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其他工作总结范文 >

十一五工作总结多篇

发布时间:2023-06-26 09:00:14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寄语:十一五工作总结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十一五工作总结多篇

【第1篇】全县安全生产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计划

全县安全生产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计划

一、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

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安全生产形势发展平稳,逐步好转,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县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队伍、人员逐步建立健全;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体制初步健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公众聚集场所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行业监管逐步深入,行业监管和综合监管的格局初步形成,行业安全度得到提高;应急救援体系逐渐完善;全县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但是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依然突出,全县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乡镇安全监管机构还不健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思想上始终保持高度重视,工作上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治久安。

二、“十一五”期间及主要做法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

县政府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并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对安全生产实行“一票否决”和“一岗双责”制。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职责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安全生产实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安全生产规划、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县政府印发了《政府工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试行)》,界定和明确了县政府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纳入县总体目标考核。

(二)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

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冶金、有色金属、建材、机械制造等行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

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锅炉、压力容器等各类重大危险源全部登记建档。

高危行业应急救援预案基本健全,全县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企业全部建设了应急预案,并每年进行一次演练。

加强了对化工、非煤矿山、机械、纺织等行业进行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力度加大。

深化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建筑、烟花爆竹、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

(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效果明显。

每年举办“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上街集中宣传咨询日活动,并通过县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利过宣传栏、黑板报、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对群众和干部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五)以落实“安全生产年”活动为重点,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全县17个镇区、43家部门这次检查共排查生产经营单位1338家次,发现隐患2176条,目前已完成整改,未发现重大安全生产隐患。

三、“十二五”及20xx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规划:

1、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理顺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的职责关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联合执法、事故查处与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

2、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3、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监管,促进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消防、电力、特种设备、水利设施、民用爆破器材、农业机械等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4、加强安全基层基础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创建活动。强化镇区安全监管工作。

5、加强职业健康监营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察工作。

6、指导督促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推进镇区应急救援机构建设,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二)20xx年主要工作计划

1、突出抓好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切实构建健全有效的“责任网”。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推行淮安市“1+3”安全临近工作体系。重点督促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完善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2、全面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危化、烟花、非煤矿山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要进一步规范,逐步向一般企业推广,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3、继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 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4、突出工作重点开展八个方面专项整治。按照上级部门工作布署,结合我县实际,将继续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农机安全等八个方面的专项整治。

5、继续加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力度。对重点监管企业坚持从严执法,对安全管理不认真,基础工作不扎实,隐患整改不积极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对因此造成事故的,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责任。

【第2篇】民政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民政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作了工作报告,并就全面推进“十二五”时期的科学发展,解决好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等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深刻总结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科学准确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建议》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反映了全党的意志和全国人民的心愿,是指导我们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改革与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学习、宣传、贯彻好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更好地惠及民生的基础上推动民政事业的科学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一、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深刻理会精神实质,并将其认真落实到民政工作和民政事业发展中去

我们在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时,要深刻理会精神实质,把握好全会公报中的六大关键词,结合民政工作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关键词之一——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具体到民政工作中,就是要继续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慈善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城乡基层群众性组织的作用,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管理。

关键词之二——文化服务惠及民生。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具体到民政工作中,就是要凝聚和传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民族精神,大力弘扬尊老爱幼、帮困助残、慈心济人、善举济世的传统美德,同时通过优化婚姻、收养、殡葬、地名等民政公共服务,积极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导、教育、服务功能。

关键词之三——扩大内需持续发展。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具体到民政工作中,就是要在制定实施“十二五”民政事业规划中,突出项目的拉动内需作用,逐步建设一批规模较大、影响面广、形象良好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加快民政事业城乡一体化步伐,突出抓好城乡和谐社区建设,逐步完善社区服务,为广大城乡居民打造生活便利、服务完善的美好家园。

关键词之四——执政能力全面提升。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具体到民政工作中,就是要 进一步加强民政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全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当前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关键词之五——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具体到民政工作中,就是要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针对民政工作社会性、群众性强的特点,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让社会了解民政,让民政走向社会,逐步形成“大民政”的发展格局。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扩大社会参与,特别是在一些涉及需要用市场机制配置和获取资源的工作上,如福彩、慈善、地名、社区服务、社会组织等方面,要主动适应形式,充分发掘、引导和利用好社会资源,进一步提高民政工作的社会化水平。

关键词之六——把握和平发展主题。全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具体到民政工作中,就是要加强城乡基层民主建设,推广社区居委会全面直选、村务公开“6+4”工作法等_____特色经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进一步强化双拥优抚安置体系,弘扬爱国拥军的优良传统,更好地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二、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切实抓好“十二五”规划制订工作,为下一个五年民政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系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最关键的任务就是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以此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细化发展目标,抢抓发展机遇、赢取发展主动,谋划发展项目、夯实发展基础,推动民政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前不久,省厅、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发改委等多次就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指导。我局由计划财务科牵头,拿出了“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草案,局里还专门召开了编制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县区民政局、机关科室(局)和局属单位的意见。从规划编制工作来看,总体进展较为顺利:

(一)“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

20xx年以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_____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_____市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积极推进“5510”民政工程(推进5大体系建设,实施5项重点工程,争取10项主要指标位于全省前列),有力地带动了民政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发挥民政工作社会平衡稳定机制起到了重要基础性保障作用。

(二)“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市民政事业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宝贵机遇,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

一方面,就发展机遇来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民生问题再次提到了新的高度,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民生投入的政策导向,这为与民生关系密切的民政工作和民政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省委省政府建立_____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市委市政府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幸福_____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民政事业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另一方面,就面临的挑战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日益提高,并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趋势;同时当前正是各项改革深化、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的关键时机,大量社会事务需要社会组织去承接,如何加强社会建设、服务和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作用,这些都对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开创“十二五”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三)“十二五”规划的重点目标

在编制和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时,我们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结合省民政厅和市政府即将签订的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统筹民政事业全面发展合作协议和市政府前期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的意见》(铜政〔20xx〕34号),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全局性、连续性和创新性。规划中要突出六个重点:

1.将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作为民政亲民爱民职责最直接的体现,进一步加大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力度。

社会救助是民政工作的传统和优势,有利于体现各级党委政府对困难群众的深切关怀,确保城乡低收入群体在内的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联动机制和物价补贴机制,科学核定低保家庭收入,充分发挥低保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功能。二要进一步深化分层分类救助办法,全面提高“七位一体”低收入群体专项救助水平。三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体系,注重与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从根本上缓解“困难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四要完善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功能,逐步使救助站成为遭受突发性困难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离家妇女、儿童和老人的保护服务中心。五要建立健全集减灾救灾于一体的救灾工作体系,加强救灾物资的储备调配,深入开展减灾示范活动,全面提高防灾减灾和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六要加快发展与社会救助紧密衔接的慈善捐赠事业,提高募资能力和社会公信力,巩固慈善救助品牌。

2.将加快构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作为民政造福民生最紧迫的任务,进一步拓展民政工作服务范围。

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与广大群众尤其是特殊群体的生存质量和幸福指数息息相关。

加快构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一要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扶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优惠政策,不断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政府主导、社会化运行的养老服务体系,适应日益紧迫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二要鼓励兴办社会福利服务设施,逐步形成国家兴办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社会办福利机构为骨干的格局。完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长效机制,推进农村敬老院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三要加快发展孤残儿童福利事业,在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协作下,进一步提高孤残儿童养育、医疗、康复、特殊教育水平,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并融入社会。四要确保社会福利彩票安全运行、健康发展,实现稳步增长,同步提高公益金使用效益;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企业,依法保障残疾职工合法权益。

3.将深入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作为提升民政地位最现实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

当前,社区正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同时也是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着力点、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

深入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当前社区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区运行机制,规范社区组织体系,加强城乡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建设,尽可能减少管理层级,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二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完善和落实省市有关社区服务政策,加快形成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努力把城乡社区建成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三要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不断扩大城市社区直选范围,完善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机制,依法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民主自治权利。四要围绕促进社会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制度,建立法制健全、行为规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落实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指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和诚信建设,增强自主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4.将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作为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最基础的工作,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针对优抚群体建立的特殊社会保障,也是地方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

健全完善双拥优抚安置体系,一要巩固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以双拥合格单位为抓手,健全双拥工作各项制度和长效机制,推动双拥工作经常化、社会化。二要完善落实优抚政策法规,依法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努力使我市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医疗保障有明显变化、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复员退伍军人稳定形势有明显好转。加快市光荣院建设,逐步改善孤老优抚对象安置条件。三要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加大对退役士兵培训教育和扶持就业工作,全面落实退役士兵自谋职业金、待安置期间生活费、培训费等经费,建成扶持退役士兵就业信息平台。四要落实好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积极推动军休服务社会化。

5.将规范专项行政事务管理作为体现民政公共服务职能最贴切的内容,进一步巩固民政部门形象。

区划地名、婚姻、收养、殡葬等民政公共服务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其服务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民政部门的社会形象。

规范专项事务管理,一要优化化区划地名服务。积极争取实施行政区划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依法加强边界线管理,推进平安边界建设;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争创全国数字地名示范城市。二要加强婚姻、收养登记规范化建设,创建文明和谐的婚姻登记机关,加快婚姻登记信息化进程;依法做好收养登记工作,切实维护收养当事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三要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推行绿色生态殡葬,加强全市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争创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

6.将重视项目带动、加强项目储备作为提高规划“含金量”的最重要支撑,进一步争取资金、政策支持。

项目是落实规划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规划中最具“含金量”的内容。

“十二五”民政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社区建设、养老服务、灾害救助、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民政信息化建设等六大类。社区建设类主要是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平台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等建设项目;养老服务类主要是社区养老福利设施、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市老年活动中心和完成敬老院等建设项目;灾害救助类主要是市应急避难场所和县救灾物资储备库等建设项目;社会公共服务类主要是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建设项目;基础设施类主要是市社会福利基地、市殡仪服务中心、市殡仪馆搬迁、新建和改建公益性公墓和基层民政办规范化等建设项目。

各级、各机关科室(局)、单位要高度重视,从现在起,要把项目作为规划编制工作最重要的内容来对待,广开言路,集中智慧,着力研究论证一批投资大、影响大的民政公共服务项目和民政基础设施项目,使“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过程,成为项目开发、论证、编制和争取的过程,真正使规划编制工作起到打基础、谋长远、促发展的作用。

三、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紧密结合当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

