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个人文档 > 学生作文作业 >

希望,就这样生长作文【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09-08 13:20:02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编辑】希望,就这样生长作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希望,就这样生长作文【精品多篇】

初中托物言志作文 篇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题记

天色渐渐暗下来,火红的晚霞变成深紫色的云块……

天黑了。我正在家里写作业。作业好多呀!怎么写似乎都写不完……突然,眼前一片黑暗。“天啊!大事不妙,停电了!怎么办,怎么办,爸爸妈妈不在家,家里又没有应急灯,作业还没有写完……”我急得直跺脚,恨不得给电力公司打电话。慌乱之际,我想起家里还有一些没用完的蜡烛。摸着黑,我找出了蜡烛并将它们点燃放在书桌前,正当我准备继续写作业的时候,望着正燃烧的蜡烛,我痴迷了。

对于蜡烛,我并不太了解。以前,只知道在黑暗之际,点亮它,燃烧它,就可以得到光明;现在,我又得知蜡烛和老师身上有相同的品质。但是,哪里相像,我也说不上来,只是从大人嘴里听到的。此时此刻,凝望蜡烛,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它们好无私呀!当黑暗来临的时侯,它燃烧自己,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它好朴素呀!当光明来临的时候,它们就被收了起来,或放进柜子里,或放进抽屉里,没有人把它摆在显眼的地方,没有人会注意到他。

隐隐约约,我似乎明白蜡烛和老师哪里相像了。蜡烛和老师身上所具有的相同的品质就是——她们都很无私,都很朴素。

老师,教给了我知识;老师,告诉我做人的道理;老师……是老师,用尽自己一生的爱,抚摸我们的心灵;是老师,用青春抚育了我们;又是老师,用汗水浇灌了我们……当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是老师,给以我们最严厉的。批评;当我们进步时,是老师,笑着朝我们竖起了大拇指。我爱老师,但是老师更爱我。每次路过老师的办公室,悄悄往里望一眼,看见的总是老师那弯着腰,弓着背,低着头,孜孜不倦的批改着作业的身影。老师右手拿红笔,左手翻作业……老师好辛勤哟!老师的爱,比母爱更慈祥,比父爱更严厉,比友爱更纯真!然而,老师又让我们回报了她们什么呢?什么也没有!这,难道还不够无私么?老师,还是非常朴素的呢!她们平平常常,不像大明星那样光彩夺目,没有大领导那样神气十足,但是,在我的心中,她们却很伟大!

我闭上了双眼……

当我再次睁开双眼时,眼前一片光亮,蜡烛已经燃完了,化作一团灰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朴素,无私,这就是蜡烛和老师身上所共有的品质。

我赞美蜡烛,因为我赞美它那种无私、朴素的品质。身上所具有这种品质的人,我更是赞美的!

风筝散文 篇二

“啪哒”一声,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滴在桌子上,嵌入我的心里。泪水在向那些好友惜别,他们远离了我的天空,从此不再属于我。

破碎了的玻璃没有复原的那天,凋零的花朵没有重开的那天,光阴的流逝没有再返回的那天,而破碎的友情也不会有完整的那天。

曾经的我们是多么的天真,都抱着幼稚的心态写着幼稚的留言。但是时间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已不能回到过去。那些话让我们的感情崩裂了。高中忙碌的生活让我无法喘息,难得有一次空闲的时间,打开QQ,寻找昔日的好友,重温昔日的话时光。可是我再也找不回昔日的时光了,因为你已不再是那时的你了。QQ信息发过来了,看到是你,我手舞足蹈,可是,你的话却让我摔下了山崖。你说“我们变了,不再是以前的我们了。我们的友情也变了,我们不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了。”这些如定时炸弹的话在我的头上爆炸了,我的脑一片空白。

泪象拧开了的水龙头,哗啦啦地往下流,形成了一滩水。在那滩水里再次带我回到了过去。

曾经的我们在枯燥无味的初三中快乐地生活着。那时的你就是我的影子,学习、生活从不分离。曾经的我们互相鼓励,为自己的目标奋斗,曾经的我们哭过,笑过,也痛过,校园的每一处都留有我们的足迹。可是回不去了,现在只有我独自一人在这校园里,独自寻找着那些属于我们的过去。我们,像断了线的风筝,朝着不同的方向飞走了。你飞进了社会,为着你以后的生活奋斗;我再次飞进了校园,为我的大学奋斗。我们走向了不同的环境,为不同的生活而活着,也许这就是你要离开我,不再属于我的理由吧!

