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免费论文 > 毕业论文 >

中文系毕业论文多篇

发布时间:2023-10-26 15:20:24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导语:中文系毕业论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中文系毕业论文多篇

中文系毕业论文 篇一

【关键词】840D系统、曲轴内铣机床、FMNC、PLC

1、引言 2、机床结构

机床的配置为:直线轴U、V、Z、W和旋转轴C。其中V和Z轴为关联轴(即V轴安装在Z轴上),U和W轴为关联轴。用来加工四缸曲轴的连杆颈。机床带有一台上下料机械手(三轴),根据自动线及机床的状态在需要时进行自动上下料。

四缸曲轴图

3、系统硬件构成 系统硬件配置图

的HEIDENHAN LS704测量系统。机械手保留原有的Itramat驱动器、电机及测量系统,以FM-NC控制。FM-NC通过PROFIBUS总线与840D系统连接,并进行通讯。通过PLC程序处理,机械手的操作与机床同步,轴的控制在机床操作面板进行。

4、系统软设计

系统软件设计包括PLC程序设计和NC程序设计两部分。

4.1 PLC程序设计

PLC程序设计采用模块化编程,将机床启动条件、PLC使能信号处理、轴

控制、辅助功能、FMNC与840D的通讯处理、报警信息等系统及机床功能编制成不同的模块。程序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方便阅读查找。在编程中主要解决了下面几个难点问题。

4.1.1机床的Z轴和W轴之间没有限位开关,两轴之间防撞只能通过软件

实现。编程思路如下:通过PLC读取NC变量,取得Z轴和W轴的坐标值,当Z轴坐标值为负时,Z轴进入卡盘区,无碰撞可能;当Z轴坐标值为正时(右移),Z、W轴坐标值之差的绝对值越大则Z、W轴靠的越近(注:W轴向左为负方向),当超过设定的防碰撞值时,系统报警。程序如下:

A M 256.0

AN DB34.DBX 64.7

S DB2.DBX 150.0 ;超程时报警

CALL FB 2 , DB121

NumVar :=2 … … RD2 :=MD244 ;W轴坐标值

A DB33.DBX 60.5 ;Z轴同步

A DB34.DBX 60.5 ;W轴同步

JCN NOCP

L

p; MD 240

L 0

>R

JCN zlqz ;Z轴坐标值为负时,无碰撞可能

L MD 240

L MD 244

-R

T MD 248

L MD 248

ABS

T MD 252

L MD 252

L DB81.DBD 40 ;设定的防撞值

>=R

= M 256.0 ;两轴坐标值的绝对值超过设定值时报警数据字

zlqz: NOP 0 动运行到规定的上下料位置。编程思路如下:根据机床的结构,确定各轴的动作顺序,先运行U、V轴到刀盘的中心,再运行Z、W轴到各自的卡盘区内,最后C轴旋转到上下料位置。编程中各轴的移动通过分别调用FC15实现,以U轴为例,程序如下:

CALL FC 15

Start :=M200.1 ;满足U轴移动条件

AxisNo :=1 ;选择U轴

Pos :=DB81.DBD0 ;目标位置

FRate :=DB81.DBD4 ;运行速度

InPos :=M201.0

Activ :=M201.1

StartErr:=M201.2

Error :=M201.3

机床对机械手的控制

由于机械手FMNC没有操作面板,对FMNC的控制主要通过机床操作面板执行。机械手可以与机床联动自动运行,也可以单独操作。通过PLC编程,当机床选择各种运行方式时,FMNC通过PLC NC 接口数据也选择了与之相同的运行方式,然后只要通过机械手按钮盘上的选择开关选择运行方式即可确认机械手的运行方式。部分程序如下:

A I 50.0 ;机床自动方式

A I 1.5 & nbsp; ;面板旋钮

= DB11.DBX 0.0 ;FMNC自动方式

A I 50.1 ;复位

= I 121.7 ;复位键

A I 50.2 ;机床手动方式

A I 1.4 ;面板旋钮 A I 50.3 A I 50.4

= DB11.DBX 1.6 ;Single block

A I 50.5

O I 5.2

A I 1.5

A I 50.0

= DB21.DBX 7.1 ;NC Start

A I 50.6

O I 9.7

A I 1.5

A I 50.0

= DB21.DBX 7.3 ;NC Stop

NC程序的编制

编制加工程序首先应熟悉机床的加工过程,然后根据机床的结构及铣削原

理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在其基础上加上其它辅助功能,编制成NC程序。

4.2.1 加工过程

机床卸载,U、V轴到零位,Z、W轴回到原位,C轴旋转到零位,之后,装工件并夹紧。Z定位到4连位置,同时W定位到3连位置。U和V带动刀盘靠近曲轴。按照加工公式的轨迹,U、V轴和C轴进行插补,C轴旋转一周(实际要大于360度,为保证曲轴表面的光洁度)。U、V再退回到零位,C轴退回零 位,之后Z再定位到2联位置,同时W定位到1联位置。U和V带动刀盘靠近曲轴。按照加工公式的轨迹,U、V轴和C轴进行插补,C轴旋转一周,完成轴颈铣削。U、V轴先到零位,Z、W轴回到原位,C轴旋转到零位。加工结束。

4.2.2 数学模型建立

内铣加工示意图如下: R1为刀盘半径,

R2中心距(主轴颈中心到连杆颈中心的距离,即发动机的冲程)

r1 为曲轴连杆颈半径。

为保证C轴带动曲轴旋转时刀盘始终与曲轴相切,U/V轴的轨迹应为:

U=f(a) U为直线轴的插补位置, a为C轴旋转角度。

在由刀盘中心、主轴颈中心、连杆颈中心组成的结构进一步推导可得出U、V轴坐标值与C轴旋转角度的关系。

4.2.3 编制NC程序

编程时考虑到工件的样板尺寸(由Z、W轴位移决定)、中心距、180°等重要工艺指标需要经常调整,对以上数据采用R参数的形式,以便于修改。主程序采用程序调用的方法。由四个程序分别进行计算,列出四个连杆C轴每转一度对应的U、V轴的坐标值。这样做虽然繁琐,但因为使用了R参数,当改换产品时,只需修改R参数,非常方便。同时,因为主程序中运用了跳转指令,在没有修改加工参数时,避免了每次都要进行很多复杂的数学运算而影响系统运行速度。

加工时U、V、C为插补关系,部分加工程序如下:

C=108 U=R108 V=R508

其中R108、R508为R参数,按加工轨迹公式生成。

部分公式如下:

;R190 ;C轴旋转角度

;R191 ;中心距 ;R193 ;刀盘半径

5、结束语

改造后的机床铣削精度高,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操作方便。我们通过修改R参数及NC程序,使机床可以加工复杂的拐位相差60°六连杆曲轴,提高了曲轴铣削的成功率,从而降低了成本,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预见,840D数控系统在机床改造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完美。

