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专题心得体会 >

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08-28 11:20:08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用“十一个坚持”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深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导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献。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产生的过程。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在某个时间突然冒出来的。习近平法治思想首先是一种理论体系,属认识论范畴。大家学哲学都知道,人类认识的总规律,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形式,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社会实践,从而达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活动的过程,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辩证唯物论。因此,习近平法治思想也是经过这个过程发展形成的。

——近百年来,在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矢志不渝地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开始对人民民主政权的总章程进行谋划设计;1931年至1946年,党在瑞金、延安等地制定了宪法大纲、施政纲领等宪法类文件;上世纪50年代初期,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也是一部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精神的宪法,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倍加重视法治建设和法治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又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二)习近平同志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立者和主要贡献者。习近平同志是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走出来的卓越领导者、伟大政治家、杰出思想家,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创者、引领者。在数十年的领导实践中,他一以贯之地关注法治、钻研法治、践行法治,在推进依法治县、依法治市、依法治省、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的非凡实践中,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制度和实践问题,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独创性、集成性、原创性贡献。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法治领域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文化创新,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崇高的思想品位、鲜明的实践品格,彰显出至深的人民情怀、饱满的时代精神、恢弘的中国气派。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和成就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在新时代实现更大发展的思想旗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二、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法治理论体系。要做到学深悟透,就得从习近平法治思想彰显的重大意义、提出的总体要求、指明的政治方向、明确的战略定位、确立的工作布局、提出的重点任务、阐明的重大关系、强调的重要保障这八个方面进行深刻把握。

(一)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彰显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它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建设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

——从理论意义上看,习近平法治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境界,具有理论的引领力,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和理论创造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

——从实践意义上看,习近平法治思想拓展了社会主义法治新道路,具有实践的指导力,标志着法治中国建设的全面性拓展。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些变革和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

——从历史意义上看,习近平法治思想赋予了中华法治文明新内涵,具有历史的穿透力,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华法治文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中华法系在世界五大法系中独树一帜,具有伟大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我国古代法制成败得失,挖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弘扬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使中华法治文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从世界意义上看,习近平法治思想贡献了维护国际法治秩序新智慧,具有世界的影响力,标志着人类法治文明的时代性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立足全人类立场,高举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旗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明了应对全球性挑战、走向更加美好光明前景的方向,回击了单边主义、霸凌主义等“丛林法则”和唯我独尊、赢者通吃的历史逆流,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的总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牢牢把握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牢牢把握着力点,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法治领域突出问题。

——牢牢把握基本路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指明的政治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向哪里走、走什么路作出深刻论述,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

——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立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作为唯一正确道路,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决不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走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

(四)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出发,深入阐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定位。

——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为更好治国理政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个全局性问题。

——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四个全面”中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五)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确立的工作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准确把握新时代和新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基础上,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

——坚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总抓手。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加快推进重要领域立法。形成有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创新智能管理监督。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

——坚持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作为系统工程。着眼法治国家这个目标,把党依法执政、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作为关键,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法治政府这个重点,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则、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夯实法治社会这个基础,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六)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前进方向,还擘画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重点。

——牢牢把握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这个首要任务,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牢牢把握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个重要环节,提高立法质量,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牢牢把握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这个迫切需要,完善涉外领域立法,强化涉外法律服务保障,服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执法安全领域合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全球治理变革。

(七)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阐明的重大关系。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若干重大关系,廓清了相关思想困惑,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的关系,深刻认识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正确处理改革和法治的关系,深刻认识改革与法治相伴而生、同步推进,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正确处理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发挥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互补性作用,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

(八)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至关重要。我国专门的法治队伍主要包括在人大和政府从事立法工作的人员,在行政机关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在司法机关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把这几支队伍建设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等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

——推动领导干部当好“带头人”,带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推动纪检监察队伍当好党内“监督人”,加强对党章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任务,落实到纪律建设、监督执纪、巡视巡察、责任追究各个环节,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严肃性。

——推动政法队伍当好“排头兵”,加快推进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深入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推动行政执法队伍树好“形象人”,执法是把纸面上的法律变为现实生活中活的法律的关键环节,执法人员必须忠于法律、捍卫法律,严格执法、敢于担当,以自身良好形象增强政府公信力。

——推动法律服务队伍当好“建设者”,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作为法律服务人员从业的基本要求,加强教育、管理、引导,推动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满腔热忱投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推动法学院校学生当好“接班人”,推进法学院校改革发展,加大涉外法学教育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又红又专的新时代法治人才。

