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免费论文 >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12-26 14:30:22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说明】马克思中国化论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精品多篇)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篇一

【摘 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它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而后又促使中国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的经济迅速腾飞、制度的不断完善等。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大学生的路标,是其动力。马克思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武装大学生的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先进的中国人带来了一丝曙光,它指导了中国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应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简单点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地与中国具体实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相结合起来,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发展建设和社会改革的现实问题。随着西方国家的侵入,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东方大国。中国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因此封建的经济和文化占主要地位,由于经济和文化的特殊原因产生了很多特殊且复杂的问题,这就启示我们靠照搬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法的观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体方略。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的革命、发展建设和改革的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我们今天的中国是从旧社会的中国的发展过来的,同时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不能与历史相背弃,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总结过去的发展的经验,从而批判的继承这一份宝贵的遗产。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历史经验,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认识到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同时我们要了解和懂得我国历史的状况和社会的状况、我国的发展特点以及我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的实际经验更好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另一方面又要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用于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这也是特别强调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是由西方国家传入中国的,要想使我国人民更好的接受它,并为我国使用,那么先进的中国人就应该寻找一种能让我国人民接受它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照搬也不全部是中国文化,而是两者的兼容,总的来说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的过程。因此要想让我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文化就应该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汲取营养为我所用从而促使其自身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产生了丰厚的历史成果。主要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历史和现实的考验下,在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结合下,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由于全党坚持贯彻思想,中国共产党才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那时,是我们党发展的困难时期,我们党面临由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组成的三座大山的围追堵截,依旧带领我们冲破重重阻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的建立。建国之后,我们的社会进入发展转型期,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发展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成功的开辟出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围绕我国当时的一系列问题所提出的,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像邓小平讲的“解放思想就是思想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事实求是主管和客观相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由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程度,市场经济的提出,面临着“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确立了邓小平在党的领导地位,同时将我国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而促使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党的十五大的召开确定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且写进了,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国实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问题,由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在建国初期遭受到“”严重的摧残,因此在粉碎之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具体产物,都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今世界可谓是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当代的大学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应该加大力度促进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应该与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改变人们普遍认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高高在上的理论看法,从而更好的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更好的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改变我们已经处于定型的思想观念,从而更加坚定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更好的让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个人理想并为之奋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当代大学生应该明确自身的价值做一个真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无论在学习中还是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起到四有青年应该做到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我们日后的生活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707.

[2][3]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364,168.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 篇二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融合;两面性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10 ― 0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相融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1〕(P4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同样,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必然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诸多相通之处

作为西方思想文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要说存在相异之处是不可否认的,毕竟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来说是一种外来文化。但并不是说没有相通的地方,如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民本思想与党的群众路线、国家本位与爱国主义思想、中庸思想与防左反右思想、易经中的“阴阳学说”与对立统一规律、“天下一气”思想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等等的相通。中国还有一些文言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契合,《韩非子・喻老》中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与量变质变原理相通,《淮南子・难一》中的“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相通等等。这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契合点,正是因为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在十月革命爆发之后,之时,为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新村主义、泛劳动主义等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观点中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奠定心理基础;也因为两者相通,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顺利地、迅速地传播开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符合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如果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就会使其悬浮于大众精神生活之外 ,失去理论的生命力 ,因而难以承担起对社会的理性批判和精神导向功能。〔2〕(P117)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是中国人民接受新文化和改造新文化的思想基础。波普尔认为“观察渗透着理论”,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这个“理论”,就不理解和误解马克思主义,只能照搬和照抄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指导中国实践,导致全盘西化,这样只会走上拿来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道路,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成了一句空话。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借鉴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扬弃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的合理性精髓,在中西这两种文化的冲突、选择、融合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韵的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但立足于中国政治舞台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而且获得中国文化的领导权。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是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需要

