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先进事迹材料 >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11 08:54:32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说明】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品多篇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一

成纯光先生,不忘故土,情系家乡,心系教育,他扶贫助教的先进事迹主要表现在: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2006年至2007年为洪塘营瑶族乡中心小学捐资 ww www.haoword.com w.haoword.com 70万元兴建了一栋综合性大礼堂和硬化了1300平方米的操场;同时还捐赠了价值20万元的电脑和图书,用于改善洪塘营瑶族乡中心小学办学条件。

设立助教助学基金

2010年为洪塘营瑶族乡设立了助教助学奖,以后每年注入3—5万元资金,用于奖励扶助在本乡从教的贫困优秀教师;用于奖励扶助在本乡就读的贫困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用于奖励扶助在本乡就读后考入县重点中学和重点本科的学生。他设的这个奖推动了瑶乡教育的发展。2011年又加注入4万多元。

建设校园绿化工程

2011年4月份成纯光先生及家人荣归故里,莅临洪塘营中心小学和洪塘营中学指导工作,又捐给洪塘营中心小学1万元用于校园绿化。现种的桂花树已成活。我想再过几年,洪塘营中心小学将是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美丽校园。

改善农村教师住宿条件

情系瑶乡教育,让老师安居乐业。2011年5月份。成纯光先生在电话中又问到了老师住宿情况。当得知有些教师在校无住房,又恰逢政府投资兴建教师周转房,于是,他又提出捐资近35万元用于建教师周转房。让老师在瑶乡能安心工作,愉快的工作。

成纯光先生以上此举志在育才兴德,倡导先进的教育方法,以期家乡名贤辈出,其行功不可没,需以示弘扬。立作榜样。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二

和平农场连续亏损了二十九年,是广东垦区七大贫困场之一。现有总人口7784人,其中特困职工510户,2146人,占全场职工产数的20%,占总人口的27%。为尽快帮助职工脱贫致富,省农垦总局和茂名农垦局党组十分重视,两级局扶贫办的同志多次到和平农场与场领导一起研究扶贫发展的方向,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提出要发展立体农业的扶贫工作思路。为了将农场的扶贫思路尽快落实到扶贫工作中去,几年来,赖超英同志怀着一颗让职工群众尽快摆脱困境的赤诚之心,无私地奉献,她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农场的扶贫工作中,走遍了农场26个生产队,积极推动扶贫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全场扶持的183户,有151户已经脱贫,脱贫率83%,2004年全场劳均收入4123元,比上年增长27%。

一、走队串户,摸清情况。

为摸清全场特困职工的底子,掌握扶贫工作的第—手材料,赖超英带着工会另外一位女同志,不怕辛苦,顶着烈日,冒着寒风,骑车下队,走遍二十六个生产队,走访500多户职工家庭,她的小本子上详细地记录了每个特困职工的各种情况,如职工家庭收入、特困原因、思想状况、技术特长、解困要求和家庭地址等等,这个小本子凝结了她的多少心血,其中的艰辛有谁知?有一次到三队去了解情况,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周围都没有避雨的地方,她们两个一下被淋成落汤鸡。三月的天气还是有点寒气,经雨水一淋,全身又冷又饥,直打哕嗦,即使如此她们仍然坚持继续工作。有时上山看果园、看猪栏,由于山高路滑摔跤扭伤脚的事时有发生。这些困难都没有吓退赖超英同志和她的伙伴。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查,终于详细地掌握了全场特困职工的第一手材料,并针对不同的类型,建立了510户特困职工档案,为分类实施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苦口婆心,改变观念。

和平场贫穷了二十多年,职工的工资和产品款常常不能及时兑现,职工对贫穷已经麻木了,有—天过一天。特别是一些特困户人穷志短,对脱贫致富缺乏信心。赖超英同志为尽快帮助这一部分人转变思想观念,早日脱贫致富,她把帮思想、扶志气作为扶贫的首要工作来抓。先后三次组织队干部和职工代表到本场三队、十二队、二十二队参观典型岗位,还组织全场干部和—部分工人代表到红湖农场参观立体种养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参观学习,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信心,积极发展生产,争取早日脱贫,特别是一队和十二队的工人代表参观后,深受启发,都纷纷表示,要积极发展家庭经济,争取早日脱贫。但仍有—小部分特困职工认为先进难学,安于现状,不思改变。