汉语毕业论文范文 篇二

一、文学史篇 1 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特征 2 20年代乡土小说的特征及其发展 3 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择 4 中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 5 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 6 解放区文学:大众化走向得失探 7 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轨迹 8 论"革命传奇"小说 9 论"样板戏" 10 论"知青小说"的演进流变 11 新时期诗歌的多元化格局 12 建国以来农村小说题材的时代性 13 论新时期战争题材小说抒写对象的位移 14 论新时期小说抒写对象的平民化意识 15 新世纪女性诗歌新格局 16 论"文革"叙述模式 17 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 18 论新时期长篇小说的盛产及质量 19 论新时期短篇小说兴盛的原因 20 论21世纪文学的继承与走向 二、文学思潮论 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再认识 2 "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纵横谈 3 "京派"与"海派"论争小议 4 "乡土小说"派创作探 5 "胡风主观论"的再认识 6 论"朦胧诗" 7 论"后朦胧诗" 8 论"新写实小说"的民众性 9 论新历史小说 10 论新时期的女性小说 11 论"寻根文学"思潮 12 论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创作 三、作家论 1 鲁迅小说创作论 2 鲁迅散文创作论 3 郭沫若创作思想论 4 郭沫若创作论 5 茅盾创作思想论 6 茅盾评论特色论 7 巴金早期创作思想探 8 巴金小说创作论 9 老舍的平民观探 10 老舍的小说创作风格探 11 曹禺的生平与创作之关系 12 曹禺的话剧的诗意特征 13 沈从文描写湘西与都市文化内涵的得失探 14 张爱玲小说的"仇恨"情结 15 张爱玲小说的"苍凉"美学与悲剧意识 16 赵树理模式得失探 17 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论 18 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论 19 古龙武侠小说创作论 20 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21 论区青的艺术追求 22 金庸对20世纪中国文学(网学)贡献之分析 23 汪曾祺小说创作之分析 四、作品篇(小说) 1 浅论《狂人日记》的先锋性 2 鲁迅《故事新篇》"油滑"小议 3 浅论叶圣陶《倪焕之》 4 郁达夫《沉论》的艺术特色 5 茅盾未完成小说探 6 吴荪甫:民族资本家的封建性 7 老舍《猫城记》之寓言式结构探 8 老舍与虎妞形象塑造 9 沈从文《边城》的"民族寓言"解读 10 《边城》人物与符号论 11 张恨水《啼笑因缘》论 12 萧红《呼兰河传》的地方特色探 13 钱钟书《围城》失探 14 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末日恋情 15 论萧红《生死场》的原始生气与生命体验 16 池莉小说创作的媚结倾向 17 论方方的小说 18 论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 19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旧式农民"形象 20 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21 论《红旗谱》中的朱老忠 22 论《林海雪原》的浪漫主义色彩 23 论杨绛的《洗澡》 24 论贾平凹的《废都》 25 论王安忆的《长恨歌》 26 论陈忠实的《白鹿原》 27 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女士形象 28 论莫言的新历史小说 29 论韩少功小说表达手法的多样化 30 论王蒙小说的社会意义 31 论余华小说的宿命感 32 论汪曾祺小说的文化风格 33 论王蒙式创新小说 34 论王小波式的幽默 35 论王小波与知识分子话语 36 苏童小说的创作论 37 论王朔小说语言特色 38 王朔故事叙述模式 39 论刘震云《手机》 40 论卫慧的小说创作 41 论韩寒的小说创作 42 论棉棉的小说创作 43 论海岩的小说创作 44 论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 45 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 46 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艺术创造性 47 论张爱玲笔下现代女性的病态 48 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之我见 49 从《四世同堂》看中国国民思想 50 从《南行记》解读艾芜笔下的"人生" 51 二诸葛与三仙姑形象分析 52 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之分析 53 分析茅盾之《子夜》 作品篇(诗歌) 1 浅论郭沫若别致的诗 2 论闻一多诗中的想象 3 论戴望舒的诗 4 论徐志摩的诗 5 艾青:绘画与诗歌艺术的探求 6 论小叶诗人 7 论穆旦的诗 8 论北岛诗歌中的"英雄主义"情结 9 论舒婷的诗歌创作 10 论顾城的诗歌 11 论多多的诗歌 12 论海子的诗歌 13 论郭小川的诗 14 论冯至《十四行集》 15 论北岛诗后期诗作的失宠 16 从《野草》读鲁迅的人生哲学 17 分析臧克家的诗歌 作品篇(散文) 1 论鲁迅的《朝花夕拾》 2 论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 3 论林语堂的《剪拂录》 4 论何其芳的《画林录》 5 论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 6 论梁实秋的《雅舍小品》 7 论杨朔散文创作的得失 8 论刘白羽的散文 9 论秦牧散文的联想 10 论余秋雨散文的话语策略 11 论素素的散文 12 论石娃的散文 13 论史铁生的随笔 14 论刘亮程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 15 论巴金的《随想录》 16 瞿秋白散文之分析 作品篇(剧本) 1 曹禺《雷雨》周萍论 2 蘩漪悲剧探 3 论郭沫若的《屈原》 4 《白毛女》的现代版解读 5 论高行健的实验话剧 6 《白毛女》艺术魅力探 7 张艺谋电影创作之审美追求 六 古代文学篇 1 论中国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 2 论《诗经》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 3 论屈原的人格美及其诗歌的艺术美 4 论《左传》战争描写艺术 5 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6 论《庄子》的想象艺术 7 论"汉赋"的铺叙艺术 8 论《史记》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 9 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10

中文专业论文 篇三

1.1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精练、有概括性。题目的字数一般在25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1.2摘要与关键词

1.2.1摘要

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以300~350字为宜。

外文摘要应另起一页,其内容及格式应与中文摘要一致。

1.2.2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目录

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1.4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绪论(前言、引言)

绪论(前言、引言)一般作为第一部分,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包括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意义、采用方法、理论依据和具备的条件、毕业论文构成及主要内容等。

1.4.2主体

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主体包括的内容由中文系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制定,要求按照内容分章节论述论点。对论文中出现的引文等内容要求应在原文中明确指出出处。

1.4.3结论

毕业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编写。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个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1.5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其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

1.6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毕业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1.7附录

对于一些不便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

2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2.1文字

用汉语规范文字书写,本专业规定字数在一万字以上。

2.2书写

毕业论文版面不分栏,一律由本人在计算机上用Word输入、编排并打印在A4幅面白纸上,行间距为单倍行距。

2.3字体和字号

章标题:3号黑体

节标题:4号黑体

条标题:小4号黑体

正文:小4号宋体

页码:5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TimesNewRoman体

2.4页面设置

2.4.1页眉和页脚

页眉为1.5cm,上写“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页脚为1.75cm。

页眉和页脚文字均用5号宋体。

2.4.2页边距

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

2.4.3页码的书写及编排

毕业论文页码从绪论部分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排列。封面、毕业论文任务书、摘要不编页码;目录用罗马数字单独编页码。

2.5封面

毕业论文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缺项内容用钢笔填写。

2.6扉页

扉页为“毕业论文任务书”。任务书应由指导教师填写(打印),签名用钢笔填写,不得打印。

2.7摘要

中文摘要包括题目、“摘要:”字样、摘要正文和关键词。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所有文字均用小4号宋体。

外文摘要字体用小4号TimesNewRoman体,格式与中文摘要相同。

2.8目录

目录的编写格式,各专业应有明确要求。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NewRoman体。

2.9正文

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正文层次的编排和标题序码由各专业规定。

2.10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方式应采用所在学科领域内通用的方式,用上标的形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2.11参考文献

按毕业论文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应符合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3印刷与装订

中文专业论文 篇四

关键词 中文MARC;学位论文;编目问题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4-0110-02