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主要有两条道路:其一,在传统文化中挖掘现代化的精髓,继承传统并超越传统,继续走民族特色的原创性文化道路,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其二,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批判地借鉴外来文化并吸收其对传统文化有益的成分,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已经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道路,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只能通过吸收外来文化来实现自身现代化的转变。第一,作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难以挖掘出现代化的内容,更不可能也不能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如果继续走这种小农经济的本土文化,中国必定走不出封建时代和走向社会主义时代,更不要谈实现共产主义了。虽然本土文化从某种角度来看确实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但是这种平衡状态适应不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要求,给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带来滞后,所以必须吸收合理的外来文化来打破这种平衡和建立新的平衡状态。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可以借鉴和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己所用,取长补短,化为自身的现代化转变。因此,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是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迫切需要。

二、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的两面性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儒家文化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品质的中华子孙,这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对于传统文化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必须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我们的本土文化所提供的思维方式、习惯、风俗以及理论观点等来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逐步为中国人民所接受,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的思想土壤中扎根和成长。其二,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消极影响。资本主义制度是封建主义制度的“刽子手”,因此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是相互抵触、相互矛盾的,势必会给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带来障碍,如果不坚持批判的态度,简单地用传统文化的思维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就会使得马克思主义失去“原有的味道”,也就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文化的专制主义滞后了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绝对平均主义使得党和人民误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等。这就要求中国各族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持有批判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即“实事求是”弘扬了中国“实事求是”的优秀传统文化。《汉书・河间献王传》中描述:“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辞海》解释为:“实事求是是根据实证,求索真相。”实事求是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部分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并且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弘扬了中国“实事求是”的传统文化。第二,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对“大同思想”的传统文化的弘扬。儒家文化中的“大同”的理想没有私有制,人人为社会劳动而不是“为己”;老弱病残受到社会的照顾,儿童由社会教养,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没有特权和世袭制,一切担任公职的人员都由群众推选;社会秩序安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对外“讲信修睦”,邻国友好往来,没有战争和国际阴谋。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设想未来的所有阶级社会将最终过渡成为共产主义的无阶级社会,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行上,需要每人有高度的集体主义思想。共产主义和“大同社会”所描述的社会状态不谋而合,共产主义思想无疑是对“大同思想”的传统文化的弘扬。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是对“吐故纳新”的传统文化的弘扬。吐故纳新出于先秦庄周的《庄子・刻意》:“吹呼吸,吐故纳新。”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与中国不同阶段和时期的国情相结合都会产生不同的理论成果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吐故纳新”的过程,既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又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推动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创建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是有悠久历史文明的礼仪之邦。如果说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天然纽带,那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渊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通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马克思主义,都有追求和谐社会境界的内容,都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吸收。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和吸收马克思主义,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张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5).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 篇三

(一)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大爆炸,一定的网络舆论表现出特定利益的反应,当前舆情传播进入“麦克风时代”,即在互联网络中任何一个群体都可以在网络上大胆地获取自身利益,成为舆情表达主体。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相对集中,价值信息时代的特征日益明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立必须在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要求的同时,积极站在时代前沿,站在社会核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前沿,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不断引领社会发展,不断更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深入突出强调对真善美的探索,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注入社会公民对社会文明传承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责任。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改变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保持与时展同步、与社会进步的要求同步、与社会公民的健康发展同步。

(二)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培育需要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理念来统筹和引导。新时代背景下,群众广泛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将给社会公民群体的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在此背景下,社会公民群体将接受各种各样现实生活中可能看不见、摸不着、感受不到的社会转型期的不良影响和反映,容易迷失方向,失去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通过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理念来引导社会公民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转变的核心和关键。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问题,要运用正确的手段,树立素质化、国际化、个性化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培养目标,积极应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保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沿着健康可持续进步的方向发展。

二、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实现路径

(一)要在科学、合理、健康的路径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健康发展。当前社会出现很多怪现象,如果这些不健康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继续在社会公民群体中传播,将十分不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和发展。这种世俗化的价值体系一旦在社会公民中形成固定的关系观念,在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社会公民群体的个体发展将寄托在一种错误的方向引导上,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十分不利。同时,这个问题将会引起许多连锁反应,导致社会公民群体向着错误方向迈进。在此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培育需要跟现实生活相衔接,需要更有驾驭性和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问题朝着正确的、健康的、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要在具有时代感、特色感和自由平等的空间中提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意识。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公民的各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潜在的意识容易被虚拟的环境所误导,导致一些公民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明显减弱,丧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判断。这不仅对社会公民群体的思想教育产生了影响,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进一步确立带来巨大影响。因此,要在客观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改造和再认识,要通过不断发展完善,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立在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成熟的氛围之中。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和内容应十分鲜明和丰富,建立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也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

