展, 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社会效益三者协调,即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

三、明确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指向

(一)以生态保护为约束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奇迹是建立在大量消耗环境资源和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的基础之上的,为此付出了高昂的生态和社会代价, 也积累了许多尚未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当前,要素规模报酬递减,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在发展初期采用的以环境为代价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难以为继,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的负外部性问题逐步凸显,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阻碍。因此,绿色高质量发展要以生态保护为约束实现高水平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A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A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这意味着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关系。因为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完整有机的生态系统,具有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自然的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

物质前提,这就要求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

(二)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为支撑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绿色高质量发展是在保持一定自然资本存量基础上的发展,其中的前提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我国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面临巨大压力,如果走欧美老路,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消耗。另一方面,绿色高质量发展是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筑牢高品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高质量发展积蓄物质基础、发展潜力、条件支撑。把高品质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要素,可以挖掘发展新动力,可以发展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促进绿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生态优势为抓手统筹绿色高质量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立足生态条件和资源禀赋,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生态优势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其中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要始终坚持“两山”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经济社会发展都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优先,以绿色产业为支柱,以绿色发展战略为引导。充分利用绿水青山的价值,源源不断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推动北京市公园高质量运营管理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崔伯颖

公园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市民获得感、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北京市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积极推进公园建设,公园数量和质量都大幅提升。

一、北京市公园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具备一定服务功能的公园共1050家。

2022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结合《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修订工作,根据公园的规模、功能定位、属性特征、服务对象、承载功能、现状水平等要素,初步将全市公园分为七类四级,七类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历史名园、专类公园、游园、生态公园、自然类公园,四级为:一级公园、二级公园、三级公园、四级公园。

(一)分类情况:

综合公园:规模5公顷以上,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内容丰富,适合 开展游览、休憩、科普、文化、健身、儿童游戏等多种活动,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多种游园需求。目前综合公园共109家,占比10.4%。

社区公园:规模大于1公顷,具有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和活动场地, 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就近开展日常休闲活动服务,侧重开展儿童游乐、老人休憩健身活动。目前社区公园共283家,占比26.9%。

历史名园: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生态及科学价值,在一定历史时期或北京某一区域内,对城市变迁或文化艺术发展产生影响,能体现传统造园技艺且已列入历史名园名录。目前历史名园共19家,占比1.8%。

专类公园:具有特色主题及特定内容,兼具其他功能。包括植物园、动物园、遗址公园、儿童公园、文化公园、体育健身公园、游乐公园、城市森林公园、城市湿地公园、近郊型郊野公园(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及环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休闲游憩环)等,主要承担居民日常游憩健身功能,兼顾生态服务及科普教育的公园。目前专类公园共113家,占比10.8%,另有6家未纳入公园管理。

游园:用地独立,规模较小,方便周边居民和工作人群就近使用, 具有休闲游憩功能和简单游憩服务设施,兼具塑造城市景观风貌。目前游园共

392家,占比37.3%。

生态公园: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兼顾市民休闲游憩、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景观展示、科普教育宣传等多重功能,包括郊野公园、滨河森林公园、乡村公园。目前生态公园共91家,占比8.7%。

自然类公园:自然保护地体系下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及风景名胜区,具有生态、景观、文化和科学价值,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自然及人文遗迹、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兼容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和休闲游憩功能。自然类公园按照自然保护地体系进行管理。目前自然类公园共43家,占比4.1%。

(二)分级情况

一级公园:品质优秀,管理水平高,设施配套水平能够满足公园功能承载要求及游人使用需求,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二级公园:品质良好,功能及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管理服务比较到位。

三级公园:品质较好或者达标,管理水平一般。具有相应的功能及配套设施,可以承担基本休闲游憩功能。

四级公园:具有简单游憩功能和服务设施,仅满足周边居民日常就近休闲健身需求。

二、着力提升全市公园运营管理水平

新时代北京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必须坚决贯彻A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优化城市布局、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市民福祉的总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体制建设、标准先行、资金保障、设施配套、科技赋能,着力健全公园管理体制,完善公园管理标准,优化公园收支结构,提高公园服务能力,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努力实现北京公园的高质量运营管理。

(一)注重体制建设,分级分类推进公园精细化管理。

一是加强人员力量保障,建立健全三级管理体制。全市公园数量多,类型丰富,要加强市级部门管理力量,指定专门的事业单位来统筹全市上千家公园的事务管理。各区园林绿化局要专设公园管理科,负责本区公园政策制定、监督监管等行政管理,在区内设立统管本区公园管理工作的公园资产及公共服务事务管理中心(事业单位),由区园林绿化局直接管理。由此建立起相对统一

的市区局(行政监管)—中心(管理)—公园(运营)三级管理体制,减少协调成本,提高公园管理的专业性和执行力。

目前七类公园中,除历史名园都各自设立了专门的管理处以外,还有不少面积大、管理水平要求高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缺乏独立的管理机构。特别是原属一道绿隔地区的郊野公园,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

—2035年)》要求,一道绿隔地区公园要按照城市公园进行管理,但是目前人员、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同时,属地要加强对游园和小微绿地的统筹管理,这两类场所数量多,分布密集,但是因绝大多数未设立管理处,容易产生服务管理上的负面舆情,如人员聚集、噪音扰民、设施破损、不文明行为等,建议属地街道、乡镇等部门将其统一纳入属地管理,做好统筹协调,保障服务管理质量。引入志愿者、文明引导员等社会力量,建立志愿者保障机制,营造共治共享的良好管理模式。

