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将相和教学设计(合集46篇)

发布时间:2022-12-12 17:09:2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46篇《将相和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将相和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

篇1:《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初步认识过渡句,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3、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和廉颇忠于国家、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将相和》,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武将和文官和好)

2、既然是“和好”,说明将相以前有过“不和”,他们为什么不和了呢?看看廉颇是怎么说的?

⑴ 生读文,找到第十六自然段廉颇说的话,指名读:“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⑵ 指导朗读:读书要读得“声情并茂”,老师教大家一个方法:边读边揣摩廉颇当时的心理,想象他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这样自然而然就读得“声情并茂”了。想不想试试?

⑶ 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3、找到将相矛盾的焦点了吗?(师生讨论交流)

4、小结:

在廉颇的心目中,自己是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大功臣。而蔺相如只会耍嘴皮子,没什么真本事。竟然爬到他头上去了,心里就不平衡,不服气。那么蔺相如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嘴到底厉害不厉害?官到底该不该升?这就是咱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新授

1、我们先来看“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到描写蔺相如面见秦王说话时表现的两个词语,做上记号。

⑴ 生自由读文。

⑵ 请两位同学将词语板书到黑板上。(理直气壮 大大方方)

2指名读“理直气壮”,理解词意,指导读出词语的味道来。

3、引读: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4、蔺相如的理“直”在哪里?请大家默读2到8自然段,划出重点句,组织好语言,替蔺相如来摆摆这个理。(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5、导读:

是啊,拿城换璧是你秦王提出来的,我把和氏璧给你送来了,你却不交城。理由充分,说话才有气势。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生读“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有理有据,所以蔺相如面对的虽然是虎狼之国的秦王,却仍然毫无惧色,言语中字字掷地有声。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生齐读“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6、讨论交流:蔺相如真的撞吗?

(引导:秦王对和氏璧是爱不释手,蔺相如已看在眼里。这是蔺相如使的“金蝉脱壳”之计。)

7、除了金蝉脱壳之计,蔺相如还用了几个计。请大家接着读书,看看谁能读出来?

(生读书后交流,师相机引导: “缓兵之计、瞒天过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 )

8、过渡: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所以到了举行典礼的那一天,他进宫见了秦王才会──(师指板书“大大方方”,生齐读)

9、引读:蔺相如大大方方地说──

“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10、讨论交流:蔺相如难道不怕秦王杀他吗?这可是欺君之罪呀!请大家再读蔺相如的话,揣摩一下秦王当时的心理。

(相机指导:蔺相如已揣摸透了秦王的心理: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杀了蔺相如也没有用。反而落下不讲信用的恶名,让天下人耻笑。)

11、导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蔺相如已经摸透了秦王的心理,知道秦王不会杀他,所以才会大大方方地说──

(生齐读“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12、你们读出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来?(不畏强权 机智勇敢)

13、小结:

蔺相如凭着过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识,用他的那张嘴和秦王针锋相对。不仅“完璧归赵”,还让秦国没有理由对赵国动兵。你们说说,他这张嘴厉害不厉害?

(擦去黑板上“厉害”后的“?”,改为“!”)

14、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也被秦王客客气气地送回了赵国。咱们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来了。让我们静下心来想想:蔺相如决定接受赵王让他带璧入秦的使命时,他心里有把握吗?请大家读书,找出文中的句子来。

“我愿意带着这块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⑴ 指名读后自由读。

⑵ 你们又读出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来?(交流:“自信、胸有成竹”,相机指导朗读)

15、总结提升: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切尽在掌握。这就是大智大勇的蔺相如。正是有了这样的大智大勇,才敢带璧入秦,最终完璧归赵,不辱使命。(板书:不辱使命)

16、同学们,如果你是赵王,面对这样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才,要不要给他升官?

(师擦去黑板上“升”后的“?”,改为“!”)

三、复习检查

进一步指导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蔺相如凭着过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识,用他的那张嘴和秦王针锋相对,不仅“完璧归赵”,还让秦国没有理由对赵国动兵。正是有了这样的大智大勇,蔺相如才敢带璧入秦,最终完璧归赵,不辱使命。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预习第二个小故事:渑池之会。

【板书设计】

将(廉 颇) 负荆请罪

→ 不和 →和

相(蔺相如)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篇2:《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骗”、“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4.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1.板书课题:将相和

2.出示课题练习,让学生板演:

(1)“将”的读音有()()。这里应读(),“将”指的是()。

(2)“相”的读音有()()。这里应读(),“相”指的是()。

(3)“和”的读音有()()。这里应读()。既然讲“和”,说明他们原来()。

二、设疑激趣、理清文脉,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由题目里的“和”引出不“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失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言归于好的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同桌讨论完成填空:

将相不“和”的原因是(),后来“和”了,“和”的原因是()。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三、抓住“骗”字教学“完璧归赵”。

1.自由读课文1——10自然段,讨论完璧归赵的起因是什么?(以城换璧、秦国骗璧……)结果怎样?(完璧归赵)要求答案的.内容用四字加以概括。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教学。

秦国作为当时最强的国家,以城换璧是诚心诚意的吗?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秦国骗璧”,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蔺相如识破了秦国的骗局,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机智勇敢、深谋远虑……)对于这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上前一步、后退几步,靠着柱子站定。),神态(理直气壮、大大方方),语言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指导学生演一演。

四、课时总结。

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第二、第三个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进一步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步骤:

一、抓住“逼”字教学“渑池之会”。

1.“完璧归赵”之后,秦国两次打败赵国,在这种情况之下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渑池之会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么呢?

2.默读课文,相互讨论,答案用四个词语概括。(侮辱赵王、没占便宜……)

秦王是如何侮辱赵王的?(逼赵王鼓瑟)对于秦王的侮辱,蔺相如是如何反应的?(逼秦王击)蔺相如为什么逼?如何逼?(出示句子: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指导朗读。)逼的结果怎样?

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蔺相如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理由。(突出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对敌人寸步不让。)

二、抓住“避”字教学“负荆请罪”。

1.过渡: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国家的利益,对敌人寸步不让,相反,对于居功自傲的廉颇老将军,他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个故事,找出关键词“避”,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并体会蔺相如的为人。(为了国家的利益,对友宽容大度)和廉颇的性格特点。

(1)蔺相如是如何设法避开廉颇,不跟廉颇见面的?

(2)蔺相如的手下是怎样看待他的避让态度的?

(3)蔺相如是怎样向手下人说明避让原因的

三、品读赏析,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这三个故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进一步分清事情的因和果)

四、布置作业。

1.引导课外阅读:既然将相和同心协力保赵国,最终赵国为什么还是被秦国灭亡了?

2.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的故事,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篇3:《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了解三个成语故事的来历,理解它们的含义并能使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感受民族文化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顾全大局、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知道这篇课文通过讲“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记叙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地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交流自学情况

引导学生讨论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

1.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权,顾大局,识大体,为国家的利益着想,深谋远虑。

板书:机智勇敢 不畏强权

2.喜欢廉颇。他知错就改。

教师总结:这两个人物都具有美好的品质,大家都喜欢。但为了交流方便,下面我们就“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先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三、学习“完璧归赵”

1.具体说明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人?

(l)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2)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璧交给了蔺相如。

(3)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不想交换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看图,抓住蔺相如的动作、神态、语言描绘一下。

我们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就要把蔺相如的大义凛然和勇敢机智的精神读出来。自由读,指读。

(4)“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典礼的日期。”

(5)从“大大方方”这个词可以看出蔺相如勇敢。结合第九自然段,讲讲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2.理解最后一句话:“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教师小结:秦王本想杀了他,本想愚弄赵国,可是反而被蔺相如捉弄了,他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了。这句话仅仅是写秦王的心理吗?(突出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可见作者用词是多么的巧妙。

自己练习读一读,体会蔺相如的聪明才智。

3.蔺相如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为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

过渡: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尊严,蔺相如铤而走险与秦王进行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既做到了完璧归赵,又使秦王处于被动的局面,为赵国立了大功,受到了赵王的重用,封他为上大夫。我们看看蔺相如在几年之后的渑池之会上有什么表现?

四、学习“渑池之会”

1.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什么表现?具体谈一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

(2)当秦王让赵王鼓瑟,并叫人记下来时。蔺相如非常生气,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

(3)“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最后秦王被逼无奈,只好为赵王击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了下来,说在渑地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2.同学们想一想,渑池之会这场政治斗争秦赵两国是打成了平局,还是决出了胜负?为什么?

(如果学生争执不下时,老师可作两点提示:一、秦国比赵国力量强大;二是秦王是一国之王,而蔺相如则是赵国的一名大臣。)

教师补充:“瑟”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声音悦耳动听。“缶”是古代的一种打节奏的乐器,形状像个瓦罐子,声音单调。这两种乐器比起来,秦王显得更丢人。

3.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能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很好。的确,渑池会上的斗争是赵国占了上风。那么这场斗争的胜利应该归功于谁?

过渡:蔺相如机智勇敢地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又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为赵国立下了大功。可见蔺相如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蔺相如在这场斗争之后,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廉颇和蔺相如开始不和,也就引出了课文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

五、学习“负荆请罪”

1、小组合作学习

你觉得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为什么。

你觉得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为什么。

2、交流学习结果

廉颇知错就改。(看图读课文体会,指导有感情朗读)

蔺相如顾全大局。(读蔺相如的话,体会他宽广的胸怀和顾全大局的精神)

六、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七、、质疑、释疑

附:板书设计

蔺相如 廉颇

机智勇敢 不畏强权 知错就改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篇4:《将相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2)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

(3)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把握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与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识大局和大将军廉颇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二、重难点:

(1)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

(2)感受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三、教学方法:

自渎感悟,讨论交流。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发预习内容)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课前搜集的故事背景资料。

二、初读课文,学生自悟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

2、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1)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2)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清脉络,概括段意。

(1)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4、明晰每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导入新课

1、书课题后提问:通过上节课的预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蔺相如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卿,可谓平步青云,廉颇对此很不服气,那么,他是怎么说的?

请快速从课文中找出这段话。谁来读一读?

2、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1)你从这句话中都读明白了些什么?

(2)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3、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会闹僵,为了能使将相和,你现在的任务是劝劝正在气头上的廉颇。愿意承担这个重任吗?

二、解析“完璧归赵”

(一)自读故事,感悟人物特点。

1、大家先读读“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看看蔺相如到底有什么能耐。为了使你的劝说词更具说服力,老师建议你把蔺相如与文中其他人物作作比较,看看在秦赵两国围绕和氏璧发生的这一外交事件中,其他人都是怎样说怎样做的,而蔺相如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把有关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通过比较你或许很快就能发现蔺相如的过人之处。

2、自己就近找有相同体会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通过和这些人物的比较,你发现了蔺相如的哪些过人之处,依据是什么?

(二)集体交流,深化认识。

1、蔺相如与赵王及文武大臣对比,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点拨要点:

(1)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

a、为什么非常着急?

b、生体会秦赵双方实力差距。

c、想象一下赵王能急成什么样,谁能用自己学过的词语形容一下?

(2)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a、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

b、加思索便成竹在胸,读一读这句话,想想强调哪些词,才能读出这种胸有成竹的从容。己先练一练。指名读。

3、教师小结。

4、蔺相如与秦王比,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1)生阐述结论,师追问:课文中哪些描写表现出了这一点,要言之有据呀!

(2)学生自由回答,师相机点拨。要点:

A、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a、理直气壮”什么意思?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

b、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

c、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

B、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这句话中有一处细节充分体现了蔺相如不仅胆大而且心细,发现了吗?

(3)体会蔺相如洞察人心,秦王的映衬作用。

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a、王老师有个疑问,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是蔺相如,大家来看这个重点段,一共三百来字,其中近一百五十字用来写秦王,作者这样写秦王,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呀?

b、认为这样安排不合适的请举手,认为这样安排挺好的请举手。好,真理愈辩愈明,我们开一个小型辩论会,请大家各抒己见。

c、学生讨论。

d、这样的描写故事中还有吗?读一读,你有什么感悟?

5、读完这个故事,了解了蔺相如,你会怎么劝廉颇呢?谁来说说?

三、解析“渑池会见”

1、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大夫,不久,他在渑池会上又立新功。那么这一次是不是如廉颇所言:“没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呢?”

2、见时廉颇并不在现场,你能不能给他讲一讲当时都发生了什么?为了让大家更能入戏,请你从“赵王、赵王侍从、赵国大臣”这三个角色中选择一个,以这个角色的口吻给廉颇讲讲故事中你印象深刻的情节,帮他分析分析蔺相如在这一事件中表现出了哪些过人之处。

学生根据发言提纲准备发言,师巡视。集体交流。

3、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为什么?

4、自己学过的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

四、小结全课

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阅读,感悟,探究,我们深刻体会到蔺相如两次为赵国立下大功,绝不仅仅只耍些嘴皮子功夫,那张嘴后面是拳拳的爱国忠心,是超过常人的智慧和胆识。聪明的廉颇在冷静下来以后定然会明白这一点,接着还会发生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下课。

第三课时(展示课)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上节课的学习,你都了解到蔺相如的哪些过人之处?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负荆请罪”

1、个故事,勾画语句,体会蔺相如的过人之处――顾全大局。

2、读书上描述负荆请罪的句子。

3、生看插图,书上只说:“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他们当时一定说了许多感人的话。你能不能替作家把他们当时说的话还原出来。

4、作,交流。

(二)理清课文条理。

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其中一则小故事。

三、总结提升,课后延伸了课文,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为什么最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

板书设计:

将(廉颇) 相(蔺相如)

百战百胜 完壁归赵 机智勇敢

勇于改过 渑池之会 不怕牺牲

不和

负荆请罪

以国家利益为重

篇5:《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对敌人要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对自己人要以国家、大局为重,团结一致。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生字新词。

4、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自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在故事中品析人物的思想品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难点。

【教学准备】生字词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介绍作者和历史背景。

2、《将相和》中的“将”指谁?“相”又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

1、读准字音:

“和氏璧”、“推荐”、“渑池之会”、“胆怯”、“侮辱”、“击缶”。

2、朗读课文并分段,给每段加小标题。

3、指名朗读课文。

三、熟读课文 同桌互相讲述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结合课后“思考练习”。

2、自学本文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整体入手,直奔难点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将相和》。

2、指出廉颇是怎么说的?并读一读这些句子。

3、蔺相如是不是靠一张嘴爬到了廉颇的头上。

三、读议第一段

1、默读一段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2、从这些句子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蔺相如是怎样完璧归赵?

3、蔺相如立下了什么大功?

(维护赵国利益、是有功之臣。)

4、指出名复述这个故事。

四、读议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理出故事情节。

2、渑池会上秦王怎么侮辱赵王?蔺相如怎么对付?用的是什么办法?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3、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连自己的命也不要了,多么勇敢啊!请同学们齐读。

4、渑池会上的斗争赵国占了上风,功劳应属于谁?为什么?

(提示:这份功劳也有廉颇的一份,不是他在边境上做好准备,秦王也不会这样轻易放回他。)

5、这个与第一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6、复述故事。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知道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大功,赵王封他为上大夫;在渑池会上,他又立了大功,又封他为上,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说要给他个“下不了台”,这就是将相不和的主要原因。

二、默读第三段,思考问题

1、蔺相如立了功,廉颇为什么要给他个下不了台?廉颇说的对不对?

2、蔺相如怎样对待?

3、将相怎样和好?说一说你对他们的`认识。

三、总结全文

1、从这三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将”“相”经历了由和到不和的过程,想想他们为什么不和又为什么和好?

2、蔺相如的勇敢机智、顾全大局表现在哪?廉颇的英勇善战,知错就改表现哪?

3、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

四、课堂练习

复述三个故事。

篇6:《将相和》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我有这样的体会,无论是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还是叙述的事情怎么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语言文字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新课程明确指出:要把读书变成一种自主的行为。因此,我在学习前设计了一个小情境,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走进文本之中,培养学生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由课文的旁观者变为当事者,让学生自主、有目的的读书,教师适时的点拨,这样就提高了学生读书的自觉性,从而对读书产生极大的兴趣,能够在阅读中产生真实的情感流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自主研究”的方法读懂课文,抓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他们美好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重点理解蔺相如的胸怀宽广。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走进蔺相如和廉颇的内心世界,体会“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一、激情导入:

《将相和》是一段流传千古的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走进这个故事之中,共同体味这个故事的精彩感人之处。

1、复习:这篇文章共讲了那几个小故事?

2、创设情境:老师还有个业余爱好,那就是考古。最近,老师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文物。他是一张赵王给蔺相如颁发的嘉奖令。同学们请看:出示

嘉奖令

蔺相如:

你在我国与秦国的交往中立下了大功,并且还能与廉将军和睦相处,可见你是一个什么的人。特发此令,以表鼓励。望你以后,更好地为我国出力,把我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公元前279年

可是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同学们能帮老师填上吗?

