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免费论文 > 德育论文 >

大学德育论文(热门(多篇)

发布时间:2023-12-30 19:30:3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寄语】大学德育论文(热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大学德育论文(热门(多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大学德育论文范文(热门(精选8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一

精英群体道德口碑不佳,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因为部分精英群体的败德行为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恶劣影响,但也和人们在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过程中的心理倾向有很大关系。道德心理学家在研究道德心理时发现,社会中普遍存在着道德伪善现象(moral hypocrisy),最一般表现形式就是,当个体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道德水准时会出现“优于平均效应”(better than average effect),即当人们将自己与他人比较时,通常会在一些积极的个人特质(如智慧、诚实)上给自己打出高于平均值的分数。例如,心理学家在一项慈善捐款之后要求捐款者报告自己的捐款数额,并将这一数字与他们的实际捐款数额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报告的数额比实际的捐赠额高很多。对此,不同学派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认知偏差理论认为:“人们在对自己和他人道德判断上的双重标准来源于人们在评价自己的行为的时候,更注重行为意图而非结果;但在评价别人的行为的时候则正相反,关注结果而非意图。”这是因为:“人们很容易获得关于自己意图的信息,且容易感知到自己意图的真实性,因此最后决定判断的只是那些容易被感知到的信息。”②对于这种认知偏向,心理学研究证实,“即使内省也无法使被试更多地认识到自己的偏向,更不会减少个体在知觉过程中使用这种偏向”③。也就是说,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相同的道德行为时,我们认为自己更道德,更公正。这种心理在他人表现比自己出色而自尊受损时更为突出,人的自我保护机制“会通过给他人在道德维度上打较低分数的方法补偿自己在积极自我概念方面的损失”①。因此,在面对精英群体时人们内心情绪复杂,既对其社会成就和名利地位充满羡慕,但在评价其道德行为时则采取高标准严要求,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道德优越感,特别是精英群体做出败德行为时更是如此。即使精英群体利用各种形式回馈社会,也没有改变人们对精英群体行为动机评价中的诺布效应,即在对他人的行为意图做出道德判断时:“当副作用在道德上是好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判断行为实施者是无意图地导致它的发生;但当它在道德上是不好的时候,人们却倾向于判断行为实施者是有意图的。”②加上在现实社会中,各种关怀弱势群体活动、慈善活动等功利色彩浓厚,成为政府官员、社会组织、企业界人士炒作、捞取社会资本、吸引世人眼球的表演,这更加深了人们的偏见。而在揭露精英群体的败德行为的过程中,掌握着信息话语权的媒体为了自身的利益有时也会夸大其词、推波助澜,在满足民众好奇心和道德优越感的同时也失去了对精英群体全面、公正、客观的报道和评判。面对这种心理偏向,我们应该督促学生熟知道德评价心理的相关理论和现象,客观评价精英群体的功与过,在肯定精英群体正向社会价值和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其败德行为产生足够的警醒。

(二)严惩道德失范行为,建立和谐社会秩序

和普通民众处于弱势地位相比,社会精英群体掌握着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在缺乏有效的权力监管和惩治机制下,很容易滥用权力,多项研究也证实,“权力会促使权力拥有者更加伪善”③,也就是说,权力高的人会表现出更强的道德虚伪倾向,“这可能因为权力是跟获取资源的渠道联系在一起的,权力高更有可能获取额外的社会资源。而权力低的人获取社会资源的渠道更少,他们采取阳奉阴违的道德虚伪策略很可能带来较少收益,招致更多损失”④。对此,仅仅强调自修和慎独是远远不够的,自我服务偏见会让他们产生道德推脱的现象。所谓道德推脱就是:“个体产生的一些特定的认知倾向,这些认知倾向包括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使其伤害性显得更小、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在行为后果中的责任和降低对受伤目标痛苦的认同。”①通过道德辩护、委婉标签、有利比较、责任转移、责任分散、忽视或扭曲结果、非人性化、责备归因八个相互关联的机制使人们即使做了不道德行为而没有明显的内疚和自责。虽然研究显示:“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个体道德推脱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低,其道德推脱水平就越高”②,但精英群体处于优势地位,在缺乏强有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和氛围下,仅仅靠自觉很难让其遵守高标准的道德规范。社会心理学家也证实:“即使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该做什么,他们也经常不去最大限度地做出这种行为,”③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拥有很高的道德认知,也不一定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群体动力学对此做出解释:人的行为是人格与环境的函数,“在任何场合下,引导我们做出反应的不仅仅是我们内在的态度,同时还有我们面对的情境”④。因此,在加强人们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健全法制建设并严格执法,严惩社会败德行为来引导人们践行正确的行为规范。社会学家在对社会合作的研究过程也中发现,“强交互性”(strong eciprocity)(即人们会倾向于对合作的人予以回报,而对那些破坏社会规范的人予以惩罚,这种惩罚本身并非是自利的)是促进社会稳定、合作产生的重要因素,它使得在人类族群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族群中的三种人群的比例及其平均卸责率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均值为:自私者占38.2%,合作者占24.6%,强交互者占37.2%,平均卸责率为11.1%”⑤。也就是说,只有对社会中的败德行为采取严厉、直接的处罚,扬善才变得可行,也才能扭转社会中德福不一的消极影响,消解精英群体社会成就与道德行为之间的落差,从而构建有序社会,树立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否则“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现象依然难以改变。

(三)肯定人性自利需求,培养公平正义观念

两千多年来,通过大一统的血缘宗法制度,儒家“何必曰利,义而已矣”“君子谋其义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观念深入人心,新中国成立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一脉相承成为社会主流行为规范。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市场经济极大地激发着人们的自利倾向,但传统重义轻利的一元道德观念依然固守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成为评判他人道德行为的重要标准。因此,人们一方面羡慕精英群体的非凡成就,同时也站在传统道德评价标准上给其贴上了唯利是图的标签,这是有失公允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②。追求个人利益是每个人的天性和权利,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鼓励个人利益追求不但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会建构符合新时代特征的行为规范。亚当•斯密早在《道德情操论》中就论述过,在一个丰裕的世界里,“利己心”并不损害任何人,在公平的逐利中,通过各方面利益的博弈,也会产生符合经济规范的美德,例如诚实不欺、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互利双赢,促进人类共同的福利。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固守传统的重义轻利的道德要求,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只重义务不讲权利,不但不合时宜,鲜有人能够做到,同时也会造成道德推脱和道德伪善的反效果。事实上,中华传统美德作为高层次的社会行为规范,只有达到一定道德层次和认知境界的道德精英才能做到,而且是否践行美德公民有自主选择权,用美德作为普遍行为规范来要求社会大众和精英群体都是不合理的,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大学生德育养成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肯定其个人自利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培养其以“平等、自由、公平、竞争”为特征的基本社会道德规范,督促其树立公平正义、和谐双赢的观念,这也是符合大学生发展需求的。有学者调查,在大学生6类18种基本需要中,“强度最大的前4位需要依次是友情的需要、维持生存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身体素质开发的需要,属于优势需要;强度最弱的4种需要是奉献的需要、性的需要、权力需要、减低压力的需要”③。在市场经济下,激烈的竞争让生存成为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需要,而传统道德中强调的奉献精神则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我们在清算精英群体败德行为的同时,更要肯定其对促进社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督促其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对大学生来说,也要在肯定其自我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养成符合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利己兼顾利他的行为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提升道德辨识能力,发挥朋辈积极效应

