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方案 >

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教案(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12-18 05:20:28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寄语]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教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教案(精品多篇)

鹊桥仙 篇一

[关键词]秦现鹊桥仙 坚贞 爱情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的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在奔放豪迈的苏词影响下,苏门弟子皆以豪放词著称,而秦观,因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与多情善感的个人性格,独以婉约词见长。在他笔下。爱恨情愁,羁旅生涯,闲情逸致,无不渲染出其别样的人生感悟和独具一格的格调。《鹊桥仙・七夕》这首词就以意境新颖、婉约蕴藉而被人称道。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相传阴历七月初七这天夜晚,是分居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这个汉魏以来就流传的美丽神话,千百年来不知引起多少人的感慨啊!织女不恋荣华富贵、勇敢追求个人幸福的精神与古代中国的森严礼教是格格不入的,但奇怪的是,古板严肃地捍卫封建礼教的中国却对牛郎织女这种不合礼法的爱隋网开一面。无论是田间地头,市井勾肆,还是文人案头,牛郎织女的故事皆以不同的形式流传。而且还形成一个举国皆庆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也称乞巧节。也许是故事中男耕女织,互敬互爱的健康而自由的爱情生活,是严酷礼教下普通中国人内心的渴求?在男人可以妻妾成群、女人只能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很多男人却以不同的形式歌颂着牛郎织女的坚贞爱隋,这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七夕》词,就是众多牛女双星神话诗词中的出类拔萃者。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词: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上阕完全化用了民间神话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鹊桥相会,既是牛郎织女坚贞爱情的象征。又是他们捍卫爱情自由并取得一定胜利的标志。天上人间,不离不弃;隔河相望,无怨无悔。即或有恨,也是恨封建礼教的残酷,生生隔开了相亲相爱的伴侣;即便有怨,也是怨礼教捍卫者的无情,不顾人伦、不念人情。词人在描写佳期相会时,更多是高歌坚贞的爱情,纵然一年一相会,纵然相会很短暂,但只要两心相通,彼此相爱,“金风玉器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人间的朝秦暮楚、同床异梦、勾心斗角何其多,日日朝夕相处也不见得情浓意浓,天天同床共枕也许是各怀心事;而牛郎织女,却始终彼此守望,尽管银河迢迢无情,但有情人心中有爱就有希望,三百六十五天的煎熬,便也是风轻云淡了。苏轼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紧接着却昂扬的唱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牛郎织女若是知道这首词,只怕也该感谢苏子正写出了他们的心声。

鹊桥仙 篇二

一、形制与图式

图1中的镜器作八出菱花边形,圆钮,窄素缘。镜图上方置流云托月与星象图,下方置河流、拱桥,桥上左右两端各配置一组“一主二侍”人物相向行,人物身后云雾升腾缭绕。桥左侧一组人物中,主人头戴花冠,着大袖宽袍,正双手拢袖于胸向前款款行,主人身后两侍者身材略小,各手持仪仗羽护卫主人。桥右侧一组人物中,主人头戴卷梁通天冠,着宽袖纱袍,腰束大带,双臂前举手板,作躯体前倾拜谒状,身后有两侍者持仪仗斧、钺护卫。流云托月图下方,四只雀鸟正引颈展翅朝着拱桥方向奋飞。与此镜形构、图式相同的标本还见于河南灵宝阳平镇宋墓出土器(《中原文物》2009年第三期)、山东淄川澹庐藏镜(《山东民间藏镜》图276)、《瀚海2011年秋拍铜镜图录》第2685号拍品等。

另有一类与此器物象配置基本类同的标本见于陕西西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藏镜(图2)、湖南省博物馆藏镜(《湖南出土历代铜镜》图165)。此类镜圆形,镜图中的桥作短宽的平直状,桥上方流云间的雀鸟多为三只,并集中在一起向下方俯冲,其余流云托月图式、桥两端人物配组图式等与图1相同。在近年各地举办的拍卖会上也出现过此类拍品,如《嘉德2012春拍铜镜图录》收录器(图3)等。从宋金时期人物故事镜形制、图式的演变线索及流播地域分布特征看,此类圆形镜标本的出现与流播年代,较八出葵花边形人物镜稍晚。

二、器物定名与流播背景

上述镜图有几个显著特征值得注意:(1)镜图核心物象是“月夜过桥相会”的两组人物,其中凸显的对象是两侍从执仪仗羽拱卫的主人;(2)两组人物皆从升腾缭绕的云中走来,表明皆非凡间世俗之人;(3)图中雀鸟穿行于月下云间,均朝着“桥”所在的方向奋飞,其活动所喻示的功能意义应特有所指。

