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论文 >

低年段识字教学论文:浅谈低年段多样化识字的趣味性【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4-04-08 10:00:29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说明】低年段识字教学论文:浅谈低年段多样化识字的趣味性【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低年段识字教学论文:浅谈低年段多样化识字的趣味性【精品多篇】

小学识字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4个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怎样读好较长的句子。

3.能理解“也”,并能正确运用“也”字说句子。

4.知道杏树、桃树、梨树和苹果树是果树,梨树、苹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知道果树能使环境更美丽。

教材分析

本课要求学会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生字中有四个字是与“木”字旁有关的。“木”字分别是在上、在下、在左,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比较。

本课首先出示的是8个词语,按照花、果分成两类排列,上下一一对应。

然后出现的是课文。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先讲我们村种了许多果树,然后讲果树在春天、秋天两个季节里生长的情况,赞扬了家乡的美好,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是;学习生字,理解句子的意思。

本课教学难点应是:了解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教学建议

1.从图入手,引导学生以“看图――自读――汇报交流”的形式理解短文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2.可以采用熟字比较法、编顺口溜等方法记忆字形。比如:“苹”和“平”就可以用熟字比较法记忆。还可以根据本课生字的不同特点分类来记。比如:“木”字旁的有:杏、桃、梨、村。“草字头”的有:苹。“言字旁”的有:许等。教学时要采用学生先自己分析字形,然后同桌交流,老师重点指导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识字学词学句(一)1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4个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怎样读好较长的句子。

3.能理解“也”,并能正确运用“也”字说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发现我们周围的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自由说,这节课老师带同学们到大自然去看一看。

二、学生看图

出示幻灯片,启发、引导(果树开花图)

1.同学们请看图,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2.观察后学生说出,同时教师分别在图下出示“桃花、梨花、苹果花、杏花”的音节及生词,并齐读。

3.这是发生在什么季节的什么事?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状态怎样?像什么?

(桃花、梨花、苹果花、杏花春天开放,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苹果花,非常鲜艳、美丽,像花园)

4.(出示果树结果图),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音节及词:“杏子、桃子、梨、苹果”学生认读。

5.桃子、杏子、梨、苹果什么季节成熟?长得什么样?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划出自然段和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的。

2.指名读生词和课文,边读边学习生字新词。

3.重点指导

(1)认识“讠”“禾”这两个偏旁。

(2)“桃”的右半部笔顺是:

“许”右半部是“午”不是“牛”

“成”的笔顺是: ,它是翘舌音。

(3)指导书写,认清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读生字、词。(看图)

2.学生读课文。

二、看图学词学句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两幅图的?指名朗读。

2.读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许多”是什么意思?“许多”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结合投影,理解“许多”)

3.读第二段,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说我们村成了花园?(结合图画)

练习用“也”说话。

(春天果树开满了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苹果花,真美丽,我们村像个大花园。)

4.有感情地读第二段,指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读,读后学生看图说说意思。

5.读第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的意思。

(到了秋天,果树结满了果子,果子熟了,有又红又大的桃子,黄澄澄的梨子、杏,红通通的苹果,我们村成了果园)指导学生用喜悦的心请读。

6.学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什么?

(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三、总结

进行思想教育

春天非常美丽,花开了,草绿了,我们要用双手把祖国打扮得更美,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四、布置作业

1.第1课时后完成1题、2题。

2.第2课时教学中读3题,先读,再练习说。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论文 篇二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论文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把握好了学生识字的这一环节,才能够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能够得以有效地进一步展开。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识字这一过程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对于识字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问题作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研究

目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量,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课程正在逐步减少,不能使学生的识字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成为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据此,我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一、将游戏的元素融入到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于识字的兴趣

众所周知,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较小,生理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对于学习的自觉性,还存在着爱玩的天性,通常对于新鲜的。事物较为感兴趣。基于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游戏的元素,将游戏融入到识字的教学中,这样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识字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能够充分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识字教学中。

二、将识字教学与写字有效地进行结合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倘若将手、脑并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小学语文识字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教学生的同时鼓励学生动笔去写,通过写字这一过程,了解每个字的整体结构,了解字的意思以及词组等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解字的涵义的基础上有效地识字。教师在将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比赛的方式等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

三、将识字教学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

生活对于教育有着指导的意义。在小学语文识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识字教学联系起来,这样对于学生而言,由于教师的教学富有生活化,他们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识字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上去思考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他们的发展特点,在课堂上采取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炫炫。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11).