大学生经过近二十年的人生经验和知识积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力和判断力,但理性思维还不成熟,容易夸大社会的不足与问题,而“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①。这时,可以选举典型案例,通过辩难等多种形式,引导大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精英群体的道德优势和不足,对其形成全面客观的认知和评价,这不但会促进大学生道德思辨力的提升,同时也会促进其践行道德原则的自觉性。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主动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某些事时我们会记得最牢,……直到我试着讲出自己的见解我才真正理解它们”②。研究证实:人们学到了他们所读到和听到的20%、他们所看到的30%、他们所说的70%、他们所传授给别人的95%。③任何知识仅仅是听来的效果远远比不上自己收集、整理、讲解的印象深刻,特别是公开发表某观点更能促使人们对其进行理解和思考,厘清错误观念,提升思想认知,激励人们的行为,这是因为:“当人们对论点进行仔细思考的时候,他们依赖的不仅仅是信息自身所具备的说服力,同时也依赖自己对信息做出回应时的想法。当某个论据引人深思的时候,它才最具说服力。那些经过人们深层而不是肤浅的思考之后所产生的态度变化会更加持久,更能对抗反击,并且更能影响行为。”④用当代著名的阿诺德情绪理论中人们的认知———行动序列化公式来表示就是:感知—评价—产生情绪—需要—思考—行动。在思想辩难中实现道德培养过程中的自我监督和成长。在这过程中,可以积极发挥大学生的朋辈效应,在同龄人的相互学习和促进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践行能力。班杜拉在观察中发现,人们一般比较愿意模仿和自己在性别、年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等方面类似的榜样。这一现象也得到了某些心理学家的证实:多数大学生都认为他们从朋友以及其他同学那里学到的东西要多于从书本和教授那里所学到的,甚至还有学者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得出这样一个不等式,对未成年人来讲,教师影响加家长影响小于同龄共振,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同龄人的影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同伴关系为人们提供了相互尊重的机会。正是通过这种平等的合作,个体才不再将道德视为一种外化的行为,内化才可能得以实现。同伴关系不仅使人们发现了自己与他人分离的界限,而且真正理解了道德的起源。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理解他人和为他人所理解,自律从而代替了他律”①。通过大学生之间平等的交往和思想交流,消解社会败德行为的消极影响,锻炼和提高大学生道德认知和践行能力。

(五)结语

模仿是人类行为养成的一种普遍方式,但人们通常都回避那些遭遇痛苦结局的榜样。这是因为,消极信息会降低目标对个体的吸引力,很难说服人们去接受出现在消极情景中的目标:“目标的相关线索包括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背景相关线索被赋予消极情感时,人们会把该目标看作是无吸引力的或不值得追求的,进而会影响个体对该目标的追求。”②相比之下,“人们更喜欢选那些从好结局中受益的榜样”③。精英群体作为社会成功人士自然成为民众模仿的对象,如果不能消解其道德风评不佳的消极影响,一旦让人们失去对道德规范的信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社会心理学家也证实:一旦信任缺失,弥补是很难的:“由不可信行为和欺骗共同导致的信任违背,无法得到彻底恢复”,“与‘恢复’的关系相比,‘修复’的关系更脆弱,也更易被再次破坏,因为之前违背所产生的创伤依然存在,以至于关系很难与之前一样”④。果真如此,道德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二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沿着“孝德”的逻辑而逐步展开的,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代帝王均较为推崇孝德,“以孝治天下”是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主张。儒家所提倡的一系列道德,构建的一套道德体系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不光是对中国乃至对中国周边邻国一体的整个“儒家文化圈”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其中儒家孝文化中所倡导的孝德更是整个儒家道德的一个核心。对于“孝”,中国古代诸多思想家尤其是儒家学派的学者们纷纷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相关诠释。《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不违礼)。”那么,什么是无违呢?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由此可见,孔子对孝有两个标准,即对老人生前的无违和死后的无违。在孟子看来,“孝”主要指的是“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也就是说遵循孝德,就是要让青壮年利用闲暇之日接受孝悌忠信的道德教育,在家里服侍父兄,在社会上事奉上司。东汉的许慎在其旷世著作《说文解字》中对“孝”是这样解释的:“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此外,《尔雅•释义》中对于“孝”的释义是“善父母为孝”。这也就是说,所谓孝,那就是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双亲,以一种善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父母,同时在某种物质层面而言就是要将好的东西侍奉给自己的父母。

由此可见,对于“孝”的释义,诸多名人志士均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解读,提出了他们各自的见解,尤其是以儒家学派的释义较为深刻,更具代表性。儒家文化中的“孝”在具体释义上,尽管看似纷繁复杂,但通过对其进行精心的梳理、归纳与概括:儒家孝文化中“孝”的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两个较为宏观的层面也,也即是表现在物质层面中的“赡养父母”、“爱惜自己的身体”、“传宗接代”等;表现在精神层面则是“敬爱父母”、“扬名显亲”、“葬祭以礼”。其中,在儒家孝文化看来,上述物质层面的孝与精神层面的孝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共同构成了儒家孝文化中的精华。具体而论,在物质层面遵循孝德,第一就是要“赡养父母”。孔子及孟子均认为,孝的首义那就是作为子女要侍奉自己的父母,尽量满足父母日常吃穿等基本需求,奉养是孝德的一个重要核心。其二,作为子女,务必要做到“爱惜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儒家孝德中的一条较为重要的原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儒家认为,子女的身体发肤属于父母的遗体,不能使之受到毁坏和伤害。”

再者就是“传宗接代”也就是说儒家孝文化比较注重子女承孝道而繁衍后代的职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离娄章句上》)。在儒家看来,子女尽孝有一条重要的职责那就是要繁衍后代,如果未能完成这条职责,让父母的血脉中断,那就是一种大不孝。对于精神层面的“孝”而言,首先就是要“敬爱父母”,所谓“敬爱父母”,在孔子看来,“生,事之以礼”绝不仅仅是应付差事和对老人物质生活的关心和满足,更是要发自内心、关心和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在精神层面真正做到敬爱父母、关心父母、孝顺父母。第二,作为子女,也不能安于现状而碌碌无为,要积极在事业上寻求发展与进步,做到“扬名显亲”。“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此处所言的“立身”,其实质上“不仅仅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创一番功德业绩,以显父母之荣耀,光宗耀祖,其价值仍归于‘孝’”。[3]第三,在精神层面尽孝还体现在“葬祭以礼”。也即当父母去世时,作为子女要按照一定的礼节来安葬,而且要根据相关习俗与礼节进行祭祀等。

