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

浅谈如何使用导读系统来助力师生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2-10-28 11:26:54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浅谈如何使用导读系统来助力师生课堂教学

前述篇章提及了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诸多方面,包括其编写理念、鲜明特色、编写理念、使用建议,提到了很多理论层面事物,但究竟如何将导读系统蕴含的方方面面落地生根呢?如何把导读系统贴切合理地运用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实践中呢?

接下来笔者将结合个人中学教学实际经验,选取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第一首诗歌《观沧海》为例,来讲述笔者如何使用导读系统来助力师生课堂教学,尽可能反映细致,呈现出完整的教学过程。

第一节 导读系统使用前的全盘分析

一、细究导读内容

在进入《观沧海》教学设计之前,我们先来观察教材中与其有关的导读内容。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语分为两个自然段,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自然段。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第一段导读指出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均与自然美景相关,先用大气磅礴的四字词语概括世间万物,给学生以自然美学上的点滴熏陶,勾起学生相关的自然景物体验,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内心舒适愉悦的主观感受,然后进入到本单元学习。这样的导读方式可以启示教师在引出《观沧海》一文时,可以采用有关沧海的精妙文字描述来吸引学生进入本诗的学习当中。

其次,第一段的后半句提及两个关键词“语言”、“情怀”,指出本单元课文的语言风格是优美的,思想情感是热爱自然生活的。前者是在语言运用上的风向标,后者是在情感把握上的着重点。

由单元导读第一段整体可以看出,本单元课文大多充满诗情画意,且要格外注重语言和情感的把握,所以在《观沧海》一文教学设计中也是如此。

我们再来看单元导读的第二个自然段。

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练,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第二段导读有一连串的动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标记,如“重视”、“想象”、“领略”、“把握”、“感受”、“揣摩”、“品味”、“体会”,这些要求是极为具体化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能够帮助明确本单元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里面提及了语言文字的运用,提到了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提到了审美品味的感悟,内容上是极为丰富多样的。可以看出,第二段单元导读相较于第一段单元导读,是层层递进的,因此,在教师导入课文学习之后,教学过程也应当由外到内不断深入。

那么对应到《观沧海》本诗的教学当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一就要尤为注重朗读诗歌,读好诗歌中的重音和停连,教会学生读准字音字词,力求朗朗上口。二就是要学会想象沧海之景,感受沧海的美感。三是要能够透过诗句去感受作者所营造的意境、想表达的效果和情感。

接下来,我们再具体到《观沧海》本课文中,该课文导读同样是由两个段落构成,首先来看第一个自然段。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从而激发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朗读本课诗歌,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第一段导读总体引入诗歌,指出诵读优秀古诗词的颇多益处,同样对应到《观沧海》本诗的具体教学中,通过学习这首诗歌,我们也能够让学生的内心受到洗涤和滋养,丰富其心灵情感,产生慷慨激越之情。课文导读再次提出对于本篇学习的要求:一是在语言方面要准确朗读,二是在思维方面要丰富想象,三是在情感方面要细致体会。

我们再来看课文导读的第二个自然段。

学习古诗要反复诵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第二个段的导读是直接明晰的方法指导,是对于第一段导读提及朗读的进一步补充把握,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朗读应该如何去读呢?应该要反复地读,首先是字音要清楚读准,其次还要读出节奏感,读出韵律感,在此基础上,感受古代诗歌的声韵美感。对应到《观沧海》一文中也是如此,也应该读准其中有难度的字词字音,划分好诗歌的节奏,分析诗歌的韵律,感受诵读本诗的美感。

在各自分析完单元导读和课文导读之后,我们不能孤立地去单独看待,或者隔离疏远两者,而是应该认真分析其中的关联性、相似性,以期能够更好地把握单元导读和课文导读的内容。

