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1多篇)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发布时间:2023-11-25 14:04:24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说明](1多篇)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多篇)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17篇)

目录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2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11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民营经济发展主题)............. 23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民营经济发展主题)............. 30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39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46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52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57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63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69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75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85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94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102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112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134

主题教育党课讲稿范文(篇一)

在全党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后的又一次思想锤炼和灵魂洗礼。开展主题教育,是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必要手段,是筑牢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的必经之路。我们要深刻理解、牢牢把握专题教育总要求,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汲取不懈奋斗的源泉动力,增强学思践悟的政治智慧,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防线。要坚持将主题教育同推动中心工作相结合,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强化创新理论运用和调研成果转化,把落实主题教育目标和解决重点核心问题抓到实处、取得实效,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推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

(一)开展主题教育是提升党性修养的必然要求。主题教育既是提升党性修养的“加油站”,也是检视党性修养的“放大镜”,是必须严格推进的政治“大体检”。党员干部要紧抓主题教育契机,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再检视、再深化、再提升,确保教育整改全面扎实、反馈意见全面落实、实际效果全面提升。要自觉把主题教育节点作为干部“四风”的“考点”,不当无原则的“老好人”,不做不扛事的“软肩膀”,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审慎稳妥处理好每件工作,确保不出纰漏、不留瑕疵、不埋隐患,持续走好主题教育“长管长严”的“每一步”。要牢牢把握“学思想”的要求,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做到融会贯通,避免碎片化、片面性;又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好领会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自觉用以指导各项工作。

(二)开展主题教育要通过理想教育实现精神洗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彰显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精神旗帜。这次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强党性”的要求,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把自己的思想摆进去,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包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胸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等等,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开展主题教育要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践的理论,这一思想扎根现实土壤、回应实践需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党和人民奋进新征程的行动指南。这次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重实践”的要求,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去,善于运用这一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要抓好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二、开展主题教育要坚持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本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我们要始终在基层工作开展中坚持好、运用好理论立场观点方法,从内心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认真研读,深入领会,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以理论思想改变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抓实抓好主题教育,必须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题主线,在思想上深入理解和把握其核心精髓和时代价值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思想自觉和认同感,把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上下功夫。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征程中,充分发挥这一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作用,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历史充分证明,如果没有党的坚强和全面领导、没有严格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没有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就会丧失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会丧失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就会严重脱离人民,就不可能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抓实抓好主题教育,就是要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动全党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在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作表率。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实践导向,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要进一步推动各方面实践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提供有力的实践支撑。抓实抓好主题教育,必须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掌握运用,抓好调查研究成果转化。此次主题教育,对提高党员干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综合本领、创新创业能力水平有着重大意义,是我们再次找准方向、找到差距、找对问题的又一次精神洗礼。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更要将此次主题教育作为锤炼本领的锻剑台,学会用好党的理论思想武器,不断在基层中大兴调研之风,不断汲取群众智慧,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建功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向全党发出“三个务必”的伟大号召,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绘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作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抓实抓好主题教育,必须牢牢把握“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根本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工作思路、政策举措、具体抓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三、坚持通过主题教育感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每一次主题教育,都是对全体党员走好群众路线的再教育。对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主题教育过程中,同样要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秉持浓浓的为民情怀,倾听群众呼声,聚焦民生实事,就一定能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一)坚持锤炼党性修养,使政治本色更加鲜明。思想是指导全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风向标,近是引领全体党员坚守初心和使命的信号塔,是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航灯。这次主题教育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首次全党自上而下开展的主题教育,是全面学习和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次重要学习活动。坚持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做起,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把党的好政策带到基层群众身边,做到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时刻与人民群众坐到一起。

(二)始终坚持把主题教育与解决最突出问题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主题教育“要奔着问题去,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性坚决予以整治”。坚持问题导向,是本次主题教育最鲜明的特点。要结合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下沉一线,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眼制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边学习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破解重点难点。让“改”字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对所有问题都要列出清单、落实责任、明确时限、逐项整改。通过推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更好地取信于民。

(三)涵养正确的权力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这是党员干部对待名利的正确态度,也是正确的名利观。党员干部要做一名纯粹的共产党人,不为名“缰”所累,不为利“索”所缚,无私奉献,勤恳服务,自觉将个人发展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经得住清贫、寂寞和诱惑的考验,做到持身守正、束身自好、清正廉洁。要守住权力关,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常怀敬畏之心,始终如履薄冰,深刻认识权与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自觉防微杜渐,方能得其始终,全其声名。要树立艰苦奋斗的事业观,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尚虚谈、多务实功,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而忘我奋斗。

四、通过主题教育激发党员干部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奋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新征程充满光荣与梦想,也充满艰辛和挑战。我们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汲取不懈奋斗的源泉动力,增强学思践悟的政治智慧,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防线,从而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坚定不移走下去。

(一)从主题教育中找到党员干部新坐标。要充分学习“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夯实理想信念基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善于从政治上的高度树立自己的信念之塔。要坚持固本培元,补足精神之钙,把理想信念的坚定转化为担当尽责的自觉,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力,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思想信念,用心为人民服务,做到一身正气上班来,两袖清风回家去,做一个清清白白的好干部。

(二)坚持练就过硬本领,使实践创新更加有力。思想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引擎。此次主题教育,对提高党员干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综合本领、创新创业能力水平有着重大意义,是我们再次找准方向、找到差距、找对问题的又一次精神洗礼。党员干部要将此次主题教育作为锤炼本领的锻剑台,学会用好党的理论思想武器,不断在基层中大兴调研之风,不断汲取群众智慧,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通过学习,不断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将自我学习和总结与他人引领指导结合,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和水平,创新转化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工作效率,拔高思想意识,拓展工作思路,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群众检验的工作实效。

(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具体工作当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才能够不断引向深入。我们要落实具体的工作任务,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中去。要加强学习,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尽全力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与能力。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始终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永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一马当先、挺膺担当、勇立新功,奋力谱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辉煌新篇章。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主题教育,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夯实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理想信念,让主题教育深入人心、打动人心、激励人心,更好地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在新征程上突出实践实干实效,奏响新时代的奋斗凯歌。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同志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组织好、推进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就要坚持以学增智,把理论学习和增长智慧能力有机统一起来。学懂弄通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意义重大。学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才干和水平,也就掌握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金钥匙”。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学好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思想武器,有助于我们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更有底气地运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必须“深刻领会“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这一科学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概括了“六个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坚持”,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理论精髓,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也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学理哲理,只有搞清楚这些“理”,才能更好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真正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一)“六个必须坚持”系统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其中,人民至上是根本的价值立场,自信自立是内在的精神特质,守正创新是鲜明的理论品格,问题导向是源头活水,系统观念是基本工作方法,胸怀天下是特有的大视野大境界。“六个必须坚持”虽然是第一次作为一个整体集中提出,但其主要内涵贯穿体现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全部内容之中。比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阐述的“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都是坚持人民至上的体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等,都蕴含着对系统观念的运用;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坚持胸怀天下的体现。“六个必须坚持”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一脉相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概括为“十个坚持”,其中就有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胸怀天下等。“六个必须坚持”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为我们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进一步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供了“金钥匙”。

(二)唯有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才能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个必须坚持”遵循从“立场”到“观点”再到“方法”的逻辑链路,构成了相互联系、互为支撑的思想体系。只有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内涵要义和理论逻辑,才能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能站得高,分析问题才能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把得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统一。一直以来,我们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六个必须坚持”以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的理论态度,以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的实践路径,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疫情防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关系全球治理的一系列中国方案,正是“六个必须坚持”的生动注脚。“六个必须坚持”是我们党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历史进程中,在科学标定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而形成的系统方法论。其中蕴含着站稳立场、保持定力的原则性方法,把握大势、谋深虑远的战略性方法,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的策略性方法等。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掌握“六个必须坚持”,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各项事业和工作提供科学思想方法指导。

(三)“六个必须坚持”为我们破解时代课题、把握历史主动、创造光明未来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掌握“六个必须坚持”,就要领悟其中蕴含的正视问题、较真碰硬、迎难而上等精神品格,时时刻刻刀刃向内审示自我,坚持严的基调,保持高压态势,深化标本兼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前进道路上,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挑战如何严峻,我们都要坚信真理的力量,以自信自立的态度、守正创新的精神、胸怀天下的格局,牢牢把握住政治性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深刻认识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互动变化,树立正确看待世界格局及其演变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坚定不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在乱花迷眼、乱云飞渡中清醒把握时与势、辩证研判危与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要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秉持“六个必须坚持”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打开视野格局,拿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补短板、强弱项,为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本质要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具有内在统一性和高度关联性,并为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实施路径。

(一)体现了我国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不懈奋斗的进程。党的领导在本质要求中发挥着统摄的作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前进的方向。领导力量决定道路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具有内在必然联系,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这表明我国的现代化不是固步自封的现代化,而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的现代化,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新道路。

(二)体现了我国现代化的本质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这些特征共同指向了我国现代化的本质属性——以人民为中心,这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然体现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与基本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聚合了人民的创造伟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作为实践主体,人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伟力。作为认识主体,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人民呈现出的需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力量。作为价值主体,人民至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依托。

(三)体现了我国现代化的合规律性。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体现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现代化作为一个系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也是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要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物质生产发展视为现代化重要基础的同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体”指向了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的横向规划,侧重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问题,突出了现代化建设多领域的整体性。“一体”的布局克服了单纯以物为中心的现代化,强调了现代化建设多个领域和丰富层次的全面性。“五位”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要素融入为有机系统,指向了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之间的协调问题,侧重解决的是“现代化各领域之间的均衡发展”问题。

三、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必须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路径,推进和拓展责任、使命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系统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和深刻把握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牢牢把握历史主动、政治主动和战略主动,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践行历史使命中创造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业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事实是最生动的教材,实践是最有力的证明。“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到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事实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富强和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具体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重要阐述科学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蓝图,也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遵循,体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是要实现全面的、全局的、全体的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理论的一般性和普遍性,也体现现代化实践的中国性和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既能够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最佳方案和路径,也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三)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力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我们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引导全党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推动全党把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因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所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对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为关键。

