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巨流河读后感【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13 13:55:20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摘要】巨流河读后感【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巨流河读后感【精品多篇】

巨流河读后感600字 篇一

经朋友强烈的推荐,也为自己不久将来的台湾之行作准备,我网购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一书,大概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本有兴趣再读,但禁不住源源不断的好书的诱惑(最近在看《南渡北归》三大本)。既是积习使然,更担心初读和粗读之后形成的印象如烟逝去,所以还是在再读之前留下一点文字,算是给自己和给阅读一点交代吧。

此前不知道齐先生为何人,此后也难知道更多,因为她还不算大名人。但这样的身份似乎更容易切近我等。《巨流河》如她的自传,所以读来真实亲近,还有几分别致。

她1924年出生,今天近90岁高龄。其间身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台岛建设。虽然一生主要事业即读书、教书和编书,似乎并不耀眼,但能见证近百年的变迁,人生自然带几分传奇。但她对这样的传奇,无丝毫的夸张、炫耀和突出,她尽量把自己放 “平”,只是以一个亲历其间的女人、学人和教徒,来观察、感受和叙述。这一段历史,有中日之战,有国共之争;有东北的流亡,有大陆的远离;有党内的倾轧,有学理的争持。她以一个敏感女子的心性,以一位虔诚教徒的心境,以一介普通平民的心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这段最近的历史,于我们更真实,更生动,更细腻,稀释了以往它给我们的抽象感、宏大感和倾向感,让我们对战争之痛、乡愁之伤和建业之难有更为深切的体悟。

作者一生,投入地读书,而获丰满的享受;执着地教书,而富有成就感;勇担使命去编书,对台岛文学和教育卓有建设、革新和推广的意义。其间,和张伯苓、朱光潜、吴宓和钱穆等大家亦师亦友的醇厚经历,也让人欣羡不已。同样重要的是,她竟把这一切写成了眼前这本30余万字的《巨流河》,让我直叹斯人不虚此生,不负此生。

读《巨流河》 有感 篇二

【文 北卡 罗利 尘缘】

前不久,读了齐邦媛的长篇自传小说《巨流河》。仍记得读完书的那个夜晚,窗外是一片皎洁的月光,一片宁静,安详。妻已熟睡。客厅里的电视是处于静声状态的CNN新闻,不时闪过大批叙利亚难民逃离战火纷飞的故乡,九死一生向欧洲流亡的悲伤镜头。面对窗外那照着我们,也照着他们的同一轮月光,想着同样的月光也曾照在我们父辈的父辈身上,我的思绪在过去与现在徘徊,陷在"巨流河"与"哑口海"之间久久不能出来。

"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她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是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落到"哑口海"的故事。二十世纪是埋葬巨大悲伤的世纪。二战之后,欧洲犹太人写了无数他们悲伤的故事。日本人因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惹来了两枚原子弹,也写个不休。中国人自二十世纪初开始即苦难交缠。十四年抗战,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殉国者的鲜血,流亡者的热泪,渐渐将会被湮没与遗忘了。我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心灵上刻满弹痕。六十年来何曾为自己生身的故乡和为他奋战的人写过一篇血泪记录。

于是,八十一岁的台大外文系教授-齐邦媛在二零零五年拿起笔,用四年时间从改写到重写,将那无数心中的刻痕,变成了这本二十五万字的传记。书中记述了她父母的一生,回顾了她自己波折重重的大半生。从东北到关内,从北平,南京到西南,从大陆流亡到台湾。她个人的成长和家国的丧乱如影相随。十四年抗战,作者笔下有国都化为鬼域的悲痛,更有宁死不投降的中国军人,民众的慷慨激昂。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时代,积弱的民族,但那也是一个最有骨气的中国。而她后半部书,六十多年的台湾经历也见证了一代'大陆人'如何从漂流到最后落地生根的历程。

作者于一九二四年出生在东北铁岭。六岁时入关内,去北平。七岁时,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占领东北。小小年纪的齐邦媛失去了故乡,开始了一生的流亡。

" 我生长到二十岁之前从辽河到长江,溯岷江到大渡河。抗战八年,我的故乡仍在歌声里。从东,西,南,北各省战区来的人,奔往战时首都重庆。颠沛流离在泥泞道上,炮火炸弹之下。都在唱'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故乡是什么样的呢?'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唱的时候每个人心中想的都是自己家乡的永定河,黄河,汉水,淮河,赣江,湘江,桂江,宜江,说不尽的美好江河。江水每夜呜咽地流过,都好像留在我的心上。"

