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今日学堂介绍信(共2篇)

发布时间:2020-07-28 10:19:46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1篇:

今日学堂介绍信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越来越需要介绍信,介绍信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派人到其他单位联系工作、了解情况或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时用的函件。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今日学堂介绍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各位愿意成长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是xxx,我现在正在今日学堂的天健男塾学习。下面为你介绍一下我们的今日学堂。

今日学堂它是一所私立学校,而且还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在我们的学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同于体制学校。它教给我们的不是什么知识,而是一些对于你的人生来说更加重要的东西。那些东西是什么呢?

如果说人的一生是一趟旅行,那么你的身体就是汽车。你的身体健康了,那么车子的性能就好了,开的路程也就长了很多、快了很多,否则速度就会慢了很多,可能一生都无法到达。随后你要确定你的目的,就是你这一生的要完成的事情,就像你旅行的终点和途中的几个景点,如果没有这些,那么你就不知道要去哪。最后你还要会开车,关于旅游的知识,和路线。这些都是你达到目的地的关键,就像:品质、思维、做事能力,这些都是你完成目标所需要的,没有这些东西你怎么可能达到目的地呢。那么体制学校,是否在培养你们这样的东西呢?

那么以上几点你们的学校是否在培养呢?如果没有,哪里有呢?

一、身体健康

假如你有一个公司,有两个人来你公司选取做经理,一个人很优秀的人,做事能力很好,很会思考,但是体弱多病,工作日里5天有3天请假看病。另一个人没有那么优秀,但是他、做事能力也不差、思维水平也很优秀,而且他身体很健康,5天的工作日里没有一天请假。那么请问你会选择哪一个人?

选择那个人体弱多病的人?他的确比另个人优秀一点,但是他常常生病请假,因为体弱多病而发挥不了多少水平。

选择另一个人,虽然他没有那么优秀,但是他会很努力的为自己的工作付出,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用到工作上。

我一定会要那个健康的人,因为他会将自己的全部精力付出到公司上,但另一个人他常常生病,在工作上只用了五分之一的精力,那么他就相当于一个摆设而已,不能为公司付出多少。

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得有健康的身体。你们希望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体弱多病?如果你们希望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你们觉得体制学校这样的环境:没有多少时间锻炼,也没有注重健康饮食,可以给你健康的.身体吗?

在我们学堂,我们有很多时间用来锻炼身体,每天都会练功,还会中医养生,通过拍打排毒。我们的饮食也十分健康,不会吃垃圾食品,学堂还会教给我们如何健康的饮食。在体制内我一年要去好几趟医院,但是自从来到学堂后我几乎没有生病。这样的环境你们想要吗?

二、人生目标

一个人没有目标,那么他这一生都会随波逐流。但是有目标的话,并且为着目标奋斗,那么人生就会不一样了,会有一个方向,也会在为目标奋斗中不停的成长。

就像我在体制内没有目标的时候,我每天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上课,放学,做作业,每天重复着这样的生活。但是我到了学堂后,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如:我想做一个勇敢的人,老师常常给予我这样的机会,我也会抓住机会,让自己更加勇敢。

有目标是你们想要的吗?你们希望自己有一个方向,向着它前进,还是没有目标,一生随波逐流。如果你们想要目标,但是体制学校可以给你吗?它没有这方面的概念,它们只关注你的考试成绩。

但是学堂会帮助你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帮助你完成目标。你想要吗?

三、道德品质

假如你是公司的总经理,你招聘员工是招聘那些有素质道德的人,还是那些品德有点问题的人。我想你会选有素质道德的人吧。哪怕那个品德有点问题的人能力在怎么强你也不会要吧,如果他到了你的公司。结果将你们公司的机密卖给别的公司,这是你想看到的吗?

