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免费论文 >

浅谈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22-06-22 15:34:5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浅谈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要点

摘要:当前建筑地基基础质量问题频出,本文结合相关规范详细的阐述了地基、基础在施工、检测及验收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及基础施工过程边坡、基坑支护的技术要点,本文对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及监督人员针对质量把控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1 地基检测技术要点

1.1天然地基

天然岩石和土质地基其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完成基础开挖、精平后要按要求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试验方法分为原位测试法和钻探取样室内测定分析法。

a、天然岩石地基一般情况下采用钻探取样室内测定分析法,即现场采用钻芯法对地基进行检测,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6组,且每种岩性不少于3组。当无法制成芯样试件时,应进行岩基载荷试验,每单位工程试验点数不应少于3点。

b、天然土质地基一般情况下采用原位测试法,即现场采用触探试验法对地基土性状进行检测,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为条基每20 m不少于1点;筏基每200m2 ~ 400 m2不少于1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少于1点,检测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1.2、人工地基

a、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 m2应至少有一点,3000 m2以上每300 m2应至少1点。每个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条形基础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强条)。

b、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复合地基、砂桩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点。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的数量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强条)。

2 基础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2.1浅基础(片筏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

(1)基槽(坑)开挖后应进行地质查验(强条)

a、验槽时,地勘单位应依据工程质量勘察报告进行检查与实际是否相符;基底进入持力层要符合设计要求。

b、质量检验:基底长度、宽度、平整度、高程、基底进入持力层及基础台阶宽高比或坡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有地下水或地表滞水,应有降排水措施。

(2)检查坑槽底下是否存在对基础有影响的土洞或溶洞(宜先采用物探手段、后采用钻探手段)。(强条)

a、对片筏基础,不应小于4m(每个基础不应少于1个检查点且每30m2的基础底面总面积不应少于1个检查点)。

b、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2倍且不应小于3m(每个基础不应少于1个检查点且每30 m2的基础底面总面积不应少于1个检查点)。

c、对独立基础,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3倍且不应小于5m(每个检查)。

(3)砖基础应符合《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的规定。

(4)混凝土基础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修订本)50204-2002的规定。

2.2桩基础(旋挖成孔灌注桩)

(1)成孔开挖后应进行地质查验(强条)

a、桩验孔时,地勘单位应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及施工桩号图,检查地质勘察报告与实际是否吻合,当不吻合时,应进一步查清地质情况。随时对持力层取样,工程优先采用施工勘察,确保地基持力层深度和桩基安全可靠。持力层岩性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检测,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

b、桩成孔后质量检查:成孔的中心位置、孔深、孔径、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桩顶、底标高(地基持力层情况)及相邻桩刚性角要求(施工时应先施工底标高较深桩)应符合设计要求。

c、检查坑槽底下是否存在对基础有影响的土洞或溶洞(宜先采用物探手段、后采用钻探手段)。3d及5m范围内的不良地质情况查验(强条)。

d、泥浆护壁的机械成孔灌注桩桩顶高程高出设计高程不应少于0.5m(强条)。

e、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基础的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应进行沉降变形监测(强条)。

f、旋挖成孔灌注桩孔口应设置护筒,预防掉泥渣进入桩孔和固定桩孔位置,护筒的埋置深度应根据地质和地下水位等情况,不宜小于2m,护筒顶端高出地面不宜小于0.3m (强条)。

(2)混凝土浇筑前质量控制要点

a、灌注混凝土前应对钢筋笼轴线位置、标高、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b、检查声测管的埋置是否按规范要求(每桩必埋,声波透射法来检测桩身完整性)。

c、钢筋笼吊装完成后,灌注混凝土前应进行孔底二次清孔,沉渣厚度不大于5cm,清孔合格后立即灌注混凝土。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技术要点

干作业成孔混凝土浇筑:a、灌注桩身混凝土应采用导管,导管下口距孔底的距离不宜大于2m。

b、灌注桩顶以下5m范围内混凝土时,应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每次灌注高度不得大于1.5m。桩顶混凝土宜超设计桩顶部标高0.5m以上(目的是凿除桩顶浮浆层后应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c、现场应留置混凝土试块,每50立方米留置1组,且每桩不少1组;柱下单桩应有1组;每个承台下的桩应有1组;同条件下施工的桩应有1组(强条)。

d、混凝土的塌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湿作业成孔混凝土浇筑:a、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下口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mm~500mm。

b、应保证足够的混凝土初灌量,确保导管下口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埋入深度不应少于800mm。

c、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m ~ 6m;不得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并应控制提拔导管的速度。

d、灌注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施工,混凝土灌注速度宜为每分钟0.6m3~ 1.0 m3;

e、应控制最后一次混凝土灌注量,超混凝土高度宜为0.8m ~ 1.0m,凿除浮浆层后应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f、水下混凝土塌落度应为180mm ~ 220mm。