今年是抓好“十一五”规划收尾和“十二五”规划开局的关键一年。全系统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地完成全年和“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一)要抓好“三个千方百计”。

一要千方百计将我市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全省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做到上下统一,步调一致。

二要千方百计将民政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全省、全市基本建设计划,通过争取各方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努力把民政的项目纳入全省、全市的大盘子。

三要千方百计将与民生关系密切的民政重点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民生工程,充分发挥好民政民生工程的重要抓手作用,充分体现“民政连民生、民生系民心”。

(二)要坚持“三个从严”

一要从严抓学习。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全系统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组织学习,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方式方法,采取“请进来”灌输、“沉下去”调研、“走出去”拓展、开展活动促进、联系实际深化等有效方式方法,增强干部职工学习教育效果,必要时可邀请省厅和民政系统外有关专家讲课。

二要从严抓管理。我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好的,但也还存在少数人精神状态不佳、私心杂念过多等问题。我认为,对干部理解信任是爱护,管理监督更是爱护。小问题不提醒,就会出大问题;小错误不批评,就会犯大错误。作为县处级以上干部,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既要抓好从事或分管的业务,又要加强对所属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要常打“预防针”,及时纠正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

三要从严抓落实。现在有些工作落实还很不够,上级布置了或领导提出要求了,但迟迟没有回音,没有实质性进展,少数同志总是片面强调客观困难,忽视主观努力。我们要在全系统大兴苦干实干之风,对认准的事,要咬住不放;对定下的事,要持之以恒;对已干的事,要一抓到底。要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工作只争朝夕,作风雷厉风行,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要久拖不决。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每年、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干成一两件实事,那么日积月累,必有所成。

(三)要加强“三个建设”。

一要加强民政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从领导班子抓起,不断加强各级民政领导干部的学习、锻炼和修养,提高思想境界和领导水平。要加大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和管理考核力度,以业务培训、理论培训为重点,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干部使用评价机制,营造心齐、气顺、劲足,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

二要加强现代民政理论建设。要善于利用调查研究解决新形势带来的新问题,谋划新时期民政事业的新发展。要定期召开理论调研年会,班子成员要带头开展调研、带头撰写文章、带头深入基层,身体力行,引导和鼓励干部职工为民政事业发展献计献策,为当前各项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推动民政事业不断在创新中发展。

三要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和文明创建等工作。现在已接近一年结束,各项总结、评议、目标考核将接踵而来。全系统要继续抓好机关党建、党风廉政、政风行风、创先争优、民政“提升年”和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以精神凝聚人心,以实绩树立形象,进一步巩固民政部门近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要抓紧谋划明年的重点工作尤其是民生工程。本周将召开第三季度机关科室(局)和局属单位负责人会议,届时请局各分管领导就年底前重点工作提出要求,并督促各科室(局)和局属单位提前谋划好明年工作和“十二五”规划,不断提高工作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创新性。

总之,希望大家更加重视学习,更加珍惜团结,更加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系统干部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上来,努力开创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为我市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_____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3篇】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工作总结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加速发展,实现振兴崛起的关键时期。面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经济技术竞争,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把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作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充分认识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部署,研究制定黄冈'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对于合理部署科技力量,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

(一)黄冈科技发展的基本态势

'十五'期间,全市认真贯彻科教兴市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落实,形成了一个重视科技、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热潮。随着一系列推进科教兴市,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出台与实施,科技工作的宏观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重创新越来越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技事业稳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3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0.2万人,较2000年增长 8.8%;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1.2万人;全市拥有研究开发机构160多个;全市r&d(研究开发)经费投入达到1.8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20%;民营科技企业达到320多家。'十五'期间,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增强了信息服务能力;部分科研仪器配备得到了更新改造,科研条件得到较大改善。2003年,全市专利批准数170余项,比2000年增长118.9%;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84亿元,比2000年增长8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以及光机电一体化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2003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初见成效,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方面,培育出一批优质高产抗病的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大力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快了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比2000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工业方面,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增强了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全市工业企业近30%的生产设备实现了微电脑控制,半数以上的企业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全市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7.8%,比1995年提高4.8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9%,比2000年增加12.9个百分点,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增强。

虽然'十五'我市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不大,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名牌产品、知名企业不多,经济竞争能力不够强。二是行业技术发展不平衡,多数企业装备水平、工艺技术还比较落后。三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四是激励和引导技术创新的政策不配套,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五是研究开发投入不足,r&d经费占gdp的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科技发展不够,'科技瓶颈'仍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黄冈科技'十一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世纪之交,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人类正加速步入一个崭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我国也即将进入由创新主导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充分估量科技经济发展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影响,迎接科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经济由卖方市场进一步向买方市场转变,社会科技需求将更加旺盛,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市科技发展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市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成为党和政府科技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科教兴市战略成为黄冈发展的第一战略;国际、国内新一轮产业转移为湖北乃至黄冈科技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发展途径。这些都为'十一五'湖北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世界新技术革命势不可挡,我市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压力;国内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竞争日趋激烈,黄冈作为革命老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形势十分紧迫,产业技术和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储备不足,将严重制约黄冈经济的发展。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切实增强加快黄冈科技发展的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发展观、市场观、特色观,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办法,加快科技快速发展,推进我市科技工作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黄冈'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方针,大力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现代化,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

'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跨越式发展原则。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超常规发展的思想,选择若干具有自身优势和较大市场潜力的重要技术领域,赶超全国乃至世界科技先进水平,以技术跨越带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科技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坚持指导性计划与指令性计划相结合,通过政策导向与市场竞争机制,有效地推进科技产业化。

3.突出特色原则。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在加快推进我市科技进步进程中,要坚持立足黄冈的科技优势与资源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形成若干新兴支柱产业为目标,实施重点突破,形成具有黄冈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群、高新技术企业群,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科技经济协调发展。

4.加强'集成'原则。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放眼全国和世界,在资源配置上加强集成;要积极加强政府部门的集成,发挥科技主管部门'前线指挥部'的作用,统筹协调,实现各部门的合作联动,致力形成推进技术创新的合力。

5.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强调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把引进和利用国外省外技术、资本、人才作为加速黄冈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在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产品。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黄冈经济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竞争力和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全省高市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58.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年增长20%;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省的新兴支柱产业。

--主要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工业化国家9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和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重大新产品;工业信息化水平、新产品产值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主要农作物实现一次品种更新换代,农产品质量显著改善,竞争力明显增强;单位面积的产出逐年递增,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15和20个百分点;乡镇企业装备、工艺、产品的科技含量,劳动者素质及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科学家和企业家队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1.6万人;科研基地和企业科研机构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市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财政对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达到2.0%,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总体部署

黄冈市'十一五'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是:围绕一条主线,实施三大工程,强化五项措施。

围绕一条主线:即紧紧围绕'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条主线。一方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方面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现代化。

实施三大工程:即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企业技术进步工程和科技兴农工程。

强化五项措施:即着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突出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科技对外开放;注重加强战略研究与总体规划。

三、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积极培育黄冈第一经济增长点

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尽快形成一批对我市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增强我市经济实力、实现振兴崛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三大领域为重点,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着力抓好项目、企业、基地三个环节。

(一)优先发展三大领域

1.光电子信息

重点发展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及设备、工业激光设备、激光医疗设备、光纤传感器、光电测量仪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及其产品,积极发展各种计算机软件。开发光纤、光缆、光纤预制棒、宽带光缆、高频电缆、光电器件及光电仪表、激光防伪、cd-rom存储设备、多媒体教育软件、cad/cam软件、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光盘及光盘机、ic卡及其相关产品。加强新型激光器、gps、gis系统、新型光纤传感器件、光电材料的研究开发。

2.生物技术及新医药

全面实施'湖北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重点发展新型中药、生物工程药物及新制剂、新型功能食品、医药新制剂和以生物农药、转基因动植物为重点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因子产品、预防性疫苗、诊断试剂、新型抗病毒、维生素、氨基酸合成药、bt生物农药和植物农药新产品,新型高效酶制剂,加强转基因动植物的研究开发。

3.新材料

重点发展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开发可降解农膜母料和农用新材料、电子专用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及体内植入物、稀土材料、复合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成套设备、油田化学品、工程塑料生产技术及装备和通用塑料高性能化、高性能涂料、高性能密封材料及制品、超细粉体材料、特种增强材料及制品、新型防水建筑材料等。

(二)重点抓好项目、企业、基地三个环节

1.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十一五'期间,每年选择10项左右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项目,集中资源,重点组织实施,使重大项目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争取国家各部门对我市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支持,争取重大项目进入国家、省各类专项计划;技改计划和火炬计划对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2.按照'抓大促小'的原则,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实施大公司战略和品牌战略。积极推动和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上市,'十五'期间,培育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过1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30个左右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使它们成为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可观的骨干企业。以培育知名品牌为核心,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推动一批在全国有技术竞争力的大型骨干高新技术企业的形成。

在抓好大企业的同时,积极为中小企业的成长创造条件。广纳人才,广筹资金,采取优惠的政策,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形成一大批机制灵活、管理规范、市场适应性强、具有竞争活力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活跃创新氛围,提供后备项目,培养和锻炼大批企业家和技术创新人才,积累人力资本。

3.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与发展步伐

按照深化改革、突出重点、提高水平、办出特色的总要求,加快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要将农业高新技术及产业示范园建设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抓好抓实。着重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建设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增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孵化'功能。二是抓好标志性高新技术产业园,在园内形成产业特色和优势。三是重点创建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四是各区每年滚动实施5个产学研合作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着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

光电子信息技术是21世纪的核心技术之一,光电子信息产业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产业。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举全市之力,集全国之力,借世界之力。,以开放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抓大与促小相结合,实现集约型、跨越式的发展。重点发展四大产品群。

发展四大光电子信息产品群,即发展以光纤光缆、光通信器件、光通信系统及设备、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为主体的信息光电子产品群;以工业激光、医疗激光、光学元器件为主体的能量光电子产品群;以光纤传感、光存储、光显示、光输入为主体的应用光电子产品群;以应用软件、电子商务软件为主体的软件产品群。

(四)全面推进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

21世纪是更加注重生命质量的世纪,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将是国际竞争最激烈、也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要集成优势,特色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出发点,以促进和带动全市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为目标,全面贯彻'湖北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

实施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要以'高水平、高速度、高效益'为基本思路,以重大项目为纽带,集成推进;以基地为依托,点面结合;以培育持续创新能力为根本手段,开放式发展,形成外引内联,共同推进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的良好局面。