(三)要在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尺度下引导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价值取向。社会公民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作为人类社会未来健康发展的推进者,他们的发展与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明天息息相关。在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培育应该融入人类未来的发展、国家社会的未来发展过程,注重提高人们的知识技能,不断培养人们的正确价值观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人们对人类未来最高尚的追求,使人们增强全球意识,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向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努力,为未来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贡献力量。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立关乎社会公民的长远健康和全面发展,关乎社会公民群体的价值判断,也是武装和提升社会公民的必要途径,是未来整个社会发展、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范文 篇四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顾名思义,是指在中国大地上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相对于现时代而言的一切文化创造活动与文化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地位的封建文化,这种产生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和专制政治基础上的文化形态,是以伦理政治为轴心,以封建等级制度、纲常礼教为基本内容的。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传统智慧的结晶。”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有精华与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双重效应,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消极的传统文化阻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步伐。

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影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离不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一)传统的社会理想增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认同

“大同社会”的理想由来已久,春秋时代孔子的《礼记》中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孤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中国近现代的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中也体现着大同世界的理想。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传统的“大同理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人们迫切追求“自由、平等、和谐”的大同社会心理,增强了人们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认同感,促使中国人民接受先进的马克思主义。

(二)传统的经世思想促进了实事求是思想的行成

“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发展于宋朝,繁荣于明清时期。它着重于关注社会现实、分析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以反对空谈而致力解决实际问题的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促使早期共产党人奋力探求救国救民之路。深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的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提炼出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灵魂―“实事求是”。

(三)传统的民本思想促进了群众路线方针的提出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它发端于商周交替之时,对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影响深远。儒家经典《尚书》指出:“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的《尽心章句下》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吸收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创造性发展。群众路线是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四)传统的知行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保障

传统文化中“知”代表知识,引申为理论;“行”代表行动,亦即实践。明末清初,王夫之在总结前人知行辩证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以“行先知后”、“知行相资以为用、并用而有功”为基本内容的知行统一理论,使中国传统知行观达到最高水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中国传统知行观有着共同之处,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显然,在中国人民的思想中长期存在“知行相须、知行一致”的思想观念,使中国人民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有着良好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环境,能够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

二、拙劣的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消极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由于受到经济、政治等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点和不足,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造成了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文化轻视自然科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只是把自然科学当作奇技淫巧,重农抑商、重文轻理的统治思想促使绝大多数的士人把精力都投入尊孔读经之中,必然使自然科学的发展失去了应有的人力基础。此外,封建迷信习俗一直渗透在传统文化当中,同样也不利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素质的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充分吸收了自然科学的成果,运用了科学思维的方式。传统文化对自然科学不够重视,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很难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二)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广泛的民主传统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充斥着太多的封建专制思想。时至今日,封建专制思想的残余还影响着人们。邓小平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的传统较少”。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重德治教化、轻法律治理;二是重思想建设、轻制度建设。这些思想的实质就是人治思想,严重缺乏民主传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封建专制思想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建国初期依法治国的理念仍然没有树立起来,甚至在现代社会,漠视制度、践踏制度的现象层出不穷,建立一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法律制度任重而道远。

(三)中国传统文化充斥着平均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道德而不以物质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追求某种平均化的经济平等,满足于农业小生产的劳动生活和封闭体系以及维护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历史悠久的宗法制度,向往具有高尚道德的理想人格。这始终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严重阻碍。”平均主义思想对中国革命尤其是现代化建设产生了诸多不良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由于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导致脱离实际生产力而过分追求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产生了共产风、“”等浮夸现象,破坏了广大农村地区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小农经济的平均主义没有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势必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马克思主义能够顺利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同时,也一定要警惕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对其进行批判,防止其融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之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得到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国炎。中国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安启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丛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经验[D].沈阳师范大学,2011.

[4] 程宜山,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 乔丹丹。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路径选择[J].理论学习,2011(07).