0 引言

中文MARC是中国机读目录(China Machine-Readable Catalogue)的简称,中文MARC的主要作用是将各类书目信息编目成统一的标准计算机可读形式,便于读者检索以及各图书情报部门之间交流书目。学位论文是高校大学生为获取相应级别学位而撰写的关于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应用或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学位论文大部分都是用中文撰写的,也有一小部分是用外文撰写的。高校图书馆将学位论文收藏至自建特色数据库,就需要对学位论文进行编目,对学位论文编目时要保证编目产生的关于学位论文的数据的质量,以方便读者检索并利用学位论文。

1 中文MARC编目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对文献资源进行有效的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并用相应的著录、编目格式使文献资源的主要检索项及特点形成书目的形式就是高校图书馆的编目工作[1]。学位论文编目的工作流程一般为:回溯编目―审校―典藏―贴书标―入库上架。学位论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资源,其编目具有自己的特点:1)编目难度高。高校大学生研究的学术领域及学术方向繁多,其具体研究方向小而专,对非专业编目人员来说,分类编目比较困难;2)编目工作量巨大。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各高校每年都在扩大招生,进而各高校每年产出的学位论文数量激增,而高校图书馆编目人员有限,而且图书馆每年还要有其他书目入馆需要编目,因此编目人员总的工作量非常大。3)学位论文撰写语种不统一。部分高校设有外国语学院,这些学院的部分学生所撰写的学位论文所使用的语种一般为外文。

中文MARC是以UNIMARC为基本依据,根据我国出版物的具体情况制定的[2]。中文MARC机读记录字段区有如下10个功能块:0―标识块;1―编码信息块;2―著录信息块;3―附注块;4―款目连接块;5―相关题名块;6―主题分析块;7―责任者块;8―国际使用块;9―国内使用块[3]。中文MARC通过对每个功能块增设功能不同的多种字段及子字段、对每个字段又增设不同要求的标识符的方式更为详细的记录文献信息。

高校图书馆编目学位论文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1)精准、全面、直观的反映出学位论文所表达的科研成果,包括科研成果的领域,关键词等信息。2)准确标引学位论文,形成规范数据,方便读者进行检索。编目学位论文是读者可以使用学位论文的前提和基础,学位论文编目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读者对学位论文的使用情

况[1]。因此,学位论文编目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各高校对学位论文编目工作都很重视。但是由于学位论文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和中文MARC编目具有的高技术性,导致中文MARC在对学位论文进行编目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学位论文编目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学位论文在高校图书馆乃至整个学术界的正常流通。中文MARC在高校图书馆学位论文编目中存在如下问题。

1)标准不统一。当前我国使用比较普遍的中文MARC编目标准有两种:一种是国家图书馆编写制定的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系统标准;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写制定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即CALIS系统标准[3]。虽然采用这两种中文MARC编目标准编目的数据覆盖面都很广,共享性也比较强,但还是应该将这两种标准结合,制定一套唯一的编目标准。有了唯一的标准,各高校图书馆在选择编目系统时也不需要进行比较,既方便了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也能使图书信息流通更顺畅。

2)标引不规范。《中国图书分类法》是高校图书馆编目分类的主要依据。由于部分高校图书馆还有自己编写的《图书馆编目分类细则》,并结合这两个规范来进行编目,因此在很多编目细则上出现了不一致现象。

3)著录字段不完整。中文MARC编目虽然具有详细的编目规则,但是不同的编目员对规则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在中文MARC著录中,字段和指示符都有详细的规定,如果出现指示符的漏著、错著都会直接影响到学位论文的检索。

4)外文语种撰写的学位论文编目格式不统一。当前我国图书馆使用USMARC对外文图书进行著录,而有些图书馆认为只有原版外文书籍才应该用USMARC进行编目,其余外文图书应该按中文MARC格式来著录。因此,使用外文撰写的学位论文编目格式就出现了两种,即USMARC格式和中文MARC格式。这种不一致的编目格式会严重影响到学位论文的网上共享,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也有不利影响。

高校图书馆每年进书量都很大,新进图书只有经过编目才能入库上架,读者才能在馆藏书目检索系统中检索到图书,而高校图书馆专业的编目人员非常有限,因此就会出现非专业人员对图书进行编目,比如燕山大学图书馆学位论文的编目工作就是由勤工助学的学生来完成的。编目工作对人员专业要求比较高,编目细则又非常繁杂,虽然专业的编目人员已经设定号学位论文编目格式,但是非专业人员在对学位论文进行编目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出现漏著、错著的现象,而在对学位论文编目中出现的错误只有非常专业的编目人员才能及时发现,这样就会导致很多编目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到最后都没有被发现,从而影响到读者对学位论文的检索。

2 改进与展望

学位论文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高校的科研水平,各高校图书馆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学位论文作为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的主要内容之一,学位论文的编目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学位论文的编目工作不仅有利于学位论文的推广,而且直接或间接的可以提高高校的学术影响力。由于学位论文编目没有完善的标准、学位论文的特殊性及中文MARC本身的专业性等因素导致高校图书馆在使用中文MARC编目学位论文时容易出现本文所介绍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改进中文MARC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指导制定一套完整的在当前中文MARC基础上的学位论文编目准则;其次,应该完善中文MARC编目准则,统一中外文编目格式;最后,各高校图书馆应该针对本校学位论文的特征制定适合本校学位论文的编目格式,适当的增减编目字段。

中文MARC是我国图书编目中使用时间最久,系统最完善、字段最发杂、标准最严密的元数据编目准则。随着时代的变化、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的种类及样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数据资源数量激增,网络资源中含有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编目网络资源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而中文MARC对网络资源的编目还未做出相应改变,因此中文MARC也应跟随时代步伐,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增加字段来表示网络信息中所特有的一些网络地址等信息,以适应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编目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宋文燕。论学位论文采访和编目的特点与关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22):131-133.

[2]沈玉。基于CNMARC格式的信息资源编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中文系毕业论文 篇五

什么是“国学”?也许很多现代孩子都不明白,一个人的“国学”基本功到底有多重要。在历史刚刚翻到21世纪这一页时,一股“国学热”袭来了,越来越多媒体、教育机构和民间团体投入这种鼓呼之中。

经过多年文化上的大浪淘沙,越来越多中国人有了回归母文化的渴望。“我们把对国学的坚持看作一种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热爱感情的工作。”在南方著名学府中山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黄天骥这样说。

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弥足珍贵的遗产,也是培养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感情的最好教材。“国学热”兴起的背后,归根到底是对民族精神的一种呼唤;重提国学、重倡国学,也就是给民族一个精神支柱,并强化这种精神支柱的抗击能力。

一群大学生对“国粹”的痴迷

近日,一群身处南方高校却痴迷“国粹”京剧的“新新人类”惊动了央视――谁也没想到,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全国高校京剧比赛中,来自广州的中山大学学生竟打败全国80余所参赛高校的238位师生,获得了比赛一等奖。

对这些年轻的中大学子来说,着迷源自北方的京剧也许并不是一个偶然。今年2月份,中大中文系新开设京剧艺术研究与表演选修课原本打算招收100多名学生,最后竟挤进了300多人。4月份,系里决定参赛后,一群从来没有接触过京剧的学子经过重重筛选入围,甚至还有来自日本的留学生。

有意思的是,获得三等奖的男生王建来自北京,父亲是个京剧迷,而他却从小一点都不喜欢京剧,总觉得京剧看不懂,节奏慢,是上了年纪的人才欣赏的东西。但是在中文系接受四年的国学熏陶后,他却爱上了这门古老的艺术。黄天骥教授说,虽然京剧是源自北方的传统艺术,但由于参赛学生大多已经读到大三大四,在中文系里接受过“国学”的充分熏陶,所以他们才会战胜这种南北地理概念反差而在比赛中意外获胜。

无论是对于文化还是民族而言,关注和理解都是产生感情的前提,这样生长起来的爱国爱民之情才是根深叶茂而诚挚执着的。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大中文系从事的是一项有着深远意义的教育工程。

上大学了,仍没看过或看不懂中国古典名著

理解国学的首要基础是读懂我们的文字,中大中文系把强化语文基本功作为第一块敲门砖。从1986年到今天,中山大学中文系在全国高校中首创以“100篇作文”为代表的强化语文基本功训练制度已经足足推行了18年。

中文系老教授金钦俊笑说,每年新生一入学,他收到学生的第一封信就让他啼笑皆非:“某某老师‘敬启’”!