二、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价值

通过对儒家孝文化基本内涵的深度挖掘与初步分析,不难发现,儒家孝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泽被长远。在当前形势下,作为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深入分析与认识儒家孝文化的基本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提炼儒家孝文化的精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将儒家孝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同大学生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注重发挥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价值。具体而言,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价值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儒家孝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责任与担当,历来是中华文化传统中所备受推崇的,也是各个时代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寄托与深度期盼。责任与担当内容丰富,语义深远,有包括对人类的责任、对世界的责任,对民族与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等等,担当亦如此。而儒家孝文化中所指的责任与担当主要是对家庭负责、对父母负责、对自己负责。例如古代传统儒家文化提倡的“诗书继世长”“非耕即读”等等重在教育子女要努力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对家庭负责。对父母负责,则强调不但要让父母能够较为舒适地养老、主动赡养父母之外,还要让父母心境安宁,尽量减少父母对自己的操心,如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也是一种对父母负责的体现。而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正如所提到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毁伤”,说明作为子女要珍惜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当代在校大学生,尤其是部分独生子女等由于父母长期的娇宠,他们中的少部分人或多或少的存在对家庭责任淡薄,缺乏责任与担当意识;对父母更是缺乏一定的责任,很少能够做到为父母分忧,而对于自身更是放任自流,痴迷网游、熬夜等现象较为严重。大学生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大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与难点。而儒家文化中的孝文化的引入则刚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儒家孝文化中相关责任意识的熏染,可以逐步帮助大学生树立责任与担当意识。同时,通过德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与帮助,大学生对儒家孝文化中的家庭责任、对父母的责任、对自身的责任可以进一步升华与转化为对国家与民族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等,从而促使大学生真正、全面地增强责任与担当意识。

2、儒家孝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儒家孝文化中蕴含着浓郁的感恩意蕴。孝与感恩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优良基因,可谓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儒家孝文化十分推崇“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推恩及人”等,如上文所论述的,子女对父母物质上的奉养及其他生活上的满足与给养等均是从物质层面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报答;对父母的敬爱与陪伴,对父母逝世后的“送终”“守灵”以及根据相关习俗,运用一定的礼节进行祭祀等则是通过一种精神上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回馈。当前,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剧,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其中有些不良思想开始往大学生群体渗透,少数大学生由于放松警惕抑或是自身分辨素质还不够成熟,往往被一些不良思想所蛊惑。近年来,随着教育工作者对感恩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强,不少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对感恩的理解有了一定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将感恩意识付诸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上。但是根据有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对父母和亲朋好友的感恩意识、对涉及感恩行为的感恩意识、对自然的赐予和生活中细微的美好的感恩意识水平还有待提高。”[4]近年来,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而被社会新闻所报道的事件屡见不鲜,诚然,其中有一定的媒体炒作意味,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亟待加强。而儒家孝文化这块德育“土壤”里恰好拥有感恩的“沃土”。将儒家孝文化中所蕴含的感恩意识,运用到对大学生德育工作中,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与理解感恩,树立感恩意识,最终将感恩自觉的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在儒家孝文化中,认识感恩、树立感恩、践行感恩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3、儒家孝文化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儒家孝文化从另一个视角而言,也可视为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子女与父母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家庭伦理道德规范。这一道德伦理规范提倡子女与父母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沟通,促进彼此间的和谐。“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儒家孝文化中充满了对孝道的教化以及对孝道外延的扩展而形成博爱的思想。这些博爱与孝道敬畏的思想,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互助,同时也构建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这种孝文化的滋养下,家庭伦理规范能够得到良好的遵从,家庭更加和睦,亲子关系能够得到良性的互动,而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个性品德的形成与其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大胆借鉴儒家孝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有利于进一步构建与巩固良好的家庭伦理规范,在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大学生可以学会礼谦恭让、尊老爱幼、诚信守义等良好的品行;与此同时,在也可以逐步培养自尊、自爱、自信、自律等良好的人格。

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三

1.立志。

在先秦儒家看来,一个人如果要成为高尚的人,首先要立志。有了成己达人的志向,就有了向善而生的道德追求。因此,立志除了其本身就是修养的方法外,还是其他修养的前提。孔子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也是从志的重要性上讲的。立志的指向是什么呢?孔、孟、荀等人认为,立志是为了追求为人之道,而不是为了名利权利、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在《孟子》中曾有这样的一段对话。王子垫曾问孟子:“士何事?”孟子说:“尚志。”王子垫继续又问道,“什么是尚志呢?”孟子说:“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可见,尚志也是有很深的内容的。荀子认为,如果有志于道,则可超然物外,能到达到内心的自由,他说:“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2.为学。

学习是明道达仁的重要手段,“志学然后可与适道”。在先秦乃至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能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是不多的,学习的首要目的起初并不是为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是为了学为人之道,识记圣贤之言,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这里先王之遗言指的是教化之言。通过向他们学习,领悟做人的道理。从中华文明轴心时代开始,中西方为学之道就有了很大的差异。孔子的学生子夏认为学习是了解仁的途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们做学问并没有别的事情,而是把放逐出去的善心追求回来,恢复善的本性。荀子则更为直接地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3.存养。

“存养的内容是指以不同的方式保养个人善的本心、本性,培养自己道德、精神的品格。”在存养的论述中,孟子言说较多。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里,“存心”存的是其固有的善良之心。这和孟子人性本善的人心论的前提是相吻合的。对本来的善心放逐不予追求,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是人的异化。如何才能做到存心养性呢?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荀子则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4.慎独。

“慎独”本身需要很高的意志力和道德自律感,它是人的主体性的主要体现之一。《礼记•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的前提是天命和道始终伴随人的左右,须臾不离。那么道是什么?这需要人的感知,道德低下的人无所畏惧,君子则敬乎天命,独处时,也谨慎从事,时刻检点自己,“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人是群体性的生命存在,但总有独处的时候。当没有别人的监督的时候,更彰显其操守。因此慎独成为儒家极为重视的休养方法。后儒王通、李翱、柳宗元、张载、朱熹对此都有过深刻的论述。

5.内省。

自省作为修养的功夫,是一个人最为常见的自我省察,是作为道德个体的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反思因外部事情引起,触发了个人的智性思考,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就是这个道理。内省的方法,孟子把之表述为“反求诸己”。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种自我审视的态度和精神成为个人不断成长的重要方法,体现了传统的忠恕之道,极为难能可贵。荀子也把自我反省作为达善的重要途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践行。

如果说上述五种修养方法主要是从内在来进行自我反思和提高的话,那么践行则是更具有终极价值的道德实践和修养方法。《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是强调应广博地学习,审慎问辩思考,最终是为了笃实的实践。实践是检验和改进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准。一个人对道德理解反思得再多,如果只是坐而论道,不去实践,就不会有新的体悟。《论语•里仁》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有德之人应谨慎地说话,勤勉地实践。孟子认为“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二、先秦儒家修养方法的主要特点

