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演讲稿 > 演说演讲稿 >

载人航天精神演讲稿

发布时间:2023-07-19 10:17:32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古有嫦娥奔月、万户飞天,嫦娥奔月是一个神话传说,但万户飞天是真实存在的事情,讲的是明朝一个叫万户的,为了实现自己的航天梦想,于是他在自己的椅子上绑了足足47支火箭,手拿风筝起飞,但还没飞出去多远就爆炸了,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人们称他为“世界航天第一人”。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环形山。遨游太空,一直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而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飞向太空是什么时候?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遨游太空,中国人终于圆了千年飞天梦。

载人航天事业,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长期关注的一项伟大工程。曾经,航天大国的俱乐部里,没有中国的席位。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面对百废待兴的落后局面,面对来自国际社会武器威胁,中国共产党人果断做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明确提出,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事实证明,我们也正是这么做的。同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创建。到了1968年,我国开始启动首个载人航天计划曙光一号计划。但是,由于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科学技术落后,计划几经波折,最终未能实施。直到1992年9月21日,中央批准正式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科学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2010 年,我们党又适时作出空间站建设的重大决策,提出在 2020年前后建成具有中国特色、能够充分发挥效益的空间站。新时代,我们党更是满怀信心地把“建设航天强国〞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30年来,先后有六艘载人飞船,五艘无人飞船,两艘空间实验室被送上太空,共计11名中国航天员14人次飞出地球。如今,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第三个把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也是一个己经全面迈入“空间站时代〞的国家。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事业。中国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开拓创新,突破前进,归根结底在于航天精神的支撑和引领。对于航天精神的科学内涵,2003年11月7日,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党中央首次将载人航天精神总结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四个特别。2013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和参研派学员代表时强调,我们培养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育铸就的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下面,我将载人航天精神这四个特别的内涵分别阐述。

特别能吃苦

太空和天空一字之差,对人的要求却天壤之别,实现从飞行员向航天员的转变是一个巨大跨越。想要成为一名航天员需要经过魔鬼式的训练。

1998年1月5日,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我国第一个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等待他们的是长达五年的艰苦训练。这其中就有杨利伟。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他要学习58门课,3000多个学时。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在连续两年多的时间里,几乎都没在晚上12点之前睡的。为了解困,他准备了一个特大号的杯子,里面泡满浓茶,熬不住就喝点。

除了理论学习之外,体能的训练也是重点。号称魔鬼训练的超重耐力训练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离心机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旋转,坐在里面要经受八个大气压的压力,相当有八个人压在你身上。整个过程,头晕目眩,呼吸困难,面部肌肉都被拉扯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流,每分每秒都是煎熬。训练的时候,航天员手边都会有一个红色的按钮,一旦坚持不住,按一下这个按钮,训练就会自动停止。但自从1998年航天大队成立以来,24年过去,没有一个航天员主动按下按钮。除此之外,还有血液重新分布训练、模拟失重水槽训练、跳伞、野外求生、冲击、转椅等等8大类140多个训练科目。除了出众的身体素质外,宇航员还要具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必须要具有临危不乱,泰然处之的果敢与超出常人的心境。因此心理测试和训练是宇航员训练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应试者要在不同场景模拟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检查,考察宇航员面对困难的能力和与人协调沟通的本领,同时考察宇航员在恶劣太空环境以及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下的心理稳定性。

多年以后,杨利伟在书中写道,当一件事坚持到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实际上就接近成功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航天员的吃苦,不单指经受物质条件的艰苦,更包括克服身体的辛苦,战胜意志的痛苦,可以说是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韧性和毅力,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

特别能战斗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十几年来有一个心心念念的愿望,就是要去到载人航天飞船主着陆场看看,但是由于工作繁忙,年事已高,一直未能成行。直到2013年神舟十号的时候,他终于圆了这个梦。有人问他,你想看什么?戚发轫说我想看神州一号的落点,大家觉得很奇怪,因为大部分人看的都是神舟五号啊。戚发轫说我对神一最有感情。1992年戚发轫出任载人飞船总设计师,那一年他59岁。摆在他面前呢,是两大难关。第一是人才观,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期,社会上流行一句话,要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很多人下海了,出国了,人才队伍严重断层,除了五六十岁的老专家,就是没经验的年轻人。人们不免质疑,说这样的队伍能搞飞船吗?第二是技术关,中国搞载人飞船比美苏晚近40年,如果按部就班,还搞一艘跟人家几十年前一样的飞船已然不能提升民族自豪感,怎么办?只能从零开始,跨越式发展。一场与困难较量,同时间赛跑的战斗就此打响。整整七年,戚发轫带着大伙儿像上了发条一样,卯足劲加班加点。很多年轻的同志啊,直接把铺盖卷就搬到了办公室,人员三班倒,人停机不停。终于攻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验,预计在1999年11月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但对于这来之不易的第一次,戚发轫心里没底,中央也没底。就只是要求说只要回到中国就行,可千万不要掉到海上去啊,也不要掉到国外去?1999年11月20日6:30,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次日凌晨成功返回,不仅回到了中国,而且离预定地点只有10公里。神舟一号的成功,意味着中国航天用短短七年走完了发达国家用三四十年走过的路,更表明我们的载人航天队伍是靠得住的。整整14年之后,戚发轫终于来到了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飞船着陆场。戚老乐呵呵地让随行人员给自己拍一张照片,说要留作纪念,身边人忍不住问他说,您为什么这么多年费尽周折,就是想看神舟一号的着陆点呢?当时已经80岁高龄的戚发轫只是平静地说:“因为神一是从无到有,风险很大。成功了,很不容易。”轻猫淡写的一句话,代表的是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默默奋战的无数个日日夜夜。谁说没有硝烟就不是战场?中国航天人的战斗不是一腔孤勇,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敢打硬仗的勇气,能打胜仗的底气。是团结一心的硬气,是自力更生的志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中所指出:“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这句话写在了长征5号B火箭的发射台架上。成为新一代航天人的集体信仰。