要以中药现代化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结合,重点加强中药复方的二次开发和中药新剂型的研制,形成一批优质中药品种;以生物工程产品为新增长点,大力发展自主产权的产品,重点研制生物工程药物和生物制剂,着力抓好现有优势产品的创新与产业化,大力推进保健食品规模化、集群式发展;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的原料药及化学合成药工业,继续抓好现有优势原料药的产品创新,重点研制化学龄前新药和开发药物新剂型,保持和壮大我省原料药及化学合成药的优势地位;积极推进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重点加强动植物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加大农业生物制剂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继续抓好设施农业的配套开发,进一步发展绿色食品。

努力实现四大目标:一是全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其中,新医药产业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7亿元和4亿元,产业实力显著增强;二是培育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形成1-2个年产值过10亿、10个以上过1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一大批中小型科技企业;三是创新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农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和良好运行机制,整体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四是形成以武穴为龙头,辐射和带动全市各县市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实施企业技术进步工程,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调整工业经济结构,是'十一五'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要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从工艺装备、产品开发到企业信息化各个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紧落实。

(一)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提高企业工艺及装备水平

要加大力度,加快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特别是机械、冶金、纺织、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的推广和应用,实现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设备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带动传统工业全面升级。

机械工业重点抓好高精密度数控技术、精密成型技术、特种铸造技术、高等级输配电配套技术和cad、cims技术等的应用。 冶金行业重点加强高效选矿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高效连铸技术、特种耐火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等的应用。

纺织行业重点加强无梭织机、清梳联、精梳、自动络筒、oe纺服装、服装设计cad以及化纤直接纺、连续纺和服装后整理新技术等的应用。 建材行业重点抓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金属矿深加工及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加快水泥超细磨技术、生产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化工行业要围绕石油化工、盐化工、磷化工三大化工行业产品的深加工,重点应用膜分离、超滤等先进分离技术、先进催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1.针对影响全市工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组织实施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等科技计划。力争在下列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虚拟制造、快速原形、模糊控制、数控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

--模具钢、冷轧钢生产技术,提高合金钢洁度和精度的技术;

--纤维混纺、交织一步法染整、棉毛织物高档印染后整理,化纤仿真织物印染后整理技术;提高麻纺质量的苎麻品种改良、脱胶、纺织及印染整理技术;

--石墨、石膏、膨润土、石英、磷资源等非金属矿的深加工新技术;

--农药复配及农药新制剂技术,有机原料清洁生产技术。

2.加强'两高'(高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含量)新产品开发,着力培育名牌产品。重点开发下列产品:

--电动汽车、新型散装粮食运输车、双燃料汽车以及发动机电控系统、汽车发动机自动导航装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安全气囊、制动防抱死系统、特种车桥、汽车空调、轿车气门、汽车灯具、汽车密封件、动力转向器等汽车零部件新产品和汽车性能检测设备;

--轿车用先进钢板系列产品、冷轧硅钢片系列产品。

--复合超细纤维、功能化纤维、高强力机织土工布、精毛纺面料、高档化纤面料。

--新型节能、高强、轻质、保温墙体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特种陶瓷、特种玻璃材料。

--新型表面活性剂、高效催化剂、涂料、染料中间体、高效低毒安全新农药等精细化工新产品。

(三)以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大幅提升传统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制造业,是社会生产力持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保障,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水平的最直接体现和实现工业化的主力军,是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基石。制造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而培育后发优势、提升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黄冈是全国革命老区,传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必须以信息化为根本手段,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实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专项计划',以支柱产业,尤其是汽车产业为重点,以迅速提升制造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为目标,逐步建立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的产品创新系统,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的制造自动化系统,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系统,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快黄冈企业的现代化进程。

1.加强制造业各行业适用的cad/cims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推进制造业设计的信息化,力争5年内使全省制造业的cad技术应用率达到85%以上;积极推进并行设计技术在各行业的开发与应用,力争cims在制造业重点骨干企业的应用率达到50%左右。

2.推广应用机械、制药、纺织、冶金、化工等行业生产过程的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骨干企业生产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推广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3.加强电子商务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加强网络建设与服务功能,积极推进企业上网,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尽快建立自己的局域网,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促进企业商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发展。

五、实施科技兴农工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是振兴农业的唯一出路。'十一五'期间,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服务于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民收入,以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应用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一)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力度,大力推广农作物优良新品种、新型设施农业与农业工程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集约化高效养殖技术、农产品保鲜加工新技术等五大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积极推进四优(优质稻米、优质三元猪、优质油菜、优质水果)工程的实施,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率。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继续健全和完善以县市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村为基础的专群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对全市乡镇农技人员实行'农技推广服务资格证'和'上岗证'双证管理制度。

(二)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1.着眼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前瞻性,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努力争取在农业高新技术上取得突破性成果。重点抓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粮食、油料、水果、蔬菜的保鲜、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主要抓好转基因作物新品种选育,粮棉油杂交优势利用技术,林、果、特、花卉脱毒种苗选育及快繁技术,基因工程生产动物蛋白,动物重大疫病基因工程疫苗等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农产品加工保鲜新技术和食品新产品研究开发,注重农作物病虫测报防治专家系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信息系统、畜禽规模化饲养管理系统等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

2.加强农业新技术示范园区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突出区域重点,建立、完善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农业新技术示范园区,示范、带动、辐射、推广高产、高效种养技术。加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建设。

(三)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市场将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黄冈是我省农业大市,农业发展事关大局。'十一五'期间要以特色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形成产业链为核心、企业加基地加农户为主要模式,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推进计划',实现优势集成,重点突破,全面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农业增效。

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化要围绕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开展技术创新。粮油等大宗农产品要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技术、双低油菜适温榨油新技术、饼粕综合利用技术、菜籽壳及油脚等副产品利用技术、优质稻米加工技术、水稻加工转化技术方面重点突破;蓄牧业要实现重大疫病监测防治技术、饲料及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肉制品加工技术、特色地方水禽新产品加工技术的重点突破;名特优水产品要实现名优水产苗种繁育技术、水产品保鲜保活与安全贮运技术、水产品加工技术的重点突破;林产品要从林木产品和林产化工两方面展开,重点突破杨树等工业用材林高效利用加工技术、林产化学加工技术、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名优花卉组培技术;优质水果与特色蔬菜要重点突破莲藕贮运保鲜技术、莲藕出口系列产品开发、莲藕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马铃薯及莲藕等工厂化组培生产技术、蔬菜贮运保鲜技术、特色地方蔬菜资源开发技术、特色水生蔬菜资源开发技术、水果采后综合处理与加工技术;特色资源要重点突破魔芋系列产品开发、名优茶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蜂产品系列开发加工技术、食用菌加工技术、板栗贮运保鲜和深加技术。

要基本实现以下目标:一是通过协作攻关,在六大优势领域的30项共性关键技术中取得一批重大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成果;二是通过扶持10个龙头企业及其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全面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优势农产品增值达到3倍以上;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培植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我市农产品加工工业,壮大龙头企业的经济规模,带动我市特色农业发展。

(四)实施科技扶贫致富行动

发展是硬道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十一五'期间,要以富民、富县为目标,以优势资源为载体,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实施大别山区科技致富行动,推进科技扶贫致富,带动全市广大农民脱贫致富。

实施大别山科技致富行动,重点建设一个网,抓好5个'十'。建设一个网就是建设农村信息网,推进大别山区农业信息化。抓好五个'十',即抓好十大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发展,十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建设,十大农产品加工名牌产品的开发培育,十个重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十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六、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科技促进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围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物质精神需求和消费水准,切实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

(一)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以新技术为切入点,围绕避孕、节育、优生和生殖保健进行科学研究,为实现人口控制和优生优育目标提供技术保障。重点加强高效新型避孕节育技术、药物和器具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的早孕中止药物。同时要强调以人为本,从提高人口素质和改善生活质量入手,研究发展生殖保健和产前诊断技术,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二)开发应用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新产品、新技术,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要加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方法和技术研究,积极应用采矿新技术。重点开发金矿渣和粉煤灰等废物资源的高值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材料复合技术。加强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水污染控制综合集成技术开发,重点开发耗水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研究水资源优化调配和特殊水域净化技术,推进节水和污水控制技术产业化。研究应用量大面广、对环境影响大的污染源、物的无害化管理及治理方案与技术,开发应用工业污染源、造纸废水的防治、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和典型重点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设备,积极防治乡镇企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

(三)积极开展减灾防灾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

重点研究开发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有重大影响的技术问题。研究、应用短期气候预测预报技术,地震预测预报技术,火灾预报、监控和自动扑救技术,旱情等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四)大力开展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要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逐步将科普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治理;充分发挥各级科协、各类学术团体和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坚持'以人为本'、'素质为本'的方针,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着力提高广大产业工人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能力,广大农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广大青少年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能力;加强对科普事业的投入,认真抓好科普重点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科普专用设施的'窗口'、'示范'作用,开展面向科技影视和广播节目制作人员、科技类期刊、报纸记者和科普管理人员的科普业务培训活动;加强专业科普队伍建设,办好一批科普团体,增强科普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成立'专家学者科技报告团'、'专家学者科普服务团',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

七、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黄冈技术创新体系的总体框架是:建立竞争、开放、协作的科学研究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和灵活高效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又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系。

(一)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围绕增强我市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先进制造技术以及农业、汽车、纺织、化工等重点领域或行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加快工程技术中心和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主要农作物育种、玉米、油菜、中药现代化、生物工程药物及制剂、生物材料、数控技术、汽车数字化等一批工程技术中心。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以产权为纽带联合共建技术中心或中试基地,积极支持科研机构转制后的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包括、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优质水果种苗基地等科技产业化基地等。

(二)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建立、健全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

中介机构是创新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联系科技与经济的纽带。要大力发展技术、人才信息服务,市场营销、管理咨询、技术产权交易、无形资产和科技项目评估等方面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规范管理。要鼓励大多数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化管理的中介服务机构或转变为面向企业、农村及社会进行技术转移、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的科技型服务企业,鼓励有一技之长的科技人员创办各种中介服务机构。

加大信息资源、信息园及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围绕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依托有基础的单位或机构,抓好科技资源信息库、科技管理信息网络建设。

(三)创立若干知识创新基地,推进知识创新

建设知识创新基地是发挥创新优势,在国内外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迫切要求。要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原则,突出优势领域和重点学科,培育一批代表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精干的科技队伍,为黄冈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要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三大领域的优势学科,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源和成果库,并为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企业间的联合,建立知识创新基地与技术开发机构、企业之间的协作机制,鼓励企业着眼长远竞争发展需要,积极参与知识创新。