1.凸显主体意识。

先秦儒家的修养学说以“内圣外王”为目标,以人性为基本出发点来建构自己的学说。众所周知,孟子提倡“性善论”、荀子提倡“性恶论”,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其对人性的看法,但根据其表述来看,其持性善论的倾向。在判定了教化主体的本性善恶之后,他们依据这个根据,进行论述修养的方法。不管他们怎么论述,他们所强调的都是要从单个的个体出发,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的“反身而诚”都是从主体性讲。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就明确了教育所实施的对象,就有了目标。同时,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自孔子开始就提倡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2.注重内在超越。

先秦儒家的修养方法,主要是强调个人的内在超越。人为什么向善而生?在面对众多的社会诱惑,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值得弘扬的?什么是需要贬斥的?作为君子,不能人云亦云,更重要的是要自我反思、谨慎判断。坚持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养成个人习惯,需要一个人后天养成的克治自身的道德定力。梦培元先生在《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一书中,指出“自我反思型内向思维”是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的一种。确实如此,这种思维方式符合了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显示了人的智性,特别是从孟子所阐释的心性之学开始,对道德生成的内在机制的弘扬就一直为传统儒家所提倡,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宋明理学。这种省修方法后来又得到升华提高,即“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3.强调知行合一。

知是已有知识的学习,学的是间接经验;行是把知应用于实践,过程中会有很多新情况。《左传》讲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意为知易行难。为了避免学一套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并不强调“躲进小楼成一统”、单纯地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观其言,看其行”,即要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德性意识,并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它。《论语•颜渊》中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说话谨慎。司马牛又问,说话谨慎就是仁了吗?孔子说,仁做起来困难。因此,要实现仁德只知道知识不行,更重要的是实践。这种思想发展到明代王阳明那里就是“知行合一”的概念。

三、先秦儒家修养方法的当代意义

1.大学德育应引导学生树立志向。

德育最终涉及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从根本上是为了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这样的目标有两个互动的因素,即内在个体和外向事功的协调发展。其中,“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上的修养,要想成就一番事功,在伦理主导的封建社会中,即便能投机一个时期,甚至位居高位,但最终会被钉在历史的屈辱柱上。因此,这些修养方法为一个人所采纳的时候,这个人必定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有了这种志向,才有毅力进行道德修养。千百年来,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所以具有跨越时空的感染力,正是因为它是古之学者的志向凝练。今天,我们的德育,首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志向。并且,这种志向需要具有恒久的引导力。“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也许是今天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一种反映,但也正是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大学德育要保持个人志向和国家宏观目标的逻辑一致性,有了恰当的逻辑衔接,就会使得大学生的志向有了宽度的拓展,既具有现实色彩,又有历史担当。

2.大学德育应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意识。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凸显修养中的个人主体精神,不管是立志、为学,还是存养、慎独和内省都是从自我做起。这种自小而大、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的修养方法形成了社会道德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形成显著的伦理特征,就与这种重视个人修养的做法密不可分。“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内发和生成或建构的过程。”主体因为年龄、学识、环境、实践等多个条件的不同,道德感知力也不尽相同。高校德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通过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形成个体认同基础上的“知、情、信、义、行”的统一才是避免道德教育空洞化、教条化、单一化的根本。当众多的个体通过对社会所倡导的价值体系达到自我认同和内心确信时,和谐的社会秩序才有了运行的根本。

3.大学德育应加强道德生活实践。

在先秦儒家看来,所有内在心性提高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尊德性而道问学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不仅是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而且也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是仁人志士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实践事件来探讨道德更有针对性。孔子对管仲事二主(公子小白和齐桓公)的看法,孟子对“嫂溺,援之以手”的讨论皆是在生活实践中深化对道德的认识。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人的社会化的目的。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虽然主要在课堂进行,但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就不能局限于课本,结合青年人的特点,更应该鼓励他们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向社会,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对社会道德事件的观察,来增强自身对道德的理解和感知。现在的校园日常生活、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道德实践的途径,我们应以此为抓手,形成有效地道德实践机制。

四、结语

总之,先秦儒家的德性修养方法奠定了中国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成为中华文化的元典性因素,在整体主义的氛围中形成了个体德性成长的基础。生活中在传统隧道中的中国人以此为标准,追求高尚的道德成为一生的追求。今天,在理性主义、工具主义、物化倾向盛行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受到了诸多的外界因素的诱惑,他们的道德整体情况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教育的意义来讲,外在的各种引导固然重要,但根本的还是要借鉴先秦儒家的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个体做起、自我超越、不断参悟,最终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这是解决当前大学生道德培养难题的可取之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普及之道。

大学德育论文 篇四

一、以人为本德育观的形成及其特征

以人为本的思想古已有之,春秋时期的管子在其政治主张中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212汉代的贾谊也提出了“无民不为本”的思想。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其实质是“以民为本”,强调臣民状况对国家稳固与繁荣的重要性。但这种“民本”思想中也蕴含着重视人的价值,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的观念,与现在讲的以人为本思想具有相通性和一致性,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传统文化渊源。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_致力于由“民本”思想向真正的“人本”思想的历史转换,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继承了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吸收了西方人本主义的合理因素,建立和形成了新时期的以人为本思想。在建国初期,就提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1512“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34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曾一度被当成发展,这种“见物不见人”发展观,其实质是一种“以物为本”的思想。在对这种物本思想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标与依靠力量。从哲学视角看,“以人为本”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从本体论意义上说,人及其实践活动是全部现实世界的根本和基础;一是从价值论意义上说,强调人本身的尊贵和重要,要求把人当作主体、本质和目的。以人为本是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肯定,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是“一种立足于解放人、为了人并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要确立起人(或人性化)的尺度。”追随社会发展的脚步,高校德育也明确了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变单纯强调政治要求为重视包含政治、道德、心理等全面素质培养,改单纯突出社会发展需要为关心包含社会和个体需求的全面需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就是以当代中国的人本思想为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人是主体和目的的人本理念,一方面以学生为本,理解和满足其合理需要,培养和提高其综合素质,尊重和实现其个人价值,凸显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以教师为本,关注其各方面需要,重视其自身的发展完善,发挥其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最终实现德育双主体的共同发展与完善。人本德育观“既是一种德育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也是一种德育方法论。”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人本德育观明确了人是高校德育的价值本源和前提,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是高校德育的落脚点。德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应该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最终促进其全面发展。作为一种方法论,人本德育观框定了德育过程和方法的特征,即双主体性、平等性和建构性。双主体性是指德育过程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为基础,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和满足教师个人的合理需求,注重发展其各方面能力,并针对传统德育的不足,尤其注重承认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其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特质。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现实需要是关注的重点,而人性的唤醒和个性的塑造是最终目的。这就要求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人格上各自独立,彼此平等,学生不再是传统德育中被单向灌输的客体,而是具有独特个性,能够进行自我价值建构的新型主体;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灌输与说教者,而是学生思想的激励者和引导者,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引导主体,双方构成了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