无惧挑战和挫折,在攀登科技高峰的路上勇往直前,这就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必须拥有的品质。这种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使他们更坚韧,迈出的步伐更沉稳、更踏实。

特别能攻关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有一个可爱的称呼“胖五”,因其体型巨大而得名,直径五米,身长近57米,相当于20层楼高,重量达近900吨。它所采用的新技术比例高达95%,而国际惯例是不超过30%。这么大规模的技术创新,为的是实现运载能力一次性提升2.5倍,把更大更重的飞行器送上太空。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第二次发射,火箭升空过程非常顺利,天气很好,人们甚至能在地面用肉眼看到助推器分离。年轻的工程师啊,都已经开始给老婆发短信说:“老婆我马上就回去了,机票都买好了。”可就在第346秒,突然有一个发动机故障,火箭慢慢失去推动,发射失败了,所有人都傻眼了,这个故障在之前全部的地面实验中从没有遇到过,怎么办?归零。在航天领域归零意味着重新开始,地毯式排查。这一查就查了908天,为找到问题根源,团队重新研制了八台发动机,试车时间13902秒。要知道,长五的氢氧发动机从开始研制的13年里,也不过研制了16台,试车三万多秒,两年半,他们完成了之前13年工作量的一半。航天是万人一杆枪的试验,火箭的发动机相当于人的心脏,要再造心脏,可不是几个人几个团队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场技术攻关的全国大联盟。像清华、北大、北航,北理工,中科院等等,全都加入进来,共同分析,联合攻关,终于在2019年12月17日,沉寂908天后,胖五王者归来。

2020年5月5日,胖五的兄弟火箭长征五号B火箭成功将22吨重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上太空,正式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空间站任务的序幕。振奋人心的成功,靠的是中国航天员一次又一次攻关的卧薪尝胆,一次又一次挑战的众志成城。而在这条路上,从来不只有鲜花和掌声,更有荆棘和泪水,不仅有成功和顺遂,更有失败和挫折。但他们不放弃,从未退缩。其中的秘诀是什么?航天人身上的这种特别能攻关的精神。

特别能奉献

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写的我守卫着一条无名铁路,从春到夏,我陪伴着一趟无名列车,从秋到冬。我骄傲,我自豪,我是那通天大道的守护神。歌词中的这条无名铁路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条军管铁路,位于中国内蒙古境内的巴丹吉林沙漠,全长271公里,始建于1958年,由6300名铁道兵历时500多天,以牺牲120名官兵的代价铺设而成。我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卫星,第一枚火箭,第一艘神舟飞船都是由这条铁路运输的,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通天路。通天路上的点号兵依然在采用人工作业。点号是一个特殊的建制,全长271公里的铁路,每隔十公里设置一个点号,每个点号几人到十几人不等。他们一年365天的任务就是护路,茫茫戈壁滩气温最高时可达49摄氏度,最低零下34摄氏度,风力最高可达14级,能刮上几天几夜。战士们每天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一人一锹一背包坚持作业。有一次酷暑作业,一个小战士站着站着就晕倒了,大伙赶紧把他挪到屋里,用酒精降温。连长问他你想吃啥?小战士迷迷糊糊地说了两个字“雪糕”。副连长背起被子坐上火车就去了几百公里开外的清水镇,批发了几十根冰棍,为了保温,用被子卷着一路抱回来。战士们坐在铁轨边上就开始吃,一边吃一边乐。中国载人航天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千千万万像点号兵一样默默付出的人,就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牺牲和奉献,才一次又一次火箭升空,神舟飞天。

那么问题来了,支撑他们默默奉献的力量究竟是什么?这里我想讲一个小故事,关于神州七号的故事。

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搭乘神舟七号飞船成功飞天。航天员翟志刚在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的第一个足印,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飘展的那一幕已经凝结成中国人永远的记忆。然而,这一历史时刻的背后却是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

按照计划,下午5:41,翟志刚率先出舱,并向地面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地面上顿时响起掌声和欢呼声。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飞船里的语音警报官相信并不断重复一句话,轨道舱火灾。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飞船很可能发生爆炸,意味着航天员很可能回不来了。在这样的时刻,地面飞行控制中心传来了刘伯明和翟志刚之间的对话。

刘伯明:“坚持,反正任务我们继续。”

翟志刚:“明白。”

刘伯明:“着火我们也来不及了,不管了。”

翟志刚:“成!”

面对危险,翟志刚仍选择了毫不犹豫地出舱。他说:“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完成任务,让五星红旗高扬在太空。”这才出现了全世界所看到的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的画面。后经确认,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误报。返回后,3名航天员道出当时的想法:“如果回不来了,就把这舞动国旗的画面,作为我们的永别吧!”

讲到这儿,对于之前的问题,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支撑着航天员在魔鬼训练中苦苦坚持?是什么鼓舞着科研人员长年累月熬战攻关?又是什么让千千万万的航天人默默奉献?是祖国,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爱国主义,这是载人航天精神的核心,也是一切民族精神的核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如今的中国繁荣富强,载人航天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艰苦岁月中诞生的载人航天精神却依旧闪耀着它的光芒。作为万千大众中的一员,虽然我们鲜少有机会面临着中国航天人所需要面临的挑战和考验,但载人航天精神所强调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仍然是我们所需要的,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努力进取、跨越时代、勇往直前。

word该篇DOC格式载人航天精神演讲稿范文,共有522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载人航天精神演讲稿下载
载人航天精神演讲稿.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