八、主要政策措施

(一)着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一把手工程',切实抓好对各市州县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工作。注重发挥科技、计划、经济及行业管理部门的作用,加强集成,形成责权分明,部门联动的技术创新工作机制。发挥科技主管部门在科教兴市中的'前线指挥部'的功能。

投入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是实施科教兴市的基本保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调整投资结构,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建立财政拨款、金融贷款、企业自筹、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投资体系,提高技术创新投入占gdp的比重。

企业是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要运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强化企业的投入意识,引导各类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加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大中型企业和有条件的小型企业,都要积极落实关于企业提取技术开发基金的有关规定。科研、设计单位应从所得收益中,按规定提取适当比例,建立科技发展基金;要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科技投入的要求,大幅度增加财政对科技的投入,确保各级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继续拓宽科技金融资金渠道,进一步增加科技信贷投入。按照'有限参与,积极扶持'的原则,一方面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有步骤地持扶兴办一批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另一方面制定有关政策,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及大型企业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同时积极寻求国际风险投资业涉足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以拓宽资金来源,促进我市风险投资业的国际标准化运作;积极帮助有条件的高技术企业上市或到创业板块市场融 资,加速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突出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文化与技术素质,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实现'十一五'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的关键。要根据科教兴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新型的科技企业家,建设一支跨世纪的宏大科技队伍。要努力创造青年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拨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委派他们在关键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承担重任,使他们在实践中健康成长。积极加强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定期选派优秀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出国学习培训。鼓励企业和企业集团与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支持高校、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要着力提高全体劳动者的整体文化与技术素质。在农村,要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适用先进科学技术普及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与技术素质,并结合科技兴农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着力培养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农村经济技术能手。在城镇企业,要大力加强职工队伍文化教育与技能培训,对新增加的城镇劳动者要全面进行职业教育,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对于下岗待业人员,要根据产业流动的要求进行再就业培训;对在岗人员要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制定关于知识资本化并参与分配的相关政策,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职工持股的政策,选择有条件的企业或区域进行试点;制定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政策,降低门槛,放宽条件,为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狠抓已出台的促进技术创新,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的落实。

加大技术创新立法和执法力度。为加强技术创新,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提供法律保障。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有关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每年组织有关部门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推进贯彻落实。要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三)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引导和促进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其与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联合和重组。重点抓好高校、大院大所的产业化工作,使之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 加快科研机构的改制改革步伐。应用开发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要加快向企业化转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要转为企业法人或非营利机构。

大力加快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把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作为加速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促进它们上规模,上水平。

积极推进科技计划改革。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各主要科技领域发展纲要的宏观指导下,调整计划体系结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科技计划体系按三大类计划设置,即研究发展类计划、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类计划、科技能力及产业化环境建设类计划。第一类计划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计划及专项科学基金计划;第二类计划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成果推广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第三类计划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风险投资、孵化器建设等。以科技产业化为目标,建立纵深部署、横向协调的计划管理体制,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建立新型的矩阵管理模式,实行计划决策、管理和评价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约束机制,增强计划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扶持一批独立的科技中介机构;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制度,大力推行科技项目招投标制,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的支撑条件和法规体系。

(四)进一步推进科技对外开放

组织全市科技力量,选择优势领域,积极参与国家、省科技合作计划,大力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提升全市技术创新起点,为提高全省科技实力、技术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服务;全方位开拓国际科技人才资源,尤其是要发挥黄冈海外留学生、同乡会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鼓励海外华人带技术、成果、资金来鄂创业;鼓励和支持科技开发机构和企业对外开展合作研究,建立合作关系,吸引海外资金投入到湖北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来;实施科技兴贸计划,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努力培植科技产品出口源。培育一批重点出口产品的骨干企业,扶持一批出口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使其成为科技产品出口的产业基地;构建对外科技合作信息系统网络,搞好'三库'(信息库、人才库、渠道库)建设;大力开展民间对外科技活动,促进民间组织机构成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桥梁纽带,发挥其作为官方对外科技合作渠道的补充和延伸的积极作用。

(五)注重加强战略研究与总体规划

战略问题是发展的首要问题。各地、各行业、各单位都要从战略上对'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进行总体研究,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口,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逐步实施。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科技发展的预测研究,掌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和创新的动态和趋势,对有较大潜力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和筹划;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强产品开发、市场开发、资本运作等多层次的战略研究,确定发展目标和思路,做好发展规划和布局,更好地加快企业发展。科技发展计划要加大对战略与规划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第4篇】森林公安分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森林公安分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在“十一五”规划即将结束,“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始的时候,县委县政府要求我们认真回顾总结“十一五”期间的工作,安排部署“十二五”期间的工作。总结过去的成绩和经验,对明确“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推进我局的振兴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对于我局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局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几年来,在局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森林公安队伍建设,强化措施,按照每年的目标责任状要求,紧紧围绕省、市林业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森林公安的职能作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涉林案件的查处力度,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现将“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森林公安队伍建设方面

“十一五”期间我们按照建设过硬班子、纯洁公安队伍、树立良好警风、提高执法水平的要求,始终坚持从严治警、执法为民的思想,严格执行“五条禁令”“六条警规”。狠抓队伍建设,团结战斗、开拓进取、默默奉献、扎实工作。在保护全县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保护生态建设成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通过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治意识,我局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执法为民,大力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全面提升了森林公安工作的水平和森林公安队伍的战斗力。为民的森林公安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装备水平逐步改善,防范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二、森林公安队伍管理方面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始终把队伍管理置于重要位置,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目标,以调动和激发广大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核心,以加强正规化建设为重点,坚持不懈地抓好队伍管理。狠抓了《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全面实行了“一岗双责”的制度。

通过制度建设,我们严格了警纪,通过“政风行风评议”和“保持共产党员性进行教育”,我们整改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树立了良好警风。在办公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改善了办公条件,做到了“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通过狠抓队伍建设和队伍管理,我局没有发生一起干警违法、违纪的事件。通过我们严格要求,严格教育,我局海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人物。我局民警郭尚田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李吉明、戴忠海两名同志获得“全市优秀人民警察”称号。这些模范典型的涌现,为我们树立了森林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组织纪律保证。在局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局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我们分局一班人,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林。推行警务公开,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此外,我局还组织民警认真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等教育活动,通过学习,使我局民警提高了党性修养,提高了防腐拒变的能力,增强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意识。

四、案件查处工作方面

在“十一五”期间。我局坚持严格执法,依法办案,逐步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执法质量,案件查处成果显著。在“十一五”期间,我局共查处案件664起。其中刑事案件28起,林业行政案件636起。打击处理706人,收缴罚款271.68万元。收缴木材2626.507立方米,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 144.22 万元。

“十一五”期间,我们始终保持对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严打高压态势。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开展了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的“春季行动”“冬季行动”“南方一号行动”“南方二号行动”“野生濒危动植物保护”等行动。眼里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的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遏制住了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不断上升的势头,林区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五、森林防火方面工作方面

“十一五”期间,我局始终坚持吧森林防火工作放在我们工作的首要位置。哪里有火情,哪里就有我们森林公安民警的身影。由于我们积极贯彻“打早、打小、打了”的扑救工作方针,严防死守,将森林火灾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狠抓防火宣传,强化全民防火意识。“十一五”期间,我局利用电视、报纸等宣传工具,并采取“防火宣传进校园”“防火宣传进街道”等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的法律法规以及防火扑救知识,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森林防火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火意识。

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加大对野外用火和火灾案件的查处力度,狠抓火源管理和违法用火的查处工作。通过强化措 施,狠抓责任制的落实,我辖区在“十一五”期间没有发生重、特大火灾,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六、科技强警方面

“十一五”期间,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强警”战略。我们坚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管理队伍,使队伍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队伍管理效率和质量。我们在办公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加强科技投入,先后购置了电脑、数码相机等办公用品。

同时,我们还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民警开展基本技能教育培训、岗位练兵和战术训练等。使民警掌握了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战术,提高了民警的政治、业务和体能素质。提高了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也提高了民警的文明素养,提高了民警执法为民的自觉性,塑造了森林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

“十一五”期间,我局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但也要看到我们身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我局的经费问题还没有得到落实和解决;二是我局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任重而道远;三是我局个别民警的素质有待提高;四是立功创模工作有待加强。针对上述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保证“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七、“十二五”规划:

在十二五期间,我局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建设过硬班子、纯洁公安队伍、树立良好警风、提高执法水平的要求,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治意识,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执法为民,大力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全面提升森林公安工作的水平和森林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森林公安队伍,更好地为生态建设和林业跨越式发展服务。此外,在“十二五”期间,我局要争取完成以下任务:

一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要组织广大森林公安民警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做到理想信念坚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要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管理与服务、执法与守法的关系。要明确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积极争创人民满意单位和争当人民满意民警。

三是弘扬爱岗敬业精神。要教育广大森林公安民警充分认识到做好森林公安工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以林为业、以警为荣”的思想,不怕牺牲,勇于奉献,自觉投身到新世纪林业建设事业中。广大森林公安民警既要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又要深入学习公安业务知识,切实提高做好森林公安工作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四是规范机构设置和警力配备。要积极协调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尽快统一森林公安机关机构名称,规范设置森林公安机构及其内设部门。森林公安机关要逐步实现从管理型向管理兼实战型转变。要根据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任务的实际需要,合理配置森林公安警力。

五是实行激励机制。要根据改革的精神,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森林公安队伍的组织人事管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科学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逐步在队伍管理中建立并实行“竞争上岗、绩效考核、低分培训、末位调整”制度,实现队伍的动态管理,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生态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局的公安队伍既迎来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团结拼搏,积极进取,迎难而上,把我局森林公安队伍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第5篇】区城管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十二五”工作规划

“十一五”期间,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在区委、区府的领导和重视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为民服务理念,建设宜居宜业北仑,努力实现城市管理序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的既定工作目标。

一、五年来主要成绩

五年来,在区委、区府的领导下,北仑城市管理与(五)公用行业健康发展。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加大城市管理顽症的治理力度,基本解决城区乱摆乱设、乱拉乱挂、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违法违章行为。以难点为突破,以规划为前提,以疏导为手段,选择合适地点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设置规范、经营有序的摊点、洗车点、铝合金加工点疏导区,切实解决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