二是强化管理手段,加快公园分类分级。为适应首都发展形势,结合公园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应适时修订《北京市公园条例》,明确其他各类公园的管理依据,规范相关事项,补足管理上的空白。加快实施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制定出台相关标准,尤其是公园分类分级费用投入标准和分类分级服务管理标准,解决公园运营维护、设施维护、保安保洁等费用“师出无名” 的问题,明确各类各级公园的管护目标和要求,完善公园分类分级管理体系。由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资金保障,并根据绿地等级和物价上涨等情况适时调整费用标准,避免以“绿化管理”代替“公园管理”,保障公园生态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巩固市民的“绿色福祉”。

三是建立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衔接反馈机制。从制度层面保证公园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的有效衔接,编制公园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布局各类公园,严格落实公园规划设计制度,在公园规划设计初审中,服务设施的布局必须要有专章论述。由公园管理部门参与规划设计方案审核,保证规划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后期运维管理,确保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四是坚持点面治理相结合,将公园管理成效纳入各区考核范畴,扭转“重建轻管”的惯性思维。将对辖区公园管理水平的评价纳入各区政府、街乡镇考核和领导离任审计,依托考核制度扭转一直以来“重建设轻管理”的惯性思维, 推动各区出台相关政策,增加资金保障,配套服务设施,对老旧公园进行提升改造,全面提升公园为民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公园的生态价值和调节市民身

心的重要作用。

(二)注重资金保障,通过多渠道不断优化公园资金来源结构。

一是探索公园运营管理经费与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联动机制。综合考虑我市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总额、物价上涨情况及公园管理需求等因素,确定公园运维管理经费与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比例关系,科学制定全市统一的管理维护费用标准,明确公园管理必需的运营管理、设施维护、保安保洁、水体保洁等费用,足额拨付经费。充分考虑公园承担重大活动的经费问题,建立重大活动、疫情期间的经费保障机制,破解公园经费难题,为公园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供合理的经费保障。

二是做大做精做优公园文创产品。有条件的公园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 提高文创产品经营收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IP。依托自身文化和景观特色出发,开发出多种类、高品质的文创产品,注重历史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实用性和互动性,避免产品同质化。加强与多领域知名品牌企业的合作, 增加产品种类,保证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受众面。

三是适度调整公园门票价格。在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并保障公园公益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资源价值、成本投入、市场供求、景区性质、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因素,采取“部分上涨,部分免费”、“旺季上涨,淡季不变或下调”等方式,合理适度、分类分级地调整市属公园门票价格。在保证提高公园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历史文物的保护、服务质量的提升、游客流量的管控和公园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注重完善设施,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

一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公园内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通过全龄友好公园改造、老旧公园改造提升和对新建公园的科学规划等途径,完善配置无障碍、智慧安全、自动售货等基础服务设施,让市民享受更多的绿色获得感。对于重点、热点公园周边拥堵问题,交管部门要深度挖潜公园周边停车位,通过错时共享、路侧停车等方式增加停车位。全面倡导绿色出行,通过多种方式提醒游客,倡导游客乘坐公交、地铁前往公园。

二是合理分布设施设备。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在不同的活动区域合理分布基础设施。例如,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区域,多设置一些路椅、石桌石凳和健身设施,方便老年人锻炼休息。儿童活动区域附近攀爬游玩设施、便利店、卫生间等等。外地游客占比较大的公园要加强标志标线、路标指示、公共交通指

引等设施建设,重点区域加强人工引导,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

三是建立健全设施日常管理维护机制。各公园要充分掌握园内各类基础设施的总量、新旧状态等相关信息,建立基础设施信息台账。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基础设施日常管理维护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护。畅通游客反馈监督渠道,设立意见箱,呼吁游客在游园过程中反馈相关问题, 实现园方与游客共治。

(四)注重科技引领,下大力气持续推进智慧公园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智慧公园建设规划。要丰富完善《北京市智慧公园建设指导书》,拓宽智慧公园规划建设领域,结合近几年的新技术、新模式,深度规划我市智慧公园建设。明确智慧公园建设的具体内容,制定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服务、智慧养护、智慧管理等领域的具体建设标准,为智慧公园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二是加快公园智慧管理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北京市“公园大脑” 建设,探索公园日常办公、园林管护、安全管理智慧化转型,建设公园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对公园内实时视频监控、广播播报、远程调度等功能。打造一批智慧公园试点,率先应用智慧养护、安全监控、植物信息识别等智能技术,实施全方位智慧管理,不断提高公园保护管理工作效能。着力完善各类基础设施, 确保通讯网络、电子信息牌、多媒体终端、高清摄像头、报警柱、各类感测设施合理覆盖,定期进行检测维护,为智慧公园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全面提升公园智慧服务水平。加快公园门户网站、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建设,在线提供公园简介、游园须知、乘车路线、电子地图、游客量信息等服务,及时进行更新和维护。探索智慧停车系统,方便游客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充分利用5G、VR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打造多媒体沉浸式场景,提升游客游园体验。

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绘就黄河明珠新画卷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

吴忠日报评论员

(2023年10月16日)

刚刚闭幕的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紧紧围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对新征程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及能源综合示范市作出全面部署。全市上下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学细悟A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做好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胸怀“国之大者”,担当“责之重者”,紧盯“民之盼者”,以积极作为、苦干实干的精气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绘就黄河明珠新画卷。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时时放在心上。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的“国之大者”。正是由于上升到了“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才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弥足珍贵。全市上下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宁夏的生动实践,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用实际行动、实际成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责之重者”紧紧扛在肩上。站位全国生态大局、黄河流域格局、区域生态布局,吴忠是全区、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节点、生态通道。自治区党委充分考虑吴忠在全区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地位,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吴忠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市的功能定位,今年出台了支持吴忠能源综合示范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又赋予吴忠绘就黄河明珠新画卷的使命任务。形势催人奋进、重任始终在肩。我们要扛牢扛稳重大使命担当,聚焦“先行”和“示范”这两个关键,努力探索走出一条经济转型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各美其美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民之盼者”牢牢抓在手上。生态环境好不好,群众是最直接的体验者、受益者,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需要群众去检验。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