作者的父母,出生在中国东北辽河领域相距二十里的乡村。那本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豪迈牧者的原乡。清末民初,丰饶的土地成为俄国,日本列强觊觎的地方。书中照片上的父亲-齐世英,二十年代初,带着国外的民主革新思想,刚从德,日留学回来。那个目光熠熠的热血青年,满怀激情,为建设积弱的中国成为现代化的国家有满腔的热血与知见。因不满军阀混战,参与郭松龄反张作霖兵变,失败,流亡关内,加入国民党。从一九三一年日本入侵东北始即开始参与领导国民政府东北抗日地下武装,并兴办教育,创办东北中山中学,招收流落关内的东北流亡学生两千多人。撤退到重庆后,又创办'时与潮'杂志,说明将外面世界的信息传到抗战孤岛重庆。为中国不亡,东北光复呕心沥血。千辛万苦,抗战胜利,国共内战又起。兄弟相争,仍然杀得你死我活,惨烈无比。乡关何在?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底,我父亲由重庆乘最后一班飞机来到台湾的情景令我惊骇莫名。一直相信 '有中国,就有我' 的他,挫败,憔悴。住在我们那用甘蔗板隔间的铁路宿舍一言不发。不久即因肺炎送往医院。在家人,师生眼中他一直是稳若泰山的岩石,而如今巨岩崩塌,堕落,漂流。我五十一岁的父亲从'巨流河'被冲到'哑口海'"。

齐世英从此再未有机会踏上东北-他如此深爱并为之奋斗的故乡。而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个从年轻起就为国家奋斗的人,国民党东北第一个党员,在六十年代,不屈从领袖意志,被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国民党开除党籍。其命运结局印证了作者对父亲的一直印象"一生都是位温和的君子"。真正的君子无不有一身傲骨。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作者的母亲,那个曾在东北牧草中哭泣,在日本人炮火下,大逃难的武汉痛失幼女,那个曾给成百上千东北流亡学生一个家的母亲,是那个时代所有坚忍,淳朴,善良的母亲的代表。"我出身在多难的年代,终身在漂流中度过,没有可归的田园,只有歌声中的故乡。幼年听母亲幽怨的唱'苏武牧羊'。二十年后,到了万里外,没有雪地冰天的亚热带台湾,在距北回归线只有百里的台中,妈妈在我儿子摇篮旁唱'苏武牧羊北海边'。我说:妈,你可不可以唱点别的?她有时就唱'孟姜女'。她说自十九岁嫁到齐家,一个月后丈夫出去读书,只曾在暑假中回家几次。后来丈夫回国后参加革命,放逐流亡,不能还乡。她守着幼小儿女,和苏武当年盼望小羊长大再生小羊一样,支撑几乎无望的等待。直到三十岁,她才出了山海关。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终得一家团聚。从此随夫越走越远,远离家乡。除了'苏武牧羊',她从从没有唱过一首真正的摇篮曲"。

而另一个重要人物,张大飞,则贯穿了作者从十二岁到二十岁期间最珍贵的少女青春回忆。同为东北流亡子弟,张大飞父亲因协助抗日被害,家破人亡。孤身一人流落关内。后入齐世英为东北流亡学生创办的国立中山中学。齐家的客厅成为无数流亡学生在漫长黑夜里唯一能感受家的温馨的地方。张大飞也一直视齐家所有人为自己的亲人。

七七事变,日本进攻北平。十八岁的张大飞与许多学生一道投笔从戎,舍命报国。他考入国民党空军官校,后加入陈纳德'飞虎队',在天上与日本人拚刺刀。自此,来自云端的信不断飞到齐家,飞到邦媛妹妹手中。

"我们那样诚挚,纯洁的分享成长经验,如同两条永不能交合的并行线。他的成长是在云端,在机关枪和高射炮火网中做生死搏斗。而我却只能在地面上逃警报,为灾祸哭泣,或者唱'中国不会亡'的合唱。我们两人也许只有一点相同,就是要用一切力量赶走日本人"。

八年,一百多封通信。他对邦媛妹妹的的细心呵护,他的英姿飒飒,他虔诚的宗教信仰,一次次平静的去面对死亡的诀别,那是一种怎样的充满悲壮色彩的青春浪漫。这一切都深深烙进了少女的心里。而齐邦媛在后来重申,她所想讲的与张大飞的因缘,不是只想讲一段简单的男,女情爱。她想讲的是一种包含了友情,亲情,爱情的一种两个灵魂之间的信托。她想讲的是一段悲壮的英雄的故事,是一段战争带来的伤痛,是控诉战争对所有美好的毁灭。隔了半个世纪回望,她仍无比痛惜,一个立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男子,以血肉之身殉国。往日那个曾拥她入怀的英俊青年,只化为了黑色大理石碑上的一个名字。而在那段岁月,张大飞只是无数被战争残害的人的代表。如作者所言"张大飞的一生短暂如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 却是 "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