二、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人本德育观的作用

在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根据中国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当前的重要国家发展战略。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高等教育也必然要肩负起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历史使命。创新能力是主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已知信息等,结合个体的特有思维与体验等,创造某种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发明、新产品的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创新意识是主体意识活动中自觉产生的进行创造活动的意愿和欲望,创新意识能激励和发挥个体所蕴藏的潜在能力,是创新的助推器,引领、统辖和强化着创新活动的过程。创新思维是主体在创新意识的驱使下,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组等,形成新概念、新方法和新理论的一种综合性思维能力。美国著名创新思维学家波诺指出,“思维的目的不在于求正确性,而在于求有效性。虽然思维有效最终会导致求正确性,但两者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求正确性意味着总是正确,求有效性意味着只是在最后才正确”所以,创新思维是由一系列独特而符合科学规律的思维方法组成的开拓性的心理活动。只有具备了创新思维,才能生成独到而有科学根据的新观点、新理论。创新技能是主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行为技巧和行动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操作化、具体化和物质化。“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及物化能力等是创新技能的主要方面。”研究表明,在接近的智力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将成为影响创造力的关键因素。而德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道德品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健全的人格等。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特个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从而为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作为一个具有生命活力个体存在,大学生本就是具有反思特性和能动性的主体。主体性是一个人不可让予的权利,即使是德育过程中处于被引导地位的学生也是一样。但在传统的高校德育中,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其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要被漠视,教师凭借其拥有的丰富知识与社会经验,成为绝对的主体,以知识和人格权威代表的身份对学生的活动包办代替,德育方法简单化、运动式、命令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以人为本德育观的双主体性,将矫正传统德育中的这种主体性不足,发挥教师与学生各自不同的主体性作用,尤其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努力造就独立、自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个性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以人为本德育观的建构性,将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灌输的客体,而是积极进行自我价值建构的主体,其创造活力将被充分激发。“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519没有独立思考,不可能有创见。以人为本德育观的平等性,将以尊重、信任人为前提,从传授知识和灌输现成的结论,变为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培养其怀疑的意识和批判的理性,使其不盲从标准答案,不满足于已有定论,不屈从于外在压力,坚持自己的主张,养成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的独立性,从而形成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创造型人格。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人本德育路径

研究表明,大学阶段是个体的创造性曲线从下降转为回升的关键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又是中国目前的重要发展战略,因此,不论是从个体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国家的需求来看,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是高校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来自主体性不足和思维与知识的固化。从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出发,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德育主体、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的变革着手,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养成学生的创新人格。首先,应秉持德育的双主体性,以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养成学生的创新人格。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的人本德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就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认识到自身的独特价值,从而充分地施展自身的创造才能,发展其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威不可侵的老传统,抛开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观念,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共同融入德育过程。一方面要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以学习自由,并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德育实践;另一方面要克服对学生的掌控欲望和思想禁锢,与学生作平等的思想交流,鼓励学生的提问、质疑甚至否定自己的想法,对学生抱以欣赏的眼光,虚心吸取学生的意见和长处,以学养、品行和爱心让学生感受到自由、尊重与信任,使其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养成敢于并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教师和书本知识的创新人格。德育实践中,教师可以用先示弱的方式消除学生学生固有的德育主客体观念,可以通过向学生求助问题,消除学生对老师固有的学术权威高高在上、威不可亲的传统印象,营造出平等的德育氛围。德育过程中通过创设各种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如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通过一起探讨书中内容,师生间共同分享体会和感受,“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看法被重视,从而增长自尊与自信”,促进其人格的独立和完善。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对“深度思想交流的渴望,可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并命名的QQ群。”在这里,学生拥有真正的话语权,能够敞开心扉自由表达其思想观点。教师在这一平台参与探讨时,应保持对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的敏感性,并善于用机智幽默的语言深入打动学生,让其乐于敞开心扉。在QQ群中的这些参与和经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合作、责任和价值,有利于培养其主体意识和理性分析能力,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其次,应变革德育内容,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放性、时代性和生活性,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灵活多变的创新意识。作为德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保证其权威性和政治性,其教材采用全国统编方式,但这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却面临着学生的不同地域和专业特点的挑战。为此,必须以开放性、时代性和生活性为原则变革德育内容,以“一纲一本”为核心,针对地域特点、学校特点、学生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增减。可以根据课程主旨开设网上教学案例库,将最新的、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收入其中,供学生随时上网自由浏览、选择与学习。此外,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地域的特点,组织有经验的专家与时俱进地结合时代课题,编写一些具有不同层次性的校内导读教材,作为辅助材料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课本、课堂、教师为本位,强调对静态知识的传授与灌输,消减了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自主性和创造力,渐渐地磨灭了学生的质疑、否定、批判和反思能力,使本应充满创造快乐的学习过程异化为应付考试的机械训练,教育沦为模铸“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的工艺流程。其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同于一般知识的传授,它是对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水平、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的培育,是精神层面的教育。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所在,这就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433,所以,在选择具体教学内容时,应避免“高、大、全”的人物和远离现实社会的案例,坚持时代性和生活性原则,选择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选择典型的当代人物和事件作案例。这样,学生的逆反与抵触情绪得以消除,更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从而为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基础。第三,应变革德育的手段和方法,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一直以来,思维的训练和智慧的培养,都没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得到充分重视。而这恰恰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优势。应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辩证思维与批判思维,炼就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马克思说:“人的类特征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地活动。”应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发展个人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摆脱思维标准化的束缚。如通过课堂演讲、辩论、讨论等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研究和发现有关的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针对大学生现在每天都用大量的时间上网的现实,积极利用网络平台,不断开发网上教学的新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等建立课外交流平台,将主要观点、主要问题发到网上,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由交流和讨论,教师亦可以参与其中。这样,充分的学习自由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激发其探索精神,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的能力”和“思维的方法”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重点不在于对原理和知识点的掌握,而在于对分析问题的方法的领悟,即学会学习。应使团队学习、小组探讨等成为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学生们通过分享目标,探究合作,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授人以渔”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与创新精神。”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布置节假日的校外调研,如组织“三江地区环境保护状况”的调研、“毕福剑事件与言论自由的限度”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建立讨论或调研小组,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或调查,并选出发言人将结论作三分钟的课堂汇报。”此外,设置“课前分享”环节,也是一个调动学生自主性,培养其思辨能力的好方法。让学生在课前就自己感兴趣或有困惑的事情做分享演说,之后其他学生们再一起运用学过的原理进行点评和讨论。经过几次后,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争相预约做分享演讲,“有鬼吗———宗教问题论争”、“亚投行发起始末”、“‘穹顶之下’引发的思考”、“宿舍卫生中的旁观者”都成了分享的主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信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和提高。