3、坚持移交接管与维修改造并重、功能增强与设施配套并举、管理提升与形象建设同步、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工作模式。结合交通流量状况,实施主要道路交叉口“黑改白”改造;实施排水管道畅通工程,提高城区防汛能力;关注特殊人群,完善设施,中心城区主次干道盲道铺设率达100%;试点能源合同,逐年实施城区路灯节能改造,路灯单位能耗降低15%以上。

4、大力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构建与“生态宜居城市”相匹配的都市绿地系统。逐步开展居住小区绿化升级改造,提高群众满意率与参与率;建设一批高品位的城市园林绿化项目,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绿面积分别达到(或超过)42.5%、37.8%和14.7平方米。

督管理力度,完善环卫考核机制,转变小区物业垃圾清运模式,城区道路机扫率要求达到70%以上。

6、实现以液化气供气向天然气供气转移,计划居民管道气化率7.8万户,管道气化率达到80%,气化人口25.74万,年用天然气量为1603.78×104nm3,平均日用气量4.39×104nm3。

7、促进污水处理设施良好运行,着力推进岩东再生水除盐工程、岩东污水处理厂三期、白峰污水处理厂工程、新小港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重大项目及配管网工程建设。

8、提高节水科学管理水平,建立节水指导、监督、服务体系,节水型社区(小区)达到25家。

9、强化队伍管理,按照依法行政和城管队伍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结合城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明确将城管执法大队列为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确保执法主体合法。建立定期招录城管人员和城管人员外输培养交流制度,把好进人关口,畅通推荐渠道,加强人才流动,切实增强队伍活力。

10、大力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不断拓宽投诉、信访、举报渠道,建立方便快捷、统一有序的廉政投诉网络和信息交流传递系统。建立多载体、多途径的城管社会共建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城管公众形象,努力营造“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社会环境。

(三)主要措施

1、创新体制破解矛盾打造和谐型城管。从内部管理入手,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形成既分工明确又整体协调有序的内部管理体系;从热点问题切入,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间管理职责,组建综合协调指挥机构,充分发挥政府行政杠杆综合协调能力和优势,集中破解群众反应强烈的重大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管理的整体和谐。

2、完善设施提升品质打造品质型城管。立足基础调查研究,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管理经验和模式,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注重管理创新、标准创新、技术创新、细节创新,在城市品质的高度与深度上下功夫,不断探索城市管理新的标杆与尺度,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3、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打造服务型城管。始终坚持城管为民理念,关注民生所需,实施民生工程,着力于群众反映普遍的突出问题,着力于群众生活集聚地周边的公共基础配套设施改造,着力于居民

区周边的生活环境改善;以86883255城管为民服务热线建设为重心,着力实施文明示范窗口建设,加快推进城管绿色通道。

4、依法行政严格程序打造法治型城管。以法律、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为准绳,严格履行法定程序,依法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合理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大力推行“阳光城管”,建章立制,规范权力运行,确保工程建设领域公开、廉洁、高效。

5、素质建队培养人才打造专家型城管。强化队伍建设,以学习型城管建设为基础,注重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合理有序推动干部职工轮岗交流制度,让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在岗位实践得到煅炼,成长为专家型能手,形成一支政治素质合格、业务能力精通、工作作风过硬的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队伍。

6、拓展渠道丰富内涵打造公众型城管。以城管义工和公民基本道德教育工程为骨架,拓展城管“三进一发挥”内涵,丰富活动载体,培养公民文明意识,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全民参与,引导公民认识城管、理解城管、参与城管,形成文明城市创建“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全社会共建共管格局。

【第6篇】2022年县政府十一五规划验收工作总结

一、“十一五”以来的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民政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及省市县各项政策和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强化措施,整体推动,促进了民政各项工作的不断进步。

(一)建立了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二)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

完成了第二次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认真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开展居务公开、民主评议,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三个社区均达到了市级和谐社区标准。完成了第六、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协调有关部门,每年对新当选的村委会主要领导在县党校进行了培训。结合实际,不断探索,继续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2022年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试点实验县,2022年又被确定为农村社区全覆盖试点县,农村社区均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站、治安调解服务站、公益事业服务站、环境卫生服务站、妇女与计生服务站、社区志愿者协会等“一委一中心五站”,并挂牌全面运行。

(三)进一步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2、推动社会化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加快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全县城市、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年发放90岁以上高龄津贴15万元左右。

【第7篇】2022年xxx镇 “十一五”工作总结

sp; 亩,努力打造万亩核桃基地和万亩杂果基地,同时引进了投资1亿元的龙隐湖休闲度假村和投资2000万元的神龙泉苏园生态园等生态旅游、观光农业项目,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多途径。

(五)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大力开展支农惠农工程,五年来,镇政府认真落实省市县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村转移支付金、退耕还林资金、粮食直资金、家电下乡补贴资金、汽车摩托车补贴资金拨付到位,五年来共发放粮食补贴资金8674453.07元,退耕还林资金4998480.8元,家电下乡补贴资金4708894.22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以上。

全镇各站所工作卓有成效,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五年来,政府各科室全部实现了电算化服务和专项审计;计生办投资185万元,建成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的计生服务中心,完善硬件设施,提高服务质量;镇文化服务中心投资6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一座,保障各项活动有序开展;投资36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为3250平方米的敬老院一座,提高了五保户的集中供养率;司法所、综治办、等部门,开展普法宣传138次,累计调解民事纠纷582起,受教育人员15000余名,安置帮教率100%,社区矫正无漏管脱管现象。

整合教育资源,学校品位全面提升,镇二中、三中、工农、北关、江庄、王庄、陈湾等七所中小学获得“市级规范化学校”称号;着力提高教师水平,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招成绩连续五年获得全县第一;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五年共投入资金1200万元,增加和改善校舍面积16000平方米,新添图书25000册,新添仪器5600件,硬化操场13个,为学生学习、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六)社会和谐稳定

“十一五”期间,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有效化解了各种矛盾,创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基层干部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每天安排两名领导班子成员接访。不断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每年定期开展了打击信访矛盾化解专项整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烟

2022年xxx镇 “十一五”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城关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县委、县政府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重大工作部署,结合城关实际,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服务好县重点工程、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社会正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健康发展。

经济态势发展良好,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五年来,全镇税收入库由5072万元上升到7900万元,同比增长110.5%,财政收入由2115万元攀升至4700万元,同比增长120%,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028元提高到6660元,同比增长113.8%

【第8篇】十一五防洪工作总结

“十一五”是我县水利水电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五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州水利水电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抓住机遇,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在新世纪的治水思路,按照疏堵结合、化洪为益的原则,对各河道进行科学整治。以人为本,加强对防洪工程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强防灾抗灾能力,为全县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群众

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中小河流333条,流长1029公里,分别注入金沙江、澜沧江,河流在沿两岸成放射状分布,由于沿江两岸山高坡陡,大多河流形成短小、湍急的格局,并且切割较深,使河道源流短,纵坡大,河床坡降不均,谷深岸陡,呈“v”型河谷,据统计,境内流域面积在15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有7条,1000—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条,其余河流流域面积均小于150平方公里。境内中小河流洪涝灾害具有汛期洪涝灾害频繁、突发性强,涨幅变化大、含沙量大,冲刷力强,破坏性大等特点。

二、“十一五”期间防洪工程建设取得了主要成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中小河流分布广、战线长、数量大、治理难度大。由于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地方财政困难,河流治理投入非常有限,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减灾的需求。防洪工程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2)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泄洪能力衰减。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植被遭到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2022年卫星遥感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408.1平方公里,境内河流淤积、河床抬高、行洪能力降低,旱洪灾害呈逐年加剧的趋势,其损失一年比一年大。“十五”以来,各级加大了水土流失治理特别是退耕还林的力度,生态得到了很好的恢复,生态恶化的局面得到有效扼制,并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县水土流失依然十分突出。

(3)人为侵占河道的现象时有发生,河道过水断面逐渐缩小,致使部分区域防洪排涝标准降低。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基本建设项目不断增多,沿河违章建筑、围堤种植、穿堤取水和违章采砂以及基本建设特别是公路建设侵占河道,大量弃土石下河,影响行洪的现象突出,严重妨碍了各条河道行洪安全。

(4)由于××县地方经济薄弱,属国家特困县,财力有限,也无钱投入到中小河流的治理,防洪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形不成完整的防洪抗灾体系。“十一五”以来虽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在今后一段时

期,我县防洪工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县中小河流分布广、洪涝灾害频繁及防洪设施薄弱等突出问题,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城乡防洪减灾能力为目的,以河道疏浚防护等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为手段,突出重点,量力而行,以保护城镇及农村防洪安全为目标,以洪水风险较高的珠巴龙河、直溪河治理为重点,保障全县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促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撑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9篇】2022年“十一五”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计划生育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思路是:以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为动力,“围绕一个目标”即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出生素质,提高群众满意,完成上级下达的人口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任务。抓好两个创新:1、是创新婚育新风进万家;2、是创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突破两个难点:1、育龄妇女信息采集难点;2、是突破流动人口管理难。

一、基本情况

二、建立健全网络队伍建设和目标管理

三、以群众需求,广泛开展避孕节育优质服务

四、宣传教育活动

<1><2>

五、流动人口属地管理与服务

六、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

计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难点

1、社区人员居住比较散,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育龄妇女对自己健康保护意识薄弱。2、现在进入网络化时代,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在完善,对网络信息化操作等方面还有待提高。3、现在再婚家庭较多,生育比较强烈。4、现在离婚率高,那些法院判决离婚的信息采集比较难。5、流动人口管理难,我们社区是靠近废旧金属物资市场,人口流动量大。今天上门采集登记,明天搬家了。社区私房出租虽不多,因靠近市场流动快,特别是流动人口子女身份证采集,有的父母连自己子女生出年月都不清楚。而且出来打工一般不把户口本带在身边的,对流动子女身份证采集难!