[2]贾静红。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研究探析[J].未来英才,(14).

小学语文低年段的识字方法 篇三

1. 熟字带生字法

利用学过的熟字进行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对比、去掉偏旁、拆分部件、减笔画、添笔画等方式变换成生字。如学习“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

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2. 同偏旁部首识字法

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时,如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日子旁的字与太阳有关,金字旁的字与金属有关;同部首的字“清”“请”“情”“蜻”“睛” “晴”,都有部首“青”,分别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六个不同字,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揭示构字的规律,初步掌握构字特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 象形识字法

课本中的“山、石、田、土、井”这一类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成,这些字与实物都有许多相似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实物图片后再识记,轻而易举。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

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用竹毛制成“笔”。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4. 形声识字法

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虫字旁,右边读音,整个字也读“qīng”。从这个角度思考、讲解,学生基本做到过目不忘。

5. 会意识字法

会意字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如:教学“从”字,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一人跟着一人走,形象的表演启发学生理解了“跟从”,接着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学生立刻就明白了“从”的字形和字义。

根据这一特点来学习生字,事半功倍。

6. 归类识字法

根据字的组成规律或生活中的类别进行分类识字。如:归类识字,教学内容是一些动物的名字,分别有鸟类、兽类、昆虫类等,我运用多媒体软件,把这些动物出示在画面上,并让它们动起来,这样,马上吸引了学生,使他们很想知道这些动物的名字是怎样写的,从而使学生集中了精神。

教一些蔬菜的名字,上课前,我都准备好了这些蔬菜,上课时,每教一种蔬菜,我都出示实物让学生看,学生熟悉的,就先让他们说出名称,再出示生字;学生不熟悉的,可先出示生字,再出示实物。有实物看,提起学生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直观识记。

实践证明,直观演示法识字,学生的印象特别深,掌握的生字比较牢固,教学效果较好。

低年段识字教学论文:浅谈低年段多样化识字的趣味性 篇四

低年段识字教学论文:浅谈低年段多样化识字的趣味性

有一种美妙,只有我们知道――浅谈低年段多样化识字的趣味性

丛玲玲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建议中关于识字写字教学是这样提的:“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近期,我校正在研究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校本化实施,针对识字教学这一方面,本人根据平日的教学,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并从中体会到了识字教学并非枯燥无味,它也可以趣味盎然。

一、游戏中识字,收获趣味的美妙

1.演一演

【案例】

苏教版第三册第9课《青蛙看海》,在教完了生字“级”后,教生字“吸”时,老师采用了以下方式:

师:“吸”跟“级”长得特别像,请你做一做吸气的动作。

生吸气。

师:再把刚才吸进去的气呼出来。

生呼气。

师:“吸”和“呼”是一组反义词,“呼吸”还是一个词语呢!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

评析: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表达动作的生字时,让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面部表情,在表演中识字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者让学生做一做这个动作,使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字的意思,记住了这个字。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记得牢,而且加深了对汉字含义的理解。

2.猜一猜

【案例】

苏教版第一册《北风与小鱼》一文中有这样两个生字:树和出。在教学中,老师根据教学流程相机用两个谜语让孩子们很快记住了它们:又进了村(树)//两座山,一座比一座高(出)。

评析: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机械记忆容易使学生反感并且效率低下。“猜字谜”形式新颖,好玩有意思,深受孩子喜爱。教学中,根据字的结构,引导小朋友编字谜、猜字谜,既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增强识字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很容易就记住这个字。

3.变一变

【案例】

苏教版第三册《狼和小羊》一文中,在学习“弄脏”的“弄”字时,教者这样处理:

师:出示古体字,并讲解:你看弄字的古体字,上面是个王,下面是两只手。在古代,古人非常喜欢玉,尊玉为王,把玉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观赏、玩耍,这就是弄的意思。

师:比较弄的古体字与汉字,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发现上面都是王,下面的手连起来就是弄的长横。

师总结:上面部分是王,下面的手掌练成了长横,一条手臂成撇,一条手臂成竖。现在你能记住这个字了吗?