这个“月夜星空集飞鹊,月下渡桥见故人”的镜图画面,宁静、神秘、浪漫、唯美,营造了如梦似幻的朦胧氛围,它呈现的其实就是宋金时期广为流播的牛郎织女“七夕鹊桥会”故事的特定情节场景,可以以此命名此类镜为牛郎织女故事镜。

牛郎织女传说故事源远流长,《诗经・小雅・大东》中已出现了牵牛、织女故事的史影,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中亦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不出三岁,若弃亡”。表明至迟战国末牵牛织女传说已经被赋予了爱情内涵,但此时两者还不是夫妻关系。两汉之际,古诗《迢迢牵牛星》人格化地描写了牵牛、织女星神夫妇为天河阻隔的分离之苦,另《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风俗通义》:“织女七夕渡河,使鹊为桥。”《四民月令》:“七月七日,……祈请于河鼓(牵牛)、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表明“七夕鹊桥相会”此时已发展成这个故事的核心情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牵牛、织女传说故事更为丰富具体,梁《荆楚岁时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此书还附着另外一说:“牵牛娶织女,借天帝二万钱下礼,久不还,被驱营窟中。”

牛郎织女七夕鹊桥会故事流播最广、对同时代社会文化影响最深则是在唐宋之际。唐代经济、文化繁荣,牵牛织女神话故事、七夕节俗在统治者的倡导下逐渐成为全国性活动。宋代实施“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文化建设极为发达,这一时期牛郎织女传说及七夕节俗活动盛况空前,《东京梦华录・七夕》记载了北宋东京七夕节俗场景:“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及小塑土偶耳。……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里巷与妓馆,往往列之门首,争以侈靡相尚。”《梦粱录》《武林旧事》对南宋临安七夕节俗的繁华热闹场面亦有记述。

另外,有研究者对元代以前442首“七夕诗词”行统计,计有汉魏六朝41首、唐代83首、两宋318首,其中仅两宋诗词就占了总量的约72%。不仅如此,两宋还形成了《鹊桥仙》词牌名,《全宋词》《全宋词补辑》中计有《鹊桥仙》180多首,其中多达三分之一的作品与牛郎织女故事直接相关,由此可见这个故事在宋代文化生活中影响之深广。

兴起于北宋晚期的人物故事镜,在上述七夕文化极其繁盛的社会背景下融入牛郎织女故事题材并广为流播,是很自然的事情。金人南下入主中原后,女真政权提倡学习文明先的汉文化,注重继承、沿袭传统汉文化习俗,根植于传统农耕文化土壤的牛郎织女故事仍在中原故地流播不衰,金代人物故事镜中的此类题材,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产生。

三、物象内涵与误读原因

确认了上述镜为牛郎织女故事镜,便可对镜图物象及其文化内涵作出解释。

1.桥与飞雀

镜图下方的桥,是“七夕仙会”中引渡牛郎、织女团聚的“天桥”,这个桥的搭建方法、存在形式、建桥时间及其使用的材料等都十分神秘,据说是七夕夜晚喜鹊按照天帝的命令集体搭建的。镜图中的喜鹊向着“桥”所在的下方奋飞,是正忙着搭桥工作。宋金诗词中题咏“鹊桥”者甚繁,如袁去华《虞美人》“鹊桥初会明星上”,陈师道《菩萨蛮》“银潢清浅填乌鹊”。这些喜鹊搭桥所用的材料,是天上的特殊“石头”――星星,所以人们又称这座鹊桥为“星桥”,见诸欧阳修《渔家傲》“归心乱,离肠更逐星桥断”,贺铸《乌月啼》“牛女相望处,星桥不碍东西。”按天帝的安排,喜鹊必须在七夕夜不间断地衔石填河才能维护“鹊桥”的存在,一旦喜鹊飞离,这座桥便自然消逝,因而它的存在是十分短暂的。

2.桥上人物

桥两端“一主二仆”两组相向行走人物是“七夕鹊桥会”中的牛郎、织女。左侧头戴花冠、着大袖宽袍的高大主神是织女,右侧头戴卷梁通天冠、着宽袍大带、双臂前伸执举手板的主人是牛郎。牛郎、织女皆从升腾缭绕的云中走来,标示身份地位不同于常人。此类场景在同时代诗词中也有描述,钱惟演《戊申年七夕》:“一岁佳期一夕过,羽旗云盖涉微波。”欧阳修《鹊桥仙》:“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渔家傲》:“喜鹊填河仙浪浅,云轩早在星桥畔。”这些诗词描绘的“羽旗”、“星榆点缀”、“云盖”、“云轩”等物象形态,多在上述镜图中能找到“图式化”解注。