赖超英同志根据摸底掌握的情况,对这小部分人的思想状况进行了分析,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她多次深入职工家庭,宣传典型,分析优势,以理说服,以真情打动人心,在她苦口婆心的说服下,这些职工终于觉醒。如一队的苏世强,是队中有名的特困户,家中生活十分困难,他本人也年轻力壮、有劳动力,可就是终日无所事事。经赖超英两次到一队找他谈心,他终于说出心事:自己也想养猪,但是自己无资金,别人又不肯借钱,无法起步。赖超英和领导商量后,决定从扶贫贷款金中贷款—万元给他养猪。经过两年的努力,年养猪收入18000元,获利8000元,现在已摆脱了贫闲,解决了家庭温饱,对养猪信心十足,正雄心勃勃计划进一步扩大养猪规模。

三、资金扶持,雪中送炭。

很多特困职工贫困的原闲,是缺乏资金。因此,资金扶持是扶贫的关键,为特困职工提供资金扶持,对资金不足的特困职工无疑是雪中送炭。2001年以来,上级对特困职工扶贫实行有偿低息借贷,帮助他们起步发展生产。在两级局扶贫办的支持下,先后给和平农场下拨了扶贫贷款66.8万元。为了用好这些贷款,赖超英根据摸底情况,对所有特困职工进行分类排队,先后贷款给190户职工发展养殖业。如一队的宋寿宁,由于他大哥外出发展,经营不善把家中的10多万元亏空,家中生活陷入困境。赖超英在排查中了解到宋寿宁很想贷款养猪,具备发展能力,决定贷款三万元给他养猪,同时也救活了70亩果园。在未养猪前,其70亩的三月红荔枝严重缺肥,生势差,自养猪后,肥水充足,生势良好,当年三月红荔枝收入8000多元,养猪年收入150000元,获利20750元,实现了养猪赚钱、水果生势旺盛双赢。

为了确保贷款安全,在发放贷款资金时,赖超英坚持做到“四贷四不贷”,即有志脱贫、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贷,无信心、无能力的不贷;有岗位、有担保的贷,无岗位、无担保的不贷;见效快、周期短的项目贷,见效慢、效益差的不贷;讲信誉的贷,信誉不好的不贷。在第二批扶贫贷款中,有两位职工坚持要贷款,赖超英深入生产队了解后,—个信誉差,欠场的资金一万多元不还,一个懒惰无心发展生产,对这两个人,做到坚决不贷。发放贷款时坚持做到签订贷款合同,要有担保人,担保人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如果没有做到这点,坚决不发放贷款金,贷款发放后,坚持动态管理,每月到贷款户家中检查、了解贷款的使用情况,确保资金真正落实在扶贫项目上。

四、示范推动,智力帮助。

赖超英深深地认识到要加快职工的脱贫步伐,必须加大对职工的生产技术和养殖技术的培训。为职工提供智力支持,这是职工能否脱贫的基础。她积极和生产部门的领导协调好,聘请种果和养殖的技术员到农场为特困职工上技术辅导课。2002年来,先后举办了六期培训班,共135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特别是两次聘请曙光场有多年管果经验的刘开平副场长和建设场畜牧公司的曾继锋副经理到农场开班授课,职工反映良好,有些六七十岁的退休工也前来参加听课,除此之外,还多次邀请地方畜牧兽医站的专家到场讲授养殖技术和各种禽畜病的防治措施,使职工在发展种养殖业中,加强了科学性,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为把扶贫工作抓细、抓实、抓好,在全面推广养殖业上,赖超英还注重抓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全场养殖业的发展。该场1队和2队职工养猪积极性高,行动快,规模大。赖超英把这两个队作为全场养猪脱贫的示范点,亲自三次邀请中垌种猪场的场长到这两个队进行瘦肉型猪饲养技术指导及研讨防病措施。经过努力,这两个队职工养猪都取得较好效益。其中1队8户贷款户养的第一批猪总收入158400元,总利润24118元,平均每月户利润753元。其中最高利润有5000元。赖超英抓住这个突出的典型,在全场广泛宣传,职工反映强烈迅速掀起养猪热潮,全场有82%的职工都养起了猪。据去年统计,全场养猪的家庭300户,养猪总数9101头,出栏5102头。总收入468万元。总利润93万元,平均每头猪的利润182元。

五、不断探索,模式引导。

根据形势的发展,总结了职工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2004年,和平农场党委又提出新的扶贫发展思路,即引导职工在果园逐步配套有鱼塘、猪栏,搞“立体种养”,即“三配套”。“三配套”种养结合,可弥补单—经营的不足,形成良性循环。如三队的下岗干部刘付智华,2003年贷款2万元,在果园养猪120多头,养猪纯收入15000元,鱼塘年纯收入2万多元,果园有充足的肥水投入,纯收入也有12000多元,一年“三配套”总纯收入47000元。赖超英抓住这个典型,在农场职代会期间组织了职工代表前往三队参观,并让刘付智华介绍“三配套”种养经验,代表们看了、听了都深有感触,一致认为走“三配套”立体种养,是脱贫致富的好门路。这一次参观学习,职工对发展“三配套”种养业有了新的认识。赖超英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大宣传力度,很快,全场又迅速掀起发展“三配套”种养业的热潮,目前全场有“三配套”职工37户,其中十二队有26户,是全场拥有“三配套”最多的一个生产队。而且大部分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如张一民在派出所工作,仅靠一人的工资养活全家,果园收入不高,生活水平低,去年他贷款一万元,在果园建猪栏养猪、挖塘养鱼,一年养猪获利9380元,鱼塘纯收入5500元,全年种果、养猪、养鱼“三配套”总纯收入19800元,实现了脱贫。