同志们,开展主题教育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和“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重要要求,不断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把“金钥匙”,增长干事创业的智慧和才干,将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动力,奋力书写无愧于组织、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答卷。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民营经济发展主题)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工商联做好“两个健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和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要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其中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推动民营企业坚定不移走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服务自贸港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科学回答了民营经济怎么看、如何干等问题,系统阐释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民营经济的性质、逻辑起点、发展方向、发展理念、发展途径和内在要求,对引导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做好民营经济领域相关工作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一是深刻认识坚持和加强党对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始终是民营经济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党领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是党的百年探索奋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开辟出来的一条道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筚路蓝缕开出的一条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推动民营经济领域的理论政策实现新的重大发展和完善。20xx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提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在20xx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这充分表明民营经济工作就处在党坚持和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位置和重点环节,坚持党的领导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根本前提,是民营经济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是深刻认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政方针,始终是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和推动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市民营经济借改革开放东风和特区政策优势,特别是自贸港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市场主体数量不断攀升,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贸港建设的生力军。这些发展成就得益于党对民营经济发展理论的持续探索和对民营经济发展实践的有力支持。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二十大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强调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并首次明确提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才形成了国有企业顶天立地、民营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始终把民营经济当作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我们自己人,才能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推动自贸港建设行稳致远。

三是深刻认识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始终是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也鲜明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根本出路”。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也必然是我市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较快、基础要素保障不足、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融资难融资贵、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较为突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开出了良方,确立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民营企业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各自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锻长造优、补齐短板,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自身发展深度融合,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是深刻认识“两个健康”重要论述,始终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提出“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要促进非公有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践行新发展理念,弘扬企业家精神,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这些重要论述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高素质成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工商联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承担着促进“两个健康”的重要职责。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武装,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两个健康”和“工商联要加强自身建设”的精神要旨,把工作思路围绕“两个健康”主题来谋划,把工作举措围绕“两个健康”主题来制定,把工作成效围绕“两个健康”主题来检验,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在民营经济领域得到全面有效落实。

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工商联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全面贯彻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在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方面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当好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要在民营经济领域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对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教育引导,加强世情党情国情教育,深入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积极主动靠前服务。要牢固树立为民营企业发声、为民营企业家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助力的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做到“迈开腿、张开嘴、搭把手”,当好民营企业的“服务员”。要加强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商会、企业一线了解困难和诉求,及时反映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要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经常性开展走访交流和宣讲培训,加强对自贸港核心政策的宣传解读,深化民营企业对封关运作的认识,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能;要积极构建政银企高效对接、产学研深度融合、国内外市场更好联通的有效渠道和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资金、人才、市场、法律等综合服务,切实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推动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大力践行并积极推动落实《市政商交往行为指引清单(试行)》,助力营造良好政商关系。一要把为企服务与律己正己结合起来,做好民营经济领域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二要积极搭建政企沟通协商平台,扩大不同行业和规模民营企业参与的覆盖面,形成共谋发展、共促创新的合力。三要发挥工商联民主监督优势,围绕民营企业需求和企业家感受,持续开展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工作,不断增强企业家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四要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增强廉洁从业意识,自觉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推动清廉文化进企业,共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大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在政策和舆论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要求,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在党的领导下和自贸港建设大潮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主动讲好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故事,宣传表彰民营经济人士先进典型。要坚决抵制、及时批驳、有力澄清错误言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社会上形成尊重企业家、崇尚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三、广大民营企业要坚定不移走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民营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壮大,而且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和自贸港建设的全局。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要把个人成长、企业发展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融入到自贸港建设的生动实践中,紧跟党中央步伐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要更加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忠实践行者。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这也才有了民营企业在自贸港这个广阔舞台施展拳脚的机会。广大民营企业家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二要更加自觉融入自贸港建设大局。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要充分认识和牢牢把握自贸港发展机遇,正确看待和努力克服当前遇到的困难,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增强发展信心、保持发展韧劲、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应时而变、顺时而上,积极参与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和南繁、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力争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做优做强、占据一席之地,为建设产业聚焦、区域协调的自贸港展现更大作为。

三要更加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要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在企业内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构建全体员工利益共同体,让企业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员工;要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在促进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受教育、升格局、作贡献。

民政局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同志们,根据计划安排,今天我围绕“以学促干担使命,全力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为大家上一堂专题党课。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党组织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入开展专题式学悟、课题式学研、主题式学践、问题式学改,努力推动主题教育更加具有基础性、实践性与创新性。把“以学促干”贯穿始终,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从伟大思想中寻找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将主题教育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领域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历史性变化,同时也展现了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这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属性定位、宗旨使命、目标方向、着力重点、任务举措、发展动力、条件保障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历史担当,把我们党对民政事业和民政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全新高度,是新时代新征程引领民政事业和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行动遵循和科学指南。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等结合起来,同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确保民政事业和民政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一,坚持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这是新时代民政工作发展的根本保证。民政工作是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坚持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是党的全面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确保民政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从实践上看,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政工作的根本保证。已有的实践充分表明,民政工作涉及群众利益的方方面面,只有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形成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合力。

新征程上,我们要持续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健全党领导民政工作的体制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和体现到民政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要牢牢把握民政工作的正确方向,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把民政工作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衔接起来、统一起来。

第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民政工作对象中既有以全民为对象的工作,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慈善事业、志愿服务、殡葬改革、行政区划、婚姻登记等,又有以一部分人为对象的工作,如城乡低保、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流浪乞讨救助等,但总体上看,民政工作是以群众为服务对象的,这在政府序列里是较少见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事业和民政工作之所以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同,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民政工作很好地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了广大民政对象的基本权益,促进了社会公平,增进了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未来一段时间,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再加上低收入群体、特殊困难群体等,直接民政对象将会增加。

新征程上,我们要持续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从为党赢得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出发,牢牢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密切联系群众,把保障民政对象的基本权益作为首要责任,把群众的关切作为工作的“晴雨表”,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度量衡”,处处用民心这把尺子检验民政工作;细化实化工作措施,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传递给最需要帮助的民政对象,把民政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不断彰显党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三,切实履行好“三基”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民政部门要“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这是对民政最核心、最基本职责的科学总结和精准概括,是新时代民政工作的职责使命。社会救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精神障碍康复、康复辅助器具事业、福利彩票发行管理等,属于基本民生保障;养老服务、婚姻服务、殡葬服务、地名文化等,属于基本社会服务;社会组织管理、慈善事业发展,既是基本民生保障的参与主体,也属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范畴;行政区划工作虽然属于专项行政管理工作,但从大的方面看,它是开展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和重要支撑。把握好这“三基”的概括,有利我们落实“三个聚焦”的要求,有利于我们发挥好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系统之所以“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有力服务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履行“三基”职责非常到位:我们推动基本民生保障迈上新台阶,助力了特殊困难群体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我们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助力了续写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我们推动基层社会服务加快发展,助力了群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

新征程上,我们要持续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创新社区治理方式方法,加快推进桂林中心养老院改扩建工程和失能人员养老及照护中心等2个中央投资项目,健全养老服务“中心带站”运营体系,完成特殊困难老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任务,加快推进城市公益性公墓选址规划和2个农村公益性公墓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民政对象,在推进全区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潼南作出新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政工作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这是对新时代民政干部正确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要求。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只有把民政工作放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局中去思考和定位,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做到既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局添彩,才能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民政独特的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和民政干部树立正确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秉持勤政为民、团结实干、开拓进取、甘于奉献工作作风,弘扬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为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征程上,我们要持续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增强政治意识,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大局意识,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跳出部门框框,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坚决克服部门利益的掣肘,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区委决策部署为前提,善于将民政工作融入党和潼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最后,希望在座各位在主题教育中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理论学习的落脚点放在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上,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潼南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今天的党课结束,谢谢大家!

主题教育党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医院工作实践讲稿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讲一堂专题党课,主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医院工作实践”。这是我们医院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信念,践行政治承诺的必修课。希望大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同志们,我们都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这一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的共同思想基础。

同志们,作为一名医院党员干部,我们既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要有扎实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我们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要坚持以生命为尊的医疗理念。我们既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也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向往。我们既要遵循医学规律和伦理原则,也要创新医疗模式和服务方式。我们既要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也要提高医疗效率和效益。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这一思想作为指导我们医院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医院工作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落实的:

第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医院建设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高素质医务人员队伍,要建设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服务能力高、管理水平高、国际影响力大”的医疗卫生机构。这就要求我们医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国家卫生健康战略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按照“四个着力”(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着力推进医疗科技创新,着力加强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着力培养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不断提升医院建设水平,努力打造一所“人民满意、社会认可、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第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预防为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医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按照“三个转变”(转变政府职能,转变运行机制,转变发展方式)的改革方向,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和期待。

第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医疗科技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创新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医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规划》等重要文件精神,按照“四个突出”(突出重大需求导向,突出原始创新引领,突出协同创新支撑,突出成果转化应用)的工作原则,不断提升医疗科技创新能力,努力为我国医学科学发展和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聚焦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持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全面深化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医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精神,按照“四个具有”(具有德行情操的医护人员,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型医疗理念,具有科学精神的医疗技术,具有公平公正的医疗环境)的改革要求,深入推进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注重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以人民为本,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第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务人员队伍建设之路,注重选人用人的原则,决不能让一些漠视群众疾苦、病态营利的行为玷污医务人员的崇高职业。这就要求我们医院对医护人员的选拔和培养,既要重技术、更要重品德,既要业务能力突出,也要政治立场坚定。在学习技术、提升业务水平的同时,更要加强党的理论学习提高,深入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和把握其中的精髓实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推动医院医疗技术优良、管理科学、服务满意的目标不懈努力。

同志们,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新的责任。作为医院工作者,我们要守初心、担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医院工作实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坚定地秉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党支部的作用,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盼,积极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要发挥医务人员的专业优势,敢于攻坚,勇于尝试,深化科研创新,为我国的科技进步,特别是医疗科技的发展贡献力量。积极投身于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伟大事业,以优秀的工作业绩回报人民的期望和信赖。

同志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任务。让我们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鲜明地宣传好、学习好、贯彻好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学细悟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笃行实干其根本要求和工作方法,奋力开创我们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党课讲稿:深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谱写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同志们:

按照要求,主要领导要在分管战线讲一次党课。今天我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谱写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主题,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必须将做好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举措,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战略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开展主题教育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主题教育成效纵深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在立根固本上下足功夫,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主旨要义和精神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践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愿望创立的,并且是在指导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深学细悟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与历史和实践同行,深入理解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其中蕴含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

(一)察大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的战略思维,深刻分析国内外大势,形成一系列重大论断。就国内大势而言,强调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提出“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指出“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就国际大势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西强东弱”短期内不会改变,但“东升西降”的趋势不可阻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这些重要论断,为我们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提供了科学指引。

(二)擘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并明确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这些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形成一个总分结合、覆盖全面、内容丰富的目标体系。这些目标要求,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治乱象。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历史担当、有力的政策举措,强力整治各种乱象。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对反复出现、久治难愈的问题,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对隐形变异、反弹回潮的老问题,紧盯不放,露头就打,形成了一系列整治乱象的理念、思路和办法。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风气不正,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针对一些领导干部面对错误思潮只想当绅士、不愿当斗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针对一些地方过度开发利用资源、过度透支环境承载力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些重要思想指引下,我们党经过顽强努力,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各项事业蓬勃兴旺。

(四)强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对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去腐生肌的自我革命精神,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提出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必须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在这些重要思想指导下,党的领导全面加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二、在党性淬炼上下足功夫,用主题教育成效凝心铸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对党忠诚是对纪检监察干部最根本的政治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纪检监察事业。

(一)强化理论武装,锤炼政治品格。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是党员干部提升自我政治修养、增强政治免疫力的重要途径。纪检监察干部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始终坚持政治学习打头、业务学习夯基,一以贯之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通过全面系统学习提升境界、开阔视野、增长本领。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做到真知笃行,坚持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边学习边调研、再学习再实践,带着实战中的问题去思考,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切实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注重内功修炼,提升政治能力。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定对党绝对忠诚的信仰,着力从理想信念、政治方向、监督执纪上忠实履行职责。其次,要勤学习、善思考、重实践,善于发现自身能力的短板,针对性地接受培养淬炼,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改善知识结构,在细照笃行中强化自我修养,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最后要有刮骨疗毒的勇气,聚焦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等方面对标自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实实在在开展自我剖析,深入查摆自身问题,积极主动整改完善,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三)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善于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纪检监察干部极其重要的能力和素质。要强化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线砥砺品格操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作为。要敢于斗争、敢于碰硬,统筹推进各领域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阻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严重损害党的执政根基的腐败问题,坚决清除对党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分子,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腐败。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始终保持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决遏制增量、削减存量,坚决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肃清流毒,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四)带头真抓实干,弘扬务实作风。纪检监察干部要洞明世事、洞察事理,弄清纪检监察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要求,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深刻理解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逻辑,正确把握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方向原则、思想引领、路径措施、重点任务、制度优势、责任体系等重大问题,始终按照党中央指明的政治方向、确定的前进路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注重内功修炼,深化对管党治党规律、反腐败斗争规律的认识,不断强化理念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着力在政治监督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功夫,着力聚焦党中央提出的重点任务、重点举措、重要政策、重要要求,狠抓贯彻执行,着力纠治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问题症结,以有力有效日常监督促进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三、在廉洁自律上下足功夫,做好主题教育与教育整顿融合贯通文章

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的纪律守护者,应该是守纪律的模范,要把守纪守法作为准绳,要把岗位职责摆在眼前。要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确保主题教育重点措施和教育整顿三个环节同步推进、同步见效,注重统筹兼顾、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好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的结合融合,以走在前、做表率的实际行动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在xx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彰显纪检监察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

(一)保持操守清白、用权律己。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守好底线、远离红线、不碰高压线。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诱惑,提高拒腐蚀、防“围猎”能力,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要秉持正义的追求,必须为人方正、处事公正,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不讲例外,客观公正处理问题,不徇私、不偏颇,确保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铁案。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时刻紧绷纪律规矩这根弦,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在行动上守住关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二)常思贪欲之害、擦亮底色。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绷紧纪律规矩之弦,时刻以党纪法规约束自身行为,常思贪欲之害,常守做人之本,时刻自重自省,主动约束自身行为,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民”的奋斗姿态践行初心使命,持续筑牢廉洁自律底线。要时刻牢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不断修炼自身“望闻问切”的过硬本领,有干劲、有朝气、有活力,做到遇事敢干,遇事能干,干则能成,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在忠诚履职中践行初心使命。要自觉把监督当作最好的保护、最大的关爱,习惯在严格的约束和监督下开展工作,在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上作表率,确保纪检监察权受监督、有约束。

(三)强化自我约束、立信立威。要坚持“严”的基调,亮明严的态度、坚持严的标准、落实严的措施,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履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敢于刀刃向内,实实在在有开展自我剖析,深入检视问题,真正触及灵魂、触及要害、触及痛处。要有自剜腐肉的决心,坚决整改,彻底做到自我革命。要把主题教育与教育整顿有机结合起来,把纯洁思想、纯洁组织作为突出问题来抓,切实加强政治教育、党性教育,严明法纪意识、规矩意识,坚决防止“灯下黑”,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同志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纪检监察工作任重而道远但前路光明、使命光荣。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醒,始终做忠诚干净担当的表率,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铸魂,不断掌握明辨是非的思想武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铸就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信念,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强大精神力量,为xx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纪检监察力量!

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同志们: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在当下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党中央在全党部署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意义十分重大深远。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推动全党全国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下实现更加空前的团结统一,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不断迈进。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利用好此次主题教育机会,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与同志们共同交流学习。

一、永怀“赤诚”之心,以学铸魂,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历程,是光荣辉煌的一百年,也是艰苦卓绝的一百年;是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的伟大奇迹。我们党作为世界上长期执政的最大政党,最有资格也最有底气向世人讲清楚党的过去、现在、未来,引导干部群众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我国目前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对于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对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建设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所以,主题教育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全体党员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清主题教育是今年全党上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事,把主题教育作为强化党员意识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坚定不移践行听党话、跟党走的铮铮誓言。

二、常怀“求知”之心,以学增智,提升党性修养

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推动全党全国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下实现更加空前的团结统一,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不断迈进。科学理论是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越学就会越有信心,越学就会越有力量,越学就会越有方向。经党中央批准,此次主题教育确定了8种学习材料,其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为必读科目。对必读的学习材料,党员干部要一篇一篇学原文、逐段逐句悟原理,在反复研读、仔细琢磨中,真正做到学懂弄通,真正实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切实把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在学习中也应注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谨、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学习时既要全面掌握“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主要内容,又要系统掌握其科学体系。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确保思想、能力和行动都跟得上党中央的号召、跟得上时代的前进步伐、跟得上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恪守“从严”之责,以学正风,清除顽瘴痼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主题教育,要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突出问题导向,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纠正行为偏差,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要在此次主题教育中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切实完成一次思想洗礼、行为纠偏,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全面查找自身不足和工作偏差,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良好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四、秉承“务实”之志,以学促干,催生内部动力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实事求是,最根本的就是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为此,我们要有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以事实为依据、敢于说出事实真相的正气,要有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的勇气,更要有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的能力。要坚持“苦干实干”的自觉行动。要将“学”和“践”结合起来,把学习教育理论化为指引奋斗的“指南”、鼓舞奋起的“良方”、攻坚克难的“秘钥”,做到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要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担当作为,时刻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中锤炼能干事、干成事的真本领,以积极担当作为的奋斗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和考验。要坚持“实绩实效”的检验标准。干得怎样,要用事实说话、用成果说明、用实绩检验。要做到胸怀“国之大者”,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把“人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始终带着真诚、带着感情为人民做实事、解难事,多接“烫手山芋”、多当“热锅蚂蚁”,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多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切实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同志们,我们要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真学真用、真知真行,将初心体现为对党忠诚的“红心”、守土有责的“决心”、自我净化的“真心”和锐意进取的“信心”,牢记使命,担当尽责、永不懈怠,奋力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答卷。

烟草主题教育党课:树立正确政绩观,强化担当责任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按照支部安排,结合工作实际,我就“树立正确政绩观,强化担当责任感”为主题,与大家一起探讨作为一个普通党员应该树立怎样的政绩观。

一、政绩与政绩观的涵义

(一)什么是政绩?

概括地讲,政绩就是行政行为所取得的成绩、成果。通俗地说,它是党员干部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实绩,是指干部在履行相关职责取得的工作成绩和贡献,是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也是组织和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一个综合评价

(二)什么是政绩观?

所谓政绩观是对政绩所持的态度,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政绩、如何创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党员干部中的根本体现。政绩观直接反映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的价值取向,是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对干部如何从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谁建立政绩)

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充分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性,弄清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及如何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企业、职工、烟农、零售户、消费者等服务对象的根本利益,践行好“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企业价值观。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实践党的宗旨的需要。习近平曾经在回答中外记者问时提到:“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宗旨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正是他政绩观的具体展示。而作为一名烟草干部职工,我们的政绩观就是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就是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好职工,在岗位中始终牢记为“两烟”生产经营服好务,立足岗位践行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依法治企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这是党中央在当前形势下做出的重要决策和重大战略部署。烟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既是法律法规的重要实施者,也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建设者,必须在法治国家建设中有作为、树形象、做表率。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国的微观缩影,烟草企业只有诚信守法、遵章守规,不断推进依法治企,才能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能够适时规避法律风险、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促进经营管理模式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进一步开拓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模式、规范管理行为,才能在新时代迎接新挑战。依法治企是治企之道、强企之基、兴企之本、健企之策。

三、普通党员应树立怎样的政绩观?