作者又是何其幸也,虽生于战乱年代,一生流亡,仍得以接受战时中国最好的教育,得以亲耳呤听中国近代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的`教侮。在抗战的艰困中,有这样一批学术报国的读书人,守住学术标准及学者尊严,使知识得以传承。他们的才学,品格,对文学,文化,艺术及美好的坚持,不仅为这一批学生打下了文化的底子,使这批年轻人体会到知识,教育的重要,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让这些学生体会到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对一个知识分子的必须。齐邦媛后来成为白先??,蒋勋,简帧等文学界人士眼中的 '台湾文学的守护天使' 也得益于当时那批优秀的先生。

这些先生中有邦媛所上中学-南开中学的校长,张伯苓。南开中学由张于1904年创立于天津,抗战时迁往重庆。张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其'中国不亡,有我'的教育救国理念成为作者一生的记忆。

作者大学入武汉大学。武大为华中学术重镇,1928年成为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抗战时迁往四川乐山。作者在英语系师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翻译家朱光潜先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在岷江边,白塔街昏暗的油灯下,朱先生带她们读莎士比亚,读弘尔顿。从雪莱的'云雀之歌'的欢愉到济慈的'夜莺颂'的沉郁中去体会人生,命运,去体会生死与灵魂。文学的殿堂由此打开,并为作者提供了今后一生与暴虐无常的命运及诡异多变的政治相对抗的力量。

作者于一九四七年,因缘巧合,去应聘台大外文系职位。爸爸给买的是来回双程机票,可谁想到,一去就是六十年,教书,育人,编译,在宝岛扎根,变成了台湾人。故乡真正变成了歌声中的故乡。原以为短暂的别离,成为一生的流亡。

通过齐邦媛的笔,我们得以一睹她的天空,并与齐先生一道记住 "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生,初尝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深邃无尽的哑口海,当然还有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频频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

齐邦媛的笔下有那个时代无限的伤悲,可书中最令人感动的却是那枪炮声中云雀的鸣啭,那无边的黑暗里夜莺的啼唱,那苦难人生中永不消失的爱,崇高,正义,善良这些美好的东西。庆幸在今天的中国,从'巨流河'到'哑口海'这样的流亡已成为过去式。可是,看看电视中,仍然战火纷飞的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看看土耳其海滩上躺着的三岁男孩令人心碎的小小身体,看看那成千上万逃离故乡的难民眼中的伤心,不安与惊恐,七十年前,中国人曾经历的那个悲惨时代并未远去。

什么时候,那久远劫来,潜藏于人性中的贪婪,暴戾,偏执,仇恨才能被那同样遥远,无始劫来就深植于人们内心的知足,悲悯,包容,关爱完全取代?当那一天到来时,我们孩子的孩子,凝视这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人类共同的家园,又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叹呢!

巨流河读后感1100字 篇三

《巨流河》是台湾文学家齐邦媛在80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2010年在中国大陆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间增刷10次。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作者同年代的人,还有很多可以称作者为祖母的年轻人。

书中讲述了齐邦媛和她的父辈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是国家民党元老,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回国后投身革命,追随郭松龄兵谏张作霖、战败巨流河后被迫流亡。后来受到蒋介石的重用,在国民政府内从事教育文化工作,曾创办东北中山中学。抗战爆发后,领导东北地下抗日。后来带着700多东北流亡学生从北京、南京辗转到汉口,经云南、贵州到重庆。齐邦媛六岁离开巨流河流经的辽宁铁岭故乡,曾就读于南京鼓楼小学,重庆南开中学,武汉大学,在战乱、躲避日本飞机轰炸中读书。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的她,心灵上刻满了弹痕。同时在流亡中她师从朱光潜、吴宓等名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47年大学毕业,为躲避内战,专心致学,23岁赴台湾大学外文系任助教。她毕生从事教育,在台湾有“永远的齐老师”之称。

读过这本书,难以忘怀的是齐邦媛与东北少年张大飞的荡气回肠的爱情。张大飞的父亲原是沈阳县县长,因掩护同胞被日本人在广场烧死。张大飞放弃学业报考空军,成为一名飞虎队员,“生命中,从此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在整整七年的时间里,张大飞都与少女齐邦媛保持通信,直到二十六岁战死。齐邦媛说,“我十二岁认识他,看到两代东北人以身殉国的悲怆,那不是美丽的初恋,是尊敬、亏欠、患难相知的钟情”。

读过这本书,受到触动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家民党领导下的大批青年的爱国热情。当时重庆南开中学的口号是,“中国不亡,有我”。在齐邦媛的大学时代,很多同学响应国家民党“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号召,主动放弃学业走上战场,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当时国家民党领导下的青年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青年一样,有相同的国恨家仇,有相同的赤胆忠心,只是投奔了不同的党。而在我们过去学过的历史课程中,共产党的这段历史代替了中国当时的历史。更悲惨的是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很多国家民党将士,又死于四年国共内战。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看到这些过去没有记忆的历史,心情是复杂的。希望永远不要有战争,不要有同胞之间的相互残杀。但古往今来,似乎这种内战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很茫然。

