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央视感动中国观后感【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19 10:00:0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寄语】央视感动中国观后感【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央视感动中国观后感【精品多篇】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400字 篇一

12月9日,我观看了“天宫课堂”,在60分钟的课程中,神舟十三号的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在中国的空间站中为全国各地的`人讲解关于太空的知识。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授课活动,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领域的技术高超,更标志着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关于太空的前所未有的知识。

在空间站的宇航员们为我们介绍了他们平时生活的地方、太空细胞学研究、太空转身、乒乓球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实验等等,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航天精神” 。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出征前所说,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我们自己的浩瀚星空!我身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更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努力学习,从现在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努力!为祖国未来的发展添光加彩!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700字 篇二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回首我国的航天历程,累累硕果向我们展示着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勇于攻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不朽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需要以航天精神为导向指引,生生不息,努力奋斗。

以“心无旁骛”点亮艰苦奋斗。

青年有信仰,民族有力量,国家才有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站在时代快速更迭的潮头上,无论是困难问题还是风险挑战都会比较多、比较大。这就更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遇难不怕、见险不惧,以心无旁骛的状态,在艰难险阻中练就过硬的本事,做到打必赢,战必胜。

以“笃定前行”推动勇于攻坚。

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事物,获得的过程越是困难重重;越是绚丽的风景,行进的路上越是荆棘密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继承和发扬勇于攻坚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相互碰撞,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把重担扛在肩上,把责任放在心上,用笃定前行的态度,在攻坚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

以“初生牛犊”践行开拓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奋斗源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继承和发扬开拓创新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面对着数字化、信息化、多元化时代的快速到来,传统的工作模式逐渐失去竞争力,各种不匹配、不适应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成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的优势,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面对质疑,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气息开拓进取。

以“蜡炬成灰”照应无私奉献。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是奋斗出来的,每一名青年人,都要像航天人那样艰苦奋斗,勇于攻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切实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用我们的足迹丈量脚下的土地,用我们的胸怀拥抱星辰与大海。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900字 篇三

一个金秋的九月,中国人终于在浩瀚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翟志刚俯首眺望,蔚蓝色的星球上,他看到的是一个饱经60年沧桑巨变、正奋发走向前列的国家—中国。

飞天,早已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的梦想。敦煌壁画上翩翩起飞的“飞天”舞女,还有第一位尝试飞天的勇士万户,都是梦想的体现。然而,中国航天如同新中国一样,走过了曲折的探索之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苏的航天技术迅速发展,而中国依然被挂着“东亚病夫”的招牌,国家想要搞航天,却被外国人耻笑为不可能。前苏联专家多次放言,“你们没有__机器,绝不可能造出这枚导弹。”然而,中国航天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夜以继日地奋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终于让“东风1号”导弹直上云霄。

航天人的不懈努力终于结出硕果,1970年,《东方红》乐曲在茫茫天籁唱响,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三年后,我国首颗返回式卫星也经受住了大气灼烧,划过祖国的天空,成功返回地面。

然而喜悦没有持续太久,就在我国火箭开始试用发射外国卫星之时,我国极力推出的长征三乙火箭遭遇首飞失利,使中国航天一时陷入史无前列的黑暗之中……似乎没有人再相信中国航天了。但中国的航天人没有气馁,没有放弃,他们更加努力,更加刻苦,并很快为祖国赢回了荣誉。

中国航天人就是在这种追寻与探索之中,跟随党和国家的步伐,一次又一次地把中国高度刻在浩瀚太空。长征三乙火箭经历了首飞失利后,在此后的十几次发射中总是百发百胜,成为真正的金牌火箭,托起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梦。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更是以突飞猛进的迅速发展,她也带着中国航天人实现着一个个飞天梦想。从梦想成真到翟志刚的太空漫步,8年多时间,中国航天人完成了其他国家十几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遨游太空,他看到地球上的祖国时发出了这样的感言:“我爱我们美丽的家”;翟志刚乘坐“神舟”七号,上演了中华民族的浪漫舞步,那一句“我已出舱”,令中国人无比骄傲。而此时,“嫦娥”一号正在月球附近向我们招手,我们应该庄严地告诉世界:中国也能飞天,中国也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华民族正在飞天般地崛起。

这就是中国航天在天穹上60年的步伐,它更映衬出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的发展脚步。这条路虽然曲折、漫长,但它会一直延伸,延伸!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400字 篇四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于北京时间6月6日11时9分成功开启天舟四号货物舱舱门,在完成环境检测等准备工作后,于12时19分顺利进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接下来,航天员乘组还将进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货物转运等相关工作。

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是中国空间站阶段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5日17时42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经过6次自主变轨,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7小时。

交会对接完成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航天员陈冬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舱门,6月5日20时50分,陈冬、刘洋、蔡旭哲依次全部进入天和核心舱。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于5月10日发射,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它装载了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员6个月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和样品材料、备品备件及部分载荷等物资。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央视感动中国观后感【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央视感动中国观后感【精品多篇】范文,共有2670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央视感动中国观后感【精品多篇】下载
央视感动中国观后感【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86956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