政绩观是对党员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成绩和贡献的总的看法。责任感是党员干部在应承担责任的认识和态度。责任感决定政绩观,政绩观检验责任感,二者相辅相承,辩证统一。政绩观和责任感反映党员做人做事的根本态度、价值取向、工作作风和担当精神。对于普通党员来说,必须始终端正正确的政绩观、责任感,用全面的观点、辩证的思维、科学的方式干好工作,取得经得起历史和群众检验的政绩。

(一)抓工作是政绩是责任,抓学习更是政绩是责任。做好本职工作是每个党员的使命所需、职责所系和价值所在。抓工作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相应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保证,一时一事能成、一项两项没事、简单事项可行,但要把工作干标准、干出样子并坚持干好,光有经验和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靠学习打基础、蓄潜力、强本领。这就要求党员要坚持学习与工作一起抓、一起做,引导党员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圣人是肯做功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功夫的圣人”,只要功夫做到,培养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党组织和党员就有希望。

(二)完成大项任务是政绩是责任,抓基层打基础更是政绩是责任。完成大项任务能摔打锻炼党员、培养管理人才、鼓舞团队士气,是团队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员干部的最好政绩。但事物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昨天、今天安全高效完成任务,明天就不一定能做到。这取决于基层基础是否牢固,基础不牢就会地动山摇。因此,需要处理好任务与建设的关系,树牢围绕中心抓建设、抓好建设保中心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绝不能以增加历史欠账为代价,一味追求快速发展”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清楚地告诉我们要坚持求真务实干政绩,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办实实在在的事。党员干部要干出政绩,就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从实际出发、从基础出发,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上,放在抓基础、落实上。

(三)干好上级安排的事是政绩是责任,办好群众期盼的事更是政绩是责任。一般来说,上级关注的事都是事关全局和方向的大事,应当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闻令而动、紧张快干、坚决执行。群众期盼的事也许是小事,但小事连着战斗力,体现凝聚力。干好上级关注的事与办好群众期盼的事,实际上就是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对上负责容易做到,对下负责则往往疏于落实。要看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实质上是一致的。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对群众提出的建议要虚心听取,不能简单对待;对反映的情况要及时调查,不能漠然处之;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尽快答复,不能推诿扯皮。实践证明,群众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往往是我们在不经意间疏忽、在遗忘之时造成、在不认真对待时发生的,务必要拉近看、放大查,甚至小题大作,这样才能及时化解,泰然处之。尤其是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公道正派,不存私心杂念,不搞远近亲疏,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端不平时要说服解释好,让他们心平气顺。如果一味盯着上面,看领导脸色行事、干领导喜欢的事,不听群众的呼声,不顾群众的死活,欺上瞒下,肯定出不了真正的政绩,还会出邪事、丑事、怪事。

(四)干出成果是政绩是责任,为干出成果蓄底气更是政绩是责任。政绩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有直接与间接之别,有近期与长远之效。无论创造哪一种政绩,都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对于那些周期短、见效快、看得见的工作,理所当然要尽力而为,以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对于那些周期长、费劲大、见效慢,但对组织长远发展有利的工作,要克服畏难情绪和浮躁心态,潜下心来,扑下身子,以愚公移山、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去攻坚克难,即使任期内见不到成果,也要以“一张蓝图抓到底”的作风、“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境界用心投入,这种政绩更值得称道,创造这种政绩的党员干部更值得尊敬。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普通党员的政绩观就是怀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做甘于奉献的时代基石。高楼大厦需要坚强的根基,做“烟草高质量发展的伟大政绩”,更需要我们普通党员的共同努力,把基础打得深、打得牢,在烟草持续发展的这场接力赛上,更需要无数个这样的普通党员共同奋进!

以学促干担使命,助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民政局主题教育党课讲稿范文

同志们,根据计划安排,今天我围绕“以学促干担使命,助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为大家上一堂专题党课。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党组织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入开展专题式学悟、课题式学研、主题式学践、问题式学改,努力推动主题教育更加具有基础性、实践性与创新性。把“以学促干”贯穿始终,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从伟大思想中寻找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将主题教育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领域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历史性变化,同时也展现了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这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属性定位、宗旨使命、目标方向、着力重点、任务举措、发展动力、条件保障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历史担当,把我们党对民政事业和民政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全新高度,是新时代新征程引领民政事业和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行动遵循和科学指南。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等结合起来,同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确保民政事业和民政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一,坚持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这是新时代民政工作发展的根本保证。民政工作是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坚持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是党的全面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确保民政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从实践上看,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政工作的根本保证。已有的实践充分表明,民政工作涉及群众利益的方方面面,只有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形成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合力。

新征程上,我们要持续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健全党领导民政工作的体制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和体现到民政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要牢牢把握民政工作的正确方向,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把民政工作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衔接起来、统一起来。

第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民政工作对象中既有以全民为对象的工作,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慈善事业、志愿服务、殡葬改革、行政区划、婚姻登记等,又有以一部分人为对象的工作,如城乡低保、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流浪乞讨救助等,但总体上看,民政工作是以群众为服务对象的,这在政府序列里是较少见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事业和民政工作之所以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同,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民政工作很好地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了广大民政对象的基本权益,促进了社会公平,增进了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未来一段时间,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再加上低收入群体、特殊困难群体等,直接民政对象将会增加。

新征程上,我们要持续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从为党赢得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出发,牢牢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密切联系群众,把保障民政对象的基本权益作为首要责任,把群众的关切作为工作的“晴雨表”,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度量衡”,处处用民心这把尺子检验民政工作;细化实化工作措施,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传递给最需要帮助的民政对象,把民政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不断彰显党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三,切实履行好“三基”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民政部门要“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这是对民政最核心、最基本职责的科学总结和精准概括,是新时代民政工作的职责使命。社会救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精神障碍康复、康复辅助器具事业、福利彩票发行管理等,属于基本民生保障;养老服务、婚姻服务、殡葬服务、地名文化等,属于基本社会服务;社会组织管理、慈善事业发展,既是基本民生保障的参与主体,也属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范畴;行政区划工作虽然属于专项行政管理工作,但从大的方面看,它是开展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和重要支撑。把握好这“三基”的概括,有利我们落实“三个聚焦”的要求,有利于我们发挥好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系统之所以“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有力服务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履行“三基”职责非常到位:我们推动基本民生保障迈上新台阶,助力了特殊困难群体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我们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助力了续写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我们推动基层社会服务加快发展,助力了群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

新征程上,我们要持续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创新社区治理方式方法,加快推进桂林中心养老院改扩建工程和失能人员养老及照护中心等2个中央投资项目,健全养老服务“中心带站”运营体系,完成特殊困难老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任务,加快推进城市公益性公墓选址规划和2个农村公益性公墓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民政对象,在推进全区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作出新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政工作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这是对新时代民政干部正确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要求。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只有把民政工作放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局中去思考和定位,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做到既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局添彩,才能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民政独特的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和民政干部树立正确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秉持勤政为民、团结实干、开拓进取、甘于奉献工作作风,弘扬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为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征程上,我们要持续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增强政治意识,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大局意识,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跳出部门框框,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坚决克服部门利益的掣肘,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区委决策部署为前提,善于将民政工作融入党和x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最后,希望在座各位在主题教育中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理论学习的落脚点放在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上,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x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第二批主题教育党课:深刻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同志们: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和主要考量,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谋划好、组织好、开展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达到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读懂新时代伟大变革,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必须深刻认识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新时代我们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一系列新问题摆在我们党面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突显,在部分国际舆论对中国存在误解误读的情况下,到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面临新的发展态势,我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 14 亿多人口的国家,到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为一个拥有 9600 多万名党员的百年大党,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到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二、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聚焦新的时代命题,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十个明确”不是零散观点的集合体,而是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中最重要的关键点,构成一个既各有指向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十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座理论大厦的主体部分,构成了这一重要思想的“四梁八柱”“十四个坚持”是对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高度凝练和科学概括,对我们党不同时期形成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作了整合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这一重要思想的实践要求,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深刻理解“十三个方面成就”,就能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更加全面准确深入的把握。“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这一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要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坚持”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我们党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要求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一方面,这一思想一以贯之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另一方面,这一思想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许多重大原理性创新。这一思想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这一思想统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在统一,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的大发展作出了开创性、全面性、历史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这一思想深刻反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特别是近代以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凝结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一思想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有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指引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二批主题教育党课:笃行思辨,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

同志们,根据第二批主题教育计划,今天我围绕“笃信思辨,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为题给大家上一堂专题党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弘扬和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共产党人价值观是每一个党员精神大厦的基础和框架,与伟大建党精神高度融通,它不仅应是党员的精神磁石,使得党员的精神世界和价值理念因此而矗立,因此而丰满,使得党员的行为和人格品质因此而构架,因此而立体,共产党人价值观更是我们所需谨奉的“规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不断前进及实现党的二十大描绘的未来美好蓝图这个“方圆”的依托。孟子云:“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是正圆之器,“矩”是正方之器,意即遵守规矩是一件事情取得成功的保证,而“方圆”,就是依据规矩治理出来的美好结果和局面,正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面临新形势、担当新任务,我们在笃信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基础上,要善于将其融会贯通于实践,在实践中思辨,在思辨中求索推进之路,也即如何在共产党人价值观这个“规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不断前进及实现未来美好蓝图这个“方圆”间修筑一条因地制宜的坚实路径,这便成了我们亟须完成的一项探索。立足于基层实际,以期为共产党人价值观在基层得到更好的普及与弘扬、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有所裨益。

一、笃信思辨,夯实忠诚根基

信仰和信念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忠诚是无数共产党人用信仰和理想、生命和鲜血淬炼的核心价值,成为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有人曾问邓小平,“长征那么艰难凶险,你是怎样走过来的?”他坚定地说:“跟着走!”面对长征中的艰难困苦,许多人不知道部队要往哪里去、最终到何处,但坚信“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在各个历史时期,多少共产党人为信仰而牺牲,为使命而奉献,为忠于党和人民而履职尽责、鞠躬尽瘁。那些落马的腐败分子,归根到底就在于摈弃了忠诚这一核心价值,以致腐化变质。忠诚具有纯粹的、具体的、无条件的特性,具有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实际行动的坚定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真正做到头脑始终清醒、立场始终坚定,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二、笃信思辨,常思公道要义

公道即公平、公正,体现在共产党人的价值信念上,就是一心为公、为民造福,践行党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指出“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要求共产党人必须有“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的情怀,要“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体现在具体实践中就是公正办事、公道用人,恪守党性原则。在一个社会里,当人们不相信法律或者不再相信法律能够为自己和社会带来公正时,就会采取投机钻营甚至通过违法手段来寻求机遇、争得利益。有人提出,当今社会缺少的不是物质财富,缺少的是公平正义,人民群众最迫切需求就是公正。践行公正,需要加强专项制度建设以体现约束力。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抓紧抓落实。对重点工作要落实好月评查月通报、每周抽查、自我检讨等制度,在人员管理上,要完善人员分类管理、业绩考评,落实责任追究等制度。以完善化的制度建设约束党员信仰尊崇党纪法规、依法秉公用权。