六、诚信为本,保证收贷。

随着时间的过去,早期发放的扶贫贷款已到了收贷期限。有些贷款户,出于各种心理,不愿意按时还贷。但是,借贷合同大过山,借贷必须按时归还。俗话说:放贷容易,收贷难。每批到期的贷款,她首先逐一通知贷款户,要按时回收贷款,对哪些迟迟不还款的人,多次上门了解原因,并做说服工作。追收贷款时,利用一切时机,在路上、在家里也好,只要见到还贷户,她都不放过追收时机。在追收贷款时,时常会遇到一些令人难堪的事。九队有—个职工贷款2000元到期了,迟迟不愿意还款,赖超英多次找到他,把情况说明,他一次又一次说还款,可过了半年还是不还钱,赖超英只好找到他的担保人说明情况,要求担保人偿还。这位职工知道后,到处去找她,到处扬言要打要杀赖超英,当天下午还拿着水管准备到果园找她,在半路上被一个朋友知道后,想办法引走了他,才使事情没有发生。当晚赖超英知道这事,心里很是委屈,一夜都睡不着,思想斗争强烈,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为了工作,得到的是这种对待,真想放弃。但最终理智战胜感情。第二天亲自上门找这位职工,把还款的道理反复跟他说明,经过耐心的思想说服工作,终于使位职工认识了错误,做了还贷的承诺。在她的努力下,第一批贷款15.8万元,回收14.6万元,回收率92.4%;第二批11万元的贷款,回收8.7万元,回收率79%。现在她正排除一切困难,加大追收力度,想方设法追收第三批贷款,力争全部回收。

正是赖超英同志的辛勤努力工作,和平农场的扶贫工作开展得扎实而且富有成效,而赖超英本人也被职工誉为特困职工的“贴心人”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三

张焕青,女,汉族,系大名金滩镇上马头联办小学教师。我1998年8月到我校工作以来多次被上级学校表彰,我坚守教育一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怨无悔,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生。在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用心教学,做一个负责人的教师。用爱育人,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在别人眼里,我是那么的普通平凡,但是,我的故事却很感人。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负责辛庄村的教育扶贫工作,和其他老师一起,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摸实贫困户资料,得到群众,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一、认真,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

我严格按照教育局,镇中心校下发的名单,同时甄别新出现的贫困学生及时上报,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的11名贫困学生名单在学校长期公示,并宣布县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依托各类扶贫资金,解决贫困学生的急需。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排除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从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起,均将学生各类资助金及时,顺利送到学生家长手中。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也曾遇到难处,有的家长领取了资助金,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上级调查时说不清其中的种种情况。为了避免家长因其他因素说不清楚领取情况。影响我校的资助工作,我不怕麻烦,一次次的讲解,直到听明白为止。做到了工作细致扎实,受到上级,同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精神扶贫,关心贫困户生活的信心。

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里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里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因此,我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困户的心里疏导。采取精神扶贫。在每次调查走访贫困户时都给于贫困学生鼓励,教育。如我村一个学生以前学习不努力,成绩一直不太好,自从我们深入走访,和孩子们谈心之后,这个孩子深受感动!现在,孩子的成绩也提高了,并且很懂事,还说将来一定好好报答父母,及各位帮助过的每一个人,还要感恩祖国!

在日常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各级领导的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勤俭节约,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无违规违纪现象。作为一名基层扶贫一线教师,我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上级的赞赏,赢得了全校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四

赵海燕,男,1974年3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专业硕士。根据中国共产党亳州市委组织部要求,2017年5月,该同志挂职任利辛县孙庙乡党委扶贫专职副书记。为尽快适应新环境、新角色,该同志报到履职的当天就深入到重点贫困村孙庙村,和该村两委深入交流,并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调研主要致贫原因。履职以来,三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有1697户3523人稳定增收,实现脱贫,全乡贫困发生率从8%降到1.2%。赵海燕同志为孙庙乡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坚实地努力,贡献很大。