有人说,齐邦媛是台湾乡愁文学最后的守夜人。从6岁起她就永远地成为了外省人,辽宁铁岭只是纸上的故乡。齐邦媛非常坦率地讲与大陆作家的交往,“虽然彼此认识一些可以交谈的朋友,但是‘他们’和‘我们’内心都明白,路是不同的了。诚如佛斯特《印度之旅》结尾所说 : 全忘记创伤,‘还不是此时。也不是此地。’(not now,not here。)”这种强烈的历史隔膜如冰难融,与亲切的乡愁形成强烈的反差。

《巨流河》让我深思。什么时候去南京,很想去看看在紫荆山上的航空公墓,为张大飞献上一束花。

巨流河读后感1600字 篇四

数度哽咽,数度流泪,数度澎湃,然后归于平静。读这本书时,许多的画面烙印在心灵之上,给了我从未有过的震撼与感动。

《巨流河》与其说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不如说是一部记录中国二十世纪的大事记。一位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人生,承受着巨大悲伤,心灵上刻满弹痕的八旬老者,深沉如大河般和缓而有力量的述说家国的命运,即使在生离死别至痛时刻,也显示极大的谦抑和低回。也许这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书作者齐邦媛,一九二四年生,辽宁铁岭人,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巨流河就是现在辽宁百姓的母亲河——辽河,她的父亲齐世英,是当时东北革命军的辽字一号,深入参与了抗日战争和内战过程,亲身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精通德日英三国语言,还只是个少年时,便深感那时的'北方乡村,国民知识闭塞,对国家和自己的命运几乎全然无知,在淳朴美德后面常常是冷漠愚昧。长大后,他坚定地认识到,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地教育才能潜移默化的拯救积弱的旧中国。在战火中,为保中国薪火,临危受命拼力保护一千多名师生撤离南京,在防空的警报声中创建了水深火热战线后的一扇窗——《时与潮》杂志。在与父亲走过的几十年岁月,得以建立较高的价值观和对知识的认知与追求的方向。

朱光潜先生,中国近代最知名的美学家,抗战时期在乐山武汉大学任教,教授作者英诗课。在战火中一字一句吟哦着理想中的美好。我在读到第一百一十三页“某日,在先生教到长诗《玛格丽特的悲苦》中‘若有人为我叹息,他们怜悯的是我,不是我的悲苦。’时,取下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时,竟发现眼泪早已霸占了自己的面颊。这何尝不是朱先生忧患家国无处呐喊的内心不经意间的决堤,让人动情,深思。正是在这样大师的引领下,作者得以系统的学习着知识,逐渐健全着人格,培养起高尚的情操。这就是大师的本色,静静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站在学生的生命力?

张大飞,东北子弟。作者笔下一个让人痛彻心扉的英雄。与作者有着至真至纯的超越了爱情的感情,曾在日本人的狂轰滥炸下,在心底一起呐喊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国不忘,有我!”的人。在七七事变时加入了空军,胜利前夕,在河南一场空战中殉国。作为读者,我无法接受一个26岁英姿飒爽,满腔热忱的青年,在丧失父母成为孤儿之后会欣然平静的迎向死亡。抗日战争中,正是有无数个张大飞才会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张大飞的故事悲惨壮烈,他对少年齐邦媛的呵护成为两人最深刻的眷恋,当他宿命式的向死而去,却在生者心里留下了灼伤般的疼痛?

一九四七年,齐邦媛先生去到台湾,成为台湾大学外文教授,教学,著书,翻译,成为将台湾代表性文学英译推介至西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的先行者。她庆幸自己,在战时,依旧按部就班的接受了系统的学习,更是在名师指导下专心文学。一生受用不尽,齐邦媛以亲生经历见证了知识之重要性,教育之重要性。所以,在大学任教期间,自编教材,训练学生敏锐思考,培养阅读能力。讲义几乎是节节课都会从新做。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在我的少年时代,总会有用“发黄的讲义”来形容老师的辛苦,现在看来到像是某种讽刺了。

这是一本厚重的书,翻开它,你便不舍漏去一字一句。于是,任何简单,断章取义的读后感,都会是对历史得不敬重,只有亲自用心阅读,才能感受到作者那一生的情怀。

《巨流河》,一位历史见证者的回忆,随着往事的追忆,我仿佛听到了那个战火死亡阴影下一群流离失所学生在流亡的路上,在月光下,在炮火中,依旧希望不灭的唱着《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巨流河读后感【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巨流河读后感【精品多篇】范文,共有763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巨流河读后感【精品多篇】下载
巨流河读后感【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