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调研报告 >

构建“4321”智慧应急指挥体系 提升风险防范预警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发布时间:2021-05-16 11:35:32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19次集中学习时指出:“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动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州应急管理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以及中央、省、州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重要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起“4321”智慧应急指挥体系,全面提升我州风险防范预警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推动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安全保障,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筑牢安全基础。

一、找准症结,认真分析全州应急管理工作重点突出薄弱环节

机构改革后组建的应急管理局,整合了州安监局职责、州政府应急办职责、州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职责、州民政局的救灾职责,以及州国土局的地质灾害防治、州科技局的防震减灾职责、州水务局的水旱灾害防治、州农委的草原防火、州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等相关应急救灾职责,同时承担州安全生产、防汛抗旱、减灾、森林防火等指挥部(委员会)的职责。在成立之初,在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

(一)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手段单一。由于缺乏专业装备技术支撑,全州大量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尾矿库、冶金工贸等高危行业安全监管基本上以“人海战术”模式为主,企业重要风险点管控情况、运行状况长期处于监管视线范围之外。

(二)无法准确掌握自然灾害实时动态预警信息。由于地震、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气象灾害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责任分属各不同行业主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不掌握预警数据信息,无法科学合理作好物资、队伍、装备等方面的应急救援准备,导致灾害救援效率不高。

(三)应急通讯保障能力差。我州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多数矿山等高危行业企业和自然灾害易发高发点处于偏僻的山区,很多地方都属于无信号区域,受灾以后更是极易与外界失去联络,造成因信息不通严重影响应急救援工作开展的情况。

(四)缺乏科学严谨的救援指挥决策支撑。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等具有很强的偶然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由于缺乏科学严谨的应急救援决策支撑,在其发生时无法第一时间拿出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处置方案,导致应急救援工作无从下手。

二、精准施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瓶颈

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先进信息技术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的应用实践,逐步构建起“4321”智慧应急指挥体系,切实破解应急管理工作难题。

(一)打通四组网络,保障应急通讯畅通稳定。围绕应急管理工作通讯保障需求,形成“一专一辅一常一备”的网络体系架构。“一专建成国家、省、州、县四级贯通的应急指挥网,作为应急救援指挥的骨干专网,保障应急救援指挥视频会商调度数据传输高效、安全。“一辅依托应急部、省应急厅规划的卫星专段基站,通过移动卫星通信设备,实现应急指挥网末端与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现场实时互联互通。“一常”:在电子政务外网规划应急管理专断IP地址,作为非战时状态下日常应急管理业务工作和视频会议会商支撑网络。“一备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建立起基于互联网的应急通讯灾备体系,形成在骨干网络和其他网络体系受灾故障情况下应急通讯保障。

(二)创建三维场景,支撑远程应急救援指挥决策。根据远程应急处置调度指挥实际,利用便携式移动指挥设备,搭建现场信息化移动指挥所,与局指挥中心实时互联互通,将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现场无人机、布控球、4G单兵图传等音视频数据集成传输至局指挥中心,在大屏幕上三维全景多角度展现,实现灾害、事故现场与应急指挥中心互相“看得清、听得见、叫得应”。同时,通过应急指挥“一张图”系统,可便捷、准确调度应急救援处置所需的救援队伍、装备物资、技术专家等前往参与救援处置,使应急救援处置决策更加科学高效。

(三)围绕两条主线,强化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根据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体制机制和实际情况,形成两套监测预警体系。一是按照大数据“聚、通、用”的原则,与气象、水务、林业、自然资源、公安、交通、消防、住建等部门建立应急管理信息互通机制,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应急指挥中心与12345系统、森林(草原)防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地震、建筑施工、消防指挥等多个涉及应急管理工作应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通过系统界面融合实现“一键通”服务,只需简单操作,即可获悉群众涉及应急领域民生诉求,实时掌握各灾种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状态,为灾害事故防范应对提供科学决策支撑。二是针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冶金工贸等重点监管高危行业领域,全面推进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将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工艺、事故多发领域监测监控数据和视频监控逐级传输至应急指挥中心,根据行业特征和国家规范设置报警阈值,实时监控企业安全运行状态,实现动态异常即刻感知,结合安全生产“双控”系统应用,全面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及时预防事故发生。截至目前,全州全部18家涉及一、二、三、四级重大危险源和重点监管工艺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以及3座三等以上尾矿库均已完成风险监测预警联网建设,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联网建设工作已启动,首批9家试点企业将在12月底前完成。

