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思想宣传

发布时间:2022-05-10 18:21:15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概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思想宣传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思想宣传

【思想宣传范文】一

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下简称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论坛举行期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在四个“聚焦”上下功夫,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聚焦经济增长这一根本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交织,消除贫困依然是最大的全球性挑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在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上下功夫,使各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不断增进各国人民福祉。

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我们应该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是推动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的有力举措。为此,要筑牢基础设施基石,推进经济走廊建设,促进陆上、海上、空中、网上互联互通,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促进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流通,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坚持创新驱动,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共同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

促进更高水平开放发展。高水平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中国带头扩大市场开放,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习近平主席在此次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未来,中国将在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不断开大市场大门,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坚持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让广大发展中国家能够更好地参与全球分工并从中受益;以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合作为重点,解决好金融支撑、投资环境、风险管控、民心相通等关键问题;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实施更多民生合作项目;深化农业、卫生、减灾、水资源等领域合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聚焦全球发展失衡这一关键课题

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不平衡。习近平主席指出,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化的治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在解决经济全球化结构性不平衡上下功夫,努力缩小发展差距。

利用多种合作方式发挥各方潜能。当今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沉渣泛起,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给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在此次高峰论坛上,各方领导人共同表明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明确态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解决发展中成员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方面的困难;加强双边和第三方市场合作,不断扩大利益汇合点;加强国际发展合作,为发展中国家营造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公正合理发展。共建“一带一路”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新路径。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共同致力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坚持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和非歧视的全球市场,遵守各国法律法规、国际义务和可适用的国际规则标准,建设包容多元、普遍受益的全球价值链,为各国投资者营造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努力建设风清气正、环境友好的新时代丝绸之路。

打造廉洁丝绸之路。腐败破坏社会公平和正义,阻碍经济合作和发展。加强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国际合作,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要坚持一切合作都在阳光下运作,共同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腐败,构建稳定、公平、透明的规则和治理框架;加强对“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监督管理,提高企业的自律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抵制商业贿赂行为;开展务实合作,在项目合作中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打造更多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

聚焦绿色发展这一核心理念

绿色发展是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习近平主席指出,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在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上下功夫,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把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让绿色理念深植人心。当前,全球和区域生态环境挑战日益严峻,可持续的生态环境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共同需求,防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各国的共同责任。要加强机制合作,严格遵守《“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统筹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宣传环保理念,与各国分享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经验;开展民间合作,举办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公益活动,形成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良好氛围。

让绿色贸易投资金融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必须注重生态环保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要推动绿色贸易发展,将环保要求融入自由贸易协定,扩大绿色产品和服务进出口,加快研究制定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开展绿色投资合作,加强对外投资的环境管理,推进绿色生产、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融入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全过程;强化绿色金融支撑,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环保合作项目落地。

让绿色基础设施构筑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压力,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势在必行。要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标准规范,推广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等行业节能环保标准和实践;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绿色化、低碳化建设和运营水平;促进绿色技术银行建设,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加强绿色、先进、适用技术在“一带一路”参与国转移转化,促进先进生态环保技术的联合研发和推广应用。

聚焦对话协商这一合作方式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在凝心聚力、形成更广泛共识上下功夫,坚持对话协商、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形成更多可视性成果,进一步增强共建“一带一路”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在加强政策协调中创造正面外溢效应。共建“一带一路”是所有参与方共同的事业。实现各国市场、规制、标准等方面软联通,有利于将各方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要深化发展政策和规划对接,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有效对接,与区域和国际发展议程相互融合,逐步建设多层次合作架构;达成更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促进形成增长友好型的税收政策,建立有约束的国际协议履约执行机制;强调规则标准对接互认,积极对接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推动企业在项目建设、运营、采购、招投标等环节按照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进行,遵守联合国全球契约。

打造各国沟通交流平台。目前,很多国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希望分享“一带一路”倡议给世界带来的机遇。让各方了解、支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加强交流互鉴,增进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要加强平台建设,充分利用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现有论坛、展会形式,提供各方深度交流、沟通思想、分享成果的舞台,推动形成以高峰论坛为引领、各领域多双边合作为支撑的架构;创新交流形式,通过数字媒体平台,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拓宽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讲好“一带一路”合作故事。当前,国际上个别人对共建“一带一路”能否做到透明、公开、廉洁,共建“一带一路”会不会导致参与国陷入“债务陷阱”等问题存在疑问。要加强宣传引导,用事实消除个别人的疑虑。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宣传共建“一带一路”对参与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为共建“一带一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参与国民间交流,在涉及民生福祉的减贫、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加强交流,提供公共产品,讲好合作故事。

【思想宣传范文】二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3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篇后来被称为“5·17”重要讲话的纲领性讲话给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莫大鼓舞,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心,不少人为此感慨:“哲学社会科学的又一个春天来了!”

