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方案 >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53篇)

发布时间:2023-01-11 16:49:0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53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的范文。

篇1: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难点

感受童真童趣,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具准备

字词卡片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能较熟练地朗读课文,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几个孩子都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师: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

喜欢谁啊?他有什么本领呀?

生:我喜欢……,他有……

2、师:同学们,这些都是他们的绝招。接下来我们开始上课吧。

3、师板书课题:《绝招》,齐读

4、提问:什么叫绝招?

是一个人怎样的本领呢?能具体说说吗?

(师小结:绝招是一个人很难练成的,了不起的本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过渡语:课文中有一群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绝招。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赶快打开课文64页,自由读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次。现在开始吧。

1、学生自由读。

2、读准下列字音:

憋气腮帮子蔫蔫铲馅

攥饺子攥得快尴尬撇到

下巴颏咧开羡慕握拳

生自读——指名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这回你可以快速地读了。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2、这些小朋友几次比绝招啊?

3、第一次三个小朋友分别表演了什么绝招啊?第二次呢?

4、用上“尴尬”和“羡慕”这两个词来说一说。

(第一次比绝招,三胖表演憋气,二福表演武术,小柱子没有绝招,很尴尬;第二次,小柱子表演了口算,大家都很羡慕。)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第一次,小柱子为什么会这么尴尬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1~5自然段,找一找小柱子表演的绝招。

2、找找三胖、二福的绝招,读一读,理解。

四、学习6-11自然段

1、小柱子蔫蔫地回家了,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6~11自然段,完成填空:

小柱子刚回到家,看见奶奶正在包饺子,只见奶奶(),他非常佩服,就问奶奶(),奶奶告诉他(),小柱子说起刚才比绝招的事,问奶奶(),奶奶说()。

2、听了奶奶的话,小柱子明白了()。于是,

3、读12自然段。

五、学习13-17自然段

1、第二次比绝招时,小柱子却得到了小伙伴的羡慕,这是为什么呢?小伙伴们为什么羡慕小柱子呢?找一找写小柱子绝招的句子,指导朗读,读出小柱子的自信。

2 、还能从什么地方看出小柱子绝招的“绝”?

(脱口而出、完全正确)

3、不就是口算吗?你们会吗?我来考考大家2乘以3?(等于6)真厉害!难一点的吧。恩,18乘以21?算不出来了吧?99乘以76就更难了,可小柱子却能脱口而出,而且准确无误,这就是小柱子的绝招。

4、小柱子这么难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

小提示:

清晨,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柱子( )。

夜深人静,只有星星在眨着眼睛时,小柱子( )。

每当别的小朋友在玩耍嬉戏时,小柱子( )。

小柱子还想起在大树下的尴尬,他告诉自己,只要( ),就( )。

当他练绝招,遇到困难时,小柱子就( )。

5、正是这份努力与坚持,小柱子才练成了令人羡慕的绝招,谁来夸夸小柱子。加上动作试一试。

六、小结本课

同学们,小柱子因为自己的努力,一扫第一次的尴尬,练成了人人羡慕的绝招。虽然绝招有的是先天就有的,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只要我们肯努力,肯坚持,相信每个人都能练成自己的绝招。

篇2: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不会叫的狗》

教学要求:

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中出现“吗、讨、厌、怒、批、访”等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学会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对小狗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请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篇,并说明理由。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14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划(边读边划出生字所在的词语)

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我想你们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来拼读下面的生字。

干吗讨厌批评来访搞不清刀叉压根儿差不多

4.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读,看看谁读的好。你们读得很棒,为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思考: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只狗为什么要学叫?都向谁学了?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现几只小动物?

2.公鸡和杜鹃出于什么心理教这只狗叫的?教的时候表现怎么样?狗学的时候表现怎样?从文中找关键性的词语与句子。

(小鸡-同情、杜鹃-怜悯、狐狸-嘲笑)

3.狐狸为什么嘲笑它?从哪句话中你读出了这种嘲笑的。

4.面对这种嘲笑小狗有怎样的反应?(指导读出伤心的语气)从动作表现来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师引导自尊心强并可怜的狗。)

五、探讨结局,挖掘内涵。

1.课文设计了三种结局,请速读并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2.你希望这只狗有怎样的结局?请为这只狗续写个结局。

六、联想续写,布置作业。

读童话需要一颗童心,还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用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这样真实的生活自然会从你的笔间流出。学完这篇童话相信你也会按捺不住写作的欲望,请你提起你手中的笔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为此文加上第四个结局,能像作者一样,在文中有一个关键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篇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观察图片,借助实物图片学习积累词汇,初步分清画面上的几类主要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必要的了解。

3、认识太空、了解太空的基础上,了解人类在探索太空奥秘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太空知识。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与太空和太阳系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20xx年10月12日9点整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的精彩瞬间。同学们飞向太空是人类千年的梦想。你有过探索太空奥秘的想法吗?好,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乘坐“希望号”火箭飞向太空去旅行。

二、创设情境,认读词语。

1、认读词语:我们的火箭速度可真快呀,一转眼就来到了外太空,请看窗外,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用的吗?出示课件:(76页图片)看图片读词语,并相机介绍学生查到的相关资料。人类正是借助这些航天探测器观测到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出示课件:(77页图片)看图片读词语,介绍相关资料。

同学们快看呀,宇航员和机器人向我们走来了,谁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请你们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课件:(宇航员和机器人的图片)看图片读词语。

2、朗读词语: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此次太空旅行就要结束了,现在,“希望号”火箭已经回到了地球上,还记得刚才看到的图片内容吗?读一读词语。出示课件。

3、了解了这些航天知识你有什么体会?

三、识记生字:

出示课件:这是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你认为哪些是形或者音重点,用什么方法记忆这些字?

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相关的课件连接。

重点强调音重点的字:贞、侦、宙

形重点的字:贞、侦、讯、彗、察、器

四、巩固生字;

读词语,课件出示:

五、质疑:

关于太空你还有哪些疑问?

六、作业:

篇4: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家”做为掌握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的意义

过程方法

1、通过学习课文,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正侧面写作方法。

2、指导学生朗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培养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虚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揭题,板书课题

2、质疑:大作家是谁?小老师呢?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

二、初读课文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读字词,分节读课文,提出不解的词讨论。

3、能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吗?板书人物名称

三、整体把握课文

1、读课文,找出转换情节的两个关键词:临别时 事后 (加上“有一次”)

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分部分请同学读课文,说说各部分写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作业:抄写生字词;读熟课文;找找关于萧伯纳的资料

板书设计:

10 大作家的小老师

萧伯纳 娜塔莎

有一次

临别时

事 后

第二课时

一、题目切入(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请你读一下课题(指名学生读题)。

作家就是作家,为何要加一个大字呢?说明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大作家”?(鲁迅、冰心、高尔基等)

[出示:课文第一句话] 谁能读好这句话。

2、你们叫过自己的老师为小老师吗?为什么加个“小”字呢?

[出示:露珠―小露珠 鬼―小鬼 可爱―小可爱]

发现什么没有? “小”给你怎样的感觉?(更讨人喜欢。形象更可爱。)

3、娜塔莎讨人喜欢吗?请大家轻声读第一节,划出描写娜塔莎的可爱之处。

谁来读你画的句子?[生读] [出示:小姑娘的图。]

是她吗?可爱吗?谁来把她读得再可爱一些?

4、一起读一下第一自然段。(生齐读)

二、学习重点段落,走近萧伯纳

1、我记得上节课,我们还留了一个问题?

[出示: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你们一起浏览全文,看看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2、哪位同学先汇报一下自读收获。

3、一个小姑娘怎么会使萧伯纳明白道理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他们临别时的对话。

[出示:第二节第一次对话内容。]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

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所以你们认为萧伯纳是个怎样的人? (生自由说)

4、[出示:有一天,萧伯纳接到一位小姑娘寄给他的信,信中说:“您是一位使我最折服的作家,为了表达我对您的敬仰,我打算用您的名字来命名我的小狮子狗。它是我过生日时候亲戚们送给我的。不知尊意如何?”萧伯纳回信说:“亲爱的孩子,读了你的信,颇觉风趣盎然,我赞同你的打算。但是,最主要的一点,你务必和小狮子狗商量一番!”]

这是个怎样的萧伯纳?(幽默)

[出示: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这又是怎样的萧伯纳呢?(有童心)

5、现在你还认萧伯纳是在自夸,炫耀自己吗?

[出示:他想……]原来他只是想用自己的显赫的身份给小姑娘和她的妈妈一个惊喜。目的是善的,但方式却有自夸之嫌,大家请看图 [出示图片] 注意动作,同学们,站起来模仿一下好吗,站起来,把自己当在萧伯纳,一起读一下第二节。

三、走近小姑娘

1、可是,小姑娘有没有像萧伯纳想像的哪样惊喜万分呢?那个词可知萧伯纳的确是没有想到。(生找出“出乎预料”)

他“预料”的是什么?小姑娘也许会?(可以设计一个说话练习)结果呢?(生答)这就叫“出乎预料”。还有一个字也说明了这个意思,什么字?(竟)

[出示:请你……和图片]

你觉得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

结合自己的理解读一下这句话。

口吻相同,语气也相同吗?请两位同学分角色地读一下这两个人的话语,注意,一定要把握人物的特点。[生读、女生与男生](评价)

2、出示:第四节

什么叫“为之一震”? 他被什么震惊、震撼了? 他意识到了什么?

谁来读一下这句话!

四、思考

是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出示:第五节]

1、谁来读一下这段内容。说了几句话?第一句:关键词是什么?第二句:关键词是什么? [板书:不能自夸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第三、四句又告诉我们什么?

2、“她是我的老师”也就是说“ 是 的老师”。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萧伯纳对小姑娘充满了怎样的情感。(感激、尊重)

3、现在明白“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了吧?”用自已的话说一说。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萧伯纳?

五、作业

同学们,当我们再来看课题时,我想再问问你们,称萧伯纳为“大”作家,仅仅是因为他写的作品多吗?还因为什么?

课后有一个复述课文的要求,谁能在板书的提示下,讲讲这个故事。

六、课外拓展

1、读一读关于谦虚待人的名言、小故事。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篇5: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9/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内容

分析这篇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受民的一个感人故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一样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

重点难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问题导入,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了解菩萨。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你们想了解这个故事吗?请大家先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中的生字不多,你掌握了吗?有没有不理解的?

自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出示:菩萨 糟蹋 藏族 一段 同胞 反动 朱德 翻译 糊涂

不饶人 哪怨不得 春耕 挨饿 播种 干干净净

检查词语及课文朗读情况。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了解故事,生字词的教学也要扎实有效。

三、读讲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学习第一自然段,为学习下文铺垫。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菩萨兵》。我们知道,菩萨是传说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难而又无所不能的神。那么,请同学们猜猜看,“菩萨兵”是什么意思?

2、“菩萨兵”是一个了不起的美称。让我们带着称赞、崇敬之情一起来读课题。

3、那么,什么样的兵能称之为“菩萨兵”呢?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复习

1、检查字词读音。

出示:藏民春耕糊涂怨不得糟蹋挨饿露面不饶人

热火朝天尽心尽力干干净净平平展展

2、指导写“藏”。

3、检查长句子朗读。

出示:

(1)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2)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

4、两句话都是讲谁的?是啊,都是讲藏胞的,但一句是说他们“躲进”深山,一句是说他们“返回”家园。(点击鼠标,“躲进”、“返回”两个词红色显示)同学们,看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5、根据预设,将学生的提问提炼为以下两个:

(1)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后来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三、学文感悟过渡:

同学们,有没有兴趣跟老师先来研究一下第一个问题呢?探讨: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相机出示:

(1)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我们读的时候也要带着这样的感情,你能试着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吗?

(2)出示:“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篇6: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要考一考大家。请问: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分别是什么?(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三大石窟中最负盛名的是敦煌的莫高窟,它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是我国当代最有魅力的旅游景点之一。不少外国友人,为了一睹它的风采,不远万里,来到。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欣赏,了解这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大家轻声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序号和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老师发现有不少的小朋友遇到了生字拦路虎,你们有什么好处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呢?“问、查、拼……”

3、下面请大家选自己最喜欢的办法认识这些生字。要求读准读通。

4、评议,随机正音。

5、游戏检查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4、交流。

四、练习写字:

学写“创、佛、楼、捕、割、衫、仿”。

1、自主观察这6个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再仔细观察这6个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全班交流。

4、实践作业:选择合适的方式搜集、查找一些有关莫高窟的图片或资料。

学生轻声读文,标画自然段序号,解决不认识的字。

开火车巩固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四不”(不可加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误一字)

2、读给同桌听、互评

3、齐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指名说一说。

仔细观察,说一说你要提醒同学们在写字时该注意的事宜。

练习写字,写字比赛。要求写正确、写美观,注意写钢笔字的要求。

5、同桌互评。

6、小老师范写。

板书设计:

10 莫高窟

问、查 、猜……

读通 读准 读懂

横平竖直 方正

篇7: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细致观察、准确比较、合理想象的能力。

2.用恰当的语言形容树叶的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

3.激发和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细致观察、准确比较、合理想象。

2.把树叶写得既具体又有趣。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采集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树叶。

2.查找资料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并分门别类进行整理。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出话题

1.师:大家喜欢树叶吗?说说为什么喜欢树叶?

2.小结:当人们称赞花美时,它默默元闻地坚守自己的岗位;当烈日炎炎、酷暑难当时,它毅然背负烈日的照射,为人们带来一片阴凉;当秋天来临时,它又“化作春泥更护树”!

3.老师想和大家做两个有关树叶的游戏,第一个游戏的名字就叫“报叶名”,看谁知道的树叶种类多。(学生报叶名)

4.第二个游戏是“百叶选美比赛”。请你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树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它的样子,比一比,看谁描绘得最精彩,老师将送给获胜者一片树叶标签。(学生描述最喜欢的树叶)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1.同学们喜欢树叶,老师也非常喜欢,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树叶,请大家欣赏。

(课件出示各种树叶的图片,让学生边看图边讲解出示的是什么树叶,以及有关这些树叶的资料)

2.看了这些图片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

三、指导观察,积淀素材

1.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平常,你或许没留意它们,今天,就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树叶。(学生拿出课前采集的树叶,前后四人为一组一起观察)。

2.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发现。

教师预设的问题有:树叶的形状像什么?树叶是什么颜色的?你看看它们的表面是否有条纹?把鼻尖凑近它,闻到什么气味?再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在观察中,有哪些好帮后帮助你发现呢?(眼、鼻、口、手)

4.这些好帮手帮你获得了有关树叶的哪些知识呢?(小声地把这些发现在连贯地说一说,自己练习,指名说)

四、交流互动,自主表达

1.这些树叶太美了,我仿佛来到了叶的世界,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片树叶,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呢?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当作是你最喜欢的那片树叶,你会向大家说什么呢?(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1)自我介绍。(侧重自然知识的讲述)

(2)自己在四季里的变化。(侧重景物描写)

(3)自己的经历。(侧重事情经过的讲述)

2.喜欢同一种树叶的同学,你们可以组成一个小组,把你要说的内容先说给组里的同学听。(互动交流,互相启发,评改完善)

3.展示汇报,评出说得最好的一组。

五、因势利导,自由写话

下面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将你们刚才所说的内容写下来,看谁能把树叶写得既具体又有趣。

学生开始习作,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完成了习作,感觉怎么样?