[6] 安启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 篇五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1-0001-05

在我国,“文化自觉”由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环境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也即对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势的了解,以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我们认为,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自她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每逢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总能紧密结合时代实际,主动推进文化自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文化自觉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文化自觉的历史。

一、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自觉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的形成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西文化碰撞、交流、冲突、选择和整合的历史,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也冲击了持续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传统文化。面对民族危机,近代中国各个阶级、阶层的精英分子都在寻求救国救民的出路。然而无论是立足器物效仿的“中体西用”主张,还是立足制度改良的“儒表西里”主张,都无法改变封建王朝和中国封建传统文化走向没落的历史悲剧。“随着体制内器物、制度改良先后失败,专制王朝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全面碎片化,其主导意识形态――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无可挽回地走向终结。”[2]在当时的中国,形形的文化主张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有的人提倡全盘西化,有的人主张儒学复兴。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和“”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由于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符合中国人对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价值诉求,从而被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整合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通过文化上的自觉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开始了将“一个被旧文化统治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3]663的伟大征程。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既受到了来自外部封建文化的反对,又受到来自党内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束缚,因此打破封建文化势力的反对、破除党内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束缚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文化自觉的主要内容,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此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一系列马克思主义著作相继问世,从《反对本本主义》、《矛盾论》、《实践论》的撰写到《改造我们的学习》、《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章的发表,奠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确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同时,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即建立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对此,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3]663 1942年5月,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核心思想。这为共产党人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摆在共产党人的面前,任务上的变化要求文化觉悟上的推进。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就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4]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相继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社会主义文化要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在科学文化工作中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出用行政的方法对于科学和文艺实行专断是错误的,要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文化,吸收我国过去的和外国的有益的文化知识。从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这个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了思想的发展。

总之,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具体实践,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文化自觉为动力,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思想。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自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始终高举文化自觉的大旗,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并在文化自觉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毋容讳言,在十年“”中,我们一方面对西方思想文化关上了大门,另一方面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再加上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使得社会主义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渐失文化根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首先,在文化思想领域进行了拨乱反正,开展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再次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其次,邓小平强调要尊重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不能再简单地让“文艺服从于政治”,改变了长期以来文艺从属于政治、服务于政治的教条,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再次,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邓小平在1979年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还强调:“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初步形成。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暴露出新的危机,如道德失衡、价值困惑与信仰危机等等。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领导集体,立足时代潮头、结合时代需要,在继承和丰富、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同时,还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自觉。首先,进一步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决议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其次,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全面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纲领。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社会主义文化。”再次,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另外,我们党和国家还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治国方略。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领导集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了马克思文化理论的发展,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发展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纷纷走出国门,融入世界,可文化霸权主义也同样活跃在世界舞台,严重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相比显得相对滞后,在这种形势下,文化自觉与再一次转型对于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们一次又一次提起的传统文化转型的任务又一次提到了现实的日程上。”[5]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文化自觉之路,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指出要“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要求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要求,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格局中的战略定位,进一步确立和强化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担当,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目标。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提升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这还表明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立足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积极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诞生新的成果。

三、文化自觉对于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意义

90年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轨迹揭示了文化自觉与党的理论创新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化自觉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深刻的启示,对于我们当代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其一,文化自觉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领发展方向。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来源于人的思想观念的进步,而人的思想观念的进步最终来自于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文化自觉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起着引领方向作用:一方面,从文化层面来看,文化自觉包含着对文化性质地位的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以及对文化的使命责任的理解,文化自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性认识具有指导社会进步和理论发展的前瞻性。正如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这一句话深刻指出了先进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以及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引领作用,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先进文化必然会发挥“旗帜性”的作用引领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上的进步。另一方面,就建党90年我们党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正确发展,都得益于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高度文化自觉的引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冲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束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而引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飞跃。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和回答,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也引领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新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文化自觉的引领作用。

