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方案 >

小班律动游戏教案(新版多篇)

发布时间:2023-06-28 10:31:58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导读:小班律动游戏教案(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班律动游戏教案(新版多篇)

小班公开课律动教案 篇一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

2、用手表现各种不同的物体和动作。

3、尝试创编新歌词。

二、活动准备

1、雨点、雨伞、太阳、蝴蝶、山、蜘蛛、小船、枕头的小图片

2、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教师用手来模仿小动物。

(教师将两手指相对做出小鸡的尖嘴巴)师:叽叽叽,你们好!

(教师将两手心朝内撑开做小猫状)师:喵喵喵,你们好!

师:刚才,我用小手做出谁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学看。(幼儿跟随教师用手模仿小动物)

师:小手还能做出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歌曲的名字叫《小手歌》

(二)欣赏歌曲

教师放歌曲磁带,幼儿安静欣赏音乐一遍。

师:这首歌里用两只小手做出了什么?(幼儿回忆刚才听到的歌词)当幼儿说出一种事物之后,教师就展示出相应的物体图片。(按照幼儿讲述的顺序将雨点、雨伞、太阳、蝴蝶、山、蜘蛛、小船、枕头的图片逐步展示出来,帮助幼儿更好地记住歌词内容)

(三)动作表演

1、师:怎样用手来表示“雨点”呢?(请幼儿来编动作)

教师采用“怎样用手来表示什么?”的提问形式,引导幼儿大胆用小手分别模仿雨伞、太阳、蝴蝶、山、蜘蛛、小船、枕头的形象。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3、再次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在每一段的最后六小节,教师引导幼儿用稍快的速度做动作。

(四)创编小手歌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的小手还能做出什么样子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创编出与歌曲中不一样的物体。)

幼儿做出动作后,教师把它编成歌词,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

小班舞蹈律动教案 篇二

瑶族舞曲

活动目标1、知道舞曲的名称,初步感知舞曲优美、柔和的旋律。

2、会用优美的动作跟随音乐表演。

活动准备让幼儿熟悉少数民族瑶族,跳舞唱歌的场景图片,配乐磁带《瑶族舞曲》

活动过程一、欣赏乐曲,理解乐曲的内容,找出主要音乐形象。

1、小朋友,我们今天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教师弹奏乐曲)。

2、刚才的曲子叫《瑶族舞曲》,好听吗?我们再听一遍录音,你一边听一边想,音乐中告诉我们叔叔阿姨在干什么?听完乐曲,让幼儿说一说(叔叔阿姨在跳舞……)对幼儿的想象加以评价

3、出示图片(瑶族叔叔阿姨跳舞的场面,有长鼓,芦笙,小河。树,竹楼,晚霞……),再次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听音乐。

二、组织幼儿分段欣赏乐曲。

1、弹奏第一段,要求幼儿听出音乐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引导幼儿说:这段音乐很慢,叔叔阿姨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2、听第二段音乐,要求幼儿讲出音乐的快慢。

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引导幼儿说:叔叔阿姨跳得很快,因为这段音乐是快的)。

3、让幼儿听第三段音乐,以同样的要求让幼儿边欣赏边想象,这时叔叔阿姨干什么?

4、在分段欣赏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乐曲,教师可配上语言(可以事先准备好的,也可以是加上幼儿想象讲述的内容,教师即兴组织的)。如第一段音乐可配上:“在风景优美的瑶族寨,住着许多勤劳的叔叔阿姨,这天,晚霞映红了天边,他们结束了一天愉快的劳动,来到了小河边,唱着动听的歌,跳着优美的舞”。第二段音乐可配上:“听,他们越唱越欢乐,瞧,他们越唱越有劲,啊,他们在唱歌歌唱我们的生活多美好。

三、引导幼儿在欣赏乐曲过程中熟悉它的结构。

1、要求幼儿反复欣赏音乐,开始的速度怎样?中间的速度怎样?最后的速度怎样?