现在的我们即使见面了也不会抱着,跳着,而是冷淡地笑着。那种笑多么的辛酸啊!笑着挥别我们的过去,笑着朝我们各自的方向走,笑着我们不再属于我们了。

既然已不能回到过去,我也只能选择放手。强扭的瓜不甜,我愿意从此放开你的手,不再和你说再见。

望着你渐渐离去的背影,我的流泪了。向着你的背影挥手,挥掉过去我们的一切;向着你的背影歌唱,唱出你美好的明天;向着你的背影沉默,沉默地说了一声:我们都是断了线的风筝。

风筝散文 篇三

晚上吃过饭后去广场散步,看到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放风筝,那情景让人感到很温暖。

放风筝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娱乐方式,每当大地复苏,春风吹拂的时候,大人、孩子们都聚集在广场或空旷的田野,放飞起自己心爱的风筝。特别是孩子们,欢快地跟在父母或其它人的后面,跑来跑去,高兴极了。

放风筝是一项非常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活动。放风筝需要稳定而持续的风速,比较固定的风向,这样风筝才能飞起来。一般只有春季才有这样的条件。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另外,放风筝需要助跑,要有一块平地用于奔跑。所以,当孩子们在和熙的春风里,在平坦的旷野或广场上望着升起的风筝追逐奔跑时,体能和耐力相应地得到了锻炼,而且还学到了放风筝的知识和技能。在整个过程中孩子心情欢畅,兴致勃勃,可谓娱乐、锻炼两全其美。

带幼儿放风筝随着各种新型玩具的不断出现,孩子们游戏空间的不断缩小,放风筝这项活动开展得也越来越少,家长可以尝试一下,带孩子去放风筝,让孩子体验一下这种走向自然活动的乐趣。

选择好放风筝的好场地,家长要注意选择那些地面平坦的地方,广场、学校操场等开阔地带都是带孩子放风筝的好地方,这样会避免孩子奔跑时跌伤。

初中托物言志作文 篇四

老人仿佛一支蜡烛,他们在壮年时照亮了整个家庭,而时光荏苒,他们因为燃烧自己渐渐走向熄灭的道路。……我们是否应该丢弃这支快要不能使用的蜡烛?答案是肯定的,不能。非但不能丢弃,还要好好珍惜。

老人为家庭操劳了大半辈子,身为子孙应该知恩感恩。老人可能并不需要你每月准时发放的生活费用,只需在你闲暇时分,坐在他们身边,沏一壶茶,伴着茶香如你幼时他们逗你开心那样谈天,这便足够。

我的奶奶年近古稀,一头银丝。奶奶微笑起来的话,会因为脸上细长的皱纹让她看起来好似一朵秋菊,慈祥且平和。我们平日里如果有空,总爱回去陪她说说话。奶奶身体情况良好,只是腿脚不好,走路时总要弯着腰,步履蹒跚。

伯伯、伯母开着一家小商店。因为生意忙碌,有时来不及料理家里的事情,奶奶就帮着料理,尽管她的腿脚不便。我曾看过这样一幕:奶奶把血路不通的那只病脚垫在一张椅子上,正在吃力却又极其认真地洗着碗……老人家的背影很沧桑,走进看会看见额上冒出的`吸汗。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伯母对于这位老人家很是照顾。

一次奶奶上吐下泻,一天下来几乎粒米未进。当天晚上,我们得知情况便全家出动去探望她。奶奶平躺在床上,她双目无光,满脸倦容,一改往日那个慈祥、有精神的样子。或许不想让儿孙担心,她挤出一丝笑容,始终说着“我没事”。

伯母进了屋,她端着一碗热粥想喂奶奶吃。奶奶推说没有食欲,不肯吃。

伯母皱起眉头:“妈您几乎一天没吃饭了,好歹吃一点罢,人可不能不吃饭哪。嗯?”