二、品读感悟

1、进行读书前的指导。

要想把这个内容填好,你有什么建议?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要补充的准确、恰当。应从课文的具体语句中去寻找,找出最有说服力的语句,进行深入地研究,因此,要先仔细的读读课文,再一起讨论。画出感触最深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当然,还可以用其他适合自己的方法去研究。在此基础上,再把内容补充完整。

2、学生自读课文。

三、回报交流

1、学生汇报所填的内容(各种填法),教师总结(机智勇敢、胸怀宽广)。板书

师:下面我们进行一个研讨会。我们请一个同学说明他这样填的理由,其他同学如果与发言的同学意思相同,也可以对他的发言进行补充。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重点点拨:

1)、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主要表现在假摔璧、从小路送回、逼秦王击缶等方面。引导学生重点抓住蔺相如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进行体会,并重点指导“逼秦王击缶”这段的朗读,进而理解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在学生汇报到蔺相如逼秦王击缶时,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之后,为了加深对蔺相如这个人物的认识,教师适时向学生叙述《史记》当中对这一段的描写。并用一句名言“为什么我的双眼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来总结这一部分。

在学生汇报蔺相如支持赵王去渑池赴约时,教师创设情境:教师就是赵王,正在犹豫不决时。同学们就是蔺相如,你会怎样对赵王说。

2)、蔺相如的胸怀宽广主要体现在不与廉颇计较,躲避廉颇。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读廉颇和蔺相如的话语,指导学生表演,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文章的结尾写到:他俩“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时,教师适时讲解他俩是怎样辅佐赵王,使赵国强大起来的,以此向学生渗透团结的重要性。

四、升华情感

1、解题。学到此处,你能理解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吗?

2、总结:《将相和》向我们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集体,只有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学习写法。

1、学生通读整篇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三个故事巧妙地连接起来,是文章脉络清楚。

2、走进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展示人物的个性品质。

篇7:《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权,机制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推让的好品质,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从三个小故事中任选一个演一演。

教学重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历史故事吗?为什么喜欢?你知道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板书:将相和

2、请同学们读课题。看到课题时,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呢?

3、(检查预习〕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学生板书文中出现的三个小故事)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明白呢?

二、深入探究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

1、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故事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你喜欢谁?为什么?

4、他们两个人使我们喜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

三、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自由结合,练习表演故事。

第二课时

一、回忆

1、说自己弄明白的问题。

2、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三个故事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二、深入探究

1、继续读书,讨论这些问题。继续讨论。

2、交流。

三、表演

小组表演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大家认真看,看后做评论:哪里演得好,哪里不好,为什么?

四、总结

1、通过学习,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收获?获得了什么启发?

2、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如何修改?

3、还有哪些问题?我们课下讨论,查找资料解决好吗?

五、作业

小组合作,编写课本剧。

篇8:《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美好品质。

2、分清每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3、把三个小故事任选一个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教学重点】

1、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

2、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3、品词析句,联系上下文,学生讨论交流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媒体设计】

录相带、投影片及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思路〗

通过第一课时和课下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联系全文评价故事中的人物,适当加入自己的褒贬态度;然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时,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通过教师梳理,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弄清“将相和”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的联系;最后总结全文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通过上节初读课文,谁愿意告诉大家自己都知道了哪些问题?

1、引导学生围绕从题目、主要内容、对人物(廉颇、蔺相如、秦王、赵王)个性的褒贬态度等方面回答,要紧紧抓住课文的叙述、描写来说,同时加入自己的看法。

2、鼓励学生说出谁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让我们大家帮助他。

师: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将相和”的故事里,去深入了解和认识这些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呢?

二、看录相(完璧归赵)

师:你从录相里能够看懂哪些内容?还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交流,质疑问难,发表见解,鼓励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

生:这段录象讲述了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的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的和秦王斗争,作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生;我知道了蔺相如把生死置之度外,他不畏强权。我从文中“……”看出来。

生:我从“当满朝文武……挺身而出”看出廉颇很勇敢。

问:蔺相如真的要连头和璧一起撞碎吗?可围绕这几方面回答:

1、不是的,因为蔺相如答应赵王,如果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就把璧送回来。

2、蔺相如在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他知道秦王特别喜欢和氏璧。

3、当秦王还没有看到和氏璧的时候,就想用15座城来换这块无价之宝,当他亲手拿到这块璧时又是那样爱不释手,所以秦王特别喜欢和氏璧,他肯定不会让蔺相如用头去撞的。

教师点拨:蔺相如就是抓住秦王喜欢和氏璧的心理,才这样说这样做的,他很机智、勇敢。(板书)

教师启发学生在“完璧归赵”这节中找出不理解的句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重点理解以下两句话。)

⑴投影出示第一个句子:

“蔺相如说:……约定了典礼的日期。”学生讨论交流。

生:当秦王假意答应给城后,蔺相如提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既赢得了把璧送回赵国的时间,又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王以城换璧的事是真是假,说话是否算数。(机智)

生:蔺相如很聪明先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假如秦王一生气,真杀了他参加授璧典礼的人就知道秦国不讲信用。在这种场合秦王不敢杀他就把他送回赵国。

生:蔺相如真聪明,既保护了自己又使秦国处于被动局面。

⑵投影出示第二个句子: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这里的“客客气气”是非常有礼貌吗?

生:我觉得很有礼貌,蔺相如据理力争,秦王有点惧怕他对他很客气。

生:我觉得不是很有礼貌,秦王很生气,对他又无可奈何。

三、师结

秦王本想杀了蔺相如,愚弄赵国,可反而被蔺相如捉弄了,他现在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来了。“完壁归赵”这件事可见蔺相如多么机智、勇敢啊!为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他立下大功,受到赵王重用,被封为上大夫。几年之后,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秦王的用意又是什么呢?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何表现?同学们谁有什么想法告诉大家?

1、联系上下文,学生可能说出秦王一定想在渑池之会上报上次没有得到和氏璧的仇恨。赵王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可赵王还是去了并带蔺相如随行。

问:秦王为什么让赵王鼓瑟?

生:秦王想借此侮辱赵王,贬低赵国的地位。

师:蔺相如是怎样做的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

生: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赵国的'尊严,蔺相如逼秦王为赵王击缶。

师:这叫什么办法?

生: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老师出示句子:

“您跟我只有五步远……拼了!”怎样读这个句子,才能把蔺相如的勇敢精神读出来。(生气地说:“……”;怒气冲冲地说:“……”;怒发冲冠地说:“……”;咬牙切齿地说:“……”。

3、教师点拨:

最后秦王被逼无奈只好为赵王击缶,蔺相如叫人记录下来。渑池之会这场政治斗争是打成平局,还是决出胜负?

教师先出示补充缶瑟特点的课件,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生:我看他们是平局,因为……

生:我看赵国占了上风……

教师点拨: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的确渑池之会上赵国占了上风,这场斗争的胜利归功于谁?

生1:归功于蔺相如,因为……

生2:廉颇也有功劳,……

生3:他俩都有功劳,是廉颇、蔺相如的密切配合,才出色完成任务。

师:文章学到这儿,双方的斗争真是太激烈了,你想对蔺相如、廉颇说点什么?(鼓励学生勇敢地畅所欲言)

4、教师过渡:

同学们说的太好了,既注意到蔺相如,又考虑到了廉颇。蔺相如机智勇敢地与秦王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又一次维护了国家尊严。为赵国立下大功,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造成将相不和,引出了文中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

四、通过看“负荆请罪”的录相,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

学生自己能够知道了什么?有没有不理解的问题?

1、引导学生对录象的内容进行口述,适当加入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点拨。(性格直爽,知错就改)(板书)

2、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将和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广的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上缘于他们的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这在他们的语言中都有体现。

3、引入“刎颈之交”一词意义。

五、想象

“负荆请罪”时廉颇、蔺相如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还可以到前面分角色表演。)

例文:廉颇裸着上身,背着荆条,步行向蔺相如家走去。

蔺相如得知廉颇来了,赶紧到门口迎候。廉颇一见蔺相如,扑通一下跪倒,双手抱拳,满脸羞愧的说:“蔺大人,我是个粗人,见识少,气量小,哪里知道您这样忍让我,我实在没脸见您。请重重责罚我吧!”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感激万分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廉颇感动老泪纵横,蔺相如快慰地笑了。旁边的百姓见了,纷纷议论,都说:“赵国有这样的将和相,是我们的福气呀!”

六、回顾总结全文时明确

“完璧归赵”后,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这是在“渑池之会”后晋升的前提,而蔺相如晋升为上卿,造成廉颇不服,产生妒忌,是将相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有了将相之间的矛盾才有了解决矛盾的“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联系。

七、你想向廉颇蔺相如这两个熠熠生辉的人物学点什么?

1、学蔺相如爱祖国,顾大局,识大体。

2、学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勇敢地挺身而出。

3、学廉颇勇于改正错误。

4、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以班级利益、学校利益、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成为二十一世纪合格的接班人。

5、如果我和同学间有了矛盾,也要向蔺相如那样宽容忍让,向廉颇那样勇于改正错误。

八、布置课下作业

先由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说出本组想做什么作业。学生可能说出:

1、想把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小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一抄。

3、想把“将相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篇9:《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初步认识过渡句,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3、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和廉颇忠于国家、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将相和》,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2、既然是“和好”,说明将相以前有过“不和”,他们为什么不和了呢?看看廉颇是怎么说的?

⑴生读文,找到第十六自然段廉颇说的话,指名读:“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⑵指导朗读:读书要读得“声情并茂”,老师教大家一个方法:边读边揣摩廉颇当时的心理,想象他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这样自然而然就读得“声情并茂”了。想不想试试?

⑶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3、找到将相矛盾的焦点了吗?

4、小结:

在廉颇的心目中,自己是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大功臣。而蔺相如只会耍嘴皮子,没什么真本事。竟然爬到他头上去了,心里就不平衡,不服气。那么蔺相如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嘴到底厉害不厉害?官到底该不该升?这就是咱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新授

1、我们先来看“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到描写蔺相如面见秦王说话时表现的两个词语,做上记号。

⑴生自由读文。

⑵请两位同学将词语板书到黑板上。

2指名读“理直气壮”,理解词意,指导读出词语的味道来。

3、引读: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4、蔺相如的理“直”在哪里?请大家默读2到8自然段,划出重点句,组织好语言,替蔺相如来摆摆这个理。(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5、导读:

是啊,拿城换璧是你秦王提出来的,我把和氏璧给你送来了,你却不交城。理由充分,说话才有气势。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有理有据,所以蔺相如面对的虽然是虎狼之国的秦王,却仍然毫无惧色,言语中字字掷地有声。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6、讨论交流:蔺相如真的撞吗?

7、除了金蝉脱壳之计,蔺相如还用了几个计。请大家接着读书,看看谁能读出来?

8、过渡: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所以到了举行典礼的那一天,他进宫见了秦王才会──(师指板书“大大方方”,生齐读)

9、引读:蔺相如大大方方地说──

“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10、讨论交流:蔺相如难道不怕秦王杀他吗?这可是欺君之罪呀!请大家再读蔺相如的话,揣摩一下秦王当时的心理。

11、导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蔺相如已经摸透了秦王的心理,知道秦王不会杀他,所以才会大大方方地说──

12、你们读出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来?

13、小结:

蔺相如凭着过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识,用他的那张嘴和秦王针锋相对。不仅“完璧归赵”,还让秦国没有理由对赵国动兵。你们说说,他这张嘴厉害不厉害?

14、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也被秦王客客气气地送回了赵国。咱们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来了。让我们静下心来想想:蔺相如决定接受赵王让他带璧入秦的使命时,他心里有把握吗?请大家读书,找出文中的句子来。

“我愿意带着这块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⑴指名读后自由读。

⑵你们又读出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来?

15、总结提升: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切尽在掌握。这就是大智大勇的蔺相如。正是有了这样的大智大勇,才敢带璧入秦,最终完璧归赵,不辱使命。(板书:不辱使命)

16、同学们,如果你是赵王,面对这样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才,要不要给他升官?

三、复习检查

进一步指导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蔺相如凭着过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识,用他的那张嘴和秦王针锋相对,不仅“完璧归赵”,还让秦国没有理由对赵国动兵。正是有了这样的大智大勇,蔺相如才敢带璧入秦,最终完璧归赵,不辱使命。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预习第二个小故事:渑池之会。

【板书设计】

将(廉颇)负荆请罪

→不和→和

相(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篇10:《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初步认识过渡句,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3、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和廉颇忠于国家、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将相和》,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武将和文官和好)

2、既然是“和好”,说明将相以前有过“不和”,他们为什么不和了呢?看看廉颇是怎么说的?

⑴生读文,找到第十六自然段廉颇说的话,指名读:“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⑵指导朗读:读书要读得“声情并茂”,老师教大家一个方法:边读边揣摩廉颇当时的心理,想象他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这样自然而然就读得“声情并茂”了。想不想试试?

⑶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3、找到将相矛盾的焦点了吗?(师生讨论交流)

4、小结:

在廉颇的心目中,自己是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大功臣。而蔺相如只会耍嘴皮子,没什么真本事。竟然爬到他头上去了,心里就不平衡,不服气。那么蔺相如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嘴到底厉害不厉害?官到底该不该升?这就是咱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新授

1、我们先来看“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到描写蔺相如面见秦王说话时表现的两个词语,做上记号。

⑴生自由读文。

⑵请两位同学将词语板书到黑板上。(理直气壮大大方方)

2指名读“理直气壮”,理解词意,指导读出词语的味道来。

3、引读: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4、蔺相如的理“直”在哪里?请大家默读2到8自然段,划出重点句,组织好语言,替蔺相如来摆摆这个理。(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5、导读:

是啊,拿城换璧是你秦王提出来的,我把和氏璧给你送来了,你却不交城。理由充分,说话才有气势。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生读“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有理有据,所以蔺相如面对的虽然是虎狼之国的秦王,却仍然毫无惧色,言语中字字掷地有声。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生齐读“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6、讨论交流:蔺相如真的撞吗?

(引导:秦王对和氏璧是爱不释手,蔺相如已看在眼里。这是蔺相如使的“金蝉脱壳”之计。)

7、除了金蝉脱壳之计,蔺相如还用了几个计。请大家接着读书,看看谁能读出来?

(生读书后交流,师相机引导:“缓兵之计、瞒天过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

8、过渡: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所以到了举行典礼的那一天,他进宫见了秦王才会──(师指板书“大大方方”,生齐读)

9、引读:蔺相如大大方方地说──

“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10、讨论交流:蔺相如难道不怕秦王杀他吗?这可是欺君之罪呀!请大家再读蔺相如的话,揣摩一下秦王当时的心理。

(相机指导:蔺相如已揣摸透了秦王的心理: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杀了蔺相如也没有用。反而落下不讲信用的恶名,让天下人耻笑。)

11、导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蔺相如已经摸透了秦王的心理,知道秦王不会杀他,所以才会大大方方地说──

(生齐读“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12、你们读出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来?(不畏强权机智勇敢)

13、小结:

蔺相如凭着过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识,用他的那张嘴和秦王针锋相对。不仅“完璧归赵”,还让秦国没有理由对赵国动兵。你们说说,他这张嘴厉害不厉害?

(擦去黑板上“厉害”后的“?”,改为“!”)

14、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也被秦王客客气气地送回了赵国。咱们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来了。让我们静下心来想想:蔺相如决定接受赵王让他带璧入秦的使命时,他心里有把握吗?请大家读书,找出文中的句子来。

“我愿意带着这块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⑴指名读后自由读。

⑵你们又读出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来?(交流:“自信、胸有成竹”,相机指导朗读)

15、总结提升: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切尽在掌握。这就是大智大勇的蔺相如。正是有了这样的大智大勇,才敢带璧入秦,最终完璧归赵,不辱使命。(板书:不辱使命)

16、同学们,如果你是赵王,面对这样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才,要不要给他升官?

(师擦去黑板上“升”后的“?”,改为“!”)

三、复习检查

进一步指导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蔺相如凭着过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识,用他的那张嘴和秦王针锋相对,不仅“完璧归赵”,还让秦国没有理由对赵国动兵。正是有了这样的大智大勇,蔺相如才敢带璧入秦,最终完璧归赵,不辱使命。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预习第二个小故事:渑池之会。

【板书设计】

将(廉颇)负荆请罪

→不和→和

相(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篇11:《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召集”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3、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召集”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可如果同学们之间不团结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生自由讨论

师:看来,我们都知道团结的.重要性了。古人更知道这个,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文章。

(板书:将相和)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出示课件3)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二、快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无价之宝失信抵御理直气壮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

三、浏览课文,整体把握。(出示课件5)

1、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说说“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5)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四、理清脉络,概括段意。(出示课件6)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整理。(出示课件7)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讨论、交流、整理:(出示课件8)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出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权、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权、机智勇敢。)

小结: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五、总结、预习。(出示课件10)

1、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完璧归赵)

2、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3、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篇12:《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学文学会十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积累词语。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三个故事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4、体会文章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激发爱国情感。

5、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人物的精神。

2、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学案设计:

1、自主学习生字词。

2、仔细阅读课文,给三个故事加小标题。

3、把三个小故事讲给家长听。

4、读文章,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连堂

一、初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的三个小故事: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二、学生自读课文,自主质疑。

三、学生质疑总汇??师生合作解疑:

完璧归赵

1、和氏璧真的是有毛病吗?蔺相如这么说的目的何在?