(四)建设一个中心,承载全方位应急管理核心业务。根据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依托智慧黔南运营智慧中心,成功改造建设黔南州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为应急救援指挥、安全生产监管、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值班值守、视频会商调度等各项核心业务运行提供基础平台。该中心既是州应急局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也是全州各类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指挥调度的主阵地,该中心可全景展现全州自然灾害点和重点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分布情况,可扁平化指挥救援各种灾害、事故现场,可便捷调度全州救援队伍、救灾物资,可实时监测企业重要风险点运行情况,可随时掌握自然灾害动态变化状况,可进行全年24小时不间断值班值守等。

三、成效明显,风险预警防范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全面大幅提升

2020年以来,在智慧应急指挥体系的助力下,我州安全生产风险预警防范能力、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等应急管理核心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一)对自然灾害进行精准监测预警,科学防范应对自然灾害。通过整合应用全州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掌握全州各类自然灾害的动态风险情况,7次启动防汛Ⅳ应急响应,发布6期高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和15次灾害风险预警提示,在全州400多个办公微信群安装预警机器人及时发布预警信息8万余条,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风险化解和应对工作,极大程度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得到有效遏制。通过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冶金工贸等重点监管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工艺、事故多发领域进行监测,落实盯紧看牢措施,及时对指标超限和违规操作行为进行警示和抄告、处罚,有效防范遏制事故发生。

(三)切实提高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应急管理信息化指挥体系的升级改造,为救援队伍、技术专家等前往参与救援及装备物资调度提供便捷通道,实现扁平化应急救援指挥,极大提高应急救援效率。2020年以来成功处置了“1.17”福泉市兴发化工有限公司燃烧爆炸事故、“3.21”罗甸县龙坪镇山林火灾事件、“3.26”平塘县甲茶镇拉抹村森林火灾事件、“4.30”厦蓉高速柴油罐车发生侧翻事件、“9.18”惠水断杉镇花山山塘溃决事件等40多起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因事故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大幅降低。

四、全面实施科技应用提质增效,领跑全省智慧应急建设

一是推进应急指挥系统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改造应急指挥中心,提升融合通信能力,把各种网络体系下所有能“看得见、听得清、叫得应”的音视频终端全部集成在一个融合通信平台上,使扁平化远程应急指挥更加简便高效。同时,依托全省应急管理GIS地图服务,在指挥中心构建灾害、事故现场高精度地理场景,结合智能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推送服务,使困难复杂的应急指挥决策工作变得简单明了易行。

二是深化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建设,形成风险监测预警“一张图”。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前端界面打通基础上,实施后台数据融合应用,把来自各部门的监测数据整合在一套综合监测预警系统中。实施煤矿安全监测预警数据对接,完成全州所有烟花爆竹生产(含批发)企业、地下矿山、尾矿库和大型露天矿山监测预警联网工程,启动规模以上涉氨制冷、有限空间、粉尘涉爆等冶金工贸行业企业监测预警联网工程建设。将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监测预警数据叠加在应急管理GIS地图上,形成风险预警“一张图”,实现风险监测预警信息一目了然。

三是探索企业安全管理“数字画像”,实施定制化监管服务。通过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和监测预警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实施企业安全管理“数字画像”,精准研判每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针对其隐患突出领域、管理薄弱环节、易发事故类型等分析结果,量体裁衣,精准制定企业安全监管个性化方案,提高企业安全事故预防专业化水平。

word该篇DOC格式构建“4321”智慧应急指挥体系 提升风险防范预警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范文,共有364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构建“4321”智慧应急指挥体系 提升风险防范预警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下载
构建“4321”智慧应急指挥体系 提升风险防范预警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