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调研报告 >

把握五大重点 统筹城乡发展

发布时间:2019-08-25 19:12:09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根本要求,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朔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着力在解决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问题五大重点问题上取得突破,初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着眼全局和长远,统筹城乡规划

规划是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决定着发展方向和建设品味。在统筹城乡规划方面,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科学制定城乡建设规划。在开展城乡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在先,十分注意解决因规划制定和执行存在缺失而导致的城乡空间布局混乱的问题,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推进城乡建设,做到了积极稳妥、扎实推进,避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根据我市实际,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一座中心城市,5个县区城镇、60个小集镇、1000个中心村的“1561”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在这一大框架下,改进完善县域总体规划,以发展中心镇为重点搞好乡村布局规划。

二是重视农田保护。乡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探索在一定范围内耕地按等级补充的占补平衡的办法,严格坚持土地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注重开源节流并举,积极推进村庄整治、旧城改造等工程,盘活土地存量,加快城市建设,有效地防止了靠经营土地、炒地皮来换取城市建设资金的现象,避免了损害农民利益。

三是促进产业聚集。深化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实践,在规划中体现有利于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有利于打造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约发展水平,积极推动产业向集聚化、高级化方向发展,逐步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全市新建和初具规模的园区已有20多个,如朔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朔城区富甲工业园区、神头工业园区、平鲁井坪工业园区、山阴北周庄煤电工业园区、怀仁云东经济开发区、应县金城工业园区等,园区经济逐步成为我市支柱产业培训基地、传统产业提升基地、高新产业孵化基地、民营企业创业基地、集约化经营示范基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安置基地。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循环工业,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第一,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优化种植业结构,保持玉米、葫麻、甜菜、小杂粮、土豆、蔬菜六大优势作物的强劲发展势头。扎实推进生态畜牧基地建设,巩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排头兵地位,稳定奶牛养殖。通过制定实施奶业发展规划,增强产业素质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奶业持续壮大。大力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二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经营格局,全市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和企业达到217家,其中超亿元龙头企业达到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00多个,农民经纪人发展到5万多人,直接带动20多万农户从事相关生产,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保持了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构筑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骨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推广组织、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农科教一体化的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和推广体系,组建专家服务组,实施科技项目。四是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建立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到村帮助工作,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招聘乡镇公务员和选拔乡镇领导干部的力度。四年来全市公开选聘1518名高校优秀毕业生到村“两委”任职。

第二,以集团化、园区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工业。坚持“一抓煤、二抓电、三抓新兴产业”,提升和壮大并重的原则,依靠大集团、运用高科技,对煤炭企业进行全面整合、改造,使其尽快做强做大,实现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变输煤为输电,加快坑口电厂、矸石电厂、风力发电、热电联供等项目的建设,巩固我市电力大市地位。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现代煤化工、煤机装备制造、新材料、陶瓷、医药保健品等新兴产业,降低煤电工业的相对比重,充分发挥工业化在城乡一体化中的带动作用。

第三,以人文化、特色化为重点大力发展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生态环境污染小、资源浪费少、增加就业多、拉动经济快的明显优势,加快交通运输、批零贸易、宾馆餐饮、文化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升级;大力发展传媒信息、金融保险、物流配送、咨询设计、广告策划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家政服务、托老托幼、生活护理等社区服务业;突出抓好以边塞军事、佛教古建、生态旅游、现代工业等为重点的旅游业。去年以来,全市围绕“未来三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每年提高3个以上百分点”的奋斗目标,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大打服务业发展攻坚战,全市规划实施的服务业项目达194个,计划总投资198.87亿元,其中已开工项目160个,累计投资73.29亿元。全市力争到2010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0%左右。

三、注重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仅今年上半年,全市用于农林水的投入就增加了1575万元,同比增长6.88%。