2.自读自评习作:想不想给自己打个分呢?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要求。请看大屏幕:

习作自评要求:

自评(一片智慧叶)

语句通顺:通过片断练习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敢于大胆想象。

自评(两片智慧叶)

语句通顺、生动;能把故事写具体,有趣,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象丰富。

3.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吧,并把自评的结果写在题目的左边。

4.谁愿意到前面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习作?指名读,师生评价。

5.合作评改,出示要求:

(1)在组长的带领下,互相圈出错别字,勾画出好词好句。

(2)参照自评成绩,综合小组成员意见,给出建议成绩,并将评价成绩写在题目的右边。

(3)如果留下小组评改意见就更好了。

二、四人小组合作评改习作,教师参与指导、评改。

三、教师激励学生完善习作

1.听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刚才同学的汇报,想不想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好,那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在原文上改吧。

2.自主习作交流会。

篇8: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积累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能说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3.用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总结它的特征。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昆虫吗?你知道哪些昆虫?对它们有什么了解?(课件出示多种常见的昆虫图片)

2.小组交流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昆虫,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导入课题: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昆虫,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来进一步了解几种昆虫。(板书课题)

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默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教师巡视,随机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三、互相交流,学习第一部分“复眼”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作者主要介绍了昆虫的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4.教师评议,随机小结。

(1)蜻蜓有复眼。(板书:复眼)

(2)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板书:视觉灵敏)

5.查字典了解什么是复眼。(指名说,教师小结,课件出示“复眼”的相关知识)

6.作者是怎么研究复眼的?

(1)琢磨。琢磨是什么意思?(思考;研究)作者是怎样琢磨的?(“想必是”可推敲出作者是通过看书与猜想。)

(2)观察。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走近蜻蜓和苍蝇,发现它们视觉灵敏)

(3)想象。(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7.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和思考)

8.再读课文,还有什么发现?(指名说)

9.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四、互相交流,学习第二至四部分

1.出示自学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分小组进行探究学习。

(2)解决“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等问题。

(3)组长整理信息,派代表发言。

2.各小组自主探究。

“花大姐”探究小组。

花大姐的外形和特点:

①瓢虫的膜翅:黑绸衬裙,顺顺溜溜,严丝合缝(指缝隙严密闭合)。(用词准确)

②外形: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有漂亮的小圆点,星点不同。(观察细致)

③习性:吃蚜虫――益虫;吃马铃薯嫩叶――害虫。(喜爱之情)

“独角仙”探究小组。

独角仙的外形和特点:

①笨重②体长③甲壳④头部⑤力气

“蚂蚱”探究小组。

蚂蚱的外形和特点:

①别称②形态③飞起来④膜翅⑤土蚂蚱

3.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再全班汇报。

预设1:使用“噌――”“呜――扑”等拟声词,表现了复眼昆虫的机警和独角仙的莽撞笨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预设2:语言亲切自然,充满童真童趣。比如,“我说……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4.制作《昆虫备忘录》。

(1)各小组总结作者是怎样写的。(外形、特点、别称、习性等)

(2)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细致观察、善于思考、描写准确、修辞恰当)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表格、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片,做一做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汪曾祺了解了几种常见的昆虫,学习了怎样写好昆虫备忘录。希望同学们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也能写出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教学板书]

昆虫备忘录

蜻蜓、苍蝇:复眼视觉灵敏

花大姐(瓢虫):星点不同有益有害

独角仙(甲虫):头部有角力气大

蚂蚱外形美(挂大扁儿)

吐口水讨厌(土蚂蚱)

细致观察描写准确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我先以讲解“复眼”部分的学习方法,根据阅读提示拟出自学要求,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自学,完成信息整理,自主学习。本次教学充分发挥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自学时,我进行适宜的引导与帮助,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9: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读课文,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恐龙》第一课时。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清文章层次,学习第一自然段。

4.初步学会在网络上查找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3.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

4.质疑,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问题:

(1)恐龙有哪些种类?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

(2)恐龙以吃什么为生?

(3)恐龙是怎样生育后代的?

(4)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

二、初读指导

1.检查预习。

2.出示生字词:

漫游轻型神秘锋利消失

庞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飞

3.指名读,竞赛读,学生教读,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恐龙》第一课时》。

4.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语。

5.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6.出示生字,指名读,说说就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写错。

7.师标示出易错处,重点指导“恐、漫、梁、戚”等字。

8.用钢笔描红。

9.齐读生字词。

10.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三、理清层次

1.快速浏览,说说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

2.交流,师总结:

(1)恐龙生活的年代及数量。

(2)介绍恐龙的种类及形态。

(3)介绍恐龙的亲戚。

(4)介绍恐龙吃什么。

(5)介绍恐龙如何生育后代。

(6)讲恐龙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3.试着分段。

4.交流:(1)、(2-5)、(6)

四、上网查找资料。

1.在标题栏里输入“恐龙”,再敲“回车”。

2.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浏览内容。

3.查找“恐龙生存的环境”。

4.交流。

5.看看文中怎么为我们介绍的。

五、教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一说,你从这一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抓住“两亿年”、“大片大片”、“密密”、“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等词语来感悟恐龙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条件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

六、作业巩固

1.抄写生字词。

2.进一步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篇10: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2.发挥想象编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3.引导学生通过习作例文,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

4.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5.引导学生如何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具体、清楚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

1.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将丰富的想象清楚地表达出来。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

一、交流平台。

1.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这样的文章特别有意思。本单元都是这样充满奇异想象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课文。

(1)《小真的长头发》里有着短头发的小真凭借着自己的奇特想象,勾画着自己美妙能干的长头发。在小真的想象中,她的长头发可以做什么呢?(钓鱼,能拉牛,能裹在身上做户外的棉被,还能帮助妈妈晾衣服;抹上洗头发的香波就是个大大的冰激凌,躺在河流里头发就像随波荡漾的海带……)

(2)如果你也有像小真那样的长长的头发,你会用它去做什么呢?(学生大胆畅想)

(3)《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中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你认为有什么奇特之处?

(4)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2.看来,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大胆想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

二、初试身手。

(一)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事物,看谁的想法最新奇。

1.引导想象。

(1)教师投影展示作品,引导学生感悟画中的奇思妙想。

(2)伸出我们的手,先在纸上按下自己的手指印,你想用你的手指印画什么呢?看谁想得新奇,画得漂亮。(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评价。评价要点:

(1)谁想象得最奇妙?谁的画颜色最漂亮?

(2)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师总结:通过这节课,老师发现你们的想象力都特别丰富,画出了这么漂亮的画。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学习更多的本领,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二)选一个开头,展开想象,大家接龙编故事。

1.课件出示课本第66页的两段开头。

2.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

(1)分别介绍故事中的人物,猜想情节。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它们要去干什么?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瞌睡虫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它们会找到哪些朋友?会做些什么呢?小牧童除了看见树是颠倒的,还会看见什么?他会有怎样有趣的经历?

3.续编故事。

(1)引导续编多种故事结尾。

(2)分组讨论:把故事创编完整。

(3)分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4.个别讲述,同伴补充。

根据学生的讲述,教师进行归纳梳理。

5.自主评价,提升续编故事的经验。

(1)根据要求对学生的讲述进行评价。

(2)“故事大王擂台赛”:每组派一名选手参加比赛,其余学生当评委,评选出冠军。

三、习作例文。

(一)《一支铅笔的梦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文章。

(1)同学们,我们每天写字都离不开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2)铅笔人人都有,可是你知道吗?有一只老憋在抽屉里的铅笔有自己的梦想,大家想知道它的梦想是什么吗?

2.初读例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小组内学一学。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一只老憋在抽屉里的铅笔的五个梦想)

(2)铅笔的梦想分别是什么呢?

4.总结,体会想象的神奇。

5.展开想象,续写铅笔的梦想。

(1)铅笔还有哪些梦想呢?仿照课文说一说。

(2)全班交流。

(3)评选出想象力最丰富、想象得最新颖的同学。

(二)《尾巴它有一只猫》

1.激趣导入。

有一条尾巴,它很自豪地说:“我拥有一只猫!”听了这句话,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走进例文,了解内容。

(1)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3)齐读第7自然段,谁来说一说尾巴的想法。

小结:像这样反着去想象,尾巴就能有一只猫了。真有意思!

3.展开想象,说一说。

除了“尾巴它有一只猫”,你还能想到什么新鲜有趣的说法?

第二课时

(习作:奇妙的想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两篇课文都充满了作者的奇思妙想。它们奇在哪里?又妙在何处呢?请同学们选择一篇课文,用一两句话说说它的奇妙之处。

二、引发想象,创编故事。

1.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

(1)出示题目。

《最好玩的国王》:想象国王怎样好玩?他做了什么事让人觉得好玩?

《一本有魔法的书》:读了这本书,会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呢?

《小树的心思》:小树有什么心思呢?它想干什么呢?

《躲在草丛里的星星》:这颗星星为什么会躲在草丛里?它有什么奇妙之旅?

《手罢工啦》:人们仰赖其吃饭、写字、画画、玩游戏的手罢工啦,这是怎么啦?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滚来滚去的小土豆》:小土豆会滚到哪里呢?又有什么奇妙的旅程呢?

《假如人类可以冬眠》:假如人类可以冬眠,会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呢?

(2)选一个题目编一个想象故事。小组交流自己编写的故事。

2.学生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

(1)举例文,悟写法。回顾本单元两篇文章以及习作例文,品析课文想象的精妙之处,说说他们是怎样展开奇思妙想的?

(2)自主选择题材,自拟题目。同学们可以根据上面的提示或自己的想象,自主选择一种题材,再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写生动。

(3)想象情节,讲给同桌听。

三、作业。

学生完成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习作评议)

一、相互传阅,学会把故事写得新颖、有趣。

1.学生互相传阅习作。

2.指名反馈:你读了哪些同学的习作?你觉得谁编写的故事最新颖、最有趣?简单说一说故事情节。

3.教师出示情节新颖、有趣的习作,全班一起欣赏。

4.教师:同学们,这些故事的情节都是比较新颖、有趣的,充满了奇思妙想,你们知道它们有趣在什么地方吗?(指名反馈,同学间可以互相补充)

5.小结:要想让你的故事充满奇思妙想,同学们在创编故事情节时要注意故事情节的起伏,最关键的是避免编出来的故事与人雷同,这是本次习作中不少同学出现的问题。所以,谁的想象最奇特,谁的故事才新颖、有趣。

二、欣赏佳作,学会让表达更有趣。

1.师:要想创编的故事新颖、有趣,除了故事情节外,还得用有趣的语言使故事新颖、有趣。

2.教师朗读佳作,学生倾听。

3.指名反馈:哪些语句表达生动、有趣?(学生评议)

4.小结:想让你的语言生动有趣,就要抓住主人公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细致的描绘,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一一展现出来。

三、小组合作,修改习作。

1.小组成员相互读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1)情节应该怎样修改会更新颖、有趣?

(2)语言要怎样表达才更好?

2.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要想让你的习作充满奇思妙想,需要我们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自己的语言,注入你的思想感情,要喜他们之所喜,悲他们之所悲,让笔下的主人公鲜活起来。

五、作业。

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篇11: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一、单元学习要点

1。引导学生在不同学科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2。注重体验与思索,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4。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本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敬畏自然》从宏观上议论人与自然的关系。采用激趣法,让学生理解本文题材特点,侧重议论的表达方式,学习反问修辞方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明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的悲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前预习,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动手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和资料走进教室;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的解读能力;透视的写作轨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旅鼠之谜》用记叙、主要是对话的方式讲述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旅鼠繁殖能力之强堪称动物世界之最,每当繁殖高峰,就会出现奇怪的自杀行为,或招引天敌,或死亡大迁移。教学本文,让学生明白:介绍知识的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大雁归来》抒发对大雁的喜爱之情。教学本文,让学生品读抒情的语言,体会浓郁的抒情色彩;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着重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喂──出来》是一篇科幻小说。理解本文现实与想象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理解想象奇特的艺术美;中两处照应题目的“喂――出来”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

1。本单元阅读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

2。五篇科学文艺作品的共同特点是蕴涵丰富,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但要注意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而且要注意探究内容,感受作品,从而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要使学生懂得,不掌握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缺乏人文关怀,盲目的短期行为必将造成公害,毁坏自己的家园。

3。科学文艺作品的体裁是多样的。本单元有散文、有报告文学、有科幻小说。《敬畏自然》《旅鼠之谜》《大雁归来》三篇散文也各不相同,有侧重议论的,有侧重说明的,有侧重抒情的。教学时,既要把握其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的共同特点,又要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体裁的不同特点。

4。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同时教师尽可能提供相关背景资料,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努力将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的习惯。

四、自主学习思路探究和拓展迁移设计

《敬畏自然》

1。“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提示: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宜分解成几个问题:其一,“敬重自然”意味着应该怎样对待自然?其二,“畏惧自然”是不是意味无所作为?其三,为什么应该“畏惧自然”?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

“敬畏”,从字面上说,是又敬重又畏惧。敬重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课文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超”,“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这些话都充满敬重的意味。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

畏惧这层意思有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人之“敬畏自然”,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敬畏之畏,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2。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自己

提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尽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敬畏和爱护我们自己。

3。句意理解

⑴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提示: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⑵以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⑶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提示: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4。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增色,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比较一下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提示:反问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

5。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提示:本题旨在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培养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与作者平等对话。学生不仅要发表看法,而且应尽量说出根据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根据事实来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精读课文,找出撼人心灵、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揣摩体会其作用。

提示:⑴从词语、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说明方法等方面来品读。⑵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读后的感受。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然后再全班交流。

从根本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先看对比手法。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看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这里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再看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再看直接抒情。例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作者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对比、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列数据等说明方法,使具有震撼人心力量。

2.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

提示:这个问题要抓住重点片段(“问题出在近30多年……浑然一体”),探究深层含义,从中获得启发。

最值得注意的是“盲目”二字:“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荒漠化。

当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扩大耕地,开采矿藏,也是开发,问题是当年的开发没有考虑水资源,简单的以为塔里木河有的是水,顾了上游不顾下游。

从罗布泊消失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3。讨论:假如你是当年xq建设兵团司令,你怎么规划塔里木河流域的开发?然后交流各自看法。

提示:“事后诸葛亮”语带贬意,但是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教训必须总结,吸取。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充分的假想,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深入领会课文。

4。拓展延伸:

假如你就是罗布泊或者是罗布泊上的最后一株草,最后一朵小花,最后一棵树,最后一滴水,最后一条小溪……你将代表你失去的同伴向人们诉说些什么呢?

提示:运用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列数据等说明方法,抒情等表达方式。

《旅鼠之谜》

1。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提示:第一大奥秘是,旅鼠繁殖能力惊人;第二大奥秘是,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怪现象,好像想方设法要自杀似的;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2。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它的写法能不能叫做“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可以这样探究,先用记叙的要素来衡量。记叙的要素应该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

记叙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见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可是这篇记叙文很特殊,它所叙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讲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

这篇“记叙文”还有一个特点,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大段大段的,讲的都是旅鼠的奥秘。这样看来,说这篇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是不错的。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

可见,介绍知识的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3。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想一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提示:可以提供下列材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xx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篇末写丹尼斯说的话:“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我们还可以从课文中得到这样一些启示:

第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研究当然不能没有功利目的,但是功利目的不能太狭隘。对于旅鼠,自有一批动物学家和动物行为专家怀着极大的兴趣孜孜不倦地研究,他们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家庭,来到边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

第二,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研究的失败,说明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需要调整,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第三,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

第四,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4.读整篇课文,真像读有趣的故事一样,叫人越读越起劲,本文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叙事文学讲究波澜,讲究高潮,仔细揣摩课文的谋篇布局,可以发现,这篇科学小品也讲究波澜,讲究高潮,而且讲究结局的有趣和隽永,所以我们会越读越有兴趣。

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两大奥秘虽然至今还是一团谜,但总与繁殖有关。三大奥秘一个比一个更神秘莫测,第二大奥秘、第三大奥秘都是自杀行为,但是第三大奥秘比第二大奥秘更神秘。所以这样的总体结构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再说对话的详略,丹尼斯讲述前两个奥秘之后,写“我”的反应都比较少,对于第一大奥秘,我由怀疑而计算,由惊讶而感叹,对于第二大奥秘,“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陷入了迷惘的深思”,气氛与前不同,行文显出波澜。讲了第三大奥秘之后,写了反复的谈论,“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发问,谈兴前所未有,如同叙事文学作品的高潮,一问一答之间,实际上也是反复制造悬念,反复解开悬念,最后却又是“一大难解之谜”,让读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深思”。篇末,又有丹尼斯发人深思的感慨和让人始而惊吓继而发笑的举止,又庄又谐。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味。

5。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

提示:本题意在迁移应用,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研究自然。这种读写结合的练笔又可以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写法,研究怎样写出一个“奇”字,让读者真正感觉奇妙。

《大雁归来》

1。理解作者对大雁倾注的感情。

⑴作者为什么喜欢归来的大雁,以欣赏的目光注视大雁飞临沼泽时的种种动作,为大雁栖息农场而骄傲?