2、蔺相如真的要和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吗?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3、秦王明明已经答应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蔺相如为什么还叫人抄小路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

4、秦王得不到和氏璧,为什么没有杀掉蔺相如?

渑池之会

5、渑池会上,秦王为什么要赵王鼓瑟,并叫人记录下来?

6、蔺相如又是怎样做的?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7、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负荆请罪

8、蔺相如立功后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为什么很不服气?你是否同意廉颇的看法?为什么?

9、蔺相如是否很怕廉颇?他一再躲避廉颇是为了什么?

10、廉颇是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为什么要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11、你认为“将”“相”和好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附重点题答案:

11、“将相和”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开阔胸襟,廉颇的知错能改。从实质上是“将”和“相”共同的爱国思想。

5、秦王叫赵王鼓瑟,是为了表示秦王可以指挥赵王。他们之间是不平等的。这对赵国来说是奇耻大辱;

6、蔺相如逼秦王击缶,是为了说明两国之间是平等的,他冒着生命危险,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和荣誉。

8、不同意。每个人的工作和贡献是不一样的。蔺相如虽然不能像廉颇一样持刀作战、立下赫赫战功;但他的唇枪舌战,也同样是惊心动魄,同样也需要用自己的生命为赵国保住尊严。一样值得敬佩。

二、体会人物品质:

1、文章中,突出体现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请你用红笔划出文章描写这两个人物最精彩、最令你感动的片段,反复读读,品品,用你自己认为准确的词语归纳: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个怎样的人?

2、谈谈你对“秦王”和“赵王”的看法,要说明理由。

三、把握文章的主体结构:

《将相和》中有三个独立的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你能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吗?

篇13:《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权,机制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推让的好品质,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从三个小故事中任选一个演一演。

教学重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历史故事吗?为什么喜欢?你知道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板书:将相和

2、请同学们读课题。看到课题时,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呢?

3、(检查预习〕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学生板书文中出现的三个小故事)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明白呢?

二、深入探究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

1、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故事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你喜欢谁?为什么?(学生板书自己喜欢的理由,就是人物具备的品质)

4、他们两个人使我们喜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爱国之心)

三、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自由结合,练习表演故事。

第二课时

一、回忆

1、说自己弄明白的问题。

2、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三个故事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二、深入探究

1、继续读书,讨论这些问题。继续讨论。

2、交流。

三、表演

小组表演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大家认真看,看后做评论:哪里演得好,哪里不好,为什么?

四、总结

1、通过学习,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收获?获得了什么启发?

2、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如何修改?

3、还有哪些问题?我们课下讨论,查找资料解决好吗?

五、作业

小组合作,编写课本剧。

篇14:将相和教学设计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和“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三、理清层次

1、这三个故事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

2、交流。

完壁归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

渑池之会(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

负荆请罪(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四、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个地方描写了将相的不和?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服气、不满、妒忌……)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蔺相如是不是真的就像廉颇所说的仅仅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划出重点语句,写出感受。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

“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有勇。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到了举行点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自读这段话体会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3)“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渑池会上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得什么特点?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维护赵国的尊严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

(4)综上所述,蔺相如靠的并不是一张嘴,学生总结靠着聪明才智、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暴的精神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3、廉颇开始很不服气,后来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是什么原因让他改变了呢?

出示: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廉颇听了这话心里在想什么?

4、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这时候两人相见会说些什么呢?

5、你认为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为人坦率)

6、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7、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又是第三个故事的原因)

五、课后延伸

1、同学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

2、阅读根据《史记》改编的其他小故事。

篇15:将相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揭课题,晓背景。

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聊聊一本书《史记》,把书翻到95页的“资料袋”。史记是由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其中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峙,战火频繁。而秦国又数七雄之中最强悍,常常侵犯别的国家,被其他诸国称为“虎狼之国”。我们来看看春秋战国的形势图。大家可以看到,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处于两大强国之间。当时秦国全力进攻楚国,不能集中兵力对付赵国,主要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始于较强势的秦国和较弱势的赵国之间。(课件:战国形势图)

2、出示课题:(课件:课题)将相和(板书),齐读课题,解释课题:“将”是谁?“相”是谁?“和”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

1、现在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老师这有几个词语,在我初读课文的时候也觉得有几个字比较容易读错,你们能正确地读出来吗?(课件:生字新词)

允诺胆怯拒绝乘机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

3、词语会读了,课文你们读懂了吗?课文有几个故事组成?找出每个小故事的起止,并用适当的小标题概括每个故事的内容。(指名说一说)

4、其实这篇课文有个特点,每个故事结束之后,都有个小结段,快速地浏览课文,这出这几个小结段。(指名说,出示课件)

5、同学们把这几个小结段齐读一遍,边读边思考:能不能从中找出关键词以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这几个故事吗?(齐读句子)好,谁能来说一说?(指名说)

(渑池之会:这是一次在渑池的会见,文言文中“之”有“的”的意思,你可以把“之”加进去再说一说吗?)

6、板书小标题,强调“璧”的写法。

7、我们再来看前两个小结段,前一句话总结了上文的故事,后一句话引出了下面的故事,我们把这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段叫做――过渡段。对,过渡段能更便于我们了解课文内容。

8、再读故事,明晰每个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人物形象。

1、弄清将相和的前因后果。通过课题我们就能知道蔺相如和廉颇最后和好了,这也说明他们之前不和。不和的原因是由什么引起来的?和的原因又是什么?(也可以用小故事的标题来回答)

2你觉得赵王应该升蔺相如为上卿吗?蔺相如是靠什么升为上卿的?再读三个小故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体会蔺相如的过人之处。

A抓住”骗”完成完璧归赵。

1讨论完璧归赵的起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秦国作为当时最强的国家,以城换璧是诚心诚意的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蔺相如识破了秦国的骗局,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讨论,演一演。

总结: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

B抓住”逼”完成渑池之会。完璧归赵后,秦国两次打败赵国,在这种情况下,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渑池会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是什么?秦王是如何侮辱赵王的?蔺相如何反应的?为什么逼?如何逼?结果怎样?,(抓住蔺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C抓住”避”完成负荆请罪。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对敌人寸步不让,相反,对于居功自傲的廉颇老将军的态度又怎样?

(1)如何避开廉颇,不跟廉颇见面?(2)手下如何看待?(3)怎样说明原因的?

你这一事件中,你又读出了蔺相如身上怎样的品质?

总结:同样是语言描写,人物的个性不同,语言也不一样,以后在描写人物时,必须体会人物的个性。

五、总结

(一)、这三个小故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二)理清文章条理: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是怎样的?

最后咱们想一想:蔺相如为什么能机智勇敢,胸怀开阔?廉颇为什么勇于改过?因为爱国。

六、结尾。

最终,廉颇和蔺相如和好了!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如此说来,赵国本应更加强大,可是最后还是秦国统一了六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史记》中写的清清楚楚,同学们可以详细地读一读《龙门灵秀》中《廉颇》。而且《史记》中写人的艺术课远不止“品其言,知其人”而已,(出示课件)希望同学们能在历史长河中尽情遨游,在《史记》中认识更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

拓展:读《硬脖子的洛阳令》,思考《硬脖子的洛阳令》:硬脖子指的是什么性格特点?本文是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他的这个性格特征?这几件事是什么关系?

作业: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的故事,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篇16: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透过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学会简要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1.学习透过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学会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三个故事是围绕怎样一个中心组织在一齐的。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资料:

解题导入新课:学生自学课文;检查预习状况;质疑问难。

教学步骤:

一、解题

1.介绍时代背景(略)

2.抓题眼“和”,理解题意(略)。

二、学生默读课文,自学

要求:(1)查字典学习字词,解词要联系上文;(2)了解文章主要资料;(3)给文章分段;(4)拟定三个故事的小标题。

三、检查自学状况

(1)注意:

廉颇蔺相如胆怯抵御上卿

(2)组词

秦璧击协渑

泰璧缶胁淹

(3)解词:

完璧归赵无价之宝理直气壮

攻无不克负荆请罪同心协力

(4)指名读课文:课文写了哪三个小故事,并说明这三个小故事的起止段落。

(5)概括三个故事的大意。

(6)给三个故事拟小标题。

四、熟读课文

五、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教学资料:

讲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从整体入手,启发提问,直奔重点、难点,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1.板书课题后提问: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资料。

2.教师提问:廉颇、蔺相如为什么不和?廉颇是怎样说的?从课文中找出廉颇说的这段话,读一读。

3.继续提问:廉颇说,蔺相如就靠一张嘴,爬到他的头上去了,他说的对不对?不对,靠什么(引导学生读议第一段。提示三个故事的联系)?

二、学习第一段,幻灯提示本段重点资料,透过重点部分人物言行的读议,了解人物品质

1.默读第一段。

思考题: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中是怎样立功的。

阅读要求:抓住蔺相如的言行,认真理解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即他具有怎样的品质。(学生默读、勾画、思考;教师板书:言行→品质)

2.幻灯出示图片�D�D课文中第一幅插图。学生看图后,教师提问:画面上表现的是这一段中哪一小节的资料?然后指名读这一节。(第八自然节)

3.结合这一小节描述蔺相如言行的语言说一说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学生读议中,教师适时做如下点拨:

①蔺相如理直气壮地应对秦王,他的理在哪里?

②蔺相如说着,举起和氏璧说是要往柱子上撞。在他要撞却没撞的瞬间,他可能想些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机智勇敢”

4.教师小结:蔺相如是怎样做到完璧归赵的呢?他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秦王的骗局,又抓住秦王爱璧的心理,机智勇敢地与秦王斗争,争取主动,赢得时间,做到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了大功。那么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的呢?

三、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D�D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主要资料,透过人物言行,了解人物品质的方法学习第二段,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阅读潜力,强化训练重点

1.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段的学习方法,加深训练重点:“言行→品质”的印象。

2.提出进一步要求:不借助图片提示,确定此段的重点资料。(第三自然段)

3.学生默读、思考、抓住人物言行议论(议论重点:“生气极了”,“再要求…再要求……”“不答应……拼了”)。

4.教师小结:蔺相如不畏强暴,在与秦王的斗争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认为他是靠一张嘴上去的,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继续学习第三级。

四、读议第三段,围绕“和”字,抓住人物言行,进一步突出人物思想品质

1.指名朗读这一段。

2.要求学生自己确定贯穿全段的思考题。

3.抓住人物言行,围绕“将相是怎样和好的”读议此段。

教师适时点拨:

①“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这句是不是蔺相如自我吹嘘,为什么”(引导学生回顾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立功的情景,再与对廉颇忍让的言行比较,突出蔺相如对敌狠,对己和的高尚品质。)

教师板书:“顾全大局”

②“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秦国必然趁机来打我们。课文中哪个地方证明了蔺相如的话是对的(引导学生体会;廉颇在保卫赵国中起了大作用。板书:英勇善战;蔺相如充分估计廉颇作用,可廉颇却贬低蔺相如的功劳,两相比较,看出蔺相如的高尚;认识到:为了国家的利益,务必和好。)

4.教师范读蔺相如说的这一段话。

5.这一段话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为什么?等教师提示后,学生齐读“我所以……利益”。

6.学生读议“负荆请罪”一节。(引导学生透过廉颇的动作描述,突出他为了国家利益,知错就改的品质)。

教师点拨:

①在对蔺相如的态度上,廉颇开始是“很气”,之后又觉得“很不就应”,这是为什么?

②廉颇认识到自己错了,登门请罪,他为什么把自己的错误看成是罪过?

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学生看图,教师小结

学生齐读“负荆请罪”一节。

五、总结全文

教师提问:

1.透过这一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蔺相如和廉颇哪些高尚品质。

2.这些品质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出来,我们是怎样明白的。

教师板书:言行品质

教师总结:我们透过这一课的学习,不仅仅学习了廉颇、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团结一致的爱国主义思想,而且学到了透过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第三课时(略)

【板书设计】

21.将相和

[评:《将相和》一文透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赞扬了蔺相如和廉颇的高尚品质,说明了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将相之间要加强团结的道理。本文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纵横交错的矛盾冲突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但是本文篇幅较长,为了不中断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完整地体现作者精妙的艺术构思,我把全文三个故事的读议安排在一节课之中,体现了长文短讲。

根据大纲和教材训练重点的要求,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的: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2.学习抓住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3.学会简要复述故事。这节课为了完成前两个教学目的,我对教学做了如下的设计:

一、为了做到长文短讲,抓住一个线索,即抓住“和”字组织教学。

《将相和》的题眼在“和”字上,作者的思路是将相由不和到和好。教学时,我首先用逆推式方法提问,揭示矛盾,直奔中心。“将相为什么不和”一问,把学生的思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打破了从头学起的老框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廉颇对蔺相如的错误评价上。再抓住“蔺相如是不是靠着一张嘴爬上去的”自然导入第一、二段的学习,这样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前两个故事的学习带上了问题,有了明确的目的性。然后再透过一、二段的读议把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形象树立起来,廉颇的错误说法不批自倒。再讨论将相是怎样和好的,不仅仅突出了蔺相如对敌狠,对己和,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也突出了廉颇虽然功勋卓著但能知错就改的精神,最后总结将相和好的原因�D�D为了国家的利益,把人物思想升华到爱国主义的高度,令人肃然起敬,到达文道有机的统一。

二、为了做到长文短讲,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

《将相和》写了三个小故事,每个故事又都有自己的起因、经过。如果不分主次,从头道来,不仅仅浪费时间,也不贴合学习规律。所以,我采取了抓主要章节重点读议,回顾、照应、牵动全篇的教学结构和方法。三个故事比较,第三个故事是主要的,它既体现了题意,又是全文故事发展的高潮。我把它做为重点读议的资料,力争读深议透。在这一段中,我注意了在比较中分析人物形象,抓住蔺相如与廉颇言行的比较,廉颇前后不同言行的比较。而这三种比较又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启发学生从人物言行中发现比较的对象,获得比较的资料和材料。这样不仅仅在比较中更鲜明地突出人物形象,而且透过回顾照应使学生领悟到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前两个故事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和铺垫。读议时只抓住最能突出人物品质的章节,其它资料留给学生自己解决,体现了教方法、留余地的精神。前两个故事,无论是结构还是情节,都有相似之处,两相比较,又处理为前者详,后者略。学习第二段时,能够使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既突出了重点,又体现了有扶有放的原则,培养了学生读书的潜力。

三、为了做到长文短讲,始终突出一个训练重点。

这篇课文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质。在读议第一段开始,教师就明确提出训练重点和要求,抓住蔺相如的言行,理解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并贯穿读议始终。在学习第二段时,又提出按照第一段的学习方法学习,再次强调训练重点。读议第三段时又提出“要想明白将相为什么和好,还要在他们的言行中找答案。在总结全文时,先总结人物品质,然后提出“这些品质课文中并没有直接写出来,我们是怎样明白的?”引导学生总结这一课的主要写作方法�D�D抓住人物言行。为了巩固训练重点,我还在第三课时安排学生读“负荆请罪”一节,要求学生透过人物言行,突出人物的品质。

四、为了做到长文短讲,精心设计思考题。

1.逆推式问题,意在理清思路,弄清三个故事间的内在联系,突破教材难点。比如,“蔺相如被封为上卿是不是靠一张嘴”一题,就需要学生逆推到完璧归赵、渑池会见中蔺相如的表现;又如“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是不是蔺相如自我吹嘘”一题,又要求学生回顾蔺相如对敌狠、对己和的高尚品质,明确三个独立的故事是围绕一个中心写的。2.覆盖性问题,意在读懂一点举一反三。比如,在引导学生弄清蔺相如抓住秦王以地换璧,揭穿秦王的骗局取得斗争的主动权之后,提出“蔺相如在什么场合还提到以城换璧的事”,使学生领悟到蔺相如的斗争策略。这样的问题,不仅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潜力。3.比较性问题,意在突出人物品质。读议“负荆请罪”一节时,教者提出“廉颇当初对蔺相如的态度很不服气,之后为什么又觉得很不就应?”透过比较,廉颇坦率的性格,为了国家的利益知错就改的形象更加鲜明了。4.深究性问题,意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些问题表面看上去很简单,但一深究就会发现还有很深的含义。比如“负荆请罪”一节中,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廉颇知错就改,他为什么把认错说成是请罪?“突出了廉颇对自己错误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只有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才能有这样深刻的认识,突出了廉

颇的形象,深化了中心思想。]

篇17: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模板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璧、允、廉、颇、侮辱、拒。

2、新词:理屈、示弱、抵御、推辞、侮辱、拒绝、无价之宝、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

3、重点句、段: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二)能力训练点

1、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蔺相如对敌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本文的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主要通过默读分析、讨论、交流解决。

(二)本文的难点是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三)本文的疑点是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解决这个疑点的办法是先解决本文的重、难点,再达到水到渠成解决疑点的目的。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课后思考题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集中交流。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复述课文。

4、课堂口头、笔头练习。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加点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4、分析第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课前同学们齐唱《黄河颂》。听到同学们雄壮有力、气壮山河的歌声,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历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将相和》,就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3、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解词: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诚意:真心。

绝口:因回避而不说。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

抵御:抵挡,抵抗。

推辞:谦让不干。

理屈:理由不足或不合道理。屈,理亏。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物归原主。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3)质疑问难,教师巡视、点拨。

4、初读课文,学生自悟。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

(2)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①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②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5、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6、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整理: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机智勇敢。)

7、看图讲述,训练表达。

打出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1,发挥想象,说说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故事能力。进一步了解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的人。

8、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扩展:蔺相如、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五)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过渡:蔺相如完璧归赵后,被赵王封为上大夫,那么,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三个小故事。

(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故事。

自学提纲:

①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讨论、交流、整理: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②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a、画出人物言行。

(语言:“请您为赵王击缶。”;“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行动:他走到秦王面前,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人记录下来。)

b、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讨论、交流、点拨:

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击缶,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际上是秦王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秦王击缶后,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廉颇大将军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只好放赵王回去。)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小结过渡:在渑池会上,蔺相如、机智勇敢、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秦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蔺相如维护了赵国、赵王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很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上去的,而且职位还在自己之上,于是将相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个小故事。

(2)学习第三个小故事。

①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画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点拨:

①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②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

(语言:“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表现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行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③再读蔺相如的语言,深化理解、挖掘。打出幻灯片,阅读思考: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a、蔺相如这样说,是不是自我吹嘘?为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不是自我吹嘘,因为这是在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他的情况下说的。)

b、这段话包括几层意思?