奶奶还是不肯。

伯母无奈地轻叹一口气,像照顾生病的孩子那样,帮奶奶掖好被角,问她现在怎么样了,劝她去医院检查检查。奶奶说:“没事,我好多了。”“那就好。”伯母说着走出了房间。

只见伯母拎起洗衣桶走到院子旁的洗衣槽前,洗起奶奶的衣物。那时还是初春,气温未从冬季的冰凉中回升。即使水那么冰冷她都毫不在意,甚至连奶奶沾到粪便的裤子都仔细地洗净了。不嫌冷不嫌脏不嫌臭,每一个步骤都做得那么认真。

听闻奶奶以前对伯母挺好的,伯母这样悉心照料老人家,应是源于亲情和感恩吧。爷爷在我爸爸八九岁时就去世了,是奶奶撑起了大半边家,养活了家里六个孩子,并且在晚年帮忙照顾着这几个儿孙,帮忙料理家事。奶奶这支蜡烛,努力地为这个家燃烧了很多年。

伯母这样的孝行使我很受触动。身为晚辈的我,亦或者每一个孩子,都应当尊敬长辈,尊敬每一支在家庭中、在事业里默默奉献地每一支蜡烛。

风筝散文 篇五

风筝已经走了三天了,我每天都在网上找她,希望她是在和我开玩笑,她以前和我说过,风筝的意思就是飘忽不定,不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一旦落下,不是生命结束了,就是又要飞走,我一直没有相信。但这次我想她是真的飞走了,我很后悔没有抓住风筝的线,也许那根线不在我手里。

她最后一次是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是三天前那个周日的早晨,我们从这一天开始放假了,整整一周,那时我正在睡觉,不到十一点我是从不会自己醒的,电话里她的声音很急,问我能不能出来,我迷迷糊糊的告诉她我一会儿再打电话给她,她犹豫了一下,我就就撂了电话。等我再醒的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多小时以后了,我一边穿衣服一边给她打电话,可她的手机占线了,一直响了很久也没能接通,我感觉有点不对,急忙打开电脑进了我们常去的那个聊天室,我以为她会在这等我,可没有她的身影!一群人闹闹哄哄的在说笑,我喊了两声:“风筝?”没人回答,过了一会儿,大雄来了,我问他看没看到风筝,他说没看到,可能小静会知道风筝在哪儿,小静是他的女友,我告诉大雄让小静给我回电话,几分钟后,电话响了,是小静打来的的,我问她知道风筝去哪了吗?

小静说:她可能是走了。

我心猛的一沉。

她还说什么了?我问。

再就是以后有时间她给我打电话,她是今天早晨告诉我的,她没和你说吗?小静带着点诧异的语气问我

我没说话就把电话撂下了。走到阳台前,拉开了窗帘,阳光有些刺眼,我点了支烟,狠狠的吸了两口,看着外面悠闲的人们,开始发蒙!