回顾xx以来计生工作,随着改革开放,时代变迁,进入了网络化时代。我们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紧绷着每一根神经,克服重重困难,虽然有点小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相距甚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结合本社区实际,对今后的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如下:

一、继续保持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重点人员工作,把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保证计划生育率达100%。

二、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全心全意为育龄妇女着想。广泛开展避孕节育长效措施的落实,让每位育龄妇女满意而有效。继续抓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确保干预率。

三、继续开展好宣传工作,让群众了解更多的计划生育知识。

四、继续抓好流动人口属地管理工作,让流动人口享受同等管理、同等服务、同等优惠奖励。

【第10篇】乡建办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乡建设办公室在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确定的“三二一”的工作思路,通过解放思想观念,扬长避短挖潜,励精图治创业,破题克难求变,我乡建设工作实现了快速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县委“三个统筹”、“双带动”发展战略,把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就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高起点规划 科学布局发展战略

统筹城乡建设,促进协调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创新之举,也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小城镇建设要坚持前瞻性、科学性、严肃性,要坚持高起点、严要求,以人为本,有效提升其内涵功能。为达到此目的,我乡聘请了山东省和泰安市等几家规划设计院为我乡精心编制规划,科学布局。先后完成了《乡饮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新农村建设五年总体规划》和乡饮、南赵、郭沟三个社区规划。规划的形成和建立对于我乡新农村建设将具有全面指导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富裕、文明、生态乡饮过程中将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二、坚持高标准建设 提高承载经济发展能力

近年来,新的一轮城乡建设热潮正在形成,,我乡树立“开放搞活,经营城镇”的理念,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提前布局,把驻地开发建设作为重点,扩容提质,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多元化投入,以地融资,以城建城”的发展思路,努力开创了驻地建设的新局面,全乡投资6930万元,开发建成面积10万余平方米。

(一)多元投入 共建共享

多年来,受传统思维的影响,驻地建设层次乱,品位低。乡政府新一届领导集体成立以来,解放思想,开放搞活,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政府积极引导,走多元化合作道路开发建设驻地,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乡饮中心幼儿园的开发建设就是乡政府积极牵线搭桥,给予政策支持,乡饮村出让土地使用权,教育办公室配合调整教学场所,开发商投资建设,新建一栋教学楼,三方合作,实现了共建共享。采用同样方式,对十中沿街、供销社油库、乡原供电站工商所等空闲地段开发建设,建设面积2.2万平方米,投资1300万元。

(二)以地融资 以城建城

一方面需要发展建设,一方面财政困难。面对困难,我们不等不靠,自谋出路,以地融资,以城建城。10年以来,盘整乡驻地空闲土地共有40余亩,其中原农具厂沿街、兽医站、建筑公司等地段挂牌出让6000多平方米,沿街建起了商住楼,为驻地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增加财政收入160余万元。今年抓住国家加大政策、资金支持,扩大内需的难得机遇,我乡加大了道路、电力、通讯、供排水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统筹安排科技、教育、卫生、体育、旅游等设施建设,累计投资达600余万元。驻地至南赵道路改造3.8公里,投资93万元;连村供水改造,投资100余万元;社区电力改造,投资100余万元;驻地清华苑小区、食品站小区、十中、原农具厂、交管所、卫生院等小区排水设施、绿地建设、地面硬化等项目建设,合计投资320余万元。以地融资,以城建城,增强了城镇承载经济发展的能力,促进了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

(三)责利打包 破解难题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有利益矛盾的冲突,遇到拆迁清障的难题。这些难题完全依靠政府解决,有时会增加难度,激化矛盾。我们把开发商的利益和责任义务打包,乡政府让利于开发商,拆迁清障的工作让开发商自己完成,让开发商接受利益也承担义务,公私结合,解决工作的难题。2022年利用打包的工作方式,解决了搁置已久的兽医站开发建设问题。

几年来,先后完成了清华苑小区、食品站职工1#、2#宿舍楼、十中沿宁曲路商住开发、幼儿园及沿街商住楼开发、原供电站工商所沿街开发、卫生院沿街开发、金生肉制品厂等建设,共计建设面积4万平方米,总投资2800万元,大大提高了驻地城镇化水平,提升了驻地形象。

2022年,借我县城乡建设年的热潮,进一步加快我乡驻地的开发建设,新一轮启动了驻地主干道两侧的北赵村、十中沿街、林业站、公路站、供销社、粮所沿街、兽医站、万乡路南段交管所南及驻地大街两侧的建设空白点进行开发建设,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进一步打造沿线建设发展的新亮点。

三、坚持用城市化标准管理 提升驻地品位

为优化发展环境,加快经济建设进程,打造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的特色新乡饮,我们采用城市化的标准管理,加强了驻地容貌及经营秩序的治理,签定《驻地容貌管理合同》,把驻地保洁权和管理权细化,承包给大户管理。规范了环卫队的工作体制,配置了新的环卫设施,解决了驻地容貌脏乱差的问题,同时加大投入,配备了专门的执法车辆,形成了“有人建有人管”的长效管理机制。卫生死角没有了,车乱停、人乱行、乱扯乱挂、占道经营等得到了有效治理。为靓化驻地形象,2022年,乡政府投资10万多元,把驻地大街两侧的广告牌按统一标准进行了更换,重新调整了大街两侧的绿化树木,进一步实现了驻地的绿化、美化。

四、坚持走和谐发展道路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着眼农村发展。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载体,提升和加快全乡新农村建设上水平、出规模,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从区位环境、组织管理、经济基础、群众状况等多方面考虑,初步确定了,乡饮社区、南赵社区、郭沟社区为试点社区。乡饮社区建设完成了锦绣园、清华苑两个小区,总建设面积近2万平米,推动了驻地综合开发建设;郭沟社区新村规划建设11栋高层居民楼,现已投入使用2栋,正在计划启动下一批楼房建设;南赵社区投入200余万元,建起了一栋村委综合服务楼、一栋居民楼,建设面积4千多平米,已投入使用;韦周中心村已完成3栋高层居民楼建设。目前,全乡15个行政村中已有8个村启动了新型社区建设,已开发建设面积8万多平米,新农村建设已驶上了快车道。

【第11篇】商务局十一五规划总结及2022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管理机制,整合职能与职责,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内贸流通搞活”的工作目标,开创了商务工作新局面。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

县商务局于5月8日根据发〔〕25号文件精神组建成立,是主管全县招商合作、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县政府组成部门。几年来,商务局从无到有,在上级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了我县商务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2、市场体系渐趋完善。农贸市场建设发展迅速。继县城中心市场建设完成以后,又极积争取了全国“双百市场工程”,对县城中心市场进了升级改造;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芙蓉镇农贸市场日贷项目竣工投产运行,提供了825个固定摊位、110间门面;投资新修了镇农贸大市场、村农贸市场、镇农贸市场、两岔农贸市场,农村农贸市场网络正在形成之中。“农贸大市场”已完成了项目规划、项目评审、项目审批等各项基础工作,项目推介及招商工作正在进行中。同时,借助“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东风,已在全县30个乡镇建成日用工业品、家电、农资等各类“农家店”140家,农村市场网络日渐完善。健全的市场流通网络使我县商品流通更加顺畅、便捷、合理、高效。

3、新型商业流通业态迅猛发展。“十一五”以来,随着个体私营商业的蓬勃发展,全县品牌连锁店、加盟店等各类专卖网点已达20余个,特别是各类国内外知名高档服装、鞋帽、家具等专卖店纷纷登陆永顺,抢占商机,积极引导消费,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味及生活质量同时,极大地活跃了我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4、餐饮住宿服务业不断扩容提质。新思维、新品味、新开发带来了新消费。随着我县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景点圈的推介升温,来永顺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商务洽谈的消费群体日益增多,星级、准星级大酒店顺势而动,以改造硬件设施和提升服务质量为突破口,同时,配套餐饮、茶吧、足浴、休闲等服务项目,满足了消费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扩容提质,使我县在承办大型节会方面具备了较好的接待能力,对拉动我县旅游业 发展,服务县域经济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5、招商引资初见成效。五年来共实施招项目95个,到位资金23.11亿元。

6、企业改制有序进行。对原有亏损的国营商业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改制清算,平稳的实现了企业职工安置。

(二)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3、“家电下乡”实现销售总额6349.75万元,销售产品20585台(件),完成州分目标任务80.3%,兑付补贴资金746.34万元增加税收190.5万元,补贴兑付率达99.5% 。

4、县城定点屠宰生猪2.73万头,完成目标任务78 %,城区定点屠宰率达到100%,重点乡镇定点屠宰率达95%。

5、新建镇农贸市场已竣工交付使用、县城中心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即将建成投产运行。

(二)主要做法

1、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对重大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我局始终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关键阶段全员抓,克服下属改制企业多、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困难,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成效显著。

2、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每一项工作的开展之前都要有详细的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周密部署,事中严格按计划狠抓落实到位,事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总结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贸出口创汇为零。没有一家企业实现出口创汇。

2、人才短缺。

【第12篇】中学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由我代表学校向大家汇报我校“十一五”教育科研的工作情况。首先感谢县教研室给我们这次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真诚的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领导重视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力保障

二、抓好过程管理是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中心工作

三、扎实的教育科研,丰硕的教育回报

四、几点体会与思考

一、领导重视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力保障

教育科研如果得不到领导的支持是很难开展的。我校历任校长有超前的教研教改意识,为学校的教育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校长常说,通过教育科研的实践,有助于学校在更广阔的视野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搞教育科研,既能广泛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活跃他们的思维,提升原有的经验,又能提高分析问题、(本工作总结来源于范文开心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校教育科研能达到兴教、兴校、兴师的作用。为此,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始终摆在了学校发展的先导位置,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校每学年每学期工作计划。

“十一五”期间,为了尽快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用最前卫的教育理念指导工作。学校不惜资金投入,积极组织一线教师参加省、市、县的各级培训,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先后派出主管副校长、教科室主任等教学方面的领导到青岛、石家庄、秦皇岛等地参观学习,派中层以上分管教育和德育的领导到教改前沿江苏东庐中学、梅岭中学和洋思中学学习考察,并把带回来的资料、信息及时组织教师学习、观摩。

五年来,我校到外地参观、培训、听课的领导、教师近二百人次。通过学习考察培训,使老师们的理念不断更新,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不断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我们更好的搞好教育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图片展示:江苏考察图片

二、抓好过程管理是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中心工作

“十一五”期间,学校进一步加强教科室的工作职能:制订全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规划和方案,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采取“校长室领导——教科室管理——教研组布置——课题组落实”的四级管理模式,以校长室为龙头,以教科室为中心,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充分调动各方面主体力量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不断完善各种管理机制

构建教育科研组织,形成教育科研网络,有利于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学校校长主管学校的主课题研究工作。学校的科研工作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校教研组为龙头,以课题组骨干教师为中坚,各教研组长、科室负责人密切配合,教师人人参与。使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研究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始终在规范运作。同时我们还完善了一系列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如《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确立科研专题制度》、《领导带教研组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备课组工作制度》、《视频课例开发制度》、《教师评价制度》、《“一堂好课”评价标准》、《学校领导听课制度》、《教师反思制度》、《教科室工作制度》、《教科室主任职责》、《课题档案管理制度》等等,这里面既有保障性制度,又有评价与激励性制度,是我们搞好教育科研的基础和保障。

