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

中国政府发展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1-08-14 10:23:13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2019年“中国政府发展”全国研究生暑假学校活动,也非常感谢南开大学为我们请来了诸多教学经验丰富、高学术水平的知名专家来担任主讲教师,为我们重点讲解中国政府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动态及研究成果,也为我们也提供了各高校研究生之间学习交流与互动的学习的平台。通过这次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城市治理方面更深层次的内容,也充分激励和调动了我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这次暑假学习也让我受益匪浅,其中很多内容也让我有所思有所想。无论是从新中国以来城市治理的变迁、现代政府理论的四个维度分析框架、还是全球视野下城市社区治理的模式与结构、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变革路径等等各个主题,均让我对城市治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下重点就我感兴趣的两个主题进行归纳总结。

其一,朱光磊教授提到了四维分析框架,分别从政府的职能、政府机构、政府体制、政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职能决定机构、机构的关系被法律确定就是体制,三者运作起来就是过程。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指国家机构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最主要方向。政府的功能是来处理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重要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就包括处理国家的阶级性与社会关系,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处理国家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处理集中与分权的关系,处理国际关系等等。政府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国家的统治者,不论他们是否认识到了应去履行这些职能,都只能如此,只能主动或被动地去做。也要求我们对政府职能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化、细化和具体化。而政府的职责的主观色彩比较强,一个政府在选择其政府职能时在做多少、怎么做、有谁做等问题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我们一直在倡导转变政府职能,这就要求从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的角度出发来简政放权。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做到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最大限度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范围,最大可能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原则上取消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资质资格许可。同时也要减少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打破市场分割与垄断,消除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企业和产业在竞争中优化升级,为经济转型提供“源头活水”。更好地发挥地方的作用,各级政府要按照各自的事权分级管理,尤其是涉及改善民生的具体事项,要尽可能实行就近管理,事权调整必然涉及财权,必须加快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将适合地方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工作下放地方,为地方政府更好履行职能提供财力保障。从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层面来改善和加强政府管理。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在经济领域简政放权的同时,我们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职责必须加强。优化必要的行政审批程序,完善审批制度,建立标准明确、程序严密、运作规范、制约有效、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转变职能、减少微观事务管理,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

同时,中国的机构设置的优势是清晰稳健,而也存在责任不清的劣势。解决“责任不明”问题,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特别是要在改进职责上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切实解决多头分散、条块分割的问题。要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加强相关机构配合联动;要做到权责对等,明确责任及责任主体,明确各级权力部门的问责制度,形成制度上的保障;要创新监管方式,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行政管理方式,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

高度体现科学性的机构改革无疑是新动能、新保障。“风物长宜放眼量”,全市上下要按照中央、省委统一部署,破除弊端,努力构建与“两先区”建设相适应的、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其二,我对张志红老师所讲的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变革路径也很感兴趣。课上张老师引导大家积极参与、抛出问题、从实际调研出发,带动大家主动思考问题,短短3个小时,受益匪浅。张老师讲到社区是政府实现社会管理的基本依托。社区的基本因素即文化认同。社区无边界,因为价值和认同自发形成社区。但中国的社区概念是从国外引进,不是基于中国自身因素发展,属于无根之萍,没有自发的基因,也缺乏居民的文化认同。同时提到了社区管理的关系图谱:居民、居委会、物业、业主委员会、街道、党、社会组织、企业、社区精英、非正式组织、志愿者、民族、宗教、条块关系、社区间、邻里、事业单位、公益基金、社会责任、原住民、租户等,而这些关系正式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农村社区还迁:收益是被占地的农民获得,获得还迁房,从靠种地转变为靠出租获得收益,原有村落整体搬迁小区和原有单位型社区容易治理。而社区管理的中国特色即党政同责,一插到底,管理到边,治理资源下沉,各种任务到社区。社区治理以地区经济发展做支撑。以上海花木街道为例,一个街道一年4亿的财政预算。社区管理和服务型政府:党政一肩挑,挑服务、挑管理、挑秩序。城市治理由粗到细的过程是见证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