你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与人相处的很好,大家都很尊重你,还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每人愿意与你相处成为朋友,不但如此大家还会疏远你。如果你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体制可以给你吗?在体制学校里,给你灌输一些道理而已,那些可以做,那些不能做。老师关心的也只是考试,不关心你是否可以将它变成自己的品质。

在今日学堂就不一样了,他会培养我们的品德和品质。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会观察我们的品德和品质,然后会向我们提出来:哪里做的不好。并且会梳理沟通,帮助我们改善。

四、思维能力

在体制的时候,我思考问题很肤浅、缓慢,没有想到它深层次的内容,但是现在,我思考问题快了很多,而且更加清晰,有条理。

思维能力强了,你思考问题,做一些事就想到的更多,也可以说更加聪明。当然这个聪明不是指知识多不多,而是指想到的多不多,你能理解的多不多。打个比方一个思维不高的人,他想一个问题有2种解决方式,而思维高的有6种办法解决。请问你们愿意做一个思维比较清晰、好的人,还是思维能力比较差的人。

你想做一个思维清晰的人,还是一个思维能力差的人。我觉得大家都不想做思维能力差的人吧。但是体制学校可以帮助你提升思维吗?据我了解体制学校大都数都靠背诵的,根本没有有锻炼思维的机会。

在学堂,老师常常会给予我们锻炼的机会,他们会让我们思考问题,老师也会协助我们,让我们思考的更加清晰。

在学堂,只要你愿意成长,那么老师和同学都会帮助你,让你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身体健康快乐成长。

你们的同学:

第2篇:今日学堂介绍信

这几篇今日学堂介绍信范文,由会员投稿与编辑整理,共同完成。

中国男人女性化问题的家庭和教育困局

作者:今日学堂校长:张健柏

有一份独身子女的教育调查报告说,现在独身子女的婚姻和家庭普遍出现严重的问题,年轻人无法承担自己的家庭角色,更有很多人无法走进婚姻的殿堂,仅京沪两地,三十岁左右的适婚高级白领人群,经济收入都不错,可独身者居然有一百万以上,其中女性居多,尤其是学历,职业和长相都很不错的女子,很多都被动地选择了独身,她们自己戏称为“剩女”---剩下的女人。不是不想结婚,而是普遍觉得无法找到合适的对象。男人的抱怨是现在的女人越来越没有女人味,女人的抱怨是中国的大男人都快绝种了,周围的全是一些小男人。

这种说法可能过于绝对,不过国内存在比较严重的阴盛阳衰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早在80年代,我们就在呼唤中国的男子汉,看来到现在都没有成效,反而情况越来越恶化:现在青年一代的男性,不仅从心理和个性层面上,还是从思维方式上都更接近于女性,甚至最不可思议的是:男性们从生理上也出现了女性化倾向,尤其是城市和高收入家庭表现更为突出。这种情况影响到的不仅仅是一代人,还可能造成长期的家庭和社会的混乱现象。中国如果缺乏一大批智慧,坚毅,富于挑战性,勇于承担责任,胸怀宽广的真正的男子汉,很难相信这样的民族会有真正强大的竞争力,也很难实现我们“和谐社会”的要求。

一:饮食结构----男人女性化的生理原因。

有人已经注意到阴盛阳衰背后的教育和文化问题,但是几乎没有人注意到,目前在城市家庭中尤为突出的青年一代的男人女性化现象,,背后还有生理上变异的支持。其罪魁祸首就是由于生活品质提高,孩子们的饮食结构中过多地摄入富含雌性激素的肉奶食品,造成男孩们在成长过程中因间接吸收超量的雌性激素而变得生理上偏于女性化。