3.繁星、明月、浮云、河流

镜图中的繁星、明月、浮云、河流等,都是构成“鹊桥仙会”情节场景所必备的辅助物象。天空密布“繁星”,是因为牛郎、织女本为天上的星宿神,天河两岸就是它们生存的世界。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发生于月下,所以镜图中“月夜”不可或缺。而以世俗凡间的流水代表“天河”,或是缘于天象中浩瀚的银河在镜图有限的空间内难于表达,又与完全人格化了的牛郎、织女形象不相协调匹配,故而变通使用了符号式的“流水”图式。

既然上述“七夕鹊桥会”组图特征可以认证,为什么近世论者还会对其神话学内涵“疑而不决”或屡屡误读呢?笔者认为要因有三:(1)铸镜工匠随意将原本无法共存的几组物象“误置”于同一镜图中,导致后世论者读图顾此失彼无以相互兼顾、探究内涵则抵牾悬疑无法自圆其说;(2)镜图中仙人形象、仙人活动、仙界场景等已深度“人格化”、“世俗化”,名为“神仙世界”,实系“人间百态”,后世论者读图,因认知经验中的传统神话意象与镜图物象“去神仙化”形构之间彼此看似风马牛不相及而无法将两者并融一体思考;(3)此神话千百年来嬗变异化繁复,形成了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版本,这些具体演变形态差异的存在及缘于时代变迁导致的后世论者对前代文化现象的误解与忘却等,亦是造成今人误读镜图内涵的要因,以下举例简说。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间在农历七月七日,此时夜空月相本是“弯月如钩”的上弦月,而镜图上方却误置“圆月升空”景观,若以这个“月圆”的物象作参照物看待下方的桥上人物,则显然无法将其与“七夕鹊桥仙会”的神话学内涵发生关联,此系诸多论者对上述人物镜内涵久疑未决的要因之一。

牛郎、织女本系天上神仙,仙人及其生存环境与凡间物象自应迥然有异,而上述图式中的牛郎、织女形象却是典型的世俗之人特征。牛郎头戴卷梁通天冠,着宽袖纱袍大带,执举手板作拜谒状,身后执斧钺的卫仪侍者随护,俨然是人间帝王出行。织女戴花冠、着宽袍长裙、正双手拢袖于胸,身后左右手持仪仗羽的侍者伴行,则是一幅宫廷嫔妃的显贵做派。在后世论者看来,镜图描绘的就是一幅人间帝王、嫔妃贵人桥上相遇图式,哪里有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二人世界”情景呢?

再如镜图中小桥,桥面、桥墩、桥孔、两侧栏杆的形构与装饰图案细节,与现实生活中的拱桥没有任何区别,整幅“夜空朗月,小桥流水”画面,难以与浩瀚神秘的“天河”景观发生关联。

正是缘于镜图中上述“十五圆月”、“帝王出行”、“嫔妃出行”之类的景观存在,近年有论者将其与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联系起来,认为此类镜应命名为“唐王游月宫故事镜”。实则宋、金镜中另有谓之“唐皇游月宫故事镜”者,镜图配置物象与本文介绍的牛郎织女镜完全不同,典型器见于湖南常德桃源县芦花潭太平村出土镜(图4)、宁夏固原隆德县观庄出土镜(图5)、安徽六安霍山县城南门出土镜(图6)、山东汶上县刘楼辛沟村出土镜等。唐玄宗游月宫故事见卢肇《逸史》:“开元中,中秋望夜,时玄宗于宫中玩月,公远奏日:‘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拄杖,向空中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玄宗同登。约行数十里,精光夺目,寒色侵人,遂至大城阙。公远曰:‘此月宫也。’见仙女数百,皆素练宽衣,舞于广庭……”上述例镜中,长拱形大桥、桥左端穿长袍站立的男子、执旌节行走于桥上的方士、桥右端一高髻女主人和持仪仗羽要的侍者、人物身后的楼阁建筑、大树、隐约山峦等,大体能与《逸史》描述的人物、景观契合,而以《逸史》所记比照牛郎织女镜镜图物象,显见牵强附会、图文悖谬之嫌。唐皇游月宫故事发生于“月中”,牛郎织女七夕鹊桥会的故事场景出现在“月下”,两者区别明显。