生书空。

评析: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要变换学习的方式,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理据,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恰当地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切实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因此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状态。

4.换一换

汉字中有一类字是形近字,这类字结构相似,有的甚至读音也相似,只是部首不一样,而不同的部首决定了它们的意思也不一样。学习这类形近字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字义用换部首的方法来学习。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中,以“也”为偏旁能组成“驰、池、他、地”等字,学习这些字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部首,并可以根据不同的部首编成顺口溜来识记:有马能行千里,有水能养鱼虾,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种庄稼。

二、生活中识字,体会自主学习的美妙

有专家学者提出了“识字教学要与学生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的观点,学生熟悉的环境,是识字教学的最好教具。它既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化学生对汉字本源的认识,又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能力。所以,要利用开放多变的生活环境,开拓广阔的识字空间,鼓励学生在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如,我们学校为学生识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食堂门口的宣传栏、楼道间的橱窗、行政楼处的画廊等都是识字的活教材。另外,家庭是孩子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家庭中的日用品、装饰品、玩具等物品的包装、商标、说明书、挂历等也是识字的好教材。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只有过了这一关,才能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扫除障碍。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这样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谁说识字教学枯燥无味?只要有心、用心,识字教学就能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我们也就能收获到多样化识字带来的美妙,而这种美妙,只有有心、用心的教者才能知道。

参考文献:

潘泽凉。谈低年级识字教学[J].教育革新,(06)。

设情境,激兴趣 篇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老师所教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兴趣去学习,语文本来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它与生活同在。在讲授新课时,我们要精心设计,善于创设快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文情境中识字。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菜园里》时,我设计了一个到菜市场买菜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首先,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买菜画面,并出示九种蔬菜实物,然后要求学生正确地给这些蔬菜贴上标签。这种实物的出示,既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形象教学,又调动起学生识字的乐趣。当部分学生为九种蔬菜(茄子、辣椒、黄瓜、豆角、萝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红柿)的命名感到为难时,我便出示文中的儿歌(豆角青青细又长,黄瓜身穿绿衣裳。茄子高高打灯笼,)通过让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文、讨论,判断九种蔬菜的名字。在认识了各种蔬菜后,利用给蔬菜贴上名片的游戏,引导学生主动识字。这样,既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权利,又能让学生在原有生活实际基础上快乐地识字,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猜谜语、编儿歌也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气氛和训练学生的思维。在枯燥的识字教学中,不妨创设猜谜语、编故事、唱儿歌等富有趣味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操场上》的生字“大”和“天”时。考虑到这两个字的字形相近,我编了一则顺口溜“一人展臂大,二人飞上天。”让学生想一想这里面分别描述的是哪两个字。学生饶有兴趣地读谜语,并且,很快就猜出“一人展臂大”就是之前所学过的“大”字,而“二人飞上天”就是“天”字。学生们不仅从顺口溜当中了解到“大”和“天”的字形区别,而且还知道了这两个字的意思。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在复习形近字“级”、“极”、“圾”和“吸”的时候,我编写了儿歌“丝绸分等级,运木很积极。土堆是垃圾,张口深呼吸。”学生在娓娓的朗读中,渐渐就区分清这四个字的外形特点和用法;而在学习“告”字时,则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创设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使学生在快乐中认字,既学得轻松,效果又好。总之,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运用字理,提高低年段识字教学的效率 篇六

运用字理,提高低年段识字教学的效率

作者/张丽荣

纵观目前的识字教学,仍存在着许多高耗低效的现象。学生的识字过程往往是大量、反复、多次的读写。这样机械地重复导致他们识字负担过重,对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低,错别字多。那么,如何教给学生正确、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呢?