⑵作者为什么喜欢倾听大雁的鸣声,而且他把它们的鸣声称之为辩论、议论、集会、发言?

⑶作者为什么对大雁对动物有这样的感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怀有怎样的理念?

提示:课文中有“爱鸟者”这个概念,作者称自己为“爱鸟者”,一个“爱”字贯穿全文,抓住这个“爱”字就容易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作者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这种写法不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且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作者对大雁是那样有感情,他喜欢观察它们,研究它们,知之愈多,爱之愈深。因此,大雁在作者心目中,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作者心目中,大雁具有联合的观念,可谓全球一体化,正是人类所不及的。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活动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对人类有益无损,大雁归来的鸣叫,简直是带有野性的诗歌。总而言之,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和谐共处,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而去伤害它们。

2。利奥波德这位伦理学家周末就到农场度假,他用心观察研究大雁,这样多情地感受大雁,这样的情怀应该怎样理解?

提示:伦理,本是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作者由人间的伦理推及人与自然关系。在他的观念中,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地和谐共处。作者发现,大雁这种生灵,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也有家庭结构,也有亲情,人类虽为万物之灵,但不应该自私地伤害它们。况且大雁有不少为人类所不及的品性,它们向来有联合的观念,它们对人类是有益无损的。人类回归自然,可以从自然中获得无穷乐趣。现代化固然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福利,但是自然界自有无可替代的情趣,在享受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然,到自然中去,与动物为伴,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趋势。

3。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⑴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⑵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⑶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提示:

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⑵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

⑶春分后大雁回归,它离开了食品丰足、冬季温暖的南方,最后来到阳光充足、夏季僻静的北极,生育小雁。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4。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大雁”的诗句。

提示: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5。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

《喂――出来》

(一)课文内容理解

1。这个故事真实吗?这样的洞真的存在吗?

提示:是虚构―幻想。

2。这篇小说围绕什么话题来写?有什么意义?

提示:环保话题。意义略,言之有理即可。

3。这个洞真的是无底的吗?

提示:表面无底,其实未必。正如我们的地球,表面上无边无际,实际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了。

4。小说为什么以“喂――出来”为题?

提示:表明“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十分拥挤。希望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重视。

5。小说中的“洞”比喻什么?

提示:人类生存的地球。

6。小说中两处写“喂――出来”,分别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处照应文题,同时为下文铺垫,引发下文的情节。

第二处照应文题和前文,同时启发读者领悟其中蕴涵的哲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候一到,结果就出来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的。

7。小说中写了几类人?这些人有何共同点?你觉得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提示:为了名利而忙碌的各类人。

8。作者想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提示:人类一切破坏环境的举动,到头来都将危害人类自己。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总有一天人们将会遭到灭顶之灾。

(二)问题探究

1。作者怎样展开想像?可以通过画“情节链”,来揣摩作者的想像活动。

2.探究想像与现实的关系。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耳闻目睹,人们是怎样处理生活垃圾和废气、废水、废渣的?再问一个“为什么”:人们为什么这样处理垃圾与三废?由此悟出人们的幻想,人们把江河湖海天空大气看成了无底洞。这篇科幻小说用幻想的无底洞讽刺了人们的幻想。

(三)拓展延伸

1。以前你对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学了这篇小说后,你又有哪些新的想法、新的做法?

2。你身边有哪些城市垃圾?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处理的吗?

3。除了垃圾以外,还有什么会污染我们的环境?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4。续写《小石头飞出之后――――――》

提示: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的叫声和小石头从哪里来?掉下那块石头之后,还可能会发生什么?

篇12: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8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2.通过识字、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字;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宜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写字;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蝈蝈的知识;推荐学生阅读普里什文(前苏联)的作品《金色的草地》。学生准备:自己预习课文,了解蝈蝈及其他小动物的歌声。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三、朗读评比:

四、学写生字:

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1.把课文读给

教案《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绿色的歌》教案》,来自网!

爸爸妈妈听。2.想想你还听过哪些小动物的歌声?3.积累形容词。( )的晚霞 ( )的月亮 ( )的秋天 ( )的心情

板书设计:老师把要写的字范写在黑板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二、精读课文:

三、指导朗读:

四、语文实践活动:

五、课堂小结:这篇课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写得非常优美,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写作顺序来写作文。

六、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2.推荐学生阅读普里什文(苏联)的作品《金色的草地》。

篇13: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重点难点】

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对课文空白处的想象,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

两幅鸽子图(第一幅画有一只受伤的鸽子,第二幅画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鸽子)、轻音乐录音带、小黑板

【教学意图】

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形促读,以境促读,让学生在读中生情,在读中激情,在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质疑导入。

1、世间有各种各样的感情,你体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吗?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鸽子之间的感人故事,题目是:雪儿。

(板书:注意“雨”字头的写法,齐读,注意“儿”读轻声)

2、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媚敷弧喃剩鸽捡哀悠阻忠递盼线慰

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2)出示词语

明媚的春天 美丽的弧线 艰难险阻 飘飘悠悠 千山万水 轻轻捧起 十分快慰

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①指名读②评价③再指名读④齐读

(3)交流读书收获: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练读课文,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表情。

2、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分节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①爸爸带回,我为雪儿,盼望。

②听爸爸说雪儿是,我更盼望。

③雪儿展开,我望着心里。

这三句话分别是哪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小结

四、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范写,明确注意点。重点指导“剩、慰”

2、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篇14: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课时目标:

1、完成词语超市、连连续续、加标点、写字板这四个板块的练习。

2、积累叠词,掌握词语的恰当搭配。

3、运用标点符号,练习写好钢笔字。

重点:字、词的积累。

难点:叠词的仿写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超市”,说说这8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2、仿说叠词,并写一写。

3、选择一个词造句。

4、再读词语,识记。

二、连连续续。

1、出示“连连续续”,自由读左右两边的词语。

2、看看这些词语是什么词?

4、师生配合朗读。

三、加标点。

1、复习逗号、句号、感叹号有什么不同的用法。

2、读书上的句子,自己填写。

3、交流汇报,评价填写情况。

4、板书答案,齐读句子。

四、写字板。

1、出示写字板中的6个字。

2、观察字的结构,发现规律。

3、重点指导“罚”和“寿”字的写法。

4、学生完成写字板,教师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叠词,完成了连线题、给句子加标点,并做好了写字板,同学们的收获不少。

六、作业设计。

学生观察、汇报

分组仿写,看哪一组仿写的最多。

3、连线,和同学交流。

回忆标点符号的用法,汇报交流

观察字的结构和规律,学生完成写字板。

1、在第三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叠词,抄写在摘抄本上。

2、将第三单元的生字抄写两遍并听写下来。

篇15: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材简析

《赶海》是苏教版第6册第4单元的一课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文章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教程略)

第二课时:

学习第2-5自然段,通过精读课文,感悟赶海的乐趣。

第三课时:

学习方法,并进行小练笔。(教程略)

《赶海》第二课时二上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5自然段,通过精读训练,感悟赶海的乐趣。

2.理解“束手就擒”,读好“嘿”等语气词。

3.有感悟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赶海的乐趣;

2.体会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谈活引入

1.同学们,紧张吗?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乐。请大家闭上眼睛,待会儿告诉老师: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播放《大海啊,故乡》第一段)

2.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过渡:

一个名叫杨谦的朋友,每当唱起这首歌,便会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让我们再次走进《赶海》这一课,去感受赶海的乐趣。

二、感受赶海的乐趣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现在我们来到了海边,刚巧是退潮的时候。师描述:你看那浪潮,哗,往下退一节,然后回来,哗,再往下退,又回来……就这样,浪潮一点一点往下退。

2.作者是怎样描写浪潮的?请读第2自然段,用波浪线把描写浪潮的句子画出来。

3.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读了这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4.想不想去追赶浪花?指名读最后一句。

过渡:

追赶浪花很有意思,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呢!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请大家快速读第3自然段,把你认为最有趣的地方用直线画出来。

2.全班交流:

摸海星:

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①摸海星有趣在哪里?

②请你通过读把摸海星的乐趣表达出来。

③从语气词“嘿”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④指名摸海星的句子,集体评议。

捉螃蟹:

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了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①你为什么画这句?

②螃蟹容易捉吗?从哪里看出来?(理解“束手就擒”)

③你从“哎哟”读懂了什么?

捏大虾:

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①你见过大虾吗?(播放大虾图)它正摇摆着两条长须呢!

②这是戏台上的武将。(播放武将图)它们像吗?

③多神气的武将呀!可是,(引读)我轻轻,只这武将就,再也。

④谁来把这段话读一读?注意读好语气词“咦”、“哦”。师生评议。

3.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多有意思呀!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其中的乐趣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

赶海这么有趣,来赶海的人自然也很多。请你发挥想象,完成下面的填空:

沙滩上可热闹了,人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星,有的捡贝壳,有的

有的,有的。

过渡: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间太阳已经偏西,黄昏时分的大海又是怎样的呢?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谁来读第4自然段?

2.(播放海边黄昏图)是啊,傍晚的大海充满了宁静美。看着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哪句诗?

三、回味赶海的乐趣。

如此美丽的大海,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它珍藏着“我”童年许多的欢乐。在这里,我既可以追赶浪花,又可以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还可以欣赏大海的宁静美,难怪“我”要闹着去赶海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用美好的`歌声来赞美大海吧!

播放《大海啊,故乡》,全班跟唱。

四、作业

在你童年的记忆里,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选最难忘的一件跟同学说一说。

板书:

追赶浪花―― 赶 海 ――欣赏美景

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篇16: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天空和大地的奇妙之处。

2、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课前,我让大家收集了你眼中的世界的图片,下面大家一起来分享、交流你的发现与感受吧!

师:(课件播放自然风光的图片)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眼中的世界的图片,大家看看,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着彼得・西摩,看看他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吧!(板书课题,讲解“奇妙”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读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3、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世界的奇妙的?

(2)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者不懂的地方。

4、分组汇报,全班交流。

(1)全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2)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

5。再读课文,说说第2―8自然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的奇妙之处。

(1)奇妙一:日出,天空颜色发生变化

①课件出示:天空呈粉红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②课件出示相对应的图片,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奇妙二:云彩,千姿百态

①出示不同形状的云彩的图片。

②用“有的像……”练习口头造句,想象云彩形状的多变。

(3)奇妙三:日落,五彩的晚霞

①天空又出现了哪些颜色?

②(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呢?

(4)奇妙四:夜幕,群星闪烁

①出示星空图片,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呢?

②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师小结:作者通过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观察到天空的奇妙变化,让我们再次伴随着美景读一读第2―8自然段吧!(边读边播放相对应的图片,配乐)

三、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自主识字。

2、师范写“幻、通、乘”字,并讲解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3、生先书空,再练习书写,师巡视、评价作品并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感受到天空的奇妙变化,这节课我们来看看大地又有怎样的变化。二、细读课文,感受奇妙

(一)感受大地的奇妙。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9―16自然段,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体现出大地的奇妙之处。(春、夏、秋、冬)

2、重点品析。

(1)春天的世界――植物生长的奇迹

①描写了春天里的哪些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②指名朗读。(读出春天的美丽、诱人、生机勃勃)

(2)夏天的世界――绿荫、乘凉

①夏天给你什么感觉,你喜欢吗?②你最喜欢在夏天干些什么呢?

(3)秋天的世界――神奇

①指名读。②交流作者眼中认为奇妙的地方。

(4)冬天的世界――冰雪、寒冷

①课件出示:第16自然段课文片段。②指名朗读,感受冬天的美。

(二)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提出以下问题,要学生分析、理解。

(1)“极普通的事物”指什么?(经常见到的事物)你是如何理解这两个自然段的含义的?(要善于观察、寻找)

(2)课文最后一段与第1自然段是什么关系?(首尾连贯)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使文章内容完整,结构严谨,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2、联系全文及生活经验说说你对第1自然段中“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表现了大自然充满生机,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热爱)

3、学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用心感受这个世界的奇妙。

二、课堂总结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就能发现这个世界无穷无尽的奇妙的事物。

[教学板书]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天空――(早到晚)

大地――(春、夏、秋、冬)

总―分―总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中描写的事物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事物,学生十分熟悉,但平时却不一定留心观察了这些事物的特点,因而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词句品读,在读中想象、体会、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最后,我进行拓展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奇妙的事物,努力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升华对课文的理解。

篇17: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掌握约请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在交际中不断提高交际能力。

教学设计:

一、解题出题,激发兴趣

1、板题解题:约请,就是预先说定邀请。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学会“约请”的本领,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做一个文明人。

2、出题激趣:三(1)中队将举办一次对全校开放的主题队会,准备由中队长约请教音乐的顾老师辅导同学们排练文艺节目。假如你是中队长,见到顾老师应该怎么说?

二、例文示范

中队长:顾老师,您好!打扰您了!我们三(1)中队将举办一次主题队会,想请您抽空去辅导一下我们排练文艺节目,好吗?

顾老师:好!我安排一下,明天下午放学就去辅导你们,行吗?

中队长:行,谢谢顾老师!