一、到艰苦的地方,不忘组织重托

孙庙乡是国家级贫困县利辛县的偏远乡镇,条件非常艰苦。作为孙庙乡党委扶贫专职副书记,赵海燕同志既是孙庙乡脱贫攻坚战的指挥员也是战斗员,责任重大。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到岗后他就“撸起袖子”加油干,首先建议乡党委从各村两委干部中选择一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担任村扶贫档案员,并公开招聘12名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同志充实到各村任扶贫专干。另外从乡里抽调4名同志到乡扶贫办任扶贫专干,培养出了一只优秀扶贫队伍。通过广播、墙体宣传、到户宣传等途径宣传扶贫政策,做到家喻户晓,营造扶贫工作氛围,同时尽量消除老百姓“等、靠、要”思想。他坚持每周主持召开乡、村扶贫档案员工作例会,共同学习扶贫政策,提升业务水平,加强业务交流,形成工作合力,奋力脱贫攻坚。

二、用精准的措施,掌握决胜之策

为了让扶贫更精准,赵海燕与扶贫办其他同志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乡12个村走访一遍,认真开展“两册一审”工作,通过逐村召开评议会,做到“应进必进,应退必退”,通过动态调整,实现精准识别。找准帮扶对象后按照村出列户脱贫标准,精准帮扶。三个贫困村出列的薄弱环节都是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为此积极为12个村申请建成了187.2kw光伏电站30座,每座光伏电站年收益14万左右,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28万左右,一是满足村出列对集体经济收入的要求,二是进行光伏收益二次分配,虚拟给贫困户,实现贫困户的稳定增收。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不尽相同,主要是缺劳力、缺技术、缺岗位、缺资金、因病、因残、因学等。赵海燕同志帮助全乡566户贫困户申请并实施了危房改造;介绍106人外出务工;在本地开发公益性岗位662个,安排“六员一工”实现就业;培养12名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脱贫;帮助申请贴息小额贷款用于扩大生产;对无劳力的给予安装到户光伏或虚拟到户光伏增加收益;为残疾人申请器具等。

三、用心用情用力,不辱光荣使命

赵海燕同志独自从市直部门来到乡镇,妻子和孩子在市区,家人长期分居,坚持吃住在乡全年超过300天,他已把孙庙乡当故乡,把贫困村当家园,把贫困户当家人,经常走村入户,嘘寒问暖,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他妻子是一名教师,知道他扶贫工作辛苦,也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但是由于身患疾病,长期严重贫血,医生建议要尽快做手术,可由于他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妻子做手术,手术时间一拖再拖,最后和医生预约好在一个周末手术,可就在那个周末又有紧急工作,赵海燕同志首先还是想到工作,只好请在亳州的同事照顾妻子动手术。偶尔抽周末回家,他也是陪家人吃顿饭又匆匆返回到自己脱贫攻坚的工作岗位上。在孙庙乡经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每一户贫困户家里都留有他坚实而温暖的足迹,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他奋力演奏着有力的人生乐章。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五

在积石山县,很多人知道xxx这个名字。1969年2月,xxx出生在柳沟乡上坪村下坪社一户贫困户家中,高中毕业后,去新疆挖金,到青海挖虫草,但都没有挣上钱。

1996年,xxx在省建四公司学到了从事工程建筑的本事,1999年,他从省建四公司辞职返乡,一步步发展,注册5000万元成立了甘肃伟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自己越富有,越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总想为家乡做点事……”xxx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尽自己所能奉献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20xx年6月,他筹资100万元,向积石山县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无偿注资。20xx年9月,当xxx得知该县五名大学生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大学时,主动对他们进行帮扶,使他们圆了大学梦;20xx年12月,为了积极响应县扶贫济困“光彩事业”的号召,他主动捐款100万元。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xxx常对家人和企业管理人员说。如何做到呢?他常常思索着,20xx年底,当他被推选为上坪村村党支部书记时,更加坚定了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在xxx担任村支书后,就全力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只要是村里乡亲们迫切需要,他都慷慨解囊、倾力相助,为村里办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同时,他还团结带领本村群众栽植花椒树、修建调蓄水池、办养殖场、搞易地搬迁、劳务输转,有效改善了全村道路、饮水、住房、教育等基础设施条件,并在富民产业培育方面探索出了适合本村发展的新路子。由于xxx为上坪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付出了心血和努力,他还被选为县人大代表。

“看到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xxx说。

近年来州委办公室以“联村联户联民心、为民富民解民忧”为宗旨,按照“村美民富、田园风光、秀美庭院”要求,在双联帮扶点――临夏县新集镇寺湾村,通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培育村级特色富民产业,抓好精神文明创新活动,努力帮助群众打造和谐自然美丽的新寺湾。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品多篇范文,共有770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品多篇下载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