大概是半年以前,我那段时间精神上空虚的要死,每天泡在网上,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大雄告诉我有个聊天室这段时间特火,他和小静常去,可能过段时间他们还能混个网管之类的当当,那个聊天室叫做迷惘,我刚去的时候像一个刚上网的楞小子,和谁都想聊几句,说话还特客气,一进去把他们的祖宗八代都问候遍了,我喜欢这里的人们说话时的那股假斯文劲,听说这里有些人是隔壁“问问情“BBS的高手,据说有好几个人发表的贴子曾被转贴在某家大网站上,他们为有这些光荣历史而骄傲,大雄也感到能认识这些网友打心眼里感到自豪。他对我说,他身上的俗有了质的改变,我说,我看出来了,都进到骨子里去了。和他们胡侃了一会儿,我到”问问情“逛了一圈,这里的确有几篇贴子写的不错,大把大把的赚人眼泪,可能都是刚和对象分手了,对爱情有着刻骨铭心般的恨,总之意思大同小异,就差写上要是再让我爱我宁可去一头碰死在墙上,撞不死都不行,醒过来重撞,可作者好象没有对面我刚刚聊过的那些人,这时我看到了一篇名叫”随风“的贴子,是新贴上的,与众不同的是给我的感觉好象有些忧伤,作者名字是”风筝“,我有点感到奇怪?看起来这是个有很多心事的女孩,我心中久违的热心肠开始复苏,我得开导开导她,我心里这样想的,给风筝发了封Email,我用尽了我所知道的一切对未来美好憧憬的词汇,再加上对她的仰慕之意,约她改日到”迷惘"一聊。一天后,她回信了。这们就是这样开始的。

这是风筝走的第四天了,这让我有点不敢想象,她究竟去了哪儿?我的心一直悬在空中,我一直不敢往坏处想,这些天我如幽灵般的出入在我们以前常去聊天室和BBS上,用尽了我知道的找人的所有办法,我甚至想过去打110!还好大雄和小静拼命的把我拽住,这两天他俩一直在我这里住着,怕我自己难过,甚至不让我出去,我象个犯人似的在他们的眼皮底下转来转去,唯一与罪犯不同的是,这两个看守一直吃我的住我的,而且没有丝毫要走的意思。看着他们打情骂俏我更加显得形孤影单。喂!我对隔壁闹的正欢的那对男女喊到。大雄走了过来,看了看我,拿了支烟给我点上,屋子里已经彻底黑了,我一直也没有开灯。现在几点了?我问。都快五点了,大雄回头看了看站在门口的小静,是不是?小静答应了一声,走过来对我说,你都一天没吃饭了,饿不?我没说话,站了起来对着墙上的镜子照了照,在烟头的一明一暗中,我看到了镜子里的脸,只有满脸的憔悴,眉目却怎么也看不清楚,我走近了一些,依然看得很模糊,终于看到一双眼睛,散发着空洞而无奈的目光,就象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野兽的眼光,绝望、无助,我的心彻底的凉了。

风筝散文 篇六

每当春夏,我总是喜欢独自去距家不远的北陵公园放风筝。这项运动不仅可以缓解生活的压力,对治疗颈椎大有益处。同时,也可释放浪漫主义的情怀。

记得刚放风筝的那个清晨,天气不错,微风习习拂面,湖水清清醉人。

我带上风筝及轴线来到皇太极广场,这时我发现已经有三、四个风筝爱好者。他们的“长龙”“鲤鱼”“骑自行车”的风筝己在天空中飘荡。

我赶紧将手中的“蝴蝶”风筝调好,拉开长线,迎着煦日和风,开始迅速奔跑,不知是手中的风筝让我兴奋,还是在这夏日中的奔跑让人无忧,总之我的风筝没有飞上天,自己却累的气喘如牛了。毫不绅士地席地而作。

此时,却发现一个六、七岁的小孩专注地看着我。“叔叔,我一直坐在这里看你放风筝。”“好一个小帅哥,一双黑亮的眼睛能滴出水。”

“叔叔,你顺着风放风筝,风筝怎么能飞上天呢。”一语道破天机,我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想想自己顺着风,逆着人流埋头苦跑的样子,一定是傻得掉渣。

经过调整,我逆风而跑,几次牵引后,“蝴蝶”翩翩起舞缓慢上升,再上升,约有距地面三十米的高空距离后,风筝开始平稳下来。

这,我才稍稍松口气。小的时候也放过风筝,那时的风筝远没有现在的精致。一张简单的白纸、几根竹条、一轴线,就能飞的不见了踪影。

我眼睛盯着天空中的风筝,手中牢牢握住轴线,在小男孩的目光中,我的思绪飞到二00四的春天,我和儿子拽着风筝线,在旷野里奔跑着,儿子摔倒了,迅速爬起来,继续飞奔……。

忽然沉默下来的回忆,让我想起此时远在异国它乡的儿子。自从那年的秋天儿子出国求学后,我无时不在想念,从学语言开始,考大学、勤工俭学,儿子所受的苦,所付出的心血,当爸爸的知道一些,可真正的学习生活体验,儿子很少表达。往往儿子让爸爸看到的是阳光、乐观的一面。可勤工俭学送报纸,靠在门框睡着的情况,是他的同学告诉我的,做为爸爸又怎能不心疼啊!