三、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新发展阶段司法行政职能全面正确履行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发展阶段司法行政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聚焦“一个统筹、四大职能”,自觉落实到司法行政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使之成为引领新发展阶段司法行政工作的理论灯塔和思想旗帜。学习理论知识,最终落脚点还是要归结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就是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那么如何做到正确指导实践,又是一个方法论问题。

(一)如何正确处理两组名词的关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涉及的两组名词:一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二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这两组名词大家都能够熟记于心,但真正能够说出个一二三来恐怕没几个,在此我们一起来梳理梳理。

首先,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关系不太容易理解,在此作详细阐述,总之,三者既区别又联系,区别在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行为主体是全体人民群众,范围最广,客体是“国”,即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社会事务;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执政方式,行为主体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客体是“政”,即政权的组建和运行;依法行政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具体途径,行为主体是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客体也是“政”,但是政务之“政”,即政府事务。三者又紧密结合: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是大政方针,没有依法治国,就谈不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是执政方式,是全局协调,没有依法执政,就难以确定依法治国,更难以保障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具体途径,是日常表现,没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就会成为空谈。有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才会实践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才会落实依法行政的具体途径;反之,只有落实了依法行政的具体途径,才能达到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才会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正因如此,十八届四中全会及《决定》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次,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有关系相对比较好理解,三者也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三根支柱。法治国家是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法治国家建设。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主体和重点,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先导和示范。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和依托,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必须筑牢法治社会根基。

(二)如何正确处理好“一个统筹、四大职能”的关系。在之前的会上我对司法行政“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已经作了一个总体上的梳理,相应的职责任务也作了简要的说明,就不再重复了。在这里我主要从如何处理好这些职能之间的关系入手,跟大家作一个交流,供大家参考。

“一个统筹”即统筹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工作需要统筹好。一是统筹法治黎平建设;二是统筹法治政府建设;三是统筹法治社会建设。三者共同的规定动作有:制定五年规划、年度工作要点、过程督促检查、阶段性工作总结、年度工作总结等等,这些都是对全县法治建设的一个总体安排。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事关统筹全面依法治县工作成效的好坏。

一是如何统筹好法治黎平建设?法治黎平建设对应的是县委依法治县、依法执政问题,在县委的领导下统筹。那么我们在实施法治黎平建设实践中,就要按照这个基本程序进行:首先,接收上级有关文件要依次呈送县委依法治县办的专职副主任、副主任、主任、县委依法治县委副主任、主任阅示。其次,工作中的请示报告事项基本程序为:县委依法治县办研判、起草报告——向县委依法治县办主任汇报——向县委依法治委副主任汇报——向县委依法治委主任汇报,重要紧急情况可由县委依法治县办主任直接向县委依法治县委主任汇报。再次,及时督促检查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法治建设工作情况,重大情况及时向县委请示汇报,提请研究解决。

二是如何统筹好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对应的是政府依法行政,在政府的领导下统筹。同理,我们在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践中,就要随时向县政府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报告有关情况,提请研究有关事项,重要情况还要提请县委研究。

三是如何统筹好法治社会建设?法治社会建设对应的是县委依法治县、依法执政和政府依法行政其中的某些方面的工作。因此,我们在实施法治社会建设实践中,属县委领导下的方面,就要按照法治黎平建设的基本程序来进行;属政府领导下的方面,就要按照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程序来进行;同时重要情况也可直接向县委请示报告。

“四大职能”即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罚执行和公共法律服务等职能,在之前的会议中我们已经作了梳理,相对来说也比较好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三)如何正确处理法治建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法治建设工作是党的建设工程,与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是并列的,这在十四五规划建议和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予以确定。这就明确了法治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处于基础和保障的地位。现在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如平安建设、文明创建、政法工作等,该怎样处理?那么就要从领导体制来梳理:

一是法治建设与平安建设。二者都是县委直接领导下的工作,法治建设重在治本、平安建设重在治标,是国家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一体两面的关系,可以认为是并列关系。但从领导体制来看,法治建设的领导机构是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平安建设是县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前者规格肯定要高。所以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二是法治建设与文明创建。二者也均是县委直接领导下的工作,但文明创建的领导机构也是领导小组,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是处于具体任务的地位,规格要比法治建设要小得多。

三是法治建设与政法工作。政法工作是是党领导政法单位依法履行专政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其领导机构是党委政法委,不论其领导体制、规格、范围都比法治建设小得多。

其他方面的同理,按照这个去梳理,应该好区分了。

今天跟大家交流到此结束,谢谢!

word该篇DOC格式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心得体会范文,共有872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心得体会下载
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心得体会.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