精细化是一种管理导向,但不是一种结果,类似于政府的服务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但是实践的结果只能靠事实表明。精细化治理的目标:管理、秩序、服务、安全。秩序是首要的。发展是秩序的基本保障,秩序和发展产生矛盾时,中国政府首先保证秩序,维持社会稳定。政府提供的服务越多,管理越多,控制越多,提供服务本身就是一种权力。比如英国这种高福利国家,居民会更加遵守规则,因为国家政府掌握着居民的福利,不得不遵守规则。精细化管理的日常生活内涵:要求更多的“刁民”,对政府的服务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从居民需求倒逼政府,从而提高服务水平。而教育是阶层固化的基本利器(高层次人群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在子女的教育方面,继而保持阶层的稳固,对比而言,低层次人群缺少资源,很难让孩子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富不过三代,但是穷会一直持续下去)。也是打破阶层固化的利器(贫苦阶层的孩子有部分可以凭借教育打破阶层力量,进而进入到高层次人群,但是相对于庞大的低层次人群来说,这部分人占比较少)。政府的精细化管理的重点还是放在民众的需求方面,而且政府还要做到主动变革,跟上时代的发展,而不要等到社会倒逼,那一定是阵痛的变革。

而社区的参与主体如此之多,关系如此之复杂,基于此,如何去选择合适的途径解决社区问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基于学习内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宗旨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健康、更舒适、更方便。因此,在城市治理过程中需要强调在便民基础上的精细化管理,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 “民生” 的管理服务理念作为工作重点和资源投入的方向,逐步实现治理主体由单一到复合、治理手段由传统到现代、治理机制由突击到长效的三大转变。

(一)复合主体:由单一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

城市是所有市民的生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城市治理不但要树立政府职能观,由城管部门一家挑担转变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共同挑担,而且要由单纯政府职能回归于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首先,社区是城市治理精细化的基本平台。社区是城市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政府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基本方式。将城市精细化治理与社区管理相联合,可有效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次,部门联动是城市治理精细化的必然要求。城市治理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利益相关性的特点,仅靠一个行业管理部门单打独斗,是很难完成城市治理精细化的。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既不能靠相互隔离的政府部门,也不能靠设立新的“超级部门”,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围绕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不取消部门边界的前提下实行跨部门合作。从“小城管”理念转变为“大城管”理念,从部门职能观转变为政府职能观,有效推动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最后,公民参与是城市治理精细化的重要环节。城市治理关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的城市治理精细化意识。同时,可以利用群众投诉和信访、网络、热线等多种渠道,发挥市民参与的监督作用。

(二) 智慧城市:由传统手段向现代技术转变

推进信息化管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是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建成智慧城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促进城市管理由粗放向精细、静态向动态、被动向主动转变,提升城市管理部门的常态精细化管理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一是建设智慧城管平台。以数字城管平台为基础,整合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服务等新一代高科技手段,建立城市管理各环节全面感知、智能分析、信息共享、协同作业的统一平台。二是建设对外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利用行政执法局等智能门户网站,及时发布城市运行信息、公共系统运行质量、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等服务信息。同时通过微信、微博、网络论坛、在线投诉举报等方式,接受公众信息,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有效拓宽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三是建设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通过开展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和地下管网数据信息普查和定期更新,对市各类城市部件进行网格化分类确权,摸清城市家底,确定责任权属。建立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

(三)创新机制:由突击整治向长效监管转变

一套立体多元的工作机制,才能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变被动式应付为主动式作为,从而实现对城市的长效精细治理。一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数字城管等技术化手段的监督考评作用,以其记录的数据为主要考核依据,对相关部门实行月度考核通报和年度综合考评。考核的内容由单一的卫生保洁向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市政设施 、经营秩序等所有城市管理问题转变。通过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可以提高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管事率、解决率。二是建立绩效奖惩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市区相关单位和部门完成城市管理工作任务的实绩进行科学评价。同时,设立城市管理工作经费奖励资金,对完成任务的单位和部门予以奖励。三是建立“代整治”机制。即对于责任主体不明确的,可以通过“代整治”,由市政府协调相关区政府或部门,明确责任主体,落实长效监管,确保同类事件以后不再发生。

总之,精细化是公共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政府治理的精神和精细化的管理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精细化作为一种城市治理方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对于新兴城市的合理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城市政府需要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不断探索城市治理精细化的路径,思考城市政府作为公共给付主体的职能及其实现方式。城市精细化治理不仅要关注表象问题,还要有深层次的整个系统的变革。通过城市精细化治理推动政府治理创新,将政府从治理的唯一主体位置中解放出来,对于提高城市治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学习,让我更加切身体会到了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角度决定高度这句话的含义,也再次感谢南开大学给了我们此次交流学习的机会,能在这样一个好的平台给自己充电,我也定会好好努力,学有所思,带着问题意识好好消化吸收这几天的学习成果。

word该篇DOC格式中国政府发展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范文,共有447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中国政府发展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下载
中国政府发展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