三、笃行思辨,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在革命岁月,我们党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在建设年代,我们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探索走自己的路。在改革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实”具有非常丰富的思想方向、价值导向、工作取向。体现在价值观和方法论上,就是以实为信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以实事求是为灵魂和精髓;体现在政治伦理准则上,就是求真务实、崇尚实干,恪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理念,从严上要求、在实处着力,注重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体现在行动取向上,就是重实际、求实效、鼓实劲、出实招,注重兢兢业业勤政实干、脚踏实地勇于担当;体现在结果导向上,就是紧紧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笃行思辨,涵养清廉内气

公生明,廉生威。廉洁是党员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应为党员本色。崇清尚洁自古就是贤者的价值守望。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清正、清廉是信念,更是守则。“清”这一核心价值,融合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清”的文化认同、古贤对“清官”的价值守望,融合了共产党人甘于清贫、艰苦奋斗的精神文脉,清正廉洁的思想境界与价值操守,融合了党和国家对党员干部的施政要求。党员不廉洁,势必导致腐败,而腐败又将严重戕害党的威信,其危害严重程度难以想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从严从细管党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从作风建设这个环节突破,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全面强化党内监督,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势头,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使一大批违规违纪问题得到纠正,一大批“老虎”“苍蝇”受到惩处,党内清风正气不断上升,歪风邪气受到极大遏制,党心民心受到极大振奋,从根本上讲都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清正、清廉、清明价值准则的全面校正。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特别注意正确对待困难,正确对待挫折,正确对待他人职务升迁和名利,正确对待他人的物质富有和各种诱惑,做到不去盲目攀比,不放纵自我、不失去自我。尤其在廉洁问题上,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自我免疫力,做到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情,防微杜渐,恪守底线,知足常乐。

新征程上,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斗争精神贯穿于各个历史时期和全部奋斗实践。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把握伟大斗争新的历史特点,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前进道路上,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是我们更要坚定斗争意志,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努力克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积极投身斗争一线,善于在斗争中学会斗争,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尤其是我们身处基层一线,一言一行,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树好党员的形象,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推动全县实现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多合力,奋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主题教育党课: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同志们:

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推动全党全国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下实现更加空前的团结统一,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不断迈进。科学理论是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越学就会越有信心,越学就会越有力量,越学就会越有方向。我们要利用好主题教育机会,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一定能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书写新的辉煌篇章。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科学体系,真正做到学懂弄通,真正实现以学铸魂

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经党中央批准,主题教育确定了8种学习材料,包括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党员、干部要在读原著中一篇一篇学原文、逐段逐句悟原理,在反复研读、仔细琢磨中,真正做到学懂弄通,真正实现以学铸魂,切实把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六个必须坚持”贯穿于科学体系的全部内容之中,是理解和把握科学体系的“总钥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理解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总钥匙”,就是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之中,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发展的“六个必须坚持”。只有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要义。“六个必须坚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所蕴含的智慧和精华,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相融相通,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民为邦本、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视野胸襟,同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相契合,是坚持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哲学典范。“六个必须坚持”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淬炼形成的智慧结晶,浓缩着我们党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思想探索史、理论创新史。新时代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六个必须坚持”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提供的并不是一种现成的模式,而是一种各国可以借鉴的方法,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在掌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把握科学体系,在把握科学体系的层面上掌握主要内容。“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包括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对各领域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这些主要内容,内在贯通、紧密联系,本身就具有整体性、体系性。对这些主要内容,都要放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来认识和把握,避免碎片化、片面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十个明确”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战略步骤、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发展新要求、新时代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十个方面作出了伟大的理论创造和宏大的战略构建,构成这一思想的“四梁八柱”,是这一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精神。“十四个坚持”,是方针和策略,是思想理论的总结,也是围绕主题主线坚持的原则、要求和任务;是对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重大原则方针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十三个方面成就”是具体实践的总结和概括。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并重点概括了其中的原创性的理念和思想。只有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才能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能把得准,分析问题才能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做得实,进而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三)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捷径可走、更不能一蹴而就,只有深入到原著当中,精准学习把握原文,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谨、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既要全面掌握“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主要内容,又要系统掌握其科学体系。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终身必修课,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确保思想、能力和行动都跟得上党中央的号召、跟得上时代的前进步伐、跟得上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熟练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催人奋进,前进的道路既繁花似锦,也荆棘密布,充满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我们党要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这一千秋伟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就必须始终做到理论强党,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一)在深化“两个结合”中丰富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不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亿万人民创造性实践,筑牢党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新的理论优势。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充分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执政理念、家国情怀、生态智慧、为人处世之道等精神基因,厚植党理论创新的文化根基。要拓宽理论视野,学习借鉴人类社会优秀文明成果,创新和发展新的理论。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要采取互学互鉴态度,坚持从本民族出发,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二)在解答“时代问题”中强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时代性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中,在有效解决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在科学应对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新时代十年,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展现了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聚焦时代新课题。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深入研究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事关长远、事关全局、事关根本的重大战略课题,尤其是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

(三)在坚定“人民至上”中坚守党的理论创新的动力性源泉。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取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始终聚焦人民的实践创造。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

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凝心铸魂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以伟大实践展现思想伟力

新思想引领时代变革,新思想领航新的征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关键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我们要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一)在深刻把握重大意义中增强学习贯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创立,随新时代伟大变革而发展,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重大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这一重要思想立足时代之基,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这一重要思想植根中华文化沃土,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融通起来,具有强大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要学会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从全局看联系,从长远看发展,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包含着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也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的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意义,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强化党性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重视党性锤炼,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团结统一、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密码。党员干部的党性不可能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增强,也不可能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增强,而要在严格的党性锤炼中不断充实提高,需要一辈子学习进步,一辈子改造提升。只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锤炼党性,才能把对党忠诚刻在心间,在关键时刻冲在前、干在前,让党信得过、能放心。只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坚强党性,方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保持迎难而上、担当有为的精气神,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取得新胜利。

(三)推动新时代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我们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要突出学思践悟,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人民立场、历史担当,真正学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个认同”,学出对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三个自觉”,不断增强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突出学懂弄通,用心精读研学,聚焦重点常学,联系实际深学,把自己、工作和职责摆进去,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要突出学用结合,狠抓工作落实,坚决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用心用情用力惠民生解民忧,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

同志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时代,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从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向世界再次昭告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立场,为新时代的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必须认真学习、全面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深刻内涵,领悟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将这一理论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新的突破。

信访系统第二批主题教育党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力做好基层信访工作

按照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守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访制度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制度形式。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新时代新征程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信访工作全过程;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奋力谱写信访工作新篇章。

一、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决扛起信访工作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信访工作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更好地履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

一是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之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信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也是信访工作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信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自觉把信访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推进,坚守人民情怀,坚持底线思维,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作用。健全完善党领导下的信访工作体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作为加强党对信访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抓手,要发挥好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的职责作用。

二是铸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人民立场是信访工作的根本立场,人民至上是信访工作的价值追求,群众工作属性是信访工作的根本属性。要把心贴近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事情当家事,全力以赴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及时解决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的合理合法诉求,既解决实际利益问题,也化解好群众思想上的疙瘩、情绪上的对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民心,厚植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三是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应该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始终坚持“人民满意”的价值追求,把人民群众的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作为评价信访工作的重要标尺。建立健全信访事项监督评价机制,坚持信访工作由群众评价,受群众监督,进一步增强信访工作透明度和公正性,切实保障信访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提升信访事项办理业务规范化水平,推动问题更加高效解决。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精益求精办理群众来信,耐心细致接待群众来访,努力保证信访群众每一个诉求都能得到认真负责处理,信访群众从每一件信访事项解决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人民评判的工作业绩。

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信访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群众权利救济的重要补充渠道,承载着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功能,做好信访工作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具体体现。

一是畅通诉求表达通道。群众向党委和政府反映诉求、意见和建议,是对党委和政府的信任,是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并亲力亲为做信访工作。在河北正定工作时,在大街上摆桌子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民情。在福建宁德、福州等地创造了“四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四个万家”(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等工作模式。在浙江工作时,亲自带领省市县三级主要领导到当时矛盾集中、群众意见较大的浦江县接待来访群众,让群众更方便地反映信访诉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直接回复群众来信,这些回信内容丰富、饱含深情、催人奋进,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要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拓展倾听群众呼声的工作载体和平台,保障群众意见有地说、有人听、有人管。坚持把党员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结合起来,打通基层信访“堵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信访事项办理程序,及时高效解决问题,确保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畅通无阻。

二是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党和政府制定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是不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不是得到有效落实,人民群众自身感受最真切。通过信访渠道,社会各群体可以对社会治理各方面提出意见建议,表达对公共政策和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看法,反映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要紧紧盯住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和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普遍性问题,为党委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主动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汇集群众的真知灼见,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宝贵的执政资源。

三是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要求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是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国家信访局按照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了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解决了一大批信访积案,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大局稳定。信访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按照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的要求,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把群众呼声反映好、信访事项处理好、合法权益维护好。盯住群众关注、积压时间较长的“钉子案”“骨头案”,加大攻坚化解力度,努力做到“事心双解”。要健全信访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处理信访问题的衔接机制,做到依法合理分流、主动承接办理,保障群众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结果。

三、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强调“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党中央多次提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完善信访制度的明确要求。信访部门要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继续在信访工作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一是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信访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最具权威性,也最少后遗症。要坚持用法治思维谋划和推动信访工作,健全完善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法治精神、务实管用有效的信访工作法规制度体系。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条例》的落地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学习贯彻条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组织领导、源头预防、畅通渠道、问题解决、多元化解、保障监督等方面,健全配套制度,确保信访工作制度规范系统完备、高效运行。按照条例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处理信访事项,依法按政策解决群众诉求,维护信访秩序,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是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信访工作顺应信息时代潮流,网上信访已成为群众信访重要渠道,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已经有四十五个中央和国家机关接入国家信访信息系统,全国各级信访工作机构已全部接入国家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了全国信访系统信息化全覆盖。近年来,群众通过网上信访形式反映诉求占登记信访总量的七成,一次性化解率明显提升,更多群众选择通过网上信访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投诉请求。要构建完善信访业务信息工作平台,推动信访工作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加强国家信访信息系统的联通应用,完善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信访数据共享平台,强化信访大数据分析利用,加强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地区等方面信访问题综合分析,推动政策性问题批量解决,进一步推动信访工作创新发展。