首先,两部分导读内容都有明暗线索交织其中。明面上通过导读文字能够看到的是描述自然美景主题,以及提出的方法指导,实际上文字的背后是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和培养。导读内容在语言运用、思维启迪、审美鉴赏、文化传承上都下足了功夫,该单元导读和《观沧海》课文导读在这一点上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其次,它们都是紧密结合单元中的课文或是具体的某篇课文进行策略指导,都是围绕选文、立足选文、贴合选文的,能够提供有力的策略指导意义。最后,导读部分内容确实较为繁多,但到《观沧海》这首诗歌的具体教学中,我们要有所重点突出,这里将在下一节重点阐述。

二、将导读内容与课文内容相结合

将导读系统运用于教学设计绝非空中楼阁之事,而是要有血有肉、有深厚根基的,要立足于课文内容本身,紧扣教学课文的体裁、内容、结构、情感等诸多方面,这是一名优秀语文教师事先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自己要先吃透课本,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

具体到《观沧海》这篇课文,我们来进行相关分析。

第一,从编排布局上来说,该诗是统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朗读单元中的一部分,具体是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的第一首古诗。该单元是围绕亲近自然主题来编排,属于初中生刚入初一就将接触到的诗歌,整体而言,对于初中生来说应该是较为容易理解与接受的。

第二,从体裁类别上来说,这是一首古体诗,是一首四言诗歌,更为具体准确来说,是一首乐府诗歌。乐府诗一般没有标题,尤其是汉乐府诗,《观沧海》是后代人添加的标题,乐府诗可以谱曲配乐进行歌唱,诗歌最后两句是合乐所加,更加易于诵读和吟咏。

第三,从写作背景上来说,本诗为曹操北征乌桓大获全胜,途中经过碣石山所做诗篇,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其次年挥戈南下最终统一中原的宏伟愿景。作者扬鞭奋蹄,登山观海,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壮丽诗篇。

第四,从写作内容上来说,作者主要描写了沧海的壮丽美色,大海吞吐日月,气象万千的壮观之景。从全景再到局部,由远及近,描写登山后所见图景与感受。有荡漾的水波,耸立的山岛,壮阔的大海,此地树木繁茂,百草丰美,波涛汹涌,万物盎然,实属壮美沧海。

第五,从语言表达上来说,诗歌的语言虽简短质朴但读来铿锵有力,想象丰富多彩,气势磅礴雄壮。本诗情景交融,是一首典型的写景抒情诗,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刚健的语言、比兴的手法勾勒沧海美景,抒发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颇具建安文风。

初步分析完课文内容后,我们对课文方面也有了初步了解,上一节我们分析了相关导读系统,那如何更好地将导读系统运用到《观沧海》本课教学当中呢?

首先,单元导读和课文导读中都提到了“要重视朗读课文”、“要反复诵读”、“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这类字眼可以说是反复出现,占据不小的篇幅,因此对于本诗的教学,笔者认为其朗读教学、诵读教学一定是重中之重,应该是课堂焦点。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落实好导读系统中提及的“读准字音,”只有通过有针对性、有指导性的朗读艺术指导,才能落实好导读系统中提及的“读出节奏”、“读出韵律”,同时也才能够落实好导读系统中“朗读本课诗歌,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对于本诗的教学,应当以“读”字贯穿整个课堂,切忌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满堂灌,要以学生自主读为主。

其次,诗歌诵读和学习之后仅仅停留于朗读这种技艺性方面吗?显然不是,单元导读中提及“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说明我们还需要掌握诗歌中的语言之精妙,因此对于诗句的艺术鉴赏也是极为重要的,作者是如何投通过语言绘就美景,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这些问题是值得去学习探索的。

再有,导读当中多次提及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领略景物之美”、“想象情景,体会情感”,启示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同样也要非常注意思想情感的把握,透过诗歌简短的文字,作者饱含了何种独特的情感?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提及“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通过本诗,学生要能尽可能去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和代入感,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word该篇DOC格式浅谈如何使用导读系统来助力师生课堂教学范文,共有340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浅谈如何使用导读系统来助力师生课堂教学下载
浅谈如何使用导读系统来助力师生课堂教学.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