“5·17”重要讲话深入剖析了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意义,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举旗定向、布局谋篇。作为新形势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文献,凝聚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识,开启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征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伟大的实践造就伟大的理论,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的系统回答,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思想有了根基,行动就有了方向。3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系统、深入阐释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入观察探索研究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在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构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极为关心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极为关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从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谆谆教诲、殷殷嘱托,已经成为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新时代面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3年来,一部部权威理论读物脱颖而出,靠的不是抽象的就理论谈理论,不是板着面孔的说教,而是真正扎根大地,扎根人民。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在话语体系转化上下足的功夫,寓丰于约,寓情于理,让理论著作走进人们的心灵。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3年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落地生根,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壮大,国家高端智库步入高水平发展轨道……这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努力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在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的进程中,基础学科更健全,重点学科优势更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蓬勃发展,“冷门”“绝学”传承有序,学术原创能力和水平与日俱增。

文以载道,士以弘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个人的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3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走出学术的象牙塔,到田间地头,到社区街道,到厂矿哨所,通过基层一线的实地调研,磨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国内外的讲坛上,在线上线下的互动中,处处活跃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身影。他们直面问题,释疑解惑,把学问写进人们的心坎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所在、优势所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新时代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将人民立场、使命意识、创新精神贯穿探索始终。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继续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融通各种资源,汲取各种智慧,加快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推动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中国的实际,应该也必须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从改革发展实践中找问题、求答案,立足于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才是“创新”这一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永恒主题的正确打开方式。也唯有如此,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把研究写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把创新成果应用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新时代大有作为。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完成好这项极其繁重的任务,有赖于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擦亮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底色;创造条件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夯实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基石;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校准学术评价“指挥棒”,清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风环境。

在为国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任务艰巨,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使命光荣。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只争朝夕,久久为功,勇攀高峰,续写新时代新篇章。

【思想宣传范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其建设成效,关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术上和学科上的指导地位,关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在新时代,我们应找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现实着力点,不断推动其发展繁荣。

做好经典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贯通性研究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要真正发挥学科引领的作用,首先要练好内功,对马克思主义从经典到当代的发展进行一以贯之的整体性阐明。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以其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思想视野以及直接诉诸社会实践的理论品格,对整个人类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在与各个革命民族的具体历史实践相结合以及与各种同时代社会政治思潮相激荡的过程中,产生了众多以马克思主义命名的思想流派。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和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前者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最为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后者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精髓的凝练表达。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最彻底的反思传统和批判精神的思想体系。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要勇于批判性地面对自身学术传统,立足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实际,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做贯通性的思想史和学术史研究。这要求我们首先要特别注重在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足功夫,在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性继承的同时,更突出地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在关注现实问题并与其他学科积极对话的基础上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落到研究我国发展、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能是经典作家作品和党的纲领文献的简单重复,在挖掘和厘清马克思主义自身学术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对当代中国与人类社会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剖以及对古今中外重大历史经验的提炼研究,并以这些重大问题研究为中介,与其他学科的学术发展进行竞争性和批判性对话。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客观存在的一个较大不足是,许多学者不愿或不能深入到社会实际中去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因而不能够很好地在积极占有其他学科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好地切近时代的核心与脉搏。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在思想史和学术史的意义上讲清楚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还应当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原则指引,在深入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深化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解,另一方面提升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门类展开批判性对话的能力。

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整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工作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既有植根于学术分工的学科属性,又具有超越于特定学术域界之上的总体性和批判性特征。因此,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既要通过在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的深入开掘,培养、继承和发扬经典马克思主义彻底批判精神的实际能力,还必须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积累和学科建设工作。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生长的实际进程来看,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经典、理论与历史为主要研究和传播对象的学科学术体系,以及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是框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边界与学术研究领域的两个核心支点。要建设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首先必须不断完善自身学科规范,提高自身学科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由此,不仅要加强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7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而且要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其他邻近学科学习,在积极占有这些学科长期积累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更好发挥自身整体性研究的优势。