(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对国家安危的重大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品质。)

c、“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句话说得对吗?文中什么地方证明他说的话是对的?

(说得对。从渑池会见之后,秦王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廉颇已经在边境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说明廉颇在保卫赵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

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

①画出人物的语言、行动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格特点。

(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

(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②出示幻灯片,观察第二幅插图,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学生可以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见,只要合文章情理即可。)

③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讨论、交流、点拨:

(因为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说明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廉颇的语言、行动,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总结、扩展

1、通过学习,你了解到蔺相如、廉颇各有哪些高尚品质?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蔺相如有、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是爱国。喜欢谁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说明理由。)

2、思考: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四)课堂练习

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三个故事间联系,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二)重点、难点、疑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教师点拨,突破难点、解决疑虑:

(1)分角色朗读全课,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表现了蔺相如、廉颇的什么品质?

(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品质。)

(2)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谁和谁的矛盾?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这些矛盾可以归纳为哪两种矛盾?

(讨论、交流、点拨:叙述了秦国与赵国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敌我矛盾;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矛盾是个人矛盾。)

(3)贯穿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蔺相如)蔺相如在这两个不同的矛盾面前分别采取了怎样不同的解决办法?

(讨论、交流、点拨:对秦国敌我矛盾采取坚决斗争、针锋相对的解决办法;对同廉颇的内部矛盾采取顾全大局、求和、团结的解决办法。)

(4)三个小故事间有什么联系?

(讨论、交流、点拨:师:三个小故事都各有中心,合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蔺相如有完璧归赵之功,才会有渑池之会的随行。因此,哪是因,哪是果?生:前是因,后是果。师:而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两次奇功却是廉颇与他失和之因,因此,哪是因,哪是果?生:“负荆请罪”是果,前两件事均是因。)

(5)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下面的三个故事是因果关系。第一自然段是下面三个故事的总的起因,如果没有这个原因,也就不会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而最后蔺相如忍辱退让,廉颇受感化,负荆请罪,主要是由于他们看到了大敌当前,有共同抗秦的爱国之心,这是促成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爱国的好品质。)

(三)总结、扩展

本文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作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布置作业

1、形近字组词:

2、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3、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可根据将相的高尚品质来谈感想,如果在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都能向将相学习,以班级利益、学校利益、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那么,我们一定会把国家建设得更好,成为真正的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篇18:将相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二)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三)按不同故事资料给文章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自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二)按不同故事资料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教师能够先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之后问:看到课题,你们想明白什么呢?设计这个问题,实际是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诸如:我想明白“将”和“相”是谁;我想明白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想明白他们为什么和好等;教师能够适时激趣。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明白的答案。

(二)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再给他们谈论的时间,然后教师再给一些时间让同学们读一遍书,不认识的字标出来,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1.指导读准字音。本课的生字虽然不多,只有7个,但有好几个都是学生个性容易读错字音。允、颇、侮:

2.指导认清字形。本课有许多生字的字形都容易错,可采用“以熟带生”的方法掌握字形。如“璧”与“壁”相近,“壁”是熟字,墙壁,与“土”有关,所以是“土”字底。而“璧”是一种宝玉,是无价宝,所以下面是“玉”。如“允”与“充”相近,“侮”与“悔”相近,“颇”与“波”相近,教师必须要指导同学进行区分,从而记住字形。

3.理解词意。因为书后有一道题就是要求同学们理解词意的,所以教师能够提出让同学查字典或词典理解词意。无价之宝——形容物品个性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此刻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理屈——理亏。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推辞——谦让不干。抵御——抵挡,抵抗。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能耐——技能,本领。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三)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详细历史背景

(四)三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_______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能够用“完璧归赵”来概括。第二个:能够用“渑池之会”来概括。第三个:能够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五)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能够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资料,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二)在理解课文资料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透过读书,学生立刻明白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十分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之后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透过默读,学生明白: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十分着急?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必须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十分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明白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但是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状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联系上文,同学们明白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应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样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之后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必须……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十分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必须”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此刻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透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立刻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之后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样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明白了,他要求举行个隆

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立刻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明白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及时送回国透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应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可帮忙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宝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立刻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资料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样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透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齐赴约。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回到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立刻能够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能够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能够看出他的什么品质?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能够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学习这部分资料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述蔺相如的句子,透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明白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那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状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能够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能够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过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状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能够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能够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明白,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透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之后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透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能够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和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二)分主角朗读,深入体会中心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分主角朗读,深入理解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课文讲了几个故事?每个故事能够用什么小标题来概括?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二)交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了解课文第1自然段与下面三个小故事的联系。

课文的第1自然段“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这是全文所有故事发生的总的原因,没有这个原因,就不会有“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发生,也不会有“渑池之会”这个故事的发生,没有这两个故事的发生,就不会有蔺相如一次次的升官,最终职位比廉颇还高,因而就更不会有“负荆请罪”这段佳话。

(四)编排课本剧:

本文由三个故事组成,资料较长,关系较为复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分主角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对课文资料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1.熟读课文,注意人物的语言、语气。教师能够先让学生分主角、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2.检查朗读状况,分好主角。在有感情地熟练朗读之后,教师能够带领学生编排一些动作,朗读中作一些表演。合理地分配主角,指定适宜的人读叙述语言。

3.表演课文资料。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能够让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如果时间允许的状况下,能够在一批朗读表演之后,大家评议,看是否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还有时间,能够再请一些同学朗读表演。

篇19:将相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个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透过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赞扬了蔺相如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思想。

二、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资料,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资料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抓住人物特点,搞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潜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一故事。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四、教时安排:三课时

五、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布置学生预习

课前预习:

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课后第4题中带点的词;

2、按“预习”弄清题意,给课文分段,起小标题;

3、再读课文,思考课后第1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资料;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分段,讲读第一大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分析检查预习状况

1、将相和:廉颇和蔺相如同心协力。比喻文官武将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

2、简介导入: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静,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写了三个小故事。哪三个小故事呢?

二、学生默读课文(自学)

1、掌握生字词;

2、给课文分段,弄清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

三、检查自学状况

1、生字:指导读准“允”“yun”不念“run”;要与“充”区别;

指导书写“廉”“广”部,剩10画,不是8画。

2、课后第4题的词,理解带点的词。

3、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

4、提问分段(按故事分三大段)

四、学习第一段:完璧归赵

1、齐读第一节,思考:这节与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静。三个故事都是在这样的历史背静下发生的。)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

赵国处在秦齐两大国之间,因此军事、外交方面的措施,关系国家兴旺的重大好处。

2、指名读2、3节,解释“和氏璧”;

思考回答:赵王接到信为什么十分着急?

3、齐读4、5节

蔺相如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6节

4、蔺相如是怎样造成秦国理屈,完璧归赵的?

(1)出示挂图,学生自渎8、9节,把画中蔺相如的动作词打点;

(2)指名口述过程

(3)这证明蔺相如有怎样的精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5、结果怎样?齐读第10节

(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

大夫:官职,分上、中、下三等,上大夫为最高一级的大夫。

五、小结“完璧归赵”的前因后果

(起因是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结果由于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而完璧归赵。)

六、自学下两个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第二、三大段,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搞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及三个故事与整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说说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的前因后果。

二、明确本课学习资料。

阅读思考:(小黑板)

1、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2、弄清每个小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3、蔺相如、廉颇是怎样的人?

三、学习第二段

1、学生默读、思考

2、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质疑解难:瑟——古时候的一种弹奏乐器。

缶——瓦制的器皿。(瓦罐)

我们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为几个重点讨论。(出示小黑板)

(1)谁为什么提出渑池会?

(2)赵王决定怎样?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4)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把赵王怎样样?”

3、逐问题讨论

答(1):指名读11节,此时将相关系怎样?(和)

答(2):指名说(秦王叫赵王鼓瑟并叫人记录,表示秦赵地位不平等,以此侮辱赵国。蔺相如逼秦王击缶,也叫人记录,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答(3):指名读14节(蔺相如逼秦王击缶是为了维护赵国尊严。)

答(4):(因为秦王明白了赵国文官蔺相如的厉害,所以他不敢把赵王怎样样。)

4、弄清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齐读第15节蔺相如立了什么功?(他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赵王封他为上卿。

四、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个故事。

1、学生小声自渎,思考总要求。

2、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互问)

归纳问题(出示小黑板)

(1)廉颇为什么不服气?

(2)蔺相如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避着廉颇?

(3)廉颇为什么负荆请罪?

3、小组讨论

4、逐问题讨论

答(1):指名说读第16节(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

答(2):指名说(蔺相如避着廉颇)为什么?指导读蔺相如说的一段话,体会他是为了赵国,心胸开阔。

答(3):(出示挂图)指名读第18节(诚意和好、勇于改过)

5、说一说故事的前因后果

结果中哪个词点了题意?(同心协力)

6、说说蔺相如、廉颇是怎样的人?(见板书)

蔺相如为什么会机智勇敢、心胸开阔?(爱国)

廉颇为什么会勇于改过?(爱国)

7、思想教育:我们平时,只有全班同学团结一心,才能把班级工作搞好。

五、练习:指名说原因、结果,然后同桌互说。

板书设计:

11、将相和

廉颇-蔺相如(齐心协力)爱国

完璧归赵-立功-机智勇敢

渑池会见-再立功-心胸开阔

居功自傲-负荆请罪-勇于改过

(原因)(结果)(品质)

篇20:将相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题文联系,理解课题。

2.学会生字,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初步了解课文写什么。利用过渡句或过渡段,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重难点:理解课题。利用过渡句或过渡段,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揭题,解题,介绍背景。

这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发生在战国末期的故事《将相和》,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将”、“相”各是谁“和”在那里就应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个成语来概括’

2.简介时代背景。

出示《七国方位草图》,简介时代背景。

3.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1)读准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着(zháo)急、上当(dāng)、答应(yīng、为(wéi)难、便(pián)宜、上朝(cháo),据词定音,完成作业本题1。

(2)认清字形,比较形近字,璧(壁)、秦(奏)、归(旧)、克(刻),完成作业2。

(3)查字典,解释带点的字。

完璧归赵、攻无不克、理直气壮、负荆请罪、同心协力。找出课文中带这些词的句子读一读。再说说这些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4.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资料,根据过渡句划分段落。

(1)课文写了哪几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2)划出故事与故事间的过渡句或过渡段,并根据过渡句或过渡段给文章分段。(提示:过渡句、段一般往下分。)

5.利用过渡句及文中的关键句概括段意。(学生自己概括,交流、汇报。)

第一段写蔺相如见秦王没有诚意以械换璧后,用计取回和氏璧并冒死抗争,然后将和氏璧送回赵国。

第二段写蔺相如在秦王以鼓瑟侮辱赵王后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第三段写蔺相如为赵国利益避免与廉颇发生冲突,而廉颇知过即改,负荆上门请罪,两人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6.启发学生提出预习中不理解的问题,以便教师有的放矢地教学。

7.完成作业本第6、7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个故事,了解蔺相如与秦王斗争的经过以及故事的结果。

2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重难点: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

1.听写生字及本课的成语。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文章一开始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同学们边看边想,将这部分资料分成四层意思,每层意思用两个字的小标题来概括。

(3)交流“骗玉”、“解难”、“智斗”、“归赵”。

(4)逐层讲读课文。

a.赵王碰到了一个什么棘手问题你能用上“如果……就,如果……就”来说好吗(学生自说。)

b.应对如此棘手的问题,蔺相如怎样说、怎样做的呢请你划出描述蔺相如语言、动作的句子,钻研一下从这些句子中能够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想好了的同学能够互相讨论。(板书:愿意,如果……就,如果……必须,理直气壮,撞碎,举起等。)

c.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归纳:在赵王为难之际,蔺相如挺身而出出使秦国。从蔺相如取回宝玉拿在手中到理直气壮地揭露秦王,从扬言要把“脑袋和宝玉一块撞碎在柱子上”到巧妙地想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这一系列语言动作,都证明了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大智大勇)。

d.指导朗读:指导学生用理直气壮、大大方方的语气读蔺相如与秦王的两段对话。

c.故事的结果怎样(板书:归赵。)顺势完成作业本第5题的第1小题:蔺相如之所以叫人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是因为___________。秦王之所以客客气气地送蔺相如回国,是因为________。

(5)学生参照板书复述智斗经过。小结课文第一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三两个故事,了解“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两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抓住描述人物语言、动作的词句,概括蔺相如、廉颇两个人物的特点。

重难点:抓住描述人物语言、动作的词句,概括蔺相如、廉颇两个人物的特点。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简要复述“完璧归赵”。

(2)启发谈话:秦国骗取宝玉失败后,不肯善罢甘休,因此又生一计。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第二大段,了解这件事的起因、发展、高潮。

2.讲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大段,边读边思考:这一大段可分几层将每层的意思用两个字概括成小标题。[赴会(第11节),勇斗(第12~13节),回到(第14~15节)。]

(2)默读第一层,思考:秦王又生出什么计谋,目的是什么蔺相如为什么决定赴会(根据课文资料,用‘‘为了……”的句式回答。)板书:赴会。

(3)在渑池会上蔺相如是怎样和秦王作斗争的请学生划出有关句子,仔细研读,想一想,蔺相如是靠什么在渑池会上再次斗败秦王的板书:勇斗。

(4)齐读第15节,小结后板书:回到。

(5)让学生根据板书试说这个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尾。教师小结本段资料。

3.独立阅读课文第三大段。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划分层次,列小标题。

不服(第16节)——回避(第17节)——和好(第18节)。

(2)重点研读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的一段话。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蔺相如为什么要回避廉颇。

(3)“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要负荆向蔺相如请罪

(4)将相和好的基础是什么

4.课堂练习:(出示“负荆请罪”幻灯片)想一想,廉颇向蔺相如请罪,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试写一片断。

5.作业:修改课堂练习。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字词。

2.简评人物,指导完成作业本第8题。

3.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简评人物,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新词及本课的成浯。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资料。

2.指导简评人物。

(1)同学问互说蔺相如、廉颇是个怎样的人。

(2)教师细说人物简评与人物的品质特点两者的区别。

(3)学生试写人物简评(蔺相如、廉颇中任选一个),群众评议并修改。

(4)完成作业本第8题。

3.总结全文,理解三个故事间的关系。

教师边指板书边总结:“将相和”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写赵秦两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斗争中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抓住秦王弱点,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为赵国立了功,因而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老将廉颇高,引起将相之间的矛盾冲突。之后蔺相如以高尚品德感染厂廉颇,廉颇知过就改,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篇21: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资料,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制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推让的好品质,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资料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从三个小故事中任选一个演一演。

教学重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历史故事吗?为什么喜欢?你明白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这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板书:将相和

2.请同学们读课题。看到课题时,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呢?

3.(检查预习〕透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学生板书文中出现的三个小故事)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明白呢?

二、深入探究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

1.请你选取你喜欢的一个故事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你喜欢谁?为什么?(学生板书自己喜欢的理由,就是人物具备的品质)

4.他们两个人使我们喜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爱国之心)

三、作业

选取自己喜欢的故事,自由结合,练习表演故事。

第二课时

一、回忆

1.说自己弄明白的问题。

2.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三个故事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二、深入探究

1.继续读书,讨论这些问题。继续讨论。

2.交流。

三、表演

小组表演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大家认真看,看后做评论:哪里演得好,哪里不好,为什么?

四、总结

1.透过学习,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收获?获得了什么启发?

2.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如何修改?

3.还有哪些问题?我们课下讨论,查找资料解决好吗?