“这不是闹笑话吗?‘敬启’这个词应该是用在写信人身上而非收信人身上的,只能在信末说‘某某敬启’,哪有不客气地要求收信人‘恭恭敬敬’启信的道理?但是这个错误在学生中太普遍了!”

早在18年前,中大中文系的教授们就强烈地感到,要为中小学‘补课’!时任中文系系主任的博士生导师黄天骥老师敏锐地感到,不抓学生的基本功不行了。“既然我们是中文系,就从我们做起吧!”

遗憾的是到了今天,不少中小学生仍然有一种不重视国学基本功训练的倾向。许多同学会打电脑,却写不好中国字;会上网聊天、打游戏,却写不好作文;对西方文化津津乐道,对中华文化却缺乏系统了解。即使有幸从高中考上大学的不少学生,高考成绩及外语分数很高,却没看过或看不懂中国古典名著……即使素质教育提了多年,但很多并不科学的教育观念始终使其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长时间的“文理分科”更是逐步在加剧这个缺陷。随着近几年的扩招使大学的门槛逐步降低,越来越多中学生开始暴露人文素质缺陷。

这样的孩子出不了大师、大家。过去像杨振宁这样的物理学家文科学得极好,数学家苏步青的诗写得比中文系教授还好,许多事例说明,人文素质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发现了问题所在,接下来就是如何“补救”了。

18年,坚持百篇作文的强化训练

1986年,中大中文系做出了一个令全国高校同行都为之震惊的硬性规定――所有入学新生在一年级期间必须写满150篇题材自由的作文。这样的“创举”可谓前所未有,也引来了大量怀疑的眼光。

然而,“不可能的任务”却一做就是18年。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考虑到学生还要花时间学习电脑课程,150篇作文减少到100篇,同时逐步形成一个贯穿大学四年的强化基本功系统――一年级100篇作文,二年级8篇读书报告,三年级写学年论文,四年级写毕业论文,要求“道潜心研究之所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理科怕文科,文科怕写作”,一年写100篇作文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它意味着一个学生在完成正常学业的同时,每三天就要写下一篇作文,一年至少要写下50000-60000字。对中文系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恐怖”却又“幸福”的过程。

中文系2003级有一位入学时基础较差的男生,第一次交25篇作文时,连一向亲切含笑的黄天骥老师也皱了眉头:错别字连篇、不懂谴词造句,文章看起来颇具抒情性,颇似有文采,但是细细一看全是无病呻吟,不知所云,言之无物。他在文章上写下这样的评语:文字很拘谨,思想很开放,建议从注意观察身边的具体事物写起,不要空发议论。以后每次这位学生交作文,黄教授都特别仔细地翻看,他惊喜地发现,每一次收上来的25篇都有巨大的进步;到了最后25篇时,他不得不感慨:这位学生写了三篇文章,分别写他观察的苍蝇、蚊子和蟑螂,其对生活描绘的细致程度,连我都自叹不如。

“写作基本功完全是练出来的,就像游泳,你动作口诀背得再熟,不下水练习也没用,古人说‘千日文章百日字’是很有道理的,写作很累,但是文字工夫必须克服惰性才能练出来。”中大中文系现任系主任欧阳光教授说,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就像“撮盐入水”,平时无所见,日久见功力。

必修课:精读100篇古文,背诵50篇

“国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基本功的培养除了写作外还包括阅读能力。1997年中大中文系在本科生中增加了一门必修课:古代典籍导读。“这是因为感到现在的学生们读的书实在太少了。”中文系主管教学的系副主任李中生教授说,“所以,从明年开始,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还要增加一项内容――要求全体学生精读100篇古文,背诵其中的50篇,并列入学习考核内容。”

这门课程的推出背后颇有一段渊源。1998年,中大中文系老师到台湾进行交流访问,在访问快结束时,台湾高校的许多师生以自己创作的诗词和古文作为赠礼送给中大中文系的老师们。这件事令老师们深有感触,也发现了自身在这方面的差距。回到广州后不久,中文系就推出了《古代典籍导读》课程,重点训练学生读、写古文的能力。

经过几年的训练,收获显而易见――国学基本功的训练直接带来了学术水平的飞跃。据统计,近5年来该系本科学生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近30篇!其中94级的吴真在本科时撰写的论文《潮剧童伶制探源》发表在《文艺研究》上,日本戏曲研究权威田仲一成看到后极为赞赏,并从本科生的水平中看到了中大中文系的学术实力。他说:“以后中大举办任何学术会议,只要邀请我,我都会来参加!”

“为什么我们现在很难出‘大家’和大文豪?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忽视基本功的培养密切相关。”李中生教授指出,“过去的孩子,很小就开始诵读诗书,但现在的孩子往往要等到读大学以后才来读圣贤古书,这不能不使人感到遗憾和缺失。前人的优秀文化作品有不少是反映人生哲理的名篇,它们能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裨益,但是前提是你必须要去读。”

国学,成为现代制胜“利器”

据悉,毕业于中大中文系的著名作家刘斯奋和著名音乐人陈小奇早在读中学时,就已经对书法、古文颇有造诣,并尝试对古诗词进行注解。李中生认为,在阅读上课外指导很重要,孩子们很熟悉飞机、汽车是不够的,他们还要懂一些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东西,有计划地让他们诵读古文和优秀文学作品很有必要。一个人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将直接影响他将来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日本一家著名的大公司,要求每个员工通读《荀子・富国篇》,认为这样才能培养每个员工的基本素质。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诗人金钦俊指出,目前中小学的第一要务就是增加作文课的课时,尤其是讲评课时,光读不写根本不解决问题,如果因为这样而导致语文教师负担过重,建议教育部门要增加语文教师的编制来解决。由于小学的语文课主要内容是认字、写字,孩子不敢漠视;但是到了中学阶段,孩子往往就以为语文不用学了,漠视的状况非常普遍。结果有些学理科的孩子,连实验报告都写不好,你怎么指望他成为大科学家?

“国学”到底有什么用处?长久以来国学遭到冷遇的最大原因就在于社会意识的功利化,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排斥也正在于这种“无用论”。然而,真是这样吗?