2、引导幼儿欣赏第三段音乐和哪一段音乐一样?通过不断欣赏,让幼儿知道舞曲是(ABA)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四、欣赏、学习铃鼓舞,体验舞曲的优美、柔和。

1、欣赏老师的表演。(老师自编)2、幼儿徒手模仿老师的动作,用身体和手臂表现乐曲的柔美。

3、幼儿持铃鼓随音乐练习,进一步体验乐曲的优美、柔和。

小班律动游戏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一起参与南美曲风音乐律动的乐趣。

2、通过肢体、语词、道具表演熟悉特定节奏感应曲式AB。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头套、花环,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故事导入本次活动内容。

二、感受南美曲风

1、欣赏教师舞蹈表演,初步体验南美恰恰舞曲的风格。

2、幼儿自由讲述心中感受。

3、小结:恰恰舞起源于拉丁美洲,是拉丁舞的一种,它给我们的感觉是热情、奔放,很有活力,许多国家的人们都很喜欢恰恰舞。

三、肢体节奏感应曲式

1、一起欣赏《恰恰恰》音乐,教师用肢体动作表示A、B段的不同节奏。

A段(XXXXX)拍腿感应节奏

B段(0XXXXXXX|X)拍手感应节奏

间奏的部分做上下行滑奏的动作。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发现两种不同节奏。

3、幼儿与教师一起再次用肢体节奏感应曲式

四、肢体律动感应曲式

1、分段让幼儿自由创编各种肢体动作。

2、教师帮助幼儿归纳提升创编的动作,并用图例作好记录。

3、配合音乐表演律动。

五、语词感应曲式

1、A段用“一起来跳舞、来跳恰恰恰”的语词替换XXXXX节奏,

B段用“弹舌”来替换0XXXXXXX|X节奏。

2、跟随音乐边念语词边完整的表现。

六、道具表演

1、用头套、花环装扮自己,并依图例表演律动《恰恰恰》。

2、邀请伙伴或客人老师共同表演,自然结束。

小班公开课律动教案 篇四

活动背景:

孩子们在活动区非常喜欢《波点变变》这首歌,总是不停的模仿,有一天有个小朋友,拿着一个小点唱啊唱,孩子们也非常的喜欢,但是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学习模式是:模仿游戏性的学习,所以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情境,随着音乐的节奏做走和找的动作,在帮“点点”找点的过程中快速反应地做变大变小的动作。

2、根据不同的指令变化,创造性地用五官或者身体表现变大变小,变高变矮的样子。

3、锻炼快速反应,以克制能力保持造型;这个是本次活动的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学到了本领的同时幼儿能够感受到成功和快乐,其实这也是学习应该带给孩子的最终目标,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强硬的学习使孩子丧失了对学习的乐趣。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教学方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再获得知识。因此,在教学本课时,

一是要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是要创设情景,让幼儿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谈话法,示范法,游戏法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说学法:

本课主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把无目的的“动”变成音乐中有规律的“动”,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说教学过程

一。进场热身

1,游戏《泡泡变变变》。通过这样轻松的游戏让孩子愉快的开始活动给予幼儿轻松的感受

2,教师的语言有:T:泡泡变大了!泡泡变小了!宝贝们,赶紧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把!

二。出示手偶,激发幼儿活动兴趣,通过这样的形式,幼儿比较能够很快的融入到活动中,很企鹅也很容易理解。教师的重点语言有:有一位小伙伴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猜猜是谁?咦!瞧瞧我的小尾巴,看看我的长耳朵,是谁呀?(小兔子)T:我是小兔子点点,我是什么颜色的?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叫点点吗?是因为我原来身上有好多的点点。呜。.。.。.可是,他们现在不见了呜,我好伤心啊!你们愿意帮我把它找回来吗?(出示黑板上的大兔子)

三。创设情境,出示黄色波点屋的图片的。利用这样的轻松学习形式,幼儿能够很快的掌握其中的内容,重点内容有:我的点点去了哪里了呢?你们看,它去了一个很神奇的房间。(出示PPT第一张图)你们有没有看见对我的点点啊?我的点点有大点点和小点点,你们看见了吗?我的点点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对了!你们能不能帮我把点点找回来啊?可是在这个地方很不一样哦,怎么不一样?你看我的嘴巴,我看到大点点(嘴巴变大)看到小点点(嘴巴变小)(教师示范变大变小)

3,集体练习看指示牌做变大变小的动作。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形式幼儿能够很快的掌握律动的要素,能够做到玩中学,玩中做。

四、替换嘴巴变大变小的小动作。最后的这个环节是嘴巴的动作上有一个提升,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欲望。

说活动形式:活动形式轻松自然,幼儿每次做律动都会给孩子一个提升大大的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有一种闯关的感觉,增加了活动趣味性。

教学反思:

幼儿刚刚脱离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新环境里,一下子还难以适应这个集体生活,这就需要老师通过各种游戏来吸引他们,让他们喜欢上幼儿园。幼儿在《波点跳跳》活动中,玩得很开心。老师就像魔术师一样,用神奇的点点跟随着音乐节奏,带领他们做变大变小的游戏,在他们看来,老师的本领真大,由此看来,有趣的音乐游戏能吸引这些刚入园的幼儿,在课堂上可以有效的调动幼儿的气氛,使幼儿对音乐游戏产生浓烈的兴趣,喜欢上幼儿园,所以以后我们要经常开展音乐游戏这种活动,增强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小班舞蹈律动教案 篇五

《这是小兵》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能情绪饱满、动作有力、合拍地进行表演。

2、在感受歌曲特点的基础上尝试依据歌词创编动作。

3、激发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愿望。

活动准备:

初步欣赏和感知歌曲《《这是小兵》》 、红色五角星头饰若干、课件、录音机、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解放军叔叔吗?解放军叔叔们都有什么本领?他们是怎样做的?“(教师引导幼儿模仿)2、游戏”这是小兵“:

教师与幼儿头戴”军帽“,教师整队并发出口令,与幼儿一起随音乐有节奏地模仿解放军叔叔的各种动作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课件,根据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表演。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模仿表演。

教师提问:刚才小朋友们都模仿解放军叔叔做了什么动作了?(教师将歌词内容串起来引导幼儿按歌曲节奏边说歌词边表演)2)启发引导幼儿表现出歌曲特点:

教师:解放军叔叔面对敌人他们害怕吗?他们很勇敢,我们应该向解放军叔叔学习,不怕困难,做一个勇敢的孩子!那我们怎样表现他们很勇敢呢?(教师引导幼儿动作有力来表现解放军的勇敢与威武)2、创造性表现:

1)启发幼儿进行创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教师:解放军叔叔还用什么武器进行作战?他们怎样做的?(让幼儿模仿,并带领幼儿根据创编的动作进行完整表演,并引导幼儿能动作有力、精神抖擞地表现舞蹈)2)用不同形式让幼儿反复练习:如,个别表演、分男兵、女兵上前”操练",引导幼儿相互评价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兵们表现得真棒!走,咱们一起到操场上练练吧!(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小班律动游戏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感知木匠劳动程序的基础上,学习有序的创编小木匠做工、休息的工作

2、熟悉乐句,能听清音乐的变化变换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带孩子参观过木匠的工作,了解木匠工作的基本程序,认识过工具。

2、相关教学音乐、木匠做工的图片、录像

活动过程

(一)律动《我爱劳动》。调动幼儿情绪

(二)感受音乐。初步感受乐曲的节奏与结构。

感受音乐的性质

2、感受音乐的节奏

3、感受音乐的结构

(三)学习创编动作

1、导入课题,交流经验。

2、观看录像,会议木匠动作。

3、跟着音乐自由模仿木匠动作。

4、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集体模仿

5、集体跟着音乐做锯木头、刨木头、凿木头、钉木头的动作。

6、创编小木匠完工后的动作,体验其预约的情绪。

(四)完整表演律动(注意动作合拍,并能较好地表现木匠工作室的情绪)

1、第一遍提醒幼儿注意音乐变换处小木匠动作的变化

2、第二遍和小椅子合作表演,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表演情绪

小班公开课律动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能根据音乐性质的变化,较合拍地做小朋友走路和爷爷奶奶走路的动作。

2、能初步分角色进行表演。

3、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尊敬老人。

活动重点:

能根据音乐的变化,较合拍地做小朋友走路和爷爷奶奶走路的动作。

活动难点:

能初步分角色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注意观察老爷爷、老奶奶的走路姿态。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区分音乐的不同性质。

1、倾听音乐。

2、用身体动作表达对不同乐段的感受。

二、想象并创造小朋友、爷爷、奶奶的走路动作。

1、迁移生活经验,创编小朋友、爷爷、奶奶的走路动作。

2、随乐动作,并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

三、结伴表演。

1、探索如何扶爷爷奶奶走路。

2、分角色活动。部分幼儿扮小朋友,部分幼儿扮爷爷奶奶。再乐段A的伴奏下,小朋友(一拍一下)快乐地走着、游戏着。在乐段B的伴奏下,“爷爷奶奶”(两拍一下)缓慢地按音乐节拍走路,小朋友迅速上前,扶“爷爷奶奶”走路,并在音乐结束时,把“爷爷奶奶”送回座位。

3、“爷爷奶奶”用动作夸奖尊敬老人的好娃娃。

小班律动游戏教案 篇八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感应长短音,体验游戏的快乐。

2、积极参与肢体的创意造型,能伴随音乐用肢体表现长短音。

活动准备:

音乐CD,钢琴,铃鼓一个,纱巾若干条,故事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造型游戏:

做吹泡泡游戏并听铃鼓声做爆破的泡泡造型。

二、感知欣赏,在游戏中感知音乐中的长短音。

导语:今天我们要参加精灵国王的生日舞会,听!里面传出了很好听的音乐,音乐里藏着“变-变-变——”的声音,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吧!