问题,守护好绿水青山净土,守护好蓝天白云好空气,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家园,真正让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新时代吴忠交出了一份写在青山绿水之间、更写在群众心间的亮丽答卷。这些成就的取得,最根本在于有A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有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新征程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把生态文明建设推向前进,一定能绘就出一幅黄河明珠的崭新画卷。

以A生态文明思想 引领青海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青海大学 和东红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生态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后逐步形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其不仅对生态文明思想体系进行了完整论述,还提出了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四大核心理念。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

2021年2月《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

景目标纲要》中指出,十四五时期,青海省“面向新发展阶段,推动绿色发展、全方位开放、产业升级,有基础、有条件,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其时已至、其势已成”[2]。在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青海肩负着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的时代重任,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战略部署,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青海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迈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步伐。

一、青海省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青海省就步入了对绿色经济发展之路的探索,近年来,青海省注重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成为全国绿色发展的典范之一。2021年3月,A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四地建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和繁重发展任务,青海省扛压前行、稳中求进,站在新起点,以高质量发展为航标,努力构建科技引领明显、创新驱动突出、绿色发展特征显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对接,全力加快产业“四地”建设。当前,青海省的绿色经济已经初具规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下,经济总量年均增长达7%。[3]在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上,青海着力推进盐湖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区内相关产业流程、技术、工艺创新,

切实做到了“一滴卤水,延展出一张产业网”。

“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群、“氯化钾、碳酸锂等”18条产品生产线和其他领域构成的产业板块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全产业链竞争力明显提升。在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上,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实现了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至2022年底,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落成,全国首个100%利用清洁能源的大数据产业基地建成,全省电力装机达4468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0%以上,同时一批新能源制造产业的行业领军企业落户青海,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上,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积极开展生态旅游,推行多项旅游扶持政策,积极探索“工业+旅游”的新模式,建设了一批生态旅游景点。近年来,生态旅游逐步成为青海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位列全国旅游目的地人气榜前十。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上,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理念,不断扩大绿色、有机、高品质的产品供给,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超过1000个,认证有机草原面积突破1亿亩,化肥农药减量等绿色发展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影响力显著提升,绿色有机产品输出80万吨、价值130多亿元,出口交易额超亿元。

二、A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A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思想之一,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目标为核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青海省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中,A生态文明思想基于历史、立足当下、面向全球、着眼未来,在青海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一)构建了青海省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理念

A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4],“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5]。绿色发展方式的发展路径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方面,也是美丽青海建设持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的重要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始终坚持以“绿色”为底色的四大核心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创建高品质生活。

第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其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这一理念科学回答了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深刻揭示了两者命运与共、兴衰相依的规律,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依据。从2016年“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到2021年“保护好青海

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6],A总书记对青海的生态环境作出了极高的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全省上下将生态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生态兴”托举“文明兴”、以“绿色发展”引领“社会进步”。作为三江之源, 青海生态安全地位无可替代,守护好“中华水塔”是其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时代担当。

第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将含有生态环境价值的“绿水青山”升级为集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一体的“金山银山”,实现二者的双向互通,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青海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通过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和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走出了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

第三,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新系统观。2016年以来,在遵循科学自然观、生态价值观和系统治理观的基础上,我国陆续实施了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山水工程”深深根植于并彰显着A生态文明思想的灵魂,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象,贡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青海作为生态大省,具有复杂的生态元素和独特的生态体系,多年来肩负着保护生态的使命担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围绕“五大生态板块”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扩绿提质增效,积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为祖国贡献了生态治理的青海方案。

第四,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基础和保障。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人民对更美好生态环境的渴望也变得更加强烈。党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其决心之大、力度之深、成效之广前所未有,青海也始终坚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增长点的生动写照,省政府从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入手,着力优先解决涉及民生的领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等,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的绿色幸福感,创造高品质生活。

(二)促进了青海省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

A总书记指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7],“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8]。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和转换发展动能的必然选择,青海省紧跟A总书记的指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满足经济全链条绿色发展要求,促进绿色经济转型升级。

第一,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

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其中生产体系是当前我国经济绿色转型的重点工作,起着重要的牵引性作用。为全面贯彻落实该《意见》,青海省结合本省区位特点, 在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方面,以建设产业“四地”为着力点,提出了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提高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壮大绿色环保产业、提升开发区循环化水平、构建绿色供应链6项具体任务。持续推进青海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完善其产业体系和优化其发展协调性,是把青海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必然要求,更是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第二,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2022年1月我国首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对外发布,形成“一市场、两体系、三支撑”总体发展框架。6月,青海省结合省情实际,制定出台了《青海省“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方案》。围绕青海省流通体系的短板和堵点,确立了到2025年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一轴双核四环六通道八节点”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具雏形等主要目标,并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了展望,在6大领域提出了17个方面的42条具体建议,设置了5类专栏24 项重点工程。以流通衔接从生产到消费的各环节,通过打造绿色物流、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建立绿色贸易体系等高质量推进青海绿色经济发展,夯实我省经济纵深发展的基础。

第三,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促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在全领域深度融入绿色理念,以绿色消费带动消费领域的深刻变革。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个部门联合发布《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2023年3月,青海省六部门联合印发《青海省绿色消费实施方案》,要求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消费,建立健全绿色消费制度保障体系。在促进绿色产品消费上,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和绿色认证标识监督检查等, 规范认证市场秩序,同时加强对企业和居民的绿色消费引导,激发全社会绿色