目前我国的养殖业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在最快的情况下一只商品鸡从出壳到出栏只需21天,比传统的农村养殖快十倍以上。猪牛等也一样,为了尽快产出,加入各种生长素以刺激生长,连甲鱼这种生长极为缓慢,需要几年才能长大的生物,我们国家的聪明人士也可以让它们只需几个月的生长就可快速催肥上市;“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这种煽情口号的背后,却是奶业界数以亿计的利润阴谋,让乳牛成为比自然状况高十倍以上的产奶机器的秘密,就是大量施用雌激素和抗生素。带来的后果就是我们的“肉奶儿童”生长快速,就像那些被打了激素的动物们一样(幸亏间接吸收的剂量相对有限,催长的速度没有动物们夸张,根据摄取的量不同,大致上比天然成长的儿童快了30-60%左右,其速度可参考女孩的初潮年龄提前的幅度来判断,标准是14岁)。这种快速的成长,除了给家长带来“我家生活质量高,孩子长得好”的虚荣的同时,也造就一个外强中干的躯壳,埋下一堆未来爆发的病根,还有就是一个偏于雌性的生理机能。国家有关部门报告我国中小学生体质连续18年下降,这应该也是原因之一。我周围一些朋友的小孩从小生活优裕,其中几个男孩长得体格高大(有十二岁就超过1.75身高的男孩),外形圆润白胖,胡子等第二性征却不明显,颇似太监体型。虽然个子高大威猛,却无男性的刚毅果敢气质,说话做事都软绵绵的,体能也不佳,多动一会就叫累。估计就是拜激素之功。突然想起我遇见的一些外国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不少人声称自己是素食主义者,心里很纳闷:外国的素食者比例真的如此之高吗?后来再发现他们表示愿意吃鱼,于是好理解了:中国的肉,恐怕真是不敢乱吃的。

二:独生子女政策----男人女性化的社会背景

男孩的成长是需要摔打的,男孩天生就是调皮鬼,喜欢冒险和挑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男孩就是在各种具有挑战性的冒险游戏中成长为男子汉的。天性淘气的男孩,自然也面临成长过程中的风险,因此也相对女孩而言有较高的死亡率,为了弥补这种损失,在自然状况下男性的生育比率大于女性,而在成年之后趋于平衡。在过去多子女的时代,中国的父母们对孩子是粗放管理,孩子们有良好的自我发展的空间,在各种打闹和游戏中成长,自自然然地成就一个真实的男子汉,而在现在的独生子女政策下,孩子们得到了空前的“保护”,这本来就不利于男孩的成长。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意识中有重男轻女的意识,认为男孩才能传宗接代。于是在只能生一个的情况下,如果生的是男孩,自然皆大欢喜,各方面都呵护备至,生怕孩子受到任何委屈,更容不得孩子冒一丁点险,男孩们往往得到比女孩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因此也就更缺乏能力。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男孩不仅不太可能像男子汉,事实上可能在各方面都赶不上女孩。

而在独生子女政策下出生的女孩,父母不自主地有一种补偿心理,“谁说女儿不如男”,心态上绝不甘输给生了男孩的同事朋友,做女儿的自己也要争口气,结果家庭里把女儿当男孩养,处处争强好胜,巾帼不让须眉。一般来说,在男孩们养尊处优,精心奉养的同时,家长对女孩的教育和训练比对男孩更尽心,甚至于家长还非常热衷让女孩参与各种运动项目包括跆拳道这样的很“男性”的运动。其结果当然就是我们的社会“大男人”越来越少,“大女人”越来越多。看看现在大学的录取状况,原本是男生天下的名牌大学,考上的女生越来越多,不少专业的女生数量还远远超过男生。甚至原来本来是男性天下的理科状元,也经常被女孩们夺取,研究生院里面的女硕士女博士也越来越多,大有超越男生之势。男生们读书不行了,在毕业后的工作竞争中也节节败退,目前在各种工作岗位上,女性往往比男生更有责任心和魄力,更擅长于领导和协调,更有决断力,在这些聪明而富有活力的女性面前,男孩们往往相形见绌,显得笨拙和无能。以至于被社会各界质疑:这个社会怎么啦,越来越阴盛阳衰?