五、作业

小组合作,编写课本剧。

篇22: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潜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难点

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资料。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②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样联系在一齐的。

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思考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资料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资料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思考)

④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抓人物特点)。

四、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思考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五、作业

继续阅读二、三两段,并思考学习第一大段结束时的设疑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学习本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资料及蔺相如的特点。

二、讲读第二大段

1.说出本段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写谁的。

2.默读,并理清故事情节,抓人物特点。

3.讨论:渑池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蔺相如是如何斗争的?表现了蔺相如什么品质?赵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思考,暂不作答。这个故事还是写蔺相如,与其他故事有什么联系,与“将相和”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三大段,先小声朗读后讨论

①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主要写谁,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

②从蔺相如对廉颇的步步退让中,进一步看出他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③廉颇为什么能负荆请罪,廉颇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④故事的结果怎样。

四、讨论(搞清联系)

1.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2.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3.练习归纳中心思想。

五、作业

1.熟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

2.复习生字,练习要求听写的词语。

第三课时

一、复习各部分资料及小标题,进一步明确各部分间,各部分与整篇的关系。

二、通读全文,准确归纳中心思想及人物特点。

1.中心思想:课文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以及他们从国家利益出发,加强团结的精神。

2.人物特点:

三、字词练习

1.讲讲对“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两个成语的理解,练习造句。

2.听写词语。

四、作业

1.复习本文,重点复习人物特点和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以及学习类似文章的方法。

2.预习下文,要会读,并思考课后问题。

篇23:将相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资料,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资料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资料:

1、学习生字词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1.“战国时候”是什么时候?(公元前475一公元前221,离此刻两千多年了。)

2.秦国是当时“七雄”中最强的一个,总有吞掉其他国家的野心。赵国的东面是比较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因此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关系国家兴亡的重大好处。

3.这天我们学习的《将相和》就是发生在秦,赵两国之间的故事(板书:将相和)。

三、检查预习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读课文,课后纠正字音。

3.说一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4.课题中的“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和”在那里是什么意思?

四、讲读课文的第一部分

1.默读第一部分。(出示“完壁归赵”挂图)

2.思考讨论:

(1)“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从中能够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2)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完壁归赵)

3.指导朗读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带给的文章〗

教学要点:

学习“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体会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廉颇的知错就改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回忆这部分的主要资料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出示“渑池相会”的挂图)

1.指名读第二部分。

2.思考、讨论:

(1)“渑池相会”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从“渑池相会”能够看出蔺相如是怎样的个人?

(2)给第二部分加小标题。(渑池相会)

3.指导朗读第二部分。

三、讲读课文第三部分(出示“负荆请罪”挂图)

1.指名读第三部分。

2.思考、讨论:

(1)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有什么联系?

(2)第三部分主要资料是什么?

教师讲解“上卿”。

“卿”是一种官职,分为上卿、中卿、下卿。上卿是廉颇在赵惠文王16年时,因伐齐有功,被提升为上卿。如今蔺相如也撇了上卿。由于是文官,上朝集会时,位置站在廉颇的右边。秦汉以前,以有为尊。能够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

3.指导给第三部分加小标题。(负荆请罪)

4.思考、讨论:

(1)蔺相如对廉颇的傲慢无礼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从中能够看出蔺相如是怎样的一个人?

(2)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中能够看出廉颇是怎样的一个人?

5.指导朗读第三部分。要读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品质。

四、布置作业

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资料:

复习总结;复述课文第三部分资料。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全文

二、复习总结

1.三个故事的小标题各是什么?

2.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3.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下面的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三、指导朗读全文

四、指导学生完成“思考练习”4

1.指导书写生字需要注意的地方:

壁:底下是“玉”,不要和“壁”相混。

允:是“充”去掉上面的“亠”。

廉:注意与“谦”相区别。

侮:右面是“每”,不要写成“母”。

辱:上半部不要忘记写撇。

2.指名说说“理屈”“能耐”‘示弱”“绝口不提”“完壁归赵”等同语的意思。

3.抄写词语,每个词写两遍。

五、指导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1.给五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中“负荆请罪”的部分,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能够展开适当的想象和联想。

2.同座同学先互相说一说,然后在班上指名说。

板书设计:

将相和

将-相

完璧归赵-勇敢机智

百战百胜-渑池相会不畏强暴

-居功自傲(不和)

负荆请罪-

勇于改过(和)顾全大局

(以国家利益为重)

篇24: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情感、知识、技能):

1、认识过度句与过渡段,初步了解过渡句(段)的作用

2、学会8个生字,理解32个词语的意思能说出其中5个成语意思

3、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理解课文,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

4、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顾全大局的品质,以廉颇勇于改过的品德,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

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活动,概括人物特点

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廉颇

教学准备:

战国末期七国草图,录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推敲课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为学习过渡句、段打好基础

2、学习推敲言行理解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才智超群维护国家利益的斗争精神

4、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查阅资料(3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将相和》,一起把课题念一下。生齐读课题:13、《将相和》这是一个历史故事,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是很熟悉。因此呢,上星期,老师布置大家认认真真地去预习了这一课,同时呢,也可以上网去查寻一些有关将相和的资料。今天,老师先给大家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请大家把自己查到的资料上来交流一下,好不好?(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

二、揭题、审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分

1、课题中“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从“和”字可以看出什么?

2、那么我们想象一下,他们是什么原因是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呢?我们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读一下,想象一下这个问题?

(整体感知课文)

三、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24分

1、推敲小标题,联系课文第3小节,朗读你发现了什么?(任务难,看出蔺相如才智超群)小结学法:联系上下文

2、听录音第8小节

要求:边听边想,你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把你认为最能反映蔺相如品质的句子划出来。(言行为主)

3、交流

出示重点句:

(1)齐读,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可围绕“理直气壮”词提问(“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蔺相如骗回了和氏璧,为什么还理直气壮?)

(2)联系上下文读一读,说一说

(3)用“理直气壮”的语气读一读

(4)蔺相如要把璧撞碎,真会撞吗?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怎样?秦王会让他撞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5)、朗读

4、听录音第9节

出示重点句: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送蔺相如回国

(1)重点讨论:

①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了,后果会怎样?那蔺相如为什么还大大方方?对比秦王态度

②重点段意思讨论

如果有诚意―先交城

不然无诚意―不交城

杀了我也没用不讲信用

得不到璧

(2)朗读指导

(3)小组方法,口答段意

(4)人物评论: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长处)

三、课堂练习。5分

1、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骗回和氏璧是因为。

2、用“之所以是因为”联系第二个故事,进行说话训练

四、布置作业。6分

1《作业本》1、2、4。

2、预习另外两个故事。

篇25:将相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附:板书设计

将相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篇26: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精品教学设计

聚焦一言一行 解读人物特点

——《将相和》课堂实录及评析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5课)

理念:1、聚焦人物言行,学习表达方法。

2、培养阅读习惯,体现课标精神。

一、辨析多音字,巧妙识记字词

师:请大家各自读一读课题。读着读着,你不觉得题目中这三个字有点特殊吗?

生:都是多音字。

师:猜想在本文中的意思,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生:“将”指大将廉颇,所以读“jiàng”;“相”指文官蔺相如,所以读“xiàng”;“和”指和好,所以读“hé”。

师:联系上下文才能读准多音字,这个办法好!大家再来说说另外的读音,用组词的方式加以区分。

生:另外的读音分别是:jiāng (将来)、xiāng(互相)、huó(和面)、hú(和牌)。

生:“和”还有:和(hu)药、应和(hè)呢!

师:你们的语文基本功真扎实,想想不同的意思才能记得牢呢!这课中有很多四个字的词,一分钟的时间看看自己能记住几个。(课件出示:精通音律 勃然变色 声色俱厉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指名识记,相机指导个别生字的书写。)

师:积累词语,会使我们的语言丰富多样,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时,老师只提醒一个字,仔细看看“同心协力”的“协”字是什么偏旁?

生1:是竖心旁。

生2:不对,好像是“十”字旁。

师:这正是要特别提醒你们的地方,同心协力的“协”字是“十”字旁。在字典中“十”字旁的字只有两个,分别就是“博”和“协”,剩下来形状类似的字都是竖心旁的字。

(学生再读词语。)

【评析:】

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是否还应该重视字词教学,答案是肯定的。夏老师在开始环节结合课文特点进行了三个多音字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四字词语的积累,还提醒学生关注 协 字的偏旁。话语简洁,用时不多,但是十分有效,也很扎实。学生一辈子也忘不了。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和学习习惯形成的最佳期,因此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都应该将字词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课文中哪些字容易读错写错,哪些词义需要深入理解,哪些词语需要积累等等,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该十分用心钻研,精心设计,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扎实的语

文基础。

二、借助过渡句,理清文章脉络

师:理解了多音字的意思,谁来完整地说说题目的意思?

生:廉颇与蔺相如和好了。

师:“学贵有疑”。听了你的解释,老师产生了一个问题,他们之间一定有过

生1:有过争执,

生2:有过矛盾,

生3:有过不和(板书:不和)

师:文章写到两人不和的原因了吗?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把文章读一读,找出造成两人不和原因的句子。

(生读课文,寻找句子。)

生1:“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职位超过了廉颇。”(相机出示这句话。)师:你们觉得这句话,在这两个故事中起着什么作用吗?

生2:总结上面一个故事,引出下一个故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生3:这是过渡句。

师:对极了!你还记得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类似的句子吗?

生1:《赵州桥》中“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生2:《秦兵马俑》中“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生3:《白鹅》中“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师:这篇文章原先前面还有一个故事叫做“完璧归赵”,因此,在课文里中还有一个过渡句,你觉得哪句是的?

生:是第一句“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这句话承接了上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师:说的真准,第一个过渡句承接了第一个故事。课文中“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职位超过了廉颇”这句过渡句又把后两个故事有机地串联起来了。

师:你能借助这两句过渡句简单讲述他俩由“不和”到“和”的过程吗? 生: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大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渑池会见时,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职位超过了廉颇。廉颇很不服气。听说蔺相如是为了国家利益才主动避让,廉颇知道自己错了,主动负荆请罪。两人和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师:这三个故事排列顺序可以调换位置吗?

生1:不可以调换位置。因为三个故事都是有前因后果的,前一个故事又是后一个故事起因,如果没有蔺相如立功升官,也就不会有将相不和。所以他们的顺序不能变。

生2:如果没有前面的故事,就不能引出负荆请罪这个故事。这三个故事是有联系的。

师:读课文就要梳理前因后果,理清文章的脉络。

【评析:】

四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读懂课文内容的难度往往不高。这一环节教学教师没有简单地在课文内容理解上下功夫,而是抓住了课文中的两句过渡句,非常巧妙地将课文内容理解和 过渡句 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先是通过 找出造成两人不和原因的句子 ,让学生发现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随即

举一反三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过渡句;再让学生顺藤摸瓜,发现课文第一句 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 也是一句承接上一个故事《完璧归赵》的过渡句,然后让学生借助这两句过渡句 讲述他俩由‘不和’到‘和’的过程 ,理解课文的前因后果,理清课文了的脉络。整个过程设计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目标明确,将课文内容理解渗透在 过渡句 教学之中,凸显了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

三、挑起认知冲突,聚焦人物言行

师:如何评价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让我们走进课文,先来认识蔺相如。廉颇曾给出了评价: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你同意廉颇的看法吗?

生(迫不及待):不同意!不同意!

师:别急着否定人家的言论,说话得有根有据。拿起你的笔,默读第一个故事,勾画出能说服他人的句子,在空白处简单写写对蔺相如的评价。

(生自主阅读,进行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在“渑池之会”故事当中,蔺相如是不是仅仅靠一张嘴? 生:蔺相如说:“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我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很有勇气,临危不惧。

师:为了赵王的尊严,他把自己的命都豁出去了。(出示——蔺相如忽地站了起来,声色俱厉地说:“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 这一“跪”一“站”,蔺相如为何有这样的举动?

生:“跪”,表示尊敬,有礼貌地请求秦王击缶;“站”,出于气愤,勇敢地维护赵王的尊严。

师:分析得很得体,这就叫做“先礼后兵”,小小动作里藏乾坤!那就请小小蔺相如们站着来读这句话!

(一学生读,有些平淡。)

师:你这孩子说话太平和了,能震得住秦王吗?

(一学生再读,声音和神色都很严厉。)

师:这才叫“声色俱厉”!面对的可是秦王啊,你有什么感受?

生:面对秦王,他一点都不胆怯,是个真正的勇士!

师:一个神情,刻画出一个毫不畏惧的勇士!我们还可以换一个提示语读一读他说的话。

生1:蔺相如愤怒地说:“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生2:蔺相如临危不惧地说:“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生3:蔺相如激动地说:“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生4:蔺相如坚定地说:“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胜过了作者,表现了蔺相如当时的心情,充分说明蔺相如有勇有谋。

生5:蔺相如视死如归地说:“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师:哪里会给你留下这样的感觉?

生:一个“拼”字!

师:是啊,蔺相如的话掷地有声,彰显出视死如归的气魄来!精彩的语言描写传达出人物的内心。(板书:视死如归)。

【评析:】

如何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应该作为中高年级学生阅读写人为主课文的教学重点。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夏老师没有简单停留在对课文人物特点的理解上,而是引导学生 勾画出能说服他人的句子,在空白处简单写出对蔺相如的评价 ,这样学生对课文人物的评价才能做到有根有据。在理解人物思想品质的基础上对人物作出评价,这样的阅读指导更加符合中高年级学生理解特点。

师: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立功不是仅仅靠一张嘴?

生:蔺相如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说明他胸有成竹,有胆量! 师:在别人决定不下的时候,蔺相如下了决定,在议论去不去秦国时,蔺相如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蔺相如胸有成竹,有胆量,说明蔺相如立功不是仅仅靠一张嘴。这叫该出手时就出手,当机立断。

生:蔺相如叫人记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前面是赵王为秦王鼓瑟,这样的话两国的国王就扯平了,这说明他很机智。

师:人物的特点正是通过这些动作、神态、对话的描写凸显出来,刻画出一位机智、勇敢的蔺相如来。

【评析:】

延续上一环节对蔺相如的人物评价,继续让学生练习人物评价,目的明确,设计合理,很有必要。在学生没有组织成评价的语言时,教师针对学生发言适当地总结引导: 在议论去不去秦国时,蔺相如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蔺相如胸有成竹,有胆量,说明蔺相如立功不是仅仅靠一张嘴这样的示范引导是必要的,可以让学生明白如何正确地评价人物,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迁移运用写法,丰满人物形象

师:是啊,蔺相如用拼命的'举动,维护了赵王的尊严,保护了赵国的利益,你说这仅凭一张嘴能做到吗?靠的是机智、勇敢,才能做到的。读读后一个故事,你对蔺相如肯定会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生1:“秦王我都不怕  别人不是有机可乘了吗?”可以看出蔺相如顾全大局,维护赵国的利益。

师:(相机出示这段话。)一段精彩的对话描写,真实再现了蔺相如的内心想法。大家代表蔺相如,表达一下心声吧!

生齐读这段话。

生2:“请病假不上朝”可以看出他识大体,不想和廉颇起冲突,哪怕是躲着他!

生3:“就赶紧叫车夫往回赶”也可以看出他处处避让着廉颇。

师:面对秦王是针锋相对,而面对廉颇是处处忍让。这些举动一般人还真做不到,蔺相如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真是宰相肚里能乘船啊!你们瞧,动作描写和对话描写再现了蔺相如的另一面,丰满了这一形象。

【评析:】

负荆请罪 一段的教学目标转为课文中人物描写方法的研讨。课文是怎

样将蔺相如 顾大局,识大体 的内心思想描写具体的呢?一是通过蔺相如一段精彩的对话描写,二是通过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的动作描写。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是为下面 写法迁移 埋下伏笔。

师:蔺相如的这番话传到了廉颇那里,廉颇猛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一幕——负荆请罪。书上是怎样描述负荆请罪的?(出示插图)先自己读一读课文。

( 生自由快速地读完课文最后一段。)

师:书上只说——“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没有展开具体的描写,对廉颇这个人物知错就改的态度反映得还不够充分。请同学们学习文章中用对话和动作描写来表达人物特点的方法:写一写两个人的对话和动作,并且通过对话动作描写,显示出廉颇知错就改的真诚态度。

(学生写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实物投影学生描写的人物对话)

廉颇:“蔺老弟,我向你请罪来了!”

蔺相如:“廉兄何罪之有啊?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廉颇:“唉,我真是不应该,在国家危难之际,我却为了个人的名誉与你斤斤计较。而你处处为国家着想,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让。与你相比,我真是无地自容!”

蔺相如:“你可不要这么说,你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赫赫战功。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我们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赵国一定能强盛起来。”

师:同学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当时负荆请罪时人物可能说过的话,但是还不够,如果再加上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以及对话时的提示语,更能刻画两位人物形象,很好地还原出这段千古佳话。

(学生按照要求再次写作、交流。)

师:(实物投影学生习作片段)

廉颇来到相府门前,双手抱拳,“扑通”跪下:“蔺老弟,我向你请罪来了!”