三、方法点拨

1、约请时要有礼貌;

2、约请的原因要讲清;

3、约请的内容和要求要讲具体

4、结束时要表示感谢。

四、按题同桌训练:×月×日是你的生日,你约请你的同学参加你的生日会,你该怎么约请他们。

五、小组自选提问评议考核:先在小组内约请,评出选手再进行全班表演约请。并请同学给你打分,全班交流评议。

六、实践训练: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向老师、同学约请,学会约请。

篇18: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义教材五年制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奇异的植物世界》。课文有生动准确的文字描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奇异的植物世界的神奇图画,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有着奇妙植物、神秘声音、奇异的植物世界中。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各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在网络世界中寻找更丰富的知识,开拓视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奇异的植物世界,理清写作顺序;理解词语,认识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本篇课文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介绍的种植物的奇异之处。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激发学生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因此我把本课的重点放在对“奇异”上,抓住这一重点来统领全文,并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理解和体会植物的奇异之处。

教学方法: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是学生认知课文、体会课文、理解作者写作思维的一条最佳的途径。在读中学生可以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也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升华。我还利用多媒的交互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学习测试,使学生能在自主、宽松的学生环境中获取新的知识。本课主要以“导――扶――放――”为主要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学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为了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与他们自身的潜能,在整个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探索者;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

教学过程:

一、解题入手,激发兴趣

导入:以旧带新,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通过投影出示图片,使学生感知到植物世界的奇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书课题:《奇异的植物世界》}在学生读后,抓住“奇异”一词,明确教学的重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次读文,通过带问题读文、指读课文、快速读文,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概括全文,为下一步精读课文打下基础。小结中,仍以“奇异”为主线,再一次强调学生学习的重点;同时也交待了学习的难点,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这6种奇异的植物的。

三、精读课文,品学体味

在精读课文,品学体味这过程中,以李叔叔带我们到植物园去参观,课文的2――7自然段具体写了这一游览的过程为重点。首先,在教学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导――扶――放”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第二自然段为导学切入点,以第三自然段为衔接来“扶”学,以四――七自然段为实践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来完成。在导学中,我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和他们一起总结出学法来。出示学法,以便对学生进行“扶”学,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在“导――扶”的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提高,如对字词的理解、认识打比方句、对重点语句的训练、通过读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等,为学生将来的学生打下一块块坚实的基石。我们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教会学生多少篇课文或学会多少道题,而是教给他们如何去自学的能力和方法。《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合作者。由于2――7自然段的结构相同,积于以上二个原因,我在后面的学习中,大胆放手给学生。让他们的能力和学生自主性充分得以展示和调动。在汇报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导出学法出示学法,根据投影中的学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汇报,关掉学法让学生自主进行汇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多鼓励少批评为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全文都以“奇异”为线,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最后水到渠成,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啊!回归主题,总结全文。

四、延伸知识、激发情感

板书可以说一个微型的教案,它承载着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写作思路。最后让学生结合板书,来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

五、总结

教师简短、恰当的总结,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也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承上启下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板书设计:

24、奇异的植物世界

树下 花棚旁 小路旁

草地上 水草地 荷花池

哈哈树 带电花 蜡烛树

醉草 捕蝇草 水笛荷

出笑声 带微电 能点亮

含酒精 会吃虫 可发音

篇19: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练习写好带有“刀”部和“立刀旁”的生字。

2、正确填写带有动物名称的词语找出并抄写下来,感受动词在句子中准确、恰当的运用。

3、将描写大象动作的词语找出并抄写下来,感受动词在句子中准确、恰当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正确、熟练而美观的写好汉字。

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动物育儿方式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1、我会写。

(1)出示两组汉字,你能读准它们的字音吗?(学生自读。全班齐读)

(2)仔细观察这些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组都是带有“刀”部的字,“刀”在每个生字的不同位置上;第二组都是“立刀旁”的字,都与“刀”有关)

(3)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匀称、美观?(让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教师书写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剑”字左边,最后一笔是“提”;“剥”字左边下面不是“水”字,而是“竖钩、点、提、撇、点”)

(5)学生在书本上描红并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6)展示写得好的字,师生评议。

2、我能填。

(1)出示“我能填”中的词语,同学们能把这些成语填完整吗?谁来试试?(指名上台填,其余同学在书上填。不会填的,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或用提问向别人请教)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开火车读)

(3)读完了这些成语,你们发现了什么?

(4)你还能说出一些像这样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吗?(学生回忆、交流)以下答案供参考:

鼠目寸光 九牛一毛 如虎添翼 狡兔三窟

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一马当先 亡羊补牢

猴年马月 呆若木鸡 狗急跳墙 猪狗不如

3、我能写。

(1)出示例句,让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想像,说说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

(3)请你们把描写大象动作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来,并抄写在横线上。

(4)出示一张动物表演的图片,让学生试着用上合适的动词来描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将描写大象动作的词语找出并抄写下来,感受动词在句子中准确、恰当的运用。

2、读读背背与动物有关的歇后语。

3、通过了解动物妈妈育儿的方式,学习编写儿歌。

教学重难点:尝试根据动物妈妈育儿的方式编写儿歌。

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动物育儿方式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百宝箱:

1、自由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小结:这些短语都由两部分构成,前半段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段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场合中通常只说前半段,“歇”去后半段,依然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我们叫它歇后语。它短小精悍,浅显易懂,语言幽默,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2、这些歇后语真有趣,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分组读。一些同学读前半部分,一些同学读后半部分)3、练习背诵。(采用多种方式背:可老师背前半部分,学生背后半部分;也可男生背前半部分,女生背后半部分等)4、你还知道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歇后语?

三、大舞台:

1、昨天老师布置了你们去收集动物育儿的相关资料,现在谁来说说?

2、瞧,有位小女孩把动物育儿的方式编成了两首儿歌带到大舞台来了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3、读了儿歌,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4、这位小朋友把动物妈妈育儿的方式以及队孩子的爱通过儿歌形式表达出来。课前老师也布置同学们搜集资料,现在你们能像她一样创编儿歌吗?我们先来分小组合作,创编儿歌,待会儿来开个“赛歌会”吧!

5、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来赛读儿歌。

6、评出“最佳创作”组和“优秀朗读”组,颁发小奖品。

7、有情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编儿歌集,留作纪念。

篇20: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泊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火烧云变化的特点。

3、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颜色和形状两个典型语段进行仿写,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掌握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火烧云变化的特点,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掌握写作技巧,学会观察大自然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走近火烧云。

由猜谜语引入,出示图片。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二、走进火烧云。

设计抢答活动,先请同学们读课文,了解课文后,进行抢答。

三、美读火烧云。

1、让学生放开声音云朗读3―6自然段,用自己的眼睛云寻找?,云发现为火烧云的美丽,把把你感觉的美丽分享给同学们听一听。引导学生体会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旬其它火烧云的颜色。

3、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语言美,体会描写颜色和形状的语句。

四、仿写火烧云。

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描写颜色和形状两个典型语段进行仿写,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

五、走出《火烧云》,描绘大自然。

课外作业拓展,请学生学着作者的观察方法,云观察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象,写一写烟火、天空的云、海上的浪潮......

篇21: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多音字“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3.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表现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课件出示:折叠式口袋书制作方法)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看谁能按照课件上出示的图片,将自己面前的正方形的白纸折成一本口袋书,计时2分钟,现在开始。

2.(时间到,教师选2位同学上台展示)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位同学折得好?为什么?(引出“急性子”“慢性子”,随机板书)

3.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两位主人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明确初读要求。(课件出示)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想一想:课文中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检查识字情况。

1.课件出示课后生字词。(带注音)

(1)指名读,其他学生相机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领读、开火车读)

(2)课件出示去掉注音、打乱原来顺序的字词。(领读、开火车读)

2.指名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慢性子裁缝”――“慢”到什么程度?(布料一直在柜子里搁着)“急性子顾客”――“急”到什么程度?(每天都会去找裁缝,告诉他自己最新的想法,希望早点穿上新衣服)

2.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顾客的布料还在柜子里搁着,裁缝还没开始裁料)

师小结:同学们可真厉害,这么快就将课文内容梳理清楚了,那么“慢性子”和“急性子”碰在一起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会写字。

2.指名说写好这些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卷”不要多写一横,“衬、衫”两个字的部首不要少写一点,注意“性”和“姓”的不同)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分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

3.教师评议,导入学习。

二、指导读文,积累技巧

1.小组合作。

(1)分角色朗读,可加上动作和表情,体会两位主人翁的性格特点。

(2)完成课后第2题中的表格,相互交流。

(3)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2.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思考:你喜欢哪位人物?为什么?(生自由发言,师随机评议;指导朗读时,“急性子”语速快、紧凑,“慢性子”语速平缓)

3.课件出示:“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

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

(1)听到裁缝的话,顾客的表情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2)此时这位顾客会说些什么呢?

师过渡:急性子顾客因为裁缝没能及时地用他给的布料做衣服,感到十分生气,可当他听到“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这句话时,他又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变化呢?(学生自由发言)

4.假如他们俩交换一下性格,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故事呢?发挥想象,互相交流。(指名说,教师随机评价并指导)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俩人之间的有趣故事。

三、总结提升,复述故事

1.出示表格:

时间急性子顾客的要求慢性子裁缝的表现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

2.学生看表格说故事,先在小组内练习,组员相互补充,再派代表发言。

3.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4.师总结:这篇课文十分有趣,大家更喜欢故事里的哪位主人翁呢?如果你是个慢性子或急性子,在读完故事后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做任何事之前,我们要做到考虑清楚,做决定后不要随意更改。)

[教学板书]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急顾客 要求多变

慢裁缝 配合顾客要求

[教学反思]

为了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我在导入新课时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小组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本文是一篇故事,让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文中所传递的启示。最后,结合课后习题,我引导学生将故事进行创编与改编,让他们在阅读与表达能力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篇22: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地运用。

2.能运用已学的方法说出第3自然段的大意。

3.能摘抄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中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

3.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虾的样子和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虾的样子和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小虾的有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了解到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呢?(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小虾,你们想了解小虾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这位新朋友的。

设计意图:

从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展开谈话,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文,并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生字词。(老师在文中选词,学生读……)

3.老师出示课文中的新生字和新词语,检查学生对词语或句子的掌握情况。

出示词语:

水缸空隙掀开末端一副钳子搏斗

较大腹部

出示句子:

(1)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2)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3)有一天,我从缸里捉起几只较大的虾,发现它们的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

4.读了课文,你觉得小虾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板书:有趣)

默读课文,作者还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小虾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样子)

三、学习小虾的样子。

1.小虾究竟长什么样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小虾样子的句子。

2.学生汇报、朗读自己画的句子。

3.出示小虾的图片(学生欣赏),再次朗读相关句子。

4.讨论得出:作者之所以能把小虾的样子描写得这样到位,是因为作者仔细地观察了小虾,另外还运用了一定的联想,如: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还有一个原因是作者很喜欢小虾。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这样做。

5.作者那么喜欢小虾,同学们喜欢吗?朗读描写小虾样子的句子,读出自己喜欢的感情。

四、学习小虾的有趣。

1.出示自学指导。

(1)找一找,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找出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和同桌谈谈体会。

2.交流。

(1)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出示: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2)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虾的有趣?

出示: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预设:小虾们自由自在,做着有趣的活动。

出示: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预设:生气的样子可爱有趣。

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用得好?

“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这几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小虾的可爱。

出示: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预设:小虾打架的样子有趣。

3.作者是如何把小虾生气的样子写得栩栩如生的?(先概括后具体,抓住表示动作的词,再次体现了作者观察得仔细。板书:观察仔细)

4.作者不怕麻烦地从小溪里捡回一些石块,采了一些金鱼草,让小虾更有家的感觉,由此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小虾啊!在作者的精心照顾下,小虾很快繁殖了后代,缸里的小虾多起来了,带给作者的快乐也将会更多!

设计意图:

通过研读描写小虾的样子和有趣的句子,体会作者观察得细致,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五、感情提升。

1.如果我们都像作者一样爱护小虾、爱护我们身边的小动物,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学生自由谈)

2.出示一些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图片以及许多可爱的小生灵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动物不管是强大的还是弱小的,它们都有生存的权利和生命的尊严,只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好好爱护它们,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六、布置作业。

1.在生活中认真观察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的样子及其生活习性。

2.练习用你的笔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用上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

七、了解本课的学习方法。

1.了解课文第3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2.欣赏句子,体会优美词语,学会观察某种事物。

篇23: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十二个生字;

能够按要求积累指定句子,写句子;

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说说自己想发明什么,并写下来。

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课件演示相互结合。

态度情感价值观:

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科学幻想的兴趣和想要发明的愿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说说自己想发明什么,并写下来;正确熟练的书写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说说自己想发明什么,并写下来。

查阅资料:有关科技馆的资料以及科技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十一个生字,认读一个字。

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咱们要去发明的世界去看一看,想去吗?

好,咱们就一起走进我想发明……

板书:我想发明……

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的障碍。

1、衔接语:请你自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节。

2、提示:请把你读的不准的字音向你的小伙伴请教。

3、引导:这些朋友谁能读准他们的名字?

出示:减少设计美观污染

景观摩托车垃圾箱所见所闻私家汽车尘土飞扬

4、提示学生读书达到流利正确。

5、提示:谁愿意和你的小伙伴给大家读读课文?

三、识字记字。

引导:下面请你用你的方法记住生字朋友。

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师随生展示,指导难字:摩、染。

四、作业。

抄写字词或是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词语进行写句子、一段话的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说说自己想发明什么,并写下来。

2、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科学幻想的兴趣和想要发明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课件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哪?(课件出示科技馆的图片)

引导:你去过科技馆吗?当时心情如何?

师:有一家人他们也去参观了科技馆,他们也和你们一样兴高采烈,而且它们之间还进行了一段奇妙的对话呢!想知道吗?就让我们走进我想发明……,到发明的世界去看一看。我想发明……

二、读书感悟,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自己读课文,思考:谁想发明什么?

师:你知道了谁想发明什么?课件出示:――――想发明―――――――。

师随生汇报板书:

表哥自动化人行道

表妹电动垃圾箱

我科学树

三、细读感知,体会语言文字。

(一)他们想发明这么多东西啊。你想了解他们吗?为了你更好地了解他们,我们先来看看自学提示:(可见出是自学提示。)

(二)汇报,向大家介绍一下。

1、自动化人行横道。

(1)生分段汇报:

学生汇报

①人们只要踏上了人行横道,它就很快地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

课件出示:

①人们只要踏上了人行横道,它就很快地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

师:噢!那你觉得这个人行横道怎么样?(方便快捷)

师:再读读这句(好像不太快吧)

学生汇报

②那时候,自行车、摩托车和私家汽车都大大减少了,路上也就不会到处尘土飞扬了。

师:是啊!有了这样方便的人行横道,谁还会再开自己家车了呢?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2)生全段汇报:

只要踏上了人行横道,它就很快地把你送到想要去的地方。那时候,自行车、摩托车和私家汽车都大大减少了,路上也就不会到处尘土飞扬了。

学生自读本句。

引导:你觉得这个人行道怎们样?(生自由谈体会。)

师:自动化的人行横道这么厉害,咱们都来读读。(学生自己读。)

师:你知道了什么?它有这么多优点,试着读出来……指名读。

(自由说一说。自己读读。后齐读。)

2、自动垃圾箱。

学生汇报,全段。

师:你喜欢它什么?

(1)人们只要喊一声“开!”,它就会自动打开盖子。

师:为什么?那你能把你喜欢的读出来吗?

学生说原因后……指名读。

师:还有吗?

(2)发出淡淡的香味。

师:为什么?嗯,有道理,真是细心的孩子。……怎么读呢?大家都试试。

学生说原因后……指名读。

师:还有吗?

(3)把垃圾丢进去,然后说“谢谢你”。

师:这么懂礼貌!该怎么读?

学生练读再齐读。

3、科学树。

(1)句子比较:

在空气不清洁的时候,它的叶子会清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当污染严重时,它还会出现白色的斑点,向人们发出警示。

当污染严重时,它的叶子会清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在空气不清洁的时候,它还会出现白色的斑点,向人们发出警示。

师:行不行,为什么?再读读。

师:还有吗?

生:到了晚上,它还会发出柔美的光,给人们照亮道路。

(2)师:想象一下,那柔美的灯光什么样,再读读。

引导:因此,我们说课件出示:

科学树不但可以减少空气中,而且还会给市区增加了新的景观。

师:读读,观察这句话里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到他们吗?

(生找找,是减少和增加。)

师:减少的是空气中的污染,(师:那些坏的东西。)增加的是新景观,(师:那些好的东西。)。

好,下面这对反义词兄弟要来考考你了,看看你能胜利吗?

课件出示:

北京城低矮破旧的房屋减少了,_____增加了。

我们班的卫生成绩增加了,_____减少了。

我们班的_____减少了,_____增加了。

_____减少了,_____增加了。

(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四、创作。

1、提示:这么多的想法多棒啊!其实咱们也有很多的想法呢!看,这就是咱们同学的作品,咱们来听听我们身边的小发明家的创意!

2、你自己有什么好的发明和创意吗?用你的笔写一写!

3、读读你的大作好吗?

五、小结。

咱们的发明多好啊!其实发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你一定会成为生活中的小发明家!

篇24: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

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谨记父亲的话,认认真真地把桌上的杨桃画下来,当我把画交上去的时候,同学们是怎样说的?老师又是怎样教育的呢?它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

1、默读第3至18自然段思考:

(1)这部分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2)找一找“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重点理解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3)把实物摆到桌上,让从不同座位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杨桃的样子,特别是前排靠边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杨桃的样子。

(4)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体会“我”画画实事求是。“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是因为____________。

①、我的座位在前排的地方.

②、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③、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3)我遵从父亲的教诲,认真地看,老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满以为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然而,同学们是怎样看的呢?