1、倾听音乐,感应乐曲中的“短短长”。

2、节奏律动并拍手表现乐曲中的“短短长”。

3、配合肢体拍奏感应乐曲中的“短短长”。

三、情境创意

1、故事引导

今天精灵山谷来了一群可爱的、快乐的小精灵,他们准备穿越山谷去参加精灵国王的生日舞会,他们用神奇的魔法咒语和山谷中的朋友们打着招呼“你好呀~”,结果所有的东西都随着小精灵的魔法咒语,变得快乐起来。我们来一起看看,小精灵们都是怎么跟朋友打招呼的。

2、创意表现

(1)随乐学小精灵做动作

(2)围圆圈,随乐律动拍奏,肢体动作创意表现“变变变~”。

(3)律动游戏“找朋友”,并用肢体创意表现“变变变~”。

四、道具表现:

道具(纱巾)创意表现“变变变~”。

小班律动游戏教案 篇九

活动名称:

小白兔

活动目标:

1、倾听歌曲,感受曲式的简单变化,并能根据乐曲舒缓的节奏进行镜面游戏。

2、能大胆参与游戏,乐于表达自己的游戏感受。

3、体验韵律游戏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各种乐器

活动过程:

一、朗诵童谣小白兔,引入主题

二、尝试为童谣编排不同的节奏型

1、共同讨论,用什么节奏型使童谣变的与众不同。

2、筛选结果,全体共同演绎。

3、在此基础上,改变出第二种不同的节奏型。

4、全体讨论,选出适合的节奏型演绎。

5、分声部,保留一个主声部,节奏不变,其他两个声部,改为两种不同节奏的衬词,尝试合。

6、再次巩固练习三声部的融合。

三、尝试用声势代替口说的节奏

1、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声势。

2、集体讨论,用什么声势来分别表现三个声部。

3、尝试讨论结果,找出不合适的地方重新替换。

4、再次分声部展示。

5、三声部用声势进行合奏。

四、尝试用乐曲来表现

1、出示多种乐器,幼儿分组讨论适合自己声部的乐曲。

2、尝试合奏,讨论不合适的地方,改善。

3、再次合奏。

五、尝试串联,感受成功的喜悦

1、将前面的三部分,分别取一段,尝试串联。

2、发现问题,进行改善,再次演奏。

3、整理乐曲。活动效果

小班舞蹈律动教案 篇十

活动目标:

1、能合着歌词的内容,交换与朋友跳舞的动作和方位,发展合拍动作与灵敏的反应。

2、通过道具手腕学习并掌握舞蹈中方位变化。

3、体验不断变换新舞伴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会念歌曲中的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活动过程:

一、在《朋友舞》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集体念《朋友舞》中的儿歌,边念儿歌边拍手。

二、学唱歌曲。

1、倾听歌曲旋律。

2、主动将儿歌与旋律匹配,学唱歌曲。

3、变化速度唱歌,用较慢和较快的速度唱整首歌曲。

三、难点练习

1、学习在双圈队形中,用右手指出斜方位的朋友。

(每人在右手手腕上做标记,相对而立。将戴花的手指向自己面对的朋友,接着把手移向旁边的朋友,同时把身体转向斜方位。)

2、连续练习,指出斜方位的朋友。

3、教师唱歌曲第三句,幼儿做动作。

四、学跳舞蹈

1、在双圈队形中,边念儿歌编练习向前走,退着走,斜着走及绕圈走,熟悉方位变化。

2、编唱歌编跳舞,每次舞蹈中,教师注意检查方位的正确交换情况,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掌握程度。

3、有重点的练习。

4、完整舞蹈。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班律动游戏教案(新版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小班律动游戏教案(新版多篇)范文,共有677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小班律动游戏教案(新版多篇)下载
小班律动游戏教案(新版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