“廉兄何罪之有啊?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蔺相如赶忙向前扶起廉颇。 廉颇地说深深地叹了口气:“唉!我真是不应该,在国家危难之际,我却为了个人的名誉与你斤斤计较。而你处处为国家着想,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让。与你相比,我真是无地自容!”。

“你可不要这么说,你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赫赫战功。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我们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赵国一定能强盛起来。”说完,蔺相如、廉颇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师:好哇!通过你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廉颇这位老英雄的另一面。从中,我们感悟到了,写好人物的对话可以反映人物特点,写好人物的对话,还要注意动作、神态的描写,同时还要写好提示语。注意:写人物对话时,提示语可以在前,可以在后,可以在中间,有时候也可以不用提示语。(其余学生习作略)

【评析:】

理解 人物描写的方法和 运用 人物描写的方法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难点不在理解,而是在运用。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难点,结合课文巧妙地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再现蔺相负荆请罪的情形,设计意图明确,既有利于学生迁移运用学过的人物描写

方法,又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人物的内心思想。在学生练笔过程中,再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适时展开作中指导,指出 写出当时负荆请罪时人物可能说过的话,但是还不够,如果再加上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以及对话时的提示语,更能刻画两位人物形象,很好地还原出这段千古佳话 ,这一指导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小学生学习人物描写方法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细致指导。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经常结合课文设计这样的小练笔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细化指导,那么学生作文时描写人物就一定不会感到困难了。

师: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谁能对上后半句?

生1:将军背上能负荆。

生2:将军背上能背荆。

生3:将军背上能插荆。

师 :的确,家和万事兴,一个国家也一样,缺不了英勇善战的骁将,也缺不了能言善辩的相才,他们都是国家的英雄。历史风起云涌,英雄辈出,你方唱罢我登场!那里有气吞山河的项羽,有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有礼贤下士的刘邦  感兴趣的同学读读历史方面的故事,在学习历史中明理,在欣赏名人中睿智。

【总评:】

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可是一直以来大多数教师的语文课都是以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为主要目标,并且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来组织教学的。能彬老师在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挂职时,我是导师,他设计的《将相和》听取了我的意见后,进行了几度修改才定稿。后来,他的课堂教学,受到了听课专家很高的评价。体现出能彬老师语文教学上执着的精神和极高的悟性。

首先是这堂课教什么是明确的,主要指向本体性的教学内容。从整堂课教学设计看,主要不是在 教课文 内容,而是利用课文引导学生认识课文中过渡句的作用,体会如何评价课文中的人物,体会并模仿课文中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写话。目标指向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方法的运用。学生上完这堂课,不仅了解了将相和这个故事,体会到廉颇和蔺相如的思想品质,而且能够说出这堂课在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学习或在语文能力方面有哪些长进。这样教学课文,才有可能将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其次是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表面看能彬老师也是先整体理解课文内容,再根据课文顺序先后教学 渑池会 和 负荆请罪 两个故事。但是深入研读就会发现,每一环节的教学重点主要不是放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而是着眼与语文知识和方法的学习。比如教学 渑池会 这一段,引导学生对蔺相如这个人物作出评价,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引发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自己写好批注,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这样的开展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蔺相如这个人物的内心思想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如何有根有据地对人物发表自己的观点。

再次是关注课堂上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教师单向传递的,而必须由学生自我建构。就如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比如体会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这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语文教师经常在教,但中等以下的学生作文写人时往往还是不会具体地描写人物。问题出在哪里?就是因为语文课上教师追求的是 教过 ,是学生的理解,而不是学生的 学会 。学生如何才能学会?必须按照 认识——实践 的流程开展教学。看能彬老师的指导过程:首先让学生通过研读 负荆请罪 这个故事,认识课文如何通过语言和动作把人物描写具体的这一写作方法;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创设廉颇 负荆请罪 这样一个具体的情境,要求学生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动笔写一段话,给学生独立运用方法进行写作的实践机会,并且结合学生习作中的问题进行细致指导,这样才有可能让更多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人物描写的方法。

一篇课文可以选择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很多,有些是 基础性 的,包括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以及课文朗读等等,还包括学生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或语文学习方法;有些是 发展性 的,主要指这篇课文新授的语文知识或语文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每篇课文教学教师都务必将 基础性 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将其视作每篇课文教学的 保底工程 。能彬老师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非常关注字词教学,值得提倡。中高年级课文教学除了落实这些 基础性 教学内容,还需要新授一些其他的语文知识和阅读写作方法,进行必要的语文技能练习,这些新授内容就是 发展性 教学内容。这节课的 发展性 教学内容设计非常巧妙,在指导学生写出对话后,及时指导神态、动作、提示语的描写,很到位,也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27:将相和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小六语文 将相和 教学设计2。掌握“隆重、典礼、丝毫、抵御、侮辱、拒绝、和氏壁、完璧归赵”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成语故事的来历,理解它们的含义并能使用。

(二)能力训练点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精神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好品质中到启示和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民族文化的语言美和顾全大局、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谈话法,导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将”和“相”从“和”到“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的原因。

(二)难点

理解三个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结果以及这三个故事之间的相互因果联系。

(三)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采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1.从检查预习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的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和内在的联系。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知道文章写的是哪三个故事,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也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检查练习

1.齐读课题:课下我们已经进行了预习,谁知道“将、相”分别指谁?

板书:蔺相如 廉颇

2.这篇文章写了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什么事呢?

(写了他们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事)

3.那么这件事是分几个小故事来写的?

(三个。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哪些自然段是写完璧归赵的?(1一10自然段)

哪些自然段是写渑池之会的?(11一15自然段)

哪些自然段是写负荆请罪的?(16-18自然段)

4.分别朗读每一部分,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教师相机纠正其中的错误。

教师小结:这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六语文 将相和 教学设计2》。

(二)了解时代背景

1.齐读第一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2.教师介绍时代背景:《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他六国进攻。赵国的东面是比较富强的齐国,西面是最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因此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今天我们要学的“将相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三)你在预习中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简单的直接解决,一些重点的问题归纳后留作以后讨论。

(四)学习课文,交流体会

默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并用具体事例来说明。

第二课时

(-)小结上节课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知道这篇课文通过讲“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记叙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地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自学情况(引导学生讨论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

1.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为国家的利益着想,深谋远虑。

板书:机智勇敢 不畏强暴

2.喜欢廉颇。他知错就改。

教师总结:这两个人物都具有美好的品质,大家都喜欢。但为了交流方便,下面我们就“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先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具体说明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

(l)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蔺相如不仅愿意铤而走险,而且还分析了两种可能,想出两种对策。目的就是造成秦国理屈的局面,让秦王“没有动兵的理由”,使赵国化被动为主动。可见蔺相如不仅勇敢,而且是个深谋远虑,才智过人的人)

(2)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善于察颜观色,能洞察对方的心理,随机应变,果断地想出了对策。这又表现出了他的机智。)

(3)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不想交换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理解“理直气壮”从中体会蔺相如的勇敢。

“撞”可以看出蔺相如的勇敢。为什么?

(撞的力量是很大的。这说明蔺相如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用“撞”更能突出蔺相如的勇敢。)

那么你们想一想,蔺相如真的要连头和璧一起撞碎吗?(不是的)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蔺相如答应赵王,如果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就把璧送回来。)

那蔺相如为什么这样说?(他在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他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

从哪可以看出他特别喜欢这块璧?(当秦王还没有看到璧的时候,就想用十五座城来换这块无价之宝,当他亲手拿到这块璧时又是那样的爱不释手。这些都足以说明秦王非常喜欢这块璧。因此,他是肯定不会叫他去撞的。)

(蔺相如就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才这样说,这样做的,我们可以看出他才智过人)

看图,抓住蔺相如的动作、神态、语言描绘一下。

我们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就要把蔺相如的大义凛然和勇敢的机智的精神读出来。自由读,指读。

(4)“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典礼的日期。”

(在秦王假意答应给城后,蔺相如又提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既赢得把璧送回赵国的时间,又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王以城换壁的事是真是假,他说话是不是算数。由此看出蔺相如非常的机智。)

(5)从“大大方方”这个词可以看出蔺相如勇敢。结合第九自然段,讲讲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蔺相如非常聪明,先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假如秦王一生气,真杀了他,参加授璧典礼的人就知道秦国不讲信誉,在这种场合,秦王根本不敢杀他,就把他送回赵国)

师:其实,蔺相如说这话是在保护自己,使秦国处于被动局面,可见他非常聪明。

篇28: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权,机制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推让的好品质,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从三个小故事中任选一个演一演。

教学重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历史故事吗?为什么喜欢?你知道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板书:将相和

2.请同学们读课题。看到课题时,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呢?

3.(检查预习〕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学生板书文中出现的三个小故事)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明白呢?

二、深入探究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

1.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故事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你喜欢谁?为什么?(学生板书自己喜欢的理由,就是人物具备的品质)

4.他们两个人使我们喜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爱国之心)

三、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自由结合,练习表演故事。

第二课时

一、回忆

1.说自己弄明白的问题。

2.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三个故事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二、深入探究

1.继续读书,讨论这些问题。继续讨论。

2.交流。

三、表演

小组表演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大家认真看,看后做评论:哪里演得好,哪里不好,为什么?

四、总结

1.通过学习,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收获?获得了什么启发?

2.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如何修改?

3.还有哪些问题?我们课下讨论,查找资料解决好吗?

五、作业

小组合作,编写课本剧。

篇29:将相和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

一、设景激情:(幻灯片1)

1.师导:同学们,课前老师做了一项小调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XX同学,现在已经能背?首古诗,能背几首以上的同学有?个。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也会成为一个个小诗人的。

2.(过渡)今天老师要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幻灯片2)(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3.解题:谁能来说说“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绍作者:师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王安石?(幻灯片3)

(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准备得很充分,(幻灯片4)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被罢官后回到故乡钟山,应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学士,途径瓜洲泊船时而作。(古诗课件:幻灯片5)

5.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6.指名读: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

(你预习得真充分。诗中的多音字,你都读对了。第一句诗中“一水间”的“间”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幻灯片6:多音字注音)

7.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节奏听清楚吗?好,开始。(教师适当讲评)

8.!同学们,读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当然要读得好,必须要先理解古诗的意思、蕴含的感情。

二、合作汇报: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注释及你们查找的有关的资料,小组内互相交流,说说诗句的意思。(生交流,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

三、深究悟情

(一)学习一、二句

1.师总结过渡: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都很热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研读这首诗。(幻灯片7:诗一、二句)

2.先请一个同学读一、二句诗;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想想:京口、瓜洲、钟山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师标画瓜洲和钟山的位置),生指出位置。(幻灯片8、9、10)

3.提问:王安石的故乡是?

4.看板书理解: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长江的南岸,他们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a.“一水间”一水指?间什么意思?(幻灯片11)谁能用“间”组词。(练习:用间组词。)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与京口隔着什么?

“数重山”什么意思?(幻灯片12)表示路途近还是远?从哪里知道?(抠住“只”补充介绍。)(幻灯片13)

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板书:只隔。)

5.感情朗读指导:读一读,读出路程近的味道。(“只隔”重读。)

(二)学习三、四句:

(过渡: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路经瓜洲,发现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这样静寂的夜晚,他辗转难眠,独自一人走出船舱,仰望夜空中的一轮圆月,那时作者有何感慨呢?)

1.请读第三、四句:(幻灯片14)

提问:这两句诗那句写景?那个字写出景物特点?“绿”什么意思?(幻灯片15)

师导:是啊!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闭上眼睛想象江南春色是一幅什么样的美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上“我仿佛看到……”

(生说话训练,教师激情点评)。

2.体味“绿”字。说话训练。

师总结导:(出示课件:幻灯片16)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绿了,田野绿了,绿满了山岗,绿遍了江河两岸,到处是绿的----?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刚写这首诗时,不是用绿字,曾用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看课文插图,你能猜猜他用过那些字吗?(激情研论)

(幻灯片17)比一比,讨论用那个字好?(幻灯片18)指名谈看法。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师小结:是啊!一个“绿”字,使王安石炼字成了千古佳话。同时告诉我们写文章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3.诗导:其实,这句诗精彩是“绿”字,重点却是“又”字,大家想想,这句诗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在草长莺飞的春天,五十多岁的王安石又要再次离开家乡,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诗人赴京城再次为官,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请大家读·:明月何时照我还。幻灯片19

这句诗什么意思,那个词表现出作者的心情?什么意思?表现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板书:何时。)

4.(师设景读):诗人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变法,却屡遭保守派的反对,被免除宰相职务后回到家乡,第二年皇帝又启用他,在赴京路上,思乡情节更浓。想想我们应该怎么读这句诗?

此时诗人如此想家,但不得不又要远离家乡了,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几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思乡的期盼,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几十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心灵的遗憾,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到年老死去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精神的痛苦,再读:

5.说说两句诗的意思。

6.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通读全诗

1.配乐朗读:(过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诗人刚刚离开家乡、就想着回来的那种思家非常急切的心情,下面请大家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朗读这首诗。(视频配乐)

此时你就是诗人,站立船头,仰望明月,思家心切,只能借诗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下这首诗。(生读)

2.背诵全诗。

师:通过课堂的多次朗读,同学们都会背诵了吗?(会)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呢?

3.齐背古诗:配乐感情背诵。

五、音乐欣赏:

过渡:古诗是中华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讲究平仄押韵,言语精练,意境深远。学习古诗,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还可以将古诗与音乐结合起来,用唱的办法来学习。大家想试一试吗?(课件)

六、拓展延伸

(过渡)同学们,其实从古至今,像王安石这样身在异乡,思家心切的诗人还有很多,也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思乡诗。课前,老师收集了十首有关思乡的古诗,送给同学们。回去大家可以按照今天我们学习《泊船瓜洲》的方法,读读、议议、背背、唱唱,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来赏读。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泊船瓜洲》课文阅读推荐: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译文:

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因作此诗。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边。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哟,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泊船瓜洲》赏析:

据说王安石辞官的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一日,诗人乘船路过瓜洲,因怀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时,王安石立在船头远眺,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座大山,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变法运动,他深信自己一定会使变法成功,怎奈朝廷内部斗争尖锐,自觉前途迷惘,不由又触动了对家乡的情思。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特别喜欢“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因为春风暗示了他推行的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这个字用得还不够生动,他想改成“入”和“过”,后来又想到了“满”,又都觉得不满意。整整想了一夜,却没有结果。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船头,忽然看到江岸一片葱绿,于是心中一亮,这个“绿”字就此诞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因此成了千古名句,这首诗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从诗题中我们又知道,诗人的立足点是在长江北岸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写的是远眺所见,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 “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由此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不过隔了几座大山,也不远了,于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钟山只隔数重山”。前者写的是所见,而后者写的是所想,这一想,就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再塑空间。同时,“钟山只隔数重山”不仅写了瓜洲与钟山之间并不遥远的距离,也流露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浓浓的情怀。

“春风又绿江南岸”不仅点出了时令已是春天,也不仅仅是描绘“江南岸”的春色,其中一个“又”字,又深深地蕴含了诗人多年的企盼。春风吹过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绿了多少回,如今春风依旧,明月依然,思乡之情也在,可是诗人自己又身在何处?再看句中的 “绿”字,它也不单单是今年吹绿了“江南岸”,而是年复一年,不止一次地“绿”遍千山万水,就连整个江南都被染出了灵气,却终究难以染绿游子此时的思乡情结。 “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由 “春风又绿江南岸”触动诗人的思乡情怀自然引发而来,诗人满目新绿,想起春风已经不止一次吹绿大江南岸,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久别的故乡,不觉寄情于明月:皎洁的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陪伴着我回归故里呢?再一次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

诗人在诗作中十分注重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与形象化,“绿”字原本是一个形容词,可在诗中却是“吹绿”的意思,这在古汉语中叫做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动词妙用,足见诗人遣词造句的非凡功力。

篇30:将相和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运用实践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允诺”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内容,能给三个故事加小标题,并体会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3、品读人物语言,体会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的品质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将”是谁?“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二、初读感知理清层次

1.简介历史背景。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3.速读课文,思考: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3)明晰每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的那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

“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同学们请想一想,蔺相如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卿,可谓平步青云,廉颇对此很不服气,那么,他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来台!”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满和嫉妒……)

(2)男生读,指名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质疑你是否也认为蔺相如没有什么能耐?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3.学生自主研读课文4.讨论、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3.让我们跟随蔺相如一起来到秦国,亲眼见证他的非凡才能吧

二、继续研讨

1.一起走进故事“完璧归赵”课件出示:(1)“蔺相如看这种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有那些过人之处?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我指给您看”难道和氏璧上真的有毛病吗?蔺相如为什么这么说?(这是有谋的表现)“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他真的要装撞吗?(这是有勇的表现)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哪些出色表现,赵王就封他为上卿?课件出示:“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的什么特点?预设:“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

二、角色体验

1.导入:有一天,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幕。

2.学生齐读:“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老师想让两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3、角色表演三、总结提升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三、课后延伸

1.学完了课文,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

三、了解《史记》一书

1.对于司马迁和《史记》你还知道了什么?