2、研读第3至18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

②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

(2)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老师的两次发问和学生的两次回答。

① 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A出示两段对话,学生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你有什么发现?(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好,下一个。”

B补充提示语,在体验中表情朗读同学们嘲笑我的话语。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可以用肢体语言,如神态,手势,抓重点词、标点、语势等,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朗读?学生互相评价。“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___________。(不假思索地大声说)“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异口同声地回答)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________。(那个同学发现他这时候看到的杨桃真像个五角星,有点难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___________。(他迟迟疑疑地说)“好,下一个。”

②想象说话。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时机。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这一看,________;这一看,_______;这一看,_________。

A、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像个五角星。

B、这一看,同学们知道嘲笑“我”是错的。他们的神态发生了变化,一个个脸色通红,说话结结巴巴。(学生表演朗读)

C、这一看,同学们都不好意思了,一个个脸羞得红红的。他们请求我的原谅。他们说:“对不起,我们不应该嘲笑你。你能实事求是地画出你看到的,是多么不容易。原谅我们吧!”。

D、这一看,同学们懂得不能想当然地嘲笑别人。要实事求是,设身处地,尊重别人的看法。

E、这一看,同学们理解了我。他们嘲笑我的时候,我没有流泪,而这时候,我却热泪盈眶,我的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为我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

多么优秀的老师呀!他引导孩子们轮流坐到我座位上认真观察,让事实说话。请看大屏幕,让我们来读老师的话,看老师要告诉我们什么?

3、品读老师的话。

a.自读自悟

b.小组交流

c.班中交流,并欣赏不同角度的杨桃图片。

d.指导读好这段话。先自读,现在你们就是这位老师,先练一练,你打算怎样讲给你的学生听?

指名朗读(2-3名)注意听他哪儿读的好?

师范读,引导评价老师,在评价的基础上再指名朗读。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老师的话与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齐读最后一节。理解“教诲”

(1)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

(2)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

5、同学们,“杨桃”**结束了,但美术课继续上下去,孩子们继续画羊桃,你猜想一下,这时他们的杨桃会画成什么样子呢?

篇25: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装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术课文。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异,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衔接。

二、教学中应主要注意的问题(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识字是下限,教师应该

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其他渠道,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装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一节课写的字不要太多,可以分散到每一节课中去。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二)关于阅读教学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有两个:理解和积累。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

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尊重学生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颖问难。

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

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

(6)开展合作学习。

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就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入。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

(7)组织好全班交流。

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装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装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装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习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成搞清楚,留着今后解决。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习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装自己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三)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培养能力。

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装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或辩论。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情境的创设,要有层次性,不能是一个水平上的循环。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以是思维水平的增强。

3.全员参与

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装都积极参与,人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提高学生装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开展简单的评价活动,并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学生装进行自主评价。学生参与评价,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和批评。

5.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作过多的指点。6.学生装口语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领带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装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应鼓励学生装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关于习作教学

1.培养学生装习作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自由表达,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装自己的话,在老师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鼓励学生装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

3.重视习作中学生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装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合作写作。引导学生装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多创造一些学生装习作交流的机会。

4.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这是重要的再现生活的能力。在指导时要重视一点: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装能够把看到的事物写得像,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0人,活泼好动,上进心强。在认字识字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由于一二年级的生字都是在课堂上老师一个一个地教的,到了三年级由学生自己来学,很多学生不太适应。表现在书写上,有的学生看不准字,总是多笔少划。在阅读方面,由于学生年龄小,每读一篇课文都不是很熟练,理解能力也不太强。课外书读得很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大阅读课上总是不能集中精力好好读。在习作方面,更是刚刚入门,尽管不少孩子都能写下通顺的话,但是错别字较多,写作没有顺序,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更不会写具体。在口语交际方面,大部分学生能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但是表达得不够流利。有不少学生胆子比较小,心理素质不够好,比如在课堂上,对于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而对于带有自己见解的问题,他们则羞于回答,或者有的学生干脆就不在乎,不知怎么回答也不举手回答,只听别人说。在家里,或者亲戚朋友家里,羞于见陌生人,更别说主动谈话了。在书写方面,有些学生的字总是写得很认真,但不漂亮;有些学生的字很难看,急待练习提高。

1、燕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篇26: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翠鸟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收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2.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并记下不懂的地方。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都喜欢那些鸟?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翠鸟。(师生共同板题,借机提示“翠”的写法。)

2.你对这种鸟有哪些了解?(交流资料)

二、自读自悟。

1.认读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翠鸟的什么特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认读生字,注意“赤”、“衬”、“衫”是翘舌音;“苇秆”不要读成wéi gān

2.认读词语:

浅绿 衬衫 疾飞 等待 逃脱

锐利 蹬开 一眨眼 腹部 饲养

3.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中再读一遍,注意把句子读通。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一段

过渡语:你们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板书 : 色彩鲜艳或美丽 、小巧玲珑

1.那么,课文怎样写翠鸟的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呢?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想象翠鸟的样子。(自由读,指名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出示翠鸟图片)翠鸟长得什么样?你能像课文中那样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1)重点抓住“颜色鲜艳”这个词来体会,并感受运用拟人、比喻表达的好处。教学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出示句子“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并带有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让学生把这几句话和课文上的比较一下,觉得哪个写得更好一些。

(2)你还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说一说理由。

(3)带着刚才的体会把这一段美美地读出来。

3.总结:课文对翠鸟的描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言之有序地描写的。

五、抄写生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抄写生词。

六、作业

1.练写生字。

2.有顺序的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并做记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齐背第一段。如果让你用一两句话来说说翠鸟的样子,想一想,怎样说比较合适?

二、学习课文内容

过渡语:看来,翠鸟美丽的外形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翠鸟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鱼的本领也很高呢!课文哪一段写的是翠鸟捕鱼的情景?

1.自学第二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鸟的什么特点?

(2)画一画表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句。

2.指名说,要求:先读所画的词句,再谈自己的感受。顺势朗读,评读,适当范读。

(1)抓住“疾飞”、“一眨眼”、“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只有……还……还……”这些重点词语体会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

(2)练习朗读,读出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

(3)从那些词语看出翠鸟的机灵?读出小鱼的机灵,突出翠鸟的机灵。

(4)试着背一背。

三、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课文最后两段除了告诉我们要爱护翠鸟,和鸟类做朋友的道理外,也表达了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并把它读出来。

2.学生找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四、回顾全文

课文学完了,谁能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那么美那么可爱的?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写法:

1.抓住事物的特点;

2.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写;

3.运用比喻、拟人等生动的表达方式。

五、读写结合:(任选一题)

a) 用连续的动词写几句话。

b) 仿照《翠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六、课外实践:

收集有关鸟类的图片和资料,办一期以鸟类为主题的手抄报、板报。

板书设计

翠 鸟

外形: 颜色鲜艳 小巧玲珑

疾飞……一眨眼……

动作: 蹬开……像箭一样…叼起…贴着

只有……还……还

篇27: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恰当地进行词语搭配。

3、能针对“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看法。

4、默读课文。能说出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重点理解第2自然段,体会翠鸟的行动十分敏捷。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默读课文。能说出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自然段的教学,体会“总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能说出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自然段的教学,体会“总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个外表非常漂亮的鸟,它动作敏捷,身影灵巧,大家想走进它的世界吗?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小组互相检查,做到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哪些方面[Y1]?

5、汇报:

1)介绍了翠鸟美丽的外形;

2)它的动作十分敏捷;

3)喜欢生活的地方。

6、那么你找一找课文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的?然后给大家读一读。

7、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那么第一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谁愿意说一说[Y2]。

8、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写它的外形,你最想突出它的什么特点?又用什么来体现它特点呢[Y3]?

(二)学习生字。

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1)读一读,指名读。

2)重点指点读音:腹刹

3)重点指点字形:腹 蹬 浅 疾 脱 隐

2、指名再读,读正确。

3、把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

(四)练习朗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小组读,评出好的读,自选段落读……

三、作业:

1、必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的生字。

2、选作: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外形,注意写作的层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恰当地进行词语搭配。

2、能针对“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看法。

3、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语言训练,能针对“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让我继续了解翠鸟这个可爱而漂亮的小动物,看看它还有哪些特别之处。

二、新授:

1、自由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气。

2、指名读,互相评议。

3、默读课文,你从哪儿看出翠鸟不仅漂亮,而且是捕鱼高手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相关词语。

4、汇报交流。

5、教师指导体会:刹那间,它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Y4]。

6、那么带着你的体会,在读一读。

7、“我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Y5]?

三、完成课后习题。(词语搭配)

1、自由发言,交流。

2、独立完成,集思广益。

四、课堂小结:作者观察的多仔细啊,他把翠鸟的外形和动作写的非常的准确,希望大家能够学习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

五、作业:语文一日一练。

板书:14、翠鸟

漂亮小巧玲珑行动敏捷

[Y1]默读后,和小组同学讨论。

[Y2]培养学生概括,语言组织的能力。

[Y3]结合身边的小动物,说一说,体会课文中“总分”的写法。

[Y4]使学生充分体会翠鸟动作的敏捷。

[Y5]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发展学生的语言。

篇28: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

2.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理解父亲说的话。

4.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小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3.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时欢唱着优美的歌,有时倾诉着一丝烦恼。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你与同学有争吵吗?请小组内说说,然后找同学在全班讲讲。

而今天我们来看看意大利的学生的──《争吵》(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石匠 抄写 墨水 故意 报复 缩回 诚心诚意 承认 缘故 愤怒 独自 戒尺 不料 既然

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课件简单介绍意大利。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

谁与谁争吵?

他们为何争吵?

争吵前后不同的表现是怎样的?……

(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地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对有一定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助。)

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承”字8画,第2笔为“弯勾”。

“缘”字,注意右边的写法以及笔顺,

“愤”字,共有12画,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

5.各自抄写。

A、把书中田字格中的生字用铅笔描红,特别注意写上下结构的字“替、墨、骂、毕”时注意上下部位的位置。

B、抄写在本子中,要求字的笔顺正确,间架结构恰当。

教学过程(第2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小事?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问题:

a)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

b)他们为什么争吵?

c)“我”与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是怎样的?

3.请同学通过读书找出相应的答案,然后抽学生说说。

4.评读课文,体会泡泡的意思:

泡泡一: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样吗?

泡泡二:这里的“挨”用得真好!好在哪儿呢?

5.同学们细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6.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我”的扮演者:“通过表演,你体会到了争吵前后的心理变化吗?”

7.受克莱谛的优秀品质。

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克莱谛:宽容大度、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生活俭朴、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8.反复读父亲的话,体会话的意思。

“我”从父亲的话中领悟到了什么?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交流读后感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四、拓展练习

1.同学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对吧?那请讲一件你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2.写一写你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

篇29: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改革开放给我国城镇带来的繁荣景象和欢乐气氛。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写并理解19个新词;初步学会给多义词据词定义的方法。

3、会用“兴致勃勃”写一句话,会用“有……有……还有……”写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

学习多义字据词定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联系全文,知道节日大街的欢乐、绚丽是通过哪些词句表达的,并正确理解这些词句的意思,明白为什么说“节日的大街是一条彩色的河,欢乐的河。”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看图解题,初读课文,初步感受节日大街的绚丽色彩和欢乐气氛。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读准字音,熟记字形,理解其在词语中的意思,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3、初步学会给多义字据词定义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新年刚过,节日的'欢乐一定还在学们心中荡漾,节日的情景一定还深深地印在同学的脑海之中。那么,如果让你用“节日的 ”为题,写一短文,你会写些什么? 今天要学的课文《节日的大街》又是怎么来写的呢?让我们一课文。

二、初读课文,初知大意。

1、听课文录音。

2、完成填空:全文共___段。第1段总写节日的大街是一条________的河,______的河;第2段写节日的大街 时的景象,第3段写节日的大街 时的景象。

3、插图上画的是课文哪一部分的内容?

三、学生自学。

1、要求:拼读生字,读准字音;有重点地分析,记忆生字字型;读通课文。

2、检查: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2)分析难写易错字。(厦、橱、置、增、幻、勃)

四、学习“单元学习提示”。

1、学生自学“提示”。

2、讨论:

(1) 我们过去学过哪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新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是怎样的?

(2)你能说说新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分几步吗? (方法:查字典,找全解释。据词确定词义。连接词语中几个字的意思,理解词义。)

3、运用学到的方法举一反三理解词义。

(1)理解“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随风飘动”

(2)先自解后讨论,并说说自己理解的过程。

五、完成课堂作业。

1、勾出下列生字中的后鼻音:

镇 品 增 氛 厅

2、完成课堂作业本1、2、3题。

3、辩字组词:

橱( ) 氛( ) 幻( ) 脖( )

厨( ) 份( ) 幼( ) 勃( )

六、布置作业

1、划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用学过的方法解释。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对课文词句的理解,想象节日大街的繁荣景象,体验节日里人们欢乐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读懂三个自然段,明白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节日大街的情景。能回答课后问题,知道课文怎样写节日大街商品很多。

2、背诵最后一节。用“查字典据词定义的方法”理解“兴致勃勃”,并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用一句话说说插图所包含的意思。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节日的景象?(看图谈)

二.读课文,谈体会,提问题。

A.填空:走在节日的大街最明显感觉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

a节日气氛浓厚,张灯结彩。

b大街热闹非凡、商品丰富。

c人们心情愉快,购物忙碌。

d夜晚文艺节目,丰富多彩。

……(学生谈体验)

B提问:为什么把节日的大街比作是一条彩色的河?欢乐的河?

三.抓重点,求验证,入情境

1.朗读课文首段:节日的大街是一条彩色的河,欢乐的河。

2、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1)大街――河流,为什么这样比?(人多,川流不息)

(2)这条河有什么特点?(彩色:店家橱窗的布置;人们的衣着打扮;手中的各种提物;汽车的流动广告……欢乐:环境带来的喜庆;购物带来的喜悦;团聚带来的喜气)

3、自由选读有关课文,进入情境,感受节日大街的热闹和人们的开心。

4、背诵课文最后一节。(理解“变幻、兴致勃勃”)

四.学句式,换内容,求创新

自选以下句式一组。(可以先读后写,可以先读后说)

大街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店里,各种商品应有尽有。有叔叔用的______________,阿姨穿的______________;有爷爷用的______________,奶奶戴的_____________;还有小朋友最_____________。(理解“应有尽有”)

傍晚 。

五.寻根源,明道理,品幸福(发散学生思维)

1.节日的大街为什么景象如此繁荣,气氛如此欢乐?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感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都会记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感情朗读全文

七、作业

1、造句:兴致勃勃――

有――还有―

2、完成课堂作业本。

教后札记

篇30: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字。

2、默读课文。说说太空人的生活方式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太空人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想了解太空人的生活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课文,太空人的生活。

二、新授

(一)提出自学要求。

1、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小组互相检查,做到正确、流利。

3、指名读,纠正字音,减少“生字”。

4、提出不同的问题。

5、默读课文,思考:太空人的生活跟我们有什么不同?(理清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是从穿衣、吃饭、睡觉和洗澡、上厕所等几个方面来介绍太空人的生活的。)

(二)小组讨论,交流。

1、太空人的生活跟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可以对比讨论,加以理解。

2、指导学生说完整话,把自己的意思表述清楚,充分发表自己意见。

(三)语言表达训练。

1、读了课文之后,关于太空和太空人,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鼓励学生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太空和太空人的生活,大家都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搜集关于太空和太空人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篇31: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自学课文,了解袁隆平敢于创新,经过细致、艰苦的科学研究,历经失败和磨难,终于取得大面积栽种水稻的成功的历程,学习其身上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最高科学技术奖及袁隆平的生平事迹

作业设计、安排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了解概况

1、自读课文,读通课文,并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讨论交流。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抓住全文,指导读懂

1、分清课文层次

学习第二段

1、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阅读第二三自然段解决问题

2、袁隆平为此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阅读三、四、五、六自然段,找出有关语句。

想像当时的情景,如何艰苦,如何细致等,指导朗读。

3、默读第六自然段。

找出这部分内容里的几个有关数字,从中体会到什么?感受袁隆平经受的无数次失败

4、自读七、八自然段。

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三、总结全文

1、为什么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

2、为什么本文以“杂交水稻之父”为题?