不久儿子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接着又读两年硕士。二0一二年的秋天,儿子结婚了。这场婚事,做爸爸妈妈的真没操心,一切简约。他是一个学理工的大男孩,平时性格虽然有些慢热,但是依我看他的内心狂野。这源于对生活非常热爱,对工作兢兢业业的努力奋斗。平日里,我们很少V信交流联系。

有一次,儿子问我还记得他总也不肯接过我手中的风筝线吗?儿子说,风筝原本就该飞的高远,可用线牵引着它,无论如何也飞不出你的掌心的。到头来,风筝只会是一张怨纸,当它厌倦了被你牵引的日子,必将挣脱了线远走高飞,真正牵引他的线该在心里,用一种感应去放飞它。

秋天,果真是收获的季节。再看到儿子全家福照片,背景是满天飞舞的风筝,这又是一个放飞风筝的季节吧!

风筝散文 篇七

小时候,我们兄弟特别调皮,尤其是在每年春天来临的时候,刚刚脱下一身厚重的棉衣,浑身上下有一种说不出来轻松的感觉。才开春,地里的活计特别多,浇地、施肥、保熵,忙个没完,爹娘见我们兄弟在家里地里又打又闹又跑又跳,影响到他们干活时,往往没好气地朝我们兄弟喊上一嗓子:别闹啦,闹得人头都昏了,快去地里放风筝吧。这等于给了一道金牌令箭,我们兄弟就蹦蹦跳跳地去放风筝了。

当时的华北平原还比较穷,人们连吃顿饱饭都成问题,西吕津村里的小卖店里绝对是没有风筝卖的,要想放风筝,只能靠自己的手来糊。都说农村的孩子能吃苦,肯动脑筋,这绝对是最忽悠人的话。农村的孩子也特别想享福,也想来个现成的,只可惜没有,一切都得靠自己动手来获取。我们兄弟小时候就是这样。刚开始,我们兄弟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会糊风筝的孩子尽情地放风筝。不会,就虚心得跟着别的孩子学,慢慢地,我们兄弟也学会了糊风筝。

为什么说是糊风筝呢?因为农村的孩子要想制作风筝,必须要浆糊来往风筝龙骨上糊纸,增加风筝的浮力,只有这样风筝才能飞起来。这个浆糊,就是城里人所说的胶水。农家当时没有胶水,有的只是用自家白面熬成的浆糊。当年农村家家户户糊的窗户纸,就是用这种浆糊糊上去的,风一吹,窗户纸就呼打呼打地响个不停。当然,在给风筝糊纸前,先要做个架子,也就是风筝的龙骨。这个龙骨可不好做,得又轻、又结实,不能变形,也是糊风筝时最技术的活。

农村人没有别的,地里高梁秫秸应有尽有。高梁不太好吃,太粗,扎心,可是高粱最上端的那个秫秸经常被乡亲们串成在锅里熥干粮的箅子。南方人一般用竹箅子,因为南方的竹子多。华北平原没有竹子,就只能用秫秸来串成箅子,这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习惯成自然了。搭风筝的龙骨,一般先找一长一短两根秫秸,搭成一个十字架。当然,这个十字架不是搭在长秫秸的正中间的,要靠上一点,然后用手或老虎钳把两个秫秸中间用铁丝拧牢。然而,在秫秸搭成的十字架边上,再围上一圈秫秸,这样,风筝的龙骨就算搭成了。