在全国高校中,中大中文系有一个著名的奇迹――它大大打破了全国中文系就业偏“冷”的宿命。从1989年开始“双向选择”以来,中文系每年毕业生的需求量都在中大文科中名列前茅,去年就业率高达97%,在目前国内各高校中文专业就业普遍偏“冷”的情况下,中大中文系这种不同寻常的“热”的确令人震惊。每年一到毕业时节,许多“热门单位”都总是早早来该系招人,来晚了还“抢”不到。

“国学热”引发的“冷思考”

追溯起来,“国学”一词产生于西学东渐之后,作为西学的对立物,她曾在东西方文明冲突中与西方文明对垒。然而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经济学投资原理都是――薄古厚今、薄中厚洋、重实用轻原理。在受到很长一段时间的“冷遇”后,国学在当今这个世纪忽然复苏了过来。“国学热”像燎原之火迅速燃烧起来,这是让长久郁闷的国学阵营斗士们最受鼓舞之事。

然而,也有很多阵营之外的声音传来。其中最激烈的就是认为读经就是文化的倒退,认为经书有许多文化的糟粕,这样做将把孩子引向何方?然而,流传中华文明史上千年的典籍又怎能由一些简单的价值判断就能否定?理解了以后自然就能产生判断,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孩子会自觉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现状已经开始展现缺少传统文化的教育所呈现的恶果,如果一味地“因噎废食”或是太重视短期“功用”,我们只会失去更多。

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意味着将其与现代技术的应用对立起来,提倡国学不是要求一味回归古代的教育方式,那种被从小强制练习的“童子功”并不适用于现代,怎样培养一种适合现代孩子的“新童子功”,怎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传统文化和学术研究带来新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中文系毕业论文 篇六

1.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不合理

很多高校的毕业论文按照教学计划都安排在第四学年,即便不少高校在第七学期就开始了毕业论文的选题及资料准备工作,但毕业论文的写作及修改大都是在第八学期完成的。在第八学期,学生既要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又有就业实习的要求,所以学生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及精力明显不足,指导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毕业论文的时间紧迫,毕业论文的质量不如人意,甚至出现一些仓促过关的现象。同时,学生就业的现实压力也使学生从第四学年开始四处求职,一些找到工作的学生甚至提前到单位实习,绝大部分学生无法安心完成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2.毕业论文选题模式不尽合理

毕业论文的选题,一直是个较难管理的环节。学生选题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教师提供选题、学生根据选题选择指导教师。其影响是有些题目很受学生欢迎,往往有很多学生选择,而理一些论性较强的题目则没有学生选,于是学院出面协调,对有些题目进行硬性分配,这就势必造成有些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论文题目不感兴趣,从而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还有些学校则实行学生自主选择指导教师的模式。学生带着选题或者不带选题选择某一指导教师。对有选题的学生,教师仅对其写作方法做些指导;对没有选题的学生,教师则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者兴趣点,给出选题建议,学生进行思考后最终确定选题。比较两种选题模式,不难发现,第二种模式较为灵活,对学生的自我意识较为尊重,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学生的自主选题只是一种良好的想法而已,自身的知识系统及能力都无法使毕业论文的目的得到实现,往往是毕业论文写到一半时,才发现自己驾驭不了论文题目,于是中途换题,搞得十分慌张。同时,指导教师对选择自己的学生也不是十分了解,有些还未曾谋过面,学生各科的学业成绩也不能在教师的网络系统中查询,故而对指导教师来说,有些学生也是十分陌生的,学生自带的选题和自己为学生设计的选题是否合适,都还需要最终的结果来说明。

3.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的方法不够科学

文科类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缺乏科学性。以笔者所在的中文系为例,虽然也确定了“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参考标准”,其中涉及“学习与工作态度”“选题的价值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水平与设计能力”“论文撰写质量”“学术水平与创新”“答辩效果”等七项,但也只能大致反映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及答辩小组往往根据只凭自己的主观印象给定成绩。在学生毕业论文的总成绩生成过程中,这种不科学的现象就更明显了。学生毕业论文的总成绩中,指导教师的评阅成绩占40%,除指导教师以外的评阅教师的评阅成绩占30%,答辩小组的答辩成绩占30%。这个比例看似很公平,但在现实中因为时间的短暂,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只能在与学生接触的几分钟内打出成绩。而在这几分钟内给出的成绩中,印象分的因素占比很重,故而学生论文的总成绩就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真实情况,造成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辛苦努力得不到承认而感到郁闷,一部分学生又因为自己的投机成功而自鸣得意。成绩评价的标杆失衡,也会使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兴趣降低,从而影响论文的整体质量。

二、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管理策略

1.保证毕业论文在较为充足的时间内完成

如前所述,可将学生毕业论文的时间适当提前,可从第三学年就开始毕业设计工作,逐步完成选题、搜集资料、设计方案、实施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到第四学年的上学期,还有些专业课程需要学习,学生可将论文中遇到的问题和专业课的学习结合起来,同时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如此,当繁忙的大四下期来临时,学生的毕业论文就不会与工作实习相冲突。

2.抓好选题环节,提高选题质量

文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往往偏于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不大,很容易造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再加上大多数毕业生以就业为目标,很难静下心来研究理论问题,毕业论文的质量堪忧。若是在论文的选题环节,就考虑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问题,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设计选题,为学生量身定制选题,学生会因为兴趣的导引,而主动参与论文的准备与写作,从而大大提高论文的质量。如根据现在学生大多喜欢上网的特点,可为他们设计关于网络语言、网络文学的选题,既能照顾学生的兴趣,也能将课本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同时,出于学生就业的目的,也可结合学生的就业倾向或就业实际设计选题,如一个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找工作找到了某酒店,签下了就业协议,并已在酒店实习。指导教师就可为其设计“酒店服务用语的语言研究”的选题。最后,毕业论文的选题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计。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表现出对某问题的强烈兴趣,指导教师亦可为之设计选题满足其愿望。同时,指导教师若有些实践性较强的科研项目,也可从中设计些选题让毕业生来做,这样,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对其科研能力的提高也将大有裨益。

3.对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要科学化和系统化

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各个高校都采取了大同小异的评价指标体系,大都从论文选题的质量、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完成论文的态度与纪律等、论文成果的质量、答辩情况等方面综合评定,采取量化的方法,对毕业论文的质量作出评价。在没有更好的评价标准出台之前,这个评价体系也能反映学生毕业设计的一些真实情况,只要指导教师、论文评阅教师及答辩小组认真审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术能力就能得到恰当的评价。为使答辩当场给出的成绩客观公正,答辩小组成员应预先审查该组学生的毕业论文,给出一个初步的成绩,再结合答辩现场的答辩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

中文专业论文 篇七

关键词:新疆药物研究所;CNKI;中文论文

科技论文是科研人员在对所研究领域的现象或问题,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试验、综合的研究和阐述,是科研人员对科研研究成果可行性、有效性、创新性的直观表现和价值体现,是进行学术交流、成果推广及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科研论文的数量、质量、被引用次数等指标是反映一个单位及个人科研能力、科研水平、科研实力、科研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常被作为职称晋升、科研项目申报、成果报奖等的量化指标和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回顾分析我单位1986年~2013年中文学术的数量及质量,通过对的期刊分布、学科分布、基金分布、高引论文、热点分布等指标,希望能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了解我所的中文文献概况,客观评价我所科技论文水平。为其进行科研管理提供基础资料、评价数据及管理新思维,为单位绩效考核科研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依据[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搜索核对结果为数据源。

1.2方法 应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和数理统计学方法分别对的年份、作者、数量、期刊级别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新疆药物研究所于1987年建所,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共有12个科室,在职职工72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34人、初级职称13人、其他系列人员5人。