三是改革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改革是信访工作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信访工作鲜明的时代特征。要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布局,深入研究推进新时代人民信访工作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进一步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成功实践,巩固拓展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领导干部下访、联合接访、重复信访治理、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活动成果,积极构建科学完备的领导体制、工作格局、责任体系和考核机制等。围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工作要求,聚焦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信访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化解矛盾纠纷、防范风险隐患机制等,更好发挥社情民意“晴雨表”、化解矛盾“减压阀”、保障安全“稳定器”作用。

四、不断夯实信访工作基础,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

“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工作,要求各级都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强调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信访部门必须注重深入基层,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倾听民意,提高科学民主决策能力;直面矛盾,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回应群众呼声,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能力,构筑起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思想疏导、消除隐患的“第一道防线”。

一是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风险研判,加强源头治理,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信访部门要积极参与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出决策建议,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因决策不依法、不科学、不民主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各级职能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坚决防止因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侵害群众合法权益。要通过群众信访反映,及时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使各项政策举措更加符合实际、顺应民意,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排查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分析研判,把握各种潜在风险因素,主动进行防范化解。这就要求必须加大对信访形势和突出矛盾的分析研判力度,健全完善排查化解、风险评估、应急处置、舆论引导等工作机制。始终把化解信访突出矛盾摆在重要位置,对于共性问题,要深入分析背后的政策原因,加大政策供给、督导落实和具体指导力度;对于个性问题,要在依法按政策解决合理诉求的同时,深入细致地做好教育疏导工作,把政策讲清、把道理讲透。更加注重化解实效,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三是全面提升基层化解能力。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从工作实践看,基层是群众信访的源头,又是解决信访反映问题的关键。源头治理、基层基础是信访工作的重点重心。要充分发挥县级基础性作用,加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在乡镇(街道)建立完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推动更多力量向基层下沉、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努力减少信访上行。不断做精网格治理,充分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拓宽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的制度化渠道,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做到问题不累积、矛盾不升级、风险不扩散。加强作风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用信访工作实际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主题教育党课:以学促干,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2023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思想源泉、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的重大命题。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关键是要以学促干,在实践中体悟真理、笃行真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一、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坚持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的空想,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中国共产党善于根据内外环境和条件变化,与时俱进地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也是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所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着眼解决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良作风。在实践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规律性认识。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只有及时地研究新时代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党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新时代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我们党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入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发展的理论认为,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是认识发展和深化的关键环节。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在实干中更好地领悟真理、笃行真理、发展真理。要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当前,我们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实干笃行为抓手,将学干相融,以学促干、以干践学,才能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对以学促干作了深刻阐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这些要求,为新时代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明确的遵循。

二、以学促干,匡正干的导向

以学促干为谁干,其导向在于人民。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人民服务,紧密联系人民群众,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成事之基、制胜之道,也是中国共产党相比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行动实践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理论总结的结晶,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人民观的发展,深刻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当家作主重要思想的根本保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的理论基础,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在内的全方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时代新内涵,是新时期实干途径和现实要求的统一。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的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只有牢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彰显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出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实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中完美契合。另一方面,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立造福人民的正确政绩观。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个人工作目的、态度、作风的真实反映,也是政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以人民立场为前提的正确政绩观就是把党员干部的实干导向指向人民,在实践中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导广大党员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重要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以实为先,以干为要,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以学促干,增强干的动力

以学促干怎么干,其动力在于担当作为。中国共产党是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所在就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正确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指引下,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的过程就是认识和实践不断反复深化的过程。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前提基础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就是发挥党员干部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积极担当作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固有特征之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使命价值的实践导向,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才能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党员干部是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贯彻者和落实者,关系到党的决策部署能否落地实施生效。担当作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面临时代新课题,对党员干部作出的实践新要求。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增强党员同志实干动力,要从建立健全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考评激励机制与严管和厚爱相结合的容错纠错机制两个方面下功夫。建立干部考评激励机制是通过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制度氛围来激励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完成业绩,是激发党员干部保持干事热情和积极性的方法和手段,能够有效避免党员干部懒政怠政不作为现象。面对新时代新问题倒逼完善干部考评激励机制的严峻形势,要强化干部的激励意识,健全考评机制,坚持约束与激励相统一,责任与义务相协同,加强干部考核管理,真正筛选出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干部;也要综合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打破党员干部的考评和激励壁垒,逐步将干部考评激励机制引导到干部事业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其次,容错纠错机制是对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中没能完成预期目标或出现失误的党员干部,在不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没有违反法律和政策,及时纠错改正的前提下,对其给予一定的宽容和保护。这是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为积极有序引导党员干部锐意进取,根据实际情况,所探索提出的一项弹性制度设计的创新举措。要着眼容错纠错机制的难点问题,在理论认识上形成共识,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要求,培育能够实现容错纠错的组织环境,完善健全规范的容错纠错制度体系。

四、以学促干,形成干的合力

以学促干统筹干,其合力在于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强调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而非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来认识事物、把握现实、改造世界。系统观念也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长期坚持的方法原则,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熟练掌握和运用系统观念哲学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将系统观念运用于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通过统筹“两个大局”,系统部署“两步走”战略安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了治国理政新方法新思路,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系统观念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凸显了系统观念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中的重要地位。

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系统观念思想方法,推进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百多年来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解决历史问题所取得的宝贵历史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应对时代问题,指导改革实践的基本要求。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明确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使发展的各方面相互促进,把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不断引向深入。新征程上,为了贯彻运用系统观念的工作方法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路径,党员干部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在世界历史发展大势中,坚持运用大历史观分析问题;在统筹“两个大局”中,坚持全国上下一盘棋,认识大局,服从大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坚持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协同发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创业维艰,奋斗以成。面对愈加复杂的风险考验和难以预料的惊涛骇浪,立于时代潮头的中国共产党,唯有落实以学促干,学干相融,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下时代的党情、国情、世情相结合,才能及时科学解答好时代新课题;唯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通过以学促干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主题教育党课讲稿范文

同志们:

根据党中央和省委统一安排部署,全区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利用今天党课机会,同大家谈三点学习体会,提一点工作要求。

一、要明确任务,强化思想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主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怎么理解?首先就是要学思想。加强理论武装,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二是强党性。要通过学习锤炼思想品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对党忠诚,真心爱党、坚定护党,不断强化党性修养。第三是重实践。“不干事,半点儿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党员干部要把实字落到位、把实事做到位,在实践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事业扎实干工作、为群众努力解难题,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第四是建新功。就是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破除阻力、革故鼎新,刀刃向内、从严治党等方面开展伟大的自我革命,从而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不断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主题教育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怎么理解?我认为,一是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起势。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进行主题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以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汇聚起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从而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这在我党历史上已充分证明了行之有效。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要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力措施、有效方法,也是确保主题教育见到实效的评判标准,要在主题教育全程乃至今后都得到广泛运用、都取得扎实成效。

明确了以上背景,可以更加深化对主题教育的认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这次主题教育中央提出具体达到五个目标: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中央要求着力解决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存在的六类问题。请同志们将这些重要概念关键点都牢牢铭记于心,通过强化意识、明确任务、把握重点、调查研究、找寻方法,最终解决问题、提升素质。

二、要突出重点,强化思想洗礼

以学铸魂是主题教育的第一个主题,也是理论学习的首要具体任务,是可以最直接切入而又最难立竿见影出效果的阶段。为什么这样说?对机关干部来说,从读书起就在学习,拿起书本读起来就是学习,这还不容易?但事实上,学是学了,勾勾画画不停笔,心得感想说得出,这些大家都能做到。但按照中央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学进去,入脑入心、学懂弄通、科学把握、得心应手,还要用心学、潜心学、真心学,结合实际学、深入实践学、融会贯通学。这才是最难的。做到这些必须要用功、去努力,一点一点学、一步一步做,才能不断有进步、小步变大步,积跬步以至千里。

学习的态度有了,目标明确了,那么学什么?怎么学呢?总书记最近在广东视察的时候,提出了“以学铸魂”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方法,以学铸魂,就是要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握思想之舵。如何按总书记的要求,把握好“以学铸魂”的思想定位呢?