四、余论:另类牛郎织女故事镜解读

宋金时期,还有另类值得关注的牛郎织女故事镜,镜图人物形象及场景设置与前述“七夕鹊桥会”故事镜完全不同,例镜见于《嘉德09春拍铜镜图录》图(图7),该镜镜图上部置星象、山峦、圆月、仙鹤、流云。钮下方右侧有一穹隆顶圆形茅屋,屋后置两颗大树,屋前站立一男子,左手执一长棒,右臂上举,正仰脸望着右上方空中仙人作招手状。男子前方的地上腾起一缕云气,向右上方逐渐翻卷升腾膨大,至钮左侧的高空中形成硕大云团,云中出现“一主二仆”仙人组图,中间主神戴花冠,着大袖长袍,双手拢袖于胸前,正站立俯视地上的男子,主神两侧各配置一持仪仗羽的侍神。

上述镜图在宋金镜中虽不及“七夕鹊桥仙会”图式流行,却大量出现于同时代的砖雕、木雕、石刻、墓葬壁画、画像石棺、瓷器彩绘等作品中,笔者统计仅目前见于著录的宋金壁画墓及画像石棺材料中就有此类图式21处,如河南登封黑山沟宋墓壁画(图8)、荥阳孤柏嘴宋墓壁画(图9)、荥阳司村宋墓壁画、嵩县北元村砖厂宋墓壁画、洛阳北宋张君墓画像石棺、山西屯留宋村金代墓壁画、潞城北关宋墓砖雕、闻喜下阳村金代墓壁画、山西壶关下好牢宋墓壁画、四川广元宋墓石刻等,许多墓葬画像中还有“董永”、“董永行孝”、“董永孝义”之类的榜题,以标明画像中男子的身份,由此可以确认此类图像表现的是“董永孝感遇仙”故事文化内涵,图像左上方乘云飞升的女子,则无疑是故事中的另一主人公织女,只不过镜图中的织女组图更显精细繁杂而已。

董永孝义故事自东汉以来久盛不衰,晋干宝《搜神记》完整记录了这个故事的情节。在汉以后的敦煌本《董永变文》、话本《董永遇仙记》、传奇《织锦记》、戏剧《槐荫树》《织女》《遇仙记》等文献中上述故事有复杂衍变,但“织女升天”作为其核心情节始终被稳定地保留下来,成为宋金以来流行的“二十四孝”经典组图之一,上述镜图描绘的,就是这个故事中特定的“织女升天”场景。

鹊桥仙 篇三

1、<七夕>

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2、<七夕>

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3、<七夕>

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4、<鹊桥仙>

卢炳

馀霞散绮,明河翻雪。隐隐鹊桥初结。

牛郎织女两逢迎,胜却、人间欢悦。

一宵相会,经年离别。此语真成浪说。

细思怎得似嫦娥,解独宿、广寒宫阙。

5、<七夕>

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6、<七夕>

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

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7、<七夕>

乐府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8、<七夕>

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9、<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0、<七夕赋咏成篇>

许敬宗

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飘飘罗袜光天步,灼灼新妆鉴月辉。

情催巧笑开星靥,不惜呈露解云衣。所叹却随更漏尽,掩泣还弄昨宵机。

11、<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2、<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13、<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14、<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15、<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鹊桥仙 篇四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葡萄藤下凄美的爱情,编织起星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望着被王母玉簪所拆散的夫妻,词人秦观写下了如此凄美的诗篇。星光璀璨的银河,延伸到夜晚的彼岸,延伸到美丽的神话里,时光逆转,却仍散不去河畔的思念。观河兴叹的牛郎织女,倾诉着喃喃的语言,七夕的夜晚,一片灯火斑斓!有谁知道,来自天河的想念,缕缕愁怨缤纷了那一抹深蓝。

天河的夜晚,绞合在一起的美丽,化作整个天空滑落的雨迹!连天也哭了么?

藤下的女子们,惊喜地望着天空,默默祈福。传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藤下如能听到牛郎织女所说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女子便能得到至死不渝的爱情!然而,遥遥相对的牛郎织女,近在咫尺却是手指不可触及的!为何,他们赐予了多少美满姻缘,却换不回一世情缘!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星河依旧,延伸到遥远的时光,记忆泯灭,抹不去隔河相望的忧伤 !我依旧立在藤下,物是人非,岁月轮回,填不尽满银河的忧伤。七夕的夜晚,秋蝉也不在凄鸣!