2.2情况统计(按年度分布) 1986年至2014年我所共计发表中文论文604篇。29年间,发表中文论文情况见表1。

2.3 情况统计(按期刊分布) 按期刊分布排序,发表中文论文情况,见表2。

2.4 情况统计(按学科范围分布) 按学科范围分布排序,发表中文论文情况,见表3。

2.5 情况统计(按基金资助分布) 按基金资助分布排序,发表中文论文情况,见表4。

2.6 情况统计(按热点分布) 按热点分布排序,发表中文论文情况,见表5。

2.7 情况统计(高引论文) 按高引论文排序,被引次数前三位的,见表6。

3讨论

3.1 更加注重质量 截至2014年底,我所在职职工72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34人、初级职称13人、其他系列人员5人。1986年~2014年我所共计发表中文论文198篇。29年间,2007年发表中文总数最高为22篇,2008年次之,为19篇,2014年发表文章8篇,均为中级职称人员发表,人均发表文章0.11篇。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科研论文已从强调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高级职称人员转而注重SCI论文的发表。这与单位不断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与科研奖励机制密切相关,为了激励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仅对论文版面费的全额报销,还逐步加大对的奖励额度,在科研奖励办法及制度到位的落实下,大大激励的论文的发表数量及质量,也大大拓展了大家科研思维,善于总结日常工作,积极探索创新的工作方式,着手进行科研论文的写作。

3.2 研究方向明确,更加注重基础研究 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按期刊分布排序,第一位为《新疆中医药》,发表44篇,占总发文量的22.2%;按学科范围分布排序,第一位为中药学,发表99篇,占总发文量的50.0%;按基金资助分布排序,第一位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24篇,占总发文量的12.1%;按热点分布排序,第一位为高效液相色谱,发表16篇,占总发文量的8.1%;按高引论文排序,被引次数最多的也是中药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论文。这与单位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一致的,作为研究性质的单位,也将更加注重基础研究。

参考文献:

[1]顾华,高筱萍。某疾控中心职工科技情况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10):91-93.

中文专业论文 篇八

关键词:大学教育 写作训练 导师制 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0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导师制改革探索研究》(项目号:JG1459)

党的十曾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主席也在文艺座谈会上多次强调文化创造的重要性,要求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这为人文学科的教育在新时期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责任。写作作为文化创造极为重要、也是极为核心的部分,其培养方式有应用性的一面,但更有审美性的一面,是中文系的高等教育中很特殊的一门课程,也是核心的一门课程。

一直以来,从应用性来说,具备优秀的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等人才的必备素质。写作课程的重要地位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写作学相关教材“已达数百种”[1],近来一项关于当前大学写作教学的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在中文专业的8门课程中,有66.2%的学生认为,就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程度而言,应将写作课排在前4位。只有33.8%的学生认为应排在后4位。[2]但是在实际操作上,由于传统的写作课程投入高,方法旧,系统性差,效果不稳定,一度成为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鸡肋。并且因为其评价的标准很难把握,它或因为过分关注应用性而沦落为应用文写作训练,或过分注重审美性而流于空泛。这样的写作训练课程一方面与社会对中文系大学生的实际要求产生了较大的脱节,另一方面与国家的文化期望更是有很大差距。

从2011年开始,长沙理工大学的文法学院领会党的文艺精神,为了培养有文化创造力和实际写作能力的中文系人才,开设了《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这一课程,准备通过改革过的导师制写作训练,锻炼学生的实际动笔能力,培养有较高创造力和较强写作能力的文化创造型人才。这门课程时间跨度长达两年,涵盖了大一到大二全年,要求在课程期间学生自主选择导师,一位导师最多只带7名写作学生。在课程实践期间,每一位中文系的学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五十篇作文的写作,其中大一两个学期完成22篇,大一结束时需要通过中期检查;大二两个学期完成28篇。

在课程开设期间,作者及其所在的教学团队试行了为期五年的课程实践导师制改革,在实践中收集了大量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包括近500位同学共两万多篇文章,四百余篇学年论文,四百余篇毕业论文。作者还在实践的过程中与相关导师、学生合作,通过研讨会、访谈、调查问卷发放等方式调查课程效果,共同尝试这一课程实施过程、教学场地、课程考试的改革,及时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方案,取得了导师制写作训练改革的第一手资料、实施的成效和经验成果。

一、课程改革措施

《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改革措施包括如下举措:

(一)《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是从系统性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这门课程吸取了以往写作训练课程不成系统、单打独斗、效果不持久的教训,并不将目光局限在一门课程上,而是将《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课程当做起点,横向联系《写作学》理论课程,纵向结合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这两门课程的写作。这样,四门写作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先建广度,再建深度,形成一个写作课程内部的有机系统,让写作训练兼顾应用与审美,并获得较为持久的效果。

我们承认,写作的训练需要理论基础的完备。写作理论是古今中外无数作者名家实践经验的集大成,是写作实践的规律总结,对于写作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开展《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同时,中文系安排了传统的《写作学》课程作为理论知识储备,为学生的实际训练提供有力的理论工具。当然,写作理论最终是为了实际的写作训练服务的,如果不能落实到写作实践上,只能是空头支票。写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挥作用,也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在实践中揣摩理论,经过很多次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才能真正将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独特的写作技巧。

因此,《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作为这一系列写作课程的核心课程,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并为进一步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方面要求文章写作训练有一定数量,不然不足以吸取经验,打磨技巧;另一方面也需要这一定数量的文章中,最终能出现较高质量的成品。因此课程对写作训练的数量定为五十篇,并对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表文章的要求,评级在优秀以上的学生更是需要发表两篇以上的文章。

在《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课程完成之后,学生仍有两年学习时间,如果不加以引导和巩固,前期取得的效果很容易退化。考虑到这种情况,中文系一方面鼓励学生继续练笔,广泛动员学生参加院级、校级、省级作文大赛,并由中文系相关写作训练导师牵头,优秀学生作者和编辑参与,办校级刊物《云影湖畔》作为学生内部及与其他高校学生交流展示的创作平台;另一方面,系部在大三学年设置了学年论文课程,大四设置毕业论文课程,作为学术性写作课程的扩充和延续,进一步发掘了学生科研写作的方向,培养了学生科研写作的能力,延续了前期写作训练的成果。

总的来看,这种课程和课程之间的呼应,也有利于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形成阶段性成果。

(二)《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导师制改革包括实际教育方式的改革

教育方式的改革首先是师生互动关系的改革。导师制《专业写作实际训练》有别于传统课堂式写作训练,和小班写作训练也大有区别。它实行全程导师制,采取一对一指导教学方式,要求师生双向自由选择,且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超过7人。在训练过程中,导师被要求每学期至少与每位同学面谈两次,有责任为学生选择推荐阅读书目,批阅作文,推荐发表,确定学年论文方向及毕业论文方向等。在实际操作中,72.5%的导师每周见指导的学生一次,27.5%的导师每月见学生一次。谈话时长不定,地点多样,内容自由,可以是文章技巧指导、主题选择、体裁变换,也可以是纯粹的兴趣探寻,推荐作品读后感想甚至写作中的人生感悟等等。部分导师还会定期举行集体小会,做兴趣性写作训练。

这种一对一的导师制使得导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加以不同的引导,发掘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在指导的两年期间,学生不仅在写作上得以入门和提升,在感情上与导师也较为融洽,师生互动十分频繁。因此一般导师在研究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原则上将继续进行学生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指导。