2.《史记》这本书共分5大部分,其中的七十列传这一部分应该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了。这里有破釜沉舟的项羽,有纸上谈兵的赵括、有忙于治水的大禹,有诲人不倦的孔子、有指鹿为马的赵高,还有卧薪尝胆的勾践。课前老师让你们读的那些成语,全部都出自《史记》,每个成语背后都有着耐人寻味的故事,很多名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如果你想继续深入的了解他们,就请看看《史记》这本著作吧。

篇31: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十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任务

读熟课文,理解重点生字词。

分清三个故事的起止段,并用小标题归纳。

理清三个小故事的内在联系。

学习“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体会廉颇的品质。

第二课时

1、学习“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故事。

2、通过抓重点语句及感情朗读体会蔺相如那张嘴的厉害(蔺相如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旧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将相和》中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你们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呀?(1、生:很好!老师:自信最美!那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查呢?2、生:不太好。老师:真谦虚呀!让我检查一下好吗?)

(一)谁敢把课题讲一讲?

(二)谁来说说课文的结构?

(三)通过学习“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你对文中的主人公有了哪些了解,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廉颇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四)为了国家的利益,廉颇背负荆条主动到蔺相如家请罪,赵国的两大重臣终于握手言和了。我们由衷的替赵王感到高兴,高兴之余,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在此之前,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位举足轻重的人物闹起了矛盾,丧失了和气呢?

引出“不和”之根本原因导入新课。

学生思考后,可能A、用自己的话说。

找到第16自然段

二、复习不和之根本原因导入新课

1、学生思考后,可能①用自己的话说 ②可能找到第16自然段两种情况。

2、学生齐读第16自然段,老师提问:廉颇为什么感到不服气呢?(学生谈谈自己的见解)

3、读书,要能体会出其中蕴涵的感情,你们能做到吗?如果做到了,才叫真正地读书。指导学生读出不服气的语气。

(四)老师板书“嘴”

三、巧设悬念,深入探究:这一张嘴

1、过渡:蔺相如只靠一张嘴,就爬到了身经百战的廉颇大将军头上去了,遇上这样的事,换作是你,你服气不服气?老师也和大家一样不服气。(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篇32:《将相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2)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

(3)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把握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与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识大局和大将军廉颇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二、重难点:

(1)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

(2)感受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三、教学方法:自渎感悟,讨论交流。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发预习内容)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课前搜集的故事背景资料。

二、初读课文,学生自悟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

2、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1)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2)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清脉络,概括段意。

(1)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4、明晰每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导入新课

1、书课题后提问:通过上节课的预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蔺相如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卿,可谓平步青云,廉颇对此很不服气,那么,他是怎么说的?

请快速从课文中找出这段话。谁来读一读?

2、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1)你从这句话中都读明白了些什么?

(2)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3、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会闹僵,为了能使将相和,你现在的任务是劝劝正在气头上的廉颇。愿意承担这个重任吗?

二、解析“完璧归赵”

(一)自读故事,感悟人物特点。

1、大家先读读“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看看蔺相如到底有什么能耐。为了使你的劝说词更具说服力,老师建议你把蔺相如与文中其他人物作作比较,看看在秦赵两国围绕和氏璧发生的这一外交事件中,其他人都是怎样说怎样做的,而蔺相如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把有关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通过比较你或许很快就能发现蔺相如的过人之处。

2、自己就近找有相同体会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通过和这些人物的比较,你发现了蔺相如的哪些过人之处,依据是什么?

(二)集体交流,深化认识。

1、蔺相如与赵王及文武大臣对比,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点拨要点:

(1)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

a、为什么非常着急?

b、生体会秦赵双方实力差距。

c、想象一下赵王能急成什么样,谁能用自己学过的词语形容一下?

(2)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篇33:《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

学习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及因果联系,充分感受人物的形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中小学教育资源网 (http://www.edudown.net) 原创作品,未经原作者同意,严禁转载!!

第一课时

一、揭题筑基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和“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3.读写生字词(见第二课时)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__画下来。同时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每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三、理清层次

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

四、深入研读

1. 找出这三个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书中作批注)

2.汇报自学情况。

3.初步理解三个故事间的因果关系。

4.出示学习提示:

(1)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学习建议: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

(3)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4.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5.交流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免费资源的大本营,有10多万的资源,欢迎来访!

中小学教育资源中心(http://www.edudown.net)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谁能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课文所说的几个故事吗?(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故事里的将相分别是谁呢(学生答“将是廉颇,相是蔺相如)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课文中的主要词语(幻灯片):

和氏璧  蔺相如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渑池  廉颇   鼓瑟  击缶    拒绝  上卿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2、利用所读词语,复述文中的一个小故事,说说其中的因果关系。

二、感悟体会蔺相如的人物形象

1、我们大家复述了故事,那你能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蔺相如形象。

2.然而廉颇说蔺相如仅靠一张嘴就爬到了他头上,你同意他的说法吗?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从前两个故事中选取重点句子进行理解)。

(1)完璧归赵

“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

[1] [2] 下一页

“……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

“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有勇。

在这个故事中,蔺相如的聪明机智还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故事――将和氏璧送回国也能反映他的机智)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也就是他当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③请两个同学站起来,演示一下蔺相如说话时候的表情、动作,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④请同学评价一下刚才两个同学的表演后再一起读一读。

(2)  渑池相会

“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让同学分角色朗读。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请回答比较正确的同学板书)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  顾全大局

三、感悟体会廉颇的人物形象。

1、出示廉颇不服气的话:“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①廉颇说这句话时心里是什么滋味?你怎么知道的?

(如嫉妒、不满等,可以从“就靠一张嘴”“爬”等上看出来)

②把廉颇心理的滋味读出来,集体读、自由读

・③对廉颇的这种想法你有什么看法?

・  (重点是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观察人物理解人物,并且对学生进行引导)

2、感悟廉颇的另一面,在渑池相会中的表现。

3、你同意廉颇这样说 “蔺相如只靠一张嘴”吗?如果不同意,你该怎样劝说他呢?

四、人物角色体验

1、读蔺相如向众人解释的段落。

导入: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

篇34:《将相和》教学设计

莫淑敏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多角度去发现、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熠熠生辉的人物让我们依然崇敬不已,你们知道哪些历史人物的经典故事?请简单介绍一下。(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他所了解的历史人物,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进入高年级,已初步具有根据需要搜集资料的能力,课堂上的`展示更能激发学生对远离我们现实生活的历史人物的兴趣。

2.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将“、”相“各是谁?”和“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

3.指名同学上黑板写:”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请同学们评价黑板上的书写。

老师板书(用漂亮的正楷字写):”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就是”齐心协力“的意思。

设计意图:廉颇的”廉“字,蔺相如的”蔺“字是学生经常写错的两个字,在这里指名上黑板写一写,既强调书写的正确和美观,也强调了这两个人物在文中的重要性。

二、朗读课文,理清因果

1.师:同学们,将相和这个故事是由哪几件事组成的?

2.师生交流:将相和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相会)、负荆请罪“三个事件组成的。

(指名学生认真板书在黑板相应的位置上)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交流,先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再概括出各段的小标题。

3.师生交流:这三个事件在文中的叙述顺序能否颠倒?

4.师本文的三个小故事是不能颠倒顺序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请同学们选择关联词填空。

5.学生选择填空:(课件出示)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立了大功,()赵王提升了他的职位。

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想给他个下不来台。

蔺相如顾全大局,感动了廉颇,()廉颇就登门负荆请罪,表现出他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

蔺相如和廉颇齐心协力,()使秦王不敢进攻赵国。

三、品读课文,感知形象

四、研读课文,深化认识

本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其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叙述了许多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文后”资料袋“),希望今后同学们课后去读一读原著中的故事。

设计意图:读名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几堂课可以完成的,一堂课的宽度和厚度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能把课文当成一个引子,引起同学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这堂课才是更有效的。

篇35:《将相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资料。在理解课文资料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资料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学习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资料,感受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资料

1、导入:你必须听过或读过唐僧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它们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还明白哪些名著?(《三言二拍》《资治通鉴》等)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读“资料袋”。(生读)

2、破题、解题。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

二、走进课文资料,领悟文章中心

1、听课文配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板书。(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

2、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当场交流解决。

3、指名接力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会”?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读后反馈、明确: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第1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4、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再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

(2)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再指名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3)以下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及,能够由教师提问,重点讨论:

①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导秦国去。……”

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务必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的确有超过一般人。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蔺相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如胆识过人和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②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此刻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理直气壮”的理解。

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国理屈,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地说。)

◇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蔺相如又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秦王手里。)

◇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

③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能够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简单、放心、沉着、简单、无惧无畏)

④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

(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构成比较,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最后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不是甘心失败。)

(4)从这个故事中你能够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完成练笔:

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

⑤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继续走进课文,理解资料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这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资料。

1、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

(1)生默读课文第11至14自然段。提出几个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如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样样?

(2)提问:

①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

②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赵国赢占了上风。因为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秦王和赵王一样为对方演奏乐器,秦王吃亏了。再说,赵王是秦王叫他鼓瑟的,而秦王是被蔺相如逼着击缶的,秦王和蔺相如身份不一样,要求对方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说是赵国占了上风。)

③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

(2)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答案能够是──廉颇只能说犯错,不能说有罪。廉颇认为自己有罪,这说明廉颇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也能够是──如果廉颇不及时改正错误,就要成为国家的`罪人。

(3)廉颇负荆请罪,能够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4)透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

(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二、回归全文,总结提高

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

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字来写。

3、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三、布置作业

1、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

篇36:《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一课小故事,感受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过自己的阅读,从我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1.板书课题:将相和

2.课文长吗?觉得难吗?同学们觉得概括主要内容难吗?(新方法:由题目概括出来)

3.出示课题练习,让学生思考:

(1)“将”的读音有( )( )。这里应读( ),“将”指的是(泛指高级军官,武将)。

(2)“相”的读音有( )( )。这里应读( ),“相”指的是(古代特指高级官吏,上卿)。

(3)“和”的读音有( )( )。这里应读( )。既然讲“和”,说明他们原来(不和)。

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1.从题目概括出一句话:本文主要写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出示文中句子了解背景并随文识字,理解词语。

3.补充背景资料:

“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

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三、理清脉络,概括主要内容

1.按要求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起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2.根据小标题连成一段主要内容。

3.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顺序可以调乱吗?(因果关系)

4.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再找出句中关键词——“顾国家利益”,概括出(爱国)

四、学习第一个故事

1.一篇好文章除了有一个严谨的结构以外,还要有丰满的人物形象,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故事,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1)文中有一个词准确地概括出蔺相如的性格特点。(勇敢机智)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从语言、动作描写讨论、交流、整理:

①语言: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

“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

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

“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 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机智勇敢。)

2.小结:

(1)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解释“完璧归赵”

五、总结方法

1.总结学习方法:

(1)不能忽略题目,从题目中提炼主题。

(2)读课文,理清层次,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3)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抓住关键词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我们便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自己学习“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篇37:《将相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

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权,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将相和》教学设计相关内容:《二泉映月》网络课教学设计《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之二《天火之谜》教学设计《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后反思《桂花雨》教学案例《牧童》教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阅读理解《忆读书》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⑴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⑵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⑶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⑷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⑸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⑹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⑴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⑵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⑶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⑷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⑸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⑴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⑵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⑶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⑷“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⑸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⑹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篇38:《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胆怯、拒绝、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3、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快乐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国的文学名著、历史名著浩如烟海,其中有一部名著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大家知道是哪一部吗?(《史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将相和》这篇课文,就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板书课题:将相和)

2、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资料,学生自主阅读并交流。

二、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学习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学生练习朗读课文。要求:

(1)独立朗读,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小组内交流并理解“诚意、绝口、失信、抵御、推辞、理屈、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等词语,扫清字词句的障碍。

(4)组长领读生字词。

(5)小组内进行生字词检测:指读、抢读、说句子等。

(6)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

3、课件出示阅读思考:读了课文,你会发现课文主要写了三个故事。你能为这三个故事加上合适的小标题吗?

4、学生小组合作,划分三个故事所在的段落,并给这三个故事加小标题。

5、全班交流,师板书三个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三、走进经典故事,激活人物形象

1、学生自主阅读“完璧归赵”,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赵王得到一件无价之宝和氏璧是起因;秦王得知后想骗取和氏璧,蔺相如巧妙周旋是经过;蔺相如认清秦王面目,秘密将和氏璧送回赵国是结果。)

2、精读“完璧归赵”,赏析人物形象。

(1)秦王的言而无信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2)精读第6自然段,初步概括蔺相如的形象。

①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思考:从蔺相如的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②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勇有谋,能够处理好麻烦的人。)

(3)精读趣演第8自然段,体会蔺相如的智慧。

①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②学生在小组内表演第8自然段的内容。

③全班表演,奖励优秀者。

④师生共同总结人物个性。(蔺相如是一个勇敢机智、随机应变、足智多谋、不畏强权、爱国的人。)

(4)小组内合作学习第9自然段,体会蔺相如的智慧。

①组内指名朗读,将蔺相如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②小组讨论:你怎样理解蔺相如对秦王说的话?(蔺相如洞悉秦王本性,料定他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并且以“信用”作为法宝来震慑他,使得秦王即便想杀他,也不能杀他,只好将他送回赵国。)

(5)小组内练习讲一讲“完璧归赵”的故事。

3、小结: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精神值得人们称赞。

四、整体朗读课文,巧妙布置作业

1、学生练习把握好角色,朗读《将相和》。

2、学生练习将“完璧归赵”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篇39:《将相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二)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三)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自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二)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教师可以先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之后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设计这个问题,实际是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诸如:我想知道“将”和“相”是谁;我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想知道他们为什么和好等;教师可以适时激趣。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二)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再给他们谈论的时间,然后教师再给一些时间让同学们读一遍书,不认识的字标出来,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1.指导读准字音。本课的生字虽然不多,只有7个,但有好几个都是学生特别容易读错字音。允、颇、侮:

2.指导认清字形。本课有许多生字的字形都容易错,可采用“以熟带生”的方法掌握字形。如“璧”与“壁”相近,“壁”是熟字,墙壁,与“土”有关,所以是“土”字底。而“璧”是一种宝玉,是无价宝,所以下面是“玉”。如“允”与“充”相近,“侮”与“悔”相近,“颇”与“波”相近,教师一定要指导同学进行区分,从而记住字形。

3.理解词意。因为书后有一道题就是要求同学们理解词意的,所以教师可以提出让同学查字典或词典理解词意。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理屈——理亏。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推辞——谦让不干。抵御——抵挡,抵抗。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能耐——技能,本领。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三)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详细历史背景

(四)三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_______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五)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篇40:《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难点

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②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考虑)

④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抓人物特点)。

四、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五、作业

继续阅读二、三两段,并思考学习第一大段结束时的设疑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学习本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内容及蔺相如的特点。

二、讲读第二大段

1、说出本段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写谁的。

第三课时

一、复习各部分内容及小标题,进一步明确各部分间,各部分与整篇的关系。

二、通读全文,准确归纳中心思想及人物特点。

1、中心思想:课文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以及他们从国家利益出发,加强团结的精神。

2、人物特点:

三、字词练习

1、讲讲对&“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两个成语的理解,练习造句。

2、听写词语。

四、作业

1、复习本文,重点复习人物特点和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以及学习类似文章的方法。

2、预习下文,要会读,并考虑课后问题。

篇41:《将相和》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将相和》一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从故事中我们可知,两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品质: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等,廉颇的知错就改等;共性品质: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个性的品质学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质学生把握还是有一定难度。为此,我把丰满人物形象作为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摒弃对课文内容、故事情节的繁琐分析,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悟、演,去丰满人物形象,领悟人物的个性品质和共性品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主体参与性和创造性原则。

【教学过程】

一、在反复读课文,读通、读熟、读好的基础上,借助成语游戏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1、填空练习:

“将”→(廉颇)→(大将军)→(元帅)“相”→(蔺相如)→(宰相)→(总理)“和”→(同心协力)

2、“人物开花”成语游戏:

(填出可以用在这两个人物身上的成语——课内、课外的成语都可。)

以上这两个练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两位人物的形象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课文内容也有个基本了解。所以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给足时间让学生自读、自学课文,找出有关的词语填写。通过递等式形式和游戏方式,学习了词语,积累了成语,也了解了课文,充分体现语文的趣味性原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借助过渡句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基本关系

1、学习单元提示,学生通读课文找到文章过渡句,结合上面对“和”的理解,引出了哪三个故事?

