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先进事迹材料 >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郭丰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2-05-12 11:25:48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好范文网的会员“yuyu01”为你整理了这篇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郭丰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郭丰先进事迹材料

2017年5月,郭丰同志被选派到六盘水市钟山区参加脱贫攻坚驻村工作,任六盘水钟山区双戛街道中箐村第一书记。2021年,驻村期满的郭丰原本可以回原单位工作,但他主动申请留任,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近五年来,郭丰同志履职尽责、主动作为,结合该村实际,抢抓机遇,争取资金,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2017年底,中箐村就通过钟山区验收,实现贫困村出列。2019年实现所有贫困人口脱贫清零,提前完成脱贫任务。郭丰同志于2018年7月和2021年7月,分别获六盘水市钟山区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22年2月获“贵州省地矿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以及贵州省地矿局113地质大队“2021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

初心不改 继续奋斗

2021年,驻村已满四年的郭丰同志本可以轮换回原单位工作。可是四年的驻村生活让他深刻认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在接到轮换的通知后,他辗转难眠,小女儿还不满周岁,大儿子才读一年级,这几年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他,很少能照顾到家庭,对孩子的关心教育更是缺失,导致儿子的成绩不理想,老师常常打电话反映孩子的情况,这个时候,郭丰同志总是充满了自责和愧疚。虽然中箐村已经摆脱贫困,撕掉了贫困的标签,但是村里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完,还有一些他想做的事没有得到落实。轮换前村两委也多次提出,希望他能继续留任,帮助中箐村继续搞好乡村振兴。面对家庭的困难、面对未尽的事业、面对村两委的挽留,他也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在经过深思熟虑后,郭丰同志决定继续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中,他深知,选择留任,就意味着对家庭、对父母、对妻儿的照顾将继续缺失,愧疚会更深。但是,为了更多的困难家庭能一步一步好起来,他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初心不改,继续奋斗。

党建引领 夯实堡垒

驻村以来,郭丰同志以党建引路,深入宣传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脱贫攻坚政策。以院坝会、专题宣讲、入户宣传的形式,积极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组织动员群众发挥脱贫攻坚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营造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郭丰同志把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村党组织队伍作为重要任务,紧紧围绕“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和“真扶贫、扶真贫”的要求,强化党建引领,围绕脱贫攻坚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积极协助村党支部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帮助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村后备干部。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村支两委注入“新鲜血液”。

2021年是村两委换届之年,也是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新的村两委班子有没有战斗力,直接决定了未来5年的发展。作为第一书记,郭丰同志勇挑重担,积极协助村两委抓好“两委”换届工作,并担任村委换届选举委员会副主任,主持村委换届工作。按照“把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干部”的目标,通过多方考察,从党员、致富带头人、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群体中物色人选,经过大半年艰苦而细致的工作,中箐村顺利完成村支两委换届。新一届的村两委班子在年龄结构、学历水平、党员比例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优化,是一支有文化、能战斗、强有力、带不走的“工作队”。

真帮实扶 真抓实干

驻村以来,郭丰同志完成了从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到基层干部的转变。从一开始的迷茫,到现在的融入和热爱。他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通过进村入户,与群众打成一片;通过调查研究,摸清村情民意。驻村三个月的时间,他就将全村的情况悉数掌握,为工作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也更加坚定了他扎根基层的决心和干好工作的动力。

为实现脱贫出列,郭丰同志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道,逐户研判致贫原因,分户制定帮扶措施,帮助落实各项政策,认真算清每户收支账,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并认真建立贫困户档案材料。据实帮助残疾人办理残疾证,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就业,帮助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帮助贫困学生申请教育资助,减轻贫困群众负担,助群众发展,将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确保中箐村所有贫困群众顺利实现脱贫奔小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郭丰同志与村两委持续开展防贫返贫的监测和帮扶,及时摸清群众“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情况,开展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重病慢病和因学因病因灾等导致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农户的核查工作,制定“一户一策”台账和帮扶措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确保全村不出现新的致贫返贫农户。