其次,教育方式的改革是教学场地的改革。导师制《专业写作实际训练》不是固定教学场地的课程,由于特殊的导师会面制度,它在教学场地的实施上十分灵活。根据目前的调研,在实践中的实施场地有教室、教研办公室、教师休息室、教师公寓(集体会面)、咖啡厅(集体会面)、教工自助餐食堂、自然环境(草坪、云影湖畔、云霞山顶)等等。这将教师与学生从枯燥的教室中解放出来,一方面给学生较为放松愉悦的学习心态,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力,丰富生活体验,与教师的自然交流也让教学过程变得顺利和高效。

(三)《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导师制改革包括对课程考试的改革

课程考试的改革主要包括成绩评定改革。导师制《专业写作实际训练》不设期末考试,其成绩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定,来源于三个部分,即:习作数量分、习作质量分、习作发表分。其中习作数量分占20%,习作质量分和习作发表分共占80%。

因此,学生在该门课程上的成绩真正取决于两块:第一部分是硬性规定,分数来源于学生平时习作数量和最终发表篇数。只有写作数量满五十篇的学生才有评分资格,否则不予评分。如果要达到良以上等级,学生必须满足在院级纸质期刊发表文章1篇,或网络上发表4篇文章,或1篇文章获奖的基本条件;而如果要达到优以上等级,学生必须满足发表文章2篇(其中1篇发表在校级及以上纸质刊物)的基本条件。

第二部分分数则是软性规定,具体由导师全权把握。这部分分数就是习作的平时质量分。这为一部分投稿失败,但平时写作训练态度良好的同学提供了较为公平的机会。

这样,导师在填写专业写作实际训练评分表时,可以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和最终成果来综合给分,既避免了过分功利地“只以成败论英雄”,也避免了学生“出工不出力”的消极怠工局面出现。根据实际情况调查,到最终结课时,基本所有学生都会发表至少一篇文章,五年共发表400多篇。

二、课程改革效果

《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改革实际教学效果明显。根据访谈和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其效果主要有如下三点:

(一)有效培养了大量掌握较强写作能力的中文系大学生

《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训练方式灵活,文体多样,包括应用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诗歌等各种文体的习作,训练量大,导师的指导和反馈详细具体,有效地在较短时间内培养了大基数的掌握较强写作能力的中文系学生。根据在学生中发放的125份问卷,98.2%的学生认为通过课程训练,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效地得到提高。这些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其后的实习过程中,也由各类党政机关等实习单位进行了反馈,绝大多数实习单位都表示较为满意。

(二)培养出部分有较强文化创造力的中文精英大学生

《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提供的导师制和刊物发表、参赛平台共同作用,集中培养了一批有很强写作能力、文字功底好、文化创造力强的中文精英大学生。这些学生有的参加2016年湖南省大学生现场作文竞赛获得一等奖;有的在校期间就已经发表二十多篇文章,毕业后走上专业创作之路;有的凭借写作策划进入湖南省广电工作,等等。

(三)普遍提升了中文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是读与写的结合,读是写的源泉。导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在写作上提升自己,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为学生在不同阶段开设不同的经典阅读书目,交流阅读感受,进行仿写和学习写作。在写作训练中,也专门开有“读后感”这一类文体,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学习。因此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审美上得到熏陶,使学生具备较广博的人文艺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修养,具有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从而具备职业迁移的智能基础、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及较强的社会适应力,普遍地提升了中文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课程改革意义

具体来说,这一研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改革在人文专业教育有一定理论改革方面的意义。人文专业与理工类专业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文学科是关注人的精神及其意义世界的学科,具有社会历史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或者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和审美功能,并且以语言艺术性构成了与其他艺术种类的不同特征。简而言之,我们认为,“大学教育,相对于教授文化知识而言,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承载的人成长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更为重要。除了授予其生存知识技能外,使其成为有思想、有情趣、有创造力的人或许是更重要的使命。”[3]

《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导师制改革正是基于人文学科的这一特性,率先探索导师制、互动式实践教学在人文专业教育理论改革中的特殊意义。因此,总的来说,与传统课堂式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这一系列n程着眼学生整个大学生涯中文化创造力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双管齐下,为学生量身打造培养方式,因材施教,培养的不仅仅是应用型人才,也是通识型文化创新人才。这一改革在人文专业教育有一定理论改革方面的意义。

其二,《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改革对于人文专业教育实践改革有一定意义。时代在变化,人文专业仅仅关注提升学生的精神及其意义世界是远远不够的。顺应现实的需要,人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否定应用型需求。目前文法学院中文系的专业培养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际动笔能力,培养敢写、能写、擅写的文化创造型、实际应用型人才,这是社会对中文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与社会互动不可避免的一环。《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改革实践为人文专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经验。

参考文献

[1] 孙绍。建设中国当作学的操作性理论体系[J].福建论坛,1994(6):32-37.

[2] 郭俊玲。被动写作的痛苦――关于大学生写作障碍调查的分析报告[J].写作杂志,2002(11):7-8.

汉语毕业论文范文 篇九

很多同学都不清楚论文的写作方法,关注学术参考网可以帮大家解决所有的论文难题,本篇主要是向大家介绍了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一、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2.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

3.毕业论文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

4.毕业论文应当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非学术文体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

5.毕业论文字数要求:正文字数本科6000字以上,专科3000字以上(指论文主体部分,不包括前置部分和附录部分)。

二、进程计划

1、7月布置论文写作进程。

2、9月15日前,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将初稿交至班主任

3、10月15日前,指导教师通知学生修改,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修改二稿,并做修改记录;

4、11月15日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论文的三稿。

5、12月1日前最终定稿。

6、12月中旬本科学生参加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再另行通知)

三、注意事项

1、每周主动和指导教师联系一次,汇报进展,听取指导教师意见,中期将书面报告材料交指导教师。

2、独立完成任务,杜绝抄袭、网上下载、请人等弄虚作假的行为。

3、若不能按进程要求完成的,指导教师将取消学生本学期毕业论文写作资格。

4、论文字数、论文格式严格按有关要求执行。

1.引言

1.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省电大汉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1.2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1.3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0篇,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排)。

2.编写要求

2.1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0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2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2.3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

2.4前置部分从内容摘要起单独编页。

2.5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编写格式

3.1毕业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3.2毕业论文的构成(按毕业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封面;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申请学位者)];目次页(必要时)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参考文献

4.前置部分

4.1封面:封面格式按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封面统一格式要求。封面内容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完整。其中论文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所用每一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30字。论文题目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论文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具体内容依次列示如下内容:

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小二号黑体,居中)论文题名(二号黑体,居中)

学生姓名(××××××××三号黑体)学号(××××××××三号黑体)指导教师(××××××××三号黑体)专业(××××××××三号黑体)年级(××××××××三号黑体)学校(××××××××三号黑体)

4.2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封面页后。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汉字左右,用5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申请学位者必须有,不申请学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4.3目次页:目次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以1.1.1;1.1.2等数字依次标出,也可不使用目次页

5.主体部分

5.1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另页开始。

汉语毕业论文范文 篇十

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放教育试点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

分    校:周口广播电视大学鹿邑县分校

姓    名:梁 如 冰

学    号:1641001254306

指导教师:张 光 明

完稿日期:2018年5月

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

梁如冰

新课程理念下的文学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文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学教育担负着改革与发展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文学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意联系语境,品味词语,挖掘语言的深层意蕴,领略词语的言外之意。让文学作品成为语文教育的乐园。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文学教育  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意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文学教育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文学教育即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其文学修养的活动均属于文学教育的范畴;狭义的文学教育等同于文学教育教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教育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当通过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文学教育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建设精神家园及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也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文学教育的沿革