这一环节侧重读的训练,以读懂为基础,向读深、读透发展。把学会读书作为一个训练训点来抓:因为读书能力是语文素养基本内容之一。

2、细读三个故事,自学讨论,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学生参与板书。

3、在找到三个故事各自因果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朗读,领会每个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

三、借助名言丰满人物形象

1、出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名句,围绕这句话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展开讨论。

2、出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句,围绕这句话对廉颇这个人物形象展开讨论。

以上的讨论与练习旨在使这两个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凝聚,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形象。通过练习,学生不仅看到了蔺相如和廉颇的个性品质,而且悟出他们的共性品质,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名言、成语的运用,亦能提高语文知识的积累,开拓学生思维,充分体现语文的开放性。

3、根据课文内容对对子:如: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负荆。

填空练习:因为蔺相如(顾全大局)、廉颇(知错能改),更因为他们都有(精忠报国)的精神,所以他们能化干戈为玉帛,(同心协力)保卫赵国,他们文武双全,真是赵国的(无价之宝)。

四、借助课剧形式,展现人物形象

通过上面三方面的学习,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大胆地请同学自编、自演课本剧,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进行表演,不必强求要达到什么效果,学生理解的深浅也可以不一。因为作为表演的同学来说,实践了一次,本身就多一次体验;对于观演的同学来说,又有了一次很真切,很实在的感悟。

篇42:《将相和》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生字:

璧、允、廉、颇、侮辱、拒。

⑵新词:

理屈、示弱、抵御、推辞、侮辱、拒绝、无价之宝、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

⑶重点句、段: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2、能力训练点:

⑴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⑵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⑷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3、德育渗透点:

学习蔺相如对敌不畏暴力、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本文的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主要通过默读分析、讨论、交流解决。

2、本文的难点是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3、本文的疑点是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解决这个疑点的办法是先解决本文的重、难点,再达到水到渠成解决疑点的目的。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课后思考题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集中交流。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复述课文。

4、课堂口头、笔头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加点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4、分析第一个故事。

〖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课前同学们齐唱《黄河颂》。听到同学们雄壮有力、气壮山河的歌声,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历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将相和》,就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

二、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三、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解词: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篇43:《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学习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是谁?“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二、初读感知 理清层次

1.简介历史背景。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3.速读课文,思考: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3)明晰每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的那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

“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同学们请想一想,蔺相如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卿,可谓平步青云,廉颇对此很不服气,那么,他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来台!”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满和嫉妒……)

(2)男生读,指名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质疑你是否也认为蔺相如没有什么能耐?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3.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4.讨论、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3.让我们跟随蔺相如一起来到秦国,亲眼见证他的非凡才能吧

二、继续研讨

1.一起走进故事“完璧归赵” 课件出示:(1)“蔺相如看这种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有那些过人之处?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我指给您看”难道和氏璧上真的有毛病吗?蔺相如为什么这么说?(这是有谋的表现)“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他真的要装撞吗?(这是有勇的表现)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哪些出色表现,赵王就封他为上卿?课件出示: “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的什么特点?预设: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

二、角色体验

1.导入:有一天,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幕。

2.学生齐读:“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老师想让两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3、角色表演三、总结提升 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 三、课后延伸

1.学完了课文,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

篇44:《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撞“、”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4、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解题

2、板书课题:11 将相和

二、检查预习

(一)交流本课的资料,并相机评价。

预设:

1.和氏璧的资料。引出无价之宝一词。

2.春秋战国时期的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3.课文的出处。

4.蔺相如的资料。提醒大家注意蔺的写法等。

(二)、文章主要讲了那几个小故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概括出来的。

三、学习完璧归赵

1、指导璧的写法

2、探究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1)自由读文思考

(2)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

(4)自由发言

(5)学习重点句子”他理直气壮的说……"

(6)指导朗读

(7)总结人物个性

四、课时总结:

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篇45:《将相和》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爱国思想。

2、运用抓住人物言行研究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3、有感情地朗读人物语言描写,通过朗读感悟,初步体会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重点:重点感受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的性格特征;初步感受廉颇居功自傲、知错就改的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整体感知

1、揭题:这节课咱们继续我们的历史文化之旅,请大家齐读课题。

2、交流: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想知道在这次历史之旅中,你“遇”到过哪些人,“碰”到了哪些事,对课文有了哪些简单了解。(板书:蔺相如 廉颇)

3、小结:课文围绕“蔺相如”、“廉颇”这两个人物,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见”和“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记叙了将相由“不和”到“和”的经历。

二、切入,直击冲突处

1、文中有个句子让我们感觉到了将相的不和,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把这个句子找出来。

2、出示句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3、自由读句子,你读出了什么?

4、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廉颇的气量狭小、居功自傲、耿直爽快、英勇无敌的多维形象)

5、在老将廉颇看来,蔺相如的官职做的比他大,就靠着一张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板书:嘴 ?)

6、我们就来看看蔺相如的这张“嘴”, 看看这张“嘴”有何特别之处?

三、品读,感受蔺相如

(一)研读“完璧归赵”,感受“无我”

1、默读文章第一部分,画出“完璧归赵”中这张“嘴”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读了之后想想你有了怎样的感受。

2、交流,找出蔺相如说的话。(其中有个转述句,要学生试着改为蔺相如直接说的话。)

3、比读一、三句:

出示句子: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⑴对比着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这两句话,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吗?(蔺相如先对赵王信誓旦旦地承诺“一定把璧送回来”,现在却对秦王说“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怎么回事?)

⑵“理直气壮”什么意思?他为什么敢“理直气壮”地威胁秦王?(引导学生感知蔺相如有敏锐的洞察力,他看出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和十分喜爱和氏璧,体会蔺相如的机智,持璧在手,底气充足。)他不理直气壮行吗?

⑶你觉得蔺相如这个人怎么样?

⑷指导朗读。你来“威胁”秦王试试看。

4、比读二、四句:出示句子: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⑴我们再来对比着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这两句话,你又发现了什么?

⑵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蔺相如都是在骗秦王。)

⑶蔺相如为什么要骗秦王呢?你读出了什么?

⑷指导朗读。现在,我就是秦王,和氏璧在我手中,谁能从我这骗去?

5、品读第五句:

出示句子:

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⑴读一读,你又读出了什么?

⑵“大大方方”怎样理解?

⑶当蔺相如“大大方方”地说完这番话,等待他的很可能是什么?为什么?

⑷面对强大而不讲理的秦王,面对很可能到来的死亡,蔺相如为什么能做到“大大方方”呢?(引导学生体会,已经完成了赵王交给的任务,不辱使命的蔺相如此刻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⑸来咱们一起放声读一读,读着读着,立在你心中,站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个人?

6、讨论:蔺相如把生死都置之度外,他为的是什么?

7、小结:为了保住国家的利益,蔺相如能够忘却个人的生死,让我们记住,蔺相如这个为了国家利益而“无我”的人(板书:无我)

(二)研读“渑池会见”,感受“无畏”

1、接下来,我们品读“渑池会见”中的那张“嘴”, 请大家自由读文章第二部分,看看这时站在你眼前的又是一个怎样的蔺相如?

2、交流:这时站在我们眼前的又是一个怎样的蔺相如?你是从哪读出来的?

3、出示句子: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4、你从哪里感受到蔺相如的勇敢无畏?

5、指导朗读。现在你就是机智勇敢的蔺相如,你来逼逼不可一世的秦王。

6、思考:蔺相如为什么再次把生死置之度外,用命去逼秦王击缶?

7、师述: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蔺相如能够不顾个人的安危,让我们记住,蔺相如这个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而“无畏”的人(板书:无畏)

8、齐读。让我们一起勇敢地逼逼秦王。

(三)研读“负荆请罪”,感受“无私”

1、仔细读读“负荆请罪”中的这张“嘴”,从蔺相如的话语中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2、出示句子: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3、“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

4、敢骗秦王、敢逼秦王的蔺相如为什么要避着不如秦王厉害的廉颇呢?他到底怕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

5、他时刻想到的是什么?

6、指导朗读。

7、师述:为了保持国家的安定,蔺相如时刻想到的是赵国、赵国,让我们记住,蔺相如这个为了保护国家的安定而“无私”的人吧。

8、我们再来看看廉颇的话,蔺相如真的“就靠一张嘴”吗?从这张嘴的背后你又读出了什么?

9、师述:蔺相如靠的那仅仅是一张嘴啊,他是以他的生命做代价去骗秦王,去逼秦王。尽管他没有出入刀光剑影的战场。但他用他的唇枪舌剑,他靠他的“无我”“无畏”“无私”为赵国保住了利益,维护了尊严,保持了安定!

四、回归,感受廉颇

1、读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你对廉颇有了新的认识吗?(板书:知错就改)

2、“负荆请罪”什么意思?这里有个细节“脱下战袍”,“战袍”对将军意味着什么?廉颇为什么要脱下这身象征着荣誉、身份和地位的战袍?

3、廉颇为什么“负荆请罪”?(引导学生感受廉颇的爱国)

五、总结,体会和为贵

1、因为爱国,战功赫赫的廉颇将军能负荆请罪,也因为爱国,勇敢机智的蔺相如虽不怕秦王,却处处避着廉将军。因为他们知道,和则万事兴,和则国家强,和为贵啊!(板书:爱国)

2、齐读最后一句话。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篇46:《将相和》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在前两课时教学基础上,进一步继续运用抓住人物言行研究的方法,感受人物性格。

2、感受蔺相如委曲求全、顾全大局的性格特征;感受廉颇居功自傲、公忠为国的性格特征。并有感情的朗读人物语言描写。

3、通过朗读感悟,写写廉颇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和为贵的道理。

4、通过资料链接、课外延伸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史、文化的兴趣,引导课外阅读。

[教学活动预设]

一、复习引入,确定学习内容。

二、以“和”为眼,整体把握“负荆请罪”这则故事,着眼人物语言。

1、将相因何不和?——整体把握廉颇的语言。

2、将相和好的原因?——整体把握蔺相如的言行和廉颇的行为。

三、着眼人物语言,以“不和”和“求和”为主线,比较研读。

板块一:人物相互之间态度的研读。

1、读两个人物的语言,小组研究,有什么不同和差异?

2、抓住两个人的态度,感悟情感和相互之间的态度,指导朗读。

3、感受廉颇的不服气,蔺相如的避让,师生对读。

板块二:人物之间关注点的研读。

1、着眼语言文字,研究廉颇和蔺相如的不同着眼点,关心个人和关心国家的不同区别。

2、抓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辐射文章,感受廉颇的居功自傲。

3、抓住蔺相如的话,辐射文章,深入感受蔺相如的顾全大局。

四、以“负荆请罪”为核心,引导写话实践,全面感受人物形象。

1、以“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为平台,拓展写话,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

2、感悟廉颇负荆请罪的行为,指导朗读。

3、丰满廉颇的人物形象,全面把握其公忠为国的特点。

附《将相和》课堂实录

一、复习引入,确定学习内容

二、以“和”为眼,整体把握“负荆请罪”这则故事,着眼人物语言

师:同学们,你们课文读到哪里,唉,觉得将相要不和了?

生:我读到这里: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

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

个下不了台!”觉得将相要不和了。

师:(大屏幕出示这段话)廉颇一句话,破坏了赵国的和。再往下读,读到哪儿又让

你觉得他们有和的希望了?

生:“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

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这里感觉到他们又有和好的希望了。

师:为什么读这番话?

生:因为蔺相如这番话有和好之意。

师:蔺相如的话,始终保持这赵国的和。是吗?注意一个词,读“chéng乘机”。跟

我读一遍。

生:读词。

三、着眼人物语言,以“不和”和“求和”为主线,比较研读

师:(大屏幕出示蔺相如这番话)两个人的语言,很不——

生:一样。

师:那我们就来细细研究。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这一将一相的话,发现有哪些具体的不

同?作上记号,四人小组讨论。听清楚没有?开始讨论。四人小组。

生:(小组讨论2分钟)

师:谁先来?

生1:廉颇处处为难蔺相如,而蔺相如却处处体谅廉颇。因为蔺相如知道如果闹不和

,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生2:廉颇对蔺相如直呼其名,而蔺相如称廉颇为廉将军。

师:这是第一个重大的发现。(点击课件,“我廉颇、他蔺相如”与“廉将军”几字

变红)在名字前面还加上“他”,“他蔺相如”读起来什么感觉?

生:感觉就是很不尊敬蔺相如,很看不起蔺相如。

师:他蔺相如,这样说合适吗?

生:(齐)不合适——

师:这时候的蔺相如已封为上卿,应该怎么称呼?

生:(齐)蔺上卿。

师:注意到了这个称呼,能把人物对话读好吗?同桌相互试一试。

生:同桌对话。

师:(半分钟后)哪一桌愿意表现一下?

生1:指名一桌读。(有点结巴,其中读廉颇的孩子语气急,加了两个字)

师:不错。特别是廉将军。但是不服气也不能乱加字。

(全场笑)

生2:同桌读。(还是不够流利)

师:不服气也不能着急。(生笑)除了发现人称上大不相同,还发现什么?

生:廉颇总是把自己放在前面,而蔺相如的话中都是把廉颇放在自己前面。说明蔺相

如是想和廉颇和好的。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蔺相如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师:(高兴地)读书就是这样,不能放过一字一句。(点击课件,“武有廉颇,文有

蔺相如”字体变红)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1:朗读廉颇所说的句子。

生2:读得较有感情。

师:她还突出了一个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什么?

生2:他蔺相如是靠嘴巴,而我是靠打仗,靠生命换来的!

师:你这番话让我想起了一首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琶琵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

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哎,他廉颇是不是吹牛啊?

生:不是。渑池之会上,廉颇带着军队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才只好放赵王回

去的。

师:老师还为大家带来这么一段资料(课件出示)师有感情范读。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

以勇气闻于诸侯。

看来廉颇能够名扬四海,确实是因为他百战百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再读句子。

生:齐读廉颇说的话。(此时学生读得已较有感情)

师:看样子,廉颇的话倒是实话。虽说是实话,可哪个地方总让我们感觉说得不太入

耳,让我们听不下去?

生:我觉得是这里: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

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师:为什么?

生:因为廉颇就是个功臣也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因为蔺相如地位比他高就看不起人

家。(大意如此,原句已记录不下)

师:心不平则气不和。就是因为廉颇觉得自己能耐比蔺相如大而官位却比蔺相如小就

如此耿耿于怀。蔺相如真的没有什么能耐吗?

生:不是的。

师:蔺相如有什么能耐?

生1:完璧归赵中蔺相如以身护玉,机智而且勇敢。

师:终于发现了廉颇的话里不合情而且不合理。

生2: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为赵王挣回了面子。

师:为赵王争回了面子就是为赵国——

生:(齐)挣回了面子。

师:廉颇重要,这蔺相如也重要。对赵国而言,两人缺一不可,所以此话差矣。现在

蔺相如说: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9个字你读懂了吗?

生:正是因为廉颇在前线作战,蔺相如在后面出谋划策,赵国才不会受欺负。

师:……

生:我觉得廉颇和蔺相如就好像赵王的两只手。(听课老师热烈鼓掌)

师:你体会得真深刻,他们俩就好像赵王的左手和右手。什么叫文武合璧。对付秦国

这样的大国,将相就必须要和。所以蔺相如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

,文有蔺相如。和,国力就强,不和就弱。请男同学读廉颇说的话,女同学读蔺相如说的

话。

生:分角色朗读。(学生读得挺动情)

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有什么发现?

生:廉颇说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而蔺相如说自己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

赵国啊!

师:廉颇是口口声声我我我,而蔺相如说的是我们赵国。蔺相如以身护玉,为的是—

生:我们赵国。

师:渑池会上蔺相如逼着秦王为赵王击缶,为的是——

生:我们赵国。

师:蔺相如如今避着廉将军,还是为了——

生:(大声)我们赵国!

四、以“负荆请罪”为核心,引导写话实践,全面感受人物形象

师:不知道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这番肺腑之言,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写下来。

(课件出示:)

蔺相如的话传倒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廉颇静下心来想到了什么,

请写一写。

生:在音乐声中写话。(约3分钟)

师:廉颇静下心来想到了什么?

生:(此处有4个学生进行了交流。孩子们写得很精彩,以致于我光顾着发愣而忘了

记录。唯一的印象是楼老师反复提醒学生廉颇会称呼蔺相如为蔺上卿。)

师:同学们写的,京剧中就有这么一段差不多。请欣赏。(播放京剧片断,内容为廉

颇坦然认错幡然改悔。细心的楼老师还配上了歌词,但偶只顾欣赏忘了记录。)

师:看了这段京剧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生:纷纷举手。

师:都有感受那就不说了。一起来读这两个句子。

生:齐读廉颇、蔺相如所说的句子。(学生的齐读很有感情)

师:没有廉颇的负荆请罪,就不会有将相和。这一将一相,如果说蔺相如几次三番地

让着廉颇,为的是——我们赵国,廉颇的负荆请罪也是为了——我们赵国。为了我们赵国

,有了——将相和。和则万事兴,和则国家强。和为贵。下课。

生:没有反应。

师:下课。

生:没有反应。

师:下课。

生:仍旧没有反应。

师:同学们,下课。

生:(恍然大悟)老师再见。

师:老师课前答应送给同学们的礼物,是这盘《将相和》的京剧光盘,请你们的语文

老师再带领着同学们一起欣赏。

word该篇DOC格式将相和教学设计(合集46篇)范文,共有11095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将相和教学设计(合集46篇)下载
将相和教学设计(合集46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