四、总结

在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指导下,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独立思考的助推器,教材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工具,课堂成为发展和展示学生创新潜能的舞台,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的优秀素质。陷于篇幅,关于教师素质的提升问题将另作文讨论。

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五

论文摘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献身祖国、不畏劳苦、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与作风的培养,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需要。要通过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良好科学研究风尚的形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要把对大学生科学道德的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落实国家赋予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高等学校组织、引导大学本科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已成为一个热点。但是,由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一些弱点以及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他们刚刚开始的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就明显地表现出了一些非道德化的倾向。相当多的一些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探索性、创造性的特征以及作为主体的创造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缺乏认识,对从事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条件以及需要付诸的艰辛与努力缺乏了解和一定的心理准备。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者是一遇到困难和问题就退缩,感到搞科研太难,认为自己不是搞科研的料子;或者是一开始就“动脑筋”,希望找到一些所谓的快捷方法,不去认真地读书,做实验,而是拿把剪刀,或动一动鼠标,东拼西凑居然也能出成果;有的人干脆去做“梁上君子”,干起抄袭、剿窃的营生;还有些学生在临近毕业就业期间忽然明白用人单位注重学生科研能力与素质,于是就来个无中生有,把别人的文章换上自己的名字,用来糊弄用人单位。这些情况应当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注重教育性,忽视学术性和创造性的倾向,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盛行,而引导和组织大学本科生开展与他们的知识水平相适应的学术研究活动这一工作,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引导和素质教育、创造教育思想理论的推动下,许多高校都开始自觉地把对学生创造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纳人人才培养的目标,把鼓励和引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作为实现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基本方式和途径,除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科研论文评选等激励性活动外,还在教学计划中对学生科研活动作出了具体的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有的学校就把对学生科研活动及能力的考查折算成相应的学分,作为他们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的反映。在大学本科生中组织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和高等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在这方面作出了比较成功的尝试。今天,我们开始把在大学生中组织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作为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一项具体的任务和明确要求,那么,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对这一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科研活动中非道德化行为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危害,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端正学风、校风的高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和纠正这些不良倾向和行为。

今天的在校大学生,是明天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一般来说,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本科生在校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都还只是一种尝试性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在校大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毕竟还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和责任。但是,他们在校期间所奠定的关于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却会对我们国家未来科学事业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人类进人知识经济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国家未来科学研究后备力量的在校大学生他们的科研素质和科研道德的教育与培养也倍显重要。大而言之,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科学研究的方向,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与命运,这在高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今天决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一些媒体倍加关注的克隆人的问题,就已引起了全世界社会正义人士的极大的忧虑。具体到科学研究者自身来说,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是科学家有所作为、有所建树的必要条件。大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科学家,都无不与他们献身科学、献身人类社会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胸无大志,缺乏不畏艰险、积极进取、勇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精神品质的人,是断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事业上有什么大的作为的。这些年以来,我国学术研究领域里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抄袭剿窃行为屡禁不止,进一步从反面证明了科学道德对于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性。英国人约翰。齐曼说:“现在我们开始怀疑长期以来人们所公认的种种见解,即任何科学都是有益的;科学研究是一条使人纯洁的大道,国家根据需要给科学以支持等等。”诚哉斯言!科学研究活动中的道德自律的确是一个值得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今天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将来当然不可能都成为专业的科学工作者,但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必然会从事一些与科学研究相关的工作,在校的大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是否奠定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无疑对我们国家未来科学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高校开展对大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祖国未来科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部分大学生在初步开展的科研实践中表现出的一些非道德化的倾向,有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需要学校乃至社会的有效教育和良好的环境影响。从高校自身来说,首先要从促进教师和科研人员良好的科学研究风尚的形成人手,并由此对学生产生最生动、最具说服力的影响。由于同样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今天的高校科学研究事业已经不再是人们所希望和向往的那种圣洁的殿堂,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深人影响,已经使得高校学术腐败成为一种顽症,久治而不愈。具体表现在与科学研究工作相关联的方方面面,课题研究与立项、撰写和、职称评定、重点学科建设活动当中,都有可能出现拉关系、走后门,弄虚作假的现象。对此,一些媒体曾多次曝光,许多学校还纷纷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毫无疑问,发生在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身上的这些学术腐败现象,给大学生带来和产生的负面作用与影响是严重的。高等学校要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祖国未来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的高度,重视教师和科研人员科学道德素质的教育。要大力宣传学校里那些淡泊名利,锲而不舍,专心致志投身于学术研究并且卓有成效的教师和科研人员,介绍他们的生动事迹,弘扬他们的科学精神,并有计划地选派他们去担任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工作。同时,要继续标本兼治,加大对于教师和科研人员科学研究中的非道德化行为倾向的惩处力度,并注意及时消除影响,借以教育学生。

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六

(一)传统的德育观念和运作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

传统德育教育中,教师具有主动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互联网具有交互性、选择性等特点,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互联网以完善的服务和针对特定的公众群体展开的宣传攻势,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增大了参与者的亲和力,从而使信息传输过程变成了参与者主动的认知过程。

(二)信息的多元化冲击

德育的主导权威性德育教育受到来自互联网的西方文化的冲击。网上流传的个人不同的观点、主张、见解互相混杂,互相冲突,冲击着大学生既有的思想、价值和文化观念。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时空几何级数不断增大,对信息进行选择的自主性不断增强,传统德育的主导性权威地位下降,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三)大学生的德育学习受网络中的“垃圾”因子误导

网上中各种不良信息充斥其中,例如暴力信息、色情信息、宣扬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生活方式的信息等。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中,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转向盲目追求享乐、奢侈、刺激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创新的迫切性

随着社会环境的开放、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变得更加复杂化。面对这种变化了的形势,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的局限性也日趋外显,表现出种种问题。德育材料来源落后,与世界变化不同步。德育信息更新慢,与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状态不吻合。德育内容空洞,不能贴近大学生的情感世界。德育形式陈旧,缺乏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目标,但是,传统的德育管理模式无法真正实现“三个学会”。分析这些问题其主要是违背了情感领域的教育规律。要使德育工作行之有效地发挥巨大的作用,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与老师、社会和学生之间的交往,转化口头说教为精神沟通,增强德育的情感性、情境性。把计算机作为育人和认知的工具,探索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创新的可行性

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教育观念、人力资源和德育内容融为一体,共同完成德育任务,这是一种新型学校德育模式。在继承、完善和发扬业已形成的传统德育教育手段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教育资源和时空,优化德育环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德育模式。第一,在德育内容上,开发利用地区的人文地理德育资源、校本德育资源及互联网上的德育资源,进一步充实学校德育内容,使学校德育更加贴近大学生、贴近生活,从封闭的校园扩展到开放的社会生活。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结合文字说明,再配上恰当的音乐,使德育课的内容图文声并茂,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始终保持着很强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果。第二,从德育的方法上,利用网络的开放性,拓展学校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创建实现德育活动的全员参与的德育环境。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途径的探索