其二,文化自觉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夯实文化基础。第一,文化自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准备了文化上的“成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正确发展需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之上。西方解释学家伽达默尔说:“我们的种种成见,构成了我们的存在。……我们存在的历史性需要种种成见为我们的全部经验能力指定最初的方向。成见乃是我们向世界敞开的先人之见。它们简直就是我们借以经验某些事物的条件――凭借它们,我们所遭遇的才向我们诉说某种东西。”[6]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需要文化上的“成见”,“成见”是由传统构成,而传统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两个部分,我们说的文化自觉就是对于不合理传统的剔除和对合理传统的继承,就是“懂得发扬优势、克服弱点”。以种种文化“成见”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得以可能。第二,文化自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先进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一方面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更源于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所提供的养分,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的形成依赖于人们对于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这种先进文化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良好文化环境的熏陶和烘托,而这一切最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第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依赖于人们的文化自觉。“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二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完成既需要理论传播者的努力推动,也需要理论受众具备一定的文化自觉。一方面,文化自觉能帮助理论受众形成良好文化素质,这是接受理论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文化自觉能提高理论受众对于先进理论的科学认知能力,在心理上主动亲近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从而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完成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推进。

其三,文化自觉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动力来源。恩格斯指出:“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7]文化自觉可以让人们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取知识,意味着文化上的进步、思想上的自由,必将为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动力来源和方法支持。第一,文化融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动力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为基础的,两种文化的融合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动力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更离不开文化上的融合,开放包容、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有的态度。第二,文化整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动力机制。所谓文化整合就是在容纳多种文化因素的基础上确立共同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以形成一个有序的、完整的文化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简单地结合,而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整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提出,每种文化现象中都有一种主导文化,然后依照这种主导文化选择并强化某些文化元素,同时排除或抑制其他元素;在历史的过程中,这些主要的文化元素便逐渐制度化,从而或多或少地获得了整合[8]。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文化整合发挥融合着众多文化,确立主流文化、推进文化转型的重要作用,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容纳、吸收并整合不同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整合才推动着中华文化两千多年以来生生不息的发展和传承。同样,当代中国的文化整合一样会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断发展,实现马克思中国化的不断飞跃。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炎黄春秋,1999(3): 2.

[2] 肖冬松。用之可以尊中国――谈谈人民军队充满朝气的军事文化[N].光明日报,2011-8-12:13.

[3] .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5.

[5]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283.

[6] 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1:170.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0.

[8] 宋一。思想变化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1):80.

On cultural self-awareness and Marxism in China

CHEN Huiwu

(National Defence University PLA China Beijing 100091)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 篇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结合;途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指导性及推动性作用,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与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具有相关性,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思辨性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的延展的意识之源,也是实现马克思中国化的重要推动因子。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教学转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最为有效的途径,也是两者融合的最显著的表现。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将政党执政的根本理论观点界定为群众观,也就是政党、社会执政集团在对待群众时所存有的基本观点和态度。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从本质上讲一种价值思想原则和施政理念。没有群众观点的共产党是没有灵魂的政党,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的表现特征,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及施政的最终归宿,也是其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以群众为主体,通过巨大的群众理念精神动能,形成强大的社会认同与凝聚力,实现党的共产主义理想,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时历史的创造者与推动者。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千年的意识锤炼积累下来的人文精神之源,其内容包罗万象,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思辨性、哲理性等特征,和谐、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旋律,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历史唯物辩证观不谋而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是以生产方式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为出发点,寻找出了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历史动力和动因。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的主体以及担当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是精神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而中国传统文化便是我国广大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因此,其必定蕴含着能够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智慧之源。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

(一)恢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功能,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人文教学内在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群众基础,人们对其有着共同的心理预期,能够较为容易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相关教育活动。因此,将人文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能过有效地激发受教育者的民族及思想意识认同感,从而达到教育内容的内化,形成受教育者自我的思想情感,推动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思想政治高校课堂的实现。

2.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人文观,实现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升级。人文教学包含着对人的道德情操的陶冶、精神品质的涵养、灵魂人格的塑造以及审美气质的启迪,这一切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的内化升级有着本质性的联系。因此,在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以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为核心开展相关教学活动,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人文观的引入,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修养,规范其行为,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人文观的熏陶,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独立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3.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从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宗教观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使受教育者了解国家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受教育者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明白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不利于国家的和平稳定,任何一个民族的传承与进步,都离不开交流与合作,只有各民族的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才能够实现民族的大繁荣,才能使国家健康有序的发展。