鹊桥仙 篇五

关键词:典籍外译;美学;方法;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91-03

一、引言

唐诗宋词浩如星海,久负盛名,咏叹着诗人和词人的灵魂,折射着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不仅是中国古典文明的一座巅峰,更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灿烂瑰宝。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翻译家一直坚持不懈地翻译研究古诗词,使中国古诗词在迥异于中国文化历史的西方国家有比较广泛的传播,产生了持续的影响,经久不衰。诗词翻译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既与文学创作相似,又有其独特的审美原则。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传达意境,更要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和原文一样美得感受。中国古典诗词语言含蓄隽永,高度凝练,意境丰富,因而增加了其难度。因此,译者需克服源语和译语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准确把握译文和原作的和谐关系,力求再现原作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哀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的诗词不仅其数,但秦观的这首《鹊桥仙》却独出机抒,立意高远。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写依依惜别之情。在这首词中,词人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其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其既没有感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其独具风采,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文史知识》评曰:“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正是这首词流传久远,历久而不衰的关键所在”。

二、译作比较研究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Immortal at the Magpie Bridge

Clouds float like works of art;

Stars shoot with grief at heart.

Across the Milky Way the Cowherd meets the Maid

When Autumn’s Golden wind embraces Dew of Jades,

All the love scenes on earth,however many,fade

Their tender love flows like a stream;

This happy date seems but a dream.

Can they bear a separate homeward way?

If love between both sides can last for aye,

Why need they stay together night and day?

(许渊冲 译)

The Magpie Bridge Rendezvous

Slender Clouds gather into nature’s fine needle works;

Love Stars message their sorrows for long separation.

Once the Cowherd and the Girl Weaver acrossed the Milky Way,

They embrace in gentle breeze, wet with dew of tears!

How can the date in the human world be compared?

A tender heart grows a tender love, but lasting all.

A good date is but a good dream, once a year. Alas!

Never look back at the Magpie Bridge where you meet!

People acclaim: “It’s a better couple to miss and meet

Than to simply stay together from morn to night.” (王宏印 译)

要将这样一首委婉含蓄,清丽秀雅的词翻译成英文,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意境和美学价值并非易事。而秦观《鹊桥仙》的英译本并不少,在这里仅仅列举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许渊冲和王宏印都可谓是中国翻译界的泰山北斗级人物,但他们对这首词的翻译却有一定的差别。下面笔者将从分别从诗学、翻译学和修辞学视角关照、对比这两个英译本以探讨其美学价值。

(一)格律层面

原词分为上下两阙,每一阙词数、节奏一一对应,且三、五句押韵。许渊冲译本(下称“许译”)和王宏印译本(下称“王译”)都译为10句,上阕、下阕分别5句。

从词数层面看,“许译”词数相对较少,着眼一看,颇有英诗的面目;而“王译”字数较多,且没有层次感和节奏感。相较于中文原文的字数分布情况,“许译”略胜一筹。

从节奏层面看,“许译”两个诗节各行的音节数目分别为6、6、12、12、12;8、8、10、10、10,从整体层面上看可能不够整齐,有变格的趋势,但若从上、下阕两部分和中文的对比分析来看,“许译”是相对整齐的,翻译出了原文的层次感和节奏感。而“王译”两个诗节各行的音节数目分别为12、12、15、12、12;12、12、12、14、12,不管从整体层面还是从两阙这两部分来看,都缺乏节奏感和整体性。虽然英诗中存在变格,且变格能够避免诗歌的单调增加节奏感,但是其变格的选择是要根据整体效果和诗歌意境选择的。明显的是,“王译”中的变格现象并未能表达原文的节奏和意境,有待商榷。但还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这两个译本的基本结构都采用了抑扬格,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给人一种节奏美得的感觉。