j、现场应留置混凝土试块,每50立方米留置1组,且每桩不少1组;柱下单桩应有1组;每个承台下的桩应有1组;同条件下施工的桩应有1组(强条)。

h、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防止钢筋笼上浮,并检查轴线位置。

(4)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方式防止钢筋笼不上浮:

a、缓慢放料,减少混凝土对钢筋笼的冲力;(在混凝土灌注初期应尽量放慢灌注速度,因为混凝土拌和物具有典型的流变特性,如果灌注速度过快,混凝土在孔内上升时对钢筋笼产生的摩擦力会大大增加,同时井孔内泥浆向上流动时对钢筋笼的摩擦力也大大增加,而此时钢筋笼在导管底口以下混凝土内还没有足够的埋深,容易造成钢筋笼上浮)。

b、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水下灌注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混凝土设计要求,水陆强度比、水下抗分散性,水下自密性及施工和易性要求,塌落度应为180mm~220mm)。

c、减少灌注时间,防止有混凝土表面形成硬壳,从而带动钢筋笼上浮。

d、在主筋上焊“倒刺”加大钢筋笼与混凝土间的摩擦力(钢筋笼固定)。

e、加大吊筋直径,在井口加配重,防止钢筋笼上浮(钢筋笼固定)。

f、孔底泥渣厚度应5cm以下(孔底泥渣过厚则钢筋笼不能下到设计高程。在首批混凝土灌注时,如果混凝土下灌速度过快,导管内泥浆冲击孔底使沉渣上翻,对钢筋笼产生较大的冲出浮托作用;如果孔内的泥浆稠度较大,流速较大的泥浆在孔内向上流动时对钢筋笼的摩擦力大,极易造成钢筋笼上浮)。钢筋上浮,孔底泥渣过厚对成桩质量影响很大,往往造成桩基沉降过大,桩身混凝土质量降低,承载力不足等。

(5)桩应进行承载力检测。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应采用静载试验检测,检验桩数不应小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小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应不少于2根(强条)。

(6)桩基子分部工程验收检查主要资料内容:

a、3D和5m范围内不良地质情况;

b、持力层岩性单轴抗压强度报告;

c、桩身的完整性检测报告;

d、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及评定结果;

e、单桩承载力检验报告。

3 边坡、基坑支护技术要点

(1)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强条)。

a、边坡开挖时,应做好坡顶、坡面防排水。

b、对土石方开挖后不稳定或欠稳定的边坡,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特征和可能发生的破坏等情况,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开挖,减少对边坡的扰动;土质边坡分层层高不宜超1m,并按设计及时支护。

c、严禁坡顶堆放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荷载限值(强条)。

(2)当边坡工程采用锚固方案或包含有锚固措施,应充分考虑锚杆的特性,锚杆与被锚固结构体系的稳定性以及施工可行性。

a、应遵循分段开挖,分段支护的原则,不宜按一次挖就再行支护的方式施工。

b、质量查验:锚杆(索)孔的位置、孔径、倾角、深度、锚固段岩体完整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要求。钻孔完成后,应及时将孔冲洗干净。

c、锚杆(索)所用材料的质量、配合比、计量、强度评定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

d、锚杆(索)孔的锚固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e、一级边坡工程的锚杆(索)。锚杆(索)试验:抽锚杆(索)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锚杆(索)抗拔试验报告,抗拔力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值,最小抗拔力不小于90%设计值。

f、当基坑开挖面上方的锚杆、土钉、支撑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严禁向下超挖土方。(强条)

g、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与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必须进行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和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地面的沉降监测(强条)。

(3)重力式挡土墙(基础、墙身)

a、重力式挡土墙基础(扩大基础):基础开挖应分层进行,应避免对地基持力层的扰动和雨水的浸泡。基础开挖完成后(验槽),地基承载力、埋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b、基础、墙身所用的材料的质量、配合比、计量、强度评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c、沉降缝(伸缩缝)的缝宽及塞缝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d、重力式挡土墙桩基础应符合桩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e、重力式挡土墙墙身:墙身砌筑、混凝土施工中,排水系统、泄水孔、和伸缩缝、沉降缝的设置位置、数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泄水孔孔坡向外,无堵塞现象。砌筑施工中,砌块错缝(搭接)长度不少于150mm。

(4)基坑支护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强条):

a、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b、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空间。

(5)基坑(槽)、管沟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强条)。

采取措施:a、施工单位应具相应的资质,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检验制度;b、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有针对性强,切实可行;c、监理要有监理规划及监理细则,监理人员应具相应的专业资质。监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设计要一致性,应有针对性,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认真把关。d、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

4 结束语

鉴于当前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问题频出,本文结合相关规范详细地阐述了地基、基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为实质性提高工程质量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word该篇DOC格式浅谈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要点范文,共有443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浅谈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要点下载
浅谈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要点.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