我认为就是要强化对“三化两本一根基”的深刻认识和本质理解。什么是“三化”?就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问题,深化要做到个体思想上要深化、集体学习上要深化、整体认识上也要深化,而不能将理论学习表面化、片面化、边缘化,不能口头重要而行动矮化,只有思想上的深化,才有行动上的尊崇。内化就是要求我们真正学懂学透学进去,把口头表述知道是什么,变成思想认识理解为什么,即变成思想上的信念、意志上的坚定、灵魂上的忠诚、行动上的果敢,这就是理论武装,而思想上一旦有了正确而强大的理论武装,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场景,大家可以从建党之前中国之羸弱与新时代中国之强大的比较、从苏东剧变时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崩溃与当下中国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发展的现状等,感同身受来体会理论武装的巨大作用。转化就是要学以致用,只学不用没有用,不如不学,也不是真学,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而且要用实用准用出成效,这才是真正实现了转化。如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种转化带给中国共产党、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

“两本”就是总书记提到的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怎么理解?正本清源,就是要始终坚持科学正确的指导思想,与世界上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与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与各种污蔑抹黑恶意中伤,与历史虚无主义、公知论调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作坚决斗争,坚持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坚定了这个认识,就能做到正本清源,坚守住这个信念,就是在固本培元,在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团结更多的积极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这是统一战线的工作任务,也是政协组织的重要使命。

“一根基”就是“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中的“之基之钙之舵”,这三者都是关键之关键、根本之根本,一言以蔽之,是根基。因此,我们要铸魂,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上的重中之重,树牢、铸就、做实,真正成为我们思想的引领、意志的根基,前进的航标、奋斗的动力。为此,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用“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忠实捍卫“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总书记还告诉我们,“以学铸魂”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坚定理想信念。首先必须实现理论武装,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而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把理论学懂弄通,才有政治上坚定信仰,所以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就是为了努力做到理论上的清醒。其次,要增强对党的价值追求和前进方向的高度政治认同,明白作为党员必须在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勇毅前行上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再就是理想信念的坚定,表现在把好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没有正确的三观,就不会有坚定的信仰。

(二)筑牢对党忠诚。首先是要自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一个党员,如果对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坚定、不信服、不尊崇,就不能做到对党忠诚,因为对党忠诚是体现在时时处处、人人事事上的,很具体、不抽象。其次是如何强化对党的绝对忠诚呢?就必须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强化对政治“三力”的历练、淬炼、锻炼,思想上不断成熟、意志上百炼成钢,把对党忠诚体现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上。

(三)站稳人民立场。首先是要牢固树立并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切实加深对“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的理解和把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宁可得罪千百人,绝不辜负十四亿”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总书记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是我们坚守宗旨意识的最好榜样。其次,站稳人民立场要求我们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夺取政权到七十多年来党的执政为民,我们党始终在践行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任何的其他利益,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自身的利益,而广大群众也始终用党和人民的“鱼水情深”、用小推车推出的淮海战役等来支持我们党和军队,因为群众知道这是他们自己的党、自己的军队。同样,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一切工作的标准,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在一起,人民和党心连心”的密切联系。第三,就是要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深入细致有效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既是给我们践行宗旨意识打分,也是对开展主题教育成效的评判。

三、要狠抓落实,提高两力两率

狠抓落实,是做好工作的落脚点;解决问题,是做好工作的终极目标。我们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最终还是要通过抓好落实来解决问题,而不能用抓而不实、浮于表面、形式主义、不切实际等思维方式、工作形式来对付。事实上,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上述情况并不少见,如以文件落实工作、把开会当成落实、说了就等于做了、搞调研依赖于报表、做决策不了解基层等,都是机关里“熟视无睹、见怪不怪”的惯常做法。怎样利用主题教育来改变?我想,就是要深刻查找习以为常的认识偏差、反思自以为是的官僚作派、纠正不以为然的工作作风,做到“三思并行”。

(一)思想要重视。体现在:一要重视学习的关键性。即主题教育不仅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要学习其中蕴含的“六个必须坚持”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以及必须坚持和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二要重视调研的有效性。中办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关于调查研究,总书记多次指出:“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到症结,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拍脑袋决策,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刨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发挥各自特点优势,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前瞻性建议。”回顾过往我们的调研,与总书记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要按照总书记教给的方法,认真开展有实效的调查研究。三要重视检视的准确性。按照主题教育要达到的五个目标要求,全面检视自己不足之处:如在“凝心铸魂筑牢根本”方面,检视自己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做到“三个务必”的情况;在“锤炼品格强化忠诚”方面,检视自己锤炼政治品格,以党的旗帜、意志、使命为己任,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的情况;在“实干担当促进发展”方面,检视自己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的情况;在“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方面,检视自己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心连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情况;在“廉洁奉公树立新风”方面,全面检视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纠治“四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的情况。

(二)思考要周全。具体而言就是:一要通过学习提升能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培训开班讲话时提出,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要努力提高七种能力,即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要做到能力提高,既要读好有字之书、也要读好无字之书,更要读好结合之书。二要通过调研发现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必然要求。大兴调查研究,把党的这个传家宝和基本功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开展调查研究,要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要真正发现群众中存在的“真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真办法”。三要强化检视查找不足。通过亲身参与主题教育各项内容,在提高认识中推动反思、在深入调研中查找问题、在认真检视中看到不足,重点要在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水平、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六个方面找差距、挖根源、定任务、真整改,努力在做好客观工作同时,认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三)思路要清晰。一要实现学以致用。学理论的作用就在于指导实践,要根据学习所思、所悟、所得,结合联系分管工作的所需、所缺、所急,在盯住现实问题上动脑筋、想办法,在解决好具体问题上下功夫、求实效。二要实现言之有理。调研既是了解情况、也是寻求答案,高手在民间;既为摸清情况做决策、也能讲解政策做宣传,故而要眼睛向下、要带着问题区去、要选准问题、要注意形式方法,得到“第一手资料”。三要实现作风更新。要带头深入调查研究,必须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作秀式、盆景式和蜻蜓点水式调研,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狠抓贯彻落实,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以上就是“以学铸魂”为题,我给同志们汇报三点学习体会,之后请各单位领导也开始在各自支部讲党课,更重要的是谋划好主题教育,规划好调查研究,落实好问题解决。

国有企业主题教育党课:践行自我革命精神,从严抓好干部监督

同志们:

按照公司党组关于主题教育工作安排,今天我以“践行勇于自我革命精神,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监督管理”为题为大家讲授党课,本次党课通过与大家共同学习领会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做好干部监督工作的时代内涵,分析总结我们党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进程中干部队伍建设取得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提出对新时代下如何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思考和举措,从而推动公司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下面结合近期学习工作感悟,与大家分享四点体会:

一、深刻领会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坚持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和优良传统,也是百年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密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一)自我革命开辟出政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新路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仍然风华正茂,核心密码就在于党敢于直面自身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回顾党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推进自我革命,不断去腐生肌,坚持在化解矛盾的斗争中自我净化,在解决难题的斗争中自我完善,在争取工作主动的斗争中自我革新,在防范化解风险的斗争中自我提高;永不自满、从不懈怠,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加强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开辟出政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新路。

(二)自我革命开辟出政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新路

百年来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在自我革命中不断锤炼无私品质,从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不断锤炼“无我”品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人民立场,坚定道路自信,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勇于自我革命;不断锤炼无畏品质,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开辟出一条确保党的先锋队本质不变、以人民为中心本色不变、优良作风本味不变的新路。

(三)自我革命开辟出政党自我监督的新路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是一个没有任何私利的党,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解决好自我监督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探索出一条通过执政党自我革命实现自我监督的新路。这条新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完善自我监督的方式方法,实现对全体党员干部无禁区、无死角、全覆盖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这条新路强调紧盯“关键少数”,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加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实现了政党监督理论的重大突破。

二、深刻把握做好干部监督工作的时代内涵

(一)做好干部监督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重视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成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视培养造就能够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来抓,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出过硬干部队伍,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从严治党”的传统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既是一种历史的传承,也是党建理论发展的逻辑必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干部队伍,成为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当前随着改革深化,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倾向,面对各种环境影响,“免疫力”不强的党员干部是抵挡不住各种诱惑的,做好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是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推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治企能力、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做好干部监督工作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客观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越是目标远大、任务艰巨,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需要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干部队伍建设,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在革命性锻造中戮力锤炼“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队伍,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各项建设事业硕果累累。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就是坚持严格管理、科学管理,把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

(三)做好干部监督工作是新时代下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公司明确了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提出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3321”总体要求,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能力作风、精神状态,对人才队伍的创新创造活力,对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然而在公司组织工作会上董事长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特别是近期巡视反馈问题,要清醒认识组织工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他指出,有的干部存在乱作为,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拍脑袋决策,搞数据造假;有的干部不作为,心态“佛系”、状态“躺平”,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干部不敢为,当老好人,怕得罪人,遇到困难绕道走,不敢动真碰硬等。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个别干部担当作为存在差距,也反映出我们对关键少数和关键领域管理监督仍显薄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持之以恒加强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是我们各党组织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是发挥巡视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中国共产党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

干部监督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将我们党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运用到干部监督工作中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中央相继出台《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意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等重大举措,充分彰显了我们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吏的坚决态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把从严管党治吏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抓住管权治吏的要害、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取得了一系列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总的来说有四点:

一是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党员干部政治过硬、对党忠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进入新时代,我们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来培养选拔干部,把严把紧政治关,推动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防止和治理“七个有之”问题,坚决清除对党阳奉阴违的“两面人”,消除党内存在的严重政治隐患、维护政治安全。

二是必须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确保党员干部以好作风好形象奋进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提高党性觉悟,推动形成正风肃纪、激浊扬清、刷新吏治的大变局。必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

三是必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保持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我们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坚决严惩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分子,“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十年猛药去疴、刮骨疗毒,我们不断纯洁党的肌体,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全党高度团结统一、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

四是必须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从严监督管理干部。我们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健全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部署推动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工作,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制度,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裸官”问题、政商“旋转门”问题等。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广大党员干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四、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干部监督的思考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如何将我们党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运用在具体的干部监督工作中,我想借这次党课机会,结合工作实际,和同志们一同分享关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是要在强化政治监督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政治监督,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因此,要把政治监督作为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的首要职责,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忠诚、政治责任、政治生态的监督,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抓好党性教育。通过常态化开展党史教育、主题教育,锤炼党员领导干部坚强党性,树立强烈责任心、进取心、事业心,把教育成效转化为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清廉自律的不竭动力,使人人监督人,人人受监督。要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各级党组织要通过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个人自学、专题研讨、“三会一课”、思政微课堂等教育载体,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信仰。要抓好警示教育。坚持集中警示教育与常态化警示教育相结合,发挥身边典型案例和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录的反面教材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对党员干部进行提醒警示,让党员干部能够做到心中有畏、心中有戒。

二是要在加强履职监督上下功夫。督促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是新形势下对干部监督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督促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要制度建设入手,细化完善考评体系、建立能上能下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从而解决好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等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乱作为问题。通过制定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合理评定考核等次,推动践行正确政绩观。要解决好不作为问题。通过建立人才梯队能上能下机制,深入甄别“躺平摆烂”、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下大力气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加大治庸治懒力度。要解决好不敢为问题。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科学界定容错情形标准,对符合标准的大胆容错,为能干事、敢担当、敢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以组织担当促进干部担当。要解决好不善为问题。注重把干部放到艰苦复杂环境、关键吃劲岗位历练,提高治企兴企能力。