从押韵层面上看,“许译”的押韵格式为aabbbccddd,属于英诗的五行体,读起来铿锵有力、忠实得体,在结构上、格律上都使人达到“化境”层面了。而“王译”采用的是无韵体,尽管下阕的后三句在形式上有押韵的节奏,但从整体上来说,其译本没有押韵。且不论这两个译本在押韵层面上的优劣,这两种技巧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和译者本身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有关。许渊冲认为“译诗歌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在谈原则时,他认为“意美”应该摆在“三美”首位,但在阐述问题时,却一再强调三美均不可少。他说:“押韵的‘音美’和整齐的‘形美’是必要条件,而‘意美’既是必须条件,又是充分条件”而且,“宁愿保存节奏和韵律的‘信’,否则诗歌就不伦不类了”。在许渊冲先生看来,音美指的是要求诗词节调押韵、顺口、好听。具体来说,要传达音美,可以借鉴英美诗人喜见乐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的韵脚,还可以借助于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来表达原文的音美。矛盾先生在《译诗的一些意见》一文中指出:“神韵的保留是可能的,韵律的保留是不可能的”。然而,许先生却认为:“汉诗词英译即使百分之百地传达了原诗的意美,如果没有押韵也不可能保存原诗的风格和情趣”。甚至说“如果丢掉了音韵,翻译出来的东西还能算是诗词吗?”总之,许渊冲在诗词翻译过程中一直尊崇其“三美”原则,这在本首英译词中也清晰可见。

(二)意境层面

本词的内容旨在咏叹牛郎织女相会之事。词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将此神话映射到人间,将抒情、写景和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的自然流畅而又委婉含蓄,跨越时空之交点,映射人间的悲欢离合,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此意境在翻译传达的过程中是不易的,笔者试对比“许译”和“王译”在意境传达方面的不同。

1.“鹊桥仙”

鹊桥仙,词牌名。指的是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与词的题材和意境密切相关。“许译”的immortal的英文解释是famous forever or will be remembered forever就是永垂不朽的意思,指的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永垂不朽,暗含一种悲壮美,传达除了这首词想要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但鉴于外国人对于“七夕”这个节日和文化的不了解,immortal在读者接受方面并不如“王译”的rendezvous翻译的好。Rendezvous一词源出法语,不仅指男女幽会也有盛大聚会的意思,用来表示天上人间一年一度的相聚,应该是很有特色和很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的。而“鹊桥”在中国的文化中,是个很有意境的画面,但由于文化的差异,要用一两个简单的词来传达其意境是不易的。“许译”和“王译”在这里都采用的是直译法,翻译为magpie bridge。Magpie(喜鹊)在中国是喜庆、吉祥和好运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是搬弄是非,爱嚼舌头的代名词,它不仅不报喜反而是报凶的。所以,这两种鹊桥的英译在意境和美感的传达过程中有点欠缺。

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词一开篇即写初秋夜空美景:“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精巧无比的手艺。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却与自己的爱人相互分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亮的星星仿佛都在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在飞驰长空,不作停留。“银汉迢迢暗渡”不仅将牛郎织女相聚的场景描写的真实动人,而且也充满了中国神话传说的气息。这两句写云和星星,都充满了人的情谊。那“纤云”着意“弄巧”,似乎为这对爱侣的团聚而高兴;而“飞星”也在为他们传递情谊而奔忙。“许译”clouds float like works of art采用明喻的手法用艺术作品的美来表达云的轻柔多姿,在这里并没有传递出织女的神话意义。相对而言,“王译”的Slender Clouds gather into nature’s fine needle works借助天工异彩巧妙地暗示女性的针线活,这就含有一定的神话意义了。而在“飞星传恨”一句中,“传”一字许先生译为shoot,表达了星星为这一对爱侣传递信息的迫切心情。王先生译为message,表达了女郎织女的绵绵情意,笔者认为,两人在这里虽然表达的是不同的心绪,但都准确的表达出了其情意。“银汉迢迢暗渡”一句中,“许译”中的meet一次不如“王译”中的weaver一次用的精妙。Meet只是强调两人的见面,而weaver一次却准确的表达出了他们长久不见的相思之苦,将两人此刻要传递的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两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了这样一种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相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互诉衷肠,互吐心声,是那样的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金风玉露”在这里不单指秋天的风露,也象征着这对情侣此刻的美好时光和他们高贵、纯洁的爱情。许先生在这一句中将“金风”和“玉露”直译为“golden wind”和“dew of jade”,有所欠缺,没有传递出他们此刻美好时光的得来不易。而王先生将这一句译为“They embrace in gentle breeze, wet with dew of tears!”,采用了接近联想的翻译方法,变通为微风和泪珠化入情景作实在的描写,收到了意外的艺术效果。