袁晓园先生在《汉语具有简短明确的特点》一文中指出:“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字理,也就是汉字的构字理据和组成规律。合理运用汉字的字理,分析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达到帮助学生识字、理解词语,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挖掘汉字文化,激发识字兴趣

低年段的学生好奇、好动,单纯的字形讲解会让他们觉得索然无味。在进行字理识字之前,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识字的热情和兴趣。如在《红日圆圆》一课的教学中,我把本课所有的生字的甲骨文字体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猜猜是哪些汉字。学生由古文想今文,每当猜对一个字,学习的兴趣就增一倍。很快,他们就进入了识字的情境当中。我在教学象形字时,先把从网上下载的《36个象形字》水墨动画片播放给学生看,有趣的情节,传神的汉字勾勒,让一个个汉字呈现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学生兴致高涨,接下来的象形字学习便成了愉快的识字之旅。同样,依据字理,在教学“寒”字时,也可以遵循字理:“人住在简陋的房子里,铺着冰,盖着草,会觉得怎么样?――岂有不寒之理!”这样,学生会感到汉字很有趣。

学生明白了,原来汉字从古至今竟然有着如此传奇的魅力,学习合体字时,他们也会试着给汉字编编故事,识字兴趣得到了激发。

二、字理方法多样,提高识字效率

分解字形、解析字义是字理识字最重要的方法。在字理识字教学中,独体字的教学可以进行笔画分解,或对照实物和图片来分解字形,让学生了解字的笔画代表的是实物的'哪个部分。如在“象”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照“象”的图片及古文字,指出哪是象的头、象的鼻子、象的脚,学生学起这个字来就容易多了。合体字的教学可以分解部件,让学生了解每部分所表示的意义(特别是会意字更需要了解),再把部件组合起来了解字义。如在“尘”“尖”“从”“众”“看”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这些字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很快就能在字形的分解中看出字的意思来:“小土尘,小大尖,双人从,三人众,斜手看。”这些简单的识字顺口溜便脱口而出了。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我们还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故事符合低年段学生的识字心理特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字理的汉字故事也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在学习彩虹的“虹”字时,许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用“虫”字旁。于是,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大雨过后,太阳出来了,天空中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彩桥。可是不多久,这样的景象就消失了。大家去请教当地的智者。智者告诉大家,这是天上的一条两头神虫,下过雨后正下到人间来喝水呢。于是,百姓们纷纷把这条雨后出现的神虫叫作‘虹,(与‘虫’的音相似)。因为它有许多种颜色,所以百姓们又叫它‘彩虹’。彩虹是传说中的一条神虫,所以‘虹,字用的是‘虫’字旁。”神奇的故事能把学生引人神奇的境界中,让一个个汉字也因此变得神奇而有魅力。只要所讲的故事能够与汉字的字形、字义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解析字形、理解字义,就能加深他们对汉字的记忆。

这样的方法一般适用于直观形象又适宜用动作来演示的汉字。如“看”字的教学,我把左手斜搭在眼睛上方(“尹目”),告诉学生这就是看,表示手搭在眼睛上方看的样子;在教学“采”字时,我把手做成“爪”的形状,故意在“木”(教室里的一株盆景)上摘东西,帮助学生理解“采”的字义;在教学灭火的“灭”字时,我借来一盏酒精灯,点燃后用盖子往上一盖,火就灭了,不用多解释,学生就能轻松地理解字义,记住了字形。

汉字从结构上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类型。独体字是由点、横、竖、撇、捺、提等笔画组合而成,合体字则是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组合而成。用这有限的笔画和偏旁组合成数万个汉字,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形近字,给汉字的认读、书写和使用带来了困难。形近字是低年段学生记忆的难点。对于这样的字,我们最常用的方法便是比较。在比较中区别形近字的异同,重点是辨异。如“清、请、情、晴”等合体字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形旁所表示的意思来区别字义,了解它们使用的不同语境;而“广、厂、鸟、乌、兔、免”等独体字可以通过笔画的比较,同时结合字理来识记。