3、袁隆平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教后感:

这篇文章浅显易懂,在阅读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组块要大,让学生谈课文中最深的感受,不必逐字逐句去理解,学生愿意谈哪一方成就谈哪一方面。可以结合朗读、想象说话、算算帐等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去体验、感悟。

篇32: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仿照课文,写一次有趣的活动。

教学内容

分析《赶海》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课文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尤其第三自然段,写的很具体,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课文。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歌曲《大海啊,故乡》录音磁带。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看图导入。

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希望在大家欣赏歌曲的时候,能够仔细的观察画面,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

(播放《大海啊!故乡》,出示课文插图)

(相机板书:海)

2、海水退潮时,人们到海边去捕捉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人们称之为“赶海”(板书课题)用歌声、海浪声及大海的美丽画面,在有效的时间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直奔课文中心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请大家打开书,听老师读文,(师配音朗读)

2、解决字音:要读好课文,必须先扫清生字,大家看看这几个词你会读吗?

3、文中还有几个多音字,你能读准吗?出示兴假似将

4、自读课文了,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5、谁愿意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优美的朗读?

6、解决字形:你觉得哪几个生字特别难写,能想个办法记住它吗?

7、解决字义:哪些词的意思你理解了,你又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呢?扎根字词,把文章读通顺,试理解本课生字词。

三、理清脉络

1、你能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事?课文写的是哪时发生的事?从哪里看出的?(每当……便想起……)你能用“每当……便想起……”说句话吗?

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输理文章脉络,初步了解文章写法,为下文“写”作准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导初读,感受其“趣”1、轻轻打开课文,读读2―4自然段,你觉得什么很有趣,动动笔,在旁边作上记号。

2、交流。出示句子和插图

句子:“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有的捡贝壳……”

(1)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

(2)还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号里,我们来边看图边想像,把它们找出来。

(3)趣事真多啊!谁来在横线上填上你最感兴趣的。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有的,有的……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既认识了省略号的作用,又利用插图,发挥想像,练习了说话。

二、精读课文,体验其“趣”2、引导学生交流。

(1)乐趣一:引导学生读出“我”兴奋的语气。小结:浪花回头,有趣;追赶浪花,更有趣。(板书:追浪花)

(2)乐趣二:引导学生抓住“咦”、“哦”来体会作者的心情;通过“武将”和“俘虏”的对比,及“伸”、“捏”、“只一……就……”的理解来体会作者的成就感。

(4)乐趣四:小伙伴捉螃蟹。交流、示句:“那边一个小伙伴�D�D夹住了他的手!”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有趣的,最后一起通过朗读把这件事的有趣表达出来。

(5)乐趣五:满载而归。把句中的“战利品”换成其他内容,不改变句子的原意,可以怎么说?

3、让我们闭上眼睛,一同来感受清凉的海风、一同来回味赶海的无穷乐趣吧。(《大海啊,故乡》、海浪声)创设情境,抓住关键段落,通过品读字词深入体验小作者赶海之趣,多角度把握,感受到文章是如何把这赶海之趣写活的

篇33: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的进行习作。

2.明确要求及思路,激发的兴趣。

3.增强对学生们对文化古迹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具体。

如何明确思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旅游时最想去的是哪里?老师这里有几个特别好的去处,谁想跟着我一起去?

二、展示优秀

1、胡新宇笔下的笔架山

2、王思维笔下的长城

3、聂立雯笔下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4、请导游(学生本人)来带我们先领略一下这些名胜古迹。

三、经验交流

1、指名写的好的同学谈习作体会,在习作时该注意的问题。

2、听了他们的你学到了什么?以后在中该注意哪些问题?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3、屡清思绪,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4、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拟定。

学生自读、其他同学赏析

交流、评论,说一说他们的习作哪里写的好。

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找到原因,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教学反思:

本课我采取了自学的方法,让同学们自己习作经验,再进行小组、全班的交流。这样对提高他们的能力会更。

篇34: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练习写好“车字旁”和“舟字旁”的字。

2.了解含义深刻的多字成语,并能正确填写。学会转述他人的话。读读背背山歌歌词,感受劳动人民语言的精炼,寓意的深刻。

3.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培养对民俗风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熟练而美观地写好汉字。

2.能正确填写多字成语。

教学准备:

1.以大舞台对话框为例,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2.查找成语的出处、作者、相关故事及成语意思等。

3.搜集、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节日风俗以及有关节日的故事、趣闻、诗词句等。

教学过程:

万花筒

1.我能写:

(1)背诵形声字歌诀: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想(字义)。学习形声字,辨认要仔细。

(2)(课件出示带有“车字旁”和“舟字旁”的两组生字)说说怎样根据形旁和声旁去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并说说与车和船有关的其他带有这两个部首的字。

(3)指导观察,总结写法:“车”与“舟”变成部首以后的变化:“车”最后一笔变“提”;“舟”中间一横也变“提”,右边不出头。复习两个部首的笔顺。的间架结构:“撤”是左中右结构,要写得紧凑。其余五个字是左右结构,分占左右半格,“车”部稍窄,带“舟”部的字两部分要均衡。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根据总结的写法互评。5)认识、书写其他带有“车”和“舟”部的生字。

2.我能填。

(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字中的瑰宝,它一般是四字的,但也有三字的、多字的。指名读填写的多字成语。

(2)很多成语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前两条成语大家很熟悉了,谁来说说后两条成语的出处、作者及成语的意思?

(师生交流查找的资料)

(3)你最喜欢哪条成语?为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成语的理解)

(4)课外拓展:搜集积累三字、多字成语。(如:露马脚、此地无银三百两……)

3.我会读。

(1)出示例句,比较异同:

小明说:“我每天都坚持读书。”

小明说,他每天都坚持读书。

比一比,两个句子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讲的是同一件事。不同之处:第一句直接引小明的话,第二句是转述小明的话。所以,标点改变,人称改变。

(2)总结方法:

转述他人的话时,注意改冒号、双引号为逗号,人称也要改变。

(把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第二人称“你”改为第一人称“我”)

(3)出示教材例句,指名读例句,练习改写。

评一评:人称标点改写是否合适。

(4)练习巩固。

妈妈说:“你说得对,我就听你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写好“车字旁”和“舟字旁”的字。

2.了解含义深刻的多字成语,并能正确填写。学会转述他人的话。读读背背山歌歌词,感受劳动人民语言的精炼,寓意的深刻。

3.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培养对民俗风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熟练而美观地写好汉字。

2.能正确填写多字成语。

教学准备:

1.以大舞台对话框为例,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2.查找成语的出处、作者、相关故事及成语意思等。

3.搜集、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节日风俗以及有关节日的故事、趣闻、诗词句等。

教学过程:

百宝箱

1.听一听:欣赏歌曲《山歌不唱忧愁多》。

2.读一读:指名读歌词,纠正读音,注意停顿。自由练读。

3.议一议:这首山歌中你最喜欢哪句?从中领悟到了什么道理?(幸福快乐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4.赛一赛:比赛背诵歌词。(可建议学生观看电影《刘三姐》)

大舞台

1.(课件出示:汉族端午节赛龙舟、傣族泼水节场景)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的什么节日?我们的民族节日活动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借大舞台举办民族节日交流会,请各民族的代表来介绍自己民族最富特色的节日。

2.讨论: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民族节日?

(相机板书:节日名称、日期、民俗活动、传说趣闻、文学作品或诗词对联……)

3.学生独自或分组上台介绍搜集到的民族节日。

(如:汉族的新年、清明、元宵等节日,白族的火把节,瑶族的女儿节……)其他同学可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质疑或作补充。

4.课外拓展:

墙报中开辟一个“民族节日大观园”栏目,鼓励学生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成小帖子或手抄报贴上去。评一评,可设立资料详尽、制作精美、最有趣等奖项。

篇35: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让学生能体会父母的爱,对父母有颗感恩的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题,读好课题。

读好课题(突出花瓣美、香)。

读得真好,老师就好象闻到了飘来的淡淡清香。

2、这是什么花的花瓣,幽香沁人心脾啊!(月季花)

二、学习课文1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来写丛月季的?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⑴(花多,花美)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引导看图体会“红艳艳”。

⑵谁来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过渡:这么美的月季花,她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小女孩?

三、学习课文2-10自然段。

1、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子呢?请你们自由地读读课文。

学生交流。板书:懂事(爱花爱妈妈)

(1)哪些地方看出小女孩喜欢花的?

卡1:一天清晨,......跑远了。

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交流。读体会。

卡2:“我舍不得把......”

交流,读体会。

(2)你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体贴妈妈的。

卡1:“妈妈生病了,......妈妈会高兴的。”

交流,读体会。

卡2:“爸爸在南沙......不要惹妈妈生气。”

交流,读体会。

2、小结:为了......虽然爱花......但还是......真是个懂事的小女孩啊!

3、与小女孩对话的还有一个我,我们来读一读我说的话。

读句子,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11自然段。

1、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也深深打动了我。齐读11自然段。

2、你是从哪里感受到我被打动的?

引导学生体会“我买了一盆月季花送给小女孩。”

“我把另一盆月季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

3、师范读这一段。学生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延伸

1、出示贺卡:这是一个女孩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送给我的礼物----一张贺卡。你们猜猜是谁送的吗?它虽然很简单,有些地方甚至做得特别粗糙。但是我很喜欢,也很感动。不是因为它的样子,也不是因为她的颜色。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交流)

还有一句原话:妈妈,我没有钱买礼物,但这是我亲手做的,意义不一样。

2、你也是爸爸妈妈的孩子,那你会做些什么呢?

3、学到这,我们再来读读课题,这时,你又有什么体会呢?

(花瓣飘香)

(关心妈妈的小女孩就像那花瓣飘着淡淡的清香)

篇36: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步、全”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让学生懂得爱家人,学会付出爱,感受亲人的爱。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和写字。

2、朗读课文,感受亲情,学会付出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词语朋友,还记得吗?”

①课件出示“和面、暖和”两个词。

学生抽读、齐读,师指出“和”多音字。

②出示“擀皮儿、美滋滋、丁零零”

学生自由读、抽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

1、“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今天是星期天,乐乐给兰兰打了个电话,他们说了什么呢?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录音

“星期天兰兰会忙什么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课,一起读课题!”

“咱们一起去看看兰兰早上忙些什么?”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谁来说说,早上兰兰忙些什么?”学生回答:“散步、叠被子”

2、指名读第1句“早上,我自己叠被子。”

“还有谁来试试这句?”指名、齐读

接着读:“第一次叠,……。”“多认真的孩子呀!什么事都想做好!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奶奶要来帮忙,兰兰怎么说的?”读句子“让我自己来,行吗?”

“叠好被子,兰兰还做了什么?”一起接着读。

3、师生合作表演

“你心理为什么美滋滋的?”“你有过美滋滋的体验吗?”

4、“让我们和奶奶一起渡过一个美滋滋的早上吧!”师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5、“时间过得很快,中午到了,中午兰兰又在忙什么呢?”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生回答

出示句子“爸爸和面,妈妈……”

学生抽读

“想去兰兰家看看吗?”出示课件画面。兰兰一家包饺子

“读读你的感受!” “饺子刚上桌……”指名读、齐读

6、课件出示“晚上,兰兰还在忙吗?”自由读

指名读“晚上……被子已经铺好了。”“被子是谁铺好的啊?”

接着读“她看看我,我笑她也笑” “兰兰笑了,她笑什么呢?”

接着再读“奶奶一边钻被窝……好暖和!”

是呀!被子暖和,心也暖和,我们的兰兰长大了。

7、学生互相表演。

虽然兰兰很忙,可她忙得很高兴,一起用高兴的心情读读“今天我很忙!”

三、学写生字

①学的生字朋友还记得吗?齐读,注意多音字

②学写“步、全”

篇37: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读8个字,其中有1个多音字“和”。

情感目标:

能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感受“我”参加家务劳动的乐趣,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听。

能力目标:

主动学习自学课文,自己找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的过程。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感受“我”参加家务劳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

感受“我”参加家务劳动的乐趣,并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自己是怎么过星期天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星期天你们都去干什么了,忙吗?(学生结合自己过星期天的经历说一说。)

下面这位小朋友,让我们看看他星期天都干些什么呢?那我们就一起去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指导自学。

1、看课题:看看课题的写法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序号的右上角有“”的是略读课文,凭大家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能力,能够自己读懂它,并能独立完成课后习题。

2、复习学习步骤。

(1)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序,读词。

(2)带着课后问题读课文,解决问题。

三、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后标上自然段的序号,并自查生字。

同桌查词(生字带音节)

饺子剥皮擀皮乒乓

小肉丸儿(注意儿化)

肉馅品尝和面铺床(读准多音字“和”和“铺”的音)

2、默读课文,思考:今天我都忙了些什么?(可以在课文上标画)

3、汇报思考结果。

四、质疑解疑。

1、“遛弯” 、“小鸟” 、“擀皮” 、“放馅” 、“小肉丸” 、“香味” 、“被窝”、“找我玩”等词语要儿化。

2、读读课文“奶奶一看被窝已经铺好了,看看我,我笑她也笑。”

3、想想当时奶奶的心情,读读“奶奶一边钻被窝,一边说:“真好!真好!”

4、带着这样的心情,你怎样读课文。教师指导。

5、“让我自己来,我行。”(结合生活实际想像)

6、“对不起,今天我很忙。”(一半道歉,一半自豪。)

五、拓展延伸。

你的星期天忙吗?快乐吗?说给大家听听。(小组内说,大家评议,选出发言人。)(困)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第一次学习了略读课文,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学的.吗?我们凭借以前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自己学会了这篇课文,真是了不起。以后我们再遇到这样的文章,就可以应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学。

板书设计:

今天我很忙

早上自己叠被、陪奶奶遛弯。

中午全家人包饺子;

午睡后全家人合作砸核桃、炸核桃吃;

晚上全家人一起看电视、帮奶奶铺床、陪奶奶睡觉

课后反思: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也很乐意把自己周末所作的事情向大家说一说。我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写法叙述自己的一天,学生很乐意接受,无形中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篇38: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学写“步、全”两个字,认识偏旁“止”字部;

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亲情,懂得爱家人、学会付出自己的爱,体悟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本课生字,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感受亲情,懂得爱家人,学会付出自己的爱并体悟劳动的快乐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CAI课件字、词卡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情境导入。

1、复习巩固词语。

2、通过读课文,我们还知道:今天是星期天,乐了给兰兰打了一个电话。

他们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来听一听。观看CAI动画。

星期天,兰兰会忙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五课,齐读课题。

二、朗读感悟,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早上,兰兰在忙什么?

2、早上,兰兰先忙着叠被子。她是怎么叠的?再读课文。

你们平时都叠过被子吗?试着做一做。

兰兰是第一次叠,她是怎么叠的?指导朗读“第一次叠,叠得很慢慢。”

3、奶奶过来帮忙,兰兰是怎么说的?指导朗读“让我自己来,行吗?”

4、兰兰自己叠被子,多能干!齐读前三句。

5、叠好被子,兰兰陪奶奶散步。接着往下读!