电力消费潜力;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上,克勤克俭、无怠无荒,在垃圾分类、商品包装、日常出行等方面都积极开展绿色创建活动等。

第四,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上要“加快节能低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9],2022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安排部署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有关工作。2023年3月,青海省科技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支撑引领青海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针对青海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现状、能源资源禀赋及地域发展特点,统筹提出建立重点领域绿色创新技术示范体系、培育绿色低碳创新企业等重点任务,推动科技成果产出及示范应用,为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三)引领了青海省绿色经济高质量的全面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包含各个领域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些领域之间此呼彼应,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青海省积极贯彻A总书记的指示,加快建设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循环经济体系,不断推动绿色经济各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深入发展。

第一,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绿色经济作为是一种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式, 涉及的法律法规建设任务十分复杂庞大,2017年我国已将绿色发展作为民事行为的基本原则写入了《民法总则》,2020年我国《民法典》第一次将“绿色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之一,第一次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本义务加以固定,并形成专章篇目在各分编予以系统贯彻。2022年5月,青海省结合省情出台了《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这是全面贯彻落实A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讲话精神的又一体现。全省生态领域立法近80件,占立法总数的26%,[10]不仅突出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污染治理等方面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和强化执法监督, 还积极健全绿色收费价格机制等政策体系,基本构筑起了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文明法规制度体系。

第二,加大财税扶持力度。为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022 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支持绿色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对支持绿色发展转型方面的56项税费优惠政策作出全面梳理,涵盖了支持环境保护、促进节能环保、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四个方面,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2023年3月,青海省税务局发布了进一步精准落实支持绿色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推动青海生态文明建设10条政策举措,根据青海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财政支持政策上不断优化,提升财政税收政策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力度,推动企业和地区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升级,提高绿色经济发展的质量。

第三,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绿色金融”作为一种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轫离不开政府顶层设计的政策推动。

2015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党的十九大和“十三五”规划明确,把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和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确定为“国家战略”。立足青海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构建组织体系完备、产品服务丰富、政策协调顺畅、安全稳健运行的绿色金融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引导资源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流向理念、技术先进的部门,为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供差异化、贴合式的金融服务。这不仅有助于全省促进实体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有助于丰富青海省金融体系的内涵、优化其结构。

第四,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新时代绿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传统基础设施体系也要进行战略性的调整,通过其转型升级为新基建高质量发展提供

强大的驱动力。“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11],这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的重要建议之一,以“新基建”促进青海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底层支撑的战略

性意义。青海积极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建设储能先行示范区、以及升级农村电网和扩大天然气输配网络覆盖范围等,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仍需从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角度出发,持续优化在城镇环境、交通和城乡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布局建设。

第五,抓好组织建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拓创新,我国的经济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全党的组织工作必须紧贴发展、超前谋划,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青海省全域组织部门应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严阵以待,将组织工作实现三个转变:变被动型为主动型,强化与时俱进和抢前争先意识,抓住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细化工作举措,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统

筹协调;变业务型为服务型,围绕经济发展,创建各类载体,发挥好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变消耗型为效益型,将强烈的政治意识同效益观念相结合,在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上大胆实践, 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益。

三、青海省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展望

以“四地”建设引领的青海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青海的区域资源优势,为青海量身定做的战略举措,更是A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大地结出丰硕成果。然而青海省绿色经济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生态大考”仍未结束,例如:生产结构亟待优化、绿色技术水平总体不高、生活消费方式亟待改变、绿色发展政策有待完善等。因此,青海省需继续探索绿色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法规。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青海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落深的开耕之年。锚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对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作出了全面部署,确定了建设绿色发展、生态友好、创新开放、文明和谐、人民幸福、政治清明的现代化新青海的奋斗目标,勾画了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描绘了高品质生活美好愿景。时至今日、重阅答卷,青海的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已初显成效,在新的征程上,青海将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助推“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新篇章。

以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卫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A生态文明思想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意义深远。A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A深刻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引。

一、A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领导。A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A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A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A强调,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A强调,“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2]374。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则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我国古代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那里当年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文明建

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关系,人永远无法独立于自然界而实现发展。立足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新变化, A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41。A强调“,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41。这是对人类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的理性分析,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方式的深层次更迭。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A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两山论”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极大丰富和拓展了人们对生态价值的认知,为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即劳动在无机界发现的生产力”[4]。A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5]12,A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的本质属性。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新时代,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正如A所言:“自然是有价值的, 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理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

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362,深刻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旨归和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更加优美的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7],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不仅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而且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的本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以永续发展为目标的文明,坚持和发展好生态文明就是解决中华民族发展问题的根本之策。A指出,“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A指出,

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坚持系统观念的生动体现。A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 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8]452,这一论述说明了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生命体。生态保护和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8]452,因此,要“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在党的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上,切实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 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指标。

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2]362。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A提出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提出全人类共建、共享、共赢的全球治理新体系,多次站在推动人类永续发展的高度,向世界发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倡议,深刻揭示了共建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中国智慧。人类面对生态环境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绿色转型成为当前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A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的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共同的梦想”[2]364。“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

[2]375,“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2]375。中国自觉承担起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者的责任和使命,持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以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的解

决方案。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其资本原始积累“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10]。资本主义现代化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人与人之间关系撕裂等问题。通过无止境掠夺生态资源来获得资本增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紧张,使人类认识到这种生产方式不可持续。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始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既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学说,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同时学习其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真正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改善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体现新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决定发展的效果和成败。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理念的超越。中国创造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现代化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创新包括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加快科技创新有助于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现代化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统筹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既把握优势又突出重点,既兼顾优势又补齐短板,增强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现代化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色发展既包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和状态, 又包含人们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现代化发展中的内外联动问题,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交流、交往、合作日益增