当然,在学位和职场上输掉了的男孩们自然垂头丧气。但是这些赢了的“大女子”们,其实也输掉了自己的人生。这些在学业和职场中一路绿灯的才女们,却在家庭和婚姻中惨败,各大城市中各方面条件极好的大龄独身女子数量之多,恐怕也是中国的一个世界纪录。那些处处要求自家的女孩不能输给男孩的家长们,忘了一件事情就是:要教会自家的女孩嫁人的时候也要改变观念,不要念念不忘嫁给强势男人,一副宁肯不嫁,绝不下嫁的样子,其实“娶”一个小男人回家好好呵护也可以是幸福的。如何让独生子女时代的中国父母们调整好自己的教育心态,在子女教育上各安其份,并关注到儿女成年之后的生活品质,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否则这种情况只会越演越烈,甚至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应试教育----男人女性化的筛选机器

中国目前这套应试教育体制,本质上是违背教育的根本精神的,它对我们的男孩和女孩都同样是一种伤害。不过相对而言,女孩要比男孩要能够适应一些,也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男孩们在我们这个几乎是为女孩设计的教育体制面前,一开始就处于完全的劣势,一开始就不是女孩的对手,男孩们不得不设法去适应有利于女孩的游戏模式,学会像女孩一样的学习和思维模式,否则他们就不可能得分。如果是非常典型的男孩,则更难适应这个制度,他们会被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成为这个社会的教育失败者被淘汰出去。而那些愿意放弃自己部分天性的男生,则可以在冷酷的应试丛林中生存下来。因此,可以说我们的教育体制,是造就我们成为一个阴盛阳衰社会的最大功臣。 从教学的方式来看,中国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完全是女性化的,根本不适合男生学习。典型的男孩是视觉型的,他们更喜欢用眼睛和行动来探索世界,不会太关注人际关系,也不重视情感交流。男生在一起的游戏往往富有竞争性和攻击性。而大多数的女孩是听觉型的,女孩喜欢的游戏往往是技巧性而非竞争性的。她们更喜欢应用语言和与人交流,更喜欢和谐地相处。她们看重自己认为是重要人物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即使不喜欢,她们也愿意设法取悦于他。在小学的课堂上,注重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可能是学习成败的关键,女孩们更擅长表现自己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和赞赏(“乖巧”),而且,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的女孩就容易取得学习进步。而男生们天生的视觉优势无法发挥,反而变成了“东张西望”,不专心学习的缺点;习惯探索,喜欢挑战的个性特点,变成了“好动”,“不听话”的缺陷,被斥为多动症。男孩们富于幻想和探索新世界,坐在教室里可能想象自己正在与恶龙决斗,在老师的看来就是发呆,不专心听讲。

另外,男孩关心为什么,女孩关心是什么!只要是权威人物(比如老师)给出的答案,或者是大多数人同意的看法,女生们往往愿意不假思索地肯定,即使是不合常识也会轻易得到女生的认同。而男生对于现成的答案并不满意,就算是正确的答案也总喜欢质疑或者追询更多的答案,这是因为男孩更喜欢探求事实背后的真理,而女生更关心是谁给出的答案并接受权威的解释。可是男性的这一优点在小学里却被填鸭式教学强行压抑,如果敢提问就是不尊重老师,只好自己坐着乱想。也就是说,男生天生是追求个性化,讨厌标准化,天生不喜欢背答案的,他们喜欢在质疑和挫折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而女生们则喜欢不假思索地接受大家都同意的结论(如标准答案),对于新奇的观点往往抱排斥和怀疑的态度,观察周围朋友的反应,如果大家表示赞同就会很快加入进来。因此,我们从小学就开始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和标准化考试教育模式,自然更合适女性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模式。

女性的心理特质,是擅长于在已知领域内不断完善和巩固,如无人带领决不愿意主动探求未知世界。而男性的心理特质,则是一旦基本了解已知领域后,很快会把注意力转向未知的空间,他们对于新的发现更感兴奋。我们的学校教育过于重视细节,特别是小学阶段对书写整齐和满分100分的变态追求,对于具有这种思维特质,不够重视细节的男生来说完全就是一种折磨,这种精益求精的游戏女生还可以适应,男生们即使懂得学习内容,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粗心”被扣分,于是经常被老师横加指责。偏巧大多数小学主课老师都是女性,基于自身的思维习惯对于男生的这种思维和行为模式差异无法理解,认为这是“严重缺点”而不断要求改进。于是老师和家长一起共谋,把男孩们这些宝贵的天性绞杀在萌芽状态。天长日久,男生们的锐气日渐消磨,老师们(包括家长)不断要求他们向班上的“好学生”学习(这些榜样往往都是女生),痛苦地逐步改变自己的天性,这样,教育体制又成功地造出了一批批女性化的男生。