4.推进认同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应加强对受教育者中华民族、国家、中华文化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和对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精神,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紧密的联合在一起,使受教育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提高对国家、社会的认同,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以发展和平思想为核心,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在中国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和平思想根植于传统意识形态范畴之内,而中国维稳下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对这一思想的全面发展与继承,也是在对中华民族沉重苦难基础上的重大总结,是在此基础上选择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和发展之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即和平世界,这与我国的传统的“大同思想”极为相似,因此应以以发展和平思想为核心,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是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更是人类社会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是一个复杂的长期性和历史性任务,其不是单一的文化建设,涉及政治、教育、文化及艺术等更领域内容,需要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 黎康。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条件――基于主体视角的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04):234-240.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范文 篇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社会主义文化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互动是一项与时俱进的理论工程。考察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互动过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基础

和前提。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特点相结合,包括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特点相结合以及与中华民族文化相结合。”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中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特点的结合属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中国历史传统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结合则属于文化与文化的结合。因此,本文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互动时,把马克思主义直观地称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它不等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中华民族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中国现代文化的民族性部分,虽然经过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等严厉批判,甚至有的被全盘否定,但延续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深有底蕴,有其生命力顽强的一面,因此,中国现代文化的民族成分没有丢,不等于西方文化,也不等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互动形式

“互动”是一个体现辨证过程的词语,互动的双方相互转化、相互补充。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互动形式体现在:

(一)赋予马克思主义文化民族化的存在形式和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论化

马克思主义是起源于欧洲的,必须用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社会心理和表达方式、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解释,使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同时,中华民族文化还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提高理论水平。因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中国化不能说是“马克思主义封建化”或“马克思主义儒家化”。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在内容上的衔接和补充

马克思主义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同是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践经验的总结,二者必有属于人类文明共性的可以实现衔接的相似相通之处,此外,还要用中华民族文化中进步的仍然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来补充和丰富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互动历史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互动中实现新发展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品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既有原则的继承性又有灵活的创造性,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的新发展。

1、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传统,树立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是保持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得以持续几千年的不竭动力和凝聚力,与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的思想具有相通之处,即顾全大局,以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为重。在国难当头的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在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鼓舞下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解放中华民族和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为中国和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奋斗。从此,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的民族动力。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审时度势地组成统一战线并制定近期目标,向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迈进稳健的步伐。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制定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20世纪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遭到重大挫折,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重新考察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指出“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增强社会主义建设力量,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21世纪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相当成就的前提下,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规划,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在国内国际空前繁荣发展的当前提出了建设“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的理论。

2、扬弃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本位特质,加强共产主义道德建设。高度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虽然它某些方面有些过激,但其道德本位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中国化影响巨大。它强化了中国各族人民对国家的主体意识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使中华民族能够摆脱屈辱的历史,走向繁荣,实现复兴。中国共产党扬弃传统道德本位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独特的思想道德建设主张。在革命年代,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觉悟和高扬共产主义道德是现实的需要,十分注意党风建设,对革命人民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改造,加强统一战线建设,要求革命个体通过在革命实践斗争中不断改造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从而达到无产阶级的思想境界,树立共产主义道德思想,摈弃传统文化单纯依靠个体的道德内省来提升人格境界的思想路径。但在和平年代,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主题,社会的主要内容变为各个要素的协调发展,在保持整体发展的前提下,还得遵从各个要素的个体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邓小平更是一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知道方针,将“依法治国”和“以得治国”结合起来共同治理国家,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3、批判继承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形成新时期的人民群众理论。中国古代文化素有民本思想,从《尚书》记载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观念,孔子的“仁政”学说,到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唐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君民关系等,形成了中国古代较为系统的民本思想。通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民本主义成为中华民族安邦治国的政治哲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学说为理论基石,批判了古代民本主义“封建王权本位”思想的历史局限,发扬了进步的重民思想,行成了人民群众的理论,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重,使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功。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开展大规模的土地运动,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使农民的经济地位发生根本变化。邓小平重视民心向背,时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反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满足人民的合理政治要求;坚定不移地促成国家统一,实现了广大人民民族情怀的热切期盼。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了党和人民的情谊。关心弱势群体和实行新农村建设,力争从源头上解决城乡差距和贫富悬殊,实现全体人民的利益愿望,加强了全社会人民的团结。