多,把握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环境和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全面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水平;共享解决的是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在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上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更好实现以绿色现代化为鲜亮底色的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11]。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这样的现代化的命题,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基本理论遵循。

(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8]35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A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3-24。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基本特征。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顺应自然是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必然要求。保护自然是人类应尽的义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融合现代发展观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老智慧,中国人民自觉拥有历史担当和责任意识,积极履行美丽中国建设的义务,主动承担推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责任与神圣使命。

三、A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一)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智慧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积极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让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

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新时代,走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建设美丽中国。不断激发人民生态意识的觉醒,人民逐渐不再受工具理性与技术理性的支配,转而形成了一种以生态理性为内核的、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人格范式,即生态人格[12]。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通过“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5] 12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真正打造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推动“五大文明”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有助于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一是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后更高阶段的文明形态,是关于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文明。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就会摧毁人类自身存续和文明发展的根基。二是物质文明是推动生态文明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文明是生产力的象征,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程度制约着物质文明建设的水平。促进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破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难题,使发展与保护并驾齐驱。三是政治文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生态文明的进步能够促进政治文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促进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从制度层面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美丽的生态环境由人民共享。四是精神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生态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促进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和道德观,营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五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为生态文明奠定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延续与进步。总之,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只有推进“五大文明”协调发展,才能使社会全面进步。

(三)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深思熟虑后对国际社会的庄严宣告。A强调“,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13] “。双碳”工作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变革,其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立足新发展阶段,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能源革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

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驰而不息地进行绿色低碳发展;要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变革机遇, 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要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四)推动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且是关乎全人类的前途命运。A向世界发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倡议,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共筑文明之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中国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1]52。一是坚持胸怀天下。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努力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共同探索绿色现代化发展之路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二是始终秉持正确的义利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将气候变化问题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在对外交流上,中国积极与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成果,弘扬开放、绿色、廉洁理念,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和绿色金融,不断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绿色投资等多边合作平台。三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由于各个国家的发展处在不同的阶段上,对于环境问题要综合考虑其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承担符合发展中国家能力和要求的责任。不断增强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国际交往中坚决维护本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国一如既往地用实际行动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而不懈努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为建设清洁美丽新世界贡献中国力量。

以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一论贯彻落实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新华日报评论员

(2023年9月15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近日召开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以美丽江苏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推进新时代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时代以来,江苏全省上下忠实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美丽江苏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亲身经历新时代以来生态环境的“沧桑巨变”,我们对A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感受更为深切、认识更加深刻,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越走越宽广。

知之愈深,行之愈实。以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要求我们全面学习和把握A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基本内容和实践要求,坚定不移用A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今年7 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A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这一重要讲话,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新阐释、新发展,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理解把握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四个重大转变”的历史性成就、“五个重大关系”的规律性认识、“六项重大任务”的战略部署、“一个根本保证”的重大要求,进一步增强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尽责担责,唯实唯勤。对江苏生态文明建设,A总书记念兹在兹、尤为关注。进入新时代,总书记亲自为我们擘画了“强富美高”新江苏宏伟蓝图, 反复叮嘱我们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的新路子。以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始终忠实践行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把“环境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重要内容,以美丽江苏建设为牵引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彰显江苏的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城乡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区域善治之美,在青山绿水间共绘美丽江苏新画卷。

江苏是鱼米之乡,也是经济大省,保护生态环境责任尤为重大。新征程上, 我们要自觉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以高水准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以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征程美丽宁夏建设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宁夏日报评论员

(2023年9月28日)

刚刚闭幕的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紧紧围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对新征程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宁夏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当前,摆在全区干部群众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学细悟A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增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决扛起责任,主动担当作为,推动全会各项任务部署落地落实,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宁夏,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化文明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形成的最大理论成果就是A生态文明思想。A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一系列深刻阐述和系统部署,对A生态文明思想作出了新阐释新发展,是新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宁夏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唯有以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结合深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A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真正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才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保障高水平安全、支撑高质量发展,推动先行区建设和美丽宁夏建设持续走深走实、取得更大突破。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之大者”时时放在心上。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容不得丝毫含糊,决不能有一丝懈怠。全区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坚决贯彻落实A总书记关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作为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重要实践,始终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坚定前行,推动美丽宁夏建设取得更大进展,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省之大计”牢牢扛在肩上。宁夏是经济“小省”, 却是生态“大省”。作为祖国西部的一块宝地,我区不仅是全国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三北”工程建设地区,也是生态脆弱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区”高度耦合的省区,担负着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特殊使命任务。无论从全国大局来看, 还是从自身发展来看,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都绝不仅仅是宁夏一域的事情, 而是关乎全国生态大局的重大任务。因此,全区各地各部门必须立足全国生态大局、黄河流域全局、区域生态格局,把美丽宁夏建设融入美丽中国建设中, 坚决扛起职责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唯此,才能以宁夏一域出彩为全国大局添彩。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民之大事”紧紧抓在手上。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不再是过去的吃饱穿暖,而是上升到健康之食、秀美之景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更高层次需求。如果生态环境问题抓不好、拖着办,就很容易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让大滴漏变成大管涌,最终带来难以估量的社会问题、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影响。正因如此,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着力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以美丽宁夏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人民群众在美丽家园建设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让“塞上江南”的蓝图愿景早日变成美好的现实图景。