新中国建立后,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发展曲折沉浮。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洞察到语文教学中“轻文学,重读写”的弊病,认为必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20世纪90年代初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很快引发了文学教育的复苏振起。1998年中学语文教学界就语文教育何去何从问题展开大讨论,人们针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忽视学生文学素养、悟性、灵气和创造力的培养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批评,许多人主张把文学教育理念注入中学语文教育中。2003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予以新的规定,对鉴赏文学作品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用美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文学教育要与时俱进,帮助中学生逐步形成动态的认读体系,从而构建科学的文学教育新理念。

二、文学教育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表现出其独特特点,主要表现有:

1、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具有多义性与不确定性特点。

语文主要由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组成,其教材内容也多以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为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感悟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其自身文学修养的高低事关对文学作品艺术判断的高低与优劣。可见,文学教育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奠定了语文教学过程的丰富多彩性。

2、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目标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叙述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又要引导学生具有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而文学教育则是在对语文教材内容阅读与理解基础上,实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想意识的拓展,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感悟人生,为后期进入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地位与作用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以语言教学为主,而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开展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其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并且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文学发展的兴衰关系到语言文学的兴衰,对于语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细腻、优美、微妙和丰富多彩的语言,足以引起读者欣赏与共鸣。因此,加强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

其次,对于文学来说,其具有显著的认识功能且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学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人类对世界与自我的认知过程,并且其内容承载着人类先进文明的历史。学生学习文学作品,不但是鉴赏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学知识,而且也是自我构建与自我发展的重要过程。可见,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先进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引导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在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与发展具有明确规定,而由于文学作品自身具有审美特性,这使得实施文学教育成为语文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审美教育塑造美的心灵,唤醒沉睡的潜能,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人的个性和谐而完美的发展。由此可见,文学教育可以在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的基础上,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提高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文学教育担负着改革与发展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只有真正发挥文学教育的启智、育德、审美等方面的功能才能有效实施语文教育。目前,文学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大趋势,备受各**语教育的推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对一个人的语感能力、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品格修养的影响力是其它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文学教育就是为学生的精神奠基。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如何改进语文课程教学,使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文学教学的目标定位: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感;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各种定位的观点中,以培养学生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居多,这也与新课程标准传达的精神一致。文学教学的内容包括:文学史基础知识、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分析文学形象的一般方法及鉴赏文学作品的一般规律。

加强文学教育,可以增强民族精神底蕴,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抒发和谐世界之人类的美好理想,尤其在人文素养培养上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

1、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对文学教育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性质是工具性(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也有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后,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学作品比以前有所增加。(2003年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占72%)语文课本是语文学科的根本,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凭借。教材上的这些文学作品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学习教材上的文学作品和正确引读名著,提高中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此,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2、提高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文学教育是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它能使人获得特殊的精神享受。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 。文学是历史的一面明镜,是生活的多彩画卷,体现着关于人世、宇宙和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个性。由于它的引人入胜的形象和动人心弦的情感内涵,对于塑造学生的灵魂、决定他们的人生道路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所以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但是长期以来,文学作品的”教“,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泥潭,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僵化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无非是讲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家风格、基本常识、中心内容、主题思想、结构形式、情与景的关系、表现手法 分析 思想内容,分析艺术形式等等,甚至用公式去套:如:“本文通过……叙述(描写、塑造)……表达(提示、表现、抒发、赞美、批判)……”,我们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能用(这些常识性、技术性的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是说不能用这些呆板的内容去代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师不应该在“教”的过程中给作品贴上“标签”,再教学生“辨认”,因为这些毕竟还不是文学教育的深层次的东西。文学作品的教学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而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附加的东西硬塞给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文学教育在构建学生精神家园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学生长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就会在文学思想、文学知识、文学能力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文学教育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迪、美的感染、美的熏陶,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的兴致,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世界,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 一个人物人性的形成,人格的完美,离不开情感的熏陶,审美的体验。像中国的《诗经》,希腊的荷马史诗,欧洲中世纪的民歌和英雄传说,都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可以基本上反映这个时代的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哲学、科学文化等,它是那个特定时期的缩影。因此,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获得具体生动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言为心声”,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创作主体个性、情采和审美特质的真实反映,是他们的思想结晶和灵魂雕塑。屈原的忠贞耿介,陶潜的冲虚高远,鲁迅的冷眉热肠,钱钟书的幽默博学都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文学作品是作家人生信仰、价值观和道德情操的直接显现,寄寓着他们美好的社会理想和崇高的审美理念。学生在接受文学教育的时候,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种种生活情景,必然会引起他们美好的或丑恶的、悲惨的或可笑的等等感觉,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增强对生活中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判断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向文本敞开自己,从中接受和创造一个扩大的自我,在建构文本的同时也建构自己。学生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基点上深化和升华了自我本性。正因如此,古今中外的伟大的教育家们都很重视运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五、提高文学教育的可行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提前成熟,在许多方面有赖于教师引导、教育和良好环境的熏陶;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感情最纯真、记忆力最好、对世界充满渴望和向往的阶段,是思维活跃的时期,学生应该在此时学到最美的文化和知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孤立的从记叙、说明、议论类的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言,这种收获是有限的,也是枯燥的。其实, 学生完全可以在文学这个感情释放的空间里去了解、掌握、运用这些语言文字。汉语是最富有美学色彩的语言,而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语言更是优美怡人的,它保留了语言艺术的精华,是进行语言教育的最好蓝本。远如《诗经》《离骚》、先秦两汉散文辞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白话小说,近及现当代的鲁郭茅、巴老曹等文学巨匠的著名作品,都代表语言艺术的高峰,值得我们去揣摩运用。学习这些作品,有利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对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的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有许多优秀的应用性文章就是用文学语言写的,如《祭十二郎文》、《谏太宗十思疏》等。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体会到优美的文学意境,巧妙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写作技巧和生动的语言形象,受到语言艺术美的熏陶。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进行文学教学时应摒弃定格好了的框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再想像、再创造的空间。提供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把握文学教育的特点,利用其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实现其个性发展的空间。在情感熏陶、审美训练的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健全学生的人格,大胆放手,让其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总之,传统的文学教育理念是教师主导学生学习,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的学习中,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学习处于被动地位,而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主动辅助学生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除了承担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字、文学知识理论和技巧,使之娴熟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较有艺术味地传达个体生命的各种见地的责任之外,更要肩负起对学生灵魂的洗礼和跃升的重任。

注释:

[1]骆怡龄。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2007,(8):22-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参考文献:

[1]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J].语文学习,1995,(6).

[2]刘跃夫。定格式分析不利于鉴赏能力的提高[J].语文教学通讯,2000,(5).

[3]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刘坎龙。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素质体系构建[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1).

[5]郭惠宇。文学教学呼唤教师的文学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05,(2).

[6]周圣荣。中学文学教育复兴的背景与困境[J].语文教学之友,2002,(7).

[7]范玉红。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的思考〔M〕.现代语文,2004.

[8]刘真福。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文学单元修订说明[J].学科教育,2003,(5).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中文系毕业论文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中文系毕业论文多篇范文,共有2993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中文系毕业论文多篇下载
中文系毕业论文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