抢抓机遇 改善村貌

郭丰同志抓住全省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和春季攻势、夏秋行动等契机,完成中箐村组组通公路建设,全村农户有了串户路,并实现庭院硬化和自来水管网覆盖全村。他动员农户拆违除杂、实施旧房改造、建设“小康菜园”,全村大部分老旧危房被拆除重建,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郭丰同志深知,要从根本上挖掉穷根,必须实行产业带动,让农户切实增收稳定致富。郭丰协助村支两委因地制宜谋划发展“短平快”产业,积极助推双戛脱贫攻坚产业园落地生根,总投资109.9万元,建成种植大棚73个共2万余平方米,覆盖中箐村51户贫困户。如今,中箐村建档立卡户已连续四年获得产业分红,户均增收约300元每年。

做强产业 收获实效

中箐村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但是没有一个优势产业带动农户增收,绝大多数农户还是保持传统的种植习惯,主要收入来源还是靠劳动力外出务工。面对这种情况,郭丰同志从做好调研入手,与村两委商讨谋划产业发展,向致富带头人讨教产业发展经验,摸群众产业发展的意愿。最终,结合中箐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的发展思路。

为有效促进中箐村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郭丰同志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围绕省委“六个转变”要求和区委“五重点五推进”总体部署,立足中箐村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和脱贫攻坚任务,通过实施“三在三促”(支部建在产业上,促进群众增收;能人聚在党旗下,促进堡垒建强;党员融在群众中,促进干群和谐)深入推进党建促脱贫攻坚和产业革命。通过调研,开展了党建指导员进合作社、党员走进产业基地。村党支部在集体研究后决定,开展党建指导员进合作社。由郭丰同志指导,帮助做好群众工作,通过土地流转或就近务工等方式与六盘水天湖元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种植魔芋,帮助农户实现增收。

产业选择的好坏,决定了发展的成败。中箐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土地不连片、可种植土地少、土地经济收益低,农户种植观念较为传统,且有部分外出务工农户将土地撂荒,造成资源闲置浪费。郭丰同志多次与村致富带头人及合作社负责人沟通调研,认为种植魔芋的前景较好,中箐村发展魔芋产业符合本地实际,各项实施条件齐备,在带动农户发展及增收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对壮大村集体经济积累及打赢脱贫攻坚战能起到极大的作用。

为确保中箐村魔芋种植项目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郭丰经常到种植基地了解情况,掌握产业发展的情况和困难,与合作社共同商讨解决办法,采取“帮扶单位+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4+”的产业发展模式,由合作社负责主体实施,在试验种植魔芋150亩取得成功且效益显著后,合作社决定将种植规模扩大到300余亩,郭丰想方设法解决资金困难,积极争取到省地矿局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帮扶资金16万元,帮助合作社弥补了产业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问题,使产业得到健康发展。

通过大力发展魔芋产业,动员群众以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的方式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中箐村的魔芋产业已发展到近500亩,覆盖农户90户439人,每亩土地流转费为500元/年,可实现土地财产性增收约25万/年。每年可解决约1.3万人次务工,每年增加涉及农户工资性收入100余万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勤政廉洁树立形象

驻村工作期间,郭丰同志始终坚持做到勤奋学习,廉洁奉公,在工作中严于律已、宽于待人,凡事以大局为重,对上级交办的任务坚决完成,团结同志,不断加强个人修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驻村工作纪律,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警钟长鸣。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努力树立良好的驻村干部形象,得到了村两委干部和群众的认可。

通过近五年的努力,中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15.8%降为零,中箐村在通过六盘水市钟山区验收顺利实现贫困村出列后,稳步进入全面小康,大步迈向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word该篇DOC格式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郭丰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共有359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郭丰先进事迹材料下载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郭丰先进事迹材料.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86956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