忠实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奋力谱写建设美丽新疆新篇章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席 艾尔肯·吐尼亚孜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将“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作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之一,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对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作出重大部署,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建设天蓝、山绿、水清的美丽新疆,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疆贡献。

一、从战略全局上牢牢把握A生态文明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A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高度, 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根本要求、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A生态文明思想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彰显了A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文化情怀、生态情怀、民族情怀和天下情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A总书记特别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坚持把贯彻落实A

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 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切实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疆。

二、A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疆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A总书记对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2014年视察新疆时指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要抓住水这个“牛鼻子”,统筹做好节水、蓄水、调水文章。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大环保投入,加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加强重点流域治理和水污染防治,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加大污染防治和防沙治沙力度,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疆。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在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承接内地产业转移中注意把好污染防治关,加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统筹开展治沙治水和森林草原保护工作,让大美新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在2022年7月视察新疆时指出,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建设美丽新疆。A总书记对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切关怀和殷殷嘱托,蕴含着A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为新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方向引领、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A总书记关于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美丽新疆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加强制度设计,A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先后两次召开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由自治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副主任的新疆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副组长的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坚持兵地联

动,修订《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健全区域和兵地环境保护联合防治、联合控制协调机制,印发《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统筹推进兵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A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建设“大美新疆”已经成为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行动。

——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绿色低碳取得新发展。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八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入高效优质发展阶段,“旅游兴疆” 战略顺利实施,以金融、物流、电商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严格落实能耗“双控”,新疆近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0.1%,清洁能源利用率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底,新疆电网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065.5万千瓦,占新疆电网总装机的36.09%,装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西北第一。实施“煤改电”工程,南疆110万农户实现了清洁取暖。促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加大货物运输“公转铁”,近5年新增铁路营运里程2428公里、总里程达到9092公里。科学有序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构建完善自治区“1+N”政策体系,推动完成各地及各领域分行业碳达峰方案, 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77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顺利开展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下降。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新提升。坚持党委领导、兵地联合、部门联动,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四场标志性战役,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措施,实施一批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十三五”期间, 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和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圆满完成。2021年度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被评定为优秀等次。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新疆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全区111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102座,再生水利用率达到了42.9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22.6%,地膜回收率达到82%,秸秆利用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75%以上。

——坚持问题导向,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取得新成效。持续推进落实A总书记关于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重要批示精神,推动保护区内矿业权和矿业开发活动全部退出,积极做好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确保问题全部整改到位。认真开展第一轮

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113项整改任务已基本完成整改。抓实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56项整改问题、215条整改措施正在按序时进度有力推进。组织开展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乌-昌-石”“奎-独-乌” 区域及伊犁河谷相关地(州、市)、兵团相关师市开展例行督察和大气专项督察,全力打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到实处。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新成果。高效协同推进“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2.33万平方公里。严格各类自然保护地监管,开展“绿盾”专项行动,推进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参加《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线上展览,充分展示新疆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修复、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和沙化土地治理、湿地保护恢复、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国家“十三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期末综合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2022年首次实现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结束了新疆作为全国唯一沙化土地扩张省区的历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

三、奋力推进A生态文明思想的新疆实践

新疆是祖国的西北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重要且脆弱敏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坚决贯彻落实A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方向,以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重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更好满足各族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协同推进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绿色发展模式反哺生态环境,以优质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绿富双赢”。坚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真正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坚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刚性约束,严格执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严格落实新划定的“三区三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

——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电气化新疆”建设,推进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产业和绿色建筑,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坚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倡导绿色消费。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推进自治区“碳达峰十大行动”和“节能减排十大工程”,实施“两高一低”项目动态管理清单制度,推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两个强度”持续降低。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进工业等重点领域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着力解决“乌-昌- 石”“奎-独-乌”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统筹城乡污水治理、加快补齐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加强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强化水源地保护,落实好河(湖)长制,深入推进重点河湖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工程。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深化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 强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有序推进建设用地修复工程,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示范,强化新污染物治理,推动水土环境风险协同防控。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污水治理,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以生态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着力推进水生态明显改善。牢牢抓住水这个“牛鼻子”,加强水资源集中统一管理,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全区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提高水资源配置和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全力做好节水蓄水调水这篇大文章,坚持将节水作为保障水安全的根本出路,将蓄水工程作为水资源调控基础,将调水工程作为战略性水源补充。在坚持集约节约、高效利用的前提下,充分用好地表水资源,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坚持用系统思维统筹水的全过程治理,以流域为单元,持续加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保护治理和水灾害防治,推动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

——加快构建可持续绿色生态体系。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科学开展国

土绿化行动,大力推进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草原保护修复投入力度,加强湿地、天然林保护和修复,推进农田防护林保护修复工程建设,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加快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卡拉麦里国家公园、昆仑山国家公园,组织开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公园本底调查、总体规划编制、勘界立标工作,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健全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完善生态环境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

——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加强法治保障,加快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生态环境地方性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修订工作,强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加大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健全工作机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坚持“兵地一盘棋”,加强兵地、部门联动和协调配合,推进跨区域跨流域联合执法、交叉执法。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健全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完善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领域,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压实整改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区整改工作亲自安排、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细化整改措施,逐项分解任务、建立台账,实行挂牌督办、专案盯办,整改一件销号一件,确保每个问题都一抓到底,每条意见建议都全面落实。注重整改实效,坚持严的标准, 采取硬的手段,对历史遗留问题和反复出现的顽瘴痼疾,做到剖析根源、标本兼治,确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解决彻底。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组织领导。压实各方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履行主体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责任,各级环保部门履行好监管责任,各相关部门强化分工协作,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完善评价机制,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 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到实处。建强干部队伍,深化管