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还必须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这个主阵地。在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与文化安全的基础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历史经验的总结提炼问题等方面,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先锋队的作用,做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描述当代社会现实的思想与学术表率,在与国内外学术思潮、社会思潮和政治思潮的交流交锋中,增强自身研究的思想性、理论性与学术性,增强舆论导向上的解释力、传播力和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决策咨询能力。

【思想宣传范文】四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历经艰难险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靠的是科学理论引领。以理论武装凝心聚魂,离不开对科学理论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学习,离不开对学习方法论博采众长、精研细思的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在学习理论上,干部要舍得花精力,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注重加强学习,特别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对全党同志提出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反复强调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用四个学,为大家指明了学习理论的门径,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了方向。

全面系统学 把握意义、体系和精髓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贯彻落实这项任务,必须坚持全面系统学,原原本本地仔细研读,深刻认识和领会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

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信,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请他指点。恩格斯建议她“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以及马克思著作,同时要不断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

百余年倏忽而逝,恩格斯重视读原著的学习方法却依然启发今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独特的思想魅力,“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需要在细嚼慢咽中涵泳品味真理的滋味。要认真学、扎实学,潜心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等著作,逐字逐句读、入脑入心学、由浅入深悟,从最权威最准确的原著中深刻领会其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要经常学、反复学,经常学是“文火慢炖”的功夫,时常温习、随事印证,以去除思想的杂质、提炼经典的“厚味”;反复学则是对定力与耐性的考验,要在学思践悟、循环往复中用心感受重要思想中蕴含的“甜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不能只满足于看过、学过,还得努力“上跃一层”,提高政治站位,突出整体性要求,获得全局性认识。在全面系统、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将学习这一重要思想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同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结合起来。

及时跟进学 让学习成为自觉和习惯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学贵有恒,“温故而知新”。理论武装是个动态过程,党员干部必须及时跟进学、前后对照学、循环往复学,既要随时关注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进展,始终站在理论前沿、思想潮头,同时也要“旧书不厌百回读”,善于勤于把最新的讲话和过去的讲话对照联系起来学,真正做到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如此,在“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过程中,把握变化调整的脉络,洞察理论创新的深意。

及时跟进学,离不开党内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这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深落细落实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环节。对于纪检监察机关来说,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在学深悟透上持续发力,坚守我们党的初心使命、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使命、党员个人的初心使命;要在务实戒虚上持续发力,依托“三会一课”等制度,创新教育方式和载体平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知行合一;要在整改提高上持续发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健全长效机制,真正把教育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党性心性、忠诚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和实际行动。

深入思考学 努力做到学深悟透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既是一个怎么学、如何学好的方法论问题,也是一个真学笃信、内化于心的认识论问题。

以往很长一段时间,一些党组织对党的思想建设不够重视,重业务工作、轻理论学习的倾向一度盛行,有的党员干部对于党的理论发展“不感冒”,把新观点新提法当作空口号、时髦话,叶公好龙、不求甚解;有的犯了思想“懒病”,对学习方式方法不在意,浅尝辄止、生搬硬套。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拿出“学到底”的精气神,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学习、领悟、实践,努力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努力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大思深,是鲜活的、动态的思想,仅仅记住几个“关键词”,知道“大概齐”“差不离”远远不够,要在深入深刻上下功夫,坚持在认真学习领会基本内容的同时,准确理解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真正在深层次上提高思想理论水平。

联系实际学 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1934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说明时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座思想宝库,实际上提供了一整套对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当前与未来等重大命题进行审视的宽广视角和科学方法。学习这一重要思想,必须联系实际学,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事求是,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学习思考,从中寻找答案和办法。只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才能“洪钟小大随叩鸣”,不会“入宝山而空手回”。

对纪检监察机关来说,必须时刻牢记肩头上的责任,坚持边实践边学习,结合职能职责、结合正在做的事情反复学习,通过学习认清当前形势任务,把握党的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强化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使命担当,不断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水平,努力实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思想宣传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思想宣传范文,共有1077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思想宣传下载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思想宣传.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