(一)建立德育网站,开通新的德育课堂

建立德育网站,把与德育资源相关的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将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校本德育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德育资源库。

1.设计丰富多彩的栏目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设计家乡巨变、教师频道、校长热线、大学生频道、心灵之约、我的校园、德育动态、时事之窗、学校信箱、知识竞赛、时事追踪等栏目,并与相关资源网站链接,充分运用互联网上的德育资源,体现学校德育的新观念和现代气息。大学生通过访问德育网站,了解国家重大新闻、方针政策,并能根据个人的爱好、需要、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习,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产生了报效祖国的决心,达到了德育工作的目的。

2.开设班级网页,增强学生的集体、竞争意识。

根据班级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开设栏目,如班级展示、德育新闻、德育之窗等。这不但能使访问者耳目一新,更能使制作者在技术上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利用班级网页的作用,可以达到一种双向性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多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途径,懂得处理自己和他人、自己和集体的关系。由此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彼此的感情,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展班级网页评比活动,增强班级同学集体、竞争意识。通过班级网页公布学生个人的量化管理结果,让他们及时自觉地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因此通过班级网页可以发挥学生主人翁的作用,从而培养了班级的民主气氛。

3.指导大学生建立个人网页,培育大学生的自信心。

大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和制作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网页,设立德育档案、生活信条、学习体会等栏目,在网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通过访问个人网页,在比较学习中形成自己的理想信念。通过开展大学生个人网页的评比活动,提高网页制作技术,丰富网页内容,达到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统一,既培养了大学生学习的审美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这种形式,可把空洞的说教变成精彩的画面,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可感的材料,从而使大学生从受教育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教育的主体。他们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他们在参与中学习,使自己不断成熟,从而增强了参与的热情,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创设跨时空的交流互动平台,实现心灵的沟通

利用QQ群、飞信、微信等网络通信工具,创设互动交流平台,进行交互对话,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收集大学生德育相关的问题,制定调查问卷,利用网上测试,让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实现行为自律的德育目标。为大学生提供网上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学校可以开放一个便于家校联系的电子信箱,家长利用电子邮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校能及时掌握在工作和管理上的不足,这对学校的教育改革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会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巧用“QQ”“BBS”“家校互动”等网络平台,拉近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放下教师的架子,以网友的身份参与网上交流、网上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借助这种活动,充分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了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某种权威给学生造成的压抑感。同时在这种聊天交流的活动中,学生们敞开心扉,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在平等、生动的交流中,教师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施加影响,促进学生的成长。网上交流有很大的隐蔽性,学生不用露面就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隐私,这样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可以得到尽快治疗。因此,学校可以开设网上心理咨询辅导站,让学生通过网络与老师进行交流谈心,老师能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在校园网上开设“网络咨询”“心理测验”“心理训练”“趣味心理”等栏目,创设了一个立体的、无需面对却可畅所欲言的空间,不仅为学生,也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心理教育平台。同时还开展心理测试和训练,辅导学生鉴别常见的心理障碍,自我调节,消除困惑。

(三)发挥网络信息资源在思想政治德育教育中的辅助作用

思想政治课在整个德育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一般只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上教师一张嘴巴,以理论说教为主,教学手段单一,学生讨厌上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互联网的出现为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重大契机,各种信息都能第一时间在网络中反映出来。这样,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可不断补充教材内容、更新知识扩大学生视野,在网络电子教室中通过校园网进行教学,更好地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另外,通过开展德育系列化教育实验,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大一重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二重点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教育。大三、大四重点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学校改革传统主题教育的方式、内容,让主题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每学期各班举行的主题班会,学生们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自行上网收集材料并制作PPT,并通过自己制作的课件充分地发表个人见解,这种主题班会的活动形式,有着传统班会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学生的角色由传统的被教育者转变成参与者,学生能经过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主体性得到了保证。

五、结语

总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工作,是时代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研究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规律,关注信息技术与德育工作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意义,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把握时代的脉搏,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才能真正使信息技术成为开展德育工作的新载体和新阵地,为德育工作开展开创新局面。

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七

关键字:网络德育,网络心态,虚拟世界,互联网,思想,信息,冲击

一.网络的发展及其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天的互联网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其中Internet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3.1)的调查统计:18岁以下的占17.6%,18岁至24岁年龄比例最大,而其主体则是大学生。曾经有研究者在湖南省的几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几乎100%的大学生都接触过网络,其中每天上网的占2%,偶尔上网的占70。30%,,经常上网的占27.3%,每上过网的仅占0.4%。

以上一系列数据和调查表明网络和现代的大学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正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究竟网络有何魅力?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虚拟的世界,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在这里会聚交织。而且其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信息量极大,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数据库总量已经达到100亿条以上,内容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体育、影视、卫生、音乐、股票、以及校园生活等,应有尽有。而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使用的便捷性把时间和空间缩小到“零”,“天涯若比邻”已经成为事实,让大学生随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与时代潮流的最新动态紧密联系。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和虚拟性,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尽情的选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和信息,不受时间、地点、性别、国籍及年龄的约束和限制,每个人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受任何条条干干的约束,不怕后果,不会担心受到惩戒。在网络上的交流与沟通是以平等的身份自由进行的,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任何国家任何人都难以按其意志对网络实施监控。但由于网络上的内容拥有多元化和多样性,不同的民族观、价值观、宗教观、道德观强烈的撞击在一起,以及部分不良的内容充斥在网络上,对大学生具有全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思想上的冲击。

二。网络德育的必要性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文化意识形成的阶段,辨别能力比较弱,而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在激烈交锋,低俗的信息在网上畅行无阻,使得大学生思想上、道德观上受到强烈的影响。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德育的教育和宣传是必要的其原因如下:

1).网络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网络的爆炸性发展,为大学生开拓了知识面,远在世界另一端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学习不在局限于单一的书本,可以自主的选择进行多样化的网络学习;但事物有利必有弊,网络是一把“双面刃”,它给大学生带来了种种好处,也伴随着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错误的信息和不良的思想对大学生得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东西方的价值观念的碰撞,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表现出的自我化和价值目标的模糊。据报道,在2000年华东理工大学退学试读和转学的237名学生中有80%以上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看碟片。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五花八门的“垃圾车”里面装满了大量的不客观、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腐朽的东西。目前互联网上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的,美英西方借助语言优势,依靠其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在“信息自由流通”的原则下,疯狂入侵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既有露骨的教唆和反动宣传,也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一些迷人的形象、刺激的场面和离奇的情节,对青年大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由于他们的阅历有限,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旺,接受新事物快,容易受到“西化”影响,由欣赏到认同,有无意模仿到有意识的追求,敌对势力正是看准了这一点,竭力利用互联网争夺青少年,致使部分大学生沉迷以网络,荒废了学业,成为网络垃圾的牺牲品。