搭好风筝的龙骨后,就到了用浆糊往龙骨架子上糊纸的阶段了。糊风筝用的纸,可不是一般的纸,必须得用糊窗户的那种纸。一般的纸,张力太弱,在天空中风一吹,撕拉一下,就变成碎条条了,风筝一头就栽了下来。窗户纸的抗风能力强,糊在风筝上,一般的风是吹不破的,浮力特别强。糊窗户纸时,用的浆糊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定要均匀,绝对不能让用浆糊糊的窗户纸中间有空隙,否则,结果就和高空中的飞机没有关好门窗是一样的。

再往后,就要往风筝龙骨下边拴绳子了,这是一个经验活。一般在龙骨上打三个眼,拴绳子的角度、长度、跨度是很有分寸的,我们兄弟可是苦学了两年才学会的。拴风筝的绳子,太细了不行,没力,风筝一飞,就被扯断了;绳子太粗了也不行,绳子太重,风筝根本就飞不起来。不粗不细的风筝绳,最好的就是娘纳鞋底的绳子。为此,我们兄弟可没有少偷娘纳鞋底的绳子。我们兄弟小时候,经常看见娘望着蒲罗里放的纳鞋底的绳子自言自语地说,真是奇了怪了,最近怎么绳子用得这么快呀,也没有纳几双鞋底子呀。

做到这个程度的风筝还不能飞,因为没有尾巴的风筝,不平衡,也是飞不起来的。在我们老家,认为一个风筝糊得好不好,漂亮不漂亮,最关键的不在风筝本身,而是在风筝的尾巴上。如果风筝糊得不结实,肯定飞不高,尾巴也长不了。你想,风筝飞上天,那么高,你在地上又能够看到什么呢。只有一个风筝拖着长长的、五颜六色的大尾巴在高空中飞行时,地下的乡亲们会抬着头品头论足,不错,不错,真不错,这是谁糊的风筝呀,太漂亮了,了不起,真了不起。

因此,我们那个地方所有糊风筝的人,几乎都会把主要精力放在风筝的尾巴制作上。我们兄弟记得,有的人,风筝的尾巴就是用绳子串起的一条彩带,什么颜色都有,什么形状的都有,在天空中就象一条飘逸的彩虹,印象极深。也有的人,也不知道怎么把鸽子笛放在了风筝的尾巴上,飞上天的风筝,飞到哪里,鸽子笛就会响到哪里。还有的人,把风筝的尾巴打扮成了麻花辫子,有好几根,看了让人感觉也很过瘾。可是,给我们兄弟印象最深的风筝尾巴不是以上所说的这些,而是三多放的风筝。

三多是我们西吕津村的孩子头,整天虎着一张脸,好是吓人。可是,不论对三多多么不服气,三多糊风筝的本事在我们西吕津村里绝对算不上出类拔萃的。有一次,我们兄弟和一大帮孩子正在一边看三多放的风筝,大家都感觉三多放的风筝尾巴来别人的不太一样。风筝后边先是一条绳,然后是一块红布,再后边又是一条绳子。当我们看得正入巷时,突然三多他娘找来了,问三多把她做饭用的围裙藏在哪里了。这里的我们才突然明白,原来三多是把她娘做饭用的围裙做成了风筝尾巴,于是大家都抬着头哈哈大笑起来。当三多他娘终于看到她的围裙在天上高高飘扬时,这个小脚的女人就开始追三多。三多在前面牵着风筝跑,三多她娘摇摇晃晃地在三多后边拼命地追,成了当年西吕津村里的一条大新闻,一直说了好几十年。

村里的房子多,树多,人也多,是没有办法放风筝的。如果在村里非要放风筝的话,风筝不是落在人家的房顶上,就是挂在人家的树头上,要不放风筝的人在放风筝时,一不小心,就会撞到行人的身上。因此,要想好好放风筝,不是到村外一望无际的麦苗地里,就是到村路上去放。这时正逢开春,村外地里的麦苗也正在返青,不仅不怕踩,听老人们说,返青时的麦苗,你越压它、踩它,麦苗就会长得越旺。因此,在西吕津村,春天的麦苗地,绝对是我们这帮孩子们放风筝的好天地。在麦苗地里,你可以尽情地撒欢,尽兴地胡闹,开心得实在受不了了,干脆就在地麦苗地里翻几个跟头,和在地毯上翻跟头一模一样。