(师生表演散步时的情景:师演兰兰,一生演奶奶,其他学生演花儿、小树和小鸟。)

我陪奶奶散步,你们在做什么?出示填空句,引答填空。

看见我陪奶奶散步,你们为什么这么做?指导朗读“一路上”一句。

听到你们的夸奖,猜一猜,我心里想什么呢?理解“美滋滋”。

6、小结:让我们和兰兰一起度过忙碌又快乐的早上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时间过得真快,中午到了,兰兰在干什么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中午,全家人都在包饺子呢!师引读句群。

3、喜欢包饺子吗?走,看看兰兰家是怎么包饺子的。观看录像。

4、小组活动:表演包饺子。

5、吃上自己包的饺子,会是什么感觉?指导朗读“饺子刚上桌”一句。

6、小结:兰兰忙得团团转,吃上自己包的饺子,真鲜哪!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到了晚上,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了,星星也出来了。奶奶睡得早,她一看被子已经铺好了,谁铺的?

2、出示句子“她一看,被子已经铺好了,她看看我,我笑,她也笑”。

①自由读。

②看着兰兰铺好的被子,奶奶为什么笑?有这么乖的孙女,所以奶奶笑了。

③兰兰悄悄地给奶奶铺好了被子,心里——很高兴,所以兰兰笑了。

④齐读句子。

3、奶奶一边钻被窝,一边说——指导朗读“好暖和”。

4、小结:原来,晚上兰兰还忙着帮奶奶铺被子,奶奶可高兴了,直说“好暖和”。

(四)分角色朗读五、六自然段。

1、同位份角色朗读。

2、师生分角色朗读。

三、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1、兰兰今天真得很忙,却忙得很快乐。再读课题。

2、我们和兰兰一样大,你也有很忙的时候吗?你忙些什么呢?想一想,把你忙些什么告诉小伙伴。

四、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师出示所有生字和要求会认字的卡片,全班齐读。

2、CAI出示“步、全”两个字,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CAI演示“步”字的变更,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会意字。

3、认识“止”字部,学生书空练习“止”字部和“步”字。

4、师范写“步”字。引导学生观察“全”字的书写要领。

5、学生练习写字。

板书设计:

今天我很忙

叠被子

早上美滋滋

散步步

中午包饺子真鲜哪

晚上铺被子好暖和

篇39: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并学习这种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图片、童年故事。

2、生字、新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

2、过渡: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同学们想知道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

3、李四光简介(结合课后的资料袋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李四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各自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情况。

(1)认生字: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2)指导生字书写: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应该怎样写。

(3)教师点拨下面的词语。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3、教师播放课文范读,学生听读,思考: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三、自由朗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作业设计

1、教师点击课件,学生随堂完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巩固新词,朗读课文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2、分组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受体悟

1、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一起前往现场,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请大家自学第二自然段,要求如下: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

(2)李四光和伙伴们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3)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这是为什么?

2、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是怎么问的?老师是怎样回答的?李四光听后是怎么想的?同桌之间对问对答。

引导学生思考:听了老师的回答,李四光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3、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最后这个疑问得到解决吗?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交流: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巨石之谜的?

教师主要引导: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适度拓展

1、总结: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的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保持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追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

2、我们知道李四光和大石头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知识?

篇40: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三、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篇41: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学重点:

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育训练点:

1.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自主预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我们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读了这个课题,你发现了什么?(课题上有一个引号。)

2.对,为什么要给它加上一个引号呢?(因为它是爸爸说的话。)

3.能把课文里的这句话读一读吗?(“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4.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坚定)

二、体会坚定。

自读课文,看看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到了爸爸的坚定?

1.(多媒体出示)“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你觉得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坚定、斩钉截铁)

(2)再来看看这句话,你可以从哪儿体会到爸爸的坚定?

(必须、感叹号)

(3)指名读,齐读。

2.(多媒体出示)“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1)了解一下这个背景:这是爸爸的解释,为什么要把这条鱼放掉,爸爸说得从容而又如此坚定。

(2)练习读。重点强调“现在”、“还有”。

3.(多媒体出示)“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1)没有理由,必须遵守规定。联系“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理解这句话。练习读。

4.把三句话连起来对比读,再次体会坚定。

三、体会鱼大

1.爸爸如此坚定,目的就是一个,就是让(汤姆把这条鱼放掉。)

不就是一条鱼吗?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吗?

(这是一条大鲈鱼)

2.鲈鱼,说到鲈鱼,我就想起了一首诗,《江上渔者》。鲈鱼的味道是那么鲜美,难怪汤姆舍不得放掉。更何况这是一条(大鲈鱼)

3.这是一条大鲈鱼,从课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多媒体出示)

突然,汤姆觉察到水下有动静,鱼竿弯成了弧形。

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大鲈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向湖心。

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鲈鱼。

4.指名读,齐读

5.放?不放?

6.是呀,这么大的鲈鱼,味道一定异常鲜美,这是我钓上来的!然而,爸爸却说:(“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7.汤姆舍得吗?(不舍得。)

四、朗读感悟

1.同学们,阅读文章就是让自己的情感不断贴近文本、贴近文中人物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2至11自然段,这里讲述了汤姆钓大鲈鱼、放掉大鲈鱼的过程,这里有一段这对父子的对话。

2.同桌合作读,指名读。

3.要走进一个人物,就是要听其言,观其行,才能知其心。除了课文里写的,这里还蕴含了一些潜台词,能把你读出来的潜台词加进去吗?

五、合作讨论,指名读。

1.从爸爸坚定的语气中,从爸爸斩钉截铁的语气中,汤姆(引读——知道已经)

(多媒体出示)

他只好……这么大的鲈鱼了。……这么大的鱼。

2.指名读。(从你的朗读,我听到了一丝遗憾。不舍……)

3.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

(多媒体出示):“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4、这似乎更加让人遗憾了,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

六、迁移明理

1.同学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之中,我们有的时候也需要这一份坚定,比如,

(多媒体出示)

当你看到有人在学校的花圃里摘花的时候,你应该( )的对他说:_____。

当我看到( )的时候,我就( )对他说:_____。

2.让我们也坚守这份“坚定”,去收获更大的“鱼”,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一些大鱼的时候,我们也能坚定地对自己说(齐读课题)。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二、复述课文。

1.简要复述

2.详细复述

三、思考。

1.结合文中的语句初步认识一些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练习运用这些描写方法。

板书设计: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惊喜赞赏

不情愿反对

无可奈何

(自觉)遵守规定

篇42: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觉遵守法规。

知识目标: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

能力目标: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小女孩是怎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新加坡街头见闻》

①什么是见闻?所见所闻?

②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估计:看到什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新加坡在哪?那什么样?

对策:你对新加坡有什么了解?

新加坡人口有400多万,大约七成是华人,两成马来人,剩下一成是印度裔及欧亚裔、英语是主要语言,大约有60个小岛组成,是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上面的问题,默读课文思考

交流:作者在新加坡见到了什么?(板书:见小女孩)

(一个穿着普通的小女孩,正站在路口斑马线的红灯前,一动也不动地等待着。此刻周围既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而她只打了一把很小的雨伞,任凭大雨把衣衫打湿打透,直到红灯灭,绿灯亮起来,才慢慢地沿着斑马线穿过路口。)找得很准,愿意读读吗?

2、当时是什么情景?

此刻周围既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

3、如果是你走在马路上,遇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样去做?

生自由谈估计:跑过马路

4、师:可是这位小女孩在这样的天气里,却等到绿灯亮了才穿过马路。

5、师:在咱们的周围你遇到过像小女孩这样的人吗?

小结:是呀!像这样的事在我们的周围很少见,

出示:我被这一切打动了,紧走了几步,超过小女孩,转身看她一眼。

我被什么打动了,为什么会被打动,为什么会做出这些反应?

生自由谈。

6、当时作者是怎样想的?

7、那应该怎么读呢?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过渡:“我”在街头见到的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小女孩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9、那“我”又听到了什么呢?

在我和吴小姐的对话中。谁愿意和老师配合读读。

出示:

“既然红灯亮着,怎么可以跑过路口去呢?”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让我们这样做。”

10、请你认真读读这两句话,从中你能体会出什么?从哪知道的?

也就是说,小女孩的做法在我看来很难想像,而在吴小姐看来却是……

新加坡人都会这样做。

11、同学们,新加坡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只是小女孩一个人吗?你从哪还知道了什么?

“新加坡的城市交通管理得好,人们能够自觉地遵守法规。”

这是别人在“我”去新加坡之前,告诉我的。

12、现在,通过我的所见雨中的小女孩和听吴小姐所言。你觉得新加坡的交通能够管理得好,关键在哪?

13、那现在你知道“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了吗?

过渡:这就是在新加坡的见闻。其实作者除了见闻之外,他还有所感。

出示: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

14、请你认真的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认为怎样才是一个文明人呢?

引导:应该是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自觉遵守法规,成为别人的榜样。

你打算怎样成为一个文明的学生呢?

2、同学们,新加坡的人民,上至古稀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童,他们能够自觉地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所以他们的国家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3、师介绍:在新加坡,进清真寺要脱鞋。在一些人家里,进屋也要脱鞋。由于过去受英国的影响,新加坡已经西方化。但当地人仍然保留了许多民族的传统习惯,所以,打招呼的方式都各有不同,最通常的是人们见面时握手,对于东方人可以轻轻鞠一躬。

板书设计:

新加坡街头见闻

见小女孩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人

闻新加坡人

篇4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3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狼是功臣、鹿是祸首”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18课《狼和鹿》,请大家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问:在你的印象中,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一般来说,狼和鹿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课文说的也是狼吃了鹿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读生字情况

2、指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有那些不理解的地方?

(三)精读感悟课文

交流问题,抓住“为什么把狼称为功臣?”

1、快速浏览课文,画出写狼是功臣的原因的句子。

a)指读画出的句子。想一想狼是那几方面的功臣?

b)狼是森林的功臣。

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课文中哪些地方说鹿群发展得太快?哪些句段写了森林被糟蹋得这么惨?认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段,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从“鹿的王国”、“很快”、“十万只”等词语看出鹿发展得太快、数量多。

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从“一切”、“饥饿”、“吃光”等词语中看出鹿太饿了。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从“着了火”、“消退”、“枯黄在蔓延”等看出森林很惨。

3、想象这时候的森林有多惨。指导读。

c)狼是鹿群的功臣。

狼不但是森林的功臣,还是鹿群的功臣。(指生读原因)

鹿不仅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还有更大的灾难降临了,认真读读相关的句段。画出哪些词句可看出传染病的可怕。(生交流)

d)、齐读第四自然段,再次记住“狼是功臣,鹿是祸首”这个道理。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有一个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交给大家来完成,看到被糟蹋得如此惨的森林,政府决定让这个森林焕然一新,重新恢复到一百多年前那美丽的森林,你准备怎样来完成这个任务?(种花草、放上鹿、狼等动物)

面对如此美丽的森林,齐读。

(五)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狼不只是个大坏蛋,还是个功臣。而美丽可爱的鹿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却成了祸首,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祸首?正是因为人们没认识到这一点,才造成了森林被破坏,鹿群自身也毁灭了这样的严重后果。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世界要和谐,万物就得保持一个平衡,狼和鹿这个故事说的就是关于生态平衡的例子。只有生态平衡了,世界才能和谐发展。

四、教学结束:

作业

1、小练笔:

如果狼多了,鹿少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2、搜集关于人们因破坏生态平衡而受到惩罚的例子。

篇44: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二类字只识不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30课《狼何鹿》。(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说说狼和鹿之间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3、过度:课文中的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会怎么样?请自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贪婪哀嚎提防狩猎青烟袅袅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语

葱绿、捕杀、灾难、下毒手、生机勃勃

枯黄、功臣、威胁、传染病、生儿育女

(2)出示句子,读准多音字

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人们特意保护的鹿,倒成了“大坏蛋”。

(3)理解词语:

贪婪哀嚎提防狩猎青烟袅袅

(4)指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每个自然段将了什么?

(三)学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三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2、交流。

3、出示插图。

(1)第一幅: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描写这个画面的?交流。

(2)第二幅:课文中哪些语句又是描写这个画面的呢?

(3)同样的森林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请你结合课本上的文字来谈谈凯巴伯森林前后的变化。

交流:森林、鹿、狼。

4、啊,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小鹿嬉戏,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而如今的凯巴伯森林却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美丽可爱的鹿在一只只死去。

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请你找到刚才那两段话,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分读。

5、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请你仔细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第二幅插图该怎么画?

交流

6、现在你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吗?请你用几句话概括地说一下。

填空:在森林中,狼是鹿的天敌,于是人们( )狼,( )了鹿,使得鹿群( ),造成了森林的和鹿群自身的( )。

7、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老师这儿现在有三顶“帽子”要你戴“功臣”、“大坏蛋”、“自由王国”。

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一下这些“帽子”该戴在哪儿?为什么?

(四)延伸明理。

1、课上到这儿,老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编者叔叔把这样一个故事放到课本中来,目的是什么呢?

2、现在有人想在凯巴伯森林入口处竖一块警示牌,你认为该在上面写些什么?

3、质疑。

篇45: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评画讨论的过程中,感受画中的丰富想像力,体会孩子们的善良、正直,受到关爱别人、关心环境的美好心灵感染。

4、参与绘画比赛,在说“画”中,练习想像,渗透人文关怀。

教学重点:

在朗读、评画中感受画中的丰富想像力,体会孩子们的善良、正直,受到关爱别人、关心环境的美好心灵感染。

教学难点:

想象画的内容,感受孩子们的善良、正直,对“参赛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教具准备:

xxxx。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理念:

1、突出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语言文字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2、发挥语文教育的熏陶作用,注意挖掘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参加过绘画比赛吗?今天我们以评委的身份去参加一场比赛。

(学生读课文)

[环节意图]创设情景,转换学生的身份。

二、新授课:

(一)朗读课文

1、小组内朗读,互相检查读音。

2、出示词语,指名带读。

绘画金灿灿宫殿清澈强盗金箍棒打滚儿

[环节意图]读准字音,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3、理解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人一组,分配好角色后练习朗读。教师参与朗读,进行个别指导。

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让我们听听参赛的小选手是怎么介绍自己的作品的?

[环节意图]指导朗读,体会介绍作品的顺序。

(二)展开评价,形成科学的评价观

1、听了他们的介绍,你认为谁的画该得第一名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全班展开讨论)

[环节意图]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教师从发言中掌握学生评价的标准。

2、刘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建议有些为难,到底采用谁的意见可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咱们来制定一个方案吧!

(或以不同标准评出单方面,或评出并列第一)

全班根据方案进行评选

[环节意图]培养正确的评价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为你最喜欢的一幅画起个名字吧!(板书作品名称,依评选结果对号入座)

[环节意图]发散学生思维,利用思维的变通性增强创新意识。

三、拓展:

你想画什么?

像参赛的选手一样讲一讲你这幅画的内容。

[环节意图]

四、作业:

画一幅画,把它介绍给自己的家长。听听他们的'评价。

五、板书设计:

谁该得第一

课后反思:学生在朗读上没有困难,在分析谁该得第一时,每个孩子都能发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篇46: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方式来认读生字。

2、运用分角色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课文,领会课文大意。

3、在评画讨论的过程中,感受画中的丰富想象力,体会孩子们的善良、正直,受到关爱别人,关心环境的美好心灵感染。

4、参与绘画比赛,在说“画”中,练习想象,渗透人文关怀。

5、渗透口语交际的训练。

教学重点:

在朗读、评画中,感受画中的丰富想象力,体会孩子们的善良、正直,受到关爱别人、关心环境的美好心灵感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前几天,老师参加了一个班的绘画比赛。今天我带来了其中的几幅作品,你们看出示课件:四幅图莹莹画了一座金灿灿的宫殿;兵兵画了一条清澈的小河;扬扬画了一对大翅膀;明明画了一把大锯,锯上满是尖尖的齿。他们为什么画这些画呢?我看不明白。我们打开课本,看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新授课。

1、师:在学习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怎么办?查字典、查书、问老师请你打开书,轻声读一遍课文,把字音读准确。

生读。

2、师:读完了课文,你找到答案了吗?那课文中他们是怎样向老师解释的呢?请你默读课文的3—6自然段,把同学们说的话用直线画下来。

3、师:谁愿意替文中的小朋友讲讲自己的画?指导生用书上的语言回答,当学生说完画的内容后,师回答:哦,我懂了。

师:他读得准确吗?谁再读读?