一是加强生态建设,完善人居生态环境体系。全力实施生态优先工程,扎实推进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抓了以城乡大环境绿化为主要内容的“身边增绿”工程,以荒山造林为主要内容的“山上治本”工程,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富民”工程,围绕每年造林3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的目标,全面完成国家、省造林任务。去年全市造林30.18万亩,建成10个万亩以上连片生态示范园区。目前,全市林木绿化面积371万亩,林木绿化率22.88%,林草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3%,有效地改善了朔州的生态环境,为把朔州建设成为塞外最宜居城市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是构建高速快捷的城乡交通网络。加大城乡道路建设力度,努力构建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784公里,万人拥有公路57.92公里,全省位居第一,87.2%的村庄通上了水泥(油)路,95%的行政村通上了客运班车,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

三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居住环境。针对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的实际,以实施“绿化、净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三化”建设为切入点,开展了“百万农民大行动,集中治理脏乱差”的活动,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大规模整治。300个农村“三化”示范村绿化率达到了35%以上。经过集中清理整治,全市农村环境得到明显净化,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四是提高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水平。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万村千乡市场”便民综合超市等工程与推进村庄整治建设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水平。

五是高标准推进乡村建设。对城郊村,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延伸,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纳入城市发展框架,推进农村转社区、农民转市民;对中心村,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吸引人口集聚;对边远村,按照既定规划加大村庄撤并力度,通过移民搬迁和村庄合并等形式,让农民、产业、资金向条件较好的村和中心镇集中,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全市探索出了城市依托型、工业带动型、旧村改造型、移民搬迁型、村庄合并型、旅游观光型等六种建设模式。平鲁区针对全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的实际,对全区的村镇布局、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进行科学定位、统筹谋划,提出了“一城十镇百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通过提高中心城镇辐射农村、吸纳农民的能力,促进城镇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通过减少农村、减少农民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以非农化解决农业问题。

四、完善城乡平等就业机制,统筹城乡劳动就业。

一是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我们实施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大力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经营用地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搭建新的就业服务平台。

二是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建立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学校提供培训、农民自主选择培训的机制,鼓励企业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全市建立培训基地30多个,每年培训农民6万多人,每年有近20万农民外出务工,占农村总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达到8万多人,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三是鼓励农民家庭子女就读职业学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办好朔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朔州技校,在各县区分别新改扩建一所功能齐全的职业中学或职教中心,对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构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框架体系。

四是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完善农民工进城务工保障制度,推行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逐步将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权益保护和子女上学等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五、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统筹城乡社会建设

农村公共服务是衡量城乡一体化进展的重要标志。我们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积极推进以改善农村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今年上半年,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增支4519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完成3878万元,分别同比增长42.64%和15.79%。

一是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乡镇主要办好寄宿制小学;尽量把初中集中在县区办,县区办好初中、高中;市里主要办好大专以上学校的教育发展思路,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近年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232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共容纳学生11.56万名,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总数的67.5%。在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全面启动了营养餐工程,为6.4万名学生每人每天免费提供一颗鸡蛋或半斤牛奶。努力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解决农民工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补贴,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投资4.24亿元的朔州师范专科学校已开工建设,力争年内投入使用。积极争取太原电力专科学校朔州校区(山西能源学院)早日开工建设。

二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与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我们不断扩大广大群众最为关心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社会保障覆盖面,在全国首家推出农村65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30元的生活补贴制,使12万农村老人享受到了公共财政的阳光。

三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图书室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作。全市共建成文化科技活动室300个,农民健身场所300处,有300个村建设了宽带信息网站,26个村建成了自娱自乐的群众戏班,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此外,我们还持续开展了送电影、演出、图书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了农村人口业余文化生活水平。

四是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达标率达73.6%,逐步改建扩建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室以及各县区县级医院。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6.3%,受益群众达41万多人。

五是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以移民搬迁、产业开发、整村推进、培训转移、机关定点扶贫为重点,增加资金投入,转变帮扶方式,实施开发式扶贫,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使全市低收入人口全部享受国家扶贫政策。

word该篇DOC格式把握五大重点 统筹城乡发展范文,共有503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把握五大重点 统筹城乡发展下载
把握五大重点 统筹城乡发展.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