长大后,我们兄弟先后都离开了家乡,到处流浪,四海为家。我们兄弟也曾在不同的地方,放过各种样式的风筝,长的,短的,扁的,宽的,贱的,贵的,素的,艳的。可是,无论是在草长莺飞的江南,还是在嫩芽初醒的塞北,也无论我们兄弟怎么尽性地放着风筝,都再也找不到当年在老家西吕津村放风筝的那种感觉了。或许,对我们兄弟来说,在这一辈子里,当年在故乡西吕津放风筝的那种滋味,也只能在思乡梦里来悄悄地回味了。这个时候的我们才突然明白,原来那么喜欢放风筝的我们,一不小心,竟然把我们自己也放成了回不了故乡的风筝。是喜?!是悲?!是福?!是祸?!我真的有点分不清了。

风筝散文 篇八

又是阳春三月天,风筝飞满天。抬望眼,心思念,拽拽手里的风筝线。风筝高飞线相连,松松紧紧才平安。多象家长的违心话:你走了,我清闲,谁想你个累赘蛋。管好自己就行了,哪个用你瞎惦念。通通话,聊聊天,只为孩子能心安。

思绪浓情亦渐,紧紧手里的风筝线,借你传个好心愿:祝愿风筝变雄鹰,搏击长空慰亲情。

曾经安慰别人:孩子走了,是去上学,又不是干别的,别想。劝人容易,劝己难,孩子真走了,晚上睡不着觉,好想好想。我还好点,能明着哭,老公装坚强,躲厕所哭。一个男人,如果不是真舍不得,真挂念着,他才不会哭。

年轻的时候,曾跟老公说:他是风筝,我是放风筝的人,孩子是线。无论他飞多远,拽一拽线,就回来了。老公开玩笑说:不怕线断了,我飞了?我说,你飞了,我重新栓一个,接着放。你以为离了你不行呢。老公一瞪眼:你敢!

我嘿嘿一乐,我知道,我选的风筝是好的,是对的。我的风筝放啊放,一直放,家庭平静而和乐。老公一个劲儿的紧忙活,为了家,为了我,为了孩子,为了生活。越忙活,线越结实,越忙活,线越粗壮。

孩子渐渐长大了,上大学了,忽然觉得从那时候起,线的那头,又多了一只小风筝,时时牵着我的思绪,时时进到我的梦里。老公也一样,怕她不会照顾自己,一天打几次电话,紧嘱咐,毕竟头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离开家,去那么远的地方,独自去经历风雨,独自去闯天下。

于是,情况变了,孩子是风筝,思绪是线。老公也帮我一起放这只小风筝,生怕她飞不高,飞不稳。没有电脑,不能视频,我们就发信息,打电话,好让她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去学习,去生活,去适应。

孩子也时不时打电话回来,嘘寒问暖,嘱咐我们注意身体,刚开始的时候,说着说着,声音就不对了,孩子哭了。我们赶紧换个话题,或找个借口挂掉电话。离开父母的孩子,长大了。

风筝越飞越高,线越扽越紧,却不敢收回。还盼着飞高点,飞久点,再飞高点。

有时候看着打完电话的老公出神,我就说,知道风筝难放了吧。你以为风筝线是抓在手呢,它是握在手里,栓在心上呢。

放风筝,放的是一种信任,一种责任,一个家庭。风筝飞稳了,家庭才平安。家庭平安了,生活才更美好。

一年又一年,放风筝的人,年年在增多,都盼着经历风雨的风筝,能够变成雄鹰,翱翔在那广阔的天空呢。

一年又一年,高飞的风筝依然,人依然,心依然,岁月依然而悠然。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希望,就这样生长作文【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希望,就这样生长作文【精品多篇】范文,共有955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希望,就这样生长作文【精品多篇】下载
希望,就这样生长作文【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86956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