从学习的内在动力来看:在幼年时期,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如何决定了孩子是否具有学习的动力,最终发展出学习的能力。作为注重人际关系的女生来说,非常在意维护和巩固自己与老师的关系,如果得到了老师的认同和赞赏,这种行为就会强化。她们愿意为了取悦老师而拼命去学自己其实并不感兴趣的内容,以此来获得老师的情感认同和群体中的地位。因此,女孩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被老师批评和忽略,最后导致学业不佳。即使是本来成绩良好的女孩,也有可能在被老师错误批评情感上受排斥后成绩一落千丈。因此女孩学习上的心理因素比智力因素更起作用,可惜家长们往往都是从智力的角度来找孩子学习不良的原因。

男生们就不一样,他们愿意学习往往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是自己觉得学习内容很有趣味,具有挑战性,比如说男孩们往往喜欢玩女孩们避而远之的迷宫游戏。第二个学习的动力来自于他们是否很敬佩老师,如果老师具有某种男生们非常佩服的能力和特长,他们愿意把老师当成自己学习和模仿对象,也是服从和最终超越的对象,会像士兵服从长官一样,愿意无条件地完成老师下达的即使是枯燥和艰难的任务。老师对他们犯了错误的批评,会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地去完成任务。当然,如果老师不能让他们从内心里面敬服,他们是不会像女生一样设法讨好老师而努力学习的。因为他们不会在意他们不敬佩的人对他们的看法,不管是好还是坏,赞扬还是批评。此时他们反而可能把不好好学习作为对他们讨厌的老师的报复手段,或者采取消极抵抗的方式,设法糊弄过去。可惜,我国的大多数中小学老师,可以让学生取悦,但无法让学生敬服。同时教学的内容又无法让男生们感到趣味和挑战,男生们自然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而且,男性意识越强的男生,这方面遇到的问题就越大,而具有淘汰功能的教育体制,往往把他们逐出主流,于是留下的,自然是偏于女性化的男生,又一次完成了阴盛阳衰的社会选择。

从教学的内容来看,我国体制内学校的教学内容也基本上是女性化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枯燥的读写算记,这比较适合注重语言和交流的女生。特别是在心理和思维的发展上,女生都要比男生要早一些,在男孩们左脑思维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女孩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早已完善,而男生们擅长的非语言思维能力,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下根本得不到发展的机会。同时,对于女生来说,她们愿意通过不断的重复来记住学习内容,即使她们完全不理解其内容,女生们也会把它复述得很准确;女孩甚至会不可思议地用记忆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并取得好成绩,但缺乏真正的数学思维,虽然在小学阶段,这种学习模式造就的优秀学生在高年级或者上中学后就会失败,但是很少引起老师和父母的注意。而男生们则特别讨厌不断重复和枯燥的学习内容,如果他们已经学会,他们更愿意学习新的内容。而女生们则津津有味地不断重复已经学会的内容,在被迫的情况下才愿意尝试新内容。而我们的应试教育体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让孩子们不断重复简单的内容,当然让男生们非常抵触。而且,大量的书面作业,不断考验男生们并不擅长的细节辨识和处理能力,就正如非要让一个好猎手来采集果实一样相当的磨人心性,的确可以把一个精力旺盛,活力四溢的男生变成一个无奈的小老头。当然,体制内学校的老师要的就是这种局面,因为这种被折磨过的孩子奄奄的“好管”,至于将来怎么样,他们可不关心,只要不出事,工资奖金到手就行。受害者的家长们也因为“大家都这样”所以也没有意见,整个社会集体失声,怪不得南怀瑾老先生言:中国的家长和老师一起在残害我们的孩子!