2).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像现实世界中有法律和法纪部门的约束和管理,在其中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很难做到严格审查和责任追究,网络道德规范也是非强制性的,只能依靠个人的道德信念来维持,网络上的人是否遵从良好的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上网可以以网名代替真实的姓名,也可以在道德行为上漠视权威、忽视规则,这就使的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责任感淡化。有的大学生不愿意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只想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行为,结果就造成了自由意识泛滥和破坏欲望的扩张。而且国际互联网上的电脑黑客色情内容网罗犯罪急剧上升,不断侵袭和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加上一些大学生自控力弱,往往出于好奇和冲动的心理,刻意寻求色情暴力信息,长期沉迷于互联网中,导致道德意识弱化,形成人格发展障碍,甚至走上不归路。1998年我国第一例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罪名逮捕了国内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几年前令计算机行业闻之色变的“CIH”病毒就是一名台湾学生的玩笑之举。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让我们认识到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也让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网罗道德教育是迫在眉急,亦是形势所逼。

三。网络德育的开展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已让网罗德育的开展成为必要,而由于网络信息容量大,开放性强等特点,则对网罗德育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如今许多著名高校都已经意识到如何才能将网络的开放性,流通性等特性利用起来,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德育的教育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的校园网站

校园网站既是网络思想工作者的教育手段,也是网络德育的战斗武器。所以高校思想工作者一直对期给予高度的重视和了解。因此网络中心应该对校园网的各个版块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明确的管理规范,同时对各类不良的信息进行技术过虑和监督,可以借鉴国外著名高校的管理制度。

建立全面的校园网,开发有校园特色的网站版块,吸引大学生;努力使“两课”教育进网络,发挥网络开放性,传播性等优点;在网上传播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网上主题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导向;由于过于单调的思想政治宣传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所以要适当的结合一些实事问题,开展旗帜鲜明的谈论,引导大学生参加,对大学生思想进行一定的教育。

2)树立健康的网络心态及正确的“三观”

网络道德的遵守使非强制性的,人们可以选择“遵守”或“不遵守”,而近来的网络犯罪日益增多,网罗垃圾无处不在,“西化”思想入侵校园,让许多大学生成为这些的牺牲品。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有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才能抵御这些“网络鸦片”的诱惑。而且大学时代正是大学生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成形稳定的时期,所以可以结合网络上的知识以及广大师生的思想实际进行“三观”教育以及网络心态教育。例如组织网上专题讨论,师生交流,学生交流,自我教育,名人讲座,或者邀请事业有成的师友和海外归来的专家谈自己的经历,以实际感召当代的大学生,让他们清楚认识到网络的优缺点,建立健康的网络心态,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

3)开展多样的网络德育宣传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高度自由的空间,在网上,人们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畅所欲言,所以在网罗上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思想状况。所以思想工作者可以而且应该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而要开展这项工作,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比如上面提到的专家讨论,师生讨论,学生交流,名人讲座,成功人士介绍,还可以建立校园bbs对实事和校园文化,校园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等等。

网络是一种全新的媒体介质,它具有“交互性”。德育工作者若能充分利用网络特点,给大学生推荐优秀的网站讨论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开展有益的活动,在大学生思想德育方面可取得较好得实效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通过网络直接面对学生较实际少了许多约束,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对症下药。所以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创新精神,,以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以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何尚文。关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思考。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第60期。2003.3

[2].林耘。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广西教育。第8期。7

[3].张文峰。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法学刊。第20卷第2期。2003.4

[4].杨治清。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探索。浙江科技学院学报。第15卷第1期。2003.3

[5].孙振,丁立富。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巢湖学院学报。第5卷第5期。2003

[6].姜继红。网络文化与高校工作。高等教育研究。2002

[7].赵今秀。面向21世纪的高校基层学生工作。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8].周涛。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6卷。2003.9

[9].张鸿。网络与大学生。当代青年研究。2000.4

大学德育论文 篇八

一、大学生德育在高校军事理论课中地位

1.高校军事理论课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强国梦

在军事课中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强国梦。军事理论课中进行的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教育,通过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国防演变学习,使大学生感受到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曾经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水平,而在近代中国却遭受着领土被宰割,财富被掠夺,人民被屠杀,民族尊严被帝国主义列强践踏肆意。大学生能够深刻认识近代国防的脆弱性,领会到国家想要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保卫国家安全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激发学生建设强大祖国的热情和激情,继承前辈的奋斗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

2.高校军事理论课有助于大学生培养集体主义观念

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课程目标中的第二条明确指出:_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军训对大学生进行严格的军事化要求,在这一严格要求过程他们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感会大大增强。大一新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军训,大学校园中的校风、校纪会得到大大提升,同时会形成良好的培育大学生道德的氛围,为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打好基础。

3.高校军事理论课有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一个军队需要有拼搏奋斗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一种为了共同的理想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奋斗精神,这应该是在社会主义提倡和主导的人生观,应该成为民族的灵魂。军事理论课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大学生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能够感受到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能对提高他们保卫祖国的国防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军队具有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是任何敌人所无法拥有、而是人民军队所独有的政治优势,因此,大学生要向人民军队学习。

二、德育融入高校军事理论课的途径

1.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的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军事学的各个方面,为了使军事理论课教学形成特色的课程体系,高等院校应根据军事理论课的知识内容结合教师的授课经验形成各自的教案、讲稿、课件。精炼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难点,重视国防教育的同时,也要侧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例如,中国国防这部分讲解应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为重点,使学生树立牢固国防观念;军事思想这部分讲解应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军事思想发展史和主要人物军事理论的基础上,去把握古代与近现代军事思想的精髓;国际战略环境这部分应以我周边安全环境和国际热点问题为重点,增强学生的危机感,提高国防意识等。

2.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军事理论课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被提升到新的高度。近代中国的血泪史和屈辱史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教训,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我国安全面临着巨大挑战,这要求把爱国主义必须融入到军事理论课中。学生在了解我国的。解军事思想。我国的国防,军事高科技,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等等,这些军事理论知识能够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更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将国家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融入到自己的意识中,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军事理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到社会科学领域还涉及到自然科学领域。所以军事理论课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综合学科知识结构,又应有不同学科特长的教师构成,从这一方面应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而且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因素,不仅影响在校学生,而且影响学生的一生。特别是军事理论课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表达的情感都代表着国家的意志和威严,所以军事理论课教师应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言行和高尚品格去影响大学生感悟大学生。要组织军事理论课教师经常性的培训,包括到军事基地体验生活,参观军事基地,学习最新的军事理论知识,在军事理论课教师内建立起奖罚、监督与评价的机制。

三、小结

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军事理论课所具有的德育功能,使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德育两者相促进、相协调、相统一,在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德育素质,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大学德育论文(热门(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大学德育论文(热门(多篇)范文,共有3016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大学德育论文(热门(多篇)下载
大学德育论文(热门(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