理制度改革,探索完善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机制,加强各级环保队伍建设, 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凝聚社会共识,广泛宣传A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将更加自觉坚定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A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聚焦美丽新疆建设的目标要求,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开创新疆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准确把握A生态文明思想创新逻辑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吴楠

(2023年7月18日)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A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是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以科学的理论范畴、严密的逻辑架构、深邃的历史视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科学指导,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提供了科学指引,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本期强国复兴大家谈”专栏邀请北京大学A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庆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和中国社会科学院A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黄承梁,围绕深化A生态文明思想学理性阐释和学术化表达开展深入研讨。

实践孕育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报》:党的十七大之前,生态文明尚未纳入中央文件的“文明系列”规划。A同志在地方工作期间,就以炽热的民生情怀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广泛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与实践。

黄承梁:是的,地方主政的实践经历是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A总书记在《求是》2019年第3期发表的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文中指出:“我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间,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必须确保绿水青山常在、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具体谈谈A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黄承梁: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河北正定工作时,A同志主持制

定的《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就明确强调,宁肯不要钱, 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

在福建工作时,A同志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林业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省建设,提出了许多极具前瞻性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工作思路和决策部署。如1993年3月,他在主持编定的《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中,首次将“生态环境规划”列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城市生态建设”理念;1997年4月,在福建三明将乐县常口村调研时进一步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浙江是A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八八战略”践行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发源地。“八八战略”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涉及经济转型、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海洋生态文明、法治与人文等多个战略要素,为A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地方经验。A同志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出发,推动制定了《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启动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工程。正是在这项伟大工程中,A同志提出了著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两山”理念体现了A同志对生态保护的深切关注和深邃思考,进而奠定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

在上海工作期间,A同志就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生态文明理念,如针对淀山湖自然保护区的问题,他提出要加大污染控制力度,实行严格保护制度,通过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倒逼生产方式转型;就积极探索建立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他提出加快建立与周边省市的协同联动机制,使湖区治理长效机制得以形成;就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大拆大建问题,他提出要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改造与新建的关系,要坚持传承历史文脉,在制定和落实规划时,保护好传统自然村落和城镇。这正是A同志反复强调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

《中国社会科学报》: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A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和发展在这方面昭示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郇庆治:在1982—2007年长达25年的地方主政实践中,A生态文明思想经历了从萌生孕育到成型成熟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形成了以“两山”重要理念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绿色发展理论。与此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A同志形成了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科学方法论,比如,科学研判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保护的关系,自然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关系,生态脱贫与发展绿色经济的关系等,始终坚持把系统观念和普遍联系观点贯穿到生态环境保护全过程。

具体理论、政策和观点上的创新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上的凝练升华,促进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辩证互动与相得益彰的发展历程。比如在福建时期,宽阔的理论视野和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使A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敏锐地意识到,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具有极端重要性,结合地方实际,自然地孕育了(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始终保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明确提出并系统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促进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型和开启以自然生态资源明智利用为要旨的绿色发展,大胆探索自然生态保护治理(“绿水青山”) 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金山银山”)之间的良性互动渠道与机制。

科学把握A生态文明思想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报》:无论躬耕基层,还是领航中国,A总书记始终扎根中华大地,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推进A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我们如何正确把握A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容与丰富内涵?

郇庆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形成了具有严谨逻辑结构、系统理论框架和丰富思想内涵的A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并准确地理解A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政策内容维度。A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科学把握与运用党和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议题领域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为民生建设赋予生态追求、为生态文明建设赋予民生情怀的利国惠民政策实施。最具代表性的文本呈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二十大报告分别作出的篇章概述,二是A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阐明的“六项原则”,以及由此扩展而来的“十个坚持”重要表述。

其二,话语理论维度。围绕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A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体现了党的科学实践与普惠共享话语表达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A总书记《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等重要文献,构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概念范畴、基本理论命题和重要思想论断。

其三,世界观方法论维度。围绕实现“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A总书记强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体现了A生态文明思想倡导生态整体性思维、追求共生共荣的思想境界。就体系化意涵而言,A生态文明思想包括三个主要层面: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及其践行过程中的“两个结合”,二是生态文明理论创新过程中的“六个必须坚持”,三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四个统筹协同”。

《中国社会科学报》:A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如何科学理解“十个坚持”之间的理论与实践逻辑?

张云飞:“十个坚持”是一个科学有机整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求我们看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本体论基础; “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要求我们立足于人类文明发展长河科学认识生态文明的历史方位,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观依据;“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我们坚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方法论。这“三个坚持”构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层面。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求我们将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论,即价值取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我们科学处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关系,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价值论基础;“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要求我们将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观基础。这“三个坚持”构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经济层面。

“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使命,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治理观基础;“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要求形成全民动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势,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史观基础;“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要求通过国际

合作的方式大力推进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构建,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治理愿景。这四个坚持构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层面。

在总体上,A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报》:基于理论建构的视角,A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

郇庆治:A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许多原创性的概念、表述和论断,特别是包括“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内的三个共同体的表述,形成了一种元哲学或本体论意义上的核心概念,从而建构了A生态文明思想中最具基础性的理论范畴。

具体而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超越了近现代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之间二元对立关系的传统认知,强调二者之间共生共存的生态关系特征与性质, 意味着人类社会发展必须要合乎自然生态规律或接受自然生态系统约束的方式,才能实现生存延续;“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强调了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与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意味着人类社会及其经济社会活动必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当代人类社会的整体属性不可分割特征,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或区域共同体必须同心同向而行才能解决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

尽管这三个共同体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都鲜明强调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必须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三个共同体的表述作为一个复合概念,超越了西方生态中心主义抑或人类中心主义的论争,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基础或本体论依据。