四:魔鬼妈妈----男人女性化背后的家庭因素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必须承担孩子们的教育职责并对教育的后果负责,至于母亲,主要是关心孩子们的生活问题,并取得孩子的信赖和心理平衡,这就是古人的“养”“教”分开,阴阳互动,其实是极为科学的,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心理,个性问题的协调很好。可现在的中国父亲们似乎正在从家庭教育的主导地位中退却,母亲们则站了出来,负责孩子从生活直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少不得逼孩子们面对变态的中国应试教育。特别明显的表现是在中国的大城市,于是,中国传统中“严父慈母”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变成了媒体上困惑母亲的疑问:为什么自己会成为孩子眼中的魔鬼?

母亲承担孩子教育重任有以下负面后果: 1:生活上剥夺或弱化孩子的责任能力

女人的天性是喜欢照顾人,对于自己的孩子,更是唯恐照顾不周,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孩子最舒服的条件。其实孩子们对于生活的要求只是最基本的吃饱穿暖即可,童年时代他们最在意的只是两件事情:一是能否感受到家庭的真心关爱(不是宠爱),二是有没有一起玩得很开心的童年伙伴。可是现在的家庭,比较注意物质上过度的给与,孩子们最需要的后面两条基本上是得不到的。作为妈妈,生活上会尽量的照顾孩子,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其实他们根本不需要),造就了一大批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这些缺乏最基本生活能力的孩子,在个性上肯定也是脆弱的,心理上也是无法自我负责的,更谈不上为他人负责,当然更谈不上做什么男子汉了。

2:学习上注重细节,求全责备

在生活上和物质条件上什么都好说的“好”妈妈,到了学习上就变了脸,往往会逼着孩子学习各种各样的课程,参加各种各样的培优班。因为女性天生喜欢注意周围的事情并与他人比较,也比较爱面子,容不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别的孩子学什么,自己孩子都要学。别人的孩子第一名,自己的孩子就不能第二。而且天生尊重权威的女性,格外看重学校老师的评价和要求,哪怕是对孩子的身心有严重伤害的要求,只要老师说了都严格照做不误,很少思考合不合理。所以母亲们就成为变态教育体系的最佳帮凶,经常把校内校外的各项任务变本加厉地要孩子完成,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在孩子们眼里,自然也就变成了“魔鬼妈妈”。上文详细分析了应试教育体系对于男人女性化的重要贡献,这里妈妈们全力配合的贡献也不容忽略。

3:强势父权的弱化造成男性榜样的缺失

独身子女时代的父母们似乎突然改变了自己的传统风格,纷纷扮演起讨好子女的角色来。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往往父母双方都在孩子面前“争宠”,争相表现自己对孩子才是最好的;后期孩子上学后,因不得不在教育上严格要求孩子,母亲被视为“魔鬼妈妈”后,中国的父亲们更是乘虚而入,以“慈父”的面貌来夺取母亲的“慈母”身份。这些“好父亲”们并不懂得也不真正关心教育,也没有耐心去研究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未来成长,在孩子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往往以“工作忙”,“应酬多”,“压力大”等种种原因回避自己的教育责任,宁肯在外面陪朋友打牌喝酒聊天,也不愿回家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回家之后的补偿,就是简单地用物质来讨好和贿赂孩子,在母亲批评孩子的时候来维护孩子,树立自己一个“好爸爸”的形象,以避免良心的责罚。我认识的一批当老板的朋友,都是在孩子已经出现严重的教育问题之后才后悔小的时候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对孩子关心太少。这些父亲们此时为了弥补过错,愿意一年花几十万地送孩子出国“留学”,幻想花上一大笔钱可以换来一个好孩子,结果只能是制造“留学垃圾”。父母们更加痛苦和后悔,有个身价数千万的老板告诉我对儿子完全不抱希望了,只是希望将来有了孙子要好好教育。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这种奇怪的“新教育传统”,仍旧在中国大行其道。造就出一批又一批阴阳错乱的男孩和女孩。在我们的教育中缺位的父亲们,是否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呢?

word该篇DOC格式今日学堂介绍信(共2篇)范文,共有926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今日学堂介绍信(共2篇)下载
今日学堂介绍信(共2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