正音:我们看电视里拿着金箍棒的是谁?(孙悟空)叫孙?空!认读字表里没有,又拿不准的字怎么办?

生:查字典(悟wù)。

师:这也是一种认识字音的方法。

4、师:哦,同学们,我懂了,我全懂了。谢谢你们!可是,同学们画得都是那么漂亮,想象得都是那么美妙,到底谁的画该得第一呢?

板书课题

(师用文中的语言回答,引导学生回归课文,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5、师点评:宫殿———象征善良;大翅膀———象征正直;小河———象征关心环境;大锯———象征着关心他人。

师适时板书:献出爱心

6、师:这几个小朋友的想象力是那么的丰富,他们有的想到了童话故事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有的想到了小动物,有的想到了动画片里的黑猫警长,还有的想到了孙悟空。这四个小朋友都献出了自己美好的心愿,如果让你也像他们一样,带着一份爱心去参加绘画比赛,你想画些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A、请你自己静静地想一想。如果“我”参加绘画比赛,我想画……出示课件:如果我参加绘画比赛,我想画……要求:说的时候要说明白“我”要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B、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我们大家说一说?说的时候要做到声音洪亮,把意思表达完整。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你的看法。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这几位小朋友的作品,并且对这些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也从这些画中感受到了他们那颗善良的心。通过学习课文,你们一定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当我们遇到读不准字音的字时,可以请字典朋友来帮忙;当你读不明白的时候,还可以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去理解。希望你们多读书,与书交朋友。

板书设计:

20、谁该得第一

献出爱心

篇47: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猫》

教学目标

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挂图。

2.认识猫。

(家猫、波斯猫)

3.学生介绍猫。

4.师予以师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5.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学习生字词

(一)自学生字词后出示生字卡读、记。

(二)形近字练习。

虑()稿( )要( )

虚()搞( )耍( )

三、学习课文

(一)理清条理

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希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

(喜欢、喜爱)

(4)大家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五、小结

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思考·练习第1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巩固词语。

忧虑呼唤 抓痒 遭殃 责打 生气勃勃

2.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3.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大了的猫。

二、讲读第1—3自然段

1.讲读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找一试,用画出来。

学生汇报。(师相机辅导)

(3)师肯定引导:对,大家一起读一读句子,注意要读出猫的古怪来。

(又老实又贪玩)

继续汇报。

(4)师引导:说得对,现在大家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5)解词:谁来说说“尽职”与“屏息凝视”的意思。

“尽职”指尽到责任。

理解“屏息凝视”的站起来说一说再做一做。

一生讲并演示以加深理解小猫的尽职。

“屏息凝视”:指控制呼吸并专注地看。

(6)现在根据老师提供的练习来说一说猫的古怪性格。

大花猫的性格真古怪,它又又 又。

(7)师相机板书

(8)这样的猫,大家喜欢么?喜欢的站起来读一读。

2.自读第2自然段。

(1)刚才大家学了第一自然段,谁知道老师是抓住哪一句话来讲的?(第一句话)

(2)现在我们自学时也要抓住重要的词、句来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分钟自学,讨论)

(3)评讲:读懂第二自然段的举手。

学生汇报。

归纳引导:文中的“几朵小梅花”能否改成“几个小脚印”?(不能,“几朵小梅花”写出了老舍先生对大花猫的喜爱之情。)

师归纳引导:大家说得对,这高兴与不高兴变成反义词怎么说?

高兴──生气

师:这高兴与生气时的表现也是猫的性格,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这只大花猫的性格有什么特点?(古怪)

(4)对,大家把这只古怪的大花猫读一读。

(5)这只古怪的大花猫给你什么印象?说一说。

这是一只(古怪、可爱)的大花猫。

3.独立学第3自然段。

(1)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迁移独立学第3自然段。

(2)师检查辅导;

①找也一对反义词。

(害怕)──(勇猛)

②把体现害怕与勇猛的句子读一读。

③这害怕与勇猛也是大花猫(古怪)性格的表现。

篇48: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初步了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课前调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课堂展示,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提炼,提升学生的桂林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先看看山吧。著名的五岳是各具特点,还有天下第一山——黄山、难识真面目的庐山等座座都令人流连忘返;再看看水,浩浩荡荡、滚滚东流的第一大河长江,中华民族的摇蓝黄河振撼人心,秀美的西湖,明镜般的天池又让人心旷神怡。正是这样的山山水水将祖国大地装典得格外美丽。(课件展示1)

在祖国众多美景中有一处非常特别,她的山水极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她以雄奇秀逸的丰采,使每一位到这游览的人的心灵受到触动,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最美好的语赞美她,讴歌她。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诗,我给大家读读:诸峰如笋拔垢起,碧玉含翠竖云端。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在老师的描述中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著名的风景区了吗?(板书:桂林山水)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桂林山水》,共同去领略那儿的独特景象。

二、新授

第一部分:了解桂林的地理位置、历史、名称由来。

1、既然我们要去桂林游玩,首先就要了解一些桂林的基本情况。请同学们打开课前老师发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上的这段话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先请大家:

(1)读一读这段文字

(2)指一指:地图中桂林的位置

(3)算一算:桂林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2001+214-1=2214年

(4)说一说:桂林名称的由来

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互相讨论。

2、学生回答,老师相应补充:

(1)请学生来指图。(评价)能不能再给大家说说桂林在哪个自治区,在什么方位?

(2)桂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她不仅是驰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从古至今还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云集在此,所以又有“文化城”的美称。早在1982年就成为了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3)大家想象一下,金秋时节,在郁郁葱葱的桂树掩映下的桂林,不时飘来阵阵桂花的香气,真是令人心醉呀!

3、过渡:同学们桂林的名字美,她的风景更美!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称赞“桂林山水甲天下”。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评价)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桂林山水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呢?

第二部分:感觉桂林秀山、清水、奇洞的景色(教学重点)

1、请同学们打开书P115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正是独具特色的秀山、清水、奇洞构成的锦绣画卷使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2、那么,桂林的山究竟是如何秀美?水是怎么清澈?洞又有多奇特呢?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好的。课前我们班同学已经分成了三大组,每一组围绕一个主题,按照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纲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学习。现在就要请三组同学分别来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了。比一比,哪一组介绍的最好。

(1)我们就按照顺序,首先请第一组来介绍山。

师总结:好,让我们用掌声感谢第一组的介绍。现在我明白了“诸峰如笋拔地起,碧玉含翠竖云端”的含义了。桂林的山真是神姿仙态,婀娜秀丽啊!

(2)接着请第二组同学给我们介绍水。

师总结:同样也用掌声感谢第二组的介绍。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他们在介绍漓江的水时仍离不开讲桂林的山,是吗?其实这正是桂林山水的独特之处,秀山围绕着清水,清水倒映着秀山,山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所以才会形成“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的奇观!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诗句,来体会它的含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五、课后活动。

同学们,桂林的山水如此美丽,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桂林人民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资源,每年都要隆重举办“山水旅游节”,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篇49: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7个生字:“洛、杉、矾、墅、卢、辗、篱”。积累“竹篱茅舍、高堂华屋、辗转数地”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富翁和热拉尔所说的话。能根据提示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3、初步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真正的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家

说说你的家。

2、出示:家,

有时在竹篱茅舍,

有时在高堂华屋,

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

3、出示课题:家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两个真实的故事。板书:故事

2、出示富翁和热拉尔说的话,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他们俩为什么这么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

三、学习生字词语

洛杉矾:这是美国西部的城市。

卢旺达:位于非洲中东部的内陆国家。十多年前,非洲小国卢旺达发生了持续三个多月的种族灭绝大屠 杀。先后有100万人被杀,100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课文中写的故事就发生在卢旺达内乱期间。

别墅:独幢,占地面积比较大,那里可能是绿树成阴,可能有高大的厅堂,装饰得精美华丽的屋子。我们把它称为——“高堂华屋”。板书:高堂华屋

竹篱茅舍:用竹子搭的篱笆,用茅草盖的屋顶。形容房子非常简陋。

辗转数地:就是到过很多的地方。

四、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个故事。

1、出示课文第一节的内容。

2、富翁住的是别墅,人住在里面会感到怎么样?

3、富翁为什么那么说呢?仅仅是因为喝醉了吗?轻声读读第二节,从中找原因。

4、课文的第一节先写了一个故事,第二节是作者对这个故事发表的一些看法、感受,这就是议论。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事情的原因。

5、当我们理解了富翁的感受之后,再读第一一节,读出感受。

6、出示:家,

有时在竹篱茅舍,

有时在高堂华屋,

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

(二)学习第二个故事。

1、出示课文第三节。

2、自由读,思考:在战争中,热拉尔失去了什么?

3、再读,思考:热拉尔“悲”的是,他“喜”的是。

4、热拉尔终于又找到了女儿,从此以后,他们父女俩又可以在一起怎样?

5、用上“绝望辗转数地悲喜交集”,讲一讲热拉尔的故事。

五、拓展激情

出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

独在异乡为异容,每逢佳节倍恩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恩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篇50: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设计理念

“教材只是个例子”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并学会用“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习伊索寓言,并且迁移运用这种方法,为《蚂蚁和屎壳郎》编写寓意,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让学生初步掌握学寓言的方法,从而打开学寓言的一扇大门。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掌握“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好三则寓言的寓意。

2、通过故事与寓意之间的比较回读、仔细品味,体味寓言中蕴含的寓意,尝试为《蚂蚁和屎壳郎》这则伊索寓言编写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梳理归纳

1、屏幕阅读《伊索寓言》相关背景资料,汇报交流:得到了哪些信息?及时总结。

2、引入课题。

3、自由朗读,整体感体课文,要求:读准、读通三则寓言故事。

4、汇报读书后的感受,随机归纳梳理。

预计学生会汇报

(1)故事内容简说。

(2)对角色的评价。

(3)对寓意的个性理解。

过渡语:读了这测寓言,大家已经基本了解了故事内容,但这还不够,学寓言,不仅要读懂内容,还要理解寓意。

(二)找准寓意,初步理解

1、快速默读寓言故事,把寓言中表明寓意的相关语句划出来。

2、交流汇总投影出示三句寓意:都在文末,点睛之笔(精练、概括)。

3、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寓意、提提问题。(提醒:抓关键词)

过渡:这些语句都表达了几则寓言的寓意,请同学们把这几句话放回文中,用心默读思考:寓意是怎么从故事中得出来的?试着找找故事与寓意的联系。

(三)抓住联系,深入体悟

1、默读第一则《狐狸和葡萄》,自主找故事与寓意之间的联系。

2、指名读故事,齐读寓意,反馈交流。

3、教师随机小结点拨。

4、小结方法: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寓意是怎样与故事联系起来的?

5、齐读寓意,强化感知。

6、自主尝试,运用方法学《牧童与狼》、《蝉和狐狸》。

7、反馈交流,随机点拔,发现、梳理后两则寓言的故事和寓意的有机联系。

8、再次小结方法,读寓意。(寓意是紧密联系故事,从故事中精心提炼出来的,与故事密不可分、水乳交融)

9。教师出示从另一个角度提炼的《蝉和狐狸》的寓意:“一个居心不良的人,不管用多少花言巧语来掩饰自己的阴谋,总有一天会被人识破的。”

请学生运用方法评议。

过渡:《伊索寓言》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得出道理的,在语言的最后用依据精练的话点名寓意。这是伊索寓言的特点。

(四)迁移方法,尝试概括寓意

1、为从《蚂蚁与屎壳郎》写寓意。

2、交流、评比优化

3、教师出示下水文,师生评议。

(五)作业

运用抓联系的方法,拓展读《伊索寓言》

敢于挑战,尝试个性化理解寓言故事

篇51: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小虾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词语,体会作者对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

2、能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如何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细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段话,在全班交流。

画虾——说虾——论虾——爱虾

教学准备:

准备有关虾的资料,学生熟读课文,处学业本课的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初步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二、导入新课:

我了解到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欢的的小动物给大家介绍一下呢?(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小虾,你们想了解小虾吗?那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这位新朋友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文,并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生字、词。(老师在文中选词,学生读……)

3、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

4、你觉得小虾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小虾很——(有趣)(脾气不好)?

指导朗读:有的稍带点灰黑色,……

根据学生回答的顺序来学习:

小虾真有趣:从哪感受到小虾真有趣的?(吃东西时的动作、吃饱了时候的神态、动作……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小虾脾气不好:从哪感受到小虾脾不好的?(生气时、搏斗时的动作、神态……)

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1、小虾仁是什么样子的?

才长大的小虾:通体透明

千年虾:灰黑、长青苔

2、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1、打出中心句。

2、是如何一句一句写具体的?

吃食有趣,非常小心

脾气不好,打架凶猛

3、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一段话,把话力求写具体。

三、作业:

要求学生画虾。

篇52: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礼物吗?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你在什么时候收到过亲人送的什么礼物?(学生交流)

2、师小结:当你过生日时,当你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家人都会满怀关爱和期盼地送上一份礼物。这些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冬冬也和你们一样,收到过很多亲人的礼物。她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小诗,题目就是《礼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小作者收到了什么礼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正确流利,困难的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评,然后再读课文。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听。

(三)、再读课文,初步体验。

1、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分小组合作解决,筛选出难解之疑。

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四)、品读课文,体会发现。

1、读一读:

(1)自由读文,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2)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班级“朗读能手”。

2、说一说:

(1)“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亲人期盼什么?你能替小作者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送上几句祝福的话吗?

(2)为什么把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的礼物比喻成“春雨绵绵”,不比喻成夏雨或秋雨呢?

(3)、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亲人的关爱之情。

(4)你觉得家人对你还会期待些什么?

3、背一背:

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评选“背诵能手”。

(五)、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师:人们常说:“礼轻情意重。”小小的礼物寄托着厚重的.情意。请你回忆亲人们平日里对你的关爱,回忆收到过的礼物,想想有什么感受?

2、师生交流。

3、让我们仿照课文1—4自然段作诗。

4、自己练说,小组内说,指名说,教师相机指导。

5、学生自由作诗。

6、评选班级“小诗人”。

(六)、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任选以下两项作业内容,独立完成。

1、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读一读,背一背诗歌。

3、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篇53: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2、理清段落结构,能将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4、学会本课9个生字。

[学习重点]

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体会“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

[课前准备]

录像带生字卡片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学习新课之前,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2、播放《渴望》片断。

3、学生谈观后感想。

4、师:文中的孩子是怎样上学的呢?(出示课题:山沟里的孩子)

二、检查预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语句流畅。不容易读好的语句做上记号,多读几遍。)(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互读正字音。(生字词、不容易读好的地方)

3、指名读文。(个人读,小组读)

(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订正生字的读音,激发起学生思维积极参与。)

三、自主感悟,小组讨论

1、师:那么,山沟里的孩子每天是怎样上学的?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再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

2、学生自读自悟,圈点批注。

(习惯好,终身受益。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动笔标记,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小组合作学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3、小组代表发言。

4、师:这些问题相信大家只要再课文多读几遍,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书的体会和存在的问题,,解决了相对简单的问题,学生也对课文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这样在全班的交流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会是相对深刻的,对课文的认识也是相对全面的。学生的学习也就有了层次,有了深度。)

四、识记生字

1、师:下面,我来考考大家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互相提醒)

3、师示范:罩、匙、貌、勤的写法。

4、生在本子上书写。(一个写一个,师巡视)

(把识字过程放在合作、自主、探究的气氛中,学生互教互学,合作交流。全班只解决难记的几个字,提醒学生生字的学习不忘方法,允许学生识字的方法五花八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

五、课后延伸。

word该篇DOC格式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53篇)范文,共有7654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53篇)下载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53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86956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