图画展示法在低年段的象形字教学中可以经常使用。如教学“象、马、牛、羊、木、日、月、舟、鸟”等字形时可以出示图片,让学生结合字形来对比,进行形象记忆。

当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汉字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有时也可以把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只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又符合汉字的字理,()就值得采用。

三、识字写字结合,落实课标精神

对于教材中要求学生不仅会认而且要会写的字,我们一般需要让学生当堂用笔在本子上书写2 3遍,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同时,在书写中也能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多种器官协调活动,让汉字的音、形、义在学生大脑中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这是符合识字教学规律的,也是生字巩固不可缺失的环节。如在教学“教”字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教”的字理,识记“教”的字形,我编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爷爷(‘产’)要过河,他的小孙子过来了(下部的‘孑’),搀扶爷爷过河,这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指出‘孝’字)。”“教”的右边是“复”,我用简笔画的形式展示出反文旁表示手持鞭子的形象,再告诉学生,教育最初的本义就是教人行孝。然后,我指导学生书写,要求他们注意间架结构,注意汉字的字形美。学生在字理分析之后,对“教”字记忆深刻,也不容易写错字了。如此一来,识字与写字相结合,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记得也牢固。

识字是一个反复、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方法和途径,增加汉字和学生见面的机会。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要渗透“字理为本,多元识字”的理念,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教学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的学习效果也将是事半功倍的。

识字教学下小学语文论文 篇七

识字教学下小学语文论文

1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分析

汉字的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认识汉字,还要了解汉字的构造与拼音,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略这一点,难以突出汉字的特点。教师注重的是每个汉字的意思,而不是多个汉字相联系,将汉字的学习相串联。教师在教授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只是让学生进行机械的抄写,学生往往会在抄写中丧失学习汉字的积极性。这样,重复的抄写也打击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将识字的过程看成是一个负担。

2提高小学语文识字的策略

2.1运用游戏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比较枯燥乏味,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比较难以集中注意力。教师在学生识字的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一些与识字有关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例如:教师在检查学生的识字时,进行一排学生说出的字能组成一句话的游戏对学生进行检查。这样不仅能检查学生的识字,还能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了汉字的意思。游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识字并不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意义的过程。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识字,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让教师与学生处于融洽的关系。

2.2创设合理的语言环境

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经常因为不知道如何运用,这就体现创设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语言环境是学生识字并且运用的场所,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教师在教授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创设合理的语言环境,可以让学生将汉字记得更牢,更不容易忘。例如:在教授学生礼貌用语时,让学生自己进行扮演,并且进行问候。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礼貌用语的理解,可以更好地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及将学习的汉字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强了学生对汉字的记忆。

2.3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记忆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已经广泛的运用到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好奇心比较重,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抓住了学生好奇心重的方面,让学生对多媒体产生深厚的兴趣,从而可以更好看到多媒体上多展示的内容,对所展示的内容留下更深的印象。多媒体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易走神,注意力更为集中。识字教学可以将汉字展现到多媒体上,将不同的汉字进行拼接,组成不同的汉字。让学生不仅对多媒体产生兴趣,同时对多媒体上所展示的内容充满兴趣,更加深刻的记住汉字、理解汉字。由于多媒体具有能展示图片的功能,可以讲汉字的意义做成图片,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进行识字,还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得更为活跃。

2.4识字与写字相结合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行更好的语文学习,写字是学生识字下的实践活动。只有将写字与识字相结合,学生的识字才会得到更为有效的进展。教师在教授学生识字之后,让学生进行写字,教会学生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让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进行写字,可以加强对汉字的记忆。写字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将识字与写字看做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作业负担。将识字与写字结合起来,能够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让语文教学变得更为容易,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为深入。识字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基础,识字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识字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识字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文积淀。总而言之,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教师讲识字教学重视起来,提升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时也可以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率。

小学识字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移、谋”等10个生字。会写“斤、折”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对谚语的理解。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筷子。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做实验吗?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上折一根筷子,其他小朋友观察,筷子怎么了?(筷子轻轻就被折断了)