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寄情于物,将牛郎织女的万般柔情比作天河中的悠悠流水,微波荡漾、长流不断。“佳期如梦”既点出了相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这次短暂的相见又是写一次别离的开始。此情此景,不禁催人泪下。“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这两句,许先生采用明喻和对仗的手法很好的传达出了此刻的依依惜别之情,但“date”是美语中的一种非正规用法,在表达蕴藉隽永的境界层面上有所欠缺。而王先生的这两句却更似一筹,“but lasting all”和 “once a year . Alas!”的插入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他们永无尽期的爱情和难得一聚的相见。“忍顾鹊桥归路”一句,许先生 “homeward way”貌似更胜一筹。正如前面词牌名所解释,“鹊桥”在中国是一种很美的意境,虽然在此词中含有一种悲愤之情,但却和magpie在西方所传达的意思不同。所以“许译”中转译的“homeward way”在这里更能够表达出此刻相见别离的痛苦之情。

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最后这两句才是真正评论性的描述和哲理上的升华,对牛郎织女的爱情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许译”中的“last for aye”很好的表达了这一对情侣长久的爱情,不必贪恋现在。而为了突出效果,王先生在这里采用了仿拟的手法进行大胆的场面调度。其翻译的要点一方面是天上宏大的叙事场面,一方面是地上万众欢腾的赞美,将天上人间的爱情推向最高潮、从而实现了“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断言,也充实了rendezvous的语义。

三、总结

汉语诗词英译本就是一项浩瀚且费力的工程,虽然笔者认为诗词是不可外译的,诗词的美就在于其不可言传,只可意会之理。但诗词的外译却是很常见的,甚至有些学者一生都以此为业。当然,诗词外译的多个版本都有其优劣之处。本文以秦观的《鹊桥仙》为例对许渊冲和王宏印的两个英译版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各自的可取之处,从中也得到了一些借鉴:第一,每个译者都有各自的原则和风格。许渊冲先生的翻译原则可分为“三论”,即包括“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和“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许渊冲在翻译秦观的《鹊桥仙》时就是以此“三论”为基础进行英译的。而王宏印先生翻译的特点是分析问题入木三分,立论时高瞻远瞩。在秦观《鹊桥仙》的英译中,他不拘泥于韵律格式,而是抓取关键的意象重构事件和意义,实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向现代英文诗歌的翻译过度,采用和翻译和仿作相结合的翻译策略。第二,兼顾到中英两种文化和语言差异以及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的特点,译者在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和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前提下,需要对译入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对比研究,以便其读者更易接受且不会出现偏差。

参考文献:

〔1〕李岩。文史知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鹊桥仙 篇六

关键词:爱国文人;宋词赏析;壮志难酬;异同比较

一、表现手法

《水龙吟》上阙有大段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景象壮观阔大,描写笔力遒劲。紧接着三个短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则是写远山,读来则给人同上句全然不同的感受,景自然是美景,但出现了“愁”“恨”两字,可见这景引起的是词人的忧愁和愤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物似乎也便“献愁供恨”了,这是移情于景的手法。

上阙从第一句的单纯写景到慢慢融入情感,由平淡到渐渐强烈,再接下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上阙最后“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不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自己澎湃的心潮,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烘托了作者空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而栏杆拍遍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这样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鹊桥仙•一竿风月》上阙一开始便以“一竿风月,一蓑烟雨”两个短句起头写渔父的闲适逍遥的垂钓生活,“风月”指晴天,“烟雨”指雨天,说明无论晴天还是下雨,渔父都会持钓竿、披蓑衣于江上垂钓。而在它们之前加上“一竿”、“一蓑”,更显示出渔父于这江上垂钓时对这“风月””烟雨”的酣畅淋漓的享受。同时两句又是互文,读来清新又惬意。接下去的“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两句,据刘学锴教授推测是暗用典于东汉隐者庞德公,相传中他生平不曾入州府,厌倦纷扰相争的城市,连城门都怕靠近,更不用说“红尘深处”那些尔虞我诈、争名逐利的场所了,表达了渔父远离世俗的高洁品性志向。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下阙前三句如串珠连贯而下,节奏明朗快活,韵律和谐上口,用了排比句来充分描绘出渔父那回归大自然的悠然闲适的生活:潮水起了就出船捕鱼,潮水平了就系缆江岸,潮水落了就高歌回家。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完全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不能再和谐了。最后两句“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则是与上阙第三句“家在钓台西住”遥相应和,其中主要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也到下面部分再详细分析。