三是要在选人用人监督上下功夫。要把“全周期”管理理念落实到选人用工作中,持续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工作机制,严格“凡提四必”程序,重点把好“四道关”,做到对干部成长“全程监督”。要把好“选人关”。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对政治上过硬的干部大胆使用,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干部坚决实行“一票否决”,树立选人用人鲜明政治导向。要把好“任前关”。加大任前监督力度,用好集体任前工作谈话、任前廉洁谈话、任前合规谈话,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正确用好手中的权力;要加大任中监督的力度,深入到分管领域、责任部门,开展面对面、背对背的对领导干部任职过程中的政治品德、领导能力、工作业绩、作风以及群众满意度进行全面了解。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查工作。要把好“调入关”。事前对拟调入的领导干部做到档案“凡进必核”、“凡转必审”,对其以往政治品质、工作表现、“三龄两历”等情况进行事前背景调查。要把好“出口关”。坚持“凡离必审”,加强领导干部离任和任期审计,防止出现在离任前“大捞一把”的现象发生。

四是要在深化专项监督上下功夫。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始终是巡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作为巡视监督的重要内容,写入巡视工作条例之中。在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和选拔任用中,一方面,被巡视巡察党组织要高度重视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对发现问题的常态化开展督促检查,在“当下改”上用力、推动发现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重点在于“察其本、独其源”,在“长久立”上用心。另一方面,要用好巡视巡察成果,每一轮巡视巡察结束后,对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反映进行专题梳理和研究。对拟提拔重用的干部,看看巡视巡察中有什么情况反映,必要时听取巡视组、巡察组意见。对有问题的干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需要在工作中把握的,综合研判、全面把握;需要在今后严格把关的,认真做好备案。

五是要在做细日常监督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日常监督上下功夫,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要敢于较真碰硬。在开展干部日常监督过程中要,落实好领导人员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和核查制度,见物见人见细节,拿出滴水穿石的劲头、铁杵磨针的功夫,从点滴小事抓起,从具体问题管起,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使广大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要抓好关键少数。各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意见》,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一把手”的管理监督,突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风险突出等领域和岗位的监督。要管住绝大多数,完善干部从严管理监督体系,完善选拔任用问题核查与责任追究机制,持续推动“带病提拔”等问题整治,坚决防范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

六是要在推进多方联动监督上下功夫。干部监督不是组织部门一家的事,要调动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推动干部监督由“单打独斗”转向“组团作战”转变。要加强部门联动。完善组织与纪检、法律、巡察、审计、信访等专业协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谈心谈话、教育提醒、函询诫勉等作用,综合运用考察考核、巡察、审计、举报查核等成果,全面收集各方反馈和联合“会诊”的信息,了解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捕捉把握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状况,找准风险点和薄弱点,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推动组织监督、执纪监督、司法监督、巡视监督、审计监督、信访监督形成合力。要做实党内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议事规则、“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要用好群众监督。综合运用实地走访、民意调查、个别谈话、民主测评等方法,多方了解核实,精准“画像”,从工作表现中察德辨才,从群众口碑中看德识才。要大兴调研之风。深入基层一线,找准影响和制约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根本性问题,深入分析,提出对策,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切实做到工作推进在基层、效果落实在基层。

同志们,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积极适应形势任务变化,更新思想观念,推进体制改革,实施更加规范严格、科学合理的管理,从严从实抓好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不断开创公司组织工作新局面。

主题教育党课:深刻领会掌握主题教育的创新逻辑奋力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是勇于和善于在实践创新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创新的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创新的实践逻辑,以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为创新的方法逻辑,创立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今天,我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方法逻辑三个层面和大家作一交流分享,全面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逻辑,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角度理解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同时用中国实践经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为今天的中国既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又是处于世界历史结构中的中国,中国具体实际不可能与历史相割裂,也不可能与世界实际相脱离、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包含着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时代化的过程。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侧重于空间逻辑创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侧重于时间逻辑创新,两者之间难免出现一定矛盾,尤其是当时代化不是指中国所处的小时代而是指人类所处的大时代的时候,两者之间的冲突就在所难免。比如,当中国发展整体上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时,作为以本土化和民族化为取向的中国化就要顺应时代化的要求。反之,时代化就应该关照中国化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都已经取得了重大发展,并必将在新时代进程中取得更大成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顺应而且在引领世界历史,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逐渐趋于一致,因此,这一创新范式表征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即不仅通过马克思主义创新改变中国,而且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改变世界。在这一创新的理论逻辑主导下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中国视野,是在回答中国之问和人民之问过程中生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在回答时代之问和世界之问过程中生成的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顺应时代潮流、洞察世界变化、引领世界发展的科学理论。

二、从“两个结合”的高度理解实践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只有做到“两个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的思想升华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基本遵循,折射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实践逻辑,揭示了这一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从“第一个结合”看,核心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课题,其中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实际的问题,也包括用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具体实际的理论创造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包含多重关系的辩证转化过程。这一结合自然就是一个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性与具体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复合性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是基于这个学理对这一结合展开论述的,指出其实质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为此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实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双向互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从“第二个结合”看,核心是回答“什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时代课题。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无法在中国进门、扎根、开花和结果;如果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无法实现现代化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这个结合的核心要义及其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具体表现在:确认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回答“结合什么”):确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主张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回答“何能结合”);确认在“形而上”层面的“融通”和“形而下”层面的“贯通”实现两者的融会贯通(回答“结合机理”):;确认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路径,使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回答“如何结合”;确认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为今用”中彰显其时代意义(回答“为何结合”)。上述五个方面共同揭示出这一结合的具体内容、内在依据、实现机制、具体路径和价值目标。

在第一个结合中,马克思主义在改变中国实际过程中使其基本原理得以丰富和发展,中国具体实际在改变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使其发展规律得以具体体现。在第二个结合中,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中使自身具有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和民族特色,成为民族化、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从“五种思维角度”理解方法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为内容的五种思维,它们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方法逻辑。

战略思维是理论创新的根本思维。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才大有希望。战略思维就是立足大时代观,姜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发展方向姜于从全局和长远思考问题,在关键时刻进行战略决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自觉坚持战略思维,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生命共同体和地球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一路”倡议等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格局。

历史思维是理论创新的基本思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一位智者。历史思维就是善于从历史经验中发现历史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大历史观”,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五百多年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一百多年的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中去考察,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强调树立历史自信和增强历史主动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视野。

辩证思维是理论创新的关键思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面对和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重大关系,只有增强辩证思维才能科学应对。辩证思维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姜于抓住关键和找准重点,在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新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自觉坚持辩证思维,善于从哲学上思考问题,提出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改革方法论、“两个大局”互相交织等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境界。

创新思维是理论创新的核心思维。创新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是当今时代的基本态势。创新思维就是不迷信本本,不迷恋经验,不固守教条,善于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惯于知难而进和开拓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自觉坚持创新思维,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等创新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气象。

底线思维是理论创新的基础思维。当代世界发展进人高风险时代,当代中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代,全球风险深刻影响国内风险。底线思维就是在对各种风险的有效应对中保持应有定力,从最坏的可能性出发以做好最充分的应对准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好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自觉坚持底线思维,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提出要守住科学发展、改革开放、维权维稳、民生保障、脱贫攻坚、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底线的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坚守。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县级领导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坚持学习推广“四下基层”,推动主题教育善作善成

同志们:

今天我来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主题是“坚持学习推广‘四下基层’,推动主题教育善作善成”。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反映福建宁德坚持35年践行“四下基层”促发展见实效的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四下基层”是指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新。“四下基层”的实质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学习推广“四下基层”,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也是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方法。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大力弘扬、推广“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切实推动主题教育善作善成。

一、坚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密切党群关系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坚持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任务,深入基层一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党的重大决策部署,让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把身子沉下基层,把心思留在一线,真心、精心、耐心、细心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给人民群众,解读给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真正拥护党的领导,真正实现“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可以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从‘声边’到‘身边’,生动体现了始终聚力于民的独特优势”。

二、坚持调查研究下基层,了解真实情况

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坚持把调查研究下基层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途径,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调查研究具有统摄性、基础性的作用,是党员干部制定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性条件。“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明确调查研究的时间、地点、方式等,确保调查研究取得实效。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做到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三、坚持信访接待下基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作为党员干部,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始终要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有清醒的答案,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通过心与心沟通、情与情交流,凝聚人心、掌握民意,汇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来为群众造福。

信访接待下基层要求地、县、乡三级全部建立信访接待日和信访接待下基层制度,打造条块结合、分级负责、按职能解决问题和困难的信访接待网络。实际上,信访接待下基层也是一种反馈机制或评价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现实实践中,人民群众通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进行“阅卷”,采用信访等方式提出相关意见建议,进而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开花结果。例如,1988年12月,首次“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在霞浦县举办,习近平同志亲自参加了这次活动,同102名来访群众面对面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倾听人民群众的反馈意见、问题困难,“受理各种问题86件,其中12件当场答复解决,其余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

可见,信访接待下基层有助于使党员干部“变坐诊为出诊,生动体现了始终心系于民的真挚情怀”。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接访制度,明确接访时间、地点、方式等,确保群众能够及时找到领导干部反映问题。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调查核实,依法依规处理,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四、坚持现场办公下基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现场办公是一种高效、务实的工作方式,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现场办公旨在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质量地落地生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讲求实效、多办实事,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党员干部必须“通过现场办公的形式,及时协调解决。地县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三级联动,一起参加接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三堂会审,该由某一部门办的事,当即明确由某一部门办理;对涉及几个部门的问题,在接待日领导的协调和督促下,也能各司其职,及时办理,避免了推诿和扯皮的现象”。因此,现场办公下基层有助于党员干部更为及时、精准地捕捉到问题,并及时将问题解决。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现场办公制度,明确现场办公的时间、地点、内容等,确保现场办公取得实效。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做到立行立改、即知即改。要创新宣传方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党的方针政策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四下基层”启示我们,作为党员干部,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始终要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有清醒的答案,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通过心与心沟通、情与情交流,凝聚人心、掌握民意,汇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来为群众造福。学习推广“四下基层”,是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方法。我们要坚持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认真学习领会“四下基层”的实质和内涵,把“四下基层”与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主题教育善作善成。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学习推广“四下基层”,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1多篇)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1多篇)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范文,共有7923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1多篇)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下载
(1多篇)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