请这个小朋友折一把筷子,其他小朋友观察,筷子有什么变化?(他使劲折筷子,筷子没有折断。)

从这个实验,你懂得了什么?(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团结力量大。)小朋友很能干,不仅说出了一条谚语,还说出了它蕴涵的意思。这条谚语也正是识字5中的内容。想学习更多的谚语吗?让我们一块走进(生齐读课题《识字5》)。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注意字音准确。遇到难读的字和不认识的字可问老师或同学。

2、出示有音节的生词卡,请小老师教读,认为难读的字或易错的字要提醒同学并再教读一次。

如:谋不要读成 měng;柴、折、绳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搓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斤是前鼻韵,不要读成后鼻韵。

3、齐读生词。

4、出示无音节的生字卡,自己小声读。同桌互读。

5、开火车读,对易错的字音相机纠正。

6、抽读生字。

7、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的?

如:采用加一加:禾──多──移、此──木──柴等。

三、读课文,了解谚语意思

1、自己自由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2、抽5个学生读文,生评议。相机纠正读音。

3、齐读文。要求:声音洪亮,字音准确,读得整齐、注意停顿。

4、小声读文,说说共有几条谚语?你最喜欢哪条?

5、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理解你喜欢的那条谚语的意思:

(喜欢的方式包括:画画、表演、实验、叙述等。)

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就可采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其意思。

“人心齐,泰山移”可采用叙述的方式等。

6、在全班交流谚语意思。生评议谁理解得最准确、最形象。

7、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如:

计谋──主意、方法

8、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朗读,注意每条谚语中词语之间的停顿。

9、分组、分男女生读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四、课后实践

鼓励学生收集谚语,学完本课后在班级进行交流,比一比,看谁找得多,看谁记得牢。

苏教版识字教学论文 篇九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识字教学非常有效,苏教版中的词串识字法是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弊病研究出的一种适应现代学习方法的新方法。其他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不同的是苏教版是通过对小学生在识字学习过程中的认写比率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苏教版教材主要从会写、会识字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从会识字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会识字方面的研究发现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将近1350个字的学习任务,和最低标准相比还差大约240个字。相对于人教版和上教版的数量而言较低一些,因为识字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往往认写比率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因此,认字的比例也会随着学习程度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减少。我在这里所说的会写的具体含义就是会读字音、能够理解字义以及能够基本的识别字三个环节。我对其中的两个环节在这里做一个简要的分析说明。

1.从会读字音方面进行分析

在汉字里面有许多的多音字,这些多音字大部分都是音同意不同,还有一些是音同形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在最开始学习识字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字发音的标准化、规范化。

2.从能够理解字义方面进行分析

在汉字里面许多的多音字、形近字、相反字。在汉字里面的相反字很多都是意思相反,这很好区别,因为我们的汉字就是从吸形表意的历史过程中演变过来的,但是许多的多音字和形近字却是意思相近读音相近的。学生学习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而苏教版在会认字数量上面低于最低标准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二、从会写字方面进行分析

会写字是应用汉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做到会写、会读才会具备会用的能力。写汉字会加强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记忆理解汉字对使用汉字非常重要,因为汉字的使用学习过程是会读、会写,接用就是用汉字组词、造句一直到后面的看图写话甚至是写作。因为在汉字里面有许多的多音字和形近字和在记忆方面非常复杂,因此只有加强写字方面的练习才能够使小学生在记忆和理解汉字方面的学习效果迅速提高。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规律。

总之,从各个方面来说,在小学语文识字方面苏教版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和许多其他教材唯一不同的地方,不管是在学习识字数量上还是在识字方法上都有其独特的研究。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低年段识字教学论文:浅谈低年段多样化识字的趣味性【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低年段识字教学论文:浅谈低年段多样化识字的趣味性【精品多篇】范文,共有1275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低年段识字教学论文:浅谈低年段多样化识字的趣味性【精品多篇】下载
低年段识字教学论文:浅谈低年段多样化识字的趣味性【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869562315