2、营造学校教育科研氛围,加快教师向“科研型”转轨。

(1)从学习理论、专题辅导入手,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兴校之本。针对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学习理论入手,学校倡导教师学习《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的乌托邦》《德育要革命》相关资料,要求中青年教师人人写心得体会。学校由分管教育的校长带头,教务处,教科室的领导分别作了教育科研专题辅导(共5期),通过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师的科研意识得到加强,老师们自觉地把教育科研看作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一部分,看作是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

《词典》有云:“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过去是为了将来。”。教育科研工作就是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的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时时反思,并记录实验随笔,把有感而发的事情、棘手的问题、小小的案例、一时的顿悟都记下来,既可以是记叙,也可以是议论,还可以是抒情,内容、形式不拘一格。资料的积累为日后研究、总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了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发展。

(3)课题研究是教师向“科研型”转轨的重要途径。

没有课题,就无所谓教育科研,更谈不上“科研兴校”。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我们积极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我们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因为教育活动虽有规律,但这些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运用会有很大不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育经验的借鉴也得通过自身的实践和研究加以改造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经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只有参与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将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这样可以聚合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推出一批人。“十一五”县级课题立项中,第一批就有43项课题申报成功,结题43项,共有222人次参加研究。第二批、第三批有21项课题立项,并顺利进行研究。市“十一五”课题立项9次,各科都有研究团体,取得较好的效果。

(4)、培养科研名师、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共同提高

为了进一步加快教育科研的进程,我们首先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扶植一批骨干教师。主要措施是:“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走上台展示”。学校每年都选派优秀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多次请市教科所、县教研室的专家来校指导,并聘请省特级教师来校传经送宝。还尽可能多地为老师们提供参加省、市、县各类优质课、说课大赛的机会,为科研名师成长铺就成功之路。我校还积极参与了县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齐凤云,马秀芹老师主讲的公开课受到了一致好评。

图片展示:省特级教师讲学

(5)、以校为本、注重实际、科学有序、稳步推进

为了体现教育科研的层次性、实效性,从07年开始,学校又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主题研究活动”,采取的方法是“一课两上两评”(即同课异构的方式),即每个教研组推荐两位骨干教师讲同一节课,备课组根据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确定出研究主题,由备课组集体备课。教研组全体教师连续听完两节课后,对两位讲课教师进行对比评课,相同的内容、相同的主题、不同的教师,老师们评起来更有针对性,研讨的氛围更积极更热烈,讲课教师再根据评课教师的建议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然后再上再评。我们是想以“示范加研讨”的形式,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达到引领、提升的目的,使我校的教育科研更具实效性。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研究,2022年,要求每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对确定的五个研究主题在课堂中的综合运用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课堂教学已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这种简单的场面了,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精彩的引入、激励性的评价、开放性的提问在课堂中随处可见,课堂活了起来。为了使公开课、示范课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年来我们对公开课、示范课及课后研讨进行了全程跟踪录像,做成视频,放在校园网上。不仅其他教师可以观摩学习,讲课教师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行反思、改进。这样大大调动了教师们课改的积极性,也加快了我校的课改进程。教师的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现在我们的校园网上教师们上课、说课、评课的视频已达到300多人次。

3、注重科研成果的积累和推广

科研成果的积累和推广,包括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课题研究完成后对课题的认定、验收、课题成果的推广。加强科研成果管理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进教育科研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教科室办好《教育科研新天地》校刊,刊登先进的教学理论文章,对课题研究成果向全校教师做宣传,发表教师的论文小结。同时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注重科研成果的积累和推广.此外,学校还安排了全校性的课题成果推广听评课活动:新教师新课题汇报课,县级骨干教师课题展示课,市级骨干教师课题示范观摩课,保证每个课题活动有时间、有内容、有安排,促成成果的形成和推广。

三、扎实的教研,丰硕的回报

五年来,我们扎扎实实地搞教育科研,也获得了教育科研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和成功。通过系列活动,“十一五”期间我校培养出了一批科研上有成就、教学上有特色的骨干教师。语文教师井萍、物理教师赵秀萍分别代表秦皇岛市参加省优质课大赛,分获

一、二等奖。青年教师赵辉、刘桂凤、李建丽等24名不同学科的教师分别在市优质课、课例大赛、智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语文教研组完成了省级“十五”规划科研课题“彰显个性,愉悦成文”,并由此成功开发出一套适合初一年级学生使用的写作学科校本教材《瀚海拾贝——日记体摘抄训练》和适合初二年级学生使用的写作学科校本教材《仿中创》,通过一个多学期的使用,一线教师及实验学生反应效果很好。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较高的研究能力,促进了教师由知识型向科研型的转化。

【第13篇】水泥厂十五环保工作总结及十一五环保计划

环保局干部下基层活动工作总结

区环保局在“机关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促发展”活动中,安排在洞井镇_____村联系工作。3月13日,区委召开动员大会以后,区环保局党组立即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立即行动,认真执行,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确定了以党组书记_____为组长的四名工作队员,第二天就及时下到基层,开展工作,现将一个月来下基层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家底,掌握动态

一是村支两委班子团结干事,近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村民对班子成员的工作成效和办事作风都十分赞赏并认同。

二是_____村在大建设、大开发的过程中,村民“两安“工作落实较好,现在每个村民都有生活保障,部分村民和劳力都因人因地作了适当安排;

三是村级领导班子对后续发展有创意,集中群众智慧,先民主、后集中、有远见,村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五是村民现都住进了安置小区,有地变成了无地,村民逐步转为市民,有部分村民还没有妥善安置,小区内滋生了赌博风气,存在不稳定的因素。

六是村安置小区在物业管理上缺乏经验,存在用人不合理的现象,建议民主推荐,公平竞争,择优录用。

三、主动协调,规范管理

工作组在认真调查和了解情况后,即时将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向张白云副书记、刘正前副调研员作了汇报,区领导十分重视,四月六日及时召开了镇党委、村支两委和工作组同志情况通报会,就调查了解的实际问题作了认真的研究,并明确了解决的办法:

一是针对拆迁补偿的差距问题,由工作组的同志以及村支两委的干部认真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宣传要到位,工作要细致,思想要做通,坚决杜绝村民上访,确保稳定;

二是聘请常年法律顾问,结合全村实际整章建制,制定一部集小区物业管理、集体经济收入与分配、计划生育管理、人员就业安置等符合_____村村情的《村规民约》,增强民主意识,增加透明度,进一步强化管理制度;

三是加强小区内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引导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提高村民的素质,禁止赌博等不文明的行为。

四、工作创新,前景可观

工作组及时开展调查,并主动参与村支两委的工作研究,共同探讨_____今后的发展和前景。目前,该村发展势头喜人,工作又有创新,具体思路是:

一是召开全村党员,组长和村民代表大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传解释拆迁安置中的疑难问题,讲解今后的发展方向,达到凝聚民心,推动发展的目的;

二是组织精干力量外出考察学习,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探索村级股份制和楼宇经济新路子,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是抓住机遇,大干快上,加大建设步伐,今年6月启动30亩土地1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项目;与洞井和平村合作开发启动商贸经营项目,安排部分村民就业;与洞井鄱阳村启动扩建长沙设备交易市场项目,做大做强机电设备市场,扩大辐射和影响;

四是加强两个文明建设,进一步做好宣传和思想工作,真正把_____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机关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促发展的工作目前告一段落,但我局工作组的工作离区委的要求还有差距,但我们还将一如既往的关心_____村的发展,继续保持联系,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真正推进_____村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第14篇】2022年**区档案局“十一五”档案工作总结

领导到档案员,层层明确职责、任务,把安全工作融入到日常业务工作中去;制定和健全了安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将其作为档案工作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考核,逗硬奖惩。二深入宣传,提高认识:通过召开会议、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档案法》,把全区档案工作人员纳入宣传教育对象,不断提高对做好档案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针对各乡镇、部门档案人员更换相对频繁的情况,重视抓好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有效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做好安全工作的能力。三完善制度,抓好落实:根据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新特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档案保管制度》、《档案收集、整理、利用制度》、《档案保密制度》,采取切实措施,做到了从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全过程都不发生安全事件。将应当归档的文件资料及时收集存档,并妥善保管;对不属归档范围的文件资料和经鉴定不再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一律按规定程序进行销毁。严格履行档案查借阅和利用手续,坚决杜绝向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提供档案资料;四把好“档案保管关”。坚持做好档案室“八防”工作,防止霉变、虫蛀和乱堆放杂物等现象,确保档案的安全管理。区档案馆每年放置杀虫药29500代,库房安装了中央空调,防火、防盗自动****器,制定了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

6、科技教育充满活力

“十一五”期间,旌阳区档案馆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区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全区档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所有区级机关、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都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逐步实现电子文件归案管理和档案利用微机检索。档案干部继续教育按照《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认真搞好全区在职档案人员继续教育,每年采取办培训班、专题讲座、以会代训和向省、市推荐送培等多种形式对专兼职档案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上岗培训,不断提高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共举办培训班8次400余人次。

四、档案事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1、档案法制建设

增强了社会档案意识,改善了依法治档的社会环境,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的学习、宣传活动。区档案局制定了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实行了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了旌阳区档案系统“五·五”普法规划,成立旌阳区档案局档案“五·五”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落实、任务落实,配备了必要的法制宣传设备,每年档案普法教育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创新。每年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重点是省实施办法(修订案)新内容的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对象是区属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和档案工作相对落后的部门,整体推进区档案事业发展。同时,积极推广先进经验,组织各乡镇、街道办交叉检查互相学习。积极组织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08年以弘扬法制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09年积极参加区委宣传部、司法局、法建办组织的法制宣传大型普法活动。在档案法颁布实施纪念日,组织全区档案人员学习国家档案局公布施行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8号令)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为主要内容的档案知识培训。开展档案普法教育主题活动。 “五五”普法期间分别给和新、双东、新中等联系乡镇和30多个行政村送《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开展送法活动。“五·五”普法期间,全区没有发生档案违法案件。

2、各级领导更加重

2022年**区档案局“十一五”档案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旌阳区的档案事业在旌阳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档案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国家档案局加快“三个体系”、“两个转变”和实现“五位一体”功能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大档案、大服务”意识,主动融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档案事业列入了全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同时纳入了全区目标综合考核。