黄承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在国际上赢得广泛认同和赞誉。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坚持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是A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和形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体现了A总书记深邃的哲学思考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

二是A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合的典范。A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相结合,以一根不断的红线为整体赓续中华文脉,以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性,标注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学说的理论创新高度。

三是A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迈上历史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竞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格局不断形成。

四是A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早在2017年1月,A总书记就全面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以全球视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生态文明的重要表征, 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增长迷思,进而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从文明观的维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新境界。

推进A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基于总结经验的角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A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张云飞:在A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研究。第一,按照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以及纪念马克思和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角度,阐释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贡献,续写了“生态文明思想史学”。第二,按照抽象和具体相统一的原则,系统梳理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思想渊源、核心要义、科学体系、理论贡献、实践价值、世界意义等问题,书写了“生态文明原理学”。第三,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集中阐明了A生态文明思想对于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编写了“生态文明建设学”。 这样,就在生态文明研究方面坚持了历史研究、原理研究、现实研究的统一, 推动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生态文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当前,A生态文明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的建设现状如何?

郇庆治:在学科体系层面上,A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二级博士点获批设立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意义,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学”从长期讨论孕育到真正走向创建成熟的催化剂。对于高校公共课教学与“大思政”教育来说,打造具有学术含量的、体系化的A生态文明思想专题课或选修课, 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学院)做好A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国际化传播和中国学术发展的积极进程。

在学术体系层面上,依据A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六项原则”,多样化展开的理论逻辑体系构建,取得了学界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反映了宣传阐释研究A生态文明思想的积极成效,是A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科学真理性的显著体现。

在话语体系层面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A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性概念、命题、论断,着力深化对于这一思想体系的话语构建与表达传播研究。党的二十大以来,学术界更加关注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阐发,继续全面提升A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整体性、贯通性、互构性和逻辑规范性水平, 切实推进了A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性阐释、学术化表达和体系化建构。

《中国社会科学报》: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界需要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好A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和阐释工作?

张云飞:哲学社会科学界应抓住科学技术和人类知识发展的生态化趋势, 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

在知识来源上,立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按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西方有益的生态思想文化、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统一起来,坚持综合创新,夯实建构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的知识根基。

在知识门类上,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坚持“究天人之际”, 坚持“人类史”和“自然史”的统一,抓住新科技革命绿色、智能、泛在特点和趋势,将生态学范式作为普遍的科学范式和知识范式,推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流和汇流,构建学科门类齐全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

在知识应用上,坚持经世致用,坚持“改变世界”,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尤其是要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的生态观转化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科学战略和实践

方案,为建设美丽中国和清洁美丽的世界提供知识支撑和价值导引。

《中国社会科学报》: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应当如何更好发挥A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思想遵循和实践引领作用?

黄承梁:着眼我国的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面向未来,要加大力度、在更高水平上深化A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究和实践引领。一是,进一步提高对A生态文明思想深度、广度和高度的理解,正确理解这一思想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动A生态文明思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的融会贯通。二是,更多地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揭示A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做到润物细无声。三是,进一步加强A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进绿色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课题。必须从根上推动大学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思维方式等的转变;必须推动生态文明研究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政治等学科的融合、交叉发展。四是,建议各地方、各部门从A生态文明思想的战略高度、深度和广度全方位检视相关政策,全面审视检查、对照提升自己的工作,建设性地提出如何更好地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报》:面向未来,如何持续推进A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黄承梁:加快构建A生态文明思想“三大体系”,基础是要加快学科

体系建设。学科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依托。生态文明研究涉及很多方面,已经不是单一学科能研究清楚的,必须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联合攻关。同时,要紧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持续优化生态文明学科体系,不断夯实生态文明研究的学科基础,切实将学科体系建设成果转化为研究效能。

加快构建A生态文明思想“三大体系”,重点是加快学术体系建设。学术体系是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内核和支撑。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出具有时代高度、理论深度、实践广度、代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研究最高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和对策支持。特别是要抓住原创性这个“牛鼻子”,坚持立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推动重大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创新,在用中国生态文明理论解读中国生态文明实践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构建A生态文明思想“三大体系”,难点是加快话语体系建设。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就理论构建而言,我国最有发言权。我们要把握形势变化,抓住发展机遇,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生态问题,主动设置议题,推出一批能反映中国立场又能为国际学术界所理解和接受的学术命题、学术范畴和标识性概念,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不断提高我国在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郇庆治:相对于话语体系构建和学科体系建设来说,对A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性分析阐发吸引了更多学者的注意力,而且的确产出了诸多丰富厚重的研究成果,但是,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相对薄弱的问题亟待解决。

不断深化A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性阐释和学术化表达,尤其需要更自觉地揭示A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整体性与科学体系化的学理意涵,鲜明体现这一思想同时作为当代中国和人类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绿色政治意识形态与生态环境治国理政方略、中国特色环境科学理论意义上的理论整体性与逻辑一致性。A生态文明思想是理论、实践与优秀文化传统的统一整体,是理念原则、制度构想与战略举措的统一整体,是政策制度、话语理论与学科教育传播的统一整体。因此,必须大力推进A生态文明思想的“三大体系”建设协同进程,进一步制定研究发展战略规划,提出明确的科学发展优化要求。这样,持续推进A生态文明思想的“三大体系”建设工作,才能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逻辑中不断推动高水平生态文明研究,有效拓展实践路径,为A生态文明思想学理化、大众化、实践化和国际化不断贡献力量。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50篇)2023年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教育)素材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50篇)2023年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教育)素材范文,共有327240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50篇)2023年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教育)素材下载
(50篇)2023年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教育)素材.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