4、理性追求中国古代大同社会的理想,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再由科学变为现实。自由平等是全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在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描绘了像“乌托邦”和“太阳城”式的理想王国。中国传说中的尧、舜时期,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礼记》中的《礼运篇》很精辟地描绘过大禹以前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清末康有为的《大同书》;伟大的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也题词“天下为公”。历史上的这些对社会形态的美好愿望只能是一种奢望,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先进的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把对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变为现实。纵观中国的革命和斗争历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民族追求理想社会的执着精神为动力,从农民土地所有制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宏伟构想,一步一步实现华夏民族的社会理想。

(二)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现代价值体系

近代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境地,是民族自觉促使中国人找到了救国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其指导下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在紧张、残酷的战争环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世致用”传统的融合是必要和可行的,但因此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过于注重实用,而忽略了文化的全面整合交流要求,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其价值理性,影响了二者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核心,中国几乎所有的文化领域都在理论层面上经过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验证和改造,它还是中国广大群众的科学信念、生活评标以及口头说辞,毋庸置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价值的主导,其价值指导作用已发挥得比较全面和深刻。

在21世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价值理论指导作用的发挥,要求它与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还必须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和发展阶段,才能适应中国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来统领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和创新的指导。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这一特质决定了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继承与创新中的指导,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来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保证和谐文化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当然,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不能只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而没有个体的生动的百花齐放的内容,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有比资本主义更加多姿多彩的内容,尤其不能丢弃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互动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只要我们能够本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待马克思主义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相信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参考文献:

1、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黄景芳,刘景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封建化”吗?[J].高校理论战线,1992(3).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 篇八

(一)对国际国内斗争形势的严峻性估计不足。当时的苏俄政府在西伯利亚地区成立了“缓冲国”远东共和国,是配合俄国新政权实现确保远东边界安全以及取得北京政府外交承认等对外政策目标和国家利益,这使苏俄有了影响中国北京政府对外政策的重要基地。当时苏联的援助重点在,只希望中国建立一个亲俄的政府,全力从事于对北京政府的外交。苏俄先是把注意力放在军阀吴佩孚的身上,但吴佩孚毕竟不是革命民主主义者,而是背靠英美的直系军阀,因而苏俄和共产国际由联合吴佩孚转变到联合孙中山的根本改变。在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之后,、为首的新、新军阀开始了权利的争夺,特别是左派领袖廖仲凯被谋杀,使权力的争夺逐渐公开和尖锐化。共产党内的不同政治主张、对新军阀的不同看法和态度也渐渐演化为“左”右两种倾向之间的斗争。不过,和整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状况相一致,瞿秋白这个时期的革命热情高涨固然可贵,但也是有缺陷的,没有想到反革命势力的顽固,没有充分认识到旧社会的根基之深,没有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做好心理准备。

(二)缺乏丰厚的革命实践经验。每个人的成长都与他所经历过的事件有关,每个人的性格也都与他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关。瞿秋白是个典型的书生,具有浓厚的诗人气质,再加上在当时苏维埃政权初期十分严峻的环境中,受到布尔什维克政党和无产阶级政治的严格训练和熏陶,他的组织性、纪律性则大大加强,这也是他后来始终无条件地追随共产国际和斯大林路线的原因之一。在革命斗争中长期在中央工作,由于不堪在艰苦的斗争第一线磨练,深入工农群众运动的实践经验不多,使他在担负领导工作以后,感到力不从心。作为革命政治领袖,在早期共产党人中,他的理论水平是高的,但相对于中国革命的复杂性来说,仍与形势不适应。

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对思想的形成做出了奠基作用。是艰苦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优秀先行者,关于中国革命的许多问题,如革命的民主主义性质、革命的对象、革命的领导、革命的主要形式等,当时党内许多同志都有正确认识的。从理论上我们党内并不只是一人取得正确的认识,但认识最早最深刻。尽管这时还没有明确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概念,但已开始从时代条件、革命的领导力量、斗争目标、革命前途、武装斗争重要性、土地革命重要性、农民问题重要性等等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同以往的民主革命区别开来。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马克思中国化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马克思中国化论文(精品多篇)范文,共有2560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精品多篇)下载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