一、档案服务工作卓有成效

1、服务抗震救灾,档案利用工作大有作为

为真实记录“5.12”特大地震灾害情况,客观全面反映全区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奋斗历程,中共德阳市旌阳区委办公室,旌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专门印发了关于抗震救灾档案收集整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各单位:一要高度重视抗震救灾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工作,落实和制定工作计划,统筹协调解决人员、经费、物资等方面以及档案收集、征集、捐赠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要落实分管本单位抗震救灾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领导和具体负责档案收集整理的工作人员;三要进一步加强对抗震救灾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力度,将抗震救灾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纳入考核,确保抗震救灾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保证。

2、服务“两个加快”项目档案工作有力推进

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和《四川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成立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和验收小组,制定了旌阳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档案管理实施细则。一是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档案资料的登记工作,要求各有关部门和重建项目单位建立和落实项目档案工作领导责任制,做到工程建设过程与竣工资料的积累、整理、审查工作同步进行,以保证重建项目档案完整、准确和安全;二是严格执行“档案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进行项目竣工验收”。三是区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了有区发改局、建设局、经济局、交通局、黄河新区开发办、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11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等单位负责人联系协调会,落实具体措施和相关责任单位;四是由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档案管理验收小组,对已完工的重建项目档案进行了检查验收,做到了档案验收合格工程才竣工验收。

“十一五”期间区档案局开展重大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项目20个;参加省、市举办的培训班3次50余人次,区档案局举办的专题培训班5次个、参加培训100余人次,组织开展重大建设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档案工作执法检查5次,对 10余个项目进行了检查。

3、服务新农村建设,“涉农”档案显著加强

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中,按照省、市档案业务部门的要求,根据《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考核标准(试行)》,结合全区乡镇、行政村实际,加强管理积极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制定了《旌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为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扎实开展和完成示范乡镇创建任务,我区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推进该项工作的开展。一是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各乡镇分别成立了由书记或镇长担任组长的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领导组,负责制订乡镇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计划及指导所属村委会工作。各村委会档案工作由 村书记亲自抓,下设兼职档案人员,抓具体工作的落实。二是签订责任书。为落实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任务,区档案局与各乡镇签订了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职责与任务,并将任务与年终考核挂钩。各乡镇根据责任书要求,分别与所辖村委会签订了责任书,层层落实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任务。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区迅速形成了一个以区档案局为中心,区、乡镇、村三级联动的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网络,建立起层层有领导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构,确保了全区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从2022年开始至2022年底,我区乡镇机构改革和村级组织综合体制改革后,现有乡镇11个(均达到了省级档案规范化管理标准),达标率100%。行政村112个(其中:107个行政村档案工作保持了德阳市村级建档标准,5个行政村档案工作达到了省三级规范化管理标准)。2022年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4、服务和谐社会,民生档案工作深入开展

“十一五”期间,区档案局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接待利用者累计13000人次,提供档案26000卷(件)次,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6.8%和8.9%比例。编制民生档案查阅专题目录2种;加强林权改制、房地产档案、社会保障档案、婚姻档案、知青档案、破产企业职工档案开展服务。对作为民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档案的顺利接收和集中保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在办理购房按揭、家庭低保医保、享受政府补贴、离婚诉讼等方面的利用需求,提高了婚姻档案的利用率,使婚姻登记档案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婚姻登记档案成为我馆服务民生的有力抓手。

5、服务公共文化建设,档案编研工作推陈出新

“十一五”期间,区档案馆利用馆藏资源,加强编研工作,为编写德阳市市中区志、中共旌阳区党史提供了大量的档案资料。2022年会同区委宣传部编辑出版了《新旌阳.念湘情》抗震救灾画册。

6、服务政府机构改革、机关档案工作主动跟进

为切实做好政府机构改革档案管理工作,妥善处置机构变动部门档案的合理归属和具体流向,确保机构改革中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结合全区实际要求机构改革部门:一、加强领导,确保机构改革中各部门档案的齐全完整;二、新组建、设置的部门应及时建立机关档案工作,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落实档案机构和人员,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开展《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和报审工作,确保档案工作有序进行;三、机构变动部门应成立档案鉴定小组,依照有关规定认真开展鉴定工作,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销毁;四、机构变动部门档案的归属和流向处置办法。“十一五”期间接受撤并的5个区级机关3个乡镇档案3850余卷。

二、档案馆库建设跨越发展

我馆于2022年3月搬入了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1500平方米)、能容纳全区后30余年、40余万卷档案的新馆。新馆的建设纳入了旌阳区政府的总体搬迁计划,在规划设计严格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档案馆建设标准》从库房的承重、功能用房、消防设施、载重电梯及通风排气进行建设,并安装了1200立方的密集档案柜以及中央空调、温湿度监控、消防报警、气体灭火等系统。

三、档案业务工作蓬勃发展

1、资源建设,成效明显

区档案馆“十一·五”期间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档案局关于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规范,加强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抓好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信息储存和现行文件查阅开发利用中心工作,共接收档案资料4658卷53589件,2022年止,馆藏93666卷、67006件,资料9287册,增加了5个全宗,编检索工具3种,增编参考资料2种4.26万字,向社会开放历史和建国后档案7000多卷。完成《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67个立档单位的审定任务,审定率达到100%。

2、重点档案抢救有序进行

“十一五”期间,在没有国家、省局下达抢救经费的情况下,我局积极向地方财政争取资金共计2.5万元,按照国家、省、市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若干文件的精神,结合我馆实际情况,不断增强做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把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确保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对我馆现存民国档案4364卷进行了抢救,数字化加工,重新装订、装盒、排列上架。占本馆应抢救总数的100%。确保了国家重点档案不再遭受进一步损害。

3、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

“十一五”期间,区档案馆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档案局关于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规范,加强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抓好信息储存,配合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工程,抓好局馆“三网”建设和“外网数据库”的建设;区档案馆已建设成为旌阳区党政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全面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著录民国档案4364件,选择馆藏17个全宗档案全引目录输入微机储存检索,完成数字化加工的档案3651卷67006件;本馆档案案卷目录录入数据14777条,其中开放档案6756条目录。积极开展编研工作,做好归档电子文件档案进馆的设施设备完善工作,接收部分声像档案和电子档案储存,不断丰富馆藏档案门类及内容。五年来接待查阅利用情况10560次12820件次。

4、规范化管理深入推进

“ 十一五”期间,区档案馆以巩固业务建设规范管理达省标的成果为重点,完善了基础业务和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区档案馆通过了省三级复查验收,使区档案馆的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服务水平全面提高。继续开展机关档案管理等级认定活动,“十一·五”期间,全区区级机关档案室按照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标准,经省、市、区考评小组考评、检查,全区有87个单位达省级标准,其中达省一级21个单位、达省二级11个单位、达省三级55个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抓好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等级认定活动和科技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等级认定工作,巩固已达企业档案目标成果的1个,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标准2个。

5、安全管理得到加强

“十一五”期间,作为保管全区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各种重要历史资料的特殊部门,旌阳区档案局(馆)历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了局(馆)党组书记、局(馆)长负总责,分管副局长具体抓的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从局(馆)到各乡镇(部门)档案室、从

【第15篇】县委统战工作十五总结和十一五规划

“十五”期间,我县统一战线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发展为目标,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各个领域的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的突破。现将“十五”期间统战工作情况总结

一、“十五”期间统战工作完成情况

(一)围绕中心,为发展服务取得新突破

一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建设。健全工商联班子建设,完成工商联换届工作。以工商联组织为依托,通过企业家新春座谈会、每半年一次的工商界人士情况通报会、评选“党建之友”等形式,大力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及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坚持在民营企业家中开展“争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活动,推荐4人参加省、市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评选并获通过,发挥他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二是积极为全县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热情为企业提供商会产地证书,主动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拓展市场,组织企业参加美国纽约、山东淄博、唐山等地的陶瓷展销会,参展企业30多家,提高陶瓷等特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充分利用工商教育培训中心这个教育阵地,做好西南师大网络教育学院学员的管理工作,目前已培训学员65人,为企业家和各类人才提供再学习机会。着手开展非公有制企业专业人员技术职称评审和考核确认工作。广泛走访会员企业,解决企业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三是做好内引外联工作。“十五”期间共接待马来西亚、景德镇、山东、湖南等地的工商社团20多次,通过互访,不断加强与海内外工商社团的联系,先后与景德镇陶瓷商会、潮州枫溪商会、新加坡陶瓷商会、厦门市思明区商会等结成友好商会。

(二)创新思路,海外统战有新拓展

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为经济建设服务有新作为。一是用“情”。充分调动旅居海外华侨的积极性,坚持与他们保持热线联系,定期向他们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用亲情、乡情、友情鼓动他们为我县招商引智引资牵线搭桥,或到家乡来投资创业,引进发展中急需人才。“十五”期间,统战部门共接待了颜纯炯、颜禧强、颜宝玲、郭金发等一批有影响的代表性人物;同时接待了东南亚、港澳等地的华人社团30多团(队),通过精心安排,热情服务,深受他们的信任和好评。二是主动“走出去、请进来”。部领导利用各种机会,广泛走访海外德籍知名人士,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三是优化服务办实事。圆满完成香港泉州市同乡总会第八届董事就职典礼(2022)图片征集、vcd制作、礼品瓷定制及发送等各项工作;认真做好“三胞”返乡祭祖和考察观光等接待工作,确保他们高兴而来,称心而去;妥善处理侨胞侨眷的来信来访,使统战部成为他们的“娘家”。四是坚决贯彻落实上级精神,认真做好香港专项统战工作,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三)发挥优势,民主政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参政议政能力不断提高。认真贯彻落实中发[1989]14号《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和中发[2022]5号《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精神,建立和完善了党员县领导与党外人士、工商界人士交友联谊制度,确定由党员县领导挂钩联系党外对象、工商界人士80名,进一步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坚持每年召开两次党外人士、工商界人士情况通报会(半年一次),邀请县政府领导通报政府工作情况,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以呈阅件形式送五套班子领导。支持、帮助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积极为构筑现代化绿色瓷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走在全省山区县发展前列”等专题建言献策,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根据实际情况,本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做好第七届县政协委员会委员的安排工作,制定人士安排方案,保证了政协委员的最广泛代表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十一五工作总结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十一五工作总结多篇范文,共有5121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十一五工作总结多篇下载
十一五工作总结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