二、思想感情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写于淳熙元年(1174)秋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此时词人已是34岁,南渡已12年之久,却尚未得到北伐抗敌的机会。南宋统治者不把辛弃疾当作自己人,对他一直排斥猜忌,致使辛弃疾觉得自己在江南真成了游子。上阙中他以“断鸿”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又自称“江南游子”,表达对江北失地的思念之情。“无人会、登临意”,又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至于下阙,作者引经据典,连用三则典故来想表达自己虽然思念故乡怀念故土,但决不学张翰、许汜,回故乡必须是收复河山之时,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恐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这篇《鹊桥仙》据刘学锴教授推测应该是孝宗淳熙十三至十五年(1186-1188)陆游任严州知州期间所作,因为词中有一句“家在钓台西住”。而这句在点明住址的同时又是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来喻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表面上看来,词人是以此来表达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的志趣,而据刘学锴教授认为其真实用意却是为下阙的翻转作铺垫,写渔父“貌似严光”正是为了强调其“不是严光,胜似严光”。而再接下去下阙“潮起、潮平、潮落”三句,写渔父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高度适应,是为了表明渔父并无分外之求,不象世俗中人那样沽名钓誉,利令智昏。正如上文表现手法分析中所说,最后两句则是承上片“家在钓台西住”,说严光虽不追求尘俗的功名富贵,却借清高而出名,这从他披羊裘垂钓上可看出来。宋人有一首咏严光的诗说:“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留得到如今。”

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但无论严光是否有意求名,总归还是与“名”脱不了干系。于是最后两句“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正表达了诗人连“清高”之名也不屑,只做“无名渔父”的追求。

鹊桥仙 篇七

2、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宋·范成大《鹊桥仙》)

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佚名)

5、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

6、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唐·孟浩然)

7、烟霄微月淡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霄中。(唐·白居易)

8、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

9、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五代•后唐·杨璞)

10、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 )

11、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宋·晏几道《鹧鸪天·七夕》)

12、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宋·柳永《二郎神·七夕》)

13、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

14、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www.haoword.com)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15、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16、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17、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18、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完颜寿《朝中措》)

19、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

鹊桥仙 篇八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记得很久以前就读过这首《鹊桥仙》,一开始并不懂其中的情爱韵味,只觉得写的很美,但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对这首词也另有所思。

遥遥相望,天尽头的那一抹云彩,似乎懂得我对你的心意,使我无时无刻不想起银河那边苦苦相思的你,你飘逸的长发似星云在飞舞,似乎诉说着对我的点点思念,就让这夜间明亮的星辰带走我对你深深地爱,但愿能温暖你滴泪成冰的心。

载着星辰,我苦苦哀求的这一天终于到了,千里迢迢的,迫不及待的想见到你,跨过这银河,听见岸边的你在歌唱,泪水打湿了衣襟化作飞去的落红,远远的我便能嗅到这相思的味道。睁开眼,你已在身边,握紧你的手,替你擦干泪,你的笑如涟漪般荡漾在我的心间,激起一层层波纹,注入爱的清泉。日夜思念,日夜企盼的你,今天我终于看到了,今日能与你相逢,比什么都快乐,比什么都重要,拉着你的手,走在银河岸边,听每一颗星诉说我们之间无尽的爱。

天边的云彩逐渐散去,你转过身来,紧紧抱着我,怕我离去,你的手如一丝暖暖的清泉,流过我的心,将它紧紧裹住,使我不忍离开,怕没有了这温度,心又冷起来。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如梦一般将要醒来,不忍心踏上这鹊桥与你分离,可这一切并不是你我可以决定的,两个人的心里如果真的永远有对方又何必,天天要在一起呢?不管分离还是相聚,只要你心中有我,我心有你,就知足了,这也是一种幸福。

每当读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想起牛郎织女泪眼分离的场景,就不由潸然泪下,一心赞叹,秦少游,真是天才,竟能将最普通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写的如此自然流畅又意蕴深重,令人回味不已。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古代很多文人都爱以此神话来做文章,《古诗十九首》中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之句,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等人也都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造各句各有所异,但都围绕“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怜人。相比之下,少游的这首词却独树一帜,立意深远。

少游年少便才华横溢,名盛一时,是“苏门四学士”中苏轼最喜爱的弟子,他的一首又一首作品皆为当时文人所叹,让人惊目,但他一生却仕途坎坷,不得心意,两次落榜最终只做无名小官,之后又遭遇贬谪流放,疾病缠身,极为不幸。

这首《鹊桥仙》在当时红极一时,是婉约词中的佳作,“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心中的少游依然在奔跑即使道路不平,即使风雨不断,他依然在寻找,在寻找一个阳光明媚,景色如画的地方,在那里写下自己喜爱的好词。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教案(精品多篇)范文,共有1706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教案(精品多篇)下载
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教案(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